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非全日制研究生很委屈:我们不水!护山神

非全日制研究生很委屈:我们不水!

本文转自【澎湃新闻】;澎湃新闻记者 程婷近日,澎湃新闻一则题为《教师招聘歧视非全日制学历?鄂尔多斯致歉:组织者不了解通知》的报道引发社会舆论关注。看到相关报道时,2019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全日制研究生王璇特别有感触。王璇回忆,由于学制是两年,2018年下半年,北师大心理学院一些2017级非全日制研究生已开始找工作。“当时有不少学生反映,求职过程中发现很多企事业单位都只招全日制毕业生,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面十分窄。”王璇说,为此,北师大心理学院还发了一则《关于北京师范大学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性质的说明》,解释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与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相同。但据王璇了解,2018年之后毕业的北师大心理学院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求职时仍会遇到因“非全”被区别对待的情况。今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招聘单位不得设置与职位要求无关的报考资格条件。目前,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中已不再区分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学历,但情况仍待进一步改观。北京某高校非全日制研究生李韵目前正在关注招聘信息,她说,“比较委屈的点在于,我们经过系统化严格培养出来具有专业技能的专硕,最终却因为‘非全日制’被挡在招聘的第1道关卡外,在需要专业技能的岗位招聘中不被认可。”近期,澎湃新闻在调查中发现,仍有很多招聘单位明确只招全日制研究生,一些地方的人才引进计划中,诸如落户优惠、人才补贴、就业岗位等也只对全日制研究生开放。“对学历歧视几乎没有问责,是这类歧视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指出,消除学历歧视,必须两手抓,一手抓教育质量保证,确保不同教育形式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一致;一手抓公平就业,就业权益保护,对用人单位查证属实的歧视行为,必须纠正并问责。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前世今生”2016年9月印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中,首次对“非全日制研究生”一词进行准确界定: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相应的,全日制研究生则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上述通知明确,2016年11月30日前录取的研究生按原有规定执行;2016年12月1日后录取的研究生从培养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区分。关于“2016年11月30日前录取的研究生按原有规定执行”中的“原有规定”,2017年教育部还曾作出过解释。关于单证研究生,其中提到,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实施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工作,从2000年起,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工作由各招生院校联合组织考试发展为全国联考,统一考试、统一录取;完成学业的学生有学位、无学历,俗称单证研究生。此后,201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通知,从2016年起,不再组织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除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外,其他类别的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工作,将以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形式纳入国家招生计划和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管理。2016年教育部发布文件明确,从2017年起,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统一纳入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还明确,从2017年起,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由国家统一下达招生计划,考试招生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培养质量坚持同一要求,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这说明,非全日制研究生与此前的单证在职研究生不同,属于双证研究生范畴;其与全日制研究生的最主要区别是学习方式为非全日制。前后两届研究生迥异的求职境遇但实际求职中,不少非全日制研究生境况与全日制研究生存在鲜明反差。“2016年我们专业招的还是全日制硕士,2017年起招的都是非全日制,我能明显感觉到2016级研究生的就业情况比2017级的好。”李韵告诉澎湃新闻,其所在专业,2016级毕业生中有不少人现在在高校工作,部分还是教学岗;而2017级毕业生里,绝大多数人都遇到在招聘第一关就因“非全日制”被拒之门外的情况,整体就业情况明显不如2016级的好。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20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中也提到,“虽然国家规定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具有相同法律地位,但目前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上仍然面临差别待遇。”今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招聘单位不得设置与职位要求无关的报考资格条件。然而,李韵没有感觉到求职境遇有明显改善。“很多次,初看网上某条招聘信息感觉自己很符合条件,点进去才发现要求学历为全日制。”李韵向澎湃新闻发来多条这类的招聘信息,其中有些是招聘高校教师、辅导员等的,也有些是地方政府人才引进计划中提供的一些职位,但无一例外都要求学历须为全日制。“有人一听‘非全’就觉得很水,怀疑是不是边工作边去买了个文凭,但我们学校真的对我们是跟全日制研究生一样很严格地进行培养的。”李韵有些委屈地说道,求职时,明明具有招聘岗位所要求的专业技能,却因学历为“非全日制”被卡,而同类专业的全日制研究生则更容易得到认可,这让人很难受。澎湃新闻在采访中也发现,也有非全日制研究生自认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可能确实跟全日制研究生存在一定差距。“我觉得非全日制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花的时间和心思可能比全日制研究生要少些,而导师给予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指导可能也相较少于全日制研究生。”苏州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苏铭对澎湃新闻说道。但苏铭认为,即便如此,招聘单位也不应该在招聘的前置环节就对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职设置障碍,至少应该给非全日制研究生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规模收缩2017年3月,《中国教育报》曾报道称:政策(指《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关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培养等的各方面规定)推出后,2017年研究生报名人数大幅增加,江苏、北京、辽宁等地的增幅均超过20%。对于此项旨在整体推进研究生招生培养体系规范化、高质量的改革,70%的考生表示“支持”。换句话说,《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的发布可能一度带动了部分地方的研究生招生。然而,拉长时间线来看,近几年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规模整体已呈缩减趋势。《2020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中称:生源不足是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统考以来招生单位面临的普遍问题。近三年,大部分院校未完成非全日制专业招生计划,部分专业存在无人报考、无人上线、考生不愿调剂到非全等问题。从今年部分高校公布数据看,生源短缺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上述报告显示,2020年各大高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都不同程度地有所增加,非全日制却呈现缩减趋势。其中如,华中科技大学2020年非全日制招生计划数较2019年减少了1000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非全日制研究生计划招生数为3400人,2020年较2017年缩招1600人,仅计划招生1800人。报告还称,中国教育在线调查显示,六成左右考生不愿意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27%左右的考生愿意把非全日制作为备选项。而对于不愿意报考非全日制专业的原因,超过七成的考生担心毕业后非全日制文凭不被就业单位认可。如何破解“同等法律地位”难获同等机会问题?同属“统招双证”、拥有同等法律地位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的处境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别?“一些招聘单位并不了解存在非全日制却是统招统分、且双证齐全研究生,在招聘过程中,我们一提到非全日制就会被质疑含金量。另外,一些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用人单位会更多参考人社部的政策,但据有些招聘单位称,‘人社部没有发过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有同等法律地位这类文件’。”李韵说。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教育部官网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落款显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属于发文的五部门之一。但从近日有关鄂尔多斯教师招聘“歧视非全日制学历”的话题讨论中可以看出,仍有不少人、包括一些全日制研究生,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存在偏见、误解。“虽然不应该歧视,可是要是完全没有区别的话,我读全日制干嘛?”“因为大家都知道非全日制的成人专科和本科太水。”“非全有多水自己不知道?”这类评论在网上获得了大量的点赞。对非全日制研究生被质疑“很水”的问题,据中国新闻周刊2019年报道,时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的周光礼认为,“从学习投入度来看,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得不到保障。加之,生源质量非全日制也比不上全日制。”报道还称,从生源上来看,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分数总体上要低于全日制研究生。再加上报考全日制研究生的人占大多数,使得一部分人考不上全日制,从而调剂到了非全日制。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杨颖秀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以她的了解,如果非全日制研究生读研前就有工作、有工作经验,一般不存在就业被歧视或找工作难的问题。“国内部分学校、专业招收非在职人员读非全日制硕士,主要是为了解决生源问题。实际上,非全日制硕士都属于专硕,从本科应届生中招专业硕士是不合适的,也未与国际社会接轨,国际上基本都是在职人员读专业硕士。”杨颖秀指出,在一些高校,本科应届生被招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后,其培养方式、就业去向等与学硕的区别并不明显,培养质量也难保证。澎湃新闻还注意到,2019年教育部印发了《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该规定中提到,“原则上招生单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如果面向在职人员招生且实行培养之后定向就业,那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后就不存在就业问题。”对此,熊丙奇分析指出,这种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可规避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时遭歧视的问题。杨颖秀认为,从国家层面来说,从在职人员中招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发展趋势。她以教育领域举例说,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学位、学历层次在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占比还较低。从在职人员中招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政策有利于在职教师通过读研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就眼下讨论正热的“非全日制研究生被歧视”问题,杨颖秀和熊丙奇都认为,用人单位应按政策规定,给予均等机会。熊丙奇还指出,对学历歧视几乎没有问责,是这类歧视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消除学历歧视,必须一手抓教育质量保证,确保不同教育形式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一致;一手抓公平就业,就业权益保护,对用人单位查证属实的歧视行为,必须纠正并问责。

万世之后

2020年考研招生简章发布以后,若有这3种变化,则需要重新考虑!

最近各个大学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发布,从已经发布的情况来看,有些专业的变化还是比较大的,特别是专硕的有些专业做了一些调整。这些调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种变化。第一种:自己将要报考的学校的目标专业,学硕与专硕名额有很大调整。比如,重庆大学的新闻与传播专业,该专业2019年都有招生学硕的,但是,今年发布的最新专业目录显示,不再招生学硕,而只招生专硕,最关键的是,名额也缩招了不少。有这种情况的还有四川大学,2020年四川大学的心理学专业,也取消了学硕招生,更新的专业目录中已经无法查询到该专业。华中师范大学应用心理专硕全日制研究生停招,只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并且还进行了扩招至100人。当然,这种取消学硕招生,只招生专硕,或者取消全日制只招生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专业不光这几所大学,还是很多其它大学。所以说,有同学碰到这种专业名额调整的情况就要注意了,因为没有学硕,只有专硕则意味着会有很多其它问题。比如,竞争压力可能会更大。同时,专硕还会涉及到转博的情况,因为转博士没有学硕那么方便。其次,专硕的有些专业,学费与学硕也会有所差别,专硕可能会贵一些。如果以上都没有问题,想直接就业的话,那专硕与学硕基本上是没有任何区别的。第二种:推免生突然增多,则留给统招生的名额就会比较少。比如有研友反应,北京工商业大学,2020年考研的某些专业推免生就增加了一半,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统考生缩招。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仔细斟酌了,因为,如果继续报考,则意味着竞争将会大很多,至少我们要有心理准备。具体查询办法就是登录对应大学的研究生招生信息官网查看,比如北京工商大学就将2020年考研初试科目有变化的专业进行了整理,方便大学查阅。第三种:考试更换了专业课,或者将以前的自主命题改为全国统考。这种情况也是比较常见的,因为,有些专业的专业课都有可能会进行调整,一般主要有三种情况。情况一:直接更换了专业课考试科目,例如本来考的是电路原理,突然改为数电模电等等。比如2020年西南交通大学的人文学院的某些专业的专业课就进行了调整,具体如下:关于报考专业方向及考试科目的说明:报考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的考生考试古代汉语和语言学理论与现代汉语;报考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方向考生考试中国文学和文学理论。特别提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不再考“古代汉语”,改考“文学理论”。情况二:就是本来是学校自主命题,但是,突然改为全国统考。比如,2020年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学硕由原自主命题改为312统考。2020年考研,这种由自主命题改为全国统考的专业并不少,特别是心理学专业,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情况三:就是专业课增加了参考书。比如,2020年的吉林大学专硕应用心理和学硕应用心理学增加4本参考书,这就意味着考试范围会有所增加,复习压力也会更大,需要及时调整。所以,针对以上几种情况,一定要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如果,变化不是很大,还有机会进行纠正,那抓紧时间调整。如果,变化太大,真的来不及调整,可以抓紧时间考虑换学校(一般非常不建议临时更换学校)。如果想换学校,具体可以先从学校看,专业课最好要相近的,然后再考虑同专业其他学校。以上,就是在报考学校2020年的招生简章与专业目录发布以后,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点,包括:专业课考试代码、参考书目、考试大纲、考试题型、招生条件、学制年限等是否发生变动。不要只顾着蒙头复习,对于有变化的地方,基本上都在专业课上,要及时做调整!

老莱子曰

2020考研招生计划:这5所985院校招生人数“缩水”严重!考生慎报

在每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中院校的招生人数始终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因为学校根据发展形势的改变以及其他方面一些因素的影响每年都会增加或者减少一部分招生名额,那么在今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中一些院校就是减少了他们的招生人数,那么下面我们也就来一块儿了解一下在今年的研究生招生中缩招最严重的5所院校,看看是否有自己所填报的院校。2020考研招生计划公布,这5所985院校“缩招”明显!考生谨慎报考。一、中南大学要说今年研究生招生中缩招最严重的一个院校肯定是非中南大学莫属了,在今年中南大学公布的招生计划中相较于往年招生人数缩水了1370人,缩减了将近1/5的名额,而他们这1/5的名额都是以推免或者是保研夏令营的形式招收到了一些面试的同学,对于我们今年想通过统招考试进入到中南大学同学来说也要额外注意缩招对于我们的影响。二、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这次招生人数的缩减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让人感觉到非常猝不及防的消息,因为华中科技大学是一所相对来说综合性比较强的学校,开设专业种类比较多,但是相对于去年来说他们各个专业都缩减了一部分招生名额,总招生名额相对于往年来说缩减了将近12%的名额,但是由于其招生基数比较大对于同学们的影响可能并不如其他一些院校高。三、天津大学同以上两所学校一样天津大学越来越倾向于招收参加推免考试的考生,所以就造成了他们招收通过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的考生名额越来越少,这也是当前我们国家高等院校发展的一个趋势,想要进入到非常厉害的985院校只有通过推免考试才能够获得更多的机会,而学校也比较倾向于通过推荐免试来进行招收学生。四、湖南大学湖南大学69名研究生集体退学的事件余温还未消退,今年湖南大学又公布了他们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可以看得出来湖南大学研究生招生的人数相较于往年下降了400人,可能也是受今年这个事件的一个影响不再招收在职或者是非全日制研究生。五、吉林大学吉林大学虽然也是我们国家的985 211院校,但由于其地理位置的使然,使得每年这所学校都是985院校中偏冷门的院校,也造成了他们这所院校每年都出现研究生招生名额不满的一个情况,所以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的一个形势吉林大学也逐渐缩减了他们的招生名额。以上这几所院校都是当前我们国家缩招最严重的几所院校,对于我们报考这几个院校的同学来说也要注意这些院校缩招对于我们的影响,做好两手准备,这样才能够更加的稳妥,也能够顺利的保障自己能够进入到自己理想的院校以及专业进行学习。关于:2020考研招生计划:这5所985院校招生人数“缩水”严重!考生慎报,这个话题,你怎么看?

怪物

四川大学等大学,2020年研究生招生简章发布,这3个信息很重要!

随着考研预报名临近,各个大学都相继发布了《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以下简称招生简章),可能很多同学觉得这个只是走一个流程,没什么用,或者还不知道如何利用好它,其实,招生简章在我们报考前发布,还是非常有用的。那么,我们究竟如何解读并且利用好它。我们需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信息:第一个信息:招生人数招生简章中都有一个招生计划人数,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里面会有预计2020年招生的研究生人数,以及推免生人数,估算下大概比例,再对比下往年的情况,到底是扩招了还是缩招了,有一个心理准备。以四川大学2020年招生简章为例进行一个说明(招生简章在各个大学的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官网)。来自四川大学2020研究生招生简章我们可以发现,2020年招生硕士研究生人数预计为7580名,其中全日制为5780名,非全日制为1800名,大家还要注意的一个信息就是非全日制只能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其次,还要关注这7580名研究生中可包含了推免生哦,也是占了很大一部分名额的(国家规定不能超过总人数50%),看下面,有2020年预计有2900名推免生,那么留给报考同学的名额只有4680名了。来自四川大学2020研究生招生简章大家肯定想,哇,这么多,先别着急着开心,因为,大家不要忘了,推免生一般不大可能占用非全日制名额,只会占全日制研究生名额。这就意味着,真正留给我们报考的全日制名额只有2880名。我们再看看,四川大学2019年的招生情况,依旧看2019年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来自四川大学2019研究生招生简章我们发现,2019年招生的总人数为7600名,其中全日制研究生为5780名,非全日制为1820名,推免人数为2800人。与2020年对比,我们发现2020年招生的总人数少了20人,主要是非全日制人数少了20人,其次,还有一个变化就是推免生较2019年增加了100人,这就意味着2020年川大招生研究生没有扩招,还有所“缩招”,而研究生报考人数能够预见到肯定会增加,所以说,综合来看,2020年报考四川的大学研究生的同学压力不小。(其它大学分析方法类似。)复习备考研究生的学生第二个信息:考研报名条件(特别是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同学)这一条,可能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不需要特别关注,但是,对于以同等学力报考的同学非常非常重要,因为,普通本科学生只需要正常毕业即可,而对于同等学力的同学则有着特殊要求,比如要过英语四级,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等。复习备考研究生的学生还是以四川大学为例:我已经将要求进行了红色标注,非常重要,比如英语四级425分以上,核心期刊上至少以第一作者发表文章一篇。复试还需要加试专业课。还要注意,本科没有正常毕业,本科结业的同学也是属于“同等学力范畴”。来自四川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所以说,报考前一定要看清楚,否则复习半天,可能是在瞎忙活,可能压根都不满足报考条件。第三个信息:初试与复试具体要求初试一般都是以笔试为主,并且考试科目相对都是固定的,特别是全国统考的几门课程,肯定不会变,而最有可能变化的是专业课,所以,大家一定要确定专业课考试会不会发生变化,具体还是在对应大学的研究生招生官网,找一个叫做《XX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的东东,然后,里面就有详细的专业招生人数,导师信息,考试科目等。还是以四川大学为例。四川大学在官网找到《四川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四川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很多大学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发布,而有些则是以系统的形式供大家查阅,所以我们进去以后,选择我们要报考的学院或者专业即可。比如,我们想报考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先选择一级学科:控制科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代码:081100)下面就包含我们要找的“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其中有一项就是初试的专业课(业务课二),一定要记住专业课代码,871 自动控制原理,还需要注意到复试科目,也就是需要笔试的哪个科目,微机原理。四川大学双控专业初复试科目当查到这些确定信息以后,我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复习了,也就不用再担心要是专业课变了怎么办啊,所以说,无论你有多确定,最好还是查询一下,吃一个定心丸。当然,如果你想提前关注下导师信息,也是完全可以的,但是,不建议大家在初试前去关注,因为,我们还有更重要的复习任务,当初试结束以后,我们有大把的时间去关注。复习备考研究生的学生下面,我们再看看复试要求,首先要看复试地点,其次,还要看复试除了面试有没有专业课笔试,有的话,肯定需要提前准备,最后,如果是以“同等学力”报考的同学,还要关注下复试的额外要求。来自四川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以上,就是准备考研的同学,在你报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发布以后,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些信息,而对于其它信息,其实,只需要关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的信息即可,因为所有大学都一样,比如预报名、正式报名时间啊,考试时间等。考研报名现场确认最后,我想提醒大家的一点就是,考研报名时要选择考点的,因为一个大学的考点不可能只有一个,所以说,大家考研报名的时候一定要及早,考点选择机会比较多,选择离自己近,又方便的考点,如果等到截止报名的最后一天,那有可能各个考点都满了,你只能选择更远更偏的考点,这会给你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比如,你需要考试前提前订酒店啊,还需要提前去考点,报名现场确认时,也需要舟车劳顿去考点,耽误复习还浪费钱,非常麻烦。复习备考研究生的学生最后,希望大家继续按部就班复习,不要慌张,看了招生简章与招生目录以后,我们就心里更有底了,就可以心无旁骛地复习,祝大家好运!感谢您的阅读,文章可以随意转发收藏,当然,要是能点个赞我也会很开心滴!

辞郎洲

今年考研300多万人竞争,这些高校推免占半、缩招千人!

随着考研报考人数的增加,小伙伴们的竞争压力也将加大。除此之外我们还要面对另外一个压力,那就是推免名额,毕竟一个学校招生简章中写的招生计划是包含推免名额的。就比如西安交通大学招生计划全日制4600人,推免数就达到了2300人,华中科技大学也是,招生计划全日制6100人,推免数达到了3000人,四川大学招生计划全日制5780人,推免数达到了2900人,山东大学招生计划全日制5400人,推免数达到了2160人。今天就来和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些名校的招生情况。大家可以从上表中看出,很多学校的招生人数变化还是蛮大的,有扩招的,有缩减的,不过一些缩减的主要是缩减的非全日制的名额,非全日制向定向培养去靠拢。比如中南大学招生人数减少超过千人,减少1370人,其中缩减的是非全日制的名额,非全日制2019年招2000名,今年减为460名;相同的还有华中科技大学,非全日制招生名额减少1000人,由去年的2300人减为今年非全日制招收1300人。2019年的计划招生人数相比,2020年大部分双一流高校拟招生人数扩招逾百人。其中,北京大学扩招人数位居榜首,扩招约1232人。郑州大学相比去年计划招生名额增加900人,云南大学相比去年计划招生名额增加300人,广州大学相比去年计划招生名额增加200人,汕头大学相比去年计划招生名额增加200人。厦门大学、南京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这三所学校2020年的计划招生人数与上一年持平,2020年分别拟招生5000人,5400人和5700人。还有部分高校进行了缩招,其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吉林大学、天津大学、上海交大缩招人数较多,分别减少了约600人、545人、364人、300人。究其缩招的原因,罪魁祸首或为推免生名额的增加。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招生人数在小幅度的变化,同时推免人数也在跟随着悄然增多,且有些推免人数会占据招生人数的近一半。推免确实是个大趋势,未来的名额只会增多,不会减少。对于我们统考生来说就是要调整好心态,踏踏实实跟着自己的节奏去学。

大人物

2020考研人数将突破300万人,其实,大家也不用太过于紧张!

研招网官网公开了最近5年研究生报考人数的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最近5年内,研究生报考人数从2015年的165万人增加到2019年的290万人。预计2020年突破300万人,也就是说,短短5年后,考研人数就翻了一番。来自研招网官网而2018年到2019年的报考人数增长速度也是最快的一年,由2018年的238万人到2019年的290万人,增涨了52万人,涨幅达到21.8%。其中增幅最近几年最大的主要原因有4个:除了本科毕业生增加、就业压力大以外,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那就是从2017年开始纳入全国统考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因为,这就会意味着,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含金量会越来越高,这也会吸引很多人来报考。其次,研究生扩招也是一个很大的因素,因为最近几年,不光本科生扩招,研究生则同样在扩招,并且博士研究生也有扩招的趋势。最后,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岗位相对2018年缩招将近一半,也是导致毕业生向考研倾斜的一个很大因素。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很多准备报考研究生的同学一想到2020年报考人数将会突破300万,心想,这会不会是考研严冬的到来呢?竞争会不会更加激烈?压力会不会更大呢?我们先看一组国家公开的考研报名与录取数据吧。2015年报考人数165万人,最后的录取人数57万人,录取比为2.9:12016年报考人数177万人,最后的录取人数59万人,录取比为3.0:12017年报考人数201万人,最后的录取人数72万人,录取比为2.9:12019年报考人数290万人,最后录取人数为将近70多万人,录取比接近4:1,也是2005年以来最低的一年。从以上数据来分析,考研的录取比,最近几年都稳定在3:1,也就是说,差不多3个人里面有一个可以考上研究生。但是,由于2019年报考人数激增,虽然研究生也在扩招,却远不及报考人数增加的快,所以录取比稍差一些。也就是说,如果2020年的报考人数如果像2019年那样激增的话,那么,就意味着,竞争将会很大,录取比能够回到3:1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是,大家也不用太担心,太紧张,因为大家都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每年的研究生报考人数≠实际考研人数,也就是有一部分人会“弃考”。因为,会有一部分人只报名,却不参加考试,就拿我当年的考研情况来说,同一个单位考研报名的时候,大家全部报了名,大概有5个人,但是,最后考研时,真的去参加考研的同学却只有2个人,学校里面也有这种情况,报名了但是又找到工作了。虽然,一个单位不代表代表性,也不具有统计价值,但是,可以说明,考研“弃考”现象每年都会存在,并且还不少。因为,即使有人没有直接“弃考”,去参加了考试,但是,就拿一个考场的情况来说,可能第一场政治考试时没有人缺考,但是,等考完数学以后,再到第二天考专业课,逐渐考场上就会有空的位子出来了,这也有一部分同学。这些同学其实是不会构成竞争力的,因为,他们基本上很早就放弃了考研,所以,真正有竞争力的同学,肯定不等于考研报名人数。所以说,虽然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是,随着高校研究生扩招以及越来越步入正轨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压力其实不会如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大,所以,完全没有必要紧张。当然,热门院校的竞争依旧非常大。所以,今后考研可能尽量避开热门院校,增加被录取的几率,减少竞争压力,也是一个小策略。总之,考研压力年年有,也阻挡不了大家报考的热情,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好好复习,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充分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吧!感谢您的阅读,文章有用,可以随意转发收藏!

机器猫

高校缩招、社会不认,这群处于鄙视链底端的研究生太难了

在如今“全民皆卷”的时代,“考研热”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趋势,不论是为了延缓就业还是为了提升学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获得研究生学历无疑成为很多人的一种首选“姿势”。而在这群人里,“非全日制”研究生却因遭受着不公的待遇频频出现在热搜中,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通过对部分“双一流”大学近三年研究生招生简章中非全日制占比的观察,我们也发现一些趋势。高校为何如此调整招生名额?作为培养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重要场所,高校对非全的态度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我们搜集了部分“双一流”大学近三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名额的分配,看看非全日制占招生计划的比例是多少:发现,已有的24所“双一流”大学的情况中,绝大多数高校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占比是逐年递减的。但近几年研究生招生数都逐渐增加,非全的占比却逐年递减,结合软科之前分析过的部分“双一流”2021年招生计划,可以确定大部分扩招名额是给了全日制研究生。学校如此调整,实为不得已之举。2019年10月,湖南大学一则69名准研究生录而不读的公示引起热议,湖南大学是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研究生考取也并非易事。后来经深入了解发现,原来69名研究生中非全日制研究生占54人,因为成绩或者名额不够的问题,部分同学会被学校调剂到“非全日制”,不少同学宁可放弃入学机会也不想被调解到“非全”。而这又并非个例。同年10月25日,苏州大学也发布了《关于对2019级68名研究生作自动放弃入学资格处理的决定》,情况类似。北京某高校教师曾在接收采访时说道,学校给了名额但是学院没有招满,这种情况会影响学院下一年度的招生计划,甚至影响学校的学术产出,对一些讲究人才结构的理工科院校来说更为严重。对于不愿意报考非全日制专业的原因,中国教育在线曾做过调查:超过七成的考生担心毕业后非全日制文凭不被就业单位认可,超过半数的考生不愿报考非全日制的原因是非全日制学费贵,基本没有奖助学金。图源:中国教育在线因为种种不公平,加剧了“学生报考意愿低”“教学活动也难以开展”等现象,反过来影响学校正常的招生、教学秩序,学校不得不调整非全的招生名额。非全≠在职非全日制研究生,是由曾经的“在职研究生”逐渐演变而来,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为广大用人单位搭建了提升学历学位和更新知识技术的平台,对于培养更高学历层次的人才起到了深远的现实意义。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招生和培养等环节的松散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在职研究生的口碑,而这一负面看法也延续到了“非全”的头上。事实上,“非全”并不等同于“在职研究生”。2016 年9 月,教育部发布《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中首次明确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定义,全日制和非全主要区别并非含金量不同,而是学习时间安排、全脱产和非脱产的不同。非全日制研究生以专硕为主。因为专硕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所以一直站在鄙视链的底端,形成全日制学硕>全日制专硕>非全日制专硕的鄙视链条。《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同时指出:自2017 年起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将一视同仁!招生计划将由教育部统一下达,其培养过程也将采用相同的标准。至此,“非全”成为了名义上和“全日制”相同,暗地里却还是受着“在职”待遇的尴尬产物。困难重重:从备考到毕业教育部明文规定要将非全和全日制一视同仁!然而,难度方面确实一视同仁,好处却没受到同等对待。全日制的难度,一点没减根据教育部文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研究生培养单位根据社会需求自主确定不同学科、类别研究生教育形式,根据培养要求分别制定培养方案,统筹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坚持同一标准,保证同等质量。也就是说,非全日制相比全日制,试卷和难度都是一样的,考试科目、录取分数线也和全日制一个标准。除了学习方式、时间安排不同之外,论文答辩、论文抽检等评估方式都并无差异。全日制的待遇,享受不到全日制研究生有国家的拨款,被认定是高校发展的主力,在学习中受导师青睐,有固定的学习场所、科研实践基地,可以申请奖助学金,享受食宿安排和学费贷款等管理。而非全日制则需要通过自筹高昂的学费进行深造,由于没有国家的财政拨款投入,高校无法向非全日制提供奖助学金,无法为非全日制提供稳定的学习环境和全方位的管理。尽管有的学校为了彰显国家对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的一视同仁,设置了奖助学金,为一些非全日制研究生提供住宿,但这样做的学校少之又少,而且不能掩盖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在教育资源方面占有的差距。图源:西北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再加上高校教师一般都是学术型工作者,主要从事学术研究,往往“把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视为含金量不高的非正规的研究生教育,将它等同于成人教育或继续教育,将其沦为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衍生品、次生品,其发展出现边缘化、降格化倾向”。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习方式使导师和学生之间缺乏真正有效的沟通机会,更加深了教师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偏见。截图自知乎既享受不到全日制研究生享有的福利,不受导师的青睐,还有可能要交纳更高昂的学费,“非全”可谓啥好处都没捞着。都是硕士学历,却不被认可过程困难也就罢了,最困难的还是体现在找工作上。近期,内蒙古自治区选调生招录不允许“非全”研究生报考;南昌“人才10条”排斥“非全”研究生;海南中学,“非全”研究生考教师被取消资格;山东济南,“非全”研究生不能办理“泉城人才交通卡”......这些现象不断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澎湃新闻就“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工作困境”做了专题调查而受害最深的,则是那些政策改革下的同学和应届本科生考研被调剂到非全的同学。他们并非在职,实质上和全日制的同学一起住校,也全脱产,没有收入来源,毕业要求也和全日制的同学一样。被传统观念影响、毕业后遭到社会的歧视,急需得到公平对待的就是这些同学了。“非全”的未来“非全日制”学历的设置,主要目的在于拓宽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渠道,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本来是为了给不同人群提供不同教育形式的善意增设,却成为如今人人都避之不及的鸡肋。“非全”的出路在何方?官方多次“敲打”今年2月14日,教育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强调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业权益保护,明确各地及用人单位应为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机会和落户机会。教育部截图8月27日,教育部发布的《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规定:在本招生单位内,全日制招生计划与非全日制招生计划不得相互调整使用;原则上招生单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学校加强重视由于“非全”也是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绝大部分高校尚未做好培养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准备,尤其是在管理队伍方面,大多依靠全日制研究生管理人员来兼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管理人员调动频繁,管理人员工作不熟练,影响了非全硕士教育管理的水平。清华大学从2018年起逐步在非全日制研究生中建立临时党支部,采取了一系列集体建设、党员教育、支部共建等创新举措,取得明显成效。截图自教育部目前来看,非全还是更加适合想要提升学历的已就业人士就读,且国家和学校的政策都明确: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原则上只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录取类别均为定向就业。所以应届本科生被调剂到非全的现象应该会越来越少。报考非全,本就是为了提高学历、提升自我。除了相关部门和高校的重视,非全研究生更应不忘初心,主动撕掉“买文凭、混学历”的标签,进而突破非全被歧视的种种怪圈。非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数据来自软科

周辉

国务院正式通知:研究生扩招,这部分考生成最大受益者!

近日的微博热搜都是研究生扩招。重庆市最早发布了扩招通知,但未找到源头。时隔一日,湖南省发布通知会向教育部申请。无论是20考生还是21考生都在热议研究生扩招之事。终于等到你,国务院正式通知研究生扩招。一、扩招比例如何呢?根据湖南省最新发布的通知来看,今年扩招应该在5%左右。如果今年全国性扩招,应该不会比湖南省的比例高或者低很多。参考2019年研究生录取情况,研究生录取总人数在80万左右,如果真的增加5%,也就是增加4万名额,跟网传的今年扩招50万人的说法差距很大。扩招也是在一定比例范围之内的。国家肯定不会盲目扩招,也要在合理范围之内。也要确保研究生的质量与数量,不然在两三年后又会迎来就业困难季,研究生学历的贬值。如果扩招50万,对其他届的研究生也会十分不公平,特别是21届的考生,此刻已经在担心是否明年会缩招了。今年扩招实属特殊情况,可以缓解就业问题。依据实际情况,稀缺专业人才进行合理招聘。所以21届的考生不用担心明年会缩招。二、如果考研扩招国家线会改变吗?目前网络上很多同学认为,为了实现扩招的目的,让更多考生有机会考上,肯定要降低国家线。但是根据考研数学汤家凤老师发布的微博来看,今年国家线扩招和国家线之间并无直接的联系。国家线的增减是依据试卷难易程度和报比人数决定的。英语和政治和去年难度持平。汤老师也预测今年带数学的专业应该与去年持平或者5分以内,不带数学的专业涨幅应该在10分以内。其他机构老师认为最大的可能性是国家线和去年持平,下降的可能性十分低。国家线是基准线,波动变化的几率不大,即使上下浮动,也不会超过10分。所以在去年国家线附近的同学也不要放弃,有希望进行调剂。扩招的情况下,受益最大的是卡线党。但刚过国家线的调剂党也不要放弃。三、哪些同学复试的机会增大了呢?根据网传重庆发布的扩招的文件中,今年扩招名额中没有非全的名额,只给全日制考生,但是非全的同学也不要灰心。另外教育部已经明文规定了要保护非全日制硕士的就业,这个文件可是官方发布的,有据可循的。说不一定也会同等扩招。现在开始准备复试才是必要之事。准备好了复试才能在机会来临时抓住机会。扩招机会会分给调剂吗?那是肯定的呀,在扩招的情况下,第一志愿的人数未满的情况,一定会有调剂的名额。复试准备起来吧!扩招使得在院校分数徘徊的同学,进复试的可能性增大,第一志愿的同学会有更多机会。第一志愿卡去年院校的同学,不用再纠结是准备复试还是调剂了。当然是7分精力准备复试,3分精力准备调剂。只要有一丝机会的同学,就应该准备准备复试。无论是进第一志愿复试还是调剂在复试的时候都是进行相似内容的复试,准备复试时的知识完全可以用得上。20届的考生们,恭喜你们,对于成为20届的研究生又多了些机会。此时此刻你们应该全力以赴准备复试,愿你们都能上岸!

头上安头

扩招力度大!超百所“双一流”高校公布2021年硕士招生人数

9月22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将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适度超前布局,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稳步扩大。截至目前,绝大多数的高校都已经公布了2021年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在扩大研究生整体教育规模的大背景下,今年各大高校的计划招生人数尤为引人关注。根据各大高校公布的招生简章和招生目录,收集整理了近11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2021年硕士研究生的拟招生人数。从数据上看,超过40%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超过52%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1年的计划招生人数相较于2020年都有所增长,其中不乏扩招规模在1000人以上的高校。以下数据为人工统计,如有疏漏欢迎在评论区指正。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中所有高校2021年招生计划均为拟招生人数,具体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计划为准;2020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优先采用各大高校公布的2020年新生数据,以符号“*”进行标注,未标注的为2020年计划招生数。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人数以高校公布为准。(数据来源:青塔)部分“双一流”建设高校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总体来看,2021年“双一流”建设高校们的硕士研究生招生依旧以扩招为主,扩招规模在500人以上的就不下30所,具体落到哪个专业头上,得多关注院校的官网了,有些是初试前就公布,当然也有复试又扩招的!如果你的目标院校没上榜,记得多关注官网哦~其中,有10所高校扩招1000人以上,扩招力度最大的郑州大学与福州大学都在1200人左右,复旦大学、暨南大学、海南大学和河南大学等四所高校的扩招规模也在1100人左右,位于重庆的西南大学也扩招1000人。此外,由于许多高校在制定新一年的招生计划时,参照的是上一年的实际招生人数,具体招生人数最终以教育部实际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在明确扩大研究生整体培养规模的大背景下,部分高校2021年实际的招生规模或许还会有进一步的增长。部分“双一流”建设高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扩招情况那么,在“双一流”建设高校们2021年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占比情况如何呢?前几日教育部接连发文!表明研究生教育将迎来重大变革!将重点发展专硕事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开展2020年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表示,优先新增国家发展重点领域、空白领域和亟需领域的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原则上只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向专业学位倾斜。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下,西部地区、民族高校在申请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时,申请条件可降低20%。已获得学位授权自主审核资格的学位授予单位,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高等学校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工作的意见》增列学位授权点,不参加本次新增学位授权点审核工作。争取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从超过30所的“双一流”建设高校招生计划的明细数据来看,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扩招人数占整体扩招规模的比例相当高,部分高校甚至出现非全日制缩招,全日制扩招的情况。以南京理工大学为例,在2021的招生计划中,南理工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在3700人左右,相较于上一年增加了1050人。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人数为700左右,相较于上一年减少了300人。此外,长安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福州大学、安徽大学和东北林业大学等一众高校都出现了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扩招,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缩招的情况。与之相比,北京大学(校本部)2021年的硕士研究生虽然整体规模上有所增加,但是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人数相较于2020年减少了85人左右,一部分招生计划让渡给了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今年报名人数或突破400万!去年大幅扩招,研究生招生首次突破100万,报名人数达340万!而今年只增不减!福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考研人从18考研开始,逐年增长50万人左右,今年会更多!或许会突破400万!一、学历“水涨船高”一方面,国家的发展战略需求,促进扩招,另一方面,在“遍地都是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下,不论是真心想深化自己还是想混文凭盲目跟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即便是工作后晋升,学历都是卡的非常严格!在如此的趋势下,今年很多院校也大幅提升了非全的人数!二、二战生是主力调查显示,二战考研的同学已经达到60%,成为了主力大军!由于报考人数越来越多,而扩招跟不上上涨的速度,所以每年落榜的同学数量增长更快!并且不仅二战生越来越多,三战N战生也会越来越多!三、疫情影响受疫情影响,经济形势下滑,就业市场低迷。因此会有更多没有落实工作的应届生选择考研也,以及在工作岗位上的人选择考研提升学历,暂时减缓压力!于此同时也更坚定了二三战同学的决心,背水一战,必须上岸!按照这个趋势,突破400万是没问题的!不过,也不用太担心,真正和你竞争的只有“没有拼尽全力”的自己!总体来说,2021年高校硕士招生人数大数呈上升趋势,但是预计今年报名的人数也会有较大的增长,所以,虽成扩招趋势,但是激烈程度,和上岸难度并不会减少。距离21考研只剩73天,现在给大家看这些数据既不是增加大家的压力也不是给大家放松的理由。留给21考研的同学们的时间不多了,啥也别想,活在当下,拼就完事了!

浜崎

最新!多所高校专硕仅收推免生,另有近50所高校推免信息汇总

2020年是充满变化的一年。从2020考研迎来线上复试开始,2021年考研也迎来诸多变革,尤其是近期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只接受推免生的消息惹人关注,对考研的同学来说,这会成为一种趋势吗?“非全日制”研究生政策频频调整8月21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官网发布《关于我院新闻与传播专硕招生调整的公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根据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类;2021级全日制仅招收推免生源,统考阶段仅招收非全日制定向就业生源。公告意即:新闻与传播专业专硕取消全日制统考,只接受推免生,把专硕的统考名额都留给了非全日制。这个公告主要是针对专硕的变动,学硕的招生暂时没有变化。近年来,许多高校的专硕学位也压缩或取消全日制招生,向非全日制靠拢。据《中国商报》报道,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硕研究生在2015年就开始采取非全日制培养方式;武汉大学2017年全日制会计专硕仅招推免生,其余全部为非全日制;华中师范大学则在2020年取消全日制应用心理学专硕招生,全部招收非全日制专硕。非全日制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围绕非全日制研究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2月14日,教育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强调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业权益保护。而在高校层面,一些高校直接缩减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数量。软科(ID:zuihaodaxue)小编曾对2019和2018年各高校的硕士招生简章中的拟招收人数做过对比发现,中南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相比去年缩招人数较多,主要减少了非全日制的人数。中南大学2020、2019年招生简章华中科技大学2020、2019年招生简章相比全日制,非全日制更加注重实践性,提供了更加多元的选择。各高校坚持人才培养标准、严把质量关的同时,确保相关学生的权益更显重要!还有哪些学校传来推免消息?软科(ID:zuihaodaxue)小编在为大家持续搜集各高校相关推免信息时发现,还有部分高校透露了今年学硕、专硕、全日制、非全日制的推免生分配情况。中国政法大学:我校2021年各专业接收推免生招生计划全部为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计划,不接收申请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推免生青岛大学:所有学术学位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点均接受推免生杭州师范大学:学硕和专硕均接收推免生,名额不超过招生人数的50%以下是详细情况:文中信息整理自各校研招网,搜集截止时间为2020年8月24日,还请同学们密切留意目标院校,以官网信息为准!另外,保研率和升学率也是考生们需要密切关注的数据。软科曾为大家整理过部分“双一流”大学升学率和保研率,可以看看留给推免生和统考生的机会分别有多少。值得注意的是,清华和北大出现了保研率>升学率的倒置现象,这意味着清北本科生绝大部分都是通过保研升学的。因各校各学院的情况不同,大家仍需积极关注自己目标院校招生网的最新动态,别错过重要消息!软科也会持续为大家分享有关考研、保研的相关信息,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