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大学本科、研究生阶段的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一样吗?没有我

大学本科、研究生阶段的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一样吗?

导语:近日,有不少学生反映,有企业在招聘问答环节中直接明确回复,“不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有的HR更是直接表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区别大了去了,“非全日制=本科生”。一时间,很多非全日制研究生表示不满。也有媒体人士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其中不少招人公司把本科阶段的全日制与研究生阶段全日制搞混淆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扩招,大学生越来越多,高等教育不仅有全日制还有成人教育、自学考试、网络教育等继续教育形式。截止2018年底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83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1%。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63所(含独立学院265所),比上年增加32所,增长1.22%。其中,本科院校1245所,比上年增加2所;高职(专科)院校1418所,比上年增加30所。全国共有成人高等学校277所,比上年减少5所;研究生培养机构815个,其中,普通高校580个,科研机构235个。普通高等学校校均规模[19]10605人,其中,本科院校14896人,高职(专科)院校6837人。图5 高等教育在学规模和毛入学率研究生招生85.80万人,其中,全日制73.93万人。招收博士生9.55万人,招收硕士生76.25万人。在学研究生273.13万人,其中,在学博士生38.95万人,在学硕士生234.17万人。毕业研究生60.44万人,其中,毕业博士生6.07万人,毕业硕士生54.36万人。普通本专科招生790.99万人,比上年增加29.50万人,增长3.87%;在校生2831.03万人,比上年增加77.45万人,增长2.81%;毕业生753.31万人,比上年增加17.48万人,增长2.38%。表5 普通本专科学生情况成人本专科招生273.31万人,比上年增加55.78万人,增长25.64%;在校生590.99万人,比上年增加46.84万人,增长8.61%;毕业生217.74万人,比上年减少29.30万人,下降11.86%。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历教育报考544.69万人次,取得毕业证书48.72万人。研究生阶段非全日制和本科有差别吗?研究生是高等教育的一种,一般由拥有硕士点、博士点的普通高等学校和研究生培养资格的科研机构开展,硕士是一种研究生学位,拥有硕士学位者,就称之为研究生。研究生在通常情况下象征掌握并专精于某一学术领域或职场专业。并且比学士更能解决一些复杂问题,拥有更加独立和缜密的思考能力。研究生的类型有很多,可以用学位、专业用途、学习方式、学校地区四种方式来进行划分。一、以学位分类,博士也是研究生研究生按照学位进行划分,可以分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是学位最高的研究生,我们平时生活中所说的研究生,其实默认的是“硕士研究生”,所说的博士,其实也就是博士研究生。二、以专业用途,学硕VS专硕研究生按照专业用途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学硕(学术型研究生)和专硕(专业型研究生)。学硕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比较侧重于学术研究,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专硕则比较侧重于应用,是克服学硕的弱点,是新增的培养方式。学术型研究生可以直升博士,而专业型研究生不行,得通过考试才可继续读博士。所以在进行选择时,如果想要读博、留校、进科研单位,一般选择学术型研究生。要想毕业后进企业工作,一般选择专业型研究生。三、以学习方式划分可分为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全日制研究生(也叫做脱产研究生)是指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全日制学习的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也叫做在职研究生)是指在学习期间仍在原工作岗位承担一定工作任务的研究生。在职人员参加研究生教育的方式可以分为两类: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学位跟学历不等同。取得学士学位证书的,首先要获得本科的学历证书;已经取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证书的,不一定就能获得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毕业证书。很多人经常会把学位和学历相混淆,例如有的人学历为本科毕业,但是通过在职人员学位申请最后取得了博士学位,在这个时候,他的学历仍为本科,而不能称之为取得"博士学历"。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法律上是具有同等的地位和效力的。中国的学历认可度,看的是入口,如果入口是一样的,认可度就是一样的,反之,如果入口是不一样的,认可度就是不一样的。例如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考试相同,录取分数相同,认可度则相同。专科、本科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的考试不同,认可度则不同。从专硕改革的方向来看,2019年专硕占比54%,很可能以后全日制只招收推免生,公开招考的名额会越来越少。也就是说很可能报考全日制研究生的难度会越来越大。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名额越来越多——这是大势所趋。正如同十年前的专硕没人认可而现在异常火爆一样。虽然说目前有的单位的HR管理制度上,对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有区别对待,但是这可能是两个原因:其一,2017级是制度改革后第一年招生,目前还没有毕业生出来,各用人单位还未遇到这个问题。其二,距离刚改革没多久,社会的接受需要一定的时间,也就是说很多人还不明白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区别,用以前研究生或者专科本科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观念来理解。四、以学校地区划分可分为一区生和二区生国家按照一区、二区确定考生参加复试基本分数要求。一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二区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

神人无功

教育部发文:不得歧视非全日制研究生,要一视同仁!你怎么看?

研究生就业今天,教育部等五部门发布了一个重磅文件《关于进一步做好 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该通知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进行明确。通知指出,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就业机会。各级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公开招聘要根据岗位需求合理制定招聘条件,对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机会,不得设置与职位要求无关的报考资格条件。这个政策的公布,想必对于很多非全日制研究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在当前,有很多非全日制研究生在企业或者单位应聘的时候,有企业在招聘问答环节中直接明确回复,“不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甚至有的说“非全日制=本科生”。这也让许多非全日制研究生表示不满和伤心。并且这种不公平和受歧视的情况不是少见。根据某机构的一个调查数据,在1.3万的投票中,非全日制研究生遭受歧视有有一大半,甚至6成多非全研究生表示区别很大!针对这种情况,很多网友也是各自发表不同的意见,有人说和全日制研究生比起来,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分数低,且培养方式和全日制的研究生区别也很大,研究生毕业质量也是不一样的。有网友说,改了之后确实非全考试分数线都一样,但是录取分数的差别特别大,就我的学院,一般分数线都在340到350,全日制起码得考到380分左右才有可能读,非全日制基本上过线就行,虽然考试内容一样,但是备考压力和竞争激烈程度差距还是挺大的。有网友说,现在全日制的都一大堆,挑不过来了,为啥要去挑非全日制的呢?就像20年前,你说本科毕业那多吃香!现在呢,往大街上随便丢块砖,都能砸到本科毕业的,那企业招聘不都往好学校挑了咯。有非全研究生网友美丽de莲小蓬表示,我是在职考研,考上的全日制后面调剂的非全,我的分数比大多数全日制更高,我觉得不应该存在差别对待。因为上班的原因,又要工作又要完成导师交代的任务,个人认为也不比天天在学校更好,要不是为了养家糊口,当初我就选择辞职读全日制,所以我觉得这些都不应该是造成差别的原因,总的来说,个人认为不应该有差别,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对此有明确的一个说法。但也有非全日制的网友说,我是在职考研,我的分数比大多数全日制更高,考上的全日制后面调剂的非全,在工作的同时也同样辛苦完成导师所交代的任务,不比全日制的研究生差,我觉得不应该存在差别对待。关于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全日制研究生是指通过类似于高考的统一招考(考研),在规定年限内完成类似于高中一样每天学习时间固定的学习任务。非全日制研究生通过类似于高考的统一招考(考研),在规定年限内完成学习,学习过程中可以从事其他职业,学习时间灵活不固定。根据教育部的要求,2016年12月1日后录取的研究生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区分,各培养单位对两类研究生要坚持同一标准、统一组织招录。一般来说非全日制研究生学费更贵,非全日制的培养周期会更长,一般会比全日制多一年,两者毕业证上会标明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学位证没有区别。关于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的就业,你如何看?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独成其天

拥有硕士学历,找工作却比本科难,“非全日制研究生”该何去何从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都是需要学习研究生阶段的所有专业知识,并且对于考核标准上没有太大区别,具有的能力方面相差不大,本该在求职市场上平等,但是对于非全日制毕业生来说,遭遇了求职的百般无奈,甚至都不如一个本科生求职容易,这是为什么,非全日制研究生又该何去何从呢?早在16年教育部就发通知,对于当年12月1号后录取的研究生可以选择全日制或者非全日制非形式就读,于是对于很多考上研究生但是又有自己稳定工作的学生而言是一个很好的消息,一般他们都会选择非全日制的学习方式完成研究生的学业。但是对于以后的求职情况根本就没有想那么多。一、求职困惑,好像拿了一个“假的硕士”等到毕业季求职的时候发现很多国企、银行甚至社会上的很多企业对于报考的要求中只要求全日制研究生,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没有给予任何机会,这让很多刚毕业的求职的研究生生感到很困惑,一样都是统分考上研究生的,就因为选择非全日制的学习方式而不被用人单位承认?甚至连参加报名的机会都没有吗?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后应聘的单位不将其作为应届的研究生毕业,即使给了报名及笔试的资格,但是到了面试环节基本都是要被刷下来,留下来的更多都是全日制的研究生以及优秀的本科生。或者有些非全日制研究生有幸入职了国家某事业单位,但是入职一周后却被告知无法办理入职手续,原因是上级的人力资源部门不承认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历,甚至有些单位会提出需要签署自愿放弃社保的协议才允许入职,这待遇甚至都不如一个本科毕业生。这让很多非全日制的研究生感觉自己读了一个假的研究生,拿了一个“假的硕士”。二、什么导致非全研究生的现如今的求职现状其实导致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职困难最主要的原因是社会对其的认知度低,很多用人单位和企业根本不了解非全日制研究生是什么,一般会在招聘公告的中将非全日制研究生排除掉。还有一些虽然对此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怕招聘过后人力资源主管部门不认可,为了避免麻烦以及影响到正常的招聘和签约,一般也是不会给非全日制的研究生任何面试的机会。非全日制的研究生其实很多研究生考试的时候分数是高于很多全日制的考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选择了非全日制的学习方式。想要解决这一不好的现状,不仅需要提高社会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认识度,还要高校保障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升其在就职市场上的竞争力。

死生存亡

想考在职研究生,那可得弄清楚到底是在职还是非全日制,别被骗了

今天,打开电脑网页,忽然一张广告映入眼帘“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工作两年即可报考……”对,就是下图这种。鉴于有同事这几天嚷嚷着要考研究生,小编想做个好人,帮他看看能不能报考,便点了进去。没想到,这一研究,事可大了!首先,点进这个在职研究生的网站,一片很高大上的样子,什么名校MBA、MPA的,好像很好入学的样子。然后我又咨询了网站的在线客服,对方说和学校有合作,交点钱,免试入学,上名校指日可待!激动的我正想告诉同事,忽然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如果研究生交点钱就能免试入学,那为何身边还有好多人一年年的考却一年年考不上,在二战、三战中度过呢?于是我留了个心眼,上网查询了关于研究生的知识,又咨询了一些认识的大学教授,终于找到了关于在职研究生的一些容易让人模糊之处!如果在百度百科搜“在职研究生”,你会发现其实在职研究生在近几年有两个关键节点。一个是2014年6月份《关于2014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工作的通知》对在职研究生招生作了一系列规定,那个时候研究生就比较混乱,光考试一年就好几次,放到现在很多人都看不懂。据悉当时还有一部分学生以在职身份入学最后却能发全日制的毕业证,总之挺乱了。不过,这些我们已经不用去分析了,因为已经用不着了。2016年研究生招生制度再次改革,也就是说自2017年入学的那批研究生开始,研究生大类分为两种,一种是同等学力申硕和研修班的单证研究生,另一种是参加12月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双证研究生。多说一句,我们都知道,中国的教育比较独特的就是分为“学位”和“学历”两部分。其中,学位是国际通用的,即我们平日所说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比如说,我们拿到“学士”学位证,就代表你的学术能力达到了学士水平,即使你想出国留学,也没人会看你是正常高考还是其他途径取得的学士学位,反正你就是学士!学历则是我国特有的,它证明你在学校乖乖上了课,达到了毕业的标准。如果你只有硕士学位证,那你的学历还是本科学历。如果你参加招聘,人家要求“研究生学历”,你光有学位证是没有用的,一般得把毕业证和学位证拿过去,才是大家眼中“货真价实”的研究生。言归正传,分开来说。同等学力申硕和研究生研修班即是那种“好考”的单证研究生。其中,研究生研修班课程学习的门槛要求是比较低的,只要具有国家承认正规院校专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就可以申请,大部分已经参加工作人员都是能够符合条件要求的。少数学校专业要求后期想要申请硕士学位人员,在入学时需要已经拿到学士学位,且有1-3年不等的工作经验。一般研究生班毕业之后,会发张毕业证,比如一些地方党校的研究生,便是这个样子。而同等学力申硕研究生学位全国统一考试时,条件要求是相同的,必须是拿到学士学位之后有3年或以上的工作经验才能够报名。一般是一些自考本科、成人本科考生,或者本科毕业后正常考研考不上,就参加同等学力申硕,先交钱、入学学习,学上一段时间后参加国家组织的同等学力申硕考考试。同等学力申硕报名时间是每年三月份中下旬,并于每年五月份最后一个周六(或周日)上午进行考试。具体流程如下:1、具有本科学士学位满三年,且具有三年以上的工作经验。2、入学后参加相应的学习课程,完成相关课程的考试,获得结业证书3、参加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申硕考试。共2门,英语和专业课综合,4年内完成即可。4、发表3000字以上的专业论文,向学校提交硕士论文写作申请,参加答辩。获得硕士学位。总之,同等学力申硕或者研修班都是入学比较容易,毕业也不难,价格比较贵,只要在职人员且只给一个证书的研究生学习方式。不过含金量不高,很多单位、公司不认。一般考在机关、事业单位可能会有用。而“正统”的,发毕业证和学位证的双证研究生,只有一个入学渠道,那就是参加每年10月份报名(一般9月份预报名),12月份举行的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并通过初试和复试入学的研究生。这种考试一般比较难,很多考生得考两三次才能考上。当然,含金量也是高的,企业、单位也是认可的。双证研究生有两个官方网站来发布资讯,一个是目标大学的研究生官网,另一个就是参加研究生考试报名时登录的“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其他的网站一般是辅导机构或者是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申硕、研修班)的广告网站。我们知道,研究生有专硕和学硕之分,专硕一般偏向专业化内容的教育,或者说培养“社会人”,而学硕是偏向学术教育,是培养“搞研究”的人的。当然,这两个其实社会认可度现在基本是一样的。然后,我们再来说双证研究生的问题。通过12月份考试入学的双证研究生有两种学习方式,一种是“全日制”,一种是“非全日制”。其中,非全日制的研究生都是专硕专业,全日制研究生有专硕有学硕。全日制,顾名思义就是最最最正儿八经的研究生,和本科一样,吃喝拉撒都在学校,档案、党团关系都要转到学校,乖乖在学校学习。而非全日制研究生,学习方式比较灵活,适合在职人员。他们的档案关系留在原单位,学校一般不提供住宿,奖学金也没有或者很少,上课在周末或者节假日或者寒暑假。也就是说,学校只负责教你知识,而不负责你的吃喝拉撒睡。一般会让你工作学习两不误。值得一提的是,非全日制研究生也得修够学分、上够课,考试合格并且通过论文答辩才能毕业,本质上和全日制研究生没有区别,不过毕业证上会标明“非全日制”。国家规定:“非全日制并不同于原来的在职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列入国家统考,和全日制研究生统一划线,同样的毕业要求,毕业后具有学位证和学历证书,和全日制研究生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力。”虽然一些单位可能仍然会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存在歧视,但是其含金量比单证的在职研究生高得多!所以说,想考研的同学可看好了,你到底要考单证的还是双证的?别被一些机构一忽悠,稀里糊涂报了个“包录取”的班,结果毕业发了个单证,那就得不偿失啦!一定要想好考什么类型的研究生,再收集考研专业、分数要求,再报名

恋旅

考研调剂时,为何不建议双非应届生选211大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

普通二本考生,考研调剂到211大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值得去吗?看到这个问题,打算调剂读研的你是不是正在纠结呢?考研调剂已经开始一段时间了,但是不少同学在调剂中受挫,分数和学校出身没有什么优势,迟迟不见学校发送调剂复试通知,在这种情况下想找一所学校调剂读研很难。越是到了后期,考研名额越来越少,想调剂读研的概率就越来越低。若是失去了了最后的调剂机会,考生很可能面临没有研究生读的窘境,考研分数也会浪费掉,想读研只能再考一次了。不过,相比于那些全日制研究生专业来说,非全却很少有人选,其中不乏有不少211大学的调剂名额。那么,在考研调剂的时候,从普通二本大学调剂到非全日制研究生读研,值得去吗?考研调剂时,为何不建议双非应届生选择211大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近来收到一位考生家长的咨询,他的孩子今年考研,一志愿报考的是某211大学的翻译硕士,但是考研失利,没有被一志愿学校录取。但是今年调剂的情况较难,想找到一所调剂院校非常不易,还能让自己顺利,更是难上加难。目前他的孩子有个机会可以调剂到这所211大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就读,所以不知道如何取舍,一直没有下决定。之前小水写过调剂到非全日制研究生读研的文章,但是这位考生的情况又有不同,需要特别对待。如果本科出身较高,211或985的本科生,肯定不会考虑非全日制研究生,哪怕是985大学的。今年调剂的情况不容乐观,调剂读研确实很难,双非的211大学可以读,但大部分的人都不愿选。尤其是双非的二本考生着实纠结这个问题,但小水觉得考生如果要是选择,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01、想读名校研究生,有二战的决心和打算,不建议读非全如果考生想读名校研究生,有二战的决心和打算,小水不建议去读211大学的非全。现在选择考研的人非常多,对于大部分的考生来说,普通大学的研究生读出来没什么大的作用,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考211和985了,就连用人单位也是喜欢要名校的研究生。虽然非全日制研究生也是双证,毕业后在升职加薪方面还是蛮给力的,但考博较难,想和211大学的全日制等同对待也是不太可能的。虽然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社会认可度还在提高,但是非全的考生毕业后在就业时还是没有全日制研究生待遇好。有单位明确不要非全日制研究生,这也是社会现实。02、家境较好,考生不愿二战,读研只为好就业,可考虑读211的非全如果要是考生不愿二战,家里稍微条件好一些,又实在是找不到调剂的院校,可以考虑211大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要知道二战考研不是每个人都愿意选择的,对于那些只为了好就业的同学来说,211大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也可以考虑的,毕业后不愁就业。为何要特别强调考生的家境好坏呢?这主要是因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学费较高,不提供住宿,也没有奖学金和国家补贴。虽然是双证,国家和社会认可度逐年增高,但是读出来的花费还不是一般的农村家庭可以负担起的。基本上都是考生一边工作一边读非全,这样的话经济压力要小不少。但是,小水先给家长提个醒:家长的想法不能代替考生,在调剂到211大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读研,需要听听孩子的真实想法,这个非常重要。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个人选择,毕竟他们自己的路自己选了才不会后悔!应届生考研,还有二战一次的勇气,所以可以不考虑非全日制研究生。但是像二战失败的考生,很难再选择三战考研,这也是为何那些二战失败的考生,小水建议他们可以考虑211大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原因所在。毕竟三战要是再次失败,打击不是一般的大,普通人承受不了,还不如老老实实读个研究生,不管非全或全日制,总算是有个差强人意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是五月底,距离2020年正式考研调剂结束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不少学校还会有二次调剂和补录,就算不选211大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也不要那么早放弃调剂。考生可以经常刷一下调剂系统,会不会有缺额的学校放出专业来,像一些偏远一些的学校也可以考虑,最起码也有个地方读研!如果你本科是双非,报考的是一所211大学,但考研失利,你会调剂到普通大学读研吗?如果你的情况和上文的考生相似的情况,你会考虑调剂到211大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读研吗?为什么呢?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2020年考研调剂如何才能成功?别轻言放弃,二次补录也能让你读研调剂到985名校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值得读吗?想清楚这些再决定二战26岁才准备考研,会被导师歧视吗?到了30岁再考就没学校要了?

费欧娜

非全日制研究生遭歧视?NO!在职考研的春天来了!

有媒体报道称,近日,不少学生反映,有企业在招聘问答环节中直接明确回复,“不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有的HR更是直接表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区别大了去了,“非全日制=本科生”。消息一出,网友就在微博炸开了锅,#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遭歧视#话题登上热搜。部分小伙伴认为“非全”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还是有很大的区别,表示付出不一样为什么要平等。有些小伙伴则发声呼吁肯定“非全”研究生的含金量。其实,教育部2016年重新界定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各高校从2017年起,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取消,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就已采取了与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相同的招生方式,报考者同样需要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考试,非全日制硕士和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各大媒体也相继为广大非全日制研究生群体发声。近年来,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人数正在增加。以南京大学为例非全日制研究生报考人数、录取人数逐年增长,可见竞争之激烈。由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同一标准,保证同等质量,因此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含金量大大提高。据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统计,由于社会各界对专业学位硕士的认可度提高,2019年报考专业学位硕士考生的比例已超过了学术型硕士。湖北省2019年学术硕士报考人数不足6万,专业硕士报考人数则超过8万。可见,中国非全日制研究生制度改革刚刚推行四年,从制度到实践的步步成熟,逐渐形成小趋势。考友怎么看?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历歧视在前,为何还有人接连报考的原因到底如何?几位《中国经营报》受访者这么表示:小景说:“虽然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与我的升职没啥关系,但其实读研还是能带来很多‘隐性利益’。”他认为,现在看来,至少有三个好处:1.在同等条件下,我的学历为我的职业生涯加了分,因为身边研究生不多,大部分是本科和专科;2.研究生学习使我考虑问题多方面、多角度,同时也更深刻,更能照顾他人的感受;3.研究生的老师和同学以及积累的人脉也很有帮助。眼下,小景正在准备在职博士考试,读博需要两名国际关系相关专家额推荐信,小景说,正好可以联系他的“研究生导师试试看”。非全日制研究生所带来的“隐性利益”也是吴浩仍然很乐意去上课的主要原因。他认为,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历和硕士学位能为他在日后的各种评分排名中获得加分,以及可能成为日后升职的敲门砖。另外,“带薪上课”的魅力也不亚于“隐性利益”。吴浩告诉《中国经营报》,他上的非全日制是研究生“属于公派性质”,“在拿工资的同时,还可以再有个研究生学历,”能减轻不少负担。正如吴浩所提及的“公派”读研,很多公司会把非全日制研究生学习当作一种外部培训手段,巩固人才,培养自己的人才梯队。非全日制应届生小彦则告诉《中国经营报》,她在考虑接受调剂时,也曾想过,可能毕业后会遇到一些身份认同上的问题,但她觉得非全日制和全日制都已经并轨了,未来情况一定会比现在好,“我们做好自己该做的就行了”。还有她认为“学校本身也不错,上课后也发现课程和授课老师都和全日制研究生一样,确实能学到很多东西,就没什么可后悔的了”。人脉资源、教养学识、日常考核加分、未来升职的敲门砖等“隐性利益”,仍然远大于就业上的困扰,这或许是很多人依然乐意投入到非全日制研究生学习的最主要原因。而在企业方面,虽然对“非全”设限是为了招到更优秀的人才,但是“优秀”不应该仅仅凭学历来证明,更应注重的是个人的综合实力。你觉得呢?

周頌

非全日制研究生,被歧视了?“非全日制=本科生”

作为一名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生,真是太难了!找工作时,我们看到最多的就是“不招非全日制研究生”;考公务员时,我们也看到“仅限全日制研究生,不招非全日制研究生”。在生活中,我们听到更多的也是“读非全日制研究生没用,其实非全日制研究生=本科生”。为什么更多的人士会对非全日制研究生这样的认识呢?那主要是因为在未改革之前,有一种在职研究生在职研究生是可以不用通过严格、统一的选拔便可以直接就读,甚至缴纳较高的费用,就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来毕业获得证书。因此,有些人士对在在研究生以及非全日制研究生有偏见,也是有理由的。但是,现在,非全日制研究生和以前的在职研究生大不相同。从2017年起,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开始实行并轨招生。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需要一同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试内容、考试难度、考试分数线都是一样的。只是培养方式和学习形式不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这样的标准,正是为了确保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含金量。在最近教育部公布的《有关推动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社会需要向非全日制研究生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等等。”这样,我们可以看出,国家从政策层面上大力支持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发展。另外,为了更好的推动非全日制研究生发展以及增加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含金量,教育部下发的《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统筹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坚持同一标准,保证同等质量。从这些来看,非全日制研究生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并且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实行同样的招生标准,含金量也得到了保证,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是不是应该改变自己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一些看法呢?目前,部分院校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正处于招生中,同学们可以点击下方小程序查看招生简章或者预约报名!另外,同学们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查看更多文章!在职研究生有3大文凭,各个都是国家承认,但是获得方式大不同可以获得学历学位双证的在职研究生来了,大专可报!

时隐时现

非全日制研究生遭歧视,硕士不是掏钱就能读

进入10月,企业陆续开始秋招,对部分非全日制研究生来说,求职过程却备受冷眼。据媒体报道,国内某大型建筑公司明确“不招收非全日制的学生”,某企业HR也曾坦言,“(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区别)大了去了,非全日制=本科生”。2016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通知,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以下简称“非全生”)管理工作。从那时起,两类研究生统一考试、统一划分数线,招考方式正式并轨。通知还要求培养单位要坚持同一标准、同等质量,尤其指出二者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唯一区别为毕业证上的学习方式注明“非全日制”字样。基于此,许多认为自己遭歧视的学生向当地人社部门提起举报。消除就业歧视离不开国家政策支持,也需要招聘企业自觉认同。对个案来说,国家有关部门的权益救济或径直有效,但在企业自主招聘范围内,为节省成本,直接将双非院校及“非全生”排除在外的案例屡禁不止。“非全生”遭歧视并非没来由。在“非全生”教育早期试点摸索、制度确立以及后续发展过程中,因招考方式、标准的混乱,功利心态导致的教学培养体系、学历学位授予考核松散,甚至不乏“硕士掏钱就行”说法,“非全生”无形中被打上“质量低”标签。尽管时过境迁,如今“非全生”的招录门槛远非昔日可比,但社会不少人对其认知依旧停留在过去,企业招聘也依然会有歧视。要改变这种状态,除了改变公众的刻板印象之外,也需要正视当下“非全生”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目前,许多高校的“非全生”招录情形冷热不均,选择非全日制的考生多青睐人文社科经管领域,如工商管理硕士就常年爆满,而部分院校的理工类学科则门可罗雀、难以维系,甚至逐年减少招生,不平衡的招录情况,在同一院校的不同学科、学科优势特色不同的文理院校间都时有发生。报道中遭“歧视”的研究生,好多还是非全日制应届生。按理说,报考“非全生”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和部分院校注明“定向就业”的“非全生”招录要求不同,有些院校并无此限制,这些学生往往是全日制统招复试失利后,出于各种原因“调剂”而来。这说明部分院校发展“非全生”教育的盲目无序,既未充分考虑自身学科竞争力,更未预料门槛提高带来的低通过率,导致对招生计划的预见不足。这些学生与依附原工作单位、非脱产学习的“非全生”相比,除了遭受“歧视”之外,还要面临更大的择业焦虑。“非全生”的培养目标为某些专业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在2016年全日制、非全日制并轨后,除了同等学力申硕,“非全生”统考能报的学位多为专业硕士,鉴于此,许多院校培养方案也参照专业硕士进行。但目前的专业硕士教育并非臻于至善,加之不同地区、不同院校间固有的差距,部分院校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法尚不成熟,“非全生”教育却已草草上马,有的将就沿用此前落后、松散的培养方案,培养质量难以保障。再就是教学科研资源的紧张。尽管说“非全生”为完全成本收费,学校不覆盖奖助学金,更不占住宿等后勤资源,但院校科研教学的承载力是有限的。目前部分院校学硕已缩招,专硕和“非全生”的规模和比例却在增长,还不乏有些院校将“非全生”作为“生财之道”,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张让现有资源更加捉襟见肘,许多院校师资力量难以匹配教学,亟需满足专业硕士实务能力的师资更是匮乏。此外,学制过短使课程节奏过快、业务实践和求职时间冲突等问题也十分尖锐,这些专业硕士培养中已遭遇的问题,应当在“非全生”培养中予以克服。“非全生”教育极大满足了全民终身教育需求,对无缘通过全日制学习获取知识以及学历的人来说,“非全生”教育一定程度保障了他们的“受教育权”。发展好“非全生”教育也可适当借鉴国外成熟经验。和我国的“非全生”不同,英美一些高校以研究生课程的12个学分为界限,修够12个学分,便自然过渡为全日制研究生,其灵活性也体现在“非全生”成长空间上,如与博士学历的无障碍共通;在人才考核上,用较为独立机构的“专业认证”评价把关人才质量。这些成熟经验启发我们既要发挥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也要适度扩大高校自主权,如此,才能真正办好“非全生”教育。(来源:中青评论微信公号)

雷锋车

考研调剂:当遭遇普通大学全日制和985非全日制研究生,你如何选

考研国家线和34所自主划线院校已经公布,面对290万的考研人,面对国家线以及自主划线的分数线的普遍增涨,我们也不难看出端倪,2019年对于考研人来说注定是残酷的一年,不管是能够参加第一志愿复试的考生还是调剂生,都需要更多的付出才能够得到你想要的。考研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一聊:当考研调剂遭遇“普通大学全日制研究生”和“985非全日制研究生”,你会如何选呢?首先我们来看看普通大学的全日制研究生的优劣点:考研对于普通大学全日制研究生,我们需要对它有一个这样的认知前提:存在即合理。任何一个专业既然它能够招研究生,这就已经说明了它的专业实力。虽然没有985、211和双一流学科的经费和一些硬件条件,但如果遇到一个负责的导师,那么3年之后,你也会有一个脱胎换骨的变化,你的读研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但如果你是985、211大学的本科毕业生,那么大多数的降挡读研都是不太值得的,毕竟二本读一本研究生,本一读211研究生,211读985研究生还是比较合理的一种读研方式。就以后的工作岗位来说,如果岗位要求是研究生及其以上,那么普通大学研究生学历与名校研究生学历是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这就意味着即使是名校本科生也是没有机会的,所以拿到研究生学历对你的未来人生会有很大的助益。另外随着最近几年考研难度的逐渐增大,考研上岸的难度将越来越大,及早上岸总归没错。考研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的问题,学校的鄙视链始终还是存在的。当名校研究生生自带光环的时候,普通大学的研究生往往会得到“另眼”的看待。但我们也必须承认:就考研难度和竞争程度,普通大学和985、211大学还是具有很大的差异的,你的付出与未来的收益总是具有正相关性的。下面我们再来了解一下985非全日制研究生:考研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非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是在职的一种形式,在2017年教育部正式提出非全日制与全日制并轨考试,这也就意味着两者相同的试卷、形同的考研流程,当然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来说也是双证的,与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只是学习方式有多种选择,一是脱产学习、二是集中学习。其次,我们了解一下两者学校待遇差异。就全日制来说,享受国家奖助学金,学生宿舍,并且很大一部分人有导师补贴,也就相当于公费。而非全日制要付更高的学费,并且没有奖助学金和学生宿舍,只有一小部分的院校为非全日制研究生提供宿舍和奖助学金。考研在社会认可度方面:在很多的高校或者企事业招聘中,招聘范围限制在全日制,这就意味非全日制不符合招聘要求;但就只要求硕士研究生学历的企事业还是没有问题的。毕竟非全日制研究生这个新事物刚出现,并且第一届非全日制研究生还没有毕业,以后会发展如何,我们还未可知。就现状而言: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招生对象本应该是有工作、但希望继续深造的社会人士,但就现在招生生源来看,很大一部分学生为报考全日制落榜又没有工作的调剂生。最后,就985高校提供平台来说:985高校拥有普通大学没有的师资、名校认可度等软硬件条件,再者说经过3年的研究生生活的熏陶,考生的视野、眼界会得到一个很大的提升。综上,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读研的目的不同、要求也不同,所以如果面临这个选择的话,考生一定要思考清楚,鱼与熊掌往往不可兼得,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另外小编建议应届生或者没有工作的考生慎重选择就读985非全日制。对于以上,你怎么看呢?如果让你选,你会选择哪个呢?

一板一眼

考研被调剂到非全日制,有必要去上吗?过来人给支招

每年12月末是考研大战,而到了第二年的二、三月份出了初试成绩后又在等待国家线的公布,待公布之后便迎来了复试、调剂和录取的热潮。硕士研究生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全日制顾名思义是全日在大学学习寄宿的研究生,而非全日制研究生多是为那些已经入职又想在知识上深造的社会人士兼顾两者准备的。由于研究生在毕业之后的编制内就业要求多是要求全日制身份,选择非全日制的学生就会在择业上显示出尴尬境地。所以每年部分学校的非全日制名额都会空出来一部分,但是如果调剂竞争激烈被调剂到非全日制,你还会去上吗?小编做为过来人,给出的回答是,最好去上。研究生相比本科生而言是一段全新的学习旅途,导师是相关学科领域的精英人士,同学大多也饱读诗书勤奋坚毅,你也会在这一阶段看到一个另一面的自己。全日制研究生确实是在就业上有更多的选择,但是非全日制的研究生依然有自身的优势,比如可以学习兼顾工作。一般考取研究生后,学生的年龄就到达了容易困惑的时段。身边昔日友好的朋友工作升职,恋爱结婚,而自己还在苦苦钻研学识,生活上继续依靠家庭的接济已经觉得不合适,靠兼职收入微薄又需要牺牲部分学习时间。这时候选择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好处便显示出来。如果说你对研究生毕业后较窄的就业面不满意,那么可以在研究生入学前就选择好工作,这样下来不仅可以顺利完成研究生学业还收获了两三年的工作经验、工作收入。不足之处就是需要耗费更多精力去完成更多事情,但这也锻炼了个人在工作和完成学术上的能力。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双一流大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导师还会给未就业的学生明确指出就业方向。因为研究生与导师平时交流学术更多,而导师也是自己所带学生的的全权负责人,所以一些生活中比如工作上的疑惑,都可与导师交流解决。凡事有利且有弊,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研究生都各有各的可取之处。考取研究生毕竟是很多人付出百倍努力挤破头想要争取到的机会,这足以证明它的价值之处,所以能体验别样的人生就去体验吧。(文:西西弗,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