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非名校生考研成功遭嘲讽:不是名校毕业不奋斗难道做蛀虫吗?黄金鱼

非名校生考研成功遭嘲讽:不是名校毕业不奋斗难道做蛀虫吗?

前两天,某校“学霸宿舍”全部大学生考研成功的事上了微博热搜。据报道,常州大学白云校区南区 15 号宿舍楼上,宿管阿姨挂起了一条横幅,上面写着 “热烈庆祝储运 142 班 3002 室全体考研成功 ”。原来,最近考研成绩公布后,这个宿舍的 8 名男生全部考上了研究生,一时间他们成了学校里的风云人物,302 宿舍也成为名副其实的 “学霸宿舍 ”。 最近考研成绩陆续公布,这 8 个男生中,淮安的杨亚吉、安徽的王帅、盐城的唐国祥都考取了中国石油大学的研究生;淮安的田素俊、河南的谢昆伦、扬州的沈涛和来自重庆的庞海明 4 人都留在了常州大学读研;四川宜宾的万宇翰则被西南石油大学录取。本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但在一些网友的眼里,却变了味。“本科双非野鸡学校,考上985的研究生也没用。”“我们宿舍八个人,一人保研,一人出国,一人即将在国外工作,剩下的找不到好的出路都去上研究生了。”说出这些话的人,轻轻松松用"就算你考上了985研究生本科双非照样没人要你"的出身论就将人家勤奋努力换来的成果一棒子打死。在鄙视已经变得公然、无畏、无所顾忌的当下,似乎不鄙视无以证明自己的优秀、高端与成功。你鄙视我,我鄙视他,鄙视食物链将消弭的等级制度再次建构,竖中指 、翻白眼就是隔开自恋、自卑的“宫墙”。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鄙视链横空出世。它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各个囊括角落衣食住行,比如出门看电影,看独立电影的瞧不起看好莱坞的看好莱坞的又瞧不起看国内大电影的。比如大学选专业,理科生看不起工科生,工科生看不起文科生,文科生又瞧不起艺术生,而艺术生瞧不上非艺术以外的所有学科。似乎在中国,一纸文凭格外重要,所以高校的鄙视链也一直光明正大的存在并运用在社会之中,985看不起211,211看不起普通一本,普通一本看不起二本,二本看不起三本,三本的嘲笑专科生鄙视高职生。985也会细分,清北的自认比复交浙科南高一等,而这几大名校则自恃高于普通985,在名校也自有江湖,从本科至博士都来自名校的学生备受推崇,而从“二流”学校考入名校的则会成为异类。其实,当你开始鄙视他人的时候,就默认了自己处在鄙视链的一环,也必须要承受其他人的鄙视。鄙视链就像是食物链,鄙视,被鄙视,鄙视多少人,被多少人鄙视,这些都直接意味着你与这个社会最核心价值的距离。不管是体现个性,找寻归属感,抑或是消除不安,鄙视,即便是再凶猛的鄙视,都不能赢得个性与安全感 。鄙视链的存在,源于一些孱弱个体自身的不安全感,为寻找依托去牺牲自尊来打击他们的自尊。真正的强者不会去鄙视他人而会帮助他们。因为英雄从来都不问出处。虽然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我们不得不承认985、211出身的毕业生大多优于普通本科、专科的毕业生。所以才会有很多同学在上了普通本科后挤破头也要上名校的研究生,但我们还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每个人的起点不同。去年北京高考状元说的话让广大网民记忆犹新,他说:高考是阶层性的考试,农村地区越来越很难考出来,我是中产家庭孩子,生在北京,在北京这种大城市能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决定了我在学习时能走很多捷径,能看到现在很多状元都是家里厉害,又有能力的人,所以有知识不一定改变命运,但是没有知识一定改变不了命运。从他的话中我门明白了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有人却生在罗马。我们用尽一生去追赶的终点只是别人的起点。但,这是我们止步不前的理由吗?不是名校毕业的我们就应该躺平虚度此生吗?罗xx,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了大家答案。如果说毕业于杭州师范大学的马云在他的年代算是天之骄子,那么罗xx的前半生丝毫看不出可能成功的迹象。但正如他所说的:“剽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罗xx出生在一个东北的边陲小镇,高中辍学的他曾摆过地摊,开过羊肉串店,倒卖药材,做期货,销售电脑配件,当传销老师,后来自学英语当了GRE讲师,一讲成名,不满于现状的他后来辞职开设了网站、创业英语学校又做了手机。完成了从小贩、名师、意见领袖、创业者再到企业家的华丽转身。不管你对罗xx这个争议人物喜爱与否,我们都不得不承认他的成功。也许我们的奋斗终点只是别人的起点,但在奋斗路上经历的酸甜苦辣,看到的荒芜与花开却是每个人人生中独一份的宝贵财富。也许我们刚刚毕业会因为自己的学校而遭到就业歧视,但是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拥有一个好的开头并不代表就拥有一个好的结尾。因为不是本科985、211毕业,因为起点比别人低就翻不了身吗?对别人的辛勤与汗水加以嘲讽,笔者想替那些起点低却奋斗不止的人们问一句:不是名校毕业,我们不奋斗难道应该去死吗?我记得有人在面对嘲笑时曾说过:别笑,我用我一生等着你。

中心镇

所谓的二战,和应届生考研在招生录取和考试方面有没有区别?

第二年考研,也就是毕业后工作了考研,和应届考研有什么差别吗?第二年考研,也就是毕业后工作了考研,所谓的二战,和应届生考研在招生录取和考试方面没有区别,而在考研备考和心态方面还是有点差别的,我来说说这个问题!(1)学习时间不同,应届生考研学习时间充足,每天都有充足的复习时间,而第二年考研你可能会因为工作没有太多的复习时间,应届生每天可以拿出十个小时来复习,而非应届的每天学习时间可能少之又少!(2)应届考生有专门的教室复习考研,而且遇到不会的题目可以和研友互相讨论或者问老师,而二战的学生没有那么好的复习环境,而且遇到难题没有地方咨询!(3)二战的考生要比应届生压力大的多,毕竟已经失利过一次了,很多二战的考生摆不正心态,导致压力要比应届考生大,建议二战的考生要多去反思为什么第一次考研没有成功。是哪一方面失误了,哪个科目薄弱,这一次要避免,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错误!不管是一战也好还是二战也罢,首先要想好报考院校,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定位,然后积极备考,备考方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既然决定要考研了,那就全身心的投入,坚持下去,你肯定会成功,加油!希望能帮到你,如果感觉对你有帮助请点点关注,感谢!

弗克利

2020考研:应届生VS往届生,二战成功率更高?

根据教育部统计的人数,2018年考研人数在238万,其中应届考生有131万,往届考生有107万,2019年考研报考人数在290万,最后录取70万,有220万名考生相当于陪考的一个状态,2019年考研调剂期间,研招网专门针对2019年考生做了一项专期调查,共有12万考生参加这项调查,其中非应届生占到48%,接近一半!一、应届生优势1、心理优势“初生牛犊不怕虎”,应届生对于二战考生来说,毕竟在大三、大四阶段是可以住在学校的,不用为自己的住宿、学习环境等因素打扰,压力也比较小。很多考生都会抱着今年考不上明年再来的心态,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状态不会特别紧张。2、年龄优势年龄问题阻碍考研人的一个重要因素,年龄大的考生可能觉得读研之后年龄很大而放弃考研。很多应届生的年龄往往没有那么多顾虑和担忧,但是往届生会遇到这个问题。3、思维优势应届生相对于往届生来说,思维会比较灵活些,前期也不会受到其中条条框框的影响,可以尽快吸收较好的解题思路、答题模式。从创新这点,应届生更容易得到老师的“青睐”,这也是应届考生的优势所在。4、学习环境优势应届生可以选择在图书馆或者自习室准备考研复习,学习氛围也比较浓厚,也可以很方便的找到自己的研友,在获取考研资料方面大家也可以相互交流,相互鼓励。应届生可能一个人在外面租房子的比较多,全靠自己的自制力支撑,稍微有放松容易被安逸的环境影响,也有不少往届生参加工作,也会被工作中的事情影响,耽误复习时间,复习效率不高。二、往届生优势1、丰富的考研经验二战的学生在考研复习上面的经验会比一战的考生经验丰富,知道自己如何复习以及合理安排计划,也知道自己第一次失败问题出在哪里,在第二次复习中,也更加有目标和针对性。二战的考生更懂得复习阶段的重点,了解更多的考试题型,也熟悉考试流程,能在这些环节中节约不少时间。2、信息渠道多,少走很多弯路应届生对于考研阶段的流程不懂,都是自己走一步琢磨一步,不清楚整个流程,在考研方面搜集信息能力也很差。往届生知道自己该在什么阶段查找什么信息,在过去一年的考研复习中,可以更加针对性的进行复习,避免在不必要的环节花费过多时间。3、时间积累,从量变到质变二战的学生在考研复习上面有更多的复习基础,准备的时间也比较长,知识积累储备方面比应届生更广泛。从量变到质变对考研知识理解也更加深刻,二战考生的复习量更大,考上概率也更大。4、精神力量更加强大决定二战的学生,意志都很坚定。二战考研的学生,大多都有“忍辱负重”决心,在这个过程中吃的苦,他们在心里已经很清楚。相当于应届生,二战考生有更好的精神力量,在复习过程中也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那么往届生和应届生考研,谁更容易上岸呢?今天小编整理了往届生和应届生考研心态和两者在各方面的优势,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启发。

酷老爸

现在大学生非985、211,只是普通一本,考研好还是不考研好?

为什么要考研?为什么考研学生越来越多?这是很多大学生在毕业时都曾经想过的的问题,因为他们需要给自己一个答案,即自己是否也应该考研呢?可是怎样才能够知道自己应该考研呢?或者说考研能够自己带来足够的价值呢?这其中必然有很多普通一本大学的学生,按照道理他们是一本高校的学生在找工作中相对的比较容易一些,但是在每年的考研学生中依然有大量的普通一本高校的毕业生,那么这是为什么呢?或许听完原因后你就知道自己要不要考研了?首先,因为自己认可研究生学历对自己未来发展不可或缺。每年考研的学生有211高校、985高校的学生,有普通一本大学的学生,有普通二本院校的学生,他们之所以会选择考研是因为他们身心研究生学历能够在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或者是自己认可的企业现在已经将每年招聘应届毕业生的学历提升到了研究生这个层次上,所以读研是他们的选择。所以,考研是好还是坏不是根据你的本科高校的档次来决定的,更多的还是看你对研究生学历是怎么看待的。其次,想在研究生期间更加的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有更深的理解。或许很多考研学生不是因为这样的理由而选择读研,但仍然还是你有这么一部分的考研学生,他们就是为了能够在自己专业内有更长久的学习,就是为了以后能够长期的从事理论研究工作,所以才会报考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同时,这样的学生我自认为是考研群体中最有价值的,也是最为轻松的,因为这是他们想做的事情,而其他学生是因为没办法才选择考研。最后,自己所学的专业考研有会更好,或者是不考研更难就业。有一些专业如果选择考研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能够极大的增加自己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而且还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同时还有一些专业是不考研都没有更好的发展,本科毕业很有可能就面临着失业,只有考研才能够一定程度上挽救。像我所学的文科专业,如果不考研那么只能是当一名中小学老师,而这仅仅只是理论上可以实现的,一旦到了招聘会中有需要我们专业的的用人单位大多都是要求研究生学历,所以只有考研。总之,考研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只有回归到自己的实际情况才能能够得出最客观的结论,不要因为很多人考研便盲目的更从,也不要极度否定考研 的价值,这都是不正确的。

白桦树

为什么很多人要等到大学毕业后才选择考研,对于应届毕业生晚吗?

考研是每年大学生关注的焦点,而且报考研究生的人数一直是居高不下,可以说考研的竞争压力也很大,当然什么时候选择考研对于很多人来说也是一种煎熬,对于“211”国家重点大学、“985”一流名校的优秀学生来说,其实保研的机会很大,这也是重点大学的优势所在,只要你足够努力,让自己足够优秀其实保研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对于不能保研的同学来说,考研就要自己认真复习备战了。当然考本校与考非本校面临的压力也不一样,对于考本校的学生来说,你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你有很多可以利用的资源,这个在于你自己如何去获取,而对于考非本校的研究生同学来说,你面临的竞争压力可能大一些,一般考非本校研究生的学生,其报考的目标院校都要好于自己的本科大学,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考研提升的不只是学历,其实还有能力与资源,学历固然重要,但是能力更为重要。对于很多应届大学生来说,在决定考研的时候非常犹豫,有的人在大三的时候就开始复习准备考研,有的人要等到本科毕业后才决定考研,这两者在时间上其实间隔很长的,这也是应届大学生决定考研的两个关键时间点,很多人大三很忙,这话不假,因为大三要面临很多的专业课程,而且到了大三其实专业课程都有一定的深度,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不在大三的准备考研,其实大三是决定备战考研的前奏,大三下学期决定复习考研,到了大三后的暑假与大四上学期才是发力时期,这也是为什么说大三决定考研,大四复习备考,到了本科毕业前拿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这是很多人的目标。大三只能说是决定考研,其实复习备战主要在大四,而且能够在本科毕业前考上研究生,可以说你已经为自己节约了很多成本,无论是时间上还是经济上,在本科毕业前考上研究生是很多人目标,当然也有很多人到了大学毕业之后才决定考研,在时间与成本上都有所增加,因为很多人是租房考研,这些人其实在毕业前摇摆不定,实际上他们迟迟无法决定考研的原因是,想在毕业前找一份不错的工作,然而到了大学毕业也没有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无奈只能选择考研,也算是现实所迫。对于应届生来说,无论是在大三决定考研还是在毕业决定考研,其实在大学期间都应该在专业上有所造诣,在大学期间把该考的英语等级证书或者职业资格证书考到手,不说别的,有总比没有好,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大学努力其实就是在为自己就业与考研上争取更多的主动权,无论高考考的如何,也无论你本科上的是什么大学,大学四年依然有很大的变化,当然高考依然是很重要的关卡,因为高考考的好你的大学起点就高,第一步走好了,后面持续努力,其实你接触的资源与机会自然越来越多,路自然越走越顺。考研是高考之后的第二选择,当然两者相隔四年本科大学,四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如果说本科四年没有变化,那么考研又有何意义,虽然重本大学保研的比例不低,但是每年依然有很多人从普通大学考入了重本以上大学的研究生,还是那句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想要考研就要全力以赴,对于应届大学生来说,无论你是在毕业前考研,还是在毕业后考研其实都不晚,关键是备战考研你是否坚持认真复习,因为考研失败意味着一切归零,而且在时间与成本上也是越来越高,其实对于应届大学生或者往届大学生都是一样的,不是吗?

道术

非名校本科毕业生在工作和考研之间该如何选择

首先,对于本科生来说,选择工作还是考研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在当前产业结构升级的大背景下,考研是个不错的选择。对于岗位竞争力并不是很强的非名校本科毕业生来说,是否选择考研应该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第一:自身的专业特点。在就业领域,并不是所有的专业都必须通过考研才能完成岗位升级,有的专业往往更注重实践能力。比如会计、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专业往往更注重从业者的工作经验,所以这些专业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尽早参加工作也是不错的选择。第二:是否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近些年来随着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人才结构升级的趋势也越发明显,所以考研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只有一小部分人有机会走进研究生课堂。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能力不强的同学选择考研要慎重一些。第三:发展规划。个人的发展规划是决定是否考研的重要因素之一,以计算机专业为例,如果未来要走研发级路线,那么就应该考虑读研。对于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说,如果未来想在技术研发领域走得更远,读研是比较现实的选择。在当前产业结构升级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传统行业对于技能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在持续增加,技能型人才以职业教育为主,而创新型人才则主要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由于研究生教育资源有限,所以为了提升本科生的就业能力,不少普通本科高校陆续增加了职业技能的培养,大幅度提升了实践课程的比例。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本科教育职业化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方面的问题,或者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咨询我,谢谢!

乒乓

2019考研失败选择二战与应届生考研有什么区别?

2019考研国家线发布,相比以往今年分数线上涨比较大,尤其像经济学管理学上涨都有15分之多,很多考生可能会没有过线或者是没有达到学校分数线被刷掉或是调剂失败,肯定会有很多考研人会选择二战,其实近年来考研二战甚至三战的人占比也是越来越多了,目前很多刚刚准备二战的考生可能会不清楚考研二战跟应届生考研有哪些区别,嘟妹为大家整理下考研二战与应届生区别之报考大家知道考研分为预报名和考研正式报名,一般来说预报名只有应届生能参加而往届生不能参加,其实这个整体上没什么影响只是一个先后的问题。还有一点区别的是考研二战考生的档案问题,因为一般二战考研人下半年报考时已经毕业,可能需要在工作地或者是回老家报考,而在工作地报考可能需要当地的居住证或者是相关的材料,而应届生则可以直接在学校考点报考。注意:可能有部分院校专业只接受应届生,以当年招生简章为准!考研二战与应届生区别之备考总体来说备考有以下4点区别:1.复习经验以及资讯收集应届生因为都是第一次报考很多考生其实对于考研都是懵懵懂懂,甚至很多考研常识的东西都不是很清楚,而且面对繁杂的课本知识无从下手,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背单词什么时候开始复习政治,而二战考研的学生就不一样了,对于考研的各个流程环节都已经非常清楚,知道哪些是重难点、考点、各个阶段的考研节点是什么,知道去哪里收集最新考研资讯信息,到哪里可以找到考研资料等等,而且因为考过一次所以更能很好的安排自己的复习计划,更清楚自己的目标!2.考研备考场所及状态就一般情况而言,应届生考研场所首选肯定是学校图书馆,住所肯定是学校宿舍,相对比较简单,而且应届生考研很多都是几个同学一起有几个志同道合的研友一起度过这艰苦的备考岁月,尤其是备考弃考高发期暑期的时候,还是很煎熬的。二战考生就不一样了,有的二战考研人可能是边上班边考研,一般都是在外面租房备考或者是住在自己家里备考,相对而言可能备考环境上面会比应届生要差一点。3.心理压力这个对于二战考研生来说是很大的,就算是边上班边考研的人来说这个心理压力也还是蛮大的,毕竟付出的时间成本和精力都是非常大的,湖北文都考研小编在这里建议今年想要二战的考生一定要先跟家里沟通好,跟家长好好取得一致的观点,然后再全身心的投入到二战备考当中,不然后期对于自己的备考影响还是很大的,跟家里人的关系和谐相处对于自己的努力和奋斗都是大有好处的,毕竟最在乎你的还是自己的家人。而应届生考研相对来说压力就没有这么大了,毕竟也还没有毕业直接可以去找工作,或者是说考不上明年再来一次的想法,所以心理压力方面二战考研人还是比较大的。4.考研成功率一般来说二战考研人的成功率还是相对要高的,就像高考一样一般复读之后分数线大部分还是会考的高一些的。当然也跟应届生基数大有关系。总体来说二战考研人在心理压力和备考环境方面是要比应届生有劣势一些的,但是在备考及流程上面,同时对自身的认识上面还是要优于应届生的,要调节好自身的心态不能在最关键的时期心态崩了就得不偿失了!

骆驼客

“非全日制”研究生应聘遭歧视?非全日制毕业生到底该何去何从?

近期,内蒙古鄂尔多斯一研究生因为“非全日制”学历,两次应聘被拒。8月31日以来,此事引发了网友对“非全日制”学历的热议!01就非全日制学历就业受阻事件,在网上出现了多种声音:有人认为全日制学生要比非全日制的学生付出的多,学习也更加努力。有人认为非全日制的学历“含金量”不足,或者被认为很“水”,是低成本快速提升学历的一种捷径。也有人认为非全日制的学历“含金量”并不比全日制的低,都是经过全国统考后才入学的,只是学习的方式稍有不同。相反非全日制的学生在兼顾工作、学业和家庭的同时,往往要付出比全日制学生更多的心血。028月7日,鄂尔多斯市委办公室、 鄂尔多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其后回应道:对于网友反映的关于杭锦旗、准旗招聘教师时不允许非全日制研究生报考的问题,我们向相关旗区进行了了解,确实存在有关考试组织人员由于不了解教育部等五部门今年新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在资格审核时对非全日制学历未予通过。鄂尔多斯市委办公室、 鄂尔多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回复时表示,当前,准旗招聘考试已经结束,杭锦旗招聘考试报名工作也已结束,即将开考,鉴于考试工作组织程序的严密性,已不能够重新组织报名,对给网友带来的不便表示歉意。03针对这一就业中的不公平现象,已有多所高校在组织校园招聘会过程中为“非全”研究生发声。2020年8月28日,电子科技大学发布针对研究生的“用人单位2020年秋季线下校园招聘指南”,明确禁止用人单位在发布就业信息时包含学习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等歧视性招聘信息。今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公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到,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就业机会。各级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公开招聘要根据岗位需求合理制定招聘条件,对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机会,不得设置与职位要求无关的报考资格条件。各地要合理制定人才落户条件,精简落户凭证,简化办理手续,为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落户机会。04事实上,教育部早已发文明确,自2017年起,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由国家统一下达招生计划,考试招生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培养质量坚持同一要求,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不管是非全日制研究生,还是专升本等成人继续教育的学生,他们都是利用工作之余来完成学业,往往要付出比全日制学生更多的心血。反而说明非全日制学生可以兼顾工作、学业和家庭,是难能可贵的人才,理应获得公平的对待。国家下发文件要求用人单位招聘时,应注重应聘者的实际能力,对所有人一视同仁,给学生一个公平竞争、证明自己的机会。作为学生来说,更应该抓住机会。如遇到学历受阻时,那就不断努力来提升自己的学历。目前成人继续教育有四种主要形式,分别是成人高考、自学考试、国家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作为成人来说,学习还应与工作紧密结合,在提升学历的同时,还要增加自己其他方面的筹码。比如考取相关执业资格证书,增加职业技能等,多积累工作经验,这样才能在职场中稳步向前。不管是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请记住,人生是一场长跑,我们不可能一步就到终点,但我们可以不停的努力!未来如何,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高电压

应届生看过来!我为什么不建议你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

2020考研报名还在进行中,而就在报名伊始,“非全日制研究生=本科生”的话题一度冲上了热搜,全民也进行了一次热烈的讨论。尽管关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讨论还在继续,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家的视线慢慢也转移了。应届生务必报考全日制研究生应届生因为是第一次参加考研,一直在大学校园中,又没有工作经验,所以报考全日制研究生是最好的选择。早在2017年之前,在职研究生的考试是单独进行的,通常的考试题目也非常简单,考个200分就可以获得“读研”的资格。平时上课安排在周末,上课老师都是我们全日制的导师,上完课基本上紧跟着就是考试。论文答辩也更是简单,我曾看到有同学的毕业论文大段摘抄,查重做的也不是很严格。当然那个时候在职研究生拿的是单证。正是上述的这些因素才导致了大家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印象一直停留在“花钱买文凭”上。虽然在2017年进行了改革,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考试统一,但是大家对于“非全”的认识还未转变。不建议研究生报考或调剂非全日制考研的难度不小,竞争也非常激烈,而报考非全日制的有很多人边工作边考研,统一考试难度会,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很多人初试都过不了。另一方面,学院每年的招生计划和名额又不一定招满,这样就使得有一些考生在复试的时候,有机会选择调剂到非全日制。而我个人是不建议应届生和没有工作经验的往届生去报考或者调剂到非全日制的首先,非全日制研究生学费比全日制研究生贵很多,应届生无收入来源,无疑是一大负担;其次,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比较尴尬,全日制研究生毕业可以参加校园招聘,而非全日制研究生校园招聘的时候比较尴尬;最后,非全日制研究生社会认可度还是太低,尽管国家承认学历,也在拉抬地位,但是在社会认可度上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是比全日制的认可度低,这是不争的事实!人人都渴望提升学历,学历的提升意味着机会和筹码的增加,但是国家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政策刚刚改革没几年,在招聘单位和社会大众都不认可的大环境下,学霸君不建议应届生去趟这遭浑水!

若羽之旋

就因为本科出身非名校,73%的研究生活该“被嘲笑”?

近日,常州大学白云校区南区15号宿舍楼上,宿管阿姨为了庆祝一学霸宿舍集体考取名校挂出了一条横幅:热烈庆祝储运142班302室全体考研成功。最近考研成绩公布,该宿舍的八个男生全部考上了研究生,其中一个被西南石油大学录取、三个考上中国石油大学、剩下四个留在本校读研。这让他们一时成为了学校的“风云人物”,他们的寝室也被人称作“学霸宿舍”。说起准备考研的这一年,他们表示他们八个人就是一个整体,寒暑假都一起留在学校复习,平时一起监督、互相分享信息,平均每天都要学习10小时以上。然而这件事情被媒体报道后,并没有像大家想象的那样都是敬佩、羡慕的声音。在该微博的评论中出现了一大批自诩“名校毕业生”的人对学霸宿舍的几位非名校毕业生进行了嘲讽。“本科双非野鸡学校,考上985的研究生也没用。”“可惜求职给不给笔试机会还是看你本科学校。”也有许多网友反驳:“凭什么普通本科考研就要被嘲,每个人都有努力的权利。”“有的人原地踏步,还不忘踩上后来的人一脚。”“自己的路自己走,谁也没有资格去贬低别人的选择。”那么现实难道真的像某些“名校”网友说的那样,本科不是211、985毕业,就不配考名校研究生么?无法消除的高校鄙视链:73%的研究生都在“被鄙视”之列常州大学学霸宿舍被嘲讽,这样的事情早已不是个例。因为本科学历低导致考研碰壁、工作碰壁的事情屡见不鲜,这显示的还是隐藏在“高校鄙视链”背后的“出身论”思想。据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4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显示,73%的研究生考生来自非985、211高校。也就是说,在中国的研究生队伍里,大部分人都处在“被鄙视”的行列,无论他们是否优秀、出众,仅因为本科出身,这73%的大学生就天然拥有了“被鄙视”的“义务”。高校鄙视链本来一开始是指学校之间的互相鄙视:清北的鄙视其他985,985鄙视211,211鄙视非名校……后来这一思想又被广泛的应用在就业、考研等领域,现在演变成即使同为一个学校研究生,你本科比我低,我依然要鄙视你的畸形心态。如前些年大热的网文,一篇是《我用了18年,才可以和你一起喝咖啡》,这是高考改变命运的写照;还有一篇《我用了18年,还是不能和你一起喝咖啡》,讲的是读完大学后还是生活窘迫,反映了由于家庭出身不同而带来的巨大差距。前段时间在网上疯传的一篇《对不起,我本科不是北大的》文章,作者名叫丁鹏,是一个北大中文系研究生毕业生,中国作协会员,现在《诗刊》杂志社工作。可作者在工作后总是因为自己的本科是毕业于三本院校遭到各种鄙视,这让他感到头疼不已。文章最后丁鹏说道,龚自珍在百年前呼唤“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为什么今天反而会有所谓的高校鄙视链?对不起,我本科不是北大的!但我的本科也是我的青春,也是我一生的财富,也是我的母校,我同样热爱它。我不会因外界的影响而妄自菲薄,也不会因外界的影响而数典忘祖。英雄不问出处:打破“鄙视链”需靠努力英雄不问出处,富贵当思缘由。当英雄也要问出处的时候,想要摆脱这条隐藏在人心里的鄙视链就需要更加的努力。“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非名校生也不需要向谁道歉,更不需要觉得是否“低人一等”。要知道,非名校生考研,甚至非大学生考研,这种困境逆袭、绝地反击的事情应该让人觉得非常骄傲,鼓掌叫好。而不是冷嘲热讽、恶语相向。前段时间一个外卖小哥在路边复习的视频火了,他一边工作一边利用空余时间复习考研,有路人质疑他:“你还考研呢?”,小哥听到后只是回复一句:“准备还可以,试试呗,干啥都要有个好心态,大不了明年再来呗!”。虽然不知道这个小哥最后有没有考上,可他的这种精神就值得人们点赞。如果说这种通过自己努力考研成功的人都应该被“鄙视”,那么“努力”的意义又在哪里呢?坚持12年考研的保安刘小平,虽然还是15分之差没有考上浙大,但是他不会放弃;04年后连续八年报考北大的律师王鹏,虽然已经31岁,但是他不会放弃;03年参加高考考取大专,如今已经75岁高龄却四度考研的老人邹爷爷,他也不会放弃。这些一直努力永不放弃的人们,难道就因为出身非名校就应该被人“鄙视”?还是说考研的意义就在于从一所名校到另一所名校的“迁徙”?如果考研的意义是在于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一个更好的地方通过学习变成一个更好的自己,那么那些考取了名校的非名校生们,又为什么应该受到“鄙视”和“嘲讽”呢?对那些通过努力改变命运的非名校生们,请给他们掌声。中国式嘲讽背后的中国式焦虑从被嘲讽的“学霸宿舍”到外卖小哥考研被质疑,一系列的“中国式嘲讽”背后体现的其实是一种“中国式”的焦虑。前段时间在中国诗词大会上,一位名叫雷海为的外卖小哥大白了北大硕士彭敏,成为了总冠军。这是他第三年报名中国诗词大会了,终于在第三季的时候受到了回复并成功取得了总冠军。这一平凡小哥击败北大硕士的逆袭神话本应该收到大家的赞叹鼓舞,可在微博上却有很多网友评论:“有什么用,回去还不是送外卖”这样的言论。从什么时候开始,当我们看到一个平凡的、普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做成了一件优秀的、不平凡的事情时,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泼一盆冷水。而这一盆冷水的目的,是为了阻止他,是害怕对方超越自己。这种中国式的嘲讽背后隐藏的,正是这种中国式的焦虑。现在社会发展变化的太快,阶层流动和人才更新的速度已经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正是因为如此,才让那些暂时居于“高层次”的人才们感到了恐慌。那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背后,其实是看到别人的进步速度超越了自己的“恐慌感”。在不断循环的高校鄙视链背后,实际上是那73%追逐者和剩下27%“领跑者”之间距离的不断缩小。而那些正在“被鄙视”“被嘲讽”的人们,要知道,出身杭州师范的马云是不会嘲讽你是非名校毕业生的,因为你和他之间的差距太大。而那些正在嘲讽你们的“名校毕业生”们,你们受到的嘲讽越多,就证明你们和他们之间的距离,正变得越来越少。别停止努力,然后超越他们。告诉那些写“你一个外卖小哥凭什么干掉北大硕士”和“非名校毕业生凭什么上北大”的人们:我是非名校毕业生,我就是要上北大!(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