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政法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的法学硕士哪个更好考一些?势荣

中国政法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的法学硕士哪个更好考一些?

三所高校在全国均为知名名校,其中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均为“双一流”大学、985工程、211工程大学,而中国政法大学仅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大学,在知名度上没法与人大和北大相媲美。但是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学为该校王牌学科,但论学科排名在人大之后,北大之前。中国人民大学被称为中国法学教育的“工作母机”和“法学家的摇篮”,法学学科排名全国第一,中国政法大学稳居第二,北京大学排名第四。历年法学学科考研复试线分析,中国人民大学与中国政法大学基本一致,比北京大学稍高。针对于题主的问题,三所高校均为全国高校的标杆,能考上就赚大了,个人认为可优先考虑中国政法大学,在三所高校中应该是相对比较好考点。具体分析如下:一、学科优势比较分析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中国政法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法学学科被评为A+类,北京大学的法学学科被评为A类,单单从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开分析,中国政法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要强于北京大学,具体评估结果如下:再从三所高校的重点学科、博士点等方面分析。从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点层次分析: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大学三所高校均具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点、一级学科硕士点,三者不分胜负。世界一流学科层次上分析:中国政法大学(学校唯一的双一流学科)、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大学三所高校的法学学科均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三者不分胜负。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上分析:中国政法大学(学校唯一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大学三所高校的法学学科均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三者不分胜负。从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点、世界一流学科、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层次分析,两所高校实力相当,但从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要强于北京大学。二、法学学科全国排名情况软科中国在2017年和2018年对中国的法学学科进行了排名,具体排名结果如下:从以上排名结果不难看出,中国人民大学在最近2年都是稳居排名第一,中国政法大学稳居全国第二,而北京大学在2017年排名在第五,2018年上升了一名,排在第三名,位于武汉大学之后,不难看出,法学学科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排名稳如泰山,同时也看到了北京大学法学学科发展不断在加快进步。三、历年法学学科考研复试线分析中国人民大学:2019年法学学科考研复试线为学术型法学要求总分不低于360分,专业学位不低于365分;2018年法学学科考研复试线为学术型法学要求总分不低于355分,专业学位不低于350分。中国政法大学:2018年法学学科考研复试线为学术型法学要求总分不低于355分,专业学位不低于350分。北京大学:2019年法学学科考研复试线为学术型法学要求总分不低于345分,专业学位不低于360分;2018年法学学科考研复试线为学术型法学要求总分不低于345分,专业学位不低于345分。从历年考研复试线来分数,总体上是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复试线基本与中国政法大学一致,而中国政法大学要稍高于北京大学。整体而言,三所高校的学科实力水平和考研复试线基本差不多,但是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在学校知名度和综合实力要强于中国政法大学,因此,三所高校中相对而言中国政法大学考研稍微容易点。

毒玫瑰

法学硕士哪个学校好考?来看一下北京大学的!

法学是一门人文社会科学,自从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法学教育的发展。目前,咱们大陆的法学类硕士研究生招生主要有三类:法学硕士、法律硕士(法学)、法律硕士(非法学)。后两个专业是专硕,培养目标主要是为社会输送富有多学科背景、重实际运用的有用人才。我们知道0301法学一级学科下面设有十个二级学科:030101法学理论030102法律史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030104刑法学030105民商法学030106诉讼法学030107经济法学03010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030109国际法学030110军事法学2017年教育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0301法学一级学科的评估结果如上表所示(仅展示前10名供参考),其中前四名还享有“京城四大名校”的声誉。当然了,在历次的国际院校排名中,北京大学的法学学科建设位居中国大陆院校榜首的,在此就不列举了,小编想提醒大家的是,所有的排名仅仅供我们参考,毕竟各个排名所依据的数据及来源各不相同,有的可能差异较大。今天仅提供教育部的学科评估排名,以此为参考依据,或许参考效果更明显。根据近几年来法学硕士的报考人数,人大、法大、北大这三所学校的考生可谓最多了,她们的招生人数也是最多的。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北京大学的法学硕士(学术硕士)招生备考情况。1、2020年北京大学法学硕士各专业方向的招生目录2、北京大学法学硕士的初试参考书目从上面的招生目录中大家可以看到,北大的法学专业课主要分为两门:法学综合卷、法学专业卷。其中法学综合卷是所有考生都必须参加的,这也是自09年以前十项全能以后改革的“6+1”。这里的“6”指的就是法学综合的六科目:宪法、行政法、民法、民诉、刑法、刑诉。最后的“1”就是专指每个考生各自报考的专业方向所对应的学科,例如报考刑法学的考生就必须考刑法专业卷。以下为大多数考生推荐的参考书目,大家可以参照,具体看各自的报考方向来重点关注。1、宪法:王磊老师的《宪法司法化》和《选择宪法》、张千帆老师的《宪法学导论》、甘超英老师的蓝皮教材(对考研影响逐渐减小可做相应取舍)、宪法法条。2、行政法:罗豪才和湛中乐的《行政法学》、最新法条3、民法:魏振瀛的《民法》(越来越多人不太推荐,其实只要有本基础教材都可以)、梁慧星《民法总则》重点笔记、王泽鉴《民法思维: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历年法考的案例分析可以作为参考。4、民诉:刘家兴、潘剑锋的《民事诉讼法学教程》5、刑法:陈兴良的《教义刑法学》、《车浩的刑法题》6、刑诉:陈光中的《刑事诉讼法》适合基础,陈永生老师的录音和笔记、陈瑞华老师的《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和《看得见的正义》学有余力可以看看。小编想在此提醒大家,对于不同的专业方向,大家的专业卷备考是不同的,特别是跟法学综合卷重合的专业,在专业卷上的复习要加大复习的深度。从法学综合卷来说,北大考查的还是重在基础,大家一定好好备考,打牢基础知识,切不可眼高手低,也不必想当然地认为北大的一定是最难的。如果基础不扎实,根本就无从讲什么深度了,因为复试时老师一提问可就露馅了。每一所法学强校都不好考,竞争也是异常激烈,但自信的人自然会端正复习态度,不断提升自我,再难的学校也会慢慢向自己靠近。好了,今天的考研学科介绍就到这里了,如有遗漏的,大家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可以在评论区探讨,学习就要多交流。

清谈

2021年北京大学法律硕士(非法学)考研备考攻略

一、个人介绍及择校景常恒,行管1602班;初试总分396分,复试总分72分,考入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其中专业基础课125分、专业综合课119分、英语79分、政治73分。备考时间10个月,2月底至考试前。首先,非常感谢新祥旭老师的邀请,能够让我有机会分享一些自己的备考经验;其次,由于我的能力有限,经验贴的内容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希望大家多多包涵;最后,考研毕竟是偏向个人化的实践,大家可以选择性地参考经验贴。总的说来法硕专业能够选择的学校是很多的,比较好的就是清北人政、复交、南大、武大、中山等。因为我从一开始备考的时候就立志冲清北,所以对其他院校的了解并不是很多,接下来我着重说一下为什么选择北大。1.北大的初复试比例是7:3,这也就意味着初试分数的高低对最终录取的影响是更大的,对我这种“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人来说,再好不过了,毕竟复试的内容不像初试的内容这么固定,不确定性较大。2.北大的复试很人性化,复试的内容就是一场几个小时的笔试,没有面试;最后,北大法硕的培养方向很多,大概有17个,包括经济法、房地产法、宪法与行政法、民法、知识产权法等等,供我们选择的余地较大。但不得不说的是,北大对专硕不提供住宿(招生简章中是这样规定的),是我在清北之间纠结的最大因素。二、各科备考经验(一)政治总的说来,因为大家主观题得分的差距通常很小,所以政治要想得高分或者说不拖后腿,选择题的分数是至关重要的,有一种“得选择题者得天下”的感觉,另外,由于多选题的性质(少选错选多选都没分),因此多选题的正确率要尽量保证,否则上70分都可能会比较困难。我政治的备考时间是从8月份开始的,大致备考阶段如下:8月初——9月底:徐涛强化班视频+精讲精练+1000题(讲真题我没做)10月初——11月底:肖秀荣的知识点提要、徐涛的冲刺背诵笔记、风中劲草、形势与政策(这四本工具书我都看了两遍,没必要刻意去背诵)+徐8、肖八、腿4、米3、余峰讲政治公众号的题(以上的模拟卷除了肖八我都只做了选择题,目的是拓展知识的广度)12月:最后这20多天,我几乎都在背诵肖四(由于时间不足,我也只背了肖四)+偶尔看一下徐涛的《考前预测必备20题》+回顾做错过的选择题。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多刷选择题、多看工具书、多背肖四(肖八or徐涛小黄书)(二)英语英语成绩我是十分满意的,毕竟我4级才450多,六级考了两次还是426分。这说明考研英语的成绩和四六级几乎是谈不上有牵连的。1.词汇:我在2月初到暑假之前,都是看恋恋有词的视频以及配套书(现在反过来看,有点浪费时间了);暑假开始后,我就一直使用红宝书的配套小册子(精缩版),大概反反复复背了五六遍的样子。2.阅读理解:我强力推荐唐迟老师的阅读理解课程!!大概有两个版本,一个版本是分年份来讲解真题,一个版本是分题型来讲解真题,我都分别看了一遍,可以说是很好了。3.完形、改错以及新题型:这两个部分我都没有刻意去听课,就是单纯通过做真题来练习。(主要是时间有限)4.作文:这个我没看视频也没自己总结模板,就是只背了王江涛的大小作文各十篇。(在考场上足够用了)5.真题:近20年的真题我刷了3遍,第一遍用的是《考研真相》这本书(解析详细,适合英语基础差以及第一次刷真题的时候做);第二三遍用的都是黄皮书。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留几套真题当做模拟。(三)专业课(基础课+综合课)1.备考书籍以及资料:①《法律法规汇编》②华成法硕分章节真题和文运法硕分年份真题(第一遍做分章节真题,可以不用写大题;第二遍做分年份真题,同时记好时间写大题)③华成冲刺五套卷和文运的终极预测三套卷子(只有做选择题即可,大题过一眼)④文运《法条分析及案例分析专项突破》(这本书里面的法条分析可以当做背诵材料,案例分析也可以看一下,没必要全写下来)⑤人大绿皮书(这本书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选择性使用,因为这本书错题实在有点多)2.关于背书:我至始至终都主要用的是考试分析来背诵,总共背诵了大概六遍。背诵第一遍的时候花了我40天,从7月中旬到8月底的样子;第二遍花了快一个月;越往后面背诵的越快。最后一个月的时候,我打印背诵了文运的必背几百题。就我个人的备考经验而言,我不是很建议大家一开始就背诵老师的讲义或者文运华成的背诵资料,以上这些资料虽然也很好,但是赶不上考试分析的内容这么全面。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能把分析都背的滚瓜烂熟,那么还有什么必要去背其他一些资料。毕竟现在法硕的考试内容越来越偏(比如去年的法制史大题、法理学大题),全面背诵考试分析才是王道。当然,背诵的后期,比如11月以后,也可以把文运华成的背诵资料当做考试分析的精缩版来背诵。3.关于刑民的法条分析题:我在备考的时候总结了一下历年的法条分析题,大多数年份都能在分析上找到原答案,但是也有一些年份的答案分析上没有,而是出自一些重要的司法解释。因此,我建议大家每天抽时间看一下《法律法规汇编》上重要的司法解释以及文运的《法条分析专项突破》上的题(也有师兄师姐推荐考试指南这本书上的司法解释)。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去年刑法的法条分析题在考试分析上就是没有答案的,但是在《法律法规汇编》贪污贿赂那一章可以找到原答案。4.关于刑民的案例分析题:这个部分我建议大家通过做真题总结一套自己的答题模板(也可以说是答题规范)。比如刑法上问“某某人的处罚情节”,我们就立马联想到有累犯、共犯、年龄、未完成形态等等。5.关于综合课: 首先,宪法这门课的学习我认为关键在于记忆背诵,马峰老师一些口诀挺管用的,大家可以参考着学习,另外宪法虽然涉及到的法律有点多,但是真题的答案几乎都能在分析上找到,并不需要我们刻意去背诵和记忆那些法律,主要是分析上一些细小的知识点一定要熟练掌握。其次是法理,法理确实有点“折磨人”,总感觉学起来很抽象,我个人的建议是大家一边做真题的时候一边对照着分析上的文本,多想想这道选择题为什么对应的是分析上的这个知识点,这道大题的答案是如何运用到分析上的内容。最后是法制史,法制史的选择题是真的考死知识,只要你背的足够好,那就可以拿满分,至于背诵到什么程度,我举个例子“群饮酒,罚金几两?”。法制史的大题不是简单的背诵分析就能得高分,还需要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文言文组织能力,这个大家可以通过做真题训练。三、北大复试北大复试往年都是只有三个小时的笔试,但是今年由于疫情原因改成网络面试了,大概就是每个人20分钟复试时间(问题回答完了可以提前结束,我大概就花了14分钟的样子),复试内容为:①两分钟英语自我介绍(老师没有提问,没有英语对话)②在屏幕上抽一道题作答(有基础的法律知识题目,也有社会热点分析),我抽到的题目大概是“甲乙丙一起喝酒,后来丙喝醉了不顾甲乙的劝告开车离开,结果丙撞死了人,请问甲乙要承担责任吗?”总的说来,今年北大复试难度适中。我着重说一下北大往年的复试。首先,复试题型变化很大,虽然一直都是笔试,但是笔试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有案例题、逻辑题、数量关系题、论文等。去年也就是19年的复试题目为10分的英语听力+20分公务员数量关系题(有几道国考原题)+70分的论述题(1500字)。其次,北大复试没有官方的推荐书目,根据历年来师兄师姐的总结,推荐用书有苏力老师的《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制度是如何形成的》《送法下乡》《是非与曲直——个案中的法理》、车浩老师的《车浩的刑法题》、《大法官的智慧》、p大考研邦的课程和一本通、“中国法律评论”公众号、新京报公众号、北大法律信息网公众号、刑事法判解公众号、博雅公法公众号等。四、写在最后从去年2月备考到今年5月上岸,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收到了许多师兄师姐以及我的研友们的帮助和鼓励,在此一并感谢。考研备考时间紧迫,希望大家能够戒骄戒躁,脚踏实地的去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一战成硕!

血防线

北京大学法学(知识产权法)考研上岸前辈谈2021年备考经验指导

一、关于考研择校和定专业其实很多人知道我是北大的研究生时,都会超级惊讶,问我怎么会选择中国的最高学府,以及我是怎样来到这里的。其实这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不同于其他同学的高起点,我是从一个双一流末尾的学校考来的(名字就不说了),其过程很是艰难。高考失利,让我来到了本科大学。开始我很是自卑、堕落,不知该如何是好。我心中的北大圣洁美好,几乎是神坛上的存在,于是心里一直有着这么一个想法,却从未实施。直到大二那年,浑噩度日的我,在朋友圈看见了同专业的直系学长考上了北京大学的研究生,我在幡然醒悟:只要努力,“丑小鸭”也能有春天!于是我开始围着他,问东问西,稀里糊涂却异常坚决的:我要继续考北大。也许是和自己较劲吧,在选择专业时,我选择了本来并没有兴趣但是因为难度大而决定挑战的法学。二、考研初试复习经验1.英语一大三期中考试结束后,我放飞了一段时间,直到10月初才全面进入考研专业课和思想政治理论的复习中。但因为我的英语基础不是很好,所以我从3月1日就开始准备考研英语的复习。英语是绝对例外,我们必须早点开始。我的英语复习策略基本上是这样的:考研词汇-阅读真题一作文真题。复习材料:张剑的黄皮书(1994--2004年真题+2005--2013年真题+2014--2020年真题);张剑的阅读基础100篇(提高难度,打击信心)。一本绿皮书(3月回顾,自五月以来从未使用过)。复习词汇:词汇是考研英语的基础。从三月初我就开始背单词。我用的词汇书是绿皮书和恋练有词。后来,绿皮书再也不会看不懂了,于是我每天早上花一个小时看朱伟的视频。阅读理解:阅读理解题占40分。如果你把这件事抓得好,是不是就不怕过不去?做阅读理解题的成功在于对词汇的准确理解和技巧的准确运用。通常以实际问题为基础,对实际问题,即使前期不研究真题中的实际问题也可以。使用真题有一个好处,就是你可以用标题中的单词来掌握历年真题中的所有单词。我觉得通过研究阅读真题来总结出现过的熟词僻义,对于应对最后的考试来说效果不错,你可以试试。作文:大作文和小作文占30分,拿下阅读理解题和写作,考研英语基本就没问题。作文从十月份开始准备就行。我是每天背诵并模仿写一篇范文,持续一小时。王江涛老师的20篇范文必须背诵,分为基础课、强化班和冲刺班,共60篇文章。最后你可以留几天时间来整理一套专属于你自己的“通用模板”,任何主题都可以设置的那种,实话说,现在判卷的老师对于千篇一律的作文模板应该是“深恶痛绝”。2.思想政治理论日程表:我从10月份开始复习考研政治。跟着肖秀荣老师走就足够了。复习资料我用的是肖秀荣老师的:讲真题、精讲精练、1000题、知识点总结、肖八套冲刺题、肖最后四套问题、时政小册子。第一遍复习思路:在阅读和做1000题(用铅笔)的同时,先看“简明精读”。大约需要15到22天。我是一名理科生,1000题当时错了很多,其实不用慌张,第一遍做只是为了熟悉下考点。第二遍复习思路:听肖秀荣老师的公开课,他会把重点讲解给大家听,要做好笔记(我当时把笔记都记在《知识点总结》一书中的空白处,方便之后复习时背诵),然后我会用铅笔再做一-遍1000题。时间紧张的话可以只听老师的冲刺课程和时政热点,听课的效果往往比自己复习的效果大得多,因为老师可以给你很多你不知道的考点,有很多考点(至少30分以上)。之后开始背诵笔记,每天要背3到4个小时。3.专业课两门专业课就占300分,如果你想最后初试总分高,你必须在两门专业课方面好好努力。近年来,真题中的考察策略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真题重复出现率明显下降了。因此,我们应该在背诵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书本才好,夯实好基础以不变应万变。十月初正式开始复习专业课,但其实前期也做了大量的准备性工作,为后面专业课复习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后面真正复习起来还算是很轻松的。在十月份之前,我就是集中精力研读教材和整理读书笔记。十一月份以后,我已经能够背诵出真题和自已总结出的要点了。复习资料:关于复习资料的问题,北大出版社发行的法学学科门类的那些官方教材已经有10余年的历史了,之后再也没有出版或新推荐的教材了。这导致一些习题的设置与参考书理论之间并不完全一致,就比如一些问题在参考书中其实找不到相应的答案。因此,建议结合新修订版各部分教材进行复习,不一定非得只购买北大的参考教材,也可以买其它出版社出的最新的,跟北大版本的对比着看也成。复习理念:专业课复习有两个思路,因为时间紧,所以建议多遍但是只读和背诵真题。法理学:法理学部分占比能有75-80分,有时候甚至比宪法部分更加重要,但其实是性价比最高的版块。我当时主要使用了傅子堂老师的《法学》、还有张闻贤老师的《法学概论》以及卓泽元老师的《法理学》。另外,要对真题进行总结,并在书中对应的地方标出考点或知识点来,方便以后复习。宪法:成本效益比第二高的学科。我使用的是周叶忠老师的《宪法》。这本书包含了大部分宪法学科的考点,而且书也不厚,适合于时间紧、任务重的考生复习。民法:王建平的“民法学”是必须的。通论涵盖了很多考点。物权方面配合大学生使用的民法教材进行研究,效果较好。如果有考试的教材,我们也要看一看,因为老师会总结国内外各流派的理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会起到辅助作用,在答题时就会有更多的思路。要注意民法通则的内容和法律考试特点。刑法学:刑法学的复习更注重对一些概念(出名词解释题)的理解和记忆,以及一些类似概念之间的比较,如直接因果关系与偶然因果关系的区别。程序法:两门课加起来大约50分。如果你通过了司法考试,你可以简单地看一下讲义(刑事诉讼:左宁;人民诉讼:戴鹏)。考点基本都在上面。如果你没有时间,建议你先从书(或材料)中抽出一些概念,分别背下来,因为程序法一般考的是简答题或名词解释题。民事诉讼推荐常义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推荐范崇义或孙昌永刑事诉讼法。有些同学觉得自己复习抓不准重点,效率低,可以考虑跟班学习,推荐新祥旭一对一辅导,老师都是目标院校的研究生学长学姐,对考试重难点和考点都有把握,还会总结一些答题技巧,帮助很大。三、考研复试准备经验因为通过初试的复习对知识体系已经有了一个了解,这个时候再去看下司考视频可以起到深化知识、升华认识的作用。对着专业课教材,看完一部分章节的视频就做一点点的笔记补充,就好像打通了任督二脉,比自己闷着头学效率高太多!复试资料的井喷期往往出现在这个时候。但我相信这句话:资料在精不在多!虽然这个时候我们已经背了很多资料,做了很多题,但是可能会发现自己也忘掉了好多,这是正常的,不要过于慌张。我们只需要反复再看一看相关的知识点,把有考察特征的有可能会出题的知识点再着重背一背。这样在脑海中就完成了对知识体系的又一次构建。把这个准备工作坚持下来,达到合着书本就能背出重要知识点的地步就可以啦。复试前的最后阶段,需要再想一想如何答题、时间分配等。这个时候做英语题,就不需要对答案了。这个阶段练习的主要是对时间的把控以及自信心的强化。英语方面,滚瓜烂熟背下来自我介绍或10个句子基本可以应付英语口语考试了。四、最后寄语记得我当时查成绩的时候整个人都是哆嗦的,那种紧张的感觉让我终身难忘。罗里吧嗦说了这么多,如果能对学弟学妹们起到一点点帮助,也就再好不过了。最重要的是大家一定要守护好自己的目标,不骄不躁,一直坚持走下来!法学是典型的先苦后甜。最厚的书,最难的考试,整个人学一圈下来也就脱胎换骨了。但也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按部就班的过好每一天就成。该吃吃,该喝喝,最好每个月能腾出一天时间来去见见朋友,聊聊天,也挺好。等到考完的那一天,你会发现,这过去的一年虽然辛苦但是非常美好。北大很美,法学也很美,希望每个抱有北大情结的学弟学妹们都能一-战圆梦!(本文来源新祥旭考研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卷阿

三本学生可以考上北京大学研究生吗?看看20北大法学院录取学生!

2020年考研已经完全结束了,考研结果已经尘埃落定,很多人逆袭,也有很多人选择二战。那北京大学2020年法律硕士录取学生成绩公布,里面可以看出很多二本三本毕业生逆袭。2020北京大学法学院录取学生名单公布,可以看出有很多本科学历出身不是太好的学生逆袭了,最大的逆袭就是来自阜阳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三本毕业生!这个毕业生只是来自一个三本独立学院的毕业生,要知道三本本科两个屁都不是,但是如果是北京大学的研究生,那就是人生的华丽逆袭!有人说:“就业只看第一学历。”但是也不能否认人家在考研付出的努力!假设学历满分是100分。那三本本科就是40分,但是考上北京大学硕士就是70分。所以北京大学硕士还是非常有用的。所以,大学才是真正的分水岭,自律自强的人会更加优秀,会走得更远。把这个转发给你家的孩子,大学不能浪费~~每天一篇教育干货,点点关注,带你少走弯路。

天极

北大法学院2020拟录取推免研究生,北大93人,人大5人、武大3人!

最近,北京大学法学院公布了2020年拟录取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名单北大法学院2020年共接收推免研究生180人,包括学术型法学硕士研究生、法律硕士(非法学)和法律硕士(法学)从北京大学公布了2020年研究生招生目录来看,北大法学院2020年计划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29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5人。在180人的推免研究生名单中,来自全国34所高校其中,北京大学的本校生源过半,有93人,占比51.7%;其次为来自中国政法大学的学生,有12人;来自中山大学的生源有8人;来自南开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生源也分别有5人;来自厦门大学的生源有4人;来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的生源各有3人。具体各校生源人数如下:用更加直观的饼状图和柱状图看一下:北京大学法学院是五院四系之一的法学机构,实力雄厚,有许多法学著名教授,比如陈兴良、朱苏力、陈瑞华、张守文、王锡锌等等。基本上法学实力仅次于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为A,和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并列。当然,北大法学院依靠北大的招牌,每年也是许多法学学子的梦想之地。

鸳鸯茶

学霸考研上北大,不服来战!(2017级北大国际法研究生入学考试热辣经验分享)

北大国际法考研个人经验谈CYU2013邵丹银我对国际法的兴趣是从参加JESSUP开始的。(上图左一即为笔者)最开始定的目标是人大国际法,但是后来老师建议考北大国际法,在咨询了去年考上的师兄师姐之后,最后决定考北大国际法。那时已经四月底,进行了一个星期的搜索相关考研信息之后,在五月开始了北大考研。每个人的考研经验都有其特殊性,适合你的部分你就借鉴,但不是全都适合,重要的还是要结合你自身实际情况。1. 确定目标关于定目标院校有三个建议:第一,很多同学都有一个定目标的困惑,就是怕定太高的目标考不上,就想定一个较低的,自己努力就能考上的目标。但不要怕定太高的目标考不上,因为你就算考你认为容易考的学校也有可能考不上。第二,考研跟你的平时在院系排名没有很大关系,我自己的在校成绩只能排年级四十名,考研最后能否成功的关键是你在整个备考期间的努力,以及你最后能达到的实力。第三,希望大家能把目标院校放的范围更大一点,不要仅仅局限于一些学校,像很多综合类大学的法学院也很棒,比如厦大武大南大中大等,都可以考虑。2. 时间安排(1) 考研和司考的时间安排5月到7月9日,我将北大综合卷和专业卷的书过了第一遍,但是时间太紧,所以未能整理一份笔记,如果大家时间充足,可以在第一遍第二遍过书的时候整理一份笔记;7月10日到9月25日,在准备司考,最后结果是司考没过;9月27日到12月25日,又全新投入了考研复习。(2) 考研每天的时间安排在考研的第一阶段,每天能复习9个小时,一般是上午三个小时,下午四个小时,晚上两个小时,这段时间安排比较自由,只要满足每天9个小时,其他时间都可以自由安排,比如去跑步,出去吃饭什么的。当时我是每天会安排两个小时完成一篇考研英语真题的阅读,无论当天是否有事,我一定会完成这篇英语,到七月份的时候,将05到14年的真题过了第一遍。除了英语之外,剩下的时间都会放在综合卷和专业卷上。考研的第二阶段是结束司考之后,当时是综合卷和专业卷的书过了第一遍,英语十年真题完成了第一遍,政治从零开始。英语捡起十年真题开始做第二遍,政治从大纲和肖1000题开始,专业卷开始第二遍并且整理笔记。当时每天会有大概六个小时的时间给了英语和政治,剩下七个小时给综合卷和专业卷。早上七点起床,洗漱好之后去吃早餐,然后直接去图书馆,七点半就能这图书馆坐好,准备开始自习。七点半到十一点半四个小时,下午一点到六点五个小时,晚上七点到十一点四个小时,每天基本可以保证十二个小时以上的学习时间。但是这段时间完全放弃了任何运动,导致到十二月的时候整个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特别不好,所以还是建议大家至少要保证一周锻炼两次到四次,这对你整个考研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会很有好处。3. 学习方法(1) 英语我英语不太好,六级飘过,今年考研英语考了75,但是今年英语一简单是一个原因。第一阶段,每天花两个小时完成一篇英语阅读,做完之后对答案,翻译阅读,将单词和句子摘抄,在准备司考的时候,每天早读这些做过的阅读。第二阶段,十月份时将做过的十年真题重做一遍,将朱伟的恋练有词听了一遍,重新整理了真题的单词和句子。十一月时将97到04年真题做了一遍,整理了单词和句子,并且每天早上早读05到14年真题;十一月中旬开始准备英语作文,每两天一篇,记忆加默写,用的王江涛的写作书,但是最后我的作文还是扣了一半的分。十二月时,将15、16年的真题做了,做了两套模拟。(2) 政治政治十月份开始复习,用的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和1000题,还有考研大纲。最开始的时候每天至少三个小时政治,我觉得选择题还是有难度的,并不是那么简单。后期各个老师开始出模拟题,我以肖八肖四为主,也背了肖八肖四大题,梳理了大题结构;再把蒋五任四米三选择题做了一遍,这些卷子的大题主要是看。(3) 综合卷北大考研综合卷有六门课,150分,宪行民刑民诉刑诉。主要以看书和真题以及司考的内容为主。后期主要是背,很勉强但过了三遍综合卷,最后综合卷也没有考的好。(4) 专业卷专业卷只有国际公法一门课,150分,今年是三道题。国际法以看白桂梅老师的《国际法》和Shaw的《国际法》为主,加看论文和国际法院的案子。个人觉得总重要的是整理笔记这个过程,通过一遍遍的整理笔记,就是一遍遍记忆理解的过程,非常有用,国际法笔记整理了三遍、八十页,这帮助我对国际法对知识建立了一个体系,并且有目标地突破了重难点。十二月份没怎么看书和背书了,主要是默写,默写往年真题和当年热点可能会出的考点。然后调整好心态。考研是个很历练的过程,我只是有幸走过了,你们也可以的,加油!

风雨

北京大学法律硕士考研经验分享

院校:北京大学 专业:法律硕士 总分:384 专业课:119 综合课:116 张同学北京大学作为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一直为广大法律硕士考研学子所青睐。今天,科教园法硕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一篇以384分的高分考上北京大学法律硕士的学姐的经验分享,希望2019年法律硕士考研学子能从中获取经验,为自己的备考加把劲!大家好,我叫张**,今年考了384分,报考的是北京大学。真的非常高兴今天能有这个机会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考研经验,希望能够对大家起到帮助。一、跟大家谈谈我为什么选择法硕考研这条道路。现在考研的浪潮很高,想要顺利的通过考试就必须有一颗坚定的心,做出决定之后就不要轻易地动摇,坚定地走下去。我之所以选择法硕,也是出于很多因素。首先就是自己对法律很感兴趣,我认为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毕竟兴趣才是选择的首要因素;再者法律硕士的就业前景比较广泛,这是自己选择法硕的另一个原因;第三个原因是因为自己的数学并不是很好而法律硕士又是实行全国统考的,不考数学,这也是我选择法硕的一个重要原因。不管怎么说,如果大家决心考研,喜欢法律,那就选择法律硕士吧!相信是非常正确的。二、跟大家谈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也是这篇文章所要阐述的重点。由于自己是第一次考,当时担心自己复习时间不够,就提前一年进入了复习阶段。我真正进入备考状态是在5-6月份。回顾整个备考过程,我觉得准备的还是很充分的。这也是为什么我能一次通过的原因。下面我就来为大家具体说说这个过程,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启发。当自己决定考法律硕士的时候,我就已经做好了吃苦的准备。我跑到书店把教材买来,然后一本本的慢慢看。由于时间还比较充足,因此我看的并不着急,看的也比较细。由于自己是零基础,对一些不懂的地方也只能囫囵吞枣。这一阶段,我只是想培养一下学法律的感觉。在我进入备考状态的时候我已经把之前的教材看了有一遍了。在暑假的时候,我报了科教园法硕的暑期班。而使用的教材,换成了科教园法硕的考点解析。再看书的时候我有一个习惯,就是在书上做笔记,而且考点解析这本书本身也做的非常好,用不同颜色将重点非重点分别勾勒出来,再加上我自己的笔记学习起来就非常容易一些。当时我把考点解析上讲解的东西根据重要程度用不同颜色的笔统统记录下来。对法硕的理解又加深了一步。整个暑假我都奉献给了辅导班,先是专业课,紧接着又上了政治,主要是跟着老师走,到现在这些老师我都记得非常清楚如:刑法的昶霖、民法:靳文静、法理王启富、法制史的刘广安。他们的课堂使我受益匪浅,打开了我的法律思维。如果你也想听这几位老师的课程,可以联系科教园法硕客服张老师。  上完辅导班之后,时间已经到了8月中旬,回去之后,我便开始了新的一轮奋战。我为自己定了一个粗略的计划,每天花费6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看教材和笔记。拿出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做科教园法硕的历年真题,边看边把自己不会、不理解的知识点记录下来,然后等到周六日的时候或者是晚上的时候在微信上咨询昶霖老师,昶霖老师特别有耐心,会帮我一一解答。三、政治备考政治由于上了科教园法硕的辅导班,自己着手复习的时间是在十月份。在复习的时候主要是以背诵《老狼押题》为主。每天坚持2-3个小时,没有间断。所以最后,并没有额外的多花时间。包括在后来考前前一天我还在背诵老狼押题,算下来老狼押题应该是背诵了3遍左右,尤其是在考场上看到了好几道原题的那种激动,真的是特别的难忘。据我所知科教园法硕的押题每年都有,是可以提前预定的。四、英语备考英语方面,当时我听的的是科教园法硕唐启明的视频。唐启明的英语模板是相当的不错的,后来也是跟着老师一边听一边做题。英语词汇量也是需要重视的,英语词汇量重在积累,因此所花费的时间也是比较漫长的。在复习的时候每天我都会抽出半个小时的时间来记忆。总结一下,首先大家要保证自己的英语过关,不能让他拖后腿。专业课复习上面,一定要把基础打牢,抓住重点。一遍一遍的反复看书,一步一个脚印,千万不能浮躁。给自己定一个大致的复习流程,写清楚自己要干什么,尽量按照这个流程去做,这样就会使基础知识变得扎实。政治不能留到最后突击,每天坚持2-3个小时,细水长流,到考前就不会慌了。五、跟大家谈谈考试时的注意事项考试到来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出现紧张的情况,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要知道,自己为了那两天,自己努力了那么多,期盼了那么久。自己要用这场考试去证明自己!在最后冲刺阶段,我已经不怎么看书了,觉得自己的实力足够应付这场战争了。我在考试前一天,就来到了考场所在学校的宾馆住下了。下午我把政治快速的翻看了一遍,背了那些自己不太熟悉的大题。大约11点的时候自己就睡觉了。由于我觉得自己复习的比较充分,自己还是很有信心的。拿着试卷的时候,我已经没有一点紧张了,答题的感觉也是特别的好。就这样顺利的通过了考试,也许我是幸运的。但是这主要还是与自己平时的基本功扎实是分不开的。

安危相易

盘点北京大学考研最容易考上的四个研究生专业,想上北大不是梦!

再过一个多月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研究生入学考试,随着每年有源源不断的人流加入,研究生备考战队也不断壮大。考研小伙伴们越来越不孤单的同时,竞争力更是年年上涨。大家考研的目的无非两种,一种是想让自己在学术界有更深的造诣;另外一种无非就是想让自己的学历有所提升,为以后找工作能够有更多的选择。那么对于属于后者的小伙伴们来说,如果选择了一个招录比相对较高的专业和高校,成功的概率就会高了很多。北京大学,在高校如林的中国大地上,与清华一直盘踞龙头,同时也是每个人小时的凌云壮志。这所学校,感觉离我们挺遥远,毕竟分数线是我们遥不可及的,能上的都是天之骄子。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其实北大里面也有一些专业并没那么难考,尤其在招录研究生的时候,报考难度相比其他专业可以说是极低的。因此,这对于只追求学历的考研小伙伴们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好啦,废话不多说,小编这就给大家一一介绍这四个专业。一、自然地理自然地理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主要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结构、成因、功能、动态及其空间分异规律。自然地理中也有不同的学科分类,综合性的有综合自然地理学、区域自然地理学、古地理学和历史自然地理学等;部门性的包括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生物地理学、冰川学、冻土学、化学地理学和医学地理学等。近四年北京大学的自然地理专业的考研复试线依次为:2019年为310分,其中政治和外语是55分,两门专业课为90分。2018年为310分,其中政治和外语是55分,两门专业课为90分。2017年为320分,其中政治和外语是50分,两门专业课为90分。2016年为310分,其中政治和外语是55分,两门专业课为90分。二、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这个专业相当有意义,本质上是以助人自助为核心理念,社会工作、社会学、心理学等为主干学科基础,物业管理、医学、法学等为辅助学科,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为直接工作方法的学科。主要是培养运用专业理论和知识,对社会人口进行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辅导、行为矫治的专门人才。近四年北京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的考研复试线依次为:2019年为320分,其中政治和外语是55分,两门专业课为90分。2018年为320分,其中政治和外语是50分,两门专业课为90分。2017年为310分,其中政治和外语是50分,两门专业课为90分。2016年为330分,其中政治和外语是50分,两门专业课为90分。三、古生物古生物学科是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的交叉学科。主要是利用化石和古老生命痕迹进行生物学研究,来探讨古代生命的特征和演化,同时讨论重大的生命起源、绝灭和复苏事件、探索地球演化历史和环境变化等。该专业主要是培养具备古生物学理论知识,以及科学研究、高等教育、科技开发和行政管理能力的专门型人才。关于北大的古生物学专业的考研复试线,小编找了一下午都毫无结果。毕竟这个专业报的人实在太少,之前还出现过“六代单传”的情况,每年只有一个学生就读,9年间总共6个学生。大家如果报考这个专业,只要能过基本分数线,被录上一般都毫无疑问。四、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是公共管理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属于社会科学范畴,主要是通过运用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三者的理论方法,来研究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的发展规律、教育领域中经济投入和产出规律、教育事业的跨跃式发展,以及研究教育发展中的管理规律的科学。近四年北京大学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考研复试线依次为:2019年为345分,其中政治和外语是50分,两门专业课为90分。2018年为345分,其中政治和外语是50分,两门专业课为90分。2017年为345分,其中政治和外语是50分,两门专业课为90分。2016年为345分,其中政治和外语是50分,两门专业课为90分。以上四个专业的普及就到此结束啦,如果还想听小编普及其他高校或专业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哦,你们的点赞和留言是小编文涌如泉的动力!(小声:如果能把我安排到你的关注里,小编睡着了都会笑醒的)。

伐头岭

法硕考研:北京市法硕院校排名,这所学校居然超过了北大清华!

法律硕士是专业学位之一,给非法学专业学生考研提供了新机遇、新选择。很多同学秉着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决心,在选择院校时都将目光放在了首都——北京市。天任启航考研培训袁老师带大家了解一下北京市前5名的法硕院校。一、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为法律硕士学位首批八所试点高校之一,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成立于1950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创立的第一所正规、新型的高等法学教育机构,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工作母机”和“法学家、法律家的摇篮”,是中国著名的“五院四系”之一。二、北京大学北大是中国近代以来唯一以国家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学校,最北京大学由教育部直属,系国家“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C9联盟以及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东亚四大学论坛的重要成员。北京大学法学院拥有刑法学、经济法学、法理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四个国家重点学科,同时,北京大学作为拥有国家法学一级重点学科的3所院校之一,法学院在国际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知识产权法学等所有学科都有很强的教学和科研实力。学院凭借梯队合理的最好的法学师资团队,在教学和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创建世界一流法学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法学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文学、史学、哲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政法人才的摇篮”。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学院为中国公法学和理论法学教育研究的重镇,其中法律史学和行政法学在国内具有顶尖的学术地位和一流的科研教学水平。院长是宪法学家焦洪昌。四、清华大学清华法学院的研究生教育,设有法学一级学科所涵盖的除军事法学外的所有专业和法律硕士项目。法学学科是清华大学重点建设、优先发展的学科之一,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科研实力,在国内法学学科评估中名列前茅。法学院的国际交流十分活跃,具有很高的国际声誉和国际影响力。五、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新中国最早被批准从事国际贸易教育的高等学府。法学专业(原国际经济法专业)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之一。以上就是北京市排名前5的法硕院校,当然考研难度都是地狱级。同学们若是对哪个院校感兴趣,但是不清楚具体的考研难度以及院校招生情况,可咨询天任启航考研培训班袁老师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