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芳烃产业链周度分析(2020.11.16-11.20)践形

芳烃产业链周度分析(2020.11.16-11.20)

上周市场回顾上周国内芳烃产业链价格变动(单位:元/吨)上周甲苯行情偏强整理。周内国际原油期价走势坚挺,给予市场一定支撑,商家报盘坚守,但下游需求跟进缓慢,释放不足,使得市场上行压力较大。周后期,随着需求面的持续低迷,商家心态有所松动,市场下行压力逐渐增强。上周国内二甲苯行情偏强震荡,美国新冠疫苗等消息令原油走势偏强,化工产品市场多数产品价格上涨,市场心态受到很大程度带动,且二甲苯成本较高,市场挺价意愿较强,下游 PX 需求稳固,但调油用户跟进积极性不足,价格上涨后出现一定震荡。上周国内纯苯市场整体持表现冲高回落,外盘及下游给予推涨,企业上调报价,华东地区估价临近周末至 4150 元/吨附近,华北地区至 4125 元/吨。上周苯乙烯市场经历了暴涨暴跌走势。虽华东主港库存继续去库,但降幅有所收敛,而近期下游高位接盘表现退缩,部分获利盘持续出逃,在暴涨过后盘面承压宽幅下挫。上周华东地区苯酚市场大幅度推高后弱势下行。周初,由于市场价格相较企业出厂,企业价格补涨上调,且国内酚酮装置检修集中,供应面偏紧,加之下游双酚 A 价格连创新高,需求强劲,特别是贸易商前期低价走货量较多,拉涨意向不减,市场商谈价格快速冲高,带动企业价格接连上调。但临近周末,由于上游纯苯价格走弱,成本支撑不足,且经过前期的快速拉涨,下游抵触情绪较强,询盘压价,高位成交不易,加之合约户本月合约均价预计低于当前市场价格,市场商谈活跃度降低,部分获利盘急于出货,商谈下行。上周己二酸市场窄幅震荡,周初中石化纯苯挂牌上调 200 元/吨至 4200 元/吨,成本面支撑较强,己二酸工厂挂牌随之上调 200 元/吨,贸易商报盘窄幅跟涨。但下游高价抵触,市场实单跟进欠佳,高位成交乏力,偏低价格仍存,周后期市场偏高报盘有所回落,业者多谨慎观望后市。本周市场展望预计本周甲苯市场趋弱整理。近期国际原油期价表现出上行乏力态势,本周进一步上行空间不大,对于甲苯市场提振作用受限。国内市场方面,市场供应面延续充足,但下游需求面难以出现实质好转,对于市场或存在一定牵制作用,但在商家持货成本较高情况下,市场下行空间亦受限,综上所述预计本周甲苯市场趋弱整理。预计本周国内二甲苯市场弱势震荡,近期价格上涨得不到需求面支撑,原油上涨程度,以及汽油批发价涨幅均不及二甲苯,调油用户对于二甲苯选择性下降。且苯乙烯、纯苯等价格大跌令市场乐观心态趋于谨慎,买盘重心下压,港口库存下降亦十分缓慢,供应压力仍存,因此预计短线二甲苯价格弱势震荡,但持仓成本给予支撑,价格下跌空间不大。预计本周纯苯市场整理,存偏弱机会。企业价格维持相对高位,有一定成本支撑,外盘震荡提振不足,下游苯乙烯大幅回落产生利空影响。近日苯乙烯码头到货略有增多,去库速度暂时放缓,而随着下旬阿贝尔重启及唐山旭阳陆续出产品影响,国内整体供应有一定回升预期,尤其是经历了本周的暴涨暴跌行情,整体追涨持续性降温,阶段性逢高落袋为安,势必对市场反弹空间存压制。不过鉴于整体供需仍可维持紧平衡状态,前期涨幅快速回吐以后,逢低回补亦存潜在支撑。因此,综合来看,苯乙烯暂无持续回调风险,但反弹向好动力亦有所下降,买卖回归横盘博弈阶段。预计本周国内苯酚市场疲弱下滑为主。由于前期苯酚价格拉涨幅度及速度均超业者预期,下游抵触情绪较强,且维远化学 1 期酚酮即将开车,供应面预期增加,下游对后市持偏空预判,加之合约户本月均价预计在 5900-6000 元/吨附近,价格低于当前市场价格,特别是部分获利盘出货积极性增加,短线市场疲弱下滑走势。关注企业酚酮装置运行情况及价格动向。预计本周国内己二酸市场区间整理,实单商谈波动有限。供应方面,供应面较为稳定,工厂挺价意向仍存。需求方面,下游存高价抵触心态,刚需入市为主。原料方面,纯苯外盘持续下滑,下游苯乙烯大幅走低,打压市场心态,但下游产业链整体盈利良好,刚需补货为主,市场短时偏弱整理,高位响应有限。市场心态方面,目前市场高位成交乏力,实单推进缓慢,贸易商多随行就市出货,场内观望气氛较浓。更多资讯请关注:渤海化工网!(渤海化工网依托沧州渤海新区产业基础,以河北及周边区域化工产业资源为基础,辐射全国,为化工企业提供在线交易、供应链金融、物流仓储、环保升级等一站式综合服务,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色啦

「混合芳烃视点」:2019年市场回顾

【导语】2019年我国混合芳烃市场长期处于低位徘徊,整体价格略低于2018年价格,整体走势基本相同。图 2018-2019年混合芳烃价格走势图全年共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小幅推涨期2019年初,仍是金税三期严查阶段,受此影响,国内汽油市场价格持续高位,带动整体原料市场上行,前期国际原油高位运行,布伦特价格一路推涨至80美元/桶,整体走高明显,国内混合芳烃市场跟涨为主,但前期受下游采购气氛制约,整体市场推涨乏力。随着第二季度外采订单的下达,部分工厂积极采购以完成外采订单,中化工集团旗下的三大炼厂,昌邑石化、正和集团及华星石化日销售量维持稳定,随着3月下旬外采订单的下达,部分工厂采购积极性增加,中化工集团旗下炼厂出货量明显增加,而且自用率也有不同幅度的提高。受出货量增加支撑,国内芳烃价格一路推涨至6200元/吨左右。第二阶段:市场大幅走低阶段在本年度第二季度,中石化外采一度暂停,致使下游工厂汽油生产后出货不佳,汽油成交价格连续走低,对原料影响明显。后期虽石化外采恢复,但相对采购价格偏低,国内汽油市场难有明显起色,对于高价原料抵触心态明显,芳烃在二季度走势明显偏弱,低端跌至5900元/吨附近。第三阶段:金九银十,市场暴涨金九银十近年来芳烃市场的传统行情,双节临近,下游工厂备货积极性高涨。中石化集采价格推涨至6250元/吨,给予市场明显利好支撑,期间国际原油期货与2018年走势相近,连续拉涨给予市场推涨起到一定推波助澜作用。70周年大庆,华北等地区限产致使产量下降,整体市场供应压力较低,带动市场大幅走高,截止10月1日,国内芳烃市场高端涨至6900元/吨高位。第四阶段:迅速回落期第四季度,在经过十一备货大幅推涨后,市场进入迅速回落期。石化集采价格二调至5900元/吨,跌幅在250元/吨,国内汽油及原料市场跌势凶猛,在十一假期国内15个工作日内,累计跌幅在1000元/吨左右,截止10月下旬,国内汽油低端跌至5000元/吨,芳烃原料跌至5000元/吨,重整资源跌至5400元/吨,市场低迷运行。来源: 隆众资讯

必变

芳烃产业链周度分析(2020.11.23-11.27)

上周市场回顾上周国内芳烃产业链价格变动(单位:元/吨)上周甲苯行情偏强震荡。周内国际原油期价持续上涨,外盘价格震荡走高,提振商家市场心态,下游采购积极性上升,商家对于后市看法乐观,报盘逐渐探涨,市场商谈价格震荡上行。不过随着市场价格的走高,下游需求方采购逐渐迟疑,市场上行动力减弱。上周国内二甲苯行情继续震荡上涨,原油连续走高改善市场情绪,业者对于长线趋势看涨,远月商谈活跃度好转也带动现货,且随着汽油批发价走高,调油需求量有所增长,二甲苯消耗速度稍有加快,但港口库存仍较高,短线供应压力仍存。上周国内纯苯市场整体表现持坚震荡,外盘给予推涨,下游支撑不足,华东地区估价临近周末至 4100 元/吨附近,华北地区至 3825 元/吨。上周苯乙烯市场冲高后宽幅下挫。虽华东主港库存延续大幅去库趋势,但近日暴涨暴跌后,下游追涨兴趣降温,尤其国内供应呈回升趋势,获利盘逢高出逃积极,盘面宽幅下滑。上周华东地区苯酚市场先抑后扬。上上周五,由于部分获利盘急于出货,商谈重心快速拉低,部分低位商谈至 6100 元/吨附近,但进入上周,由于企业价格高位持坚,贸易商持货成本不低,且扬州实友苯酚提货排队,加之上游纯苯后半周价格走强,成本支撑好转,市场低价退市,主流商谈在 6400-6500 元/吨附近展开,成交多为刚需。上周己二酸市场窄幅走跌,周内原料纯苯市场疲软,中石化挂牌下调 200 元/吨,加之下游需求跟进欠佳,高位成交乏力,市场利好不足,高位报盘逐步回落,市场低价频传。上周国际原油期货市场以涨为主,临近周末,中石化纯苯挂牌上调 200 元/吨,业者心态较为谨慎,多等待厂家结算消息,市场成交偏向中低端。本周市场展望预计本周甲苯市场窄幅震荡。随着近期原油期价的快速上涨,本周或将进入上行瓶颈期,不过回落亦有限,或将继续支撑商家心态。市场基本面来看,随着汽油价格的走高,下游调油需求有望回升,同时进入新的价格周期,商家销售压力减弱,从而利好市场走势,不过鉴于港口库存下降缓慢,市场供需矛盾仍存,金联创预计本周甲苯市场窄幅震荡。预计本周国内二甲苯行情仍以偏强震荡为主,原油趋势向上,对于整体市场情绪以及未来行情预期起到了很大的改善作用,业者心态普遍看多,且化工整体大盘面上涨,也对二甲苯起到提振作用。不过目前二甲苯国内供应压力尚未彻底缓解,港口库存水平依旧偏高,调油需求增长空间有限,短期内价格缺乏持续上涨支撑力,价格经历阶段性上涨后需要一定时间来消化涨幅。预计本周纯苯市场偏强整理。企业价格维持相对高位,外盘走高带动外围成本线上升,下游支撑有限,产业链利润一般。近期 EB 期货盘面体现出商家对长线供需趋弱的交易逻辑,但现货短线受基本面偏强支撑明显,期现相对矛盾又相互影响,多空较为胶着。短线苯乙烯成本端挺价整理,码头去库趋势未改,货源相对分散,整体低出意向不足,对重心存潜在支撑。但刚需放缓,阿贝尔及唐山旭阳月底将陆续量产,韩国乐天计划在 12 月初恢复重启,国内及亚洲整体供应均呈回升趋势,亦对市场追涨持续性存牵制。综合而言,短线苯乙烯涨跌空间均不足,暂维持横盘博弈震荡。预计本周国内苯酚市场偏弱运行为主。目前来看,市场价格相较企业大幅度倒挂,企业价格下调预期较大,且利华益维远化学两套酚酮装置正常运行,宁波台化酚酮装置即将开车,国产供应预期增加,加之下游对后市持一定的谨慎偏空预判,补仓兴趣较低。但下游双酚 A 价格高位持坚,双酚 A 需求强劲,且上游纯苯短线走强,成本支撑好转,短线市场偏弱运行为主,走低空间有限。预计本周国内己二酸市场观望整理,月初市场价格波动有限。供应方面,本周供应面较为稳定,工厂挺价意向仍存。需求方面,下游刚需入市为主,高价抵触心态仍存,下月市场需求存转淡预期。原料方面,纯苯市场窄幅震荡,短时市场心态相对稳定,下游支撑力度一般,市场短时持坚整理。市场心态方面,本周业者等待厂家消息指引为主,随行就市出货,场内观望气氛较浓。

张冲

中国芳烃市场:积极的进口供应和偏弱的调油需求

芳烃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品原材料,所谓“三烯三苯”,能跟乙烯、丙烯、丁二烯并列,足见芳烃的江湖地位。它们的市场动态一直是下游很多产品的风向标,《摩贝视野》将在下文中详细解析中国芳烃市场供求矛盾的具体表现及其特征。中国芳烃的市场供求矛盾由来已久,在不同的时间段,所表现出来的形式也不尽相同。伴随着2017年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芳烃供求的对峙有所激化,体现方式开始多样化,具体来看,市场的供求矛盾表现在4个方面:紊乱的供应量、居高不下的社会库存水平、进口与需求的冲突、政策环境的影响。一、紊乱——剧烈波动的石化企业产量本文选择了甲苯、二甲苯进行分析,2015-2017年中石化的甲苯、二甲苯产量变化情况,是非常有代表意义的。表1 2015-2017年中石化芳烃生产变动情况(单位:万吨)在最近三年内,中石化甲苯、二甲苯年度产量增长不多,但一年内月度的生产量波动却非常剧烈。以甲苯为例,2015年中石化甲苯产量的最低值和最高值差为5万吨/月,而到了2016年和2017年,这一差值达到了8万吨/月,生产的稳定性下降了。再看二甲苯,2015年中石化二甲苯产量的最低值和最高值差为5万吨/月,2016年为6万/月、2017年则扩大到了8万吨/月,生产的不稳定性表现得更为明显。据此,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尽管2017年月产量的平均值基本与前两年持平,但2017年月度产量波动却在放大,稳定性越来越差,这与生产企业以求稳为原则的生产宗旨存在着明显的背离。这是为什么呢?二、痛点——居高不下的社会库存水平我们再来看一下社会库存,企业的生产行为更多是以围绕供求关系展开的,而构成供应中的关键一环——社会库存情况则是近年以来石化企业尤其关注的,表2是近年来华东主港的库存变化情况。表2 2015-2017年华东主市场库存变动情况(单位:万吨)表2中,可以看出不论是甲苯还是二甲苯,整体库存均明显偏高,已远远高于常规4-5万吨/月的水平,特别是甲苯库存这几年还有一定程度的增长。结合石化企业的生产情况看,我们可以知道,偏高的社会库存水平是造成石化企业生产水平波动剧烈的关键因素。尽管二甲苯平均库存水平在整体趋势上有放缓的迹象,但从二甲苯企业的月度产量波动分析,这可以看作是石化企业根据市场库存情况所做的平衡和努力。三、冲突——积极的混芳进口和偏弱的调油需求在甲苯、二甲苯的消费结构中,调油需求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影响力也越来越强。而说到调油,就很自然地联想到混合芳烃。混合芳烃是一种重要的调油原料,2011年以后,混合芳烃已经成为调油的代名词。整体来看,混合芳烃整体进口增速明显,尽管2017年整体混合芳烃进口量较2016年略有降低,但相对于2015年的进口水平来看,依然保持着大约25%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由此可以看到国内的调油预期是非常积极的。图1 2015-2017年混合芳烃进口量统计混芳调油的实际需求又是怎样的?由于汽油跟原油直接关联,受到2017年原油整体走势偏弱的影响,国内汽油价格水平整体偏低。从2017年年初价格调整算起,截至10月底,国内汽油价格累计涨跌幅为-20元/吨。调油预期的落空导致2017年芳烃市场的主体需求不畅,并造成了当前整体市场表现偏弱的客观事实,这也就形成了积极的混芳进口与疲软的调油需求之间的矛盾冲突。表3 2017年1-10月国内汽油涨跌幅累计(单位:元/吨)四、中和——第二季度去库存化的利好被全国环保大检查活动所抵消受到2017年年初OPEC减产消息的影响,市场过于乐观地估计了2017年上半年的行情,这造成芳烃生产企业在年初前后的产出过多,在随后原油一蹶不振以及需求压力的双重打击下,石化企业被迫在本属于需求旺季的第二季度就进入了去库存化的周期。图2 2015-2017年国内石化企业芳烃产量变化从石化企业芳烃生产曲线来看,春节以后,在市场供求矛盾的压力下,石化企业就开始尝试着通过减产的方式来缓解矛盾。特别是在4-6月期间,石化企业更是一度加大了减产力度,甲苯、二甲苯产量均回落在最近三年的低位水平。直到7月份,石化企业的生产才开始缓慢恢复至正常状态。与此同时,从2017年3月下旬开始,全国范围内的环保大检查活动也开始展开,截至9月中下旬,全国除台湾以外的31个省、直辖市以及自治区均受到波及和影响。表4 2017年全国环保大检查涵盖地区综上所述,由于2017年国内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社会供求关系的矛盾更为激化,并在更多、更深层次的领域里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出来,芳烃市场的供求矛盾在更加复杂化的同时,其风险结构也更趋系统性。

使圣人富

春节至今国内混芳市场行情回顾

春节假期过后至今,受国内公共卫生事件影响,春节期间装置停工的部分混芳商家暂未恢复生产,同时下游业者入市有限,物流运输业活跃度较低,运输车辆一度难寻,国内混芳市场交投氛围较为冷清,故为减轻库存压力以及规避经营风险,部分混芳商家又选择停工或降低负荷,混芳市场整体供应总量出现较大幅度的缩减。整体来看,国内混芳市场自春节假期过后至今一直呈现供需两弱的局面。下面对国产芳烃与进口芳烃分别展开分析:国产芳烃方面,由上图不难看出,自1月后旬开始,碳九、重整芳烃价格均出现“断崖”式下跌。截至今日(2月28日)收盘,碳九、重整芳烃全国主流成交均价分别为4371元/吨与4583元/吨,较1月23日收盘价分别下跌755元/吨与573元/吨;较1月31日收盘价分别下跌294元/吨与403元/吨。2月份碳九、重整芳烃主流成交价格月内均价分别为4461元/吨与4770元/吨,较1月份均价分别下跌537元/吨与404元/吨。据卓创了解,当前混芳市场利空面较多,不过追本溯源,目前充斥混芳市场的利空因素基本都源于国内的公共卫生事件。首先国际原油方面,公共卫生事件全球蔓延,特别是日韩和意大利等国相继出现,市场信心再度受挫,加之全球股市回调严重,促使原油价格大幅下落,在价格底部暂无利好支撑的情况下,原油连续下挫不断打击国内混芳市场,加剧了混芳价格的下行力度。其次是下游需求方面,受公共卫生事件影响,近期驾车外出人数有限,国内多数加油站销量下滑明显,地炼汽油市场缺乏大单支撑。汽油需求十分低迷,且需求提升缓慢,因此致使混芳业者可操作空间较小,多数业者入市意愿不高,混芳市场买气不足,商家逐渐丧失交易主动权,市场商谈重心一路下挫。最后是供应方面,当前多数商家暂未恢复开工,卓创认为原因大致有二:一、下游需求低迷,各商家出货阻力偏大,并且随着混芳价格的走低,国产混芳盈利能力已处于负值水准,故多数商家为规避憋库风险与经营风险选择停工;二、受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全国大多数企业延迟复工时间,目前虽有其他行业的较多企业已经复工,不过各混芳商家的具体开工时间还要等待宏观环境以及市场具体情况的进一步指引。整体来看,在国产混芳市场供需两弱的局面之下,原油持续释放的利空消息不断对市场带来打击,因此碳九、重整芳烃价格迅速跌至低点。进口芳烃方面,春节假期过后至今,华东、华南两地市场参与者返市有限,多数贸易商及下游业者暂未入市,观望为主。春节过后至今华南进口芳烃市场未有主流价格指引,商家均封盘观望;华东市场零星报盘区间在4800-5050元/吨,不过下游询盘稀少,两地市场均无实单成交。来源: 卓创资讯

蒙古人

全球纯苯市场供需基本面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最主要的影响来自供需基本面的变化纯苯产业链关系纯苯属于易燃液体危化品,其无色、有芳香气味、有毒、易挥发、易燃,苯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的有机溶剂中。纯苯的应用覆盖领域广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也是芳烃产业链的龙头产品。目前纯苯产业链较为完善,下游衍生领域极其广泛,下游产品主要包括苯乙烯、己内酰胺、苯酚、MDI、己二酸、苯胺、氯苯、硝基苯及顺酐等,其中最大的下游产品是苯乙烯,占比39%左右。纯苯也可以生产合成橡胶、塑料、纤维、洗涤剂、染料、医药和炸药生产,还可以做油漆、漆料以及农药的溶剂。图为纯苯产业链关系纯苯生产工艺目前世界上纯苯主要生产工艺有:石油馏分催化重整、乙烯装置联产、炼油厂重整芳烃抽提、对二甲苯装置甲苯歧化和煤焦油抽提。其中前三种为石油苯,即石油路线;最后一种为加氢苯,即煤化工路线。因此,纯苯按照来源不同分为石油苯和焦化苯,其中石油苯品质比较纯净,纯度在99%以上;焦化苯是煤炭炼焦过程中提取的,纯度低于96%。石油苯比焦化苯杂质少、应用较广。催化重整生产苯石油炼制过程中得到的C6—C8烃馏分,在铂等催化剂的作用下芳构化生成苯等芳烃,再经分离得到纯苯。据统计,目前全世界从催化重整得到的纯苯约占全部来源的38%。催化重整生产苯的特点是含甲苯及对二甲苯多,含苯较少。未来随着中国炼厂不断建设重整装置,该工艺产能也将随之扩张。裂解制乙烯副产苯乙烯装置副产的裂解汽油,经过两次催化加氢再经分离得到纯苯,裂解汽油副产苯是苯的第二大来源,从催化重整油芳烃及裂解汽油芳烃这两大来源所产生的BTX(苯、甲苯、二甲苯)占全部芳烃来源的83.1%。但是从后续的发展来看,在传统工艺的乙烯裂解之外,还有一部分增量转向乙烷路线,从而限制了纯苯的产出。甲苯歧化甲苯歧化、烷基转移生产纯苯。近年来,中国大力发展千万吨级别以上的炼油项目,不少项目已经在积极推进。尤其几家传统聚酯企业向上扩张发展而来的炼化项目,积极配置PX产能以保证原料供应,并相应配套甲苯歧化装置,由此工艺生产出的纯苯比重也在逐渐提高。煤加工副产苯20世纪60年代以前,苯的生产主要来自煤焦油,煤加工有3种途径:煤的焦化、气化及液化,从中皆可获得苯。焦化苯是酸洗苯、精制苯和加氢苯的统称,其上游原料均为焦化粗苯。焦化粗苯是焦炭煤气净化过程中的衍生副产物;酸洗苯则是将焦化粗苯用硫酸进行酸洗,再经过蒸馏提纯后的产物;精制苯就是对酸洗苯再次进行精加工,工艺方法主要有酸洗、萃取、吸附分离和蒸馏。加氢苯是指通过对酸洗苯进行加氢、萃取蒸馏后得到高纯度苯。全球纯苯市场供需情况近几年,全球纯苯的产能增速逐步放缓。2011—2017年,全球纯苯产能消费整体平稳,2014年由于全球纯苯消费较产能增速放缓,导致2015—2016年全球纯苯产能增速有所下滑,然而随着纯苯需求回升,2017年全球纯苯产能增速有所回升。截至2017年,全球范围内纯苯产能达到约6618.6万吨,主要集中在东亚、北美、中国及亚太其他地区,这几个地区的纯苯产量占全球的78.7%。另外,亚太地区(包括东亚、中国及其他亚太地区)纯苯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62.4%。近几年,纯苯产能增加主要来自亚洲和中东地区,这些地区正在建设一批重油裂解和PX装置。目前全球纯苯主要的生产商有中石化、埃克森美孚荷兰皇家壳牌、中石油、道达尔等。图为全球纯苯产能、消费及增速情况(单位:万吨;%)图为2017年全球纯苯产量分布情况图为2017年全球纯苯需求分布情况从全球纯苯需求来看,2014年全球纯苯需求增速触底之后维持稳定增长态势。2017年全球苯需求量为4828.7万吨,主要集中在东亚、北美、中国及西欧地区,这几个地区的纯苯需求约占全球的80%。另外,亚太地区(包括东亚、中国及其他亚太地区)纯苯需求约占全球总需求的60%。从纯苯下游产品来看,其中52%用于生产苯乙烯;第二大应用是异丙基苯,占21%;接下来依次为环己烷、硝基苯、LAB/BAB、苯酚等。其中苯乙烯、异丙基苯、环己烷和硝基苯合计对苯的需求占苯总需求的90%左右。图为2017年全球纯苯净出口情况(单位:万吨)从全球纯苯贸易流向来看,亚洲地区占据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纯苯贸易体量,该地区有全球纯苯最大出口国韩国和最大进口国中国,且未来东北亚在全球的生产和消费占比仍有扩大趋势。整体上看,亚洲地区不仅在区域内有体量巨大的交易规模,同时富余纯苯贸易的触角也延伸至西欧和美国地区。东亚及亚太其他地区是主要出口地,中国、北美和西欧是主要进口地,其中中国的纯苯进口呈逐年增加趋势,北美地区2017年进口大幅下降。中国纯苯市场供需情况中国是全球最主要的纯苯市场,中国纯苯在世界性纯苯结构及贸易流向当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从国内纯苯市场供应来看,2013年国内纯苯出现一波扩产高峰,总产能接近1000万吨;2014—2016年,国内纯苯产能、产量增速都明显放缓;2015—2017年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好转,纯苯下游行业保持较高的景气度,下游行业开工率高,盈利状况良好,下游需求保持不断扩张,从而使国内纯苯供应缺口不断扩大。截至2018年,中国纯苯总产能为1276万吨,同比增长5.3%;产量为987万吨,同比增长5.3%;表观消费量1210万吨,同比增长5.7%;进口257万吨,进口依存度达到21%。近几年国内纯苯进口依存度逐年提高,由2011年的3%左右提高至2018年的21%,其中主要进口来源国是韩国、日本和泰国。图为国内纯苯产能消费增长情况(单位:万吨)图为国内纯苯供需情况(单位:万吨;%)近几年国内纯苯产能稳步释放,增长点集中在民营地炼企业,得益于国内原油进口配额的放开,地炼企业纷纷投产,使得国内纯苯产能不断增加。此外,芳烃联合装置的增加,也是国内纯苯产能释放的一个增长点。2019年随着恒力石化、浙江石化的相继投产,以及未来中科合资炼厂、中化泉州、宁波中金、福建古雷等项目的投产,将新增较多纯苯产能。图为2018年我国纯苯下游需求占比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纯苯消费国家,并且国内纯苯的自给程度很高,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拥有较大规模的纯苯产能,并且由于煤化工的特色发展,加氢苯也作为不可缺少的主流群体承担着相当一部分的供应比例。2010—2018年随着下游需求扩张,行业整体盈利状况改善,国内纯苯消费整体维持高速增长态势。我国纯苯主流下游行业主要有苯乙烯、己内酰胺、苯酚、苯胺、己二酸等等,其中最大下游是苯乙烯,目前苯乙烯行业进口依存度也较高,但2020年年初开始随着浙石化和恒力石化新增苯乙烯装置相继投产,对纯苯的需求量亦不断提升;接下来是己内酰胺,未来己内酰胺扩产装置也较多。纯苯价格特点及影响因素从2016—2019年的数据来看,亚洲纯苯市场价格与中国华东纯苯价格、亚洲石脑油价格走势整体较为一致。一方面,亚洲纯苯受到成本市场(亚洲石脑油和国际原油)的影响较大;另一方面,亚洲纯苯市场受到主要需求地区市场走势影响,如中国、美国等。而中石化挂牌价是目前中国市场长期历史形成的主导价格,这主要是由中石化占中国纯苯供应量接近一半的地位决定的。中石化根据国内市场供需状况以及国内外价格的相对高低情况,不定期调整其出厂价。同时包括中石油在内的其他中国纯苯供应商基本都会参考中石化挂牌价,国内现货的商谈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受中石化挂牌价的影响。图为亚洲纯苯和石脑油价格走势对比从2016年1月至2020年2月纯苯华东现货价格及内外盘价格波动率走势来看,纯苯内外盘现货价格波动均比较剧烈。纯苯价格波动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大概可以分为三类:宏观经济形势及资金面的影响、来自成本端的影响、自身产业供求关系变化。一是宏观经济形势及资金面的影响,包括GDP、进出口政策、关税政策、产业政策等,宏观经济主要是通过影响下游产业的需求,进而影响纯苯价格变化。除此之外,由于国内纯苯进口依赖度较高,贸易商参与度较高,因此国家的货币政策、汇率政策、进出口政策、贸易保护政策,都会通过对纯苯市场参与者心态的影响,进而影响纯苯的价格。二是来自成本端的影响,原油作为整个化工体系的源头,其变化会直接影响石脑油等产品的价格,进而影响纯苯的市场价格。三是自身产业供求关系变化,国内纯苯市场的供求情况主要由国内纯苯期初库存、当期生产量、当期进口量、航期以及下游苯乙烯、己内酰胺、苯胺等需求变化影响。另外,由于大部分的纯苯是在乙烯和汽油的生产过程中副产所得到的,这使得纯苯的供应往往受到诸多非直接因素的影响,比如汽油的调和需求、乙烯裂解装置采用不同原料时的经济性、二甲苯的生产工艺,甚至于钢铁的产量。其中,与对二甲苯生产相关的一些因素在近些年比较突出,对于纯苯的供应影响较大。图为我国华东地区纯苯现货价格及波动率走势(单位:元/吨)

都会夜

全球纯苯市场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最主要的影响来自供需基本面的变化纯苯产业链关系纯苯属于易燃液体危化品,其无色、有芳香气味、有毒、易挥发、易燃,苯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的有机溶剂中。纯苯的应用覆盖领域广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也是芳烃产业链的龙头产品。目前纯苯产业链较为完善,下游衍生领域极其广泛,下游产品主要包括苯乙烯、己内酰胺、苯酚、MDI、己二酸、苯胺、氯苯、硝基苯及顺酐等,其中最大的下游产品是苯乙烯,占比39%左右。纯苯也可以生产合成橡胶、塑料、纤维、洗涤剂、染料、医药和炸药生产,还可以做油漆、漆料以及农药的溶剂。图为纯苯产业链关系纯苯生产工艺目前世界上纯苯主要生产工艺有:石油馏分催化重整、乙烯装置联产、炼油厂重整芳烃抽提、对二甲苯装置甲苯歧化和煤焦油抽提。其中前三种为石油苯,即石油路线;最后一种为加氢苯,即煤化工路线。因此,纯苯按照来源不同分为石油苯和焦化苯,其中石油苯品质比较纯净,纯度在99%以上;焦化苯是煤炭炼焦过程中提取的,纯度低于96%。石油苯比焦化苯杂质少、应用较广。催化重整生产苯石油炼制过程中得到的C6—C8烃馏分,在铂等催化剂的作用下芳构化生成苯等芳烃,再经分离得到纯苯。据统计,目前全世界从催化重整得到的纯苯约占全部来源的38%。催化重整生产苯的特点是含甲苯及对二甲苯多,含苯较少。未来随着中国炼厂不断建设重整装置,该工艺产能也将随之扩张。裂解制乙烯副产苯乙烯装置副产的裂解汽油,经过两次催化加氢再经分离得到纯苯,裂解汽油副产苯是苯的第二大来源,从催化重整油芳烃及裂解汽油芳烃这两大来源所产生的BTX(苯、甲苯、二甲苯)占全部芳烃来源的83.1%。但是从后续的发展来看,在传统工艺的乙烯裂解之外,还有一部分增量转向乙烷路线,从而限制了纯苯的产出。甲苯歧化甲苯歧化、烷基转移生产纯苯。近年来,中国大力发展千万吨级别以上的炼油项目,不少项目已经在积极推进。尤其几家传统聚酯企业向上扩张发展而来的炼化项目,积极配置PX产能以保证原料供应,并相应配套甲苯歧化装置,由此工艺生产出的纯苯比重也在逐渐提高。煤加工副产苯20世纪60年代以前,苯的生产主要来自煤焦油,煤加工有3种途径:煤的焦化、气化及液化,从中皆可获得苯。焦化苯是酸洗苯、精制苯和加氢苯的统称,其上游原料均为焦化粗苯。焦化粗苯是焦炭煤气净化过程中的衍生副产物;酸洗苯则是将焦化粗苯用硫酸进行酸洗,再经过蒸馏提纯后的产物;精制苯就是对酸洗苯再次进行精加工,工艺方法主要有酸洗、萃取、吸附分离和蒸馏。加氢苯是指通过对酸洗苯进行加氢、萃取蒸馏后得到高纯度苯。全球纯苯市场供需情况近几年,全球纯苯的产能增速逐步放缓。2011—2017年,全球纯苯产能消费整体平稳,2014年由于全球纯苯消费较产能增速放缓,导致2015—2016年全球纯苯产能增速有所下滑,然而随着纯苯需求回升,2017年全球纯苯产能增速有所回升。截至2017年,全球范围内纯苯产能达到约6618.6万吨,主要集中在东亚、北美、中国及亚太其他地区,这几个地区的纯苯产量占全球的78.7%。另外,亚太地区(包括东亚、中国及其他亚太地区)纯苯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62.4%。近几年,纯苯产能增加主要来自亚洲和中东地区,这些地区正在建设一批重油裂解和PX装置。目前全球纯苯主要的生产商有中石化、埃克森美孚荷兰皇家壳牌、中石油、道达尔等。图为全球纯苯产能、消费及增速情况(单位:万吨;%)图为2017年全球纯苯产量分布情况图为2017年全球纯苯需求分布情况从全球纯苯需求来看,2014年全球纯苯需求增速触底之后维持稳定增长态势。2017年全球苯需求量为4828.7万吨,主要集中在东亚、北美、中国及西欧地区,这几个地区的纯苯需求约占全球的80%。另外,亚太地区(包括东亚、中国及其他亚太地区)纯苯需求约占全球总需求的60%。从纯苯下游产品来看,其中52%用于生产苯乙烯;第二大应用是异丙基苯,占21%;接下来依次为环己烷、硝基苯、LAB/BAB、苯酚等。其中苯乙烯、异丙基苯、环己烷和硝基苯合计对苯的需求占苯总需求的90%左右。图为2017年全球纯苯净出口情况(单位:万吨)从全球纯苯贸易流向来看,亚洲地区占据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纯苯贸易体量,该地区有全球纯苯最大出口国韩国和最大进口国中国,且未来东北亚在全球的生产和消费占比仍有扩大趋势。整体上看,亚洲地区不仅在区域内有体量巨大的交易规模,同时富余纯苯贸易的触角也延伸至西欧和美国地区。东亚及亚太其他地区是主要出口地,中国、北美和西欧是主要进口地,其中中国的纯苯进口呈逐年增加趋势,北美地区2017年进口大幅下降。中国纯苯市场供需情况中国是全球最主要的纯苯市场,中国纯苯在世界性纯苯结构及贸易流向当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从国内纯苯市场供应来看,2013年国内纯苯出现一波扩产高峰,总产能接近1000万吨;2014—2016年,国内纯苯产能、产量增速都明显放缓;2015—2017年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好转,纯苯下游行业保持较高的景气度,下游行业开工率高,盈利状况良好,下游需求保持不断扩张,从而使国内纯苯供应缺口不断扩大。截至2018年,中国纯苯总产能为1276万吨,同比增长5.3%;产量为987万吨,同比增长5.3%;表观消费量1210万吨,同比增长5.7%;进口257万吨,进口依存度达到21%。近几年国内纯苯进口依存度逐年提高,由2011年的3%左右提高至2018年的21%,其中主要进口来源国是韩国、日本和泰国。图为国内纯苯产能消费增长情况(单位:万吨)图为国内纯苯供需情况(单位:万吨;%)近几年国内纯苯产能稳步释放,增长点集中在民营地炼企业,得益于国内原油进口配额的放开,地炼企业纷纷投产,使得国内纯苯产能不断增加。此外,芳烃联合装置的增加,也是国内纯苯产能释放的一个增长点。2019年随着恒力石化、浙江石化的相继投产,以及未来中科合资炼厂、中化泉州、宁波中金、福建古雷等项目的投产,将新增较多纯苯产能。图为2018年我国纯苯下游需求占比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纯苯消费国家,并且国内纯苯的自给程度很高,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拥有较大规模的纯苯产能,并且由于煤化工的特色发展,加氢苯也作为不可缺少的主流群体承担着相当一部分的供应比例。2010—2018年随着下游需求扩张,行业整体盈利状况改善,国内纯苯消费整体维持高速增长态势。我国纯苯主流下游行业主要有苯乙烯、己内酰胺、苯酚、苯胺、己二酸等等,其中最大下游是苯乙烯,目前苯乙烯行业进口依存度也较高,但2020年年初开始随着浙石化和恒力石化新增苯乙烯装置相继投产,对纯苯的需求量亦不断提升;接下来是己内酰胺,未来己内酰胺扩产装置也较多。纯苯价格特点及影响因素从2016—2019年的数据来看,亚洲纯苯市场价格与中国华东纯苯价格、亚洲石脑油价格走势整体较为一致。一方面,亚洲纯苯受到成本市场(亚洲石脑油和国际原油)的影响较大;另一方面,亚洲纯苯市场受到主要需求地区市场走势影响,如中国、美国等。而中石化挂牌价是目前中国市场长期历史形成的主导价格,这主要是由中石化占中国纯苯供应量接近一半的地位决定的。中石化根据国内市场供需状况以及国内外价格的相对高低情况,不定期调整其出厂价。同时包括中石油在内的其他中国纯苯供应商基本都会参考中石化挂牌价,国内现货的商谈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受中石化挂牌价的影响。图为亚洲纯苯和石脑油价格走势对比从2016年1月至2020年2月纯苯华东现货价格及内外盘价格波动率走势来看,纯苯内外盘现货价格波动均比较剧烈。纯苯价格波动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大概可以分为三类:宏观经济形势及资金面的影响、来自成本端的影响、自身产业供求关系变化。一是宏观经济形势及资金面的影响,包括GDP、进出口政策、关税政策、产业政策等,宏观经济主要是通过影响下游产业的需求,进而影响纯苯价格变化。除此之外,由于国内纯苯进口依赖度较高,贸易商参与度较高,因此国家的货币政策、汇率政策、进出口政策、贸易保护政策,都会通过对纯苯市场参与者心态的影响,进而影响纯苯的价格。二是来自成本端的影响,原油作为整个化工体系的源头,其变化会直接影响石脑油等产品的价格,进而影响纯苯的市场价格。三是自身产业供求关系变化,国内纯苯市场的供求情况主要由国内纯苯期初库存、当期生产量、当期进口量、航期以及下游苯乙烯、己内酰胺、苯胺等需求变化影响。另外,由于大部分的纯苯是在乙烯和汽油的生产过程中副产所得到的,这使得纯苯的供应往往受到诸多非直接因素的影响,比如汽油的调和需求、乙烯裂解装置采用不同原料时的经济性、二甲苯的生产工艺,甚至于钢铁的产量。其中,与对二甲苯生产相关的一些因素在近些年比较突出,对于纯苯的供应影响较大。图为我国华东地区纯苯现货价格及波动率走势(单位:元/吨)(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两代情

混合芳烃独家消息:混合芳烃市场动态

隆众资讯5月24日报道:随着国际原油期货价格的暴跌,华东市场外采价格继续走低,实单6250元/吨一票送到,下游工厂实单成本在5000元/吨附近,对于高价芳烃原料谨慎采购。

两面争

化工行业深度报告:大国化工,快速崛起

1、 后疫情时代化工板块盈利迅速修复,化工周期延续高景气终端需求边际继续改善,“低业绩+低价格+低估值”状态已过,化工周期东风已 起。回顾 2020 年初以来化工股的表现,在年初疫情蔓延和油价大幅下跌的双重打击 下,化工板块在 2020 年 Q1-Q2 遭受重创,整体板块呈现出“低业绩+低价格+低估 值”的“三低”态势。从全年的维度看,我们认为 2020 全年化工板块的业绩将呈现 出“前低后高”的态势,在 2020Q1-Q2 化工板块的“三低”状态期间,化工各子行 业龙头已经迎来了投资机会。为观察下游需求复苏进度,2020 年 5 月初起,我们通 过紧密跟踪,率先观察到化纤、塑料、氟化工、农化、地产后周期品种等化工产业 链内需回暖,并坚定看好“全球经济终将恢复常态化运行”。2020 年 Q2 以来,为实 现“战疫情、稳增长”的双重目标,我国积极扩大内需、释放消费潜力、加大基建投 资、提振市场活力。自 7 月以来,国内终端需求边际改善、经济大幅复苏、流动性 边际收紧,且国内疫情的控制比海外更好,我国 A 股市场风格已显著切换至“顺周 期”资产,而且正在随着我国经济复苏的深化而逐步推进。目前,随着国内经济复 苏、化工龙头业绩持续改善,前期化工板块的“三低”状态已大幅修复,化工周期 东风已起:1)被动补库存+产能释放周期的双重压力下,中国化工产品价格指数(CCPI) 自 2018 年 8 月以来持续下跌;受疫情+低油价的催化,2020 年来 CCPI 加速下行, 于 4 月 2 日跌至历史底部位置 3,154 点。目前 CCPI 指数已从底部的 3,154 点反弹至 今的约 4,280 点;2)剔除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化工板块 Q3 净利润同比增长 26%, 我国化工上市公司业绩已于 2020 年 Q1 探底,Q2 收入环比小幅下降而净利润扭亏为 盈,Q3 净利润则大幅复苏;3)化工行业整体 PE 已由底部的 14.12 反弹至 30.20 倍、 PB 已由底部的 1.49 反弹至 2.50 倍。随着国际油价反弹,化工景气指数已大幅提升。我国化工企业迎历史性发展机遇:中国化工龙头全球市占率加速提升,海外化 工终端需求将继续边际改善。供给端,根据 UNSD 数据,2010 年-2018 年,中国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占全球的 比重由 18.30%提升至 28.4%,比重仍在提升中,我国承接着全球化工产业的转移发 展,在各子行业都呈现了全面赶超的态势。2020 年以来,在全球疫情迅猛蔓延导致 境外需求放缓、世界经济增速大幅下滑、主要经济体普遍低迷、国际油价大幅波动 并维持低位、北美飓风天气持续的背景下,国外石油及化工企业的销售、盈利能力、 扩张能力更是遭受重创,大量欧美炼油厂正面临着永久关闭的风险。然而,在后疫 情时代,凭借全产业链、高效的产业组织协同能力、强大的生产供应能力,我国化 工企业在稳步复工复产的基础上,已向全球源源不断地输出卫生防疫物资。2020 年 以来,在世界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油价剧烈波动下,我国化工企业均已体现出显著、 持续的抗风险能力。同时,得益于靠近快速增长的需求中心,塑料和燃料需求给亚 洲炼油厂带来了新的增长动能,中国炼油、炼化厂正在加速崛起。我们看好全球化 工厂的结构性调整将加速,欧美年限长、单体小、竞争力差的化工装置将加速淘汰, 国内化工龙头“全球化再布局”开启快进键。疫情以来,海外供给遭遇较大冲击, 我们预计 2021 年海外供给或仍将无法全面恢复。目前,纺服订单、有机硅订单内流 已经开始印证“海外供给受扰”逻辑,未来生产经营稳定的中国化工行业将充分受 益于全球需求复苏。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足已成全球经济增长“引擎”,我们坚 定看好,疫情或将重塑全球化工供给格局,中国化工全球市占率将加速提升,中国 化工龙头迎历史性发展机遇:在中国化工品产能逐渐提升、成本不断降低和品质不 断提高的情况下,全球化工品产能将持续向中国集中。需求端,目前,全球正采取多种防控措施应对疫情,世界经济正在步入疫情后 的复苏:美国房地产复苏、刺激法案落地和企业补库存正在进入运行轨道;疫苗研 发捷报频传提振市场信心,海外经济恢复预期持续强化,而经济恢复中供给恢复往 往慢于需求,全球再通胀交易正在出现,我们坚定看好当下全球风格切换的共振正 在开启。随经济复苏的确定性进一步提升,我们看好海外化工终端需求也将继续边 际改善,全球顺周期资产将继续迎来“估值修复”与“价值发现”。市场流动性和风 险偏好已经有所变化,展望 2021 年,我们更看重个股的绝对估值的安全性和业绩改 善的确定性,坚定看好顺周期、涨价、低库存品种及子行业龙头。我们建议继续关 注海内外需求边际继续改善、行业向龙头集中且集中度提升、现金流量健康、估值 较低的化工子行业龙头:聚氨酯、煤化工、氟化工、氨纶、粘胶、维生素、农药行 业等。2、 海外需求终将重走中国复苏之路,国内外需求复苏将带动化工行业全面高景气2.1、 以史为鉴,我们认为当前海外疫情发展情况类似于 2020 年 2 月份的 中国2020 年 2 月,我国采取严密防控疫情措施,最终有效的控制疫情扩散,经济相 应的快速复苏,如今部分海外国家采取“封国”等举措来控制疫情的进一步恶化。当前全球新冠疫情仍较为严重,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截至 2020 年 11 月 19 日,全球确诊新冠肺炎患者 5,532.69 万人,死亡 133.37 万人。2020 年 11 月, 欧洲疫情二次反复,多国封城、加强防疫措施。根据腾讯网报道,10 月 28 日,因疫 情加剧,法国总统宣布全境禁足,并再次封国。德国几乎在同一时间也宣布,11 月 2 日起全国封城一个月。10 月 30 日,比利时也宣布“封国”。比利时总理德克鲁 (Alexander De Croo)宣布,从 11 月 2 日开始至 12 月 13 日止,实施全国性的加强 封锁措施,维持宵禁。10 月 31 日晚,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宣布从 11 月 5 日起 英国英格兰地区开始实施第二次全面封锁,直至 12 月 2 日结束。部分国家采取较为 严格的“封国”举措,疫情使人们减少出行、消费,海外大部分产品需求受到较大 抑制。2020 年 2 月,中国大部分地区物流受阻,如今部分海外国家物流亦不通畅。根 据隆众资讯,目前部分国家、地区受疫情影响清关效率降低,港口压港严重,集装 箱往返周期拉长。从海外自中国的进口货物减少,导致国外到中国的集装箱减少, 配货成本增加。受疫情影响,部分国家、地区对到港的集装箱集中消毒及适度隔离 也加剧了箱子的短缺。海外运输受阻,海运价格大幅上涨。根据隆众资讯数据,2020 年 8-9 月份,中国到巴基斯坦卡拉奇港的小柜报价在 700-800 美金/柜,11 月中旬报 价大幅上涨至 3,600 美金/柜左右。9 月下旬中国到孟加拉大柜报价 1,100-1,250 美金/ 柜,11 月中旬报价升至 2,600 美金/柜左右;到巴西的大柜每周涨 300 美元/柜,近期 报价至 5,100 美金/柜左右;出口欧美的运费也从 2,000 美金/柜涨至 5,000-6,000 美金 /柜。2.2、 以史为鉴,我们认为海外需求将重走中国复苏之路2020 年 3 月以来,中国经济不断复苏,如今海外需求亦有所复苏。2020 年 1 月 底,新冠疫情在国内不断蔓延,各种经济活动陷入短暂停滞,生产和需求受到了较 大抑制。2020 年 2 月,PMI、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宏观数据达历史低位,化工品 库存高位,部分化工品生产行业开工率降低。3 月份以来,国内疫情逐渐受控,生产、 运输物流等逐渐恢复,经济逐渐复苏。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 年 3 月以来,国 内生产秩序不断恢复,物流运输情况逐步好转,国内 PMI 连续 9 个月位于荣枯线以 上。与此同时国内社零总额也不断恢复,2020 年 10 月,我国社零总额为 38,576.5 亿元,已接近 2019 年同期水平,经济持续复苏。2020 年 4 月以来,欧美经济亦有所复苏。2020 年 4 月,新冠疫情在海外主要国 家蔓延,彼时美国和欧元区经济遭受重创,PMI 数据和零售销售额等宏观经济达历 史低位。随后美国和欧元区主要国家出台大规模经济刺激方案,同时随着海外疫情 日渐常态化,海外经济开始有所复苏。根据 Wind 数据,2020 年 4 月以来,美国和 欧元区 PMI 数据自低位反弹。2020 年 7 月-11 月,美国 PMI 数据已连续 5 个月处于 荣枯线之上。同时,自 2020 年 4 月以来,而美国和欧元区零售销售数据有所好转。整体来看,欧美宏观数据好转,经济逐渐呈现复苏趋势。新冠疫苗研发不断取得新进展,疫情终将过去。据美国 ABC 新闻报道,当地时间11 月 18 日,辉瑞公司(Pfizer)及其合作伙伴生物科技公司(BioNTech)宣布, 经过大规模三期试验的最终分析,其新冠病毒疫苗有效性超过 95%,已达到关键的 安全性里程碑;11 月 20 日辉瑞公司在其官网宣布,公司与合作伙伴 BioNTech 已正 式向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提交了新冠疫苗的紧急使用授权申请。未来随着 疫苗研发成功上市,新冠疫情终将成为过去。一旦海外疫情进入常态化阶段,或者 疫苗上市疫情受到良好控制,我们预计未来海外需求将大幅复苏,重走中国复苏之路。2.3、 2021 年的需求边际改善主要来自于海外,布局全球化化工子行业国内外需求复苏共振,叠加“金九银十”缔造化工行业“高景气”行情。2020 年 8 月,国内疫情已得到良好控制,化工企业持续稳定生产。在强劲的国内需求及 海外需求复苏的同步拉动下,多数化工品库存开始逐渐下降,价格不断上涨。2020 年 9 月开始,部分化工品进入其传统的“金九银十”旺季,其需求进一步边际改善, 库存不足或高位大幅下降,价格大幅上涨,以下子行业表现尤为明显:粘胶短纤、 氨纶、聚酯等化纤产业链、环氧丙烷-聚醚产业链、PVC 行业和有机硅行业。在当下 海外需求受疫情影响,仅仅是初步复苏的情况下,已经大幅带动以上化工子行业“高 景气”行情。随着未来海外需求复苏叠加国内需求边际改善,我们预计需求的力量 将带动化工子行业进一步“全面高景气”,我们建议加紧布局粘胶短纤、氨纶、聚酯 等化纤产业链、醋酸、MDI 等子行业,买入复苏。中国纺织业已成为全球体量最大、最完备的产业体系。近年来,国内纺织市场 份额日渐饱满、人工成本不断上升,国内纺织企业盈利水平有所承压。叠加近年来 供给侧改革、环保趋严影响,部分落后纺织产能出清。而东南亚在经历了较长时间 动荡时期后,东南亚各国形成了和平发展共识,对外开放力度加大,人工成本较低。 目前全球纺织产业有向印度、越南、柬埔寨等国家转移的趋势。我国亦有部分纺织 企业出走,布局东南亚基地。受此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自 2015 年以来国内 纺织业出口交货值逐年下降。2020 年 2 月以来,受全球发生新冠疫情影响,纺织业 出口交货值更是同比大幅下降。但纺织工业仍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具有从原料供应、 设计研发,到纺织染加工、三大终端制造、运营零售的全产业链闭环生产的行业, 已成为全球体量最大、最完备的产业体系。中国化纤供应全球,我们预计 2021 年中国化纤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根据全 球纺织网数据,2018年中国纤维加工量达5,460万吨,占全球纤维加工总量的51.3%; 根据中国化纤工业协会数据,2019年中国化学纤维产量5,827万吨,同比增长16.28%。 我国化纤产业链在全球纺织价值产业链中的影响力持续增强。随着国内疫情受控良 好,经济逐渐复苏,自 2020 年 5 月以来,纺织业出口交货值同比降幅不断缩窄。10 月份以来,海外需求有所复苏。全球纺织业加紧生产秋冬纺织品,但彼时受印度新 冠疫情影响,无法承接大量海外纺织订单。在中国纺服行业正经历“最困难的一年” 时,部分印度纺织订单开始流向具有强大产能、纺织产业链完整的中国,上游的棉 花、化纤等价格持续上涨,足以证明中国纺织产业链仍为全球最大、最完备的产业 体系。美国房地产持续升温,我国纺织纱线及制品出口金额和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金 额持续复苏,看好 2021 年化纤行业迎来景气上行。虽然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美国 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但近半年以来美国房地产市场再度迎来强势崛起,新房和二手 房销售额快速增长。2020 年初新冠疫情发生初期,美国新房和二手房销售急剧下降, 并分别在 4 月和 5 月触底,5 月、6 月迎来强势反弹。根据美国商务部数据,7 月至 10 月美国新建住宅销售同比增速分别为 48.1%、41.8%、38.0%、41.5%,根据全美 地产经纪商协会数据,7 月至 10 月美国二手房销售同比增速分别为 8.7%、10.1%、 21.4%、26.6%。美国房地产市场异常火爆,主要是因为按揭贷款利率下降对住房销 售起到刺激作用。美国抵押贷款固定利率持续下降,根据 Wind 数据,当前 15 年期、 30 年期抵押贷款固定利率分别为 2.28%、2.72%,已经触及历史最低水平。美国房 地产高景气度将有效拉动家纺需求,进一步刺激上游原材料涤纶长丝、粘胶短纤和 氨纶等化纤原料需求复苏。从我国出口端来看,受益于海外防疫物资需求旺盛,3 月起我国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金额持续增长。随着全球疫情逐步缓解,防疫 物资需求下降,10 月最新数据显示,纺织纱线及制品出口增速较前期有所放缓。全 球经济生产活动逐步恢复正常,人们的消费诉求从必需品转向可选消费,全球主要 市场对服装的购买需求开始回升,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金额自 5 月触底后,6 月起迎 来修复,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截至 10 月累计同比下滑幅度明显缩窄至-8.6%。我们 预计,未来全球服装消费迎来回暖将明显带动化纤需求向上。海外复苏预期升温,叠加 RCEP 正式签署,我们看好 2021 年海外疫情缓解将 带动涤纶长丝行业迎来全面复苏。目前疫苗的顺利推进将有利于海外疫情得以有效 控制,欧美等地区经济复苏预期持续升温,纺服产业链将充分受益。此外,据腾讯 新闻报道,2020 年 11 月 15 日,第四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领导人会议在线 上举行,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至此全球最大自贸区正式 诞生,同时也翻开了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新的一页。RCEP 包括东盟十国,以及澳大 利亚、中国、日本、新西兰和韩国,以上 15 国之间采用双边两两出价的方式对货物 贸易自由化作出安排,协定生效后区域内 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最终实现零关税, 可以预见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效应的叠加将逐步释放 RCEP 的贸易创造效应,显著降低区域内贸易成本和产品价格,未来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纺服、家具、玩具等行 业的出口竞争力,中长期将有效提振我国纺服产业链的竞争力。我们看好海外需求复苏继续带动化纤行业景气上行。仅仅是 2020 年 5 月以来刚 刚复苏的海外需求,已经让化纤价格持续上涨,库存高位回落。未来随着海外需求 全面复苏,我们预计全球的纺织服装订单将大幅增加,而中国化纤产能目前已占据 世界化纤产能半壁江山,有且仅有中国有能力承接全球全面复苏的化纤需求,我们认为 2021 年化纤行情将继续景气上行。我们继续建议关注粘胶短纤、氨纶和聚酯产 业链。2.3.1、 粘胶短纤:盈利水平仅是初步修复,我们预计粘胶短纤真正的景气行情即将到来。2.3.2、 氨纶:供需错配行业基本面迎来拐点,供需错配格局或将持续到 2021 年年中。2.3.3、 涤纶长丝/涤纶工业丝:海外复苏预期持续升温,2021 年涤纶长丝具备较强 的向上弹性和修复韧性。2.3.4、 MDI:下游需求为 MDI 提供强有力支撑,2021 年 MDI 行业格局持续向好。2.3.5、 氟化工:萤石行业中长期前景仍然广阔,静待龙头引领三代制冷剂周期反转。2.3.6、 纯碱:下游需求将迎来边际改善,2021 年将维持供给紧平衡。2.3.7、 醋酸:下游 PTA 大幅扩增产能,2021 年醋酸或将供不应求。3、 疫情或将重塑全球化工供给格局,中国化工全球市占率将加速提升,中国化工龙头迎历史性发展机遇我国承接着全球化工产业的转移发展,在各子行业都呈现了全面赶超的态势, 中国有望重构全球化工及石化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国内化工龙头“全球化再 布局”开启快进键。改革开放 40 年来,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为农业、工业、建筑业以及服务业提供了大量原材料和产品。现阶段,全球 正在发生第四轮产业转移,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逐步从劳动密集型加工业 转向了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加工业,同时中国向东盟及其他中低收入经济体转移中低 端产业,并承接全球中高端产业。中国亦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基础设施领域 仍保持显著优势,可以通过公路、铁路或海运进行高效的货物运输。据联合国统计 司(UNSD)统计数据,中国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占全球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连年 上升。2009 年中国制造业工业增加值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至 2018 年,中国制 造业工业增加值占全球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的 28.4%。根据 Cefic Chemdata International 数据,中国化工品销售额占世界化工品销售额的比重保持上升趋势,在 2009 年一举 超越欧盟成为世界第一。2018 年中国化工品销售额共计 11,980 亿欧元(约合 9,854 亿人民币),占世界化工品销售总额的 35.80%。近年来,我国承接着全球化工产业 的转移发展,在各子行业都呈现了全面赶超的态势:行业领军者万华化学位列《全 球化工企业 50 强名单》32 位;中国先正达排名全球农药行业第一;氟化工行业的东 岳集团和巨化股份,分别是全球第二代和第三代制冷剂最大企业;醋酸乙烯行业的 皖维高新、玻纤行业的中国巨石,产能均居全球第一位;氨纶行业的华峰氨纶和炭 黑行业的黑猫股份,均居全球第二位;钛白粉行业的龙蟒佰利也提升至全球第四位; 维生素行业的新和成、蛋氨酸行业的安迪苏、橡胶制品行业的玲珑轮胎、三力士和 圣奥股份等也都跻身于全球在该领域最具竞争力的企业。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推 进,全球工业持续向中国集中。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足已成全球经济增长“引 擎”,未来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将有望由“大国”向“强国”跨越,我们坚定看好中 国有望重构全球化工及石化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国内化工龙头“全球化再布 局”开启快进键。后市在政策指导下,我国化工行业将持续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 业升级、提高产能集中度,未来化工行业整体将向创新、安全、环保、质效等方向 进行高质量的联动性发展。我们坚定看好,疫情或将重塑全球化工供给格局,中国化工全球市占率将加速提升, 中国化工龙头迎历史性发展机遇。中国在全球化学品供应端的体量庞大:庞大且持续增 长的市场、稳固的产业链供应链基础、较优的要素配给和营商环境等,我国化工产业独 有的“全产业形态”、“全产业链”优势显著。“后疫情”时代,凭借全产业链、高效的产 业组织协同能力、强大的生产供应能力,我国化工企业稳步复工复产,并向全球源源不 断地输出卫生防疫物资。疫情后供需格局正在重塑,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动荡中正 在出现韧性和扩张能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足,已成全球经济增长“引擎”。中国 率先实现经济常态化运行,经济实现“V 形”反转,也将为疫情下的世界经济复苏及秩 序恢复注入信心。目前,我国正在推动形成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 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未来经济的推动作用。在严峻的国际形势和疫情形势下,中国石 油和化学工业面临着重大历史机遇并肩负着重大历史责任,将在全球市场复苏中扮演重 要角色。我们坚定看好,疫情或将重塑全球化工供给格局,中国化工全球市占率将加速 提升,中国化工龙头迎历史性发展机遇:在中国化工品产能逐渐提升、成本不断降低和 品质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全球化工品产能将持续向中国集中。我国多数化工子行业进入新一轮的产能周期投放/释放期,开启“强者恒强”的时代。一轮产能周期的持续时间大约是 7-11 年左右,主要经历“被动去产能-主动补产能-被动补 产能-主动去产能”四个阶段。产能周期同步或稍微领先于经济周期,并领先于固定资产 投资周期。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历了四轮产能周期。借供给侧改革东风,化工行 业老旧产能陆续淘汰出清,行业集中度提高并向头部集中。2017 年起,我国开启了第五 轮产能周期的底部和起点,特点是:1)在供给侧改革、设备更新换代周期的双重作用下, 存量产能进行了升级调整和布局优化。同时在 2016 年-2017 年间,化工企业去杠杆成效 显著;2)从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角度来看,上游原材料行业的产能投放节奏有所放缓, 石化/化纤类行业的产能则迅速释放;3)大型的龙头企业凭借产业链优势、规模优势、 技术储备优势、资源优势等,其自我修复能力更强,盈利改善的速度和力度更快更大, 成为了产能投放的主体,甚至建立了高壁垒的“护城河”,新建项目进军高附加值、低周 期属性类的领域;4)当行业低谷来临,不具备成本、规模、安全、环保优势的中小企业 难以为继,将加速淘汰出清,而具有完善的产业链结构、突出的研发实力、规模效益显 著、抗周期能力优异的各子行业龙头,在产品价格不济、行业衰退周期中不仅可以自保 性经营,反而还会逆势扩充产能,或通过并购、重组、整合“小而散”产能份额等带来的 盈利增量,助力公司加速成长、业绩创新高;5)各地方、各级环境督查力度加大且多次 “回头看”,并继续高度重视安全生产问题,违规建设、生产技术不达标、安全隐患突出 的化工企业将加速退出。2018 年-2019 年,我国多数化工子行业产能出清结束,已开启或即将开启新一轮的 产能周期投放/释放期。整体而言,2020 年上半年,受贸易摩擦、逆全球化、NCP 疫情 冲击等的影响,全球经济放缓,化工景气面临压力,化工品价格下行带动 PPI 同比跌幅 扩大;同时,多项化工新建项目被搁置,目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水平仍处于底部区间, 但现已出现恢复趋势。从全球来看,全球化工行业资本开支将平稳增长。据 Statista 预测, 到 2023 年,全球化学工业资本支出总额预计将达到 2,390 亿美元。即使未来海外需求大幅复苏,海外化工巨头的开工、销售体系等或无法快速恢 复。2020 年全球发生新冠疫情,海外国家防疫不力,海外疫情持续蔓延,整体海外 需求受到较为明显压制,原油价格亦大幅下跌。根据卓创资讯数据,2019 年底 WTI 原油报 61.72 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报 68.16 美元/桶,2020 年 4 月 20 日,WTI 原油 一度下跌至-37.63 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也下跌至 25.57 美元/桶的历史低位。彼时拖 累多数化工品价格大幅下跌。疫情期间,化工企业开工、运输等方面亦受到一定的 冲击。受多种因素影响,海外化工企业业绩大幅下滑。根据时代周报数据,世界 500 强中的原油公司,2019 年的总利润较 2018 年下跌了 33%,其中 BP 的利润大幅下跌 了 57%。根据新浪财经报道,巴斯夫(BASF)2020 年第二季度销售额降低 12%, 为 127 亿欧元(约 150 亿美元);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前收益为 2.26 亿欧元,较 2019 年第二季度下降 77%。赢创工业集团(Evonik)发布 2020 年第二季度财报:面对新 冠疫情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由于部分市场的需求明显疲软,公司第二季度销售额 与收益同比下降。销售额为 28.3 亿欧元(约 33.5 亿美元),下降 14%;调整后税息 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为 4.56 亿欧元,下降 19%。第二季度调整后净收益同比下降 30%,为 1.6 亿欧元。受业绩压力及需求疲弱影响,海外巨头频现裁员潮。 根据腾讯新闻网报道,9 月 22 日,全球最大的化工企业德国巴斯夫宣布,计划重新 调整其全球业务服务部,至 2022 年底将减员最多 2,000 人,2023 年起每年将节约 2 亿欧元左右。根据澎拜新闻报道,2020 年以来,瓦克化学、庄信万丰、PPG 工业、 陶氏化学、巴斯夫等化工企业相继宣布裁员计划。根据中国石化新闻网报道,11 月 23 日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表示将削减 1,900 个工作岗位,特别是其在休斯顿的办事 处。2021 年海外企业违约风险增加,中小化工企业或迎来破产潮。根据 FX168 财经 报社报道,2020 年 10 月份标普全球表示,在疫情冲击下许多欧美企业因无法正常运 营而陷入违约风险,预计未来 9 个月美国的企业违约率将从 6.2%升至 12.5%,欧洲 企业违约率将从 3.8%升至 8.5%。标普全球表示,收到降级警告的公司数量达到创纪 录的水平,以及信用质量的下降,违约率势将大幅上升。在此背景下,我们预计海 外中小型化工企业破产风险增加。另根据投天下报道,印度从 2020 年 3 月 24 日开 始进行全国封锁,并于下半年进入漫长的分阶段解封。一旦一些工厂被迫关停,恢 复生产并不容易。封锁一个月后,印度服装制造商协会(CMAI)公布的调查显示, 印度国内约 31%的服装工厂可能倒闭,约 250 万工人可能失去工作。2020 年海外化 工企业业绩承压,企业现金流断裂风险增加,加之化工巨头裁员潮频现,未来企业 违约风险增加,我们预计即使未来海外需求复苏,海外化工企业的开工率、销售体 系等无法快速恢复,企业产能扩张也将受到进一步抑制。纺服订单、有机硅订单内流开始印证“海外供给受扰”逻辑,未来生产经营稳 定的中国化工行业将充分受益于全球需求复苏。2020 年第二季度开始,中国疫情全 面受控,各行业企业开始正常生产,物流运输等全面恢复。随着国内需求逐渐复苏, 化工行业生产经营逐渐步入正轨,景气持续回暖。反观海外,疫情以来,海外供给 遭遇较大冲击,我们预计 2021 年海外供给或仍将无法全面恢复。1)海外装置开工 不稳,已有部分化工装置出现意外事故。例如,根据百川盈孚,2020 年 10 月份烯烃进口量同比下滑。除了海外装置计划内的检修以外,近期石脑油裂解装置故 障不断,加之受疫情影响,部分装置减产,导致烯烃进口量维持低位。2020 年 11 月初韩国 LG 装置意外停车,该装置重启时间或将延后至 2021 年初左右; 11 月 20 日,日本 JX 装置因故障而计划外停车,停车时间或将在 30 天以上。 我们预计受 2020 年海外装置开工不稳定影响,未来部分海外化工装置开工或仍将出现意外故障。建议关注甲醇、醋酸等子行业;2)受疫情影响,海外产能开工受阻, 无法承接大量订单。2020 年 5 月以来,海外需求有所复苏,但海外供给受疫情扰动 无法全面恢复生产,海外订单开始流入国内,部分化工产业链开启全面景气行情。 2020 年 10 月份以来,印度纺织厂商受疫情影响无法承接快速恢复的海外需求订单, 大量纺织订单流入国内进行生产,国内纺服织造产业链迎来了全面景气,上游化纤 原料充分受益。例如,根据 Wind 数据,涤纶短纤库存一度下降至负值,即存在订单超签现象。我们认为,此次印度纺服订单和有机硅订单内流,即是“海外供给受扰” 逻辑的印证。即使没有疫情到来,部分化工品海外装置年限较为久远,未来海外装置开工或 存变量。尽管曾经海外化工产业领先于中国,但部分化工品生产装置运行年限较为 久远,近年来频繁发生事故,又是遭遇不可抗力。我们认为,即使没有疫情,这些 化工品生产装置未来出现事故概率本就较大,容易造成全球产能供给扰动。例如, 海外醋酸装置运行年限较为久远,2018 年海外醋酸装置遭遇不可抗力,叠加彼时化 工行业高景气,根据 Wind 数据,醋酸价格一度上涨至 5,500 元/吨的历史高点。反观 中国,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业日渐强大,中国化工企业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及装 置、结合本土经验进行技改,又或是自主研发突破国外技术封锁等手段,部分化工 品生产技术开始领先世界,随后国内这些化工品产能开始持续扩张,甚至打造上下 游一体化相关配套设施,降低生产成本,凸显规模化生产优势,获取行业超额收益。 而国内如 MTO 装置、大型水煤浆装置、炼化一体化装置等,均是近年来新上的装 置,运行相对稳定。若未来海外装置出现意外事故或是较为严重的不可抗力,我们 预计国内化工企业将充分受益。另外,尽管部分国内化工子行业产能正在持续扩张, 但这些产能或处于计划阶段,亦或是处于建设阶段,亦或是处于产能爬坡阶段,短 时间内产能无法全面释放。我们建议继续关注醋酸行业,关注大炼化、尿素等出口 占比较大的化工子行业。疫情洗牌加速提升中国化工行业话语权,化工品订单内流或将可持续。考虑到 海外疫情形势反复,我们预计海外化工品供应恢复速度有限,我国化工品或将加速 扩大占全球市场占有率,中国化工产业将在未来海外需求复苏中充分受益。叠加全 球化工制造业向我国集中的大趋势,我们预计化工品订单内流并非短期不可持续事 件,全球化工行业经过此次疫情洗牌,国内化工供应链在世界化工产业的话语权将 大幅提升。3.1、 民营大炼化强势崛起,中国剑指全球第一大炼油国2020 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肆虐,造成石油需求锐减,全球范围内中国炼厂率 先强势复苏。由于我国疫情防控及时有效,根据卓创资讯数据,山东地炼开工负荷 于 2 月末触底,此后强势反弹,4 月初开工负荷恢复至 70%以上;主营炼厂开工负荷 于 4 月初触底,此后同样呈现强势的 V 型反弹。总体而言,我国炼厂在经历了 2020 年初新冠疫情的冲击后,4 月基本恢复产出。根据卓创资讯数据,截至 11 月末,主 营炼厂和山东地炼的工负荷分别为 74.33%和 74.93%,依旧维持在高位运行。而我国以外的炼厂却在持续遭受重创,永久性关闭加速。2020 年以来,在全球 疫情迅猛蔓延导致境外需求放缓、世界经济增速大幅下滑、主要经济体普遍低迷、 国际油价大幅波动并维持低位、北美飓风天气持续的背景下,国外石油及化工企业的销售、盈利能力、扩张能力更是遭受重创,大量欧美炼油厂正面临着永久关闭的 风险。然而,2020 年以来,在世界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油价剧烈波动下,我国化工企 业均已体现出显著、持续的抗风险能力:得益于靠近快速增长的需求中心,塑料和 燃料需求给亚洲炼油厂带来了新的增长动能,中国炼油、炼化厂正在加速崛起。我 们看好全球炼油、炼厂的结构性调整将加速,中国的大型炼化项目陆续投产中,欧 美炼厂中装置年限长、单体小、竞争力差的炼油炼化装置将加速淘汰,国内化工龙 头“全球化再布局”开启快进键。受益于我国民营大炼化强势崛起,PX 进口依赖度快速下降。2019 年全球 PX 产 能大幅扩张,据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统计,2019 年全球 PX 产能为 5,770 万吨,产 量为 4,668 万吨,同比分别增长 12.6%和 3.9%。东北亚地区 PX 的供给和需求均居全 球首位,引领全球 PX 行业发展,截至 2019 年底,东北亚地区 PX 产能合计占比全 球产能的 63%,需求占比全球的 70%。其中,中国大陆地区的 PX 产能位列全球第 一,据百川盈孚统计,截至 2019 年底,中国大陆地区的产能为 2,053 万吨,占比全 球总产能的 36%,其次是韩国、印度、日本,产能分别为 993 万吨、587 万吨、399 万吨,分别占比全球产能的 17%、10%、7%。民营炼化企业快速崛起,成为我国 PX 供应的主力军。2014 年左右我国 PX 行业发展还存在一定局限性,主要由于我国 PX 行业进入门槛较高,对资金要求、抗风险能力及工艺技术均有严格要求;其次,PX 毒性的争议广受关注,也存在一定的民间阻力。我国 PX 行业在经历了多年的建设投 资沉寂期后,在 2019 年迎来投产高峰,2019 年国内新增 PX 产能合计达 1,075 万吨/ 年,同比增长 78%。恒力石化和浙石化两套超大型装置投产进一步打破了传统三桶 油主导的行业格局,截至目前,我国民营炼化企业的产能占比已超 50%,成为我国 PX 供应的主力军。目前国内 PX 供应仍存缺口,进口替代快速推进。我国一直以来是 PX 市场最大 的需求国,且需求增速较快。据卓创资讯统计,我国 2009 年 PX 的表观消费量为 817 万吨,2018 年已大幅提升至 2,662 万吨,2009-2018 年我国 PX 表观消费量的年均复 合增速为 14%。但是在 2009-2018 年我国 PX 项目上马速度较慢,这 9 年间我国 PX产量的年均复合增速仅为 8.6%,远低于需求增速,导致我国 PX 在供应上存在较大 缺口,进口依存度较高,据卓创资讯统计,2018 年我国 PX 进口依存度高达 60%左 右。2019 年,我国 PX 产能迎来较快增长,PX 产量也得以明显提升,据卓创资讯统 计,2019 年我国 PX 产量为 1,464 万吨,同比增长 43.1%,2019 年 PX 进口依存度也 下降至 50%左右,较 2018 年大幅下降 10%,我国 PX 产能的集中释放快速推动了 我国 PX 行业的进口替代进程。据百川盈孚和卓创资讯统计,未来 2 年左右我国将有 1,800 万吨 PX 项目投产, 全部投产后我国 PX 总产能将超 4,400 万吨。而 2009 年至 2019 年我国 PX 表观消费 量的年均复合增速为 14%左右,乐观假设 2020 年-2022 年我国 PX 表观消费量保持 10%左右的增速,可推算出 2022 年我国 PX 需求量约为 3,850 万吨,届时我国 PX 产 能将在实现自给自足的基础上出现产能过剩。随着本轮 PX 扩能高峰释放,世界 PX 格局也将迎来大变革,预计我国进口依赖度将进一步降低,东南亚、日韩、台湾地 区规模小、成本高、生产工艺较为落后的 PX 装置或将率先出局,我国将成为 PX-PTA 产业链第一大生产国。如果没有中国需求的支撑,日本 JX、韩国乐天化工、韩国 SK、 现代科斯莫石化公司等 PX 生产商的利润率或将进一步下滑。我们预计,在我国全产 业链民营大炼化快速崛起的同时,亚洲其他地区 PX 出口企业的开工率将遭受严峻挑 战,在炼油和芳烃综合利润率较低的地区,生产商关闭或整合产能的可能性会进一步加大。日本和韩国的 PX 出口商正在面临进退两难境地:继续争夺日益萎缩的 PX 出口市场,还是将芳烃原料转向规模大但是竞争更加激烈的汽油市场。在全球炼厂 的本轮激烈竞争和厮杀当中,我国民营大炼化具备全产业链(原油-PX-PTA-涤纶) 优势、装置先进的后发优势、规模化优势和成本优势,预计我国民营大炼化行业领 军者最终将脱颖而出。受益标的:恒力石化、荣盛石化。3.2、 醋酸:未来醋酸装置频繁故障检修、醋酸供给紧张或为常态国内外大部分醋酸装置装置年限较大,故障相对频发。2018 年由于醋酸海外装 置遭遇不可抗力,叠加彼时化工行业高景气,根据 Wind 数据,醋酸价格一度上涨至 5,500 元/吨。2019 年以来,仅恒力石化 35 万吨新装置从开工至 2020 年 11 月未曾检 修,国内醋酸装置意外故障亦相对较多。我们预计未来醋酸装置频繁故障检修、醋 酸供给紧张或为常态,将支撑未来醋酸价格进一步上涨。3.3、 代森锰锌:印度供应商交货迟缓,部分订单流入国内印度代森锰锌供应商受疫情影响交货迟缓,部分海外订单向国内转移。根据百 川盈孚数据,近期代森锰锌价格小幅上调 500 元/吨,目前代森锰锌 90%原粉主流上 海港提货价 20,500-21,000 元/吨,80%可湿粉上海港主流发到价至 19,000-19,500 元/ 吨。需求端,当前国外市场旺盛。但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印度供应商交货迟缓,部 分海外订单转向中国,国内库存低位。成本端,上游原料乙二胺等产品价格提涨, 支撑代森锰锌价格上涨。我们预计短期代森锰锌市场或存继续上调预期。目前利民 股份为全球代森锰锌龙头,拥有代森锰锌产能 3.5 万吨,子公司 1 万吨代森锰锌 DF 新产能有望于 2020 年 Q4 投产。目前印度厂商受疫情影响无法稳定供应代森锰锌, 造成全球代森锰锌供给扰动,订单流入国内,代森锰锌价格有所上涨。而利民股份 稳定生产,且利民股份代森锰锌新产能或即将投放,我们预计公司有望在未来海外 需求复苏中充分受益。……(报告观点属于原作者,仅供参考。报告来源:开源证券)如需完整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官网】。

意境

2019年中国炼油化工行业市场分析:结构性产能过剩趋重 民营企业成为发展主力军

目前,我国主要石化产品生产能力位居世界前列,2018年炼油能力大8.31万吨,但产业一体化水平偏低,高端石化产品发展滞后,供给存在结构性短缺,部分传统领域行业产能过剩严重,短期内化解产能过剩的压力巨大。为完善我国石化产业布局和安全环保集约发展,我国提出将重点建设大连长兴岛(西中岛)、河北曹妃甸、江苏连云港、上海漕泾、浙江宁波、广东惠州、福建古雷七大石化产业基地建设,并鼓励支持民营和外资企业独资或控股投资石化产业。而随着民营大型炼化项目的投产,炼油化工行业产能将进一步过剩。政策推动建设七大石化产业基地我国石化空间布局基本形成目前,我国主要石化产品生产能力位居世界前列,但产业一体化水平偏低,高端石化产品发展滞后,供给存在结构性短缺,部分传统领域行业产能过剩严重,短期内化解产能过剩的压力巨大。因此,未来完善我国石化产业布局和安全环保集约发展,2015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石化产业布局方案》,《方案》提出未来我国将重点建设大连长兴岛(西中岛)、河北曹妃甸、江苏连云港、上海漕泾、浙江宁波、广东惠州、福建古雷七大石化产业基地建设,并推动这些基地的炼油厂和化工的一体化、乙烷和芳烃项目。《方案》还提出,今后新建大型炼化项目,原则上优先布局在七大基地。根据石化基地布局来看,七大基地全部投射沿海重点开发地区,瞄准现有三大石化集聚区,同时立足于海上能源资源进口的重要通道。如上海漕泾、浙江宁波、江苏连云港三大基地位于长三角地区,该区域是当前国家实施“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两大战略的关键交汇区域;广东惠州、福建古雷两大基地位于泛珠三角地区,面向港澳台,是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承载腹地;大连长兴岛、河北曹妃甸两大基地位于环渤海地区,是国家实施京津冀协同战略的集中辐射区域。我国炼油能力结构性过剩趋重,预计2019年过剩能力达到1.2亿吨/年自2002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产能炼油国后,中国炼油能力结构性过剩趋重。2016-2018年,国内炼油能力已连增三年,2018年中国炼油能力为8.31亿吨/年,较上年净增2225万吨/年;其中新增能力3390万吨/年,淘汰落后能力1165万吨/年。中国新增炼能扩张势头强劲,落后产能淘汰速度和幅度不及预期,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净增超过全球净增能力的一半,但全国炼厂平均开工率72.9%,为全球最低。1978-2018年中国炼油能力统计变化情况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2018年7月,为促进石化产业升级,国务院通过《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提出支持民营和外资企业独资或控股投资石化产业。2018年12月,我国对民营企业开放的第一个重大炼化项目——恒力石化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中的大炼厂项目在辽宁省大连长兴岛正式投料开车,成为国家七大石化基地建设中最早建成、国内首个开车的全资民营大炼厂,也是我国第5家跻身2000万吨级的世界级大炼厂。预计2019年,地方民营大型炼化项目相继投产,全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将净增3200万吨/年,过剩能力达到1.2亿吨/年。民营企业炼油能力将提高到2.35亿吨/年,在全国炼油能力中的占比从2018年的25.6%升至27.2%。中国炼油行业向规模化、大型化发展,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随着大型炼化项目的不断投产,炼油生产向规模化、大型化发展。截至2018年底,我国1000万吨/年及以上规模级别的炼厂有28家,合计炼油能力3.7亿吨/年,占全国总炼油能力的44.5%;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的炼厂平均规模分别为765万吨/年和844万吨/年,已超过759万吨/年的世界平均水平。近年来,中国新投产、在建/规划的炼油项目体现了明显的基地化、大型化趋势。这些项目的炼油能力都达到1000万吨/年以上的规模,采用世界先进的技术,其设计、建设、生产运行和管理都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同时,民营企业成为中国炼油化工发展的生力军。中国炼油行业向规模化、大型化发展情况分析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来源: 前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