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所有人丨中国房地产行业“3·15”问卷来了,请查收!草佑

@所有人丨中国房地产行业“3·15”问卷来了,请查收!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房地产报”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又来了。回望过去一年,我们发现楼盘质量问题、虚假宣传、合同纠纷、精装修质量不达标等乱象时有发生,影响了消费者权益,也影响了行业整体形象与发展。鉴于此,中国房地产报、中房智库联合黑猫投诉发起“3·15”房地产行业问卷调查,揭示问题,推动变革。欢迎你的参与。参与问卷调查请责任编辑:马琳 刘亚中国房地产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抱抱熊

面试真题解析:某市开展一次房地产市场的调研,你如何开展工作?

【张旻讲面试】现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依然如一块巨大的蛋糕,吸引着无数人,但是房地产市场运行很不规范,且库存量大,现在领导让你对本市房地产市场的运行情况开展一次调研,你打算如何开展?【2016年3月23日市上海公务员面试题】【准确审题】出题意图:考察考生收集信息的能力。题目分析:本题是调研类题目,要开展的工作是一次针对本市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的调研。【答题思路】1、做好调研前期准备工作。2、向广大市民了解情况。3、向近期购房市民了解情况。4、向各楼盘售楼部工作人员了解情况。5、向楼盘开发商了解情况。6、向房产中介公司工作人员了解情况。7、向政府房管局工作人员了解情况。8、向政府国土资源局工作人员了解情况。9、做好数据信息整理、统计、分析,分析出本市房地产市场现状、风险,提出可行建议。【张旻老师示范作答】据统计,目前社会中与房地产行业相关的行业有近50多个,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行业。因此,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经济的方方面面。开展一次针对本市房地产行业发展情况的调研,就是要全面了解目前本市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现状,并找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提出合理建议,让本市房地产行业能够健康有序发展。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准备这样来开展好本次调研。第一:组织本单位工作人员尤其是曾经参加过调研工作的人员组成本次的调研团队,商讨好本次调研的具体时间段、人员分工,共同商涉及好合理的调研问卷,向领导申请好本次调研活动经费,采购好本次调研需要使用的调研物资,并对所有参加调研工作的人员开展一次调研前的培训,让每个调研团队成员都能掌握较专业的调研知识并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第二:在调研工作开展过程工通过在人流量较大的街道、广场、社区、写字楼等场所向本市广大市民发放现场问卷调查表、通过联合知名房地产网站开展网络问卷调查等形式向本市的广大市民了解:他们对目前城市房价的态度、意见、了解目前市民能够接受的房价大概是多少以及百姓对本市房地产发展的建议或想法等信息。第三:来到本市有代表性的楼盘或房管局,通过现场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向已经购房或者正在购房的市民了解:目前他们所购房产的价格、购房用途(如:自住、改善、子女教育、投资等)、购房付款方式是贷款还是全款、购房时最看重的因素以及他们家庭的收入和职业等相关信息。第四:通过现场走访的方式对全市各区的各类规模、地段的有一定代表性的楼盘销售工作人员进行调研。向他们了解目前消费者购房销售情况、销售单价、购房面积比率、购房者户籍来源、购房者目的、单位时间内楼盘销售情况以及库存量等信息。第五:通过现场走访全市各类规模、不同性质的楼盘开发商负责人向他们了解目:前在本市的投资意向、已投资金额、未来发展计划、楼盘销售数据、未来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对担心的问题等信息。第六:通过走访本市比较知名的房产中介的各门店,向他们的工作人员了解:目前本市二手房交易市场行情、交易价格、交易量、房产买卖双方统计数据等信息。第七:通过走访市房管局相关负责人的方式,向他了解目前本市房地产成交均价、各区楼盘成交均价、近期房价发展趋势、单位时间内房产成交价格和成交面积,各类面积房产成交套数及比率、目前本市楼盘库存数量统计数据等信息。第八:向是国土资源局的相关领导了解目前本市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面积、未来城市发展规划和方向、近期本市土地交易数量、交易面积、成交均价、房地产开发商拿地积极性等信息。最后,组织调查团队成员将从各个地方收集的数据进行汇总和整理,同时邀请房地产方面的专家进行分析,总结出目前本市房地产发展现状,并分析出未来本市房地产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将这些数据和问题以文字、图表的方式写成一份详实的调研报告呈现给单位领导,供领导参考。【张旻老师高分点拨】要答好本题主要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调研目的要明确,即要知道开展本次调研时为了全面了解本市房地产发展现状并从中及早发现可能存在风险。二是调研对象要丰富,要能够从多角度去了解本市房地产发展的信息。三是调研内容要有针对性,即收集的信息不但要丰富而且还要能够对了解本市房地产现状起到借鉴作用。

观过

@甘孜人,你有一份住房需求调查问卷待填写!来看看~

今(23)日四川三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责任公司发起康定市住房需求问卷调查如下您好!本次市场调查问卷主要在于更好地了解目前市民对于房地产的看法以及对住房的需求,为企业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所有数据只用于统计分析,问卷信息都将进行保密,请您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谢谢您的参与,同时预祝您端午节安康。审核:黄良富 责编:杨珂 编辑:田仁怡

负面

调查50个房产专家得出结论,86%的人认为房价要跌,没一个人看涨

楼盘网 原创/胡问卷调查:86%的专家认为房价会跌,看涨的专家一个都没有今年受特殊环境的影响,在第一季度里楼市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低潮期,特别是在2月份,很多城市出现了零成交的情况,直到3月份楼市才出现一定的回暖,对于今年楼市的走向,给了很多人不同的遐想空间,对于房产投资者来说,他们认为今年楼市会迎来一波少有的销量高峰甚至还会伴随房价上涨,因为前几个月很多打算买房的人消费被抑制了,接下来将会逐渐释放出来,加上这几年楼市调控太过严格,按照历年的判定现在差不多是时候放松了;而对于购房者来说,他们也害怕这种事情发生,毕竟这些年房价一直都处于一个明显上涨的状态,想要下跌似乎不太可能,即便是在今年的楼市环境下,不少人的看法也是如此,但真的还会是这样吗?最近中指调查《地产专家50人调研报告》显示,有86%的专家认为受此次影响,2020年全国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整体走势整体将是下跌的,只有14%的专家认为与去年基本持平,0%的专家认为房价会较去年上涨。另外中指收集了几千份调查报告显示,有70%的人因此推迟了购房计划。对于这份报告结果笔者认为还是比较中肯的,我们常说地产专家都是给开发商站台的,他们只会鼓吹房价上涨,但这次却给了我们不同寻常的答案,如果是一个两个专家说房价下跌,可能没有人会相信,可50个受访的专家大部分都这么认为,那么今年的楼市走向基本上就会像他们认为的那样了。从2016年楼市调控开始到去年,其实楼市早已进入了疲态,去年年中开始不少开发商就大打促销牌促进销售额,加上今年第一季度很多城市楼市都处于一个停摆的状态,那么今年对于开发商年初制定的年度目标来说,留给他们完成目标的时间只剩下9个月时间,在这9个月时间里,开发商的业绩压力是非常大的,如果真如很多人猜测的房价要涨,那么涨价之后还会有那么多人买房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今年不少人的收入都降低了,甚至有人已经丢了工作,在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之前,我想那些打算在今年买房的人肯定会推迟购房计划,如果开发商涨价,不仅不能挽回销量颓势,还会加剧他们的资金压力,我想这点他们应该想得到。过去一二十年是房地产市场从零开始的阶段,无论是房产规模还是房价,出现增长和上涨都是必然的,但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后,规模和房价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现在大城市的房价已经与国际大都市接轨,我们的房价在全球范围内来说都不低了,加上这些年该买房的已经买了房,而且房子还出现了严重过剩的情况,房价任意上涨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投资者想要主动操控房价不可能。今年将会是开发商们最近10年来最困难的时候,如果能够接受降价,那么将大大的增加他们的活下去的机会,如果还要死咬价格不放甚至想涨价,那么等待他们的肯定只有破产这条路,现在不少品牌房企已经启动了降价优惠的方案,折扣基本上都是几万十几万的,足以看出他们现在对于解决资金问题的积极性!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信息,请以实际情况为主。如有侵权,请原作者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修改,谢谢合作。

凯旋门

“3·15”买房调查问卷:7成受访网友曾遭遇买房纠纷

日前,信息时报联合新浪乐居开展“3·15”买房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7成网友在买房过程中遭遇了各种烦恼,而过半业主希望通过组建业委会去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法律人士提醒,买房遇到纠纷后,业主应首先采取主动积极的态度,与开发商协商。如果协商不能解决,业主可以向消费者协会、建委等部门投诉或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房屋质量是纠纷主要问题在调查问卷中,针对“你遭遇过买房纠纷吗?”这一问题,有73%的网友选择了“有”,仅有27%的人选择没有,证明买房过程中纠纷是普遍存在的。在纠纷的类型中,有72%的网友是因为“房屋质量问题”,有67%的网友是因为“物管问题”,而有50%的人则是因为入住后发现小区规划出现变更。房屋质量问题种类繁多,例如主体结构损坏、墙体裂缝、层高不足、房屋倾斜、门窗损坏、房屋漏水、房屋噪音、房屋设备不符合同约定等。这种质量问题,可能在收楼前就发现,也可能在入住后才发现。为了避免出现质量问题,业内人士建议消费者在买房时选择资信良好的开发商,并对开发商已建楼盘质量以及承建商资质做一番全面了解,将风险控制在前期。此外,专家还建议,入住之前应该向发展商要其出具《建筑工程质量认定书》,确定该楼已验收合格,并且与购房合同一致,再签署入住单。买房入住后,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就是物业管理了。随着物业管理纠纷案件逐年成倍增长,纠纷类型也从原先单纯的追索物业费纠纷转而向服务质量、乱收费、乱搭建以及解聘物业公司等引发的纠纷发展,而规划变更也成为主要纠纷的原因之一。有法律人士表示,在签订合同的同时,可以在合同里写明规划承诺,比如学位、绿化等问题,一旦有变更,业主今后维权也有文字依据。六成人寄望业委会维护权益面对买房纠纷,业主们是如何解决和处理的?有61%的网友表示“组建业委会维护自身权益”,有50%的网友则选择“自己和开发商沟通协商”,30%的网友选择“用法律武器”。广州市房地产中介协会法律咨询服务中心的张旭锋律师表示,买房遇到纠纷后,业主应首先采取主动积极的态度,与开发商协商。如果协商不能解决,业主可以向消费者协会、建委等部门投诉或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最重要的是消费者在发现房屋质量、物业管理等问题以后,一定要注意保留证据。不过,通过此次调查发现,大房企的业主纠纷事件相对较少,可见品牌和口碑的重要性。在不断的市场洗牌之下,房地产的“二八效益”也愈发明显。作为品牌的重要支撑力量,口碑也越来越成为购房者对地产品牌认可的重要一部分。在一项“买房更看重房企哪一方面”的调查中,选择“口碑”和“品牌”的网友占了70%。买房注意五大陷阱1 实地走访,勿听信销售吹嘘开发商经常会打各种广告,而销售人员的吹嘘也是天花乱坠。譬如“一线江景房”可能实际上就是一个小沟渠;“临近大公园”说不定距离公园几公里;“地铁首站”说不定出了地铁还要坐公交车……与其相信这些宣传,不如自己多走访,多探探周边的情况,做到心里有数。另外,不要完全听信销售人员吹嘘“未来楼盘周边有什么”,关于楼盘周围的部分规划,在规划局官网可以查到信息。2 别被漂亮的样板间迷花眼样板房既能让看房者了解户型结构,也能蒙蔽双眼。因为大部分样板间里面的家具都是定制的,在实际生活中很难买到一样的。而且对于样板间,开发商都是花了心思,请了专业人员来设计装修的。为了避免收楼后货不对板,最好要保留当时宣传的户型图以及样板房照片。3 注意合同补充条款中的猫腻签合同虽然是交易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但很多陷阱也需要睁大眼睛。因为不少开发商为了规避合同种种限制,往往会在附件中做文章。因此,购房者必须留意附件内容,一定要明确责任范围和违约后的补偿措施。如果开发商约定的责任范围不明确的,要向开发商做出明确的条款,合同内尽量不要出现“可能”“预计”等字眼。4 注意饥饿营销陷阱 谨慎交费“饥饿营销”是楼盘销售管用的伎俩,在购房者犹豫不决的时候,销售员一般会制造房源紧俏的压迫感,一定会对你说:“这套房源仅剩一两套,非常抢手,明天可能就没有了。”不管房源是否紧俏,购房者一定要冷静,不被其影响。因为按照正常的销售环节,楼盘都是分批推出。一是因为预售证不容易办,二是他们希望人为造成“货源紧俏”的假象。房屋单价、面积、**价、总价、楼层、朝向、贷款情况等等信息不完全弄清楚,千别不要稀里糊涂去交定金。而且在交费之前,可以仔细查验开发商的各种证件,以及在房管局官网查询楼盘的土地使用性质及使用年限等信息,避免被忽悠。5 收房时仔细验房 整改完再收楼到了交房时节,业主会收到一份收房通知书,写明收房时需要带的一系列资料以及缴纳的费用清单等。在收房交费之前,要仔细验房,主要看小区的道路、绿化、水电煤气、电梯、走道等一系列公共设施,以及自己房屋内是否有漏水、墙面空鼓、门窗不严实等等情况。若有不合格的,及时与开发商交涉整改,整改完成后再收房。【关注乐居买房,掌握购房好时机。】

不笑

问卷|2019年三季度房地产职业经理人信心指数调查正式启动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有人说卖房子的不如卖酱油的,我是很服气的。”9月23日下午,在万科的媒体交流会上,万科集团董事局主席郁亮在被问及做房地产的被卖酱油的超越时,这样说道。不管郁亮是不是服气,国内的产业格局都在悄然发生着改变,房地产需要寻找新的增长曲线。“信心比黄金重要。”一位TOP50房企营销总监这样感慨。上半年的短暂的“小阳春”曾让无数地产人看到春天的希望,但随即收紧加码的调控政策将房地产再次抛入冷静的现实中。即便是这样,对行业的信心和坚持还是让他们破除万难交出了一份一份漂亮的成绩单,每一项正向指标的背后无不凝结着地产人的大量心血。2019年已进入下半场,挑战仍在,职业经理人你们还好吗?中国房地产经理人信心指数(China Real-Estate Manager Confidence Index,简称“中房MCI指数”)自2018年全新改版,得到众多经理人的支持。关于行业、关于市场、关于企业、关于管理、关于成长,我们想让更多人听到你的声音。作为行业亲历者,你们的声音,是行业政策制定的参考依据,你们的信心,是行业更好发展的动力。中房MCI指数致力于给地产业界、置业投资者及专业人士提供行业信心参考。

其平也绳

疫情过后还买不买房?调查问卷结果出炉

都市快报讯 决定房产市场未来走向的,是每一个购房者的心态。疫情过后,还买不买房?有没有换房计划?看好哪一个板块?上周,都市快报北高峰观察栏目推出一份《杭州楼市关注度调查问卷》,从居住状态、购房意向、购房方式、楼市看法四个方面,设置了20个关于买房的问题,邀请读者填写。截至发稿,我们共收到1108份有效问卷,根据统计结果,我们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大家的购房选择,提供真实可靠的参考。您认为今年是在杭州买房的好时机吗?待疫情过后是否有在杭州买房计划?近日部分售楼部开放后,有没有去实地看过房?同时,我们还采访了3位不同类型的购房者。也许,从购房者心态的转变上,能给大家一点启发。65%以上的人认为今年是在杭州买房的好时机从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在疫情过后,67.8%的人有在杭州购房的计划,其中,自住的比例占68.64%。这说明,刚需买房者的脚步不会因为疫情而停下。60%以上的购房者倾向于选择一手住宅,仅有14.3%的购房者倾向于选择购买酒店式公寓。这同样体现了杭州购房群体的“刚需属性”。不过,因为疫情,近日去售楼部实地看过房的仅有9.32%,反倒33%的人关注或参与过线上购房。65.25%的被调查者认为,今年仍是在杭州买房的好时机。其中大部分人对杭州的城市吸引力感到自信,认为不论是人才的净流入还是疫情期间的表现,都会为杭州吸引来更多的人才,只要有人口不断流入,就为杭州楼市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好的基础。还有一小部分人则认为,2020年全年的经济会受疫情影响,因此杭州房价也会有所下滑,那么在这个相对的“低点”上,也是在杭购房的好时机。刚需不用急,慢慢摇号吧洪先生 26岁 互联网从业者“最近中介总是给我发房源,不过疫情期间还是得谨慎,不能总是出门,所以我都没去看。”洪先生刚刚结束14天的居家隔离,投入新一年的工作。这是他在杭州工作的第4个年头,事业上了一个台阶,楼市感觉也蛮稳健,于是,他将在杭州“买房置业”提上了日程。去年夏天,小洪就开始有意无意地看房了。“天气还没有热起来的时候看过几套二手房”,没有让他心动。过了几个月,看过的那几套二手房都还没卖掉,有的价格还往下降了点。小洪就更加不着急了,看房的脚步慢了下来,将目光转向了相对便宜些的一手房,“感觉还是摇号比较划算”。不过,他参与过两次摇号,都没中签,不免有些气馁。“今年疫情突然暴发,估计经济形势会受影响,有些行业可能投资都收不回来,而买房不是小钱,我估计市场的需求可能会变少,二手房价还会有小幅度的下降,一手房摇号的人数应该也不会有去年那么多了。本来我就不怎么着急,现在更不用着急了,慢慢摇号吧。”小洪说。最近,小洪也看到过一些楼盘在网上发布的优惠信息,比如线上看房、30天无理由退房、付定金抵房款之类,都不能打动他掏出钱包。“房子嘛,人生大事,几百万的钱花下去,还是要去现场仔细看过房子,才能做决定的”。同时,他认为这些优惠措施并没有给出真正的优惠,更多的是一种促销手段。“我看过几家开发商的优惠活动,很多都是针对酒店式公寓的,真正给到杭州主城区住宅楼盘的优惠很少很少。”小洪说,自己的目标板块在三墩。“有地铁、有商场,工作生活对我来说都还比较方便,并且属于主城区的洼地,相对比较适合我。”改善今年的目标是换个大房子姜先生 31岁 文字工作者姜先生当年还是刚需的时候,眼光可谓“稳准狠”,用很低的价格购入了60平方米的首套房,如今5年过去,这套小户型的市场价已经涨了一倍,而他对房子的需求也已经有了变化。喜欢购买动漫手办的他,动不动就要往家里搬进一个又一个大箱子,还要放在展示柜里妥善保存。现在,姜先生家的书房、卧室、客厅,甚至走廊上都摆满了东西,他和老婆两个人站在屋里都嫌挤。再加上这两年准备生个娃,家里的空间就更显得局促了。以小换大,是姜先生今年的目标。“我主要想在城北换一套,比较看好万象城幸福里,想去摇号试试,离老人近一些。最好能买到一手房,这次疫情也让我们体会到了,不论是自住体验还是安全上,品牌开发商的一手房还是要比老房子好。”过年前,他联系了中介,参考同小区同户型的成交价格,把自己的这套小房子挂了上去,不过来看房的人并不多。年后本应是二手房交易的“小阳春”,但因为疫情来袭,“小阳春”也迟迟没有到来。但姜先生也没有因此变得心焦。“虽然听说眼下二手房有点卖不动,受疫情影响,最近更是连看房的人都没有了。但我的房子是小户型,房子本身也没什么硬伤,相比那些大户型来说,还是好脱手一些,我觉得只是时间问题。”他表示不会因为疫情影响而搁置换房计划,“这段时间房企、银行都释放了积极的信号,我觉得杭州的楼市非常稳健!所以,有信心今年按计划做好房子的置换”。投资今年不打算再买房吴先生 38岁 制造业从业者吴先生是身边朋友眼中的“成功人士”。早在吴先生还是“小吴”的时候,就靠在三四线城市精准投资,赚到了第一桶金,后来,靠多年的打拼及独到的投资眼光,年纪轻轻就实现了财务自由。手头资金充裕的他,年前本来考虑过买房投资的,不过现在,说起房子的话题,他叹了口气,“今年不打算再买房子了”。原因有三。一是不缺房子住,也没想过炒房,买房本来也只是资产的一种配置;二是正在进行二次创业的他,受疫情影响,今年的信心没有那么足,手里仍需现金流保底才更有安全感,“这个钱不能随便花出去了”。第三个原因,吴先生认为:“随着目前国民负债率普遍攀升,房地产受政策调控的影响会越来越大,房产市场会越来越稳。不仅是国家层面提出房住不炒,具体到每个城市,还有针对房产的一城一策。房产市场一定是越来越稳的,那么投资属性就会比较弱。我作为资产配置考虑,房产占的比例也不宜再增加。”至于今年的房地产行情走势,吴先生认为,目前有疫情的不可抗力因素在,导致成交端“冰冻”。待疫情过后,肯定会先稳一段时间,到今年下半年,成交量才会上去,价格以稳为主,或许也会有一个小幅度的上扬。您认为今年是在杭州买房的好时机吗?待疫情过后是否有在杭州买房计划近日部分售楼部开放后,有没有去实地看过房?

子曰

问卷调查:86%专家认为房价会跌,看涨的专家一个都没有

本文来源:楼盘网南宁,更多内容请关注原创作者原文:今年受特殊环境的影响,在第一季度里楼市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低潮期,特别是在2月份,很多城市出现了零成交的情况,直到3月份楼市才出现一定的回暖,对于今年楼市的走向,给了很多人不同的遐想空间,对于房产投资者来说,他们认为今年楼市会迎来一波少有的销量高峰甚至还会伴随房价上涨,因为前几个月很多打算买房的人消费被抑制了,接下来将会逐渐释放出来,加上这几年楼市调控太过严格,按照历年的判定现在差不多是时候放松了;而对于购房者来说,他们也害怕这种事情发生,毕竟这些年房价一直都处于一个明显上涨的状态,想要下跌似乎不太可能,即便是在今年的楼市环境下,不少人的看法也是如此,但真的还会是这样吗?最近中指调查《地产专家50人调研报告》显示,有86%的专家认为受此次影响,2020年全国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整体走势整体将是下跌的,只有14%的专家认为与去年基本持平,0%的专家认为房价会较去年上涨。另外中指收集了几千份调查报告显示,有70%的人因此推迟了购房计划。对于这份报告结果笔者认为还是比较中肯的,我们常说地产专家都是给开发商站台的,他们只会鼓吹房价上涨,但这次却给了我们不同寻常的答案,如果是一个两个专家说房价下跌,可能没有人会相信,可50个受访的专家大部分都这么认为,那么今年的楼市走向基本上就会像他们认为的那样了。从2016年楼市调控开始到去年,其实楼市早已进入了疲态,去年年中开始不少开发商就大打促销牌促进销售额,加上今年第一季度很多城市楼市都处于一个停摆的状态,那么今年对于开发商年初制定的年度目标来说,留给他们完成目标的时间只剩下9个月时间,在这9个月时间里,开发商的业绩压力是非常大的,如果真如很多人猜测的房价要涨,那么涨价之后还会有那么多人买房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今年不少人的收入都降低了,甚至有人已经丢了工作,在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之前,我想那些打算在今年买房的人肯定会推迟购房计划,如果开发商涨价,不仅不能挽回销量颓势,还会加剧他们的资金压力,我想这点他们应该想得到。过去一二十年是房地产市场从零开始的阶段,无论是房产规模还是房价,出现增长和上涨都是必然的,但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后,规模和房价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现在大城市的房价已经与国际大都市接轨,我们的房价在全球范围内来说都不低了,加上这些年该买房的已经买了房,而且房子还出现了严重过剩的情况,房价任意上涨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投资者想要主动操控房价不可能。今年将会是开发商们最近10年来最困难的时候,如果能够接受降价,那么将大大的增加他们的活下去的机会,如果还要死咬价格不放甚至想涨价,那么等待他们的肯定只有破产这条路,现在不少品牌房企已经启动了降价优惠的方案,折扣基本上都是几万十几万的,足以看出他们现在对于解决资金问题的积极性!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信息,请以实际情况为主。如有侵权,请原作者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修改,谢谢合作。

圣人愚钝

问卷|“3·15”楼市调查:您在购房时遭遇过哪些黑幕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1.您的性别是:A.男B.女2.您的年龄是:A.25岁以下B.25-35岁C.35-45岁D.45-55岁E.55岁以上3.您的学历是:A.大专以下B.大专C.本科D.硕士E.硕士以上4.您的个人月收入:A.3000至5000元B.5000至8000元C.1万至1.5万元D.2万至3万元E.5万元5.您现在是否实现自由住房:A.是,已购房B.否,租房C.否,与家人住在一起6.您买房最看重哪个因素(可多选):A.物业管理B.小区环境C.地理位置(学区房、离地铁近)D.开发商知名度E.价格F.户型G.升值空间H.其他______________7.您有遇到过房产纠纷吗:A.有B.没有C.自己没有遇到过,但身边朋友有遇到过8.您或者您的朋友在房屋买卖过程中遇到过哪些问题(可多选):A.项目五证不全B.开发商发布虚假广告C.开发商捆绑销售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车位D.开发商备案价格未公示E.延期交房F.遭遇合同诈骗,购房合同中有霸王条款G.楼盘质量问题H.其他______________9.交房后,您或者您的朋友又遇到哪些问题(可多选):A.小区建设与规划不符合B.收房后,房屋质量出现问题C.小区周边配套设施和宣传广告不符D.停车位纠纷E.小区物业管理不到位F.其他_________10.您或者您的朋友在租房过程中,遇到过哪些问题(可多选):A.中介公司哄抬房租、恶意克扣押金租金B.房地产经纪公司推荐租赁消费贷款业务C.中介公司发布虚假房源信息D.租住房间是隔断房E.中介机构强行收取各类费用F.曾被中介公司威胁、恐吓或堵锁眼、断水断电、辱骂骚扰、言语恐吓等G.其他_________11.当您或者您的朋友在购房或者租房过程中遇到纠纷和开发商或者中介公司协调解决时,对方的态度是:A.很好,对方积极寻找解决方案B.一般,对方一直在推卸责任C.恶劣,被拒之门外D.其他_________12.当在购房或者租房过程中遇到纠纷,您会选择哪种渠道维护自己的权益(可多选):A.不投诉,自认倒霉B.向相关部门投诉C.与开发商有关部门进行协调沟通D.寻求法律的帮助E.找媒体曝光F.在网络平台上曝光G.与其他受害者一起拉横幅维权H.其他_________13.目前所遇到的问题解决了吗:A.解决了B.没有解决C.其他_________14.个人认为哪些开发商的项目值得购买(可多选):A.恒大B.万科C.碧桂园D.绿城E.星河湾F.荣盛G.保利H.龙湖I.金地J.融创K.绿地L.中梁M.中海N.龙光O.世茂P.阳光城Q.禹洲15.您认为品牌企业开发的项目质量更可控吗:A.是B.不是C.关系不大16.对于地产企业您有什么话要说:A.质量有保障,打造有品质社区B.价格公正,没有欺诈C.诚信经营17.希望政府部门有什么举措:A.加大监管力度B.加大处罚C.项目出现问题终身严禁进入开发市场责任编辑:马琳 曹冉京

姬莓

调研丨辽宁省“3·15”楼市调查:50%购房者认为品牌企业开发的项目质量更可控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中房报记者 孟双奎 通讯员 杨晓宁 | 沈阳报道又是一年“3·15”,各行各业消费维权问题再次被放到聚光灯下。和一般消费维权不同,房子作为重要的生活之所,购房维权似乎更为漫长和艰辛。购房合同陷阱、霸王条款、装修偷梁换柱、配套凭空消失、延期无法进驻、质量堪忧等,这些已成为老百姓最容易遇到的问题,业主集体维权事件也屡见不鲜。消费者在购房过程中都遭遇过哪些“黑幕”?他们的维权意识如何?通过何种渠道维护自己的权益?希望政府部门采取何种举措?对此,中国房地产报(微信ID:china-crb)记者开展了“辽宁省3·15楼市问卷调研”,调查结果表明楼市普遍存在诚信缺失问题,也反应了房地产市场中买卖双方不平等的交易关系。━━━━购房陷阱中延期交房合同陷阱占比最高参与此次问卷的消费主体年龄结构为35-55岁,其中45-55岁占比40%,35-45岁占比25%,多是以中青年为主体的中档收入人群。问卷表明,地理位置、小区环境、物业管理是消费者买房最看重的三个要素,其次为开发商、知名度、户型三个要素。参与问卷的消费者中,近八成的人遭遇过购房陷阱,身边亲友曾遭遇购房陷阱的占比也不在少数。买房是一个需要“懂行”的技术活,因为牵扯的专业细节太多,让很多购房者很容易忽略或被骗。对于购房中遇到的问题,半数以上业主曾遭遇过合同欺诈与霸王条款,延期交房更成为普遍存在的热点。问卷表明,房屋交付后,真实情况与开发商期许也存在着巨大的落差:小区建设与规划不符、物业管理不到位、周边配套达不到相应标准、房屋出现问题质量也不断涌现。随着私家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小区业主对停车位的需求大幅增长,业主与开发商因车位问题发生的纠纷屡见不鲜,近年来小区车位纠纷也频繁被爆出。━━━━消费者维权意识强烈但问题大多未能解决不仅购房存在诸多防不胜防的陷阱,租房市场也普遍存在维权问题,中介公司发布虚假房源信息,哄抬房租甚至恶意克扣押金租金,也是不少消费者遭遇过的租房陷阱。在购房或者租房过程中遇到纠纷的消费者,在和开发商或者中介公司协调解决时,对方大多态度恶劣、推卸责任,45%的消费者曾被拒之门外。在维权方式的选择中,寻求法律帮助的消费者占比67%,80%的消费者曾向有关部门投诉或求助媒体,还有部分消费者选择了自行与开发商有关部门进行协调沟通,或与其他受害者联合进行维权交涉,由此也可以看出,集体维权已经成为很多维权者无奈的选择。更有少部分购房者选择“自认倒霉”。也有留言表示,维权措施虽然要多管齐下,但依靠法律的力量才是王道。调查显示,虽然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但维权解决途径依然薄弱,在消费问题解决情况方面,97.5%的消费者反映,维权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地产呼唤诚信经营行业秩序急需规范您认为品牌企业开发的项目质量更可控吗?一半以上的业主选择是肯定的,相对而言,品牌房企的商品和服务或将更好,是很多购房者的第一选择。但从近几年维权案件来看,有关品牌房企的维权也不在少数。对于地产企业,广大业主呼吁诚信经营,做到价格公正,质量有保障,打造品质社区,希望更多房企能够透明交易,规范管理,践行承诺,不辜负消费者的选择和信赖。广大消费者也表达了进一步规范购房市场管理的诉求,希望政府部门能够加大监管与处罚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制止诚信缺失行为,项目出现问题终身严禁进入开发市场,维护行业市场秩序。法律时代的当下,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提升对市场的规范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无疑能起到助推作用。但房屋属于大宗交易的刚需商品,少则几十万元,多则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对于广大购房者来说,维权是一个漫长且艰辛的过程,绝大部分维权事件因为周期长、取证不足、诉讼繁琐、赔偿困难、维权成本过高等原因,最后不得不“夭折”在维权之路上。在此也呼吁广大房企能够坚守诚信经营,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不打折扣,维护买卖双方公平交易的关系,回归市场本源;主动履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责任,共同维护市场秩序,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责任编辑:马琳 曹冉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