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打造世界级多学科统计研究平台轮不辗地

打造世界级多学科统计研究平台

12月4日至6日,“2020深圳统计与数据科学国际前沿论坛”在南方科技大学举行。11位统计和数据科学大咖齐聚一堂,带来水平顶尖的学术报告。专家学者们围绕统计、数据科学等主题展开了交流和讨论,聚焦行业前沿焦点。据悉,参加此次论坛的专家阵容十分强大。除了中科院院士马志明、鄂维南、徐宗本,享有盛名的统计学界杰出学者范剑青等,还有深耕于业界的资深专家,如滴滴统计学首席科学家朱宏图教授等。主办方表示,希望此次论坛可以为来自国(境)内外统计学者提供一个自由的交流平台,就全球统计与数据科学前沿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在相关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应用推广等方面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深入探讨。因为疫情的原因,论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此次论坛的主办单位为南方科技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系。统计与数据科学系是南科大一个“年轻”的系,2019年4月才建立。系主任邵启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统计与数据科学系成立只有一年多时间,但发展迅速。到目前为止,已有12位专任教师和4位双聘教师,主要涵盖统计与数据科学基础理论、生物医学统计、金融统计、数据科学等研究领域。“我们不仅已有统计学本科专业,同时已申请数据科学本科专业。此外,也有硕士和博士授予权。”邵启满表示,统计与数据科学系已经搭建了完备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邵启满表示,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经到来,统计学开始渗透到各行各业之中,逐渐成为一门综合性、多科性的学科。“我们目前正处在一个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与统计学息息相关。其中,《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的指示。”邵启满表示,南科大统计与数据科学系“生逢其时”。而有了统计学这个“支点”,也可以“撬动”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10月揭牌的南科大生物医学统计中心就是最好的例证。邵启满说:“生物医学统计中心已经与南科大医学院、生物系、化学系、深圳应用数学中心、南科大医院、深圳市儿童医院等科研机构和院系建立紧密联系,联合开展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邵启满表示,未来,统计与数据科学系还将继续致力于多学科交叉发展建设,打造一流的交叉学科科研平台,如金融统计中心、数据科学中心等。谈及未来的规划,邵启满表示,未来将继续致力于汇聚培育一流的师资队伍,打造世界级多学科交叉创新的统计研究平台。如:利用学校及学院的优势和特色,发展优势学科,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一流统计与数据科学学科,培养大批相关领域拔尖创新人才,早日实现建设国际一流的教育培养和研究基地的目标。“我的愿望是希望经过5至10年的努力,在中国的南方有一个可以被人记住的统计与数据科学系,会自然地想到南方科技大学。”邵启满充满期待地说。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

能不胜任

日本统计研究发现:中美合著论文数量近些年激增

原标题:日本统计研究发现:中美合著论文数量近些年激增参考消息网8月12日报道 据日本《每日新闻》8月11日报道,日本文部科学省科学技术与学术政策研究所分析了2015年至2017年间多国研究人员合著论文的情况,发现美国研究人员的合著对象最多的是中国研究人员,其数量和近10年与英国、日本等国家的合著数量相比激增明显。日媒称,随着中国研究实力的崛起,美国深化了在科学研究层面与中国的合作关系。报道称,日本文部科学省按照研究人员所属机构的所在国分析了全球出版的论文,得出了三年的平均值。美国合著对象国的占比在2005年至2007年的情况为:英国12.9%,排名第一;中国8.7%,排名第四。然而,在10年后的2015年至2017年,中国占比大幅增加至24.3%,跃居首位;英国占比13.9%,降至第二。报道指出,中国的研究活动非常活跃,论文数量激增至10年前的近4倍。中国赴美在科学工程领域深造的研究生数量逐年增加,在美国从事研究的中国籍研究生2017年约有8万人。这些年轻人回国后可能会继续与美国的科学家合作研究,这或许是中美合著论文数量激增的一个原因。报道还称,2005年至2007年,日本和中国在国际合著论文数量上都是年均1.8万篇左右,但到了2015年至2017年,日本为2.59万篇,中国为8.05万篇,差距逐渐拉大。另一方面,日本国际合著论文占其论文总量的比例为32.9%,高于中国的27%。日本与中国最大的合著对象国与10年前一样,都是美国。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来源:参考消息

德国版

安全统计研究的分析方法

安全统计研究的分析方法包括四大方法:空间自相关方法,聚类分析法、灰色统计法、实验数据统计方法。那么,怎么理解这四大方法呢?1.空间自相关方法1)空间自相关方法是研究空间中某空间单元与其周围空间单元就某种特征值,进行空间自相关性程度的计算,以分析这些空间单元在空间分现象的特征的统计分析方法2)研究对象是两个或多个属性变量间的相互关系及关联程度,以及同一属性值在不同空间位置上的相关关系及关联程度3)优点是可同时满足独立性和大样本两个假设,可以用图形示意区域集聚事故的类型,而且还可用一些量化指标,揭示研究区域内事故发生的空间格局空间自相关方法2. 聚类分析法1)聚类分析法就是输入一组未分类的数据,通过分析数据,确定每个记录所属的类别,把相似性大的对象聚集为一个类2)主要用于安全统计数据或样本的分类3)按原理可分为层次聚类法和非层次聚类法;按照分类的目的可分为指标聚类(R型)和样品聚类(Q型)4)具有客观性、科学性等优点5)如果数据量少会影响归纳精确性;需要介入主观因素确定该分成几类;只能对指标进行单一归类聚类分析法3. 灰色统计法1)灰色统计法是一种白数的灰化处理方法,以灰数的白化函数生成为基础,将安全统计数据按某种灰数所描述的类别进行归纳整理,判断安全指标所属的灰类2)具有可操作性强,分辨率高等优点,通过建立影响事故发生的安全统计核心指标,来对事故进行安全统计分析灰色统计法4. 实验数据统计方法1)实验数据统计方法是基于完全样本的安全统计方法,用此方法处理产品寿命数据是,检验产品寿命数据属于何种类型后采用相应的安全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做基于特征值的可靠性统计并归一化处理2实验数据统计方法包含正太分布、三参数威布尔分布、两参数Weibull分布、极小值分布、极大值分布等等;数据处理有图解法和解析法试验数据统计方法

得吾道者

研究显示:中国在全球医学学术文章发表数排名中位居第二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俄罗斯卫星网16日报道,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学院统计研究与知识经济学研究院研究数据显示,中国在全球医学与健康科学领域学术文章发表数量排名中位居第二。据报道,研究显示,2015-2017年,中国学者在国际同行评审出版物上发表的文章数占全球发表文章总数的13%。研究还显示,美国位居排行榜榜首,它在同时段发表文章数占国际同行评审出版物上发表文章总数的32.7%。列入排行榜前十名的还有英国占8.7%,德国占7%,日本5.4%,加拿大5.2%,澳大利亚4.7%,法国4.4%和荷兰3.6%。 俄罗斯排在第32位,占0.7%。报道称,每年全世界发表超过50万篇医学领域的学术文章。发表文章数量最多的五大世界医学领域包括肿瘤学、神经科学、药理学和制药学、外科学,以及公共卫生,每个领域每年有超过3万篇文章发表在国际同行评审出版物上。

实历

温州市局统计创新研究成果助力“十四五”民营经济发展再创辉煌

温州市统计局历时两年多,在民营经济统计评价方面的探索研究,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从率全国之先创建完成的评价体系创建,到转向理论研究得到多项“国家认证”,再而向为决策施政提供精准服务,最终成功磨砺出的一把精准测量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尺”,积极助力“十四五”民营经济发展再创新辉煌。一、发布“温州指数”,民营统计创新圆满收官“十三五”。近日,温州市局历时两年创建的全国首个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2019年温州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评价指数”,在2020中国(温州)新时代“两个健康”论坛上正式发布,得到参会人员一致好评。该评价体系是温州在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过程中,打造出的一把“尺”,有效填补过去测算和评价中的空白。如:针对国内尚无民营经济增加值核算制度,温州建立起市、县核算制度和方法,可以精准统计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现状;针对县级民营经济贷款余额等指标统计制度缺失问题,研究制定金融服务民营企业专项统计制度,作为评价指标的配套政策,可为县(市、区)畅通企业融资提供精准参照。二、纳入“城市大脑”,积极服务党政领导决策。指数发布后,温州市局会同温州大数据管理局,将民营经济评价体系相关主要指标纳入温州“城市大脑”的“数据驾驶舱”信息平台,该平台是市委市政府部署推进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信息监测平台,专门面向市委市政府领导,提供“城市体征”和“重点领域”数字监测,旨在集成政府数字化转型成果和城市服务管理应用,更好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纳入平台后,将更好的营造优良营商环境,助力民营经济发展,真正把温州打造成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示范城市。三、推广“温州蓝本”,助力“十四五”民营经济再辉煌。下一步,温州市局将围绕“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综合考虑温州本地及国内外发展条件,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继续将民营经济健康评价体系做深做细。结合“十四五”规划内容,继续填补当前民营经济统计、监测和评价的空白,为民营经济发展的科学决策提供统计保障,通过对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水平、进程进行监测和评价,积极推进民营经济向激发活力、提升效能、驱动创新、优化结构、稳固底线等方面健康发展,助力“十四五”民营经济再创新辉煌。【来源:市统计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亚瑟王

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量中国第四

11月1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2018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结果显示,我国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量排名前进到世界第4位,国际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名继续保持世界第2。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所长戴国强表示,2017年度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科研产出规模在继续增长的同时,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了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开局。2017年,被引次数超过10万次且影响因子超过35的国际期刊有7种。这些国际顶尖学术期刊2017年共发表论文10803篇,其中,中国论文为699篇,占总数的6.5%,排在世界第4位。若仅统计原创论文和述评两种类型的论文,中国则有443篇,同样位居世界第4,较2016年上升1位。论文被引用的情况可以反映论文的影响。统计结果指出,我国国际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名继续保持在世界第2位。2008年至2018年10月,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国际论文共被引用2272.40万次,相较于2017年统计,数量增加17.4%,排在世界第2位,美国仍然保持在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我国发表在各学科最具影响力国际期刊上的论文数量连续第8年排在世界第2位,材料科学领域论文被引用次数保持世界首位。各学科领域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通常被视为世界各学科最具影响力期刊。2017年,中国在这些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为8259篇,占世界的15.1%。中国在这些高影响力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中,有47.1%是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产出的。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国际高被引论文数量、热点论文数量继续位居世界第3位。截至2018年9月,中国高被引论文数为24825篇,占世界总量的17.0%,数量比2017年增加23.3%,世界排名保持在第3位。(科技日报北京11月1日电)

绑架案

2019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 热点论文数排名世界第二

今天(11月19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京发布“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统计显示,中国卓越科技论文产出增加、热点及高被引论文均升至世界第二位。2018年,中国卓越科技论文共计31.59万篇,比2017年增加12.4%,国际卓越论文占我国国际论文总数的36.4%。临床医学,化学,生物学,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的卓越论文数量最多,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是卓越论文高产机构,其中,清华大学的卓越论文占其全部论文的比例达到54%。其中,中国高被引论文数为30755篇,占世界份额为20.0%,数量比2018年增加了23.9%,排在世界第二位,比上一年度上升一位。截至2019年9月统计的中国热点论文数为1056篇,占世界热点论文总数的32.6%,排在世界第二位,也比上一年度上升一位。各学科最具影响力期刊的论文数量世界第二,位次不变。(央视记者 雷飚)

善导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科研产出向高质量转型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今日在京召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发布中国卓越论文产出报告,从中国科研人员发表在国际和国内的卓越论文状况、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各学科最具影响力论文、顶尖学术期刊论文等角度做出分析报告。科技论文是科研产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技评价体系的一部分。报告显示:中国科研产出正向高质量转型。中国卓越科技论文产出增加、国际热点论文及国际高被引论文均升至世界第二位;中国在各学科最具影响力期刊的论文数量世界第2,中国在国际顶尖期刊论文数量排名世界第4,中国的国际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名世界第2,位次均保持不变;从学科领域看,中国材料科学、化学和工程技术论文的被引用次数排名世界第1位,其中,化学和工程技术均为首次排名第一。报告显示:中国卓越论文数量增加,科研产出向高质量转型。中信所采用科学计量学方法,遴选出在国际各学科领域发表的高于该领域平均水平的论文,在国内各学科领域排在前1/10水平的论文,构成中国卓越科技论文数据库。2018年,中国卓越科技论文共计31.59万篇,比2017年增加12.4%,国际卓越论文占我国国际论文总数的36.4%。临床医学,化学,生物学,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的卓越论文数量最多,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是卓越论文高产机构,其中,清华大学的卓越论文占其全部论文的比例达到54%。报告显示:中国的国际高被引论文数量世界排名第2,上升一位。2009-2019年被引用次数处于各学科世界前1%的论文称为高被引论文。中国高被引论文数为30755篇,占世界份额为20.0%,数量比2018年增加了23.9%,排在世界第2位,位次比上一年度上升一位,占世界份额提升了近3个百分点。报告显示:中国的国际热点论文数量世界排名第2,上升一位。近2年间发表的论文在最近两个月得到大量引用,且被引用次数进入本学科前1‰的论文称为热点论文,这样的文章往往反映了最新的科学发现和研究动向,可以说是科学研究前沿的风向标。截至2019年9月统计的中国热点论文数为1056篇,占世界热点论文总数的32.6%,排在世界第2位,位次比上一年度上升一位。报告显示:中国在各学科最具影响力期刊的论文数量世界第2,位次不变。各学科领域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可以被看作是世界各学科最具影响力期刊。2018年共有155种最具影响力期刊,发表论文总数为61420篇。中国在这些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为11318篇,比2017年增加3059篇,占世界的18.4%,排在世界第2位。美国有22017篇,占35.8%。中国在这些高影响力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中有7574篇是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产出的,占66.9%。报告显示:中国在国际顶尖期刊论文数量排名世界第4,位次不变。2018年被引次数超过10万次且影响因子超过30的国际期刊有8种(NATURE、SCIENCE、NEW ENGL J MED、LANCET、CELL、CHEM REV、JAMA-J AM MED ASSOC、CHEM SOC REV),2018年共发表论文12172篇,其中中国论文828篇,占总数的6.8%,排在世界第4位。若仅统计Article和Review两种类型的论文,则中国有547篇,仍排在世界第4位,与2017年持平。Science、Nature和Cell是国际公认的三个享有最高学术声誉的科技期刊。2018年以上三种期刊共刊登论文6641篇,其中中国论文为429篇,论文数增加了120篇,排在世界第4位,与2017年持平。美国仍然排在首位,论文数为2588篇。英国、德国分列第2、3位,排在中国之前。若仅统计Article和Review两种类型的论文,则中国有317篇,也排在世界第4位,与2017年持平。报告显示:中国的国际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名世界第2,保持不变。2009年至2019年(截至2019年10月)中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文260.64万篇,继续排在世界第2位,数量比2018年统计时增加了14.7%;论文共被引用2845.23万次,增加了25.2%,排在世界第2位。美国仍然保持在世界第一位。报告显示:中国在材料科学等三个学科领域论文被引用次数世界第1。中国有6个学科产出论文的比例超过世界该学科论文的20%,分别是:材料科学、化学、工程技术、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和数学。材料科学、化学和工程技术论文的被引用次数排名世界第1位,其中,化学和工程技术均为首次排名第一。另有9个领域论文的被引用次数排名世界第2位,分别是:农业科学、生物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环境与生态学、地学、数学、药学与毒物学、物理学和植物学与动物学。报告显示:中国作者国际合著论文继续增加,参与国际大科学合作论文增多。2018年中国发表的国际论文中,国际合著论文为11.08万篇,比2017年增加了1.34万篇,增长了13.8%。国际合著论文占中国发表论文总数的26.5%。2018年中国作者为第一作者的国际合著论文占中国全部国际合著论文的69.1%,合作伙伴涉及157个国家(地区),其中与美国合著论文占我国全部国际合著论文的55.7%。2018年我国作者参与发表的论文中,作者数超过100人且合作机构数大于50个的论文有583篇,比上一年增加75篇。涉及的学科有:高能物理、天文与天体物理、医药卫生和生物学等。其中,中国机构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45篇。报告显示:进入世界本学科前列的中国科技期刊数量增加。据2019《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的影响因子平均值为0.689,2001年以来年均增长率为5.8%,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均值为1410次,2001年以来年均增长率为11.6%。2018年,SCI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期刊187种,比2017年增加了14种;Ei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期刊223种;Medline收录中国科技期刊128种。2018年总被引频次进入本学科领域排名前四分之一(Q1区)的期刊共有15种,比上一年度增加3种,影响因子进入Q1区的期刊有50种,增加了4种。报告显示:中文优秀论文和中国作者通过F5000平台走向世界。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的整体水平,更好地宣传和利用我国的优秀学术成果,扩大国际话语权和抢占论文首发权,中信所利用科学计量指标和同行评议结合,每年在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遴选5000篇优秀学术论文,建设了“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平台(F5000)”,用英文长文摘的形式,集中对外展示和交流我国的优秀学术论文。通过与国际重要信息服务机构和国际出版机构的合作,将F5000论文集中链接和推送给国际同行。为中文发表的论文、作者和中文学术期刊融入国际学术共同体提供了一条高效渠道。F5000平台(f5000.istic.ac.cn),自上线以来,已获得641.4万次检索。吸引了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俄罗斯、日本、德国等50个国家的国际用户访问,其中来自美国的访问量超过10万次。用户主要分布在国际大学、科研单位和重要实验室等。2019年F5000平台还获得了国际学术期刊的关注,有826家国际学术期刊网站链接了F5000平台上的论文,包括SCIENCE、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BRITISH MEDICAL JOURNAL、JAMA INTERNAL MEDICINE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2019年中信所F5000项目组与腾讯基金会合作,推荐F5000作者参评“科学探索奖”。其中4位F5000作者获得“科学探索奖”,分别是清华大学的陆新征、清华大学的樊健生、清华大学的王书肖和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张阿漫。同时,F5000也越来越受到广大科研人员的认可,成为一种新型的基于高质量导向的代表作评价工具。

玫瑰

2018全国人文社科学者学术期刊论文发表数量排行榜发布!

近日,学术志联合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继续发布2018年度全国人文社科学者学术期刊论文发表数量排行榜。排在榜单第一位的,是南京财经大学的陆珉峰,2018全年共发表论文38篇。相当于每月平均3篇以上。排在榜单第二位的是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领域的程平,2018全年发表论文37篇,仅比第一名少一篇。令人感到吃惊的是,排名第三的首都师范大学的赵丕杰教授,今年已经是87岁高龄。如此高龄还在坚持写作,值得敬佩!不过,经查询,其2018年发表的论文中,有34篇都是发表在《青年记者》上,大概是专栏作家吧。即便如此,老先生积极写作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从榜单上看,也能看到很多熟悉的身影,例如北京师范大学的喻国明,中国人民大学的刘伟(目前也是该校校长),武汉大学以研究三农问题而著名的贺雪峰等。榜单也体现了不同学校的学科实力,其中,中国人民大学以12人拔得头筹,上榜的12人分别是:刘伟(经济学)、张康之(行政学)、杨立新(法学)、栾轶玫(新闻学)、孔祥智(农业与农村发展)、程光炜(文学)、 王利明(法学)、王子今(国学)、陈力丹(新闻学)、郑保卫(新闻学)、刘建军(马克思主义)、赵旭东(人类学),遍布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展示了中国人民大学强大的文科实力。排名第二的是武汉大学,共有8人上榜。作为传统的文科名校,武大的实力也是有目共睹。清华大学和南京大学并列第三,各有6人上榜。清华大学近年来文科发展迅猛,南京大学也是当仁不让。文章发表数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勤奋程度,也表明学术交流的频繁程度。我们并不一味提倡文章数量,文以质胜才是根本。发表文章是学术日常,也是学者的生活方式。在写作上,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2019已来,你打算发表几篇文章呢?本榜单统计数据来自《中国高校科研成果统计分析数据库》,由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发布。2018年全国人文社科学者学术期刊论文发表数量排行榜注:本次榜单统计的是人文社科学者在2018年的论文发表数量,不区分期刊级别,只统计第一作者论文,未包含第二季其他形式论文。统计说明:学术期刊论文:统计源以《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来源刊(含辑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评价刊、《中国英文学术期刊国际国内引证报告》评价刊、《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报告》TOP期刊、总署认定的学术刊且不在上述期刊名单中质量较好的新刊,取并集且排重,共计5923种期刊。作者H指数:某作者所发表的所有期刊、会议文献中,至少有H篇文献的被引频次大于等于H次。H指数越大表示优质成果的数量越多。当前数据统计时间范围为2018年。来源:学术志

肖统

中国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论文数量居世界第四位

中新社北京11月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信所)1日在北京发布最新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称,2017年被引次数超过10万次且影响因子超过35的7种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当年共发表论文10803篇,其中,中国论文699篇,占总数6.5%,排名世界第4位。仅统计原创论文和述评两种类型,则中国论文有443篇,也排名世界第4位,比2016年上升1位。2017年,《科学》(Science)、《自然》(Nature)和《细胞》(Cell)三大国际名刊共刊发论文5697篇,其中,中国论文309篇,排名世界第4位,也比2016年上升1位。当天发布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还显示,截至2018年9月,中国高被引论文数为24825篇,占世界份额17%,比2017年增加23.3%,中国热点论文数为842篇,占世界总量27.6%,两者世界排名均继续保持在第3位。2008年至2018年10月,中国科技人员发表的国际论文共被引用2272.4万次,比2017年统计数量增加17.4%,排名世界第2位。中国已有11个学科领域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名世界前2位,其中材料科学已连续两年保持世界首位,另10个学科分别是农业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环境与生态学、地学、数学、药学与毒物学、物理学、植物学与动物学。中国国际科技论文数量还连续第9年排名世界第2位,2017年SCI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论文36.12万篇,占世界份额18.6%,其中,中国第一作者论文32.39万篇。此外,2017年中国发表的国际论文中,国际合著论文9.74万篇,占比27%,论文合作伙伴涉及155个国家和地区,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德国的合作伙伴居前6位,中美合著论文则占中国全部国际合著论文的43.9%。中信所1987年起每年统计、分析中国科技论文的整体状况,最新完成的2017年度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科研产出规模继续增长,并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完)(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