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二战的同学,档案应该放在哪里?3个地方,让你安心考研!狗咬狗

考研二战的同学,档案应该放在哪里?3个地方,让你安心考研!

二战考研,档案放在哪里?3个地方,让你安心准备考研!2020年各个省的考研初试成绩已经陆续公布,可能有一部分同学的成绩不够理想,自己估算没法过院校线,甚至连国家线都过不了,所以早早的开始准备二战。那么二战考研,档案应该放在哪里呢?3个地方,让你安心考研!第一个地方:学校。大家都知道,我们上学的时候档案都是放在学校的,如果打算二战的话,可以向学校申请暂缓就业,然后把档案交给学校保管,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学校的保管时间只有两年,超过两年时间,学校会将你的档案打回到生源地。二战考研复试的时候,政审表直接去学校开就好了,如果二战成功,拿着调档函去学校将档案调到你被录取的学校就行了。第二个地方:人才市场。今年国家新出了一项政策,高校毕业生可以把自己的档案无条件放在学校两年。但是,在过去国家没出台政策之前,高校为了提高学校的就业率,会想方设法让毕业生将档案调走。因此,就有一部分毕业生将档案挂靠在人才市场,但是,挂靠在人才市场需要交一些管理费,在目前国家的政策下,小编还是不建议大家再将档案挂靠在人才市场了。第三个地方:生源地。如果高校的毕业生还没有就业的话,学校通常会将档案返回到生源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管理。这种方法是比较正规可靠的,毕竟档案是在国家政府部门管理的,而且没有保管费,另外,国家还有一些优惠政策,就是在后期如果需要调取档案的话,可以免费邮寄。综上所述,便是二战考生档案可以去的3个地方,这3个地方考生可以自由选择,但是切忌将档案放在自己的手上,因为自己没有资格保管自己的档案,更不能私自打开,防止成为死档。亲爱的读者,对于档案的保存,您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可以评论告诉小编哦!

小红帽

关于考研二战,你一定要知道的几件事

考研不只需要成功者的鸡汤,更需要失败者的经验反思自己。做为一个考研失败者,一战失败,二战失败,调剂上岸的学长,分享一下自己的心路历程,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1:一战都考不上,二战凭什么能考上?一战考生,相比二战考生,有很大的优势,为什么这样说。首先就是压力方面,一战的时候,作为一个还没毕业的大学生,你可以较为心安理得的花家里的钱供自己备考之用,你可以不必担心失去工作经验对以后找工作的影响,你可以凭借自己应届生的身份,有一起备考的同学,在说说笑笑的复习备考。可是一旦失去了这些,沦落到二战的地步呢?这时,你会没有身份,没有工作,没有归属感,又要考虑失去工作经验对以后的影响,又或是和家里打电话要钱时张不开嘴,看着身边同学亦或工作稳定,亦或开学读研,只能独自承受自己选择所带来的种种风险,还有对未来前途的未知。其次,就是能力的欠缺。一战考不上,二战凭什么能考上?据我了解,和我一起复习的十几个二战同学,最终考上一志愿的只有两个人,第一个是第一年英语差一分,第二个是换了一个层次低一点的学校。拿我自己来说,今年考研成绩出来以后,第一年没问题的科目还是没问题,有问题的一个专业课还是有问题。在这一年的备考期,我并不是没有去刻意的补救跌倒的这门专业课,当时也在这个专业课上花了大量的时间,针对自己第一年出错的点也做了大量的练习,认为多学一年会有优势,但是能力问题很难补救。而且这个学校专业课,每年都有四分之三左右的人会挂掉。而且,这些科目第一年复习过一遍之后,第二年完全失去了那种新鲜感,看着自己翻过很多遍的专业课书,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有优势。公共课,尤其是英语,如果有问题,专业课没问题,还可以补救。所以如果第一年专业课就出了问题,第二年又找不到弥补这个点的切合实际的方法,其实二战的意义并不大。2:考试都是有风险的,你做好承受二战失败的准备了吗?不想把文章写的太过于沉重,打击大家的考研自信心,但二战失败到调剂成功的那几个月,绝对是我人生中最黑暗的几个月。出分之后,第一年跌倒的专业课,第二年又跌倒了,那种感觉就是,坐立不安,时刻感觉无形的压力压在胸口,闷的喘不过气。恰逢疫情期间,出成绩,调剂一拖再拖,整整拖到了六月份,比去年将近晚了三个月。本来准备好了内蒙古科技大学和兰州理工大学等几个学校的复试,这几个学校去年给我发复试通知了,去了之后基本可以录取我,但是今年报名之后都没有理我,调剂分数普遍比去年涨了二十分以上。举个例子,新疆大学去年283就可以调剂过去,今年需要360+,当时心如死灰,甚至找了一个考研公寓,准备脱产三战,也没什么目标了,就想找个学校读,跨过考研这个人生中的坎。就直接考内蒙古科技大学,这个学校我第一年调剂就能去,结果却要在三战的时候再次选择它,就算考上了也浪费了两年的时间,越想越难受。所幸,常州大学和三峡学院给我发了复试通知,被三峡学院录取了。所以,二战有风险,那些一战不谨慎,动不动就说考不上二战的人,三思而后行。附上备考期间在图书馆楼梯间备考的图片,这真的不是摆拍,当时手机放旁边不知道为啥,它自己拍的。希望大家以我为鉴,不走弯路。

聚散以成

考研二战的同学,档案最好的处理方法是什么?

考研二战档案该放哪儿的问题务必引起重视,因为这会影响到你第二年复试的政审问题,处理不好会直接影响你复试。目前档案的处理方案有三种,一是暂存学校,二是挂人才市场,三是返回生源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也可能是人才市场)。个人是没资格保管档案的,所以切忌不要自己保管,更不可私自打开,否则档案就成了死档。以上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具体采取哪一种可以根据你在哪复习来决定。第一种是暂存学校,打算二战的同学可以申请暂缓就业,然后把挡案交给学校保管,但是注意,学校最长只能帮你保管两年,两年后如果还不取走档案,就会被打回原籍。如果你在学校周边租房复习,这种处理方法是最好的。因为你的档案在学校,所以二战的二战复试的时候,政审表直接去学校开,如果二战被成功录取,拿着调档函去学校调取档案就可以了。但是缺点是如果你的生源地和学校不在同一个省市,后期你需要两地奔波开政审表,调档案。第二种就是挂靠人才市场,把档案暂存学校当然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但是实际过程学校却不一定愿意帮你保管,因为你申请暂缓就业,影响的是学校的就业率,学校为了自身的就业率,会千方百计动员你找工作。那么就可以采取第二种方法,把档案挂靠到当地人才市场。但挂靠到人才市场是需要收取管理费的,个人并不建议这种方式。第三种也就是正常的把档案返回生源地,如果高校毕业生没有就业,档案常见的处理方法是返回原籍,一般是交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保管。这种方法优点是交给政府部门保管,值得信任,可靠性也高。并且没有保管费,后期如果需要调取档案可以免费邮寄,这也是国家针对大学毕业生的一个优惠政策。就算是后期需要开政审表,也可以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开。个人认为最好的是这种方法。

赐之千金

二战考研,户口该如何调动?

有不少同学在大学期间,把户口调到了学校里。但是毕业后,由于未能找到工作而打算二战,那么这时候户口该如何调动呢?二战考研的所在地又是否和户口有关呢?这里小编来为大家做下解答。毕业后户口怎么调动首先我们要知道,毕业生毕业后,如果没有找到接收户口的单位,户口要“打回原籍”。这里要注意,户口所谓"打回原籍"是指《户口迁移证》的迁往地址栏里写上你的原籍,而并不是给你寄回去。《户口迁移证》必须是本人或委托人来办理带回原籍落户。如果你是在大城市读书,并且以后打算留在大城市成家立业,那么在大城市中户口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没有本地户口,工作不方便、不能申购限价房、子女读书不方便、需要办暂住证,买保险受影响、评职称受影响、使得出国旅游办护照和办各种证明麻烦等等。户籍卡即本人户口本。户口迁移证是户口跨市迁移的凭据,不能作为户口使用,毕业生在毕业前应尽快确定户口的去向,领到户口迁移证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到迁往地办理落户手续。大家一定要注意,户口迁移证不能一直放在自己手中。户口迁移证,是学生毕业时其户口从学校所在地派出所迁出的证明,它就是你的"户口",你如果不办及时理落户手续那么就意味着你没有了"户口",成为黑户。一旦变成黑户,你将无法办理工作调动时的户口迁移、补办身份证、考研报名、买房贷款、出国、结婚等等一切需要出具户口证明的手续。其实现在很多城市都有人才引进政策,例如南京,本科毕业即可落户。还有每个月600块的补贴。往届生考研一定要在户口所在地考吗?这个问题比较麻烦了,因为各地每年政策都不一样。一般在九月份底预报名或十月份正式报名的时候各个省份和考点会陆续发布相应的考试安排,还是比较详细的。  根据教育部规定:往届生考研在户籍所在地或工作地就近报名专。可以选户籍所在地,也可选工作地报考点。这里要注意一点,就是所谓的“工作所在地”。例如天津,其中明确要求,往届生需提供户籍证明或工作证明。其中工作证明为本人在津参保缴费证明,需要连续三个月。那么对于没有工作的往届生来说,就要想办法搞到户籍证明了。部分地区可以凭借本科学历落户,实在不行只能回老家考试了。

向北

考研打算“二战”?这5个忠告要记住!网友:有时选择比努力重要

考研的成绩已经出来了,有些伙伴已经放弃了研究生梦想,直接选择去找工作。不过依然有些小伙伴们没放弃,在“二战”和“调剂”之间犹豫不决。如果没有调剂的机会,那不如直接去“二战”,再给自己一次重新爬起来的机会。如果你选择了考研“二战”,小编要给你五个忠告,希望你能够记住,有些时候,选择远比努力重要!1.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小编相信经历过二战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压力铺面而来。因为在第一次考研失败之后,信心会严重受挫,这种挫败感不是一般人承受的住,对考生的精神打击非常大。而且还要承受着第二次考研失败的压力,如果第二次失败了怎么办?所以说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要随随便便二战。2.二战需要考虑的问题小编支持大家去二战,但是不能盲目,如果你已经准备二战了,那就要考虑小编要说的这几个问题:在第一次考研的时候是否真的努力了?二战努力成功率有多大?二战的时候能否承受住考试的压力?自己的抗压能力如何?如果二战失败能否顶得住?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当初一战为何失败?找出问题并且总结,做事才能事半功倍。3.给二战考研党的建议不要自我感动,有些学生以为自己呆在自习室里时间很长,就认为自己很努力了。一定要讲究效率,效率不好,时间再长也没用。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要因材施教,总结经验,学会独立思考。不要和别人比进度,不要觉得自己落后了就着急,这样只会让你乱了分寸。早点准备,二战准备越早越好。找一个好的考研朋友,相互扶持,大家共同进步。4.二战考生的档案问题有些学生准备二战,但是不知道自己的档案该要如何处理。大家可以选择放在学校里,也可以放在人才市场中,又或者返回原籍。按照一般学校的做法,都会把学生的档案打回原籍,不管是否工作,或者继续留下学习,都会把档案退回原籍人事局中。5.选择比努力重要当我们分析完一战失败之后,我们要选择是否继续报考这个学校?是否报考这个专业?如果方向没有选对的话,任何努力都白搭。如果真正有实力,继续在这个专业上走下去,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如果想要求稳,可以放弃一个名校,选择一个比较好考的学校会更简单一些。同样,也可以选择一个好考的专业。考研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些没有付出努力的考生们,只会在半路被刷下。当然了,考研也是有一定的技巧,选择比努力更加重要,当报考了好考一点的学校,压力就会小一些,二战的准备过程中也会轻松一些。如果考研失利?你会选择二战吗?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束于教也

考研调剂不成功,准备二战,应该在哪复习?

2020年的考研基本上已经结束了,关于考研,调剂的高峰也基本上已经过去了,接下来会有一些零星学校的考研调剂,但是机会已经不多了。经历过考研调剂的毒打,我相信现在不少人已经直接放弃了调剂,开始思考是二战还是找工作的事情,找工作暂且不谈,对于想要考研二战的同学,结合个人经验认为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一.考研二战在哪复习?我个人是非常不建议在家复习的,虽然在家复习可以省去房租和饭钱,但是显然在学校复习复习学习氛围更浓,效率也更高。打算考研二战的同学在学校周边租房,平时在学校的自习室上自习是很多二战考研人采取的办法,这么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可以认识不同的研友,另一方面便于了解关于考研的最新消息。如果在家复习就会存在下面这一种情况,你刚花了三个小时做完一套模拟题,拿起来手机看了5分钟被你父母看见了,虽然表面上不会说什么但是次数多了,父母就会觉得怪不得没有考上,天天玩手机能考上吗?其实你刚拿起手机不到五分钟。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本来没什么,但是次数多了就会产生矛盾。 二.考研二战毕业前需要做什么?考生在离校前有一件事情是必须要做的,那就是打印成绩单,这一点很多人可能会忽略,但是当你二战考上复试的时候,肯定会要求提供考试成绩单。提前准备可以为自己省去很多麻烦,否则你就只能跑到存放档案的地方调取成绩单,甚至还有同学要跑到原学校的档案室。三.考研二战档案放在哪里?对于考研二战的同学基本上都是没有找工作,但是你毕业之后学校就不再帮你保管档案了,所以这个问题要引起重视,如果档案丢失你考上研究生录取都成问题。对于档案的处理一般是返回生源地原籍,或者返回当地人才市场,具体存放在哪里不重要,反正你只是暂时存放,考上研究生之后拿着调档函,可以把档案调到你录取的学校,也就是说你必须知道档案的具体去向,具体学校会给你发一个报到证。 对于打算考研二战或者2021年考研的学生,留给你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目前为止只剩下205天,7个月都不到,如果想好了二战,那就抓紧时间复习吧!

处刑者

应届生、研究生、二战生,这些档案问题你一定要知道!

无论你是就业还是考上了研究生,抑或是打算二战,即将离开校园的你,对自己的档案一定要上心!档案有什么用?最常见的档案存放方法有哪些?万一丢了怎么办?关于档案,这些你必须知道,转存!什么是档案?档案有什么用?档案实际是指人事档案,是适应我们国家人事管理的一项制度安排,是个人经历的记录,也是人事管理和服务的依据。学生档案对于个人来说,无论是就业、工作调动、办理户口、出国政审、职称评审、工资调整,还是入党(团)以及离退休手续的办理、各项证明的出具等等,都将以档案材料的审核为重要依据。毕业生一定要重视,妥善的处理档案。研友毕业后的档案问题01 、如果你已经考上了研究生如果你成功考上了19研究生,那档案问题就很简单了。这时候你只需要遵循考研学校的安排即可。一般情况是,目标院校会给开具调档函。之后你再拿着这份调档函上交到本科院校,填写一些相关材料。然后就等本科院校邮寄到录取院校就可以啦,具体操作不需要你操心。02 、如果你是应届生且准备二战如果已经决定二战,档案问题和直接工作类似。档案可以分为“暂缓留在学校”“存放到人才市场”和“自觉打回原籍”三种情况。① 暂缓留在学校(不推荐!)首先,你要去问一下本科学校是否可以申请“暂缓就业”(一定要问一下,不要想当然哦),如果本科院校可以申请暂缓就业,毕业之后就可以将档案暂时存放学校。两年之内考上研究生或者找到工作以后,再回校办理“档案转移”。这种情况可以保留我们的应届毕业生身份。但过了两年期限以后,学校就会把你的档案“打回原籍”。但不少学校会说没有这项业务,因为你赖在学校,实在影响学校的就业率。② 存放在人才市场(建议!)对于二战的小伙伴,对于二战的小伙伴,将户口和档案托管到人才市场是比较好的办法,相当于虚拟就业,和人才市场签三方协议。人才市场下方有其他的公司,比如X公司,签了『三方协议』之后就相当于你已经就业了,是X公司的员工,但是你不需要上班,可以做你想做的事,比如考研,几年都可以。人才市场会帮你管理档案和户口,计算工龄,毕业一年后给你办理干部身份,包括你的党员关系等等,都会给你办,每年交点管理费就可以。③ 档案主动打回原籍(墙裂建议!)当然,不管是否参加工作,都可以将自己的档案拿回原籍人事局或者人才市场,这点也是比较好的。以后考研、考公、工作,都直接从户口所在地调档,家里人也可以帮忙处理。应届生就业的档案问题 至于应届毕业生,档案问题就和三方协议、报到证挂钩了。01、找到工作如果你找的工作单位是外资企业或者私营企业等,它们是没有档案管理权限的,所以你的档案可以打回生源所在地或者放在工作地人才市场留存。如果你找的工作是事业单位或者国有企业,它们具有档案管理权限,可以让单位直接接受管理档案。02、没找到工作如果你没找到工作可以参考二战的档案处理方法,既可以打回生源所在地,也可以放在人才市场。切记!不要把档案拿在手里,小心“死档”,也不要把档案放在学校不管,两年过后,也是“死档”,放在人才市场也要记得交管理费,五年没交,也是“死档”。“档案丢失”和“死档”问题处理01、档案丢失:找不到自己的人事档案,可和户口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街道办事处联系查找;如没有,可和参加工作前的最后一个学校的相关部门联系。02、死档:① 补办存档手续未超过择业期(毕业之日七两年内)的毕业生去人才市场补办。超过择业期的,按非普通高校毕业生身份重新办理(前提不超过35岁)。② 咨询办理档案在自己手里的,应尽快向人才服务机构咨询。若档案被打开,资料需要向有关部门核实。每个人走过的路都是在谱写自己的历史,毕业只是开始,提前祝愿所有毕业生,前程似锦,都能书写出专属自己的华丽乐章。

合欢

二战考生在复试中要不要对导师说实话?过来人说的这3点请牢记!

二战考生在复试中要不要对导师说实话?过来人说的这3点请牢记!每一年考研都有很多二战考生,特别是现在考研的同学越来越多,不仅是二战的考生增多,三战四战的考生也屡次出现。考研面试时很多同学担心导师知道自己是二战的考生。那么,在考研复试中,二战考生要不要和导师说实话?作为二战考生,导师会不会轻视,甚至是优先淘汰他们呢?二战考生在复试中要不要对导师说实话?在考研复试时要不要告诉导师自己是二战考生?这3点至关重要!在这个考研成绩即将公布的时候,小水被问到这个问题时,也一时半会想不到如何应答。不过之前有个读研的朋友有过类似的经历,现在小水分享给大家。二战考生在复试中要不要对导师说实话?朋友小米(化名)当初考研的时候,报考的是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是湖北一所非常好的211大学,学校实力很强,文学类专业仅次于武汉大学。一战的时候,因为她准备的不够充分,所以复试线没达到,没有参加复试,也没有调剂。后来二战进入复试的时候,就遇到导师问她这个问题。导师本来对她还是比较认可的,在得知她刻意隐瞒自己是二战考生的时候,态度来了一个九十度大转变。因为她初试分数考的不高,复试的时候名次排名较后,复试中也没有出彩的地方,而且导师认为她是二战考研,一年内没有工作,考的还没有一战的应届生考得好,所以最终没有录取她。后来她吸取教训,大方承认自己是二战,在考研调剂的时候表现的不错,最后去了南方一所不错的一本院校。二战考生在复试中要不要对导师说实话?其实考生二战也不是坏事,考研复试的时候应该告诉导师。只不过你得讲究方法。所以小水觉得,如果你在复试中被问到这种问题的时候,尽量注意以下3点:01、不刻意隐瞒,明确考研目的二战就是二战,不需要刻意隐瞒,因为很多导师会察觉你是否在撒谎。每年考研报名的时候你的名字已经报上去了,二战的时候导师肯定知道你,特别是参加过复试被刷的同学,导师们更有印象。你在被问及这个问题的时候,只需要大大方方的回答就行了,不要多说,也别做太多辩解,只需要明确自己考研的目的和决心就足够了。二战考生在复试中要不要对导师说实话?02、避免暴露自己缺点,努力表现自己很多高校的研究生导师并不在乎你是否二战,在乎的你是否有能力读研,或者说是否适合读研。二战的考生在年龄上或许有一定劣势,但是二战的同学因为经历过一次考研,心理素质要比应届生好很多,尽量在复试时暴露自己的缺点,多多表现自己的优点。研究生录取就是一个择优录取的过程,你只要比别人优秀,也一定会被录取的。二战考生在复试中要不要对导师说实话?03、好好准备复试,有望低分逆袭既然是二战考生,也可能会比应届生考的差,所以在研究生复试的时候一定要格外注意。复试一定要好好准备,不能掉以轻心。准备充分的二战考生才能有希望低分逆袭,毕竟,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二战考生在复试中要不要对导师说实话?现在马上考研成绩就要下达,考生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小水告诫那些二战考生,无论考的差还是考得好,研究生复试一定要好好准备,争取一举夺魁。你是二战的考研党吗?如果你以低分进入考研复试,导师问你为何二战还没应届生考得好,你该如何回答呢

明于本数

二战考研档案的最佳处理方法

很多考试都要过审核档案这一关,考研二战处理好档案也是非常关键的事情,档案没有处理好,会为以后埋下各种隐患,所以为了让朋友们都能安心的读研,小编给大家分享了关于二战考研档案最佳的处理方法。一、档案放在户口所在地1、如果入学的时候户口迁入了学校,那么可以将你的户口、档案、党籍等放在学校所在地的人才中心2、如果是户口要打回原籍的,就将档案放在你户口所在地的人才市场,党籍放在你户口所在地最低级的党支部(社区、村委、镇组织办等)3、如果你的户口一直是在原籍,没有迁出过的话,就直接将档案放在你原籍所在地的人才中心就好了。二、放在就业单位如果你有工作,并且单位有接收个人档案的资质,那么你与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之后,档案就会被发往你以后工作的单位。以后你二战考上之后,直接从工作单位调档就可以了。三、放在学校(适合毕业两年内的小伙伴)如果你选择二战,不打算工作或者工作单位没有保管档案的资质,可以选择留在学校保管。保管期限是两年,考研二战成功后直接从学校调档就可以了。注意:如果想保留毕业生身份,可以申请暂缓就业,对于以后考公岗位选择会有优势一些。四、挂靠在人才市场很多高校不允许应届毕业生把档案放在学校保管(因为影响学校就业率),这个时候你还可以将档案挂靠在学校所在地的人才市场。考上研究生后可以拿着调档函去人才市场办理提档。五、切记不能将档案放在自己手里,因为放在自己手里就是死档,是无效的档案,如果档案在自己手里,一定要及时激活,以免影响顺利读研。总之考研二战,你只要知道你的档案放在哪里就可以了,到时候录取你的学校会给你开调档函,去你的档案所在地提取你的档案,切记不能将档案放在自己手里。

六月

考研调剂与二战,差别不只是一点点,请慎重选择!

最近,一场考研复试大戏正在上演,由于2019年考研大军规模破历史新高,考研调剂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一些B区的院校,甚至出现了2万多人申请调剂的惊人现象,就连负责招考的老师看到这种情况,恐怕都要蒙圈:我们学校真的有那么好吗?其实,并不是调剂的学校有多好,而是想读研的人太多。没听很多985高校的本科生说,不拿个研究生学历,都不好意思说自己上过大学。此时此刻,不少小伙伴其实在犹豫,到底是应该调剂,还是二战考研?两个不同的选择,将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影响,很可能会关联到将来的个人发展。调剂上岸的好处在于,早一年读研,可以提前一年拿到学历和文凭,也可以更早的以此报考公务员和参加工作。但是,调剂的院校往往不是考生真正想就读的学校,是退而求其次的无奈选择。很多人在毕业后,仍然会充满遗憾地说,如果能够考一个名牌大学的研究生就好啦。因此,如果决定通过调剂上岸,一定要思考清楚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就业问题。毋庸讳言,目前大多数考生读研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身价,以更高的学历进入人才市场,因为本科生与研究生初次就业的待遇差了一大截。在调剂前,一定要慎重思考就读的专业是否是自己期望的,以及这个专业将来就业形势如何。熟悉研究生专业的都知道,与本科专业不同的是,研究生专业更加精细化,而且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很可能同一个专业, 仅仅因为研究方向不同,就会出现冷热不均的就业情况。比如企业管理专业,如果研究方向是物流领域的,就业选择面就不如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的。更何况,调剂的院校一般名气不大,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会打折扣。第二个问题是导师质量问题。随着研究生扩招,不少院校的导师带同一级的研究生就多达十来个,导师精力有限,如果又是行政领导一类的导师,更要在行政业务、教学、科研之间寻找平衡,一般而言这种导师无法真正带出高水平的研究生。尽管一些良心高校明确规定,一名导师同级研究生最多带五名研究生,但是在实际情况中,不少研究生导师不足的院校都会存在师兄师姐帮导师带研一师弟师妹的情况。倘若是博士师兄师姐还好,就怕是研二研三的,他们往往羽翼尚未丰满,怎堪此大任呢?而二战考研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啦。目前一些B区院校已经有点飘了,面对如此庞大的调剂申请人数,都开始直接限制要求是985高校毕业,颇有一番“当初你爱理不理,现在让你高攀不起”的架势,这着实是让双非院校的毕业生走投无路。但选择二战考研,可以直接无视这些问题。如果确定要继续深造,又不想委曲求全去就读一所不太喜欢的院校,那何不从头再来,二战考研呢?从第一次的跌倒中,你一定学到了很多,那可能是自己不够努力,不够谦虚,可能是自己一志愿目标定得太高,也可能是自己在复试中过于紧张,不够诚恳。因此,当你以一名过来人的姿态重新投入到考研的时候,你会更加清楚地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也能更好地做到查漏补缺,学然后知不足。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吧!同时,与调剂读研相比,二战考研你可以报考自己中意的院校,不用像调剂读研的人一样,无数次的回头看,总会后悔没有考上一志愿理想的院校。如果经过自己的努力,二战考研实现自己的梦想,将会有一种大仇得报的酣畅痛快,更不要说,当你就读的是一所比较好的985高校,收获的不仅是良好的导师指导,更有广阔的科研发展前景,充实的研究生生活以及高质量的同学人脉。这些资源是很多调剂读研者永远无法享受的。对于目前仍然在调剂和二战之间徘徊犹豫的人,马叔想说,不要犹豫,退一步海阔天空,很多人通过高考复读考上了理想的学府,你也可以通过二战考研,考上自己情投意合的理想学府。二战考研的人,一般更加珍惜时间,更加懂得把握来之不易的机会。如果你经济允许,家人支持,年纪尚轻,有着继续深造的决心和意志,何必去委屈自己呢?给自己设定一个合理的报考目标,吸取第一次考研的失败教训,以一个全新的自己开始考研之路,相信天道酬勤,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人生已经有太多的遗憾啦,二战考研,别委屈自己,不留遗憾,让不甘平庸的你再次启程出发吧!关于考研,您支持调剂还是二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