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儿童心理学博士:父母嘴边常挂这些话,能再次激发孩子潜在能力樱铃

儿童心理学博士:父母嘴边常挂这些话,能再次激发孩子潜在能力

清代教育家元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从来没有哪个孩子不渴望父母的认可和夸奖。挫折面前,父母的鼓励能让孩子不再惧怕失败,甚至越挫越勇。所以作为父母,懂得在适合的时候鼓励孩子,鼓励是一门育儿学问,运用恰到好处为孩子加油打气,舍得鼓励将是孩子成长路上的一大助力。一.鼓励孩子积极向上的5句话1. 别害怕,相信你一定可以的;2. 你努力,肯定会有回报,命运一定会馈赠;3. 我的儿子(女儿),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4. 不错,一定要继续保持你这个好状态;5. 不用和别人比,今天的你只要超过了昨天的你,这就是进步。父母的认可,往往能推动孩子的学习动力,逐渐会发现孩子更加努力,激发并挖掘孩子潜在的天赋。二.增长孩子自信的5句话1. 孩子,我们一点都不笨,你xx就比其他小朋友做的好,是不是;2. 妈妈相信你一定能找回曾经学习动力和信心;3. 妈妈觉得,是不是你的方法不对,找对了方法就没问题;4. 我很欣赏你xx方面才能;5. 你可以做到,也希望你告诉自己“我能做到”。在困难面前,大人很多时候都难以面对更何况孩子。若父母没有即时的鼓励或肯定,孩子极容易放弃或丧失斗志意志力。此时父母的鼓励可以点燃孩子内心自信的小火种。三.鼓励孩子学习的5句话1. 先完成作业,玩儿得时候更踏实,更尽兴;2. 妈妈觉得你认真做题得样子好可爱;3. 一次没考好不代表你是笨孩子,你不行,它只是在提醒你,是不是前段时间努力不够?方法没用对?4. 先试着给自己定一个计划,学习会变得更轻松;5. 试着花10分钟预习一下功课,上课能做到心里有数。没有哪个孩子不渴望自己也能拥有好成绩。只是有时候在学习中遇到挫折打击孩子学习得士气,没有找对合适的方法。所以在孩子学习中迷茫,学习动力消极时,父母可以多些鼓励式引导。四.建立孩子高尚品性的4句话1. 孩子德行比成绩分数更重要;2. 不论学习好坏,都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宝宝,妈妈和爸爸也一定做到,全家人一起监督;3. 礼貌的孩子更可爱,学会感恩,多和他人说“谢谢”;4. 善良很重要,不论何种情况都不要丢弃。一个孩子学习能力再强,雪的知识再多,从小若不懂得做人得道理,未来20年很难走的长远获得成功。孩子品行品德教育,不能只依赖学校品德课。更多是父母耳濡目染,家庭课堂的影响远超学校课堂。越来越多的父母认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始终是最大的,大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无时无刻地在影响孩子,孩子也在接纳父母地言传举止的讯息。孩子虽什么都没说,也没做,时间越久慢慢会发现,在孩子身上完完整整的展现他从父母身上沐然的这一切。父母的言行都潜在影响孩子的未来,想等待发酵的酒,到揭开酒盖那天才明白其中滋味。

边区造

中科院儿童发展心理学博士罗静:我的孩子很喜欢魔力耳朵课程

在没有先天的语言环境影响下,想让4-12岁左右的孩子学习一门外语,最好的老师其实是“兴趣”,只有孩子对语言感兴趣,才会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以英语为例,如何培养孩子英语学习兴趣,中科院儿童发展心理学博士罗静老师给出了很好的答案。日前,魔力耳朵联合罗静老师开展了一场直播互动活动,针对孩子学习方面的问题给家长们提供了一些参考建议。首先,罗静老师特别强调,学习英语这件事情孩子的兴趣特别重要,家长不要把自己的兴趣当孩子的兴趣,这是培养学习兴趣最重要的一个原则,所以一定要听孩子的声音。其次,家长需要给孩子提供一个爱学习的氛围:“比如我老想让我的孩子读书,可是我自己从来不读书,我也不给孩子讲故事,我怎么可能让孩子爱读书?”所以家长要给孩子提供榜样、提供氛围。第三,家长要去帮助孩子,当他做不到的时候家长要告诉孩子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说孩子坚持不下去学习了,家长可以问问孩子,看看是什么在阻碍他不想去学习?是课程的内容太难了还是太枯燥了?还是怕自己如果学不好心里有负担,感到紧张害怕?当家长们分析了原因以后就知道了真正的原因。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当家长不能够辅导孩子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找专业的人士,英语就是一件很专业的事情。罗静老师举例说到:“我自己本身虽然博士毕业,但是我特别内疚地说我自己英语学得并不是特别好,所以我就专门找专业的机构、专业的老师来教孩子,我们家周边很多学历很高的父母,也几乎都找的是专业的机构在学习。因为大家都能够认识到术业有专攻,真的是需要有专业的人来教。”罗静老师表示,她在给自己的孩子选择英语培训机构之初,考察了很多的英语机构,线上线下的都有,直到五六岁的时候,有机会碰到了魔力耳朵,就选择报了魔力耳朵,从孩子每次上完课的表情来看,她觉得孩子是很喜欢魔力耳朵的。罗静老师女儿在魔力耳朵课堂据了解,罗静老师的孩子在魔力耳朵已经学习近2年,级别已经达到了Level4,从最开始胆小害羞,到现在已经可以和老师进行对话了。例如最近学到了一个单词叫做cave,洞穴的意思,学到这个词时,外教老师就问:开心你去过洞穴吗?开心说:我没去过,但我想去。“这说明她自己已经能够表达了,会说But I want。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变化,她已经可以跟老师做一些简单的交流。”罗静老师说。学习一门语言,兴趣真的很重要,家长不需要去强迫孩子做一些事情,可以从他感兴趣的活动中慢慢引入到用外语的方式、用语言的方式跟他去玩儿,跟他去游戏,让孩子感受到这个过程;把很多语言的东西转换成孩子可以理解、喜欢的东西。魔力耳朵游戏化互动课堂,原创研发300+游戏化互动场景,将当下热门游戏融入课堂,让孩子边玩边学高效记忆,趣味教学培养孩子英语学习兴趣。

甚矣

面对3000万存在心理问题的儿童青少年,美国心理学博士这么说

来自一位家长的疑问:我的孩子上小学了,但是他上课总是坐不住,经常上蹿下跳的,玩游戏不能耐心地排队等待,并且还经常打其他的小朋友,他这是怎么了?来自一位小学心理教师的困惑:班上有一位 6岁的孩子,上课的时候总是坐不住,好动。别人和他说话他基本上没有任何回应,他似乎完全没在听你说话,而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笑呵呵地玩着手中的铅笔并自言自语。他在学习方面比较困难,并且很难和其他孩子相处。他这是怎么了?孩子到底怎么了?其实目前我国的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乐观。据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估计,我国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心理问题的困扰。我们知道心理问题复杂多样,作为一名儿童心理工作者,我们该如何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有效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来帮助他们恢复心理健康?大家都知道对症下药,要先了解症状代表了什么疾病或问题之后才能给对药方。所以正确的诊断是有效治疗的第一步。现在我们邀请的一位大咖,美国心理学博士朱春林教授给我们开展【儿童与青少年心理评估与诊断工作坊】,就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第一步“是什么问题”的困扰。通过这个课程可以帮助儿童心理工作者了解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掌握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诊断标准与评估方法,从而提高心理咨询师、心理教师等人对儿童与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评估和诊断能力。【课程内容】本工作坊的课程内容将可以帮助学员学习如何使用全世界通用的美国精神医学会出版之第五版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简称DSM-5)、四版的诊断五轴法、以及所有DSM-5中的精神障碍疾病,尤其侧重儿童、青少年的障碍。【授课形式】本工作坊采用理论讲授、影片教学、小组诊断练习、个案研讨等形式,通过理论讲授与实操技巧训练的方式来提高学员的专业能力。课程学习后需要学员完成结业考试,出席状况良好与笔试成绩及格(70分以上)的将可以获得结业证书。【课程特色】本工作坊的特色在于引进美国临床心理师的训练模式,帮助学员专业而有效率地进行心理障碍的诊断。【讲师介绍】朱春林博士 Juno ChunLin Ju, PsyD学历:美国心理学学会认证Forest Institute of Professional Psychology临床心理学博士班优异成绩(Magna Cum Laude)毕业证书:台湾临床心理师与社会工作师执照台湾性别平等教育师台湾校园性侵害性骚扰或性霸凌调查专业人才现职:铭传大学咨商与工商心理学系助理教授兼系主任桃园市临床心理师公会理事长台湾临床心理师公会全国联合会常务理事员工协助中心特约治疗师台北地方法院家事法庭程序监理人经历:西肯塔基州立精神病院(Western State Hospital)培尼罗伊心理健康中心(Pennyroyal Mental Health Center)儿青诊所、成人诊所佛瑞斯特学院诊所(Forest Institute Clinic)欧赞同志小区中心(Gay and Lesbian Community Center of the Ozarks)派尼山脊青少年中心(Piney Ridge Center, Inc.)美国临床催眠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Hypnosis,ASCH)催眠一、二阶训练宏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主任专长:精神障碍诊断、临床心理衡鉴、心理动力取向心理治疗、员工协助方案(EAPs)、沙盘治疗、催眠治疗荣誉:铭传大学2014年教学杰出奖【课程纲要】【课程适合对象】①心理咨询师②中小学心理教师③心理学爱好者④儿童教育及特殊教育工作者⑤医学卫生工作者(如医院心理科、精神科)……【课程时间】: 2018年2月2日-2月4日【上课地点】:厦门大学报名可以私信我哦

了别

小宝宝能看电视吗?听听儿童心理学博士怎么说

最近在看陈忻的书《养育的选择》,这个作者大家可能不特别熟悉,康涅狄格大学发展心理学博士,和群里的部分小伙伴一起买过她的心理学课,确实观点独特,打开人生新大门。这本书是炸毛妈安利了八百遍的,最近终于买回来读了,书确实是本好书,值得一读再读,趁着热乎,跟大家分享其中一个主题:孩子到底能不能看电视?跟我们小时候不一样,现在的孩子几乎周围无时无刻都环绕着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电视、电脑、手机……我现在还记得,团子几个月大的时候,就会在电视广告响起来的时候,瞬间回头目不转睛地盯着看,当时觉得很好玩儿,后来才知道婴幼儿多是无意识注意,也就是哪儿新奇就跟哪儿瞅!OK,分享开始,先说结论:2岁以内的孩子,最好别看电视!1999 年,美国儿科学会发表声明:2 岁以下的宝宝不适合看电视。到了 2013 年,美国儿科学会则将「电视」替换成所有「电子设备」,也就是说:2 岁以下儿童不建议观看任何电子屏幕。这个结论应该很多人都知道,但为什么呢?这就要从婴幼儿的发展规律和特点说起……2岁以下的婴幼儿,还不能理解屏幕上发生的故事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把0-2岁的思维发展称为“感觉运动时期”,婴幼儿主要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等感觉和手的动作来学习和认识世界。想想自己家娃小时候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啥都要摸一摸、看一看,甚至还要放进嘴里尝一尝,这都是他们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那么,如果让0-2岁的小宝宝看电视,他们会看到什么呢?他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快速闪过的画面,而不能把画面组织成一个有意义的故事。因此,2岁以下的婴幼儿,还不能理解屏幕上发生的故事,到大约两岁,他们才会逐渐理解,也就是说,哪怕是教育类的节目,也需要孩子到两岁以上看才合适。2岁以下的孩子不能理解屏幕上发生的事情和现实发生的事情之间的关系有人说,我的孩子也会模仿电视里的动作啊,他应该看得懂才对吧?事实上,他们能模仿电视上人的动作,但他们常常混淆屏幕里的东西和真实的东西,而且并不能把他们在屏幕上看到的场景应用到真实的情景里。比如:9个月的宝宝,会把屏幕上出现的吸引人的玩具当成真实的玩具,并上前尝试用手去抓,而19个月的宝宝则能分清,往往用手指指出这种方式表示他们喜欢。哪怕已经过了2岁,进入了可以接触电子产品的年纪,孩子也是真的很容易分不清现实和虚拟,已经不止一次看到新闻里,孩子因为沉迷电视,从楼上往下跳的,就是非常典型的这种混淆现象。过多过早看电视,容易产生注意力障碍宝宝从出生开始,就对新奇的东西有着强烈的反应,可问题是,如果同样的东西(信息)一再呈现给宝宝,他们的注意力就下降了,这个过程也叫去习惯化。多数研究认为,过多过早地看电视,也许可以解释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比如,一项研究发现,3岁以前,每多看一小时的电视,7岁的时候就多10%的可能会产生注意力障碍的问题。吓不吓人?因为电视带来的过多过快新奇的刺激,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注意力,确实身边很多朋友老是抱怨:“孩子坐不住”、“孩子没办法长时间专注在一件事上”……电视节目确实会让孩子安静下来,但曾经偷过的懒,会逐渐在孩子身上显现出来。毕竟生活在电子时代,完全不让孩子看电视、接触电子产品也不现实,上边那些观看电视带来的负面影响的研究,通常都是以小时为单位的,小宝宝偶尔看个几分钟也不是什么严重的事。孩子和电子产品哪怕是孩子大了,也并不是可以放开了使用电子产品,需要对时间做出限制,而且内容也需要经过精挑细选。2岁以下的孩子,如果实在要看,尽量控制在15分钟以内。2-3岁的孩子,也以每天看30分钟内为好。3岁以上,和宝宝商量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时间(比如1-2两集动画片)。有研究表明,使用电子产品很可能不仅会改变人的生活习惯,而且会改变大脑。比如电子游戏,就像其他让人上瘾的东西一样,会让人脑释放多巴胺。如果在幼年时期经常被电子游戏刺激而释放多巴胺,大脑就会形成这样的奖励机制。如果孩子被电视、游戏这种频繁的奖励所刺激,那么,在课堂这种相对平淡的环境里,他们还能集中注意力吗?学习上需要付出持续的长久的努力,才能获得家长的夸奖和老师的表扬,而游戏和电视可以即时奖励,孩子还能燃起学习的内在动机吗?写在最后《养育的选择》里有一个非常正面的案例:有位爸爸会把电视节目全部先看一遍,筛选适合孩子看的,如果比较有难度的,就先通过绘本等进行知识铺垫,每次看节目会陪孩子一起看,随时解释,看完节目,还会结合绘本、实验等进行复习、讨论,还会带孩子去水族馆、动物园等实地考察,增强切身体会,看到有趣的还会再找相关书籍巩固拓展。这才是给孩子看电视的正确打开方式啊,生生把一般用来娱乐的电视节目变成了“教具”,我们也可以借鉴一下,因势利导,反而能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和资源,工具本身是没有错的,就看我们怎么用~有合适的动画资源也可以分享一下哦,个人推荐《火火兔学古诗》,画面美,会讲背后的故事,而且编曲很棒,唱出来朗朗上口,除了需要买会员以外,没毛病~

灯塔情

清华、北师大心理学博士用一套漫画,搞定小学生大部分的心理问题

孩子上学后,尤其是刚上小学的阶段,麻烦事儿一件接着一件——本来就不擅长跟人打交道,在学校里更加不自信了,交不到朋友?本来脾气还好,结果从学校回来脾气就特别大,还一点都不能说他!课堂上一发言就紧张,生人面前根本不敢说话,一说就掉链子!总之,这个阶段的孩子,说不得,猜不透,性格成谜!我看过一个教育理论,0岁、6岁、12岁,是重要的培养分水岭。而6-12岁,正是心理成长的关键期,频繁“变脸”的背后,其实是孩子心理的养成期,也是一次对家长的考验!如果家长忽略了孩子的心理问题,那么“脾气暴”、“内心敏感”、“社交焦虑”……这些问题可能就甩不掉了!相反,如果从小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那么孩子以后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不会被轻易打败。这套《小学生心理学漫画》,就是告诉孩子,从小心理健康,成长越挫越强!比你更懂孩子的心理状态!说实话,大部分家长是没有心理学背景的,而这套《小学生心理漫画》,比我们更“懂”孩子的心理状态。因为它是根据教育部2012年12月7日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研发的,背后有足够多的研究作为支撑。这是第一重保障!第二重保障来自作者他们都是来自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心理学、教育学博士,有多年教育经验,对儿童心理也有足够把握!除了内容质量有保障,这套《小学生心理学漫画》还有个很特别的点。内文主要是漫画+文字的形式,清新简洁的配色,生动活泼的漫画,孩子一翻开就会被吸引——语言也不是说教式的,专家会把实际中的问题,翻译成“小学生的话”来讲,特别好懂,孩子也能看得进去!书里讲的例子,也都经过收集整理,每一个都来自于孩子的真实生活场景,比如入学自我介绍会紧张,犯错怕被家长骂······可能你都不知道孩子有过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孩子自己知道,就会参与到这些真实的故事里,不用你硬逼,他自己就会迫不及待的往下看,在潜移默化中发现和纠正自己的“小毛病”,解决心理烦恼!从小心理健康,成长越挫越强!说了这么多,这套书究竟讲了哪些内容呢?这套《小学生心理漫画》一共有6册,每册一个大主题,包括社交力、自信力、积极力、情绪自控力、自助力和幽默力。这6种关键能力的选择,其实是经过慎重研究的,它们一起覆盖了235个常见的心理问题——我们可能很难想到,这么小的孩子,竟然就可能会遇到这么多问题!但仔细一看就会发现,这些场景都是实实在在的,因为进入小学这一关对孩子来说,是一次生活方方式的彻底改变!他们要和更多的同龄人一起,体验“小社会”一样的合作与竞争,难免会出现一系列以前没遇到过的心理问题。如果爸妈只关心孩子的成绩,忽略了这些问题,光看这套书的目录,你就能补上一大课了!而且家长也不要过分担心,觉得有心理问题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我们应该从小心理健康,成长越挫越强!比如对学习没兴趣也没动力,那尽早培养孩子自学的动力,以后也不用担心了!又比如,孩子遇到挫折就容易放弃,提前告诉他如何坚持下来,以后遇到大问题也不怕了!总之,这套书正好可以帮助孩子增强“心理免疫力”!用孩子能看懂的方式循序渐进解决心理困惑那么这些“老大难”问题,这本书究竟是如何解决的呢?这套《小学生心理学漫画》,设计了一套很完整的流程,能循序渐进帮孩子解决问题——举个例子,比如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欺负了,但他可能不敢反抗,甚至不敢告诉大人。书里是这么说的——问题阐述首先用漫画来讲故事,把场景还原出来,替孩子把问题讲出来,如果孩子恰好遇见过类似的问题,就会有代入感。可能产生的心理阻力其次,孩子是不知道怎么处理问题的,内心的第一反应是害怕。比如:反抗不会被报复吧?不反抗的话,他说不定就不会再欺负我了?这就是来自于孩子的真实想法,也是让孩子内心的心理阻力。正向心理分析和暗示顺着孩子这样的想法,书里就会从心理学的角度,给出正向的心理暗示,告诉孩子,正确的想法应该是什么样的——技巧练习和实用练习最后还是要把这些想法,付诸实施。接下来书里就会告诉他,面对校园暴力,有什么实用的技巧和方法,配上生动的漫画,孩子看完就能懂,立刻就能实践起来走出困境!和心理学博士聊聊天如果家长对这个过程还有疑虑的话,最后还会有心理博士的导语,用很好懂的语言,来解释背后的心理学原理,家长也可以先读一遍,把知识点消化了再给孩子讲解,双重保障!就像是在家里请了一个温柔亲近的心理学医生!品质极高,专为孩子设计作为一套给孩子的自助心理读物,这套《小学生心理学漫画》,可不止是文字朗朗上口,它连设计都是完全按照孩子的口味来的!每本书都有自己的专属色调,明亮柔和,小编看着都觉得舒心养眼,一口气翻完半本。好玩儿的漫画,俏皮活泼的排版,低年级,还不认识很多字的小朋友也会被画面吸引!印刷也很清晰,可以放心给孩子看,不用担心会伤害视力。而且6本书6个主题,每本书都有160页左右,知识含量也很高,足够孩子反复看上好几遍!家长经常会抱怨,每天都在和孩子讲道理,但孩子反而更不爱听自己说话了,还嫌弃妈妈太唠叨……长期来看,真正省心的做法,不是说教,而是让孩子知道,每种行为背后有什么心理问题,该如何解决。孩子愿意耐心听,照着学,才会逐渐向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转变,增强“心理免疫力”,面对以后的困难和挫折!从这个角度来看,真的很需要这套《小学生心理漫画》,培养一个省心,又内心强大的萌娃!据说,有些人需要用一生的时间来治愈童年!这是特别可悲的一件事,希望每个人都能拥有不需要治愈的童年吧。小学生自己可以阅读的心理自助读物包括社交力、自信力、积极力情绪自控力、自助力、幽默力6个方面235个生活场景,其中80%在学校在轻松阅读的同时了解自我学会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既是孩子遇到问题时的自助指南也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共读的选择《小学生心理学漫画》(全6册)原价:196元小编特惠价:138元

单身夜

备考心理学博士的日子:把自己还原成一个孩子

若水原创,版权所有敲下这个题目,挺有意思,我可能还是打算天马行空地写一些东西,因为毕竟快到不惑的年纪,我很清楚:我们能够影响的东西很有限,关心我们的人其实不见得那么多(当然也不会太少),勇敢做自己很重要,当然,更重要的领悟在于——你勇敢不勇敢,其实别人不是太care,因为大家都很忙,所以,还是尽量做真实的自己。公开写类似日记的文章,能曝光的肯定不是全部,因为,别人对我们的角色有一定期待,我们又不能太肆无忌惮。之前曾经一段时间不太爱写碎碎念了,因为觉得没有营养,于是写蛮多书评或者学习笔记,督促自己持续的学习。但最近想明白了,人毕竟不是机器,生活还是像流水一样往前比较好,就像我给自己取的名字——若水,也就是希望能不徐不疾,淡定从容地去过每一天。当然,这是一个理想状态。准备考博的这些日子,挺有意思。我现在开始感谢孩子他爹对我的各种督促和鞭策,如果不是他,我可能懒得迈开这一步。经常一个人待着,其实会有点脱离社会,好像世界里就只有孩子,只有邻居,只有父母,或者偶尔听课那些同学。但重新走出来,就发现世界还是蛮大的。倒不是说光怪陆离吸引我,而是发现人有很多种互动的形式,而在不经意间,别人会感动你,你可能也会触动到别人。昨天,一位快退休的教授给我回信,因为想报考他的博士,他说:他由于身体有恙,最近很多年不带学生了。但他还是敲了很多勉励的话。素昧平生的关系,其实,真的能大致看出彼此是不是有诚意在沟通。在很多东西都换算成例行公事或者利益交换的时候,没有利益的沟通就显得很珍贵。因此,我很感谢那些无私地鼓励甚至帮助我的老师。当然,我也理解那些和感谢并没有回复我的老师。用孩子他爸爸的话来说:缘分没到。当然,他还有一句话送给我:你不要觉得别人对你热情,结果就是会导向好的一面;也不要觉得别人貌似不太热情,结果就会不好,总之,还是做好你自己该做的就行。他的这句话还是蛮受用的,读者中有一些朋友也在备考,就借此跟你们一起共勉噢~偶尔会想起请一位老师写推荐信时,他当时在开网络会议,挺忙,紧接着还有学生找他,但是他抽了几分钟,帮我改推荐信,说“有些地方不通顺,你搞文字的,文字水平还是要加强”,然后,这位教授就蹲下去鼓捣他在地上的打印机,帮打印出来,签字。之后表达感谢,我就离开了。我想:我至少今年还会考一次,不管哪个学校,都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了,至少为了这些被我冒昧麻烦的老人们。等待打印的时候,由于耽误了几分钟,出租司机一直电话我,在别人办公室不太好接,我给他发手机短信请稍等,不过司机一直从顺风车平台给我发私信让我快点,就是我们用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工具在沟通,可想而知。结果是司机也没生气,说再晚半分钟,他就走了,因为还有一个单子在等着。回家的路上聊天,司机说他孩子也考过博士,并且还找了辅导老师,紧接着开始给我科普海淀教育在北京的先进性,以及具体如何操作。对考博的直接促进没看着,不过他说的孩子的教育,很多还是满受用。甚至我们都开始想到机缘合适的话,要搬家去海淀了。车经过永定河的时候,看到落日,还真美~一路上总是碰到好人,很感谢,怪就怪自己,不够努力。我其实还没有高考的一半努力,复习也不高效。成长会让我们思维成熟,会让我们做事更圆融,但是也会让我们左顾右盼想太多。人到四十,希望把自己还原成一个孩子,仍然葆有天真,葆有好奇,相信只要你简单淡定努力向前,一切都会好好地,在那里。(作者简介:北大社会学硕士,前纸媒记者,心理咨询师成长中)

风流债

孩子不分情况发脾气,心理学博士:当好孩子“情绪训练师”是关键

昨天和老公出去逛商场,想要给亲戚家的孩子买件生日礼物,刚到商场的玩具区,就听到特别吵闹的声音,孩子的哭声,还有家长的吼叫声,身边围了不少人。我和老公恰好就要去这个专柜,没有办法只能穿过人群挤了进去,进去就看到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坐在地上大哭,非要他家长给他买玩具,因为他要的玩具实在太贵了,家长就不想买,所以孩子一直哭闹个不停,后来没有办法,围观的人太多了,还有不少起哄的人,家长只能皱着眉头买下来,赶紧把孩子带走了。这种情况应该有不少家长都碰到过吧,孩子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时,如果家长不给买就大吵大闹,家长大多会因为不知道如何能控制孩子的情绪,不得不从了孩子的心愿,其实孩子这样的情绪激动,大多都是因为孩子不知道怎么控制自己,为了让孩子不会被自己不好的情绪控制,影响自己的生活,家长就要帮助孩子管理情绪。所以今天就想和家长们分享一本我最近反复阅读的书籍,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博士写的,书名就是标题上面说的《培养高情商的孩子》,这本书并不是空有理论的没有实际的,而是这位博士通过二十多年,在一百多位家庭中做了非常详细的调查和指导,最后将所有的经验总结成为了这本书籍,所以我今天也会以这本书为基础,再结合一些国内家长的例子来分享一些教导孩子控制情绪的方法。01为什么情商对孩子更重要首先家长们要了解这样一件事情,让宝贝学会控制情绪不仅是让孩子不随便大吵大闹,引来别人围观,而是在变相地提高孩子的情商,如果一个人经常发脾气,前一秒钟还和你嘻嘻哈哈,后一秒钟就跟你生气,想必没有几个人能够受得了这样阴晴不定的人吧,同样的道理,孩子也有自己的社交圈,也有自己的小朋友,孩子如果能够一直保持稳定的情绪,其他小朋友自然会喜欢和他一起玩,因此孩子情商高也会在以后的生活中有更好的发展。1. 学习会更好情商这个概念,是在上个世纪一位叫丹尼尔的教授提出来的,他是美国哈佛的心理学教授,他对情商下的定义就是一个人对自己或者别人的情绪进行感应,然后利用这些情绪来指导自己接下来的行为。所以情商高的人通常会让人感觉到很舒服,不仅如此,如果一个人情商高,也会体现在他的日常习惯和自律方面,能够约束自己的人自然就会学习进步,所以孩子的情商提高以后,学习自然会进步,而且家长不会操心,因为孩子已经意识到需要进步,也知道该通过怎么样的方式进步。2. 适应能力会更强孩子的成长可不仅在生理上,还有智力和情绪方面的发展,情绪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情商,这三个方面对孩子都很重要,所以如何识别和管理情绪是我们育儿的重要环节。因此孩子情商高,就能更好地感知自己和别人的情绪,也能更好的管理自己的行为,所以孩子会更好地适应环境,接受能力也就更强,不论在人际交往还是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孩子都会比别人更优秀。02哪三种类型的父母会拉低孩子的情商孩子的情商很重要,所以不仅孩子要提高情商,家长也要提高自己的情商,孩子与家长在一起的时间最长,如果家长不能合格的管理自己,用正确的方法教孩子,孩子即使天生情商很高,也会被家长影响,变成低情商的人,所以哪三种家长会影响孩子的情商呢,今天就来和大家分析一下。1. 放任孩子首先就是对孩子过于放任的家长,这种类型的家长只会讨好孩子,觉得自己的孩子怎么看怎么好,就连无理取闹都是天真率性,也不管孩子发泄的时候伤害了多少人,或者毁坏了多少东西。在这种家庭长大的孩子,不要说控制情绪了,孩子不经常发脾气就不错了,因为父母的放任不管,让孩子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有多么的错误,时间久了,孩子会把这样理所当然的情绪带到任何环境和人身上面,会严重影响其他人对孩子的印象。2. 压抑孩子与放任不管的家长有着鲜明对比的就是压抑孩子的家长,这种家长不会让孩子有任何的不好情绪表现出来,有时候孩子哭他们都会觉得孩子吵闹,这样就是没出息的表现。在这种家庭长大的孩子会特别的敏感,他们不敢把自己的情绪表现出来,也不敢和别人分享自己的情感,只能把好的不好的都装在自己心里,自己默默地忍受,这种消极的情绪会让孩子越来越压抑,最终在承受不住的时候就会伤害自己或者别人。3. 忽视孩子最后一种就是忽视孩子的父母,这种父母对孩子不管不问,甚至在孩子想要和你分享的时候直接拒绝孩子,他们会觉得孩子说的那些事都是小事,有什么可说的,还不如自己玩一局游戏更重要。在这种家庭长大的孩子,孩子会觉得自己不应该有不好的情绪,而只能有让父母开心的事情,所以孩子就会觉得不好的情绪就是错误的,觉得自己不应该有,孩子会在产生情绪和对抗的情绪之间来回的挣扎,以至于最后让自己的情绪崩溃,越来越痛苦。03三种方法,教会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孩子的情绪是不能够压抑的,而且要正确的疏导各类情绪,为了让孩子的情商变高,家长不仅自己不能做上面那三种类型的父母,同样也要做好孩子的指导员,指导好孩子的情商该怎么正确成长。1. 游戏力首先就是要教会孩子用游戏的方法来正确地释放情绪。在《父母平和孩子快乐》这一本书中提到过游戏是孩子处理自己情绪的有效方法。而且有研究表明,通过游戏的方式,孩子可以更好地释放自己内心中不好的情绪,让自己变得更加积极向上。这个游戏可不仅仅指的是让孩子做运动或者玩手机,而是玩游戏的过程,是家长帮助孩子释放情绪的过程,这样不仅能调整好孩子的情绪,还能够促进亲子关系。2. 划三区其次就是要教孩子学会给情绪合理的划分界限,告诉他们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就像我最开始提到过的戈特曼博士,他就在书里提到过,可以让孩子把行为划分成以下的三种颜色。绿色就是鼓励孩子做的事情,黄色则是特殊时期时候犯的错误行为,红色是绝对不能做的行为。不论是家长和孩子都要按照这三种颜色来做事情,这样既可以控制好情绪,也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大大减少了在自己情绪不好时出现错误行为的几率。3. 贴标签最后就是教孩子学会给不好的情绪贴上一个标签。这个直白一点讲就是让孩子正确意识到自己的每一样情绪,比如孩子因为考试失败了而哭泣,这是因为孩子伤心,是因为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回报,感觉到很受挫,这时候家长就可以告诉孩子这是一种怎样的情绪。因为孩子是不会自己识别到自己的情绪是什么的,这都是要靠后天的教导才可以准确地识别。孩子有哭哭闹闹很正常,家长要做的就是积极正确的引导孩子,不让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受到更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家长能够做到提高情商,孩子就会跟着学,也能够更好地提高自己。

毋我

心理学博士洪兰:激活孩子大脑发育,除了阅读,还有其他2种方法

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学霸,所以从孩子刚出生,就开始规划如何教育孩子,但对于孩子智商问题,家长并不能急功近利,“伪早教”是一种错误的教育方式,这只能给孩子带来无限压力。很多家长从小就开始给孩子报早教班、兴趣班等等,但这些对孩子学习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帮助,反而会让孩子对学习造成反感,根据研究发现:0~6岁是孩子早教的最佳时期,如果家长利用好这段时间,孩子的大脑就会发育更快,孩子就会更聪明。心理学博士洪兰:激活孩子大脑发育,除了阅读,还有其他2种方法。洪兰是台湾中央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取得了加州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学位,洪教授研究、讲学之余,在近年来有感于教育是国家的根本,而阅读是教育的根本,更致力于阅读习惯的推广,足迹遍及台湾各县市城乡及离岛近千所的中小学作推广阅读的演讲。洪教授曾表示“如果家长能够懂得科学知识,那么在养娃路上会省不少钱,也会更加轻松。”很多家长都被教育孩子冲昏了头脑,例如花很多钱去培养孩子的兴趣,这其实是没有必要的,洪兰曾告诉家长:人生好比马拉松,起跑早晚都可能赢。锻炼孩子大脑最高效的3种方法:运动、阅读和游戏洪教授认为学习没有起跑线,大脑一生都具有可塑性,运动、游戏、阅读是最科学的方法,能帮助孩子提升智力。运动现在家长越来越注重孩子的学习,缺乏了对孩子运动的投入,孩子坚持运动可以提高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并增强孩子团队意识,在运动过程中,心跳会加快调动,加快血液循环,而大脑中的供血量也会提高,从而有利于大脑发育,对孩子智力发展和各项能力提升都有好处。阅读在洪教授眼中,说话是天生具备的能力,阅读是后天培养的能力,坚持阅读就可以改变大脑,因为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可以接受更多信息,正常情况下人类的眼睛一分钟能看到650个字,而说话一分钟则是250个字,由此可见,阅读是说话的3倍之多。文字也比图像更能刺激大脑,因为在阅读时,我们需要想象力来理解文字内容,从而锻炼孩子的创造力,阅读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去认识世界,也是刺激想象力的主要手段,同时还能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游戏可能很多家长都不赞同游戏的存在,认为游戏是孩子学习的拦路人,其实不然,洪兰教授认为,游戏更像学习的伙伴,适当的游戏可以帮助孩子学习,如果家长一直阻止孩子玩游戏,不仅会影响亲子关系,也失去了孩子学习的一大助力。家长们不妨给孩子购买一些益智类的游戏书籍,让孩子通过玩来学习更多的知识,孩子在0~6岁是大脑发育的高峰期,我们需要正确引导孩子训练。右脑主要掌管记忆和人的创新创造能力,如果得到充分开发,大脑会变得更加聪明和智慧。在前段时间,有一套较火的《幼儿左右脑潜能开发游戏10册逻辑思维训练书籍》就寓教于乐,让孩子在很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开发了左右脑,激发大脑的无限潜能,提升了孩子的智力水平,让孩子更聪明。【点击下方▼商品卡购买,享受粉丝特价】

杨泉

心理学博士:情商比智商重要,家长跟孩子常说4句话,孩子情商高

自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格尔曼在美国进行研究时提出有关“情商”一词的时候,并在之后将其汇聚成为《情商》一书之后,情商这个新鲜的概念就开始火了起来,随后也越发的得到推崇。在这本书当中,丹尼尔将情商与成功学进行挂钩,强调了情商对个人成功的重要性,以及情商在处理人文处事当中的作用,成功将原本比较冷门的“情商”推上了与智商一样的高度。那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家长应当更注重对孩子自身的培养?还是对孩子情商的教育?一直是教育界讨论不休的话题。教育界在对美国的教育进行研究之后发现,美国在教育孩子方面更加注重对孩子的情商培养。为了更加有力的培养孩子的情商,美国甚至还为情商教育理论开展了一门课程,叫作: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社会与情感的学习)。在这项关于情商的学习当中,核心在于培养孩子建立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的能力,更加有序地进行引导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并将这种情绪管理的能力应用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当中,以期孩子在处理不同情况时能够做出最佳的选择。随着教育界慢慢注意到关于情商对于孩子的重要性之后,情商教育也成功引入到我国教育当中。著名的央视名嘴主持白岩松谈到有关于孩子教育方面的问题时,就坦言:情商比智商更为重要!因为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过程当中,人们对于情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教育当中没有情商教育这一项,那么孩子未来的发展很有可能会堪忧。为了更加有效地奠定孩子的情商基础,家长可以常对孩子说这4句话:1、这件事你是怎么考虑的?通过询问的语气来引导孩子说出自己对事情的想法。当家长对孩子说出这句话时,孩子就会动用自己的思考来自己进行解决问题,对事情做出自己的判断。在这一个过程当中,孩子不单单对事情的选择拥有了主动权,还应用了智商进行解决问题,充分发展孩子的无限可能性,这也更加利于孩子的情商发展。2、你可以犯错,但是要从其中吸取经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不可能永远不犯错,所以家长们也应当坦然地接受,孩子会出现错误的可能。当孩子出现错误时,家长在日常生活当中,可以心平气和地对孩子说出这样的一句话,让孩子能够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同时也能慢慢地引导孩子,从自己的错误当中找出经验,之后不再在一个“坑”里跌倒两次,更好地促进孩子的成功。3、不要害怕,我们一直在你身边在孩子探索世界的过程当中,难免会对一些未知的事物产生一定的恐惧感,这些恐惧感其实都是孩子本能的反应,也是孩子自我保护的一种表现。在孩子的充满恐惧的过程当中,很容易会因为陷入恐惧而不再敢进行尝试,会陷入自我封闭当中,极其不利于孩子的情商发展。这个时候如果家长能够对孩子说“不要害怕,我们一直在你身边”,那么孩子很容易就会从家长身上获得力量,勇敢地走出自己的世界,与外界建立联系。可能有些家长会觉得这一句话十分的肉麻,不好意思开口,但是这样简单的一句话确实能够带给孩子无限力量的一句话,让孩子不再觉得孤独无助。所以家长为了孩子的情商发展,不妨尝试和孩子说这一句话哦。4、我特别欣赏你……(具体某个行为)家长对孩子进行肯定的时候,往往能够给孩子更多的力量,但是很多家长在夸奖孩子的时候只会干巴巴地夸奖“你真棒!”来进行敷衍孩子的话。孩子就不会再注重父母对自己的称赞了。所以家长在夸奖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掌握技巧,夸奖到孩子某个具体行为才能让孩子感受到孩子是被家长关注的,他们的努力是被家长看在眼里的,这样才会收到自信。每一个孩子内心都希望得到家长的认可,当家长真心实意地夸奖孩子的时候,孩子才会因此而变得更加的坚强自信,而自信也是情商高的孩子必备的品质。所以家长想培养孩子的高情商,不如从培养孩子自信开始。家长教会孩子正确地表达情绪,处理情绪,处理与其他人之间的关系,这样孩子才会在人群当中相处得不那么困难,才会更加容易变得优秀。

亚衣

从先天迟钝到史上最年轻的博士,看这个孩子的父亲是如何教育他的

每个家长都怀揣着一颗把自己家的孩子培养成天才的梦,而真正的天才却没有几个,哪怕家长耗费很多功夫,让孩子吃了很多苦,在小小的年纪承受不该承受的学习压力,可孩子终究只是比别人早起步几年而已。电视剧武林外传中“三岁识千字,五岁背唐诗,7岁熟读四书五经,8岁精通诗词歌赋”的吕秀才够神童了吧?可最终结果是“25岁的时候连饭都吃不上”.现实中同样的例子也有:出生于1983年的魏永康,两岁时掌握了1000多个汉字,四岁学完了初中阶段的全部课程;13岁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直接硕博连读。可这位风光一时的神童的结果却是黯然退学.那么天才就真的只能靠孩子的天赋了吗?家长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就真的一无是处吗?当然不!家长真正的通过早期教育让孩子成为天才的例子是存在的,从先天迟钝到史上最年轻的博士,小卡尔·威特就是早期教育成功最佳典范和先行者。卡尔威特的教育老卡尔·威特是19世纪初德国的一位的乡村牧师,在他年轻时,他的第一个儿子早早就夭折了,直到他52岁那年,他的第二个孩子卡尔才迟迟的降临到他的身旁。他用自己的名字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希望儿子能作为自己生命的延续,可以健康成长。(在西方文化里,父亲用自己的名字给孩子是一种祝福,是很常见的事情)但天不随人愿,他的儿子小卡尔威特在出生时被脐带勒住了脖颈,刚出生就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虽然被救活,但依旧因为缺氧伤害了大脑的发育,反应比普通婴儿迟钝得多。在当时的“天赋决定论”盛行的环境下,包括他的妻子在内的所有人都不看好小卡尔未来的成长前景。只有老卡尔依旧坚持不放弃孩子,他查阅了大量书籍,从法国思想家爱尔维修处获得了灵感:“即使是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将成为不平凡的人”作为一个准备充分的父亲,他有信心自己的儿子不会真的成为一个笨蛋。他始终认为:“孩子智力的开发必须与孩子智力曙光的出现同时开始”。同时他也是最早实现真正的早期教育的人。于是,在这种当时十分超前,甚至在现在依旧先进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小卡尔不但没比同年龄的其他孩子落后,反而还成了远近闻名的天才。小卡尔威特9岁考入莱比锡大学;10岁进入哥廷根大学;13岁出版了《三角术》一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卡尔目前仍然是《世界吉尼斯记录大全》中“最年轻的博士”纪录保持者);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他发表《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而且与那些过早失去后劲的神童们不同,小卡尔在成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后,一生都在德国的著名大学里授学,在有口皆碑的赞扬声中一直讲到1883年3月6日逝世为止。尽管要考虑上个世纪博士的难度与现在相比要轻松很多,但无论如何这些都无法否认老卡尔教育思想的先进性以及他对于早期教育的卓越贡献。而老卡尔对于小卡尔威特的教育最核心的就在于不执著于知识的超前学习,而是对孩子智力重点开发。科学研究表明,基因对于人类智力的影响在个体之间差距并不大,如果非要数字化的话,在总体上,绝大多数人之间的先天智力差别都在10%以内,而对于大脑的开发运用才是拉开人与人之间智力水平的真正决定性因素。因此老卡尔·威特的教育不但有现实的成就也有理论支撑,证明这并不是不可复制的孤例。而关于他的教育理论,他的儿子小卡尔维特曾将父亲老卡尔·威特对自己的教育记录编撰成书《卡尔威特的教育》。虽然在当时,这本书并没有被重视,但在日益强调儿童教育的今天,这本书也被人们从历史中重新翻出来,《卡尔威特的教育》也从美国国家博物馆走到了印刷厂,进而走到了市场。在这里,我就将《卡尔威特的教育》向各位家长进行推荐,希望可以有效地开发孩子的智力。而想要锻炼孩子的智商,除了家长要学习如何智力开发的技巧,家长对孩子也要有所投资,而让孩子从小就玩益智玩具,读益智图书无疑是极佳的选择,小风我在这里再为各位家长朋友推荐一套《IQ游戏益智大百科》。全套书共计五册,分别是立体移动游戏益智、迷宫冒险游戏益智、平面拼图游戏益智、数字推理游戏益智和图画照片游戏益智,从多个角度全方位地开发孩子的智力。让孩子从小就在游戏中进行自身的智力锻炼。另外向各位家长做一个一定要知道的小科普:正版儿童图书中使用的专业童书环保墨不含铅,但廉价的盗版书籍则往往使用含铅的普通油墨,虽然对成年人影响不大,但会对还在成长中的儿童造成大脑以及身体的发育损伤。所以购买正版图书,不仅保护的是创作者的利益,也是在保护自己的孩子。我是小风,一个基于事实、专注内容的育儿作者,想了解更多育儿知识,可以关注我查看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