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中规格最高的当属“双一流”大学了,由于无论是在学校办学水平、科研实力上,还是在学生保研、考研、就业等方面,“双一流”大学比其他普通本科大学都占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双一流”大学的录取分数和批次也要比其他普通本科大学要高。当然,也有个别“双一流”大学的录取分数和批次相对要低一些的。今天就给大家盘点5所在二本批次招生的“双一流”大学,供大家参考。1、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是一所以水产、海洋、养殖、食品为特色的应用研究型大学,在海洋类院校中的办学水平和科研实力仅次于中国海洋大学,为中国水产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骨干人才,被誉为“中国现代水产教育的摇篮”。植物与动物科学、农业科学两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水产获评A+,食品科学与工程、海洋科学获评B+,生物学获评B-。近3年,该校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稳定保持在96%以上。2020年,该校在北京、重庆、湖北、广东等地有二本批次招生。2、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地质、能源、资源科学、核技术、环境科学为优势,以化工、材料、电子、机械、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等学科专业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校友遍布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国土资源、勘察、地质、石油(能源)等行业。地球科学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获评B+,地质学、土木工程获评B-。近几年,该校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均在90%以上。该校二本批次招生的专业有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和会计学等,但都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3、石河子大学石河子大学是一所政策扶持建设高校,虽然综合实力比不上东部发达地区的“双一流”大学甚至部分普通本科大学,但却是新疆最好的大学之一。这所学校与三师、八师、十师、十四师、玛纳斯县、沙湾县、和硕县等兵团、自治区30余家单位签订了校地合作协议;与新疆天业、新疆天富、天山铝业、新疆西部牧业等30余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因此,只要你肯留在新疆发展,基本上不愁找不到工作。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外地考生少有报考,所以这所学校在很多省市都有二本批次招生。4、西藏大学西藏大学与石河子大学一样,也是一所政策扶持建设高校,也是西藏最好的一所大学。这所学校的学生被本地视为宝贝疙瘩,毕业生在当地各级政府单位和企业机构中很吃得开,只要你肯留在西藏发展,考个编制或者国企单位问题不大。同样,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这所学校在很多省市都有二本批次招生。5、海南大学海南大学是我国最南端的一所“双一流”大学,“热带、海洋、旅游、特区”特色鲜明,校友编辑海南各大行业,其中不少人成为管理与技术骨干,还有一大批人才在境外创业就业。2020年,该校的十多个专业在全国十余个省份有二本批次招生。大家都知道,现在高校越来越“内卷”,在研究生招生时更倾向于招收同层次院校的本科毕业生,二三本高校本科毕业生想考研进入“双一流”大学的口子越来越小。如果考入还有二本招生的“双一流”大学,然后再考本校研究生的话,会有相对优势。
2021年考研已经正式启动报名,大四的备考学子们又到了选择考研目标院校的时候,跟高考一样,一个合理的目标院校和专业,将是考研结果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对于很多普通二本生而言,因为学习基础和985院校和211院校的考生还是有一定差距,在考研的时候,往往压力比较大。普通二本生考研如何择校?这几所211大学难度较低,适合低分捡漏。考生们可以重点参考。第一所:郑州大学郑州大学,首批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211工程”、中西部“一省一校”重点建设高校,学校的办学实力近些年突飞猛进,但是,相对同等级的大学来说,郑州大学考研的难度系数偏低,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所处的地域、名气、排名等,因为报考生源不同。一般来说发达地区特别是大城市的重点大学都难考,而非重点大学则相对好考。第二所: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211 工程大学,全国排名 60 左右。工大算是很好考研的学校了,只要达到国家的二区线就可以,每年都是在过线就可以,甚至有的专业会接受调剂,当然这是个别专业而言。客观的说,只要你用心复习了,考上的机会还是非常大的,但是学校的王牌专业报录比还是非常高的,考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报考。第三所:东华大学总体上来说,在2015年之前其实东华大学大多数专业都是基本上招不满研究生的,就是现在比较火的经管专业也是生源严重不足,主要原因是东华大学在外省的知名度一直比较低,提前上海的重点高校,别人都只知道复旦、交大、同济、华师,还有上财、上外以及华东理工,就是上海大学的知名度在外省也比咱东华高很多,考生报考研究生一般都选择这些学校。但是近几年,因为推免人数开始剧增,考研难度系数也上升不少。第四所:长安大学长安大学在考研中也是最受大家喜欢报考的一个学校了,长安大学拥有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长安大学考研不是34所自主划线学校,所以大家不必担心长安大学的考研分数线会不会太高,但是大家也不要小看了长安大学的考研,因为长安大学考研是有一些难度的。第五所: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位于长沙,是新兴崛起的城市,环境优良,气候宜人,最重要的是美食多,是吃货的天堂。湖南师范大学,不歧视本科出身,二本三本的上岸的有很多,而且很多专业都接受跨考生。复试也相对比较公正。除了以上提到的5所211大学以外,太原理工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海南大学、西南大学等211院校的考研难度系数也比较低,对于很多普通二本生来说,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但是大家在选择院校的同时,更要注重专业的选择,第一要看专业前景,第二要看自己的对口率,不要一味地求简单,毕竟研究生选定方向之后,很有可能就是你一生要从事的职业方向。关于:普通二本生考研压力大,这5所211大学最容易考上,适合低分捡漏,这个话题,你怎么看?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这样一段纠结的经历,大一大二过去,大四即将来临,处于大三的我们此刻好纠结,未来到底是考研还是就业呢,如果选择就业也开始关注秋招,寻找合适实习单位,如果考研就要赶紧着重准备,但很多同学在考研的时候总有很多顾虑,尤其是二本和三本院校的同学,他们渴求通过考研提升自己,但又担心考研院校会不会存在复试歧视,今天小编就给你们整理几所211院校,据说录取率高,非常适合二本院校的学生报考。参加招聘会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师大是典型的师范类院校,在全国211院校中排名靠前,大家都知道师范类专业的学校报考的人数都很多,但这所学校虽然报考人数多,但录取的人数也很多,而且考试的题目也不难,每年都有很多二本和三本院校的学生考上华师大,所以这也是二本学生考研首选。贵州大学贵州大学因地理位置原因,且不是热门报考院校,所以每年报考的人数不多,贵州大学的保研率不高,也就意味着有更多的招生名额留给校外的学生,所以在211院校中算最好考的学校了,只要通过了笔试,面试的问题都不大。考研院校太原理工大学大家都知道在考研复试时,你的本科学校也影响着你的录取结果,所以小编隆重推荐这所学校给大家,对非985考研的学生是非常公平的。太原理工是一所纯正的理工类的院校,对于专业素养要求严格,如果你刚好专业过硬,那就来吧。考研院校选择西南大学熟悉西南大学的同学都知道,西南大学最好的专业就是师范类的专业,但是除了师范类专业,西南大学的工科和理科的专业也很不错,一般只要进了复试,录取的可能性就很大,如果想要报考师范类的专业可能就比较难了。
如果能重回高中,再经历一次高考,相信很多人会选择认真读书争取考上985高校吧。或许你听说过,一些名牌大学有“第一学历歧视”。在选择学生时,他们非常注重考生的本科院校,很多教授宁愿要分数低一些的211毕业生,也不想要非211的普通本科生。这么多大学在意考生的第一学历,不断的增加来自本校学生的保研名额,普通本科的学生要考985学校的研究生真的只是痴心妄想吗?并不是这样,关键还是在于自身的硬实力和素养,曾经不少来自三本的学生考上了清华、北大的研究生。如果你打算考研去以下4所985大学,是比较轻松的,其中一所还在上海!一线城市总有一种让人沉醉的魅力,上海的二本高校,在外省招生时录取分数线能高出一本线几十分!让我们揭开这4所大学神秘的面纱,看一下是否有能让你心动的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位于青岛的中国海洋大学在山东耳熟能详,拥有近10000名硕士研究生。遗憾的是在其他省份它的名气并不高,在去年某一期的“一站到底”节目中,一路披荆斩棘的闯关者被问及到海洋大学在那个市时,错答成了上海。但它的科研地位和文化底蕴不容置疑,在山东除了山东大学外没有对手。湖南大学环顾整个湖南省,立于一览众山小地位的也只有湖南大学和中南大学。两校的学生也常常“相爱相杀”,时常开自己母校的玩笑。湖南大学在去年以第一单位在国际级学术期刊《Science》上发表科研论文,其底蕴和综合实力不言而喻。东北大学东北大学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不讨南方同学的喜欢,位于辽宁沈阳,在其巅峰时期与北京大学齐头并进,但后来却逐渐没落。因为地理位置和学校基础设施等原因,它的生源质量在985大学中并不高。但我们不能因此忽视它的实力,东北大学是工科强校,不少工科类专业全国闻名。例如机械专业、材料专业、冶金、信息等。华东师范大学魔都名校,985平台,这些条件对年轻人来说太有诱惑力了。华东师范大学在师范类大学中属于领头羊,一些重点高中在招聘教师时,学历要求是其它大学的研究生或北师、华师的本科生。但是,魔都的另外几个985实在太厉害了,考研去华师的竞争力远远不如复旦大学和交通大学。如果你只是就读于普通的本科,又有个985大学的梦想,可以计划考研去这4所大学。另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因为学校定位也成为考研相对轻松的大学,在此未做推荐,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多找一些笔试和面试的资料。
文|冷丝栏目|考研准备冷丝先说明一下,本文所指的本科类型主要是本科批合并后的一本和二本概念。其中,目前的二本院校主要指的是本科批次合并之前的三本院校。其实,我们不用回避这个话题:本科出身确实影响到学生考研最终的结果,至于影响到哪些方面,这倒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很多考研学子,尤其是那些来自于二本院校的考生,他们也许对未来的考研满怀信心。考研学子的家长在这方面表现较为理性和冷静,他们对考研学子认识到位:高考时成绩就不是特别突出,竞争力当然比“985”“211”高校的学生有差距,考研能够成功固然很好,没有成功也不必灰心丧气。那么,到底哪个类型院校的学生是考研大军?与重点高校的考生相比较,二本院校的考生考研有何劣势?这些劣势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难道仅仅是本科院校的层次差异一个等级吗?在考研录取的实际操作之中,二本院校考生是否被歧视?
二本大学的本科生,想要以211或者985为考研目标,可行吗?我觉得还是有一定可能性的。在我看来,二本大学和一本大学的学生相比,刚开始的差距很可能差在高考时的临场发挥上,或者差在其他方面的偶然性上。就拿我外甥女来说,以她在高三阶段的平时成绩,虽然考取985或者顶尖的211是有难度的,但是她想要争取考上好一点的一本还是完全有希望的。但是高考第一天,她感冒发烧了,高考当天就发挥得不怎么样。高考成绩出来后,她被省内的一所口碑不错的二本大学所录取。我们知道,高考,不单单是你分数够了就能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还要看你的高考分数在你所在地区的位次是多少。举个例子,2018年清华大学福建地区招生的文科分数线为667分,但并不意味着你考到667分就妥妥地可以成为清华大学的本科生,因为清华大学2018年在福建地区只招收100名学生。故此,就算你的分数达到690分,但你在福建的位次是第101名,那么不好意思,你与清华园无缘。但是考研没有看位次,只看报录比和分数。比如说,一些热门专业的报录比是10:1,那么只要你的分数够高,只要你的考研分数跻身靠前的10%,那么不管你的考研成绩在你们地区位于多少名都没有关系,反正被录取是比较稳妥的事情。一般情况下,越冷门的专业,考研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因为其报录比相对而言比较人性化;反之,越是热门的专业,特别是一些985或者211的王牌专业,那么作为二本的本科生,在报考这些专业的时候一定要好好斟酌一下:凭你自己的真实实力考上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二本大学生想要顺利考入211或者985大学研究生院,还要考虑目标院校所在的地理位置。举个例子,在985大学当中,你考入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这样的顶尖985,应该来说难度不是一般的大,但你要考兰州大学这种地理位置和综合排名不怎么占优势的985,相对来说要容易一些,毕竟你考研路上的竞争对手要少很多。同时,选择211大学作为目标院校,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实力不是很强劲,但是你又非211大学不考,那么像西藏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宁夏大学等相对来说达到“宁静致远”境界的211倒是可以考虑一下。当然,你在考研的时候也可以报考地理位置不错的热门专业,前提是你在考研复习的时候,拿出比你当年高考复习时还要充足的劲头来,一心扑在考研复习上才行。阳光总在风雨后,希望想通过考研改变命运的莘莘学子前途一片光明!
二本院校考研到985院校,不是可能性大不大的问题,而是你想不想考的问题。笔者先给大家说一个非常真实的例子,其实考上985院校的同学中,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二本院校,我身边也有很多二本院校的朋友,最后都考上了一所985院校,甚至有一些同学还考上了国内非常顶尖的985名校。考上985大学的同学中,有很多都来自二本院校,为什么那个人不是你?很多同学(尤其是二本院校的同学)在考研的时候都在犹豫这样的一些事情:自己是一个二本院校的同学,是不是考到985院校的可能性不大?考到985院校之后会不会被导师嫌弃等等?其实,作为曾经参加考研的过来人,在这里我可以告诉各位考研的同学,大家完全可以忽略这样的一些问题,很多导师不会在乎你来自哪里,只在乎你的实力到底强不强?笔者有一个二本院校的同学,考研的时候报考的是四川大学的华西药学院,在这里说一下四川大学的华西药学院,可能大家都知道,四川大学是我国985工程重点院校之一,而华西的名气似乎要比四川大学还要大。他当时就考上了这所大学,与他一起竞争的还有复旦大学等名牌院校的学生,最后就是这位二本院校的学生胜出。所以你看,你还在怀疑二本院校的学生考一所985院校有没有可能吗?每年考研的时候,都有很多二本院校的学生考上985院校,为什么那个人不是你?决定你是否考上985大学的关键,是你的恒心和毅力,还有你的复习备考策略。很多人都想考985院校,这一点毋庸置疑,那么,怎样才能让你在千军万马之中脱颖而出呢?笔者看来,除了要有恒心和毅力之外,制定一份合理可行的复习备考策略也非常重要。首先,在我们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大家需要有足够的恒心和毅力,这是我们考研复习的基本素质和关键。有了这份恒心和毅力,就能够保持复习的激情和热情,保持复习的节奏和效率。其次,合理可行的复习备考方案,在考研复习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计划,有了计划能让我们按照自己的复习节奏进行备考,合理规划自己的复习时间,记住更多的学科知识。当然,需要在此说明的是,大家制定计划要合理可行,切不可制定一些自己根本完不成的计划,这样反而是给自己添堵。可以制定一些短期的机会,一个长期的计划,这样就能让自己在考研复习的过程中有条不紊地进行复习。结束语相对高考而言,考研到一所985院校要更加容易一些,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大家努力的基础上,二本院校的学生考研到985院校的同学比比皆是,为什么那个人不是你?保持恒心和毅力,制定合理的复习备考计划,相信985院校的大门会为你敞开。我是大学视野,如上就是我给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如果大家还有更多的看法和建议,可以在下方留言一起交流探讨。
针对二三本的同学,985/211难度太大的话,可以考虑以性价比高的重本院校为目标。海锅按照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西北、东北七大地区分别推荐~包含16院校,同学们可以根据对应目标区域进行选择参考。■ 华北地区1、山西大学山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山西省重点建设大学,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联盟成员。软科中国2020大学排名第116位。强势学科:哲学、体育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教育部学科评估均为B及以上。2、燕山大学学校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是河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四方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软科中国2020大学排名第92位。强势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教育部学科评估均为B及以上。公众号@上海海文考研3、河北大学“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建设一层次高校。软科中国2020大学排名第107位。强势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史、化学、生物学、光学工程,教育部学科评估均为B-及以上。■ 华东地区1、宁波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浙江省重点大学。软科中国2020大学排名第75位。强势学科:水产、信息与通信工程、数学、外国语言文学、体育学,教育部学科评估均为B-及以上。2、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市属重点大学,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计划。软科中国2020大学排名第89位。公众号@上海海文考研强势学科:系统科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教育部学科评估均为B及以上。3、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是教育部和浙江省共建高校,浙江省属重点大学,国家"2011计划"首批14所牵头高校,首批"卓越计划"入选高校。软科中国2020大学排名第81位。强势学科: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药学、工商管理,教育部学科评估均为B及以上。■ 华中地区1、河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首批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软科中国2020大学排名第97位。强势学科: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地理学、生物学,教育部学科评估均为B及以上。2、湘潭大学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湖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软科中国2020大学排名第103位。强势学科: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公共管理,教育部学科评估均为B及以上。■ 华南地区1、南方医科大学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广东省"211工程"省属重点大学。1979年被确定为中国重点大学,于2004年被批准为中国8所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软科中国2020医学类大学排名第6位。强势学科: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护理学,教育部学科评估均为B及以上。2、广东工业大学广东省"211工程"省属重点大学,学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优秀学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软科中国2020大学排名第95位。公众号@上海海文考研强势学科: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设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教育部学科评估均为B及以上。3、深圳大学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软科中国2020大学排名第65位。强势学科:理论经济学、新闻传播学、关系股额刚才、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教育部学科评估均为B及以上。■ 西南地区1、昆明理工大学省部合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等。软科中国2020大学排名第127位。强势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教育部学科评估均为B-及以上。2、西南政法大学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之一,首批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新中国法学教育的“西南联大”。软科中国2020政法类大学排名第3位。强势学科:法学,教育部学科评估A。■ 西北地区1、西安理工大学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教育部首批“卓越计划”高校,陕西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院校之一。软科中国2020大学排名第128位。强势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教育部学科评估均为B及以上。公众号@上海海文考研■ 东北地区1、东北财经大学“五财一贸”的全国重点财经大学,被誉为培养“中国银行家的摇篮”。 软科中国2020财经类大学排名第6位。强势学科: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工商管理,教育部学科评估均为A-及以上。2、黑龙江大学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重点共建高校,拥有全国高校独树一帜的对俄办学特色。软科中国2020大学排名第130位。强势学科:哲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教育部学科评估均为B及以上。软科中国排名及教育部学科评估,仅供同学作为参考依据。篇幅有限,未能完全详细解析各院校实力和难度。有意了解更多,可直接联系下方海文专业的咨询老师。
财经类大学大学院考试:哪些二本财经学院值得报考?怎么准备?研究生考试的面试还没有进行,很多考生还在继续准备,但是,很多大三学生已经开始为大学院考试做准备,要考研究生,最重要的是选择准目标学校,选择目的大学比较好,要考研究生,也许要走很多弯路。财经类专业近年来在大学院竞争激烈,经济类相关专业非常受欢迎,当然有网络相关的专业,有很多二本财经专门学校,因为这个专业竞争很大,所以很多二本学院的得分和普通专业几乎相同,大学院考试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状况,大学有江西财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山西财经大学、河南财大、上海立信、南京财大等,这些财经大学的考生大多考大学院,考211大学,重要的是就业也很好。上图中10名以后的财经类学院和大学有二本招生,中等程度的考生,前十名的经济系大学竞争激烈,成绩中的考生很难进入这些大学,作为财经类学院的大学院考试,首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准备。在公共课上,数学考大学院比较难,经济系大学的考生大多是文科生,所以不擅长数学,对很多文科的学生要考研究生,如果有数学这个学科的话,能不能及格几乎都会被决定,很多本科生没能考上研究生,数学课吃亏了,因此,要考经济类,特别是会计类的专业数学一定会顺利进行。英语(一)也是非常重要的公共课,一年前可以准备好,英语的大学院考试的国家线虽然不高,但是对于英语基础薄弱的考生来说仍然是一个很大的难关,因为学习的知识点很容易忘记,所以一定要提前提高单词的记忆力,同时多读,练习作文,以便英语合格。关于专业科目,经济类的专业根据各大学种类不同,特别要注意的是,有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精算学等科目,难易度高,专业科目的合计分数多,失分过多的话合格率就会显著下降,不能大意。也就是说,经济专业的大学院考试的压力主要是考生人数多,竞争压力大,财政相关的专业科目难度高,大学院考试的经济类专业的考生要事先做好准备,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大家对于财政经济类专业的大学院考试怎么看?
如果仔细观察的朋友们肯定会发现,每年参加考研的人大多数都是来自二本院校的学生,而即使有一些来自985和211高校的学生,也是因为他们有着更高的学术追求。但是来自二本院校的学生在同样的情况下,虽然竞争力就相对差一些,所以有一些网友不禁发问,如果自己是一所二本院校的学生,将来想通过考研考上985或者是211高校,这种可能性大不大?究竟是选择参加考研还是找一份一般的工作。相信很多朋友会格外关注这种问题,所以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总结了几位网友各自的看法,给各位朋友一个参考。第一位网友:既然想要通过考研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要么就一定要坚持自己当初的想法。个人还是比较建议你去考研究生的,因为我自己当初就是害怕这种结果,所以放弃考研究生,现在。感觉非常的后悔,考研这种考试之所以存在,就是希望能够给那些来自普通院校的学生,一个重写命运的机会。在高考的时候,可能考生要学习六门功课,而且基础非常重要。但是在考研的时候只有四门功课,如果能够保证每天仔细学习的情况下,很容易考到一个高分。而且如果能够找到靠谱的资源,试题的难度并不是特别高。当初我们班级有十几个考研得同学,最终只有一个失败了,而且他还是坚持到一半,觉得自己坚持不下去了,所以根本没有参加考试。既然选择参加这场考试,最重要的两个因素,一个是心态方面被一个是毅力方面。可能刚开始的时候比较有决心,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质疑。最怕出现的就是还没到考试就对自己丧失信心,所以在准备的过程中一定要时刻鼓励自己。第二位网友:如果选择工作的话,在各大公司对学历如此看重的情况下,还是一个二本院校的学生自然就没有竞争力。现在一个比较大型的企业,对于员工的要求起码也是985或者211高校,完事后还要进行各种考察,如果直接选择就业的话,可能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虽然参加考研,前前后后要耽误将近三年的时间。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单能够收获知识,而且会增加自己的就业优势。选择读研究生,算是一个比较明智的选择。而且在读研期间有很多的闲暇时完全可以用这个时间来找一些兼职,最好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兼职进行实践,这样在毕业之前就能够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毕业后也会很容易就业。第三位网友: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考研,如果你对于自己将来所要读书的学校要求不是特别高的话,其实考上研究生还不是特别困难的。但是在这中间是绿,你要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而且来自二本院校的学生在复试环节是容易受到歧视的。具体怎么选择的话,不能单凭自己的想法来看,还可以问问自己身边的朋友或者亲人。其实,如果自己的情况还不错的话,完全可以选择一个211高校。说实话,985高校的。希望并不是特别大,当然不能一味的只看学校,还要看自己选择的专业。并不是说二本院校的学生没有成绩非常优异的,有的学生可能在大学期间对于知识涉猎比较广泛,再加上英语也非常好,所以在考研的过程中还是有着很大的优势的。所以不试试怎么知道自己的结果是什么呢?其实无论你大学是985,211还是普通本科院校,最重要的是你的学习态度与努力学习的程度。你就读的大学如果是一所985,211或者是重点院校,只能说明你的起点会比别人高,但是如果你不好好利用,珍惜时间学习。一定会很容易被他人超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