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二本考上985研究生,和985本科生哪个好?网友:研究生比本科生好指南针

二本考上985研究生,和985本科生哪个好?网友:研究生比本科生好

二本考上985的研究生和985的本科生哪个好?你说哪个好?我觉得都挺好的,都是人才,都很难的,都不容易。目前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所以想从高中上985难度是很大的。全国能考上985的考生占所有同龄人的0.79%,所有高中生中不到2%,所以能考上985难度是非常大。不论是哪个省份,就是北京上海考个985也不是那么容易,只是相对容易而已。另外高考要求数学,英语,语文三主科必须得厉害。这个三科都好的考生实在是不多,很多考生数学接近满分,但是语文天天不及格,或者英语天天不及格,不少女生英语语文特别厉害,结果数学天天不及格,但是高考就得要求你三主科不能有一门差的,必须都得很好才能保证上985院校。比如高考数学需要135以上,英语至少120以上,语文110以上,否则上985等于做梦。基本上各省上985,750的总分,至少需要600分以上,那么意味着平均每门需要120分。这个对语文要求太难,所以语文都是低于平均分,而英语能考130分的人又不多,所以数学基本需要135以上,但是这个难度就太大了。尤其是人口大省的河南安徽山东广东等,考个985难于上青天。985的研究生也不容易很多人以为985研究生很好考,其实这个观点也是错误的,不要说985,就是211的研究生也都不好考。现在考研人数连年攀升,2019年考研报考人数今年300万,而最终录取的人数只有40万,基本上70%成了炮灰。目前各个985研究生招生50%都是免推生,给统考生留的名额非常的少南开大学2020年研究生接收免推比例是57%,就是说57%的名额已经名花有主了,只有43%的名额面向统招生。所以考985,难度非常大就是这个原因。2019年心理学调剂,西北师范大学一个普通高校,你看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都过来调剂了,你说考985难不难?但是看人家山东师范大学的学生,全是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显然考研难不难和个人关系很大。不努力,啥名校都不行。985本科生和研究生谁厉害很多人痴迷第一学历,这个是没有错的。不过本科生就是本科生,研究生就是研究生,这个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你可以说双985的研究生比2本考上985的研究生厉害。也可以说比211考上985的比二本考生985的厉害,但是不能说本科生比研究生厉害。本科生再厉害,那也是本科生,研究生再锉那也是研究生。比如单位招聘或者公务员考试:只要研究生。那么人家二本学校的研究生都有资格,更别说985的研究生,但是你北大清华的本科生就没有资格。最后说一句,其实很多985的本科生,考研反而考不上了985的研究生。北大清华的很多本科生考研考不上北大清华。不要笑,这是真实。尤其是金融计算机这类专业,985的本科生面对二本,普通211,基本上优势并不大,不努力就被淘汰就这样。虽然本科考985难,但是靠985研究生也不容易。

率性

二本学校的学生可以考研211、985学校吗?

一位二本学校念工程管理大二的女生说:"前几天听专业老师说,我们专业想考什么985、211的研究生很困难,她还给我们举了好些个学姐学长的失败案例,说他们都是分数上线了,面试被刷了,说一般老师都不愿意要一个二本学校的本科生,就算是有机会能考上,那也只能是一些冷门专业。所以我考研到211、985学校现实吗?"有些人会告诉你,我有一个师兄,专科出身,专插本读个小城市高校,考研怒上华南理工,现在都读到博士了。有些人又会告诉你,我有一个师姐,初试过线都二十几分了,还是面试被淘汰了。这些考研经验或许都是真的,但你面对这两边的看起来如此矛盾的真实信息,怎么选择才好?既然所谓成功指的是在激烈的竞争里淘汰多数人,那就意味着希望渺茫天生就是成功的定义的一部分,失败才是常态。成功的例子如果不缺,失败的例子当然是更不缺了。准备考研,就先要想清楚考研的的动机、可行性、意义,考研的过程中才能专注和高效!1、 动机每个人的动机都不一样。而选择从二本考985、211学校是为了换专业、换学校还是换城市?无论你哪一个是你考研的动机,只要是你自己深思熟虑做出的决定,那就要坚定的执行,去相信自己就好。2、 可行性大家在择校之前先搞清楚这几点:地域、学校和专业、历年分数和报录情况等。如果要超越自己,简单说就是比你本科就读的院校或专业层次要有所提高。比如三本考二本,一本考211工程。当然最主要的因素:需求、能力选择报考211、985学校,无论是因为这些学校的教育资源,还是专业兴趣,都要考虑清楚,是否是自己熟悉或擅长的领域,至少避开自己最不擅长的领域,这样才能在今后发挥最大的影响力。你想知道你能不能成功,终究还是要审视自己是什么人,持有什么,加以努力后可能去持有什么。毕竟,客观的过往数据只能用以讨论整个人群的成功率,你不能单凭与你无关的东西来讨论你的胜算。毕竟,凡事落到具体的人身上时,只要不是绝无可能,那就无非是难者不会、会者不难了。3、 意义考研为了什么?我想再用三年时间,静心学习沉淀;我想体验专心学术的高校氛围,遇见一个开明睿智的人生导师;我想接近最终计划定居的城市;我想再修葺人格,挣到更多竞争的资本,亦或是我想多挣点钱。无论你的出发点是什么,你都要明确自己是否能坚持下去。考研不能因为先例很少而退缩,也不无凭无据地认为自己能复制或成为先例。能心平气和地认识自己的现状并通过持续耕耘不断完善自己,不断让自己看到自己的进步,让自己看到自己身上不断在积累着实打实的可以赖于制胜的凭依。你知道努力过后的你起码比没努力过的话要强,你不觉得付出是无谓的,也不憎恨那个没有接纳你的高校,而是觉得,它正是因为这么需要追赶,才配得上成为你那段岁月里的梦想。(学府考研,十年专注考研)

鼓角角动

二本考研985难吗?现实吗?

二本考研985难吗?其实,考研其实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难,当然也没有那么简单。首先,先来了解一下:考研难,到底难在哪里呢?二本考研985难吗?难在哪里?1.报考人数多,竞争激烈。2.不同层次的院校毕业生考研难度不同,985、211高校的推免名额多、考研也要容易得多,同等条件,他们参加面试,成功的机会也更大。3.研究生考试的内容有难度,不但有笔试还有面试。4.考研复习战线长,不能坚持到底。其实,说句实话,考研人数多,信息不对称,考研难度大这些都只是外部原因,真正决定你能不能考上研究生的还是自身原因。报考人数多,现在不考,以后人数还会更多;考试难,以后还会更难;所以这些都不是阻碍你前进的步伐,真正阻碍你前进的还是你自己。想考研的人会有一百个理由坚持下去,不想考研的人机会摆在眼前也抓不住。所以,一切的原因都在于你自己,你的决心有多大,那么你考上的可能性就会越大。其实,对于考研,能做的就是好好复习,想的再多也没用,不管你再怎么优秀,没过线,你谁都不是。所以,当你决定考研的时候,不要总问“考研难吗?”“二本考研985难吗?”,你要做的事情是,安排好自己的复习计划,好好复习才是硬道理。说到这里了,就分享一下我当时的计划吧。我当时把计划分为总计划、分期计划和每天计划:总计划: 从开始复习到考试之前,一共有多少时间,每本书要看多少遍。分期计划: 每本书的每一遍花多长时间看完,在什么时间段看完。每天的计划:每天各科复习参考书要看多少页。考研英语:【总计划】:复习时间为3—12月,一共历时10个月,大概要准备三本书:词汇书、真题书、作文书。词汇最起码必考词和基础词要背上3遍,真题书历年真题最起码要做上2遍,第一遍熟悉真题文章,第二遍掌握做题思路。作文书最起码得看上1-2遍,掌握写作思路和模板。【分期计划】:①一轮复习3-5月,主抓词汇,每天定量定点背单词。②二轮复习6-8月,主抓长难句、语法,能够学会分析长难句,翻译出来句子即可。③三轮复习9-11月,主抓真题,主要是读懂真题,总结做题思路,利用好每一份真题。当然,刚接触真题觉得比较有难度的话,那就可以跟着《考研真相》/英语二可用《考研圣经》复习,一词一句的讲解真题,词汇长难句都给你讲的明明白白的,基础薄弱也能看懂,好好跟着学,真题这关你就过了。④冲刺阶段12月-考前,主抓作文,主要是多写多练习,作文不动手写,你永远不知道自己能得几分。【每天的计划】:每天记40—50个单词,读一篇外刊文章,搞懂2-3个长难句。考研数学:【总计划】:复习时间为3—12月,一共历时10个月,大概要准备两类书书:三本教材和一本真题书。课本最起码要过上一遍,真题书最起码得过上两遍。【分期计划】:①一轮复习3-5月,主要是复习课本上的知识点,先复习课本然后再去做题。②二轮复习6-8月,适当做一些练习题练练手,巩固一下基础知识。③三轮复习9-11月,狂刷真题,每天一套。④冲刺阶段12月-考前,总结做题思路,整理错题。【每天的计划】:每天复习一节一章课本,做对应课后复习题。考研政治:政治一般最佳的复习时间是九月份,因为文科性的东西记得快忘的也快,所以建议战线不要拉太长,没忘完之前就赶紧考试,这是最好的安排。政治的总计划是从10月份开始的一直到考前,主要资料是大纲和真题。分期计划你可以边做题,边复习基础知识,也可以先复习基础知识之后再去做题。天计划是每天给政治留上最起码1-1.5h的复习时间,做题,复习基础知识一个都不能落下。最后分享一份考研辅导资料,一份好的复习资料对复习的帮助也是功不可没的,你可以先备着。说了这么多,还是你自己要好好的复习,真正去做了才知道怎么回事,别再问二本考研985难吗?加油吧,祝一战成功!

萚兮

普通二本想考研到211、985现实吗?拥有这两项“技能”你就有希望

普通二本想考研到211、985现实吗?拥有这两项“技能”你就有希望大家好,这里是教育者角度。今天教育者还是要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关于考研的那些事儿。说起考研,很多同学都是一把辛酸泪,这要是你本科院校好一些也就罢了,就怕你身在二本,却有一颗想考研到211、985的心。那么普通二本想考研到211、985现实吗?拥有这两项“技能”你就有希望!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自我检测一下,你到底有没有希望能够考研到211、985!首先我们要告诉大家,只要你想,那么当你去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你就是有希望的。不要觉得自己是什么二本,什么三本,就和一本重本的同学失去了抗衡能力。当你有了这份自信,接下来你就可以真正的来检测一下,你自己到底有没有这个能力来考研。一:科研能力你去参加考研的时候,导师很注重去考察的就是你的科研能力,那么去衡量你科研能力基本功的标准是什么呢?那就是通过你在就读本科期间所获得的各类学科竞赛,以及你是否参与过创新项目等。所以这就要求你在上大一的时候,或者是上大二的时候,需要经常去参加一些学科竞赛,或者是创新类的比赛,其实就算你在这些比赛上并没有获得过优异的成绩,但这些经历也可以成为你所拥有的资本,让导师知道你是有这个兴趣,有这个想法的。在面试的时候,你也可以和导师谈上几句。其实当你去参加这些比赛的时候,不仅仅是为了能获得点什么,你的世界观,你的自信心都会有所上升,这也是难能可贵的,导师也是非常看重这一点的。所以说,如果你真的喜欢科研,那么无论你是来自于二本还是三本,你都是有希望考研到211、985大学的,之前也并不是没有先例。二:外语能力导师其实是非常注重学生的英语能力的,毕竟我们在和演技生期间去做研究必须要去阅读大量的英文书籍,英文文献,这一点是不可逃避的,所以说如果你的英语能力很差,那么无论你是211大学的学生,还是985大学的省区,在考研的时候肯定会为你拉分的。所以当你要准备考研的时候,请一定要去努力提高你的英文成绩,然后好好的去考四级,考六级,当你去面试的时候,六级只是一个小小的敲门砖。如果你有能力,建议你是在往上考考的。如果你的英文能力真的很强,那么即使你是来自二本的学生,那么导师也会格外的关注你,你的英文能力也会成为你的一个巨大“加分项”如果你同时具备了科研能力和外语能力,那么就算你是二本的学生,可那又能怎么样呢?请记住这是一个注重个人能力的时代!

水野

二本考研985难在哪?看了这些你还会报考985吗?

都说考研难,考研究竟难在哪?毫无疑问,一是报考人数逐年增加,而且人数上涨的幅度很大,二是考研信息难以收集,而且复试过程中会有一些不公平因素。你如果有关系认识导师,你可能只过了初试就能被录取,但是如果你大学成绩平平又没有什么科研经历而且四六级还没过,那你可真的就很吃亏了。考研难,考上好学校更难。尤其是对于双非或者二本的学生而言,考研就像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每走一步都可能掉下去。你想知道二本考研985难在哪里吗?那我们一起来看看。1、学习氛围二本学校的学生虽然也有努力上进的但是真的很少,而且很多人会在考研中途就放弃了,有很多人甚至是跟风去考研,所以找到一个可以和你并肩作战的研友难上加难。坐在教室里学习的一大部分人都不是为了考研而是平常去那里上自习的学弟学妹们,他们也不会有高度的紧张感以及良好的学习氛围,大多是学累了就出去逛逛街或者吃个饭甚至聊个天然后一下午或者一天就没了。考研最忌讳的就是不能静下心来学习,况且相比名校的学生,二本学生的底子本来就弱,如果不付出成倍的努力,是根本考不上的。2、信息收集困难越好的学校越希望让自己的学生留在本校读研,这也是名校保研率高的一个原因。但是考研是一场信息战,选择大于努力,如果你一开始就选了一个一年只招一个人的学校,那你考上的机会也将会很渺小。考研信息的收集有很多渠道,但是对于二本学生来言,他们不认识名校的学长学姐,也不知道去哪里找课件和真题,如果再碰到卖假货的就更心塞了。所以 如果你真的下定决心想考985,就要提前了解报考院校的相关信息,包括招生简章、报录比、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以及参考书目,这些都是考研前必须知道的。3、复试受到歧视有人会说考研“黑”,其实说的就是复试。有的学校一上来就问名字和学校,如果是名校出身就给你加多少分,二本出身给你扣掉多少分,不过具体的院校我就不说了。当然也有比较公平的学校,他们保护一志愿,复试的时候不问学生本科学校以及姓名,他们只想挑出最有实力的学生,比如兰州大学、北大、上海交大等。所以在考研之前一定要多问问复试情况,是否保护一志愿,是否对二本学生有歧视。考研是一场信息战 也是一场努力战,现在已经2月了,如果确定好学校就要全力以赴,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我相信只要努力就没有到不了的明天!

赐真经

二本考生考研选择985名校是不自量力的表现?

最近是一个很奇怪的时间节点,19考研的最后一批大军开始陆陆续续启程,20考研的先锋却早早拍马赶上,甚至很多同学在这一阶段开始动摇想换学校。我想原因无他,就是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太过诱人——甚至不必走食堂到宿舍的那一段路,睡醒了有饭吃,吃饱了能随时复习的两个月,只要自制力足够,两个月足以扭转之前所落下的进度。因而,无论时间是否足够,总有人不想放弃这么好的一段时间。那么问题来了,考研应该选择一所什么样的目标院校?原本本科出身就不错的同学自然没有这个烦恼,再怎么说,考研也要选一所跟原本院校差不多,甚至更好的学校,但是二本、三本的考生就犯难了:选择一所跟本科院校差不多的,即使考上了也不甘心,但是好的学校又怕歧视,怕自己考不上,陷入一种患得患失的状态中。其实按照老师的看法,如果同学真的是想通过考研来改变自己的院校出身,那么就别想太多失败的结果。诚然,每年总是有很多报考名校的考生被调剂到很普通的学校——即使以他们的成绩远不止这个水平,但是调剂可供选择的范围远比不上报名,最后只能选择接受现实或者二战。那么,为什么我还是建议大家报考的时候要往好学校去报呢?首先,因为梦想。对于二本、三本,乃至专科的同学来说,高考都不是一段值得去回味的时光。与之前的升学不同,高考决定的大学学历直接关系到日后人生职业生涯的起点,而起点不怎么样的考生之所以对考研趋之若鹜,不就是为了能够改变自己的学历出身吗?考研,就是仅剩的一次较为公平的,能够较为轻易地提升职业生涯起点的机会。如果因为觉得自己考不上,或者觉得自己的出身被歧视而选择较低的目标,那么考研的初衷是不是已经被你遗弃了呢?第二,失败过一次的你已经没有东西可输。想想如今大学的生活,在一所普普通通的学校,很多学术条件都没法提供,老师也不是行业的大牛,浑浑噩噩地混到毕业,如果害怕失败的你又选择了一个普通院校的研究生,那只不过是大学生活的延续而已,除了一张研究生文凭,还是含金量不高的那种,你觉得相比三年前进入职场的同学,你的优势在哪里?你读研三年的代价换回了什么?别说失败了你输了一年甚至两年的备考时间,那不过是弥补当初欠下的勤奋,失败了大不了就还是原来的本科身份,成功了就是名校毕业生,还有能力加成,这才是读研的意义所在吧?第三,目标并不等于最终报考,没人规定必须一条路走到黑。有个很无奈的现实是,有些同学有雄心,也舍得下苦功,但是还是与名校有一定的差距。这种情况下,还强行报考名校是有些不智的,那么这些同学,就能在报名之前及时转换目标院校,重新选择一个目标。有人会说,每个学校的专业课都不一样,这样专业课不是要重新开始复习吗?专业课不可能完全不一样,选择参考书目相近的院校,即使在后期更换目标院校也还是来得及的。更何况,更高的目标会督促你将专业基础知识打得更牢固。第四,更高的目标即使失败了也有利于调剂。现在很多考研院校在调剂要求里会有这么一条“报考第一志愿必须为985/211学校”,也就是说,不管你考了多少分,只要你原本报考的是985/211院校,这一条限制就对你没用,相反,即使你的初试分数很高,但你报考的是普通院校,那么你连参加调剂的资格也没有,是相当悲剧。有同学会说,大家都往名校考,那岂不是很多人都考不上?没错!本身考研就是一次教育资源再分配的机制,有人欢喜有人愁。当然,也并不是说普通院校的研究生就不值得去上,有些学校的部分专业可是足以叫板985的存在,更何况人各有志,报考什么学校,最重要的是能够符合自己的预期,有所提高就好!

恐龙岛

二本大学考研成绩高于211/985大学,第3点很重要,成绩不好不行

大学毕业后除了找工作以外,还有一个让自己升值的途径就是考研。大学生考研是目前大学里更受学生追捧的一个方式,比考公务员还要热门。不管是211大学和985大学,还是普通的二本大学,学生们考研的心态也是越来越积极。但是有人观察到了这样一个现象:一般二本大学的考生考研成绩普遍比211大学和985大学的考生高,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二本学生在这几个方面做得很好,不妨来看看吧。二本学生时间充裕,考研备考时间多一般而言二本学生要比211大学和985大学的学习压力小,不用学习很多门的课程,因此二本学生的学习环境相对宽松,时间准备充裕,备战考研的时间多,完全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考研的事情。而211学生和985学生学习压力较大,除了需要完成各个学科和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要去考取很多的证书,因此复习考研的时间就很少。从这一点上看,二本学生时间充裕,考研备考时间多,因此考研的成绩不211和985大学的成绩高。二本学生起点低,考研更加刻苦对于只考进二本大学的这部分学生而言,他们明白自己的起点没有211大学和985大学的学生高,毕业之后可能出路也没有他们广,也不能向他们一样找到工资待遇很高的工作,因此二本学生会抓住每一次能够提升自己价值的考试,其中考研就是一个重要机会。因此二本大学生在考研的过程中更加刻苦和努力,勤能补拙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而211大学和985大学生,他们来自于我国的重点大学,起点高,将来可能有很多路可以选择,考研只是其中一条,因此他们没有像二本大学生一样的努力和勤劳,这也体现在了考研成绩上。因此二本大学考研成绩普遍高于211/985大学。二本大学重视学生考研,考研氛围好不管是大学生自己还是学校,二本大学都很重视考研。对大学生而言,考研成功可以继续深造,让自己在专业领域学得更精通,成为这个专业的佼佼者。对于学校而言,学生考研率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名气和实力,如果学生考研率高也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入学,对学校是一个不错的形象提升,因此二本学校都很重视学生考研。有时候还会邀请专家到学校做考研辅导,考研的氛围很好。学生们由于得到了学校的支持,自然考研的激情旺盛,甚至二本大学还会专门开设考研自习室,专门提供给考研的学生使用,可见二本大学考研的氛围很好,考研成绩自然就比211大学和985大学高了。因为每个大学所处的环境不一样,对考研的态度不一样。二本学生知道自己的成绩和实力不如211和985大学,毕业证也没有211大学和985大学的含金量高,只能迫使自己考研将来才可能出人头地。而重点大学的学生因为起点高,学习成绩好,毕业之后就可以找到理想的工作,考研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因此对考研的重视度不高,甚至消极对待,考研成绩不理想也是很正常的。相反二本学生的考研态度就非常端正,考研成绩高于211/985大学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你觉得考研难吗?欢迎在下方给我留言吧。

爱情树

考研:二本、三本同学考985、211大学,难度大吗?硕士学姐告诉你

图自网络最近考研报名又开始了,据说今年考研报名人数达250万人之多。感慨现在考研真的是竞争越来越激烈了啊!前段时间在社交网络上看到一个学妹留言说:说自己高考考的很不理想,只读了一个普通的二本,想考研,目标是211类院校。但是之前看到有一种说法是说大多数985/211高校,更青睐于保研的学生,对于二本和三本考研的大学生,却极为歧视,真的是这样吗?不知道难度有多大?图自花瓣网作为过来人的考研学姐告诉你从二/三本到985/211大学的难度到底有多大?网友一:作为一个刚刚经历过考研的人,985,211自然是有难度的,但是这也限于你选什么专业,一些冷门一点的专业自然会比热门专业报的人少,竞争力也会小一些。在我看来,如果已经坚定要走考研这条路就要坚持,因为这条路很长,很难,要坚定自己想法是考研中很重要的一点,在这其中不要想我考不上怎么办,只需要埋头学习就足够了。网友二:本人南京某211学校,大三下学期第一节课,某正教授说,同学们要早做打算,不管是保研的还是考研的,尤其是考研的,你们更得抓紧了,你以为你能考的过那些二本的?因为很多211高校研究生生源主要就来自二三本大学,所以考211真的很现实。图自花瓣网网友三:我本科就是普通二本,由于大三下学期要去教育实习,考研也准备的较晚,但是好饭不怕晚,只要确立了目标,就去努力。我选择了一所985 211工程院校中的普通专业,但调剂大军占多数,且都是985211出身,压力特别大,这个时候一定不能放弃,要踏实准备复试,要有自信,坚持下去!终于在前几天刚刚复试完,最终以专业第9的名次被录取,选到了心仪的导师,成功从双非二本逆袭985/211!网友四:考研的过程中,最难的是自己的执行力,能不能坚持下来,而在全国考研热潮持续增加的环境下,本科学校的所谓好与坏对于你考研的的影响很小,说句实话,好学校(那些985、211的学生们很多都已经推免或保送),而剩下的这些参加考研的学子们,很多都是在同一水平上。图自花瓣网网友五:不要小觑普通二/三本,二本学生的就业机率没有一本的大,工资待遇福利也没有一本的高,这就逼迫着二本的很多大学生开始迅速转型,因此考研就成了唯一的出路。目前很多的985名校放开了考研的条件局限,这其实给二本的学生考研创造了读取名校研究生的机会,随着录取率的提高,二本学生考取名校之路很乐观,考取名校研究生虽然很少,毕竟有了新的突破。只要刻苦努力,持之以恒的坚持,梦想一定会实现的。网友六:其实任何问题,都要客观来看,即使真的存在着985名校歧视二本、三本的学生,那也是因为你不够优秀!如果二本、三本毕业的同学,在考研当中超常发挥,成绩优异,复试准备充足,可以达到985院校的一切要求,那么,985院校是不会拒绝你进入的!图自花瓣网最后我想说:捷径是迟早要重走一遍的弯路。不要总在羡慕别人,你的行动更为重要所以我想送你们一些话:“别急,慢慢来。人生没有捷径。当你慢起来,你会拥有更多的耐心,你会得到更多的清净,你会发现慢下来,比匆忙的选择和努力更为重要,而你想走的捷径,都会在未来以更麻烦更绕的弯路让你重新走一遍。”任何一个目标都是没有捷径的,都必须自己的脚踏实地语热情付出中等待并最终获得。学习如此,人生亦是。

鬼银幕

二本大学的学生考上985高校的研究生,真的只是运气好吗?

如今已经正式步入了2020年的下半年,今年上半年是非常坎坷的半年,发生了很多让人心痛的大事件。疫情的突然到来,也对各行各业产生了影响,不少人因此破产失业。学生群体也因为疫情迟迟没能开学。很多大型考试被迫延迟或取消,直到今年五月底,研究生复试才正式告一段落。小编亲戚家的一个孩子去年参加了考研初试,前段时间发消息跟我说,自己顺利考入了当初一直想去到985院校,现在已经是一名准研究生了。但这个孩子虽然考入了名校,却并没有那么高兴。因为他觉得周围的人在听了他考入985名校之后,一直在夸他运气好。但他知道,这一切靠的不仅仅是运气。这个孩子本科院校只是一所非常普通的二本院校,而且他当初还参加了两次高考。第一次高考的分数,虽然过了二本分数线,由于报考失误,最终没有被顺利录取。第二次高考之后,分数仍然在二本分数线以上,便选择了一所离家比较远的二本学校。家里人都觉得他也许只能这样的时候,在大三阶段,他却突然跟家里人宣布说自己要考研,而且目标院校是自己高考的时候就想去到那所985大学。当时很多亲戚表面上鼓励他,但私下里却觉得他想考985大学这个想法简直是痴人说梦。在他从小要考研,一直到考研结束的整个过程中,我一直在鼓励他,也了解他准备的全过程。所以说,我觉得他从一个二本大学的本科生到如今的985院校的研究生,靠的绝非运气,而是努力。一、二本院校的学生想考入985大学,有多难?如果说高考只是一个省份的考生共同竞争的话,那么考研则是全国的考生一起竞争。前几年考研的主力大军可能是那些来自于二本院校的学生,原本就是一本大学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可能会选择直接工作。但是近几年来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环境愈发严峻,哪怕是一本大学的毕业生在找工作的时候也可能会四处碰壁。因此很多原本就是985或211大学的学生,也会加入到考研大军中,并且这一比例在不断攀升。所以二本院校的学生在考研的时候所处的劣势地位越来越明显。哪怕通过了初试,在复试环节中,二本院校的考生会发现自己周围的对手,本科院校就是名校。二本大学所能提供给学生的教育资源根本没有办法和一本大学相比,而且在二本大学读书的学生每天所处的学习环境可能并没有那么理想,小编曾遇到一个二本大学的学生,她的两个室友很早就开始决定考研了,无所事事的她在九月份的时候才觉得自己现在什么事都没做,突然决定考研,结果自然是可想而知的。二、考研是一场孤独的战争在高考的时候,全班同学都在与我们一起奋战。这个时候的同学并不是对手,而是战友。但是在考研这条路上,我们可能会倍感孤独。有一些同学甚至会因为自己和其他同学报了同一所院校和同一个专业而反目成仇,关系急剧僵化。两个人一起去图书馆,一起吃饭虽然很美好,但会非常浪费时间。所以有考研想法的同学,最好还是单独行动。从二本院校考上985大学的那个孩子在考研的冲刺阶段每天早上五点按时起床,一直在图书馆呆到最后一刻。在整个备考的过程中,他也说过自己产生了放弃的念头,但一想到自己未来的生活,他就会觉得除了考研似乎别无选择。三、初高中学习还有老师监督,大学考研全凭自制力初高中的学习都有老师带领,为我们铺好路,我们只需要按照老师铺好的路前行就可以。在学校有老师教学带领,回到家生活当中的琐事也有家长帮我们处理。我们只需要“一心只读圣贤书”就行,即使我们偶尔偷懒懈怠,也有老师鞭策我们。而到了大学,老师是不干涉我们的学习的,全凭我们自觉。如果我们的自律性不够,考研是很难坚持的。所以最终能够考研成功的同学多数是自律性极强,能够对自己严格要求的同学。任何一件事的完成,可能都要有运气的成分,但运气绝对不是我们成功或失败的决定性因素。运气不好,只是弱者的借口。

爱希望

2019考研,从二本考到985,我是怎么样做到的?

二本到985,但是丝毫没有觉得怎么样。觉得就该这样啊。一来高中成绩就很好,觉得考上那个本科也是理所应当,而且觉得自己本科一直很努力。我初试复试也比较靠前,所以考上没有松一口气,只是觉得,我完成了一件事。乡镇初中考上地市的名牌高中(全镇仅8人),带着荣光和全镇的关注,在高考中滑铁卢,带着二本擦边的分数进入了某双非(现四非)工学院。无比的自卑,失落。 没落四年,考上同济大学土木学院。现在的自己,一定会感谢当年没有放弃和努力的自己!给后续的同学多一点参考和信心。作为一个山东的孩子,太多泪了,自己本科虽然在山东省一所还不错得学校,但是也仅限于山东境内了,后来,可能就是没有白费的努力吧,我自己本科一进大学可以说是比较火,各种学生会辩论赛都风生水起的,但是我知道这太耽误学习了,所以我放弃了一切,所以很多大家挤破头为了进去的学生会,可能我已经成为所谓的主席团潜在人选,我依然放弃了,我周末自己买经济学练习册巩固知识点,别人不背单词,我从大一就是开始背单词(所以真的书山有路勤为径,以至于我考研英语单词我一个没背,因为考研单词几乎就是4、6级)。所以,那几年不容易,我一直基本就是整个宿舍最晚回去的,路上只有黑夜,最后或许正如文中所说,我成为了那个“大咖”,考到了中国人民大学,所以我知道努力是多磨重要,最后毕业,我拿到了北京户口,去了银行总行,或许对于一个山东孩子,还非二代的孩子,我知道,努力读书给了我彻底翻身的机会,所以,一切要努力,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