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调剂去一个普通二本读研,与直接就业,该怎么判断和选择?鬼爷爷

考研调剂去一个普通二本读研,与直接就业,该怎么判断和选择?

小编专注高考、大学及考研的研究欢迎关注:考研大家考研调剂去一个普通二本读研,与直接就业,该怎么判断和选择?按照今年的考研情况来看,大多数没能被第一志愿学校录取的考生,如果要调剂,都只能较有机会调剂进入普通二本院校,这是整体形势决定。其实前几年考研调剂,很多人也是只能进入二本院校,但今年调剂的形势尤其严峻。很多还不错的学校,比如普通211及普通一本,虽然可能依然有一些调剂名额,但也往往比往年少,而且,在这样的形势下,它们对调剂的要求也会水涨船高(比如要求校内调剂或者要求本科背景),对于大多数打算调剂的考生来说,其实并没很多机会。以上专门说这么多,是希望打算调剂的考生们,要明白大的形势。你在内心里会考量“读个二本的研值不值”的问题,形势是,你读二本的研都需要趁早打定主意,早做决断才行,如果打算调剂,就要积极行动起来,才能较好的把握机会。今年的考研系统预计3月20日零点开通,要调剂,得趁早。至于值不得的问题,最重要的是,需要衡量一下,如果直接就业,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读研能不能对就业有帮助,能不能对自己身有提升。如果你是985/211本科背景,去二本院校读研,确无多大必要,因为即便去读了,也未必比现在能找到的工作更好,读个研的学历虽然提升了,但对于就业不见得有多大帮助,对自身也不见得有多大提升,那么,直接就业更好。如果你是普通本科出身,特别是普通二本乃至三本出身,如果直接就业,大概率只能找一个很普通的工作,与其去做很“鸡肋”的工作,还不如沉下心来,读个研,提升一下自己,不但能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还能缓冲一下,读研期间,会有足够的时间相对合理地规划自己,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仓促就业,走一步看一步。其实,从就业的角度说,普通二本的研究生就业,与985/211的差距并没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大。前者固然基本没机会进入很好的就业单位,但大多数的中等程度的单位,其实都是有机会进入的。而985/211的研究生就业,除了少数人确实可以进入很不错的单位之外,多数人其实也只是进入了中等程度的单位,与普通院校研究生其实差别不大。而且,读研也不仅仅是为了就业,从未来的社会形势来看,从个人的长远发展角度来看,读研,都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对于普通本科的学生而言,大学阶段在知识、能力、思维等方面可能没有得到很大提升,不读个研,能拥有未来发展很需要的素质吗?所以,小编的看法是,能调剂成功的话,即便是二本院校,去读研也是值得的,至少比毫无规划就匆匆勉强找个很“鸡肋”的工作要好得多。当然,如果你想读研,但又不想读普通院校,你就下定决定去拼搏,去二战,去考你觉得值得读的好学校,那当然是没有问题的。这类情况,你觉得该怎么分析和选择呢?

桀溺

考研:能调剂成功的最大可能是什么样的大学?二本院校值得去吗?

小编专注高考、大学及考研的研究欢迎关注:考研大家今年的考研调剂还没开始,预计在3月18日左右调剂系统会开放。考研调剂是实现读研的重要途径,每年,都有大量的考生是通过调剂实现读研之路的。由于调剂本身的特点,决定了通过调剂这个途径,是不太可能进入到好学校的,往往与自己的考研预期差距较大。所以,经常有人在调剂成功后,对于要不要去就读的问题,会犯纠结。事实上,每年都会有少数考生虽然调剂成功,最后放弃了就读。调剂,最大的可能就是进入普通高校,主要是二本院校。特别是本科背景比较一般的考生,在调剂中会比较吃亏,稍微好一点有调剂名额的学校,比如一些211大学,往往会要求调剂考生的本科背景是985或者211。因而,往往普通本科背景的考生,能比较有希望调剂成功的就是普通二本院校。按照今年的形势看,今年要调剂成功,可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便是一个普通二本院校,估计也得颇费周章。这几年,考研难度越来越大,很多考生也就顺应形势,只要有学校可读,即便是只能调剂到一个二本院校,也会去抓住机会的。今年很多考生应该更会秉持这条原则,因为,不难预计的是,2020年的考研难度不会比今年低,甚至有可能竞争更大,与其参加新一轮难度可能更大的竞争,去寻求一个位未知的结果,还不如把握住现在可以把握的机会。从全国范围看,将近800所具有研究生招生权限的大学,也只有112所大学是211(包括985),大部分院校还是普通院校,这意味着很多人读研都是读的普通院校。这一分析,就很清楚了:其实,很多人会觉得读研普通院校是值得的。所以,如果从顺应形势的角度说,建议有机会调剂的考生,还是“能上就上”尽量抓住机会,即便是调剂到二本院校,也是值得的。当然,对于那些本科背景很好的考生而言,也许会感觉去一个二本读研感觉不值,这是可以理解的;或者,对于读研早有筹谋,非名校不读,有梦想有动力的考生而言,要去二战,自然是没问题的。你对这些问题怎么看?

麻丘

有些院校只是二本,考研调剂却只要211本科,合理吗?

2019年考研国家线公布在即,而34所自主划线的985大学考研复试线也全部出炉。春暖花开的三月,有人欢喜有人愁。喜的人正忙着准备复试,愁的人正忙着调剂相关事宜。调剂,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不少高分学子抓住这“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在今年分数线偏高的情况下,一大批普通学校分数线将会“暴涨”。除此之外,学子们还惊奇的发现,不少院校调剂只招收211、985本科学历学子,这让很多人感到不满。考研现场有些学校“狠”起来调剂时连自己学校的毕业生都不要,比如江苏的南京工业大学,它2018年的调剂政策仅针对211、985院校,本校学子想调回来都异常艰难。前几天,杭州的浙江科技学院还传出“非211不要”的消息,要知道在几年前还有三本的时候,它可是一所彻头彻尾的二本。高校们为何变得如此高冷?这与我国考研大环境有关。我国共有290万学子参加2019年研究生招生考试,比2018年增长52万人,增幅达22%,创下历史新高。僧多粥少,这是考研学子们面临的主要现状,毫无疑问,高校们处于“卖方市场”,它们选择余地更大。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为何二本院校调剂时也要211本科,毕竟这是提高生源质量的好时机。考研这种做法虽然不好,在中国却很现实而且可行。211、985、双一流高校的学子平均素质较高,这给高校招徕优质生源提供了捷径。虽然“四非”院校也有大神,但大规模筛选,无异于大海捞针,空耗精力不说,最后还有可能什么都得不到。但也有人认为,“非211、985不要”的做法明显违背教育公平。教育部多次批评就业歧视,有些单位奉行“唯211论”,宁愿要照顾性211的学子,也不愿要行业顶尖的“双非”学子。985浙江大学考研对于一些努力奋斗、渴望在学术研究上“更上一层楼”的考生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他们有权与名牌大学的学生享有平等的录取机会,以“出身”论英雄显然有失公允。一位985学子如此说道。无数人想通过考研改变命运,却发现自己早已输在了起跑线上。正如这位学子所说,我们反对高校调剂看“出身”,实际上反对的是高校不能全面认识普通院校毕业生能力从而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行为。“985”、“211”工程已是教育资源失衡的一种体现,我们实在不能让教育在其衍生的规则下与公平背道而驰。985复旦大学调剂非211不要,这是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问题。对于高校来说,这是为了学校更好发展做出的必然选择。当然,也有些学校借着地域优势,着实“赚”了一笔。对于大部分学子来说,这项规定明显不够友好,谁都有追求更好的权利,为什么就不能公平竞争呢?211福州大学在外部环境无法改变的时候,学子们只能改变自己。调剂即将开始,学子们要多打听,及时了解招考讯息,从而有个最好归宿。最后,各位对于“调剂非211不要”这种做法都有什么看法呢?

解剖刀

普通二本考生也可以调剂到985大学读研,只需满足这两个条件!

考研调剂应该说是考生能够读研的一种补充手段,也是比较重要的方式。每年都有大批的考生通过调剂读研,但在调剂时找到一所好学校并不容易。也曾有名校的同学最后只能在普通学校读研的情况,也有考生调剂的院校比本科院校还要好一大截!那么,普通二本院校的考生,在考研调剂时,能否调剂到985名校读研呢?二本考生还能调剂到985名校读研?考研调剂时,这些方法可试试!有考生咨询小水调剂读研的问题,这位考生去年报考的是一所211大学,一志愿复试被刷后,因为本科院校只是普通二本,分数也没有任何优势,就和本科院校提前联系,调剂回了本科院校读研。本来他找到读研的院校,还是本科院校,心里蛮开心的。但是他同学却向他显摆说自己被985大学录取,毕业后就去名校读研了,为此还特地给他看了拟录取通知。这就让他心中十分不是滋味。他在羡慕之余,又特别迷惑,自己连一本院校都难以调剂进去,最初调剂几次都被拒,而那位同学给自己情况差不多,为何却被985名校录取为研究生呢?一般说来,在考研调剂时,为了调剂成功,考生都是降档选择学校,即985大学的调剂到211大学,一本调剂到二本。普通二本考生调剂到211大学读研都不容易,想去985名校读研更是难上加难。985名校的名额不多,大都是推免或者是内定,很少会接受外校调剂,甚至也有部分院校干脆拒绝调剂生申请。所以普通二本考生通过考研在985读研的人很多但调剂读研的寥寥无几。但这并非绝对,也有考生本科院校不好,但是通过调剂读研,也在985大学读研。至于那些在考研调剂时,能够在985名校读研的同学,无非是以下两种情况!01、调剂到985大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就读小水遇到不少考研调剂的同学,在报考985名校时复试被刷,学校的老师建议他们调剂到该校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就读。985名校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确实非常吸引人,不少考生为此特别纠结,是留下呢还是调剂到其他一般院校读研呢?在某种程度上来说,985名校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值得一读,特别是入学后两种研究生一起上课的情况。考生虽然是非全日制研究生,但毕业后也是双证,因为也跟着全日制研究生一起上课,跟着导师做课题,含金量也不会低,就业的时候也很容易找工作。02、一志愿报考的985名校,申请校内调剂一志愿报考985名校的考生,是可以通过校内调剂读研的。学校对于那些实力不错的考生还是比较看重的,考生通过校内调剂调剂到该校的相邻专业就读,如中国古代文学调剂到汉语言文字学。当然,也可以从学硕调剂到专硕,如中国古代文学调剂到学科教学语文。以上两种方式是比较通行的校内调剂方式,不过需要考生提前联系学校,并获得学校的通过才可以。也有一种是985名校之间的校内调剂,各个学校之间交换调剂名额,这就需要考生出身要好,必须是211或985本科生,普通二本考生没有这个待遇,学校不会给机会。所以这位考生的情况应该属于小水说的其中一种,比较可能的情况是前一种,也就是调剂到了985名校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就读。除了以上两种条件外,普通二本考生想要通过联系学校调剂读研,基本上不太可能,首先出身不好就直接被否了。更有甚者,某些名校为了获得优质生源,故意刷掉一志愿考生,而专门在调剂的时候录取985本科生,这本身就对一般考生不工作。在考研择校的时候,肯定要避开这样的学校,不然无论考生实力有多强,也只能成为炮灰!如果你本科院校是一本,在985名校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和二本院校的全日制研究生之间选择,你会调剂到哪里读研呢?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名额预留、内定?为何有的学校公布调剂名额,却拒绝考生申请?2020考研调剂即将结束,考生出现这些问题,或将被取消读研资格考研复试中被导师争抢的考生,大都具备这些优点,2021考研党注意

红缨刀

考研调剂到二本院校,有必要读吗?为何很多人去读研却后悔了?

考研调剂到二本院校,有必要读吗?为何很多考生去读研却后悔了?2020年研究生调剂即将结束,对于那些没有进入一志愿学校复试的考生来说,通过调剂读研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多少人羡慕不来。但是,考研调剂到二本院校有必要读吗?想必不少考生在考研初期择校的时候期望都很高,选择的学校不是985或211名校,就是双一流大学。虽然在考研中失利,在调剂的时候也想去个好学校读研。但是今年考研竞争太大,不少考生最终只能选择调剂到二本普通院校读研。既然同意读研,为何还有人后悔了呢?难道说这种研究生不值得读吗?二本院校的研究生值得读吗?为何有人同意调剂,却最终选择放弃?大部分选择调剂读研的,要么是单科线没过,要么就是总分达不到一志愿学校复试线的。近来有位考生就是这样的情况,她本科是江西师范大学,但是报考厦门大学失利,本来想联系调剂回本科院校,没有成功,最后选择调剂去了一所二本大学。在收到拟录取通知的时候,她还是蛮开心的,但是到如今调剂即将结束,她又反悔了。一来她觉得自己一战失利,是自己没有发挥好,不存在能力问题,若是二战可能会有不一样的结果;二来,她觉得自己读个普通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后也没太大的作用,比自己预期低了不少。再加上她的大学同学很多人考研成功,在211或985名校读研的人也有不少,心理落差也大。所以就萌生了退意,不打算读这个二本大学的研究生了,想拒绝读研,转而二战。每年像她这样调剂读研成功了,却有拒绝读研的人有很多。这都是考生觉得二本太差,不值得去读研。还有的人就是觉得,自己本科就不怎么样,读研的时候,怎么着也得去一个211啊!所以,无论考研与否,大部分考生眼里瞧不上普通大学的研究生!那么,在这里,就非常有必要谈一下,这个二本的研究生到底有没有必要读。二本大学的研究生值得读?需针对考生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对于出身不好的同学来说,特别是专升本或成人教育的考生,只要是研究生,他们都愿意读,不论是哪一种。毕竟他们取得本科或大专学历本身就不容易,而二本大学的研究生学历也举足轻重,在就业的时候也很被用人单位看重。相反,那些本科出身较好,或者对自己的人生规划较高的同学来说,普通二本的研究生他们看不上。就算调剂了,也不见得一定去读,所以很多考生最后又放弃了读研,即使去读研心中也会非常后悔,因此,二本大学的研究生值不值得读,还是看考生本人来的,没有固定的答案,这要结合考生自身的情况才能下结论!如果你本科是211大学,你会调剂到一本大学读研吗?有人说,如今研究生太多,不是名校的研究生就业没那么容易,普通大学的研究生还不如名校的本科生。对此,你认同吗?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为何不建议考生在家里复习考研?让你成为炮灰的不止是你的懒惰!2021考研党如何选学校和专业?这些实用攻略能助你在211或985读研

乐以道和

考研调剂到双非二本院校,有必要去读吗?

最近全国各地的高校陆续公布了2020年考研的初试成绩。随着成绩的公布,几家欢喜几家愁。不少同学的初试成绩并不是特别理想,有一些有一些同学的成绩,根据往年的国家线来看超出了许多,但是由于近年来考研形势日趋严峻,所以即使超出了国家线也并不能如愿的去一志愿的院校复试,这种时候只能选择调剂。那么,调剂就必须要降低自己的心理预期。调剂的院校,大部分都不如自己一志愿院校的层次那么高,比较幸运的一些同学报考985院校,可能会调剂到双一流或者211院校,但是大部分的同学都只能调剂到一所双非的院校,能有不少的小伙伴还存在疑虑,什么是双非的院校呢?(在这里要跟大家解释一下,双飞的院校就是非985,211院校,也非双一流院校,这类院校大部分就是普通二本。)好啦,下面就进入正题了,调剂到一所双非普通二本院校,到底要不要去读研究生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梳理分析一下。一、双非院校同样可以提升自己的学历层次有不少的同学认为自己调剂到一所普通二本院校,心理落差十分强大,有点接受不了,但是如果你想提升自己的学历的话,就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普通的二本院校认真读下来研究生,也是可以有所收获的,最直接的收获,就是研究生学位证书。大家知道,即使再普通的二本院校,毕业发的研究生学位证书也受到国家的认可,可以变成自己就业的学历砝码。所以对于想提升学历的同学来讲,普通二本院校的研究生也是具备可读价值的。二、普通二本院校研究生不会妨碍你追求学术之路有不少同学考研的动力可能是为了做学术,这部分同学中有些人可能试卷表达能力不强,但是心很沉静,喜欢思考问题,并钻研下去。对于他们来讲,调剂到一个与自己一志愿院校有所差距的二本院校心里存在巨大落差。但是小编所了解到的是,二本院校的研究生并不会阻碍你的学术之路,相反,只要你足够努力,你的学术之资也会大放异彩,学校的环境适合学习,你同样可以钻研学术,考取博士。三、二本院校是必有其固有局限,不可以眼高手低与一志愿院校相比,双非普通二本院校,必然具有其局限,不管是平台还是师资力量都是相对薄弱,既然选择调剂到普通二本院校,就必须要接受他。小编了解到有不少的同学,调剂到一些普通二本院校,对这个学校抱有很高的幻想,而一旦他进入了正式的学习,就发现了这些学校方方面面的不足,然后就选择中途退学。这种做法是不理智的,不仅耽误了自己的时间,浪费了自己的金钱,同样也占用了宝贵的调剂名额,使其他的学生丧失了调剂到该校的机会。所以在调剂到一所普通二本院校时,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如果自己可以接受那就选择调剂,如果实在接受不了可以选择就业或者二次考研。好啦,以上就是小编桑桑为大家梳理的“调剂到普通二本院校的研究生,究竟应不应该去读”这一话题的内容梳理啦!希望对准备考研调剂你能有所帮助。最后预祝大家都能考取自己满意的院校!心想事成,加油!(我是桑桑,关注大学生学习与生活。关注此号了解更多大学生信息。)(欢迎大家评论,留言,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谢谢阅读。)

知也

这二本院校考研调剂,引来很多985大佬争夺,这所院校还真有来头

2021年考研竞争可以说是进入了白热化,大多数考生考研,其目的也是为了考取一个更好的高校,再不济考到自己本科院校,不过自从2020年考研进入白热化竞争之后,很多实力很普通的高校,也玩起了骚操作,鄙视一志愿双非考生,专门调剂985、211的考生。2021年B区很多弱势211,口气真的比较大,一般的211调剂来的考生还看不上,非985不要,不可思议的是,很多B区的双非院校,看到很多考生想读研,调剂的档次也提高了,接受的起码是211起步。最近南京工程学院也火了,这所二本院校,因为其毕业生考入国家电网的人数较多,也被很多成绩中等的考生所青睐,这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毕竟人家进入国网的毕业生数量摆在那里,二本学生争相报考这样的实力强校也无可厚非。不过该校近期接受的考研调剂生,让大家大开眼界,我们可以看一下下表,在刚刚结束的研究生调剂复试的考试中,南京工程学院发生了这么一幕!只见该学校调剂生能源动力专业全是高分,神仙打架!最低分368,最高分竟然达到了409分。这在几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再细看,却发现,好像不是这么简单,调剂生的本科学校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这样c9 却也有山大或者川大这种传统985,最差的也是211,都是重点高校光环!都来调剂这里?到底发生了啥?也只能说明一件事,目前考研调剂想进名校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很多考生为了有学上,不惜自己本科是985院校的身份,也纷纷投入到未来能进垄断国企的所谓的电网强校。竞争到这个地步,其实细思极恐,难道说985本科就业都非常难吗?985、211的本科生,考研调剂到二本院校,到底图什么?小编觉得这些学子可能不是因为躲避就业而屈就自己读二本的研究生吧!对此大家有何看法?可以留言讨论。

率则不劳

2018年考研调剂到二本院校,我要去读研吗?同学:别去,会后悔

2018年考研调剂基本上进入了尾声,有的人已经在忙着调档的工作,属于胜利者的欢呼声在他们那里传播着。而失败者的哀嚎小水也听到了,积极筹备二战的同学开始了2019年考研的征战。工作后在职考研还是脱产二战,很多人都在徘徊不定。但是竟然还有人咨询小水,考研调剂到二本院校,要不要去读研的问题。那小水现在就来分析一下。2018年考研调剂到二本院校总分过国家线院线没过,她只能选择调剂!大部分人考研都是奔着名校去的,而这位考上的小妹妹也不例外。她来自于江西抚州,本科是在江西师范大学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报考了湖南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的研究生,但是总分没过院线,只能选择调剂。本来她打算调剂回本校,但是因为她考的专业没有缺额,只好选择了离家比较近的学校。2018年考研调剂到二本院校起初在调剂开始的时候,她向我咨询了关于沿海高校的调剂情况,鉴于她不想离家太远,所以小水建议她看看集美大学和华侨大学。这两所大学一个在厦门,一个在泉州。在福建省内,除了厦大和福师大,这两个学校的文学类专业还可以。从一本调剂到二本院校,她心有不甘!一轮调剂、复试下来,她不出意外的被华侨大学录取了。起初在没过湖师大院线的时候指数想找个调剂的学校,这个时候拿到调档函的时候她心里开始犯嘀咕。自己的本科是一本阿,现在去一个二本读研,她心有不甘。更何况很多同学都对她说,别去二本院校读研,不然会后悔的。还有的声音就是,还不如直接工作胡总脱产,再考一次,就奔着湖师大的211大学去。2018年考研调剂到二本院校带着这样的问题她咨询小水到底如何抉择。其实她内心深处倒是想去读这个研究生的。但是很多时候她心里想不通,因为从一本到二本,心里有落差。而且同学和朋友又在添油加醋的说二本院校读出的研究生质量不高,很多公司不太认可之类的话语。对于读不读研这个问题,她心中自然不知道如何选择。调档函拿到手,她却觉得像是烫手的山芋一样!别拿自己的条件评价别人,主要看自己!她和我聊了很多,小水逐渐知道了她的情况。她今年的总分是364,英语一57,政治62,829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得分126,712文学理论与文学评论得分119。她坦言她的英语不是很好,这次考研英语得了57也是在预料之外。文学理论与文学评论虽然准备的比较充足,但是还是没有得很高的分数。2018年考研调剂到二本院校虽然文学类国家线是345分,她的分数已经达到了。但是湖南师范大学的现当代文学专业最低分时线是379,如果再考一年,她还不一定能考那么多的分数,毕竟二战有太多的不定因素。特别是英语,虽然今年过线了,她不能保证明年就能考出这样的成绩来。2018年考研调剂到二本院校关于未来的打算,她其实并没有明确的规划。她起初考研就是想去一所高中里当老师或者进报社或者杂志社做编辑,对于学术研究这种事情,她觉得对她来说还比较远。鉴于这种情况,小水建议她还是踏实的去读研吧。因为对于她而言,在华侨大学读个研究生出来总比江西师大本科毕业要好用的多。更何况,华侨大学也是福建省文学类比较好的大学了。读不读研在你,别拿自己的想法绑架别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自然也就相差万千。我们在处理考研与否,或者读不读研的问题上,一定要从自己自身条件出发。考研大军里二战三战的人并不少,他们的目的性很明确,也许是为了某个985高校,也许是为了他们心仪的导师。对于他们,小水是非常敬佩的。2018年考研调剂到二本院校他们为了自己的梦想不懈的追求着,他们信奉的是宁缺毋滥,他们对于自己的未来有非常明确的规划,并且努力的执行着。但是其中有些人的做法小水并不苟同。小水敬佩那些为梦想拼搏的人,但是这种敬佩却不等于赞成将他们所想而强加于其他人身上,毕竟大部分的人还是普通人,只是想找个好工作,拿到一张高学历而已。如果你从一本院校调剂到二本院校,你会去读吗?如果不会去读,你的理由是什么呢?欢迎和小水一起讨论!

大之至也

考研调剂:二本大学研究生值得读吗?有同学不是211大学不读……

4月14日,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国家线。一方面,一些考生由于发挥不佳,或者是实力不够,而没有进入目标院校的考研复试。因此,也迎来了考研调剂热潮。从另一方面来看,虽说2020届的考研数学考试难度有所增加,但由于考研人数快速增长,国家线并没有下降许多。综合各方面的影响,考研调剂的竞争也变得十分激烈。甚至会有一些b区的高校,对调剂考生的本科出身都要求极高。随之也就带来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重点大学的研究生没机会,那么二本大学的研究生值得读吗?考研争论①有一些本科是二本、甚至三本的同学会觉得,我本科学校就一般,如果读研究生还在普通学校,还是没有脱去普通学校的外壳,觉得不值得去读。②一些本科是一本大学甚至重点大学的考生认为,读一个比自己本科学校还差的学校,那还不如直接就业。③有一些同学认为我就是需要一个研究生学历,二本大学研究生也是研究生。④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会有名校情结,不是211重点大学我不读。类似的争论似乎也从来没有停止过,诸如在一些同学眼中,二本大学硬件设施差、学习氛围弱。也有同学认为二本大学没关系,学习研究主要还是靠自己,选一个好的导师,拿一个研究生文凭就可以了。研究生小编认为,二本大学研究生值不值得去读?这个问题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对应。(1)个人职业目标二本大学研究生是否要去读?应当结合个人的职业目标。虽然说许多工作的招聘要求起点是大学本科或大专以上。但是,同学们在参加招聘会的时候,也会遇见这种情况。某某中学教师招聘,往往招聘条件中会明确需要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这种情况下,二本大学研究生就有了应聘资格,而重点大学本科生也不行,研究生的价值就得到了体现。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的职业目标,去招聘网站上查询应聘的硬性条件,从而做出选择。考研(2)客观实际小编这里说的客观实际包括自身实际与学校客观条件两个方面。①从自身的实际来说,由于每个同学自身实力不同、心中的需求不同,有些同学认为某个学校对他已经很满足了,也有些同学会不满足,目标可能更高一点。这里倒不是说自己实力就是不如别人,而是每个人应该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实力区间的把握。考研②从学校客观条件来看,学术圈有这样一句话,本科看学校,研究生看导师。在不少的二本大学,也有着许多优秀的导师,如果能选择到一个好的导师,那完全值得考虑。另外,还应该从学校的强势学科来看,有着不少的二本大学,在某个行业中的实力是非常强硬的,就业也是相对不错的。研究生学历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例,虽然为二本大学,但其为全国“四大电子科技大学”之一,号称广西“小清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通信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与科学技术等等专业,实力非常强硬。并且从就业上来看,类似中兴这样的国企每年都会去招聘。值得一提的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在华为的社招院校名单当中,就业还是十分受行业认可的。桂电存在即合理,存在即合理,每年研究生录取人数并不多,考研形势十分严峻。能考上已经实属不易,许多考生都得进入二本大学读研究生。同学们应该更多的结合自身情况、自身的人生规划综合考虑去选择,切不可以仅凭二本大学去单方面考虑。最后,小编祝所有的考生都如愿以偿,考研上岸。想了解更多的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哦。

良贵

有些院校只是二本,考研调剂却只要211本科,合理吗

考研究生的国家线将公布,34所自主划线的985大学考研究生的第二次考试线也将全部出,有人高兴有人担心,喜欢的人忙于准备二次考试,有困难的人忙于调剂,调剂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很多得高分的学生都掌握着这个“最后的救命稻草”,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有些院校只是二本,考研调剂却只要211本科,合理吗。在一些学校里,“刻苦”的调剂是不需要自己学校的毕业生的,例如,江苏省的南京工业大学,2018年的调剂政策只针对211、985大学,前几天,杭州浙江科技学院传来了“不是211”的消息,要知道几年前还有3本的话,那就是彻头彻尾的两本。高校们为什么变得这么冷?这与我国报考大学院的大环境有关,我们国家有290万学生,参加2019年的研究生招募考试,比2018年增加了52万人,达到22人,刷新了历史最高记录,僧人多粥很少,这是报考大学院的学生们面临的主要现状,当然,高校生在“卖方市场”,选择的余地更大,因此,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两本大学在调剂时也需要211学部,结果,这是提高生的品质的好机会。这样的做法虽然不好,但是在中国是现实可行的,211、985、双一流大学学生的平均素质较高,这为大学招揽优质的升学源提供了捷径,“四非”学院里也有大神,但是大规模的筛选和在大海中捞取针是一样的,如果不耗精力讲话的话,最后可能什么也得不到。但是,也有人认为“不是211、985”这种做法明显违反了教育公平,教育部多次批评就业歧视,有些部门实行“唯211论”,宁可照顾性211的学生,不想找行业顶尖的“双非”学生。大学院考试对于一些努力奋斗、学术研究上“更上一层”的考生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他们有权和名牌大学的学生拥有平等的入学机会。一个985个学生这样说,很多人都想通过考研究生来改变命运,但是自己已经输给了起跑线,正如这个学生所说,我们反对大学的调剂,反对看“出身”,其实反对的是大学不能全面认识普通大学毕业生的能力,而是翻船行为,“985”、“211”项目已经是教育资源失衡的一个体现,教育在其衍生出来的规则下不能走公平和反方向。调剂不是211,而是公言公理,婆婆正确的问题,对于大学来说,这是学校更好发展的必然选择,当然,也有利用地域优势“赚钱”的学校,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这个规定显然不友好,谁都追求更好的权利,为什么不能公平竞争?当外部环境无法改变时,学生们只能改变自己,调剂马上开始,学生们要好好调查,充分了解招考信息,有最好的归宿,以上就是有些院校只是二本,考研调剂却只要211本科,合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