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别考研了,研究生毕业你都多大了!计划男

别考研了,研究生毕业你都多大了!

你7岁读小学,6年小学、6年初高中、4年大学,顺顺利利的话,在你23岁的时候领到大学毕业证书。不顺的话,或许就是24、25岁。这个年龄,你童年的小伙伴,中小学同学,已经有不少人在朋友圈晒娃了。而你却是刚刚走出校园的学生,甚至还觉得自己是个“宝宝”。看着身边的同学们,有的已经去实习工作了,也有的开始准备考公了,还有不少同学加入了考研大军的行列...你开始犹豫要不要考研,会不会太晚了,毕竟研究生毕业都27、28岁了。可如果把眼光放远看看,假设我们能活到80、90岁,读研的这2-3年还很长吗?可这不长的2-3年却能让你在余下几十年的人生受益无穷。每年毕业的大学生800-900万,虽然现在研究生也很多,但每年毕业的研究生是40-50万,所以你的研究生学历起点自然会高一些。我们反对学历歧视,可站在不同的高度,你的眼界自然会更宽,看问题的角度、深度难免也会不一样。你身边优秀的人聚集多了,潜移默化也会影响你,期望去改变遇到更好的自己。但读研也不意味着你就走上了人生巅峰,过上了奢侈糜烂的生活。研究生中也有人在勤勤恳恳继续努力,也有人浑浑噩噩虚度光阴,但读研可以再次给你一个选择的机会,最终你会拥有什么样的人生,还是取决于你自己。最后分享几位学姐学长心得:010203这个世界的乐趣就在于:无论你是谁,你都有无限种可能,或好或坏,都取决于你自己。

曼德勒

读完研究生二十七八岁了,算老吗?

来源:投必得学术(ID:topeditUS)编辑:学妹今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共有341万考生报考,比去年增加了51万人,增长率为17.6%,再创历史新高。在这种大背景下,有很多小伙伴开始讨论这样一个问题:“读完研究生二十七八岁了,算老吗?”图片来源:青塔今年距离小编考研已经整整十五年了,我的经验对于这个问题可能并没有太大帮助。所以我专门采访了一位今年刚参加完考研的青年。以下是他的答案和我自己的一些感想。在2020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前夕,当我还在为了备考而焦头烂额时,初中的同班同学在朋友圈发了一张照片,照片里的他抱着刚满月的儿子。想来岁月确实如流,把人狠狠地冲到了不一样的路上去:我还在渴望变成学霸,他已经摇身成了奶爸。我们俩今年都24岁,我想,我若是顺利考上研究生。三年后我27岁毕业,他的儿子也肯定会开口讲话了,我大概会听到小朋友叫我一声“叔叔”。我哥当年成功考上研究生,毕业时也是27岁。拿到硕士学位后,他加入北漂大军,花了整整七年终于安顿好自己——很物质地讲,买了房。去年,34岁的他步入婚姻围城,娶了我嫂子。60岁的老爸整天催小两口生孩子,迫不及待地想要含饴弄孙。我嫂子也是硕士文凭,我哥娶她时她30岁。嫂子笑笑,跟我哥说,如果她怀孕可就是高龄产妇了。我哥也笑笑,跟嫂子说,别担心,咱等你“不高龄”了再要孩子,现在还得先攒够奶粉钱。嫂子与哥哥相识前的经历我略有耳闻,据说她因为年纪太大的缘故,经历了多次相亲失败。我的女朋友曾很不服气地说,这个世界对女生太不公平!30岁的男人还有人要,30岁的女人可就难嫁了。她还说,女人25岁后皱纹就变多了,30岁之后生孩子的风险就变大了,所以能25岁前嫁出去最好,再不济30岁前也得赶紧嫁出去。我女朋友的这些话,是在她备战考研的日子里,课间休息时跟我闲聊说的。2020考研的人数再创新高,突破340万。我想,今年足足有340万余人挤破了头,想要挤进高校研究生院里,看同龄人在身边超车,看父母在眼前老去,看青春在手里消失,然后在三年后,自己二十七八岁的时候步入社会。读完研究生二十七八了,算老吗?算老了。男生忍受着事业的搁置,女生忍受着容颜的凋零,每个人都在变老。再看看同龄人,有的在社会里混得风生水起,有的早就恬适地享受家庭生活;再看看自己几近风烛残年的父母,我想,任何一位读完研究生的学子,都不会觉得自己仍然年轻吧。读研的机会成本如此之大,那些立志读研的人,到底想要用这份成本换取什么呢?有人是因为有学术追求。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里,第一句就是:“求知是人类的本性。”而学术是有门槛的。以哲学为例,邓晓芒就在他的《纯粹理性批判讲演录》中说:“自康德以后,哲学一般来说不再是业余哲学家可以染指的了。”其他学科同理。做学术最好的地方就是象牙塔,每个有学术追求的人,梦想到达的地方也是象牙塔尖,期望在那里摸到人类知识的边界。如果是有学术追求的人,读完研究生二十七八岁,倒是完全不算老,简直可算非常年轻。路漫漫其修远兮,学术是一辈子的事。更多的人则是因为有就业上的需求。一纸硕士文凭,是垫脚石,是敲门砖,是自己就业时更高的天花板。空前庞大的考研人数,是伴着空前艰难的就业环境出现的,毋宁说前者是果,后者是因。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2017年的就业调查报告显示,硕士生的就业落实率高于本科生,且学历越高,起薪越高。从算术平均值看,本科毕业生的起薪为4825元,硕士为8556元。总而言之,没有硕士学历的话,工作不好找,挣钱还更少。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创纪录的834万人。本科生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贬值,于是考研的人就会越来越多。花上两三年,修到硕士学位,对就业而言,其实是一桩磨刀不误砍柴工的买卖——更别说有很多柴上面明明白白地标注了,只许硕士以上的人砍。老与不老,很多时候是对比出来的。当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考研大军里头,跟大家比起来,读完研究生二十七八了,也就并不算老了。这样说来,无论是为了追求学术,还是为了更好就业,读完研究生二十七八岁,都算不上老。所以,读完研究生二十七八了,究竟算不算老,是一个很辩证的问题。问题的答案,来自于每个考生对自己内心的反复。当自己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时,“老与不老”的答案就出来了。考研大军越来越庞大,为了避免自己被莫名其妙地卷着走,我们应该首先问自己: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子欲养亲不待。除考虑自身外,很多学子还急着想反哺父母。不要太着急,我国人均寿命正在提高,父母的退休年龄也在延后。大面上说,这两三年时间,父母还等得起。而对于那些着急想结婚、害怕晚了嫁不出去的女生们,其实也不要太着急,性别比(2018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7年底中国全体国民性别为104:81)还是很客观地摆在那儿,在婚恋市场里,女生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所以,弄清自己所想,坚定目标之后,不遗余力地追求吧。即使读完了研究生算老了,那也并不可惜,因为这正是自己经过深思熟虑而确定下来的目标。比起带着遗憾地年轻着,有目标地变老,要好得多。

天下好知

“你考上研究生那一年,多大了?”,“我19岁”,“我46岁”!

今天看到这样一个话题#你考上研究生那一年,多大了#,提问的答主说:我今年已经25岁,考研晚不晚?年龄,是很多考研人在决定考研之前都会纠结的问题。我们也会经常听到身边有些人说:“考上研毕业你都多大了呀,还是找工作吧!”,“女孩子家家读完研都快30了,都不好找对象了,还是好好找工作吧……”面对这样的声音,不禁会质疑自己:我这个年龄,考研真的合适吗?一起来看看下面几位研友的回答:@作者:纽斯没有谁走过的路有我走过的曲折了,5岁开始上小学,没考上高中,读的职高,高二转去对口高考升学班,高考考了二本的分数,因为是职高所以没有选择三本资格,走了专科,17岁开始读大学,比同班同学小两岁,专科三年,升本读两年,18年大四考研,没考上,19二战,成功走向211,23岁。@作者:兔纸一战失败二战调剂面试被刷现在准备三战了。当时觉得自己又失败又丢人,但是我现在有了再来一次的勇气,真的很感谢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和爱。朋友说过一句话,如果你不害怕年龄,那还有什么别的好害怕的那。要努力变成更好的自己。@:powell老大爷一枚,今年46周岁,2019年二战上岸,为重回青春疯狂了一趟!Absorb今年已经上岸,今年19岁!@作者:轻逸先生25周岁,之前17年一战复试失利,工作10个月后,于去年5月份辞职,19年二战上岸,报考学校从211到了985,顺利上岸。觉得趁年轻我还折腾的起,即使再次失利我也付的起代价!也感谢51考研的各位小哥哥小姐姐的资料,和报考流程之类的推送,辛苦你们了!@作者:水墨江南今年31,状态等通知书。2012年毕业,漂一年,结婚生子用掉一年多,后当了近五年中学教师;18年离开体制,备考+全职太太作为考研小编,接触过的考研人很多很多,有大三应届生、二战、三战、在职人士,孕妈妈、工作20多年后坚持考研的……太多太多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那就是想通过考研遇见另一个自己以为不可能成为的自己!生命太短暂,所以不能空手走过,你必须对你所爱倾注深情。如果你没有热爱的东西,就努力去找,找不到绝不要罢休!所以,做你喜欢做的事,上帝会高兴地帮你打开成功之门,哪怕你现在已经80岁。你们呢?考研那一年几岁呢?考上研究生那一年多大?在评论区留言聊聊吧~

格杀令

读完研究生都在三十岁左右了,是否会因为年龄大而影响发展

首先,在当前人才结构升级的推动下,很多初级职场人会通过读研的方式来突破职场发展瓶颈,而这些职场人在读完研之后,往往都在三十岁左右,从这些职场人的发展情况来看,大部分人在读研后都实现了岗位升级,还有一部分人会继续读博,从而进入了科研和教育领域发展。虽然说读研越早越好,但是在三十岁左右能够完成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也同样会有大量的发展机会。实际上,随着产业结构升级的持续深入,大量的职场人都会有读研的诉求,所以未来必然会有很多职场人,甚至是资深职场人会选择读研来适应新的职场环境。对于已经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研究生来说,在读研期间还有一定的优势,这个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具有更强的技术认知能力和行业认知能力,这对于自己的主攻方向选择会有比较大的帮助,其二是自身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这对于尽早做出科研成果会有较大的帮助,其三是具有更强的交流沟通能力,能够获得更多的科研资源。按照历史经验来看,年龄稍微大一些的研究生在读研期间往往都有不错的表现,不仅科研积极性更高,时间安排也更加合理,而且不少人也能积极辅助导师完成很多科研任务,与应届生相比,也更容易快速融入到课题组当中。以计算机专业为例,有不少程序员在读研后,很快就会成为课题组的主力研发人员,而且科研进度还比较快,很多女程序员在读研后都能够快速成为科研团队的主力成员。从这个角度来看,在产业领域锻炼一段时间再读研,也会有比较好的读研体验。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私信我!

小乙

考上研究生需要读几年?这些国家的读研年限你都知道吗?

1、国内读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分为两大类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显而易见,他们在就读年限上是有区别的,具体原因和专业有关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就读年限为3年,部分表现特别优秀且符合相关条件的同学可以申请提前一年毕业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修读时间为2年,也有好的学校会要求3年,有特殊情况的存在。最长的修业年限是5年。不同学校对研究生的要求不同,目前有2年、2.5年、3年这三种,可申请提前或推后毕业,所以毕业时间并不是固定的,还要看具体院校具体专业的要求。2、新西兰读研究生新西兰的众多知名高校为学生提供了进一步的发展空间。那么新西兰研究生读几年?这与你选择的专业有关,不过一般学制都为1-2年。申请新西兰研究生,需要本人满足审核条件,必须是国内正规大学本科毕业生,并且雅思成绩达到6.5分,单项不低于6.0分。一般来说,新西兰大学开设的研究生课程学制为1-2年,研究生的第一年主要以授课的形式,称作Postgraate Diploma,也就是所谓的PD。第二年则以论文研究为主,称作Master,分为授课类和研究类两大类型。3、美国读研究生美国研究生读几年?答案是不一定的,因为美国研究生采取学分制,也就是说,只要学分修满,无论年限,即可毕业,所以要学几年,就要看大家怎么学了。学习能力强表现好的同学,可能在1.5年的时间内就能完成两年的学分课程,就可以提早毕业,早一点找工作。但假如你不小心挂科,那就非常抱歉了,你不仅有可能无法按时毕业,甚至还会被要求多学习半年甚至1年。有些美国硕士项目本身学习时间就很短,比如法律硕士,课程一年,实际学习时间仅仅只有9个月。还有商科研究生,美国商科专业的学制一般为1年,而其中的金融、会计等最快可用9个月修完所有课程,取得学位。相比中国的考研难度,进入美国的研究生院不算太难,但是宽进严出,入学之后并不是高枕无忧的,反正,学生的任务和压力会比其他国家的研究生更大。美国研究生要求很严,学业负担很重。许多课程不仅仅没有基础,教学进度也是特别快,一个星期的教学内容往往相当于本科阶段同样课程一两个月的教学内容。老师除了给学生布置大量的阅读任务外,还隔三岔五地考试或是要求学生提交论文。4、英国读研究生英国的研究生课程安排时间非常紧凑,大部分的学生只需要1年时间,就可以拿到硕士学位。基本上学生都是6月底到达英国,经过2个月左右的语言突击,9月份开学,第二年4月份开始准备毕业论文,如果一切进行顺利,则有资格按时毕业。但是英国研究生课程的不同分类,攻读研究生需要的时间也有所差异。如果想早点明确自己去英国读研究生的年限,最好先查询一下英国研究生课程的分类,做一个大致的分析研究。一般英国的研究生课程都是一年,因为整体学制相对较短,也降低了英国留学所需的总费用。通常情况下,研究式硕士课程学制1-2年,博士研究式课程学制3年或更长之间。5、澳大利亚读研究生大多数都是2年制,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学位学制也是不同的。澳大利亚大学的研究生文凭课程设置通常为1年,个别学校的部分专业为0.5年。完成课程后学生可获研究生文凭,加读一定学分即可获得硕士学位。澳洲商科硕士学制是1-2.5年,专业选择不完全受限制。澳大利亚大学的研究生证书课程设置通常为0.5年,学生毕业后获得研究生证书,并可减免相应学分入读研究生文凭或硕士学位课程。

家贫居卑

31岁女硕士的苦恼:女人过了年龄不嫁,真的很容易被剩下!

先自我介绍一下,我今年31岁,是个川妹子。大学毕业后工作两年,自觉能力不足,决定辞职考研,最终如愿考上武大。研究生毕业后,母亲打电话给我,说以前不想耽误我学习,一直都没敢跟我提。现在已经完成学业,找到工作,该考虑终身大事了。一直以来我身边不缺追求者,自己也比较自信,从来没觉得自己终有一天会变成剩女。被妈这么一提醒,我才猛然发觉,我已经30岁了。我现在一个人在武汉居住和工作,身边有不少热心阿姨张罗着给我介绍对象。之前26岁的时候我也相亲过,不说对方是什么富二代之类,至少是家庭相貌事业都不错的上进青年,而且情商在线,不会觉得无法沟通。相亲了几次后,我有一句粗话而且我现在就要讲,这都是些什么人啊!40岁就秃顶的主管,吃饭的时候额前那一缕秀发总是垂下来,他还锲而不舍地将它盘在脑门上;36岁大学教授一脸坏笑地问我一个人独居会不会很寂寞,要不是当时人多我一杯水就泼脸上了;还有一上来就谈给我30万彩礼,我将来要生至少2个儿子。我礼貌拒绝他之后,他还说,我都30岁了,肯定很急着嫁人,我也着急娶,咱俩很合拍。终于遇到一个温柔儒雅的男人,给人感觉很舒服,收入也挺高。相处几次之后他问我能不能接受一个6岁的男孩……我打电话给闺蜜,朝她大倒苦水,要不是我们十三年的感情,我真怀疑她给我介绍对象是在坑我。她也觉得很委屈“大姐,你以为我没问过啊,那些二十七八岁的男人不找比他们大的啊。年龄再大点的但凡是个人早就名花有主孩子都能叫阿姨了,能选择的范围很小啊……”电话边传来孩子的哭声,我突然想起那些给我介绍对象的阿姨听到我又一次相亲无果脸上那复杂的神情。对啊,我已经三十岁了,还能怎么挑?过完年我31岁了,过年时这件事梗在大家心头,爸妈背地里唉声叹气,又怕我难过不敢说,这个年大家过得都不痛快。妈有劝我要不要在家找一个,立马被我回绝了。我读了这么多年书现在要我回来相夫教子我实在无法接受。再者武汉好歹是个省会,如果在这里都找不到合适的人,更别说老家小县城了。我越来越发现年龄是不等人的,过了那个年龄段,你只能在离婚的死老婆的外貌欠佳的贫穷的情商低的人群中挑,左右不过是在一堆烂柿子中选一个不太烂的。我要求不高啊,钱我自己会赚,但人至少要看得过去吧?还有那些说一个人也能活得好好的,这个世界总会有人在等你之类的话,都是瞎掰。每当一个人回到家,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电影,看到好笑的情节想要跟别人分享,却发现空荡荡的屋子回荡着只有自己的声音,那种突如其来的恐慌感,撞得我直流泪。如果女人都能忍得住寂寞,又哪来那么多人急着嫁人呢?社会对女人的年龄是非常挑剔的,没几个人能逃脱世俗的眼光。女人还是应该在适当的年龄找对象,别像我一样,一不留神,就剩下了。

号曰

45岁,我读了研究生……

出于什么原因写这篇文章,我无法回答自己,也无法表达初衷。算是对过去两年的复盘,人嘛,总希望走过一段岁月,也总希望留下一些什么,哪怕是极其扯淡的梦想。两年前我参加了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说天道酬勤,有点心灵鸡汤的意思,但确实是付出才会回报,发了狠劲用了三个月功,最终,我这个丢开书本将近20年的人居然过了国家线,而且还超了10分。初始志愿是位于北京的985院校——中央民族大学,不幸的是,当年报考人数不少,最终进入复试的有93人,但学校的录取名额只有70人,好在我排名在60上下,还有机会一搏。更不幸的事情发生,当年该校将MBA分成了两种学习方式,一种是全日制,一种是非全日制。这个专业报考的多是在职人群,当然大家都选择非全日制。学校的70个名额中全日制为30人,非全为40人,这下我悲剧了。硬着头皮参加复试,复试间档,MBA教育中心的老师发布通告,全日制有大量空余名额,过线考生愿意调剂直接申请就可以,保证录取……实际上,最终选择调剂全日制的要不就是年龄有优势的,要不就是成绩排名靠后的,据说,过线愿意调剂的人还是了了无几。复试是在该校的医院里进行的。我去的不早也不晚,但过去时,校医院门口已排上了长长的队伍,目测有大几千人,其中也不乏拖着行李箱一脸疲惫的外地考生。这中间在我身上发生了一个令我哭笑不得的段落,有校医看我年龄大,就问是不是读博士的,真有点无地自容的感觉,忽然想到一句诗: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像我这样的情况确实少见,40多岁的人了还跟着凑热闹,我老家的高中同学也觉得不太着调,我并不太在意。40多岁该下个怎么的定义?40多岁该画个什么样的肖像?手里捧着个泡着枸杞的水杯,挺着啤酒肚,秃着脑门,一副看破世俗过来人的样子?那不是我想要的状态,我希望40岁仍然身体里流淌着沸腾的热血,仍然可以血气贲张,仍然可以热泪盈眶。如预料的一样,初试加复试综合排名,我未能被录取。有人说,高校录取中有黑幕,也许吧,但我觉得黑幕事件一定是个案,是非主流的,更多的录取是公平公正的。在未公布录取名单之前,自己就做了非常客观的评估,觉得把握性很低,所以,当时就做了一个很正确的决定,马上着手调剂。其实,当时北京还有一些高校是有调剂名额的,但我比较在意学费的高低,综合评估后就选择了两所目标学校: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和北京物资学院。马上登录研招网调剂通道,发了调剂申请,为了确保成功,还从网上查询到两年学校的招办电话,希望可以进一步确认。北京二外的电话无人接听,物资学院的电话接通了,跟老师简单沟通后,老师说接受我的调剂申请,几分钟后,手机收到了短信回执。这颗悬着的心才落地了。两天后,校方通知参加复试。印象特别深,那天真好是4月1日,应该是校方组织的第二次调剂复试,综合面试,英语面试、笔试等流程走完后,隔天校方就公布了复试结果以及拟录取名单,谢天谢地,榜上有名。当年9月份入学,然后开始了学习生活。弹指之间,两年就要过去了。今年6月份,如果顺利的话,我应该会正常毕业,现在正在紧张地毕业论文撰写中。生活总会留下一些东西,有的是利益,有的是成长,有的是经历,有的人感慨。这两年中,放弃了很多,周末上课,有好几个月没有陪妻和儿子过过周末,没有外出玩耍过,但也得到了很多,认认真真地上了一些课,对原先肤浅的理论有了深刻地体会,脑子里逐渐有了专业知识的逻辑框架,跃马挥鞭,期待建功立业。一日深夜,写完论文初稿在构思致谢内容时,写下了如下文字:网络上有句话: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我很喜欢。把这句话送给北京物资学院MBA教育中心的各位老师们,也送给自己。感谢学院的精心组织和安排,感谢各位授课老师认真严谨的教学态度,令我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收获颇多。衷心感谢我的导师刘华教授,于百忙之中,对论文的选题、立论、撰写以及定稿全程给予悉心的关注和指导,在此表达我无比诚挚的敬意!于我而言,人过中年,仍然可以与学识渊博的师长、意气风发的同学们拥有这么一段美好的经历,实乃人生之大幸!感谢研究生学习中经历过的一切人和事!感谢北京物资学院!其实,人生不就是生死之间的距离吗?为什么不折腾呢?既然结局我改变不了,但,过程可以更刺激一点,更美好一点。这,总可以吧

红毛衣

供孩子读研究生三年,读完要花多少钱?普通家庭能承担吗?

我国受到高等教育的人数越来越多,本科生遍地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因此很多人希望在就业的时候能够有更高的平台,与别人拉开差距,这样就业也能更容易,于是考研就成为了大部分毕业生的首选。在一些有名的学校,比如一些985,211的学校,研究生和博士生的人数竟然已经超过了本科生。学历普遍上升成为了就业市场上的一种现象,面对这样的竞争压力,促使很多人不得不去考研。近年来考研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基本呈井喷式的增长,像以前很多学生读完大学就基本都会选择去就业,而现在呢?考研的人数也越来越多,2018年中国考研人数就已经超过了250万,高考人数每年也只有1000多万,考研的人数已经占了高考人数的1/4。不得不说,考研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本科生普遍考研保研也是未来的大趋势。这也是很多人必须要走的一条路,跨专业考研也是近些年来的大趋势。但是在面对这个大趋势的时候,我们应该也考虑一下,到底考研适不适合自己,还有就是一个特别现实的问题。考上研究生以后学费是多少,普通家庭能不能承担呢?一、研究生分为学硕和专硕学硕就是以理论性方向为主去培养人才,培养的是在专业理论上深耕创新的人才,学习时限为三年,学硕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与导师联系紧密,很多读学硕的学生都要跟随老师做项目。当然老师也会给学硕一些研究津贴,这个是要根据您的专业来决定。如果是理工类专业,一般学硕期间都要待在实验室,跟随导师一起做研究项目,同时还要注重自己的学术成果,学业压力是比较大的。同时也会花费很多的时间帮老师做项目,当然也会获得一定的回报,如果碰到好的导师的话,不仅每个月的津贴给的多,而且也会介绍一些项目让自己独立完成。就算老师不给津贴,也没有关系,毕竟导师有丰富的人脉资源,而且很多都是业界的大牛。也让让学生收获很多资源与经验。小编的学长就有在硕士期间因为帮老师做项目,结识了很多行业内的高管和人才,通过自己尖端的技术,独自也接了不少活儿,在硕士期间就把自己的学费给挣了回去。在毕业以后,也不用通过导师的介绍,直接就被在研究生期间接触的几家公司录取,年薪也非常的丰厚。所以说在研究生期间一定要懂得去抓住老师的人脉资源,既可以给自己做行业的启蒙,同时也能给自己积累一定的行业资源。对于一些文科类的研究生来说,可能就没有那么多盈利的大项目去做。相对来说文科类的导师就没有那么大方,给的津贴也不是特别多。一般在平均一个月1000块钱左右,但是研究生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不仅有国家给的补贴,同时比较容易获得奖学金,一般的一学期的奖学金在8000块钱左右。这个是比较需要学习成绩,如果自己学术成果比较丰富,还可以获得国家的奖学金,一次是两万多。研究生两三年时间,每年有8000左右的学费,再加上生活费及各种费用。一般一个家庭养一个研究生来说需要六到8万,具体的地区也不相同。如果是北上广地区,因为消费水平高,花费的费用自然会高一些。对于两年制的专硕来说也是一样的,但是专硕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政策,有的地区一些学校的专硕是不提供寝室的。所以说两年的租房也需要不少钱,当然专硕比较好的就是与导师联系没那么密切,在校期间一般处于一边实习一边上学的状态。一般来说专硕都能够实习养活自己,所以也不用太担心经济问题,专硕比学硕好的一点就是可以早一点步入社会,多积累一年的经验。当然学习才是最重要的,不然为什么要去读研究生呢。你们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可以大家一起分享。

独见晓焉

普通家庭,供一个研究生读完三年需要花多少钱?答案令人无奈

每年大学毕业后,都有很多的大学生选择继续升学,也就是读研究生,毕竟现在社会上越来越看重学历,研究生的起薪就要比普通本科生高很多。而且现在读研究生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在刚刚过去的研究生考试中,就有超过三百万的大学生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自从2014年,我国开始实行研究生自费政策,几乎所有的专业都取消了公费研究生,第三年研究生需要多少钱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读三年研究生,生活费需要给多少?研究生的学费,跟本科生相比是不是可高了?普通家庭能不能供孩子读研究生?相信这三个问题也是困扰了很多想供孩子读研的家长的心,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算算这笔账。一、 学费我们都知道:硕士研究生分为两类,学硕和专硕。一般来说,学术硕士的收费标准都比较低,原则上绝大部分的学术硕士每年学费不能超过8000元,大多数学校都是这个标准。而专业硕士的收费标准就不是那么统一了,一般来讲,学校档次越高,专业越火的学费往往也就越高。普通本科的专硕学费往往跟学硕相近,一般不会超过12500元/年。但是重点大学的专硕,学费一般会比同所学校的学硕高很多,有的学校热门专业,比如金融等,学费可能超过2万元每年。例如上海财经大学的金融专硕就达到12.5万元的学费,还有很多学校经济类、财经类、管理类的学费非常之高所以正常情况下,读完学硕的学费大约是2.4万元,专硕的学费大约是3万元。二、 住宿费根据学校所处地区的不同,研究生的住宿费用基本在800-1200之间。偏僻城市的学校住宿费可能会便宜一点,北京等一线城市住宿费基本上是1200左右。但是也有一种情况就是学校不提供住宿,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在外面租房子住,这种情况其实也很无奈,如果学校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的话,其中的住宿费其实也是很多的了。三、生活费生活费就要看个人自己的花销了,学校的物价水平都比较低,如果在学校吃每个月1000左右就能搞定,如果顿顿下馆子那就不好说了。其他用就是聚餐、送礼、购物、买衣服、话费网费、生活用品等等。另外还要看学校所在的地理位置,比如北上广深这一线城市,消费水平基本都不低,每个月可能需要1500-2000元左右,才算是正常水平。当然这里也说的是一般水平,也不排除有些研究生生活费非常之高,一个月会花五六千,甚至上万,这种情况不是自己在外面有工作,可以自己赚钱所以花的多的话,剩下的基本上属于家里有矿的富二代整体来看,考研的综合支出和本科阶段的支出差不多,而且研究生还有各种补助和优惠政策,供孩子读研的经济压力会比供孩子上大学的经济压力小一些。具体读研有什么收入呢?1、 奖学金包括学校的奖学金和国家的奖学金。一般学校的奖学金二等就有8000左右,跟学费相当,基本就相当于免费读。一等奖学金有1万左右,如果你的成绩在本校非常优秀,那么才能拿到。最后就是国家奖学金,2万,提供名额不多,竞争压力很大,需要非常努力才能申请到。2、 助学金助学金是为了资助全日制研究生的基本生活开销,每个学校的发放方式都不一样。根据国家的相关标准,硕士研究生每年的补助不得少于6000元。我们学校总共是给6000元,分为10个月发,每个月发十分之一,也就是说600元。虽然每次的数额都不多,但是累计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3、三助岗位津贴所谓的"三助",就是指助研、助教、助管,如果学生在读研期间参与了这三个岗位,也是可以发工资的,还能锻炼个人的能力。具体能拿到多少钱呢?要看你选择的岗位以及工作的时长来决定。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岗位需要个人申请,学校会择优录取,并不是每个人都有。4、 项目补助读研还有一份收入,是来自导师给的补贴。不同学校和研究所给的补助是不一样的,还要看学校的水平和导师如何,有的导师给的少,每个月只有200,有的导师给的多,大概有1000左右。还有的导师福利很好,大节小节都会发一发红包,一般来说,理科导师给的补助会比文科导师给的补助高一些。综上来说,不考虑读研的收入,那么三年研究生大约需要花费六七万左右。但是孩子在上学期间只要不是特别差,肯下功夫学习,拿到二等以上的奖学金,那么基本上是能够自理的。如果没有奖学金这份收入的话,孩子每个月至少在生活开销上是足够的,多的话或许还有盈余。你读研究生需要花费多少钱呢?欢迎在评论下方留言

太极拳

几年后研究生学历会像本科学历一样“烂大街”吗?

学历对于每一位学生都至关重要,不管是高考还是考研,所以的考生都在追求学历,高考时我们希望能够进入985高校读大学,考研时我们希望能够进入985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而对于其他普通高校或许并不是我们最理想的,而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其实离不开现在很多常说的学历“贬值”这样一个话题。对于,每年考研的学生,一定会有一部分学生质疑,几年后研究生学历会像本科学历一样的“烂大街”吗?没错,这样的质疑有一定的道理,或者说这样的质疑很现实,因为现如今我国的大学生已经非常之多,每年新入学的大学生也有很多,例如今年便有将近850万的大学生从大学毕业,所以造成了我们所说的就业难的问题,而这也反衬的是大学生学历在当今社会上并不是那么的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所以,这时会有很多的大学生为了提升自己的学历而选择了考研,于是考研人数也在逐年增加,19考研的报考人数高达290万人。面对如此之多的报考人数,难免会有大学生质疑研究生学历是不是几年之后也会“贬值”呢?然而,这样的担心无疑是多虑的,每年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大约在70万左右,研究生的数量占全国人口的比例极度的小,研究生学历占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也非常的小,所以研究生的学历含金量毋庸置疑。虽然现在很多高校有一定规模的扩招,但是每年扩招的数量也非常的有限,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扩招,再加上现在考研的难度也在与日俱增,每年能够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学生还是比较少。因此,几年过后研究生学历依然会很关键,依然有着极强的优势,同时对于每一个大学生来说,现在更多的应该关心自己是否能够顺利的考上硕士研究生,自己是否能够顺利的考上211高校、985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如果你考研失败,那么你注定享受不到研究生学历所能够给你带来的各种福利。总之,不管是大学生还是研究生,学历一定是我们必须去追求的,而不是去过度的考虑学历未来是否会“贬值”,因为我们必须始终明白的道理,即只有你拥有了你才有资格去评价其是否有价值,只有你拥有了你才能够感受到其所给你带来的改变,所以每一个高中生都在努力的考大学,也有很多的大学生在努力的考取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