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研究生毕业后一般是多大年龄?毕业后做点什么好?独眼侠

研究生毕业后一般是多大年龄?毕业后做点什么好?

大部分硕士生毕业是24-26岁,以应届生、复习一年=的生源为主。之前,就有人问过小西,大龄硕士是否会被导师拒绝,全日制的话就我接触的情况来看,真的没有歧视,不少工作后再读研的学生还是导师喜欢的,肯做事、够灵活、有想法。2019年考研初试成绩发布后,大家都在琢磨复试、调剂或春招,可在2014年研究生招生改革之前,有一个限制是"考研得40周岁以下",我记得当时学校一个实验员45岁在改革之后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圆了她的梦。在我们团队,同样有30岁来读研的女生,而且是辞职读个非全,今年还打算考博。相对来说,年龄真的不是读研最大的限制。2017年,清华大学录取的研究生7449名新生中超过50岁的有20人,最大的是58岁。当然,年龄集中段还是20-29岁,合计5028人。再看下上图的华北电力大学2017年研究生新生数据,19岁的仅有1人、20-24岁的3021人、25-29岁的621人、30-39岁的132人、40-49岁的12人。大部分学科的硕士学制都是3年,算起来大部分人硕士毕业时还是在23-27岁。小西当时硕士毕业时也是25岁,一晃过去好多年啊。研究生毕业后做什么,关键是看你学科和个人职业规划,比如小西当时就签约了江苏教科院和中建五局,媳妇选的长沙中南院,相对来说我们学科大部分去的都是某研究院、环科院、环保公司、环监站等,待遇的话比同专业的本科生还是占优不少。不少人担忧的大龄研究生就业歧视,小西觉得还是用人单位的主观随意性,如类似于不少单位限制女生2年内不得怀孕。硕士生就业不是搞科研,有35、45岁这样的坎,有学历、有能力、能胜任工作,都应该给予机会,而不是简单粗暴的限制30周岁以下。点评:研究生毕业大概26岁左右,这个时候不大也不小了,如果在学校没有找女朋友,这时候最关键的是要找工作了,建议找好工作后再谈女朋友,工作一般还是看你的专业,如果是自然基础科学专业,那么你得考虑自己要读博士,还是找工作,这方面的工作一般是老师,或者研究人员等,如果是人文科学类的,也要准备找工作了,研究生毕业可以有多项选择,你可以进入学校当老师,可以进企业,还可以深造,甚至可以创业。总而言之,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行业!

采蘩

读完研究生二十七八岁了,算老吗?

来源:投必得学术(ID:topeditUS)编辑:学妹今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共有341万考生报考,比去年增加了51万人,增长率为17.6%,再创历史新高。在这种大背景下,有很多小伙伴开始讨论这样一个问题:“读完研究生二十七八岁了,算老吗?”图片来源:青塔今年距离小编考研已经整整十五年了,我的经验对于这个问题可能并没有太大帮助。所以我专门采访了一位今年刚参加完考研的青年。以下是他的答案和我自己的一些感想。在2020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前夕,当我还在为了备考而焦头烂额时,初中的同班同学在朋友圈发了一张照片,照片里的他抱着刚满月的儿子。想来岁月确实如流,把人狠狠地冲到了不一样的路上去:我还在渴望变成学霸,他已经摇身成了奶爸。我们俩今年都24岁,我想,我若是顺利考上研究生。三年后我27岁毕业,他的儿子也肯定会开口讲话了,我大概会听到小朋友叫我一声“叔叔”。我哥当年成功考上研究生,毕业时也是27岁。拿到硕士学位后,他加入北漂大军,花了整整七年终于安顿好自己——很物质地讲,买了房。去年,34岁的他步入婚姻围城,娶了我嫂子。60岁的老爸整天催小两口生孩子,迫不及待地想要含饴弄孙。我嫂子也是硕士文凭,我哥娶她时她30岁。嫂子笑笑,跟我哥说,如果她怀孕可就是高龄产妇了。我哥也笑笑,跟嫂子说,别担心,咱等你“不高龄”了再要孩子,现在还得先攒够奶粉钱。嫂子与哥哥相识前的经历我略有耳闻,据说她因为年纪太大的缘故,经历了多次相亲失败。我的女朋友曾很不服气地说,这个世界对女生太不公平!30岁的男人还有人要,30岁的女人可就难嫁了。她还说,女人25岁后皱纹就变多了,30岁之后生孩子的风险就变大了,所以能25岁前嫁出去最好,再不济30岁前也得赶紧嫁出去。我女朋友的这些话,是在她备战考研的日子里,课间休息时跟我闲聊说的。2020考研的人数再创新高,突破340万。我想,今年足足有340万余人挤破了头,想要挤进高校研究生院里,看同龄人在身边超车,看父母在眼前老去,看青春在手里消失,然后在三年后,自己二十七八岁的时候步入社会。读完研究生二十七八了,算老吗?算老了。男生忍受着事业的搁置,女生忍受着容颜的凋零,每个人都在变老。再看看同龄人,有的在社会里混得风生水起,有的早就恬适地享受家庭生活;再看看自己几近风烛残年的父母,我想,任何一位读完研究生的学子,都不会觉得自己仍然年轻吧。读研的机会成本如此之大,那些立志读研的人,到底想要用这份成本换取什么呢?有人是因为有学术追求。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里,第一句就是:“求知是人类的本性。”而学术是有门槛的。以哲学为例,邓晓芒就在他的《纯粹理性批判讲演录》中说:“自康德以后,哲学一般来说不再是业余哲学家可以染指的了。”其他学科同理。做学术最好的地方就是象牙塔,每个有学术追求的人,梦想到达的地方也是象牙塔尖,期望在那里摸到人类知识的边界。如果是有学术追求的人,读完研究生二十七八岁,倒是完全不算老,简直可算非常年轻。路漫漫其修远兮,学术是一辈子的事。更多的人则是因为有就业上的需求。一纸硕士文凭,是垫脚石,是敲门砖,是自己就业时更高的天花板。空前庞大的考研人数,是伴着空前艰难的就业环境出现的,毋宁说前者是果,后者是因。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2017年的就业调查报告显示,硕士生的就业落实率高于本科生,且学历越高,起薪越高。从算术平均值看,本科毕业生的起薪为4825元,硕士为8556元。总而言之,没有硕士学历的话,工作不好找,挣钱还更少。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创纪录的834万人。本科生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贬值,于是考研的人就会越来越多。花上两三年,修到硕士学位,对就业而言,其实是一桩磨刀不误砍柴工的买卖——更别说有很多柴上面明明白白地标注了,只许硕士以上的人砍。老与不老,很多时候是对比出来的。当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考研大军里头,跟大家比起来,读完研究生二十七八了,也就并不算老了。这样说来,无论是为了追求学术,还是为了更好就业,读完研究生二十七八岁,都算不上老。所以,读完研究生二十七八了,究竟算不算老,是一个很辩证的问题。问题的答案,来自于每个考生对自己内心的反复。当自己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时,“老与不老”的答案就出来了。考研大军越来越庞大,为了避免自己被莫名其妙地卷着走,我们应该首先问自己: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子欲养亲不待。除考虑自身外,很多学子还急着想反哺父母。不要太着急,我国人均寿命正在提高,父母的退休年龄也在延后。大面上说,这两三年时间,父母还等得起。而对于那些着急想结婚、害怕晚了嫁不出去的女生们,其实也不要太着急,性别比(2018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7年底中国全体国民性别为104:81)还是很客观地摆在那儿,在婚恋市场里,女生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所以,弄清自己所想,坚定目标之后,不遗余力地追求吧。即使读完了研究生算老了,那也并不可惜,因为这正是自己经过深思熟虑而确定下来的目标。比起带着遗憾地年轻着,有目标地变老,要好得多。

哀之末也

别考研了,研究生毕业你都多大了!

你7岁读小学,6年小学、6年初高中、4年大学,顺顺利利的话,在你23岁的时候领到大学毕业证书。不顺的话,或许就是24、25岁。这个年龄,你童年的小伙伴,中小学同学,已经有不少人在朋友圈晒娃了。而你却是刚刚走出校园的学生,甚至还觉得自己是个“宝宝”。看着身边的同学们,有的已经去实习工作了,也有的开始准备考公了,还有不少同学加入了考研大军的行列...你开始犹豫要不要考研,会不会太晚了,毕竟研究生毕业都27、28岁了。可如果把眼光放远看看,假设我们能活到80、90岁,读研的这2-3年还很长吗?可这不长的2-3年却能让你在余下几十年的人生受益无穷。每年毕业的大学生800-900万,虽然现在研究生也很多,但每年毕业的研究生是40-50万,所以你的研究生学历起点自然会高一些。我们反对学历歧视,可站在不同的高度,你的眼界自然会更宽,看问题的角度、深度难免也会不一样。你身边优秀的人聚集多了,潜移默化也会影响你,期望去改变遇到更好的自己。但读研也不意味着你就走上了人生巅峰,过上了奢侈糜烂的生活。研究生中也有人在勤勤恳恳继续努力,也有人浑浑噩噩虚度光阴,但读研可以再次给你一个选择的机会,最终你会拥有什么样的人生,还是取决于你自己。最后分享几位学姐学长心得:010203这个世界的乐趣就在于:无论你是谁,你都有无限种可能,或好或坏,都取决于你自己。

女子不来

硕士毕业4年再战高考,小伙32岁考上本硕5+3,读完硕士40岁值吗?

近日,网络上一则关于“武汉小伙程传坤硕士毕业4年再战高考,重读8年本硕连读课程”的消息流传,引发网友热议。2020年9月5日,武汉32岁的小伙子程传坤,终于收到了自己期盼已久的湖北中医药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拿到自己期待已久的录取通知书,这个大龄考生显得有些激动“终于得偿所愿。”。是的,程传坤已经32岁了,本来学习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的程传坤,已经从这个专业的硕士毕业四年,早就参加工作了。如今,年龄已经32岁的程传坤,选择再次参加高考。他将进入湖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学专业,攻读中西医结合5+3一体化的本硕连读课程,学习8年。8年后,程传坤从湖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学专业硕士毕业,年龄已经40岁了。对此,程传坤表示,他的目标是传承父亲的“程氏正骨术”。而程传坤本科和硕士都是材料专业毕业,材料专业不能深造读医学博士专业,所以他决定自己再战高考。远离高中课本已经10多年,程传坤自己对在一年的备考时间里,能取得怎么样的成绩,心里也是没有底的。等到高考分数公布,程传坤考了567分。他自己觉得这个高考成绩不算失望,达到了自己希望的水平。程传坤的父亲,是武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程氏正骨术”第九代传人程声旗。年近六旬的程声旗,一直在为“程氏正骨术”物色第十代传人,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当程传坤得知父亲程声旗想找一个传人时,程传坤最终下定决心:辞职,再战高考选择从医!想想自己目前已经32岁了,如果再读8年5+3一体化本硕课程,毕业时已经40岁,值吗?程传坤说,自己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当时内心确实纠结。”要学就学扎实,填报本硕连读!父亲的一番话,让他自己的心里有了最终的选择结果。在父亲程声旗的支持和鼓励下,于是他毅然填报了湖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准备攻读“中西医结合5+3一体化”专业。通过网上查询,程传坤得知自己如愿进入湖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5+3一体化”专业,心里总算是松了一口气。直到9月5日,手中拿到湖北中医药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程传坤的父亲程声旗说:“让儿子当传承人,就是希望能够造福更多群众。”程传坤说:“传承非遗文化不能仅算经济账,肯定需要有人作出牺牲。”对于自己的选择,程传坤坚定地说,自己不后悔。

钢管侠

“你考上研究生那一年,多大了?”,“我19岁”,“我46岁”!

今天看到这样一个话题#你考上研究生那一年,多大了#,提问的答主说:我今年已经25岁,考研晚不晚?年龄,是很多考研人在决定考研之前都会纠结的问题。我们也会经常听到身边有些人说:“考上研毕业你都多大了呀,还是找工作吧!”,“女孩子家家读完研都快30了,都不好找对象了,还是好好找工作吧……”面对这样的声音,不禁会质疑自己:我这个年龄,考研真的合适吗?一起来看看下面几位研友的回答:@作者:纽斯没有谁走过的路有我走过的曲折了,5岁开始上小学,没考上高中,读的职高,高二转去对口高考升学班,高考考了二本的分数,因为是职高所以没有选择三本资格,走了专科,17岁开始读大学,比同班同学小两岁,专科三年,升本读两年,18年大四考研,没考上,19二战,成功走向211,23岁。@作者:兔纸一战失败二战调剂面试被刷现在准备三战了。当时觉得自己又失败又丢人,但是我现在有了再来一次的勇气,真的很感谢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和爱。朋友说过一句话,如果你不害怕年龄,那还有什么别的好害怕的那。要努力变成更好的自己。@:powell老大爷一枚,今年46周岁,2019年二战上岸,为重回青春疯狂了一趟!Absorb今年已经上岸,今年19岁!@作者:轻逸先生25周岁,之前17年一战复试失利,工作10个月后,于去年5月份辞职,19年二战上岸,报考学校从211到了985,顺利上岸。觉得趁年轻我还折腾的起,即使再次失利我也付的起代价!也感谢51考研的各位小哥哥小姐姐的资料,和报考流程之类的推送,辛苦你们了!@作者:水墨江南今年31,状态等通知书。2012年毕业,漂一年,结婚生子用掉一年多,后当了近五年中学教师;18年离开体制,备考+全职太太作为考研小编,接触过的考研人很多很多,有大三应届生、二战、三战、在职人士,孕妈妈、工作20多年后坚持考研的……太多太多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那就是想通过考研遇见另一个自己以为不可能成为的自己!生命太短暂,所以不能空手走过,你必须对你所爱倾注深情。如果你没有热爱的东西,就努力去找,找不到绝不要罢休!所以,做你喜欢做的事,上帝会高兴地帮你打开成功之门,哪怕你现在已经80岁。你们呢?考研那一年几岁呢?考上研究生那一年多大?在评论区留言聊聊吧~

坏老板

读完研究生都在三十岁左右了,是否会因为年龄大而影响发展

首先,在当前人才结构升级的推动下,很多初级职场人会通过读研的方式来突破职场发展瓶颈,而这些职场人在读完研之后,往往都在三十岁左右,从这些职场人的发展情况来看,大部分人在读研后都实现了岗位升级,还有一部分人会继续读博,从而进入了科研和教育领域发展。虽然说读研越早越好,但是在三十岁左右能够完成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也同样会有大量的发展机会。实际上,随着产业结构升级的持续深入,大量的职场人都会有读研的诉求,所以未来必然会有很多职场人,甚至是资深职场人会选择读研来适应新的职场环境。对于已经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研究生来说,在读研期间还有一定的优势,这个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具有更强的技术认知能力和行业认知能力,这对于自己的主攻方向选择会有比较大的帮助,其二是自身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这对于尽早做出科研成果会有较大的帮助,其三是具有更强的交流沟通能力,能够获得更多的科研资源。按照历史经验来看,年龄稍微大一些的研究生在读研期间往往都有不错的表现,不仅科研积极性更高,时间安排也更加合理,而且不少人也能积极辅助导师完成很多科研任务,与应届生相比,也更容易快速融入到课题组当中。以计算机专业为例,有不少程序员在读研后,很快就会成为课题组的主力研发人员,而且科研进度还比较快,很多女程序员在读研后都能够快速成为科研团队的主力成员。从这个角度来看,在产业领域锻炼一段时间再读研,也会有比较好的读研体验。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私信我!

鼬鸣

31岁女硕士的苦恼:女人过了年龄不嫁,真的很容易被剩下!

先自我介绍一下,我今年31岁,是个川妹子。大学毕业后工作两年,自觉能力不足,决定辞职考研,最终如愿考上武大。研究生毕业后,母亲打电话给我,说以前不想耽误我学习,一直都没敢跟我提。现在已经完成学业,找到工作,该考虑终身大事了。一直以来我身边不缺追求者,自己也比较自信,从来没觉得自己终有一天会变成剩女。被妈这么一提醒,我才猛然发觉,我已经30岁了。我现在一个人在武汉居住和工作,身边有不少热心阿姨张罗着给我介绍对象。之前26岁的时候我也相亲过,不说对方是什么富二代之类,至少是家庭相貌事业都不错的上进青年,而且情商在线,不会觉得无法沟通。相亲了几次后,我有一句粗话而且我现在就要讲,这都是些什么人啊!40岁就秃顶的主管,吃饭的时候额前那一缕秀发总是垂下来,他还锲而不舍地将它盘在脑门上;36岁大学教授一脸坏笑地问我一个人独居会不会很寂寞,要不是当时人多我一杯水就泼脸上了;还有一上来就谈给我30万彩礼,我将来要生至少2个儿子。我礼貌拒绝他之后,他还说,我都30岁了,肯定很急着嫁人,我也着急娶,咱俩很合拍。终于遇到一个温柔儒雅的男人,给人感觉很舒服,收入也挺高。相处几次之后他问我能不能接受一个6岁的男孩……我打电话给闺蜜,朝她大倒苦水,要不是我们十三年的感情,我真怀疑她给我介绍对象是在坑我。她也觉得很委屈“大姐,你以为我没问过啊,那些二十七八岁的男人不找比他们大的啊。年龄再大点的但凡是个人早就名花有主孩子都能叫阿姨了,能选择的范围很小啊……”电话边传来孩子的哭声,我突然想起那些给我介绍对象的阿姨听到我又一次相亲无果脸上那复杂的神情。对啊,我已经三十岁了,还能怎么挑?过完年我31岁了,过年时这件事梗在大家心头,爸妈背地里唉声叹气,又怕我难过不敢说,这个年大家过得都不痛快。妈有劝我要不要在家找一个,立马被我回绝了。我读了这么多年书现在要我回来相夫教子我实在无法接受。再者武汉好歹是个省会,如果在这里都找不到合适的人,更别说老家小县城了。我越来越发现年龄是不等人的,过了那个年龄段,你只能在离婚的死老婆的外貌欠佳的贫穷的情商低的人群中挑,左右不过是在一堆烂柿子中选一个不太烂的。我要求不高啊,钱我自己会赚,但人至少要看得过去吧?还有那些说一个人也能活得好好的,这个世界总会有人在等你之类的话,都是瞎掰。每当一个人回到家,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电影,看到好笑的情节想要跟别人分享,却发现空荡荡的屋子回荡着只有自己的声音,那种突如其来的恐慌感,撞得我直流泪。如果女人都能忍得住寂寞,又哪来那么多人急着嫁人呢?社会对女人的年龄是非常挑剔的,没几个人能逃脱世俗的眼光。女人还是应该在适当的年龄找对象,别像我一样,一不留神,就剩下了。

请问游是

读完博士都三十多岁,算老吗?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读完研究生二十七八岁了,算老吗》:“2020考研的人数再创新高,突破340万。今年足足有340万余人挤破了头,想要挤进高校研究生院里,看同龄人在身边超车,看父母在眼前老去,看青春在手里消失,然后在三年后,自己二十七八岁的时候步入社会。读完研究生二十七八了,算老吗?算老了。男生忍受着事业的搁置,女生忍受着容颜的凋零,每个人都在变老。再看看同龄人,有的在社会里混得风生水起,有的早就恬适地享受家庭生活;再看看自己几近风烛残年的父母,我想,任何一位读完研究生的学子,都不会觉得自己仍然年轻吧。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创纪录的834万人。本科生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贬值,于是考研的人就会越来越多。花上两三年,修到硕士学位,对就业而言,其实是一桩磨刀不误砍柴工的买卖——更别说有很多柴上面明明白白地标注了,只许硕士以上的人砍。老与不老,很多时候是对比出来的。当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考研大军里头,跟大家比起来,读完研究生二十七八了,也就并不算老了。“有人说,读完博士真的算老了,特别是那些博士后,都接近35岁了。当然每个人的家庭经济情况、想法观念也不同,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评估自己的能力,这也是为自己负责的表现。笔者有位朋友,读完博士后已经35岁,而且是从美国名校博士后出来的,由于近几年国内好一点的大学对学术成果和师承关系看得很重,这位博士后并没有多少拿得出手的优秀成果,也就没有多少可以进入名校竞争的机会。而他自己也不愿意选择与专业无关的行业,于是乎找到最后,凭借几篇二区SCI论文去了一所二本大学当教授。看起来当教授很好,其实完全相反,在小地方当教授,如果没有科研项目,基本上这么多年的科研生涯训练也基本浪费了。事实也是如此,五年过去了,基本上也没看到这个教授做什么好的科研成果出来。当然这种现象也跟目前国内的职称评价体制有很大关系,一旦评上教授,基本上可以算是终生安全,也就是业内常说的“上岸”,基本上只要不犯一些低级错误,都能够稳稳妥妥地按照最高待遇一直呆到退休。正是这种高待遇诱惑,促使更多年轻人选择高学历深造,而这种选择本身也并没有错,在这样的选择面前,年龄已经变得不再重要,所以读完博士老不老是相对而言的。因为即使很年轻就选择出去就业,如果一开始的起点就不好,恐怕将来想要达到同样的阶层,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还会比读博士的人付出更多倍的努力。这个社会也在进化,也在用新的眼光和观念来评价这一帮高学历的人。

然而夜半

为什么很多人读完研究生开始就业,而不是继续读完博士?

学历的重要性自然不用多说,所有人都知道,有一个高学历,在就业中会有更强有力的竞争力,所以,很多人都涌入了考研大军,而成功的人也聊聊无几,虽然上岸的几率那么低,但是每年依然有很多人加入到这个队伍里。能够考上研究生实属不易,有的人还继续读完了博士,但是数据表明,每年只有10%左右的硕士研究生选择继续读博士,其他人硕士毕业就开始找工作了,这到底是为什么,难道是他们满足了学历,不想继续奋斗了吗?1.家庭经济负担随着学历的增加,年龄也在不断的增加,研究所也会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发一下基本都工资,但是科研所多半是比较贫困的,不愿意多给这些人发太多工资,一般的就是两三千的工资,这点工资,如果只是单纯做学术还是够用的,因为平时只是吃饭,住宿基本都是住在学校。如果这些研究生已经开始谈恋爱,或者已经成家,这点工资基本就什么都不够了,没钱的生活你也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很多人读完硕士研究生就准备工作了,毕竟有了硕士研究生的学历,找一份不错的工作还是可以的。2.博士毕业越来越难虽然博士很吸引人,但是能考上的不仅不多,而且毕业也很难。博士的论文要求极其严格,不仅要满足学校的要求,还要满足老师的要求。两者只要有一个不满足,基本和毕业都无缘,一旦不能毕业,就要延迟毕业,那样就会更耽误时间。有的人虽然读了很多书,但是结果并不好,比如研究生没毕业,博士生没毕业,结果最后很尴尬,出来找工作,没有合适的毕业证,相当于耽误了很多年,结果还是要从头来过。得不偿失。3.读研了才知道科研和自己想得不一样。很多人小时候就有一个做科学家的梦想,读书期间,一路过关斩将,终于读到了硕士,在读硕士研究生的时候就意识到,自己心中所想的科研和现实中的有太多不一样,好像自己无法用力去攻克很多难关,比如论资排辈问题,不然也不会有很多留学生不愿意回国。但是这些人没有学霸那么厉害,又不想一切都听从别人的指挥,只能读完硕士研究生就去找工作了。4.婚姻问题。读完研究生基本也差不多二十六七岁了,如果读书晚一些的同学,年龄就会更大,如果继续读博士,毕业差不多三十岁,因为长时间在学校里,科研所里,很难接触到外界,所以在找对象的时候就比较困难。这些高学历的人多半是内向的,所以在相亲的这条路上也不好走,大部分人还是选择了硕士研究生毕业结婚。不是高学历不吸引人,而是太多现实的问题让所有人无奈,但是大多数还是经济问题,很多人经济压力太大,所以差不多也就可以了,先找到工作,慢慢有机会再去继续考,但是有了工作之后,工作又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样,所以,工作之后也就和考博士无缘了,只能忍着现在的工作,一辈子毫无起色

其孰承翼

32岁硕士重新高考要再读8年,40岁才能硕士毕业,背后原因泪目!

32岁的你如果已经是硕士毕业,还会再次参加高考重新读大学读研究生,再读8年,然后硕士毕业吗?我相信很多人都不会这样做,毕竟时间成本太高了。32岁重新高考,40岁硕士毕业,选择一条“冷门”专业的路……怎么看都不是一个成年人的最佳决定。但是,世道上很多人不会去做的事情,总是有人会去完成。湖北武汉一个叫程传坤的小伙子,今年32岁的他收到了湖北中医药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就读中医学(中西医结合5+3一体化)专业本硕连读,也就是说,还要再读8年,硕士毕业。很多人不能理解他的这个举动,为了这个中医专业,有必要再花8年的时间吗?其实,这背后有一个很让人动容的原因。一、他说,我终于理解父亲的心愿程传坤在当年高考的时候,选择了一个在当时看来更容易就业的专业——材料专业,本科阶段的课程学习完之后,就又继续研读材料加工工程,接着硕士毕业。之后,一直从事和专业相关的工作。到这里,按理来说,这种生活也算得上是安稳了。可是程传坤却选择重新高考,继续学习中医学专业。这一切都是因为父亲为了找程式正骨术第10代传承人,将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下去。他的父亲程声旗是“程式正骨术”的第9代传承人,一直想让儿子学医,将来好继承自己的衣钵。那个时候,在父亲看来很重要的正骨术,程传坤看来是一门谋生的手艺,想着我可以选择更容易就业的专业来攻读。但是,随着程传坤对父亲医术的了解越来越多,看到了“程式正骨术”的价值所在,不仅能救治病人,还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重担责任,让他理解了父亲的心愿。程传坤便辞职从医,打好中医基础,继承程式正骨术。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仅算经济账”8年的时候,一心学习中医学专业,本硕连读,打好中医基础,传承程式正骨术。很多人说这不划算,这就是在“赔钱”读书,不仅是经济上的钱,还有这8年的黄金时间成本。但是程传坤却不以为然,说道:“传承非遗文化不能仅算经济账,我觉得这也是我人生航向的一次调整,其社会效益远大于经济效益。”父亲也非常支持他,“让儿子当传承人,就是希望能把“程式正骨术”发扬光大,造福更多的群众。”其实,我国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找不到传承人,而面临正在消失的状态。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要算“经济账”,那它们的价值也是无可估量。听过一句话:一个老的民间艺人去世,就毁了一个博物馆。可见,老艺人对于“非遗”意义重大,不仅是把“非遗”活态传承下来,也是让“非遗”一直活在人们的心中。因此,找下一代传承人就变得至关重要。三、除了传承,还能做什么?高考结束等待录取的时间中,程传坤就在父亲的诊所里面观摩学习。被问到毕业后的去向,程传坤说道:“传承“程式正骨术”并不意味着要待在父亲身边,我更愿意去一家大中型医院就业。”这不仅仅是把正骨术传承下来,还要“走出去”,向更多的人进行授课和开讲座。程传坤的这一担当,不仅是让“程式正骨术”继续活态传承,也是让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更多的保留性。他的行为已经不是可以用时间成本和经济账目去计量的,他的这次人生选择方向,自有他的意义所在。沈博爱在《蹉跎坡旧事》中说道,我只能把祖辈童年的玩具和玩法做个粗略的分类和注释,使孩子们知道祖辈们的童年是原始的,是落后的,但也是自然的,自由的,或许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类的。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终究会有一个人去摆渡的。我是鲸鹿酱,一个专注冷暖的情感作者,关注我,知你冷暖。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