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美国读研究生有优势吗,那是必须的三命而俯

美国读研究生有优势吗,那是必须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人选择出国继续深造,前往美国读本科的同学不再少数,但攻读硕士学位怎么样呢?相比国内读研究生有什么优势吗?三立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美国读研究生的优势,希望能对你们有所帮助。一、教育质量优质在全球排名前20所高校中,美国高校占17所,在排名前50的高校中,美国高校占39所。美国的总体教育水平远超于其他英语国家。全球许多诺贝尔奖的得主都在美国大学工作,美国高校强大的师资力量会带来优质的教育质量。相比中国的高校教育而言,美国的教育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也更加注重学生实际操作应用的能力,因此美国的学位证书也更具有含金量。二、教育资源丰富美国是全世界教育经费最多,提供奖学金出手最大方的国家。美国提供奖学金的单位,不仅有美国高校,还有政府部门和私人机构,而且还有很多的基金会和专业机构都会提供奖学金,甚至某些个人。大部分奖学金海外学生都可以申请,并且还有专为海外学生设立的奖学金。因此如果成绩优异,各方面都很突出优秀的学生,能获得许多奖学金,用以减轻生活费用。美国研究生教育水平世界领先,院校投入了很大一部分资金在教育方面,不仅科研题目多,而且在科研设备、学习设施等硬件方面也投入很多,这是许多中国高校所欠缺的。美国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能适合不同类型的学生,进了美国高校相当于进了一个多资源的学习平台。四、就业机会广时下最热的产品及网站均发源于美国。美国是很多高科技公司的聚集地,同时美国是移民国家,学生在高校毕业之后,可以申请12到29个月的实习签证,获得在海外工作的机会和经验。留学美国将来的就业机会和前景相当可观。即使不想在美国就业,回国发展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张美国的高含金量学历会得到许多公司的青睐。在这里三立小编也想提醒大家,想去美国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们一定要提前准备,这样不仅有更多的时间复习,也能让你有更多的时间选择自己想要报考的院校。

打击者

一年拿世界前50强名校的教育学硕士,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恰逢今天是教师节,我们就来聊一聊教育这个永恒并且崇高的行业。很多人毕业之后,或者工作一段时间,认为教育这个行业确实是充满了前景,并且希望短时高效的深造。一看国内的教育学研究生要三年,并且竞争度极大,于是想到要去国外进行深造,可是如何一年拿世界前60强名校的教育学硕士,该读哪个学校?我们今天就详细来聊一下这个话题。参考2019年的QS排行,教育学最好的前十所大学大都是美国、英国的院校,可是如今美国因为种种原因,很多学生和家长都会慎重选择,而英国的G5大学,更是强调很多学生背景,于是很难申请。但是,当大家看到世界排名前20的学校的时候,就会看到希望。因为包括悉尼大学(教育学世界排名第12,世界综合排名42)、墨尔本大学(教育学世界排名第14,世界综合排名38)、莫纳什(教育学世界排名第16,世界综合排名58)等等大学不仅录取条件没有想象的那么苛刻,并且学生签证也比较好批。教育学世界学校排名下面,我们详细说一下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和昆士兰大学的教育学研究生情况。悉尼大学的master of ecation(教育学硕士)的学制是一年,国际学生要求全日制学习,需要修完8门课。学费是约20万人民币。最有优势的就是雅思录取的标准不高,总分6.5,单科不低于6。录取条件是:本科是教育相关专业,或者本科是其他专业但是有2年的工作经验。特写下:这个课程的考试基本上就是论文或者个人演讲,所以平时只要好好努力要通过难度不大。而且,如果你够优秀,均分能达到澳洲的75%(澳洲50分算及格),还有机会获得继续读博的资格。悉尼大学我们再来看墨尔本大学。相较于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的教育学硕士要求要更加高一些。雅思要求是总分7,写作单科要求7,其余单科不低于6。但是没有对本科背景有要求,也算是给很多学生松了口气。学制是2年,不过学校可以根据学生之前学习的课程,减少最多一年的课程。学费是一年18万人民币左右。墨尔本大学明确说明学生申请分数线没有统一标准,都是case by case,所以建议大家申请的时候,还是要酌情选择。如果是非211的学生均分至少还是要88分及其以上,拿到offer机率才大。墨尔本大学最后,再来看看莫纳什大学。在我眼中,莫纳什大学一直是澳洲八大当中,最nice的学校,没有所谓的211学生和非211学生的标准,都是一视同仁。宽进严出,给了很多人去世界百强名校的机会。它的master of ecation(教育学硕士)学制是2年,学校也是会根据学生之前的背景看能否给学生减少学习的年限。雅思录取的标准不高,总分6.5,单科不低于6。学费大约是一年15万人民币左右。对于学生本科背景没有要求,所以大家可以放心申请。莫纳什大学的教育学硕士分支很细,有八个分支,分别是成人学习、应用行为分析、数字学习、孩童早期教育、教育领导力与政策、专业教学实践、大众教育学习和普及及特殊教育。莫纳什大学综合一下,悉尼大学的教育学硕士只需要读一年,但是学费是相较于墨尔本大学和莫纳什大学最贵的。墨尔本大学综合排名比其他两所都高,但是录取难度甚大,所以大家可以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申请,不用太过于注重。莫纳什大学的教育学硕士课程设置细分方向最为细致,大家可以很好的研究自己喜欢的方向。总的来说,三个大学,都是各有特点,就看大家如何选择。在我看来,教育事业是一门很伟大的事业,树人、育人责任重大。回想自己曾经的老师们,更加深刻体会到他们的不容易。在教师节之际,再次衷心祝愿各位老师教师节快乐!!

欣欣向荣

美弗留学:申请美国教育学的要求和成功案例

在美国,教育专业是比较特殊的专业,大部分教育学专业的毕业生并不从事教师工作。美国教育专业主要偏重于教育管理方面,毕业后,一般可在学校从事行政、管理方面的工作;也有些专业,带有教师资格证,这类项目是培养老师,基本硕士毕业的时候就可以拿到教师资格证;一些特殊的专业方向,如教育心理学,则可从事学生顾问这样较受欢迎的工作。很多国内英语专业,或者别的文科专业的学生喜欢申请美国的教育学。在美国,教育学专业的国际生就业不容乐观,因为大部分美国的学校喜欢招美国本土的学生,因为美国人更了解当地的文化,很多国际学生毕业后,选择回国。1.工作经验非常重要对于本科不是教育学,又想申请教育学,美弗留学的专家建议学生一定要找到教育学相关的实习或者全职工作经历,这样更好的突出你对教育的热情。尽量有两到三段实习经历。2.名额有限,不要盲目海申美国大学录取的教育学专业硕士和博士数量其实很有限。想要申请教育学的学生,可以上学校的官方网站看下往年的录取的学生有多少是国际生,以及往年录取学生的平均分数。3.奖学金比较少相对于理工科而言,文科专业的奖学金是相对比较少,如果经济不是很宽裕的学生,一定要奖学金才能出去的同学,可以申请博士。根据美国各个大学的资料显示,申请教育学硕士的奖学金很少。其实在文科专业中,教育学的教学资金已经算是比较充足了,偶尔也有国际学生得到奖学金的案例出现。成功案例:双非院校,本科专业:行政管理,GPA: 3.6, 托福:101,GRE: 321录取院校:Boston College: Med in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New York University: Master of Arts in Childhood Ecation, Grades 1-6, Initial Certification;Boston University: Edm in Elementary ecation.

美国佬

我在美国读教育学,近距离观察了纽约公校和私校

2011年夏天,先生(当时的男朋友)即将结束在纽约的学业,然而并不想回国。迫不及待想要结束跨洋恋情的我,在他的希望和家人的催促下,决定为爱走天涯。为了赶第二年入学的deadline,我用了三个月时间匆匆准备托福、GRE和申请材料,选了哥大和纽大的教育学专业——只要学校在纽约就行。一番等待之后,我收到了前者的拒信和后者的offer。2012年夏天,我来到了纽约。01纽约公校 :放牛班有没有春天?从念教育学的第一天起,所有老师都在和我们重复一件事:纽约的公立学校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初从国内来的我,自动将其带入国内大城市的公立学校,想到的是北京四中、人大附中、北大附中……特殊的原因是,学生太牛,不好教?直到我被分去一所曼哈顿下城的公校听课,才知道了“特殊”的真正原因。出发前老师对我说:“这所学校很有名。记得不要把手机放在桌子上,时刻看好你的包。”什么?我再次确认了我去的地址是高中而不是看守所。开始有那么一点点紧张了。跟着谷歌地图,我来到了一栋灰扑扑的6层建筑前。谈不上有建筑美感,但也不破旧。中规中矩,看起来十分正常。我向接待处的门卫说明来意,登记了证件。他指引我:“向左拐搭电梯到二楼。”我心想二楼嘛,爬楼梯好啦。门卫严肃地摇摇头:“不行。这里每一层都是一个不同的学校。楼梯间的铁门是锁起来的,你过不去。”还真是寸土寸金。一层楼一个学校,第一次见。我乘电梯来到了二楼。正准备迈开腿往里走,电梯口的保安把我叫住了。这才发现一出门的地方有一个金属探测器。嚯,上学还得过安检呀,这更让我多了几分“敬畏之心”。一眼望去,一层楼一个学校的布局大致是这样:楼梯口是校长办公室和老师休息室,教室沿走廊两边铺开,目测大概有15个。估计整栋楼五个学校会共用一个餐厅、礼堂和篮球场。因为学校太小,我很容易就找到了谢老师的中文班,准确地讲是中文课。因为学校没有条件给中文老师准备一个专门的教室,所以谢老师就像国内老师一样,夹着书辗转于每个班之间。教室不大,中间摆着大约15张椅子,靠着讲台围成一个半弧形。学生们陆陆续续进来了,谢老师安排我在教室最后面坐下。末了,她转身小声叮嘱我:“看好包,还有你的手机。”早被打了预防针的我,已经把包拉好放在了座位下面。但是不解:我已经坐在了教室最后面,和他们有一段距离,就算……就算学生毛手毛脚,他们还能伸长胳膊到这儿来?学生们陆陆续续坐下。但是没有一个人拿出笔记本和书。是真的,没有一个人。书包被他们丢在座位下面。坐下来的时候互相大声叫嚷着,有人掏出手机,或是低头玩了起来,或是在拍同学,或许是在发snapchat。瘦小的谢老师被他们夹在中间,显得有些可怜。她重申了一遍“请安静”,然而一切依旧。谢老师于是不管他们,自顾自地讲了起来。台上台下仿佛两个平行宇宙。学生们我行我素,吆喝声起哄声几乎盖住了老师讲课的声音。我有点为谢老师难过,不过看她神态自若,怕是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场面。有学生发现了我的存在,“嚯”地一下站起来,竟端直朝我走来。谢老师也没有制止,甚至讲课也没有停下来。是个人高马大的黑人小伙子。他走到我身边,嗓门一点不放低地问:“你是谁啊,你在这儿干吗?”上下打量我一番,问:“你会讲中文?”没等我回过神来回答他,一溜烟地又跑了,和一个另两个男生打成了一片,哈哈大笑了起来。已经不记得谢老师这节课都讲了些什么了——讲了什么也不重要。从始至终,没有一秒是安静的。想想原来我上高中时候,班里稍一嗡嗡,老师就说我们在菜市场。依这个比较,那这里就是震耳欲聋的迪斯科舞厅了。打闹嬉笑的,睡觉的,玩手机的,忽然跑出去不见人影的……反正就是没有听课的。“说他们是没用的。这些孩子很难明白学习对于他们意味着什么。更何况硬加给他们的外语课。”下课后,谢老师对我说,“曾经试着去感动他们,后来发现只感动了自己。索性就听之任之了。”这里很多学生居住在高犯罪率区,家庭背景复杂。从小耳濡目染street smart,练就了一身 “功夫”。对于他们,生存是第一要义。“下电梯后过金属检测器了吗?没纳闷为什么学校里会有这个?因为前一阵子有学生打架,互相捅了刀子,学校怕了。”还有楼梯间的铁链。因为这栋楼里有一层是挺不错的学校,校长怕自己的学生和别的几所“同流合污”,强烈要求锁住楼梯间,这样所谓的“坏孩子”就没法和“好孩子”接触了。谢老师还给我讲了一个关于ipad的故事。和谢老师同期的林老师在另一所大家公认比较“挑战“的公校教书。一天上课,她的ipad明明就放在讲台上,转身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后,回头就不见了。下面坐着的十几个学生面面相觑,谁都不肯说是谁拿走的。当时刚毕业没多久的林老师不知所措,哭着跑到了校长室,校长副校长依次来质问,仍然没人承认。老师并没有搜查学生的权利,只能让大家走了。林老师哭了一晚上,一是心疼自己的ipad,二是不相信十四五岁的孩子竟能做这样的事。“那时候刚入职,你知道的,还怀着一腔热血。没想到一抬腿就摔了个大跟头。”后来,ipad竟然以一种离奇的方式被找到了。这要感谢苹果的高科技。ipad丢了的第二天晚上,林老师的手机里突然噗噗噗涌出来好多自拍,仔细一看都是班上的一个小姑娘。她纳闷了一会儿,突然明白了。正是这个小姑娘悄悄拿走了她的ipad。看一两天过去平安无事,便拿出来摆弄,没曾想所有的自拍都通过iCloud共享发送到了林老师那里。林老师拿着证据去找小姑娘对峙,谁知对方死不认账。后来校长出面说要叫警察,她才慌了,把ipad送了回来。校长要她保证不再犯,然后让她走了。林老师很生气,偷窃这么大的事,怎么着都应该要叫家长来批评教育。校长苦笑着告诉她,叫不来的。她妈妈在她刚出生后就不见了,爸爸因为贩毒还在监狱。倒是有个哥哥,但也整日游手好闲不干正事,好像还曾经把她的手机拿去卖了换毒品。“后来也就习惯了。很多孩子住project(政府为低收入家庭提供的廉租房,通常犯罪率较高,被认为比较“危险”),父母都见不到影子,指望他们能把小孩教育成什么样?你觉得这已经很惨了是吧,不算什么。我班上还有homeless的小孩。挺可怜的,收容所住住,有时候又自己跑出来,晚上睡在地铁上。别说学习成绩,只要白天他能来上学我就阿弥陀佛了。”“所以说,在这样的地方呆久了,自然而然也就接受那个设定了。说难听点,只要保证男生不进监狱,女生不怀孕,我们当老师的就算成功了。就这都难,去年就有个11年级的女孩子怀孕退学了。”我很震惊地听她讲这些。为这些突破我想象力的事件,也为谢老师叙述时的平静。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老师用音乐打开了“问题儿童”们的心灵。然而那毕竟是艺术创作,现实中没那么多温情。教育,本应是家庭和社会共同分担的责任。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教育者需要胸怀多大的关爱与耐心才能填补那边的空白,我不得而知。毕竟老师也只是普通社会动物,不是永动情感发电机。我的朋友小吴才辞去了三年的教职,去学影视编导,再不想踏进教室。她一天五节课,从早讲到晚。4点放学开始改一百多个学生的作业。7点回家,草草吃过饭,开始备课。公校因直属教育局,行事颇官僚主义。每一节课必备好几大页详尽的教案,只为备份供上面领导随时来抽查。所以几乎天天备课到12点之后,觉永远睡不够。以为教一轮回头可以用旧教案,没门。因为个性化教育,连课本也没有,换一茬学生就要换一茬教案。”每天八小时上课,五小时批作业和备课。”她扳着指头和我算。但真正让她下定决心辞职的,并不是这些辛苦。 ”有一次我去听一个快退休的老教师的课。六十多岁,转身写字的时候,学生还是会朝她丢粉笔头,比谁能在她身上留下印子深,然后全班哄堂大笑。““我当时就想哭。不想干一行到快退休的时候,还是连一点尊严都没有。“期末,她递了辞职信。02纽约私校:“绯闻女孩”的真实生活K看起来和普通的美国高中生没什么区别,穿着整齐的校服,化着一点点淡妆,浅金发扎着高高的马尾,看起来青春洋溢 。她应该是个超级乖乖女——并没有像很多同龄人一样悄悄把百褶裙改到大腿根,而是老老实实地垂在了膝盖下方。不同的是,她的书包是爱马仕的Birkin。 NYU的教育专业要求我们在研究生的第二学年开始课堂观摩。这一天,我和同学去了纽约上东区一所有名的私立学校D school,K是学校派来接待我们的志愿者。 D school是一所有着近百年历史的K12私立学校(从幼儿园到十二年级),在纽约以及全美国都算是顶尖梯队的。学校官网上自豪地写着他们有同等学校最低的学费,但一年也要近五万美金。何况这种学校的waitlist不知有多长,单单有钱是不够的。原来我一年级的班上有学生申请别间私校,整个过程折腾了小一年。首先要面试家长,了解家庭环境和社会经济地位。和好的私立大学一样,如果家中有长辈或者兄弟姐妹是校友,那就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迈进去了。随后,小朋友要参加笔试和类似智商测试一样的问答环节。通过后要去学校参加所谓的play date。表面上是所有候选学生一起随便玩玩,暗中会有专人观察你的社交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顺利通过了之后还没完,我——她当时的全科老师,要填写一份近20页的报告,需要极其详尽地评价她平时的学业和社交情况。记得我当时写得头昏眼花。听她妈妈给我讲了整个申请流程之后,我倒吸了一口冷气,报告写就写吧,能帮忙就行。在寸土寸金的曼哈顿,即使是顶级私校,门面看起来还是很寒酸。一栋楼便是整个学校,别想全尺寸的足球场什么的了。记得十年前我上大学的时候,美剧《绯闻女孩》正火热,讲纽约上东区一所私立高中里男男女女除了学习啥都干的纸醉金迷的生活。刚离开高中的我看得牙痒痒,为什么我的高三除了考试就是考试。来D school观摩之前就听说,《绯闻女孩》中的学校是以它为原型的。见到K和爱马仕,忍不住把她和剧里的人物和故事对号入座。是Queen B?还是Serena?然后脑补了无数个富家子弟扎堆放纵又糜烂的故事。学校很袖珍,内部装修也很简朴。门口有一个小小的接待处和公告栏,贴着一些学校活动通知。不太记得一个年级几个班了,印象中大概有2-3个,和咱们一个年级动辄十几个班的省重点比不了。低年级是一个班一个教室,高年级就按科目分。我们要去的是中文教室。K一边带我们穿过学校窄窄的走廊,一边介绍自己。她从幼儿园开始就在这里上学,今年10年级。她还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都在这里念书。啧啧,真是有钱人家的小孩。我心想。反正这些含着银汤匙出生的孩子也没什么愁的。家中不缺藤校校友,有的甚至是校董事会成员,抬手就能去top 10的大学,毕业后随便继承个家业。学不学习,无所谓的吧。这时瞎感慨别人easy模式人生的我实在是太天真,半小时后迅速被打脸。我见到了教10年级中级中文的戴老师。我站在教室门口,寻找看起来像“戴老师”的东方面孔,却只看到金发碧眼帅哥一个。“哈哈,别吃惊。欢迎欢迎,我是戴老师。”他用非常标准的普通话和我们打招呼。这才知道,戴老师不姓戴,本名David。”中文是前几年新兴的外语,当时没有太多有资格的老师,不像现在。“ 交谈中得知戴老师曾在台湾留学,怪不得中文说得这么标准。戴老师的中文教室不大,大致有15张桌椅。四面墙花花绿绿布置得挺热闹。有常用汉字表,拼音表,一些用做展示的学生作业,当时临近春节,还有一些在红纸上写得歪歪扭扭但是挺可爱的“福”字,估计是最近课堂活动的成果。说着话的功夫,学生们陆陆续续地进来了。K也在其中,和几个和她一样拎着名牌包的女生。他们最近一直在练习写简单的议论文。到了高年级,所谓的“student center”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受用。以老师布置的主题为主线,上课基本以学生之间的讨论为主。这一单元的选题是:如何看待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迁徙——中国春运。有意思。没想到仅仅10年级的学生,在外语课上就会讨论这么有社会意义的话题。更加期待他们会怎么用中文来表达。之前在老师的帮助下,每个人都已搜集了一些自己的论点。今天是他们写初稿之前的最后一次讨论。10年级的学生正值贪玩的青春期。我曾经在公立学校见识过乱成一团的课堂,猜想没什么压力的“纨绔子弟”们会玩出更多花样。再加上这是个这么有挑战性的话题,我有点替戴老师捏把汗。大家安静下来之后,戴老师首先简单总结了一下他们上节课的讨论,给大家10分钟整理想法,然后分享。 大家都纷纷翻开笔记本,有人低头写东西,有人在小声和邻座讨论。一切井然有序,想象中的混乱并没有出现。很快一个男生举手发言。他的论点非常有趣,从春运的人赶回家吃年夜饭出发,讲到了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能看出来他的功课做得非常仔细,查证了很多资料。中文水平有限,他用的全是简单词句,但是不影响他一板一眼地和大家介绍“八大菜系”。他认真地说:“川菜,我吃过,只有一次,很辣。”然后用手做扇风状不停地扇舌头,我和大家一起笑了,并给他鼓掌。K第二个举手。可能因为有旁听,又是中文的native speaker,她有点不好意思。能看得出她有点紧张。她说得很慢,很认真。K居然是从分析中国不平衡的经济分布情况入手。她提到了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大城市和小乡镇的资源配置不均,导致了劳动力分配的地域性差异。她投影了一幅中国地图在白板上,给大家介绍中国的几个经济大省还有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然后又比划了一下春运大致的迁移路线。“这里,很多做衣服的地方(这时戴老师说:“工厂”)。我们的衣服,很多都是这里做的。”她指着珠三角附近。“很多做衣服的人,家在这里。”她指指四川。“大熊猫的家也在这里。”用的都是很简单的中文词汇,但背后的想法真是不简单。我对她有点刮目相看。戴老师给了K一些修辞方面的建议,比如把“家”换做“故乡”,把“穷”换做“不发达”等。后面同学的发言都很有意思。有人把中国的“春运”和美国人圣诞节团聚相比较,对比两种文化中的家庭观念。有的人分析了近些年来高铁网络的建设给中国人带来的变化。有一个女孩子的视角更让我没想到,她聚焦了春运里的大学生群体,介绍了中国教育资源的分布,以及中美两国高中生在选择大学时的不同:优秀的中国高中生喜欢去大城市上大学,如北京、上海等;而因为减免学费以及大城市昂贵的生活费用,大部分的美国高中生倾向于选择就近的州立大学。讲实话,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关于春运,我还没有这些说着洋腔洋调普通话的10年级的孩子们思考的多。在学校号称只提供“100%有机食物”的自助餐厅里,我终于有机会和戴老师面对面聊天。我告诉他我的惊讶,对于他们的中文水平,知识面,以及对于课业的认真。他告诉我,这些孩子大部分从7年级开始学中文,有几个是从去年才开始学的,一路追赶了上来,其中就有K。她之前一直修西班牙语和法语,到了9年级觉得不够,求戴老师把她加进来。 “一开始没想到她能这么快追上来。别人两年从初级班升到中级班,她不到一年就赶上了。”“你知道的,这些孩子的家庭都比较特别。” 这个我好奇但又不敢提的敏感话题,感谢戴老师主动提出来。“他们拥有足够多的资源和能力去看外面的世界。去年夏天我们班的暑期活动就是去中国两周,这对于大部分同龄人来说是难得的经历。他们的家庭给了他们去看到世界的机会和平台。所以他们非常清楚,要跟得上变化,自己要付出些什么。”“不能说金钱能够买来教育,但是不公平地说,这些孩子的眼界确实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戴老师说的其实也是我来美国之后,深切地感受到的教育不公平。有钱等于有好的教育,在这个社会极为明显。有钱人家的孩子从小便享受一流私立学校提供的教育,普通家庭的孩子只能拼了命考屈指可数的几所好公校。个别拿到私校奖学金的,却又因家庭背景不同难以融入。高等教育私有化在一定程度上又加重了这种不公平。家庭条件好的孩子在选择大学的时候不用被奖学金限制,不像大部分普通家庭因为难以负担私立学校的学费,而被迫选择收费低廉的公立学校。除去这些,一个优越的家庭环境基本决定了孩子的眼界和交际圈。看得更高,自然容易走得更远。而在纽约鱼龙混杂的公校里,很多孩子们来自问题家庭。在成长过程中没有优秀的家庭榜样,也很难在只是勉强“保证学生不犯罪”的学校里得到指点。以上的种种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阶级的持续固化。前两天看到纽约时报上一篇报道,几个哈佛学生成立了一个社团,叫做“first generation Harvard”,也就是家里第一代上哈佛(甚至上大学)的人。他们说自己作为这个圈子里的异类和少数,希望拓宽更多普通孩子进入高等学府的路,而不是靠着家里的资源代代相传。这么一个励志的新闻看得我很不是滋味。虽然国内高考的考察内容和形式的欠灵活一直被诟病,但对比美国教育资源分配的情况,高考目前还是一个比较平等的保证社会阶层流动的方式。如果教育全盘私有化,试想一下北大和清华的录取情况会是怎样?偏远山村里的学生还有多少走出大山可能?下午放学了,我们去戴老师的教室向他感谢和道别。K也在那儿,留下来作为志愿者辅导低年级的中文课后班。“志愿经历对于申请大学很重要,你也知道的。他们从八九年级开始丰富自己的履历表,一刻不放松。”戴老师说。03华人家庭:望子成龙及种种之前讲过的私校和公校都比较极端,算是社会最两头的例子。当然啦,私校也有一般般的,公校也有拔尖的。向来重视教育的华人群体,大部分是收入中等的中产阶级,负担不起私立的费用,也不甘心孩子在一般公立学校瞎混。所以在子女教育问题上一般都是尽力在夹缝中求生存,各显神通。刘姐是早我一辈的华人移民,十几年前带着三岁的儿子和老公一起移民来纽约。我可以感受到,刘姐的儿子是他们家的骄傲,从小念全市最好的公立小学和初中 ,高中考进了有名的Brooklyn Tech校。每次有人夸他厉害,刘姐就像典型的中国家长一样,摆摆手说:“哎呀不行不行,差了几分,去不了史岱文森校(排名第一的公立高中)。”那一年她儿子11年级,在为申请大学做最后的冲刺。SAT已经考了一次,成绩傲人,但刘姐不满意,非要他再考一次。她给我看她用n次贴做的简易倒计时,贴在家里电脑显示器上,用马克笔粗重地写着“离下一次SAT还有__天”。她每天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换中间的数字。刘姐儿子三岁就来了美国,基本上算是ABC,但中文说得特别好。刘姐很骄傲,说他们那一代移民好多人没眼光,怕两种语言把孩子搞混,在家都不和孩子讲中文,生怕耽搁孩子学英文,融入不到主流社会。“其实小孩子学习能力强着呢。我儿子刚来的时候,一句英文都不会,我就教了他一些简单的动作,sit down,stand up,就送去幼儿园了。不到一个学期,英文已经比中文溜了。我当时就想,坏了,中文可不能丢啊,以后肯定会有大用。”此后,刘姐一直送儿子去念周末中文班,风雨无阻。后来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她打听到了唐人街附近有一所非常好的公立学校,用中英文双语教学。“当时我就特想把儿子送去。一是能继续学中文,二是环境好,都是华人的孩子,老实,爱学习,升学率特别高。“和国内的九年义务教育不一样,美国的高中是不用通过升学考试的。只要你愿意继续读,原则上是按照学区划分,初中毕业后可以直接升入高中。刘姐说的“升学率”,是指升入纽约三所特殊高中的升学率。所谓特殊高中,是需要考试才能进入的高中。是孩子们眼中nerd的聚集地,家长眼中的天才集中营。刘姐家住在布鲁克林,但是她看上的学校在曼哈顿。没有学区房,怎么办?我问刘姐这个问题时,她一直支支吾吾,试着搪塞过去。”哎,总有办法嘛。“好奇心促使我不依不挠地了下去。后来刘姐才愿意告诉我其中的奥秘。她托关系找到校长,把儿子前两年的成绩单拿给他看。成绩优异的学生,校长也想要收入门下。双方你情我愿,不知是哪一边搞了个擦边球的手段,弄了一个学校学区内的地址当作刘姐儿子的住址。至于是怎么通过的,刘姐有没有额外花钱送礼,因为“涉案”人员太多,刘姐缄口不提。“反正那时候我是操碎了心呀。还好他还算争气,最后考上了好高中。” 多年后提起,刘姐还是自豪满满。“他们初中班上的同学一大半都升了那三所高中,你知道不啦,好孩子还是应该和好孩子在一起嘛。” 刘姐一直再强调的“三所高中”——Brooklyn Tech校,Bronx Science校和Stuyvesant校,基本是所有华人家长的梦想。负担不起高昂的私立学校学费,这三所只需要拼成绩的精英高中成为了华人孩子们最主要的常春藤名校敲门砖。《纽约时报》2017年的一篇报道The Truth About New York City's Elite High School讨论了这三所“特殊”高中。去年总共有28,000个学生参加了它们的入学招生考试,一共有5,078个人突出重围,拿到了录取通知书。看起来挺公平的是不是?和咱们的高考一样,按照成绩分配,给了所有学生一个公平的进入名校的机会。然而《纽约时报》的记者不以为然。他写这篇文章的出发点,是揭示所谓的“真相”,而这是一个早已公开的秘密:亚裔学生,尤其是华裔,占领了这些精英公立高中。在全国闻名的、号称有20%常春藤录取率史岱文森校,亚裔学生占了78%的比重。我曾经去那里听过课,放眼望去,全是黄皮肤黑头发的孩子,恍惚中以为自己来到了北京四中。而其他族裔,如《纽约时报》记者提到的,非裔和拉丁裔学生占了全市公立高中生源的70%,但他们在精英高中的录取率只有10%。2017年,只有524名非裔和拉丁裔学生被这三所高中录取。这篇文章的作者认为,是不公平的招生标准造就了这样的结果。因为这些学校的入学标准只看考试成绩,不看别的能力,比如领导力,社会活动力等等。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孩子们不能成为学习机器。但是亚裔家庭确实重视教育,舍得付出与投资,孩子又勤奋踏实,学习成绩好,也是个人努力所换来的。他们并没有错。刘姐的家庭就是千千万万华裔家庭中的一个,他们只是在现行的体制下去努力做到最好而已,并没有侵犯到谁的利益。本文转自三明治,作者三珊,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

捕蝇人

美国留学专业选择:美国教育学专业分析

对于学文科的宝宝们来说,出国选专业成了一个老大难问题。文科不像计算机和商科那么火爆,但是很多时候又要考虑到以后就业的刚需,于是教育学这个专业成了各位文科宝宝的心头大爱。那教育学到底学什么呢,毕业之后只能去当老师吗?这些问题今天咱们来一一解答。1. 教育学的分支不同于想象中只能当老师的就业之路,教育学的就业范围其实非常广。这跟其详细的分支是息息相关的。参考了各个教育专业排名在前的高校,我们将教育学分为以下几类:· 宏观研究—主要研究教育问题,政策,资源平衡等问题,主要与社会学,经济学,哲学这几类学科有交叉,以后就业更偏向去研究所或者教育局。· 学校管理—课程设计和课程规划都属于学校管理,包括我们最常申请的“高等教育”就属于这个类别。大学的招生办,administration office都是毕业后的去处。· 教育心理学—这个方向里面涵盖的内容非常杂,有偏医学临床的教育心理学,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就是匹配到这个专业的。也有偏医学研究的认知学研究—研究人类各方面的机能,比如大脑,去讨论如何促进学习的效率。同时这个方向还有大家熟悉的TESOL专业,即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许多国内本科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读研究生的时候会选择这个方向。· 教育科技—这个方向是目前和火热的计算机专业能够交叉的学科方向。运用科技去研发设计教育产品,达到辅助学习的目的。2. 教育学的门槛美国的教育学门槛并不比计算机和商科这些热门专业低,甚至会更高。三标成绩上,对于托福的口语普遍会有更高的要求比如26分以上,总分要在110以上。GRE方面,verbal的要求不能低于160。作为文科专业,课程多以阅读和写作为主,包括大大小小的讨论会,都需要强有力的自我表达,因此教育学会对verbal上的分数要求高一些。目标为TOP30的学生,GPA更要达到3. 7以上。标化成绩上来后,才有了申请顶尖教育学院校的门票。同时,教育学特别看重经历这一块,学校管理这个方向也更倾向于找到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学生。如果想要走研究方向,那么一定要在校的时候找到老师去做科研项目,最好能有海外交流的机会去到北美感受教育氛围,同时能要到相关背景教授的推荐信。教育学一直以来是文科之光,它通过各个方面的研究去关注并且促进教育的平等性,多样性和包容性。它不仅着眼于当下,也为国际教育平台输送了不少人才。各位有抱负和追求的文科宝宝,不妨把教育学当做目标,加油考分,去到美国顶尖大学里面感受教育学的魅力。

鹰对鲨

教育学出国读研前景如何

出国留学有许多问题需要大家提前做好功课、充分了解。近年来,申请出国留学的同学们越来越多,这其中尤以欧美国家居多。下面就和选校帝了解一下教育学出国读研前景如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申请美国留学,以研究生为例,一般都要考取美国的研究生考试GRE,和英语能力测试TOFEL。这两门考试的准备时间一般为半年到一年左右。很多同学专业背景很硬,但都苦于英语成绩很差而无法完成留学梦。其实去美国读研究生并不一定需要很高的GRE和TOFEL成绩,有些专业,比如教育学,很多学校都不会要求GRE成绩。所以大家在出国前,先看看一些学校的申请要求,再开始准备也不迟。核桃妈本科英语专业,毕业后在英语培训机构工作了几年。所以当时申请硕士专业的时候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教育学。一是自己有相关背景,申请时候可以加分,二是自己也比较热爱教学,看着学生们进步很有成绩感。选定目标,开始准备TOFEL, GRE考试。第一次考的很差,对核桃妈是个不小的打击。于是有了第二次的奋起,成绩还不错,斗胆申请了全美排名30名的北卡罗来纳大学,没错,就是乔丹的母校啦,篮球迷们可以考虑申请这个学校呀。当初觉得准备GRE和TOFEL很苦,但现在看来,那也只是整个留学生涯中最简单的一步,接下来的申请,学习,考试,毕业,找工作,签证,绿卡,没有一个环节是不掉一层皮的。那么申请教育学的同学们,很多学校是不需要GRE成绩的。这一条,足够节省你半年的时间了。但是,如果你想申请排名比较靠前的大学,GRE成绩也是必须的。核桃妈当初申请了五所大学,其中四所都是不需要GRE的,最后去的北卡大学正好需要GRE,让核桃妈觉得这半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啊。那么教育学学什么?美国的教育学有很多分支。例如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学院有如下八大分支:“AppliedPsychology and Human Development Division(应用心理学和人类发展)Ecation,Culture, and Society Division(教育、文化和社会学)EcationalLinguistics Division(教育语言学)EcationPolicy Division(教育政策)HigherEcation Division(高等教育)QuantitativeMethods Division(定量研究法)Reading/ Writing / Literacy Division(阅读/写作/读写)Teaching,Learning, and Leadership Division(教学、学习和领导力)”以核桃妈读的国际教育学为例,学期为一年制。美国的硕士研究生基本都在1-1.5年可以读完。根据专业设置和要求,也有两年制的。美国教育学就业怎么样如果大家申请的专业是教师类的,那么毕业之后会到各个小初高学校教书,当一名园丁。这种教学类的硕士毕业通常会带有license,就是教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和国内的不一样,它相当于一个学位。需要花费大概一两年的时间才能拿到。需要先修够30个学分,通过相应的考试,再去相应的学校实习半年,才能最终拿到教师资格证。以上是选校帝为你整理的出国留学干货,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资讯,欢迎关注选校帝。

春香传

美国研究生读几年?专业决定年限

美国研究生读几年?一般来说年限是由所读专业决定的,比如商科类专业一般在1年左右,而理工类专业则需要读1.5-2年,下面托普仕全面性的为大家介绍一下。美国研究生读几年主要根据以下几点:1、所读专业商科类专业:1-1.5年理工类专业:1.5-2年教育学专业:2年社科类专业:2年法律专业:LLM是1年,JD是3年2、学分要求美国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选课、实习和论文写作等各个环节均折合成相应学分加以量化。一般来说,无论是硕士生还是博士生,都没有严格设定的学习年限,学生只要修满学分即可毕业。举例来说,比如纽约大学的应用物理研究生项目,需要修够30学分就能毕业,一般修够30学分需要2年左右。3、博士or硕士在美国,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定位完全不同。硕士重在培养各行各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博士则侧重于培养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才。相对来说,要取得博士学位更为不易。博士生不仅要在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而且必须要取得令人信服的、具有独创性的研究成果。由于实行弹性学制,不少人要经过5至6年才能拿到学位。以上就托普仕带来的美国研究生读几年介绍,想要了解更多美国留学资讯,敬请关注托普仕留学官网。

布利斯

美国研究生留学,TESOL专业为何成为中国学生申请最热门?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行业的重视越来越深,国内市场出现了众多教育类机构,美国教育学专业也逐渐成为热门专业。《启德教育2019美国留学报告》指出,教育类专业是文科类专业学生留学美国的常见专业之一,但是由于美国各院校教育类专业录取人数不多,且录取要求较高,在申请上有一定的难度。美国教育学硕士的研究方向主要有6 个:宏观研究方向、教学方向、语言学方向、教育心理学方向、学校管理方向、教育技术方向。对于中国学生来说,申请最热门的是教学语言学方向下的TESOL 专业。TESOL 全称是“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中文翻译是“对外英语教学”。其学位设置分为三种:MA(Master of Arts);MS(Master of Science);MEd(Master of Ecation),其中MEd 学位方向申请难度最大。英语教学的对象依其母语可分成两群: 英语是母语的人( 如美国人、英国人、加拿大人) 和英语非母语的人( 如南美洲人、中国人、法国人)。TESOL 的教学对象是第二群。因为是“对外”,所以 TESOL 教学方法特别考虑到学习者的母语和文化背景。以中文教学做例子,给一个在中国长大的孩子教中文和给一个在美国长大的孩子教中文,教学方法当然不一样。此外,参加TESOL 学习要求必须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通过培训学习进而提高其教学水平。近几年来,世界各地尤其是亚洲国家,对英语教师的需求急速上升, TESOL 就业市场随之急速扩大。专业英语教师的薪资逐年上涨,收入颇为可观。如果想留在美国,不仅可以当ESL 语言教师,也可以当对外汉语教师。TESOL 专业的申请者一般需具有英语或教育相关的背景,如语言类专业——英语、对外汉语等,教育类专业——英语教育等。但总体上是没有硬性规定的,其他专业如法律和新闻也可以申请,只是在选择学校时需要注意是否有前提课程要求。不管本科是什么专业,实习和教学活动对于申请本专业都至关重要,如担任学校的任课老师、助教、辅导老师等,建议学生至少要有1-3 段类似的实习活动。申请TESOL 专业,TOEFL 或IELTS 是必须的,建议考到100 分以上,因为该专业目标是教英语,所以一定的英语能力是必备的。部分学校不需要提交GRE 成绩, 综排前200 中仅有15 所左右不需要提交GRE,所以无GRE 成绩也是可以申请的,但选校的范围会受到很大限制。部分学校需要提交Writing Sample,如罗切斯特大学。少部分学校需要面试,但一般面试的难度不大,就是一个沟通的过程,所以遇到需要面试的学校学生无需过多担心。美国研究生TESOL 专业排名1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2 哈佛大学 Harvard University2 斯坦福大学 Stanford University4 哥伦比亚大学 Columbia University4 普林斯顿大学 Princeton University4 宾夕法尼亚大学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4 耶鲁大学 Yale University8 康奈尔大学 Cornell University8 芝加哥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10 杜克大学 Duke University10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10 弗吉尼亚大学 University of Virginia(数据来源:2018U.S. News 美国大学专业排名)

惮赫千里

美国教育学专业浅析

教育学知识广度很大,几乎涵盖了社会科学的所有内容,分类极多。美国大学的教育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l K12 教育和国内的教育体系相似,分为各阶段的教育。例如Early Childhood Ecation(早教), Counselor Ecation(教育咨询),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Inclusive Ecation(初高中教育)l 教育心理学Psychology in Ecation(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中的心理学问题,如知识的获得、认知水平的发展等。教育心理学的重点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或研究所得应用在教育上。l 教育技术Technology in Ecation(教育技术)是一个小众分支,研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提高教学效率。l 教学管理教育管理(Ecational Management)是学习管理学校学生、老师,以及协调学校与家长之间关系,使之协作达到共同的教学目的的科学。其他分支还有Ecation Leadership(教育领导力), Politics and Ecation(教育与政策), Reading and Development Ecation(阅读与发展教育),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课程设置)l 宏观教育这类方向比较广,融合了其他方向的专业知识后,相关专业有城市教育演变、少数族裔的教育问题、教育政策、教育哲学、教育经济、教育和社会学、教育和种族/阶层/社区/性别/家庭、国际比较教育、国际教育政策。举例几个教育学开设课程较多的学校,排名不分先后。斯坦福大学师范教育(The Stanford Teacher Ecation Program, STEP)政策、政治与领导力研究(Policy, Organization, and Leadership Studies, POLS)学习、设计与技术(Learning,Design and Technology,LDT)国际比较教育(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Ecation, ICE)国际教育管理与政策分析(International E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 IEAPA)课程与师范教育(Curriculum and Teacher Ecation, CTE)个性化教育(The Indivially Designed M.A. in Ecation)西北大学学习科学文学硕士(MA in Learning Science)教育学理学硕士(MS in Ecation)高等教育管理与政策理学硕士(MS in Higher Ec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Policy)学习与组织变革理学硕士(MS in Learning 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教育领导力与政策分析Ecational Leadership and Policy Analysis教育心理学Ecational Psychology特殊教育 Special Ecation课程指导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师范文学硕士(Master of Arts in Teaching,MAT)教育理学硕士(Master of Science in Ecation)特殊教育理学硕士(Master of Science in Special Ecation)咨询硕士(Master of Science in Counseling )健康教育专业硕士(Master of Ecation in the Health Professions)关于学位 Master of Arts, Master of Science 和 Master of ecation, 在学术研究方向有一定区别,对于就业来说没有实质区别,因为想要当老师必须要考教师资格证。

真希

为什么说美国研究生教育已经“病入膏肓”了

前几天,一读EDU关注了我国研究生教育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在大洋彼岸,美国的研究生教育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趁着周末,让我们读一篇书评感受下美国的困境与出路。 我们总是关注美国博士生教育的光鲜一面,而忽略了藏在影子中的问题。(来源:pixabay网) 多年来,国内文献较少直面美国高等教育的问题,存在不少认识误区和似是而非的观点。即使美国不少文献涉及其博士生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但依然有国内文献认为,美国博士生培养模式是世界博士生教育改革的“金本位”。《研究生院之道》的翻译出版,为我们了解和借鉴美国研究生教育,提供了一个有益的窗口。“The graate school mess: what caused it and how can fix it”一书于2015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莱纳德·卡苏托是美国福德汉姆大学教授、《高等教育纪事报》“研究生”专栏的撰稿人。他本科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在哈佛大学获文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美国文学和文化的教学科研工作,对美国研究生教育有亲身体会和理论思考。此书出版后引用和评论不少。书商在推介该书时强调:美国研究生教育处于混乱(disarray)已不是秘密。 《研究生院之道》英文原著的封面图(来源:哈佛大学出版社官网) 主要问题作者在书中毫不掩饰对于美国研究生教育的不满,在前言中的首句就发问:“我们的研究生制度已经‘病入膏肓’了吗?”作者回顾总结了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并着重以人文学科为例,深入剖析了美国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双轨模式在19世纪末,美国高校注册学生仅23.8万人,1947增加到233.8万人。学生数量的快速增加使得高校教师供不应求,博士生培养重心转向准备和提供师资,为此,有批评意见认为研究生院成了“伪装的师范学院”。面对上述问题,不少大学尝试分设学术博士与专业博士,构成了博士生教育的“双轨模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对于应用型高级人才需求的矛盾。但是,文科等专业博士解决美国高校师资紧缺的角色正在受到冲击,伴随美国高等教育规模增速趋缓,对高校教师的需求也随之减弱,加之学术博士也对本科教学岗位趋之若鹜,导致一些大学取消了文科博士培养项目,文科博士学位的授予规模也有所缩小。尽管学术博士与专业博士之间的界限纠缠不清,专业博士的声誉也不高,但在美国大学,专业博士培养模式仍持续实施。(来源:一读EDU编辑部制作)课程教学有文献认为,我国研究生对于课程体系合理性及前沿性的满意度较低,与美国相比,我国博士生的课程教学更加松散、随意、不严格。而作者却认为,美国博士生的课程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教师(包括管理者)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去了解研究生的学习,并提供指导,甚至根本就不愿去了解研究生想学什么、应该学什么。另外,尽管国内文献对研讨课(seminar)赞赏有加,但作者认为,一些不负责任的教师使得这种教学方式问题频出。有的研讨课从一个话题蹦到另一个话题,“就像一场多人沙滩球游戏,球从一人传到另一人”而有的教师非但不加以组织引导,甚至根本就没有遵循教学大纲。综合考试在美国,研究生的“综合考试”(comprehensive exams)是基于教学内容而设计的考试,它所注重的考察范围是一个学科领域内的全部知识。同时,与综合考试相似的“通识考试”(general exams)、“资格考试”(qualifying exams)也在使用。作者认为,上述考试都太过专注于“折磨”研究生而缺乏目的性。这种“覆盖其专业领域中所学全部知识的口头审查”,将“考查重点放在费时的死知识上”,对于博士生撰写学位论文并没有太大的帮助,就像通过跳高来“测试他们是否具备参加马拉松比赛的资质”。论文写作作者指出,“全世界的博士生几乎都有学位论文的要求”,也有大量书籍指导如何书写论文,但导师不仅很少讲授如何撰写学位论文,反而误导博士生“坚信他们的学位论文是应该被出版的”。不少博士生花费大量时间“过分修饰”论文的语言文字,这已成为他们延长学业的又一重要原因。完成学业时间作者批评,美国博士生“获取学位的时间过长,在人文领域严重到了滑稽而令人蒙羞的程度”。20世纪60年代之前,在美国完成博士学位很少超过四五年,但现在获得人文博士学位大约需要9年。同时,由于学术就业市场竞争的加剧,大学教师聘用委员会一般会优先选择那些学习时间较长、学术成就更多及工作经验更丰富的申请者,迫使产出能力较强的研究生“延长学习时间”,以顺应这种标准,也使得“有保障的经济资助”反而会增加学位获取时间。调查显示,我国42所研究生院2007年以前入学并于2010年7月毕业的博士生获得学位的平均时间为4.5年,而美国博士生完成学业往往需要8到10年。(来源:一读EDU编辑部制作)辍学率在美国,有高达50%的博士生最终放弃学业。一些博士生处于获得学位希望不大、但又不甘终止学业的两难境地,不仅浪费紧缺的教育资源,也浪费这些学生的青春年华。美国的学术文化不支持研究生辍学,博士生自身也会认为辍学是人生经历的失败,尽管有的博士生入学后很快就意识到自己并不适合读研、特别是写论文,他们也会不得不努力拼搏至最后一刻。学术就业市场作者批评美国大学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很少顾及培养对象的职业需求,未能使他们准备好面对多种多样的职业生涯。在美国高等教育规模快速增长的“黄金时期”,教职岗位需求量很大。此后,“大多数人文学科博士并不能进入研究型大学的终身教职岗位”,不得不重新开始新的职业生涯,或在高校从事低收入的辅助工作。不少博士学位获得者并未做好在高校学术岗位以外就职的心理和技能准备。加之学术就业市场的门槛不断提高。竞聘者为了一个助教职位都要发表很多文章,甚至……比他们面试者的发文量还要多。攻读博士学位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来源:学岛网) 措施建议加强道德规范美国研究生院已经失去了大部分研究生以及大众的信任,要“重新赢回信任”,就必须证明研究生院“值得被信任”。因此,“高等教育需要一个新的共同的道德规范”,特别是应更加专注对学生的关怀,把人文社科的博士生教育与其个人发展目标相结合。研究生和教授必须共同努力,实际上,这也就是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关键所在。为了使公众了解和理解学术工作及其价值,作者主张,应教给研究生“沟通”的技巧,并加强与各级教育的联系,促使博士生“学会如何接触不同知识层次的受众”,引导他们开眼看世界,帮助其与专业圈子之外的社会建立联系。调整培养目标国内已有文献介绍美国博士生教育目标从“学科看护者”到“可雇佣的人”的转变,培养学者不再是博士生教育的唯一目标。作者也认为:大学、研究生院与导师都必须对研究生的职业生涯负责,必须明确告知能为他们提供何种教育,以及他们毕业后会有哪些出路,特别是这些出路绝不仅仅局限于学术圈。要拓展对于研究生成功的定义,不能将成功仅仅局限于很多博士毕业后实际上难以进入的学术工作。21世纪的研究生教育应当包括实用的技能训练,为毕业生在高等教育系统外部的就业做准备。为此,应定期审查进度,并提供更好的财政支持和更加友善的就读环境。同时,要奖励那些能力出众、努力缩短就读时间的研究生,建立长效的奖励机制。作者认为,大学、研究生院与导师都必须对研究生的职业生涯负责,必须明确告知能为他们提供何种教育,以及他们毕业后会有哪些出路,特别是这些出路绝不仅仅局限于学术圈。(来源:学岛网)改革课程教学研究生教育回归公共服务的使命,必须改革研究生院的教学,更新研究生课程。改革的核心在于,要从现行的“教师中心型课程”向“学生中心型设置”的课程转变,着力改进课程设置和标准,为学生进入更广阔的就业市场做好准备。★ 课程内容:关于课程内容,作者主张,要为研究生设置“一个核心课程群”,并“兼容不同就业需求的学生”,从“无视学生需求的内容主导式教学”转向更加“重视知识技能的培养”,“帮助学生提高诸多在圈外岗位就业的力”。★ 综合考试:关于综合考试的范围和重点,作者建议,应该与研究方法及实践相互关联起来,将长期以来把综合考试作为对学生基本知识掌握程度的测试(顶石法),变为将其看作论文阶段开始的标志(基石法),象征着学生可以从通用基本知识的学习阶段进入具体专业领域的研究工作。明确论文要求既然研究生的职业生涯具有多样性,就应“对博士论文格式的要求更加灵活”,明确撰写学位论文的目的是为了使其获得指导委员会的批准认同,以获得博士学位,而不是为了出书。尽管“要么出版、要么离开”(write a book or else)是年轻学者接到的命令而不是建议,但并非所有的博士论文都适合出版。为此,作者建议,在博士学位论文真正达到专著的水平后,再去出版。拓宽就业选择关于“学术就业市场”的范围,作者认为,应包含学术工作、学术圈内的非教职工作与非学术工作,并建议统计并公布历届博士的就业情况,以使研究生、导师乃至社会都明了学术就业形势。★ 就业教育:同时,应从研究生一入学就加强就业教育,如召开职业发展研讨会、强化就业服务合作关系等,使研究生在入学时就清楚他们的前景,尽职尽责地辅导并帮助他们做出选择,为他们提供咨询和实习机会。 强化导师责任美国高校对于研究生导师的称谓并不一致,作者主张用“adviser”,并将其界定为“大学里那些辅导毕业生论文并在上面署名的教授”。导师可以改变研究生的一生,为此作者提出,导师应该有两个目标:第一,帮助学生完成学位论文,或者劝退;第二,为学生在其自主选定的学术或非学术就业领域做准备。特别是导师应该“理解和支持学生辍学”。作者强调,导师应根据研究生的日趋多样性,来为他们提供“量身定做”的个性化建议,并训练其朝着确定的目标努力,并主张导师“每月见一次学生,检查他们的笔记和草稿,或者规定最后期限,或者让学生集体开会汇报进度,导师还可以指定参考书目或建议一个研究主题,等等”,特别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应竭尽全力帮助他们,“与学习上有困难的研究生坐下来好好谈谈。”相形之下,国内文献对于导师的期望和要求更高,主张导师要对研究生的学习、科研、品德及生活等各方面个别指导并全面负责,并强调这是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核心因素。调查显示,对师生关系满意或很满意的研究生和导师分别达到了79.6%和91.9%,对师生关系不满意的研究生和导师分别只占3.2%和0.4%。(来源:一读EDU编辑部制作)小结本书写得通俗易懂,翻译得也准确流畅,适合高校研究生、教师、研究人员,乃至关心关注高等教育的人士阅读。当然,本书也有一些可以完善之处。例如,叙事较多,但说理不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更多的高层次拔尖人才。我国博士生教育的规模还需扩大、结构更要优化,统筹协调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实现内涵式发展,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教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学理论和学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