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非全日制研究生不用上课就能拿双证?集中上课,和全日制统一标准無法者

非全日制研究生不用上课就能拿双证?集中上课,和全日制统一标准

火热的6月,随着各高校录取通知书的陆续寄出,2019年研究生考试落下帷幕。研究生考试是我国的一大考试,在每年的十二月份举行初试,次年的3月份举行复试。考研学子要准备半年的初试,如果顺利进入复试,那就更加紧张地复习。初试加上复试到最后能够被录取,接到通知书,差不多要经历一年的时间。自从研究生考试改革后,非全日制研究生被提出来,教育部下发文件明确指出——研究生的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二者招生标准、考察标准和毕业要求相同,毕业同发毕业证和学位证,法律效力和地位相同。非全日制研究生很适合那些有工作又想提升自身学历的小伙伴,很多高校在计划招生中制定的非全名额满足了想报考研究生的同学。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习是怎样安排的呢?可以肯定一点,非全的培养方式越来越完善,很多高校对非全的要求和全日制一样严格,根本不存在严进宽出,更不存在浑水摸鱼混学历的情况。某高校教育硕士(非全)暑期课程安排第一,利用假期集中上课,考勤制度严格。许多报考非全的小伙伴都是选择半脱产的方式学习,所以学校会把研究生课程安排在假期和周末,小伙伴们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完成一定的课程学习。研一的课程多以公共课为主。集中上课的安排十分紧凑,每天的授课时间超过8小时,连续上课将近一个月,没有休息日。期间每天要四遍签到,签到的方式也越来越科学化,指纹识别和刷脸识别成为高校学生签到的主流方式。考勤会占到成绩的一定比例,并且缺课每一门课的三分之一课时量就不能参加该学科的考试。可见,高校对于非全的出勤率还是十分重视和严格的。某高校研究生教室的指纹识别系统第二,课程的设置完全符合教育部的要求,公共课与专业课同时学习。以教育硕士为例,公共课需要学习马列主义和专业学位英语,专业课则包括课程与教学论、教学研究方法和教育学原理等等。学生顺利毕业是必须要修满一定学分的。教育硕士公共课学位英语第三,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的培养方式相同,所学科目必须通过考试。工作几年的小伙伴们重返校园学习,这个机会是十分难得的。导师们上课风趣幽默或严肃认真,每课时的任务量都能让大家学有所获。每一科目都设有考试,不同于本科生考试的“60分万岁”,研究生考试的合格线规定在70分。并且研究生考试没有补考,只有重修。考试不通过的学生只能来年重修这门课,可想而知,每个同学都会全力以赴的听课,记笔记,备考。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非全的学风也有了保障。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课堂结束语:随着学术界的整顿,认真学习的人越来越多。鱼目混珠、滥竽充数的情况也越来越少。备考非全日制研究生很不容易,白天既要工作,夜晚又要复习;考上非全日制研究生也很不容易,有的小伙伴都拖家带口的去上学;想要顺利毕业也不那么容易,三年的求学时间,需要坚强的意志和恒心。祝福已经考上的小伙伴们能够顺利毕业,同时也祝福在备考非全日制的小伙伴们圆梦!

核桃派

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否被认可?看完这些你就知道了

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当下比较火热的研究生教育形式,虽然报考的人数逐年递增,但仍有一些人对其持有怀疑态度。那么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否被认可呢?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否被认可是否被认可?在2016年研究生教育改革之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含金量急速上升,已经开始逐渐被企事业单位所认可,报考它是不用担心认可度问题的。原因 1、入学难,质量有保障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改革之后,采用与统招研究生一样的入学方式,都是需要参加重重考试的,包括全国统一考试和院校复试。全国考试的内容、时间与统招研究生一样,难度相当之高,想通过并不容易。复试的难度虽然有所降低,但也需谨慎对待。与统招研究生一样,非全日制研究生也是采用择优录取制,稍有不慎就会惨遭淘汰,这就需要自身实力的保证了。2、课程严谨,实用性强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课程是各院校精心安排的,有专业针对性,课程内容丰富,有的还会安排有实践课程,对在职人员来说是非常好的。通过理论课程学习,头脑得到了充实,有了更多的知识储备;通过实践课程学习,自身能力得到了提升,这些都是对工作十分有帮助的。3、所获证书,真实有效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可以获得双证,即硕士学位证书和学历证书,这个学历是可以成为最高学历的。这两个证书都是国家承认的,证书效力与统招研究生的证书是一样的,有了这两个证书的加持,就拥有了更大的竞争优势。

零纪年

“不好意思,我们不招非全”: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遭歧视?

又到了一年火热的求职季,各个高校的学生都涌入了人才市场。作为北京某大学2018级法律硕士研究生,方思(化名)在求职时备受冷眼,由于读的是 " 非全 " 研究生,多数律所、省考的岗位她都没有报考资格," 想不通,同样是统招统分的在读研究生,非全日制的为何不被承认?"相信很多非全毕业的学生在求职时多多少少都会遇到点这种“学历歧视”的情况,用人单位在JD上明显标注“只招收全日制硕士”,对非全根本不感冒。关于“非全就业遭受歧视”的话题在微博更是引起了几千万阅读。非全为何遭受就业歧视?教育部明确规定非全与全日制研究生是统一的入学标准和培养模式,为何还会遭受就业歧视?某大型国企的人力资源部门工作人员说:“校招时学生的学历、成绩及实践是硬性条件,而且如果非全和全日制都是一样的,为何不去读全日制,招进来后如果上级部门审核通不过,浪费招人指标。”可见在用人单位眼里,非全的水平与全日制的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据悉,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界定标准为:全日制研究生是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为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也就是说非全是一边工作一边上课,在读研方面付出的精力时间相对来说都比全日制研究生的少,而且很多大学在招收非全的时候也会将标准相对放宽一些,再加上很多用人单位对于非全的不了解或者是不愿意去了解或者只认学历,不认能力等等,这一系列的原因就造成了如今的局面。从以上原因我们也可以看出非全和全日制研究生的差异还是客观存在的。保障就业公平,应该是依据实际状况,提供同等就业机会。" 用人单位要招人,全日制相对非全日制更适合,选择全日制不能说不公平,反过来考虑,你选择了非全,将全日制淘汰掉,这是不公平的。"非全含金量到底如何?非全的含金量目前是除全日制研究生外含金量最高的一种读研方式。首先,就像我们前文提到的:教育部明确规定非全与全日制研究生是统一的入学标准和培养模式。也就是说非全也是要参加全国研究生联考和复试的,毕业也需要通过硕士论文答辩等,考试和毕业难度也不低。其次,在很多高校,非全的师资教育跟全日制研究生的是相同的,同样的导师、同样的授课老师、同样的教学设备等等,但非全在校的时间有限,一般只有周末或者其他业余时间,这就压缩了非全的学习时间。最后,非全毕业可以获得国家承认的、跟全日制研究生具有相同法律效力的硕士学位证和学历证,也就是双证,证书上会标有“非全”字样。总体来说,不管是从师资力量、课程质量还是从毕业证书来说,非全的含金量都是非常高的。除此之外,你读非全认识的同学,基本上都是跟你同行业甚至同岗位的,多结识一些人脉也是没有坏处的。非全还值得读吗?发展前景如何?尽管非全的含金量很高,但目前来说,它与全日制研究生的客观差异依旧存在,那我们还有必要读非全吗?答案是肯定的!短期来看,非全与全日制研究生在求职时的差异就是学历的歧视,长期来看,这个社会还是“学习型”的社会,应该更在意学到的东西。为了改变社会对非全的看法,我国教育部已经取消了在职人员的单独考试,在法律上也最大力度保障非全的权益,一些事业单位也在带头。比如下面这一则北京市民政局的公告:这其实是一则补充公告,公告中将本批次报名条件由“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取得相应学位”调整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取得相应学位”。这就是非全未来发展前景的一个风向。事实上,非全从2016改革后才正式脱胎换骨,到现在也才4年发展时间,肯定有很多东西都需要逐步完善。随着报考非全人数的增加,其入门槛肯定会越来越高,那个时候大家的考研成本是不是就越来越大了呢?有时候时机比努力更重要,读研获得的证书和知识是不会假的,是会伴随你一辈子的,趁现在非全的竞争还没全日制那么大,读一个非全,也是十分明智的做法。

是何言也

非全日制硕士学历真的低人一等吗?研究生:信了你就输了!

一直以来非全日制似乎总是不受大家欢迎,没有更多的学生会主动的去攻读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因为他们都在担心一个问题即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这样的学历在人才市场是否可以得到承认,是否真的有价值。面对这样的疑问你或许会说,不用担心这个,教育部都承认非全日制硕士学历的,那个用人单位会不承认,可事实是我们总是能够听到一些学长学姐说:“国家承认,但有些用人单位就是不承认”。非全日制硕士学历真的低人一等吗?研究生:信了你就输了!非全日制在在考研学生心目中其一定不是最佳选择,更不是首选,因为只有全日制才是完美的,当然这是我们所必须承认的,所以我们更多的将非全日制作为是“替补选手”,当自己的全日制没有机会时,我们才会选择非全日制,但这是将两者之间放在同一个位置上的,并没有任何等级上的区分。而对于大学生不优先选择非全日制的原因,是因为这并不适合刚刚毕业的应届大学生,不管是从非全日制的教学模式还是奖助体系等方面,对于大学生来说都不是现实的,反而对于在职的工作人员来说却是很不错,所以非全日制的前身便是在职硕士研究生。那么当你真的在最后选择了非全日制硕士,那么这也不能意味着你会在以后的就业中会面临非全日制学历的各种限制,你同样还是会享受到硕士研究生学历该有的待遇,你和全日制的硕士研究生一样可以参加所有的校园招聘会。在你参加校园招聘会时,你是很难发现用人单位排斥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也没有用人单位会在自己的招聘条件中详细的写明之诏收全日制的硕士研究生而拒绝非全日制的硕士研究生,因此你可以获得和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相等的就业机会以及相同的就业环境。而且当你在考研中因为自己的失误导致全日制没有了希望,你真的会舍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机会吗?尤其是211985高校这样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其含金量和价值不比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差,甚至你还要远远的优于一部分普通高校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如果你因为我们一些人所说的关于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观点,放弃了读研的机会,那么或许你还需再付出一年的时间才能够成功,或许你在未来的某一天会为自己当初的决定而后悔,所以在面临这样的抉择时,希望所有的考研人能够更多的了解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而不是轻信他人的一些观点。总之,当你获得一个攻读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机会时,这时的你一定要保证头脑的清醒 ,不要因为外界的因素而影响自己的判断,更不要主观的认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注定会低人一等,这些都是极不正确的。

刘天华

半数考生不愿报非全日制研究生

中国教育在线近日发布《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达到290万人,成为近10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调查显示:就业依旧是考研的首要动机,而很多高校的非全日制招生面临着生源不足的问题。就业是考研的首要动机调查显示,考生在报考研究生时,首要动机为提高就业竞争力,占比为36%;其次是继续深造,提高学术研究能力,占比21%;第三是为了获得学历、学位证书,占比17%。对于读研之后是否可以达成预期目标,68%的考生认为有一定帮助,但不能保证实现,有31%的人认为可以实现预期目标。这说明,随着研究生报名人数的增长、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考生对于投入回报的预期变得理性。往届生占比接近半数自2017年非全日制招生纳入统考之后,往届生占比进一步扩大。2018年,往届生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占比为45%,接近半数。据统计,在辽宁省2019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中,往届生占比达到41%,该省2016年报考的往届生为34.5%,三年时间提高了6个百分点左右。河北省2019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中往届生占比43%,该省2016年报考的往届生占比为32%,三年时间增加了11个百分点。业内人士认为,出现这种现象,与“就业难”不无关系。非全日制面临生源不足非全日制招生纳入统考以来,很多高校一直面临生源不足问题。从今年部分高校公布的数据看,生源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北京邮电大学非全日制专业中,大量专业的录取人数远远超过上线人数,说明招生基本上靠调剂来完成。比如,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上线4人,录取108人;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上线3人,录取82人;软件工程专业,上线2人,录取35人。中山大学部分非全日制专业则没有招到人。测绘工程专业招生计划5人、环境工程专业招生计划15人、材料工程专业招生计划10人、金融工程专业招生计划15人,化学工程专业招生计划10人,但最终,这些专业录取均为0人。从调查来看,近半数考生表示不考虑非全日制,近四分之一考生不清楚该政策。这种情况导致目前很多高校的非全日制专业招生是靠调剂来完成的。实际上,超过七成的考生并不愿意调剂到非全日制专业。对于不愿调剂到非全日制专业的原因,46%的考生担心毕业后非全日制文凭不被就业单位认可。虽然国家规定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具有相同法律地位,但目前多数事业单位的招聘要求为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与关注。高校推免比例扩大目前,高校在校生要考取研究生,除了统考以外,还可以选择推免。但推免不仅需要所在高校具有推荐免试资格,还需要考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表现。在名校的推免生源中,学校层次也会成为录取重要因素。根据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公布的2019年拟接收推荐免试硕士名单的数据,北京大学2019年共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生2174名,其中有2061人本科来自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占比高达94.8%。中山大学2019年共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生1945名,其中有1770人本科来自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占比达到91%。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部分名校推免生源中,本科毕业于“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学生占比较高,这意味着普通高校学生通过推免进入名校的机会相对较低。随着部分高校的推免比例持续提升,普通高校及往届生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陈福宽) 

依依惜别

纷争过后,客观讨论一下,非全日制研究生到底是不是“水货”

其实,网上两派在纷争不断,有人拿教育部文件说话,有人说“非全和全日制一样你为啥不去考全日制”。这里我想表达一个中肯的观点。首先,毋庸置疑的是,你绝对不能说“非全日制不就是在职研究生吗,花钱买的”或者“非全日制研究生=本科生”,这说明你眼光落伍了。很多人也提到,2016年教育部出了新文件,以后的“正儿八经考上”的双证研究生分两种,一种叫“全日制”,一种叫“非全日制”,只不过是培养模式不同,全日制的全天候在学校,老老实实上课;非全日制的灵活安排时间,把全日制该上的课同样上了,该写的论文同样写了,才能毕业,而不是看看网课、函授一下就行。这说明一点,无论是从入学条件、上学内容和毕业条件上来说都是一样的。教育部也规定,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毕业证、学位证有同等法律效力。所以我认为,非全日制就是堂堂正正的研究生,毋庸置疑。有人可能会说,非全日制在校时间少啊,分数低一些啊,诸如此类。时间少怎么了,全日制在学校也不是天天上课,人家可能上午上了两节课,就大半天没事了,有的去图书馆学习了,有的可能去舞厅蹦迪了,你能说蹦迪那个毕业后证书效力就不如去图书馆那个吗?同样的,非全在校时间少,但是课也是安排的满,他可能就没空去蹦迪,他可能一天得上八节课,怎么就不优秀了?再说分数问题,好,非全是有一些人因为全日制分数不够就调剂到了非全,但是最最基本的,人家得过国家线吧?我就不说那些比211全日制分数还高的985非全了,就单凭人家过了国家线这一点,人家就是堂堂正正的研究生,这总没错吧?我们再贬低一下非全,比如说,19考研国家线金融类专业学位A区是345分,有个学生考了346,没考上清华的全日制,调剂到了一个二本学校的非全。这个二本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分数线都是国家线,你能说他不如清华的全日制,我们理解,你说他不如这个二本的全日制甚至不如本科?开玩笑?我觉得,这个事可以类比一下考证,一个人考出了雅思,你别管他是上着班考的还是啥也不干就天天复习雅思了,反正人家是考出来了,你就得承认人家有雅思证,他就是英语不好,考试的时候碰巧运气好,那你也别管,人家反正有证了。为非全打抱不平了半天,我再说说弊端。你说非全和全日制完全一样吗?我认为这也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呢?毕竟高分上非全的是一部分,那还有一些低分,考不上全日制调剂到非全的呢,那人家公司也不好区分你到底是哪一种,只好一刀切,这也是木有办法的事,毕竟全日制的都一堆堆的,也不是什么稀缺资源。还有,你毕竟不是全天在学校,一些导师的项目你可能跟不上,一些讲座你也听不了,一些出国交流的机会你也没法去,难免在知识的掌握上比全日制差一些。这个时候不用拿出“我是没工作的非全,和全日制一起上课”来反驳,还是那句话,人家公司知道你是什么情况,人家就看见你的毕业证上写着“非全日制”了,后边等着面试的还有一大堆,你又不是他亲戚,他哪有功夫给你慢慢区分?说了这么多,其实完全可以揣摩一下教育部的初衷。首先,大步调是提高人才素质。这几年,单证的在职研究生、上班但是参加统考的双证研究生、全日制研究生等混杂在一起。尤其是单证研究生,好考好毕业,水分很大。同时,上班族也需要提升自己,不能不让人上进啊,但是上班的可选的范围不大,好多只能考个单证研究生,不利于人进步,怎么办呢?教育部一想,设一个非全日制研究生吧,应届毕业生考全日制,工作的就考非全。又一想,可别把非全又折腾成了“水货”,所以严令学校把关,统一考试,统一标准,证书统一效力。目的就是,培养出的非全也得是高质量的人才,而不是混学历的“水军”。但是教育部门万万没想到,一大批全日制的考生差了几分居然不是选择二战或者去差学校,而是去了非全,甚至一部分高校在诱导学生要不要调到非全。这个时候就埋下了隐患的种子。那段时间里,学校政策不一样,有的学校非全也提供住宿,有的不提供,有的接受非全档案,有的不接受;有的毕业发三方和派遣,有的不发;有的只要在职的,有的要应届毕业生……这一切,都为隐患埋下了种子。2019年,第一批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了,忽然发现,他们的毕业证和学位证不被认可!这应该是在预料之中的,毕竟很多公司还停留在花钱买学历的“在职研究生”记忆里,你忽然让他接受非全,可能是接受不了的。但是,这也不是人家非全学生倒霉的理由,我们不能幸灾乐祸的嘲笑“非全”,仔细想想,他们也很无辜啊,毕竟教育部说了“同等法律效力”,不过这种情况也应该是在意料之内的。所以2020招生规定上加了一句“原则上招生单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综上所述,非全是正儿八经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短期来说受到误解或者难找工作也是肯定存在的。我觉得,想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国家及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宣传和科普力度,让人们真正了解非全日制研究生。而且,在公务员、事业编考试等国家、政府层面的考试和选拔上首先要公正起来。比如说,你一些职位要应届毕业生,不让非全报咱先不争论了,但是一些要研究生不限制是否应届的岗位你必须得让非全报。再比如可能硕士比本科工资高的单位,那么人家非全的来了你也得给人家工资该高的高出来。政府下手接纳了,社会慢慢也会接纳。顺便说一句,非全不让评奖学金就很坑,奖学金是学习好坏的表现,和有没有工作有什么关系呢?谁牛谁拿呗,何必限制!不管如何,生活还要继续,不知道第一批非全现在怎么样了,祝好。

符瑞

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遭歧视?听听“非全”研究生怎么说

长江日报-长江网10月11日讯(记者汪伟颋)10月10日是考研报名的第一天,微博上“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遭歧视”的话题上了热搜。事情的起因是,秋招期间,不少同学反映,有企业在照片问答环节中明确表示“不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有的HR更是语出惊人,认为“非全日制=本科生”,这一现象引发了网友的热切关注和广泛讨论,超过2.5万人次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有不少网友观点犀利,认为全日制研究生与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付出不同,所以不平等也是情有可原。也有人认为,选择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因为分数要求更低所以退而求其次。还有网友进一步指出,非全日制虽然兼顾了工作和学习,既保证了经济来源又能提升学历,但有被不平等对待的弊端,因此适用于升职而非求职的人员。对于这种“非全日制付出不如全日制多因此二者不平等”的说法,也有不少网友并不赞同。那么全日制研究生与非全日制研究生到底有何不同?是否真如网友所说那样“水”呢?“不少地方招聘简章都明确写的只招全日制的,第三方协议形同虚设”为了证实如上说法,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采访了两位在读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杨小姐是湖北省某国有企业职工,为了提升学历加入了2017年第一届非全日制考研“大军”并被录取。“读非全的大多都是报的全日制后来被调剂的,同等分数时,面试的时候很多老师更倾向于考全日制的,因为他们没有工作。”杨小姐还表示,周围不少同学是因为有关规定明确指出非全日制和全日制享受同等待遇,所以很多人对目前工作不满意的便辞职专心读研,等毕业了找新工作,这样既没有收入也找不着工作 ,压力很大。“群里讨论很多,大家发现不少地方招聘简章都明确写的只招全日制的,第三方协议形同虚设。”图片由受访者提供此外“非全”也并不轻松,由于工作地点偏远,每周五小时的交通时间和日益繁重的工作让她感觉十分疲惫。尽管如此,老师并没有降低有关标准和要求,中期考核未能顺利通过让她一度萌生放弃的念头。“所在专业去年仅60%左右按期毕业,希望社会多一些宽容”胡小姐是武汉市某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工作两年后,由于本科学历缺乏竞争优势,在2018年跨专业考入武汉某985高校。胡小姐表示,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试卷与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考试相同,分数线与全日制相比相对较低。上课时间集中在周末,课堂讲授的内容、论文和实践课程的要求与全日制相同。胡小姐表示,目前没有换工作的打算,“因为是公务员,且研修的是公共管理专业(MPA),专业与工作可以有效衔接,对于公务员系统内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是否认可这个问题没有深入了解,目前看来影响不大。”对于网友们所说的培养“水”的说法,胡小姐表示她所在专业去年仅60%左右按期毕业。“希望社会能够对大龄求学的人多一些宽容,希望国家可以提出更多促进继续教育学习的培养政策,以满足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素质方面的需求。对于个人发展来讲,在职读研多半只是一个补救措施,还是需要在高考、本科学习的过程中多下功夫。”部分综合自第一眼视频、教育部官网、新浪微博【见习编辑:刘益谦】

好医生

被调剂到非全日制研究生,我宁愿不读

本文转载自有间大学(ID:youjian-university)考研成绩也如约揭盅。据教育部统计,2019年考研报考人数达290万,比去年激增52万,是十几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图/中新网2019年考研报考人数达290万,是十几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虽说结果无外乎就两种,录取或落榜。但若是遇上了分数尴尬,不得不调剂至非全日制研究生时,不少同学可犯了难。中国教育在线不久前发布的《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指出,近半数考生表示不考虑非全日制,46%的考生担心毕业后非全日制文凭不被就业单位认可,很多单位在招聘要求中就明确提出只接受全日制研究生。考上了全日制当然可喜可贺,而考上非全的,心情可能会异常复杂。非全还是在职?傻傻分不清楚早前,社会人要读在职研究生,有三条路径:一月联考、五月同等学力考和十月联考。一月联考难度最大,含金量也最高,可以拿到学历证(毕业证)和学位证“双证”。先考试后入学,只有法律硕士、MBA工商管理硕士和MPA公共管理硕士三种专业,但在改制之后被并入十二月的普通联考。2016年开始统一划线2016年,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录取开始统一划线。五月同等学力考试形式为免试入学,但未和国际研究生教育主体形式接轨。流程是先修学分后考试,论文答辩通过后即可授予学位,只有学位没有学历。因为学校设置自成体系,执行混乱而且标准参差,略水。同样水力滔天的十月联考也是没有学历证书的“单证”研究生,先考试再入学,但题目难度、科目设置等比十二月的统考低了不止一个台阶。因为学费贵、拿学位相对容易,一直被诟病为“花钱买文凭”,目前已经被取消。图/中新网考研之路,一年更比一年挤。2016年九月,教育部下发将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并轨的政策,统一划线,取消每年一月和十月联考,并入每年十二月的研究生统招统考。到了下一年,考研报名人数再次猛增。各大高校为了响应计划,纷纷扩大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计划。在突然失去一月和十月两条读研路径之后,在职考生瞄准的目标就只能是各大高校的非全。可他们万万没想到,跟他们同场竞技读非全的,还有因成绩不够,从全日制被调剂下来的应届考生。“服从调剂去非全日制,还不是为了上985。”目前就读非全研究生的有两种人,一种是已经工作的在职研究生,一种是分数不够而被调剂的应届考生。而后者这些将就派,往往占了大多数。要念香饽饽985高校的全日制研究生,对本科“门第”的要求越来越高,大部分招生已经在九月通过推免完成,留给普通考生的机会已经很少。图/《青春派》保研者已经占去大半名额,考研人只得挤破脑袋捡剩。要争夺985读研的入场券,除非特别优秀,否则就只有钻非全招生计划的空子,通过从全日制变非全的调剂,入读理想的学校。这样一来,当边工作边念书的在职考生和全天候复习的应届考生站在统一的起跑线上时,小年轻们自然占据了优势。由于全日制和非全的分数线统一,为了完成调剂招生计划,各高校实际的复试分数线其实有所下降。但在在职考生看来,哪怕是“拖了后腿”的年轻人们,实际上也拉高了进入复试的平均分。对于在职考生而言,考研从以往的水水就能过,难度直接跳升到了hard模式,进入复试的机会瞬间缩水。图/sohu录取这件事情,自然是人数涨了分数就会变高。 但那些上了复试线,又无法达到全日制要求的夹心饼考生也不好过,失去“全日制”三字金牌的保驾护航,新推出的非全研究生含金量如何、就业市场承认度如何,都是未知之数。是上普通学校的全日制,还是985前途未明的非全,抑或勇敢的二战,成为没有先行者可以解答的难题。普通学校的全日制,还是985的非全?而习惯被追逐的高校也不好过,教育部批准34所可以自主划线的院校也陷入了焦头烂额的状态。因为上头硬性规定非全复试要和全日制分数统一,硬撑高准入门槛的学校纷纷面临非全上线人数个位数的窘境:改革元年,北大法硕的非全仅上线一人,武大更是无人上线。非全被歧视,到底冤不冤就读非全最大的顾虑,无非是读完出来学历不受肯定,遭遇HR的冷眼,学历和工作经验两头落空。非全遭受的冷遇,是从一贯被贴上水货标签的在职研究生流传下来的惯性歧视。在职研究生被鄙视,主要在于其“宽进宽出”的政策,而这正是非全改制最重要的一点。学历的含金量和其难度是成正比的,和全日制拉平了入学的难度,解决了“进”的问题,接下来就要关注“出”的问题。图/中国教育在线调查非全学习的时长集中在周末,形式有点像夜大速成班,时间短剂量大,学生接收的效果如何很难说。另外,不同学科受到的限制也不同,比如金融、外语类等偏理论的学科,全日制和非全的学习内容基本一致,两种学制的教学不会相差甚远。但是电子、机械等需要花时间进实验室研修的工科专业,非全和全日制学生对项目投入的时间、精力就有很大差别了,学习质量难免大打折扣,被HR歧视也并非毫无由头。我只想知道,读什么文凭比较“值”其实,在就业市场中被歧视的何止非全研究生。英国、香港等地区的一年制授课型研究生项目近年来因为申请比较容易、时间短、性价高而获得青睐,也因此陷入了“水货疑云”。同学们到了当地才发现,读这种快准狠、十几万学费搞定的授课型研究生的,身边同学基本都是内地人。出国留学别担心语言问题,大家都一个地方来的。图/pexel本地学生多是做研究、拿奖学金的学术型研究生,或是延长学时的在职学生。如果学校不是特别优秀,普通的海外大学授课型研究生学成归来,就业并没有比本科生有很大优势。而2009年才在政策扶持下发展迅速的专业硕士,也许能给惴惴不安的非全研究生们打一筒鸡血。当年推出的时候,因为和“名门正统”的学术型学位学习方向有明确不同,时长也短,也受到了一定的质疑。图/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但近年来,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的录取分数已经基本一致,就业市场的认受度也相差无几。2017年,全国多地都出现了专硕报考人数反超学硕的现象。非全研究生的未来发展,也许会向专硕的道路靠拢。非全能不能被正名,最重要的还是看政策。以海外硕士为例,只要在外国呆满360天并在北京找到工作,而且刚好单位还有落户指标,那么只要读一年硕士也能获得许多人为之奋斗一生的北京户口。这些诱人的政策一天还存在,海外读硕就不会失去魅力。毕竟,不管是发出”专硕还是学硕性价比高“,或是”读985非全日制值不值得“的疑问的人,更在意和焦虑的问题,也许不是哪一种教育更适合自己,而是同样是一纸文凭,哪一张更高效省时、更受用人单位待见呢?

穿衣难

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春天来了,别再觉得不值得了!

文丨在职研老师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歧视由来已久,所以很多报考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人都不好意思说,生怕因此会遭遇旁人的非议。其实,关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含金量,早在出现这一名词的时候,国家就有明确表示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而在前段时间,2月14日,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这意味着,就业、落户机会等方面非全日制将与全日制平等!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盘点非全日制研究生这些遭遇的歧视:1. 用人单位明确表示不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相信大家都还记得去年十月份的时候,有不少学生反映,有企业在招聘问答环节因为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而受到歧视。其实,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他们更并不会将非全日制研究生拒之门外,甚至北京、山东的部分事业单位就明确提出该方式的毕业生就是招聘对象。相信,在2月14日公告发布后,全国的企事业单位都会纷纷向非全日制研究生敞开怀抱。2. 非全日制研究生只不过是混学位其实,之所以很多人会质疑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含金量,就是因为非全日制研究生采取的是半脱产的学习形式,认为只要交了学费,就可以拿到学位。事实上,非全日制研究生是需要和全日制研究生一起参加初试、复试,最后经过院校择优录取的。当然,在分数上,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分数会略低于全日制研究生,但是这并不是贬低其含金量的原因。另外,很多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人群都是在职人员,他们拥有着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这些人群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是为了补充相关专业知识,这对于他们的将来的职业发展将会有很好的帮助。从这个方面来说,非全日制研究生更像是一个为企业提供实用性、高素质人才的一个专门的提升渠道。相反,有些全日制研究生则是脱离现代企业发展,很多人即使研究生毕业仍然无法找到理想的工作。总之,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配合,相信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春天已经不远了。其实,非全日制研究生报考人数正在不断上升,这也就意味着我国研究生教育在不断深化改革,这对于企业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

老伴儿

仿佛读了个“假硕士”,“非全日制”研究生何以有此感慨

仿佛读了个“假硕士”,“非全日制”研究生何以有此感慨图片来源于百度在这个特殊的就业季,硕士研究生小曹怎么都没想到,阻碍他找工作的竟然是自己的硕士学历。作为西北某大学2017级“非全”硕士研究生,小曹在求职时发现许多岗位自己都不能报考。“找工作时发现,约一半以上的国企、银行还有人才引进政策中,都要求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这让小曹大感困惑:“同样是统招统分的在读研究生,非全日制的为啥就不被承认呢?”(7月1日半月谈网)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然而在今年就业季中,许多非全日制硕士毕业生却遭到了或明或暗的就业歧视。其实,这样的现象并非今年才有,近些年来,一些“非全”研究生,恐怕都曾遭遇过。辛辛苦苦考上的硕士研究生,满心喜悦拿到的金光闪闪的学历学位证书,最后反而成了求职的绊脚石,“非全”研究生仿佛读了个“假硕士”,这让他们情何以堪?“全日制”学历,成了不少用人单位招录人才的一个门槛,除了“全日制”学历,其他学历面谈。这既是对“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学历的一种误解,也是一种就业歧视。一个和谐的社会,人与人是平等的,无论是学习还是就业,而在我国的一些地方却存在相当严重的就业歧视,“非全日制”的毕业生在就业上举步维艰。这不是一种好的用人导向,自然妨碍了社会和谐。保障“非全日制”毕业生享受平等的就业权利,需要高校、用人单位和政府职能部门联动协调,改变惯性歧视,共同发力打破就业壁垒。高校应保障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升非全日制学生竞争力,让“全日制”毕业生有实力去百舸争流;用人单位要改变观念,不要抬高招录门槛,让“全日制”与“非全日制”毕业生公平竞争;政府职能部门要注重引导、加强监督,消除“非全日制”毕业生政策上的障碍。对“非全日制”毕业生而言,要善于维权,敢于发声,向就业歧视说不。“非全日制”学历不该成为就业羁绊,我们期待这样的境况能早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