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东南大学设计学2021考研经验及备考指导其平也绳

东南大学设计学2021考研经验及备考指导

东南大学具有悠久的艺术教育和艺术研究传统。早在两江师范学堂阶段,著名书画家、艺术教育家李瑞清校长就在此设立图画手工科,开我国现代艺术教育之先河。其后,著名音乐教育家李叔同、著名戏曲教育家吴梅、著名美学家宗白华,以及徐悲鸿、张大千、傅抱石、陈之佛、吴作人、吕斯百等艺术大师都曾执教于此,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所在的艺术学科于2007 年被教育部增列为国家重点学科,是我国首家也是目前唯一设在综合性大学的艺术类国家重点学科。自“十五”开始,连续三届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学科。自2006 年以来,东南大学艺术学科一直在全国排名前三位,其中艺术学理论学科长期位居全国首位。2013 年,在艺术学成为独立学科门类后的首次学科评估中,我院的艺术学理论名列全国第一。学院学生在国际性、全国性及省级设计大赛中获各类奖项200 余项,各类设计专利近千项。学院实验中心有工业设计实验室、工业设计模型实验室、动画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摄影实验室等,有完备的教学实践、实习设备和基地;拥有8 家国内知名的美术创作与研究、工业艺术设计、动画创作与制作的单位为支撑的研发和实习基地,探索出了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有效模式。艺术学院的毕业生已遍布海内外,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出非凡的业绩,许多毕业生已成长为我国艺术学科的领头人。一开始我先是从英语入手,专业课和政治可以缓缓,不用太早准备。事实上专业课也建议早点复习,有条件报班还是最好报一个,专业理论书从看课本开始,一天看一章书,把书上概念、刷完一遍全书后,主要看五本书,设计史上下两册,设计学概论,艺术设计十五讲,设计艺术经典论述选读,这个时候三月份就可以过两遍了。比较重要的书就是设计史和设计十五讲了,要先看,等到看第二遍的时候,应该就开始着重看重点篇章了。九月份真题我每道题都会遮住答案自己做一下,已经掌重点了了的题型便快速过一下,还是不懂的我会做上标记,第三遍全书下来,对于理论的知识点我已心中有数,九月第四遍的时候我已经不看书了只看我整理的笔记,这个时候资料太多反而不行,还是要精简,记忆熟了以后老师还让我看了一些论文,专业课害得还可以,一们110多,一门120多,东南的理论课还是会压分的,不可能打的太高,最后一分都会相差好多人,所以每一门都要重视,如果有问题可以跟我留言,一定把知道的告诉学弟学妹,让你们少走一点弯路。最后阶段眼看考试就要到了,但我个人还是觉得专业课复习得差点东西,就决定要不要在最后几个月里找个考研机构冲刺复习一下。一开始我是准备报个班的,但是也有学姐告诉我现在复习已经到尾声了,跟班学习已经没什么用了,然后给我推荐了新祥旭,说是一个专门做一对一辅导的机构。考前的一对一指导的确作用非常大,因为老师是东大设计学的直系学长,所以帮我很好的完成了考前的查缺补漏,讲课非常有针对性,完美解决了我之前复习中遗留下来的问题。在复试方面,辅导老师很细心的帮组我进行复试前的咨询和往年来复试的题目和最新的热点新闻都帮我过了一遍,虽然复试路上有点小问题但是还是很顺利的过了面试,这里很感谢新祥旭老师。政治是我花费时间最少,分数非常满意的一门科目,当然也有运气的成分在里面。关于政治的学习,我是从九月份才开始的,都说政治“得选择者得天下”,这话一点不错。在12月之前我都在刷选择题,在这里强推一款软件“Anki”,这款软件大大提高了我刷选择题的效率。纸质书需要翻页,对答案也很麻烦,而这款软件可以把肖秀荣1000题导入,然后每天利用饭后一小时就能刷100题,半个月就能把1000题刷一遍,得益于这款软件,考前我把1000题刷了有四五遍的样子。还有考研文库里面很多资料,大家都要多去找找。关于复试的自我介绍问题,我想说一下,自我介绍的内容参照常见的框架就行,但是不要套模版,不然很生硬,像语序和侧重点什么的最好根据自己的情况做一下调整。其实总的内容呢不外乎就是“我是谁 我在哪 我之前都干了什么 取得了什么成绩 我为什么要考这个专业 我以后想干嘛”。(记得挑好的说啊,因为只有自我介绍的主动权在自己手里,要是上来就说自己的短板和缺点,老师可能后面会问一些对你不利的问题。)也有同学问没有能拿得出手的怎么办?呃……这个,其实应该也不至于的,你们肯定是谦虚了。把自己大学期间的材料好好找找,绩点/外语水平/奖项/活动/项目等等都是可以的,自我介绍的时间不长,所以不需要特别多内容,简单说一下自己大致情况就行,因为后面还有提问环节。要是实在凑不够时间可以谈谈自己的特长和爱好,最好是艺术相关的,不过要保证自己是真的有这方面的爱好,不然万一被问住就尴尬了。

大毒枭

东南大学导航、制导与控制2021年考研经验和备考指导

一、前言介绍大家在择校的时候不是说不能报那些名校,而是建议大家最好先做一下各个学校的真题,真题可以在考研文库上搜,想一想自己的差距,考虑一下自己经过半年到一年的复习之后能不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并且查询一下该学校的报录比。如果有希望,那就拼一拼名校。如果难度特别大,建议将目标放低,不然在备考过程中对自己的心理也是个压力。二、初试备考详情英语 英语要早一些开始准备,我是大概五月份开始学习考研英语的,最重要的就是阅读理解。首先就要积累词汇量,我的办法就是一开始每天刷两个阅读理解,不认识的单词很多,就把比较重要的单词和语法记在笔记本上,第二天拿出来背一下,只能靠日积月累的功夫,没有捷径,还可以看一些关于考研英语单词语法的书。一开始不要妄自菲薄,这样反而会影响自己的动力,另外,想要考985的研究生必须要不偏科,因为考研不仅要总分过线,单科也要过线。第二轮开始刷真题,一开始可以慢一点锻炼做题方法,等到真题二刷的时候就要控制好时间了。英语作文可以稍微晚一点做准备,我自己写作文的能力还OK,所以没有过多的准备,考前一个月背一些范文或者结构较好的句子就可以了。政治我开始练习政治也不是很早,大概是在八月份,也就是暑假结束的时候。关于政治没有什么太能谈的经验,就跟着老师,一步一步的来。政治主要拉分的是选择题,要想拿高分就把选择题多练一下。主观题背肖四就行了,时间比较充分想拿高分的的可以早点开始,中规中矩的分数可以晚点开始。数学在数学方面,我跟的是新祥旭一对一的老师,从基础班开始就跟上了,一直到强化班、冲刺班,相当于全程班。然后最重要的是跟着老师记笔记!准备好一个比较厚的本子,因为内容还是挺多的,后面还会有历年真题的专题串讲,专题串讲,干货很多。最后就是干真题,做做预测模拟,但预测题适度即可,不能重点放在押题上面,那就本末倒置了。专业课我建议各位专业课尽早开始复习,5月份就应该开始看课本和做课后题了,邱关源那本书内容繁杂,很多内容964是不考的,课后习题的不需要每题都做,做一些有价值的即可。大家要注意仅仅是课后题肯定是不够的,还需要自己买很多题去做,只有经历过难题的洗礼后,考试才不会慌张。真题肯定是要做的,新祥旭报班的话是可以免费提供的,主要是直系的学姐学长一对一的进行辅导,所以在复试的时候也是有很大的帮助。虽然电路是理工,但是总结仍然是必须的,包括各种题型和套路。三、小结考研的漫漫长路是要靠我们一步一步地走出来的,我们把未来规划的再美好那也只不过是虚无缥缈的一种想象。希望所有的考生们能够真正的拥有梦想,并且付出努力去实现它。

及时爱

考研东南大学的可以看下:2019年学长、学姐成功上岸经验分享!

想必,大家等疫情结束后第一个想看见的就是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吧:2020考研初试成绩已经公布,相信很多同学的辛苦付出都得到了回报,但无论初试成绩理想与否,都要在接下来,调整好心态,向着复试再出发。为了更好地帮助广大考研同学们准备复试工作,东南大学研究生院分享了几位成功上岸的学长、学姐他们的复试秘籍。大家一起来看看吧:陈珏 | 2019建筑学院 建筑技术科学方向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要多向已经上岸的学长学姐们请教。面试一定要提前了解好具体内容,在建院一个好的自我介绍PPT是特别重要的(可以通过PPT引导老师提问题)。只要自信地展现自己的专业性和对学习的热情,就一定可以成功的!可以先通过院网或学长学姐了解下自己心仪的导师和比较兴趣的方向,也可以提前做一份简历介绍自己的情况和对专业的认识,准备一些相关的作品集。我是在出初试成绩时就立马联系上导师的,一般不太建议太早联系老师,可以通过邮箱联系老师。孙向阳 | 2019能源与环境学院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能环学院复试中,面试和笔试比例分别是40%和60%。面试部分主要分为英文自我介绍,英文提问和专业课提问。英文自我介绍时长控制在3-5分钟左右,内容可以按网络版本、并结合自身情况叙写,最重要的是背熟。英文提问部分,重点是对专业内的英文名词要熟悉,问题不会很难。专业问题部分抽题作答,两个科目《工程热力学》和《流体力学》分别抽题;这部分重点是对书本内重点知识点的熟悉,题目一般都是书上的内容,不需要花过多时间;如果抽到的问题不会,可以选择相关的内容作答。笔试包括简答题和论述题,重点是对课本和本科教学PPT里知识点的熟悉。可以结合往年真题多多背诵,考试时要具体、有逻辑地作答。一位仙女 | 2019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联系导师宜早不宜晚。初试结束后,如果能够确定自己可以进复试,可以提前联系导师。发邮件的时候要注意格式,邮件主题要清楚,发件人改为自己名字。另外,写邮件口吻要谦虚,尽量能在短短一段话里写明自己的目的,简要介绍自己的情况,本科具体的经历等内容可以以附件形式添加在邮件里。材料学院的复试包括笔试和面试两个部分。笔试我考得是《材料导论》,考察的重点是书本上的知识以及一些延伸的开放性问题。备考复试时要仔细阅读书本、认真背诵。此外,笔试还包括一篇专业相关的英文段落翻译,建议将本科学习的专业英语课本里的文章拿出来进行翻译练习。面试分组进行,每个人二十分钟左右,包括两分钟左右自我介绍、英文片段现场朗读翻译和老师提问。面试的准备可以围绕本科实验和毕设来准备。保持放松,清晰流畅地表达自己,相信你一定会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张霁扬 | 2018交通学院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复试笔试的科目是《交通分析》,主要考察运筹学的相关知识。复试面试包括英文面试和中文面试(报考苏州联合研究生院交通专业的同学只有英语面试,但需要在复试期间多考一场类似雅思考试形式的英语加试)。《交通分析》笔试的准备侧重于计算题。面试中,中文和英文都会涉及自我介绍和专业知识回答,大家要重点准备1分钟左右的自我介绍,突出自己的亮点。专业知识回答尽量简洁明确,如果遇到自己实在不了解的问题,可以大方地承认这是自己之前知识的盲区,说一点自己的理解,切忌在不懂的问题上逞能。最后准备一些重要的交通工程相关的英文专业术语,以备英语面试时被问到。不同的研究生导师在主攻专业的领域上可能有挺大的区别,所以在选择导师之前最好能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根据自己的方向去找合适的导师。学院官网、认识的同学、做过的SRTP以及自己曾经上过的课程都可以是获取导师信息的好途径。陈碧琪 | 2019医学院 临床医学专业医学院专硕笔试考的是《诊断学》,满分150分,建议外校的考生可以联系一下本校的学长学姐画一画重点。面试成绩=专业外语及英语听说能力60分+专业知识及技能60分+综合能力30分。关于专业英语:学校会提前一天左右在官网上公布面试组相对应的一篇英文文献。你需要理解这篇文献,并做成ppt,在面试当天展示。建议有能力的同学尽量用英文做ppt,用英文展示,并尽量做到脱稿。我们学校复试成绩所占比重还是很大的,即使初试成绩排名不理想的同学,好好把握住复试,还是可以逆风翻盘的。学弟学妹们好好准备,9月份我们东大见!刘佳琦 | 2019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通信网络安全方向网安学院的复试是笔试和面试,最后综合得分为初试50%和复试50%。初试的分数折算后分差就很小了,所以复试不能掉以轻心。复试是有《C++》和《信息安全》两门可选的。去年《C++》主要考编程,《信息安全》偏概念,难度不会太大。面试最好准备好英文自我介绍(但不一定用得上),英语问答不会太难。老师提问的重点是从项目经历、竞赛经历到专业知识。有项目或竞赛经历的同学,最好再熟悉一下项目或竞赛。面试好好准备,放松心态。建议联系导师越早越好。初试出分确定能过线后,马上就可以尝试联系了。在咨询学长学姐的时候,可以重点咨询自己明确的兴趣方向,或青睐的实验室风格。来源: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研究生会学术部 责编 | 常雅晴 卞咏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东南大学研究生会 | 宣传与新媒体中心

埃德加

考研择校分析 —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等学府之一,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素有“学府圣地”和“东南学府第一流”之美誉。学校建有四牌楼、九龙湖、丁家桥等校区。东南大学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985工程和211工程的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2017年进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名单。东南大学在985院校中处于中游水平,全国排名20位左右。建筑学院对于学建筑学的同学来说,东南大学就是殿堂级的学校。学院的学科建设、专业培养、师资力量甚至能和清华大学媲美。东南大学作为著名的建筑老八校在国内都是顶尖的,校园建筑也很有特色,像致青春、人民的名义等等很多热播的电影电视都是在东南大学校内取景的。建筑学是国家重点学科,东大最强专业之一。从考研的竞争情况来看近些年建筑学学硕统招人数越来越少,这就意味着保研的人数越来越多。东南大学这两年的复试线都是360分,18考研的均分373分。报录比倒还好,不是很高,去年报录比7:1左右,但是考东南大学建筑学的同学实力都比较强,想考这个专业的同学要好好准备。东南大学的风景园林学也是全国顶尖的专业,全国能排前五。但是统招人数太少了,这两年都是统招1-2个人,而且报录比很高,不是很推荐考,相比较考学硕,研研更加推荐考专硕,难度要小很多,学硕说实话稳定性太差了。城乡规划学也是东大很牛的专业,全国排名前三,而且东大是建筑老八校,建筑设计底蕴丰厚,所以在城市规划与设计方面特别好,毕业生薪酬也很丰厚。考研的竞争还是蛮大的,18年的统招人数比去年少了两人,复试线比17年高了25分,18年的均分高达385分。难度要比专硕大很多。美术学这个专业艺术学院也有,但是和建筑学院的研究方向不同,学习建筑离不开美术,所以如果你爱美术,还对建筑有兴趣,那这个专业你完全可以考虑一下。但是招生人数很少,分数很高,有实力的同学报考。交通学院东大的交通学院是很牛的学院,因为全国第一的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就在东大,力压很多交通类的高校。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是全国排名第一的专业,考研难度是不是很大呢?答案是肯定的,虽然今年的复试线比较低才340分,但是去年的分数线高达380分,而且今年的数学考研难度大,对专业的分数影响也很大,很多学校考数学的专业都有30分左右的下降趋势。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二级学科很多,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就按一级学科分析。这个专业招生人数还是比较多的,今年统招人数41人,均分370分,超过复试线30分。专硕的招生人数更多,近几年招生人数都是50多人,今年复试分数线320分,均分354分,比学硕要简单些。土木和测绘类的专业,专业代码081400,081600。统招人数都很少,这两年统招人数都是个位数,主要是推免人数比较多,都超过50%,表格里没有体现出来,但是也和大家说下。今年对比去年各个专业的复试线都下降了很多,均分也下降了很多,19考研的话还是得看数学的难度,预计分数会有一个比较大的提升。土木工程学院东大的土木工程肯定是国内领先的,全国排名前五,毕竟建筑老八校的底蕴还是很强的,而且是土木类的专业和建筑的关联性还比较大。土木工程专业招生人数比较多,无论是学硕还是专硕。学硕的今年的复试线是329分,但是大家要注意的是,这个是结构工程这个二级学科的复试线,结构工程是国家重点学科,也是土木工程这个一级学科最低的复试线,其他的像桥梁和岩土的复试线都在360分左右。土木工程学硕的考研难度比较大,今年均分365分,但是这个也要区分来看了,像结构的就要低点,岩土和桥梁的就要高点。专硕今年复试线才300分,统招64人,报录比也不是很高,但是均分高达365分。力学难度要小很多,今年统招人数22人,才9个人进复试线,其他的同学都是调剂来的。东南大学的市政工程很好,毕竟是土木的二级学科,但是招生人数比较少,今年统招7人,还比去年多两人,今年复试线338分,均分357分。管理类的专业一个是管科,考研的大热门,难度很大,报录比超高,统招人数都是12人,今年的复试线378分,均分390分。还有一个工程管理是考管理类联考的,今年均分221分,管理类联考总分300分,考试只考两门课,考试难度比较小。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南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这里有三个二级学科招生。分别是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和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和微电子学统招人数都比较多,从18年的分数上来看考研竞争也是比较大的,无论是复试线还是均分都比较高。电路与系统分数到不高,但是招生人数太少了才统招2个人,想考的同学需要做好高分的准备。或者就考虑下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电路与系统,每年都统招十几个学生,考研的难度和电院的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差不多。光学工程分为学硕和专硕,招生人数差不多。但是学硕要比专硕难,表格中的数据中可以体现出来,大家可以在表格中参考这两年的考研情况。自动化/计算机学院东大的双控是国家重点学科,偏于工程控制。在这方面的历史浸淫颇深,凭借多年来打下的深厚功底运作到现在。老一辈院士钱钟韩,冯纯伯为其在国内赢得了很高地位。现在的人才梯度建设也不错,有田玉平,郭雷等,CIMS更是国内独领风骚。就业不用说了,形势非常好,自动化又称万金油专业,而且东大的自动化,实力雄厚,毕业了前途无量。今年的统招人数高达32人,比去年多了14人。这个专业其实是考研很热门的专业,今年的复试线才310分,比去年的374分低了64分,而且均分也不是很高,对于东大来说358分真不是一个很高的分数。但是大家要注意下,选这个专业还是需要谨慎些,因为很多同学看到今年的考研情况,难度不是很大,都去选它了,毕竟是985的国家重点学科。所以提醒下想选这个专业的同学要做好竞争大的准备。控制工程是专硕,从今年的考研情况看虽然均分比学硕高些,但是考研难度还是比学硕要小点。19考研实力弱点的宝宝们可以考虑下。但是均分也高达380分左右,难度还是很大的,不是很推荐考。相比较学硕更推荐大家去考专硕,第一专硕招生人数很多,今年统招38人,第二均分才350分,这个分数和很多211学校类似,而东大毕竟还是比较好的985学校,结合东大在我们华东地区的名气,而且长三角的IT企业又很多,性价比还是很高的。生医、机械、电气学院这三个学院的硕士点都比较少,所以就放在一起分析了。东南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是国家重点学科,全国第一,专业实力强劲。像很多医疗类的大企业比如西门子这些都会招东大的硕士,就业没有问题。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今年统招人数18人,比去年多了5人。复试线310分,比去年低了55分,今年均分350分左右。机械类的专业也是东大比较好的专业,机械自动化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而且机械类的专业是考研的热门专业。从招生人数看无论是学硕还是专硕招生人数还是比较多的,但是对比去年的话招生人数都有减少。而且机械工程的学硕在今年工科考研分数大环境都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反而上升了,可见今年的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但是这个竞争还可以接受,和南航南理工类似,具体怎么选择看大家了,但是前提是比较下专业课的难度。专硕的话比学硕简单,具体数据大家参考表格,还是很推荐考的。电气类的专业也是两个专业招生,一个是电气工程的学硕还有一个是专硕。东大的这两个专业招生人数还是比较多的。从考研竞争情况看也和一般的工科类专业类似,由于数学的影响复试线和均分下降的都比较大,具体的数据大家参考表格。这个专业也是考研的热门专业,主要是就业太热门了,东大的毕业生一般可以去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力设计院、电力试验研究所、电力公司所属单位工作,也可以到国民经济建设各部门、高科技公司及高等院校从事科学研究。人文学院其实理工科类的院校聊文科的专业还是有点奇怪的,但是我知道你们会选这些专业的,而且一定会选的。因为考研难度小啊,对吧!其实有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观点,考理工科的文科专业或者考文科类的理工科专业。的确有时候是简单点,但是有一点是需要大家注意的,因为有这种观点的同学不少,但是往往这些理工科学校的文科专业招生人数都很少,正常情况下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还是会出现某个专业报考人数爆表的情况。东南大学总体的报录比其实不是特别高的,在4:1左右。录取东南大学大部分都是江浙沪地区的一本或者211、985的同学。这些同学综合素质还是比较好的,对于很多同学来说即使是8:1或者10:1难度都很大了。从表格中也可以看出来,像报考比较热门的中国语言文学、心理学专业、社会学类的专业统招人数都是个位数,而且今年的很多专业的复试线对比去年很多专业都下降了,但是很多专业分数都在370分左右,对于19考研来说挑战还是比较大的。这里只是介绍了东大的部分专业,东大的强势专业其实还有很多。今天还是抽空写的这篇文章,做的不是特别全面,大家对于其他专业有问题的话,也可以在后台问研研,东大的各个专业也提供专业课一对一的辅导,感觉专业课备考存在问题的同学可以找研研帮忙。至于各个专业的专业课真题大家可以去东南大学的各个打印店转转,或许会有惊喜哦!总结:和南大一样,东大作为一个实力强势的985,考研难度还是很大的。从它的招生可以看出,东大接受的推免生占比更多,只有专硕推免相对占比少一点;热门专业报录比极高,收分也很高,建议具有一定实力的同学报考。

其于物也

东南大学2021年能源与环境学院考研经验分享及指导

一、你为何而考研?其实每个人选择考研的时候目标并不是很坚定。的确,20岁的我们也没什么能力能够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的,当然一些大佬除外,所以前期推动我们考研的莫非不是不想进入社会工作、继续在学校呆几年或者是提升学历为了更好的去工作,以上都不是我的理由,我的理由似乎听起来很奇葩,在某一天看见学长学姐为了考研那么努力那么奋不顾己,我不经意想起自己在川大的本科生活,似乎从来没没有认认真真的学过,好像似乎自己也回忆起来没什么值得回忆的成功示例,于是我就这么决定考研了,只是单纯的想再为自己拼一次、为自己的本科生活加上最后一个值得回忆的句号。这个信念让我支撑到了考研结束,所以也希望学弟学妹们再决定考研的时候,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考研,因为有目标的人会更有执行力,更有效率。二、初试建议1、政治政治复习是暑假留校期间开始的,全程跟的是肖秀荣,后期背过徐涛的小黄书。对于政治是否需要观看视频,我觉得要根据每个人的复习进度和学习方法而定,在我看来,肖秀荣精讲精练的配套视频看与没看的区别并不大。1000题是巩固基础的,可以多做两遍,但是重点是不断降低错误率,后来我同学给我分享了其他老师的卷子,只做选择题来熟悉不同的出题风格。主观题毋庸置疑需要背诵,我选择的是肖秀荣的肖四肖八,后期跟风还背了小黄书,由于时间原因我只完完整整地背了肖四以及肖八选择题。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多多准备是没有坏处的,把肖四和小黄书结合起来记忆效果会更好,因为谁也不知道今年哪位老师的题押的更准。2、数学数学可以说是我的头号难题,所以在四月至九月所有大块的时间都交给了数学,四月到六月,两个多月的时间看完了高数以及现代课本并做了一遍课后习题。进入暑假后,一边看视频一边做李永乐的660题和配套练习册,在这期间进度极慢,经常是一上午或下午只能做三至四题(暑假期间,我把每天的上午和下午都交给了数学),这样的进度让我十分恐慌,但是我还是坚持了下来,告诉自己要弄懂每一道题,不能求快。直到十月份我才做完了660,开始了真题模拟,因为担心时间不够用直接开始从2000年做起。真题马马虎虎的刷了两遍,一直很急躁。后来去考研文库里找到了历年真题我就一直模拟考试一直练习。3. 英语关于英语,英语对于我来说,我的经历告诉大家,死磕真题!我就关注了新祥旭的一个考研公众号,视频看阅读理解的视频就够了,其它的用课余时间最多加上早读的时间来看就够,纸质版资料就好好搞定真题阅读理解部分,一篇阅读理解要学到哪些东西,单词可以学到,长难句也可以学到,那么其它的考试题型完形填空、新题型还在话下吗?不在的,这取决于你的真题消化程度。考试时间安排在下午,那么我们平时的复习也完全按照考试的时间来就好了,中午为了下午能够有个好的复习效果也尽量休息一下,买个抱枕或者去寝室躺20分钟,都能够达到休息的效果。4.专业课(传热学):传热学的考试主要有四种题型: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分析题、计算题。计算题我觉得也是基础题,所以我觉得传热学考试特别注重基础,所以我当初是把书给仔细过了两遍的,然后重点的话主要是热传导中的导热微分方程的一维应用,还有非稳态导热的集中参数法,第四章的数值传热主要是分析题,只要把书上的题目以及推导过程看一遍就可以了,热对流主要是一些公式的应用、圆管、平板对流等,主要弄清楚公式的应用条件,热辐射也主要是辐射方程,换热器也有一个计算题,主要是顺流换热和逆流换热弄清楚就行了,至于辅导书我推荐西交王秋旺老师的要点与解题,我觉得把这两本书给仔细看了,然后再把真题做玩并总结完之后,130分+基本上没什么问题了。三、复试经验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专业课一共考五门。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必选,剩下的科目官网有写,复试也是有真题的,选择的几乎年年考的一样,背就可以了,大部分是简答题。面试的话,大家水平差不多,不用担心。复试等学校分数线出来复习就可以,一般在2月15号左右,不用太紧张,笔试第二部分说过了,详细说一下面试,面试的时候每个人抽编号,过程中不需要自我介绍,导师也不会问你的名字,面试分为四个小组,每组五分钟。考试比较公正公开大家也可以放心,就是一定要摆平心态不要紧张就可以轻松过关了。

大海啸

2021年东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高分考研经验指导(含参考书)

一、学校、专业抉择确定自己打算考研后,接下来就该选择专业及目标院校——先选专业,再选院校。如此多的学科门类又该如何选择呢?我的原则是本科所学专业优先,跨考需谨慎——选择继续在本科所学专业深造会使你初试专业课的备考得心应手,复试时也不会被老师“特殊照顾”。如果对某个专业有特别兴趣,那你跨考之前需要考虑相对于本专业的同学自己有什么优势,导师为什么会选择一位跨专业的学生;自己的爱好是不是一定要作为一门专业来学习;所跨考专业与本科专业的就业差异;自己能不能承受一年努力白费的结果……如果你纯粹是因为自己本科专业毕业后的薪资待遇不满意,渴望更高的薪资待遇而选择目前比较热门的比如经济金融、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专业,我想你在作出跨考决定之前则更应该慎重。原因其一是所谓的“幸存者偏差”,眼见虽为实,但眼不见未必为虚,一位光鲜亮丽者的背后可能遮住的是众多衣衫褴褛的人,这些你没有看到;其二是热门专业竞争相当激烈,考研名额对于本专业的学生都是僧多粥少,跨考难度爆炸增长;其三是世界是运动的,当今的热门行业在你三年毕业后是否还是热门,就业机会是否会趋于饱和……这都是值得考虑的问题。跨考的两类同学,如果考虑清楚了仍然不渝此志,那就加油干吧!院校选择选择就一个原则——明确需求,量力而行——根据你的需求和能力确定自己应该考取什么层次的高校。二、考研复习考研政治:这个和大多数一样,我也是9月份才开始的,强化课加定期翻开讲义。再加肖大爷的1000题,我没有那么快的速度,1000题我也就是做了两遍。等到肖8出来的时候,就是狂刷选择的时候了,基本上徐涛老师的等等选择题我都做了,对答案把自己错的都再记忆一下,这个时候一定要多做选择题,找做题的感觉,当然重心还是肖大爷上面,肖8的选择的知识点我都会挑出来背诵的。这个时候可以慢慢开始背诵主观题了(我个人是比较承担不了风险的人,所以背客观题比别人提前一两个周),最后就是肖大爷的年度发挥了,肖4出来之后,把肖4的客观题归类整理一下,就可以开始背诵了,可以说客观题肖4够用了。我一般比较求稳,所以还会去考研文库看各位大佬的经验分享和考试心得。英语一:寒假开始的单词部分是要每天都要记忆的,先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把恋练有词的前十个单元的意思以及各种转化分清记熟,相近的单词、前后缀之类的一定要分清楚,这是考研最核心的词汇,我去年翻译就吃了其中一个单词的亏,一直搞混淆。另外还可以关注新祥旭的公众号,里面任何关于考研的热点都会第一时间发布。还有很多关于考试科目复习的方法和技巧。至于做题部分,真题就是最好的辅导书,有了一定的单词积累就可以开始做真题了,真题每一道题,每个不认识的单词都要用心去搞懂,结合技巧和文章的思想脉络搞清楚,一定要自己思考,英语每天都要花两个小时,时间可以不多,但是要保持状态,到后期要做到,不用看文章完,只看题目选项你就能大致猜到文章的思想内容和错误选项。在十月份以后可以开始背作文(不建议太早开始,后面都忘了),不建议背那个厚厚的作文书,记一下每个类型作文需要记忆的模板以及平时做阅读要注意搜索其中的好句子,然后自己尝试去写并且对着范文修改,每个类型的作文试验两次即可。专业课:专业课复习资料一般包括历年真题、学校内部的上课资料、学长学姐的笔记等,多多益善。但除非是非常热门的专业,比如法律,否则专业课的资料多半要靠自己去搜寻。在今天这个互联网时代,这考验的是个人的信息检索能力。在网上搜寻专业课资料无非借助以下几个工具:各搜索引擎、QQ群、各考研论坛、学校贴吧、淘宝、闲鱼、考研的微信公众号等。此外,专业课复习资料的寻找不像公共课可以做到完全“白嫖”,受限于渠道和资源量,有时也不得不花费一定数量的金钱去购买。具体的方法这里不过多阐述。总之,专业课资料早起来或许不那么容易,但只要有心总是能找到的,最不济也能坐个火车去目标院校询问同学和老师。参考书目:983 工程流体力学(水力学) 《工程流体力学》(水力学)(第3版)(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闻德荪、黄正华、高海鹰、王玉敏编。三、最后总结既然你选择了考研,那你就得有百折不挠的勇气,你要在考研这个孤独的长跑过程中咬着牙坚持下去,遇到各种嘲讽、怀疑,希望你能顶得住;遇到各种困难、挫折,希望你能顶得住;遇到各种踌躇、压力,希望你更能顶得住。肯做到,能做到,便是进取!最后祝愿各位考研成功!

国为虚厉

东南大学艺术学理论2021考研经验及备考指导

一、学院介绍东南大学具有悠久的艺术教育和艺术研究传统。早在两江师范学堂阶段,著名书画家、艺术教育家李瑞清校长就在此设立图画手工科,开我国现代艺术教育之先河。其后,著名音乐教育家李叔同、著名戏曲教育家吴梅、著名美学家宗白华,以及徐悲鸿、张大千、傅抱石、陈之佛、吴作人、吕斯百等艺术大师都曾执教于此,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所在的艺术学科于2007 年被教育部增列为国家重点学科,是我国首家也是目前唯一设在综合性大学的艺术类国家重点学科。自“十五”开始,连续三届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学科。自2006 年以来,东南大学艺术学科一直在全国排名前三位,其中艺术学理论学科长期位居全国首位。2013 年,在艺术学成为独立学科门类后的首次学科评估中,我院的艺术学理论名列全国第一。学院学生在国际性、全国性及省级设计大赛中获各类奖项200 余项,各类设计专利近千项。学院实验中心有工业设计实验室、工业设计模型实验室、动画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摄影实验室等,有完备的教学实践、实习设备和基地;拥有8 家国内知名的美术创作与研究、工业艺术设计、动画创作与制作的单位为支撑的研发和实习基地,探索出了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有效模式。艺术学院的毕业生已遍布海内外,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出非凡的业绩,许多毕业生已成长为我国艺术学科的领头人。二、专业课参考书《艺术学的理论与方法》王廷信东南大学出版社;《美学十五讲》凌继尧著,北京大学出版社《艺术概论》王宏建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三、专业课经验东大参考书较少,在专业一是《美学十五讲》和《艺术学的理论和方法》,首先,第一本书不是严格的教材,属于通识类书籍,语言比较优美,但是对于没有接触过美学的小白来说可能理解上是有难度的,所以这里强烈推荐大家再去准备两本书,一个是朱光潜的《西方美学史》一个是叶朗的《中国美学史大纲》,这两本书属于美学的基础必备教材,很多高校美学专业以及艺术学理论的考研都将其作为必备参考书,但是东大并没有(想哭),这个也是我在新祥旭一对一的老师推荐我的经验,以避免入坑。有精力的还可以看宗白华的《美学散步》等等。其次,第二本书属于论文集,是很多业内知名学者的论文,可能初看有点难理解,建议在补完相应的艺术史、美学、艺术概论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再去看效果会更好,不懂的没关系,可以先划下来,等后期知识储备够了,再去读的时候说不定就一下子理解啦。艺术概论是必备的书籍,有很多版本,东大的是王宏建版本的,这本书比较容易理解,也有一定的体系和逻辑,可以自己整理一本笔记,方便后期背诵,如果没精力就买别人现成的。不论什么办法,只要是把知识点掌握就行。如果是跨考的同学对艺术史、美术书不了解,可以同步找关于中国美术史和西方美术史的教材或者笔记,辅助艺术概论。这个科目考试不太难,尽量冲刺高分。还有真题也很重要,很多知识点在这些书都找不到,所以建议早点看真题自己心里关于出题难度、出题风格好有个数。四、复试经验复试占总成绩的50%,和初试的比重一样。复试=笔试+面试,笔试和面试的分值也是各占一半。笔试的内容由三道论述题组成。面试包括自我介绍+英语提问+专业课抽题+老师自由提问(面试总分150分,英语占40分)。笔试是三道论述题,考察范围和初试差不多,一般没有很难的题目,只要认真复习了是完全可以答出来的,所以笔试方面不用特别担心。但是注意噢!我说的是不用“特别”担心,绝不代表就可以不管它就把书给扔了。复试对于初试分数不是很高的同学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一不小心可能被刷掉,考的比较高的同学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考试时会是什么情况还不好说。对于笔试,需要“稳”。首先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初试和复试的指定参考书肯定是一定要掌握的,在此基础上还要去系统的补充知识,包括美术史/美学基础原理/美学史等,还有其他艺术理论类的书,哲学类的也可以看看,对书目的选择尽量中西和古今都照顾到,不要有明显的短板。还有就是对于这些基础性、原理性的书,不能看的乱七八糟的随便翻翻就放一边了,要系统性的看,并掌握大纲和框架,不要一盘散沙。比如书籍的作者(年代/主要观点/所属流派等)--书籍的成书背景/主要观点/使用的方法/意义等 这些要心中有数。如果一本书虽然是从头看到尾了,但是合上书对这些问题还是一无所知,那么就要想一下自己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所以,其实还是那句话,看书一定要用脑和用心,只用眼睛是不行的。而且进入任何一个学科,都要以学科中的基础知识作为铺垫,这也是专业人士和业余爱好者的分水岭。对于要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同学来说,基本功如果不扎实,那么在日后的学习和研究中是会遇到一些麻烦的。不仅是知识量,知识体系和思维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而思维混乱/逻辑欠缺/语言表达能力弱则是比较不利的条件。

蹲循勿争

东南大学公共管理2021年考研经验和复习建议

日子过得很快,如若不是再次翻翻日记,我可能已经把考研的那段清晰记忆给模糊掉了。我想趁着还记得一些,写下来,供自己怀念也好,又或者能被些许人看到,给后来的学弟学妹们一点方向一点安慰就是更好不过的事情了。英语二的学习主要是真题为主的,我是先做的英语一的真题,我买了黄皮书的英语一+英语二,英语一我主要是做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英语一和英语二这里还是相同的。我英语一基本上刷了3三遍,我才开始英语二的真题刷题,从英语一到英语二的转变还是比较大的,尤其是阅读理解部分,我自己觉的我都读懂,就是做题做不对,就花时间找出问题所在,是哪里理解错了,还是解题方法有问题。对于199管综的复习。数学的备考就是陈剑的高分指南,按照前言的指导做就行,先把全书的基础题型部分从前往后做完,然后在做下一部分之前把前一部分的错题重新做一遍,最后做拔高的部分。一定要注意做错题,可以不整理错题本,直接在书上标好就行,反复刷。高分指南我大概前后粗略地刷了5遍左右,特别是排列组合概率部分,这部分是难点易错点,一定要好好刷几遍。等到9月左右要开始做真题和套题,一定要计时做,争取控制在1小时以内。一周两三套就行,剩下的时间刷错题。逻辑部分的话我一直跟着鑫全的课程,最主要的是把老师每次讲的内容弄懂,一开始不需要大量刷题。要跟上老师的思路,多思考。其实一开始,我也觉得对逻辑特别没把握,感觉有点靠运气。但到最后老师讲完真题,我自己又过了五六遍真题,找到规律,考前的一周大概一到两天做套模拟题练手,然后做错的地方回归真题,按真题套路找问题所在。写作的话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分册讲解挺详细的,仔细研读上面的例文,把握结构,形成自己的模板。前期想看看例文的写法,后面就要自己动笔写,切忌光看不练。利用好真题资源,每篇都不要浪费。先看题目自己想想哪里有问题,再对照答案看找的点是否准确。一些好的题目可以隔一阵再写一遍。大作文类似中学时候的议论文,但是也要早点开始积累素材。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多看多记忆,写的时候才会有话可说。建议自己准备一套模板,每遇到一个话题就按照那个固定的格式和结构安排行文。写作高分指南上有一些重要的话题,可以想想给出这个题目要怎么写,列出大概提纲。关于真题,这里给大家推荐个考研资讯网站,叫考研文库,里面有各个学校各个专业的考研真题。关于考研辅导的问题,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考虑新祥旭一对一考研,新祥旭安排的辅导老师,虽然是研究生,但是讲课经验特别丰富且对专业的理解非常深厚。大家还是要自己主动思考,方法是要自己总结的,但是勤奋是每个人都必须的。没别的好说的了,大家加油吧。愿大家的付出都有收获!

狗侦探

东南大学应用统计2021考研经验及备考指导

数学学院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在国内的影响逐步提高。在2006年全国数学一级学科排名中列全国第23位。应用数学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学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6项,发表SCI论文二次进入全国高产机构行列。曾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统计局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等奖励。数学学院拥有数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及硕士点、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及硕士点、数学博士后流动站、应用数学江苏省重点学科、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点。下设应用数学、基础数学、概率与统计、计算与运筹及高等数学5个教研室;数学、应用数学、应用概率统计、金融统计等4个研究所。在2006年全国数学一级学科排名中列第23位,发表SCI论文二次进入全国高产机构行列(全国18位,全国16位)。数学学科论文排名指标2010年和2011年两次入选ESI。2011年的ESI排名,在国际上榜的200个科研机构中位列第154,在中国上榜的17个科研机构中位列第14,其中在中国大陆上榜的12个高校中位列第10。2012年以来,我院数学学科ESI论文排名持续进入全国前10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7项,多项研究成果获奖,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各1项、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卓越研究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统计局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2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专业课应该是复习最心酸的一门课了,当确定好学校后,找不到学姐学长,千辛万苦找到后,买完专业课真题发现是个骗子,最后还是找了新祥旭一对一,由他们来安排学长学姐,三方协议来保障权益,才终于有直系的学长学姐来辅导,资料真题他们也提供。根据理学院官网所给的参考书目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版)》(梁之舜)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版)》(盛骤)两本书,但是这两本书有很多重复的地方,所以我主要看盛骤的那本,梁之舜的没买(最后考试表明,梁之舜中的充分统计量和多元回归很重要),所以可以把盛骤那本书里没有的看看。贾俊平的《统计学》主要注重对知识点理解和简答部分,其他部分可以不看。最初我是按理学院发布的大纲顺序一条一条地看,做笔记,花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后来看到真题后,还是蒙了,很多知识点看的不够透彻,所以我建议大家可以先浏览一下真题,看看大致考哪几章,怎么考,然后在看书的时候就会有侧重点的去复习而不是盲目的看书。如果觉得真题太少,没有做题量的话,可以考虑把概率论书后的课后题挑几个比较经典的写写。关于学习计划:学习时间和学习计划是要在备考过程中不断寻找的,很少有人能一开始就制定完美的学习计划并且全部完成,要结合自身情况不断的改变。比如,今天布置的任务太多了很难完成,那明天就布置稍微少一点,如果今天提前完成,可以再稍微加一点小任务。这样每当做完一项任务,就会有一分成就感,而又不会因为完不成而受挫。除此之外,应该先设定一个大目标,再细分成一个个小目标去攻破。关于时间效率:其实我不是很建议每个人都在教室里呆十几个小时,我认为学习讲究的是效率而不是时间长度,在自习室有很多人早早地过去背书,最后一个离开教室,但是真正投入进去学习的时间又有多久呢?当学累的时候,可以去走廊上看看风景,放松一下,每周也可以腾出半天时间睡一觉或者出去放松,毕竟考研是长期战,一直绷着不会有很高的效率。关于心理调整:有很多人考研失利败在了心理上,尤其是像我们这些二战考生,心理压力会更大,所以要合理的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因为做不出来一道题就完全否认自己,也可以结交一个可靠的研友,每天吃饭的时候吐槽会爽很多,适当解压也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关于身体健康:在备考期间,可能大多数人都会在教室呆的时间比较长而不做运动,比如我备考半年就胖了十斤,所以会很容易生病,平常可以选择走路去自习室或者骑车,尽量多锻炼锻炼身体,不要以为这样会浪费时间,因为一旦生病吃药学习效率会大打折扣,更影响学习,在路上可以想想没看懂的知识点或者早起背的书。如果真的没有时间锻炼,那就每天多喝点热水,饮食荤素搭配好,穿衣不要过冷过热,毕竟身体是奋斗的本钱。

东南大学工业工程与管理2021年考研经验和备考指导

一、前言考研可以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回顾我人生的最重要的两次考试而言,我认为考研给我带来的压力比高考更大。考研需要自己提前决定好学校和专业,建议大家在考研文库看一下历年的招生数据,不要盲目选择。二、复习的详细过程英语我英语基础比较差,笨鸟要先飞,前期很早就开始背单词,在九月份的时候,就开始背作文了。真的是要反复背,不然考场上很难写正确。一手好看的英语字体也很重要,字体不好的可以买本字帖练习一下,会加不少分。词汇方面可以试一下知米或者扇贝,关键在于坚持。再强调一下英语很重要,一定要考到六十分,基础好的最好到70以上。具体要分版块练习,以真题为主,做完了可以做英语一的,不要做模拟,思路不一样。管理类联考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共分为三部分:初等数学、逻辑、写作,我会逐一对各部分进行讲解。数学部分我用的是数学高分指南,很多人说数学跟大学的课本里讲的差不多,其实错了。199管理类联考考的是高中知识点,比如函数、代数方程、不等式这些都是高中甚至是初中就学习过的知识,内容难度不是很高,主要是基于弃学很久,再拾起来就需要花些时间了,我看很多人看机工版的数学分册,其实这两本可以结合起来一起用,因为我基础不错,所以直接用的数学高分指南,因为题目比较多,而且对于技巧提高也有一定帮助,所以我才只用数学高分指南。逻辑这部分就比较花时间了,逻辑精点+真题就是你的学习工具,最好也要上一下辅导课,比如说新祥旭一对一辅导,最主要的核心思想是培养逻辑思维和逻辑框架。逻辑部分要先做逻辑精点,一定要做2遍以上才可以的,这样你才会对逻辑要点,以及出题方式有所了解,然后开始真题训练,通过真题训练,不断训练思维方式以及解答方式,适应考试出题风格。写作培养思维,思想最重要,也是最难培养的,需要花时间来学习,有一定的写作思维,再学习应试技巧事半功倍,无论是理解还是应试都是没问题的。对于论说文和论述文有很多技巧性方法以及模板,模板我不太建议背,太花时间,方法可以学一下。三、小结最后我想说一下,考研是一场持久战,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没事跑跑步,这样劳逸结合,效率反而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