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最好的55所大学排名,陕西这所大学最厉害!隰桑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最好的55所大学排名,陕西这所大学最厉害!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其包括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等专业,我们日常所了解的汽车、飞机等发动机的设计制造也属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范畴,随着太阳能、生物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尤其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领域又有了新的研究方向,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以清华大学为例,其大部分专业的实力都在国内前3,而毕业生无论是教学还是就业,最满意的专业还是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可见,市场急需要大量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类“高端”毕业生。因此,报考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类专业选一所好实力好的学校是必然的。那么,除了清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还有哪些高校的实力一样雄厚呢?在全国100多所开设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类专业的高校中,今天,整理了55所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最好的大学,给大家参考。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最好的55所大学中,3所大学成功入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分别是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这三所大学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同样也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除此之外,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也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从博士点上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最好的55所大学有34所具有一级博士点,7所具有二级博士点。从地区上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最好的55所大学主要还是分布在北京、江苏等地。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最好的55所大学具体排名上看,这些大学大部分隶属于教育部,大部分都是985、211大学,而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大学两所“四非”大学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实力也不错。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在上一次学科评估中,清华大学排名超过了陕西的西安交通大学,但在今年某机构的排名中,西安交通大学大学排名超过清华。西安交通大学具有“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能源动力、能源化工与能源环境两个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而清华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领域也具有多个重点实验室。

大人物

国内车辆工程五大强校

目前,国内开设车辆工程专业的大学有252所,不过其中最有实力、最有影响力的大学非吉林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湖南大学、同济大学这五所大学莫属了。五所车辆工程强校,无一例外都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建设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吉林大学吉林大学坐落于吉林省会长春,前身是创办于1946年的东北行政学院,1958年更名为吉林大学。1960,吉林大学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大学。2000年6月12日,合并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等6所院校组建新的吉林大学。目前,吉林大学是“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是亚太国际教育协会、21世纪学术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的重要成员。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原吉林工业大学汽车工程系)成立于1955年,由原交通大学、华中工学院和山东工学院的相关专业整体搬迁组建而成。学院设有车辆工程、工业设计(车身设计)、热能与动力工程(汽车发动机)、热能与动力工程(热能)四个本科专业,其车辆工程学科是国内汽车领域最早的国家级重点学科,拥有汽车动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院拥有以工程院院士郭孔辉教授为核心的200多名教学和科研队伍,其中教授45人 , 副教授68人 , 含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在读博士生近100人、硕士生500余人、本科生2000余人、国外留学生以及访问学者15人,已累计向社会输送各类专业人才17000 余人。主要研究方向:汽车动态仿真与控制、汽车底盘设计与控制、汽车集成与性能匹配。就业去向:一汽大众、一汽奥迪、上汽大众、泛亚技术中心等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44年,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经过数十年发展,清华大学如今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为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亚洲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清华—剑桥—MIT低碳大学联盟成员,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中国当之无愧的工科第一强校。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成立于1980年,目前,汽车工程系设置的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车辆工程专业还被列入国家高等学校和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有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汽车工程系现有在职教师和职工74人,其中教授13人、副高职称人员28人、讲师22人。中青年教师中有34位博士。此外,还有返聘工作的退休教师26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6人。现有来自国内外的高级访问学者10余人、在站博士后科研人员32人。在校研究生229人,其中硕士生159,博士70人。主要研究方向:汽车动力学、汽车动力系统、先进汽车设计。就业去向:大部分去深造,上汽大众、一汽大众、泛亚技术中心等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创立于1940年,前身是延安自然科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1949年,学校迁入北京。1988年,学校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目前,北京理工大学是“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为“京港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卓越大学联盟”成员。2002年7月,由原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除外)和校工厂一起成立了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2009年,该院更名为机械与车辆学院。目前,学院开设了六个本科专业:车辆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地面武器机动工程、工业工程、交通工程。有教职工326人(教师155人),其中教授45名,副教授、副高级职称人员88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4人,硕士学位教师66人。2007年招收博士生77名,在校290名;招收硕士生233名,在校436名;本科生366名,在校1475名。主要研究防线:节能与新能源车辆技术、无人车和智能车技术、现代车辆理论与技术就业去向:北京现代、一汽大众、一汽奥迪、长城华冠、北汽福田等湖南大学湖南大学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长沙市,办学起源于宋太祖开宝九年(976年) 创建的岳麓书院以及清朝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时务学堂。1926年2月01日,省立湖南大学在湖南工专、法专、商专三校基础上合并成立。1937年7月07日,省立湖南大学由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行政院第1497号指令册立为国立湖南大学,成为当时第十五所国立大学。1949年9月,国立湖南大学被中国共产党接管,并更名为湖南大学。湖南大学由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湖南省人民政府、国防科技工业局四方共同建设,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是国际艺术、设计与媒体院校联盟(Cumulus)、金砖国家网络大学等国际组织重要成员和AMBA国际认证成员。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长丰汽车工程学院)的前身为1908年兴办的机械科,以及由此发展的机械工程系,是湖南大学历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原名为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于2008年6月正式更名为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学院设有车辆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工程力学、工业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建有国家高效磨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全院现有教职工23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教授70人,副教授45人,博士生导师61人,硕士生导师83人。学院在籍学生2900余人,其中研究生860余人,本科生2050余人。主要研究方向:汽车动力学与性能仿真、汽车结构与CAE、车身造型与空气动力学。就业去向:广汽研、上汽大众、上汽研、一汽大众、广汽丰田等同济大学同济大学的前身是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翌年改名同济德文医学堂;1912年与创办不久的同济德文工学堂合并,更名为同济德文医工学堂;1923年正式定名同济大学;1927年成为国立同济大学,是中国最早的七所国立大学之一。目前,同济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由教育部、国家海洋局和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学合作联盟、国际设计艺术院校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国际绿色校园联盟、同济—伯克利工程联盟成员。2002 年4月,同济大学以科技创新和新能源汽车开发为指导思想,以创新科研机制和组织架构为特色,成立了为中国汽车产业全方位服务的汽车学院。学院车辆工程(汽车)专业现共有7个专业方向,分别是汽车设计、发动机设计方向、汽车电子、汽车产品管理与营销、车身与空气动力学、汽车试验学、车用新能源技术。目前,学院在职教工95人,其中教师62人,教授25名(其中22名为博士生导师),副教授24名。学院拥有国家“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万钢教授。在读全日制本科生1018余人,硕士生300余人,博士生70余人,工程硕士生135名,中德学院硕士生22名。主要研究方向:轿车整车集成开发技术、汽车网络化制造、洁净能源汽车。就业去向:上汽大众、上汽研、联合电子、泛亚技术中心等当然,国内还有一些车辆工程强校,如重庆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江苏大学等等。不得不说,江苏大学作为唯一一所双非院校跻身其中,她的车辆工程专业实力可见一斑。

大搜捕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哪些大学实力强?给你三招来判断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其包括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等专业,我们日常所了解的汽车、飞机等发动机的设计制造也属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范畴,随着太阳能、生物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尤其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领域又有了新的研究方向,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最近几年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相对比较热门,每一年都有很多学生和家长咨询相关问题,特别是经常询问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哪些大学实力比较强?给大家三招来判断哪些大学实力比较强。第一招,看一看学校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是不是世界一流建设学科?我们国家有3所大学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成功入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分别是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这三所大学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可以说最牛的。1第二招,看一看学校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是不是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一般是指高校或学术性科研机构,将有限的资源用于某些学科,以实现人才和技术上的突破,在激烈的竞争中占领专科建设与发展的一席之地,这些学科被称为“重点学科”。以下为教育部2007年公布的国家重点学科第三次评估结果,包括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其中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所覆盖的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国家重点学科2第三招,看2017年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评估情况。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参评高校详情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43 所,本次参评42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84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第四轮学科评估结3大家看,是不是通过这三招就能很快判断出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哪些大学实力强?这样大家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高考分数和位次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了。祝大家2020高考金榜题名!感谢大家的关注,高考志愿一点通,分享志愿填报知识,助你轻松填志愿!

船家女

2020大学实力排名: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龙头清华西交大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从学科名字就能看出一二,和机械、力学、流体、控制系统、电子等有很大的关系,就拿我们所熟知的汽车发动机来说,它的的研发与升级都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有密切关系,再比如发电厂、造船厂等所涉及的热物理及动力工程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从这里也能看出,未来就业方向在哪,研究方向在哪。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是我国的一级学科专业,其中的二级学科包括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化工过程机械,大家有这方向志向的可以看下。下面则是教育部第4次学科评估:A+学科高校: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A学科高校: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A-学科高校:天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B+学科高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东南大学.、江苏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B学科高校:北京科技大学、同济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山东大学、重庆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海军工程大学。下面则是校友会给出的排名2019年的,仅供参考,看看就行: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评论留言~(免责及版权声明:仅供个人研究学习,不涉及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诚明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机械专硕2021年考研经验备考指导

一、关于择校和定专业简单的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二战考生,来自于双非院校。一战的时候考东南大学很遗憾的连门槛都没有够着;二战上海交大,交大对初试真的很重视。因为已经有一战的功底又想要在上海发展,复旦感觉竞争应该很激烈,选择了上海交大。大家也可以去考研文库看一下历年的招生数据再做决定,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考研历程。二、考研初试经验英语:我的经验可能更适合于英语不好的学弟学妹们。单词当然越早开始越好,考研大纲词汇5500,你背谁的单词书不重要,重要的是背。考研前我只知道主谓宾和主系表,考研真的让我的语法知识突飞猛进。长难句重在分析,可以把语法书上典型的句子多翻译几遍。真题真的真的很重要,尤其是近三年的,英一做完了可以买英二的来做。阅读前期可以每天做一篇,最好把整篇文章翻译下来。再分析选项,正确以及错误的原因。思想政治理论:政治建议从九月份开始复习,而且政治的复习比较简单,跟市面随便哪个老师都可以,坚持到考试前一天就行了。政治资料的话没必要买太多,真题基本没有什么价值,政治从九月初开始复习每天顶多花一个半小时就够了,不能再多了。后期把肖四背一背就不会太差。专业课我专业课选的是815,在新祥旭报了一个一对一的辅导班,根据学姐学长的建议选的,她们说815能考高分就选了这个,后来事实证明确实是这样的。815考130以上的挺多的,809考110都是高分了。专业课吃透教材刷真题,课后题,期末试卷。815关键在于理解,理解之后做题并不难。815的题型并不是特别固定,每年都有几道题是以前出过的。数学我发现很多同学从前一年就开始学习复习数学了。数学真的难!请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把数学扎扎实实的给学下来。前期:重基础,重基础,重基础!刷题,刷题,刷题!我买了数学的全套课本,一页一页根据考纲一个一个概念自己看过去的,课本对于概念的讲解是非常清晰的。中期:数学需要集中复习刷题的时候,我甚至在暑期有半个月停掉了专业课。《闭关修炼》良心推荐,完成了闭关的时间之后,我自己能够感觉到自己的数学终于脱离轨道实现了起飞。后期:考研30年真题卷是真的要自己卡着时间去做一做。毕竟有那么多传说中押题很秀的老师,还是要做一下押题卷。三、小结不要在本该奋斗的年纪选择了安逸,只有度过了一段连自己都被感动的日子,才会遇见那个最好的自己,未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努力的自己。永远相信,越努力,越幸运,所有失去的,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踏实一些,你想要的,岁月统统都会给你。 

三畏

我国100所“工科”强校出炉,哈工大、华科、同济,竞争前10名

教育世界博览——教育品文,版权所有责任编辑:林瑜伽老师教育世界博览导语:同学们在高考和考研选择过程中,工科强校的优势专业经常成为报考的热门,比如哈工大的航空宇航科学类专业、电子科大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北邮的通信工程专业、同济的建筑学专业、浙大的电气工程专业、华科的光电工程专业,于是,本期“教育世界博览”整理工科领域的百强高校,为同学们的选择提供参考。百强“工科”优势大学节选正值此文发布之际,“教育世界博览”林瑜伽老师携手教育部团队,诚挚欢迎同学们点击上方“蓝字”,触控科学教育的前沿发展动态,把握高等教育的时代脉搏,在100所“工科”强校中,着重探知三所理工科领域的顶尖综合类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从而选择适合自己顶尖专业高校。一、工科强校之工程师的摇篮:哈工大与优势专业在工科领域提起哈尔滨工业大学,多数人都会赞叹它在理工科领域的成就。同时,哈工大也是中国九校联盟的重要成员,是新中国最早着力建设的九所大学之一,具有深厚的发展功底。尽管哈工大的本部地处东北,但是地理位置并没有影响哈工大崛起的脚步,它积极寻求发展的拐点,先后开辟威海、深圳校区,成功跻身一线城市,吸引优质生源。讨论到哈工大的理工科优势专业,在学科齐全的人才培养体系中,似乎找不到明显的弱项,而突出的强项学科倒是很显眼,尤其是在航空宇航科学专业领域最为出彩。在US NEWS世界大学工程专业排名中,哈尔滨工业大学位列中国高校的第2名,仅次于清华大学,而在全球高校中,居于第6名的位置,可见其工科专业的影响力。现在的哈工大正在建设“中国首个用于模拟太空极端环境的大科学工程”,并且积极参与探月工程等14个国家重大科学技术专项。在航天科工领域,哈工大的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助力长征五号、长征七号火箭成功首飞,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等重大任务,曾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协作贡献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奖等多个奖项。二、工科强校之发展快速的高校:华科与优势专业在国内众多的理工科强校里,华中科技大学堪称中国的大学缩影。在新世纪之初的高校合并、调整热潮中,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华中科技大学,从此华科在华东地区脱颖而出,成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副部级大学,在教育优势平台建设方面,可以和同城的百年强校“武汉大学”比肩而立。论及华科的优势学科,光电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均是它的国家一级重点建设学科,也是同学们报考的热门。另外,华科的同济医学院在业界具备深远的影响力,该医学院是我国现代医学教育的发源地之一,发端于上海,是中德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华科同济医学院是一所具有110余年办学历史的医学名校,是国家教育部、国家卫计委首批共建的10所部属高校医学院之一,是全国首批试点八年制医学教育院校,是全国首批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院校,是全国首批同时拥有国家级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三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两所院校之一。华科同济医学院现有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护理学院、法医学系、计划生育研究所以及10所临床学院,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完备;其中,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物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免疫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社会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9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三、工科强校之招生标准严格的高校:同济与优势专业在上海众多的知名大学,同济大学在理工科专业的影响力,丝毫不逊色于复旦、上海交通大学,尤其是建筑学、土木工程、园林设计、车辆工程专业领域的学生,更是深受用人单位的认可。众所周知,同济大学的建筑学、土木工程专业可以和清华大学相提并论,作为建筑老八校的成员,其优势学科在历次学科评估中都能进入前两名。对于同济大学的建筑学、土木工程,大家已经十分熟悉。接下来,我们着重看一看同济大学的车辆工程专业的发展实力。在车辆工程专业领域,同济大学建有专门的“汽车学院”,该学院是上海国际汽车城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核心功能的承载体,已成长为国内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和空气动力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人才培养的高地。同济的汽车学院面向汽车、动力和交通等行业,依托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等3大学科,针对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汽车的专业人才需求,形成了汽车工程、汽车电子、车身与空气动力学、试验技术、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汽车安全智能驾驶、汽车产品管理营销等教学科研方向。同济大学的汽车学院已经构建了完备的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并且以德语、英语的双外语教学为培养特色;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管理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车辆工程博士点、动力机械及工程博士点、车辆工程硕士点、动力机械及工程硕士点和车辆工程学士点,在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方面,具备强劲实力。

菊里

这十所车辆工程专业排名前十的大学,有7个985,2个211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汽车相关专业也越来越热,巨大的汽车市场对汽车人才的需求还很大,那么接下来就介绍一下这十所车辆工程专业排名前十的大学,有7个985,2个211。NO.1清华大学985、211项目清华大学开展车辆工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从1932年设立的机械工学部开始,到现在为止有85年的历史,经过多年的努力,汽车工程部是目前国内唯一拥有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和工程两个国家重点学科的高等院校,是中国高水平、高水平的汽车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NO.2同济大学985、211项目汽车学院位于同济大学嘉定校区,是承担上海国际汽车城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核心功能的载体,学院形成了汽车工程学、汽车电子、车身和空气动力学、试验技术、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汽车安全智能驾驶、汽车产品管理营销等教育研究方向,构建了完整的书、硕、博贯人才培养系统,打造了德语、英语双语培训体系以孟加拉国教育为特色。NO.3吉林大学985、211项目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成立于1955年,是中国汽车工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其车辆工程专业是国内汽车领域最早的国家级重点学科,设有汽车模拟和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2012年,车辆工程专业取得工程认证,是全国近百家车辆工程专业的唯一代表。NO.4武汉理工大学211工程汽车工程学院是武汉理工大学的特色学院,学院有汽车工程、汽车动力工程、汽车运用工程三个系和汽车实验中心,设有车辆工程、能源和动力工程、汽车服务工程三个本科专业,车辆工程是国家特色专业,车辆工程、能源和动力工程、汽车服务项目是教育部“卓越的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飞行员专业。NO.5湖南大学985、211项目湖南大学机械和运输工程学院(长丰汽车工程学院)目前设有机械工学部、车辆工学部、工学部、航空宇宙学科等4个学部,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汽车电子和控制技术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技术与发展展览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级建筑,省级科研机构,在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价中,机械工学1级学科排在全国第6位。NO.6重庆大学985、211项目重庆大学汽车工程学院设有车辆工程学专业,设有汽车设计制造和试验、汽车电子、汽车发动机三个专业方向,拥有“车辆工程”博士学位、“车辆工程”及“动力机械及工程”硕士学位,“车辆工程领域”硕士学位、“车辆工程”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NO.7西南交通大学211项目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学院的前身是1919年设立的唐山路矿学堂机械科,学部有2300多名本科生,和7个学部的专业有关联,其中车辆工程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精品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程、资源共享课程6个、具有省级精品课程8个,MOOCs课程8个。NO.8西安交通大学985、211项目交通大学的机械工程教育始于1913年的电气机械科,经过百年的变迁和发展,可以说是中国机械工程教育发展的缩影,拥有机械工程学、仪器科学和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6个博士课程和7个硕士课程),涵盖机械制造和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学、机械设计和理论、车辆工程学、精密仪器和机械、测量技术和机器、设计学等7个专业。北京理工大学985、211项目北京理工大学机械和车辆学院是国内有名的机械类专业学院,学院下有4个博士课程、10个博士课程、18个硕士课程、7个本科专业、4个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其中车辆工程是国防特色学科和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NO.10江苏大学江苏大学汽车和交通工程学院是国内首家设立汽车拖拉机专业和内燃机专业的大学之一,目前有四个本科专业,车辆工程、能源和动力工程(动力机械工程和自动化)、交通工程、交通运输,车辆工程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教育部首个“卓越项目规划”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A类)。以上就是这十所车辆工程专业排名前十的大学,有7个985,2个211。

哈哈笑

教授点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苦和累是真的,发展前景呢?

教授点评200多个热门专业,近期陆续发出,欢迎点击上面关注我们能源与动力工程研究如何合理、高效利用和转换能源,研究工程领域中的能源转换、传输、利用理论,技术和设备相关的工程技术。教授点评优点:易就业,薪酬尚可;缺点:如果是一线工作,会比较辛苦;一句话点评:如果能够进设计院、美的格力等大厂或者车企,会是个不错的选择。专业综述就业上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 偏热门,毕业生规模较大,社会需求较大;就业率排第2名,非常高;就业满意度排第147,非常低;毕业薪酬水平排第61名,在平均水平;工作3年后工资涨幅排第18名,比较高;毕业后去向最多的行业是发电、输电业、汽车制造业、发动机、涡轮机与动力传输设备制造业;毕业后去向最多的岗位是电厂操作员、发电站变电站和中继站的电子和电气修理技术员、暖通技术员;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适合的学生: 高中物理、数学学得好, 计算机、英语还行;性格上偏向安定,洞察力强,勤学好问,思维缜密。一、专业介绍专业名称: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代码:080501所属学科类别:工学→能源动力类修学年限:4年 主要专业方向 –新能源汽车主要学习课程 :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测试技术。培养目标与学习要求:本专业培养具备热能工程、传热学、流体力学、动力机械、动力工程等方面基础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动力机械(如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水力机械)的动力工程(如热电厂工程、水电动力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空调工程)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实验研究和安装、开发、营销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二、就业形势三、深造情况对应考研专业 :动力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 深造率(含考研和出国): 深造率较高(排名一半以后)以211高校为例:出国率非常低(4%),考研率较高(38%)四、适合哪类学生文理比例:0:100与高中课程相关度: 非常相关:物理、数学 ;比较相关:计算机、英语主要课程: 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测试技术。男女比例:84:16适合的性格:研究型:同现实型的一样,这种人对周围的环境也不太敏感,不同的是,他们的洞察力很强,他们勤学好问、思维缜密,善于怀着强烈的好奇心观察分析、逻辑推理探究事物的本源。他们能够全神贯注于长期性地思索当中寻根问底,他们能够置身困惑当中思索头绪,他们能够在逆境中成就自己,任何能够给他们带来挑战的事物都能引起他们的兴趣。然而,这类人往往无法忍受繁文缛节、例行公事,因此,他们需要有科学分析创造性和成就感的工作。女生就业较于男生稍有差距,可能会遭受企业歧视,报考的同学请慎重考虑

担架队

这个专业连续3年是“绿牌专业”,就业率第一,这6所大学是首选!

由相关机构公布的《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车辆工程”专业连续3年都是“绿牌专业”,位居各大专业榜首,力压软件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车辆工程是机械工程一级学科所属的一个二级学科,属工科门类。国内高校的车辆工程专业以汽车底盘、车身、电气设备的设计、制造、试验研究为主要内容。这个专业出来后可以从事铁道机车车辆、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及轻轨车辆、动车组、公路汽车的研究教育、设计制造、运用管理等,或者参与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等,还可以进入汽车整车制造企业、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工程机械生产企业、车辆相关的研究所以及汽车、机械等相关行业部门工作。下面就为大家盘点在“车辆工程”方面非常牛X的几所大学。一、吉林大学吉林大学,由于地处长春,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起点---一汽,让吉林大学在车辆工程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吉林大学车辆工程学科成立于1955年,本学科于1978年,1981年先后首批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1987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1989年获准设立博士后流动站,1998年获准建设汽车动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1997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学科,1998年成为首批获准设立"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的学科之一,2001年再次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主攻方向在汽车动态仿真设计方法和系统动力这些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汽车动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二、清华大学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专业调整时,在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内设立了汽车专业。1980年,正式成立汽车工程系,将热能工程系所属汽车专业和内燃机两个专业划归汽车工程系。目前,汽车工程系是国内唯一同时拥有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两个国家重点学科的高等院校。 车辆工程专业还被列入国家高等学校和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这几年清华大学车辆工程系在影响力上一直欲与吉大争第一,有了“清华”二字加持,再加上位于中国首府北京,在品牌影响力和地位上都比较占优势,就业优势强。实验室: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专业设置上,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目前在本科阶段新增设了车辆工程(电子信息方向),在研究生阶段增设了智能车辆、先进动力两个专业硕士方向。三、北京理工大学北理工是以军工为特色的院校,因此,北理工的车辆工程方面重点在军用车辆上,有轨车,履带式车,多功能车的研究,尤其是电动车辆暨新能源车辆、国防车辆动力系统方面相对更突出一些。最先进技术优先应用于军事科技,北理的军车,装甲车坦克独占鳌头。国家级实验室(1个):坦克传动国防重点实验室国家专业实验室(1个):汽车动力性与排放测试国家专业实验室部级实验室(2个):清洁车辆实验室、机电一体化中心北京理工大学的车辆工程专业,其主要内容包括,汽车车身结构和车身造型的设计与研究、汽车电器电子与信息技术、汽车制造工艺、电动车辆技术等。据了解,该专业的主要课程包括计算机系列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课群、工程材料基础、电工和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基础、车用内燃机、汽车学、现代汽车实验学等。四、湖南大学车辆工程分为汽车车辆和铁道机车车辆两个方向,湖南大学的车辆工程是汽车车辆方向。湖南大学是拥有车辆工程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的6所大学院校之一。湖南大学拥有“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其专业强项尤其是在“车身覆盖件冲压”方面。湖南大学建有国家高效磨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汽车电子与控制技术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技术与发展研究中心、湖南省汽车车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级、部省级科研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五、西南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的两个车辆工程专业分别是机械学院的车辆工程和牵引动力试验室的车辆工程,两个属于不同的专业类别。西南交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有世界一流的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车辆工程是该校的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重点学科。主要是电力机车方向。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机车车辆研究所、列车与线路研究所是本学科的两个主要支撑单位,均为牵引动力国家实验室的实体研究机构,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本学科的主要支撑条件。六、同济大学车辆工程隶属于该校的汽车学院,于2002年成立。该学院设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管理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车辆工程博士点、动力机械及工程博士点、车辆工程硕士点、动力机械及工程硕士点和车辆工程学士点。目前,该校的车辆工程专业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的重要补充)。同济车辆工程专业虽然相较于上面几所学校起步较晚,但由于处于上海国际汽车城内,研究团队水平很高,人才队伍梯度好,加上有国家层面的重视,近几年发展非常迅猛!

大喘气

最牛的15所车辆工程专业高校你了解吗?

车辆工程专业培养掌握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全面工程技术基础理论和必要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并重视与汽车技术发展有关人文社会知识,能在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车辆工程是研究汽车、机车车辆、军用车辆及其他工程车辆等陆上移动机械的理论、设计及制造技术的工程技术学科。它不但涉及力学、机械、材料、化工,而且已经延伸到计算机、电子技术、测试计量技术、交通运输等相关专业。现代汽车技术正在逐步实现电子化、网络化,利用如车轮防抱死系统、电子稳定系统等电子系统,使驾驶变得越来越安全、智能。可从事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设计开发、车身及造型设计、车辆电子技术应用、车辆的性能测试与试验研究、汽车制造工艺、工装以及生产管理等技术工作;可在交通运输及管理等部门从事车辆维修管理工作;也可从事相关的教学及科研工作。车辆是所有车的总称,如汽车、火车、有轨电车、自行车都可以称之为车辆。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汽车的需求量也是越来越大,与汽车相关的专业也逐渐“热”了起来。庞大的汽车市场,急需一批具备汽车工程设计、制造、实验、运用、研究与汽车营销等汽车专业知识的人才,特别是高级汽车、新型汽车设计开发人才的需求。同时,围绕安全、节能、环保三大主题的汽车新技术的兴起,使汽车行业与当今的尖端科技紧联系在一起,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的范围也更加广泛,涉及汽车、机车车辆、拖拉机、军用车辆及工程车辆等陆上移动机械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等。甚至还触及到医学、生理学及心理学等更为广泛的领域,为本专业的学子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成立于1955年,是中国汽车工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其车辆工程学科是国内汽车领域最早的国家级重点学科,拥有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汽车工程学院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个,有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本科生专业4个,其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为我国“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专业。2009年,车辆工程专业获得首批国家特色专业,2012年,车辆工程专业获得工程认证,是全国近百个车辆工程专业的唯一代表。汽车工程学院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较多的发展机会。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学生约占毕业生人数的35%,免试生约占毕业生人数20%。为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除学校统一设立的奖贷学金外,学院还设有“潍柴动力”等十余项社会奖助学金。毕业生分布在各大汽车骨干企业及科研院所,高校,合资企业,众多毕业生已成为著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成立于1980年,而清华大学培养车辆及其动力工程人才可以一直追溯到1932年清华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学系成立之时。1952年前,清华机械工程学系毕业生中有近百人参与了我国汽车工业的筹建和第一汽车厂、第一拖拉机厂和第一个坦克厂的建设,成为相关行业最早的一批领导和骨干。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专业调整时,在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内设立了汽车专业。1980年,为加强汽车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清华大学正式成立汽车工程系,将热能工程系所属汽车专业和内燃机专业划归汽车工程系,从此清华大学汽车工程学科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目前,汽车工程系设置的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车辆工程专业还被列入国家高等学校和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拥有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汽车研究所,已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高素质车辆及其动力工程科技和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我国车辆及其动力工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重要场所。汽车工程系现设1个本科生专业——车辆工程,包含了3个专业方向:汽车底盘、汽车发动机、汽车车型与车身设计。2008年车辆工程专业被列入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被列入北京市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北京理工大学车辆工程学院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是国内知名的机械类专业学院,综合实力处于国内同类高校前列,部分研究方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院以来为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工业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学院下设车辆工程系、热能与动力工程系、制造工程系、交通工程系、机电科学基础部、工程训练中心、学科基础实验中心、学院办公室等单位。学院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动力机械及工程二级学科等2个国家重点学科;拥有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精密与微纳制造等4个国防特色学科,其中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是北京市重点学科;拥有光机电微纳制造1个北京市交叉。拥有装甲车辆工程(原地面武器机动工程)、车辆工程、机械工程(原机械工程和自动化)等3个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装甲车辆工程(原地面武器机动工程)1个国防重点本科专业,工业工程1各国防紧缺本科专业。学院实验室面积约4万平方米,设备总资产约4.5亿元,建有坦克传动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汽车动力性与排放测试国家专业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地面机动装备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械制图国家基础课程教学基地,交通与车辆实验教学中心(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市清洁车辆实验室,先进加工技术国防重点实验室、军用车辆动力系统技术实验室等。学院在车辆总体、车辆传动、车辆电子、车辆悬架、新概念车辆、车辆结构强度与振动噪声、大功率柴油机总体技术、发动机燃烧与排放、发动机增压、先进加工、微小型制造、数字化制造、工业工程、激光微纳制造、检测与控制、机电系统与装备、交通规划与控制等方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车辆传动及新概念车辆等方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的前身为1908年兴办的机械科,是湖南大学历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学院现设有机械工程、力学2个一级学科,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0个硕士点、4个专业硕士点;机械工程、力学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机械工程学科是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建有国家高效磨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等2个国家级科研机构,以及特种装备先进设计与仿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汽车电子控制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汽车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能激光制造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核装备可靠性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机械装备绿色再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6个省部级科研基地;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学院目前设置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工业工程、工程力学等5个本科专业。机械工程学科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四个学科为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汽车设计与制造工程领域具有鲜明的特色,“汽车碰撞仿真及安全性设计技术”、“车身覆盖件冲压成型工艺与模具CAD/CAE/CAM一体化技术”、“汽车车身现代设计技术”、“高速高效高精密磨削技术”等方面具有国内领先水平。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是交通大学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的学院之一,聚集了众多机械工程领域的知名专家及教授,在国内外具有很高的声誉。作为机械工程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机械工程学院多年来为祖国的机械工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是我院最有成就的校友之一。机械工程学院有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点和7个硕士点),覆盖了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设计学等7个专业,并设有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院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学院有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其中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重点学科2001年全国学科评估名列第4,机械设计及理论重点学科2001全国学科评估名列第2。设有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点和7个s硕士点),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机械工程学院培养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学生就业率一直名列前茅,现已成为国家培养机械工程学科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多年来,为祖国的机械工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是该院最有成就的校友之一。机械工程学院有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点和7个硕士点),覆盖了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设计学等7个专业,并设有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院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2014年,由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牵头,联合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以及7家企业共同组建的“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成功获得批准,并在复杂型面高速高效精密加工、精密超精密加工及3D打印等技术领域,取得了初步协同创新成效。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是山东大学工科类创建最早的学院之一。学院设有“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化工过程机械”、“设计艺术学”6个硕士点;“制造系统信息工程”、“机电产品创新设计与虚拟制造”、“过程装备工程”3个增列学科(招收硕、博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车辆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是国家重点学科、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及山东省重点学科,分别于2006年和2008年被评为山东省品牌专业和国家特色专业。学院已经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机械类专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首批试点专业。学院设有制造工程、车辆工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设计艺术系四个系和机械设计及理论、数字化技术两个研究所。制造工程系下设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CAD/CAM、机电工程三个研究所;车辆工程系下设车辆工程研究所;装备与控制工程系下设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研究所;设计艺术系下设现代工业设计研究所。学院现拥有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CAD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高效切削加工、特种设备安全、生物质能源、CAD、石材、冶金设备数字化等6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1个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学院实验管理中心拥有教育部、山东省共建的机械基础实验示范中心和五个教学实验室,拥有价值百万元以上的先进精密加工设备、大型高精度电子测量实验仪器等满足学生培养所需的实验设备。合肥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成立于2016年3月,由原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车辆工程系、动力机械及工程系、制冷与低温工程系与原交通运输工程学院(2009年成立)等单位合并组成。学院下设5个系(车辆工程系、动力机械与工程系、制冷与低温工程系、道路与交通工程系和运输与物流工程系),11个研究所和1实验中心,是汽车技术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汽车技术与制造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低温制冷技术重点实验室、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与优化技术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安徽省智能交通重点实验室和安徽省智能交通工程研究中心等建设的依托单位。学院拥有汽车工程实验室、内燃机实验室、制冷与低温工程实验室、交通规划实验室、交通控制与仿真实验室、道路与轨道工程实验室、交通环境与交通安全实验室等实验平台,为本学院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学院在车辆动力学与控制、节能环保车辆技术、新能源汽车设计、车辆零部件可靠性、车辆轻量化技术、车路协同的交通能源与污染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等方向已经形成特色,在国内外同行中有较高的学术影响。近年来先后学院承担几十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累计科研经费逾亿元,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同时也在产学研结合方面为行业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溯于1913年上海工业专门学校设立的电气机械科,是上海交通大学历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在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发展史上,创造了许多中国第一:中国最早的内燃机、第一台自动扶梯等等。更为引以自豪的是,新中国的第一艘万吨轮,第一艘核潜艇、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架超音速民航客机……许多都是在学院校友的主持和直接参与下完成的,在1999年国务院表彰的两弹一星功臣中,钱学森、王希季等均毕业于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改革开放以来,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以创建世界知名学院为奋斗目标,综合实力得到快速提升。今天已发展到拥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动力与能源工程、工业工程与管理三个系及一个二级学院核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及核科学与工程国家一级学科,3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授权博士点、14个二级学科授权博士点、13个授权硕士点和7个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点、5个本科专业。学院拥有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燃煤污染物减排国家工程实验室(上海)、振动冲击噪声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动力机械与工程、太阳能发电及制冷、复杂薄板结构数字化制造、网络制造与企业信息化、核电工程技术9个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工程)实验室和工程中心。一大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大奖,大批由学院培养的学生已在制造、动力、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担任重要职务或技术骨干,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制造、动力、能源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教育部学位中心2012年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机械工程排名第一,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排名第三,核科学与技术排名第五,整体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2017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机械、航空&制造工程名列第27,2016年我校工程学ESI学科排名第12,进入全球前万分之一,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发挥了重要作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为发挥北航空天地一体化交通运输特色和学科优势,2007年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原汽车工程系、土木工程系和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基础上成立,形成了具有空地协同、车路协同和空地信一体化特色的教学科研体系,构建了融合航空、车辆工程、交通运输、机场道路、土木工程等空地信一体化交通运输学科人才培养与科研平台。现有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道路与铁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航空器适航技术、新能源汽车工程、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和相关的博士后流动站、1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道路与铁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航空器适航技术、新能源汽车工程、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和土木工程及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建筑与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及车辆工程)。其中,“车辆工程”是国家重点学科,“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是北京市重点学科,“航空器适航技术”是国防特色学科,新能源汽车工程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交叉学科。在教育部学位中心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依托学院建设的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全国排名第七(总分第四)。2009年获教育部批准增设“航空器适航技术”本科专业,在国内首开这一需求强劲的紧缺专业。2014年学院按交通运输、土木工程两个大类本科专业招生。其中,交通运输类专业包括交通运输(道路运输)专业、车辆工程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汽车内燃机)专业和飞行器适航技术,每个专业招生人数约占该类招生总数的四分之一;土木工程专业包括土木工程、机场与道路两个专业方向,每个专业方向招生人数约占该专业招生总数的二分之一。同济大学汽车学院2002 年4月,同济大学以科技创新和新能源汽车开发为指导思想,以创新科研机制和组织架构为特色,成立了为中国汽车产业全方位服务的汽车学院。2004年9月,汽车学院全体迁入位于上海国际汽车城的同济大学嘉定校区。在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总投资4亿元的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已投入使用,现已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自主开发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院设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管理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车辆工程博士点、动力机械及工程博士点、车辆工程硕士点、动力机械及工程硕士点和车辆工程学士点。学院具有优异的教学和科研环境。在国家有关部委、上海市政府相关部门、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和国外跨国公司等的资助下,学院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汽车及发动机研发试验设备,如汽车转鼓试验台、汽车废气排放测试分析仪、汽车道路模拟振动台,整车半消声以及三坐标仪等。现已建成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和汽车造型研究中心,此风洞是国内国际具有一流水平的汽车产品研究和开发基地。目前汽车学院承担着包括国家863科研攻关项目“燃料电池轿车研究”等在内的多项国家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学院藏有大量的国内外图书资料。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是武汉理工大学的特色学院。学院设有汽车工程、车用动力工程、汽车运用工程3个系和汽车实验中心,有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汽车服务工程3个本科专业,车辆工程为国家特色专业,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汽车服务工程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拥有车辆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汽车运用工程和汽车电子工程等博士点、硕士点以及车辆工程专业学位授权点,车辆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和湖北省重点学科。学院建有国家外专局教育部新能源汽车科学与关键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现代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燃料电池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汽车零部件绿色设计制造与试验湖北省产业技术创新基地等科研基地,汽车相关学科与武汉市联合成立了武汉新能源汽车工业技术研究院、与随州市共同组建了随州武汉理工大学工业研究院。与东风汽车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公司联合建设了国家工程实践教育示范中心和湖北省工程实践教育示范中心。学院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诺丁汉大学,美国普渡大学、伊利诺伊香槟分校、俄亥俄州立大学、加拿大三河城魁北克大学等建立了密切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合作关系,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联合建立了PACE中心,与英国RICARDO公司联合建立了研究培训中心。学院根据行业发展与技术进步的要求,在汽车零部件现代设计与先进制造、汽车设计与结构分析、电动汽车、汽车关键系统集成与匹配、退役汽车循环再利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汽车电子与现代测控技术、汽车动力系统及其控制技术、特种车与专用车开发、汽车排放与污染控制技术、汽车发动机性能与电控技术、汽车服务工程与产业规划等研究领域已形成特色与优势。重庆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始建于1940年的重庆大学机械科自动车组。1989年成立重庆大学汽车工程系,下设汽车底盘设计试验和汽车车身设计两个本科专业方向,1990年设立汽车运用工程专科,1993年增设热力发动机本科专业。1994年,重庆大学成立汽车工程学院。1998年重庆大学进行了院系重大调整,机械类大学科合并,汽车工程学院并入新的机械工程学院,下设汽车工程系。2014年,为满足国家和重庆汽车产业发展对各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重庆大学整合机械学院汽车工程系、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相关汽车领域资源重新恢复组建汽车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设有车辆工程本科专业,设置汽车设计制造与试验、汽车电子、汽车发动机3个专业方向,“车辆工程”本科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拥有“车辆工程”博士学位点、“车辆工程”和“动力机械及工程”硕士学位点,“车辆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点,“车辆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学院成立了汽车工程研究型人才培养实验班,每年从大二学生中选拔出成绩较好、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约15人左右)组成高水平研究型实验班,研究生推免保送向实验班倾斜,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创新型研究人才。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是西南交通大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学院之一,其前身为唐山路矿学堂机械科,始建于1919年。近百年来,孕育了以沈志云院士等为杰出代表的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管理人才。特别是近10年来,学院在科研、教学和学术团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作为主持单位,学院分别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或教学成果一等奖11项,建立了全国高校机械工程学科的第一个国家级创新研究群体和首批国家级机械基础教学团队;2007年机械工程学科成为国务院学位办批复的首批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学院现有本科生2300余人,涉及7个本科专业,其中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和能源与动力工程为四川省品牌特色专业。学院主要承担机械工程学科的建设,拥有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现有各类研究生1000余人,学院所属部分研究所为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先进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有先进驱动节能技术、摩擦学及表面工程、绿色人居工程与建筑节能等6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学院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摩擦学及表面工程、车辆及城市轨道装备技术、起重运输与物流装备、机械电子工程、先进制造、暖通及工业空气动力学、新能源汽车与创新设计、机器人及机构学、工业工程等。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具有近60年的办学历史,是国内最早设立汽车拖拉机专业和内燃机专业的高校之一,现有四个本科专业: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动力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交通工程、交通运输。车辆工程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计划”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A类);能源与动力工程(动力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现为江苏省品牌专业(A类)。车辆工程学科是全国高校第四个获得该领域博士学位授予点的学科,新能源汽车学科是江苏省优势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是江苏省重点一级博士点学科和江苏省优势学科,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是江苏省重点一级博士点学科。学院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机械工程教育协会车辆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电子商会智能电动汽车专委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汽车标准化委员会电动汽车分会委员单位、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单位、江苏省内燃机学会秘书处挂靠单位、未来交通实验室常务理事单位。现设有车辆工程系、动力机械工程系、交通工程系、交通运输系、中心实验室、汽车节能与环保研究所、轮胎研究所、发动机研究所、振动噪声研究所、专用车研究所、汽车轻量化研究所、综合交通与物流规划研究所、智能交通研究所、交通安全研究所等机构。2010年成立了江苏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是专门从事汽车工程基础理论和核心新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的专职科研机构。2002年成立了江苏大学车辆产品实验室,是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和中国汽车认证中心委托检测实验室。拥有混合动力车辆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车辆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车辆工程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南京汽车集团共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与中国重汽、奇瑞汽车、一拖集团、一汽锡柴共建)、江苏省汽车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道路载运工具新技术应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电动车辆驱动与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新能源汽车运行智能化技术工程实验室、江苏省动力机械清洁能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中小功率内燃机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生物柴油动力机械应用工程中心、江苏省内燃机学会、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车辆工程学科综合训练中心”等教学科研机构。燕山大学车辆与能源学院车辆与能源学院成立于2004年2月,由原机械工程学院的车辆工程、交通运输、石油工程和能源与动力工程四个专业组建而成。学院以车辆工程和能源工程为特色,下设三个系:车辆与交通工程系、石油工程系、能源与动力工程系。车辆与能源学院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车辆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车辆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二级学科硕士点6个:车辆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井工程、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工程硕士授权领域2个:车辆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车辆与能源学院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6项、厅(局)级科研项目56余项、企业合作项目75余项;获得专利44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一项。现有的研究方向包括:汽车车身设计与制造技术、车辆系统动力学、汽车零件液压胀形工艺理论与技术、车辆系统智能测试与控制技术、车辆人机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