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史3作业德之钦也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史3作业

中國古代文學史(3)第一次作業:一、元散曲相關背景資料1數量任中敏(半塘、二北)《散曲概論》、隋樹森《全元散曲》分別考得元散曲作家227人和212人(四位作家只存名而無作品)。《全元散曲》一書合計收小令3433首,套數378套,殘小令8首,殘套數28套。另有無名氏小令520首,套數75套,殘小令2首,殘套6套。補遺收小令27首,無名氏小令36首。全書收北曲小令4016首,套數453套,殘小令10首,殘套34套。2、知名作家劉時中、王德信、商挺、關漢卿、王和卿、馬致遠、盧摯、胡祇遹、貫雲石、徐再思、鄭光祖、睢景臣、楊朝英、周德清等。3、内容1、寫景;2、閨情;3、寫人;4、退隱;5、世俗;6、田園漁樵;7、宴飲歡慶;8、男女風情;9、祝賀祭弔;10、描寫事物二、作業1古代文學的學習,作品分析鑑賞的能力非常重要。往屆期末考試多次考過元散曲的鑑賞文字,今年情況特殊,考試何時考怎麽考待定,故先在作業裏考察這部分的内容。帶月披星擔驚怕,久立紗窗下。等候他,驀聽得門外地皮兒踏。則道是冤家,原來風動荼蘼架。(八)月缺花殘人憔悴,冷落了鴛鴦被。望天涯人未歸,滿目殘霞景淒淒。塞鴻希,有信憑誰寄?(九)寶髻高盤堆雲霧,釵插荊山玉。離洛浦,天仙美貌出塵俗。更通疏,沒半點兒包彈處。(十七)上面三首小令均出自元代商挺散曲《潘妃曲》(共19首),請根據各自内容,從個人興趣出發,三首中任選一首,要求按照詩歌賞析的模式,有作者生平的簡要介紹、作品内容及藝術特色分析、相關字詞註釋等。 字數不滿1000字以及文字雷同者,適度扣分。作業2在中國古典劇論中,“本色當行”為極重要的批評術語,牽涉到明清戲劇家對劇作的多個層面的評價。請在查閲相關資料的基礎上,對“本色當行”這一概念做出比較合理的解釋。 字數不滿1000字以及文字雷同者,適度扣分。提交要求:1、A4紙打印,卷頭部分留出3釐米寬,用以書寫姓名、班級、學號,俾便裝訂;2、字體:宋体;行距:固定值;設置值:203、頁碼設置在文檔底部正中;4、以電子版形式提交。本文只作传播信息用,没有其他用途,涉及侵权等行为请您马上与本人联系,即刻删除。

自生自灭

东北师范大学2019秋季学期文学院古代文学史2期末考试真题

试卷内容分为三个类型诗词填空名词解释论述题诗歌赏析诗词填空部分小题比较多,一共十五分,十五个空,记忆不全,有需要解释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微末山云君,柳永诗多少,还有一些名句经典填空。名词解释(三个)古文运动,大历十才子,西昆体论述题(三个)李白的诗歌艺术特点;李贺的艺术特点;柳永词的贡献。诗歌赏析(20分)周邦彦《玉楼春》五百字以上。给大家推荐一本书,沈先生真的很厉害,深入浅出的讲解利于提高各位的诗歌赏析水平,相对来说这本书是比较好读的。

贵人迷

古代文学考研笔记——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与史记《史记》代表古代历史散文最高成就,鲁迅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要》),是西汉散文前期向后期转变时出现的,风格兼有前期的气势磅礴、感情激切和后期深广宏富、醇厚典雅的特点;其内容既有前期历史反思的余绪,又有后期沟通天地人的尝试。司马迁与《史记》的成书动机:继承父亲一方面继承古代史学传统,同时也弘扬有汉一代的辉煌的目的,把修史看作是载“明圣盛德”、述“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太史公自序》),给西汉及前代历史作总结,颂扬圣君贤臣的德行功绩,是润色鸿业的自觉行动;经历李陵祸后,把修史和自己的身世之叹联系在一起,融入怨刺成分,许多人物传记都寓含着作者的寄托,磊落多感慨。《史记》的叙事艺术一、体制。(一)《报任安书》中说修史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二)创立纪传体通史。(三)全书由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相互配合,构成整体。1、12本纪是纲领,统摄上自黄帝、下至西汉武帝时代3000年的兴衰沿革;2、10表、8书作为本纪的补充,形成纵横交错的叙事网络;3、30世家围绕本纪展开,“二十八宿环北拱,三十辐共一毂”(《太史公自序》)。4、由五种体例相互补充而形成的结构框架,沟连天人,贯通古今,使叙事范围更广,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图。5、本纪按帝王世代顺序记叙各朝兴衰终始;表排列帝王侯国间大事,书是有关经济、文化、天文、历法等方面的专门论述;世家主要是贵族之家的历史;列传是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人物传记。二、最有文学价值的是人物传记。(一)编排人物上尊重历史,又合乎逻辑。1、分类。(举例)惠帝、吕后2、排列基本以时间为序,兼顾各传记之间内在联系,遵循以类相从的原则。造成婉转多变的叙事脉络。有分传,有合传。分传即人各一传,合传是把几个人的传记编在一起,写成一篇传记。(1)合传都是以类相从,把类型相同的人物放在一起,如《游侠列传》等,通过叙述某一类型人物的所作所为,描绘出特定领域的总体风貌。(2)合传中有时叙事手法高超,天衣无缝。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二)叙事追根溯源,揭示出深层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1、重视事件因果关系的探究。2、往往误入宿命论的歧途。3、反复强调对事件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原始动因,成为贯穿人物传记的主线,使各篇都有统摄全篇的主导思想。(三)叙事。1、有详略之分,一般详写事情发展的起因,而略写结果,如《李斯列传》。2、多写对人物活动有原始动因性质的生活琐事,和主线相关的事件都是详写的对象,如《商君列传》以任法为线索。3、驾驭材料,如诸吕之乱和七国之反,成功运用顺叙、倒叙、正叙、侧叙等手法。4、场面描写,如写荆轲刺秦王险象环生、惊心动魄。不同场面有不同的气氛,采用白描、铺陈、渲染等笔法,传达出各种宏大场面的实况及自己的感受。善于写复杂事件、重大场面,是《史记》一书的厚重之处。《史记》的人物刻画一、本纪、世家、列传中的人物来自不同阶层,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市井细民,覆盖面广。对些在历史上虽有卓越表现、但因无人奖掖而难以扬名的布衣平民怀有同情,在按照惯例为帝王将相立传的同时,把下层人物写入书中,其中包括刺客、游侠、商人、方士等,所收人物广泛,且栩栩如生。二、共性与个性的展现。不同类型人物迥然有别,同一类型人物形象也不雷同。三、渲染对象的基本特征,使人物个性突出,如《万石张叔列传》。四、充分注意到人物家庭出身、文化教养、社会经历等方面因素,展现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对形成人物个性特征的原因有或明或暗的显示。使《史记》中人物的说话行事,符合自己的年龄、身份和教养。五、人物具有许多带有普遍性的东西,即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并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的共性,主要有以下几点:(一)知恩图报,以德报德。百倍、千倍地报偿恩人,以示不忘本、不负人。(二)以牙还牙,以怨报怨。(三)士为知己者死,为报答知遇之恩而赴汤蹈火,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四)富贵还乡是人物共同的理想和追求。项羽:“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项羽本纪》)六、有许多人物所做事情相近,但是怎样去做,却各人有各人的方式。人物的共性寓于鲜明的个性之中,二者都得到充分的表现。七、采用多维透视方法,笔下人物显露多方面性格特征,一方面能把握基本特征,同时对其性格的次要方面也能给予充分重视,如项羽。八、有的在一篇传记中同时写出人物性格的几个侧面,有的则采用旁见侧出的方法,通过多篇传记完成对某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旁见侧出法,又称互见法,即在一个人物的传记中着重表现主要特征,而其他方面性格特征则放到别人的传记中显示。《史记》的风格特征一、宏廓画面和深邃意蕴。叙事写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宗旨,绝大多数的人物传记都在宏伟壮阔的画面中展开,有一系列历史大事穿插其间,多选择重大题材;同时对历史规律和人物命运进行思考,透过表象发掘本质,通过偶然性把握必然规律,使人物传记既有宏伟的画面,又有深邃的意蕴,形成了雄深雅健的风格。把人物置于社会背景下表现,通过描写、叙述他们对时势、潮流的顺应与抗拒,在叙述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展示个人命运偶然性中所体现的历史必然性。二、浓郁的悲剧气氛。(一)悲剧人物。1、有些悲剧人物体现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能实现之间的矛盾。其行动具有超前性。如吴起、商鞅。2、相信已经过时的制度仍然是合理的,并为 之而奋斗拼搏,如田横。3、按品格划分,又有完美型和缺失型两类。(1)把最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是完美型的悲剧英雄,如孙杵臼、程婴。(2)还有一些悲剧人物的品格存在明显的弱点,由这些弱点而导致的失误最终毁灭了自身,是缺失型悲剧英雄,以项羽为代表。(二)为众多悲剧人物立传,寄寓同情,其中暗含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慨。在探讨人物悲剧根源时,流露出对天意的怀疑,以及命运不可捉摸、难以把握之感,如在《伯夷列传》中慨叹“天道是邪,非邪!”。三、强烈的传奇色彩。1、把许多传说故事写入人物传记中,造成神秘感;2、许多真人真事也带有传奇色彩,如鲁仲连、张良、商山四皓。3、叙事写人的笔法具有传奇性。司马迁为文疏荡多变,令人莫测端倪,章法、句法、用词独特,以其新异和多变而产生传奇效果。《史记》的地位和影响一、传记文学的开端。《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首创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史学著作,标志中国古代史传文学的发展已经达到高峰。二、继承先秦文学传统。《史记》具有诗的意蕴和魅力,对《诗经》和《楚辞》均有继承,同时借鉴战国散文酣畅淋漓的风格,体现大一统王朝各种文学传统的融汇。三、弘扬人文精神。《史记》所渗透的人文精神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一)以立德、立功、立言为宗旨以求青史留名的积极入世精神;(二)忍辱含垢、历尽艰辛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三)舍生取义、赴汤蹈火的勇于牺牲精神;(四)批判暴政酷刑、呼唤世间真情的人道主义精神;(五)立志高远、义不受辱的人格自尊精神。四、艺术性。(一)在语言上平易简洁,富表现力,把古书词句译成汉代书面语,还适当地引用口语、谚语,显得生动鲜活。《史记》语言多是单行奇字,不刻意追求对仗工稳,亦不避讳重复用字,形式自由,不拘一格。(二)许多传记情节曲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使用多种手法,如:1、符合人物身份、性格的语言;2、通过具体事件或生活琐事显示人物性格;3、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中加以表现,等。五、题材。许多故事广为流传,成为后代小说戏剧的取材对象。

欣欣向荣

2021年古代文学考研院校选择

考研是一场高层次的选拔考试,而好的选择却能让你事半功倍。关于院校选择,学弟学妹可以参考以下几点:一、地域看你喜欢哪个城市或者未来想在哪里发展就去那里。考研分A区和B区A区城市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 B区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A区的分数线比B区的要高。附上文学总分国家线趋势图及单科分数:二、综合考虑个人水平(1)不同学校的专业课考试是不一样的。有的学校考大综合(如南京大学),有的考小综合(如华南师范大学),也有的只考专业科目(如湖南师范大学);所谓大综合就是考的范围广,但考得不深,基本涵盖本科所学的文学文论类和语言类;小综合相对于大综合考的范围小一些,像华南师范大学是考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但不考外国文学、文艺理论等;只考专业科目的学校就比较少些,所考范围小,但考试内容较深,像湖南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业务课一考古代文学基础,业务课二考作品选;这三种考察方式各有优缺点,看你自己更适合哪种。(2)收集目标院校真题,对比你心仪的几所院校真题,看你是否适合其出题方式。小编从网上收集到20年部分院校中文系真题,大家可以在 供纵号【古代文学驿站】对话框回复“20真题”领取。三、招生人数,报录比,复试比例等登录目标院校研究生官网,学校论坛或者考研帮可以收集到每年学校的参考书目、考试科目、招生人数、报录比以及报考要求(跨考生注意是否接受跨考,同等学力考生注意是否接受同等学力报考);此处注意不同院校进入复试比例各不相同,一般文学学硕复试比例为1:1.2;但也有一些院校是1:1.5甚至1:2。对于那些不擅长语言表达,但笔试能力较强的考生,建议选复试比例低的学校,这样一般进入复试被刷的几率降低很多。结语,既然选择了考研这条路,便只顾风雨兼程,2021年考研,小编会陪你们坚持到最后。

说卫灵公

20考研要注意,又有15所院校公布招生简章,部分初试科目变动较大

又有一批院校公布了招生简章,意料之中又有大变动/调整,同学们要注意目标院校的动态,及时了解并调整计划。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最新公布招生简章的院校,看看有没有你报考的学校吧~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20年报考须知、专业目录、自命题考试大纲都已经发布,其中部分专业初试科目变化,比如计算机专业,初试科目854计算机基础,增加了考试科目变成考四门(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网络),提醒报考哈工大的小伙伴,赶快看看招生专业及考试科目有没有变化。贵州大学计算机学院贵州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变动还是比较大的,报考的小伙伴们要仔细对比去年的招生目录,及时调整复习科目。武汉大学今年有不少学校的计算机相关专业考试科目由自命题改为考全国统考408,武汉大学网络安全学院也改了:初试科目一、二、三分别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初试科目四取消“993-计算机及安全基础”自命题科目,改为全国统考“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时间是180分钟,满分是150分。“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包括四部分内容,分别是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国防科技大学部分专业课发生了变动,就比如计算机类专业课,由原来的五选一变更为「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821)」,其中包含「计算机原理」和「数据结构与算法」两部分,每部分占 75 分,复试科目也作出了变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全球治理专业(0302Z1)于2020年开始招生,国际政治专业(030206)暂停招生。2020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下开始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三个专业招生。应用统计专业业务课一由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科目代码:396)调整为数学三(科目代码:303)四川大学其中以哲学为例,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中国哲学、伦理学等专业都对初试参考书目有所调整,其中中国哲学复试的参考书目由原来的一本增加到三本。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华西药学院提供了一个调整提示,将调整以上专业的初试和复试考试科目,要考的小伙伴们要注意一下。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的文学院不再招收同等学力的考生,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专业科目三、科目四发生变化。材料科学与工程的专业代码调整为:077300;科目三考试名称调整为:《固体物理》或《物理化学》或《高分子材料》;科目四考试名称调整为:《普通物理》或《无机化学》……地理科学学院学科地理复试科目由《地理教学设计》调整为《地理学概论》,部分专业初试科目调整,具体查看附件。2020年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只招收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教育学等相关专业考生,不再招收其他跨学科考生。清华大学今年清华大学法学硕士统考招生将按一级学科设置自命题考试科目,不再按研究方向(二级学科)设置考试科目。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和非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公共课考试科目调整,数学一改为数学二,其他不变。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的20硕士招生目录已经公布,可以查到招生专业、研究方向、导师、考试科目、招生人数等信息。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公布了20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可以查到招生专业、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初试复试参考书目等信息,2020硕士招生简章计划将于8月下旬发布。中国矿业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正在更新中,目前有19个学院已公布,有无变动情况以招生专业目录为准!安徽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2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设置初步方案,其中,初试公共课程不做调整,保持和去年一致。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也把招生专业目录都汇总起来了,其中招生专业、研究方向、初试复试科目、去年的招生人数、学制等都写的很清楚,大家可以看一下。辽宁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部分自命题科目有所调整和部分专业停招,具体的大家参考招生简章。安徽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将于2019年9月上旬公布,目前官网上整理的有各学院和各学科的招生信息,报考这个院校的小伙伴可以详细看一下。福建师范大学已经公布了拟招生专业目录、参考书目、考试大纲等信息,其中化学与材料学院(学院代码:021)的材料与化工(专业类别代码:0586)已更新拟招生研究方向。8月份到来,2010考研招生简章会密集公布,会有更多的院校发布招生信息,考研的小伙伴们要留意自己目标院校的最新通知,如果有改动,及时与去年的招生信息进行对比,看变化在哪里,赶快调整自己的复习计划或者复习参考书。

红信封

2019年考研如何选择好考的985名校?掌握这些方法会让你顺利读研

2019年考研如何选择好考的985高校?掌握这些方法会让你顺利读研!2018年考研已经全部结束了,考研调剂也会因为五一长假的到来而结束。这个时候2019年考研的同学开始有了焦虑感,那是因为很多人还没有想好考哪所学校。2019年考研如何选择好考的985名校?由于本科院校不是很好,所以他们中间的很多人考研都想考985名校。但是考研难,考985名校更难!一些目标很明确的考生,在考研的初始阶段,对于考取学校,无论是复旦大学还是北京大学,他们心中早有所属。他们选定了学校之后,剩下的就是努力,努力到最大限度的考上。而对于那些只想考上985名校的同学而言,这个时候恐怕就非常的迷茫了!考研想考985名校?专业优先还是学校优先?有一些985院校相对来说比较好进,而另一些就非常的难考。对于考研容易与否,只是对于不同的情况来说的。如果你想考一所985高校,其他的条件都不问,努力一下还是可以的。我们可以从一些数据中分析得出相对容易成功考取的985院校。2019年考研如何选择好考的985名校?有一些985名校考起来容易,但是不能说这些学校很差,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使得报考的时候容易考进去罢了。如果你在学校和专业之间难以抉择时,小水建议你优先考虑专业,毕竟读研出来,用人单位首先看的是你所读专业的优劣,再考虑你就读的学校!2019年考研如何选择好考的985名校?衡量985名校好不好考的标准是什么?统招人数?还是保研率?考研不容易,考985名校也越来越难,但我们也可以从一些数据指标中分析出一些考研相对容易成功的985名校。但是,我只是列举了我认为比较容易考的985学校和理由。并不代表这些学校不够优秀。只是由于某些原因他们要求分数并不是很高。考研到任何一所985学校都需要付出很多。2019年考研如何选择好考的985名校?985高校某些比较好考,那是相对那些比较难考的学校而言的。衡量985名校好不好考的标准是什么?是统招人数还是保研率?衡量的标准就是你报考的目标院校专业的统招名额和保研率。很多学校的有一些专业统招人数少、保研人数多,自然就很难考。反之就比较容易。很多学校的保研率达到了50%以上,比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这种985高校。中山大学的古代文学专业每年录取两位,保研的就有三人,可见概率之低!这些985高校考研比较容易,有你想考的吗?如果你想考985高校,这些攻略你要看完,很多985高校采用这样的方法考起来比较容易,也许其中就有你想考的大学。这样实用的方法还不快保存起来!2019年考研如何选择好考的985名校?一、选择保研率低的大学像湖南大学、重庆大学、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西北农林科大、山东大学、山东大学这种985高校保研率非常的低,相对来说招生名额就会多一些。如果选择同样的专业,这些院校考上的概率大一些。不过你要避开这些学校的热门专业,比如山东大学的文献学每年只录取一位,你如果冒然选择结果只有死路一条!2019年考研如何选择好考的985名校?二、选择考研非热门的大学很多985高校非常热门,每年的报考人数都达到上万人,个别专业虽然招收人数不到十人但是报考人数竟然高达八百人!南京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这些学校无疑是考研都非常热门的大学,避开这些985高校选择其他的也未尝不可!三、选择新开设的专业很多985高校近几年开设的新专业都很少有人报考,一个是知道的人少,二是报考的人数也不会多,这样考上的概率更大。很多学校因为想招到计划内的学生人数,通常考题也不会太难,这样就削弱了竞争力度!比如东北的名校吉林大学,虽然很多人报考,但是只要查看近几年新开的专业,你比对一下报录比就会发现,吉大不要太好考!2019年考研如何选择好考的985名校?四、专硕录取分数一般会比学硕低,且人数相对较多。专硕研究生一般是两年,学硕研究生一般是三年。从录取分数上来讲,专硕一般都比学硕低很多。在选择985高校的时候,针对自身的条件,权衡一下是报学硕还是专硕。如果想很容易的考上985高校的研究生,选择专硕考生的概率更大一些,因为专硕的录取人数也相对较多。五、选择985院校里的冷门专业一般师范类的工科、理科比较冷门,工科类的文科、法学、金融比较冷门。在考研择校的时候,如果你对专业强弱没有要求,可以尽量选择985院校里的冷门专业。由于学科排名靠前的学校录取分一般较学科靠后的专业录取分高,所以冷门专业的分数线一般不会太高,考起来也比较容易。2019年考研如何选择好考的985名校?特别要指出的是在985院校里面,有5所学校并不是自划线学校,而且他们相对毕竟好考,它们分别是:中央民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而且沿海地区毕竟比较发达,沿海高校的录取分一般高于内陆地区的学校,而一线城市的学校也普遍高于偏远城市的学校。2019年考研如何选择好考的985名校?有时候并不是我们不够努力,而是我们在准备考研的最初选错了方向。如果你想考一个985高校而胡乱选择,得到的结果往往是落榜。小水建议想考研的亲还是好好衡量一下自己要考的专业和院校,针对自己的自身条件再来选择!如果你有更好的考研择校建议,也可以留言与小水交流!

香澄

知识点最重要:中国人民大学古代文学专业学姐考研经验

在考研复习期间,从师兄师姐们的经验帖中获益良多,在此也写一篇作为一种传承,希望对师弟师妹们有所启迪。先简介一下自己的情况。我是跨专业报考的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在此我想对有志于跨专业报考古代文学的师弟师妹们说,如果真的喜欢就去勇敢地追求自己所爱,要相信自己,一切皆有可能。我在几乎零基础的情况下,从7月开始正式复习,经过半年的努力初试取得了391分。当然我的政治和英语的基础还算可以,因此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了专业课的复习。人大大概从10年开始以中国文学基础、语言学综合两门大综合的形式进行考察,但是去年改成了考察中国文学基础和中国文学史的单独考察。中国文学基础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古代文论,中国文学史则主要考察古代文学和古代文论。一、所用教材人大是不提供参考书的,因此我采用的书目是在网上查找的基础上参考了师兄师姐的意见。① 中国文学史 袁行霈主编 高教出版社 红皮(也看了一遍游国恩的版本,但是基本没记住)② 现代文学三十年 钱理群 北大出版社 白皮(也有师姐推荐绿皮高教社程光炜的,但我知道的时候因为已经十月了所以没有更换)③ 中国当代文学史 洪子诚 北大出版社 黄皮④ 外国文学史 黄晋凯 人大出版社 大本(人大本科上课用的是郑克鲁的两册本,同样由于知道的时间太晚没有更换)⑤ 中国文学批评理论 张少康 北大出版社 蓝皮⑥ 文学理论 童庆炳 高教出版社 红皮⑦ 西方文论史 马新国 高教出版社 红皮(这本书我只看了一遍,由于又厚又难啃看了很久,最后基本什么都没记住……)⑧ 亚非文学 人大出版社 花皮(浏览,约等于没看)在此我想要强调的是,教材的版本并不重要,其实知识都是固定的,即使体系或观点有所不同,以前几年的考察情况来看也造不成太大的影响。因此,真正的重点在于吃透所选定的教材,读三本不同的书不如同一本书读三遍。当然,我是由于时间不足基础全无只能抓紧吃透一种,大家在时间精力充足的基础上也可以适当有所扩展,特别是单独考察的中国文学史。二、大致复习流程从大体上说,我算进行了四轮复习。7月到8月中旬是第一轮,把所有的教材都看了一遍,由于是跨专业,之前基本没有接触过,这遍看起来只能形成粗略的了解。在看的过程中,我会先看一遍,等到看完一节再从头把这一节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子都用笔画出来,关键词圈出来。同时我比较注意教材的行文逻辑,会把最关键的词用记号笔画出来,这样以后再看对每个章节讲了什么扫一眼就会一目了然。顺便提一句,其中花费时间最多的是西方文论史,而且看着很头疼,由于后来没有再看过,基本什么都没记住,考试的时候其实也没有用到这本书的知识。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就是培养了自己的信心和毅力,之后再看任何一本书都有曾经沧海的感觉。8月下旬和9月上旬算是一二轮之间的过渡吧,对第二轮如何复习比较迷茫耽误了一些时间,再加上学校开学等事宜,基本没什么进展。9月中旬和10月正月、11月初的几天算是第二轮。这一轮用了这么久主要是因为在整理笔记,以中国文学史为例,看一章书要二十分钟到半个小时,整理笔记却要同样乃至1.5倍的时间。我整理的主要是框架式的笔记,列出最主要的知识点和关键词,都写成了大括号的形式。相比之下,我认为这样更有利于对知识整体的掌握,可漏点而不可漏面,提到一个朝代就可以清晰地列举出主要的人物,给出一个文学现象就要明确地写出它最重要的几个点。主要依据的是教材的章节构建的知识体系,基本都只看加写了一遍,只有中国文学史因为单独考察投入了更多的精力整理了两遍,根据教材的体系按朝代整理了一遍,又把四本教材放在一起自己根据文体整理了一遍;文学理论因为实在不熟悉和不喜欢,在整理完了整本书之后,又以最最简洁的方式看着自己的笔记整理出了最基本的框架。11月到12月上旬是第三轮,出于求快的考虑,再加上是跨专业的原因不知道怎么答题,所以选择了这套把知识点整理成答案形式的资料。当然,由于有几科所用的教材版本不同,也造成了一定的困扰。这期间状态并不太好,有好几天和朋友一起吃饭聊天谈得高兴了就一晚上没有学习,所以这一轮推进得比想象中慢了不少。12月中旬进入了第四轮也就是最后一轮的复习。这一轮我选择回归教材,同时对真题再一次地进行了研究,对最容易考察的知识点进行了重点关注。在此期间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调整作息,原来每天将近八点起床到现在七点强制起床,甚至采用了父母电话叫早的方式。三、公共课政治和英语这两门公共课可以说成绩出来之后比想象中还要不好,实在没什么成功的经验可说,在此就主要谈一下教训吧。其实我这两门课的基础还算可以,英语六级570+,政治在没有看过大纲裸考的情况下做14、15年的真题选择都扣了15分,因此原本的期待都是80+,没想到成绩出来都不到70。最根本的原因肯定还是投入不够,常常每天制定好计划都会完不成,而面临完不成的情况都会先力保专业课的任务,自然就牺牲了英语,导致英语经常出现一周可能就一两天看过英语的情况。政治虽然基本每天都看没怎么断过,但是一直没有花时间背诵记忆,只停留在看看大纲做做选择的程度,大题几乎都没写过。最直接的原因在于没有好好休息。考试前一天从近乎郊外的校区折腾到市中心的宾馆,再加上住宾馆、看考场,状态非常不好,下午五点多睡了一觉缓解了头疼,但实际整个人的精神都不是上佳。第二天就考试了才发现自己的大题都没有背过,肖四这样的模拟还一套都没做,因此七点多吃完饭回来就开始背肖四的大题,背到一点多挺不住了睡觉,第二天五点起来接着背,更悲催的是如此背的肖四今年大题押得并不准。政治大题由于之前没有写过,时间分配非常不合理,第一道题用的时间几乎是后面两三道题加起来的时间。同时英语小作文考了通知,而我写的通知格式很有可能是错误的。只有三个多小时的睡眠导致考政治的时候非常简单的题都反应不过来,下午考英语做阅读的时候觉得脑子是不转的。所以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一定要靠平时的努力,打下扎实的基础,临时抱佛脚抱住的可能是马蹄。关于考研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考前熬夜背题,希望各位一定要吸取我的教训。四、关于答题方法非常惭愧地说,考场上是我第一遍答专业课的题,文学综合122分、中国文学史专业课131分算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了。我认为最成功的一点在于答题时间的分配。由于今年是第一年改革,在考场上才能知道考察的题型。我在答题之前先浏览了一下题型分布,制定出每道题大概的答题时间,最后基本上是踩在最后一分钟答完的,而且每道题的时间分配得都很均匀。比如中国文学史最后有一道50分的论述题,占总分的三分之一,我就留了一个小时,本以为时间会多,结果最后是刚好够用的。虽然复习的过程中没有自己写过题目,但是我大概总结了一些答题的套路。比如针对某个文学现象的名词解释,就要把它产生的朝代、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特点、受谁影响又影响了谁等等(并不是很全,大家还要依据参考答案自己对照总结)。等到简答或者论述等大题,可以把当时的朝代背景和文学背景先答上作为第一自然段,会比较加分。另外要注意这个文学现象在文学史上的定位和意义,即上承了什么下启了什么。对于文学史的几个学科,不论中外古今,尤其是单独考察的中国文学史,都要把握朝代和文体两条脉络。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真题的把握,近几年的真题一定要做到完全掌握。举个例子来说,去年人大考了话本的名词解释,我觉得肯定今年不会考重复的题就没有重视,结果没想到今年有又出了这个名词解释。今年之所以初试分数都偏高的原因之一,应该是文学综合的简答可以八选四。不过希望大家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觉得有选择就可以放弃一些不太好掌握的知识,毕竟无法确定明年是否会再有改动。还想说的两点是,首先,人大从来不会避忌重点,越大的点越要掌握扎实,像今年文学综合和中国文学史都考了古文运动。第二,考过的题非但不能从复习范围中排除,反而应该引起更多的重视,因为人大常常出重复过的题。通过真题来把握考查重点,比如外国文学就很爱考察某某主义这种,比如浪漫主义、自然主义都考过;现代文学就很喜欢考察社团,像创造社和今年考了的新月派。大综合从10年开始所有题都要掌握,09年之前的其他科目了解就好,但是古代文学的题都要会。最好把真题做一个统计,每个学科最爱考察的方式、知识点、详细程度等,在后期开始看每一章前可以先找到对应的真题。不知道本专业的同学是否会存在不太会答题的情况,像我一开始是完全不知道应该怎样答题的。所以后期看了齐鲁书社出版的一系列考研真题,书中有参考答案可以借鉴,另外也可以了解一下其他学校的考查重点。五、其他最后补充一些非知识性的吧。考研是一个比较辛苦的过程,但也要注意劳逸结合。每天早上开始学习之前我都会列一个简单的计划,大概每个时间段要做什么,基本按照这个来执行。我基本每天七点多起,九点开始学习,不到11:30吃午饭。中午会午睡一下,看一些作品选或者做耗时比较短的任务,比如一往文学的古代文学终极笔记就是用几个中午睡前的时间看完的。顺便提一句,我觉得躺在椅子上睡的睡眠质量要比趴在桌子上高很多。大概两点左右开始复习,到五点多晚饭。晚上七点回来看书到十点图书馆关门。其实算下来我每天的学习时间并不多,上面列的时间常常都达不到,只是保证在学习的时候效率比较高。每周至少要保证休息大半天。我常常在去吃饭的路上默默回想刚才的半天都看了什么,如果有遗忘吃完饭回去再看一下。也希望大家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可能由于真的对古代文学很感兴趣,所以复习过程虽然辛苦我却并不觉得枯燥。同时父母虽然不在身边,但是时常和他们打打电话也会觉得很幸福。很幸运有两个最好的朋友常常一起谈天说地心情特别放松,常常是笑着在复习;同住的同学也很体谅我,考研过程中还获得了几位师姐和人大文学院本科的几位同学的不少帮助,可以说复习的这半年我有非常良好的心态和心情,这也是能提高学习效率的基本保证吧。还有就是一定要加强锻炼,我在考前的二十多天感冒了一次,导致之后的一周状态都不太好,真的是挺着急的。最后说几点我觉得做得很不够的地方吧,如果能重来一次一定会加强这些。首先是作品选,我看的特别少,不论从应试还是真正学习文学的角度讲,都应该重视对作品的阅读。其次,政治英语专业课都要保持感觉,每天都看一些,哪怕只是很少的一点也没关系。最后就是考前不要熬夜,一定要休息好。现在想来其实考研的时光还是很美好的,那样心无杂念只要学习的日子很纯粹,而且学习是一件只要付出了就能有所收获的事。希望师弟师妹们能好好利用并且享受这段时间,提前祝愿大家都能得偿所愿考取理想的学校!

饮水

东北师范大学2020春季学期期末试卷之古代文学3

学院:------------专业:--------------- 姓名: -------------学号:----------------------------------装---------------------订-----------------------线------------------师大2020年春季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课程名称:古代文学3试卷类型:A卷考试时间:9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卷面总分100分,占总成绩的80%)说明:1.将所有内容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此卷上无效;2.交卷时,将此试卷与答题卡一同交回,试卷不交回者,成绩无效.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1.《窦娥冤》的题目和正名分别是“ -----------------,感天动地窦娥冤”。2.《墙头马上》故事的来源是白居易的乐府诗《 ------------- 》3.《秋胡戏妻》的故事最早见于汉代刘向的《------------ 》4.在《西厢记》的成书过程中董解元的 《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5..明代前期茶陵诗派的首领是------------6.代表着明代后期杂剧最高成就的是徐渭的杂剧剧本集《-----------》7.李开先的 《-------------》取材于《水浒传》中林冲的故事。8.王世贞的 -----------写的是嘉靖年间魏忠贤父子和一些忠臣的斗争故事。9.《水浒传》成书受到了宋末元初的讲史话本 -------------的很大影响。10.标志着玄奘取经由历史宗教故事转变为神魔故事的,是产生于晚唐、五代时期的“俗讲”底本--------------------11.李渔的戏剧理论,主要集中在他的著作------------中。12.《水浒传》中的 --------- - 在智劫生辰纲后被捕并供出晁盖等人。13.“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作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 ”的故事。14.《西游记》孙悟空的第一位师傅是---------------15.“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这首判词说的是《红楼梦》中的--------------- 二、名词解释题(共计14分)1.临川四梦(7分)2.前七子(7分)三、简答题(共计20分)1.窦娥反抗性格形成的过程。(10分)2.《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10分)四、论述题(共计51分)1.梳理“昭君出塞”这一题材演变脉络并分析马致远《汉宫秋》的主题。(25分)2.分析《红楼梦》“千红一窟,万艳同杯”的悲剧。(26分)

日夜无隙

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经验备考指导汇总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是文学院重点发展、具有相当学术实力的学科之一,1982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前辈著名学者谢无量、冯其庸、吴文治、蔡钟翔、朱靖华、成复旺等曾在此工作多年,辛勤耕耘,为学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近年来,通过自身建设、大力培养和积极引进,古代文学专业已经建设成一支学术结构合理、研究实力雄厚的学术队伍。这支学术队伍的平均年龄为45岁,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9人,近年来,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省部级以上研究项目12项,出版数十部学术专著和数百篇论文。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本专业分为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宋元文学、明清文学、古代文论五个研究方向。前四个研究方向的研究内容主要为相关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作品、重要文学流派、重要文学现象以及各个时期文学承前启后的关系等等。古代文论研究方向的研究对象为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是能够从事古代文学和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与教学的人才。对外交流及其他本专业的多数教师都曾经出国讲学或与国外学者、港台学者进行过合作研究。六、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中国古代作家研究古代诗文研究古代小说研究古代词曲赋研究古代神话研究海外汉学研究古代文论研究中国古代文艺学中国古代美学专题研究中国近现代美学专题研究《文心雕龙》专题研究先秦诸子与中国人文精神庄子与中国文论道家与道家文学中国古代哲学与文学毕业生去向已经毕业的学生多数留在北京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或从事编辑记者工作,或担任公务员。考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626中国文学基础851中国文学史复试:古代汉语及现代汉语,外语学制三年复试成绩计算 1.原则上要求专业综合课笔试成绩60分以上,外语笔试成绩30分以上,外语听力水平和口语水平测试30分以上,专业面试60分和综合素质面试成绩30分以上,即为复试合格。2.对各项复试成绩合格的考生,将复试成绩与初试成绩加权求和,排列录取顺序。初试成绩权重为70%,复试成绩权重30%。加权总成绩=(初试成绩/初试满分)×初试成绩权重×100+(复试成绩/复试满分)×复试成绩权重×100<!--[if !msEquation]--> 复试结束后,我院将汇总考生各科目复试成绩,并按照学校规定在我院网站公示,请考生关注我院通知公告。2020年复试录取情况2020年分数线:50 50 90 90 3652020年进入复试15人 最高分4187 最低分3692020年推免录取了6人2020年统考录取了11人(最高400 最低366)一名少干计划参考书1、 古代文学《中国文学史》四卷(第三版),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张少康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现当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3、外国文学《外国文学史》,朱维之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有部分考题内容未收录,比如斯特林堡)《外国文学史》,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更推荐这本)4、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5、西方文论《西方文论概览》,杨慧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专业一:中国文学基础(626)一、简答 10分*51. 花间集2. 还珠楼主3. 文学批评结构主义4. 莫里哀5.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二、论述 25分*41. 试论南北朝乐府诗艺术特征及文学史影响2. 结合实例,论80年代“改革文学”的叙事原则和美学特征3. 结合作品,论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文学史影响4. 结合实例,论文学批评的历史性与超越性专业二:中国古代文学(851)一、名词解释 10分*51. 《荀子》2. 司马相如3. 庾信4. 白朴5. “小说界革命”二、简答 20分*21. 杜牧诗歌创作与艺术特色2. 李清照南渡前后词风变化三、论述 30分*21. 明代中期三大传奇的内容特征与影响2. 蒲松龄《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与影响2021年专业课备考指导初试一、关于知识储备(内容)1、教科书我自己笔记里的知识部分是以袁行霈老师的红皮文学史为主,补充进了游国恩老师的黄皮教材,然后还有其他的自己看过的一些文学史书籍融在一起了,我觉得这样才可以避免一叶障目的情况,具体都写在第三部分参考书目里。2、文学作品原典大家可能都有看过原典作品之后转眼就忘了的经历,建议大家可以在读作品的时候,起码做两点笔记:a这个作品非常突出、令你印象深刻的段落句子b你当时读这个作品的思考所以我自己的笔记本就是融合了两种教材的知识+关于作品的笔记写在了一起,不仅利于记诵,而且每次看也会有新的体会呀。关于书面表达(形式)首先我认为答卷子的时候,你可以把这看作是一场考试,考察你的基础知识、学术能力,但作为一个文学生来讲,这也可以当做一次文学交流的平台。所以我觉得好的书面形式对于一个文学生来说是非常有理由去留心留意的。其次我本人平时也比较喜欢写诗写文章,所以我自己把答题和写文章结合起来来看待了。下面是我个人的一些经验:1、结构比例我自己的想法是,这既是考试,也是一次交流与表达,所以我觉得在答题的时候,除了基础知识的陈述,也可以稍作引申,谈一谈自己的思考。大致是基础知识七成八成,自己的思考占两成。(下一段会举例哒)2、风格文学生,关于考试卷面的表达,我认为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可以深刻之,可以富艳之,可以广博之,等等,每一种风格都可以构成不同的答题思路。比如我自己是比较喜欢卖弄(?)文采,喜欢铺陈抒情,经常自己骈四俪六的,但是不管什么风格,我认为考试中“分析”必不可少的,可以层层深入与递进从而展示出自己的学术能力。可以比较(横纵,横是同时代,纵是发展流脉)、可以考析(依据版本文献学),等等等等,大家可以看一下老师的论文,很厉害很厉害!这里我可以没有保留滴写一下我的行文思路,给大家做个参考,请大家别笑话我呀(*^▽^*)比如答20年题目易安居士前后词风变化的时候,我的大体思路是:第一段一句话引:先言文学史对易安居士的评价“所谓‘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云云,可见易安居士文学史地位之高,这样形成了对易安居士本人大体定位(我们对她在文学史上大体是如何认识的);第二段述:但是,将二李并列不仅是说地位的推崇赞美,细想来,二李并列之因有很多,比如此题我要谈的就是李后主和李易安前后风格都发生变化的相似处。+谈易安前后词变化之基础知识云云(这一段是全文主体与重心,占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第三段则简析:从易安一个人挖掘横向时代缘由:其实易安是南渡词风变化的重要代表,朱敦儒叶梦得等亦都是如此,他们都是北宋向南宋时代变迁的反应与呼喊;第四段则发散:可言情叹之或可拓宽学术视野,只需两三句一扫即可,千万不要多,如可以有江山之助的引申(地域文学的学术视野,因为易安居士从北入南),对文家史家之痛的思考(文士之心自古而然,屈子庾子山易安都是如此)都可以。这样这个行文结构对于我自己来说,既进行了我真正想法的表达,但又不至于太乱或者太华而不实,既比较有章法层层递进但又不至于八股。3、引用其实“引用”在一个文学试卷的卷面上我觉得是完全有理由的。对于文学作品原典的引用是必须的、必不可少的,而对于评价性引申性的引用则是鼓励的。比如答刚刚李清照的题目,对于她的诗词的引用诵写必不可少,你不能全篇妙笔生花结果最后一句其本人诗词都没有;而对于对她的评价、对宋词的评价等等,都可以写下来让你的论述更坚实更欣美。这部分我就不细说了,写入参考书目里啦。关于参考书目1、教材:《中国文学史》(第三版)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修订版)游国恩 萧涤非 等主编《中国文学常识》郑振铎著《插图版中国文学史》郑振铎著《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罗宗强著《宋代文学思想史》张毅著2、作品原典:一本作品选应该是必看的,我看的是《古代文学作品选》四川大学出版社的;除此之外,大家结合自己情况看就好,我自己看过的风骚庄三曹等等就不列在这里了,注意如果动不动就忘了的话一定要做笔记呀!3、文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张少康著(必看)《文心雕龙》《沧浪诗话》《顾随先生诗词笔记》《唐宋词十五讲》《唐诗杂论》《人间词话》(很多都忘了)4、文化历史:如果有跨考的而又对于这一块比较模糊的同学,可以提供一个方向吧也算是:民国的很多先生的学术都很不错,顾颉刚先生、陈寅恪先生、牟宗三先生的书等等。5、文献学:感觉最近几年老师对于古典文献学还挺重视的,我自己是从网上整理了一下,但其实可能还是平时就积累一些更好。②复试A牢固知识:其实复试是很考验平时积累的,比如这次面试老师问我谈谈对朱熹的理解,我先从微观、教材角度,回答了他在南宋文学批评史理论史上的影响,然后第二从宏观、思想史角度答他在经学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虽然我也答得不是很好,但是就是还是提醒大家,出了这样细节的问题还是要把知识掌握牢固的B 自我介绍准备:自我介绍多种多样,但重点有二:一是准备好你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比如我说我喜欢宋代与王安石,老师就会问我你看王安石文集的哪个版本?二是把本科期间的学术活动好好准备一下,比如参加过的大创、发表的文章还有学年和毕业论文,你觉得拿得出手的都说一下。我把我这些介绍了,然后之后老师提问环节就问到了我的一个省级项目,这样有备而来的话也是和老师交流、沟通的一次机会。C 精神状态:我觉得可能有人不喜欢长得好看的人,但没有人不喜欢自信的人,面试的时候自信并且谦虚一些,是很有必要的。③时间安排和记忆问题每个人有不同的考虑,我主要就是多轮复习滚动安排之类的。反正保证自己一定记住了就可以。我是7-9月整理古代文学笔记、现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笔记,并完成政治英语一轮学习(基本都记住了);10月-11月中旬二轮复习(确实记住了);十一月中旬到考试第三轮复习(保证绝对记住了),这种?_(:3」∠)_反正能记住就行。我的记忆方法是理解记忆和照相记忆、精准记忆结合,比如该背住的必须记准,像是俄国文学中的作家和作品中的名字,一定得记准,而古代文学中的一些俗文学作品则要记清,比如明代戏曲等需要有意识划清。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

不空

这8所师范大学的毕业生考上教师编制的概率大,而且考研率比较高

教师一直是受人尊敬的职业,很多人想要进入教师行业,就是因为看中了工作稳定,节假日和寒暑假。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教师工资待遇的提高,很多地区和公务员是水平差不多,所以更多的人再一次投入到这个行业,但是教育部也有明确规定,只有通过公招考试,才可以成为有编制的国家正式教师。那么哪些大学的毕业生考上教师编制的概率大,让我们一起了解下面的几所大学吧!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国家“七五”、“八五”首批重点建设十所大学之一;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著名学府。北京师范大学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历史学、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心理学、天文学等等就业情况很好,毕业生一般都会去学校做教师、政府部门做公务员、去国内公立高校做讲师。考研气氛浓,北师大校风谦逊,学校里科研氛围浓厚,保研机会很多,文科可以考虑保研到本校,北大,人大,理科可以考虑保研到清华,中科院,北航,北理。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简称“华东师大”,位于中国上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211工程”,设有研究生院和国家大学科技园,是教育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和国家海洋局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特色专业:教育学、地理学、基础心理学、中国古代文学、基础数学、光学、生态学等等就业情况总体不错,每年上海重点中学、大型培训机构、金融机构都会到校园进行招聘。考研氛围浓厚,本科毕业深造的同学很多,一般选择包括留本校读研、去更好的985或211学校,如清北,交大,复旦,上财,央财等,也有不少同学选择出国,有保研机会。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简称“华中师大”或“华大”,位于湖北省会武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高校,是国家培养中、高等学校师资和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华中师范大学特色专业: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 数学、 物理学等等就业情况比较好,毕业生一般是教育机构、学校以及公务员等单位,也有进入企业公司的。考研气氛很好,一般考本校或者北师大以及其他985学校,有保研机会。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简称东北师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大学,是首批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入选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111计划”、“国培计划”。是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和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援疆学科建设计划”高校之一、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为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机构。东北师范大学特色专业:心理学、会计学、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科学、小学教育、物理学、生物科学、地理科学、汉语言文学、英语、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等等。就业情况良好,每年都会有全国各地的单位来招聘,以东北地区中小学校居多,师范类工作较多,有师范类专场和非师范专场。考研氛围很好,一般考985名校,保研机会也比较多。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简称南京师大,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市,由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是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南京师范大学特色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学原理、学前教育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动物学等等就业情况很好,一般本科毕业生去中小学,研究生毕业生去高校或中小学任职,也有考公务员或者进入大企业的,很多同学选择考研,有选择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也有考本校研究生的,有保研机会。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简称“湖南师大”,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与湖南省重点共建的部省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国际艺术、设计与媒体院校联盟、“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等国际组织重要成员。湖南师范大学特色专业:体育教育、英语、生物科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化学、数学、物理学、历史学等等就业情况良好,毕业生一般去一些国企、事业单位、上市公司以及参加公务员考试等,考研气氛很好,大多数本科生都选择考研,一般都会考211以及985高校等,有保研机会,学习氛围浓厚。首都师范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北京市属重点大学,京港大学联盟成员;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北京市双培外培计划、北京华文教育基地;学科专业涵盖文、理、工、管、法、教育、外语、艺术等。首都师范大学特色专业:基础数学、植物学、中国古代文学、世界史、美术学、数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文艺学、汉语言文学、俄语言文学、音乐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遗传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等等就业情况比较好,北京很多中小学幼儿园比如八一学校、101、中关村一小都会来参加校园招聘。考研的人还是比较多的,一般考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知名院校,有保研机会。华南师范大学简称“华南师大”,坐落于广东省广州市,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华南师范大学特色专业:应用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社会体育、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经济学、体育教育、物理学、地理科学等等师范类专业培养的人才当老师居多,一般去中小学,每年会有大量的企业来招聘,包括学校和企业。考研,考公氛围浓厚,一般考985、211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