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研究生就业“是非题”非全日制学历没资格?堪坏得之

研究生就业“是非题”非全日制学历没资格?

近日,各地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遭歧视陆续被媒体披露,据中国青年网、澎湃新闻报道,海南、广西、甘肃、江苏、内蒙古等地在就业招聘、人才落户等方面存在对“非全”学历求职者的歧视问题,引发社会舆论关注。9月4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回应表示,“2019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已明确用人单位应为不同教育形式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落户机会。”虽然已有政策明确规定要杜绝学历歧视链,但部分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媒体仍担忧是否会存在隐性歧视问题。此外,有媒体注意到,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等多个网络互动平台上,近年来均存在不少网友咨询、反映统招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工作、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这些留言中有部分已经得到相关部门的回应解答,有的则尚未有正式回复。(媒介传播渠道分布图,单位:篇)“非全日制”难以打破刻板印象,社会认为学历“很水”从网民评论来看,多数网民将“非全”研究生与在职研究生划等号,对其概念仍停留在“课时少”“难度低”“教学质量差”“拿钱买证”等,认为该学历含金量不如全日制。但事实并非如此,据媒体报道,除了真正在职读研的那部分人,很多应届本科生攻读“非全”研究生其实是跟全日制研究生一样脱产学习。而且为了学习,这些同学往往比全日制研究生付出了更多。对非全日制研究生被质疑“很水”,部分教育专家也指出“非全”存在的一些问题。据中国新闻周刊2019年报道,时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的周光礼认为,从学习投入度来看,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得不到保障。加之,生源质量非全日制也比不上全日制。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杨颖秀表示,国内部分学校、专业招收非在职人员读非全日制硕士,主要是为了解决生源问题。实际上,非全日制硕士都属于专硕,从本科应届生中招专业硕士是不合适的,也未与国际社会接轨,国际上基本都是在职人员读专业硕士。杨颖秀指出,在一些高校,本科应届生被招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后,其培养方式、就业去向等与学硕的区别并不明显,培养质量也难保证。“非全日制研究生遭歧视”热点词云图学历歧视需加强问责监管,更需杜绝隐形歧视据媒体报道,目前“非全”研究生在就业中面临考试资格被取消、选调生被拒签、编制难落实、政策申请被驳回等诸多问题。“对学历歧视几乎没有问责,是这类歧视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指出,消除学历歧视,必须两手抓,一手抓教育质量保证,确保不同教育形式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一致;一手抓公平就业,就业权益保护,对用人单位查证属实的歧视行为,必须纠正并问责。界面新闻表示,要想让“非全”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平起平坐,就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执行和社会监督,转变用人单位的人才观念,打破“唯学历论”的选人用人窠臼。而相比于赤裸裸的就业歧视,更加可怕和令人担心的则是隐性歧视。比如,在招聘公告中不排除非全日制学历等条件,但是在实际筛选时则加以“系统性清除”,认清并加强对此类隐性就业歧视的政府监管,是未来更加值得关注的课题。光明网称,治理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历歧视,不仅关系到给非全日制研究生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而且也关系到这一研究生教育形式的未来。如果社会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充满偏见、歧视,那么将严重影响其招生以及培养质量。“非全日制研究生遭歧视”媒体网民观点对比图舆情点评1.“非全”概念纠偏,需媒体正确引导。在本事件中,舆论呈现两极化趋势。在媒体报道中,多是披露“非全”研究生遭受学历歧视,并有部分媒体解析“非全”政策。观察网民评论,多数网民对“非全”政策误解很深,主要原因还是不了解政策内容,信息更迭慢,观念守旧。面对社会舆论对“非全”的偏见,主流媒体应正确引导舆论,厘清事实,及时纠偏,为推动政策落地创造良好舆论环境。2.党政机关引领示范,推动就业机会公平。媒体报道显示,除部分企业存在用人不合规外,政府部门在公务员考试、编制落实、人才引进方面也存在歧视嫌疑。朝令夕改、政策落实不到位、部门间缺乏联动、推诿责任等问题,不仅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有损政府公信力、制度权威性,更损害“非全”群体利益。在人才招聘中,公职机关更应带头起到良好示范作用,从而推动整体社会观念改变。3.完善引导措施,加强政策监管。部分学生反映,尽管教育主管部门再三强调“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只是入学和学习方式上的差异,但因没有相应配套政策和措施的引导,故而造成了今天非全日制研究生群体的尴尬处境。此外,针对媒体学者担忧学习投入度、教学质量、隐形歧视等方面,均需有关部门及高校加强关注,完善教学制度,引导社会招聘流程,出台监管政策。(人民网)

小杂种

这5所985大学居然招专科生,够300多分就能读在职研究生!

众所周知,想要考上985重点院校难度是比较大的,从历年录取学员的数据可知,985院校全国招生的平均录取率约为2%。尽管如此,也有一些985院校相关专业是招专科生的,一般考试分数线有300多分就能就学。院校之一: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在近几年有开设在职研究生教育的,招生方式较多,该校有不少专业都是允许专科生参加考研的。院校之二: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大是师范类知名的985重点院校,该校地处经济繁荣的上海,该校在应用心理学和艺术教育方向是招收专科生的,该校在社会的知名度很高,是很适合专科生报考的。学员除了学习院校的专业技能知识,还能接触到经济特区的商业模式。院校之三:武汉大学武汉大学在全国的名望是很高的,该校在近几年发展的非常快,这也是很多学员青睐的院校,该校招收专科生的专业主要集中于护理等、口腔专业。院校之四: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属于我国顶尖的大学,也是国内公认首屈一指的院校,因此,考取该校的难度是比较大的,不过该校也有些专业是招专科生的,比如:护理专业。院校之五:吉林大学吉林大学开设专科专业吉林大学是东北地区排名在前的大学,该校教学师资强大,该校专业众多,并且该校开设专业中有不少专业是招收专科生的!通过以上这些985名校,可知这些院校不少专业都是招收专科生的,并且报考的分数线还不是很高,专科生的福利来了!

活三更

研究生恶意拖欠学费:有高校涉及学生数以千计,欠费超4千万

“有钱就赶快补交一下吧,年底学校财务需要核算。”不出所料,临近年末,西安某高校博士生马瑞明又接到了催缴学费的电话。电话那头是学院辅导员,语气平平。电话这头,马瑞明倒也没多说什么,应了几句,就挂断了电话。目前,马瑞明就读教育学博士,学制三年,学费1万一年。除了第一年,后两年均未按时缴纳学费。正常情况下,一个人读到硕士研究生至少22岁,读到博士研究生至少25岁。接受了超过十五年的学历教育,一些高校与部分研究生,不仅存在于教与学的关系之中,也陷入了一段“债务纠葛”——高学历本应兼具高素质,研究生却成为“讨债”对象。1.某高校涉及数千人,欠费4000余万元“一直没有给家里贡献收入,也不好意思再伸手,向父母要钱。”在博士一年级那年,马瑞明结婚,生活的压力陡增。除了和导师做一些调研项目,获得“少得可怜的”劳务费以外,马瑞明没有别的收入来源。尽管马瑞明所在高校和其他学校一样,有着覆盖面很广的奖助学金政策。按照正常逻辑,他完全可以先交上学费,再获得奖助学金,达到“收支相抵”。然而,问题就卡在这里。“这本账,我也知道怎么算,可就是缺那部分的钱。”由于学业能力问题,马瑞明没能按时毕业。延期毕业最直接的影响是,“再也拿不到每月2300元国家发放的生活补贴”。按照现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学费标准,硕士生每生每年不超过8000元,博士生不超过10000元。如果真遇到经济困难,完全可以求助于奖助政策体系。“现在,再回生源地贷款,不仅抹不开面子,手续还麻烦。学费欠着就先欠着吧,也不是什么大事。”马瑞明的坦诚让记者感到意外。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联系了多位拖欠学费的研究生。但他们中的大部分均拒绝接受采访——“不光彩”“不是好事,不好意思说”。研究生、恶意、拖欠学费,这三个词语任意组合,足以引发舆论关注。2007年,时任教育部财务司巡视员兼资助中心主任崔邦炎透露,有学生欠缴学费,原因并不是家庭经济困难,还存在少数恶意欠费的现象,“拖欠学费的高校,有的上千万元、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过了十多年,记者调查发现,情况并未好转。在“仔细核对财务数据”后,湖南省一所高校的财务负责人向记者发来短信:截至目前,我校欠缴学费涉及博士生4000余人,累计欠费1700余万元;涉及硕士生9000多人,累计欠费2400余万元。12月6日,记者致函教育部财务司,就全国范围研究生拖欠学费的情况进行采访。截至记者发稿,未获得回复。现在,马瑞明丝毫不在意欠费“这档子事儿”,而是最在意自己什么时候可以毕业。“最后,我不可能不交。等我快毕业时候,学校一定会拿着学位证、毕业证卡着我。”他笃信,“只要博士顺利毕业,签了工作,一次性交清2万元的学费,应该不是难事。”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文凯,就是按照马瑞明“设计的路线”,在硕士毕业前,缴清了拖欠学校的一万余元学费。因为挪用了父母给的学费钱,研一刚开学,文凯就无法按时缴纳学费。一次与学长的聚会上,文凯听到了“可以缓交学费”的说法,“有钱没钱都可以先拖着,学校也不会催。”到现在,文凯都记得当时自己的第一反应,“心里打了一个问号”。在向学长们“多次确认”之后,文凯也下定决心——“缓交”!于是,他“缓交”了2016年、2017年两学年学费,共计1.6万元。没交学费,并未对他产生任何影响,文凯和其他同学没什么两样,“顺利入学注册,课正常上,考试正常考”。“因故迟交,跟风缓交,还不是最坏的情况。”东北某高校研究生院教师陈明介绍,“欠费学生中还有一群特殊人群——在职博士研究生。他们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精力难兼顾,攻读博士学位的难度相对较大。一些人索性先不交学费,等到能读下来就交,读不下来就算了。”2.学生欠费习以为常,学校催缴“例行公事”每年开学、年底、毕业季前,韦丽最为忙碌。催缴拖欠的学费,是这位南京某高校助管的“份内工作”。最近一次催缴在职博士学费,对方给出的说法是,“忘记了交费时间”,随即,迅速挂断了电话。依照韦丽的经验,接到通知后,有的同学第二天就去补齐,但也有同学会继续拖延,直到毕业,“有的是不催不交,有的是催了也不交”。“现在,有的同学信用卡用得比较频繁,生活花销一大,就容易资金紧张”,韦丽推测,“当他们确实周转不开的时候,就有可能挪用学费。”拖欠学费在该校一定程度存在,一些学生对此习以为常,而校方的反应,也令人费解。“每年催缴学费就像例行公事。”在韦丽看来,“学校催缴的态度并不严厉,只是要求我们电话通知,走个形式而已。”她分析,学校对这件事并不上心,可能是学校的运转不单单靠学费,更多的是来自国家拨款。不同的学校在如何处理拖欠学费的问题上,行动并不一致。“学校催缴的力度,与该高校的经济实力、国家财政拨款数额关系密切。”福建某高校财务处工作人员王乐透露。“学生学费收入是高校收入主要来源之一,在一定程度弥补了国家财政拨款的不足。对于一些中等规模高校,特别是地方院校来说,上千万的学费收入会直接影响学校正常运行,而对于财政拨款充足的知名高校来说,学费收入占比小,发挥的作用也不大。”王乐告诉记者,“拖欠学费的问题并未引起这些学校的重视。”部分学生习以为常,一些学校不重视。那么,拖欠的学费靠什么收上来?拖欠学费到毕业前的“最后一刻”,是学校和学生双方都默认了,欠费的学生拿不到毕业证和学位证。韦丽认同这一说法。毕业证和学位证——似乎是少数能够震慑学生按时缴费的“武器”。但是,教育部曾多次发出《通知》,明确要求各地高校对已经结束学业并考试合格的高校毕业生,不许以任何理由、任何借口扣押学生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想用‘两证’堵住恶意欠费的学生,这个办法根本行不通。”陈明多次处理研究生恶意欠费事件。他得出的结论是:“在这种处境中,学校就是弱势群体,要想做好研究生学费缴纳工作,还是要靠平时的引导和督促。”在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官网上,一则2017年的新闻并不起眼,但是表明校方的态度。这则《关于学硕和博士生欠费(学费或住宿费)公示》,公布了52位欠费学生的学号,他们的欠费金额从540元到10000元不等。该《公示》的关键性信息是提醒“未能成功缴费的学生,均不视为成功注册”。事实上,《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指出,按规定缴纳学费是学生应尽的义务,未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的,不予注册学籍。“相关管理规定和法律法规一直都有,但是,很多学校并未严格执行,拖欠学费越严重的高校,越能说明校方的管理松散。”陈明认为。3.拖欠学费,让诚信教育流于形式2016年,东北师范大学在籍研究生3670人欠费,累积欠费金额4029万元。其中,博士1000人欠费,欠费1864万元;硕士2670人欠费,欠费2165万元。“我校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4000余万元的欠费数额巨大,对办学经费的高效运转,带来了极大挑战。”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刘志称,“更重要的是,本应是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却罔顾契约精神,恶意拖欠学费,这为我们人才培养提了醒。”《高等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一个人不论其家庭收入、性别、居住地理状况怎样,只要达到入学标准都可以入学接受高等教育。同时也指出,“高等学校的学生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学费”。多年来,许多研究生形成了“毕业前缴清即可”的观念。刘志说:“在思想观念上必须扭转这个误区。高等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研究生接受教育须遵循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通过长达一年的全力催收,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实现全日制研究生历史欠费全部清缴。截至2019年,该校连续三年实现全日制研究生“零欠费”。“实现研究生学费全部按时缴纳,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刘志介绍,学校采取了“教育引导与严格执规相结合,以教育引导为主”的工作策略,充分体谅难处,努力教育引导,反复提醒告知,尽量多给机会。“通过一对一讲政策、发函件、打电话,导师、辅导员、学生干部轮番上阵,先后开展了15轮次的学费催缴。同时,通过协助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给予困难补助等多种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缴纳学费。”刘志补充道。在学费催缴工作方面,既没有牵头组织部门,也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沟通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大多数人会把责任指向财务部门。目前,既缺少有效准确认定学生是恶意欠费还是因贫欠费,又缺少有针对性的催缴规定和刚性计划的情况下,催缴工作需要多部门的通力协作。王乐建议,甚至可通过法律途径制定出针对高校学生在校期间欠费,特别是恶意欠费行为的处罚措施。动真格的情况,还是少数。2018年4月,东北师范大学取消了全校35名恶意欠费学生学籍。“对于恶意欠缴学费的学生,学校也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予以严肃处理。”刘志说。 “发生拖欠学费的行为,让高校的诚信教育流于形式。”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范先佐表示,“我们一直强调要把加强学生诚实诚信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多途径、多形式教育引导学生诚实做人、诚信做事。无法遵守校规校纪,无法主动按时足额缴纳学费,还何谈成长成才、贡献社会。”来源 光明日报编辑 李龙江编审 杨韬

恭子

2018年东北三省考研院校排名

2017年考研初试已经告一段落,对于许多面临调剂及2018年想要考研的同学来说,在院校的选择方面会面临目标不明确,容易出现方向性的错误。不少同学对于东三省已经形成了一种固有的印象:经济落后、环境恶劣、就业机会匮乏,于是首先将东三省地区的院校排除在外。实际,近年来东北三省的经济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回温迹象,加之党和国家对于老东北工业基地振兴的高度重视,所以,东北三省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急需全国各类人才的加入。下面,长春文华教育就为大家整理分享东北三省一些主要的院校情况,有兴趣的同学快来围观吧! 本图源自:人民网一、吉林大学简介:吉林大学坐落在吉林省省会长春市,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1995年首批通过国家教委“211工程”审批,2001年被列入“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 二、哈尔滨工业大学简介:哈尔滨工业大学(简称哈工大)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若干所大学之一。如今,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理工为主,理、工、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重点大学。 三、大连理工大学 简介:大连理工大学简称大工,坐落于滨城大连,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副部级全国重点大学,中国著名的“四大工学院”之一,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2011计划”和“111计划”重点建设的大学,“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主要成员,设有“研究生院”和“国家大学科技园”四、东北大学简介: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4月26日,是一所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大学。学校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并实现教育部、辽宁省、沈阳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五、哈尔滨工程大学 简介:哈尔滨工程大学坐落于美丽的松花江畔——北国冰城哈尔滨市。2007年,由国防科工委、教育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海军共建,同年教育部批准正式建立研究生院;2011年,进入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行列;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学校现隶属于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是我国“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六、东北师范大学 简介:东北师范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校,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是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之一,首批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批准设置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之一;“111计划”即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高校之一;教育部“援疆学科建设计划”40所重点高校之一;教育部直属的六所综合性师范大学之一;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和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七、黑龙江大学简介:黑龙江大学,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与新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入选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17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院所在高校之一。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等学科ESI(基本科学指标)连续多年排名居全球前1%行列。八、中国医科大学 简介:中国医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创建的院校,唯一以学校名义走完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全程并在长征中继续办学的院校,是我国最早进行西医学学院式教育的医学高校之一。中国医科大学是原卫生部部属高等医学院校,2000年改为省部共建学校。2015年获批为辽宁省人民政府、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共建高校。 九、哈尔滨医科大学简介:学校为国家教育部首批试办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的院校之一,是国家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的试点高校。校本部普通高等教育设17个专业:基础医学(“5+2”本硕连续培养)、临床医学(“5+3”一体化、五年制)、口腔医学、儿科学、护理学、麻醉学、药学、预防医学、医学影像学、公共事业管理、法学、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临床药学、市场营销、卫生监督、生物医学工程。十、东北林业大学简介:东北林业大学创建于1952年7月,原名东北林学院,是在浙江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和东北农学院森林系基础上建立的,由原国家林业部直属管理。2005年10月经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教育部批准,成为 “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2011年6月成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2010年11月教育部和国家林业局签署协议、2012年3月教育部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合作共建东北林业大学。 以上就是文华根据人民网发布的关于2018年东北地区大学排名前十的院校所做的简单介绍,旨在为广大在职人员提供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提供参考,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二里头

都当省长了,这两位专家型老同事

8月7日上午,青海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西宁召开。会议决定接受王建军辞去青海省人民政府省长职务的请求,并报青海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备案。会议决定任命刘宁为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决定代理青海省人民政府省长职务。今年3月21日,时任青海省长王建军接替调任河南省委书记的王国生,升任青海省委书记,后书记、省长“一肩挑”至今,已有4个月时间。刘宁2017年来到青海,任省委副书记,之后兼任省委政法委书记、省委党校校长,直至此番履新。“政事儿News”(微信ID:zsenews)注意到,刘宁是水利系统的“老人”,在该领域工作数十年,曾任水利部副部长。同时,他也是近年来从水利部走出的第二位省长。现任安徽省长李国英,与刘宁是在水利部工作多年的老同事,他于2015年调任安徽省委副书记,后任省长。据公开履历,刘宁与李国英的仕途多有相似,两人先后担任过水利部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副部长职务,并于近年调任省级党委副书记。两人都是水利专业科班出身,刘宁生于1962年1月,吉林临江人,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系水工建筑专业;李国英生于1963年12月,河南禹州人,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专业毕业。“政事儿News”(微信ID:zsenews)注意到,两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毕业后,分别进入了水利部下属的长江、黄河水利委员会。1983年,刘宁毕业后进入长江水利委员会的前身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他在此先后任总工程师助理、副总工程师等职。2000年,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展开,刘宁于2001年12月出任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总工程师,并于5个月后任水利部副总工程师。2003年,刘宁升任水利部总工程师,2009年任水利部副部长,时年47岁。李国英1984年进入黄河水利委员会,在勘测规划设计院工作10年,于1994年5月进入水利部机关,任总工程师助理,次年任副总工程师,1997年又重回黄河水利委员会任副主任,1998年9月升任水利部总工程师。9个月后,李国英调任地方,于1999年任黑龙江水利厅任厅长、党组书记。2001年5月,时年38岁的他第三次来到黄河水利委员会,任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官至副部。李国英在该岗位上工作了十年,于2011年回到水利部任副部长。由此,两人成为同一岗位的同事,共事4年多。2015年7月,李国英先行转入仕途,出任安徽省委副书记,于次年9月升任代省长,2017年1月任省长。刘宁在水利部副部长岗位上,共干了8年,这期间,他先后担任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秘书长、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委员。2017年4月,他步入地方,任青海省委副书记。“政事儿News”(微信ID:zsenews)意到,两人在水利部工作期间,均参与过重大水利工程。刘宁任水利部副总工程师时,曾兼任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总工程师;李国英担任该职时,兼任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局副局长。此外,现任中纪委副书记、国家监察委员会副主任陈小江,也是刘宁和李国英的老同事,曾长期任职于水利部。有别于刘宁和李国英,陈小江是新闻人出身,他1980年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毕业后,先后在中国电力报社、中国水利报社工作16年。1998年升任水利部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2008年3月任水利部办公厅主任,次年跻身水利部党组成员。2011年3月,李国英卸任黄河水利委主任后,陈小江接任该职。2015年7月,他转型进入中纪委,任中纪委宣传部部长,明确为副部级。2016年4月调任辽宁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2017年任原监察部副部长,并在十九大上当选中纪委副书记,今年3月任国家监委副主任。刘宁简历刘宁,男,汉族,1962年1月生,吉林临江人,1983年7月参加工作,1990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水资源与河流工程系水文学与水资源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管理学硕士,工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院枢纽设计处副处长兼二室主任,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助理兼枢纽设计处副处长(正处级)。1998.07长江水利委员会副总工程师(副局级)2001.12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总工程师2002.04水利部副总工程师、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总工程师2003.03水利部总工程师2009.02水利部副部长(2009.04兼任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2012.10水利部副部长、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秘书长(2016.08兼任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委员)2017.04青海省委副书记2017.05青海省委副书记、省委党校校长2017.08青海省委副书记、省委政法委书记、省委党校校长现任青海省委副书记,省政府党组书记、副省长、代省长。第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李国英简历李国英,男,汉族,1963年12月生,河南禹州人,1984年7月参加工作,1988年8月入党,在职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学位,教授级高工。1980.08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系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学习1984.07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规划设计院规划处规划一室技术员1987.03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处一室副主任、综合规划室主任1991.05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一处副处长1992.08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一处处长1994.05水利部总工程师助理1995.05水利部副总工程师1995.10水利部副总工程师兼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副局长、党委委员1997.05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兼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副局长、党委委员1998.09水利部总工程师1999.05黑龙江省水利厅党组书记(1996.09-1999.07参加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并继续参加中央党校研究生部哲学专业学习)1999.08黑龙江省水利厅厅长、党组书记2001.05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副部长级)(其间:2007.09-2011.01参加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获理学博士学位)2011.03水利部副部长、党组成员2015.07安徽省委副书记2015.08安徽省委副书记、省委党校校长(兼)2016.08安徽省委副书记、省委党校校长(兼),省政府党组书记2016.09安徽省委副书记,省政府副省长、代理省长、党组书记,省委党校校长(兼)2016.11安徽省委副书记,省政府副省长、代理省长、党组书记2017.01安徽省委副书记,省政府省长、党组书记第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中共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代表,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政事儿News”(微信ID:zsenews)/撰稿 许腾飞

好好过

毕业就在岗在编,这好事怎么可能?

一毕业后能够有一份不错的工作,福利待遇好,薪资待遇高,还可以像上学时一样,一年有三个月的休息,这想必是很多人都想要的。疫情当下,很多毕业生都开始选择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教师资格等考试,考编制的难度很多都是几千人争一个岗位。但是有一部分大学毕业生,一毕业就直接在岗在编进入到体制内。他们是怎么做到了,我们来盘点一些,毕业就在岗在编的升学通道。01【公费师范生】公费师范生是什么?公费师范生是我们国家为培养致力于教师行业的人才,所推出的高考升学当中的定向培养方式公费师范生的优势?1 公费师范生方向的学生在学校执行“两免一补”政策,免学费,免住宿费,每月补助生活费600元/月。2 教育部直属六大公费师范生毕业后实行双选政策,生源所在地中小学(小、初、高、职高)名单(不限农村,也包括城镇中小学)可供免费师范生选择,然后进行互选,不再强制分配到中西部地区农村等中小学。3 公费师范生到校后,不再考编,入岗即入编。公费师范生劣势?必须在岗服务6年,期间不能进行全日制研究生的考试,但是可以考在职研究生。公费师范生有哪些院校?1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是全国最高师范学府,也是教育部直属的六大公费师范生高校之一,北京师范大培养的公费师范生人才是各大中小学争相追捧的对象,但是在每个省招的公费师范生计划是不同的,分数也不同。目前形势来看,公费师范生的某些专业分数要高于普通专业分数。2 华东师范大学作为唯一两所985师范高校之一的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位置极具优势,华东师范大学培养公费师范生的力度也非常大,有些省份即在国家专项中招,又在普通文理提前招生。以下是2019年华东师范大学在山东公费师范招生分数,可以看出这些专业分数并没有比普通专业低多少。3 东北师范大学位于吉林长春的东北师范大学也是教育部直属的六大公费师范院校之一,东北师范大学就业形势以及学生培养质量,得到了很高的认可。东北师范大学的双一流学科也成为很多学生选择的热点,分别是以下这些,想要读这些方向公费师范的孩子可以优先考虑东北师范大学。4 华中师范大学位于湖北的华中师范大学,好像被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这些学校给掩盖了,武汉高校很多,很多人可能选择理工类,财经类,导致华中师范反而不香了,但是华中师范大学的免费师范生培养对很多未来想进入编制的同学,机会一定不要错过。双一流学科:政治,中国语言文学。5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是中西部地区认可度极高的师范类高校,位于陕西省会西安,文化氛围及其浓厚的城市,陕西师范大学在东部地区和南部沿海地区的热度并不高,因为中国区位分布的原因,东南部地区家长更倾向留在东南地区。学校双一流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所以师范类高校对偏文科的学生非常友好。6 西南大学西南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六大免费师范生之一的高校,很多人并不理解,西南大学是由西南师范和西南农学院合并而来,所以它的免费师范培养力度也很强势,有很多免费师范生直接在重庆当地的高中或初中就职。我们国家的杂交水稻之父就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合并到了现在的西南大学。7 其他针对本省开展公费师范招生的院校未来想进入本省体制内做老师的学生,如果分数层次不高,可以重点考虑本省师范高校,很多师范高校针对本省开展有公费师范生的招生首都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等,以及各省的师范学院,如江苏的淮阴师范学院,南京晓庄学院都开展有乡村教师培养计划,如河南的信阳师范学院,南阳师范学院等开展有全科教师培养计划,主要针对小学教育。02【 免费医学生】国家免费医学生只招收全省农村户籍考生,要求毕业后志愿在定向乡镇卫生院工作6年以上。国家免费医学生在校期间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各省的医科大学及医学院主要针对本省开展的免费医学培养方式,分数不高,想当医生的考生一定多多关注。【喜欢我的内容,记得点赞,评论,收藏,分享】我是高考升学排雷砖家,记得关注我,更多原创内容逐步更新

一成一旅

研究生恶意拖欠学费:有高校涉数千人 欠费超4千万

“有钱就赶快补交一下吧,年底学校财务需要核算。”不出所料,临近年末,西安某高校博士生马瑞明又接到了催缴学费的电话。电话那头是学院辅导员,语气平平。电话这头,马瑞明倒也没多说什么,应了几句,就挂断了电话。目前,马瑞明就读教育学博士,学制三年,学费1万一年。除了第一年,后两年均未按时缴纳学费。正常情况下,一个人读到硕士研究生至少22岁,读到博士研究生至少25岁。接受了超过十五年的学历教育,一些高校与部分研究生,不仅存在于教与学的关系之中,也陷入了一段“债务纠葛”——高学历本应兼具高素质,研究生却成为“讨债”对象。1.某高校涉及数千人,欠费4000余万元“一直没有给家里贡献收入,也不好意思再伸手,向父母要钱。”在博士一年级那年,马瑞明结婚,生活的压力陡增。除了和导师做一些调研项目,获得“少得可怜的”劳务费以外,马瑞明没有别的收入来源。尽管马瑞明所在高校和其他学校一样,有着覆盖面很广的奖助学金政策。按照正常逻辑,他完全可以先交上学费,再获得奖助学金,达到“收支相抵”。然而,问题就卡在这里。“这本账,我也知道怎么算,可就是缺那部分的钱。”由于学业能力问题,马瑞明没能按时毕业。延期毕业最直接的影响是,“再也拿不到每月2300元国家发放的生活补贴”。按照现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学费标准,硕士生每生每年不超过8000元,博士生不超过10000元。如果真遇到经济困难,完全可以求助于奖助政策体系。“现在,再回生源地贷款,不仅抹不开面子,手续还麻烦。学费欠着就先欠着吧,也不是什么大事。”马瑞明的坦诚让记者感到意外。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联系了多位拖欠学费的研究生。但他们中的大部分均拒绝接受采访——“不光彩”“不是好事,不好意思说”。研究生、恶意、拖欠学费,这三个词语任意组合,足以引发舆论关注。2007年,时任教育部财务司巡视员兼资助中心主任崔邦炎透露,有学生欠缴学费,原因并不是家庭经济困难,还存在少数恶意欠费的现象,“拖欠学费的高校,有的上千万元、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过了十多年,记者调查发现,情况并未好转。在“仔细核对财务数据”后,湖南省一所高校的财务负责人向记者发来短信:截至目前,我校欠缴学费涉及博士生4000余人,累计欠费1700余万元;涉及硕士生9000多人,累计欠费2400余万元。12月6日,记者致函教育部财务司,就全国范围研究生拖欠学费的情况进行采访。截至记者发稿,未获得回复。现在,马瑞明丝毫不在意欠费“这档子事儿”,而是最在意自己什么时候可以毕业。“最后,我不可能不交。等我快毕业时候,学校一定会拿着学位证、毕业证卡着我。”他笃信,“只要博士顺利毕业,签了工作,一次性交清2万元的学费,应该不是难事。”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文凯,就是按照马瑞明“设计的路线”,在硕士毕业前,缴清了拖欠学校的一万余元学费。因为挪用了父母给的学费钱,研一刚开学,文凯就无法按时缴纳学费。一次与学长的聚会上,文凯听到了“可以缓交学费”的说法,“有钱没钱都可以先拖着,学校也不会催。”到现在,文凯都记得当时自己的第一反应,“心里打了一个问号”。在向学长们“多次确认”之后,文凯也下定决心——“缓交”!于是,他“缓交”了2016年、2017年两学年学费,共计1.6万元。没交学费,并未对他产生任何影响,文凯和其他同学没什么两样,“顺利入学注册,课正常上,考试正常考”。“因故迟交,跟风缓交,还不是最坏的情况。”东北某高校研究生院教师陈明介绍,“欠费学生中还有一群特殊人群——在职博士研究生。他们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精力难兼顾,攻读博士学位的难度相对较大。一些人索性先不交学费,等到能读下来就交,读不下来就算了。”2.学生欠费习以为常,学校催缴“例行公事”每年开学、年底、毕业季前,韦丽最为忙碌。催缴拖欠的学费,是这位南京某高校助管的“份内工作”。最近一次催缴在职博士学费,对方给出的说法是,“忘记了交费时间”,随即,迅速挂断了电话。依照韦丽的经验,接到通知后,有的同学第二天就去补齐,但也有同学会继续拖延,直到毕业,“有的是不催不交,有的是催了也不交”。“现在,有的同学信用卡用得比较频繁,生活花销一大,就容易资金紧张”,韦丽推测,“当他们确实周转不开的时候,就有可能挪用学费。”拖欠学费在该校一定程度存在,一些学生对此习以为常,而校方的反应,也令人费解。“每年催缴学费就像例行公事。”在韦丽看来,“学校催缴的态度并不严厉,只是要求我们电话通知,走个形式而已。”她分析,学校对这件事并不上心,可能是学校的运转不单单靠学费,更多的是来自国家拨款。不同的学校在如何处理拖欠学费的问题上,行动并不一致。“学校催缴的力度,与该高校的经济实力、国家财政拨款数额关系密切。”福建某高校财务处工作人员王乐透露。“学生学费收入是高校收入主要来源之一,在一定程度弥补了国家财政拨款的不足。对于一些中等规模高校,特别是地方院校来说,上千万的学费收入会直接影响学校正常运行,而对于财政拨款充足的知名高校来说,学费收入占比小,发挥的作用也不大。”王乐告诉记者,“拖欠学费的问题并未引起这些学校的重视。”部分学生习以为常,一些学校不重视。那么,拖欠的学费靠什么收上来?拖欠学费到毕业前的“最后一刻”,是学校和学生双方都默认了,欠费的学生拿不到毕业证和学位证。韦丽认同这一说法。毕业证和学位证——似乎是少数能够震慑学生按时缴费的“武器”。但是,教育部曾多次发出《通知》,明确要求各地高校对已经结束学业并考试合格的高校毕业生,不许以任何理由、任何借口扣押学生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想用‘两证’堵住恶意欠费的学生,这个办法根本行不通。”陈明多次处理研究生恶意欠费事件。他得出的结论是:“在这种处境中,学校就是弱势群体,要想做好研究生学费缴纳工作,还是要靠平时的引导和督促。”在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官网上,一则2017年的新闻并不起眼,但是表明校方的态度。这则《关于学硕和博士生欠费(学费或住宿费)公示》,公布了52位欠费学生的学号,他们的欠费金额从540元到10000元不等。该《公示》的关键性信息是提醒“未能成功缴费的学生,均不视为成功注册”。事实上,《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指出,按规定缴纳学费是学生应尽的义务,未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的,不予注册学籍。“相关管理规定和法律法规一直都有,但是,很多学校并未严格执行,拖欠学费越严重的高校,越能说明校方的管理松散。”陈明认为。3.拖欠学费,让诚信教育流于形式2016年,东北师范大学在籍研究生3670人欠费,累积欠费金额4029万元。其中,博士1000人欠费,欠费1864万元;硕士2670人欠费,欠费2165万元。“我校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4000余万元的欠费数额巨大,对办学经费的高效运转,带来了极大挑战。”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刘志称,“更重要的是,本应是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却罔顾契约精神,恶意拖欠学费,这为我们人才培养提了醒。”《高等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一个人不论其家庭收入、性别、居住地理状况怎样,只要达到入学标准都可以入学接受高等教育。同时也指出,“高等学校的学生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学费”。多年来,许多研究生形成了“毕业前缴清即可”的观念。刘志说:“在思想观念上必须扭转这个误区。高等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研究生接受教育须遵循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通过长达一年的全力催收,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实现全日制研究生历史欠费全部清缴。截至2019年,该校连续三年实现全日制研究生“零欠费”。“实现研究生学费全部按时缴纳,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刘志介绍,学校采取了“教育引导与严格执规相结合,以教育引导为主”的工作策略,充分体谅难处,努力教育引导,反复提醒告知,尽量多给机会。“通过一对一讲政策、发函件、打电话,导师、辅导员、学生干部轮番上阵,先后开展了15轮次的学费催缴。同时,通过协助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给予困难补助等多种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缴纳学费。”刘志补充道。在学费催缴工作方面,既没有牵头组织部门,也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沟通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大多数人会把责任指向财务部门。目前,既缺少有效准确认定学生是恶意欠费还是因贫欠费,又缺少有针对性的催缴规定和刚性计划的情况下,催缴工作需要多部门的通力协作。王乐建议,甚至可通过法律途径制定出针对高校学生在校期间欠费,特别是恶意欠费行为的处罚措施。动真格的情况,还是少数。2018年4月,东北师范大学取消了全校35名恶意欠费学生学籍。“对于恶意欠缴学费的学生,学校也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予以严肃处理。”刘志说。“发生拖欠学费的行为,让高校的诚信教育流于形式。”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范先佐表示,“我们一直强调要把加强学生诚实诚信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多途径、多形式教育引导学生诚实做人、诚信做事。无法遵守校规校纪,无法主动按时足额缴纳学费,还何谈成长成才、贡献社会。”

乒乓

告诉你一个全新的公费师范生:可退出也可转入,免试读在职研究生

随着今年疫情的影响,在各行各业降低工资的大环境下,甚至很多国企都在下调工资标准,但是教师们的工资一分没少,大家开始发现老师确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所以今年全国范围内报考师范高校的热度在明显增加。首先大家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师范高校招收的并不全部都是师范专业,因为很多大学基本都是综合性大学,招收专业是比较多的,师范专业相对就较少了。第二个问题就是未来想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可以考虑师范生。 当然师范生还是有很多讲究的,目前在我国,师范生分为普通师范生和公费师范生两种。普通师范生不难理解,就是毕业后需要自己去择业,需要通过教师编制考试才有机会成为公办学校的正式老师。而今天主要给大家介绍的公费师范生是按照国家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报考教育部六所直属师范大学之一后,由中央财政负责在校期间的学费、住宿费,并发放生活补贴,毕业后必须回到本省中小学任教的一类学生。那么这一段关于公费师范生的介绍,有几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是教育部六所直属师范大学,这六所学校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这六所学校不是211就是985,统招的分数也是非常高的。第二个关键词是免学费住宿费,也就是说报考公费师范生不需要花钱,并且每月国家还会发放生活补助。第三个关键词是回本省任教,报考了公费师范生的学生在大四的时候不允许脱产报考研究生,需要回到生源所在地的学校进行任教,对于很多学生和家长所担心的会被分配到农村,其实不太可能,因为很多的毕业生基本被市里的学校截流了。当然即使选择了到城镇学校工作,也还是要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至少一年。对于很多想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老师来说,公费师范生是可以免试攻读非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并且在体制内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是享受同样的政策待遇的。当然很多学生会关心没能被公费师范生录取后续还有没有机会呢?答案是有的,在入学两年以内,通过转专业的形式进入到公费师范生的。当然,如果你是公费师范生,但后来发现自己不想做老师,或者经考察不适合从教,也可以在入学一年内,按照规定退还已享受的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补助费,再由学校根据你的高考成绩调剂到其他专业去。最后再来给大家总结一下公费师范生,首先录取的学校都是国内最顶尖的师范高校,毕业后直接有编有岗,并且在职期间可以免试攻读在职研究生。此外大学期间有机会通过转专业的方式进入公费师范生,当然如果发现自己不适合当老师,也可以按照政策转出到普通专业来。本账号专注于研究高中生、大学生的就业升学,每天给大家输出有价值的信息,大家可以关注我哦!点个赞关注一下,表示对小编的支持吧!

裴頠

研究生恶意拖欠学费:有高校涉及学生数千人,欠费超4千万

原标题:高校研究生拖欠学费为何难解“有钱就赶快补交一下吧,年底学校财务需要核算。”不出所料,临近年末,西安某高校博士生马瑞明又接到了催缴学费的电话。电话那头是学院辅导员,语气平平。电话这头,马瑞明倒也没多说什么,应了几句,就挂断了电话。目前,马瑞明就读教育学博士,学制三年,学费1万一年。除了第一年,后两年均未按时缴纳学费。正常情况下,一个人读到硕士研究生至少22岁,读到博士研究生至少25岁。接受了超过十五年的学历教育,一些高校与部分研究生,不仅存在于教与学的关系之中,也陷入了一段“债务纠葛”——高学历本应兼具高素质,研究生却成为“讨债”对象。1.某高校涉及数千人,欠费4000余万元“一直没有给家里贡献收入,也不好意思再伸手,向父母要钱。”在博士一年级那年,马瑞明结婚,生活的压力陡增。除了和导师做一些调研项目,获得“少得可怜的”劳务费以外,马瑞明没有别的收入来源。尽管马瑞明所在高校和其他学校一样,有着覆盖面很广的奖助学金政策。按照正常逻辑,他完全可以先交上学费,再获得奖助学金,达到“收支相抵”。然而,问题就卡在这里。“这本账,我也知道怎么算,可就是缺那部分的钱。”由于学业能力问题,马瑞明没能按时毕业。延期毕业最直接的影响是,“再也拿不到每月2300元国家发放的生活补贴”。按照现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学费标准,硕士生每生每年不超过8000元,博士生不超过10000元。如果真遇到经济困难,完全可以求助于奖助政策体系。“现在,再回生源地贷款,不仅抹不开面子,手续还麻烦。学费欠着就先欠着吧,也不是什么大事。”马瑞明的坦诚让记者感到意外。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联系了多位拖欠学费的研究生。但他们中的大部分均拒绝接受采访——“不光彩”“不是好事,不好意思说”。研究生、恶意、拖欠学费,这三个词语任意组合,足以引发舆论关注。2007年,时任教育部财务司巡视员兼资助中心主任崔邦炎透露,有学生欠缴学费,原因并不是家庭经济困难,还存在少数恶意欠费的现象,“拖欠学费的高校,有的上千万元、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过了十多年,记者调查发现,情况并未好转。在“仔细核对财务数据”后,湖南省一所高校的财务负责人向记者发来短信:截至目前,我校欠缴学费涉及博士生4000余人,累计欠费1700余万元;涉及硕士生9000多人,累计欠费2400余万元。12月6日,记者致函教育部财务司,就全国范围研究生拖欠学费的情况进行采访。截至记者发稿,未获得回复。现在,马瑞明丝毫不在意欠费“这档子事儿”,而是最在意自己什么时候可以毕业。“最后,我不可能不交。等我快毕业时候,学校一定会拿着学位证、毕业证卡着我。”他笃信,“只要博士顺利毕业,签了工作,一次性交清2万元的学费,应该不是难事。”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文凯,就是按照马瑞明“设计的路线”,在硕士毕业前,缴清了拖欠学校的一万余元学费。因为挪用了父母给的学费钱,研一刚开学,文凯就无法按时缴纳学费。一次与学长的聚会上,文凯听到了“可以缓交学费”的说法,“有钱没钱都可以先拖着,学校也不会催。”到现在,文凯都记得当时自己的第一反应,“心里打了一个问号”。在向学长们“多次确认”之后,文凯也下定决心——“缓交”!于是,他“缓交”了2016年、2017年两学年学费,共计1.6万元。没交学费,并未对他产生任何影响,文凯和其他同学没什么两样,“顺利入学注册,课正常上,考试正常考”。“因故迟交,跟风缓交,还不是最坏的情况。”东北某高校研究生院教师陈明介绍,“欠费学生中还有一群特殊人群——在职博士研究生。他们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精力难兼顾,攻读博士学位的难度相对较大。一些人索性先不交学费,等到能读下来就交,读不下来就算了。”2.学生欠费习以为常,学校催缴“例行公事”每年开学、年底、毕业季前,韦丽最为忙碌。催缴拖欠的学费,是这位南京某高校助管的“份内工作”。最近一次催缴在职博士学费,对方给出的说法是,“忘记了交费时间”,随即,迅速挂断了电话。依照韦丽的经验,接到通知后,有的同学第二天就去补齐,但也有同学会继续拖延,直到毕业,“有的是不催不交,有的是催了也不交”。“现在,有的同学信用卡用得比较频繁,生活花销一大,就容易资金紧张”,韦丽推测,“当他们确实周转不开的时候,就有可能挪用学费。”拖欠学费在该校一定程度存在,一些学生对此习以为常,而校方的反应,也令人费解。“每年催缴学费就像例行公事。”在韦丽看来,“学校催缴的态度并不严厉,只是要求我们电话通知,走个形式而已。”她分析,学校对这件事并不上心,可能是学校的运转不单单靠学费,更多的是来自国家拨款。不同的学校在如何处理拖欠学费的问题上,行动并不一致。“学校催缴的力度,与该高校的经济实力、国家财政拨款数额关系密切。”福建某高校财务处工作人员王乐透露。“学生学费收入是高校收入主要来源之一,在一定程度弥补了国家财政拨款的不足。对于一些中等规模高校,特别是地方院校来说,上千万的学费收入会直接影响学校正常运行,而对于财政拨款充足的知名高校来说,学费收入占比小,发挥的作用也不大。”王乐告诉记者,“拖欠学费的问题并未引起这些学校的重视。”部分学生习以为常,一些学校不重视。那么,拖欠的学费靠什么收上来?拖欠学费到毕业前的“最后一刻”,是学校和学生双方都默认了,欠费的学生拿不到毕业证和学位证。韦丽认同这一说法。毕业证和学位证——似乎是少数能够震慑学生按时缴费的“武器”。但是,教育部曾多次发出《通知》,明确要求各地高校对已经结束学业并考试合格的高校毕业生,不许以任何理由、任何借口扣押学生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想用‘两证’堵住恶意欠费的学生,这个办法根本行不通。”陈明多次处理研究生恶意欠费事件。他得出的结论是:“在这种处境中,学校就是弱势群体,要想做好研究生学费缴纳工作,还是要靠平时的引导和督促。”在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官网上,一则2017年的新闻并不起眼,但是表明校方的态度。这则《关于学硕和博士生欠费(学费或住宿费)公示》,公布了52位欠费学生的学号,他们的欠费金额从540元到10000元不等。该《公示》的关键性信息是提醒“未能成功缴费的学生,均不视为成功注册”。事实上,《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指出,按规定缴纳学费是学生应尽的义务,未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的,不予注册学籍。“相关管理规定和法律法规一直都有,但是,很多学校并未严格执行,拖欠学费越严重的高校,越能说明校方的管理松散。”陈明认为。3.拖欠学费,让诚信教育流于形式2016年,东北师范大学在籍研究生3670人欠费,累积欠费金额4029万元。其中,博士1000人欠费,欠费1864万元;硕士2670人欠费,欠费2165万元。“我校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4000余万元的欠费数额巨大,对办学经费的高效运转,带来了极大挑战。”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刘志称,“更重要的是,本应是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却罔顾契约精神,恶意拖欠学费,这为我们人才培养提了醒。”《高等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一个人不论其家庭收入、性别、居住地理状况怎样,只要达到入学标准都可以入学接受高等教育。同时也指出,“高等学校的学生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学费”。多年来,许多研究生形成了“毕业前缴清即可”的观念。刘志说:“在思想观念上必须扭转这个误区。高等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研究生接受教育须遵循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通过长达一年的全力催收,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实现全日制研究生历史欠费全部清缴。截至2019年,该校连续三年实现全日制研究生“零欠费”。“实现研究生学费全部按时缴纳,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刘志介绍,学校采取了“教育引导与严格执规相结合,以教育引导为主”的工作策略,充分体谅难处,努力教育引导,反复提醒告知,尽量多给机会。“通过一对一讲政策、发函件、打电话,导师、辅导员、学生干部轮番上阵,先后开展了15轮次的学费催缴。同时,通过协助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给予困难补助等多种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缴纳学费。”刘志补充道。在学费催缴工作方面,既没有牵头组织部门,也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沟通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大多数人会把责任指向财务部门。目前,既缺少有效准确认定学生是恶意欠费还是因贫欠费,又缺少有针对性的催缴规定和刚性计划的情况下,催缴工作需要多部门的通力协作。王乐建议,甚至可通过法律途径制定出针对高校学生在校期间欠费,特别是恶意欠费行为的处罚措施。动真格的情况,还是少数。2018年4月,东北师范大学取消了全校35名恶意欠费学生学籍。“对于恶意欠缴学费的学生,学校也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予以严肃处理。”刘志说。“发生拖欠学费的行为,让高校的诚信教育流于形式。”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范先佐表示,“我们一直强调要把加强学生诚实诚信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多途径、多形式教育引导学生诚实做人、诚信做事。无法遵守校规校纪,无法主动按时足额缴纳学费,还何谈成长成才、贡献社会。”(应受访者要求,本文部分采用化名)(来源:光明日报)

此二子者

非全日制研究生很委屈:我们不水!

本文转自【澎湃新闻】;澎湃新闻记者 程婷近日,澎湃新闻一则题为《教师招聘歧视非全日制学历?鄂尔多斯致歉:组织者不了解通知》的报道引发社会舆论关注。看到相关报道时,2019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全日制研究生王璇特别有感触。王璇回忆,由于学制是两年,2018年下半年,北师大心理学院一些2017级非全日制研究生已开始找工作。“当时有不少学生反映,求职过程中发现很多企事业单位都只招全日制毕业生,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面十分窄。”王璇说,为此,北师大心理学院还发了一则《关于北京师范大学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性质的说明》,解释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与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相同。但据王璇了解,2018年之后毕业的北师大心理学院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求职时仍会遇到因“非全”被区别对待的情况。今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招聘单位不得设置与职位要求无关的报考资格条件。目前,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中已不再区分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学历,但情况仍待进一步改观。北京某高校非全日制研究生李韵目前正在关注招聘信息,她说,“比较委屈的点在于,我们经过系统化严格培养出来具有专业技能的专硕,最终却因为‘非全日制’被挡在招聘的第1道关卡外,在需要专业技能的岗位招聘中不被认可。”近期,澎湃新闻在调查中发现,仍有很多招聘单位明确只招全日制研究生,一些地方的人才引进计划中,诸如落户优惠、人才补贴、就业岗位等也只对全日制研究生开放。“对学历歧视几乎没有问责,是这类歧视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指出,消除学历歧视,必须两手抓,一手抓教育质量保证,确保不同教育形式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一致;一手抓公平就业,就业权益保护,对用人单位查证属实的歧视行为,必须纠正并问责。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前世今生”2016年9月印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中,首次对“非全日制研究生”一词进行准确界定: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相应的,全日制研究生则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上述通知明确,2016年11月30日前录取的研究生按原有规定执行;2016年12月1日后录取的研究生从培养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区分。关于“2016年11月30日前录取的研究生按原有规定执行”中的“原有规定”,2017年教育部还曾作出过解释。关于单证研究生,其中提到,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实施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工作,从2000年起,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工作由各招生院校联合组织考试发展为全国联考,统一考试、统一录取;完成学业的学生有学位、无学历,俗称单证研究生。此后,201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通知,从2016年起,不再组织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除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外,其他类别的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工作,将以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形式纳入国家招生计划和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管理。2016年教育部发布文件明确,从2017年起,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统一纳入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还明确,从2017年起,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由国家统一下达招生计划,考试招生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培养质量坚持同一要求,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这说明,非全日制研究生与此前的单证在职研究生不同,属于双证研究生范畴;其与全日制研究生的最主要区别是学习方式为非全日制。前后两届研究生迥异的求职境遇但实际求职中,不少非全日制研究生境况与全日制研究生存在鲜明反差。“2016年我们专业招的还是全日制硕士,2017年起招的都是非全日制,我能明显感觉到2016级研究生的就业情况比2017级的好。”李韵告诉澎湃新闻,其所在专业,2016级毕业生中有不少人现在在高校工作,部分还是教学岗;而2017级毕业生里,绝大多数人都遇到在招聘第一关就因“非全日制”被拒之门外的情况,整体就业情况明显不如2016级的好。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20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中也提到,“虽然国家规定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具有相同法律地位,但目前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上仍然面临差别待遇。”今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招聘单位不得设置与职位要求无关的报考资格条件。然而,李韵没有感觉到求职境遇有明显改善。“很多次,初看网上某条招聘信息感觉自己很符合条件,点进去才发现要求学历为全日制。”李韵向澎湃新闻发来多条这类的招聘信息,其中有些是招聘高校教师、辅导员等的,也有些是地方政府人才引进计划中提供的一些职位,但无一例外都要求学历须为全日制。“有人一听‘非全’就觉得很水,怀疑是不是边工作边去买了个文凭,但我们学校真的对我们是跟全日制研究生一样很严格地进行培养的。”李韵有些委屈地说道,求职时,明明具有招聘岗位所要求的专业技能,却因学历为“非全日制”被卡,而同类专业的全日制研究生则更容易得到认可,这让人很难受。澎湃新闻在采访中也发现,也有非全日制研究生自认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可能确实跟全日制研究生存在一定差距。“我觉得非全日制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花的时间和心思可能比全日制研究生要少些,而导师给予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指导可能也相较少于全日制研究生。”苏州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苏铭对澎湃新闻说道。但苏铭认为,即便如此,招聘单位也不应该在招聘的前置环节就对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职设置障碍,至少应该给非全日制研究生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规模收缩2017年3月,《中国教育报》曾报道称:政策(指《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关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培养等的各方面规定)推出后,2017年研究生报名人数大幅增加,江苏、北京、辽宁等地的增幅均超过20%。对于此项旨在整体推进研究生招生培养体系规范化、高质量的改革,70%的考生表示“支持”。换句话说,《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的发布可能一度带动了部分地方的研究生招生。然而,拉长时间线来看,近几年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规模整体已呈缩减趋势。《2020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中称:生源不足是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统考以来招生单位面临的普遍问题。近三年,大部分院校未完成非全日制专业招生计划,部分专业存在无人报考、无人上线、考生不愿调剂到非全等问题。从今年部分高校公布数据看,生源短缺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上述报告显示,2020年各大高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都不同程度地有所增加,非全日制却呈现缩减趋势。其中如,华中科技大学2020年非全日制招生计划数较2019年减少了1000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非全日制研究生计划招生数为3400人,2020年较2017年缩招1600人,仅计划招生1800人。报告还称,中国教育在线调查显示,六成左右考生不愿意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27%左右的考生愿意把非全日制作为备选项。而对于不愿意报考非全日制专业的原因,超过七成的考生担心毕业后非全日制文凭不被就业单位认可。如何破解“同等法律地位”难获同等机会问题?同属“统招双证”、拥有同等法律地位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的处境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别?“一些招聘单位并不了解存在非全日制却是统招统分、且双证齐全研究生,在招聘过程中,我们一提到非全日制就会被质疑含金量。另外,一些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用人单位会更多参考人社部的政策,但据有些招聘单位称,‘人社部没有发过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有同等法律地位这类文件’。”李韵说。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教育部官网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落款显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属于发文的五部门之一。但从近日有关鄂尔多斯教师招聘“歧视非全日制学历”的话题讨论中可以看出,仍有不少人、包括一些全日制研究生,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存在偏见、误解。“虽然不应该歧视,可是要是完全没有区别的话,我读全日制干嘛?”“因为大家都知道非全日制的成人专科和本科太水。”“非全有多水自己不知道?”这类评论在网上获得了大量的点赞。对非全日制研究生被质疑“很水”的问题,据中国新闻周刊2019年报道,时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的周光礼认为,“从学习投入度来看,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得不到保障。加之,生源质量非全日制也比不上全日制。”报道还称,从生源上来看,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分数总体上要低于全日制研究生。再加上报考全日制研究生的人占大多数,使得一部分人考不上全日制,从而调剂到了非全日制。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杨颖秀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以她的了解,如果非全日制研究生读研前就有工作、有工作经验,一般不存在就业被歧视或找工作难的问题。“国内部分学校、专业招收非在职人员读非全日制硕士,主要是为了解决生源问题。实际上,非全日制硕士都属于专硕,从本科应届生中招专业硕士是不合适的,也未与国际社会接轨,国际上基本都是在职人员读专业硕士。”杨颖秀指出,在一些高校,本科应届生被招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后,其培养方式、就业去向等与学硕的区别并不明显,培养质量也难保证。澎湃新闻还注意到,2019年教育部印发了《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该规定中提到,“原则上招生单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如果面向在职人员招生且实行培养之后定向就业,那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后就不存在就业问题。”对此,熊丙奇分析指出,这种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可规避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时遭歧视的问题。杨颖秀认为,从国家层面来说,从在职人员中招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发展趋势。她以教育领域举例说,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学位、学历层次在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占比还较低。从在职人员中招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政策有利于在职教师通过读研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就眼下讨论正热的“非全日制研究生被歧视”问题,杨颖秀和熊丙奇都认为,用人单位应按政策规定,给予均等机会。熊丙奇还指出,对学历歧视几乎没有问责,是这类歧视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消除学历歧视,必须一手抓教育质量保证,确保不同教育形式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一致;一手抓公平就业,就业权益保护,对用人单位查证属实的歧视行为,必须纠正并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