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9年考研计算机专业395分,有希望进入东北大学吗?深闳而肆

2019年考研计算机专业395分,有希望进入东北大学吗?

东北大学是985、211、双一流全国重点大学。 东北大学也是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单位,是中国最早设立研究生院的32所高校之一,是研究生招生34所自划线高校之一。东北大学曾研发出国内第一台模拟电子计算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东北大学的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东北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获评A-,学科实力非常强大。那么计算机专业考研395分进入东大有希望吗?可以肯定地说,有,而且希望非常大。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来看看34所自主划线招生院校2017年计算机专业复试国家线:从中可以看出,东北大学计算机学硕复试分数线总分315分,政治、外语各45分,数学、计算机专业课各75分;计算机专硕,复试分数线也是315分。再来看看2018年:东北大学计算机专业复试分数线300分,其中政治、外语各45分,数学、计算机专业可各70分。相比于2017年,复试分数线还下降了15分。2019年考研人数增多,保研人数加大,预计复试分数线上涨,但是上涨的幅度不会太大。大概在5到10分之间。所以题主进入复试的可能性很大。目前能做的,应该做的就是积极备考,期待考研成功!

孰有之哉

2019考研大数据:这5个专业成为“跨考生”的难题,学长:后悔

大学生“跨专业”考研需谨慎!这5个专业成功率太低!别轻易尝试我们都知道考研不容易,而有的同学考研的时候放弃本专业,选择其他专业就更加的困难了,考生不但在初试的时候会面对自己没怎么接触过的专业课试题,在复试中也可能被老师问住。今天陈默老师就来盘点一下在跨专业考研中比较难的几个专业。NO.1法学专业法学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非常多的法律条文,所以要掌握的知识非常的繁琐,而且很多都需要背诵,对于那些从来没接触过的考生在背诵起来还是很有难度的。而且,法学专业考研不需要考数学,这对很多人是一个“福利”,所以报考的人非常多,竞争非常激烈,这也就增加了跨考的难度。该专业的名校有:中国政法、西南政法大学等。NO.2建筑学建筑学一直以来都是热门学科,所以每年跨考的人也非常多。但是建筑学需要很强的空间想象能力,还需要有绘画功底,这对于跨专业的考生还是非常有难度的。而且建筑学不仅要学习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还要精通人文艺术。建筑学的名校有:清华大学、东南大学等。NO.3计算机专业因为人工智能兴起,计算机专业成为人们,很多人都选择跨考计算机专业。但是软件编程和各种语言的学习对于一个没有计算机基础的人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导师一般也不愿意收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该专业的名校有:北京邮电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NO.4翻译专业不管是英语的翻译专业还是小语种的翻译专业,跨考都是非常难的。翻译不只是语言的转换,而是要涉及到很多领域的专业名词。这就要求学生的知识面非常广,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同学来说,不但要面临语言上面的困难,还要涉及专业问题。翻译专业的名校有:北京外国语学校、上海外国语学校等。NO.5数学专业虽然考生在本科期间会学习高等数学以及线代和概率等有关数学的知识,但也只是把数学当成工具。但是如果想要跨考数学专业的话,就要单纯的对于数学进行深入研究,而我们在本科时学的仅仅是皮毛。数学本来就是一个比较难的学科,所以没有本科的数学专业的学习经历,跨考数学还是很有难度的。数学专业非常好的学校有: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虽然考研跨专业可以改变学生们的专业,但是跨专业是让学生们去接触一个全新的领域,还是有很大难度的。以上五个专业是陈默老师总结的跨考中难度最高的五个专业,希望同学们在报名的时候慎重考虑。关于:2019考研大数据:这5个专业成为“跨考生”的难题,学长:后悔,这个话题,你怎么看?

强力忍垢

2020东北大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分享

大家好,我是育明考研的小赵老师关于2020年东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信息汇总,请参考一、院校介绍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高水平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坐落于东北中心城市沈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设有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由教育部、辽宁省、沈阳市三方重点共建,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为21世纪学术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成员,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最早设立研究生院的32所高校之一,研究生招生34所自主划线高校之一。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4月。1928年8月至1937年1月,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兼任校长。1949年3月,在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理学院(部分)的基础上成立沈阳工学院。1950年8月,定名为东北工学院,1993年3月,复名为东北大学,1997年1月原沈阳黄金学院并入东北大学。东大先后研发出国内第一台模拟电子计算机、第一台国产CT、第一块超级钢等科研成果,兴办了中国第一个大学科技园、第一个软件园、第一家上市的校办企业。截至2018年12月,学校占地总面积2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0万平方米;教职工4472人;全日制在校生46000余人,其中本科生29931人,硕士研究生12166人,博士研究生3986人。二、专业目录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842计算机专业基础三、研究方向院系(017)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方向(01)数据科学与大数据分析(02)信息物理系统(03)人工智能(04)未来互联网与信息安全(05)云计算与服务计算(06)医学信息计算院系(018)秦皇岛分校研究方向(01)数据科学与大数据分析(02)信息物理系统(03)人工智能(04)未来互联网与信息安全(05)云计算与服务计算(06)医学信息计算四、参考书1.《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 清华大学出版社2. 《数据结构题集(C语言版)》严蔚敏 清华大学出版社3. 《算法与数据结构考研试题精析》陈守孔 机械工业出版社4. 《计算机组成原理》唐朔飞 高等教育出版社5.《计算机组成原理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唐朔飞 高等教育出版社6.《计算机操作系统》汤子瀛 西安电子科技出版社7.《计算机操作系统学习指导与题解》汤子瀛 西安电子科技出版社8.《操作系统学习指导与考试指导》李善平 浙江大学出版社9.《计算机网络》谢希仁 电子工业出版社10.《计算机网络知识要点与习题解析》王慧强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五、拟录比(拟录取人数)拟招人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9(不含推免)六、育明考研策略背单词英语是一门持久战,单词是基础。现阶段可以开始背记单词,在考试之前多背几遍。了解词根、词缀、近义辨析、同义比较、一般用法、固定搭配等。虽然考研英语词汇量大,但实际上很多单词都是英语四六级的,很多学生已经背过大半,所以只要同学们定下目标,持之以恒,坚持下去,寒假结束后是可以过几遍的。推荐书目:朱伟老师的恋练有词,新东方考研英语词汇根APP:百词斩备考策略一、明确复习目标了解最新考试大纲对四门课程分别规定的范围及要求,对考试情况有初步认识;系统梳理教材当中的考查知识点,对四门课程进行深入理解,对各章节的知识体系有较为清晰、条理分明的认知。二、紧扣考试大纲任何一门考试,基础知识点都是重中之重,计算机统考的这几门课,都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并且可以考核的基础知识点都相当多,如果想要拿高分,在考试中脱颖而出,建议2012年考研的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必须严谨结合大纲,大纲上列出的知识点一定要复习到,理解及其熟练程度的训练要到位;对于数据结构要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三、复习阶段策略基础阶段复习当全面、细致,结合教材对考试大纲中规定的考点进行深入的理解、掌握,脚踏实地打好基础。认真过一遍复习教材与辅导书,对知识体系、框架有个深入了解,由于大家的基本情况不同,看书的进度也不相同,对于那些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尤其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四门专业课都较好掌握的情况下,在基础复习看书的阶段可以直接看重点章节,如计算机组成原理的数据运算,存储和CPU,仔细研究书里面的例题和课后习题部分,深化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对于一些基础稍微薄弱的同学来说,辅导老师建议考生们在这一阶段仔细把教材过一遍,系统梳理教材当中的考查知识点。 另外由于考试大纲对各考点的考查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相应地考生在复习时也应当注意有所侧重。复习时可结合自身学习掌握的情况,对考纲中做重点要求以及自己掌握较为薄弱的知识内容上多下工夫,以求将重点、难点一网打尽。 此外,这一阶段可以参加计算机考研基础辅导班,通过课堂老师的讲解可以更快的复习一遍基础知识。基础阶段的复习对整个考研备考过程的整体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基础复习阶段扎扎实实打牢基础是最终成功的必要保证!

爱不羁

跨专业考研:本科数学,考研时转成计算机专业如何?该怎么准备?

跨专业考研:本科数学,考研时转成计算机专业如何?该怎么准备?很多小伙伴当初高考填志愿时没有选到自己心仪的专业,无奈只能通过考研这个方法再次选择一次专业。比如你本科无奈选择了数学专业,但是又不喜欢这个数学专业,但是喜欢计算机专业,于是就可以通过考研转计算机来实现重新选择专业。但是毕竟本科是数学,考研是计算机,这属于跨专业考研,过程肯定是艰辛的,正好我有一朋友就是数学本科考研转计算机的,也许他的经历会对题主有帮助。一、数学跨专业考研计算机备考当时朋友考研时,公共课是考数学、英语和政治,专业课是考计算机,计算机的题好像是对方高校出的。1、公共课对于公共课,朋友搞了一本高等数学教材,每天细读教材,由于本身就是数学专业的,因此数学对他来说,难度不大。英语方面,朋友买了一本考研词汇教材,每天的事情就是捧着教材背单词,厚厚的一本书啊,硬是都背完了。政治嘛,也是买课本了,从头看到尾。不过自己学毕竟有心无力,朋友就报了一个考研辅导班,别说,这辅导班还真有用,据朋友考完自己说,有些技巧还真用上了。2、计算机专业课对于计算机专业课,这个比较麻烦,一个是因为自己不是计算机专业的,很多东西不懂,一个是因为搞不到对方高校的计算机真题。朋友就看对方高校计算机专业用的是哪本教材,这个还是可以搞到的。于是对着计算机考研的大纲要求,开始看教材。二、数学专业考研计算机复试准备朋友初试通过了,接到了复试通知。计算机考研的复试要求可以在对方高校查阅到,对应的计算机教材也可以搞到。所以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好好看书,准备复试。计算机考研复试时基本会问到如下几个问题:介绍下自己。说不定还是用英语介绍呢。提问环节,主要是问你一些计算机专业的知识,这也是复试的关键。非计算机专业知识。有点闲聊了。大概复试时间不会超过半小时吧。总之,由于本科是数学专业,基础肯定不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所以数学跨专业考研计算机还是有劣势的,所以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打好计算机基础。

陌路雪

东北大学2020考研各专业报录比汇总

考研报考录取比是衡量考研报考难度非常重要的指标,东北大学公布了2020考研各专业报录比情况汇总,下面一起来看下详细内容。东北大学2020考研各专业报录比汇总东北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门类。工程学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文章数据来源:东北大学研究生院以上就是文都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东北大学2020考研各专业报录比汇总”相关内容,希望对有意报考东北大学的考研人有所帮助。#2021考研#

瑞穗

东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力如何?

有考生问:推免研究生录取到东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如何?该专业在全国的排名如何?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恭喜该生。能被推免到东北大学确实不错,可以看出该生确实比较优秀,否则不可能被学校推免,再者,恭喜被推免到东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因为东大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非常不错的。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东北大学是985、211、双一流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博士、硕士、学士授予单位,是最早设立研究生院的32所高校之一,是34所自主划线招生的高校之一。东大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力强大,曾研发出国内第一台模拟电子计算机。培养了我国第一批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第一个计算机应用学科博士,孕育了国内第一家上市软件企业。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东大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评A-。2013年东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该校的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辽宁省重点学科。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设有计算机软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气氛浓厚,累积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75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学生到国外知名院校深造的机会不断增加。其次:东大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高,就业前景好。从2018东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就业质量报告来看,科学计算与信息处理专业、电子与通信工程研究生毕业就业率高达100%,计算机技术就业率为98.3%,其他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就业率最低在94.3%。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就业地区以辽宁、北京、广东等城市为主。由此可见被推免到东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读研还是很不错的。不过,对于学生来说,学校只是为个人的成长搭建了一个平台,后期的发展还要靠个人的努力。至于以后是继续读博深造,还是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主动权在自己手中。你说是吗?欢迎留言,欢迎评论!

往而不返

跨考计算机专业研究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首先,考研计算机专业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如果是跨考则面临更大的学习压力,一方面计算机专业的考研内容比较多,而且难度也相对比较高,另一方面计算机专业是近些年来的考研热点,竞争也非常激烈,尤其是一些重点高校(科研院所)更是如此。对于想跨考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需要面对的困难主要集中在专业课的学习上。计算机专业课不仅有较大的知识量和较高的难度,同时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因为一部分高校在考研复试的时候有“上机”考试,这对于跨考的同学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如果想跨考计算机专业,而且想考一个资源整合能力比较强的学校,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第一:足够的复习时间。对于跨考生来说,一定要有足够的复习时间,通常在大三的上学期就应该开始着手准备了,如果能在大二就开始准备会更好一些。复习期间一定要逐步提升每天的有效复习时间,在复习的初期要保证每天四个小时以上的有效复习时间,然后逐步提升。第二:有效的学习渠道。由于计算机专业课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在没有人指导的情况下,完全通过自学往往并不会有一个较好的学习效果,所以应该为自己开辟出一个有效的学习渠道,如果能够接受专业老师的指导,对于学习计算机专业课会有比较大的帮助。第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对于跨考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能力的基础是自身的知识结构,由于计算机专业对于数学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如果数学基础比较扎实,那么跨考计算机专业还是比较适合的。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赤胆情

当前考研跨考计算机专业是否是好的选择

首先,从当前大的行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趋势来看,目前考研选择计算机专业是不错的选择,在新基建计划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联合推动下,未来产业领域对于计算机专业的高端人才需求量会逐渐增加,包括高端应用型人才和高端研发型人才。由于计算机专业是当前的考研热点,而且计算机专业的考试内容也比较多,所以如果要跨考计算机专业,需要做好三方面准备,其一是要有充足的复习时间,这一点对于跨考生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按照历史经验来看,在大二就开始准备是不错的选择。其二是要为自己营造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尤其要重视多与计算机专业的老师交流沟通,这不仅会提升学习效率,同时在遇到学习困难的时候,也能够及时得到解决。计算机专业课的学习有较大的难度,很多概念也都比较抽象,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最好能够通过一些实验来辅助理解。其三是根据自身的实际学习情况来确定目标学校,在复习的初期可以多选择几个不同层次(学科实力划分)的目标高校,然后在复习到中后期再确定一个最终的目标学校。在选择目标高校的时候,应该与专业老师多交流,除了要重视目标学校的学科实力之外,还需要考虑到所在地区等重要因素。跨考计算机除了要重视初试之外,还需要重视复试环节,有不少高校在复试环节是有上机考试要求的,这就要求考生要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尤其是编程能力,所以在学习计算机专业课知识的过程中,尽量要多做实验。最后,对于没有读博计划的考生来说,当前可以重点关注一下专硕,未来专硕的人才培养规模会进一步扩大。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

乃今有恒

东北大学的自动化、计算机和人工智能专业该如何选择

计算机与自动化是东北大学比较传统的优势学科,借助于较强的行业资源整合能力,计算机和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在国内的众多大学中也走在前列,也有一批国内比较著名的专家在这两个专业任教,所以学科能力也是比较强的。虽然人工智能专业是比较新的专业,但是由于东北大学在人工智能方向上有较长时间的积累,同时也有相关方向研究生的培养经验,所以从学科资源积累以及行业资源积累上来看,东北大学开设人工智能专业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也是目前国内有能力开设该专业的一小部分高校之一。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人工智能专业未来的发展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由于目前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需求依然以创新型人才为主,所以建议选择该专业的学生读一下研究生。如果数学基础比较扎实,同时对于软件开发比较感兴趣,那么可以重点考虑一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非常注重基础知识的全面性,所以如果有读研的计划,选择该专业也是不错的选择。选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未来的就业面还是比较广阔的,而且由于东北大学的IT行业资源整合能力比较强,所以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也一直有不错的表现。如果物理基础比较扎实,对于机械相关领域比较感兴趣,那么可以重点考虑一下自动化专业。自动化专业在当前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时代背景下,知识结构也有所拓展,也增加了一些关于智能装备类方向的相关知识。在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下,自动化专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也十分广阔。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家长会

300多分没学上?21计算机考研、跨考相关建议(择校篇)

参加过一次考研、或者参加过两次及以上的同学(尤其是2018年以来),都清楚地感受到了一个共同的趋势:计算机考研是越来越难了、计算机考研人数越来越多了、计算机考研调剂都不好找了等等。讲道理,老实说,厚脸皮且惭愧地说,本人也参加过三次,都是计算机以及计算机相关专业。第一年不愿意调剂去其他院校,而那年还是有机会有比较多的调剂选择的;第二年又差了一点点,可是调剂就直接爆炸了,就连偏远地区也人满为患,所以有了第三次(摊手)。在即将到来的21考研,形势肯定会更加严峻,一是由于今年落榜人数较多,二是受疫情影响今年就业相对困难,选择考研度过经济困顿时期的考生会增多,这就增加了竞争的激烈程度。如果一志愿不稳上,本科院校不算比较好的(起码双一流院校或者专业比较厉害的比如重庆邮电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加上初试分数不是很高的话,调剂也就没什么合适的选择了,甚至可能连本校都回不去。我个人觉得,有的同学并非没有努力,只是中国的考试大多以成败定调,你考上了、调剂成功了,你就是努力的勤奋的踏实的。我是能体会到很多无奈考生这种内心的悲凉感的。因此,我觉得有必要和大家分享一下一些个人看法和建议。首先,正如上篇文章里所说的那样,确定好自己的实力和想要追寻的目标。有坚定的信念确实能支撑我们走的更远、脚步更稳。这时,要让自己对目标院校有个大致了解。相信很多人考研首先看城市,然后在那个想去的城市里选学校,这样选很好,大多数都是这么选的,也是最常见的出发点。如果是江浙沪这种发达地区,考研热度也会更大一些,竞争也更激烈。一般的考研向上流动趋势是:普通本科院校-->双一流、985、211院校;211院校-->211、985院校以及985-->985院校。当然,也有985院校考211院校的,比如国内“两电一邮”里边的西安邮电和北京邮电,都不是985,但有很多985院校考生考研去这两个院校。这种流动趋势一般来讲“逐层”向上会更稳妥一些,对于普通本科考生,成绩中游没参加过竞赛没拿过奖学金等的建议考双一流或211。普通院校里成绩好、好到因为保研失败而选择考研的,大可选择211强劲院校或985院校,努力踏实地复习备考,以实现自己的科研理想。985、211--好学校的标配别名然后,城市选好了,该选学校了。这时涉及到一个问题,初试科目、初试专业课改卷是否压分、以及复试是否有隐歧视(比如歧视我们的本科院校)。这里简单说说:1、初试科目选自己拿手的科目不太多的。这样的学校更适合普通院校学生去考(为什么?自己普通院校的,想想学校里期末等考试的水份是不是“放海”了?)。专业课初试科目少复习公共课的时间就更多,特别是数学,每年在数学上跌倒的不计其数,有的专业课和总分很高,结果数学没过学校院线,这就很可惜了,只得调剂。同时,专业课少更有利于减轻复习压力,初试更有机会取得高分,就算一志愿被刷,也能有个漂亮分数去调剂(不过还是尽量稳一点,真的不好调剂)。综合来说就是选自己拿手的科目、或是复习科目少的。2、初试专业课改卷是否压分以及复试歧视这两点可以去贴吧、知乎等问答论坛平台去搜集。核心观点就是,选择一个平台比现在高、考试能比较稳的学校,千万不要眼高手低!千万不要眼高手低!千万不要眼高手低!名校情结请弱化一些!你要的是成功上岸!最后,对于实在想读研、又想去双一流和211院校、但又怕竞争激烈、考试难度大的考生,可以考虑一些医科大学、医药(中医药)大学、师范类、农林类院校等。比如东北农业大学,计算机专业实力其实不错但就是有点远,南京农业大学好歹也是211,且区位优势明显(不过20考研好像已经有比较多考生了)。这里只举下例子,类似的院校可以自行搜索。当然,还有一种,那就是交叉学科!可以在查找招生目录时,仔细看看后边的备注或者报考要求,有的专业会欢迎计算机、电子、地理信息的考生报考,那么这种相对来讲,竞争难度一般小很多,初试科目可能也不会去直接考计算机考研的传统四大项(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和计算机网络)。这种交叉学科就很适合相关专业的跨考。不过,本专业的也可作为一种选择不是吗?最后的最后,对于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困难的考生,可以选择科研院所,目前了解到了一些科研院所比如江苏自动化研究所第一年由如中科大代培基础课程,发放的补助也要比高校里的多,中科院下的几个计算所、研究院等也可作为考虑哈。不过,只要能考上你的目标院校,研究生期间的国家奖学金、助学金、补贴以及导师发放补助(有的会发有的没有)还是很可观的,足够学费和生活了。大家对择校还有什么看法呢?你的目标院校是哪个呢?欢迎留言交流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