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投资人必看!如何做好市场调研(房地产行业)奔梦路

投资人必看!如何做好市场调研(房地产行业)

本次文章以房地产投资岗位干货为主,适合刚进入投资岗位的小白学习,欢迎点赞收藏。市场调研是营销管理的基本功,对于投资人员来说也是拿地前市场判断必备的一项。市场研究需要一个公司自有完整的框架,调研之前应该根据框架梳理好要调研的重点,然后一步步去完成,最后以市场调研报告形式整理完成呈现出来。市场调研基本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城市概况调研、城市房地产分析、项目本体调研分析、项目竞品调研分析):1、城市概况了解一个城市的房产,首先得了解这个城市的概况,从人口、经济、产业、规划等方面调研。人口调研:户籍人口、常住人口、近三年人口增减变化;在校小学生人数增长率:增长率越高,表明该城市对新进人口的吸引力越强;城镇化率:当地城镇人口/常住人口,反映人口向城市聚集的过程和聚集程度。经济调研:近三年GDP总额和每年的增减、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额;GDP和房地产发展关系人均GDP与城市发展阶段关系产业结构调研:城市主要产业、产业集中地、产业转型等信息;城市消费及收入水平: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城市规划:一个城市的规划发展联动着房地产的发展,要想在一个城市投资房地产必须读懂一个城市的发展方向。2、城市房地产分析政策法规:城市房地产调规政策(限购、限价、限贷等)、城市拆迁政策、土地招拍挂政策、报规报批等政策;土地供需调研:该部分主要是自己在网上整理该城市或者该区域近三年的土地成交情况(包含土地供应面积、成交面积、成交均价、成交楼面价、溢价率等多项指标),推断拿地区域的土地价格以及后期土地供应数量;房地产供需调研:城市每年供应总面积、去化总面积、城市房地产去化周期、整体市场价格变化等指标;板块调研分析:拿地板块当前市场供需分析整理、客群分析等房地产调研图3、项目调研分析地块本体位置、四至、地块内有无建筑物、高压线等地块所在区域区位、交通、配套设施等优缺点分析;4、竞品市场调研竞品调研需要调研项目地块所在位置周围在售项目的项目开盘时间。项目推售节奏、项目产品分析、项目户型调研、以及所面对的客群分析等。项目调研内容最后根据竞品市场调研分析得出项目本体地块适合的产品定位。市场调研是投拓人最基本的职业技能,能否做好市场调研报告还是需要接触研判更多的项目,增长更多的经验,投拓人加油吧!

极道饭

中指研究院发布“2020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TOP10研究报告”:总资产规模增速降至两成,头部企业增长明显放缓

来源:证券日报2020年5月13日,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与中指控股(CIH)、中指研究院联合发布了“2020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TOP10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19年资本市场整体保持“全面深改、提质增量”的发展主旋律,政策制定和修订持续开放推进,监管层面逐渐微观化,房地产上市公司迎来更加规范健康的发展环境。在此背景下,优秀上市房企把握并购重组、分拆上市和再融资等机遇,更加强化价值管理与增长,持续释放出高质量投资潜力,得到资本市场广泛关注。同时,部分区域型龙头房企纷纷踏上IPO之路,借助资本市场谋求进一步的发展,成为值得市场期待的新兴群体。报告指出,2019年综合实力TOP10企业精准把握市场机遇,凭借广泛的市场布局、优质的产品结构和土地资源、多元化的融资渠道等方面的优势,紧抓市场机遇,实现规模和业绩快速增长,综合实力得到全面提升,持续引领行业良性发展。具体来看,2019年沪深上市房地产公司综合实力TOP10的资产规模和盈利水平进一步提升,“强者恒强”的态势凸显,其中:年末总资产均值达到5244.3亿元,是同期沪深上市房地产公司的4.5倍;净利润均值达到173.8亿元,是同期沪深上市房地产公司均值的5倍;每股收益(EPS)均值为1.8元,是同期沪深上市房地产公司均值的2.8倍。大陆在港上市房地产公司综合实力TOP10的总资产均值和净利润均值分别为7829.8亿元和235.0亿元,分别是同期大陆在港上市房地产公司3.5倍、3.4倍,每股收益(EPS)均值也达到2.4元,是同期大陆在港上市房地产公司均值的2.8倍,综合实力凸显。2019年,综合实力TOP10企业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加快主营业务发展的同时,致力于美好生活的打造,推动综合实力持续提升。万科以“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为中心,以现金流为基础,深入践行“城乡建设与生活服务商”战略,持续创造真实价值,在巩固住宅开发和物业服务固有优势的基础上,业务已延伸至商业、长租公寓、物流仓储、冰雪度假、教育等领域,更好地服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多业务推动下年末企业总资产达到17299.3亿元,同比增长13.2%,净利润达到551.3亿元,同比增长11.9%;碧桂园“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实现房地产开发主营业务的稳定增长,稳居行业领先地位,2019年年末总资产和净利润分别达到19071.5亿元、612.0亿元,增幅分别达到17.0%、26.1%。除此之外,融创中国、招商蛇口等综合实力TOP10企业紧抓行业资源整合机遇,通过吸纳优质资源来推动企业规模和效益的提升。如融创中国以152.69亿元收购云南城投集团持有的环球世纪、时代环球各51%股权,全年收购额超过400亿,助推企业总资产规模达到9606.5亿元,同比增长34.1%;招商蛇口凭借央企资源整合的优势,年内完成前海土地整备及合资合作等多个事项,总资产规模增长至6176.9亿元,同比增长率为46.0%。从行业来看,104家沪深上市房地产公司和73家大陆在港上市房地产公司,总资产规模增速降至两成,头部企业增长明显放缓:2019年,沪深上市房地产公司总资产均值为1165.0亿元,同比增长率为18.9%;大陆在港上市房地产公司总资产均值同比增长19.3%至2228.3亿元。存货、货币资金、长期股权投资以及投资性房地产的增长是拉动房地产上市公司总资产增长的主要因素。房地产上市公司资产规模断层明显,阵营间与内部的分化加剧。“增收不增利”凸显,“降费提效”成业内共识:2019年,由于营业成本不断上涨,叠加各地限价政策频出销售溢价率下降等原因,房地产上市公司出现“增收不增利”现象。沪深、大陆在港上市房地产公司营业收入均值分别为282.5亿元、427.3亿元,同比增长22.8%和20.7%;净利润均值分别为34.9亿元、6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7%、18.5%。在这种境遇下,降费提效成为行业内的普遍共识。负债水平高位平稳,“紧投资稳现金”提高安全边际:2019年,在去杠杆转为稳杠杆的背景下,部分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负债水平在可控范围内出现微升。沪深上市资产负债率均值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至68.8%,大陆在港上市房地产公司资产负债率均值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至75.5%。2019年,通过过去两年对现金流的严格把控房地产上市公司手持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其中,大陆在港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均值同比增加13.8%至60.5亿元,沪深上市房地产公司均值为22.1亿元,同比提升16.8%。股东收益小幅上涨,经济增加值(EVA)增速收窄:2019年,房地产上市公司加强合作力度提高资本利用效率,加上销售业绩持续增长带来的盈利规模增长,股东回报水平在持续攀升,沪深上市房地产公司每股收益均值为0.64元,较上年上升3.2%;以大型房企为主的大陆在港上市房地产公司均值则为0.87元,同比上涨7.4%。沪深上市EVA均值同比增长6.8%至9.9亿元,大陆在港EVA均值同比增长13.3%至7.9亿元,财富创造能力不断提升。此外沪深与大陆在港上市房地产公司股息率分别为2.4%和5.8%,虽同比略有下降但仍居较高水平。整体估值修复性反弹,“分拆+重组”助力价值释放:2019年,在全年板块整体上扬的基础上,资本市场犹如春风驾临,房地产板块整体回暖,地产股价值不断上升。沪深上市房地产公司市值均值同比上升25.7%至210.2亿元;大陆在港上市房地产公司市值均值为344.5亿元,同比上升28.5%。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分拆上市、并购重组、股票回购等价值管理方式逐渐变为房地产上市公司实现价值突破的重要手段,通过释放企业优势资源的成长潜力,有效增加企业市值规模。板块走势保持强韧性,优质房企更受青睐:2019年,资本市场整体呈震荡上行趋势,房地产板块表现优秀,沪深及港股房地产板块抗跌性强,增长性好。其中业绩龙头、区域布局较好、财务表现稳健和多元业务拓展能力强的企业值得投资者长期关注。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房地产行业受到新冠疫情冲击,对龙头房企而言,在规模已经增长到一定量级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放慢速度,通过优化债务结构、严控现金流等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对仍在追求规模增长的中小型房企来说,应寻求风险与规模扩张的最佳平衡点,把握融资窗口期扩大融资规模,提升企业资金风险防范能力,实现企业稳健发展。(编辑 白宝玉)

白象王

地产博“疫”:中国零售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仲量联行在全国范围内针对超过1,300家品牌零售商进行调研及复访,对于各零售商在未来12个月的计划举措和战略布局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提炼,并将所有调研内容结合最新市场趋势整合成专业详尽的分析报告《地产博“疫”:中国零售地产市场调研报告》。报告重点分析了五大细分零售业态(餐饮、时尚零售、汽车、体验类和其他类)共24个子类零售品牌的租赁策略和布局规划,能为零售行业市场参与者提供实操指南——在目前面临诸多挑战的市场环境下,充分了解目标客群的战略性布局,从而制定合宜决策,优化投资。此报告对零售商、购物中心业主、零售产业投资人都具备极高参考价值:零售商:了解最新市场环境及品牌竞争格局,通过对同类竞争品牌租金及销售的分析,以对自身门店绩效,店铺整合与市场拓展等进行战略评估与调整购物中心业主:把握最新品牌及业态变化,了解品牌扩张及消费者偏好,以辅助新项目定位、业态落位;对已有项目进行业态调整、空间优化利用与动线改造等零售产业投资人:精准掌握市场趋势、品牌业绩及成长预测,以辅助产业投资机构挖掘极具潜力的零售品牌标的,研拟和评估品牌投资组合方案餐饮业态报告针对561家受访餐饮品牌进行调研分析,重点关注:· 疫情过后,哪类餐饮业态/品牌恢复最好,他们的拓店态度是否最为积极?· 餐饮品牌的拓店需求有多少是新增,又有多少是搬迁?· 餐饮线上渠道进化的新趋势是什么?· 哪类餐饮业态/品牌投资机会凸显?· 中餐和西餐不同档次的品牌分别应对策略是什么?· 轻餐类品牌与重餐类品牌相比租赁策略有何不同?时尚零售业态整体承压,拓店态度更趋谨慎,报告重点关注:· 疫情期间线上销售表现如何?· 哪些档次的品牌恢复最快?· 哪些有效的线下新渠道值得尝试?· 奢侈品品牌的短期应对和中长期发展战略是怎样的?· 轻奢品牌和大众时尚品牌分别有哪些应对策略?· 运动休闲零售的租赁策略及线上发展趋势如何?汽车业态汽车促销举措加速行业复苏,汽车展厅总体扩张积极,报告重点关注:· 汽车展厅针对2020年主要的扩张模式是什么?· 新能源车和传统汽车品牌扩张计划有哪些异同点?体验类业态整体复工相对缓慢,但稳步扩张需求仍在,报告重点关注:· “社群营销”对体验类品牌的提升如何?· 健身房——精品工作坊及综合健身中心有哪些发展特征及机遇?· 哪类娱乐类租户引领行业迭代更新?· 10类娱乐租户目前针对2020年租赁战略将做何种调整?· 教育类租户有哪些发展趋势以及目标布局区域?· 如何解读生活服务类不同租户2020年扩张趋势?其他类业态· 美妆护肤品牌在疫情过后发展趋势作何分析?· 生活方式各细分品类未来重点策略是什么?· 超市类租户2020是否有大幅扩张计划?除此,报告还进一步分析和提炼了以下洞察:1,300+家品牌零售商用户画像分析中国消费者的消费新趋势未来零售地产发展机遇展望

决绝之行

美的置业调研:谁说房地产公司没有成长性?

10月30日,有幸参加了雪球调研团组织的美的置业调研,上午参观了5M智慧健康生活馆、REMAC体验馆和人才小镇项目—美的云悦江山的样板间,下午在公司进行了座谈交流。01:00作者:零城逆影来源:雪球简要汇报一下调研重点:一、公司简介美的置业2004年成立,2010年开始全国化布局, 2018年10月在港股上市,中国上市房地产企业26强。美的置业坚持“一主两翼”战略:主业涉及精品住宅开发、商业开发及营运、文旅地产、产城运营与物业服务等领域,在两翼上,公司布局智能产业化与建筑工业化,已搭建从研发设计、生产施工,到管理运维的全价值链闭环。美的置业是美的控股属下企业,美的创始人何享健先生实际拥有,公司的高管也有部分来自美的集团,也有从其他头部房企过来。二、稳健的房地产业务,20%的销售增长美的置业今年预计可完成1200亿的销售任务,同比增长20%,并且未来两三年会保持20%+的增长速度。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土地储备面积约6133万㎡。土地储备充足。目前的土储结构中,一、二线城市土储达3515平方米,占比57%,较去年有所提升。美的置业主席、执行董事兼总裁郝恒在19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2020年,公司将聚焦城市升级与区域深耕,把最优势的资源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布局,保持稳健的拿地策略,在未来不断分化的市场中坚持自身定位。董事会办公室总经理俞炎树俞总在座谈会中介绍美的置业的发展策略:1、城市深耕。每开拓一个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需要很多业务成本,而深耕一个城市,一方面可以摊薄开拓市场的前期费用,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掌控该城市的定价权,确保利润。因此选择在邯郸、徐州、株洲等城市深耕。2、以销定产。房子好卖的城市多拿地,不好卖的就少拿地。3、数字化经营。搭建数字体系平台,优化大供应链协同能力和成本管理能力。4、提升产品力。一是尽量做精装修。二是打造品牌,近几年,美的置业的“云筑”系、“君兰”系、“未来”系的都受到了行业和市场的认可。三是提升物业服务能力,开通全国400服务热线。四是全面推广智慧健康社区3.0计划,今年起公司所有新拿地的项目,均将配置AI智慧社区和维G健康社区(这个后面介绍)。通过以上方式,提高产品溢价。5、关于三道红线。公司按照自己的节奏发展,总体受三道红线影响不大。主动适应房住不炒,不报不切实际的幻想,2018年就开始降杠杆。6、关于地产行业发展预期。近几年受房价下跌影响,行业毛利率有所下降(目前26%左右),预期未来整个行业的毛利率一定会往下走,然后稳定在20%-25%左右,应该再低也低不到哪去了。7、关于分红。在行业里保持有竞争力的分红,如果别人能分到40%,美的置业也会往这方面走。三、一体两翼发展,谁说房地产公司没有成长性?我感觉各个公司房地产业务都差不多,尤其是头部房企,对地产行业的发展和风险都门儿清,企业很难在这块业务建立护城河。现在各个房企管理层,包括房企投资者,都比较关心企业的多元化探索,这事做好了可以提升成长性,做不好可能反而影响主业。相对于其他地产公司,美的置业有多元化探索的天然优势,有制造业思维和强大的科技基因。 调研之前,我也是对美的置业的一体两翼中的智能产业化与建筑工业化比较感兴趣。1、智能产业化上午参观了美的置业的5M智慧健康生活馆,(5M分别是:美的智慧M-Smart、美的健康M-Health、美的品质M-Quality、美的服务M-Service、美的生活M-Life)。“5M智慧健康社区”产品战略给房子赋予了很多新功能。用官方的话说“用制造业方式,为客户精细化营造高端生活体验”。美的置业的大部分楼盘,都会预装“小美同学”,通过语音或手机一键控制家里大部分家电,并通过智能系统将他们串联。比如进门指纹开锁后,家里的空调和灯就会提前打开,当老人深夜起床,系统会自动开灯;当老人在卫生间待得过久,会发出超时预警;当家里漏水漏煤气,会自动检测并关闭;家居摄像头可根据家中人数变化,自动调节空调和新风系统至舒适状态等等。不仅如此,美的置业还将小区也变得更加智能,垃圾满溢监测、智能呼梯、入侵监测、高空抛物监测等多项黑科技被运用到智慧AI社区中。此外,美的置业联手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安道设计首次将 “疗愈景观理论”运用到社区中,推出 “维G健康社区”,包括八大健康场景。据介绍,公司会持续推进老小区的焕新计划,未来所有新拿地的项目,都会配置AI智慧社区和维G健康社区;未来还将在云邻社区APP上线智慧家居商城,并提供相应的加装升级服务,给业主更多智慧生活选择。有点像苹果重新定义手机,5M智慧健康社区也重新定义了房屋,让社区和房子不再是冷冰冰的建筑物。借助各种技术手段串联起整个家居产品,美的置业让家里甚至整个小区都变得人性化、智能化,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舒适、更有品质。2、建筑工业化(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的优点:缩短工时、降低成本、噪音少、可全年建设。可以降低建安成本20%-30%,在房价处于下行趋势的今天,降低建安成本,将是一大优势。美国的装配式建筑占比达到了90%,中国目前还比较低。近年来,政府也积极推进装配式建筑,有些一线城市在土地招拍挂阶段就明确装配式建筑,许多知名房企也在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技术在项目中的应用,还有些尝试进入上游的建筑工业化生产(比如万科)。美的置业在这方面也走得早,依托母集团的制造业背景,具备一定的优势。俞总介绍:美的置业共布局5家装配式工厂,其中邯郸、徐州、佛山都建立了“绿色装配式产业园”。目前行业仍处于导入期,所以没有把步子迈得很大,主要在等行业的风口。未来布局成功后,有望做成海螺水泥的模式。近几年,市场普遍认为房地产公司没有成长性,因此给予低估值。但是我最近看雪球调研团组织调研的华夏幸福、美的置业、当代置业等公司,除了房地产业务,其他的业务都是很有前景的,转型的可行性很大,转型后的成长空间也不错。据了解,智能产业与建筑工业化这两块业务,都有万亿级别的市场前景。美的置业的智能产业与建筑工业化由旗下睿住产业集群负责,自建研发、落地、运维团队。调研下来总体感觉,美的置业目前有一定的优势,未来发展态势需要持续跟踪。四、大股东背书,拥有制造业根基和科技基因在大股东的背书下,美的置业融资优势突出,2020年上半年的融资平均成本进一步降低至5.52%,其中新增借款加权平均实际利率为5.18%。这些降低的成本,都可以转化为利润。从2017年以来,美的置业的净负债率就开始下降,2020年的净负债率降至86.8%。传承美的品牌50年的沉淀,美的置业有着深厚的制造业根基和强大的科技基因,助力企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俞总说,美的集团对于美的置业来讲有点像哆啦A梦,口袋里面有很多宝贝,我们有时候想不明白,就可以去找一找,能用我们就拿过来用用,可能比其他的同行可以少走弯路。注:本篇文章没有分析美的置业的不足之处,投资者请自行斟酌!

白小凡

宋海良调研葛洲坝房地产公司

3月1日,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赴葛洲坝房地产公司调研,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国能建《若干意见》精神和2021年工作会精神,科学谋划"十四五"发展和今年工作,全面加快改革方案落地,加快推进班子建设与适应性组织建设,全力打造一流的城市综合开发运营商,为"再造一个高质量发展的新能建"作出更大贡献。会上,宋海良听取了葛洲坝房地产公司关于"十三五"经营发展情况、"十四五"发展目标与措施、2021年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情况的汇报,并与该公司干部职工座谈交流。宋海良指出,房地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作为国务院国资委确定的16家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的中央企业,我们必须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要求,精准把握房地产发展新趋势,找准发展定位,提升管理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宋海良对房地产业务提出十点要求:一是坚定信心,统一思想,保持定力,切实把房地产这个中国能建的核心业务发展好,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二是全面系统、有针对性地解决遇到的问题,通过发展、改革和科学管理等方式解决问题,化解风险。三是进一步明晰战略定位、厘清发展思路,聚焦产业链一体化和城市综合开发,结合综合能源、综合交通、绿色生态、智能智慧等优势,打造特色地产品牌。四是加强市场、资源、政策、能力、竞争力分析研究,明确适应企业发展的技术线、产品线、业态和开发与盈利模式。五是精准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努力探索一体化、精细化、专业化、绿色化、智能化和模式创新发展之路。六是始终把风险防控摆在首位,守住底线,平衡好规模、效益与风险的关系,着力防范系统性、颠覆性风险。七是着力提升科学管理的一体化能力,持续提升市场研判能力、选择能力、专业策划能力、管理能力,及全成本的统筹能力、管控能力和测算能力,切实抓好杠杆率、去化率、周转率控制。八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聚焦内部培养、外部引进和人才管理等关键环节,采取系统措施,大力提升选、用、育、留能力。九是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强化激励约束考核,充分释放发展活力。十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强化思想文化建设,求最大人心、求最大合力、求最大公约数、画最大同心圆,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中国能建党委常委、总会计师陈关中,高管,总部相关部门、葛洲坝集团负责人,葛洲坝房地产公司领导班子、高管及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

精灵变

2021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报告:百强企业市场份额提升至63.2%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杨召奎 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3月18日在北京发布《2021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百强企业销售规模超十万亿,市场份额提升至63.2%。百强企业把握城市轮动复苏机遇,打造适销产品,加大营销力度,实现了规模稳步增长;更加注重规模、效益和风险的平衡,旨在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百强企业市场份额持续扩大:2020年,百强企业销售总额、销售面积分别达109771.6亿元、79634.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8%和11.6%;百强企业销售额市场份额稳步上升至63.2%,较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百强企业营收与净利润保持增长态势,盈利能力持续下行:百强企业销售业绩的稳步增长带动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持续增加,2020年,百强企业营业收入均值达596.9亿元,净利润均值达71.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3%、9.8%,增速较上年减少2.8、4.4个百分点。受新冠疫情、房地产调控政策持续、各类成本居高不下等因素影响,百强企业净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均值分别为11.2%、14.4%,同比降低0.7、1.0个百分点。

性理

2020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TOP10研究全面启动

2019年,资本市场总体保持“全面深改、提质增量”的主旋律,同时在政策制定和修订层面持续开放创新,为房地产上市公司实现长期稳健发展创造条件。在此背景下,房地产行业加速分化,优秀房地产上市公司精准把握资本市场改革机遇,加大热点城市深耕力度、推动产品服务创新升级适应市场变化,实现业绩的跨越增长,释放了高质量投资潜力,获得资本市场的广泛青睐。在2020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研究中,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在总结历年研究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研究方法和指标体系,本着“客观、公正、准确、全面”的原则,发掘成长质量佳、投资价值大的优秀房地产上市公司,探索不同市场环境下房地产上市公司的价值增长方式,为投资者提供科学全面的投资参考依据。研究背景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自2003年开展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TOP10研究以来,已连续进行了十八年,其研究成果引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机构投资者的广泛关注,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TOP10研究的相关成果已成为投资者评判上市公司综合实力、发掘证券市场投资机会的重要标准。在分析总结历年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本着“客观、公正、准确、全面”的原则,2020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TOP10研究结合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最新发展状况,以2017-2019年度为研究时间段,进一步完善了研究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继续从经营规模、财富创造能力(EVA)、投资价值、财务稳健性四个方面对房地产上市公司进行全面客观评价,发掘成长质量佳、投资价值大的优秀房地产上市公司,为投资者提供科学全面的投资参考依据。方法体系数据及复核数据来源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对房地产上市公司进行有关数据的填报复核;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CREIS)数据库;房地产上市公司对外公布的信息(包括公司年报、公告、公司网站公布的信息和对外派发的资料):有关政府部门(包括建委、房管局和统计局等)的公开数据;2017、2018、2019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研究收集的企业数据资料;2017、2018、2019、2020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收集的企业数据资料;2017、2018、2019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研究收集的企业数据资料。数据复核企业填报的数据须如实客观,同时研究组将对填报数据进行复核。企业财务数据通过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报表进行复核;通过税单复核企业经营收入及利润;对收集的数据坚持交叉复核:通过各地房地产交易中心公开的项目交易情况复核企业提供的销售数据:通过统计局的企业直报数据进行交叉复核;对有疑问的数据研究组可要求进行现场复核。评价方法在2020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TOP10研究中,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从经营规模、财富创造能力(EVA)、投资价值、财务稳健性四个方面对企业进行评价,对同一家企业在四个指标体系中的得分按一定的权重值(权重来自于对四项得分的“方差-协方差分析”)进行加总,最终得到企业的综合实力得分,评价得出“2020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综合实力TOP10”。历年发布会历年研究成果

夕鹤

洞察|2020房地产行业投诉调研报告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住房仍是许多“城市无产者”的刚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关乎民生,举足轻重。然而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房地产行业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引发业主频频维权。艾普思咨询采集并分析了人民网领导留言板2020年的房地产行业投诉数据,为从业者及监管者洞察行业痛点提供视角。数据周期:2020-01-01——2020-12-30注:与房地产无关的纯物管投诉已删除;开发商相关统计中,由于无法根据短关键词准确划分品牌,新城控股、光明房地产、实力房地产、实地房地产等开发商不计入前十统计。01 全年每月投诉量2020年,领导留言板收到房地产相关投诉约4.7万件。从全年走势来看,因春节及疫情影响,1-2月房地产行业投诉量较少,3月投诉量迅速增长,7月达到顶峰,当月投诉量达5,571件。02 地域分布:河南、四川、安徽最多2020年,地方领导留言板共接收到房地产相关投诉46,034件。其中河南省投诉量最高,占比12.47%,四川省、安徽省投诉量分别占比9.54%、7.95%。03 投诉类型:服务最多,合同、质量次之房地产投诉可分为质量、服务、合同三类。2020年,全国房地产投诉中质量投诉占比28.83%,服务投诉占比40.17%,合同投诉占比30.99%。3.1质量投诉质量投诉中房屋及装修质量相关投诉最多,占比72.13%,车位质量投诉占比16.72%,违章搭建相关投诉占比10.11%。房屋及装修质量相关投诉主要包括渗漏、墙壁开裂、墙皮脱落、鼓包等问题。其中渗漏、墙壁开裂问题最多,涉及投诉量分别为3,080件、2,040件。3.2服务投诉服务类投诉中,物业及配套服务投诉占比38.95%,其中维修基金使用不合理不透明、配套学校未开办等投诉较多;办证服务投诉占比29.90%,主要涉及开发商交房后不给办房产证;服务态度相关投诉占比18.90%,工作人员办事推脱推诿、态度恶劣、有意误导等问题频现;交房服务投诉占比11.69%,主要涉及延期交房、强制交房两方面。3.3合同投诉合同类投诉主要包括合同欺诈、烂尾、退房退款、降价维权、违规操作、强买强卖这六大问题。其中合同欺诈投诉量最多,占比达55.08%,主要涉及隐瞒不利因素、虚假宣传、装修质量缩水等问题;其次是退房退款投诉,占比为19.94%;违规操作投诉占比11.95%,主要投诉问题为不按规定开发票。04 被诉开发商:恒大、碧桂园、绿地、万科最多从房地产品牌来看,收到投诉最多的是恒大,投诉量1,105,其次是碧桂园,投诉量917,绿地、万科投诉量也在500以上。这四大开发商也在2020年全国开发商销售榜前十之列,总体而言,投诉量与销售量紧密相关。恒大全年投诉量主要集中在6-11月,期间每月投诉量均在100以上,其中7月达到163起,合肥恒大中央广场、天津市恒大花溪小镇等楼盘相关投诉较多。碧桂园在4-8月期间,每月投诉量均在100起以上,安庆市碧桂园时代之光、颍上碧桂园天誉、全椒碧桂园桃源观澜等楼盘相关投诉较多。万科全年投诉量走势相对平缓,投诉量最多的月份为7月。绿地投诉量在10月及11月陡增,期间汉南绿地城、银川绿地海珀兰轩、渭南韩城绿地等楼盘投诉较多。地产投诉可分为质量、服务、合同三类。2020年,全国房地产投诉中质量投诉占比28.83%,服务投诉占比40.17%,合同投诉占比30.99%。恒大、碧桂园、绿地、万科投诉地域分布从地域分布来看,恒大相关投诉较分散,排在前三的四川、辽宁、安徽投诉量占比分别为11.22%、8.33%、7.15%,成都温江恒大未来城、沈阳恒大中央广场、合肥恒大中央广场为重点投诉楼盘。碧桂园相关投诉较为集中,来自安徽省的投诉高达222起,占比24.21%,滁州、阜阳、亳州等市均是投诉重灾区,全椒县碧桂园罗马世纪城儒林境、全椒县碧桂园桃源观澜、阜阳碧桂园翡翠湾等楼盘投诉较多。绿地相关投诉主要集中在陕西、河南、湖北等地,西安绿地国际生态城、西安绿地璀璨天城、郑州绿地溱水小镇、汉南绿地城等楼盘投诉较多。万科相关投诉中,有108起来自四川省,占比20.97%,万科公园传奇、万科臻园、万科理想城等楼盘投诉较多。恒大、碧桂园、绿地、万科主要投诉问题从投诉分类来看,万科相关的各类投诉分布较为均衡,碧桂园相关投诉中质量投诉远高于服务、合同投诉,绿地相关投诉中合同类投诉较为突出。05 十大被诉楼盘2020年,投诉量前三的楼盘中,长春市万龙银河城销售时违规多收3万元,长春市华大城推出2万抵4万优惠活动却拒不履行抵扣承诺,天津市恒大花溪小镇无理由退房且不退款,最终均引发业主大规模投诉。06 总结从投诉数据来看,房屋及装修质量不达标、合同欺诈、无法办理房产证、无法按时交房等问题是业主维权的重中之重。开发商盲目赶工期、降成本等行为造成了期房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甚至在质量完全不达标的情况下强制交房,直接导致了大量质量维权投诉,进而影响开发商的品牌形象。开发商应着眼长期利益,重视房屋质量把控,不断加强施工队伍的素质建设和外包项目的质量管控,完善施工过程中的验收机制。开发商应注意规范业务人员的销售行为,避免业务员利用合同欺诈损害公司品牌形象。消费者应仔细研读合同,避免听信口头承诺,造成日后维权困难。如今房价高企,购房者常常是掏空“六个荷包”买一套住房。相对开发商而言,业主明显处于弱势,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从严把控验收、从严审核宣传广告,完善惩罚机制,从根源上为消费者把好第一道关。买、卖、监管,三管齐下,才能最大限度减少房产买卖纠纷发生的可能性,保障房地产市场健康、长远发展。艾普思是一家国内领先的舆情大数据服务商,拥有自主研发的舆情监测系统及专业的舆情咨询服务团队,为政企客户提供集舆情监测、危机公关咨询、线上品牌优化、口碑建设于一体的全案服务。了解更多详情,请咨询艾普思官网。

素衣

2021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报告

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紧随行业发展脉搏,连续十八年深入研究房地产企业经营规律,为促进行业良性运行、企业快速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相关研究成果已成为评判房地产企业经营实力及行业地位的重要依据。2020年,全国商品房成交金额实现同比增长8.7%,百强企业把握城市轮动复苏机遇,打造适销产品,加大营销力度,实现了规模稳步增长,销售总额超十万亿,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面临较多不确定性,百强企业更加注重规模、效益和风险的平衡,旨在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销售总额增长12.8%,市场份额提升至63.2%百强企业2016-2020年销售增长情况百强企业及综合实力TOP10企业2016-2020年市场份额百强企业市场份额小幅扩大,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2020年,百强企业销售额市场份额上升至63.2%,较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但增幅继续回落。其中,综合实力TOP10企业销售额市场份额为27.5%,较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百强企业头部阵营趋于固化,部分房企销售表现亮眼百强企业不同阵营2020年销售额及其增长率均值情况不同阵营销售表现分化加剧。百强前10企业因其布局的全国性和均衡性,有效降低区域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保证销售业绩2020年销售额增长率均值12.4%,高于全国增速3.7个百分点;11-30企业及31-50企业规模意愿依旧较强、竞争更为激烈,实现了销售业绩的较快增长,销售额增长率均值分别为13.7%和13.0%,高于全国增速5.0个百分点和4.3个百分点。百强企业发展策略着重强调规模稳健增长、提升效益、防范风险等几个方面:1)追求业绩规模的稳健增长;2)提升管理水平,向管理要效益;3)优化债务结构,筑牢资金安全防线。把握热点区域发展机遇,紧跟市场节奏大力推盘百强代表企业2019、2020年各等级城市销售额分布百强企业把握热点城市政策窗口期,一线及三四线城市成交占比提升。从50家百强代表企业重点项目销售情况来看,一线城市销售额占比较上年小幅上升1.0个百分点至15.3%;三四线城市销售额占比增长0.8个百分点至41.6%。百强代表企业2019、2020年各城市群销售额分布百强企业五大城市群销售占比超七成,长三角销售占比稳步提升。50家百强代表企业销售结构中,五个主要城市群销售占比合计达71.8%,同比增长2.3个百分点。其中,长三角销售占比最高,达30.9%;其次为粤港澳大湾区,占比17.2%。因城施策把握主流需求,以品质和差异化赢得市场百强代表企业2019、2020年重点项目各面积段销售占比2020年,百强企业加大首置、首改类产品的推出比例,推动企业销售业绩的稳步增长。从50家百强代表企业重点项目各面积段产品的销售额占比来看:90-140平米首改类产品销售额占比达55.8%,较上年提升0.6个百分点;90平米以下首置类产品占比为16.2%,较上年均提升0.3个百分点。百强代表企业2019、2020年分城市等级各面积段销售占比百强企业因城施策,一线城市加大首置及首改类产品占比,二线及三四线城市聚焦首改类产品。一线城市首置类、首改类产品占比分别为28.7%、40.6%,在二线、三四线城市,首改类占比分别为57.0%、63.9%。 线上营销快速崛起,开启数字化营销新篇章2020年,百强房企紧跟市场形势迅速反应,适时调整营销策略,顺势开展线上销售模式,同时整合各渠道资源优势,打造线上线下立体营销体系,开启数字化营销新篇章。营收利润稳步增长,增收少增利持续百强企业2016-2020年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均值变化情况盈利能力继续下降。受新冠疫情、房地产调控政策持续、各类成本居高不下等因素影响,百强企业净利润率均值、净资产收益率均值较上年分别下降0.7、1.0个百分点。市场变化日趋复杂,盈利能力分化持续,规模较大企业表现出更强的盈利能力。拿地布局持续回归一二线,城市群拿地占比超五成百强代表企业2019-2020年拿地总量及拿地销售比百强企业拿地积极性有所回升,布局继续回归一二线。2020年,50家百强代表企业拿地金额占销售额比重均值达到35.0%,较上年增长4.2个百分点,新增土储权益面积中近六成位于一二线城市,其中一线、二线城市占比较去年分别增长1.3、1.1个百分点。金融监管继续升级,多元融资缓解短期资金压力部分百强企业2019-2020年信用债发行结构国内信用债发行规模大幅增长。2020年,百强企业国内信用债发行规模2493.6亿元,同比增长34.1%;海外债发行规模2988.2亿元,同比增长8.0%;ABS产品发行规模1746.9亿元,同比增长1.6%。2020年部分百强企业增发配股募集资金情况百强企业积极拓展股权融资渠道,通过赴港上市、增发配股、引入战投等方式补充资金。一方面,非上市百强企业加速上市节奏,另一方面,百强企业分拆旗下多元板块上市,在扩大母公司权益,降低负债水平的同时,探索新的利润增长点,改善企业现金流。百强企业2016-2020年负债率情况房企“三道红线”、银行“两道红线”、供地“两集中”等政策先后出台,房地产长效机制持续实施,这将使得房地产市场呈现弱周期性,房企需顺势而为,转变经营方式,坚持量入为出、动态管理、审慎决策。可售货值结构优化,提高变现能力保障现金流可售货值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短期内去化压力较小。研究组以2016-2020年为研究区间,对百强企业可售货值结构进行分析研究。从可售货值结构来看,其中的58.1%可在1年内去化,与去年同期相比提升2.5个百分点,而1-3年、3-5年及5年以上的占比则均同比减少。新增高价地创历史新高,理性决策防范风险2020年,多个城市增加优质地块供给,加之较为宽松的货币环境,企业拿地热情较高,百强企业新增高价地总量略有增长。2020年全国共成交高价地314宗,其中百强企业154宗,占比为49.0%,成交金额超3000亿元,占比为52.7%。未来随着行业盈利空间下行,企业投资拿地应更加谨慎。百强企业2016-2020年纳税情况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百强企业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百强企业积极投身这场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贡献和智慧获得党和人民的肯定和表彰。疫情期间,百强企业全方位投入疫情防控工作,用实际行动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疫情后,百强企业一手抓疫情防控工作,一手抓复工复产工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结语2020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地制宜、多策并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在此背景下,百强企业一方面积极拓储,创新融资方式,保证企业发展;另一方面注重风险管控,在发展中降杠杆,强化现金流管理,以内生式增长促进高质量发展。2021年,百强企业应紧跟国家政策,精准把握市场机遇,优化管控模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接舆

2018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报告发布 百强企业市场份额升至47.7%

央广网北京3月22日消息(记者柴华)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和中国指数研究院三家研究机构共同组成的“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今天(22日)上午发布《2018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百强企业负债压力加大,需要重视现金安全,防范资金风险。还有哪些房企研究数据背后的趋势值得我们关注?总体而言,报告认为过去一年百强企业的发展和分化更加明显。2017年百强企业销售总额、销售面积同比分别增长32.8%和23.7%;百强企业市场份额快速上升至47.7%,比上年提高7.9个百分点,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同时,2017年百强企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值增长率都在30%左右,百强企业在快和稳之间努力追求平衡。对于未来,报告认为,百强企业资金、布局隐忧较多,需要严控内生风险。2017年百强企业资产负债率均值为78.9%,较2016年提高2.2个百分点,整体可控,但短期偿债压力明显加大,流动比率均值为2.11,较去年上升0.02。报告提醒,未来百强企业一方面需要警惕规模化扩张驱动下的布局风险,包括盲目跟风布局、集中购置热点城市高价地块带来的库存积压风险等;另一方面,在资金环境严峻、杠杆率提高、债务兑付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企业需要重视现金安全,防范资金风险。今天同时发布的还有《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十五年发展报告》,报告对未来趋势进行了预测。报告认为,未来3-5年,中国房地产行业集中度将加速提升,预计到2020年,中国房地产企业数量锐减,房地产市场将变成规模巨鳄们的激烈角逐场地,千亿以上规模企业数量将超30家。而在存量市场上,中国二手房交易规模还只是新房开发销售市场的25%,未来将成为新战场,随着“租购并举”住房制度的持续推进,房地产资产证券化将进入快速发展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