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8年中国电子设备行业市场分析及2019年走势预测帝王殊禅

2018年中国电子设备行业市场分析及2019年走势预测

中商情报网讯:电子设备是指由集成电路、晶体管、电子管等电子元器件组成,应用电子技术(包括)软件发挥作用的设备,包括电子计算机以及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数控或程控系统等。在电子设备迅速普及,尤其是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2018年中国电子设备行业势头发展向好。2018年中国电子设备行业现状一、企业数量及亏损情况分析截止2018底,中国电子设备行业企业数量增长至至16656家,从2013年至2018年,中国电子设备制造企业增加了3987家。其中,2018年亏损企业数量为3261家,亏损总额为483亿元。2013-2018上半年中国电子设备行业企业数量及亏损总额统计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二、电子设备行业收入及增速统计情况2017年来,电子设备行业总体出现下降的趋势。这与国内计算机、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出现饱和状态有关,另外,我国高端电子设备缺乏核心技术,产品多依靠进口,自从出现美国停售产品给中兴事件后,国内企业越发明白核心零部件的重要性,所以主营业务出现下降。但随着2018年各厂商对智能芯片的重视以及研发投入加大,给我国电子设备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增长。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电子设备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59万亿元,同比增长9%。回顾2013-2017年电子设备行业营业收入情况:近五年来,我国电子设备行主营业务收入保持缓慢上涨,2017年为六年来首次负增长情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三、电子设备行业利润及增速统计情况在行业利润总额方面,2018年中国电子设备行业为478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1%。回顾2013-2017年,中国电子设备行业利润总额增长速度较为波动,但整个行业保持上涨。2014年电子设备行业利润总额增长速度为10.4%。但近两年电子设备行业利润增长缓慢,2018年是近六年来利润首次出现同比下降的情况。四、行业盈利能力近年来,电子设备行业盈利能力持续稳定增长,2017年中国电子设备行业毛利率为12.1%,与2016年相比增长了0.3%;销售利润率为5.2%,与上年相比增长了0.3%。2018年电子设备行业毛利率为12.3%,增长0.2个百分点;销售利润率为4.4%,下降0.8个百分点。中国电子设备行业预测及发展趋势分析从2012-2016年间,我国电子设备行业整体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增长速度虽有波动,但总体逐年缓慢增长。2017年主营业务收入为97260亿元,相比2016年有所下降。但2018年主营业务收入出现反弹上涨,且突破10万亿元。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计,2019年电子设备行业主营业务收入降速将减缓,全年电子设备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将维持在11.13万亿元上方。总的来说,2018年,可谓是不平凡的半年。中美贸易战开打、人民币汇率波动、朝鲜放弃核武器、美国的各种“退群”…电子设备产品价格也受之影响波动增加。2019年,随着5G的各种场景应用、以及物联网时代的加快,电子设备行业将会迎来新的机会及利润增长点。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4年中国电子设备行业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君子剑

电子设备行业深度报告:智能驾驶时代,国产CIS有望弯道超车

1.图像传感器1.1.图像传感器种类 图像传感器是一种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设备,被广泛应用在数码相机、 智能手机、视频监控等光学设备中。较为早期的图像传感器主要采用模拟信号, 以摄像管为主(video camera tube),常见于二十世纪三十至八十年代,摄像管的主要原理是使用被偏转的阴极射线扫描受光辐射成像的靶,最终将光信号 转变为与入射光强度相关的电信号。1969 年电荷耦合器件 CCD(charge-coupled device)由美国贝尔实验室的 威拉德以及乔治所发明,通过光电效应可以使 CCD 表面产生电荷,进而组成数 字图像。此后 CCD 被广泛应用于数码相机、扫描器以及摄像及的光感组件,其光效率可以达到 70%,即可以捕捉 70%的入射光,远远好于传统软片的 2%。与 CCD 几乎在同个时间, 1968 年美国无线电公司团队成功研发出第一个互 补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集成电路,可以执行光信号到电压的转换,电压经过放大和量化后最终变成输出的数字信号。1.2.CMOS超越CCD成为主流 在 CCD 出现后,摄像管由于体积以及成像效果等原因,CCD 摄像器件逐渐 取代了摄像管的摄像器件。到现在,大多数的数码相机采用了 CCD 或者 CMOS 图 像传感器。CCD 图像传感器基于模拟信号,当光照射到其表面时,产生信号电荷,然后转换成电压,并按照指定的时序将图像信号输出。CMOS 传感器则是基于半导体的有源像素传感器,当受到光照时,每个光电 传感器附近有相应的电路直接将光能量转换成电压信号,与 CCD 有差异的地方 时,其并不产生信号电荷。这两种技术在成像质量的差别并不大,在同等条件下,CMOS 图像传感器所 用的元件数相对更少,从而功耗较低,数据吞吐速度也比 CCD 更高。此外,CMOS 的整体制造成本要比 CCD 传感器低,并随着 CMOS 成像技术不断提升,消费型 数字相机都广泛采用 CMOS,使得 CCD 的市场占有率从 2010 年代起不断下降, 全球第一大CCD传感器生产商索尼宣布与 2017 年起停止生产 CCD。1.3.CIS 市场空间持续增长 到现在 CIS 已经成为半导体业务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市场空间持续增长, 根据 IC Insight 数据,2018 年全球 CIS 的销售额为 142 亿美元,2013 年仅为 74 亿美元,2013-2018 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3.9%,预计到 2023 年,整体市场规 模将达到 215 亿美元,2018-2023 年复合增长率为 8.7%,虽然增速略有下滑, 但是市场规模将逐年创新高。从出货量看,2013 年全球 CIS 出货量仅为 26 亿颗,2013-2018 年保持 16% 复合增长率,至 2019 年预计全球出货量达到 61 亿颗,2023 年有望突破 95 亿 颗,2018-2023 年全球 CIS 出货量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11.7%。目前 CIS 行业发展是由智能手机和汽车应用推动的,对于智能手机摄像头 的创新将会继续,尽管这个领域的竞争会非常激烈。为了保持竞争力,CIS 厂 商正将越来越多的功能整合到移动 CIS 中,例如广角、长焦、微距。许多其他应用将成为 CIS 未来增长的一部分。许多 IDM 和 Fabless 厂商正 在为新兴的更高利润率的 CIS 芯片,如汽车、安全、医疗和其他领域。这些领域出现了巨大的机会,推动了新兴供应商和现有供应商的市场和技术工作。这 些新兴的机遇正在将移动成像技术推向其他增长领域,未来可能会看到从视觉 成像到视觉感知以及其他交互式应用的转变。CIS 具备广泛的下游应用市场,包括手机、汽车、安防、工业、医疗等,其中智能手机是 CIS 最大的终端市场,占到了整体市场规模的 63.89%,其次是单反市场占比 7.8%,汽车占比 6.46%,工业市场占比 6.32%,安防市场占比 6.09%。根据 IC Insights 预测,2018-2023 年,CIS下游应用中汽车领域年均复合增速将达到 29.7%,是增速最高的领域,智能手机领域由于基数较高,且智能手机销量逐步下滑,预计到 2023 年市场规模为 98 亿美元,复合增速仅为 2.6%;此外安防、工业、医疗领域增速也将保持较高水平。1.4.CIS 产业链 目前在 CIS 产业中主要分为以下几钟模式,第一种是 IDM 模式实行设计生 产一体化,可以更好的把控供应链,及时对市场需求进行反应,主要厂商为索尼以及三星;第二种是 Fabless 模式,产业链内进行分工,由设计厂如豪威、 格科微进行设计工作,然后交由晶圆代工厂台积电、中芯国际等进行代工,最后由封测厂晶方科技进行 CIS 的封测;此外还有 fablite 模式,自身负责设计及销售,其中有部分晶圆交由代工厂代工。从行业内竞争格局来看,索尼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日本调研公司 Techno Systems Research(TSR)发布了 2019 年图像传感器市场报告。索尼以 49.1% 的份额排名第一,第二名是三星份额只有 17.9%,与索尼差距较为明显;第三名是美国半导体公司豪威科技,目前已经被国内上市公司韦尔股份收购,占据 9.5%的市场份额,2018 年豪威市场份额为 11.5%,相比有一定程度的下滑。从 CIS 封测市场竞争来看,主要的厂商包括中国大陆晶方科技、华天科技, 中国台湾主要厂商有欣电、精材、胜丽等。欣电具备全球最大的 CIS 封测产能, 晶方科技是全球第二大,也是大陆首家能为 CIS 提供晶圆级芯片尺寸封装量产 服务的专业封测服务商。2.大像素及多摄成为移动 CIS 主要发展动力2.1.发展初期大像素为主要方向 2000 年夏普发布了全球第一款拍照手机 J-SH04,其搭载了具备 11 万像素 的 CCD 摄像头,并在三年后推出了首款具备百万像素的手机 J-SH53,是手机拍 照领域的先驱者。到 2006 年,消费者对手机拍照需求逐步提升,三星在行业内内第一次推出 了千万级像素的手机 B600,还具备 3 倍光学变焦以及 5 倍的数码变焦,实现了 手机拍照向数码相机的靠近。2010 至 2013 年间,由于缺乏 AI 算法,所以为了提升手机拍照的细腻程 度,提升手机像素成为最为便捷的方法,手机摄像头像素不断刷新纪录,其中 2012 年诺基亚 808 更是搭载了 4100 万像素图像传感器。2.2.多摄开启智能手机摄像头发展新方向 受制于手机体积,摄像头不能无限制的提升,更多的手机厂商开始关注传 感器的成像质量以及大像素,此外为了弥补单一摄像头功能的限制,iPhone 7 Plus 也率先搭载了双摄像头,开启了智能手机摄像头发展新方向。如今,多摄加大像素已经成为手机发展的主要方向,目前市场上拍照性能 最强劲的华为 P40 Pro+搭载了前二后五共计七颗摄像头,功能上搭配了广角、 超广角、长焦、超长变焦以及 3D 深感。2.3.多摄比例一路攀升 根据 Omdia 统计报告,过去三年时间里,智能手机单摄占比从 2017Q1 接 近 90%下降至 2019Q4 的 23%,多摄占比一路攀升,占比接近八成;2019Q4 三摄 智能手机占比 31%已经高于了双摄手机 30%的市场份额,成为市场上最主流的 方案。此外四摄占比也不断提升,占到总出货量的 15%。 预计未来三摄将会加速在中低端机型中渗透,而四摄则会开始在各大品牌 的旗舰机中渗透,同时各大厂商也将逐步推出后置五摄的高端机型。根据 IHS Markit 统计显示,虽然全球智能手机销量下降,但是受益于多摄 占比的提升,摄像头出货量在 2019 年仍处于增长态势,出货量相比 2018 年同 比增长 25.8%,在 2020 年仍有 15%左右的增长。市场需求的快速提升也促使 CIS 厂商索尼、三星、豪威科技和海力士等扩 大了生产能力,以争夺市场份额。索尼将保持每年 10%的速度进行扩产,其中 有 70-80%的产品将出货至中国,三星也将自建晶圆厂在两年时间扩大 50%的产 能,而豪威科技是 fabless 模式,预计将通过台积电、中芯国际、上海华力等 代工厂扩大 50%产能。3.汽车 CIS 领域保持高增速3.1.ADAS 发展推升摄像头用量 车载摄像头是摄像头领域内增长速度最快的领域,根据 IC Insights 预计, 2018 至 2023 年,车用 CIS 市场规模将从 8.7 亿美元增长至 32 亿美元,年均复 合增长率达到 29.7%。随着 ADAS 的逐渐普及,基于摄像头的视觉系统是 ADAS 的核心,摄像头的使用量将逐渐提升。根据德勤统计,针对不同自动化等级的汽车,所配备的摄像头数量也不相 同,L2 级别的汽车仅需配置 1 个环视摄像头,L3 级别则增加至 4 个环视摄像 头,达到最高 L5 等级则需要配置 5 个环视摄像头、4 个长距离摄像头以及 1 个 立体摄像机。3.2.车用摄像头性能要求更高 车载摄像头通过安装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前视、侧视、后视和内置四种, 按照摄像头的功能应用则可以分为行车辅助类、驻车辅助类以及驾驶员监控三 大类。车规级摄像头相对于消费级摄像头性能要求更高,在耐高温、抗震、防磁、 防水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3.3.车用摄像头市场将保持较快增长 根据 yole 的统计数据, 2018 年全球汽车图像传感器市场规模为 9.34 亿美 元,出货 CIS 数量 1.24 亿颗,其中安森美占据了领先地位,市场份额为 36%, 豪威科技排名第二,占比 22%,其次是索尼获取了 10%的市场份额。从汽车摄像头模组的整体市场规模来看,2018 年规模达到了 30 亿美元, 预计在 2024 年将达到 57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 11%,整体呈现出持续 上涨的态势。在面向 ADAS 具体的应用时,车道偏离预警、前撞预警、行人碰撞 预警、车道保持辅助、紧急制动刹车、自适应巡航、交通标示识别等都需要应 用摄像头。4.配置建议4.1.韦尔股份2019 年,韦尔股份以 152 亿元成功收购豪威科技,豪威科技的主营业务是 CMOS 图像传感的设计及销售,市场份额排名全球第三,仅次于索尼及三星,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车载、医疗、笔记本、AR/VR 等众多领域中。从全球市场份额来看,公司在移动设备领域市场份为 12%左右排名第三,安防领域 占比 48%排名第一,汽车领域占比 22%排名第二,计算机摄像头领域占比 50%排 名第一,IoT 新兴领域业务占比 48%排名第一,在医疗领域占比 81%占绝对领先 地位。根据韦尔股份2019年报,公司图像传感器板块 2019 年营业收入为 97.79 亿元,收入占比 71.94%,实现营业利润 30.14 亿元,利润占比 81.22%,豪威科技极大的提升了公司盈利能力。智能手机是豪威科技最大的下游领域,在 2018 年占比 58%,相比 2017 年 略有下降,安防领域销售占比保持稳定,汽车领域销售占比上升较为明显,从 11%提升至 14%,从销售收入来看,2018 年相比 2017 年增长 22%。为了迎合智能手机市场对 CIS 大像素的热潮,公司将持续加大在手机业务 的投入力度,努力向高端领域冲击,加快向竞争对手索尼及三星的追赶步伐, 公司先后推出了具备 3200 万、4800 万以及 6400 万像素的图像传感器。豪威科技在汽车领域图像处理器也有较为全面的覆盖,可以提供覆盖汽车视觉(碰撞测试和路标识别)、驾驶员监测、图像系统、360 度环视以及自动驾 驶等多种功能。豪威科技全方位车载视觉解决方案成功应用于理想 ONE 汽车,达到了 Level2 高级辅助驾驶,保证行车过程中的安全稳定。整体方案涵盖汽车环视及前视摄像头,包括 5 颗汽车行业专用的高灵敏 OV10640 图像传感器及 1 颗 适用于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 OV10642 图像传感器组成,依靠豪威集团的 OmniHDR 及 OmniBSI 等技术提升 ADAS 的图像判断能力,准确识别道路、行人、 车辆等信息,让驾驶行程更加安全。4.1.晶方科技 公司专注于传感器领域的封装测试业务,是全球第二大 CIS 晶圆级芯片封 测服务商,其中封装产品以图像传感器为主,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安防监控 以及汽车电子等领域。公司的 CMOS 图像传感器晶圆级封装技术使得高性能、小 型化的手机相机模块成为可能,成为了有史以来应用最为广泛的封装技术,到 目前已经有近 50%的图像传感器芯片使用此技术。公司在 2019 年营收规模为 5.60 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净利润为1.08亿元,同比增长 52.27%,出现较大幅度提升,主要原因是公司产品毛利率提升较 为明显,2019 年毛利率为 39.03%,相比 2018 年提升 11pct。公司在智能手机领域,为了满足消费者对手机摄像头更智能、更高质量以 及更轻薄的需求,公司开发出世界上领先的硅通孔芯片封装技术,减少了在相 机模块组装中带来的良率损失。公司是业界率先提供 300 毫米晶圆级封装 CMOS 影像传感器解决方案的制造商,可以满足更小的尺寸要求,这种技术使用硅通 孔和空腔 - 玻璃 - 硅夹层结构来提高相机模块的可靠性及良率。为了满足汽车领域客户对更高分辨率以及更智能的影像传感系统的要求, 公司持续开发新颖的封装技术及模块,给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图像传感器产品。选择合适的汽车传感器封装方式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汽车面对的环境较为恶劣 多变,其中包括了机械压力、温度循环、污染物及湿度等多种要求,公司严格按照测试汽车压力的资格标准 AEC-Q100 来验证 IC 设计、制造工艺及封装。5.风险提示智能手机销量下滑超过预期;汽车 CIS :需求不及预期。报告来源:东方财富证券

通信设备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第一章 行业概况1.1 通信设备行业概况通信设备,英文简称ICD,全称Instrial Communication Device。本栏目将全面介绍适用于工控环境的有线通讯设备和无线通讯设备。有线通讯设备主要介绍解决工业现场的串口通讯、专业总线型的通讯、工业以太网的通讯以及各种通讯协议之间的转换设备。无线通讯设备主要是无线AP、无线网桥、无线网卡、无线避雷器、天线等设备。图 通信设备产业链1.2 通信设备市场需求通信运营商固定资产投资是驱动通信设备市场需求增长的根本性因素。图 决定市场需求的关键因素1.3 通信设备内容通信设备主要由三个专业领域构成:核心网设备、网络覆盖设备和终端用户设备。图 通信设备领域内容1.4 通信设备行业所属的生命周期由于通信行业发展速度非常快,近几十年来每一代通信服务的生命周期也就几年的时间,当前处于4G时代较为成熟的时期,而5G尚处在导入期,对应的通信设备总体而言也是处于4G的成熟期,而处于5G的导入期。图 通信设备所属生命周期通信行业的发展离不开通信设备商的支持,同时通信设备商的脱颖而出也需把握通信行业发展的时代机遇,现代通信行业与设备商们早已是互相扶持,互相促进。电报、电话等现代通信工具的发明掀起了通信革命,AT&T作为电话技术发明者,成立贝尔实验室催生了诸多信息技术划时代发明为现代通信技术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同时,爱立信抓住电话网络发展机遇,以燎原之势迅速扩张。诺基亚积极把握新兴产业,从木浆厂破茧成蝶转型为通信设备商。西门子从最初的电报公司经百年发展演变为通信设备主要供应商之一。摩托罗拉在二战中抓住电信技术战时需求迅速崛起。世界上首部程控电话交换机的出现推动电信进入了电子自动化时代,20世纪60年代互联网的发展进而引爆了信息革命。思科迎合互联网浪潮因势利导推出可商用的兼容多重网络协议交换机,开启了联网时代。进入21世纪以来,云计算、电商和电子支付等应用兴起,催生了新兴设备商的诞生。Juniper从做核心路由器起家,逐步发展成为云计算、IDC和SDN的弄潮儿。Arista顺“云计算”势而为,以软硬件一体的优势聚焦高速IDC需求而迅速崛起。发展程控交换机起家的华为也敏锐察觉互联网带来的数通机遇而早早开始布局。第二章 商业模式和技术发展2.1 产业链价值链商业模式2.1.1 通信设备产业链通信设备的上游一般是芯片等设备所需原材料和元件的供应,这一块一直都是高技术集成的行业,技术含量之高,全球的垄断程度都是非常强的;下游则一般是通信运营商以及一些特殊的行业用户,比如军队、政府等,相对来说下游市场竞争更充分,但仍旧是一个偏向垄断的行业。从整个通信产业链而言,市场上的参与者本来就非常有限,由于其服务对象太过广泛,中小企业在产业链条上的生存能力本身就有限,纵观全球,产业链上的企业几乎清一色都是非常庞大的角色,可以说这个产业链条上就几乎不存在小企业,除了一些特定的纯技术方案提供者。图 通信设备产业链条1) 通信设备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本行业上游行业主要为芯片、PCB、光器件等产品及方案供应行业,其中芯片为核心元件;行业下游产业代表了主要应用市场的需求,行业下游主要客户为通信设备提供商、电信运营商及企业级用户。本行业企业一般直接向上游企业进行采购,与下游行业企业采用的业务模式主要是ODM、EMS、JDM 模式。由于通信网络互联互通的特性,行业产品与芯片、宽带接入网络中的其他系统设备需软硬件兼容、协议一致、数据互通,因此,产业链上下游行业的企业一般需要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以实现产品与系统的高度一致性。行业与上下游行业存在很强的关联性。2) 上下游行业发展状况对本行业的影响i 上游行业发展状况及其对本行业的影响上游企业主要为电子元器件生产商,目前除了主芯片主要由国外进口之外,其他原材料基本实现了国内采购,货源充足且处于充分竞争状态。核心元件芯片的主要生产厂商包括美国高通公司、博通(Broadcom Limited)、英特尔(Intel Corporation)、美满(Marvell Technology Group)及台系企业等,上游芯片行业的竞争以及不断加快的芯片国产化趋势有利于本行业生产商等芯片采购方降低生产成本。目前,同样功能的芯片普遍有多种差异化的芯片方案供企业选择,差异化的芯片产品为本行业企业提供了便利,同时行业内具备较强软件研发能力的企业可取得更高附加值。ii 下游行业发展状况及其对本行业的影响随着最终消费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下游行业向本行业的采购规模逐年提高,使得本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培育了部分具备一定研发实力的企业。同时,下游行业的通信设备提供商更加专注于品牌塑造、市场渠道建设、行业标准的制定以及软件与应用的开发,与本行业厂商的合作模式也逐渐向ODM、JDM 模式转变,这对家庭、企业及工业应用类ICT 终端厂商的研发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终端厂商也可通过对市场需求的准确判断并设计合理的方案来赢得市场,由此向提供更高附加值的服务转变。此外,随着电信运营商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下游行业的通信设备提供商更加关注利润情况,基于产业链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应运而生,下游行业的通信设备提供商通过直接参与家庭、企业及工业应用类ICT 终端生产厂商的研发、生产制造全过程,从而有效把控成本,与下游企业的互动加深,这也进一步促进本行业生产厂商不断提升运营及生产管理水平。产业结构网络通信设备方面。网络通信设备按应用领域划分为消费者网络设备,,企业网络设备、数通网络设备和电信网络设备。消费者网络设备主要针对家庭及个人消费市场;企业网络设备主要针对非运营商的各种行业应用市场,包括政府、金融、电力、医疗、教育、非制造业等市场;数通网络设备主要针对数据中心市场,用于实现数据中心内部及数据中心间的互联传输;电信网络设备主要针对电信运营商市场,用于搭建核心骨干网。光通信设备方面。光通信设备包括光纤光缆、光器件、光通信整机设备三大块。我国光纤光缆和光通信整机设备行业发展较为成熟,市场集中度较高,竞争格局较为稳定,龙头企业自主研发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带动行业进人壁垒不断提高,市场份额进一步向大型企业集中。在光器件领域,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光器件生产国,但在高端芯片、核心器件方面技术实力不足,仍然高度依赖进口。图 光通信产业链2.1.2 电信运营业电信运营商供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互联网接入的通信服务公司 。中国五大电信运营商分别是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中信网络。并且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是全球第一大的移动运营商。图 4G网络建设产业链图 国内电业务分类图 电信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趋势2.1.3 通信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制造业(部件)属于通信产业的上游行业,下游为政府与公共安全部门、公用事业、工商业以及个人用户等。信息通信业是我国现阶段最具成长性的关键基础产业,具有对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作用,通信设备制造业则是通信业的重要基础,对通信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通信设备中的各种制成品零部件的生产就是制造。通讯设备包括无线产品、网络产品、终端产品三大产品系列,但在通信设备制造工地,把主要部件组装成线路、网络设备等组装活动,均列为通讯设备制造活动,从事这个活动的行业就是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图 通信设备制造业主要产品累计产品增长趋势通信设备制造业主要以通信终端设备制造为主,且占比较为稳定,长年以来,通信终端设备制造业收入占整个通信设备制造业的60%以上,2020年占比约为64%,通信系统设备制造业占比36%。图 通信设备制造业出口价格指数图 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2.1.2 商业模式ICT 终端设备市场的主要客户为电信运营商及企业级客户,其中运营商的供货方主要为华为、阿尔卡特朗讯(现诺基亚)、上海贝尔、烽火通信、中兴通讯等全球大型通信设备提供商。全球大型设备提供商一般不从事ICT 终端的生产制造,通常采用EMS、OEM、ODM、JDM 等模式与上游ICT 终端制造企业进行合作。EMS:又称为ECM(Electronics Contract Manufacturing),指为电子产品品牌拥有者提供制造、采购、部分设计以及物流等一系列服务。典型的EMS 企业强调生产质量、效率、成本和交付。其具体模式通常可分为两种:纯代工模式,企业仅关注制造过程,品牌商直接供料,并提供专用设备;代工带料模式,企业除了为品牌商提供制造服务,还同时提供全部或部分物料的采购服务。OEM:可简称为“代工生产”或“贴牌生产”,这种经营模式在国际上已运作多年。客户为加大其资源在创新方面的配置,减少在固定资产方面的投入,不直接进行生产,而通过让别的企业代为生产的方式来完成产品生产。客户只需支付材料成本费和加工费,而不必承担设备折旧和自建工厂负担,并可随时根据市场变化按需下单。其特点与EMS 模式相近。ODM:可为客户提供从产品研发、设计制造到后期维护的全部服务,客户只需向ODM 服务商提出产品的功能、性能甚至只需提供产品的构思,ODM 服务商就可以将产品从设想变为现实。典型的ODM 企业强调产品研发实力和对市场关注的敏锐度,实际操作中其具体模式通常包括两种不同方式:企业自己把握市场动向和技术发展趋势,独立完成产品推销给品牌商;根据品牌商的特殊需求定制设计产品。JDM:制造商与品牌企业的合作关系更为密切。ODM 是制造商研发了多款产品,让品牌企业来挑选;JDM,则是制造商和品牌企业共同协商确定产品方案,利用各自优势,共同研发,然后由制造商制造,品牌企业销售。JDM 模式下,合作双方紧密融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目标明确,效率更高。只有制造商在技术上达到一定水平,合作信任度更高之后,品牌企业才会采用JDM 合作形式。JDM 模式下的制造企业必须能够兼具ODM 和EMS 的优势,既要注重制造过程中的生产质量、效率、成本和交付,还要具有ODM 的强大研发能力,同时需要在研发和制造的各个重要流程中与客户形成良好互动,形成文化对接、管理系统对接、流程对接等。图 经营模式对比2.2 技术发展图 全球PCT专利对比1) 从中美关系看通信行业的格局变化。中美贸易摩擦及“五眼联盟”可能导致全球通信业格局生变。而随着美韩市场5G率先投入,爱立信、诺基亚等有望先受益。但由于全球运营商经营面临压力,个别国家禁购中国设备事宜仍有转机。同时,自主可控更加紧迫,给北斗导航、天通通信、网络安全带来机会。2) 从5G技术变革看供应链格局变化。MIMO带来基站天线、射频、PCB变革;高频推动PA技术发生改变,材料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LDMOS)向碳化硅衬底外延氮化镓(GaN-on-SiC)转变。技术革新既影响量价,也有望带来供应链变局。图 5G通信产业链3) 从ICT融合看网络重塑以及云计算。5G速率提升及网络架构调整,给光模块、时间同步带来新需求,也使ICT融合加速,让NFV/SDN、边缘计算走向商用,模式将变。IT投资占通信网络投资的比例有望大幅提升,柔性网络也将激发新商业模式。4) 从典型应用看5G网络的长期价值。5G改变社会,建网增加capex,2 019年起,5G试商用/商用,有望逐步验证云AR/VR、网联无人机、智能驾驶等应用,数据也将爆发,推动云计算。图 未来网络生态服务表 中国上市公司专利排行榜2.3 政策监管1) 通信设备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工信部主要负责工业和信息化产业的监督管理。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英文缩写:CSIA)是唯一代表中国软件产业界并具有全国性一级社团法人资格的行业组织。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英文缩写:CVIA)协会是经国家民政部批准的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全国性行业组织。中国通信工业协会(英文缩写:CCIA),由国内从事通信设备和系统及相关的配套设备、专用零部件的研究、生产、开发单位自愿联合组成的非营利的全国性社会团体。中国通信企业协会(英文缩写:CACE)2001年5月经信息产业部、民政部批准更名为中国通信企业协会(简称中国通信企协)。2) 行业管理体制2017年1月,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印发信息产业发展指南的通知》,提出要加快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安全可控的现代信息产业体系,为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打下坚实基础。2017年1月,工信部发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培育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收入百亿级企业达20家以上,产生5家到8家收入千亿元级企业,产业收入超千亿元的城市20个以上;强调要深入推进应用创和融合发展,加速软件与各行业领域的融合应用,发展关键应用软件、行业解决方案和集成应用平台,强化应用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提升服务型制造水平,培育扩大信息消费,强化对重大战略的支撑服务。第三章 行业估值、定价机制和全球龙头企业3.1 行业综合财务分析和估值方法图 综合财务分析图 行业估值及历史比较通信设备行业估值方法可以选择市盈率估值法、PEG估值法、市净率估值法、市现率、P/S市销率估值法、EV/Sales市售率估值法、RNAV重估净资产估值法、EV/EBITDA估值法、DDM估值法、DCF现金流折现估值法、NAV净资产价值估值法等。表 境外通信设备公司估值对比表 中国上市通信设备公司估值对比3.2 行业发展和驱动机制及风险管理3.2.1 行业发展和驱动因子近年来,中国通信行业投资规模不断增加,加速推进行业的发展和网络通信的全国化布局。通信设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快速。主要是中国通信运营商积极布局5G建设,为通信设备制造提供了更为广泛且新形势下的研发需求。移动通信业务的发展是中国通信行业发展的重要领域,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促进其对上游通信设备制造行业的需求不断增加。2010-2019年我国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整体呈上升趋势,增速平稳变动,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5%。2019年我国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到4350亿元,较上年同比减少4.17%。图 华为的全产业链通信设备制造行业技术特点指出,移动通信业务的发展是我国通信行业发展的重要领域,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促进其对上游通信设备制造行业的需求不断增加。2010-2019年我国移动通信基站设备产量不断增加,产量爆发增,2019年该设备产量明显回落至27233.4万信道。各类通信设备及产品主要应用于光通信网络和无线通信网络,这决定了其生产制造技术必须与通信技术的发展相一致。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分析指出,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一方面使本行业产品有了持续不断的升级需求;另一方面,也要求行业内企业必须及时掌握技术的新进展,适应客户需求的变化,加大研发与资金投入,推出新产品,保持在市场竞争中的领先地位。1) 核心网设备。以交换机为代表,核心网设备承担通信网络的数据交换和业务控制功能。在核心网设备方面,华为技术、中兴通讯等国内企业显示出了较强的竞争能力。2) 接入网设备。通信设备制造行业技术特点指出,接入网所使用的传输媒体有多种,主要为光纤接入、铜线(普通电话线)接入、光纤同轴电缆(有线电视电缆)混合接入、无线接入和以太网接入方式等。我国当前主流的接入方式为光纤接入和无线接入两类。3) 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是指在移动通信、无线互联网、无线电、移动电视、卫星通信等领域的信道两端,用于收发信号的通信设备,在固定通信网络中主要包括宽带网络终端、xDSL接入终端、IPTV机顶盒等,在移动通信网络中主要涵盖:手机、平板电脑等。驱动因素1) 通信设备制造业(部件)属于通信产业的上游行业,下游为政府与公共安全部门、公用事业、工商业以及个人用户等。信息通信业是我国现阶段十分具成长性的关键基础产业,具有对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作用,通信设备制造业则是通信业的重要基础,对通信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 2020年3月,工信部颁发《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指出加快5G网络建设部署,包括加快5G网络建设进度、加大基站站址资源支持、加强电力和频率保障以及推进网络共享和异网漫游。 3) 通信系统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对整个社会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都具有重大作用。通信系统设备占整个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收入占比也将进一步提高。4) 随着5G、云计算、大数据、信息安全、物联网等领域的发展,通信系统设备市场需求得到拓展。未来随着5G规模建网扩大,数据中心规模建设持续拉动,通信系统设备行业前景充满机会和希望,通信系统设备规模将加速增长。3.2.2 行业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1) 国别风险国际经济及政治形势纷繁复杂,通信设备公司业务及分支机构运营覆盖多个国家和地区,业务开展所在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法规、政治社会环境等各不相同,包括法律合规、税务、汇率、政局(如战争、内乱等)等各方面的风险都将继续存在,可能对行业的经营产生影响。2) 知识产权风险通信行业一直着力于产品技术的研发和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管理。尽最大可能在产品及服务上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申请专利权利或著作权等多种形式的知识产权保护。然而,即使通信设备公司已采取并实行了十分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仍不能完全避免与其他专利许可公司以及运营商之间产生知识产权纠纷。3) 汇率风险国内通讯公司合并报表的列报货币是人民币,国内通讯公司汇率风险主要来自以非人民币结算之销售、采购以及融资产生的外币敞口及其汇率波动,可能对国内通讯公司经营产生的影响。国内通讯公司持续强化基于业务全流程的外汇风险管理,通过商务策略引导、内部结算管理、融资结构设计与外汇衍生品保值等举措,降低汇率风险;国内通讯公司亦加强汇管国家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尝试推进海外项目的人民币计价及结算,以期长远降低汇率风险。4) 利率风险国内通讯公司的利率风险主要来自于有息负债,本外币的利率波动将使国内通讯公司所承担的利息支出总额发生变动,进而影响国内通讯公司的盈利能力。国内通讯公司主要运用有息负债总量控制及结构化管理来降低利率风险:有息负债总量控制主要是通过提高国内通讯公司现金周转效率、增加国内通讯公司自由现金流量来实现;有息负债的结构化管理主要是结合市场环境变化趋势,不断拓展全球低成本多样化融资渠道,通过境内外、本外币、长短期、固定或浮动利率的债务结构组合,辅之以利率掉期等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利率风险的综合控制。5) 客户信用风险国内通讯公司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通信解决方案,由于国内通讯公司业务开展迅速,客户群体庞大,各类客户的资信存在一定差异,不同的资信状况对国内通讯公司的业务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国内通讯公司主要通过客户资信调查、客户资信评级与授信、客户信用额度管理及风险总量控制、对付款记录不良客户实施信用管控等内部信用管理措施识别和管理信用风险,及通过购买信用保险、采用合适的融资工具转移信用风险。3.3 竞争分析3.3.1 行业竞争格局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属于充分竞争的行业,市场化程度较高。由于客户主要为通信运营商及主设备商,客户行业垄断地位较强。通信运营商在集采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对行业内提供通信设备的企业资质遴选较为严格,目前行业内已经形成了多家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产品供应商。该类供应商大多发展起步早、技术水平较同行业领先,能够为运营商提供全方位综合性、一体化解决方案,按照客户的需求进行产品方案设计、方案比选、方案实施等各种配套服务能力,因此市场竞争能力比较强。其它单一产品供应商,或者从事 OEM 的设备加工厂商,相对规模较小,能够提供的产品和技术支持能力相对有限,能力较弱。目前在国内通信网络终端及接入应用设备细分市场中,主要有华为技术、中兴通讯、上海贝尔、烽火通信在内的多家企业。伴随运营商对产品质量、标准、价格等各方面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集采规则的不断变化,行业整合趋势越来越明显。由于未来市场增长空间较大,不排除上下游其他企业参与到市场竞争的可能。华为电信设备市场竞争力强大,在全球电信设备市场中持续位居第一位;受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增长影响,在全球RAN市场范围内,华为蝉联第一位。但是未来仍然受到爱立信等公司的竞争,爱立信位居2021年5G网络基础设施通信运营商榜首。3.3.2 美国政府施压2020年12月18日,美国商务部网站公告称将中芯国际纳入实体清单,美国出口商向中芯国际出售产品需申请许可证,从而限制中芯国际获得某些美国技术的能力。本次制裁重点针对10nm及以下先进制程,10nm以上较成熟制程需要观察后续的许可证申请情况。美国从多个领域向中国及中国科技企业发起进攻,打压华为、TikTok;禁止将美国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给中国企业;对于一些在中国制造的商品加征关税。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已经成为不可逆趋势,中美科技领域竞争将继续加剧。表 4G各细分领域海外市场竞争分析3.3.3 中国通信设备行业与国际企业比较1) 产业关键技术能力缺失核心部件的国产化、自有化低,已成为制约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企业进一步做强做优、甚至生存发展的关键问题。我国整机制造快速发展,带动了上游技术不断提升,但在芯片、功放、高速光器件、服务器CPU、操作系统等关键领域仍与国外有较大差距。2) 部分国企仍显活力不足国内部分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在管控模式、创新机制、内部激励等方面仍有很大差距。一些企业管控上,多以集权式为主,前端市场部门有责无权,后方决策周期长、资源调配慢,无法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变化。创新上,部分企业经营考核易于强化短期行为,对创新缺乏客观的评价和引导,企业更多会选择跟随式的发展策略,无法实现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激励上,部分企业收入分配制度相对传统,激励方式单一、激励力度偏小,缺乏中长期激励机制,无法有效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3.4 中国企业重要参与者中国主要企业有传音控股[688036.SH]、中兴通讯[000063.SZ]、闻泰科技[600745.SH]、亿联网络[300628.SZ]、中天科技[600522.SH]、亨通光电[600487.SH]、恒玄科技[688608.SH]、七一二[603712.SH]、信维通信[300136.SZ]、海格通信[002465.SZ]、小米集团-W[1810.HK]、比亚迪电子[0285.HK]、中兴通讯[0763.HK]、VTECH HOLDINGS[0303.HK]、长飞光纤光缆[6869.HK]、京信通信[2342.HK]、南京熊猫电子股份[0553.HK]、酷派集团[2369.HK]、GBA集团[0261.HK]、俊知集团[1300.HK]以及未上市公司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等。图 A股及港股上市公司表 2019通信设备技术服务供应商10强1) 华为(HUAWEI):是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致力于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让无处不在的联接,成为人人平等的权利;为世界提供最强算力,让云无处不在,让智能无所不及;所有的行业和组织,因强大的数字平台而变得敏捷、高效、生机勃勃;通过AI重新定义体验,让消费者在家居、办公、出行等全场景获得极致的个性化体验。华为是一家100%由员工持有的民营企业,目前华为约有19.4万员工,业务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30多亿人口。2) 传音控股[688036.SH] :公司是一家以手机为核心的智能终端的设计、研发、生产及品牌运营的高新技术企业,业务集中在非洲、南亚、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国家。同时实施多元化战略,开发了数码配件、家用电器以及移动互联网服务。主要产品为TECNO、itel和Infinix三大品牌手机,另创立数码配件品牌Oraimo,家用电器品牌Syinix及售后服务品牌Carlcare,自主研发HIOS、itelOS、和XOS等智能终端操作系统。针对特定市场需求,完成了切合当地市场的研发成果,包括黑人肤色摄像技术、防汗液USB端口等。2018年手机出货量全球市场占有率7.04%,排名第四;非洲市占率48.71%,排名第一;印度市占率6.72%,排名第四。3) 中兴通讯[0763.HK]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综合性通信制造业上市公司,是近年全球增长快速的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拥有通信业界完整的、端到端的产品线和融合解决方案,通过全系列的无线、有线、业务、终端产品和专业通信服务,灵活满足全球不同运营商和企业网客户的差异化需求以及快速创新的追求。公司通过为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信运营商和企业网客户提供创新技术与产品解决方案,让全世界用户享有语音、数据、多媒体、无线宽带等全方位沟通。公司坚持以持续技术创新为客户不断创造价值。4) 中兵通信[837567.OC] :公司是专业生产军用通信产品的大型电子工业企业,公司始终致力于军用通信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方向为无线电通信设备。无线电依靠通信短波来传播,根据波长分为中长波通信设备、短波通信设备、超短波通信设备,以及卫星通信设备。公司目前的主要产品是超短波通信设备和卫星通信设备。3.5 全球重要竞争者全球非中国主要企业有思科(CISCO SYSTEMS)[CSCO.O]、高通公司(QUALCOMM)[QCOM.O]、SNAP[SNAP.N]、爱立信[ERIC.O]、L3HARRIS TECHNOLOGIES[LHX.N]、PALO ALTO NETWORKS[PANW.N]、摩托罗拉解决方案[MSI.N]、诺基亚[NOK.N]、ARISTA网络[ANET.N]、UBIQUITI[UI.N]、ADVA OPTICAL NETWORKING[ADV.DF]、GIGASET[GGS.DF]、CEOTRONICS[CEK.DF]、UET UNITED ELECTRONIC TECHNOLOGY[CFC.DF]、LITE ACCESS[LA7.DF]、EUROMICRON[EUCA.DF]、VANTAGE TOWERS[VTWR.DF]、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0O87.L]、思博伦通信[SPT.L]、BATM ADVANCED COMMUNICATIONS[BVC.L]、泰利特通信[TCM.L]、AMINO TECHNOLOGIES[AMO.L]、MTI WIRELESS EDGE[MWE.L]、SRT MARINE SYSTEMS[SRT.L]、FILTRONIC[FTC.L]等。图 国外上市企业1) 思科[0R0K.L] 思科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该公司从事设计,制造和销售基于与通信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网络产品和服务的互联网协议。其客户包括各种规模的企业,公共机构,电信公司,其他服务供应商和个人。2) GIGASET[GGS.DF]: Gigaset是一家在通信技术领域积极开展国际业务的公司。该公司是欧洲DECT手机市场的领导者,在约50个国家拥有约900名员工和销售活动,在国际上排名靠前。除了模拟和基于IP的DECT手机外,业务活动还包括基于Android、基于云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的广泛智能手机产品组合,专注于老年人的安全、舒适和支持,以及中小企业和企业领域的业务电话解决方案。3) 思博伦通信[SPT.L]: Spirent Communications plc服务提供商网络,数据中心,企业信息技术(IT),移动通信,联网车辆或物联网能够进行通信和协作。公司的细分市场包括Networks无线与应用服务定位和服务保证。网络与应用程序部门开发了用于各种网络和应用程序的功能,性能和安全性测试的解决方案,可以在商业发布之前模拟实验室中的实际情况。无线与服务定位部门提供功能和性能测试系统,使客户能够开发智能手机和其他无线连接的设备,以及用于军事,研究和其他高精度应用的定位,导航和计时系统。服务保证部分提供的解决方案使服务提供商能够启用新服务,以及诊断网络和客户问题并对其进行故障排除。4) 诺基亚[NOK.N]::诺基亚公司(Nokia Corporation)是一家总部位于芬兰埃斯波 ,主要从事移动通信设备生产和相关服务的跨国公司。诺基亚成立于1865年,以伐木、造纸为主业,后发展成为一家手机制造商,以通信基础业务和先进技术研发及授权为主。我们创造的技术,帮助世界共同行动。作为关键网络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我们致力于移动、固定和云网络的创新和技术领导。我们以知识产权和长期研究创造价值,由屡获殊荣的诺基亚贝尔实验室领导。秉承诚信和安全的最高标准,我们帮助建立一个更具生产力、可持续性和包容性的世界所需的能力。第四章 未来展望通信设备行业未来将会有以下四种发展趋势:1. 产业创新将推动信息通信业纵向耦合、横向融合发展步入新阶段电信领域一直以来都是国民经济各行业中技术变革与应用创新最为活跃的领域。移动互联网出现以后,产业升级的速度明显有所加快,与PC操作系统和芯片升级的速度相比,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和芯片的更新速度达到0.5-1年,速度加倍。云操作系统商用化逐渐成熟,正引发IDC新一轮的技术升级换代;物联网进入实质发展阶段,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大数据从概念炒作进入探讨发展期,驱动数据产业链萌动成型,围绕互联网应用开发的创新也层出不穷,满足用户多方面的信息需求。2. 转型升级、生态竞合成为信息通信业持续增长的前提和基础借助OTT企业在业务创新、用户体验和盈利模式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构建共生共长的产业生态环境,实现转型发展将成为基础运营商的重要战略选择。3. 物联网商用在即,平台是核心,长期制约物联网发展的因素正逐步得到解决,当前处于大规模爆发增长的前夜。4. 云计算步入技术贡献业绩的高增期,细分龙头强者恒强我国云计算市场在数据中心(IDC)需求激增推动下,IaaS层率先启动,预计未来三年复合增速28%。第三方IDC公司相比运营商和互联网商具有IDC资源和服务体系两大核心优势,向IaaS转型成本最低。在A股上市的13家中,看好IDC布局处于一线城市、机柜规模大、具有增值服务盈利模式、向IaaS转型标的。5. 5G商用和6G研发工作同步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在5G商用开始的同时,中国6G技术研发也开始“探路”。科技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在北京组织召开6G技术研发工作启动会,宣布成立国家6G技术研发推进工作组和总体专家组,标志着我国6G技术研发工作正式启动。CoverPhoto by Ildefonso Polo on Unsplash

猖狂妄行

RTK产品市场调研

4G高精度定位终端市场调研1 产品定义与目标市场4G高精度定位终端是指使用4G通信手段,围绕GNSS定位输出高精度位置数据的一种终端形态。本调研报告所指的高精度定位终端,特指地用户4G通信手段,融合RTK定位技术,使用GNSS中的RTK定位算法,持续输出高精度位置服务的一种特定终端。按照产品的使用方式不同,可以将产品分为测绘测量形态的终端(RTK基准站和流动站),特殊行业应用的终端(行业巡检终端)以及大众位置输出的高精度定位终端。在RTK应用领域,通过市场调研发现只有在传统的测绘测量行业以及涉及到安全的行业才使用RTK定位技术,在普通的个人应用领域,以及在大众消费领域、移动车载领域当期不涉及使用RTK定位技术。在传统的测绘测量领域,RTK应用已经日趋成熟,无线通信制式由最早的塔台通信(UHF)逐代演进为GSM通信、3G通信、4G通信,并通过在终端集成更多的通信制式,比如wifi、蓝牙等,和更多的系统软件功能,比如GIS软件,地理运算软件等,实现测绘测量领域手持终端(移动站)的便携性与智能性。伴随着技术的发展演进以及产品成本逐代的降低,RTK技术整越来越走出最早所覆盖的测绘测量领域,整在逐步走向更多涉及到民生安全的工程领域,比如石油燃气安全巡检、电力巡检等特殊领域。这这些特殊领域中,需要将高精度定位与着眼于安全的业务流程结合,让高精度位置服务成为解决某个问题的方法和手段。而在民用消费领域,以及伴随着GNSS最早的车载定位领域,受限于RTK技术的局限,特别是RTK定位技术对于天线、基准站的覆盖以及传输实时性等基础技术的要求,暂时没有使用到RTK定位技术。高精度在民用领域的普及,依然是任重道远的事情。2 市场发展历程2.1 系统架构自从1980年代第一个民用GNSS接收机诞生以来,作为高精度GNSS应用的代表,RTK技术近年来取得了突破性发展。与此同时,GNSS硬件设备也经历了三次大的变革,从分体式到一体式,以及新一代的手持式,直接推动了RTK技术的普及和发展。RTK技术的简单系统架构图可以归纳为下图。地面接收机接受卫星信号,并通过网络与流动站建立联系,通过地面接收站和流动站之间数据差分,用以消除卫星信号不确定性的影响。从而提高定位精度。一种更加复杂的RTK算法,是将地面接收站网络化,形成网络RTK系统,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CORS系统。网络RTK技术是在某一区域内建立多个(3个或以上)GNSS基准站,对该地区构成网状覆盖,并以这些基准站中的一个或多个为基准,计算和发播GNSS改正信息,对该地区内的GNSS用户进行实时改正的定位方式。实际应用中,网络RTK技术已经越来越多的在测量测绘领域应用。2.2 发展历史第一代RKT第一代RTK,也称背包式RTK,主要由GNSS天线、GNSS接收机、通信电台及手簿几个部分组成,代表型号有Trimble 5700、Leica GXl230等。背包式RTK基站一般架设在已知点上,主机在接收到GNSS信号后,通过连接的发射电台将观测信息播发至流动站。背包式RTK流动站的GNSS天线由对中杆支撑,通过射频电缆连接至GNSS主机,主机通过数据电缆与手簿和通信电台连接,主机在接收自身的观测信号的同时接收基站经过电台发来的观测量,解算后通过手簿显示出来。第一代RTK技术在上世纪90年代已经在测绘测量领域有所应用,由于年代较早,不支持无线网络通信,通常使用无线电台发送差分改正信号。考虑到无线电波传输特性,在地形起伏地区或者城市市内,无线电台所起到的无线通信作用有限,限制了RTK实的实际作业范围。第二代RTK第二代RTK,也称一体式RTK,主要由GNSS接收机和手簿两部分组成,代表型号有Trimble 5800、苍穹eFix R1、华测X20、中海达HD V30、南方灵锐$80等。第二代RTK接收机的一体化设计将GNSS天线、GNSS接收机、内置电台和电池进行了集成,形成一台集成式主机,主机和手簿之间通过蓝牙进行通信,免除了主机和手簿之间的有线连接,相比于第一代背包式RTK更有利流动站工作。第二代RTK可内置多模通讯单元,包括GPRS、CDMA、3G等移动通信模块,用户可根据实际野外作业的需求进行自由配置,模块化的设计也更有利于产品部件的定制、更换和维修。一般情况下,第二代RTK设备也兼容外置电台,可根据需要扩大使用无线电通讯的作业范围,保证更高质量的数据传输以及仪器设备的低功耗。由于兼容公共移动网络通讯,使得作业范围只需保证流动站和基准站大气误差强相关,摆脱了数据传输距离的限制,且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即使在城市复杂环境中仍然能提供良好的数据传输保障。第三代RTK第三代RTK,也称手持式RTK,它将GNSS接收机、GNSS内置天线、无线通讯(如4G、WiFi、蓝牙等)、手簿、摄像头、电池等模块集成为一个新的手持定位设备,对于特殊应用,也可外部连接GNSS天线和电台等模块,代表型号有Trimble GeoExplorer 6000,苍穹eFix R2等。手持式RTK的一般操作模式如图3所示。第三代手持式RTK的设计中GPRS、3G、4G移动通讯成为了数据传输链路的主流。由于手持式RTK一般均内置WiFi/4G模块,可实现上网、通讯、数据上传/下载等功能,使测量工作更加的方便有效,同时内置蓝牙/GPRS模块可实现与手机近/远程通讯,利用手机存储、查看测量成果并监控测量工作的进行。内置的摄像头可以支持实地作业环境的影像数据采集,并可通过4G等无线网络通讯实时传输影像信息,实现内外业测量工作的一体化,可广泛应用于国土、林业、农业、交通、卫生、通讯、环保、水利等的资源调查、普查及管理、资源监测、灾害预防、勘界、线路巡检,车辆及人员的监控、调度和指挥等,极大地拓展了RTK的使用领域。3 产品分析3.1 测绘测量领域的RTK终端通过分析RTK技术的发展历史,可以得出结论:RTK技术从最早使用塔台传输差分向量到结合新技术,使用新的通信手段来传输差分向量,其本质与核心是建立一套完善的、稳定的、可以持续运营的CORS系统以及建立一套完善的、高精度的、便携性的、可开发应用的手持设备。当前国内外提供测绘测量应用的企业包括:美国天宝、诺瓦泰、华测、南方测绘、合众思壮、中海达等企业。其RTK产品提供从工程测量(地面沉降、形变监测、隧道贯通测量等)、航空摄影测量(航摄导航、机载GNSS导航、外业控制测量等)、地基增强系统、GIS产品等在内的全系列解决方案。这类方案几乎都涉及到RTK的基准站以及流动站。基准站产品分析上述企业的基准站产品,得出的共性结论如下:1)外业使用,为此需要考虑产品的稳定性、持续运行的可靠性以及产品在不同气象不同的温湿度条件下的工作性能,特别需要考虑产品的安全系统和供电系统;2)基准站作为CORS系统的组成部分,需要能够接入数据中心,为此需要配备持续可用的通信系统;3)基准站作为地面参考系统,需能够接受全系统GNSS卫星信号,能对不同的卫星系统做数据解算与处理;4)基准站作为流动站的数据来源,需要考虑与流动站的数据交互方法,为此配备不同制式的无线通信方式是有必要的,为此需要将wifi、蓝牙、UHF等不同制式的无线通信技术纳入基准站的考虑范围内;5)考虑基准站在弱信号下的数据处理与解算能力,为此需要配备一颗高效率的天线和GNSS芯片,以及一个具备一定计算能力的CPU;6)由于基准站通常架设在户外偏僻区域,为此需要考虑产品和系统维护的成本,一个可以远程升级的操作系统是必要的,为此其操作系统应该为智能操作系统,其内部存储应该足够大。是以,RTK基准站是一款体积较大的户外作业专业设备,提供全系统全通信制式,能与不同的流动站互动,并配备大天线,具备大数据计算能力。以下为中海达基准站产品实拍图以及相应参数l 系统配置操作系统:智能操作系统启动时间:1s数据存储:内置8GB存储器l GNSS配置系统内核:采用多星系统内核通道数:220BDS:B1、B2、B3GPS:L1C/A、L1C、L2C、L2E、L5GLONASS:L1C/A、L1P、L2C/A、L2P、L3GALILEO:GIOVE-A和GIOVE-B、E1、E5A、E5BSBAS:L1C/A、L5;QZSS、WAAS、MSAS、GAGAN输出格式:ASCII:NMEA-0183,二进制码定位输出频率:1Hz~50Hz差分支持:CMR、RTCM2.X、RTCM3.0、RTCM3.2静态格式支持:GNS、Rinex双格式静态数据l 精度和可靠RTK定位精度:平面:±(8+1×10-6D)mm(D为被测点间距离)高程:±(15+1×10-6D)mm(D为被测点间距离)静态定位精度:平面:±(2.5+1×10-6D)mm(D为被测点间距离)高程:±(5+1×10-6D)mm(D为被测点间距离)DGPS定位精度:平面精度:±0.25m+1ppm;高程精度:±0.50m+1ppmSBAS定位精度:0.5m初始化时间:<10秒初始化可靠性:>99.99%l 通讯配置双模蓝牙:双模,蓝牙4.0,向下兼容2.1NFC闪联:实现蓝牙闪触配对手簿通信:3G手簿差分(可选4G全网通)外挂电台(选配):HDL全能星电台,工作模式支持:外挂电台、网络中继、电台中继网络模式:支持ZHD协议、NTRIP协议,支持内置千寻知寸服务l 电源特性功耗:3.2W内置电池:高容量锂电池6300mAh/3.7V,可拆卸,单块电池工作时间7小时以上[2]外部供电:USB口:直流4.2-5.5VDC/2A小五芯接口:直流6-28VDC/2A支持充电宝供电l 物理特性尺寸:127.5mm×57mm主机重量:700g(含主机电池)材料:外壳采用镁合金材料l 环境特性防尘防水:IP68;可抗2米水下临时浸泡,完全防止粉尘进入测杆防摔:抗2米测杆自然跌落相对湿度:100%抗泠凝工作温度:-45℃~75℃存储温度:-55℃~85℃l 用户界面按键:单按键指示灯:3个LED指示灯:卫星灯、信号灯、电源灯流动站产品流动站产品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4G高精度手持设备,其设备小巧便捷,能与基准站互动,并配合测绘测量工程人员,完成特定的外业工作计划。流动站产品又称手薄。是配合基准站共同工作的手持终端。考虑外业作业的便捷性和准确性,手薄的规格通常有如下的要求:1)稳定可靠的无线通信系统,能对接公共网络,同时具备和基准站互动的通信技术;2)高精度定位系统,带RTK解算能力,具备RTK解算所需的条件,比如大天线,长待机,专业系统软件等;3)手持设备,小巧便捷;4)内置高性能的电池,无需额外的供电系统;5)内置专业的工程软件,可以现场快速解决测量问题或者工程问题;因此流动站通常要带一块屏幕;6)可升级的操作系统,通常为智能操作系统;7)具备不同条件下不同环境下的持续工作能力,为此需要考虑产品的三防,工作温度等细节;是以,流动站可以看做是一个手持的高精度定位终端,具备与基准站互动的能力和条件,可以持续输出高精度位置,操作便捷,有内置的专业软件来解决系统问题。该终端与传统的大众应用类终端不同,它更注重产品的功能和实用性,而忽略产品的外观、美观度等细节,为此流动站不属于价格敏感型设备。其产品的市场价格在几百到几千不等。流动站的另外一个特色,就是内置可二次开发的软件,通常流动站产品所使用的系统为Android操作系统或者是Windows CE 操作系统,能在原有系统上二次开发对应的软件应用。提供trimble的流动站实物样品如下,型号为GEO7X。规格描述如下:3.2 行业巡检领域的RTK终端对于电力、铁路运输、石油燃气等安全工程行业,涉及到行业巡检需求,也需要高精度定位终端。巡检领域从最早期人工巡检,到后来使用RTK设备自动巡检,得益于RTK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巡检自动化效率大大提升。特别是在电力巡检领域,大量使用无人机巡检方案。人工巡检产品早期人工巡检是将特定的巡检线路按照既定的要求以人工作业方式在每一个固定站点防范安全隐患、消除安全威胁、确认安全得到保障。在巡检期间,RTK定位只是一种确认巡检轨迹的方法,其巡检所需终端还需提供对应于巡检流程的特定系统和软件。通常这类巡检终端,需要额外提供语音功能、拍照功能、实时数据传输给后台的通信功能、对特定问题添加描述的功能。总结起来,人工巡检方式的终端可以定义为:1)4G通信方式;2)具备拍摄照片的能力;3)具备语音通话的能力4)具备特定时间特定事件报警的能力;5)具备记录某个问题描述的能力;6)具备高精度定位的能力;7)具备运行特定系统软件的能力;8)具备在严苛环境下持续工作的能力,特别是在严苛的温度和湿度下工作的能力;一种较为典型的人工巡检产品为具备三防能力的Android 平板电脑。同时,可将流动站作为人工巡检终端的产品形态之一。在巡检终端这种应用形态上,需要同时考虑后台系统的搭建和持续运行,最终终端和后台形成一整套完整方案。无人机巡检方案无人机巡检方案的本质是用无人机替代人工巡检的方式。将摄像、拍照、沿着固定路线排查安全隐患、消除安全风险等业务都由后台自动化判断。无人机的应用方向图如下所示。线路巡检是无人机的核心应用方向之一。目前国内已经具备成熟的无人机研发的条件,并大量投入使用。2016年国内商业无人机市场出货量约为10万台,依据市场调研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报告(2018年1月)2018年无人机市场的出货将增长45%,其中商业市场应用增长速度较快,到2022年,商业无人机出货量将突破62万台。3.3 大众应用领域的高精度产品大众应用消费类产品领域目前尚未发现使用RTK定位方案的产品。大众应用消费类产品领域,定位已经越来越多的融入到产品应用的各个方面,当前普通消费类产品,比如定位手表、定位手机、定位卡、民用定位追踪器等,依然使用的是普通消费类GNSS的精度,也就是10米左右的精度。在这类型的产品里面,更注重产品的外观、美观度、易用性以及实用性。受限于RTK对功耗、天线以及周边环境的较高要求,RTK应用当期未能摄入到大众消费品上。在大众消费类产品领域,最为接近使用RTK产品的,是户外用三防手机。案例:华测LT40北斗移动终端LT40是华测导航自主研发生产的智能北斗手机,支持北斗、GPS、GLONASS全星座定位,精度高达亚米级。采用Android4.4系统,配备5.5寸超大抗摔耐磨屏幕,4300毫安持久电量,智能4G通信,双卡双待。此外,它还可扩展一维/二维条码扫描、红外通讯、NFC、PM2.5检测仪、温湿度传感器等多种传感器,全方位扩展,满足不同需求。4 结论4G高精度定位终端是一种集成GNSS数据处理、计算机、通信网络、电子制造、软件开发、数据应用算法等在内的多个复杂技术和系统的结合。在这个场景下,终端研制开发公司至少需要具备成熟的无线通信研发技术和卫星信号处理技术,并具备一定的软件开发能力。RTK高精度定位终端当前依然是测绘测量行业应用的主要形态。在非测量领域,使用RTK产品的形态并不多见。RTK的高精度定位终端,几乎都使用智能操作系统,通常为Android的操作系统或者Windows CE操作系统。这样的操作系统,能够独立的运行各行业应用所需的系统软件。RTK的高精度定位终端,通常带一个显示屏,用于人机交互,设备的文件记录以及指令下达等业务需求。小型化集成化是当前RTK产品的发展方向。将RTK定位技术、4G通信技术与短距离通信技术、成像技术、三维建模技术、传感器技术相结合,让更多的应用形态集成在同一个产品上。无人机应用是RTK的另外一种更新的产品形态。随着无人机产品涉及到的动能技术、飞行技术、材料技术的日趋成熟,RTK的无人机应用正在成为行业应用的新增亮点。RTK技术的民用化、小型化依然任重道远。在消费级市场上,RTK产品几乎没有涉及。RTK产品不是价格敏感型产品,市场定价空间较大,同时,行业领头羊地位显著,行业跟随者尚未有能力撬动行业领先者的市场地位。

虽多

巴西电子消费市场不断扩大 2020年每10人中有3人电子设备

来源:人民日报01:42原标题:巴西电子消费市场不断扩大本报驻巴西记者 朱东君国际数据公司(IDC)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随着居家办公和远程教育日渐普及,2020年每10个巴西人中有3人添置了电脑、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据统计,巴西去年全年共销售笔记本电脑和个人台式电脑630万台,较前年增长6%,其中第四季度销量同比增长20.6%。IDC消费领域研究和咨询经理雷纳尔多·萨基斯表示,基于智能手机在巴西人日常工作生活中的重要性,相关领域市场前景值得期待。IDC预测,今年巴西公共和教育部门对电子产品的需求也将随着远程教学的普及而大幅提高。为增加居家办公和学习舒适度,智能家居设备开始走俏巴西市场。未来几年,巴西智能家居市场有望增长约30%,超过全球平均水平,智能家电、安全装置、温控装置、智能音箱等将成为热门产品。疫情防控期间,巴西人对居家娱乐的需求上升也带来了消费的增长。市场调研和咨询公司凯度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去年巴西电视节目消费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电视观众超过2.04亿人,人均每日收看电视时长同比增加37分钟。相应地,更大尺寸和更高分辨率的电视机所占市场份额快速上升,49英寸及以上尺寸的电视机在巴西的销售份额从48%上升至60%,4K电视机的销量也出现上涨。电子虚拟产品消费市场也迎来巨大机遇。信用卡公司维萨指出,去年巴西主要游戏平台和游戏机交易量增长了140%。巴西手机端游戏市场也在扩大,活跃用户不断增多,带动了相关设备的销售。巴西拥有约2.1亿人口,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市场规模都居拉美地区首位,电子消费市场前景广阔。巴西电子信息技术公司斯蒂芬尼高级分析师费尔南多·雷东多表示,随着云存储、互联网等技术的普及,巴西国内电子消费需求旺盛,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本报里约热内卢4月13日电)

存神

Ofcom发布英国电子设备持有率调查报告:智能手机最热门

据外媒报道,英国广播、电信与邮政监管部门Ofcom于近日展开了一项研究,它对哪些技术正在被购买、哪些正在从英国国内的购物清单里消失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技术领域最大的赢家是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机、DAB收音机和可穿戴设备。其中,智能手机的拥有率从2008年的17%升至2018年的78%;智能电视机则从2012年的5%升至2018年的42%;DAB收音机从2008年的27%升至2018年的64%;可穿戴设备从2015年的3%升至2018年的20%。这些产品都被认为是最热门的设备,现在它们的市场份额还在继续增长。排在其后的设备类型则是自发布以来出现过显著增长但要么现在已经趋于平稳要么已经开始出现衰退迹象的设备。该类型设备包括了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数字录像机。其中,平板电脑从2011年的2%升到了2018年的58%;Kindle等电子阅读器从2010年的2%升到了现在的26%,并且这一数值已经趋于稳定;数字录像机虽然已从2008年的20%升到了2018年的56%,但数值却正在下降。最后一类则是那些正在稳步下降的设备,包括台式PC、MP3播放器、DVD播放器。它们分别从2008年的69%、44%、83%降到了28%、27%、64%。另外,Ofcom表示,他们已经从今年开始将VR和智能音箱都列入他们的调查范围,眼下,智能音箱的拥有率有13%、VR则还只有5%。相信一旦VR设备变得更加紧凑并得到软件开发者的更好支持,那么几年之后它将会变成一个值得消费者关注的有趣类别。

绿荫岛

近一月机构调研数据分析:机构密集调研电子行业

上市公司发布年报或公告帮助投资者更为清晰地了解上市公司基本面,但财报显示的信息有限,无法对公司做出准确的预判,甚至公司真实情况也会忽略或隐藏,企业调研有助于强化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当前基本面及未来发展空间的了解。通常来看,调研行为显示出机构对于相关标的投资价值的关注,因而在其疑问获得上市公司满意的答复后,相关上市公司也极有可能成为机构资金布局或增仓的目标,获得增量资金的进驻。 1、机构密集调研电子行业从板块上看,近一月机构调研频次最多的是中小板上市公司,占比为38%,其次是主板上市公司,占比32%,最后是创业板上市公司,占比为30%。 从机构活跃度来看,本月证券公司调研最为活跃,共调研381次,其次是基金公司,调研次数达到315次,另外私募和资管调研数据也比较靠前,分别为257次和250次。 从行业调研数据上看,本月机构重点调研电子、医药生物和机械设备等行业,从总量看,电子最受机构关注,调研总量达1827次,其次是医药生物行业调研总量为1737次,计算机调研总量为1152次,另外还有诸多行业受到机构密集调研。 机构行业调研:机构观点电子:国信证券认为从产业景气角度来来说,目前电子行业上游关键零部件均处于供不应求的高景气周期,包括半导体,面板,被动元件等板块。但是由于市场流动性预期下降对于高估值板块的压制,我们建议投资者关注PEG指标,重点配置被动元件及面板等低估值板块。随着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供需缺口持续扩大,半导体产业链交期进一步提升。我们认为2021年半导体行业产能为王,关注具备晶圆代工产能及封装测试产能的重点公司及相关产业链。 医药生物:国信证券认为,2021年1-2月医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6%,社零总额同比增长33.8%,限额以上中西药品类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6.9%,均高于去年全年水平,主要由于去年同期受疫情影响基数较低。2020全年职工医保支出增长1.3%、居民医保支出下滑0.9%,国家、各省开展药品、耗材等集中带量采购,医保控费效果显著。我们预计2021年医保支出将保持低速增长、居民消费增速较快,受基数效应影响,2021年同比增速前高后低;全行业整体有望保持较高景气度,但受支付政策、需求结构调整,板块内结构分化将继续。 化工:天风证券认为碳达峰、碳中和是整个“十四五”时期引导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对石化化工这个高能耗、高排放的行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短期碳排放成本将使部分化工产品成本曲线陡增,规模化、集约化、产业链一体化的龙头企业优势更为突出,行业有望迎来一次所谓的“供给侧改革”。中长期碳中和、碳排放的要求将促使化工迎来绿色革命,倒逼企业进入技术升级改造、提高投资回报率、资产周转率,大幅提高碳元素的转化效率,化石燃料在能源端的应用比重将大幅下降,作为原料端的比例将得到提升。 从行业调研家数看,化工、电子、医药生物是上月调研家数最多的行业,三行业分别有49家、47家和45家上市公司被调研,另外机械设备、计算机等行业有多家上市公司被调研,总体看,化工、电子是本周重点调研的行业。 2、广联达和TCL科技获机构密集调研从个股数据看,广联达和中科创达等十家公司受机构调研次数最多,最受关注。 广联达看点: 公司3月30日发布年报,公司2020年实现营收39.47亿元(+13.94%),归母净利润3.30亿元(+40.55%),扣非归母净利润3.02亿元(+57.95%),销售毛利率88.48%(-0.81pcts)。同时公告,拟以3亿元-4亿元回购公司股份,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回购价不超人民币80元/股(含)。 营业增长五连阳,盈利能力快速回暖。公司抓住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契机,全面完成各项经营业务既定目标。营业收入连续五年实现正增长,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提升,但距离2014年高点5.96亿元仍有不小差距。 TCL科技看点: 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6.8亿,同比增长33.9%;实现净利润50.7亿,同比增长42.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43.9亿,同比增长67.6%。 显示业务历史底部迎来周期拐点。TCL华星实现营业收入467.7亿元,同比增长37.6%,实现净利润24.2亿元,同比增长151.1%。受惠于远程办公、远程教学兴起,大屏化趋势及体育赛事的拉动,下游面板需求持续上升,但芯片和玻璃供应短缺及新产能开工延误,使得LCD面板供应持续偏紧,考虑到韩厂战略性退出,预计2021年面板价格将维持上行趋势,并带动公司业绩继续上涨。 (文章来源:巨丰财经)

京子

覆盖面近四分之一 电子成机构调研密度最高板块

编者按:近期,A股市场震荡明显,后市热点及市场不确定性增加。机构作为相对成熟的市场主体,其调研对象对投资者寻找布局标的有一定参考作用。《证券日报》研究部特对近一个月以来机构调研的582家上市公司进行分析梳理,并对被调研公司数量行业占比居前的电子、家用电器、计算机、钢铁等板块进行分析解读,以飨读者。本报记者 赵子强近期,沪指震荡明显,本周累计下跌2.83%,9月份以来累计下跌3.99%。受大盘影响,电子板块市场表现一般,但机构投资者对电子行业的关注度仍较高。《证券日报》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后发现,近1个月时间内,共有582家上市公司接待包括基金、证券公司、阳光私募、保险公司、海外机构等在内的多类机构调研。其中,电子行业共有68家上市公司被机构集中走访,被调研公司家数占行业成份股比例达23.78%,行业占比位居申万一级行业首位。《证券日报》记者对调研数据进一步统计后发现,在7月11日至8月10日期间,电子行业被机构调研的公司数量只有34家,仅为最近一个月电子行业被机构调研的上市公司家数的一半,反映出机构对该行业的关注度与日俱增。从参与调研的机构家数来看,最近一个月被机构调研的68家电子行业上市公司中,有12家公司被百家以上机构调研,分别是兆易创新(334家)、歌尔股份(311家)、生益科技(207家)、立讯精密(195家)、澜起科技(194家)、工业富联(175家)、圣邦股份(175家)、锐明技术(151家)、领益智造(142家)、TCL科技(140家)、卓胜微(110家)、东山精密(108家)。从最近一个月被机构调研的次数来看,有20家电子行业上市公司被机构调研超过2次。其中,被调研次数居前的公司分别有:利亚德(6次)、宏达电子(6次)、海能实业(4次)。“调研公司家数及参与调研机构数量的增多,意味着机构对电子行业的认可,即使出现短期利空,也不改长期发展趋势。”私募排排网未来星基金经理夏风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调研是决策的前置程序,机构调研数量增多,意味着机构关注度在增加。“近期机构密集调研电子行业,离不开价值投资的逻辑。” 轩铎资管总经理肖默从价值投资角度对机构调研行为进行了解读。肖默认为,价值投资含有时代特性,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电子行业趋势向好也无可厚非。特别是在国家提出大力发展集成电路及半导体行业的背景下,电子行业会有很大投资机会,值得投资者关注。对于电子行业未来的投资机会,金田龙盛投资总经理杨丙田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中报数据来看,上半年电子行业上市公司总体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均有不错表现,说明电子行业景气度有所回升。苹果iPhone12新机上市在即,可适当关注相关产业链中具备经营现金流的优质龙头企业;同时,可以关注一些在细分领域具备技术和成本优势的企业。在5G方面,投资者可多关注5G后市场应用领域的发展机会,该领域未来一定会跑出大牛股。龙赢富泽资产总经理童第轶认为,在5G通讯、服务器、物联网等应用推动下,电子行业的长期成长趋势不改。同时,随着国内电子市场在封测、制造、设备、材料等环节进口替代的推进,本土电子产业链公司将率先受益。“电子产业符合未来产业升级方向,细分赛道多需求刚性,易跑出高成长股及龙头股。当前的调整是短期因素,一方面源于前期涨幅较多,另一方面叠加外围股市不太稳定。”夏风光认为,“电子行业未来的看点较多。首先,随着5G基建不断成熟,下游5G手机换机预期较好;其次,多应用会带领终端销量提升;再次,LED行业面板等领域在技术进步的驱动下,机会也较多;最后,半导体芯片等领域在自主可控下,也会迎来新的投资机遇。”在电子行业值得布局的领域有哪些?上海证券认为,经济回暖预期将为智能硬件产业链带来较好投资机会。电子制造线涉及大量设备,可关注与3DAOI设备相关企业的业绩反转。5G商用将提升手机射频芯片单机价值量,结合国产化趋势,建议持续关注手机射频产业。柔性电子电路板产业东移持续推进,建议关注该领域的头部企业。Type-C连接线以及电荷泵快充方案的推广,加速手机快充产业拐点向上,快速充电头制造厂商也值得关注。来源:证券日报

坏东西

机构调研:上周100家公司获调研,电子行业最受青睐(附股票),有你想买的吗?速看……

据wind数据显示,3月29日至4月2日共计100家上市公司获得机构调研,从行业分布来看,电子、计算机行业最受机构青睐,均有12家公司被调研,包括歌尔股份、沪电股份、工业富联、风华高科等。有色金属、化工、机械设备、医药生物行业均有8家或以上相关公司被调研。具体到上市公司,机构调研靖远煤电、金风科技、安宁股份最频繁,调研次数均为3次。其次是晨鸣纸业、广发证券、华菱钢铁、广联达、沪电股份、埃斯顿、苏州科达、键凯科技均获得2次调研。接待机构数量方面,利亚德、广联达最受机构青睐,均获303家机构扎堆调研。此外,周大生、光威复材、工业富联三家公司也获超100家机构调研。每日经济新闻

气质

机构调研偏好:半导体电气电子

来源:金融投资报2020年上半年,全球都笼罩在新冠病毒疫情之下,对人们的出行影响甚大。但在A股市场,疫情并未改机构的调研步伐,上半年有1097家上市公司获得了2720家机构的调研,无论是调研的上市公司家数还是参与的机构数均不降反升。 线上调研成主流 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几上几下。但在大盘涨跌间,机构调研如故,甚至调研频次还更多。 《金融投资报》记者根据数据统计发现,今年1-6月累计有1097家上市公司获得机构调研,参与调研机构达2720家,累计调研次数达到3856次。而去年同期,累计有1079家上市公司获得3369次机构调研,参与机构数为2525家。疫情之下,视频会议、网络会议成为主流,机构调研也多采取线上方式进行。 wind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机构调研方式以线上为主,其中视频会议2094次,网络会议365次,而现场会议仅1387次,还有其他方式10次。而去年同期,调研方式还是现场会议为主,高达2799次,视频会议仅395次,网络会议175次。 参与的机构来看,今年上半年也有变化。2019年上半年,证券公司是调研的主力,调研总次数最多的10家机构悉数为证券公司,前三位分别为广发证券(港股01776)、海通证券(港股06837)和中信证券(港股06030)。而今年上半年,基金公司调研的热情明显高涨,调研总次数最多的10家机构中证券公司仅占据3席,为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和广发证券,其余均为基金公司,嘉实基金、华夏基金、富国基金等调研次数居前,上半年调研次数排名前三机构分别为中信证券、嘉实基金和中信建投。 半导体等是关注重点 A股市场瞬息万变,风口在不断变换,机构调研偏好也在发生变化。 《金融投资报》记者对比发现,今年上半年,机构调研偏好的行业仍多集中于去年热衷的半导体产品、电气部件与设备、电子设备和仪器、电子元件、工业机械、基础化工、食品加工与肉类等行业,上述热门行业获得调研的上市公司分别有29家、58家、44家、61家、80家、40家、35家。 比如,关注度较高的大族激光(002008)、利亚德(300296)、海康威视(002415)就属于电子设备和仪器行业,今年上半年它们分别被调研33次、27次和9次,参与机构达到30家、423 家和 1007 家;伊之密(300415)、中科电气(300035)、汉钟精机(002158)只属于工业机械行业,今年上半年分别被调研16次、7次、20次,参与机构168家、135家和75家。 另外,因为疫情的原因,上半年机构关注医药类上市公司也较多,其中调研的西药行业上市公司43家,中药18家。 举例而言,丽珠集团(000513)主营医药产品的生产,包括中成西药、医药原料药、中药材、中药饮片等,疫情发生后公司积极应对,进行试剂研发生产等,迅速提出能快速、准确进行病毒核酸和抗体检测的多种试剂,收到机构高度关注。上半年,公司共接待11次累计21家机构的调研。 仙琚制药(002332)在疫情下业绩仍保持快速增长,也得到机构的重点关注。上半年,公司共获得8批次共计241家机构的调研。 海鸥住工被“踏破门槛” 论及上半年机构最关注的上市公司,排名靠前的分别为海鸥住工(002084)、广汽集团(港股02238)(601238)和珠江啤酒(002461),分别被调研88次、45次和37次,参与的机构分别高达304家、146家和517家。 被“踏破门槛”的海鸥住工今年上半年绝对是市场的“宠儿”,平均每2天就要接待一次机构调研。《金融投资报》记者梳理发现,海鸥住工身上“话题”十足。随着转型战略不断推进,其卫浴+橱柜+瓷砖的产业链初见成效,2019年公司整装卫浴实现收入1.83亿元,同比增长170.22%;同时2019年公司收购雅科波罗,引入的新产品线定制橱柜实现收入1.37亿元,带动公司整体业绩的上升。今年,公司外延扩张继续,完成收购科筑集成100%股权和冠军建材孙公司信益陶瓷56.54%股权。上半年,公司还与工业富联(601138)、浙江建工等签署战略合作。 被机构强力关注的同时,海鸥住工股价也同步大幅上升。后复权来看,去年末公司股价收在16.37元/股,此后随着大盘演变,其股价多有波折,但今年5月开始,股价快速上行,截至7月2日收盘报收 25.78 元/股,半年涨幅高达57.48%。 无独有偶,被机构扎堆调研的珠江啤酒上半年股价也实现大幅上涨。后复权来看,半年涨幅近四成,十分强势。而机构对珠江啤酒的关注聚焦于销量的恢复、新品投放及行业竞争格局等。但广汽集团虽然人气高涨,机构关注度高,但还未体现在上半年的股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