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电子科大主办第二届“双一流”高校研究生发展论坛善哉问乎

电子科大主办第二届“双一流”高校研究生发展论坛

5月17日-18日,电子科技大学第二届“双一流”高校研究生发展论坛在清水河校区举行。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澳门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全国40余所高校研究生会代表以及四川省学生联合会代表参与此次论坛。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胡皓全,研究生院副院长、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汪利辉,全国模范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罗大明出席开幕式。胡皓全代表学校祝贺本次论坛顺利召开,表示高校研究生会在团结凝聚研究生、带领广大研究生锐意进取、脚踏实地,学好真本事真功夫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他鼓励青年学生在专业上精进、在精神上强大、在品味上升华,不忘初心,把个人目标、学校荣誉和国家发展联系在一起,为学校人才培养、研究生发展、研究生会组织建设等建言献策,共同为研究生成长发展贡献力量,为“双一流”建设助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本次论坛分为研究生学术论坛暨第三届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学术年会、“电子信息”时代论坛、研究生组织发展论坛三大主题环节。研究生学术论坛以“新时代·新视野”为主题,研究生院院长王秉中,研究生院副院长、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汪利辉,国家青年特聘专家陈益凯教授,IEEE高级会员冯钢教授和来自华为、中兴、联发科的企业嘉宾,学术论文获奖作者与全国各兄弟院校研究生们参会。王秉中致欢迎辞,指出研究生学术论坛为川内外高校研究生们提供了一个开展学术探讨、共享学术成果的良好平台。论文专家评审组代表陈益凯教授介绍了论文的评审标准和评审情况,并宣读获奖论文名单。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李玮同学代表获奖作者发表感言。随后,各高校青年学者通过主题分享、自由讨论等形式开展了深入交流。“电子信息”时代论坛包括“行业发展论坛”与“学术前沿论坛”两部分,分别邀请来自中兴、华为、联发科的企业专家与我校林先其、冯钢、崔国龙、宋井宽教授和高校研究生代表深入探讨“中美贸易摩擦,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5G技术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以及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当下学术、行业热点问题。崔国龙教授对本次学术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表示5G时代带来的各行各业的需求和工作机会非常多,在这个行业,有想法就有精彩。在研究生组织发展论坛上,北京大学研究生会副主席许繁华等五位高校研究生会代表分别做了研会工作分享,高校代表们围绕如何更好地服务研究生群体、如何更好地搭建宣传平台、如何加强自身建设扩大影响力三大主题展开分论坛交流探讨。中南大学代表就“如何更好服务研究生群体”提出应当设立理工科和人文科相互交叉发展的学术论坛,从研究生的真正需求出发,组织开展趣味性强的活动;复旦大学代表就组织机构建设问题也提出了建议,建议采用交叉学科制,推出交叉研究机构,为研究生科研、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平台。各高校代表集思广益,针对组织结构、制度、职能及开展活动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举措。闭幕式上,西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兰州大学代表作为汇报人分别介绍各分论坛的讨论成果,我校研究生会发起倡议,号召广大青年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勇担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勇做新时代的奋进者,敢做新征程的开拓者,愿做新使命的奉献者。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由研究生院牵头策划,研究生会组织举办了电子科技大学“双一流”高校研究生发展论坛。论坛旨在为全国“双一流”建设高校研究生会代表搭建一个多领域、跨学科、全方位的沟通交流平台,探索发挥学生组织力量在引领广大青年研究生砥砺奋进、助力高校“双一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我校研究生会每年5月将会持续举办电子科技大学“双一流”高校研究生发展论坛。来源: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剑灵

打造一流研究生教育体系,电子科技大学这样做!

11月17日,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会议在清水河校区图书馆求实厅举行开幕式。校党委书记王亚非、校长曾勇,朱宏、熊彩东、胡皓全、彭岚、靳敏、胡俊等在校校领导,中层领导人员、第十届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第十届校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第八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督导专家组成员、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研究生管理工作人员代表近600人与会。副校长胡皓全主持会议。会上,胡皓全首先传达了相关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指示批示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表示党中央对研究生教育的高度重视,为广大研究生教育战线工作者赋予了新的使命,也为我们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办好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胡皓全指出,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深入分析了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全面部署了新任务和新举措,强调把研究作为衡量研究生素质的基本指标,注重分类培养、开放合作,要加强导师队伍建设,针对不同学位类型完善教育评价体系,严格质量管理、校风学风,引导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根据会议要求,深刻把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大方向、大趋势、大格局,着力推进由一到多、由量到质、由外而内的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更多机会、更好品质、更佳体验、更强力量的研究生教育,过好认识关、方向关、质量关、机制关,评价关。胡皓全还解读了《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希望研究生教育战线上的同志们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的工作主线,加快推进学校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生院院长罗光春介绍了《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方案(征求意见稿)》制定依据、制定过程和主要内容。学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将面向世界科技竞争最前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人民群众新需求,面向国家治理大战略,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推进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学校将努力建成规模结构更加优化、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服务需求贡献卓著、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的一流研究生教育体系,培养一流的人才、产生一流的成果,助力学校全面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方案提出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积极优化研究生培养规模结构”“全面深化研究生招生和培养模式改革”“健全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四大方面、共十五条举措,将主要举措凝练为骨干培养鲲鹏计划、课程思政专项计划、卓越发展引航计划、导师树人行动计划、生源质量提升计划、人才培养珠峰计划、产教融合伙伴计划、课程教材双百计划等八大行动计划,以此为抓手推动我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任务落地落实。曾勇围绕“全面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 打造一流的研究生教育体系”作了讲话,重点阐释了“为什么要打造一流研究生教育体系”“如何打造一流研究生教育体系”和“怎样落实打造一流研究生教育体系”。他强调,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打造一流研究生教育体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需要,是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需要,是实现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的需要。改革开放恢复研究生教育以来,尤其是近年来,学校研究生教育培养了大批电子信息领域高层次人才,形成了高水平的学科育人体系,构建了高质量的研究生培养体系,但对照国家赋予的使命和学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还存在着对分类培养的认识需进一步深化,导师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课程教学质量需进一步提升,质量管理需进一步加强等不足。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全面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打造一流研究生教育体系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曾勇强调,面对新时代与新使命,学校必须将自身发展融入新发展阶段与新发展格局中,聚焦电子信息领域学科前沿和“卡脖子”关键技术,培养成电研究生勇于肩负国家命运与民族复兴重任,立志成为工程科学的发现者、核心技术的发明者、工程系统的创造者。一是要构建一流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强化外部评估,提高学科水平;强化分类培养,培育大批领军人才;强化开放合作,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二是要构建一流的质量保证体系,严把导师队伍质量关,严把招生入口质量关,严把课程教学质量关,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三是要构建一流的资源配置体系,优化研究生招生计划配置,以服务国家需求为导向,积极扩大博士生招生规模,稳步扩大硕士生招生规模;完善研究生资源投入机制,探索建立学校、学院和导师三级研究生教育投入体系,引导学院和导师加大对研究生教育的投入力度。曾勇强调,打造一流的研究生教育体系需要强化组织保障,确保各项工作全面落实。各学院要认真学习、深入研讨,将学习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精神与研讨《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方案》(征求意见稿)、总结“十三五”规划完成情况、谋划“十四五”发展规划相结合,对方案提出建议和意见,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提出任务举措,为学校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快速发展提供更加明确的方向和路径,确保研究生教育再上新台阶。希望大家凝心聚力,奋进有为,加快构建一流的研究生教育体系,为党和国家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推动学校早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成电更大更多的贡献。在为期两周的研究生教育会议期间,学校将通过集中开展研究生教育系列主题研讨、研究生导师代表座谈会、研究生代表座谈会和举办相关论坛和研讨会等,听取全校师生对学校研究生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凝聚全校构建一流研究生教育体系的共识,推动学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来源:电子科技大学 文字:李果 图片:邝俊 编辑:微视野工作室 赵蔚心

冬之华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研院“合和共赢·融创未来”产教融合论坛举行

1月8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群贤毕至,高朋满座,来自工信部第五研究所、华为、中兴、腾讯、科大讯飞、远望谷、高新兴等近50家广东地区科研院所、校友企业、行业翘楚的90余名代表相聚黄埔,应邀参加由广州研究院主办的“合和共赢、融创未来”产教融合论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石光明代表主办方进行致辞,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侯玉清、深圳市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徐玉锁、电子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执行院长汤志伟、佳都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力副总裁覃春红和中兴通讯学院产教融合项目总监段勇作为特邀嘉宾参加本次论坛。此次论坛的召开,旨在响应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使命感召,对标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要求,深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信息产业校、企、政、资、行纵横联动,推动各方互联互通,共同探索产教融合、科教协同的育人新模式,一起绘就共为共成、互利共赢的价值同心圆。石光明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首先代表学校向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简要介绍了西电荣耀九秩的红色传承和近年来砥砺奋进的累累硕果。他指出,西电广州研究院是学校主动对接国家重大需求,服务国家战略的历史选择,积极打造“产教融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坚持以“融”为基,促进多方优势互融互通;以“合”为本,推动校企主体共建共赢,全程实施依托产学研合作项目支撑的“项目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联合企业资源探索“双导师”模式,铸造“硬科技”,产出“硬成果”,帮助学生历练真本领、解决真问题。他提出,希望本次论坛可以推动校企之间的信息对称,强化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促进西电创新基因和企业创新势能的充分涌动,多方求索创新,积厚成势,共同奏响产学研用深度结合的“时代交响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副院长刘静教授在《面向大湾区构建“意识体系-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协同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主题报告中阐述了西电广州研究院“立足广州、辐射湾区、产教并举、助力一流”的责任使命。她指出,西电广州研究院积极探索“意识-知识-能力”一体化协同发展的产教融合研究生培养新机制,提出了用知识体系引领意识体系,用意识体系支撑能力体系,用能力体系充实知识体系的三维矩阵育人模型,人才培养坚持面向产业需求、聚焦发展前沿、推动引企入教,打造“同心同向、互鉴互享、共生共荣”的产教融合育人共同体,致力推动产业链、人材链、创新链的有序衔接,用生动实践努力续写产教融合新模式下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西电现象”!签约仪式上,西电广州研究院与30家企业签署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校企协同育人意向合作协议》,共同携手构建多元联动、通融并进的产教融合育人共同体。圆桌会议上,与会代表就如何推动校企同向发力、人才定制培养、技术集智攻关等方面进行研讨,共话发展前景,擘画合作蓝图,针对产教融合的痛点、难点和要点开展交流,点燃思想碰撞的火花,点亮各方信息互通、人才互动、资源共享、平台共建的“朋友圈”。广州研究院领导班子、部分教师和校本部各学院教师代表参加了论坛及签约仪式。据悉,为进一步依托各方优势资源,促进产教融合研究生培养和科学研究机制变革,推动“智能芯片化、芯片系统化、系统行业化”的成果转化模式创新,西电广州研究院一直致力于构建“开放、共享、贡献、发展”的产业高端平台,着力助推广东的区位优势和西电的学科优势相生相长,促进湾区的创新势能和西电的创新基因充分涌动,为湾区产业升级,助力“新基建”发展蓄势赋能。(通讯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张鹏 吉祥)

西电举办陕西省首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

为落实《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打造陕西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育人共同体,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陕西省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于11月28日举办陕西省首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来自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延安大学等省内18所高校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200余人参会,并围绕“新时代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主题展开了研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任小龙致辞,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建森宣布优秀论文名单,优秀论文获得者王亚丽代表参会学生发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夏永林教授、西安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亲霞教授、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马文保教授、西安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肖发荣教授等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刚教授主持了开幕式。任小龙在致辞中表示,在“十三五”即将结束、“十四五”即将开局的重要节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即将取得决定性胜利的重要时刻,本次论坛围绕“新时代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重大主题,聚焦“两个大局”“人类命运共同体”“自我革命”“制度自信”等重要范畴,交流、研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取得的新成果及新成就,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他强调,伟大的时代、伟大的实践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生动素材,也为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希望此次论坛的召开能够让同学们在学术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在研究成果分享中种下友谊的种子,成就美好的自己。李刚介绍了本次论坛召开的背景,指出:“学术交流是学术繁荣的重要标志,也是学人成长的必然环节。举办此次论坛,旨在为陕西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提升陕西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整体实力。”他希望广大青年学子能够怀着崇高的使命感,用不断的理论创新去拥抱这个时代,讴歌这个时代,写就属于自己的理论创新故事。马文保和李建森分别作了题为《把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根本维度——实践维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表现生活化的实践情怀》的主题报告。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王亚丽分享了学术论文撰写的体会和经验。部分获奖研究生做了交流发言。张亲霞教授、刘建伟教授、曹飞教授和张丽珍副教授主持了主题报告和交流发言环节。据悉,本次论坛共收到会议论文189篇,评审出优秀论文86篇,其中特等奖17篇,一等奖26篇,二等奖43篇。通过本次论坛,检验了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了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影响力。(来源:西电新闻网)

绿荫岛

第11届中国实践管理论坛(2020)在电子科技大学举行

线下会议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2020年11月27日—29日,由《管理学报》杂志社发起,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西华师范大学主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支持,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移动互联商务协同创新中心承办的第11届中国·实践·管理论坛(2020)在电子科技大学经管楼举行。本届论坛采用“线上+线下”模式安排了十个分论坛,包括两个线下论坛、八个线上论坛。整个论坛涵盖了中国企业家管理思想、中国本土管理现象研究、数字化转型与新经济、组织与战略、人力与资源管理、创新与创业的专题研讨。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东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的4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数字化转型及不确定环境下中国管理研究与实践的创新发展”的主题,展开了关于中国企业家管理思想、中国本土管理现象研究、数字化转型与新经济、组织与战略、人力与资源管理、创新与创业的专题研讨。在本次论坛上,中国自基金委管理科学部刘作仪研究员为大家分享了关于“科学基金改革与管理科学部资助工作”的主题报告。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黄丽华教授通过视频会议连线为大家带来了关于“企业数字化转型及其研究框架”的主题分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陈春花教授则探讨了“环境不确定性与组织柔性”等问题。除此之外,本次论坛还开展了以“数字化转型与新经济”为主题的圆桌对话。每日经济新闻

吉鸿昌

西非研究分论坛在电子科技大学举行

图为西非研究分论坛开幕式人民网成都12月1日电 以“西非经济与社会发展”为主题的“2018年第十三届公共管理国际会议西非研究分论坛”12月1日在电子科技大学召开,此次论坛由电子科技大学西非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共同主办,美国锡拉丘兹(雪城)大学公共行政与国际事务学系、康奈尔大学非洲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中国非洲史研究会作为支持单位。西非研究分论坛主办方代表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胡皓全、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所长李新烽在分论坛开幕式上致辞。开幕式上,胡皓全副校长代表电子科技大学西非研究中心为李新烽副所长颁发战略/学术委员会聘书。研究机构代表就各自研究机构特点、研究重点,与参会代表进行了交流与分享。电子科技大学西非研究中心主任、公共管理学院赵蜀蓉教授主持了此次分论坛。此次西非研究分论坛就西非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促进学者间的交流与分享、提高对西非地区的研究水平。出席本次分论坛的有来自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康奈尔大学非洲发展研究中心、美国锡拉丘兹(雪城)大学公共行政与国际事务学系、加纳行政管理学院、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中国非洲史研究会、外交学院非洲研究中心、中非贸易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非洲研究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非洲与非裔文学研究院、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非盟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机构的非洲问题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社会实践者、核心期刊的主编、编辑,以及电子科技大学的教师和留学生代表等共计50余人。此次分论坛以“西非经济与社会发展”为主题展开了讨论,其中加纳行政管理学院校长Philip Ebow Bondzi-Simpson教授以加纳行政管理学院为例采用基于提高效力的战略视角探讨非洲公立大学资金保障问题;尼日利亚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Shakirudeen Adewale Oloko提到推动西非重要国家尼日利亚与电子科技大学西非研究中心的学术机构建设,并对尼日利亚社会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探究;美国锡拉丘兹(雪城)大学马克斯维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John McPeak以塞内加尔与马里为例,探讨了西非国家自我评估的复原力及其与具体指标的相关性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张永蓬研究员提出,在“ 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西部非洲国家的合作潜力巨大,合作前景广阔,中非政府应把握机遇加强合作,以促进双方的互利共赢;康奈尔大学非洲发展研究中心教授N'Dri T. Assié-Lumumba则以西非经共体非洲区域经济共同体为切入点,从区域、大陆和全球视角探讨了西非国家之间的有效合作;贝宁阿波美卡拉维大学助理教授Guillaume Moumouni就西非经济共同体走向政治共同体提出了几点思考;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陈璐探讨了西非情境下领导力的悖论研究;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南以中国海水稻为例,讲述了与中国与西非国家的农业合作情况,并表示海水稻具有适应西非沿海地区盐碱土地、产量高、与营养丰富等特点,不仅有助于帮助该地区应对粮食短缺的问题,更为在世界范围内解决人类粮食危机提供了可行方案。此外,参与论坛的国内外专家学者针对非洲其他地区国家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探讨,其中中国非洲史研究会会长李安山教授对非洲留学生在中国的历史、中国针对非洲留学生的政策、非洲学生留学中国的目的与动机进行了一定的归纳、总结与分析,为中非关系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资料;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非洲与非裔文学研究院院长谭惠娟教授讲述了埃塞俄比亚的文化历史,展示了非洲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与传承;电子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李宏亮副教授讲述探讨了新时代对西非地区汉语国家战略研究。电子科技大学西非研究中心主任赵蜀蓉教授结合参与“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第四次交流会议暨非洲中心建设专题研讨会”的交流经验,表示中心将稳步推进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针对非洲西部地区开展一系列更加全面而深入的研究。电子科技大学西非研究系列丛书新书发布会在本次分论坛顺利举行,电子科技大学西非研究系列丛书为西非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合作,计划开展的一项长期性科研工作,是实现西非研究中心建立西非问题研究“智库”目标的有益探索,同时也推动电子科技大学西非研究中心在开展区域国别研究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本次新书发布的书目为:《经济篇? 加纳 卷一:信息通讯技术(ICT)与加纳中小企业成长》与《公共管理篇 卷一:西非国家公共治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2018年“我眼中的中国与中非友谊”征文比赛颁奖仪式也在此次论坛举行 。本次征文活动由电子科技大学和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共同主办,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来华留学生积极参与,并踊跃投稿,诞生了许多有思想、有深度的优秀文章,最终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5名。本次征文活动为中非文化搭建了沟通的桥梁,加强了非洲来华留学生对中国的了解,从而增进了中非友谊,有助于培养“知华、友华、爱华”的杰出国际青年人才。此次论坛上,主办方将人民网运营的人民日报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今年9月一项中非关系调查结果,作为会议材料印发给中外与会代表。会议代表认为,调查显示了中国媒体和国际社会对于中非关系和非洲大陆的关注,为中非关系和非洲问题学术研究机构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今后,非洲问题学术界应进一步与中国国际传播领域的新媒体机构合作,发挥新媒体互动性强的特点,促进对非洲的研究,以及中非合作和非洲经济社会发展。电子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也是“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该校在巩固和加强电子信息领域传统优势的同时,积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2017年与加纳的5所大学共建了西非研究中心。该中心着眼于西非国家发展的现实问题和需求,以留学生人才培养为基础,搭建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发布研究课题,开展联合研究,为中国及西非国家提供高水平智库服务。(赵蜀蓉、樊文雪、谭梦涵、杜莹)

公而不当

电子科大杰出学生(研究生)候选人名单新鲜出炉,他们都有多优秀?

“展成杰风采,筑一流成电”,2019年成电杰出学生(研究生)候选人名单新鲜出炉!今天,小研在这里提前为大家介绍这22位2019年成杰候选人(研究生),他们都是谁呢?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优秀的同学吧~候选人名单如下:余显祥中共党员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2014级博士研究生2014级直博生(导师崔国龙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联培博士生、省优秀毕业生。从事认知MIMO雷达信号设计理论研究,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科委某重点项目、装备发展部等国家级项目5项。发表/录用学术论文46篇,其中SCI论文25篇,IEEE Trans/中科院JCR二区论文15篇,ESI高引论文1篇,参与撰写英文书籍2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已授权3项。获国家留学基金委、首批华为-电子科大博士留学奖学金、连续2年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和中国电科一等奖学金等荣誉。曹忠旭中共党员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光学工程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以专业排名第一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四川省优秀毕业生,学业一等奖学金,荣耀信通之荣耀学术奖(全院硕士共3人),优秀研究生干部等荣誉。作为第一学生主研,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中央高校项目1项,成电-之江实验室联合研究中心项目1项,成电-中天科技联合实验室子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共计4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Nature-Light: Science &Applications(IF:14)上发表论文一篇,为我校硕士生首次以第一作者在该刊发表成果;在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审期刊论文一篇,在光电子国际顶级会议CLEO和光通信领域国际权威会议ICOCN上发表国际会议论文三篇,作报告3次,其中特邀报告1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项。黄建文中共党员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示范性微电子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16级博士研究生曾获得国家奖学金、人民奖学金、学业一等奖学金、汇顶科技一等奖学金;荣获省优秀毕业生、优秀研究生、院级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3年间,他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IF=11.878),Advanced Materials(IF=25.809),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IF=24.884),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IF=12.257),Joule(Cell子刊),Nano Energy(IF=15.548),Small(IF=10.856)等发表SCI高水平学术论文27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10的15篇,以一作或通讯作者发表13篇,其中2篇论文入选ESI 1%高被引论文,论文累计Google引用超过700次,单篇最高引用245次;申请发明专利8个,获得授权2个;主持及参与国家和省科技厅项目5项,总经费约730万元;受邀做学术报告2次。吴亚飞中共党员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2017级博士研究生曾获得国家奖学金(2次)、唐立新奖学金、世强特等奖学金(全校一个)等;以第一作者共发表学术论文12篇,其中包含天线领域国际TOP期刊Trans.on AP 5篇(Fullpaper),其中一篇TAP文章入选IEEE天线与电波传播协会R. W. King论文奖(Best Trans Paper Award)候选名单;以第一学生作者申请国家发明专利9项,美国专利1项;获得第48届欧洲微波会议“青年工程师奖”(中国大陆首位);获得中国首届微波周“林为干教育基金优秀论文奖”(唯一最高奖);获2016年国际电磁研讨会(iWEM2016)“优秀论文奖”;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微梦正能量“特别影响奖”,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优秀共产党员”;以第一学生身份负责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装备预研领域基金以及校企合作项目等5项。王浩伦中共党员材料与能源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15级博士研究生截至目前,发表SCI论文9篇,Google学术引用207次,h因子6,h10因子6。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5篇,其中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子刊1篇(Science Advances,学校首篇),影响因子大于10的期刊2篇。EI国际会议1篇,已授权发明专利1项。致力于纳米纤维的制备与应用研究,研究成果被各大国内媒体以及Materials Today等十余家国外媒体宣传报道,并登上电子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美国布朗大学首页。研究成果目前已经产业化,研究团队已创办公司,获得投资。获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一等奖学金,华为奖学金,四川省优秀毕业研究生等。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联合培养一年半。杜晓扬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光学工程专业2016级博士研究生研究生期间成绩名列专业前茅,2019、2017、2014 年三度荣获国家奖学金(学院排名第一/二/二)。2020届“四川省优秀毕业生”,2019年度“光电杰出学生”。获得2015年度电子科技大学“优秀硕士毕业生”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称号,多次获得电子科技大学“优秀研究生”称号,师从省杰青、“新世纪优秀人才”陶斯禄教授,致力于“有机光/电转换器件的制备及机理研究”。2014年至今,已在本研究领域发表SCI论文33篇,SCI他引218次,H-index为10。以第一作者身份在Adv. Funct. Mater. (IF:15.6), J. Mater. Chem. A(IF:10.7)等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16篇,一作总影响因子达136。其中包含中科院大类一区论文10篇,二区论文6篇,影响因子大于10的顶级期刊论文4篇,一区TOP期刊封面论文3篇。另有在审一作SCI论文1篇(Adv.Mater. (IF:25.8));参加APCCOM、CCS等四次国际会议,受邀为多个国际一流SCI期刊审稿;申请发明专利4项,已授权1项;以主要完成人身份主研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多项省部级项目、横向合作项目,总项目经费逾600万。郭斌中共党员自动化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2016级博士研究生博士期间发表高水平论文11篇,其中SCI 6篇,会议论文5篇,部分成果发表在控制领域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ial informatics》上;申请国家专利2项。曾获得2019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一等奖,2018 CSC奖学金等;荣获四川省2020年度四川省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担任IEEE/ASME Transactions on Mechatronics、ISA Transactions以及Nonlinear Dynamics等多家控制领域SCI顶刊审稿人。殷长明资源与环境学院遥感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2015级博士研究生截止目前,已发表SCI论文7篇,其中一篇文章发表在遥感领域顶级期刊“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上,影响因子8.218,为中科院JCR分区1区Top期刊,该文章于2019年11月18日被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陆地卫星项目组官方Twitter推送。参加包括顶级A类会议IGARSS在内的国际会议10余次,受邀报告4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授权1项。主研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青年基金项目4项。2018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交流访问1年。曾获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银奖(负责人)、“青海省科学技术成果奖”、“优秀研究生奖学金”、中欧“龙计划”大气遥感高级培训班“最佳论文奖”、“李谦奖学金”、“中科宇图” 奖学金等。带队课题组成员开展野外科学试验10余次。足迹遍布柴达木盆地、青海湖流域、四川天台山、四川泸山、云南昆明、山西沁源等地,为团队积累了极其宝贵的第一手实测数据。在澳洲访学期间,作为唯一华人会员加入“CANBERRA PHOTOGRAPHIC SOCIETY”(堪培拉摄影协会),摄影作品获得在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CSIRO)展览厅的参展资格并获得澳大利亚大学“FENNERPHOTOGRAPHY PRIZE”(芬纳摄影奖)。张源中共党员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信息安全专业2015级博士研究生本、硕、博均就读于成电计算机学院信息安全专业,研究方向为区块链与数据安全。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于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联合培养,师从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加拿大三院院士Xuemin (Sherman) Shen教授。近五年来在IEEE Trans 等重要期刊于学术会议上发表/录用论文 25 篇,其中 IEEE Trans 系列长文 9 篇,第一作者/通信作者论文 12 篇(含3篇中科院一区、1篇CCF A类、3篇中科院二区、2篇成电高水平国际会议和2篇CCF C类)。第一作者论文包括:信息安全领域顶级期刊IEEE TIFS (CCF A,影响因子 6.211)1 篇、IEEE TII(中科院 JCR 一区,影响因子 7.377)1 篇、IEEE TCC(中科院 JCR 一区,影响因子 5.967)2 篇,IEEE TSC(中科院 JCR 小分区一区,CCF B 类,影响因子 5.707)1 篇等六篇IEEE Trans系列长文。以一作身份出版英文学术专著一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7 项,授权 5 项。关于云存储安全与区块链等领域的研究工作获得了国内外相关人员的广泛关注与肯定,包括 7 位 IEEE Follow 和 5位国家杰青/长江学者对本人的工作进行了正面引用和评价。获得 2016 年首届网络安全奖学金(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获得 2次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8 年度学院卓越学生奖等奖项。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校级创新创业项目 1项,作为主研人员参与科技部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级项目 5 项。担任了成电高水平国际会议 GLOBECOM 等3个权威会议的 TPC Member 以及TIFS、TDSC、IEEE Network, IEEE Internet of Things 等国际顶级期刊的特邀审稿人。刘小垒中共党员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示范性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2014级博士研究生研究生阶段综合排名专业第1,获得首届国家网络安全奖学金、唐立新奖学金、学业一等奖学金,两次获得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大赛二等奖等;博士期间发表论文15篇(其中SCI论文9篇,CCFA类会议1篇)、申请专利16项(其中授权专利6项),担任IEEEWireless Communications Magazine(SCI一区)、Knowledge-basedsystems(SCI二区)等多个期刊审稿人;主持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主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计划项目、自然基金项目、四川省人工智能重大专项等国家级或省部级项目十多项;于2018年去美国加州大学联合培养一年,与UIUC、UCSB、Adobe AI Lab的教授或研究员保持密切合作;曾以CTO的身份在菁蓉镇创办公司,撰写技术白皮书、参与国家级数据平台的安全产品设计;荣获四川省优秀毕业生、优秀研究生等称号。赵鹏中共党员航空航天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生期间,综合成绩排名2/84,前2%,曾获得国家奖学金、航天特等奖学金、研究生学业一等奖学金等。在科研项目方面:他作为学生负责人负责超宽带定位系统的研制,并发表EI会议论文一篇(第一作者),申请发明专利三项。他在读研期间用创新创业的探索与实践诠释着青春,组建聚星创新创业团队,荣获第四届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第三届GIX全球创新大赛国际亚军、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第六届 “东升杯”国际创业大赛暨第三届中关村人才创客大赛初创组一等奖、2018、2019年连续两年电子科技大学五四表彰的优秀创业团队等十余次奖励。张瑞梅中共党员数学科学学院应用数学专业2016级博士研究生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获得电子科技大学优秀博士生学术支持计划项目资助,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应用数学系Xin Liu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滑铁卢大学终身教授)处访学。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在韩国岭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Ju H. Park教授(韩国科学院院士)处访学。已发表(含已录用)学术论文28篇,其中SCI收录期刊论文25篇(第一/通讯作者20篇:中科院JCR大类分区一区论文7篇,二区10篇,三区3篇,论文累计影响因子111)。一区期刊包括国际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IF:8.759)、《IEEE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IF:10.387)、《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IF:11.683)等。5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2篇ESI热点论文,近两年引用次数分别高达109次、61次、60次、32次、和31次。论文总被引用452次,h-指数11(Google Scholar统计)。担任多个国际SCI期刊IEEE Trans. Fuzzy Syst., AMC, JFI, ND, IET-TAC, IJCAS等的审稿人。2019年获得一等学业奖学金,2018年获得博士生国家奖学金、一等学业奖学金。蔡超物理学院物理学专业2016级博士研究生一学年内以一作或者共同一作身份在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IF:14.22),ACS nano(IF:13.91)等期刊上共发表文章6篇;以合作作者身份在Nano Energy,Journalof Materials A 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0篇。曾获得2020届四川省优秀毕业生称号、电子科技大学国家奖学金以及优秀研究生称号。在导师的支持和帮助下,与澳洲新南威尔士大学的Sean Li教授,美国密西根大学的Kai Sun教授,以及英国诺森比亚大学Yongqing Fu教授进行了多方面的合作。2018年,赴深圳南方科技大学谷猛老师课题组进行联培,联培期间全程参与实验室的搭建工作。整个课题组人员基于该实验室,2018年出了30余篇文章,其中影响因子大于10的高达6篇。在此次交流学习期间还和西安大略大学Xueliang Sun,阿贡实验室同步辐射中心MaoyuWang,香港科技大学Minhua Shao等进行了深入的合作。李发礼中共党员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15级博士研究生于2014、2015年度两获国家奖学金,并获得2020年度四川省优秀毕业生(研究生)。硕博连读期间,分别于2013-2014、2015-2016年度两获电子科技大学优秀研究生称号。受邀担任IEEE汇刊(IEEE TCDS、IEEE TNSRE等)、Frontiers 汇刊(Frontiers in Psychology等)、Scientific Reports等SCI期刊审稿人。已在本研究领域国际权威期刊录用发表第一作者SCI论文11篇,其中一区论文4篇,二区论文3篇,ESI高被引1篇,共一及其他SCI论文20余篇,Google学术引用427次,H指数为12。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包括优秀青年基金等在内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赴芬兰赫尔辛基大学Kimmo Alho教授实验室交流访问。吴姝瑶中共党员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成绩优异,全面发展。硕士综合排名专业第1名,获得国家奖学金,学业一等奖学金(2次)、苏州育才专项奖学金等奖励。曾获四川省优秀毕业生、四川省综合素质A级认证、电子科技大学优秀研究生、优秀志愿者、优秀社会实践个人,优秀毕业论文等表彰。科研成果突出,在SCI/SSCI双检索(JCR一区)、澳大利亚SCI期刊质量分类A类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共计2篇。作为主研人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项目1项、企业横向创新项目1项。积极探究项目成果落地,推动产学研合作;综合素质佳,多次参加创青春、互联网+创新创业比赛并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奖励。担任供应链与服务管理研究所秘书,服务供应链前沿系列讲座共26期,带领团队获得经管学院目前为止第一支优秀导学团队。周毅辉中共党员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MBA)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曾任2017级MBA7班长、中国MBA西南联盟副理事长。2019校优秀研究生生干部,经济与管理学院MBA趣味运动会最佳组织奖。曾就职于华为,任项目经理和业务专家,2009年所率团队获得华为总裁奖。创立2家公司,联合创立一家公司,任市场总经理。任电子科技大学EMBA/MBA E-HOME众创空间项目总监。余悦中共党员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曾获国家奖学金、学业一等奖学金等;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荣获四川省优秀毕业生、2017-2018学年及2018-2019学年校优秀研究生干部称号;外国语学院2017-2018年度“优秀支部书记”、外国语学院2018-2019年度“优秀共产党员”;曾任外国语学院本科2016级兼职辅导员,担任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2017级党支部支部书记,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助理辅导员;电子科技大学第九次代表大会学生代表。组织策划十九大主题翻译风采大赛,获多家媒体转载报道;第七届全国口译西部地区大赛志愿者;国际汉学研究高端论坛“优秀志愿者”。孙强强基础与前沿研究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16级博士研究生博士期间在Nature Materials, Advanced Material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共四篇,总影响因子82.618。Google学术统计总引用次数为160次,H-index为7。研究工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及媒体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媒体也纷纷进行了专题报道。研究成果申请发明专利3项,包括两项国内专利和一项美国专利。曾参与多项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两项,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项目两项。获得2019年国家奖学金及一等学业奖学金;2018-2019年度基础与前沿研究院学术论文奖;基础与前沿研究院五周年学术成果展一等奖。曹蔚中共党员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2016级博士研究生曾获得电子科技大学2009届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奖。硕士期间,取得学院专业第一(1/86)和综合第二(2/86),并获得国家奖学金、学业一等奖学金。博士期间,已在通信领域国际顶级期刊和通信领域国际旗舰会议发表12篇论文(包括中科院JCR一区一篇及领域顶级期刊IEEE TCOM两篇),另有领域顶级期刊IEEE TIT和TWC论文在审稿和投稿中,与华为合作申请国家专利一项;2017年在学校研究生院博士生学术计划的支持下成为成电第一个加入普林斯顿大学H. Vincent Poor教授(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等12个国家或国际科学院院士;国际信息通信领域泰斗)团队的学生,完成了为期一年的联合培养,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并受到Poor教授和团队成员的高度肯定;香农奖得主Verdú教授也给予厚望;在学校研究生院、导师冯钢教授、Poor教授和陈智教授的资助下,参加了Globecom 2016、ISIT 2018、CISS 2018、Globecom 2018、ICC 2019、ISIT 2019、Globecom 2019等国际顶级会议,并在会议上以报告或海报的形式展示了自己的科研成果,得到了国际同行们的关注和认可;Poor教授还在ICC 2019会议上以大会主题报告的形式介绍了她的研究成果。目前已得到来自Poor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Vincent Tan教授以及台湾国立交通大学Stefano Rini教授等的博士后职位的邀请。并由于她的杰出表现,让Poor等教授对成电有了良好的印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其后又接收另一名抗干扰学生到其团队联合培养。魏思琦中共党员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专业2017级博士研究生现任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党建委员会书记,曾获得电子科技大学优秀党员,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优秀毕业生,机电菁英等荣誉称号,2017年作为全校唯一学生代表入选学校第九次党代会主席团。学习成绩优异,一直保持学业成绩前3%,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总装预言基金项目等,发表学术论文及专利共计八篇,曾获得包括多次学业一等奖学金,苏州育才专项奖学金,优秀干部奖学金等多项奖学金。热心公共志愿服务,曾担任2013《财富》全球论坛志愿者、可靠性国际学术会议志愿者、学校招生工作志愿者等。积极拓展视野,曾赴香港中文大学,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等开展交流学习。Coker Kenneth来自加纳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他学术成就卓越,获得了92.47的平均分, 3.98的GPA。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他勤勤恳恳,成功地出版了两篇EI论文。其中一篇论文发表在ICCAIS 2019,由UESTC主持和组织的年度会议。另一篇由位于美国纽约的科学出版集团(Science Publishing Group)发表在在一本名为"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s"的期刊上。而且在这两篇论文中,他都是第一作者。此外,科学出版集团按照论文排名先后刊登在他们的期刊上,其中他的论文刊登在排名最高的那部分。被任命为期刊的客座编辑/审稿人。他目前是国际学生联盟的副总裁,曾组织参加并赢得由国际学生联盟,ISO和UESTC举办的几个比赛。分别参加了由成都和四川体育协会组织的各种体育活动。有25个证书,22个奖牌和12个个人奖杯。他是国家足球杯冠军,UESTC夏季足球锦标赛冠军。而且他作为SICE足球队的队长,在第二届国际足球比赛中获得了三等奖。他也是成都足球比赛的冠军,并被冠为锦标赛的最有价值球员。他赢得了部落融合的最佳舞者称号,部落融合是ISO下的文化团体。他赢得了成都迷你世界杯,并被评为世界杯最佳球员。他还担任本科生教程的助教,研究研讨会的组织者,毕业游戏和夏季游戏的组织者,以及新生社交的组织者,其中新生社交是首次开展的一个项目。他曾在各种活动,如由SICE和ISU组织的新生取向和新生研讨会中担任演讲者的人。他作为‘Yangtse-Volta’大学联盟青年交流营的志愿者,2019/2020年国际学生新生迎宾志愿者,寒暑假清洁活动志愿者,2019年暑期学术辩论志愿者,UESTC国际学生颁奖仪式和新年晚会志愿者,SICE新年晚会志愿者。他还参加了当地政府组织的社区活动,如‘Community Partner Launching Event with UESTC International Students’以及由地方政府组织的‘Community Painting Event’。AHENE EMMANUEL来自加纳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信息安全专业2016级博士研究生在读博期间,他学习成绩优异,GPA3.93/4.00,加权平均分89.13,并在博士期间发表(接收)多篇文章,其中一作6篇,并有1篇JCR-1区文章(影响因子9.515);他热心助人,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如曾在促进电子科技大学和加纳矿业科技大学的交流中担任沟通志愿者,帮助15名中国学生顺利赴加纳交流;担任学院留学生助理,在迎新活动、日常管理中起到沟通桥梁的作用;担任北川支教志愿者等等;同时,他也积极参与学校、学院各类学术、文化活动,包括国际留学生文化节、2019毕业文化衫设计大赛、明信片设计大赛、留学生运动会、2018留学生暑期学术活动讲座等等。怎么样,看了这些候选人的介绍是不是跟小研一样膜拜这些大佬们?小研可是打心底里服气呀~~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小伙伴们能够加入成杰的队伍,为成电争光也为自己添彩!快来pick他们为他们加油吧!来源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 编辑:小丑校审:Felix

卦辞

电子科技大学学霸故事:物理学院5个女生考研、留学成功!

见过学霸,也见过学霸寝室,但你见过整个专业的女生都是学霸吗?物理学院2015级应用物理学专业总共有5名女生,她们是吴剑云、王梦颖、刘林、冯丹和曹亦男。大学的最后一年,站在未来的分叉路口,她们五个人全部选择继续深造。冯丹保送至国防科技大学读研,刘林考研成功,录取到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梦颖,吴剑云和曹亦男分别赴新加坡、中国香港和韩国留学。这群物理女孩们,她们不仅仅是专业的“国宝”学霸(专业男女比12:1)。她们中有的是活力四射的啦啦队队员,也有热爱语言学习的文艺少女,也有拥有国家专利的创新达人……接下来让我们进一步了解这群有颜有才的女学霸们!人物简介吴剑云2015级物理学院应用物理学一班,已斩获香港城市大学多媒体技术的offer,目前正在申请香港科技大学直博项目。曾获人民二等奖学金,人民三等奖学金。大学期间曾参与电子设计比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校ACM比赛等。热爱舞蹈,曾是校啦啦队的负责人之一,携队友取得过多次啦啦操省赛国赛一等奖。王梦颖2015级物理学院应用物理学一班,大三成功申请新加坡国立大学ECE系3+1+1项目。在校期间曾获人民奖学金,参与数学竞赛等;参与校级“创新创业项目”并顺利结题。刘林2015级物理学院应用物理学一班,录取到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连续获人民奖学金,曾获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四川省一等奖、美国数学建模竞赛s奖、“启蒙杯”电子设计竞赛三等奖等;参与校级“创新创业项目”并顺利结题。曹亦男2015级物理学院应用物理学二班,正在申请赴韩国留学。拥有一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同名国家发明专利在审;大一暑假参加微爱支教队去中江县古店乡支教;冯丹2015级物理学院应用物理学二班,保送至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人民奖学金;一项国家发明专利在审,参与校级“创新创业项目”并顺利结题。采访问答:1.在性别比12:1的应用物理学专业,男女同学间日常相处的氛围如何?刘林:你们以为的一堆绿叶中的红花会被宠成小公主吗?哈哈,那就大错特错了。互怼是日常,上课讨论问题针锋对麦芒,平时一起吃饭像兄弟一样,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但是,在安全问题、力气活之类的事上,专业的男同学们还是冲在前面保护我们的。王梦颖:班里的男生在生活中会体谅我们女生,帮忙搬书、搬宿舍。除此之外,很多研讨课都要求女生分开组队,一起讨论,互相帮忙,合作的过程非常愉快!吴剑云:我们班的同学们都相处得非常融洽,班级聚会的时候大家会一起玩桌游,打麻将,下棋,还会一起做饭。我和几个男同学还同是我院科协的成员,我们不仅一起打比赛,做科研,还一起打游戏!哈哈哈~曹亦男:是的,大家人都很好,一起上课一起讨论问题一起聚餐,其实没有感受到有什么特别,我觉得我们女生也不需要男生的特别对待。分享很喜欢的一段话:“人各有所长,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努力就是一种成功了。但这种擅长不是由性别决定的,你就是你啊,不因为是男孩或是女孩,才被决定要走某一条大众期待的路线”。2. 听说你们还出了一对“班级cp“?刘林:是的,我和我男朋友就是一个班级的同学。我脱单的速度,确实是有点快。和他在一起快四年了,一起上课,一起上自习,一起吃饭,一起玩耍,一起考研…都快成连体婴儿了。一直的陪伴和鼓励,让我的大学更加丰富精彩。最幸运的是,现在我们也即将牵手共同走进研究生生涯!希望大家也能找到和自己契合的另一半哦,一起进步,一起走过最美好的大学时光!3.在繁忙的专业学习中,你们是如何平衡学习和生活的?吴剑云:诀窍是高效和有安排。在安排好的时间内认真高效学习,休息时间尽情地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事有轻重缓急,按照事情的优先级分配好时间,尽量不做无效的活动。我很喜欢跳舞,加入了校啦啦队。国赛最忙的时候,每天中午都要抽时间训练,只要是没有课的时候都要训练。为了不耽误学习,我会暂时放弃其他的娱乐活动,利用晚上等时间完成课业。虽然很累,但是那个学期也得到了较高的课业成绩以及啦啦操比赛的国奖。王梦颖:在学习的时候注重提高效率非常关键,放假的时候也要适当放松。比如考完试以后我们几个会一起出去聚餐,看电影。冯丹:总之,最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目标,更要按时完成。此外,时间就是自由的,全凭自己的兴趣爱好。我空闲的时候也会去看看电影,在猫咖撸撸猫,吃好吃的。在宿舍里会练书法,看书,学日语,还有看英剧。4.分享下考研或出国的复习准备以及如何有效的收集导师研究方向的相关信息?王梦颖:出国的话,首先需要了解出国的要求和流程,规划好自己的时间,在学习的时候多多关注学校官网及留学群里的信息。雅思和托福是完全不同的英语考试,在考前充分了解相关考试,找好相关资料,做好计划,做到有针对性的学习。遇到失败,心理压力巨大是常有的事情,找到合适的解压方式,坚持不懈,一定会成功的!刘林:考研的话一定要提前准备哦,数学基础很重要,后期刷题更重要,保持做题的手感。英语背单词,练阅读保持语感,多看阅读分析,后期背作文练翻译。专业课一定要打电话问研招办,早点知道早准备。最后,一定要坚持,规律作息。关于考研的信息获取,首先得去报考学校的官网上收集报考学科老师的信息,多看老师简介中列出的论文;然后可以加入一些学校论坛等,从师兄师姐那了解信息;最重要的一步是在初试后,主动联系老师,和他聊聊专业方向。冯丹:是的,不管是保研还是考研,如果有意向导师,尽量要寻找机会能够本人和导师直接交流。5.对学弟学妹们有什么建议?冯丹:物理专业真的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专业,希望大家能够好好学习本专业课程,坚持不懈,磨砺意志。吴剑云:电子科大是一个鼓励学生全面发展的学校,相比很多其他的学校来说,管理上比较自由。不论你对毕业后又怎样的规划,深造还是工作,你都可以得到丰富的资源,学校也会给你足够的支持。这里有丰富多彩的各类社团,聚集了各种大佬的科技比赛校队,还有一些可以学习到技术的工作室。希望大家能利用好校园资源,过一个充实的大学生活。王梦颖:尽早去了解一些关于保研考研以及出国的事情,早日确定自己的目标,拼搏努力!6.对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有什么想说的话?冯丹:非常感谢来到物理学院,学校和学院给了我们足够多丰富自我的空间。无论是身边的朋友还是老师们,都令我万分珍惜,也万分不舍。曹亦男:时间真的过得很快,转眼四年就过去了,总觉得开学报道也刚过去没多久,在成电的四年有很多美好的回忆也有很多遗憾吧。王梦颖:大学四年让自己有了很多的成长,大学不同于以往的学习生涯,没有老师家长细微的关心督促,但却多了对自己的思考和认识,从迷惘无知到渐渐地认识不足,思考未来,走向成熟。我希望未来的自己带着这份经历继续努力奋斗!刘林:走过这四年,遇到的友情、爱情、师生情都让我记忆深刻,也让我受益颇深。珍惜身边的所有对你好的人,珍惜学习的时光。来源: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学院、杨茂网络名师工作室 编辑:微视野工作室 杜树勋

稽于圣人

电子科技大学20个学霸宿舍登场:考研清华、北大,去华为……好优秀

白驹过隙,流光更易。一晃已到毕业季,四年前我们相聚在宿舍这方小小天地,友谊、欢笑、回忆都在这里堆积。我们在忧心的日子里相互安慰,在奋斗的日子里相互鼓励。四年时光,感恩有你,组成了青春时代最美好的记忆。毕业季,后勤保障部宿舍管理中心举办“宿一宿二”特色宿舍评选活动,得到了2019届毕业生的积极响应,活动评选出20间优秀宿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风采,并pick出你心中的最强宿舍吧!学霸宿舍篇1、机电学院 清水河校区 学知苑10-242成员介绍:高健:校级优秀毕业生,综合成绩专业第一,曾获国家奖学金两次,于电子科技大学深造申立:校级优秀毕业生,综合成绩专业第五,于清华大学深造叶文龙:中共党员,校级优秀毕业生,综合成绩专业第九,于电子科技大学深造2、生命学院 清水河校区 学知苑04-110成员介绍:陈心悦:曾获唐立新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三次,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于东南大学深造王渝鸿:中共党员,曾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两次,获iGEM国际基因工程机器设计大赛金奖和最佳植物单项奖,于北京大学深造关紫允:中共党员,曾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两次,于上海交通大学深造董婷婷:中共党员,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获iGEM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大赛金牌和最佳植物单项奖,于西湖大学深造3、电子学院 沙河校区 校内16-114成员介绍:艾雪:中共党员,曾获国家奖学金,获数学建模省一等奖,于电子科技大学深造邹雅婷:中共党员,曾获国家奖学金,获数学建模美赛一等奖,数学建模竞赛省一等奖,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三等奖,于复旦大学深造刘媛媛:中共党员,校级优秀毕业生,曾获企业奖学金,于电子科技大学深造李静:中共党员,校级优秀毕业生,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于上海交通大学深造4、格拉斯哥学院 清水河校区 学知苑05-307成员介绍:雷怡然:校级优秀毕业生,曾获唐立新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发表EI论文2篇(一作、二作),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深造郑黎:曾获国家奖学金,发表SCI论文1篇,EI论文2篇(一作、二作),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深造郭哲优:发表SCI论文1篇,CPCI论文1篇(一作),于美国杜克大学深造蒋心韵:曾获人民奖学金三次,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深造5、光电学院 沙河校区 欣苑05-223成员介绍:李嘉荣:发表EI国际会议论文两篇(一作),于清华大学深造夏涛:获数学建模美赛H奖,数学竞赛四川省一等奖,于清华大学深造方先松:四川省优秀毕业生,获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四川省一等奖,于北京大学深造梁泽锋:获数学建模美赛一等奖,光电竞赛省赛二等奖,于华南理工大学深造刘凯杰:获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四川省一等奖,于华南理工大学深造徐达:于电子科技大学深造党员先锋宿舍篇6、物理学院 沙河校区 欣苑04-525成员介绍:陈传升:中共党员,校级优秀毕业生,曾获人民奖学金、“成电之友”苏州园区奖学金、中科院高能所英才奖学金,于电子科技大学深造郭斌:中共党员,曾获人民奖学金,社会实践校级优秀个人,于英国爱丁堡大学深造马凯翔:中共党员,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7323奖学金、人民奖学金,社会实践校级优秀个人,校优秀团员,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深造申茂良:中共党员,校级优秀毕业生,曾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中科院高能所英才奖学金,全国社会实践优秀个人,国家级优秀志愿者,于电子科技大学深造武雪琛:中共党员,曾获获人民奖学金,社会实践校级优秀个人,于电子科技大学深造宗星烨:中共党员,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人民奖学金,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深造7、机电学院 清水河校区 学知苑10-227成员介绍:詹家宇:中共党员,校优秀团员、社会实践校级优秀个人、百佳优秀青年志愿者,于电子科技大学深造王啟国:中共党员,四川省优秀毕业生,获第十届全国慧鱼工程技术创新大赛一等奖,于上海交通大学深造李大伟:中共党员,校优秀毕业生,于西安交通大学深造苏春洋:中共党员,院级优秀班干部,获四川省优秀志愿者、校级舞蹈大赛团体赛一等奖,就业于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8、电子学院 清水河校区 硕丰苑17-319成员介绍:李兴:中共党员,曾获学业奖学金一次,获泰格杯电子设计大赛三等奖,发表会议论文2篇(1作),期刊论文1篇(1作),获中兴杯学术年会最佳论文提名奖,就业于国家电网成都分公司何欢:中共党员,曾获学业奖学金两次,获泰格杯电子设计大赛三等奖,发表国际会议论文2篇(1作,EI检索),国家发明专利2项,SCI期刊论文2篇,获电子科技大学华微杯学术年会“Best Paper ”最佳论文奖,就业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SP offer)9、电子学院 清水河校区 学知苑13-325成员介绍:于博伦:中共党员,获奖学金3次,各类奖项共16项,团中央优秀志愿者,并两次获得社会实践校级先进个人,于电子科技大学深造孙建旭:中共党员,获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学大赛校内赛优胜奖,于电子科技大学深造严巍:中共党员,获数学建模美赛M奖,团中央优秀志愿者,于电子科技大学深造10、外国语学院 清水河校区 学知苑13-318成员介绍:张龙飞:中共党员,第十一期中国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学员,校优秀团干,获2018年中国电信奖学金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于电子科技大学深造沈安天:中共党员,四川省优秀毕业生,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三等奖(四川省特等奖)、英语阅读比赛四川省二等奖,“通译杯”四川省翻译大赛一等奖,于浙江大学深造甘正柱:中共党员,获“普译奖”全国翻译比赛优秀奖,创青春优秀志愿者,就业于欧冶云商股份有限公司苏梓昂:参加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寒假交流项目、新加坡国立大学暑期实习实训项目,获 2016青春风采大赛团体三等奖,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深造11、信通学院 清水河校区 学知苑13-505成员介绍:吴泽标:中共党员,获四川省综合素质A级证书,创青春全国优秀志愿者,于电子科技大学深造田慧杰:中共党员,大学生骨干宣讲团成员,IEEE极限编程大赛全球第九,于电子科技大学深造俞聪:曾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省级一等奖,于电子科技大学深造单晓龙:中共党员,于电子科技大学深造全能宿舍篇12、物理学院 沙河校区 欣苑04-521成员介绍:孔轩:中共党员,校级优秀毕业生,“筝鸣相声社”副社长,曾获人民一等奖学金,获数学建模竞赛四川省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于电子科技大学深造李年康:中共党员,曾获人民三等奖学金,于电子科技大学深造张芸滔:中共党员,全国“三下乡”实践活动优秀团队队长,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深造陈啸宸:曾获人民三等奖学金,电子科技大学新生杯篮球比赛团体第三名,于香港科技大学深造丁宇昊:校级社会实践优秀个人,获学业进步奖,于电子科技大学深造郑良岑:于电子科技大学深造13、信通学院 清水河校区 学知苑04-636成员介绍:吕一虹:中共党员,四川省优秀毕业生,校优秀毕业生,曾获人民特等奖学金,数学建模国赛二等奖,于电子科技大学深造李晨梦:曾获人民奖学金二等奖,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创青春”大赛优秀志愿者,于电子科技大学深造李琬祎:中共党员,曾获人民奖学金两次,于电子科技大学深造高荦雨:校学生代表大会学生代表,曾获人民三等奖学金,于北京邮电大学深造14、格拉斯哥学院 清水河校区 学知苑16-404成员介绍:邵年:成电杯新生篮球赛亚军,十佳运动员,联合国气候大会青年代表,曾获人民一等奖学金,于美国南加州大学深造李派:电子音乐制作人,优秀社会实践个人,曾获人民三等奖学金,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深造金鹏欣:曾获人民三等奖学金,于武汉大学深造欧钺:中电科技集团重庆声光电优秀实习生,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深造15、外国语学院 清水河校区 学知苑04-428成员介绍:孙宇轩:中共党员,校优秀毕业生,获加计学园杯日语国际演讲比赛中第四名,笹川杯全国日本知识竞赛中获得团体三等奖,于日本京都大学深造李娇:中共党员,学生会优秀副部长,校团委实践部负责人,获电子科技大学第一届戏剧表演大赛一等奖,2017年电子科技大学日本知识竞赛一等奖,于日本九州外国语学院深造赵珊珊:中共党员,获四川省“高校杯”排球赛三等奖,电子科技大学“戏语世界”外语戏剧比赛一等奖,日本侨报社、日中交流研究所中国第十三届日语作文比赛优秀奖,于电子科技大学深造刘璇:曾获人民奖学金两次,获全中国中日大学生演讲大会三等奖,电子科技大学第十五届日语演讲比赛一等奖,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深造16、软件学院 沙河校区 欣苑03-118成员介绍:胡思涵:学院辩论队选手,bilibili视频个性化推荐作者,曾获人民奖学金,就业于腾讯陈董:曾获国家奖学金,人民一等奖学金,发表期刊论文三篇(一作),国家发明专利三项,于浙江大学深造赵乙曌:曾获人民奖学金两次,就业于百度安全卫生宿舍篇17、软件学院 沙河校区 欣苑05-721成员介绍:王济川:中共党员,校优秀学生干部,获全国英语口语测评大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就业于广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卫玄龙:中共党员,曾获人民奖学金三次,就业于恒大智慧科技有限公司陈泽东: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人民奖学金两次,就业于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有限公司顾磊:校级暑期实践优秀队长,就业于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李文雄:曾获人民奖学金三次,于电子科技大学深造王颢:于电子科技大学深造18、信通学院 清水河校区 学知苑10-323成员介绍:夏伟晋:校级优秀毕业生,于南洋理工大学深造余燕昆:获成电篮球赛第二名,学校瑜伽比赛第一名,四川省健身操大赛一等奖,于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深造唐录浩:就业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成都)火控技术中心朱恒恒:于电子科技大学深造19、光电学院 沙河校区 欣苑05-321成员介绍:杨子涵:曾获人民奖学金两次,获成电国际·2016年海外团组交流报告暨成果展示大赛”三等奖,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深造尹兆宇:曾获人民三等奖学金,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深造何晋原:于电子科技大学深造陶宗亮:校羽毛球协会组织部部长,创新创业大赛四川省优秀志愿者,于香港城市大学深造周勋盛:就业于京东方戴祖航: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深造20、电子学院 沙河校区 欣苑02-129成员介绍:孙小伟:曾获人民奖学金两次,于电子科技大学深造王建东:曾获唐立新新生奖学金,人民奖学金两次,于电子科技大学深造唐思逸:联合国亚青论坛志愿者,曾获人民奖学金两次,于日本东京大学深造……以上这些宿舍,有的互相督促互相成长,终成全寝学霸有的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各自在自己擅长的领域绽放光彩……你认为他们中哪个才是,“宿一宿二”的最强特色宿舍呢?欢迎发表你的看法。

饮水

西电2020年研究生学术年会总结评审会圆满结束

12月11日上午,西电“遨游科学”2020年研究生学术年会暨第三届“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月”总结评审会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校区办公楼703举行。评审会采用答辩汇报和专家互评相结合的形式,由各学院分别介绍开展情况、经验成果和活动特色。经专家评审,最终计算机学院等8个学院获评“学术年会优秀组织奖”,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等3个学院获评“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优秀组织奖”。会议由西电研工部部长秦荣主持,研工部、各学院研究生工作负责人参加。会上,秦荣首先简要介绍了研究生学术年会近年来的发展概况,并对各学院在学术年会组织工作中做出的努力表示感谢。她指出,研究生学术年会是展现研究生群体创新精神风貌、展示学生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窗口,是为打造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校园文化氛围而举办的一年一度的学术盛会,更是提升学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即使是在今年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此项工作也没有止步,尤其采用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来积极推动学术年会的发展。秦荣强调,开展学术年会最终目的是立足“科研育人”本位,激发学生学术交流和科研活力,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希望各方共同努力、不断创新、凝练特色,把学术年会的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为繁荣学术年会氛围,加快创新改革,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而不懈努力。在学术年会优秀组织奖评审环节,各学院分别介绍了一年来学术年会的组织实施和特色活动,分享经验和成果。通信工程学院开展先进智能与自组织网络国际研讨会、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新设计大赛校内选拔赛创新设计大赛等全新的交流活动,进一步构建了全年常态化、学生为主体的学术交流平台;电子工程学院开展“国家创新引智基地第三届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学术会议,形成了“内生动力+品牌效应+开放多元”的未来工作思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开展第五届华山青年学者国际论坛、第九届全国软件工程研究生教育研讨会等学术论坛,同时注重产教融合,落实国家深化产教融合精神;机电工程学院以“机电学科遇大师”为主题,多类型、多层次组织学术交流;经济与管理学院举办“2020年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论坛”等活动,力争形式内容“双重创新”;数学与统计学院开展“关于科研之我见”教授面对面等多形式的交流活动,推进研究生与学术达人互动“零距离”;人文学院以“学科跨界,视角创新”为主题,以名家学者报告会为特色开展相关活动;外国语学院举办“建设智能型英语金课”线上教学研讨等活动,在实践中展示外语人才的风采;微电子学院以“芯视野·芯征程”为主题,推动形成微电子领域紧密的学术交流共同体;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瞄准学术前沿,强化共学共研,齐抓共管育人;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贯穿全年学术活动,并将其与校庆月“遨游科学”学术年会活动有机结合;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以“崇尚学术、引领创新”为主题,形成了“分层次指导、多角度渗透”的年会特色;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以“请进来,走出去,融汇交流”为主线,持续用心打造“高水平、广覆盖、多元化”交流平台;马克思主义学院以“新时代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为主题,将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与学术年会的创新多重结合;人工智能学院举办“2020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智能感知与理解技术发展峰会”成功,展现了人工智能技术产业领域创新驱动和产业高端双向助推的广阔潜力。最后,现场专家根据各学院学术年会计划制定及宣传实施,活动特色、对外扩展与校企结合、参与人数及覆盖面、跨学科学术交流、邀请专家水平、学术活动开展情况、校际合作交流、“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月”活动开展情况等方面进行评审,评选出8个学院为“学术年会优秀组织奖”,3个学院为“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优秀组织奖”。据悉,西电“遨游科学”研究生学术年会自2002年开始已连续举办18年,年会以“启迪思想、孕育创新”为主题,集中开展学术会议、专家报告、专题研讨、学术沙龙、论文征集等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年会采用统一标识、统一网站、统一系统(微信公众号“西电研究生”—研学助手),并将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融入其中以深化教育效果。常态化的研究生学术年会已成为研究生对话学者的讲堂、瞭望世界的窗口、启迪思想的盛宴和孕育创新的活水,为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生态和比学赶超的优良学风提供了有效方案。2020年学术年会共收到大会论文1923篇,收录1789篇,评选校级优秀论文59篇;举行学术报告会732场,院士报告会21场,外籍专家报告会127场,专题研讨会299场,研究生报告365场,参与学术年会的研究生超过7万人次。(通讯员 付凯元 学生记者 许晴)附:学术年会优秀组织奖名单(8个)通信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优秀组织奖名单(3个)经济与管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来源:西电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