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广电总局调研电视剧行业复工复产及行业发展情况梦想家

广电总局调研电视剧行业复工复产及行业发展情况

原标题: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调研电视剧行业复工复产及行业发展情况近期,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通过远程视频会议等方式,围绕“共同克服疫情影响,推动电视剧高质量发展”主题,调研电视剧行业应对疫情和经营运行情况。会议指出,疫情期间电视剧实际观看时长和收视率稳步提升坚定了行业信心,但疫情也使电视剧行业面临严峻挑战,复工复产后全行业正在克服各种困难,努力启动创作生产。中央和地方出台了惠及电视剧行业的一些帮扶措施,主要电视剧产业园区大幅减免各项费用,缓解了行业经营困难。但面对制作成本上升、收入下降、融资困难、产能受限的严峻局面,需要全行业改革创新共克时艰。与会人员表示,下一步一定要苦练内功、摒弃浮躁、规范行业秩序,提升作品品质,努力开拓、扩大营收渠道,化危为机,实现行业复苏和高质量发展。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规划财务司、发展研究中心、中广联合会等单位,华策集团、新丽传媒、浙江横店集团等行业代表参加会议。

天养

影视业如何开启复苏之路?——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电影电视剧行业的调查分析

严冬未过,春寒又至。今年国内影视产业的日子着实不好过。即使抛开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不谈,影视业仍然面临巨大的风险和挑战。最新数据显示,截至4月22日,2020年以来全国范围内已有7300余家影视公司注销。沉寂了几个月的影视产业到底现状如何?当此危机并存之时,经济日报记者采访多位业内人士,调查行业面临的风险和机遇,为读者呈现真实的影视行业,并探讨复苏之路该走向何方。当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复工复产取得重要进展,但国内影视行业的现状却依旧严峻。天眼查数据显示,2020年前两个月,影院类企业新增不到8000家,与2019年同期相比,我国影院类企业新增数量下滑25%。与此同时,因疫情停业3个月之后,一些影院宣布永久闭店。比如老牌影院——天津橙天嘉禾银河影院,在经营了2752天后,于2020年4月17日永远关上了大门。危中求机“2019年的影视业本已身处寒冬期。现如今,严冬未过春寒又至,巨亏、跑路、破产成了影视圈内出现频率最高的3个词。”中航证券互联网与传媒行业分析师裴伊凡感叹道。2020年3月21日,职业电视剧编剧徐蕾蕾接到制片方通知,原定5月份开机的一部30集革命题材电视连续剧延期,具体开机时间不详,听候通知。“原本还想着,这部戏赶稿压力很大,只给了3个月剧本创作期,我已经做好了一边开机一边写本子的准备。但受疫情影响,交稿期延长了,给了我喘息之机。”徐蕾蕾说。和已拿到预付款的徐蕾蕾相比,作为同行的林超则没有那么幸运。3月初,甲方找林超谈一部网络剧项目,要求先出大纲,比稿(同时找其他若干编剧写大纲,择优选择)后再付大纲费用。虽然条件苛刻,甚至不符合行规,但林超忍了。“这是我今年接到的第一个活,眼下正值疫情,行业前景很不好说,为了生计只能先答应这种‘不平等条约’。”林超苦笑着说。最后,林超的大纲未能胜出,算是做了无用功,甲方同时找了5位编剧比稿。“其实,甲方也不容易。非常时期,市场上项目变得越来越少,他们过度谨慎也在情理之中。”在这样的行业环境下,林超已经开始琢磨转行了。“僧多粥少”,这就是当前影视市场的现状。产业链各环节都因突如其来的疫情而充满变数,不得不危中求机、险中求稳。记者从业内了解到,某影视公司老板在疫情之前就压着3部戏没播,资金流本已捉襟见肘,原计划通过引进新戏的投资缓解压力,未曾想疫情之后投资方要求延后注资。该老板没辙,只好找朋友借钱,拆东墙补西墙。慈文传媒集团创始人、首席内容官马中骏告诉记者,原本春节后,计划开机《紫川》《天涯客》《时光分岔的夏天》等多部剧,如今全部延期。“我们只能继续苦练‘内功’,将准备工作做得再充分一些,比如进一步优化剧本以及美术服装道具等。而且工作方式发生了改变,部分员工依旧处于云办公、云会议状态,办公效率还是打了折扣。”马中骏说。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主任武亚军认为,这次疫情对影视行业影响可以说是全链条、全域性的,制作公司、传统影院、从业人员都处于被动休眠状态,出现“关、停、减”并发情况。存在影院封闭、项目搁置、大量人员处于无业状态、企业资金回笼受阻、再生产资金短缺等问题。武亚军表示,一些极端情况也相继出现。比如,“春节档”本来应该出现的《唐人街探案3》《夺冠》等电影“血拼”的市场现象,由于防疫要求而以“0票房”休战;2020年,全国电影票房能否在客观上和2019年持平,已成未知数,这种情况在国内电影史上绝无仅有。“人员、企业和行业三方面都受到严重影响。大量人员因停业失业,面临转岗;企业在所有项目停滞背景下,需要承担沉重的人员、设备、空间、资本带来的成本压力。行业在遭受重击的基础上,还要面对突然加速的互联网转型。”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副教授王青亦说。“电影内容出品方,有的无奈接受撤档现实,有的则曲线自救转战视频平台网络首映。电视剧企业则普遍面临三大难题:筹备开机的项目需要延期开机;正在拍摄的电视剧受疫情影响处于停工状态;在公司人员未能完整正常复工状态下,剧本创作、后期制作也均有延缓。”裴伊凡说。忧中有喜短期内影视业前景如何?这需“影”“视”分而观之。“电影生产企业情况不好估计,要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视情况而定。有观点认为,防控工作胜利后,会迎来一波院线电影的‘报复性观影’热潮,但我认为不会。”武亚军认为,一是观众群体目前已经比较成熟,不会因为一段时间没有前往影院观影变得需求旺盛;二是经过一段时间停工停产,部分观众实际消费能力降低,文化消费需求也相应减弱。“即使影院正常营业,恢复到历史同期水平也需要一段时间。不过,随着疫情好转,院线电影中的‘头部’影片极有可能在‘国庆档’集中排映。届时将可能掀起一次小的票房高潮。”武亚军说。裴伊凡认为,对于电影院线,疫情出现或将改写整个行业规则和竞争格局。“全国影院暂停营业,倒逼传统影院业务转型升级。影院不再过度依靠票房收入来源,未来可能会转型多元化经营、场景设置,迈入精细化管理时代。”裴伊凡说。记者获悉,近年来,影院建设增速较快、市场竞争激烈,单体影院平均收益已在持续下降,市场加速淘汰落后、过度投机的影院,影院屏幕数量几乎腰斩。疫情期间,头部院线和优质内容制作公司抗风险能力凸显;疫情之后,影院进入买方市场,行业有望并购重组,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与传统影院消费停滞相反,疫情期间传统电视媒体和新媒体表现活跃。武亚军表示,疫情期间,电视剧平均收视率高于往年同期。即使到了4月中旬,排名前三的电视剧平均收视率仍旧达到了近2.4%。同时一些经典电视剧的复播,收视率也不俗。同时,网播电影、电视剧也显示出强劲活力。“疫情期间的点播率超常规走高,虽然没有出现‘现象级’爆款作品,但12集的网络生活剧《我叫余欢水》等却获得良好口碑。爱奇艺、腾讯、优酷等视频平台设立了居家专区,以抗击疫情为主题,将2019年影响较大的《中国机长》《半个喜剧》等优秀电影作品在专栏中投放。”武亚军说。这也恰恰说明,在社会“流动性”受阻情况下,传统电视媒体、新媒体发挥了分散获取、个性调度的优势。“悲喜交加”的行业复杂性也表明,一些观众观看习惯可能发生深刻改变。未来的影视行业,特别是电影产品,线上线下互动会更为紧密,甚至可能引发新媒体诱导院线电影消费的情况出现。“当更多观众被动选择线上观影时,网络舆论对观众的消费偏好自然会有所培养。一些网络平台也利用大数据对用户偏好开展更为全面和科学的采集、分析,形成更加精准、有效的数据结论,为今后线上线下作品策划、宣发奠定精准布局的基础。”裴伊凡说。“对于影视行业来说,越是处于灾情,越可能酝酿机遇。比如,分账剧、分账电影、短剧、微综艺等,都有很大发展潜力。”马中骏说。亟待“破冰”面对当前影视业的复杂情况,接下来要如何注力施策?裴伊凡认为,从电影层面来说,疫情之后应加强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实现“线上+线下”的分线发行,根据电影类型,满足不同人群观影需求。“疫情期间,在线视频成为很多人观影的重要平台。尽管院线电影在线下以观影体验和用户社交构建起的壁垒还难以取代,但互联网发行对多元观影场景的挖掘,以及网络观影的习惯培养,将在未来成为瓜分观影注意力的一环。网络消费模式可以成为一种有效补充,成为一个增量。”裴伊凡说。武亚军认为,2020年上半年已经排映而未放映的院线电影,足够下半年消化;一些本来计划2020年上映影片的排片销售会挤压到2021年,势必要与本来就在2021年准备排映的电影形成叠加,届时将分散观众,摊薄票房红利。“今年尚未投拍的院线电影,要想在这种叠加效应中‘出位’,必须用作品质量说话。需趁此休眠期,提升公司经营质量和产品质量,由粗放式发展变为精品化发展。”武亚军说。对于电视剧网络剧行业而言,疫情结束后,将有一大批电视剧项目复工。为了加快资金回笼,尽早产生效益,赶工、抢时段、抢页面位置等情况也将出现。“但无论如何,质量好的作品仍旧能成为电视台和平台首选,具有更大主动性。”武亚军说,质量应是电视剧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对电视台、新媒体平台等播出方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消化原有剧集储备,去库存、减余量的调整期。据统计,2019年共有905部电视剧立项,有700余部电影拍摄完成。在线上线下,实际只能看到350多部剧集和远少于成片的院线电影,大量影视作品积压。“播出方应尽量盘点积压产品,有序投放,填补观众需求,合理削减库存,利用好这个对播出方十分有利的窗口期。”武亚军说。“从良性发展来看,无论是平台还是内容制作方都要坚持创新,包括题材创新和内容创新,应尝试做点不一样的作品贡献给观众、贡献给行业。影视公司还是要以内容为本,坚持优质内容开发。”灵河文化创始人兼CEO白一骢说。从政府层面来说,应该认识到,影视产品是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影视企业的向心力则是保证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基础。影视企业的大量倒闭以及从业人员流失,会削弱大量从业人员对行业的信心。“有关部门应在税收政策、人才鼓励等方面给予优惠和照顾政策。”武亚军认为,有条件的地方,应该对当地社会美誉度高、提供就业岗位多的影视企业分层分类给予临时性补贴,使他们尽快走出困境。同时,想办法让播出平台(特别是新媒体平台)尽快消化库存,为后续可能到来的“剧潮”腾出足够空间,尽快促进正常生产。记者了解到,国家电影局近日已协调财政部、发改委、税务总局等部门,研究推出免征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以及其他财税优惠政策。同时,加大对重点影片创作和宣发支持力度,指导各地出台帮扶电影企业纾困发展的政策措施。国家电影局还积极组织优质片源,丰富电影网络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当前居家观影需求。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近日召开网上视频会议,研究部署帮助电视剧行业应对疫情影响有序复工复产的工作措施,以及印发《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推动广播电视行业平稳发展有关政策措施的通知》,就支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积极开展疫情防控、有序做好复工复产、实现行业平稳发展发布了有关政策措施。王青亦认为,应加快网络化和数字化转型,加强影视企业数字化管理、推广线上办公,推动影视企业从要素投入向内生效率提升转型。“把握好大趋势,潜心精耕细作,多酝酿优质作品,这才是影视企业突破困境之关键。”沈阳当年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郝佳鹏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梁剑箫)来源:经济日报

大搬家

广电总局调研电视剧行业复工复产:主要产业园区各项费用减免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站4月23日消息,近期,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通过远程视频会议等方式,围绕“共同克服疫情影响,推动电视剧高质量发展”主题,调研电视剧行业应对疫情和经营运行情况。会议指出,疫情期间电视剧实际观看时长和收视率稳步提升坚定了行业信心,但疫情也使电视剧行业面临严峻挑战,复工复产后全行业正在克服各种困难,努力启动创作生产。中央和地方出台了惠及电视剧行业的一些帮扶措施,主要电视剧产业园区大幅减免各项费用,缓解了行业经营困难。但面对制作成本上升、收入下降、融资困难、产能受限的严峻局面,需要全行业改革创新共克时艰。与会人员表示,下一步一定要苦练内功、摒弃浮躁、规范行业秩序,提升作品品质,努力开拓、扩大营收渠道,化危为机,实现行业复苏和高质量发展。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规划财务司、发展研究中心、中广联合会等单位,华策集团、新丽传媒、浙江横店集团等行业代表参加会议。原标题: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调研电视剧行业复工复产及行业发展情况

不多辞让

推动行业创新发展!中国电视剧产业调查报告在深发布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王斗天 通讯员 施生田2020年深圳国际电视剧节目交易会12月22日至23日在深圳举行。22日的开幕大会发布了2020年度《中国电视剧(网络剧)产业调查报告》,本次交易会还围绕“电视剧(网络剧)的创新模式及市场运行新规则”等主题举办了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本届电视剧“深交会”以推进影视产业繁荣发展为指导思想,共同研究分析当前行业形势,为加快全面恢复电视剧(网络剧)创作生产,打造精品、促进繁荣建言献策;共同探讨如何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新需求,促进影视制播与网络媒体的融合发展。在22日上午的开幕式上,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会长尤小刚发布了备受关注的2020年的《中国电视剧(网络剧)产业调查报告》。报告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和首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协会共同组织实施。尤小刚从多个维度对产业报告进行了阐述,包括“持续累加的困难和‘重启升级’的机遇”、“面对后疫情时代的务实调研”、“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的综合研讨”等,并介绍了部分重要问卷调查数据。两大协会共同组成的“产业调查报告工作组”也对当前行业值得关注的一些老问题和新情况进行了梳理,并尝试对其中部分问题进行分析、给出建议或引发思考。面对“演员薪酬近两年有明显下降,但能真正到位吗?相关结构性问题解决了吗?”的问题时,调查组认为演员薪酬的绝对数额仍在高位,相比创作生产中其他成本远未达到合理水平。调查组建议考虑按非营利性社团的形式建设国有经纪服务机构。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总经理刘璋飚表示,本次交易会聚焦疫情之后如何加快恢复电视剧创作和生产这一主题,探讨在5G时代下影视行业发展的新路径,通过本届“深交会”,将有效搭建更有影响的行业交流与合作平台,共同推动国内影视剧产业迈向新一轮的高质量发展。在22日下午的“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与会嘉宾本着对行业负责、从促进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畅所欲言,探讨如何加快产业发展和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背景下,电视剧(网络剧)的创新模式及市场运行新规则。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副会长,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特别提及,剧集创作的受众圈层越来越清晰,主要聚焦在少男少女一族,服务好核心观众以及细节的真实性等是未来创作的发展趋势。著名剧评人李星文则提出,作为互联网平台,从观众画像和目标观众来看,已经忽视了中老年观众群体,导致了影视作品一味地年轻化,甚至肤浅化。他觉得过去五年剧集行业品质剧的数量在下降。而制片公司和创作者的自选题已经不是推动创作的主要力量。审读:谭录岗

鳅与鱼游

艺恩发布:《2020年Q1在线视频内容市场研究报告》

2020年春节假期的延长、节后用户"宅居"生活的持续,激活了在线娱乐经济,在线视频、短视频、游戏、社交等娱乐消费快速上涨。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春节期间在线视频平台日均活跃用户规模同比上升7%,春节后流量红利长尾效应延续,以腾讯视频为代表的在线视频APP日均活跃用户数、人均单日使用次数居高不下。在"宅家"经济的娱乐刚需下,视频平台上线多量内容,内容上新数量整体上扬,影、剧、综、动漫、纪录片五大类内容全线出击,以优质内容争夺用户注意力。此次,艺恩发布《2020年Q1在线视频内容市场研究报告》,从在线视频宏观市场分析、影/剧/综/动漫/纪录片分内容市场盘点以及行业发展趋势展望,三个维度洞察Q1在线视频内容市场的变化,站在流量红利的新风口、再探视频平台内容新格局。Part.1 宏观市场概述产业整体 | "云娱乐"催生"宅家经济",视频平台迎来消费新增长"云娱乐"需求增长刺激用户活跃度提升,在线视频消费多维增长。在线视频平台中,腾讯视频用户活跃持续领先。内容整体 | 视频平台五大类内容全面开花,各视频平台争夺头部内容内容上新数量整体上扬,电影消化存量、综艺减量明显。优质内容吸睛,腾讯视频以6成头部内容覆盖率领跑TOP20剧综榜。Part.2剧/综/动漫/纪录片市场盘点2-1剧集篇剧集 | 剧集上线总量下降5%,腾讯视频头部剧覆盖率第一台播剧上新减少9部,剧集总量同比下滑5%。2020年上新剧集中,播映指数TOP10剧中腾讯视频占据6席,前五全覆盖,引领头部市场。剧集 | 平台独播内容布局加强,《安家》领衔独播榜独播剧数量占比提升14个百分点,各平台力求内容差异化。腾讯视频独播剧《安家》用户热度与观看度双榜居首,现实主义题材受追捧。剧集 | 大IP网络剧备受欢迎,《三生三世枕上书》综合表现最佳网络剧占比超7成、上新数量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成为用户"宅"娱乐的重要内容源。视频平台是承载IP剧的主阵地。用户热度TOP10网络剧中、IP改编剧占7席,其中腾讯视频独播剧《三生三世枕上书》播映指数最高。2-2综艺篇综艺 | 版权综艺支撑大局,腾讯视频季播综艺质、量双优新年节庆、晚会激增,电视综艺上新数量远超网络综艺。45部季播综艺中腾讯视频20部占比超4成,TOP10节目中覆盖7部,季播综艺的质与量,腾讯视频双双领先。综艺 | 季播版权综艺占比不足3成,《歌手》领跑"综N代"热度榜常规综艺和晚会鼎力,季播综艺退居二线、共计上新22部,其中腾讯视频覆盖率过半、领跑。"综N代"与原创节目各占一半,腾讯视频引领"综N代"市场。综艺 | 平台持续发力网综,春节期间多平台网综竞相播映Q1腾讯视频播出12部网综、占比超4成,领跑网综市场。春节多网综同台竞技, TOP10网综中,腾讯视频独占5部、质量占优,其中《吐槽大会4》播映指数最佳。2-3动漫篇动漫 | 国漫主控市场大局,头部内容覆盖四种类型、集中度高根据2020年新上线国漫分级,少儿动画上线数量是国漫的1/3,国漫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头部国漫覆盖奇幻、冒险、搞笑、恋爱四种类型,集中度高。2月29日《斗罗大陆》单专辑单日播放量8000万破纪录。2-4纪录片篇纪录片 | 美食飘香、现实纪录类高观看,《沸腾吧火锅》成新爆款截至3月10日,2020年视频平台共上线42部纪录片,优爱腾纪录片覆盖率均超3成。头部纪录片腾讯视频覆盖最多,《沸腾吧火锅》观看度夺冠。另外,与疫情相关的现实向纪录片有5部,真实"战疫"记录引发全民高关注。总结与洞察市场总结产业:"宅家"娱乐需求增长激发在线娱乐用户活性提升,短期内在线视频行业涌入大批流量。平台:内容优劣决定流量红利消化度,腾讯视频多部优质剧综领跑头部市场,平台用户活跃度、用户粘性及付费用户增量显著。内容:在线视频内容整体增多。用户"宅家"需求下,视频平台娱乐内容上新数量上扬,在线电影数量激增、综艺大幅减量,剧集、动漫影响相对较小。剧集:剧集上新数量略减,网络剧主导剧集市场,腾讯视频独播剧《安家》与《三生三世枕上书》分别占领台播榜和网播榜热度之冠,头部台、网剧双双领先。综艺:受节庆晚会影响,版权综艺数量环比骤增、支撑大局,1-3月季播综艺中腾讯视频以44%占比最高。视频平台持续发力网综领域,春节期间《吐槽大会4》最受用户欢迎。动漫:少儿动画与国漫上线总量同比减少,《斗罗大陆》等优质国漫主导动漫市场,奇幻、冒险、搞笑、恋爱是国漫市场四大热点类型。纪录片:用户宅居生活下,美食类《沸腾吧火锅》观看度最高,头部纪录片中疫情相关现实向纪录片数量最多。未来趋势洞察◆"亿级"会员时代,视频用户流量红利还待进一步释放,但此次受疫情影响用户激增并非常态,未来视频付费用户将进入缓慢增长期;◆在流量红利的刺激下,精品内容是拉新用户的重要利器,视频平台如何布局优质内容成为致胜关键,根据已获悉Q2剧综预排内容,多部S+超级内容或将在Q2提前释放;◆平台用户圈层、细分趋势下,纪录片、动漫、电影等青年内容关注度上升,垂直内容将成视频平台下一步内容布局的重要领域。

我也是

2020年“深交会”发布电视剧(网络剧)产业调查报告并举办高峰论坛

央广网深圳12月23日消息(记者黄倩 通讯员张麟)2020年深圳国际电视剧节目交易会(以下简称“深交会”)22日至23日在深圳举行,会上发布2020年度《中国电视剧(网络剧)产业调查报告》,并围绕“电视剧(网络剧)的创新模式及市场运行新规则”等议题举办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产业调查报告发布(总台央广记者 黄倩 摄)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新技术发展给影视行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2020年“深交会”聚焦疫情之后如何加快全面恢复电视剧(网络剧)创作和生产这一主题,研究分析当前行业形势,探讨在5G时代下影视行业发展的新路径以及如何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新需求,促进影视制播与网络媒体的融合发展,打造精品,推动国内影视剧产业迈向新一轮高质量发展。2020年《中国电视剧(网络剧)产业调查报告》发布本届“深交会”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深圳市影视产业联合会共同主办。22日上午的开幕式上,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会长尤小刚代表编委会发布业内及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2020年《中国电视剧(网络剧)产业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和首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协会共同组织实施。据介绍,为强化产业调查的时效性和实务性,两家协会在今年共同组建了“产业调查报告专项工作组”(以下简称“调查组”),明确了“聚焦重大议题、强化一线调查,融入常态工作、服务实际需求”的基本方针,具体实施上也不再局限于每年出版一本书的工作框架,而是根据情况“随时立项随时发布”,与协会日常工作紧密结合。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会长尤小刚发布产业调查报告(央广网发 组委会供图)尤小刚从多个维度对《报告》进行了阐述,包括“持续累加的困难和‘重启升级’的机遇”“面对后疫情时代的务实调研”“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的综合研讨”等,并介绍了部分重要问卷调查数据。《报告》中,调查组也对当前行业值得关注的一些老问题和新情况进行了梳理,并尝试对其中部分问题进行分析、给出建议或引发思考。例如,针对“‘大数据’有了,为什么市场上的收视评价体系仍然混乱?”的问题,调查组认为,原因是盘根错节的利益链没有被斩断,真正解决需要来自顶层设计的强大决心和雷霆行动;针对“演员薪酬近两年有明显下降,但能真正到位吗?相关结构性问题解决了吗?”的问题,调查组认为演员薪酬的绝对数额仍在高位,相比创作生产中其他成本远未达到合理水平,建议考虑按非营利性社团的形式建设国有经纪服务机构;对“各大视频平台都在强化自制,许多制作机构也希望能深度‘依附’于平台,这种情形下,制播分离还是值得倡导的产业方向吗?”的问题,调查组认为,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在大方向上坚持执行制播分离式的专业化社会分工是符合产业运行规律的。调查组呼吁,面对市场上的相关诱惑和压力,平台方多一些克制,制作方多一些勇气,共同优化产业生态,共同努力推动2035文化强国战略目标在电视剧行业的有效实现。高峰论坛现场 (总台央广记者 黄倩 摄)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探讨电视剧(网络剧)创新模式及市场运行新规则前不久,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郑重提出“关于电视剧(网络剧)制作去浮华浮躁,重创作规律的几点意见”,在全行业和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22日下午“深交会”举办“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电视剧(网络剧)制作机构、播出机构负责人,电视媒体代表,网络媒体代表及业绩突出的从业者展开圆桌讨论,从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共同分析形势,探讨如何加快产业发展和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背景下,电视剧(网络剧)的创新模式及市场运行新规则。其中,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刘燕铭在发言时表示,电视剧产业发展必须主动适应媒体融合的大背景和大趋势,探索如何能让长视频聚集在更适应电视台融合节目体系建设的需要,思考如何开发节目版权的不同形态和呈现形式,并重视好作品在产业全流程融合性的传播推广。他认为制播分离所形成的更干净纯粹的合作关系有利于制播双方专注于业务层面,责任明晰,发挥各自所长。华策集团总裁赵依芳在发言时强调,影视创作要坚持内容为王,既要坚持长期主义精神、匠心精神,也必须有国际化视野和开放共生的合作精神。她认为,内容的创新和聚焦点非常重要,要聚焦新时代,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谈及人才话题时,赵依芳表示,中国影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构建起年轻化、高端化、国际化、专业化的人才队伍。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在峰会中发言(央广网发 组委会供图)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表示,剧集精品化,电影多样性,综艺成为广告业务中流砥柱,以及动漫(儿童、成人)精品化或者成为其他货币化手段的“广告片”是网络影视未来趋势。同时他特别提及,剧集创作的受众圈层越来越清晰,作品分众趋势明显,主要聚焦在心理年龄的“少女、少男、女青年”等群体,而服务好核心观众以及细节真实性要求越来越苛刻等是未来创作的发展趋势。知名剧评人李星文则提出,作为互联网平台,从观众画像和目标观众来看,已经忽视了中老年观众群体,也正因为如此,导致影视作品一味的年轻化,甚至肤浅化。他觉得过去五年剧集行业品质剧的数量在下降。而行业很明显的一大趋势是制片公司和创作者的自选题已经不是推动创作的主要力量,正在成为生产车间和打工者。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赵则颖站在青年影视人的角度发言。她表示,青年影视人除了要拥有专业的技能,也需注重培养政治素质,提升政治素养,以在创作时少走弯路。她同时呼吁平台加大对TOC模式的支持,让青年创作者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和创作空间。

若羽之旋

广电总局将规定电视剧最多40集?业内:的确在调研

6日,有媒体报道称,继严厉打击演员高片酬之后,针对目前国产剧“注水”严重的问题,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正在研究相关应对措施并向行业征求意见,拟对剧集集数的上限做出规定,上限为40集。有数家影视剧制作公司人士向北京青年报记者证实,这一新规的确正在调研中;而部分省级卫视和视频平台方面则表示,目前还未得到确切的“限集令”通知。“30集的剧本,抻成50集不是梦”顾名思义,“注水剧”指在拍摄制作过程中,将原有剧本的“干货”故意拉长、稀释的作品,观众对这种作品的直观感受通常有两种:一是用正常速度看剧难以忍受缓慢的节奏,2倍速甚至更高倍速“刷剧”丝毫不影响跟进情节;二是前3到5集之后,节奏速度和剧情浓度呈“断崖式”下跌,往往被迫弃剧。“注水剧”近年在国剧中是一种普遍现象。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集”不仅是电视剧创作上的时间节点,更是核算成本、买卖交换的基本单位:一部成本已定的电视剧,最终能够剪辑出的集数越多,成本越被摊薄,出品方的收益自然越高。某制作人告诉记者,“通常30集的剧本‘抻’成40集非常正常,50集也不是梦。”6月备案电视剧同期相比减少了5集事实上,就治理“注水剧”的决心,总局早已频繁释放信号,只不过外界更加关注古装剧和高片酬,而“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制片单位已经敏锐地捕捉到风向变化并做出了应对。据广电总局备案公示,2019年6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58部、2002集,平均每部34.5集,而去年同期平均每部39.7集,平均每部减少了整整5集。在2019年6月全国电视剧月报备案通报中,72%的变更电视剧集数在减少——《长安诺》从68集变成了61集,《一路繁花香正浓》从40集变成了36集,《大明风华》从70集变更为62集,《弹孔》从49集变更为39集……7月3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党组书记聂辰席在讲话中再度严厉重申,“针对注水剧、宫斗剧、翻拍剧、演员高片酬等问题,深入挖掘瓶颈症结,始终保持高压。”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大部分作品是针对上述政策信号“被动”作出的反应,但在这个市场上,始终有一些愿意舍弃利益“保剧”的创作者,在主动捍卫国剧价值。《都挺好》热播时就曾曝光,是从55集剪辑成了播出版46集;刚刚举行的《小欢喜》研讨会上,导演汪俊发起“声讨”,笑称辛苦拍了60多集的素材,被出品方柠萌影业“强迫”剪辑数稿,最终浓缩成49集过关,“这样一遍遍的太折磨人了,以后不想干了。”央视此前曾限制集数最终不了了之对于总局正在研究“限集令”的消息,业内的反响是积极的。很多人认为,客观上确实可以整治当下“注水剧”泛滥、甚至影响国剧整体品质和观众体验的现状。但是,对于如何定义“注水剧”,以及“一刀切”是否会误伤一些优质长剧,这些客观问题仍有很大讨论空间。例如,假设以40集为上限,25集的剧本拍成40集,就不算“注水”吗?另外,《甄嬛传》、《琅琊榜》等公认的国剧经典,都是超过50集的长剧,可见电视剧的集数长短并非决定品质的必然。再者,有研究机构也曾发布调查结论称,在中国市场,50集左右的电视剧更容易粘合观众,培养收视率……对于这些疑虑,有业内人士告诉北青报记者,目前比较主流的态度是,“就是因为没办法定义‘注水剧’,所以总要找到一个可以量化的抓手。这个抓手就是集数,以40集为上限就有标准可依了。”据了解,限制电视剧集数,这并非第一次。央视曾经在2009年规定在其平台播出的电视剧,最长不能超过30集。但这一单边政策反而限制了央视电视剧霸主平台的地位,省级卫视后来居上,最终政策不了了之。因此,业内人士纷纷表示,希望新政能真正挤出电视剧情节的“水分”,而不是仅仅消灭了数字上的长剧,致使改头换面的季播、上下部等转而“泛滥”。

九窍

2020年热播电视剧研究:观众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影视作品?

导语:2020年注定是一个特别的年份,因为上半年的“黑天鹅”,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尤其是对于人员密集的产业和场所打击很大,这其中就包括了娱乐影视行业,许多剧组陷入长时间停工。在2020年即将结束时,回顾过去一年,影视行业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是否如2019年一样涌现了多款夏日限定爆款剧?市场偏好怎样的剧集……文章对2020年热播的电视剧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一起来看看~一、2020年电视剧网剧播放与口碑排行榜一般来说,剧集的播放量已足以用来评估其受欢迎的程度,但为了达到更好的商业效应,电视剧市场出现了播放量恶性攀比,播放量数据注水、造假现象也随之而生,于是爱奇艺、优酷决定不再在前台显示播放量,以遏制这些负面效应的产生。因而,为了对年度热门剧集做出更具代表性的盘点与分析,我们将选取剧集在同一周期内的网络播放量(当年播放量)、网络热度(百度搜索指数整体日均值)、网络评分(豆瓣评分)三项指数作为参考,并在各指数下分设总榜、台播剧榜、网播剧榜这三个榜单,以求获得更加全面的参考标准。在播放量总榜的TOP10中,《三生三世枕上书》、《安家》、《三十而已》分别斩获前三甲,且台播剧上榜比率更高,达70%。虽然网播剧《三生三世枕上书》的播放量比第二位的台播剧《安家》高出了4.2亿之多,但也完全不足以改变台播剧播放量总体更高的局面。而将台播剧TOP10的电视均集收视率的数据进行对比后可发现,虽然网络播放量与电视收视率大体上还是呈正相关的,但关系也不是绝对对称的,比如《新世界》、《精英律师》在电视端的播放表现就远佳于其在网络平台的,甚至能排入前三。在网络热度上,《庆余年》当属一匹不折不扣的黑马,其以146808的热度值拿下桂冠,是第二位的剧集热度的近三倍。在网络评分上,网播剧强势的扳回了一局,总榜中上榜的网播剧高达8部,台播剧仅有《在一起》、《少年杨家将》两部剧集上榜。在将以上9个榜单中各剧集的上榜次数进行合计后,我们发现榜单中剧集最高上榜次数为4,最低上榜次数为1。以此可以看出,在今年《三生三世枕上书》、《安家》、《三十而已》、《以家人之名》、《庆余年》、《龙岭迷窟》、《隐秘的角落》的综合受欢迎程度是最高的。二、2020年头部剧集五维分析从创作类型、创作人员、题材类型、发行渠道、受众画像五个维度来看看今年受市场喜爱的热播剧目有哪些共同的特点,研究这些头部剧目,分析市场对于影视作品的偏好。1. 创作类型:市场更偏好IP改编尽管每每有新的小说IP影视化消息出来时,会有不少书粉都在相关话题下嚎成一片,表示还是不希望自己喜欢的作品被翻拍成电视剧,但在今年大热的前14部作品(上榜次数大于或等于3)中,翻自IP的作品有9部,占比高达64%。一定程度来看,不论原著粉对翻拍作品的满意度如何,这些剧集在大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仍是显而易见的。改编IP作品的好处是原有IP已具有了一定粉丝与知名度,而这部分基础若能转移至影视化作品上,将是不小的红利;再者,知名IP的价值还在于其剧情、风格是已得到市场检验与认可的,对其进行翻拍将很大程度上的减小剧集的市场风险。但也正同与它带来的好处,对知名IP的翻拍也更容易受到网友的抨击,甚至出现口碑负分的情况。据识微商情系统统计出的数据可以看出,对于即将要被影视化的IP作品,网友最为关心的还是演员选角的问题,选角贴不贴原著?演员演技够不够?主角间CP感足不足?网友间甚至流传着一种说法:选角成功了,剧就成功了一半。大家其次最关心的是剧本改编的问题,是否会魔改剧本?是否会改变人物关系?是否会过度强化或削弱某角色戏份?剧本作为一部剧集的根本,其重要程度是显而易见的,但今年也不乏强行改编情况的出现,而这些改编甚至可能导致剧情出现不连贯、缺乏逻辑等问题,因此也有不少网友表示希望原著作者介入或直接参与到影视拍摄过程中,以此来保证剧本不被魔改。再次是服化和特效,近年来古装、仙侠、玄幻类IP是影视化的热门题材,而这些题材对服化道具及特效的要求很高,如果这些要素得不到基本保证,成品的最终效果将是令人失望的。同时,网友对剧集导演、编剧人员的关心程度也不低,毕竟一部剧的整体质量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他们的专业能力。对IP作品影视化过程中难以忽略的还有一点就精神内核,一些IP作品较具深度的作品精神,可能会因为翻拍水平不到位、过审要求、过度追求市场话题效应等原因,而导致作品的精神内核被改变了,作品的层次大打折扣。2. 创作人员:演技、流量五五开在谈到电视剧时,关于演员的流量和演技的争议性讨论一直较激烈。资本方为保证作品的商业成果,会倾向于选择自带高流量的演员,尽管其在演技上的表现还有待考量,而有演技的实力演员的生存空间也因此而被压缩了。但从近期网友在讨论电视剧话题时,对外貌及演技的相关讨论词占比来看,网友对电视剧演员的要求越来越偏向演技派,对演员专业能力的要求也在重新唤起。每段时间,总有那么几部剧,在获得高热度的同时,也因为剧情受到广大观众的吐槽,网友们再一看编剧名单:“嘿!老熟人,怪不得这剧情这么气人呢,”比如《以家人之名》的水阡墨、《琉璃》的刘芳、《安家》的六六,观众们都或多或少听过这些编剧的名字。通过识微商情系统分析显示,多次上榜剧集编剧的热门负面提及词中,我们能看到“避雷、烂尾、心态崩了”等词汇,但即使被这位编剧的上部剧集剧情气到吐血,在其编写的下一部剧集出来时,网友们一个不小心,可能又掉进了“坑”里了。黑红也是一种红,编剧在一定程度上也如同演员一样,这些热门编剧编写的剧情虽不一定广受好评,甚至引发争议,但争议与热度常是并存的,他们的编写风格似恰恰容易卡住观影市场的敏感点般,获得大量的关注与收视,而这些也将转化为编剧们的“成绩”,让资本方更倾向于选择并投资她们。3. 题材类型:现代剧为主,市场偏好反应社会议题若以时代背景和服饰来分类,2020年头部剧集中现代剧(包括年代剧)多于古装剧(包括历史架空等类型),其中电视剧皆为现代剧,网剧以古装剧为主。当然,这是有原因的。2012年古装穿越剧大爆,但因为戏说历史也引发了一些争议。以屡出爆款的古装宫斗剧为例,该类型常常着力于表现尔虞我诈的“人性之恶”,戏剧冲突强烈,看点十足。北京日报曾发文列举了宫斗剧的“五宗罪”:热衷追崇皇族生活方式,使之成为流行时尚;精心演绎“宫斗”情节,恶化当下社交生态;不吝美化帝王臣相,淡化今朝英模光辉;宣扬奢华享乐之风,冲击克勤克俭美德;片面追逐商业利益,弱化正面精神引导。2015年颁布了一条限制令:“所有卫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每年度播出古装剧总集数,不得超过当年黄金时段所有播出剧目总集数的15%。”以电视剧的一般篇幅来看,一家卫视一年大概能在黄金档播出两部古装剧,一些较长的剧集可能需要跨年播出。这一禁令不仅阻止了古装剧霸占荧屏的过度娱乐化,还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注水”剧。这也导致了古装剧的发行转向网络视频平台。现代剧题材集中在家庭、职场、爱情,平均评分7.2分,平均搜索热度3.3w,平均单年播放量37.4亿次。其中《三十而已》在电视剧中讨论热度最高,收视破1,单年总播放量TOP3。该剧以三位都市女性为主角,将叙事焦点定格在她们三十岁的生命节点“未婚、已婚、已育”,试图探讨当代都市女性在爱情婚姻、职场竞争与生活选择等方面的人生命题。一个成为标准意义上的成功人士的女性常常会被问到如何平衡家庭和事业,而这个问题不会出现在男性成功人士身上。这是社交媒体上曾经掀起过一阵讨论的话题,正说明了现代女性对于事业和家庭有了新的视角和观点。该片切入的视角正是当下社会热议话题,角色的部分经历引发观众情感共鸣,如顾佳和许幻山这对高级中产夫妻,为了让孩子进最好的幼儿园,掏空家底又贷款,买了豪宅,接受全英文面试,映射现实中家长们使出浑身解数就为了让孩子上一个好学校。而角色的各自选择,也产生了不少争议,如钟晓芹离婚后一边是痴心弟弟热气球表白,钟放不下前夫也并未拒绝亲密接触,另一边是前夫陈屿装醉卖惨追妻,最终“弟弟”炮灰,与前夫复合了,充满爱情偶像剧的套路。既未完成观众对于角色的期待,也未对阶层和性别议题进行更深入探讨。这也导致了这部剧虽然话题十足,评分却不高,豆瓣仅6.8分。古装剧以爱情、仙侠奇幻为主,平均评分7.4分,平均搜索热度热度5.1w,平均单年播放量42.8亿次。其中《庆余年》是2020年讨论热度最高的剧集,网剧单年播放量TOP2,豆瓣评分8分,叫好又叫座。该剧改编自猫腻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个有着神秘身世的少年范闲,自海边小城初出茅庐,历经家族、江湖、庙堂的种种考验、锤炼的故事。在一堆以感情线为主的古装剧中立意独特。该剧集结了7位国家一级演员、4位国家话剧演员,大IP大制作,画面质感接近于电影级,颇有正剧品相。《庆余年》不是一部单纯意义上的少年励志成长的“大男主剧”,而是一部古装群像戏。男主没有金手指,其他角色也都个性鲜明,甚至自带萌点、笑点。其中还有“内库”、“范思辙”这样的现代谐音梗,该剧抛去了以往古装权谋剧高高在上的神秘感,氛围轻松搞笑,剧情紧凑,给观众提供了一种新鲜的观剧体验。喜剧界常说喜剧的内核是悲剧,放在《庆余年》上也同样适用。有现代平等、自由意识的范闲,对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发起反抗,从独善其身到挑战全世界,所怀抱的赤子之心让观众动容的同时去反思自我,让《庆余年》的故事升华到普世价值的层面。4. 发行渠道:视频网站逆袭传统电视台2020年14部头部剧集,网剧占比近六成。其中,腾讯视频播放热剧9部(独播3部),芒果TV 4部,优酷视频2部,爱奇艺视频4部(独播1部)。北京卫视1 部,东方卫视2 部,湖南卫视3部,浙江卫视1部, 江苏卫视1部。从剧集资源和选剧眼光上看,腾讯视频和湖南卫视是各自领域的“王者”。网剧平均搜索热度4.5w,平均评分8分,平均单年播放量30.4亿次。电视剧平均收视破1,平均单年播放量52亿次,平均搜索热度3.6w,平均评分6.2分。可以说头部网剧已开始展现碾压电视剧的实力。如爱奇艺出品的悬疑剧《隐秘的角落》,搜索热度TOP8,最高评分曾与口碑第一的《想见你》持平,当前评分8.9。第十六届中美电影节中美电视节年度最佳网剧,主演秦昊获得最佳男主角奖。中国青年报评论该剧在剧情、摄影、配乐、格调上延续“暗黑格调”,还尝试走出固化的创作理念,与现实生活建立更为细密的联系,它将触角下探,全面伸展到了社会人群的各个层面,并到达了“家庭”这个最小社会细胞的内部,对单亲家庭、中年婚姻、中年危机尤其是青少年犯罪,给予了真实的刻画,它像一根针一样,刺破了以往国产剧总是悬停于“欲言又止”的表现力,让观众看到了一个与现实贴得更近的故事。5. 受众画像:“她”说了算2020年头部剧集的网络受众集中在19-34岁年龄阶段,这也是互联网使用人群主力军。其中19-24岁的人相对更喜欢现代、爱情、家庭、职场题材(指剧集受众占比超过头部剧集该年龄段平均值);25-34岁的人相对更喜欢古装爱情题材(指剧集受众占比超过头部剧集该年龄段平均值)。另一方面,关注头部剧集的女性观众平均占比近七成,观剧市场“她”说了算!2020年涌现了不少以女性为视角的群像剧《三十而已》、《二十不惑》《谁说我结不了婚》等,聚焦新时代女性对自由、对婚姻、对生活、对思想的渴望和蜕变。其重点应该是关注女性成长,但部分作品只意图打造开局就天赋异禀、运气爆表、女主开挂的女性“爽剧”,因“伪独立”而遭遇观众吐槽。《龙岭迷窟》、《庆余年》是唯二男性受众超过50%的剧集,这两部作品均改编自男频IP小说,原著粉丝就以男性为主。这也说明了男性观剧市场还大有挖掘潜力。三、未来电视剧网剧行业发展趋势1. 原创or改编还是看剧本质量近年来,总有导演抱怨手头上缺乏好的剧本,因此有不少人将目光转向到网文、漫画等IP作品的改编上。虽然IP就意味着流量,相对于原创剧集,可以节省一部分宣传费用。但由于原作粉丝众多,改编既要考虑到普通大众的口味,同时还要不过于脱离原著粉的期待。否则容易被流量反噬。譬如《鬼吹灯》系列衍生IP影视作品已经有十几部,作品良莠不齐,评论褒贬不一,多数让网友十分失望。由实力演员潘粤明出演的《龙岭迷窟》是该IP系列当前最高评分的改编剧集。据悉,该制作团队做了两件事,一是总结拍摄前几部的经验,通过数据了解原著粉喜欢什么;二是在原有架构上尝试创新,在确保凝聚整个故事的“核”的基础上进行创作,丰富层次,让故事“落地”。这对于其他IP作品改编将是很好的借鉴经验。《三十而已》《安家》等原创剧都是尝试反应和探讨现代社会上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上遇到的问题。既需要创作者能融入和观察普通人的生活,又能进行提炼和升华为艺术作品,无论是脱离现实还是太过现实主义,都容易引发观众吐槽。因此无论是做原创剧还是做改编剧,都少不了对市场的研究,既需要迎合观众的需求,还需要超脱于观众需求创造意外之喜,这一点意外之喜往往是推动这部作品成为爆款的亮点。2. 实力和流量并存当下虽然流量大行其道,可以为作品带来高曝光和话题热度,但是口碑较高的剧集一般都有实力演员挑大梁。实力演员可以通过爆款作品获得较高流量,流量明星可以通过提升业务能力获得实力认可。需要看到的现实是,在市场上既有实力又有流量的演员比较稀缺,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剧采用了实力演员+流量明星的配置,以期望达到1+1 >2的效果。但实力演员能否带动流量明星的演技,依然是一个未知数。3. 台网边界被打破近年来,网剧在价值引领、文本创新、思想深度等方面都有可圈可点的作品,也获得了较高的市场认可。2020年的飞天奖、白玉兰奖、金鹰奖等业界权威奖项都将网剧纳入了评选作品范围,意味着电视剧、网剧的界限将进一步模糊。《长安十二时辰》、《庆余年》等叫好又叫座的网剧获得奖项,表明了优质的内容才是“硬通货”,发行渠道的变化只是传播方式的不同。头部剧集网剧更多,或许能刺激传统电视剧行业进行反思和改进。网剧或成为影视市场中的那条“鲶鱼”,引发行业质变,推动电视剧行业高质量发展。本文由 @黄蔷薇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重生

中国电视剧产业如何发展?提质和创新才是根本出路

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昨日在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成立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并发布《中国电视剧(2018)产业调查报告》。影视行业青年领军人物、导演郭靖宇出任青工委首任主任。郭靖宇表示,青工委是青年影视工作者自己的组织,其成立属行业先例,意义十分重大。他欢迎有才华的年轻人积极加入到青工委的队伍中来,“以导演、编剧和制片人身份创作并播出过至少一部电视剧、网络剧、网络电影作品的青年影视人都可以申请入会。而短视频、竖屏作品及其他创新形式作品的创作者可以申请青工委的预备委员。”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等单位出品的《中国电视剧(2018)产业调查报告》在发布会上正式发布。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会长尤小刚表示,本次“报告”在统计分析2018年度电视剧(网络剧)制播数据、盘点产业发展动态的基础上,对业内百家样本机构一年来的热点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主流意见的反馈,同时也围绕“新时代”电视剧的高质量发展、影视税改等业界普遍关切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希望2018年的《调查报告》能够对当前国内电视剧(网络剧)的制作与播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期望借此深化行业研讨、助益机构决策,进而促成各方共识,推动中国电视剧(网络剧)产业生态的变革创新与持续优化。”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社长王卫平特别谈到了两点调研结果。“一是根据本次‘报告’中的数据,前几年一直保持了50%以上增速的剧集网络点击量在2018年首次出现下降。这意味着电视剧在网络端出现发展拐点,接下来,电视剧在电视端长期过剩的情况下,网络端也要面对过剩市场。”“二是提质和创新成为电视剧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王卫平表示,本次“报告”以很大的篇幅推出了相关策略研究的专题,同时也对市场创新给予了特别关注,其中既包括以“剧集分账”为代表的模式创新,也包括以“微剧”为代表的样态创新。“这些创新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产业面貌乃至商业逻辑,并给业内机构提供更多的不同以往的发展机会。”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邱伟流程编辑:tf011

葛屦

总局调研电视剧行业复工复产:园区各费用大幅减免

南都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站4月23日消息,近期,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通过远程视频会议等方式,围绕“共同克服疫情影响,推动电视剧高质量发展”主题,调研电视剧行业应对疫情和经营运行情况。会议指出,疫情期间电视剧实际观看时长和收视率稳步提升坚定了行业信心,但疫情也使电视剧行业面临严峻挑战,复工复产后全行业正在克服各种困难,努力启动创作生产。中央和地方出台了惠及电视剧行业的一些帮扶措施,主要电视剧产业园区大幅减免各项费用,缓解了行业经营困难。但面对制作成本上升、收入下降、融资困难、产能受限的严峻局面,需要全行业改革创新共克时艰。与会人员表示,下一步一定要苦练内功、摒弃浮躁、规范行业秩序,提升作品品质,努力开拓、扩大营收渠道,化危为机,实现行业复苏和高质量发展。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规划财务司、发展研究中心、中广联合会等单位,华策集团、新丽传媒、浙江横店集团等行业代表参加会议。【来源:南方都市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