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这所大学多次前迁址,被称为“山东最能跑的大学”,你知道她吗?隐形人

这所大学多次前迁址,被称为“山东最能跑的大学”,你知道她吗?

考生在报考大学时,除了对专业发展和前景以及就业比较关注外,还会了解一下学校的发展史,毕竟很多东西是需要时间的沉淀的。在山东,就有这么一所大学堪称是最能跑的大学,不因为别的,就是在创办50多年来,校址迁移6次,其中坎坷起伏,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山东理工大学前身是1956年在济南创建的山东省济南农业机械化学校;1958年由济南迁往德州并更名为山东省德州农业机械化学校,后升格为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成为“文革”前山东省13所本科高等院校之一;1962年校址由德州迁往淄博;1970年由淄博又迁往兖州,时隔13年,学校于1975年由兖州又回到了淄博,并长期定居于此,后与淄博学院合并成为山工理工大,现分东西两个校区,东校区的小姐姐和西校区的小哥哥谈个恋爱都不容易呀。虽然发展史比较坎坷,但现在的山东理工大学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以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具有研究生推免资格,山东省“一流学科”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理工大学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分别是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交通运输、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始终保持高水平。

佑磨

德州农工大学录取要求公布,中国学生想申请究竟有多难?

随着每年出国留学人数的上升,美国名校的申请难度都在不断增加,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规划自己的留学梦。我国前往德州农工大学的人数也在不断的增多,那么中国学生想申请究竟有多难?下面立思辰留学云带大家了解下德州农工大学录取要求!德州农工大学本科申请要求及材料申请要求:GPA:3.0分SAT:1250分-1400分雅思:6.0分托福:80分申请材料:在线申请表格:通过ApplyTexas或The Coalition申请,申请时是否选定专业不影响录取,入学后挑选专业实行先到先得的政策,与申请时所选专业无关申请费:$90Essay官方高中成绩单:无需公证语言成绩单SAT/ACT标准化考试成绩:新SAT建议递交Essay,ACT必需Writing德州农工大学硕士申请要求及材料申请要求:雅思:6.0分托福:80分申请材料:在线申请表格:通过applytexas.org申请申请费:$90高等教育官方成绩单:本科或以上学位GRE或GMAT成绩单TOEFL或IELTS成绩单个人陈述、推荐信,以及其他各系或项目所指定的材料,如个人作品、写作样本等

其圣人与

能考上这八所二本高校中的佼佼者特色专业不比211差!

吉首大学——工商管理1958年4月,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复成立湖南省属综合性大学——吉首大学。校本部位于湘西自治州首府——吉首市,是湖南省属综合性大学,也是武陵山片区唯一的综合性大学。学校是国家民委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高校,《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湖南省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评估优秀学校。学校是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普通高校。2018年获批为国家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湖南省按一本批次录取高校。吉首大学于1986年开办商科教育,1987年筹办经济管理系,2002年撤系建成商学院。学院目前拥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硕士研究生2300余人。学院设有经济学、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5个本科专业;拥有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中国少数民族经济1个主建二级学科以及会计专业硕士(MPAcc)点。目前,学院是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吉首大学院士专家工作站主要建设单位,是学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国家连片特困地区(武陵山区)生态扶贫人才培养项目”主要建设单位,是“武陵山片区扶贫与发展”湖南省普通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和“民族地区扶贫与发展研究中心”湖南省专业特色智库主要建设单位,是武陵山片区扶贫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协作研发中心主要建设单位。烟台大学——法学烟台大学坐落于“中国最佳魅力城市”—烟台,是国内距海最近、拥有海岸线最长的滨海大学,是山东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学校创建于1984年7月,经教育部特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同选派教学、科研、管理骨干来校援建。1990年成立了“北大、清华支援烟台大学建设委员会”,定期研究指导烟台大学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及改革发展,使烟台大学有一个较高的办学起点和高水平的发展。1995年,学校顺利通过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水平合格评价。1998年获得硕士单位授予权。2004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2012年获批山东省名校工程首批立项建设单位和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6年接受由教育部主导、山东省教育厅组织实施的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对我校教学质量给予充分肯定。现具有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招生资格及相应学位授予权。烟台大学法学院始创建于1984年,前身是由北京大学法律系直接援建的烟台大学法律系,刑法学教授杨殿升为第一任主任;民法学教授郭明瑞为第二任主任;刑诉法学教授汪建成为第三任主任。1999年由系改院,民法学教授房绍坤为第一任院长,法理学教授汤唯为第二任院长,经济法学教授金福海为第三任院长,民法学教授张平华为第四任院长。法学院设统一的法学本科专业,自1985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12年增设知识产权本科专业,2013年中美合作办学法学本科专业(区域犯罪信息分析方向)开始招生。 2012年法学院获批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2013年法学专业获批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并入选山东省名校工程试点专业;2013年依托法学院设立的烟台大学文科综合实训中心获批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法学院现有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36所,2013年“烟台大学法学教育实践基地”获批教育部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引领示范本校其他专业或同类高校相关专业及实践基地建设。在质量工程建设方面,法学院在已有的教育部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民商法国家级教学团队、民法国家级精品课和4门山东省精品课、9门山东省成人教育品牌专业特色课等质量工程项目的基础上,2013年民商法学入选首批120门中国大学精品资源共享课。2001年法学院成立英美法研究中心,自2006年起已连续开办7届英美法方向班,由具有美国律师资格和JD学位的外籍教师授课,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目前累计培养学生500余人。法学院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扬弃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导入探究式、启发式、讨论式、比较法、案例法等适合于法学专业特点的先进教学法,利用已经建立的法学实训教学中心、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法律诊所等实践教学平台,逐步加大并完善与实务部门互相聘用、联合培养的机制。温州大学——有机化学与皮革化工温州大学是浙南闽北赣东地区唯一一所综合性大学,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东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的温州。学校由温州师范学院(创办于1956年)和原温州大学(创办于1984年)于2004年合并组建而成,历经“两校合并、七校融合”的沿革变迁,办学源头可追溯至1933年创建的温州师范学校。2017年被列为浙江省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化学、中国语言文学为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电气工程、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经济学、机械工程、生态学、土木工程为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化学学科连续六年进入ESI全球1%。根据《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统计,我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排行由2010年的63%连续7年持续提升至2017年的36%。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是温州大学最早成立院系之一,始建于1958年,其前身为温州师范学院化学系。现有化学(师范)、应用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4个本科专业;拥有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应用化学和化学课程与教学论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化学学科教学和环境工程(环境新材料方向)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学科建设成效显著,拥有“十二·五”化学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十三·五”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化学学科、温州大学化学重中之重学科、温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重点学科。化学学科ESI排名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前1%。建有中国轻工业制笔材料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碳材料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皮革行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皮革工程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化学实验教学重点示范中心等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建有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温州大学-吉林大学先进材料研发中心等多个校级、校地合作平台,以及温州大学-深圳大学、温州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等5个联合培养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2个院士工作站。西华大学——机械工程学校始建于1960年,时名四川农业机械学院,是为响应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号召,在当时全国7个大区分别布点所建立的农业机械本科院校之一。1978年,被四川省政府列为省属重点大学。1983年更名为四川工业学院。2003年,四川工业学院与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西华大学,2008年,四川经济管理学院整体并入。学校拥有国家级和省级特色专业、国家级和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四川省“卓越农林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省级应用型本科示范专业40余个,3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机械工程学院成立于1960年,是我校办学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学院之一。学院下设机械电子工程系、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系、工业设计与包装工程系、机械基础教学部、农业机械工程系和实践教学部六个教学系部和党政办、教学办、学工办三个办公室。另外,校属研究机构农业机械工程研究所、机器人研究中心挂靠我院相对独立运行。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四川省特色专业;拥有“四川省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四川省机械工程综合训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拥有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精密仪器及机械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拥有“四川省机械电子工程省级重点学科”和“四川省制造与自动化重点实验室”。浙江海洋大学——水产浙江海洋大学是一所国家海洋局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创建于1958年,始名舟山水产学院,1975年更名为浙江水产学院,1998年与舟山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浙江海洋学院,2000年之后舟山卫生学校、浙江水产学校、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舟山石油化工学校和舟山商业学校等学校(单位)相继并(进)入,2016年更为现名。拥有海洋科学、水产、船舶与海洋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机械工程、数学、水利工程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工程、农业、教育、旅游管理、药学5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并具有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授予权。设置48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特色专业2个,省重点专业9个,省优势专业4个,省新兴特色专业8个。水产学院是在1958年创建的工业捕鱼教研组、生物养殖教研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与特色学院,至今已有近60年的办学历史。围绕水产经济的发展、水产品供应的保障和水产科技的进步,几代人扎根海岛、辛勤耕耘、几度沧桑、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在渔具力学、渔网制作与裁剪工艺等渔具革新应用技术,渔业资源生物学、渔业生态环境保护及渔业管理技术,水产苗种培育与养殖技术等方 学院注重学科建设,已建成捕捞学、水产养殖学、渔业资源学等完整的二级学科体系,早在1996年捕捞学被列为浙江省重点学科,2008年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被列为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现拥有1个省级重点学科(水产学科),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海洋渔业装备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设有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水产),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捕捞学、水产养殖学、渔业资源学、渔业经济与管理、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1个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渔业),具有水产一级学科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授予权。面开展系统研究和培养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为浙江省乃至全国海洋渔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创新和高水平人才保障。长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校始建于1952年,初期是国家为筹建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而创办的长春汽车工业学校。1962年定名吉林工学院,1992年被吉林省政府确定为首批三所之一的省属重点高校,在2004年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建校66年来,共为国家培养了17万余名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毕业生就业率始终在省内高校中位于前列。曾荣获“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并成为全国首批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之一,“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建设单位,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电机系,1962年工业自动化专业开始招生,1988年更名为自动化及电气工程系,2000年更名为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学院现有 “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三个本科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和“仪器科学与技术”三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电气工程”和“控制工程”两个专业硕士及工程领域学位授权点,是学校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单位之一。“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为省级“十二五”重点学科,“自动化”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省级“十二五”特色专业,自动化教学团队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院拥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学士学位招生培养权,是吉林省“自动化”专业自学考试的主考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坐落于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广西共建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广西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广西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60年,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桂林电子工业学院,2006年更名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信息产业部。2000年管理体制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信息与通信学院是学校最早成立的院系之一,198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 1995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3年获得博士招生权。学院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工作流动站;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2个工程硕士领域,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导航专业5个本科专业。学院是卫星导航定位与位置服务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要支撑单位,拥有认知无线电与信息处理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无线宽带通信与信号处理、精密导航技术与应用广西区重点实验室,及2个自治区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设有通信研究所、光通信研究所、图像信息研究所等10个院内研究基地,与美国德州仪器、安捷伦等国内外著名企业合作建有一批校企合作实验室,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学研究基础平台和教学实验室体系。内蒙古科技大学——稀土工程内蒙古科技大学坐落在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美丽的草原钢城——包头,前身为1956年建校的包头钢铁工业学校和包头建筑工程学校,隶属原冶金工业部,1958年两校合并组建包头工学院,1960年更名为包头钢铁学院,1998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2000年内蒙古煤炭工业学校并入,2003年更名为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以冶金、矿业、煤炭、稀土为特色,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艺术、教育等学科协调发展,集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高职教育、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为一体的多科性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设有冶金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化学和复合材料与工程六个本科专业和一个教学实验中心。拥有冶金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冶金工程和材料加工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冶金工程和材料加工工程本科专业为自治区品牌专业,钢铁冶金、材料加工工程为自治区级重点学科。冶金工程是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国家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学院现有内蒙古自治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冶金工艺流程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国际钢铁大学教学训练中心、钢铁流程虚拟仿真实训平台、钢铁流程实体模型平台、金相显微镜互动教室教学平台6个教学平台;拥有“白云鄂博矿稀土及铌资源高效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冶金工程”、“新金属材料”、“稀土冶金与粉体制备”、“稀土现代冶金新技术与应用”、“先进陶瓷材料与器件”和“铁电新能源材料与器件”6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拥有内蒙古自治区冶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新型无机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内蒙古自治区新材料生产力促进中心3个研究中心。

其指一也

为什么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吸引了这么多中国留学生?

在美国留学申请的事情上,很多同学是比较疑惑的。一方面是对申请所要准备的事项不太了解,一方面也是对所要申请的院校和专业缺少把握,为什么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吸引了这么多中国留学生?德州农工大学拥有极高学术成就,在美国与国际间皆享有盛名,一直以来皆名列各大权威学术评鉴机构所列之世界百大名校之一。该校其中一个闻名于世是其顶尖的科学克隆技术,人类史上的第一只克隆猫、克隆狗都是该校的研究成果。德州农工大学学术水平评鉴,长久一直稳定维持在全美50大,依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等世界权威性学术评鉴机构的排名,德州农工大学为世界百大名校之一。德州农工大学优势专业立思辰留学云介绍,德州农工大学共分十大学院,据《纽约时报大学指南》的评语,一直以来,德州农工大学都是工程和农科最好,但近年来商科管理发展很迅速,尤其是会计学声誉日隆,大学其他优秀学科,还包括海洋研究、建筑、环境设计、教育、经济和心理学。德州农工大学校园活动德州农工大学有超过800个学生组织,包括人文、兄弟会、宗教、艺术、学术、政治、运动等各个方面。 学校在2013年秋季会在校园中推出自行车共享的项目。这个系统将会是全自动,参与成员每次使用自行车将会按照时间收费。这个项目计划最终会覆盖全校园。德州农工大学费用学费:26,356美元住宿费:8,450美元其他费用:4,625美元

隐面人

中北大学德州研究生分院揭牌,填补德州市研究生教育空白

11月19日,中北大学德州研究生分院揭牌暨产学研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德州康博酒店举行,现场中北大学与德州高校、重点企业进行了签约,旨在通过科研成果转化、委托开发和协同攻关等模式,推动德州产业发展。为了帮助德州市高校和企业等各单位人士了解中北大学,19日上午,与会人员走进德州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中心进行了参观。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中,“鲁班锁”设计理念引人注目,一张张装备科研成果简介惹人驻足倾听。随后,在德州康博酒店,中北大学德州研究生分院揭牌暨产学研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举行,同时,中北大学分别与德州高校、重点企业等进行了现场签约,下一步将开展积极深入合作,推动优势互补,为德州发展作出贡献。据悉,中北大学(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位于山西省会太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教学硏究型大学,B8协同创新联盟理事成员,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331工程、百千万人才工程、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支持建设高校。中北大学享有“人民兵工第一校”声誉。德州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中心位于德州市职业技术学院东南角,可见用地面积为51262.67平方米,建筑面积365763平米,围绕“抱团聚势,集约高效”的规划与设计理念,包括公共实训中心综合楼、现代制造技术实训中心现代控制技术实训中心、新能源与节能环保实训中心现代服务业实训中心、现代信息技术实训中心、建筑技术实训中心一现代建筑公共实训中心、特殊工种区。2018年7月中北大学和德州市人民政府签订《共建中北大学德州研究生分院框架协议书》。协议约定由中北大学遴选导师团队,先期设立三个教学和硏究机构——高端裝备制造研究所、新材料硏究所、绿色化工技术硏究所,以解决制约德州产业发展技术瓶颈和攻关项目为牵引,通过科研成果转化、委托开发和协同攻关等模式,吸引中北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入驻和研发。(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王金刚 通讯员 贾荣耀)

中北大学德州研究生分院200万研发基金 助力德州20个科研项目

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27日讯 26日,记者从中北大学德州研究生分院获悉,经过评审、研讨,该院决定对选拔出的与德州发展相关的20个科研项目,提供200万元的资金支持。中北大学德州研究生分院2019年11月成立。为加强科研项目管理,推动科研工作全面开展,分院成立了项目基金,并开展了科研项目征集活动。活动共收到申报参评基金项目60余项,其中,有的项目技术创新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有的项目与德州的新兴产业非常契合,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和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未来,中北大学德州研究生分院将全力促进入选项目在德州落地和成果转化,进一步激发高校和企业创新活力,吸引更多的高校人才进驻分院进行科学研究,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助推德州市新旧动能转化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闪电新闻记者 刘向阳 通讯员 张国文报道

天之苍苍

4所机构合并成立!又一所“新大学”来了

7月3日,德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印发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打造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德政发〔2020〕5号),指出:“以德州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整合德州高级师范学校、中北大学德州研究生分院、德州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中心资源,‘采取两校一院一中心’的模式,创建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按照本科+技师(预备)’的‘双证书’培养模式,培养‘工匠之师’,构建本硕贯通的一体化职教师资培养体系”。为贯彻落实市政府要求,7月7日,德州职业技术学院举办德州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创建及相关工作专题会议,校领导陈章侠围绕为什么建设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市委市政府支持学校创建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举措、申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特殊优势、申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坚实基础、申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建设内容、申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办学愿景等进行了系统的解读。讲座还介绍了学校职教高地、“双高校”和省优质校建设工作的进展情况。讲座内容紧贴职业教育最新的政策,把学校的改革发展置放在全国职业教育大发展的大背景之中,用翔实的数据,创新的举措,为学校勾勒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蓝图,统一了思想,振奋了精神,吹响了抢抓职教高地建设历史机遇,以省优质校建设为抓手,争创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全国职业教育“双高校”的号角。据悉,2020年1月14日,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实施《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鲁政发〔2020〕3号),并正式启动了由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首个“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根据《意见》,教育部将支持1-2所院校转型为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分专业支持一批高水平工科院校举办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探索有条件的优质高职院校转设为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或开办职业技术师范本科专业。根据学校官网的介绍,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是2005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德州市人民政府整合五所学校组建而成,是德州市专科层次公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实行“一校两牌”,即“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和“德州市技师学院”。来源:德州职业技术学院等。

颜回

山东省德州市整合四所院校与机构成立“新大学”

2020年7月3日,德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打造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中明确表示将以德州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整合德州高级师范学校、中北大学德州研究生分院、德州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中心资源,采取“两校一院一中心”的模式,创建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城市山东省德州市,办学最早追溯到1958年,2005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德州市人民政府整合五所学校组建而成,是德州市专科层次公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占地面积1190亩,学校现设有11个教学系部,开设高职专业45个、五年制大专专业12个、预备技师专业10个、高职与技师联合培养专业2个。德州高级师范学校2016年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平原师范学校、德州幼儿师范学校、临邑师范学校计划进行合并,组建德州高级师范学校。三所师范学校计划合并组建德州高级师范学校,新校选址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高铁站附近,占地面积527亩,学校设计规模5000人,按照师范类专科学校定位,培养初中起点本专科层次的小学和幼儿师资,为升格为本科院校留有空间。中北大学德州研究生分院由德州市与中北大学共建,将以研究生培养作为总牵引,在人才、科技、军民融合等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先期设立装备制造研究所、新材料研究所、化工技术研究所3个教学和研究机构,通过科研成果转化、委托开发和协同攻关等模式,吸引学校科研创新团队入驻和研发。德州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中心包括现代制造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现代控制技术、建筑技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现代汽车工程等7个组成部分。具有创业孵化、技术研发、社会培训、承办大赛、技能考核等多种功能,将打造学历教育、技术培训、职业指导、技能鉴定、技能大赛为一体的综合平台。

知和

政府发文!德州将建一所大学

2020-07-08 17:29:43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近日,德州市人民政府正式印发《关于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打造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到2022 年,各县至少建成 1 所省规范化以上标准的中职学校,全市建成 5 所省示范性中职学校,建设 2 所高水平中职学校;并以德州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整合德州高级师范学校、中北大学德州研究生分院、德州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中心资源,创建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实现德州市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优化职业学院布局,提升职教办学水平《通知》要求确保全市职普比大体相当。职普比低于 4.5:5.5 的县(市、区),不再新增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和民办高中学校数量。德州将支持德州学院、山东华宇工学院申报专业硕士点;支持德州职业技术学院申报“双高计划”;支持德州科技职业学院创建齐鲁科技职业大学;整合 3 所师范学校创建省市共建的专科学校;支持德州交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筹建德州交通职业学院;支持民生教育集团、云天教育集团与地方政府合作建设高职院校。以德州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整合德州高级师范学校、中北大学德州研究生分院、德州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中心资源,采取“两校一院一中心”的模式,创建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按照“本科+技师(预备)”的“双证书”培养模式,培养“工匠之师”,构建本硕贯通的一体化职教师资培养体系。支持德州学院和中北大学在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大学科技产业园,积极引导市场化投资基金支持科研成果在德州孵化转化,项目产业化优先在园区孵化落地。校企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推动学生到企业实习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落实校企协同育人和招生招工一体化,校企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相关标准,建设双导师队伍,制定管理制度,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从 2020 年起,每所职业院校至少 1 个专业和区域内企业进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健全行业和企业参与制度。落实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和激励政策,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规模以上企业要按照不低于企业职工岗位 5%比例设立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岗位。建立校企互派工作人员机制,鼓励支持企业派遣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推动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制度化、规范化。提高教师团队待遇,给予适当补助制定业界优秀人才担任职业院校专任教师可以通过直接考察的方式招聘政策。制定公办职业院校绩效工资水平最高可达到所在行政区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基准线的 5 倍。落实非营利性民办职业院校教师养老保险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待遇,财政部门对参加试点的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给予适当补助政策。落实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的各项政策措施,在政府补贴、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方面给予扶持,建立“社会投资建校,政府划拨土地、支持师资编制、部门协调监管”的民办职业教育发展体制。评选“德州工匠”,享子女入学、医疗住房等优待职业院校毕业生与普通高校毕业生在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招聘中,享受同等待遇。鼓励企事业单位按规定设立特聘岗位津贴、带徒津贴等,激励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技能大赛等方面取得突出业绩的技术技能人才。对世界技能大赛前三名选手、全国一类职业技能竞赛第一名选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授予的“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认定后,可由招聘学校自主考核录用入编。每两年评选一届 30 名“德州工匠”,“德州工匠”享受子女入学、医疗保健、住房安居等方面“绿色通道”服务, 参照劳模管理有关规定享受疗休养、身体健康检查,优先推荐参加全国、省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评选。【来源:大众报业】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恶虎村

山东农业大学在省农机研究院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近日,山东农业大学在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副校长司金贵出席基地揭牌仪式,与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李长胜座谈交流,并与省农科院副院长张立明共同为基地揭牌。座谈中,司金贵向李长胜介绍了学校近来办学发展情况,希望共建基地为契机,进一步密切学校和农科院间的合作关系,深刻把握农业装备科技创新发展大势,加强产学研推用深度融合,合力为农业机械化插上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翅膀。李长胜表示,山东农业大学和山东省农科院作为省内服务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多年来为山东农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双方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科研项目申报、核心技术突破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继续深化合作,推动科教融合发展,为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科技支撑。活动期间,司金贵一行实地考察了省农机院质检实验室、智能化实验室、农机院展厅和精密播种实验室,围绕拓展校院合作领域,找准合作切入点等进行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