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今年考研工科国家线怎么变化?慢慢分析一下惺惺惜惺

今年考研工科国家线怎么变化?慢慢分析一下

大家好,我是考研的冯胖胖,今天胖胖在这里跟大家私下里估计一下国家线历年的变化情况,然后顺便推一下,在今年的时候,国家线会到一个什么样的情况。首先咱们从最近的这几年开始说帮忙,这里了解的只是工科线的情况,所以说其他的国家线不做解答。首先在2017年,因为国家把全日制考生和非全日制考生合二为1,所以导致2017年的国家线大幅度下降在 a区把国家线划到了265分,在B区的国家线到了255分,这个是国家线最低的一年,就是相比以前的那几年来说,而且2017年内的数学题还特别简单,所以说基本上2017年可以说是特别相对好考研的一年。然后就是2018年了,2018年的数学卷看成史上最难没有之一,然后就导致了国家线噌噌的下降,它的a区的线都划到了260分而且工科数学分数线画到了51分,可以看成史上最低的一次。反而一年难那另一年就一定简单,2019年数学的简单程度恢复了正常基本上出的都是基础题,大家可以看一下2019年的试卷,只要你认真做到好好备考,考90多分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因为只要计算不出书都是基础的题。所以说2019年的国家线划到了270分,也是最近这几年里面最高的一次。反而到了2020年,因为国家受疫情影响,导致研究生大规模扩招,研究生人数扩招到了18.9万,所以说今年的国家线再加上数学难度比较大,所以说国家线下降了。只其实说实话,如果不进行扩招的话,我感觉2020年的国家线还会上升,所以说不一定会导致什么情况。在2021年,其实胖胖想知道现在还在纠结国家线变化情况的考生们,一定是当时没有努力的,因为如果你认认真真备考了一年,2021年的数学简单成那个样子,难道一年考70多分还考不了吗?你既然还在这纠结国家线是60多分还是50多分,甚至在下面对我一顿臭骂。我只想提醒你一下,你这一年数学连一半的分都考不了,而且面对着第1次换大纲的如此简单的题,你是不是应该找个地方钻进去啊?这胖胖在这里可以跟大家肯定的猜测今年的国家线必涨,一定会涨,不信咱们就走着瞧。话又说回来了,毕竟这么多年国家线波动都是那么几分上下,所以说今年一定会上涨,但是波动超不过去10分。

不要脸

2018-2020年985名校浙江大学研究生考试各专业复试分数线

2018-2020年985名校浙江大学研究生考试各专业复试分数线数据来自考研数据

性知

考研报考人数与国家线有什么关系?哪些专业国家线容易涨?

2021考研即将开考,据不完全统计2021考研报考人数达到了400万左右。而从过去的考研报考人数来看,2021年考研的报考人数确实是比往年要多很多,因此有部分考生就在担心2021考研国家线是否会有所上涨,考生的担心确实是有一定的道理。那么具体来看考研报考人数和考研国家线关系呢?图1如图从上面可以看出,从2021年到2020年这些年间,考研报考人数经历了上升又下降之后,开始快速上升的阶段。从2010年到2013年,考研报考人数逐年增加,但是从2013年到2015年又开始有所下降,会员增长速度为负,从2015年到2017年之间,考研报考人数缓慢增长,但是2017年以后,考研报考人数剧烈增加。从图2我们可以看到考研报考人数的增速在2015年最低为负值。图2那么哪些专业考研国家线容易上涨呢?由于考研报考人数大概是从2015年以后开始持续增加,为此被选取近5年的考研报告人数与考研国家线的关系变化作为分析的依据。而在每年的考研当中,考研英语的难度几乎是最大的,而考研英语的国家线与考研政治的国家线是相同的,因此考研国家线的提高与否,可以通过考研英语国家线来进行观察。因此以最近5年的考研报考人数和考研国家线的变化来开始分析。英语国家线从2016年考研英语国家线变化来看,虽2016年的考研报考人数与2015年相比有所增加,但是2016年的考研英语国家线仅仅有文学和教育学以及法学国家线有所提高。2017年的考研英语国家线中哲学经济学、历史学和管理学的考研国家线有所提高。在2018年的考研国家线当中,文学专业的考考研,国家线提高了二分,哲学专业的考研国家线仅提高了一分。而其他专业的考研国家线变化不大。在2019年的考研国家线当中,经济学、管理学,医学,理学专业的考研国家线提高而文学的考研国家线却有所下降。考虑到2020年的研究生招生有所扩大,但是考研人数依然增加,但是即使如此,2020年的考研国家线中法学、教育学、文学专业的考研国家线都提高了1~2分。从上述的简单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考研报考人数与考研国家线的关系大致如下:尽管从2015年以后考研报考人数在持续不断的增加,但是除了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历史学法学医学等专业以外,考研专业的其他大类专业考研英语国家线变化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甚至一些专业的考研国家线却有所下降。比如最近10年来看农学专业的考研国家线,一直维持在33分左右,而理学和工学的国家线一直维持在37~40分之间。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考研报考人数与考研国家线的关系,仅仅在一些文科专业或者医学类专业中相关性比较大,而在理工类或者农学专业中,它的关联并不大。因此对于报考理学、工学、农学、体育学、艺术学等专业的考生而言,不需要担心考研报考人数的变化,会对自己的考研国家线造成影响,可以安心的报考。而对于报考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哲学等专业的考生而言,这几个专业的考研国家线,容易随着考研报告人数的增加而上涨,因此这些考生一定要做好复习的准备工作,在考场上认真发挥。对此大家有哪些不同的看法?

慧文

2018-2020年985名校山东大学研究生考试各专业复试分数线

2018-2020年985名校山东大学研究生考试各专业复试分数线数据来源:考研数据

四时迭起

考研分数线: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分数线(含2018-2020年复试)

考研分数线:“国防七子”之一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分数线(含2018-2020年复试)赶紧收藏起来吧各校分数线小编都会陆续发布敬请关注2020年复试分数线2019复试分数线2018复试分数线图片数据来源:考研数据

略夺爱

有些院校只是二本,考研调剂却只要211本科,合理吗

考研究生的国家线将公布,34所自主划线的985大学考研究生的第二次考试线也将全部出,有人高兴有人担心,喜欢的人忙于准备二次考试,有困难的人忙于调剂,调剂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很多得高分的学生都掌握着这个“最后的救命稻草”,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有些院校只是二本,考研调剂却只要211本科,合理吗。在一些学校里,“刻苦”的调剂是不需要自己学校的毕业生的,例如,江苏省的南京工业大学,2018年的调剂政策只针对211、985大学,前几天,杭州浙江科技学院传来了“不是211”的消息,要知道几年前还有3本的话,那就是彻头彻尾的两本。高校们为什么变得这么冷?这与我国报考大学院的大环境有关,我们国家有290万学生,参加2019年的研究生招募考试,比2018年增加了52万人,达到22人,刷新了历史最高记录,僧人多粥很少,这是报考大学院的学生们面临的主要现状,当然,高校生在“卖方市场”,选择的余地更大,因此,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两本大学在调剂时也需要211学部,结果,这是提高生的品质的好机会。这样的做法虽然不好,但是在中国是现实可行的,211、985、双一流大学学生的平均素质较高,这为大学招揽优质的升学源提供了捷径,“四非”学院里也有大神,但是大规模的筛选和在大海中捞取针是一样的,如果不耗精力讲话的话,最后可能什么也得不到。但是,也有人认为“不是211、985”这种做法明显违反了教育公平,教育部多次批评就业歧视,有些部门实行“唯211论”,宁可照顾性211的学生,不想找行业顶尖的“双非”学生。大学院考试对于一些努力奋斗、学术研究上“更上一层”的考生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他们有权和名牌大学的学生拥有平等的入学机会。一个985个学生这样说,很多人都想通过考研究生来改变命运,但是自己已经输给了起跑线,正如这个学生所说,我们反对大学的调剂,反对看“出身”,其实反对的是大学不能全面认识普通大学毕业生的能力,而是翻船行为,“985”、“211”项目已经是教育资源失衡的一个体现,教育在其衍生出来的规则下不能走公平和反方向。调剂不是211,而是公言公理,婆婆正确的问题,对于大学来说,这是学校更好发展的必然选择,当然,也有利用地域优势“赚钱”的学校,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这个规定显然不友好,谁都追求更好的权利,为什么不能公平竞争?当外部环境无法改变时,学生们只能改变自己,调剂马上开始,学生们要好好调查,充分了解招考信息,有最好的归宿,以上就是有些院校只是二本,考研调剂却只要211本科,合理吗。

太虚

考研之后报考国网,你需要知道的几点

转眼已经十二月末了,这个月对于很多2021届毕业生来说,有两次重大的考试——国家电网第一批次考试和研究生考试。目前国网第一批次录取通知已经基本都出来了,恭喜成功入职国网的考生。准备考研的小伙伴在经历过紧张的备考之后,也将在本周迎来考试。虽然说不管结果如何,只要努力过,就不要留有遗憾。但是结果也是很重要的,准备的充分的同学,固然值得恭喜,但准备的不充分的同学,也不要放弃希望。考研or国网?相信对很多同学,尤其是电气专业的同学来说,当初在决定考研还是考国网的时候,都面临过艰难的抉择,毕竟精力有限,并且考试的科目也不一样,复习了一个就没有办法复习另一个。选择考研的同学考虑到的是以下几点:1.延缓就业压力,推迟就业期的到来;2.提高自身学历,增强就业竞争力。但是选择考研同样面临以下几点弊端:1、研究生毕业之后,就业压力仍在,此时学术研究层次更高,就业面也相对更狭窄,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此时已经很难放弃本专业,如果只是为了推迟就业期的到来,那么研究生毕业之后的压力只会增不会减。2.考研真的很难,在教育部公布的信息中,2021年考研的人数达到了377万。2020考研报名人数为341万人,相比较之下,2021年又增长了36万,再创历史新高。再看2019年的考研报名人数为290万,2018年的考研报名人数为238万,近几年来看,考研人数逐年增长,创新高,且增幅较大。面对这个考研人数,今年考研的你是否感到亚历山大?对于一些目标清晰合理、学习能力很强、心态良好、执行力强的同学,考研上岸只是顺水行舟的事情。而对于大部分同学,考研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对考研没有把握的同学,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没有制定详细学习计划2.复习的不够充分,目标不明确,3.没有把握好复习重心。考研党已经快要解放了,不管结果如何,决定权在自己手中,是在学校等着毕业呢,还是给自己多一条出路报考国家电网?虽然考国家电网的竞争压力同样存在,但不会出现极端的情况,而在考研当中100:1的报录比屡见不鲜。今年的国网考试虽然难度比去年有所增加,但是分数线也有所下降,在今年的电工类本科考试中,电路占比最高,占总分值的32%,电机学的占比也有所增加,但是同时继保占比和难度也有所下降国网第一批次的考试时间跟考研时间有所冲突,但是第二批的考试时间在三月底四月初,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复习,所以对于这次考研没有把握的同学,选择国家电网第二批次的考试也是明智之举,毕竟国家电网的专业课难度比考研小很多。另外担心第二批次招聘人数太少的小伙伴,可以参考一下下面这张往年二批次招录比的表格,入职国网的机会还是很大的。所以对于考研没有把握的同学来说,电网当然是最好的就业方向。既然已经错过了第一批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能放弃第二批这最后的机会呢?毕竟国网只招收应届生。而对于电气类的同学来讲,国网二批次当然是首选。第一国网考试公平公正,有明确的考试大纲,通过率对于考研来说相对比较高。第二国网录取的机率相对较大。第三国网的录取专业与学历更广。第四国家电网属于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报考考生只要通过所有考试,就可以成为正式编制员工,不仅享受很多优越的福利待遇,而且拥有良好的发展空间。第五考研可以每年都考,进入国家电网工作后还可以工作中考,但是国家电网只招收应届生,如果没有及时考国网后期又没有考上研究生,那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另外准备考二批次的小伙伴千万不要抱着时间还早先松懈下的心理。现在距离二批次差不多还有4个月的时间,除去过年的时间学校上课的时间我们的备考时间真的所剩不多了。机会是为有准备的人准备的哦!

而侈于德

两所大学录取分数线相差不大,985和211,该如何选择

两所大学录取分数线相差不大,985和211,该如何选择,事实上,这个问题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的。兰州大学是985、211、一流建设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是211所一流学科建设大学,因为两所大学的等级不一样,所以录取线的差距不大,是地理位置的原因。兰州大学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近年来有很多老师向东南沿海寻求发展,优秀教师流失,优势学科受到冲击,学科实力下降,而且地理位置偏僻,有些优秀的学生不想去兰州大学,导致兰大学的录取分数比较低。不过,兰州大学毕竟是985所大学,学科实力还是比较强的,兰大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养学科,35个省级重点学科,优势学科:草学、民族学、数学、物理学、化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生物学、公共管理。武汉理工大学虽然不是985所大学,但是理工科的实力很强,学校有4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材料学专业、工学、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和工程是这所学校的一流建设学科。武汉理工大学有9个国家重点学科,其中材料科学和工程、船舶和海洋工程是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二级重点学科有七个,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武汉理工大学的材料科学和工程被评为A+、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设计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的实力也相当强,另外,从就业率来看,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6.42,全校就业率为97.01,兰州大学2018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86.18,就业率为89.93,由此,武汉理工大学占据着地理优势和专业优势。作为湖北的考生,这两所大学之间怎么选择?首先考虑地域,自己喜欢武汉?还是兰州?另外,考虑到专业问题,如果喜欢理工科专业的话,毕业后打算就业,武汉理工大学是理想的选择。第三,考虑今后的学习,如果将来要考研究生的话,我会选择兰州大学,毕竟兰州大学是985所大学,自主选考招生学院,保研率也比较高。对于两所大学录取分数线相差不大,985和211,该如何选择,这个话题,你是怎么看的呢?可以在下方表达出你的看法。

去兵

“双一流”倒计时!高教洼地,正在强势崛起!

提起高等教育的“四大洼地”,大概能脱口而出:两河+两西(河北、河南、江西、山西)。而其中最负“盛名”的恐怕还是河北,在人才只出不进的无奈局面下,它已经进一步塌陷,堪称一块“盆地”了。01、应试教育“硬核”,高等教育“断电”要说河北培养人才的先天资质欠缺,绝对有失公允。纵观全国,在高考中保持常年领先的,是远近闻名的“衡水中学”,没有之一;除了这支“清北后援队”,以石家庄二中、正定中学为代表的一批种子选手也实力超群,这一点,做过模拟题的都心照不宣。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应试教育如此“硬核”的大省,到了高等教育阶段却突然“断电”,黯然失色。目前,整个河北仅有一所“双一流”高校——河北工业大学,还因其校址在天津,带走了不少人气。再看省内领头羊燕山大学、河北大学,虽说实力不俗,但受限于不在省会、资源分散,大多徘徊在100-200名,只能成为众多本省学子的备胎之选。许多踩在一本线上的考生都表示,即使分数够用,也会优先考虑南方的二本。同样是高考生源质量出众的省份,江苏和山东就没有如此困扰,K12能顺利衔接到高等教育阶段,中学和大学发展实力相匹配,省内学子往往是能留乡肯定不外出,人才内循环在初始环节就有保障。总而言之,好大学少,想上“双一流”只能走出去,这就给了其他地区“掐尖儿”的机会。换句话说,从上大学这个阶段开始,河北的潜在优质人才就开始外流了。被迫将“潜力股”拱手相让,自己的发展受到制约,别省却占据了高点,里外里双倍损失。02、从王者到盆地,究竟经历了什么河北高等教育资源稀缺的确属实,但它今天的尴尬处境并不是天然的。往回追溯历史便可知,曾经的河北也是高教富饶之地。新中国成立初期,河北的高等教育可谓“王者”水平:现在的西南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甚至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从根源上都与河北相关。以一流学科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为例,虽然现在坐落于成都,但其前身是1896年的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中国第一所工程教育高等学府),以“唐山交大”、“唐院”之名享誉中外。不过好景不长,1964年,学校整体搬迁至四川,并于1972年更名。至此,这所“根正苗红”的河北名校告别了燕赵大地。而在残存资源基础上重新搭建的唐山学院,只能远远地望着母体学校大红大紫,默默接受无名之辈的苍凉。无独有偶,华北电力大学的经历也大体相似。几经周折后,原本1995年确定校本部设在保定、分校区设在北京,却无奈2003年随着直属单位的变更,角色对调。这样一来,河北在学校发展过程中逐渐丧失了话语权,保定校区也慢慢变成“小透明”般的存在。这两所大学的先后离去,大概是河北为他人作嫁衣的缩影,也是其被釜底抽薪后青黄不接、最终走向“盆地”的必然结果。此外,由于身在京津冀经济圈之中,河北很难做自己。现在一提河北,马上联想到的永远不是省会石家庄,而是北京、天津。夹在首都和直辖市中间,河北非但没有实现一体化发展,反而成了“大梦想家”们过渡的寄居地。河北人对家乡归属感不强,拼命往北京挤;外地人更是印象模糊,唯一在河北的理由也仅仅因为燕郊是北漂的绝佳落脚点,晚上住在河北的房子里,心里还惦记着怎样早日实现“新北京人儿”的愿望。03、为了生存,人才选择“远走高飞”当然,除了北京,天津也是河北毕业生的优选去向。天津的河北工业大学自不必说,每年一半以上的河北省生源中,大多驻扎在津;就连河北大学、河北师大等学校也是如此,河北出钱培养的自家生源,选拔的优秀人才,毕业了却纷纷跑到天津。而那些原本就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求学的人才,回到家乡的更加屈指可数,留在他乡发光发热是大概率事件。除了资源吸引力不足,人才选择“远走高飞”的原因,还是离不开现实的生存问题。“拿着三四千的工资,受着一万五的房价”,这是一位塔友的自嘲,也是河北“打工人”面临的真实现状。在河北,无论你是在高校工作,还是捧着公务员的“铁饭碗”,抑或是奋战在企业,每月基本都是那几千块的收入。对于笃信“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的年轻一代而言,与其坐等入不敷出,还不如出去寻找更多翻盘的可能。当然,还有一小波本愿意建设家乡的河北人,因为出尔反尔的人才政策彻底伤了心:早前青塔人才推送过这个被吐槽为“名校洼地”的省份,请别再让人才失望,文章中提到“名校英才入冀计划”明确了凡满足指定55所大学、教育部确定的重点学科的优秀毕业生都能领到每人每月1000元,发放期限为到河北工作之日起5年内。但实际操作起来,由于单位指标分配问题,承诺的补贴并不一定能拿到手。待遇一般、政策水分大、资源平台也不占优势,再加上旁边京津两个人才高地挺立,留不住自己人,更吸引不了外来人,就是意料之中的了。照此发展下去,人才只出不进的恶性循环势必将导致河北的竞争力继续断崖式下跌。04、转机出现,雄安能否撬动整个河北?我们看到的河北显然有点弹尽粮绝、失无可失的意味。而正当所有人都认为这个“钢铁”巨人终将跌落谷底之时,一个大转机悄然出现:2017年4月,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正式设立,由河北省直接管辖。这样的重磅消息一出,不仅使得河北有机会高调重回大众视野,更为重要的是,强势唤醒了其东山再起的希望。虽然雄安新区的启动建设,意在缓解分担首都的部分功能压力,但实际上也打通了北京和河北的血脉。这一点,在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上最先体现。2018年《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指出:重点承接著名高校在新区设立分校、分院、研究生院等。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培育一批优势学科,建设一批特色学院和高精尖研究中心。打造知识溢出效应明显的大学园区。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新区办学,以新机制、新模式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雄安大学,统筹科研平台和设施、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中心资源,构建高水平、开放式、国际化高等教育聚集高地。自从文件推出,已有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在内的10多所名校向雄安新区抛出合作的橄榄枝。未来,随着雄安新区的快速发展,预计还将有一大波双一流高校布局于此。很难想象,昔日卑微到尘埃里的河北,今日竟然因雄安的崛起、因顶尖名校聚集,而与杭州、青岛、深圳齐名,并称为高教“四小龙”。的确,雄安新区横空出世,使得河北有了做自己的新支点。但是否能借此乘势而起,还要看整个河北自上而下的信念感和执行力。目前,能看到的是“力争通过3-5年建设,确保燕山大学达到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水平”的发展大计。未来,期待看到更多魄力和胆量。摆脱“洼地”之名,急需人才和资源,而这一切的背后,还需要一个坚定不移的底层逻辑来支撑,那就是“改变的决心”。或许是从人才政策的言而有信做起,或许是从切实提升事关生存的待遇做起。

龙斗士

考研率最高的八所院校,都是考研神校,双非院校中的实力派

现在报考研究生的人越来越多了,但是,不出名的学校的毕业生占了绝大多数,很多人都想通过考研究生来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但是,一般的非学院学生比985、211更难,因为没有保险研率,所以就看各人的本事了,但是,大学的考研率也能看出这个学院的大学院考试的实力,接下来就介绍一下考研率最高的八所院校,都是考研神校,双非院校中的实力派!曲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创立于1955年,1981年,山东省人民政府作为重点建设的六所学校之一确立,学校是一所非常有特色的师范大学,虽然排名不高,但很有名,很受当地人的欢迎,学校的研究生考试率也很高,达到了25.73,这个研究生考试率是超越了很多实力的有名大学,这也和学校独特的优秀学风和良好的学习氛围密切相关。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在河南新乡市,学校的前身是1923年创立的中州大学和1951年创立的平原师范学院,现在的学校是由哈姆省政府和教育建造的,作为同一师范大学,学校的评价不是很大,但也得到了当地人的认可,在学校每年考研究生的人很多,研究生考试率也达到了23.66,继曲阜师范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学校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莱阳农学院,01年创立青岛校区,07年更名为现在,学校地址改为青岛,现在有青岛和莱阳两个校区,学校迁移后也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学校的研究生考试率达到了22.77%,这说明学校的学习氛围也很好,促进学校的发展。济南大学济南大学是山东省政府和教育共同建设的综合大学,前身是1948年设立的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2000年与济南联合大学合并成立济南大学。聊城大学聊城大学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02年山东大学堂内设置的师范馆,1970年迁移到聊城,2002年更成为现在的名字,作为百年老校,学校历史悠久,学风优良,为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学校的研究生考试率达到了21.97。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原本是直属国家化工部的,现在是省重点建设高中,前身是1950年创立的沈阳轻工业高级职业学校,学校在国内首次设立了橡胶专业的高等学院,现在在学校有五个校区,学校的保研率是21.72。烟台大学烟大也是山东省非常有名的省级重点大学,国内离海最近,海岸线最长的海滨大学,值得和喜欢海边的朋友一起参加考试,学校的起点也非常高,创始以来就有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共同支持,这也推动了学校的发展,2018年研究生考试数据中,学校的研究生考试率也达到了20.69。燕山大学燕大的名声也比较大,在全非学院中,排名也非常靠前,作为曾经有名的“机器四小龙”之一,在工科上一直有着很强的优势。以上就是考研率最高的八所院校,都是考研神校,双非院校中的实力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