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调剂更新,等离子体物理在多所985有调剂名额,原因竟然是这些费直

调剂更新,等离子体物理在多所985有调剂名额,原因竟然是这些

笔者今日再次整合调剂信息(信息汇总见文末),看见等离子专业在多所985大学都有调剂名额,其中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首的985高校招收相关专业将近30人,并且要求研究生的调剂分数只有310分(考研总分500分)同时单科分数还低。更加令小编惊奇的是等离子体物理这个专业在中科大是国家重点一级,学科评级达到了A++,那么接下跟小编来了解这当中的原因。等离子体物理专业应用过于高端,应用性不强对于理工科生来说,专业是他们在社会上的立足之本,学校的排名高只是他们锦上添花的一种。首先先了解等离子体物理专业:它是研究等离子体的形成及其各种性质和运动规律的学科。宇宙间的大部分物质处于等离子体状态。这个专业就是对等离子体这一物质状态的研究。虽然说半导体物理和等离子体一样,也是研究物质的,但是半导体物理的应用很广泛,我们熟悉的芯片制造设计就和半导体物理有很大联系,甚至说半导体物理是芯片制造设计的基础。相信大家看到这里,我们就应该知道等离子物理这个专业是多么的高端,我们选择专业是希望能在社会上找到工作,社会上需要的是你专业的应用型强,才能为公司和机构赚取利益。小编通过以上原因分析,想和大家分享下:985高校考研难,但是也可以捡漏。985高校考研难度大,使得许多考生望而却步每年985高校高考的录取率也就1%到2%,从高考来说就能知道其考上的难度之大。再说考研985的难度吧:推免,参加夏令营,保送就把许多的名额给占了,留给考生的机会着实不多;再来说说,笔试难度:有些985的官网上没有历年的真题,真题就连找都找不到。同时笔试专业课多,清华有些专业笔试五本书;最后说说复试难度:虽然说,现在复试都在尽量公平公正公开,但是自己本科学校背景难免会被歧视,其次是复试专业课类目多和初试专业课完全不同,面试有些专业上机器操作,考查你专业的全面性,可想而知985高校考研难度有多大。单兵作战,考研信息收集不足,错失“捡漏”985高校的机会34所重点985高校,包含了成千上万种考研专业。单单靠自己的个人能力去搜集信息,再加上自己的搜集信息的手段单一,很难说自己不会遗漏了一两所985高校的一些专业。但是并不是说985任何专业都是一志愿报满的,每年都会有985高校出现调剂名额。这时候就需要展示你收集信息的能力了,我们可以重点关注考研机构老师的动态,因为他们花了十几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就做考研这件事。你也可以和身边考研同学多交流共享信息,总比自己单兵作战强。还有些985高校招收研究生是新设的专业,这个也是你捡漏的好机会。今日调剂信息汇总表如下图图片信息来源于小木虫明日调剂信息继续更新,我们不见不散!我是一苇,关注教育动态,分享教育感悟。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见湿灰焉

三年发16篇SCI,应届硕士生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 网友:未来可期

“应届硕士毕业生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近日这样一则消息将国内学界目光再次投向西部学术重镇西安交通大学。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西安交大新闻网9月2日在《身边交大人》栏目刊文《孙光宇:发表16篇SCI,我用了三年》介绍:孙光宇,钱学森学院院友,电气学院应届硕士毕业生,被电气学院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在Physical Review E,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Plasma Source Science & Technolog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8篇(均在学校“最具影响力期刊”目录)、EI会议论文4篇,另以其余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8篇、EI会议2篇。获得西安交通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国家奖学金2次、高电压技术专业“严璋”奖学金和“远东”奖学金、电气学院年度人物等奖项。目前,孙光宇已被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瑞士等离子体中心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并获得全额奖学金。在这篇文章中,对于孙光宇发表16篇SCI的经验做了总结。第一点是“始于模仿,成于创新”:以第一次发表论文的经历为例,孙光宇分享了做科研的一般的流程。他第一次科研的研究方向是导师确定的,对于这个方向他所在的课题组已经发了不少论文,他要做的是通过编程将其复现出来。在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后,他找到了跟该课题紧密相关的十几篇论文。精读论文后,通过模仿前人的做法,他尽可能做到对之前研究的复现。“对刚开始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来说,模仿是很重要的过程。我们很难一开始就能够创造一个全新的体系、全新的技术,但通过一些模仿和复现性工作就会发现前人的研究并不是很完善,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就可能会有新的成果,并写成一篇论文发表出来。”第二点是“无人迹处,最有奇观”:谈及自己科研方法时,孙光宇表示,研究方向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领域做研究,就会发现自己能想到的点子别人在好久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其实科研就像是在挖金子,如果在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研究,便会比较容易发现金子。同时,科研方法也很重要。要能够分辨清楚哪些是值得花时间去做的事情,哪些是马上就要解决的问题,哪些是不太重要的细枝末节。当然,努力也很重要,但是因为科研工作者都很努力,相比之下研究方向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三点是“石以砥焉,化钝为利”:在这三年的科研经历中,最令孙光宇难忘的便是第一次投出的论文因不够成熟而被拒的经历。在沮丧了一小段时间后,他认真地分析总结了论文被拒的原因,并加以改正。因此,这第一次论文投稿被拒的经历也成了唯一一次。“科研带给人的感受是复杂的,偶尔也会因为暂时的瓶颈而感到迷茫,但更多的是出了研究成果之后的喜悦,一作论文发表后的激动,以及对能在更高一级期刊(如Nature, Science)上发表的期待。”另外,文章介绍称,对于大学要如何度过,孙光宇认为本科期间主要是要打好基础,没有必要太早确定以后工作的方向,因为在大一大二时期很难有这种判断能力。但是方向一旦确定好了以后,就应该一直往前走。“希望钱院的学弟学妹们找到自己擅长且感兴趣的领域,并坚持走下去;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少一点从众,多一点思考。”对于今后的发展,上述文章透露,受钱学森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的影响,孙光宇计划在瑞士读完博士就回母校任教。“我认为我们青年无论在国外深造多久,都应该回来报效祖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三个面向’,这要求我们青年要有大局观,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将个人奋斗汇入时代进步大潮,在新时代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孙光宇在读研期间就已崭露头角。西安交大电气学院官网2018年11月曾刊文《2018电气学院“研究生科研学术先锋论坛”圆满举办》介绍:“求实创新,知行合一”研究生标兵孙光宇同学分享了自己的研究经历和心得。首先,他对科研给出定义,科研就要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勇于突破固有思维,大胆寻求创新。孙光宇同学认为科研不仅仅需要时间的付出,更需要方法论的转变,在实验时难免会出差错,要正确的分析错误,负面结果是成功的关键。而耗费时间的完美主义是不可取的,他建议同学们应该合理规划时间,多读文献,注意理论和时间的结合。网友评论SCI论文,是指被SCI(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即科学引文索引所收录的SCI期刊上刊登的学术期刊论文。我国民众对SCI论文概念模糊,小部分民众误认为SCI是一本期刊,此期刊由南京大学引入并成为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学术评价和奖惩的一类刊物。(原标题:三年发16篇SCI,这名应届硕士生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来源:综合澎湃新闻、网友评论、百科流程编辑:TF017

鼻涕虫

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学院等离子体物理2021年考研经验和备考指导

一、关于择校和定专业对于还在纠结是否要考研的同学,因为每个人的情况各不相同,希望你能够想明白考研到底能够给你带来什么,想明白如果没有考上你是会直接工作还是继续二战,我觉得只要你能够想明白这些问题,我相信你就能做出最适合你的选择。如果你是想求稳就不要选分数线太高报考人数多招生又少的学校,数据要多看看。历年的招生数据在研究生院和考研文库都可以查到,建议大家择校的时候可以参考一下。二、考研初试经验英语:记单词我是用的“墨墨背单词”,我很少用专门的时间来背单词,一般都是吃饭的时候或者是放松休息的时候抽空看看,把每天规定的数量背完就好了。英语我没有做过模拟题,全部都是做的英语一和英语二的真题,做真题的过程中最好留出来2-3年的真题不做,到最后的阶段作为检验的卷子。我在10月之后每周都会写一篇大作文,然后和研友交换着改。后面的时间用得比较少了,主要是作文和单词。思想政治理论:当时我简单了解了考研政治的大致内容后,就开始刷题。我买了政治相应的书,了解了历年政治的出题技巧,就不断地刷题了。选择题我是做的市面上的政治卷子,大题我看的是肖四和肖八。前期是只学习选择题,最后20天才开始大题的学习。但是现在的考研政治已经不是简单背诵一些模板就能解决的,它需要你能灵活地运用。并且政治的审题非常重要,平时可以看一些大题,想想出题方向。最后,真诚建议政治不要开始得过早,没有必要。专业课说一下专业课的参考书目:601数学物理方法:《数学物理方法》(第二版),编者:王友年,宋远红,张钰如,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数学物理方法》(第四版),编者:梁昆淼,高等教育出版社。806 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2017年第三版),编者:宋鹤山,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量子力学导论》(第二版),编者:曾谨言,北京大学出版社。再讲一下复习方法:我的专业课复习主要是跟着新祥旭来的,首先是跟着新祥旭的学姐学长过一遍教材,这个阶段主要是熟悉一个大概的内容,学姐学长同时还会给你讲一下重难点。第二遍就是结合真题和习题进行记忆和练习,对每一个定理和方法可以熟练运用,比如傅里叶变换,直角坐标系中的分离变量(傅立叶级数)法,贝塞尔函数等等,都属于重点。建议大家自己要多动手写,有疑问及时找学姐学长答疑解决。个人在专业课复习方面是按照学姐学长的规划走的,所以没有走什么太大的弯路。三、小结考研,苦,但明天一定会比今天幸福!不是因为做不到而没有信心,而是因为没有信心所以才做不到。大家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加油!

迷途狗

他读研3年发16篇SCI!西安交大直接发他博士证?

从小学二年级跳到小学六年级,这叫聪明。从初中三年级直接参加高考成为大学生,有人叫“神童”。那硕士读着读着毕业了,却要被人建议授予博士学位,这叫什么?近日,“西安交大应届硕士毕业生被建议授予博士学位”这一话题登上知乎热搜,讨论热度达到857万。超模君大眼一瞪,三年发16篇SCI!这位仁兄,要不要这么强?孙光宇仁兄大名孙光宇,是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学院院友,电气学院应届硕士毕业生,就读于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专业。他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器工程专业,参与了中法工程师项目,获得法国高等电力-巴黎中央理工学院与西安交大双学位。回国后就一直从事真空沿面闪络与低温等离子体的科研工作。在三年硕士学习期间,他以第一作者在Physical Review E、Applied Physics Letters、Plasma Source Science & Technology 等各大专业期刊发表SCI论文8篇、EI会议论文4篇,并在会议上发表学术演讲。另外,他还以其余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8篇、EI会议2篇。孙光宇部分论文除此之外,他参加过在广州举办的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ical Materials and Power Equipment(ICEMPE) 会议与德国 Greifswald举办的28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Discharges and Electrical Insulation in Vacuum(ISDEIV 2018)会议。他还曾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PPPL)的Igor Kaganovich博士, Alex Khrabrov博士合作进行强电子发射对射频等离子体作用的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并撰写论文。孙光宇还为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Plasma Source Science & Technology, High Voltage 期刊担任过审稿人,共审稿3次。在西安交大期间,孙光宇先后获得“优秀研究生标兵”、国家奖学金2次、高电压技术专业“严璋”奖学金和“远东”奖学金、电气学院年度人物等奖项。目前,孙光宇已被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瑞士等离子体中心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并获得全额奖学金。在今年6月份,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在2021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43名,是一所世界顶尖的理工院校。图片来自泰晤士高等教育争议单看上面的成就,16篇SCI,可能够某个博士毕业4次了。这个消息在微博上一爆出来,引起了大量关注,网友们纷纷膜拜。但是,超模君注意到,在知乎上,更多的则是“摇头”。这个摇头不全是怀疑孙光宇论文“灌水”,而是不赞同破格授予孙光宇博士学位。相对比较理智的分析对于那些怀疑孙光宇论文“灌水”的网友,很简单,找个懂行的读读,超模君把论文链接放在文末了。另外有些网友听到他一年发表16篇SCI后,更加疑惑了。不是说论文发表周期长吗?他是怎么做到平均一年5篇的?快来看看孙光宇这篇一作论文“时间点”。2019年9月2日收到初稿2020年1月5日收到修订稿2020年2月12日接受2020年3月4日发布这样一看,发表一篇论文耗时挺“正常”的。想要一年5篇,除非他把精力同时用在两篇论文上。但是,如果他的论文20多天就能被接收呢?2018年5月28日收到初稿2018年6月21日接收2018年7月5日发布科研其实,孙光宇的论文并不是次次都能顺利发表。他第一次科研的研究方向是导师张冠军确定的。关于这个研究方向,孙光宇所在的课题组已经发表了不少论文,而他要做的,就是通过编程将其复现出来。谈到这段经历,他说:“对刚开始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来说,模仿是很重要的过程。我们很难一开始就能够创造一个全新的体系、全新的技术,但通过一些模仿和复现性工作就会发现前人的研究并不是很完善,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就可能会有新的成果,并写成一篇论文发表出来。”图片来自西安交大官网可他第一次投出的论文却因为不够成熟而被拒绝了。孙光宇因此沮丧了一段时间,但他很快就从中总结除了论文被拒的原因,并加以改正。这是他读研后第一次论文投稿被拒,但也是唯一一次。“科研带给人的感受是复杂的,偶尔也会因为暂时的瓶颈而感到迷茫,但更多的是出了研究成果之后的喜悦,一作论文发表后的激动,以及对能在更高一级期刊上发表的期待。”孙光宇说。写在最后很快,孙光宇就要前往瑞士攻读博士学位。他计划在瑞士读完博士后回母校任教。“我认为我们青年无论在国外深造多久,都应该回来报效祖国。”孙光宇论文: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Guangyu_Sun9知乎图片文章链接:https://www.hu.com/question/419679868/answer/1458885780

休休有容

袁承勋:潜心等离子体研究

黑龙江日报10月24日讯 从2011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任教至今,80后教师袁承勋用突出的科研成果和优秀的教学成绩表达了他对这片黑土地的热爱。袁承勋以“等离子体与电磁波相互作用”为主要研究方向开展基础研究,这对解决某些重大领域中的基础物理问题有重要意义。袁承勋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项目等,他积极推动学校等离子体物理学科的发展,协助引进短期讲席教授,近三年时间邀请超过50人次的国外专家、青年学者及研究生来华进行学术交流。2018年袁承勋承担的一项科研项目,从获得经费到结题只有半年时间。虽然前期已经开展了大量实验工作,但还达不到拟定的技术指标,为了达到指标,袁承勋与组装组内的研究生日夜连续奋战,终于在最后结题时间前完成了原理演示验证工作,通过了项目鉴定。在高质量完成科学研究项目的同时,袁承勋还承担大量的教学工作,作为物理学院的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袁承勋年均讲授140学时。由于项目需要,他每年去北京不下20次,很多时候会与教学任务发生冲突,但他始终坚持协调好教学与科研。为了及时回去给学生上课,他经常是早班机从哈尔滨出发,末班机从北京返回。袁承勋所指导的研究生团队曾获得校“第五届研究生十佳团队”。“从2000年来哈工大读本科开始,到现在已经有19个年头了,黑龙江是我的第二个家乡,我热爱我的工作,也热爱这片黑土地。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坚持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努力工作,为学校发展和龙江振兴发展贡献力量。”袁承勋说。

存形穷生

考研成绩还未公布,哪些高校就提前放出调剂信息?怎么看待调剂?

本文全网版权保护,违规转载洗稿必究!文|冷丝栏目|丝说考研每年考研初试刚过,部分高校就会通过各种渠道放出调剂的信息,它们为什么这么早就公布研究生调剂信息?考研党又该如何处理这些调剂信息呢?其一,哪些学校和哪些专业已经放出了考研调剂信息?包括一些实力很强的名校也公开了考研调剂信息,部分信息值得考研学子重点关注。哈尔滨工程大学比较著名的高校相关调剂信息有这些:山东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接受调剂研究生;华中师范大学的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技术)招生接受调剂研究生;北京工业大学激光工程研究院"3D打印中心"招收调剂研究生,课题研究方向为金属3D打印,即金属增材制造;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动力装置电控技术研究所招收调剂研究生,招生专业是轮机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等动力机械类以及船舶类相关;河北大学物理学院等离子体物理专业接收物理类调剂生,主要研究方向有等离子体中的非线性过程、等离子体光谱、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及应用等。河北大学其他一些热门的高校也公布了考研调剂信息:天津工业大学有气体膜分离研究发现接受调剂;上海电力大学的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工程专硕和物理学,上海电力大学招生量还比较大,接受调剂的数量也非常大;西南科技大学的环境科学专业接受调剂;中北大学的化学工程专业接受调剂。其二,为什么这么早就提前放出考研调剂的信息?考研调剂其实就类似于高考招生中的招不满所采取的“征集志愿”办法,即报考的人数少,该专业没办法招到满足条件的考生,无奈之下只能采用调剂的方式。华中师范大学这么早就放出考研调剂的信息,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招收学校满意的考生,尽早让考生有所准备,说白了就是“抢人”。所有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名额都是提前报批的,也就是在考研报名之前就已经公布,当报考人数略微超过招生实际人数,或者是不足时,最终的结果必然是,该专业到时候就招不满。按照教育部要求,如果连续2-3年招不满,该专业就会被停招研究生。而这个结局是每个学校都不愿意看到的,无奈之下,高校只能尽力提前告知调剂信息,以免在未来的招生中落于下风。山东大学同时,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复试名额必须大于过线人数,最少也要按照1:1.2的比例确定复试名额。即使过线名额与招生名额相等,也必须接受调剂,达到就要求的复试比例才能展开复试和招生工作。所以,在很多高校,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出现了,假如报考人数不多,学校就会要求研究生入学初试评阅教师降低阅卷标准,尽量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之下提高考生专业课分数,尽量让更多的考生达到教育部的统一录取线。其实,即使参加考试的人数多,部分学校也会对阅卷采用宽严相济的方式,以免过线人数不够而需要接受调剂。其三,考研党该如何看待研究生调剂呢?部分高校接受调剂,原因是多方面的,报考人数少只是其中的主要原因。天津工业大学比如,部分高校有新增的研究生招生专业,知名度不高,报考的人当然就少了;还有的高校采用“宁缺勿乱”的严格标准,阅卷工作非常严谨,这样就会造成考研专业课分数低,以至于达不到国家线,接受调剂就在所难免了。因此,冷丝认为,接受调剂的学校和专业并不意味着就是不好的大学和实力不强的专业,这个还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刚刚更名成功的上海电力大学那么该如何处理这些考研调剂信息呢?你如果是实力不错的考生,比如报考的是34所自划线高校,初试成绩不错,你当然可以挑选调剂中那些好的高校和好的专业,你如果个人实力一般,又不想“二战”考研,那就迁就一下吧,挑个自己不太讨厌的调剂学校,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本文全网版权保护,违规转载洗稿必究!敬告|冷丝所有文章首发『』,如有错漏和最新信息,作者将在评论版块及时更正和补充,也请网友批评指正,谢谢您!同时严正声明『非法转载必究』。

学霸晒2020考研初试成绩:我先亮为敬,录取线你们随便划

2月10日,是很多省份很多高校原定公布考研初试成绩的时间,然而受疫情的影响,多数省份都延期到2月20日后才公布,还有一些省份比如湖北省,直接通知延期公布成绩,直到高校正常开学。不过,也有个别省份的高校按期公布了研究生考试初试成绩,比如辽宁省。比如:大连海事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大连大学、大连工业大学、辽宁科技大学、沈阳化工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沈阳理工大学、辽宁科技学院、大连医科大学等辽宁省属高校,在省招生考试办的部署下,于2月10日中午12:00点开通了初试成绩查询。往年,考研成绩一出来,大家都会纷纷晒出自己的成绩,而今年春节,大家被新冠病毒折磨得够呛,成绩一出,大家更是急不可耐地要把自己的情绪晒出来。考得不太好的,心情难免有些忐忑,把成绩发到网上可以找找安慰,考得好的,虽然也想低调,可惜实力不允许。昨天,就有几个网友晒出的成绩将众多考友们镇住了,大家纷纷留言:吸吸吸。一个匿名网友跨专业考新闻与传播专业,17年一战,进复试后被刷。此后,他并没有选择立马二战,而是先工作了两年,同时利用这两年时间精心准备,今年争取一考即中。而最后的成绩也没有让他失望。他的政治81分,英语80分,专业综合131,专业基础114,总分达到406。由于是跨考,专业基础分数略低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关键是英语和政治,都考出了令人信服的分数。2019年,大连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录取线是362分,小科线55,大科线85。今年随便怎么划,这位考生都将昂首进入复试,而且,应该也是数一数二的成绩。另一个网友是大工本科,考的是大工等离子体物理,虽然这位网友一直在低调地说自己没有什么特别的复习经验,但他的成绩让很多网友怀疑人生。政治83,英语73,数学二144,量子力学141,总分441分。如果说量子力学是他的本专业,考这么高可以理解,为毛数学二还考这么高啊。难怪大家都说,数学物理是一家,确实是一家,但都是学霸家的。只能说,这样的学生当年没保研可惜了。当然,还有不少网友也晒成绩,有380多的、390多的,也有370多觉得忐忑不安的。而更多还没有得到成绩的网友们现在就只有羡慕和祈祷的份。也有准备参加2021年考研的网友在后面留言求助,希望能学两手诀窍。其实呢,考研还真没有什么特效药,从几个学霸的回复来看,他们使用的学习辅导书也各不相同,学习方法和学习节奏也不一样,所以,考研归根结底还是自己的事情,如果真有什么诀窍,那也无外乎下面两点:第一,是认清自己。能力强基础好的,可以填报好的的高校,也可以晚一些准备,而能力弱基础差的,不要好高骛远,而且要尽早准备。考研学校选择是个关键,学校的好坏决定后面有几个零,但考上了前面才有那个1,考不上,全都是零。第二,找准方法,坚持下来。没有那个辅导机构是万能的,也没有哪种方法是无敌的,关键是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辅导书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一个网友就说,他学英语,一天一篇阅读,一句一句地抠,通过阅读把单词、语法、写作全都搞定了,但可以说,这种方法大多数人不会用。所以方法,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能够坚持下来的才是最有用的。最后,过几天成绩都会全面公布了,希望所有人都能拿到让自己满意的成绩,至少,对得起自己的那份努力。至于是否能进入笔试,是否能最终被录取,我们只要尽力而为就好了。

赵籍

研发世界首套,拥有多个国内唯一,华中科大在此领域坐拥顶尖实力

11月30日,由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院牵头,华中科技大学与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国网温州供电公司和紧水滩电厂共同完成的世界首套柔性励磁系统在温州百丈漈电厂并网成功,并在完成72小时试运行后正式投运。柔性励磁系统,又称为全控器件励磁系统,是一种基于大功率全控器件变流技术的新型励磁系统,在保证现有励磁系统功能的同时,还可以直接向发电机机端注入无功,从而实现快速无功支撑、提供双阻尼通道,而且还能提升故障时强励能力,因此在增强电力系统稳定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全控器件励磁系统由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学院教授毛承雄团队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学校目前拥有我国最早的两项全控器件励磁系统发明专利(电压源型ZL200910061371.X和电流源型ZL200910061370.5),并获2013年第41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Inventions of Geneva)金奖。十余年以来,华中大开展了全控器件励磁系统拓扑结构、数学建模、增强系统稳定性机理、以及双阻尼通道协调控制理论等研究,并进行了数字仿真和动模试验验证,在IEEE Trans.、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等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了系列论文,培养了多名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该项研究工作先后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项目等支持。始建于1952年的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前身是华中工学院电力系。华中大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是国内电气工程学科领域实力最雄厚的教学科研单位之一,2016年中国成为"华盛顿协议"(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正式成员国后,学院当年即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学院的电气工程一级学科是国家"985工程"建设学科,2017年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学科,在教育部历轮一级学科评估中均名列全国前三,获评A。同时还是首批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建有教育部确定下设的全部5个学科方向,其中: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均为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和电磁理论与新技术(含高电压与绝缘)为特色学科。主要研究方向覆盖了电能生产、传输、应用、变换、检测、控制和调度、管理等的全过程。2019年完成电气工程学科国际评估,评估结果显示学院的电气工程学科位于世界一流学科行列。今年10月发布的软科2020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华中大电气工程排名全国第3位。学院以国际一流电气学科方向为参照,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开辟了一批新兴前沿学科方向,如:电能存储、脉冲功率、脉冲强磁场、磁约束聚变、等离子体医学、加速器及应用、先进电工材料与器件等,形成了国内研究领域较宽的电气工程学科。华中大电气学院还具备国内电气学科最完备的科研创新平台。拥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各1个,以及1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其中: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是国内电气工程学科唯一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进入国际顶尖的脉冲强磁场装置行列;拥有国内高校唯一的大中型托卡马克J-TEXT,是教育部认定的磁约束聚变人才培养与基础研究基地;拥有国内高校唯一的新型电机国家专业实验室,建设有包含电力安全、新型电机、脉冲功率、舰船电力等方面的多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2019年11月,华中大举行国家电网-华中科技大学未来电网研究院签约与揭牌仪式。时任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华中大校友寇伟与校党委书记邵新宇共同为研究院揭牌。未来电网研究院的成立标志着国家电网公司与学校的深度合作、深度友谊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研究院将充分发挥学校电气学科、人工智能与自动化等学科的优势,形成跨学科、交叉性研究团队,成为科技攻关、资源共享、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学院坚持把人才培养的质量放在第一位。学院是国内首批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和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学院本科生高考成绩在华中科技大学名列前茅,研究生90%以上来自于985和211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高度认可,企业每年在学院设立的社会奖学金过百万,面向学院毕业生的专场招聘会过百场。学院毕业生获得多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在2016年学科评估中,毕业生质量指标名列本学科全国第一。当下,华中大正以建设世界一流的电气工程学科为目标,以发展电工高新技术和电力技术为主导,加快"产学研用"从理论研究走向工程应用,共创电气工程学科更美好的未来。数据来源:华中科技大学

硕士毕业被推荐读博,获得国外全额奖学金,他成功之路能被模仿吗

日前,西安交通大学的研究生学霸,孙光宇迅速进入了大家的视线。特别是在高校的学生圈子当中,孙光宇的“传奇”事迹被广大师生各位夸赞。孙光宇究竟获得什么成就?他的成功之路能够被模仿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孙光宇,钱学森学院院友,电气学院应届硕士毕业生,被硕士答辩委员会建议申请博士学位。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在Physical Review E,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Plasma Source Science & Technolog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8篇(均在学校“最具影响力期刊”目录)、EI会议论文4篇,另以其余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8篇、EI会议2篇。获得西安交通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国家奖学金2次、高电压技术专业“严璋”奖学金和“远东”奖学金、电气学院年度人物等奖项。目前,孙光宇已被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瑞士等离子体中心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并获得全额奖学金。一、自身努力1.自学成才自从进入本科阶段学习,一直到其研究生毕业,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在长时间的自学当中度过的。自己发现问题、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在漫长的科研生涯当中,固然可以从师长那里找到灵感和方向,但是,更重要的还是来自于自己的努力。2.模仿创新通过学习优秀者的成果来入门,通过创新获得成就。在方向的选取上,孙光宇没有把重点放在热门且研究人数多的方向上,因为这些方向难以有所突破。他另辟蹊径,虽然有的时候学起来辛苦一点,但是,可发挥的领域比较广阔。3.早立志、立长志在本科阶段,即大一、大二时期,孙光宇就确定了自己以后的研究方向,并没有把过多精力放在找工作、兼职等方向上,而是在本科期间打好了坚实的基础。为其研究生的科研生涯做好了铺垫。也就是说,各位家长教诲孩子的时候,要记得多与学校老师、高校老师等眼光比较开阔的人士,为孩子的一步步选择、学习等做好规划,可以让孩子少走很多弯路。同时,孙光宇虽然选择了在瑞士读博士,其还是决定毕业之后回到国内工作。受钱学森等前辈影响,孙光宇是十分爱国的。二、院校加成西安交通大学作为国内名列前茅的理工科强校,其地位自然是不必多说了。西安交通大学的电气专业及其高电压技术专业在国内排名十分靠前,位列前三。在电气方向上,有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平台。可以说,在硬件条件上,西安交通大学提供了很好的便利。同时,其身边的师兄师姐、优秀的导师和同学,都对其起到了或多或少的激励作用。毋庸置疑,在名校毕业的学生获得重大的比例绝对是高的,普通二本院校能出一篇SCI的可能性确实是不高。#西安交通大学#

鹤无双

中科院物理所有多牛?牛津、北大学生考研照样被刷

“你上岸了吗”?相信见到今年 的考研生,大家问的最多的肯定是这句话。考研毕竟是一场竞争激烈的选拔性考试,结果也必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对于国内比较顶尖的研究生培养单位,除了清华、北大这些985高校来说,中科院也是很多学子梦寐以求的科研院所。中科院物理所简介在国内,中国科学院是一个顶尖的学术机构,它是由很多所组成的,中科院物理所就是其中之一。中科院应用物理所的地址在北京中关村,是我国物理研究最顶尖的研究所之一,吴有训、赵忠尧、严济慈、吴健雄、钱三强等著名科学家曾先后在物理所工作过。由于行业内的知名度比较高,所以物理所的招生也是比较苛刻的。物理所的物理学是以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研究领域包括凝聚态物理、光学、原子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理论物理、计算物理等,形成了与材料科学、信息科学、能源科学及生命科学相互交叉的研究格局。物理所现有超导、磁学、表面物理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物理、先进材料与结构分析、纳米物理与器件、极端条件物理、清洁能源、软物质物理、凝聚态理论与计算物理等7个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固态量子信息与计算1个所级实验室。物理所借助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的建设,朝着国际一流的物理学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机构目标发展。研究生招生状况从今年物理所研究生的招生状况来看,一志愿生源十分充足,且绝大部分都是来自于我国顶尖的985高校,因此今年的录取竞争也是十分激烈的。从录取的结果来看,在28位进入面试的学生中,最后只一志愿录取了5位,14位学要进行所内专业调剂、5位不符合调剂要求,不进行录取、4位复试没有通过,不录取。录取的5位学子分别来自于四川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和中山大学。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位来自英国牛津大学的学生却在第一轮面试中被淘汰,只能参加所内调剂。不过,从他的初试分数只有371分来看,这种结局已经是很好的了,因为大部分学生的成绩几乎都在380分以上。尤其是那些被录取的学生,分数基本上在400分左右。但是更让人遗憾的是,在4位直接面试没通过的考生中,除了一位来自双非院校东华理工以外,其余三位都是国内985高校毕业,而且还有一位来自北京大学的学生。可见,中科院的录取是不太看重学生的毕业院校的,重点考察学生的综合实力。记得以前总听考研的人说,如果成绩考不上顶尖985的话,可以报考一下中科院、农科院这样的科研院所,因为很多时候都招不满。但是从今年的状况来看,想要考入中科院来说的话也不是那么轻松了,接近400分的考研分数,又有多少人能够考得到呢?对于物理所今年的招生结果,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点赞+关注,大学生活不迷路!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