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定位清晰!太傻留学相助顺利拿下德国科隆大学全奖录取冬日蝶

定位清晰!太傻留学相助顺利拿下德国科隆大学全奖录取

太傻留学创建于2001年,是集教育服务、教育咨询、网络服务、图书出版与教育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服务机构,属于目前中国专注于留学服务特别是留学咨询服务与留学考试服务的顶尖公司,2013年登陆A股,成为中国首家A股上市留学机构,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在上海、广州、成都、西安建有全资分公司。<太傻留学网>连续7年荣获常青藤大满贯,中国顶尖的出国留学机构,截止2017年太傻已申请30万例offers背书,录取率遥遥领先,被誉为"留学界的神话"。下面,太傻留学小编与您一起分享一些成功案例!希望对您有帮助!太傻留学访谈嘉宾:侯晓依太傻留学采访人:赵仿申请类别:博士申请毕业院校及专业: 重庆医科大学 眼科学(硕士)申请国家及专业:德国 眼科录取结果:德国科隆大学服务类别:德国医学博士全奖项目标准化考试成绩: 雅思6分,GPA: 8.2分最终选择的学校:德国科隆大学在职眼科医生,顺利申请全奖德国博士太傻留学小编赵仿:很高兴今天邀请到了远在德国的侯同学,下面请给太傻的学弟学妹们做下自我介绍吧?侯晓依:你们好,我来自重庆,2014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硕士方向眼科学。太傻留学小编赵仿:当时主要是申请的国家呢?申请的什么专业呢?侯晓依:很高兴通过太傻申请上了德国科隆大学眼科学博士。太傻留学小编赵仿:恭喜恭喜啊,现在已经在德国那边开始你的科研生涯了是吗?侯晓依:对的呢。太傻留学小编赵仿:学费是全免的吧?侯晓依:对的,只需200多欧的注册费。太傻留学小编赵仿:很多去德国深造的学员,说德国那边很多华人,生活起来比较舒服。 侯晓依:对啊,过来之后大家互相帮忙挺好的,亚超也很多很方便。太傻留学小编赵仿: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留学的想法的呢?侯晓依:硕士期间。太傻留学小编赵仿:还记得是什么时候签约的太傻呢?侯晓依:应该是2016年9月份的时候。太傻留学小编赵仿:在选选校、网申、文书方面太傻的老师有没有真正的帮助到你呢?侯晓依:很专业,都有帮助,主要在文书方面也帮助很大。太傻留学小编赵仿:在申请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呢?侯晓依:挺顺利的。勤练口语,对面试、学习和以后的工作很重要太傻留学小编赵仿:在留学申请方面,给学弟学妹们分享下你的申请流程和申请经验吧?侯晓依:首先文书很重要,如果时间比较充分的话,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争取发高质量文章;其次自己应该多了解国外名校的信息,在选校上和专业方向上多花心思;最后是勤练口语吧,对面试以及今后学习工作很有帮助。太傻留学小编赵仿:对了,你申请的时候GPA是多少呢?侯晓依:8.2吧。太傻留学小编赵仿::那边一般说的是英语吧?侯晓依:德国本地人基本说的德语,和教授可以说英语。太傻留学小编赵仿:申请的时候有没有要求语言成绩呢?侯晓依:没有,但是我自己有一个雅思成绩。太傻留学小编赵仿:雅思成绩当时考了多少分呢?雅思没要求是吗?侯晓依:是的,当时是6.0分。太傻留学小编赵仿:不错,家人应该都很支持你德国深造吧?侯晓依:对的,家人很骄傲。太傻留学小编赵仿:肯定的啦。能那么顺利的拿到德国博士录取,很不容易。太傻留学小编赵仿:大概在德国多长时间科研结束呢?学业结束后有什么打算吗?侯晓依:导师给的3年,还是想回国,毕竟亲朋好友都在国内。太傻留学小编赵仿:亲人在的地方比较温暖,你这个专业博士学位到手后,就业方面有考虑过吗?侯晓依:回国继续做医生吧。太傻留学小编赵仿:之前就在国内一直做医生是吧?侯晓依:对的。太傻留学小编赵仿:访谈最后,有没有想要对学弟学妹们说的话?侯晓依:希望学弟学妹们都能如愿申请上名校。太傻留学小编赵仿:祝你在德国一切顺利。侯晓依:谢谢。以上就是太傻留学小编整理的留学成功案例,太傻留学为您推荐优秀的留学咨询师,为您定制最适合您的留学规划,助您成功留学!太傻留学好不好?看看数据你就知道了。2018年度太傻留学在高端留学领域稳步增长,82%的学员进入世界Top50名校,37%学员获得海外高额奖学金;太傻教育高分学员占比高达85%以上,80%的学员获得了托福100+的好成绩,89%的学员获得了雅思7.0的高分;太傻游学境内外出团人数再创新高,项目涵盖全球知名企业和顶尖名校及科研院所。留学选哪个中介?来看看太傻留学!“10个人留学名校,7个人选择太傻!”

吉宗

德国BWL专业博士应该在哪读:大学?研究所?还是企业?

作者背景:- 德国bwl+vwl本科(方向: “Accounting, Finance and Taxation” &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德国 & 英国 vwl 硕士双学位项目 (入学奖学金,项目共2人),- 欧盟玛丽居里博士项目fellowship (全奖),- 同时就职于欧洲某咨询公司。最近关注读博的同学越来越多啦,大家是不是还在申请最传统的在大学的博士位置呢?感觉大学位置是越来越激烈了,而且更重要的是大学的博士毕业后出路相对会比较单一,主要还是继续走学术为主,当然也可以去业界,只是这样的话硕士毕业后花三四年时间读博是不是真的比这些年的工作经验在职场更有利呢?这里暂时只讨论BWL类的专业,一方面因为VWL在企业几乎很少有位置,这就意味着跟企业的需求不匹配,另一方面是以前传统的VWL毕业生相当多的去做了quant相关的工作,而现在这样的工作更多青睐的是有数学/物理/统计专业背景的候选人,更不要忘了在德国越来越热的经工专业(虽然我没读,但是现在工作中发现公司更需要这类人才)。因为我当时申请博士的时候正好是大学,研究所和企业都拿到zu了,这篇就分析一下三种不同读博方式之间的优劣势和更倾向招哪类特质的博士生。毕竟我最后也只是选择了企业博士一种,欢迎在大学/研究所读博的BWL小伙伴们补充。这里我们就用一下管理学中关于战略决策非常经典的模型SWOT Analysis来对比大学博士,研究所博士和企业博士。首先要明确的是由于研究所和企业都不具有授予学位的资格,所以这三种博士职位实际拿到的博士文凭都是大学授予的,这方面并没有区别,只是读博过程/工作方式很不一样。大学优势作为最传统的读博方式,我觉得最大的优势是离教授近啊,我看到我们组的其他大学博士就在教授办公室的隔壁,有个啥子事都可以直接敲门,再不济食堂也可以堵一下,小问题五分钟聊一下就解决,不像我们(我在另一个国家的公司工作)跟教授约个时间,大教授曾经5个星期才回复我邮件。千万不要觉得就不需要跟教授唠嗑,是人就需要交流才能理解对方,要是只谈工作的话人家完全可以把一个小博士生的东西放在最后才答复。劣势BWL这种社会科学其实在这方面完全不同于理工科,咱们的research question要自己提出,也就是你要研究啥问题,这个其他人特别是教授是完全解答不了你的兴趣点的,甚至,有的教授还在等你出点子呢。完全不是某些学科只要照着教授说的做实验收集数据即可。这方面大学可以用到的资源从硬件设备到数据库方面都没有公司资源丰富预算充足。机会如果找教职的话,个人认为还是传统的大学博士最有优势,主要是授课的技能只有在大学才可以练习。研究所博士和企业博士是完全不需要也没可能带übung & Tutorial的。鉴于随便选一个大教授的cv几乎清一色都是博士阶段就开始带课,更不用说美国的TA是大多数博士生必经阶段。如果某些教职是以有教学经验为前提的,那几乎只有大学博士才可能入围。威胁除了找传统的教职,大学博士既没有研究所博士那样相对充裕的研究时间(需要给教授准备材料,上课,改作业等)也没有企业博士的工作经验,所以对BWL来讲进入业界的话只有在大学经历的博士未必是企业首选。选人标准专业相对对口,成绩一般是2.5以内,有的学校2以内。有hiwi是加分项,毕设为目标教授的研究领域加分。对自己本校或被有合作关系的教授推荐的学生成绩要求上可适当微调。研究所因为并没有实际在研究所做博士,所以仅从当年我得到的JD上的工作内容和面试时提问教授得到的信息分析,欢迎补充。优势目标专一而明确:基本工作内容就是搞研究发文章,几乎没有其他杂事占用时间。挺适合语言上读写特别强,口语弱一些的选手。特别是目标明确后KPI就好衡量,也不需要在教学,其他工作上平衡时间。 劣势发文章基本是硬性规定,一般三篇,三年。发文章的压力非常大,BWL这行也没有啥实验可做,想灌水都不知道水在哪的感觉。机会对于现在文章即王道的找教职的情况,有了三篇顶刊就天下你有了。国内/欧洲找教职都不是梦,这是绝对的机会。 威胁如果要去企业的话,基本也就大企业的research center合适了,特别是如果本硕博连读这种情况,很容易就变成了专注于paper而脱离了实际情况。个人的感觉,另外就是可能生活略显无聊了。选人标准看专业课成绩,对成绩有个最低标准,面试时几乎都讨论专业问题,主要考察英语能力。有文章绝对加分了,其实这个应该是三种位置都加分,但是BWL硕士毕业有文章几乎不太可能,当然要是你一个Msc遇到竞争对手是MPhil,那就再看看其他位置。我当时非常幸运的是硕士期间有一个自己设计主导实施的完整实验经济学的项目,自己收集的数据,就差发表了(时间问题)。 企业其实从大学开始,我所有的同学都看不出我才是那个要坚持读博的人,长相上就不那么学术。关键是我自己也深知这一点,所以当我拿到企业博士的zu,特别是欧盟项目的时候,非常坚决就确认了并直接放弃了其他选择。优势最直接的工作经验,比如我现在在一家以做欧盟项目为主的咨询公司做博士,我的导师,同事都是可以观察和学习的对象,各个方面的咨询公司的运营已经比较清楚,特别是我自己独立在做博士课题的欧盟项目(H2020)。另外所在的是其中一个分公司,所以各种去总部开会学习,跟各分公司开会workshop其他各种event,都可以直接学习到公司管理层的处事风格,体验欧盟各国的不同职场文化。周围同事一圈全部是project manager,因为大家都不同项目(也知道我就是公司生物链底端的博士生),所以都非常热情给我分享各个项目管理的经验,拿项目的proposal,各种大学MBA课程和各类职场上的活动。劣势首先就是只要在企业读博不管哪个专业的问题, 公司的目标跟大学的研究目标永远不一致,大学要的是研究领域的contribution,公司要的是商业价值。我们领域的话就是大学可以接受invention,公司只要innovation,然后企业博士就要在这两者里面夹缝中求生存。其次,完全按照雇员时间打卡上班,具体时间不方便说,但是绝对高于朝九晚五,企业博士是全职的一份工作,比起大学博士,是完全没有自主的时间,就是完完全全打工人一枚,晚上吃外卖是常态!最后,我个人倾向工作环境安静些适合思考,可惜我们是open office,疫情期间都不能出差可以随时听到办公室不同网络会议同事们各种presentation的声音(小会议室完全不够用),各种语言此起彼伏。最大的问题是从学生身份转变的猝不及防,一下子需要做的学的太多太多(学做人),各种会议报告已经占据了相当的时间,期间大学还会不停催文章。关注我朋友圈的小伙伴应该会发现我从19年开始就大量开始往返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所以如果要开始企业博士的一定要尽早,在自己还没有家庭压力的时候,简直是单身狗首选(咨询类的工作不要妄想不频繁出差)。机会和威胁这个打算一起讲,主要是企业博士做的好就是进可攻退可守,大学,企业的research center和企业的业务部门,特别是以项目制为主的咨询公司都是好选择。劣势是可能两头不到岸,本身写文章的时间比起研究所博士是大大减少,公司业务上能做多少有时候也不取决于博士生自己,只要涉及项目的必然是多方协调妥协博弈的过程。选人标准相关实习加分,工作经验加分,主导过项目加分。参加过欧盟各种项目加分。多语种加分。多国背景加分。反正我是万万没想到面试时他们最感兴趣的居然是我在HK一段小公司marketing的实习经历 (对自己体现在简历上的每一段经历都不要小看)。最后,是我每次都反复强调的,读博只是提高了经管类专业的下限而已,如果想要赚大钱或创业或本身本科毕业后就已经找到理想工作的小伙伴,先工作几年既有了对社会的基本认识也有了相对的经济基础,最重要是已经有了一点小成就可以更自信的认识自己,不至于到了PhD阶段可能会有自我否定的情况。虽然我自己的本硕博之间完全没有Gap也都是在毕业前就早早敲定了下一阶段计划,但并不做推荐。没有人的人生可以是一条上扬的直线,这年头打败你的很可能就是跨界。应该在相对更年轻的年纪里尝试更多的可能性,20+这个年纪本就不是要得到最大财富/成就/权力的年纪。我至今后悔的全是我没有尝试的事情,而不是我没有成功的事情。

许慎

被10所世界顶级高校,科研机构全奖博士录取,她说,复旦教我很多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复旦大学的“毕业生之星”——来自基础医学院的孙励华同学。孙励华基础医学院孙励华同学热心科研,作为复旦iGEM队员完成“工程靶向肿瘤能量代谢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项目,并在大赛中获铜奖。在吴晓晖教授的指导下,独立开展拔尖计划(bio-elite项目)从事GPCR45相关的研究;在孙宁教授的指导下,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SCI期刊上发表了关于缺氧诱导下心肌细胞再生的综述。今年收获了包括Scripps研究所、宾夕法尼亚大学、MD Anderson癌症中心、贝勒医学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在内十所机构的全奖博士录取,即将赴贝勒医学院学习深造。孙励华生活照1、热心科研,精于学业孙励华同学很早就对科研萌生了兴趣,她大一时就加入了实验室并入选复旦谈家桢班和生物拔尖计划。她广泛学习和涉猎,不断尝试各个领域,六年来越发坚定自己投身科研的志向。大一到大三,她作为复旦iGEM队员完成“工程靶向肿瘤能量代谢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项目,并在大赛中获铜奖。在吴晓晖教授的指导下,她独立开展拔尖计划(bio-elite项目)从事GPCR45相关的研究;在孙宁教授的指导下,她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SCI期刊上发表了关于缺氧诱导下心肌细胞再生的综述。在NUS交换时,她加入了Chan实验室参与神经干细胞分化课题。之后她两次赴美国参加UCLA-CSST和圣母大学iSURE暑期科研项目。此外,她带领中国医学生代表队前往印度马尼帕尔大学交流和比赛,并在港大和港中大医学院做短期交流。本科期间,孙励华参与了三场国际/地区学术会议,进行了两场主旨演讲、三场海报展示:2016年8月赴台参加亚太地区合成生物学会议并作报告;2016年10月赴MIT参加第13届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iGEM),进行汇报和海报展示;2016年11月赴中南大学参加BUDS本科生科研交流会,获选十佳墙报;2018年9月参加UCLA-CSST暑期科研项目报告会,并作海报展示。孙励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交流时与导师合影(左一)孙励华在UCLA-CSST交流时与教授合影(右一)孙励华的综合素质分排名全系第一,但她的大学生活并不像大多数同学那样一帆风顺。大二寒假因为患了心肌炎,她在学业上投入的精力被迫减少。她用最快的时间调整好自己的状态,重新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并在过去的一学年取得了满绩。在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的临床实习中,她积极主动,追求仁心仁术,对待病人耐心细致,在临床实际运用课堂所学。轮转十个科室后,她内外妇儿成绩均为A,并被选为医院年度优秀实习生,收获带教老师、同学和患者的一致好评。孙励华在老师的指导下操作缝皮(左一)2、热心公益,服务奉献大学期间,孙励华同学充分感受到将专业理论和公益实践结合起来的快乐。她组织了五场社会实践,包括复旦大学暑期支教项目“基础医学院-中文系赴四川省富顺县文井九年制学校博学夏令营暨寄生虫疾病调研”,寒假社会实践项目“黎族蒙族维吾尔族面部八项形态特征比较分析”,海外实践项目“从政策技术教育生态四个层面学习与探究新加坡水资源保护与管理”和“复旦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学生急救技能和校园急救培训情况的对比”,复旦大学团委“创益24”实验犬救助公益项目。孙励华说,这些灵感都来自于她的生活。传统支教没有办法提供长期连贯的课程,无法真正改变当地的教育环境。由此,她发起并联合中文系的同学,联系学校,举办了博学夏令营,并随行开展夏季寄生虫疾病的调研。该调研受到当地疾控中心的大力支持,实践活动受到老师学生和当地村民的一致好评,并被四川省自贡市官网报道。在她的努力下,博学夏令营成为学校长期暑期支教项目。凡此等等,不一而足。她说,“复旦教会我,发现社会需求要“大视野”,做公益则是在整合我们的‘专业精神’和‘人文情怀’。它不是豪掷万金一蹴而就,而是一种习惯,一份善意。”孙励华在四川支教时为同学们讲课3、热爱生活,全面发展孙励华同学曾担任复旦大学党委学工部青年研究中心中级调研员、基础医学院青年智库站长、2014级基础法医班团支书等;她参与过的志愿者活动包括复旦全国优秀中学生夏令营主讲、秋烨临终关怀项目、宋庆龄基金会国际高级领导力培训营等。她参与献血并加入全国干细胞库,并和父母一起签署《上海市遗体(角膜)捐赠知情同意书》。她爱好广泛,是北方社的相声演员,多次参与校内演出;喜爱传统民乐,二胡十级优秀。孙励华与同学们在太平山顶合影(左下二)今年,孙励华同学收获了包括Scripps研究所、宾夕法尼亚大学、MD Anderson癌症中心、贝勒医学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在内十所机构的全奖博士录取,即将赴贝勒医学院学习深造。在她看来,科研既是生活也是理想。科研由兴趣指引、追求内心价值,最终目的是服务社会。未来她想回国当PI(Principle Investigator,首席研究员),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学以致用,服务人民。所获荣誉:· 2014-2015学年国家奖学金· 2015年上海市希望英语演讲比赛大学组一等奖· 2016年第13届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iGEM)铜奖· 2016年第二届本科生BUDS本科生科研交流会十佳墙报展示· 2017年2月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三等奖· 2017年基础医学院卫材药业奖学金B类· 2017年东方CJ奖学金· 2018年上海医学院海外交流奖学金· 2018年吴英蕃-吴张令昭海外交流奖学金· 2018-2019年度上海静安区中心医院华山分院优秀实习生· 2020年上海市优秀毕业生来源:复旦大学 卿云歌 编辑丨材料科学系 刘静 责编丨化学系 王晓康

太和

收获八所国际名校全奖博士offer,浙大女孩用积极掌握主动权

她总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生活,主动寻找机会,而非被动接受安排。专业第一、GPA3.99/4.0,在申请季收获包括普林斯顿大学、康奈尔大学、杜克大学等8个国际名校的全奖博士offer,并最终决定前往普林斯顿大学修读分子生物学博士……这些并非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生物医学专业2016级本科生蒋立妃故事的全部。“她不仅努力,而且乐于分享自己在语言备考、课程学习等方面的经验。身为一名中共党员,她从未忘记服务同学的初心和使命。”蒋立妃的辅导员老师说道。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她的故事,聆听她求学、科研的心得体会,感受她如何将热爱进行到底。不被DDL拖着走学会合作、足够专注很重要善于思考与提问,对未知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进入大学前,蒋立妃便对科研生活有着向往之情。同时,高中的学习激发了蒋立妃对生物学科浓厚的兴趣。她高三毕业那年,正逢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首次推出双学位生物医学专业,加上受浙大生物医学专业历届学生发展方向(较多为国外大学的全奖博士)的吸引,蒋立妃便选择在此开启了学习生活。专业第一、GPA3.99/4.0,荣获2次浙江省政府奖学金、3次浙江大学“优秀学生”荣誉称号。优异的成绩和荣誉背后是蒋立妃对学习的专注和对专业的热爱。蒋立妃进行文献分享蒋立妃总结了一套时间管理和克服拖延的方法。第一点是先完成再完美的理念。因为学院独特的课程设计和评价体系,课程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成绩都来自过程成绩,所以蒋立妃在学期中总是面临大量的截止期限。“不能被DDL牵着走。”如果把所有的任务都集中在截止时间前,会导致精力不充沛,严重影响作业质量。因而她会为自己设定DDL,提早完成任务,并留下充足的时间去根据评分标准进一步完善作业。蒋立妃和同学们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她更是将班级比作一个“科学家团队”。在文章写作中,大部分同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表达的思想内容无法被读者理解。于是,他们便会相互阅读文章,并提出疑问和建议,形成一个高效的反馈机制,从而更好地审视自己的成果。蒋立妃时间管理的第二个秘诀便是用好环境效应。当一个人学习效率低下时,她会跟同学结伴学习,帮助彼此克服惰性。疫情期间在家学习,网上授课,她发起了“线上自习室”的活动,邀请同学和学弟学妹们一起加入,相互监督,帮助大家增加学习的动力。与同学一起整理的学习笔记思维导图当然,蒋立妃直言判断力也是影响时间管理的重要因素。“判断某个阶段什么是最重要的,舍弃不重要的事情,集中精力办大事。”不同于一些同学将时间分配在不同事情中,蒋立妃根据自身学习习惯和个人特点,在每个时间段只专注于一件事。比如学期中她会专注于学习,假期里则全身心投入科研。这种方式帮助她集中精力,尽可能把每件事做到最好。虽然投入学生工作的时间有限,蒋立妃在学业和科研上不断努力,期待用学术成果来回馈和服务社会。生物医学专业有大量需要记忆的内容,根据自身短期记忆较强的特点,蒋立妃会在期末考前留出完整的时间,集中进行记忆、复习。她也特别建议每个人要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复习方式。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 拒绝被动接受安排 大一暑假,蒋立妃第一次进入实验室。希望对实验室有全面认识的她选择在短时间内轮转多个实验室,学会了一些动物处理、分子实验的基础技术。她建议大家对实验室有大致了解后,不要以学习技术作为唯一目的参加科研,应该选择并参与到一个项目中,深入了解,并尽可能作出实际贡献。在大二暑假,她全身心投入到特定的项目中,并最终以第七作者的身份参与了该项目论文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的发表。在初次选择实验室时,如果对自己的研究兴趣与方向不确定,蒋立妃建议可以通过阅读文献,初步确定感兴趣的研究领域。然后,根据老师对研究的描述以及他发表的论文进行判断。多进行尝试的同时学会把握机会,通过一段科研经历促成下一段科研机会。“如果觉得不合适,要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不要被动地接受安排。”蒋立妃在参加普林斯顿大学科研项目时被分配到一个处于起步阶段的研究项目中,她只能进行一些例如阅读文献的简单工作,无法实际参与到研究中。这和蒋立妃的预期有较大的差距,她更倾向于参与方向明确的项目。于是,她主动和实验室中的师兄师姐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项目内容和需求。最终,她幸运地找到了一位有具体研究方向的师兄,参与了项目一部分研究工作,并将研究成果展示在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的海报展上。蒋立妃的科研成果展示在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的海报展上科研对蒋立妃来说是一个充满挑战与乐趣的过程。不断发问与思考,她探寻着无数的可能性。以严谨的态度排除错误的可能,她享受着逻辑思考的挑战性。统筹安排科研过程这种自我掌控的感觉及获取进步的成就感给她以满足感与动力。对于科研经验不足的同学,蒋立妃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在动手能力方面,最重要的是多看多学。操作前仔细阅读操作流程,根据流程一步一步完成操作,并要学会在遇到困难时积极提问。此外,科研思维可以通过阅读文献进行训练,了解他人是如何设计实验的,同时也可以善于学习、分析实验室已有的方案,逐步提升自己的能力。收获八所世界名校全奖博士offer用积极的态度掌握主动权成功斩获八封世界名校的全奖博士offer,蒋立妃还在学院牵头组织毕业班同学跟学弟学妹分享申请经验。一起听听她怎么说?要想申请国外名校,首先要过的就是语言关。对于蒋立妃而言,语言的考核并没有给她造成太大的困扰。因为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沉浸式英语教学的模式让蒋立妃习惯于英语环境并具备较为扎实的英语基础。但是在备考阶段,她还是做了充分的准备。蒋立妃结合考试特点,善于合理利用学习资源,实现高效率的学习。通过练习模拟题,她逐渐熟悉了考试的出题套路并能够自如地把控时间,从而提升了自己的阅读和听力水平。写作方面,她通过结合范文和参考书,形成了适用于自身的思路构建、展开、说理论证方式。在练习口语时,她倾向于模拟考试场景,从而确保自己能够自如地在规定时间表达出更丰富的内容。蒋立妃坦言,申请国外大学的博士,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海外的科研经历。获取海外科研机会的方式有很多种,蒋立妃通过学校的选拔,顺利入选浙江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本科生交流项目。校内积累的科研经历也能够作为申请海外科研项目很好的铺垫。此外,海外高校的科研项目更偏向于寻找日后愿意在他们学校攻读博士,进行科研的学生。因此在面试中,表达自己对科研的热爱,让面试官感受到你日后前往对方学校深造的意愿也很重要。在普林斯顿大学交流期间,蒋立妃保持着积极的态度,在研究中主动与导师和师兄师姐交流。在组会上,她常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深入独到见解。她的努力和投入让她最终获得了导师的高度评价,为她申请国外名校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压力无处不在,关键在于情绪的调节。”在学业繁重时,蒋立妃会与好友相互鼓励督促,共同排解压力。她每周坚持健身2-3次,通过运动释放压力的同时让自己保持充沛的精力与健康的状态。相较于长时间不间断地学习,她更加提倡在完成一项任务后进行适当的放松,从而更好地投入下一项任务中。蒋立妃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找到真正的自己。在生物医学专业的学习中,她看到了想要的未来。她希望日后能学成归国,研究人类健康事业中最前沿的问题。让我们一起祝福这位优秀的姑娘,在未来人生继续精彩,美梦成真!文字记者:浙江大学微讯社 厉安恬部分内容参考自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微信公众号图片来源:由受访者本人提供今日编辑:浙江大学微讯社 厉安恬责任编辑:金云云丨李灵

马语者

学员说GPA3.5依然拿下伯克利耶鲁博士全奖

T学长背景介绍:北大,基础数学成绩:GPA3.6,TOEFL109,GRE 324,GRE Sub 970录取结果: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西北大学、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数学博士全奖学长说因为受到身边人的影响,高中时就决定出国留学了,因为上一届很多的学长学姐都找了中枢教育,申请的结果都很不错,所以要了中枢教育老师的微信,在了解了中枢教育之后就决定中枢教育就是我想要找的留学机构。在申请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老师都会及时给出解答和解决方案,中枢教育的老师真的都很负责和专业!申请时心态一定要放宽,不要给自己太多负担和压力!问:恭喜学长斩获Yale和Harvard的offer,学长能分享一下收到offer的时候的心情嘛?答:最开始收耶鲁和西北大学offer的时候感觉很正常。后来就听说哈佛、麻省理工和普林把我们这届几乎全拒了,所以在伯克利和哥大该出结果的时候就特别紧张,我甚至还跟奥斯汀和密歇根大学都发邮件说,我很想去你们的学校(因为当时觉得伯克利和哥大应该凉了)。但是那天晚上就收到了伯克利和奥斯汀的录取以及哥大的waitlist(候补名单),真是如释重负的感觉。问:那学长是什么时候想要出国的呢?又是什么时候联系到我们Pivot的呀?答:我非常早吧,高中什么时候,就决定在北大读完之后出国。之后联系上中枢教育是在三四月份。因为上一届很多学长学姐都找了你们中枢教育,申请的结果也都很不错,我也就找上一届学长要了中枢教育老师的微信,在了解了中枢教育之后我也更加信赖,中枢教育的老师真的都很专业。问:十分感谢学长对我们的认可!那学长的申请方向和在学校的选择上都考虑到哪些因素了呀?答:我大二时感觉基础数学这个方向是一个很好的通向现代数学的窗户,就跟数学中心的方老师做本科生研究课题。深入接触之后,觉得这个方向很有意思,也很有活力,就决定将来读这个方向。在学校选择上,我申请之前感觉自己应该会去奥斯汀和密歇根这个档次的学校。听说这两年北大这个方向申的结果很不理想,我就保守一些把这两个学校放在我申请学校排名30%左右的位置。后面的学校我就选择了我这个方向强一些的了。问:都说申请美国留学是一场拉锯战,那学长在这场拉锯战里都是怎样准备的呀?答:我其实相对不大刷成绩,而倾向于多学点东西。本研刚好是一个很好的窗口,于是我去年把大半时间都放在科研上面了。此外,大三课程几乎都是本研需要用的,比如李群、黎曼几何、基础代数几何、辛几何、代数几何2等,我也花了不少时间学习。问:那学长觉得在申请过程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啊?又是如何解决的呀!答:我觉得没有吧![偷笑中]中枢老师一直鼓励我把心态调整好,一切都是没有问题。申请过程中基本遇到问题老师都会及时给出解答和解决方案,感觉心里就很踏实,老师真的很值得信赖。问:谢谢学长的经验之谈~最后我们再给学弟学妹一些诚恳的申请建议吧~答:我觉得英语尽量早准备吧。大一准备GRE大二准备TOEFL。假如读博士为了找工作,在学校和专业不能兼顾时,尽量去牌子比较好的学校。如果是为了进学术圈,那就去找厉害的导师。科研方面我觉得有兴趣就去做,不要太急功近利。题目尽管老师看来是非常简单的,但是在做的时候肯定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在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比课程学习学到多很多的东西。另外,心态上我觉得需要放平,不要给自己太多的压力往期文章微记录从哥大到顶级咨询和学姐聊聊申请与职业规划微记录|Chicago统计博士访谈实录想要赴美留学 家长如何才能更好的帮助到孩子?

大家伙

一年六万刀,美国全奖博士如何申请-操作篇

OFFER之前跟大家分享了本人申请美国全额奖学金的经验,并分总论、资讯、英语等三个部分介绍了相关准备工作,本文是出国申请系列的最后一篇文章-操作篇。申请国外大学的博士,基本可以分套磁、面试、提交、签证等四步,本文也将按这一脉络,给大家讲一下具体如何申请。如果大家照着做,相信会拿到心仪的offer。01 套磁所谓‘套磁’,就是主动联系国外教授,询问他们是否有相应的博士位置,同时介绍你的工作,加深他对你的了解和印象,加大录取几率。实际上,申请国外博士,这一步越来越重要,甚至已变成预录取的一个步骤:因为如果教授有相关职位,他又对你感兴趣,那么基本上他就可以决定是否录取你,毕竟,你读博士的资金主要来自于他的课题。那么如何跟教授套磁呢?第一步,确定你要联系的老师,拿到邮箱等联系方式。登陆感兴趣的大学,查找相关的专业学院、系,查看各教师的简介。找到跟你研究方向大体吻合的老师。或者通过阅读论文寻找感兴趣的教授。经过硕士学习和研究,学生一般对自己研究的课题有所了解,大体知道本领域哪些教授或团队在做,你可以从论文里找到他们的联系方式。另一个套磁方式就是学术会议了,参加学术会议的好处之一就是有可能遇见心仪的老师,这是你就大胆的走上前自我介绍吧,别忘了把你的论文呈给他。第二步,套磁信。在这里,以本人给国外教授发的套磁信为例,说明如何写信。Dear Professor:My name is XXX, and I’ve got my master degree from department of XXX, XXX University of China in March 2015. I want to ask if your group has PHD position about XXX design, especially for XXXX?第一段,介绍自己的教育背景,询问是否有相应的位置。My research topics include XXX, XXXXXXX, optimization method. My main research area is XXXXXXXX design. I analyze the flow properties of a novel configuration which is based on XXX and propose multi-block CST method, one efficient parameterization method, to model complicate configurations. ASO of XXXX has been done with CST method, genetic algorithms and CFD analysis.Recently, my work focus on optimization of XXXXXX, the efficient hypersonic vehicle, and the design of waverider from 3D flow has been proposed based on shock fitting method.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my detail previous research, I can send my research proposal to you.第二段,介绍自己的学术工作,言简意赅归纳一下,最好参考你要联系的教授,针对他的研究方向有所取舍,保留与他方向非常契合的研究。I have generate 2 SCI papers, 3 EI papers, and 2 authorized patents. I can send my papers to you if you are interested.介绍自己的学术成果,有的没的都往上写吧,先把数量堆上去。I have got outstanding academic record for both my undergraate studies and graate studies, ranking top 5% out of 180 students and won many academic awards. If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me, I enclose my CV here. And I hope you can spare some time to consider my application.最后一段介绍自己的学习成绩,别忘了把简历(CV)附在后面。Best RegardsXXXXXXXXX上面是落款。因为本人学术水平和个人背景都一般,所以采取了非常不光彩的方式-海投。从牛校到一般的学校,我总共投了108封信,给100多位相关或类似领域的老师,收到回复不到20个,对我感兴趣的只有7、8个,拿到面试机或口头录取有四个。如果大家实力强,不用海投,针对性投几个就行了。那段套磁的时间,每天早晨醒来就是查邮件,看到新邮件又惊又怕,都不敢打开,都养成后遗症了,到现在收到邮件仍然会心跳加速。一般来说,对方老师会在2天之内回复,如果超过两天,那么大概率不会回复了,或者没看见你,或者对你不感兴趣。如果你对某个老师特别感兴趣,特别想去他那读书。万一他没回你,你可以过一周后发信提醒他一句,说不定有奇效。其实通过Email发套磁信属于效率比较低的一种沟通方式,国外教授每天都会受到几封信,很容易淹没在垃圾邮件之中。如果有条件,可以寻求更有效的套磁方法:比如,求助熟人递交简历。如果有认识的同学、师兄师姐在心仪的课题组,可以请求他们递交材料,这样可以大大加强教授对你的印象。我最后拿到的offer,就是之前认识的一个学长在那儿联培博士,帮我递交的材料。在PhD职位网站上通过招募帖找位置。有一些网站经常有老师发布招募博士的信息,可以试着登陆问一下。比如小木虫,PhDposition等网站,在这些网站上发布职位的老师,一般来说比较急需人才,回复率较高。或者一些专业网站,也会有相应的职位发布。本人的研究方向是计算流体力学,有个网站叫做CFDonline,经常有老师发布职位出来,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下。02 面试套磁结果较好的话,老师一般会安排网络或电话面试,考察你的个人素质和专业方向是否合适。也有面试安排在提交申请材料后。一般来说,如果老师邀请你面试的话,确定要你的概率在50%以上,他们不会花时间在没把握的人身上,所以一定要有信心,拿到面试机会已经说明得到老师的认可。而在面试时,一般考察如下几项:首先是对学术的热情。这一点比较难考察,但又很重要,尤其是老外特别看重。所以请注意这一点,体现出自己要为学术现身的精神,务必说一下你对学术和科研的热情(Passion)。第二点是学习基础和学术水平。其实这点大体在简历上已经有所体现,教授有可能问几个问题确认一下,不过一般都很简单。第三点是语言表达能力。不管英语水平好不好吧,一定要敢说。我当时面试时面过一个意大利国籍的老师,他的英语口音太严重了,我压根就听不懂,所以面试时他说一句我说两句,估计俩人谁都不懂对方说的话。因为气势比较足,所以事后那个老师还给我发信说英语不错,sahhhh第四点是未来课题及认识,这点大体说一下就行了,基本不太关心,毕竟如果过去,还要重新在老师指导下做课题。我有过三次面试,一个华人和两个老外。华人老师很容易搞定,大体说一下英语,后面都是汉语交流,那个老师对我说的最多的就是“过来读书不容易,做好心理准备啊,很辛苦的”,“请你一定要来啊,我就不招其他学生了”。弄得我都没办法拒绝。另外两个外国人也比较和蔼,上文提到的意大利人可能知道自己口音问题,所以专门找了个中国学生在边上,如果我们有什么不明白的,那个学长会及时解答。当时感觉面得一塌糊涂,没想到还过了。03 提交材料联系好老师之后就可以提交材料了。准备的材料一般包括Personal Statement, 个人简历、推荐信、学习成绩、学历学位证明,有的可能要求提供论文等其他材料。先网络申请,提交相关信息,缴费。一般申请一所学校在75美元左右(贵啊,要是申10所就要750,好几千块啊)。把这些材料准备好,通过DHL或者联邦快递寄送到学校官网要求的地址就行了。TOEFL和GRE都是单独寄送到学校,费用也不菲。着重说一下Personal Statement, PS。其他材料都是客观确定的,只有个人声明(PS)需要自己写。网上很多人说PS很重要,需要好好写。不过因为我当时通过套磁基本确定老师要我,所以PS应该不具有决定性作用。我花了一个多星期写了一份,在这里摘抄几段,如果大家要全文,请在评论区留言。Dream of flying is rooted in every boy’s heart and I am no exception. My elder brother, who brought enlightened ecation about aeronautics for me, often bought magazines about aircraft, rockets or satellites. In the middle school, classmates and I enjoyed talking about novel aircraft configuration, sharing new technologies with significant enthusiasm. Time flies and many friends shift their interests, but my passion never diminishes. As a result I insisted in working very hard in school and eventually was admitted to XXXX, whose XX ranks top 2 in China, with an outstanding record in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In the XXX, I spent my first three years in the College of Honors where top students are selected and are not differentiated with majors to get multi-disciplinary ecation such as Mathematics, Physics, Mechanics, Electric Circuits, Material Science, Computer science, Engineering Drawing, Chemistry and etc. I believe a specialist should be a generalist firstly. In the college, I broadened my eyesight, had ability to capture the forward direc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I have got outstanding academic record in undergraate life and won many academic awards, GPA 3.58/4(89.74/100) ranked 9th out of more than 180 students.......Having reflected on my inner interests and ecation background carefully, I find my passion is academic. I find happiness in thinking creatively, learning about new theories, challenging myself and making friends with people who love academic study. Though I know there would be a lot of hardships and frustrations along with the happiness, but that’s what life I want about.写的比较多,大家酌情查看。套路跟套磁信差不多,包括个人理想、个人情况、学术工作、学术能力、未来展望等,写好之后最好找人把关看看语法。有这方面需求的同学可以发给我,有空的话我帮大家看看PS,或者套磁信。04 签证基本上到第二年的3-5月能够拿到offer,这时就要准备最后一步—签证。签证拿到之后,就可以买机票、联系住宿准备入学了。本来想写签证经验来着,一来篇幅太长,二来网上经验也很多,我就不赘述了。如果大家有关于美国或加拿大签证方面的问题,欢迎随时留言或咨询我。

贵贱有时

她是德国最想留住的中国天才,获得德国千万大奖,却放弃高薪回国

导语:世界各国,都把科技发展作为核心竞争力,设立了很多科技大奖,奖励在科学上取得突出成就的科学家。首先让大家了解一个科研界的超级大奖——索菲亚·科瓦雷夫斯卡亚奖。这个名字拗口的大奖,由德国联邦教研部和洪堡基金会联合设立,每两年颁发一次,面向全球3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科学家,是全世界奖金额度第二高的科研奖项。谁要是拿到这个奖,那真可谓真正的“名利双收”,获奖者单项最高金额高达165万欧元,相当于1264万人民币,拿奖就意味着步入千万富翁行列。不仅如此,还有一个对科研人员有着致命吸引力的条件,就是获奖者具备招收博士后和博士组建自己研究团队的资格。而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只有7名中国人获此殊荣,今天小编要介绍的主人公庄晓莹,正是该奖得主之一。明明可以靠颜值,却实力做科研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年轻科学家,是个名副其实的美女。很多人看到庄晓莹第一眼,总不免感叹:明明可以靠脸,却偏要靠才华。很多人觉得科学家都应该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更何况是庄晓莹研究的计算力学、岩石力学领域,这种工科领域的学者绝大部分都是男性,看到庄晓莹这样一位年轻貌美的女性,就很难把她和“力学科学家”联系起来。而她,总是穿着白衬衫,下身或者是牛仔裤或者是一袭长裙,年轻漂亮富朝气,回头率极高。实际上,庄晓莹在这个领域取得的成就,比很多男性科学家还厉害。庄晓莹跟同济大学特别有缘,他本科读的就是同济大学,然后因为成绩优异,免推在本校攻读硕士研究生,2007年顺利毕业。然后,她选择去英国留学深造,在杜伦大学(Durham University,攻读工程与计算科学学院岩土工程专业博士,4年后,以英国综合排名第六毕业。在英国学习期间,她获得了英国工程与物理科学研究委员会(EPSRC)陶乐茜研究生奖学金(DHPA)全奖、 英国海外研究生奖学金(ORSAS)全奖等多种奖励。博士毕业后,她去了挪威,在挪威科技大学结构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不久后,庄晓莹回到了祖国,进入同济大学当上了老师,成了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一边教学,一边从事纳米新型复合材料方向上的研究,由于在这个课题上取得了突破,就荣获了德国那个很拗口的大奖,拿下了1246万大奖。庄晓莹在国际上获得过不少荣誉,包括欧盟居里夫人奖学金、英国计算力学辛科维奇最佳博士学位论文奖等等。但最具代表性的,还是我们文章开头介绍过的索菲亚·科瓦雷夫斯卡亚奖,这个奖项由德国设立,如此之高的奖金也是为了吸引各国优秀科研人士为德国做研究。庄晓莹凭借着研发新型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成为全球第7位斩获此奖的中国人,成功抱走165万欧元的奖金。拿到这个大奖的科学家,德国都会想方设法留住他们。索菲娅奖前后颁发过8次,获奖者超过百余人,这其中三分之二的获奖者最后都留在了德国。拿下这个大奖可不得了,德国科技界的眼光全都瞄准了这位中国美女科学家,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庄晓莹肯定会留在德国从事科研工作,因为德国给予的条件,会比国内好得多。这是2015年的时候,庄晓莹在同济大学,还是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是没有资格创立独立实验室的,而留在德国,可以有自己的实验室,有自己的团队,这诱惑实在太大了。庄晓莹领了大奖,还是回到了同济大学,连一点犹豫都没。结语:科学家在国外学业有成,拒绝各种福利待遇也要回国建设祖国报效祖国,而有些明星在国内大捞特捞之后,脑袋削尖了移民、改国籍,可是我们的一些年轻人仍是追捧明星,从不崇拜科学家。对此,国外极力想留住的科研天才,却不受诱惑,回国报效,大家怎么看呢,欢迎下方留言讨论。

不为功名

太牛!这对情侣从本科生直接录取为世界名校全奖博士,最美好的爱恋

在2020届毕业生中,中国药科大学有这样一对学霸情侣。他们从初见时的怦然心动,到一起被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以全额奖学金录取为博士,那一张张奖状,一篇篇论文,都见证了他们最美好的爱恋。他们就是许添和袁沁铃学霸的高光时刻许添,男,中共党员,生命科学与技术院生物制药专业2016级本科生,“拔尖计划”班班长,省级指导大创负责人曾获得2019年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iGEM)金奖、“探索世界计划”全额奖学金、“探索世界计划”优秀奖学金、一等奖学金、“拔尖计划”卓越奖学金、“拔尖计划”励志奖学金、华海药业奖学金等奖项等。他曾担任药大19年国际合成生物学竞赛iGEM队长,在与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的375支队伍的竞争中中取得世界金奖。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顶级SCI期刊发表文章(IF=13.903),另共同作者发表四篇(IF均大于10),累计影响因子50.653分,另有两篇nature子刊在投。现被世界排名前十的约霍普金斯大学录取为全额奖学金博士。袁沁铃,女,药学院药学(基础药学理科基地)专业2016级本科生,164002班班长,曾任中国药科大学交响乐团长笛声部首席曾获得2019年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iGEM)金奖、校长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中国药科大学年度人物、“探索世界计划”全额奖学金等。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和艺术展演,并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特等奖,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等。她成绩优异,综合成绩排名专业第一;参与多项课题研究,担任大创项目负责人,以共同作者身份在SCI期刊发表论文2篇,累计影响因子15.8分。现被世界排名前十的约霍普金斯大学录取为全额奖学金博士。遇见她之前大一时,许添便有了出国的想法,他早早就在绩点、科研经历、论文、比赛、社会任职和活动等多方面进行了准备,平时会关注一些国外的老师和课题组,时常聆听与自己的研究方向相关的学术会议,并结交一些良师益友。与此同时,许添曾担任164047班班长,热爱篮球,取得江苏省高校篮球冠军赛技巧赛一等奖,3V3三等奖,还加入了生科院团委学生会,参与了BIO-X社团,为之后iGEM的队伍的成立提供了依托。经过暑期考核后,许添于大二上学期正式加入拔尖计划,担任班长;大二下学期,他在上一届参赛队长的介绍和帮助下决定参加国际合成生物学竞赛,并担任了药大2019年iGEM队长。优秀的实验项目设计一定是通过合成生物学解决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因此许添和队员们去医院、企业进行实地调研,深入了解病人、医生、供应商等各方的实际需求,将产品做到最优化,同时将队伍分组,团队分工协作,他认为:“每一位队员都在比赛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此我特别感谢所有辛勤付出的队员们!”遇见他之前对于袁沁铃来说,学习是大学的主旋律,四年前,她以江苏省最高分考入中国药科大学,大学期间,她有三分之二以上的课程超过九十分,始终保持药学(基础药学理科基地)专业综合成绩专业第一。该专业小而精的教学模式,让袁沁铃获得了更多与优秀人物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也激励她早早进入实验室学习。她先后实习于四位不同方向导师的课题组,学习实验技能,自学科研软件,从科研小白到独立开展课题,期间的艰辛不言而喻。袁沁铃曾任校交响乐团长笛首席,两年间参与数十场演出,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更是与清华北大的学子同台竞技,最终超越百支高校代表队获得江苏省特等奖与全国一等奖。遇见他/她之后2019年初,袁沁铃加入了iGEM 的队伍,2019年11月,她与许添一起奔赴美国参加iGEM决赛,袁沁铃回忆到波士顿总决赛时,她作为主讲人需要自己撰写讲稿,而许添作为队长,在许多细节之处提出不同的见解,帮助她完善讲稿,除此以外,袁沁铃也会对许添的决策提出一些建议,帮助许添更好地思考决策,使得许多事情得到妥善的处理。他们一路走来,共同努力,互相帮衬,互相照顾,互相汲取对方身上的优点,在这期间,许添在袁沁铃的影响下变得更细心,而袁沁铃也在许添分析问题的帮助下有所收获。除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许添和袁沁铃收到了来自别的顶尖学府和研究院的offer,比如MD Anderson癌症研究中心和哈佛大学的offer,但两人都决定选择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不仅仅是因为感情因素,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极高学术水平以及它在国际上的声誉都是吸引他们的重要原因。相识相知,并肩前行故事的开始是在大二的一次奖学金答辩会上,聚光灯下的袁沁铃大方自信,许添瞬间被吸引了。之后袁沁铃加入了iGEM 的队伍,在团队合作和日常交流中,双方自然而然地熟络起来,相似的性格与经历、对未来共同的目标以及独属于两人间的默契,这些共性引导着他们做出了许多相同的选择,并最终走到一起。在接触中,袁沁铃发现许添身上独特的“反差萌”,一开始,袁沁铃眼中的许添是一个严肃认真的人,他讲话富有逻辑,对实验了解全面,擅长科研……但她慢慢发现,在讨论课题和做实验之余,许添也有幼稚的一面,那时的他就像一个可爱的小孩,而许添眼中的袁沁铃也从才华横溢的美少女,变成了可爱温柔的贤内助。当被问及对方何处最吸引自己时,他们两人异口同声的回答:“每一个地方都特别吸引我。”面对繁重的科研和学习任务,如何处理好恋爱和工作、学习的关系就成为了首要问题。许添和袁沁铃一致认为,要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上课的时候就认真听讲,做实验的时候就去到各自的实验室,自习时可以一起学习、互相监督,闲暇之余也会相约一起出游。专注科研,步调一致两人不仅在国际大赛上获得了出色的成绩,还有着非常杰出的科研成果。在大四的时候,许添发表了多篇具有权威性的学术论文,在他看来,激励着他坚持进行研究的首要因素是热爱,他说:“虽然科研很累,但从事研究的时候并不会让我感觉无聊,相反它能让我保持兴奋的状态。”在科研初期,面对众多的知识技能的盲区,许添通过参与师兄师姐们的实验项目,学习各种实验仪器、软件的操作,阅读大量文献,提前自学专业知识来提升自我,许添认为对于本科生,若想开展独立的科研项目,除了创新的想法之外,还要具备严谨的思维,让导师信任自己能独立开展并完成课题。在此,他特别想感谢给与了他指导和帮助的老师和师兄、师姐,是他们让自己学会了更多的技能,有了更多的思考。疫情期间,许添主动申请回校希望尽快回实验室做一些对疫情有帮助的研究。袁沁铃在从事科研的过程中,曾遇到过困难,但她勇于尝试,通过查阅文献寻找解决的方法。对于袁沁铃来说,解决问题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当实验遭遇瓶颈,想尽各种办法,实验终于有所进展时,脸上的笑容才是最明朗的。有次她的实验遇到问题,在反复尝试以后发现,团队最开始参考的一篇文献就存在问题,虽然这意味之间的许多努力都付诸东流,但是袁沁铃并未气馁,因为通过这个问题,她打开了实验的新思路,对自己的课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取得进步。笃实好学,走向成功所有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许添和袁沁铃能共同被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全额奖学金录取为博士,离不开他们平时的付出。在学习经验方面,许添表示最有效率的学习方法就是及早的自学相关学科内容,带着问题学习,将知识掌握牢固,之后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验当中,进行实践操作,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总的来说学习就是寻找问题,实践解决的过程。袁沁铃则认为,学习最重要的就是上课认真听讲,并且她认为面对众多需要读记的知识点,同学们需要提前做好规划,若是有出国打算的同学,要提前准备语言考试,而对于想保研的同学,则要尽早提高绩,将诸如此类的事情分散至大一、大二完成。不负初心,方得始终许添:保持清醒,保持学习知识的热情,不用迷茫,一直走,总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来。袁沁铃:大学是一场长跑,不能因为某个时期的成功或失败就改变了心态,一次失败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而且每个人奔跑的方向并不相同,不要轻易被他人左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并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四年耕耘,用汗水浇筑的荣誉,有他,也有她。一年多的陪伴,他们在学习、科研、竞赛上相互扶持,终在大四收获满满。而今,他们选择了同一所学校,携手开始新的征程!来源:中国药科大学

私德

NTU、NUS公开招聘AI方向全奖博士,每月6000新,10月1日开申

今天美英港新留学学姐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招聘AI方向的全奖博士,具体信息如下: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招聘AI方向的全奖博士培养计划该计划主要是支持想要在新加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同学,研究方向主要是AI领域。在这个项目中,博士生有机会进行AI研究,AI算法 、系统研发、模型等等。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招聘AI方向的全奖博士主要研究主题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招聘AI方向的全奖博士申请要求①二等荣誉学位或相关学科同等学历②个人陈述+简历+奖学金资助申明美英港新留学学姐提醒大家需要注意:如果已经是博士在读的申请者 ,也可以申请,但是申请人应该在四年制博士学位课程中,至少剩余2年 ,并且需要申请者展示在顶级期刊上发表的作品(你是主要作者),除此之外还要求申请者在第二学年学期结束时,CGPA高于4.0(满分5.0),才能满足要求。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招聘AI方向的全奖博士申请时间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招聘AI方向的全奖博士奖学金情况美英港新留学学姐注意到,该计划提供的AISG奖学金,可以涵盖AISG博士在读4年期间的绝大部分费用。其中除了全额学费减免之外,每个月的额外补贴高达6000新币。AISG博士生在参加指定的顶级会议,或技术交流等活动的时候,也可以获得最高5000新元的差旅补助。国际学生需要在新加坡的公司,履行为期两年的服务义务。在攻读博士期间,每个AISG博士生,至少要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四篇论文。并且,这几篇论文必须要在AI Singapore的“前10% NRF批准清单”或“Clarivate的科学和技术”清单当中。根据AISG项目的要求,博士生的论文,必须被AISG接受,才能算作合格。以上就是美英港新留学学姐整理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招聘AI方向的全奖博士相关问题全部内容了。本文内容源于公众号【美英港新留学】

石介

喜讯!长沙理工大学博士生获德国联邦总理奖学金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15日讯(通讯员周路路 徐微)4月9日,久负盛名的德国洪堡基金会(Alexander Von Humboldt Foundation)传来喜讯——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19级博士生廖小薇成为2020-2021年度全球50名德国联邦总理奖学金项目(German Chancellor ScholarshipProgram)的获奖者之一。廖小薇将于2020年10月1日起赴德国雅各布大学(Jacobs University)访学一年,并获得德国总统和总理接见的机会。德国联邦总理奖学金由德国外交部委托洪堡基金会设立,最初仅面向俄罗斯、美国等极少数国家。2006年5月,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时,正式宣布启动联邦总理奖学金的“中国计划”。目前,该奖学金每年为来自美国和金砖五国的50位最具发展潜力的青年才俊提供为期一年在德国进行自选项目的机会,以保持与这些国家未来杰出精英的长期联系。获奖者不仅可获得丰厚的津贴和差旅补贴,还可获得免费德语强化课程、环德学术考察等机会,同时受到德国总统与德国总理的接见。(导师黄维教授为廖小薇同学组织的英语模拟面试)廖小薇此次成功获批德国联邦总理奖学金项目,得益于其博士生导师黄维教授在研究生培养上的国际化实践。近年来,黄维教授团队致力于培养研究生的国际化视野,要求研究生必须开展系统英文论文阅读与写作,并积极投稿国际学术会议,已经有多名研究生受邀在32nd CHER,ASPC2019等高水平国际会议上进行学术报告。廖小薇在联系德国导师、申请材料提交、面试等环节,得到了黄维教授的悉心指导,并组织所有研究生多次审读申请材料,进行模拟面试,充分展现了研究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责编:刘宇慧][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