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在德国读医学博士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城之大者

在德国读医学博士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读德国医学博士是指医学生为了拿到博士学术头衔而进行一些学术研究,完成一本博士论文,进行口头答辩(根据不同的学校而定)。德国医学教育不分本科、硕士、博士,而是要参加国家考试,通过了你就可以当医生了,当然也就可以称为Dr. Yang啥的了,但不代表你是医学博士,如果想拿到医学博士这个学术头衔必须参与某项研究,写一本医学博士论文,水平参差不齐30页到130页都有,一般德国医学生在第8,第9学期做一年实验室或者临床病例收集研究工作,便于参加第二次医学考试前顺便把论文写完,然后就是去临床实习了。一般中国学生来德国读医学博士都是医学硕士学位后来德国实验室做一些基础研究工作,可以不会德语,毕竟英语也是实验室的工作语言,大多数的中国学生来德国后是不带工资或者带国家、国内单位的资助,因为读博士教授还是把你当成学生来培养,并不算工作性质。一般在三年后完成一本医学博士论文,完成答辩可以拿到德国为医生准备的医学博士学术头衔。现在也有一些中国学生为了逃避国内复杂的人际关系、紧张的医患关系、没有竞争力的薪水,而在做博士研究工作的同时学习德语,申请参加德国的医师考试,如果有中国医师资格证,德语过关只需要临床口试就能拿到德国医师资格证,在欧盟大多数国家都可以行医的。但这条路是一个艰辛、曲折、痛苦的过程,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但当拿到德国行医资格时,你一定为自己的坚持而感到欣慰,德国医生的社会地位非常高,博士这个头衔会伴随你在德国的一生!大多是拿到博士学位的医学生还是选择回国,毕竟来德国读个学位只是为了以后在医院工作升职称方便些,总之,来德国读博士还是需要一些勇气的,困难指数根据个人的基础,实验室情况,导师变态程度,同事相处融洽度而定。Keep calm and get a MD in Germany!英国留学申请误区解析

理气

这位中国科学家了不起啊!3次被德国著名大学授予博士学位

本文由掌桥科研整理,平台提供中外文献检索获取,拥有1.3亿+篇,中外专利1.4亿+条,月更新百万篇,是科研人员与硕博研究生必备平台之一贝时璋今天为大家介绍的这位主人公,是中国细胞学、胚胎学的创始人之一,中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贝时璋(1903.10.10-2009.10.29)幼时启蒙1903年,贝时璋出生在浙江省镇海县滨临东海的憩桥镇上,父亲是德商洋行的一位职员,1911年春,贝时璋进镇海县憩桥镇进修学堂学习,1913年秋,贝时璋进镇海县贵驷桥宝善学堂学习。在1915年贝时璋进入了德国人办的“德华学校”上中学,这所德国人办的学校内有许多理科方法的基础书籍,覆盖面很全,在此期间,他学到不少理科方面的启蒙知识,同时也萌生了一种想法——他想更多地知道自然的奥秘。留学生涯1919年,贝时璋考入了同济知工专门学校(后来的同济医科大学),先在德文科,后升入医预科,于1921年,他在医预科毕业后留学德国。先后就读于福莱堡大学、慕尼黑大学和图宾根大学,在1928年3月,贝时璋于土滨根大学毕业,获得自然科学博士学位。注:1922年秋,贝时璋转德国慕尼黑大学, 1923年秋,贝时璋转学到土滨根大学。毕业后,他选择留在图宾根大学任助教,在著名的实验生物学家J.W.哈姆斯(Harms)指导下从事科学研究。在德国土滨根大学时,贝时璋开始研究无脊椎动物的个体发育和再生等问题。当时他在哈姆斯教授指导下研究了线虫的生活史、个体发育、细胞常数和再生等。回国后在浙大又开展了轮虫的细胞常数和再生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在德国的八九年里,贝时璋受到德国传统的严格的生活规律和深刻的学术思想的熏陶,这对他日后的科研生涯有很大的影响。浙大任教1929年秋,贝时璋在接到母亲病危的电报后,告别图宾根大学,返回祖国,之后被浙江大学聘为副教授(1930年8月),并着手筹建了浙大生物系,当时国内生物系师资相当匮乏,这对于年轻的贝时璋来说,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不过他并没因这样的艰苦的条件而退缩,反而是积极。浙大原本计划从8月1号开始正式聘请贝时璋,开始正式发工资,但是贝时璋告诉学校,他愿意不要工资,希望提前到校,着手这些准备工作。于是,等到9月份开学时,一切的仪器、挂图都准备好了,贝时璋就这样开课了。1937年,由于抗日战争的影响,浙江大学被迫迁移,贝时璋随校西迁贵州,在生活和工作条件极差的情况下,贝时璋仍勤勉不懈地从事科学探索。在浙大任教期间(20年),他培养出不少著名的实验生物学家,如朱壬葆、江希明、姚鑫、陈士怡、王祖农、陈启鎏、朱润、徐学峥。创立学说贝时璋主要研究包括动物个体发育、细胞常数、再生、中间生、性转变、染色体结构、细胞重建、昆虫内分泌腺、甲壳类动物眼柄激素等方面,其中尤以关于细胞重建的研究最为突出,并发表了一系列论著,创立了“细胞重建学说”。1932年春,贝时璋在杭州郊区松木场稻田采集到的丰年虫中,就发现了中间性个体。这是首次被报道。贝时璋不仅根据染色体和第二性征将这些中间性个体分为5种类型,并研究了它们性转变过程中生殖细胞的变化,观察到细胞的解体和细胞的重新形成。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项研究成果,即建立细胞重建学说的创始性成果。但这个时候抗日战争爆发,不得不得停止了研究。以后又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开展,直至1976年,“十年动乱”结束,迎来了科学的春天,贝时璋才又有机会和条件与一批年轻的工作人员一起对细胞重建这一课题继续开展较为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人说过细胞可以重建而不由分裂产生,因为自1871年以来,“细胞分裂为产生细胞的唯一途径”一直被生物学界奉为金科玉律。1958年,在贝时璋的主持下,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成立,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该学科的专业研究机构之一,这也标志着生物物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中国正式设立。1958年至1983年间,贝时璋一直担任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几十年间,他开拓了我国放射生物学和宇宙生物学的研究,指导了我国核爆炸实验对动物本身及其远后期辐射效应研究和我国第一批生物火箭动物飞行实验等重大研究,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奠定了基础。个人荣誉1、鉴于贝时璋长期从事实验细胞学研究取得的成就,德国土滨根大学又于1978年、1988年和2003年三次授予博士学位。2、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同年被邀任荷兰国际胚胎学研究所研究员,1949年被选为荷兰国际胚胎学研究所委员,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逝世与纪念2009年10月29日上午,贝时璋在北京逝世,享年107岁。中国国家天文台将1996年发现的第36015号小行星命名为“贝时璋星”。2008年10月10日,贝时璋院士105岁寿辰暨铜像落成。2011年5月25日,镇海区人民政府、浙江省邮票局、宁波市邮政局联合主办的《中国现代科学家(五)—贝时璋纪念邮票》首发。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搜狗百科、《一代宗师贝时璋:用生命探索生命》、《大师集 之 贝时璋》、《生物学家 | 36015的小行星的命名-贝时璋》、中国科学院院士介绍等。

非知失也

都说男孩要去德国留学,女孩要去加拿大留学,真的是这样吗?

在留学圈有一种说法:有钱的家庭,儿子去美国,女儿去英国小康的家庭,儿子去德国,女儿去加拿大一般的家庭,儿子去日本,女儿去法国虽然这种说法的科学性有待商榷,但却时常被人提起。今天留学君就来带大家一起分析一下,“男孩去德国留学,女孩去加拿大留学”这种说法有没有一定的道理?说起德国,这可能是中国留学家庭意向并不是那么高的一个国家,常年排在英美澳加之后。一方面是他不是英语国家,另外就是德国的大学似乎不是很注重排名,所以很多人并不了解德国留学的情况。1、德国高校的类型德国共有426所国家承认的高校,分布在全国约170个城市。这些高校开设了约18,650个专业课程。所以,专业选择余地是非常大的。德国高校主要有下面三类:综合大学 (Universitten)应用科学大学 (Fachhochschulen)艺术、电影和音乐学院 (Kunst-, Film und Musikhochschulen)。综合大学的专业设置非常广泛,也有些大学更侧重于某一个专业领域,例如理工大学或医科大学。另外,和应用科学大学相比,综合大学更偏重科研一些。如果计划将来攻读博士学位,通常应该选择综合大学。应用科学大学,则更偏重教授应用方面的知识。在这里将获得符合职业具体需求的牢固的专业学术知识。其课程设置中,还包括必需的实习和实习学期。艺术、电影和音乐学院开设绘画、工业与时装设计、版画、乐器及声乐等专业。这类艺术院校的申请条件,是需要通过参加一个专业能力考试,来证明自己具有特殊的艺术天赋。2、德国留学的优势德国留学的优势,通常有下面几点:费用低:绝大多数公立大学没有学费,而且还有很多的打工机会,通常一年8-10万绰绰有余。文凭含金量高:德国文凭在全球承认度高。专业丰富:可选择余地大。重实际:学习计划的设计考虑到和工作接轨。安全:德国是全球最安全的国家之一。如果说想送孩子出国历练和成长,德国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首先德国大学的难度还是比较高的,只有踏踏实实的读书,才能够拿到文凭,混文凭毕业是不可能的。其次,德国的夜生活没有英美国家那么丰富,周日商店不开门,不能逛街,远没有中国热闹,所以也适合潜心学习。最后就是,德国最好的大学基本都是专长于理工科、医学等领域,而且更重实践,更重独立自主性。比如慕尼黑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海德堡大学、洪堡大学等等,培养了众多诺贝尔奖得主。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加拿大,在全球最适合留学的国家当中,加拿大高居榜首,在中国学生意向留学国家当中,也是排在英美澳之后,可以说是深受留学生认可。3、加拿大高校类型加拿大高校的数量并不多,大概不到100所,但是全球排名前50的大学却有不少。加拿大高校主要有下面三类:医博类(Medical&Doctoral)综合类(Comprehensivecategory)基础类(Primarilyundergraate)医学博士类大学指大型的研究型大学,可以提供绝大部分学科专业博士学位(包括医学)的研究型大学,被认为是加拿大研究实力最顶尖的大学。综合类大学可以提供多样的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及专业学位,是开展大量学术研究的大学,其中西蒙菲沙大学、维多利亚大学、滑铁卢大学、温莎大学等都是各具特色。可以说综合类院校集研究、教学与实践各种优势,其毕业生深受就业市场欢迎。基础类大学指那些专注于本科教育的大学。很少开设研究生博士专业的课程。这类大学教学质量在三类大学中绝非垫底,而是小班式同水准教育。4、加拿大留学优势加拿大留学的优势,通常有下面几点:安全:加拿大以社会安全、公正与和平而闻名。加拿大不同于其南边的邻国美国,对枪支实行严格的管制,其一年的犯罪率相当于美国一个月的犯罪率。教育资源一流:加拿大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教育体系最完整、教育水准最高的国家之一,教育板块的投入占全国GDP的总比例,位于全球第一。留学费用合理:加拿大大学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同时,对海外学生的收费略低于其他西方国家。如美国和英国的费用每年需要25-30万左右的人民币,在加拿大留学每年费用大约需15-20万人民币,性价比相当高。就业机会多:近年来,加拿大被誉为“毕业即就业”的留学国家。加拿大政府为了保证经济的发展,在本世纪末人口需要增长到1个亿,目前加拿大仅有3600万人口。好移民:加拿大的移民政策相比美国宽松很多。加拿大是一个安全度很高的一个国家,而且社会相对比较保护女性,所以女生去加拿大留学也是比较适合的。另外就是加拿大优势的专业有商科、计算机等,对女生来说选择性更多。总结:按照性别来区分留学目的地的说法肯定是不科学的,但是从侧面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教育特色。在当下美国留学局势的变幻莫测下,更多的留学生会涌向其他国家,除了英国、澳洲之外,加拿大和德国也将会成为中国留学生重点考虑的对象。

请致天下

华人讲述⑨丨德国神经生物学在读博士眼中的“德式防疫”

疫情期间医院工作人员的免费午餐封面新闻记者 汤晨“人在国外,家人和国内美食是我最惦记的。”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截止4月2日,远在欧洲的德国确诊病例数已超84000例,超过中国,仅次于美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但德国却有着极低的死亡率,死亡病例占比不到1.5%。小袁来自中国南方某海滨城市,目前正在德国拜仁州的一所大学攻读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虽然说是博士阶段的学习,但在德国,博士学习阶段等同于一份工作。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尽管现在德国已经实行了比较严苛的“禁足令”,但还是会偶尔去实验室进行必要实验。因为专业和医学科研有关,小袁所在的实验室就在大学医院内,目前也收治了一些新冠肺炎的确诊病患。医院第一时间的重视“作为一个人在医院但不在一线的科研人员,看到医院随时都能有病毒信息的及时通告,我觉得很安心。”小袁表示,相对德国当地普通人而言,医院对于病毒的认知要超前一些。在1月30日,德国出现零星病例的时候,普通人可能不太重视,觉得中国是一个遥远的国家,但医院很快就成立了专门新冠病毒小组,并且会不定时的给医院所有人员发邮件通报。每天都会收到医院的邮件通告到2月底意大利开始爆发的时候,医院邮件的更新就开始频繁了起来。随着德国疫情的升级,邮件也越来越多。3月中旬,小袁所在的医院取消了所有非必要的手术,为可能增长的病例腾出床位。此外,医院还召集了退休的医护人员和医学生,为可能的人手短缺做准备。“所有的信息都会通过邮件抄送给每一位医院的人员,信息归纳很细致,包括会公布所在城市的病例数,周边区县的病例数,每日医院的检测数量,以及检测呈阳性的数量。”“德式防疫”关键是检测力度“检测率高带来的是更加真实的数字,比较能够反应真实情况,这也是包括我在内很多德国留学生没有惊慌失措的原因。”小袁读过关于德国死亡率低的一些报道,她认为,德国的死亡率低,与德国的检测率高有很大的关系。不是说德国人体质多好,主要是德国的地方上一直有检测权。其他重灾区例如美国,CDC会独占这个检测权,直到疫情全面蔓延了才放权。德国一开始就没有这种状况,虽然上涨的新增确诊病例很多,数字很令人心惊,但是较低的死亡率反映出医疗体系可以支撑的情况。医院张贴的“如何佩戴口罩”此外德国的医疗资源确实很雄厚。比如小袁所在医院就有病毒所,并且有新冠病毒检测能力,虽然这家医院是所在城市最大的医院,但城市常住人口也就只有十多万。此外,医院甚至还配有专门的ECMO中心以备不时之需。目前在有余力的情况下,医院已开始收治一些意大利的重症病患。小袁认为德国的医疗体系设置也比较合理。德国的看病转诊制度很严格,一般由家庭医生先做初步判断,大家不会一窝蜂地去医院,医院资源不会被严重挤兑。疫情升级之后,医院和政府开通了非常多的热线。如果你觉得出现疑似症状,就可以拨打这些电话,然后会有医疗人员会上门测试。不会让潜在的感染者大规模地暴露在医院,防止出现交叉感染。除特殊情况外,医院已禁止探视希望归国留学生得到理解“很多留学生年纪很小,一个人远离家人,在国外读书本就不易,疫情严重后可能会面临更窘迫的状况。”当前,国内对于海外留学生是否应该赶在疫情期间回国有着不同的声音。“在不一样的立场下会有不同的看法,存在不同的意见很正常。”但小袁对记者表示,她还是比较同情那些年纪较小的海外留学生,“很多学生在武汉疫情暴发时同样很关心国内情况,也会为国内疫情感到焦急。他们现在遇到了不理解的声音,内心应该挺难过的。留学生回国的初衷肯定不是“投毒”心态,很多人确实担心国外疫情失去控制,有的可能也是这种情况下,只身一人在海外比较无助,想和家人在一起吧。”不过小袁也表示,自己可能稍微年长一些,没有特别焦虑,也可以维持现阶段的生活,所以在家待着是她认为更稳妥的选择。大街上空荡荡“很多留学生的签证银行卡也存在到期注销的情况。他们确实也挺不容易的,这么多的辗转回到中国。现在回国人员的隔离流程也开始规范统一了,我也希望这能够为两边不同的声音的和解带来一些可能吧。”大约是在春节前后,小袁说当时自己看到关于国内疫情的新闻时特别担心,每天都在群里叮嘱家人要戴口罩,勤洗手,注意安全。“现在他们反过来叮嘱我,我还有点儿‘不耐烦’啦!”家人和朋友都会来关心我一个人在国外居家不出门会不会太闷。“其实还好,人在国外,家人和国内美食是我最惦记的,像是火锅、椒麻鸡、蒜泥白肉这些……”

颜渊

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报考医学需坚韧能吃苦

中国外科鼻祖的名言“劝人学医,天打雷劈。”这是很多医学毕业生规劝后来者的言论,那么为何即便有大量言论规劝学生远离报考医学院,每年还是有大量的优秀考生选择医学呢?并且即便是普通医学院的分数线都超过了很多所谓的211名校,用一位北京协和医院的医生来说:“选择医学首先需要自我审视,学好医学的难度比计算机专业都难,因此在欧美发达国家,选择读医学的学生都非常的优秀,其次学习医学会非常的漫长,需要做好打持久战吃苦的准备,必须有坚韧的品质。”如果没有以上的品质,想要学好医学非常的难,很多医学生都会把中国外科鼻祖裘法祖院士的一句话当作座右铭:“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医者,提壶济世,必须有佛性的道德,这是一名医学生成为医生的前提,其次,强调了医学学生必须有接近仙者的天赋才华才可为医,说明了想要成为一名真正医生的难度!选择真正合格的医学院校在高等教育所有学科中,医学非常的特殊,虽然很多名校都新建医学院,但是发展非常的缓慢,例如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名校,自建医学院多年,整体的实力还是与老牌医学院校差距甚远,就拿南开大学自建医学院为例,发展将近三十年,目前实力甚至连很多省属医科大学都不如。在高等教育领域,医学是最难扩大发展的一个学科,需要投入的人力和资本非常的庞大,不像其他学科简单地找几名教授,拉一支队伍就可以成功,例如:2020年7月16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撤销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药学院建制的批复》,在2003年中国高等教育大扩招的背景下,中国医科大学下设独立学院中国医科大学医药临床学院走完自己短暂的建校历史,也正是国内存在大量不合格的医学院,才有“劝人学医,天打雷劈”的俗语,因为大量不合格的医学院院校的医学生毕业后很难找到合适的专业工作,特别是缺乏学习能力的学生挑战医学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缺乏吃苦和坚韧的精神让这些人在漫长的医学求学过程中会饱受折磨。知足与不知足现代西方医学主要以外科医学为主,因此中国外科鼻祖裘法祖院士在医学界的地位非常的高,裘法祖院士1936年从原同济大学医学院(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结业后远赴德国留学,1939年在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院以一等最优秀成绩获得德国医学博士学位,由于外科手术非常的精湛,作为中国人直接在德国土尔兹市立医院担任外科主任,其刀法以精准见长,被医学界称为“裘氏刀法”。裘法祖院士作为很多医学生的偶像,还有一句名言非常出名,这句话已经被刻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一块石碑上,“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诠释了一名合格医学生应该具备的品德和素质,做事要知不足,才可以精益求精,裘法祖院士才可以创造肝移植至今保持“手术例数最多”和“存活时间最长”两项全国纪录,裘老的学生吴孟超院士可以在2005年度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做学问要不知足,说明了医学属于开创性的学科,早期的西方现代医学,外科手术有很多禁区,正是医学先驱们的不断学习和摸索,才形成了目前非常成熟的现代医学,裘法祖院士的另外一名学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陈孝平院士,打破西方医学一直认为肝脏血流阻断20分钟是一个极限,通过大量的手术和动物实验,经过在实验基础上尝试临床阻断时间可以达到60分钟,从而改写外科教科书。“劝人学医,天打雷劈”,这句话其实也有几分道理,毕竟如果不具备一名医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那么劝这类考生报考医学,那么就是对这名学生的折磨,毕竟攻读医学需要学习的知识量是其他学科的数倍,需要经历更漫长的学习和经验积累,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者!

老玩家

我是女博士,可是那又怎么了?

女博士这个身份本应是对学术能力的褒奖,但因为她们生为女性,于是不得不承载更加复杂的目光。她们拥有智识,也遭遇贬损,她们已经抵达学业的顶峰,但那些「人面的神祇」依然是巨大而不可回避的。文|秋池采访|秋池 袁颖「人面的神祇」今年春节回家前,詹青云跟父亲说:「我不敢回家过年了,亲戚朋友都问我为什么还没有带男朋友回来。」父亲善解人意地给她支招:「你就告诉他们已经有对象了,下回带回来。下回你就说又换了一个。」詹青云是《奇葩说》的辩手,因为缜密的思辨能力和浩繁的阅读量引人注目,她曾与陈铭因一场关于知识定义的精彩辩论而登上了微博热搜。她也是哈佛法学院的博士,去年刚刚成为了一名律师。然而,无论哪种闪闪发光的身份,都不能挽救她过年被亲戚朋友催婚的命运。图源詹青云微博这并不仅是个体之痛。SK-II最近发布了一支视频《为什么她们不回家过年》,以三个真实的故事,关注女性面临的婚恋压力。视频里的一个女孩坐在沙发上,带点苦笑对着镜头发问:「回家的主题已经不再是团圆,或者是我终于又回来了,而变成了婚姻、婚姻、婚姻,为什么?」在短片里,这种痛苦有时恰恰来源于父母的爱,「我也不希望她去打拼,女孩子打拼太累了。」这成为大部分现代女性都面临的困境:女孩们走了很远的路,但父母或周遭的熟人环境依然对她们保留着最传统的期待。她们踩着细细的高跟鞋在职场搏杀,百折不挠,回到家里却在父母催婚、催生、催二胎的焦急目光中败下阵来。女孩们全身心投入某项事业,但周围的大多数人却担心她错过自己作为一个女人的命运:成为妻子和母亲。波伏娃曾在《第二性》里写过:「女性所属的范畴处处是封闭的,有限制的,受到男性世界的控制:不管她升得多高,冒险到多远,她的头顶上总是有天花板,四周总是有挡路的墙壁。男人的神祇在如此遥远的天上,以至对他来说其实没有神祇,小女孩生活在人面的神祇中间。」在面临困境的女性中,我们想关注一个独特的群体:女博士。博士这个身份本应是对学术能力的褒奖,但因为她们生为女性,于是不得不承载更加复杂的目光。她们拥有智识,也遭遇贬损,她们已经抵达学业的顶峰,但那些「人面的神祇」依然是巨大而不可回避的。此前《人物》与SK-II合作,征集到了372个女博士的故事,她们陷于种种类似的困局,有人选择退避,回避所有可能引发不悦的话题;有人选择勇敢迈出一步,与家人在彼此理解的中间点相遇。在她们的故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人选择了前者,而这也说明了后者的艰难和珍贵,勇敢永远是一种稀缺品,却是改写命运的必需品。「她怎么还没结婚?」审视无处不在。刘苑是个即将赴美的博士,单身,因为不好意思推拒老家街坊邻居的热心肠,硬着头皮去相了一次亲,回来没有了下文。母亲去问介绍的邻居,对方委婉地说:「下次让女儿不要跟别人说自己是女博士。」连路人都关心她的婚恋情况。打车回家,跟司机随口提起自己是博士,司机不但不要车钱,还停下车跟她聊了很久,苦口婆心地劝她早点结婚,只要对方能接受她就行。她觉得很纳闷,后来得知,司机的女儿是在德国留学的医学博士,38岁,单身,这事儿让他觉得丢人。桑格酱要读博的时候,亲戚都说学历太高嫁不出去,「父母可能更难过的是我走的越来越远,逐渐的脱离了他们的怀抱,以后不再会回家乡工作。」 刺薇的父母更激烈直接。在她决定读博的时候,父母拉了一群叔叔阿姨跟她吃饭,一桌人劝了她一晚上,坚决不允许她读博,「学历太高,不好嫁人什么的。」在美国读博的April拿到博士offer的时候,闺蜜语重心长地对她说:「以后我们家里会给你留一间房,你读完了博回来也不至于孤单。」初恋男友的爸爸听说她要读博,一脸凝重地说:「你要考虑清楚啊,女孩子还是家庭为重。」和后来的男朋友谈恋爱,长期异地,对方的妈妈委婉地表示:「要不放弃吧,拿个硕士找份工作多好。」Chris决定辞职去念博士的时候,母亲非常焦虑,问她:「你念完都多少岁了?」她反问说:「不念就不会那么多岁么?」家里的亲戚觉得她疯了,不理解一个女孩子为什么要放弃工作去拿一个没什么用的文凭。她想,如果自己是个男生,家里可能不会这么激烈地反对,反而觉得有志气又上进。此后她一直单身,临近30岁前的几年里,她已经无法和父母在一起超过四天,不然一定会爆发激烈的争吵。Ago在美国念生物学博士。父母经常劝她找个人照顾自己,而她还没有准备好进入婚姻:「我也没有对传递自己基因有特别的执念,育儿也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起码现在,我更希望能把时间留给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她把这个想法在家庭群里跟父亲母亲说了,父亲震怒,表示接受不了,要退群,母亲在中间苦苦打圆场,说:「看到合适的会有的,现在就是没碰到合适的人。」每一次提起这个话题,都是争吵或沉默收场。「个人的力量,面对社会结构性问题,还是太孱弱了。」她说。詹青云幸运地拥有一对开明的父母,父亲会跟她聊自己的恋爱经历,她也会跟父亲提起自己失恋的伤心,父女俩像是交换秘密的好朋友。即使很少催婚,父亲偶尔也会委婉地提醒她,「你看我30岁才和你妈结婚,那之前拉手都不太好意思,人生少了多少乐趣,你不要这样吧?」她的父母喜欢小孩,经常有小孩去家里玩儿,詹青云觉得,即使父母嘴上不说,但心里应该挺希望她能养一个,「但是我还没有太想要。」她说。她和女性朋友讨论这种社会现象,曾经一度觉得,当女孩男孩在成长期时,他们或许可能获得平等的对待与期望,「送你上最好的学校。」但是等到从学校毕业,进入世俗生活,男女之间的差别又重新出现,她的朋友回老家,家人的关注焦点不再是学习有多好、成绩有多优秀,而变成了,「她怎么还没结婚?」故事里所有女博士面临的困境都指向一点:婚姻。在传统「男高女低」的梯度择偶中,男性依然倾向于寻找年轻、学历比自己低的女性,父母们担心女儿学历再高,岁数一大,也在婚恋市场中失去主动权。在各种审视和期待的目光中,无论女孩们选择怎样的人生,都必须优先为婚姻辟出空间,恋爱、结婚、生子,在合适的年龄完成该完成的一切。她们需要成为妻子、母亲,像母亲一样照顾家庭,像自己受到照顾那样照顾孩子,这条路以外的人生选项,很难获得周围的理解。「终于不再卖女儿逼婚了。」频繁的争吵,日复一日沉默的对话框,父母们和女儿们内心相爱,表面相杀。如果没有人主动迈出一步,这种经年累月的分歧看上去是无解的。和解是一条漫长而艰难的路,好在,总有人勇敢迈出那一步。桑格酱会经常跟母亲说:「一个人的幸福不是靠嫁了谁,而是靠自己的力量。」她花了几年的时间,持之以恒地向母亲灌输新时代独立女性的概念,发现此举非常奏效,时间长了,母亲不再像以前那样担心焦虑。桑格酱开玩笑地说,「终于不再卖女儿逼婚了。」「感谢科技的发展,让我父母经常看新闻,看公众号文章,看访谈节目,他们也很努力地在与时俱进呢,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守旧。」她说。刺薇用了漫长的三年时间说服父母,在母亲开启催婚的话题时,她会说:「如果有人因为我学历高就不敢跟我在一起,这种人我也没必要跟他在一起。」她学的是人工智能,是父母并不太懂的东西,她会不厌其烦地跟他们描述这个专业的远大前景,「她也慢慢接受了我的前途很重要。」「我觉得女生经济独立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我干什么工作,处于什么生活之中。即使是我跟人家结婚了,那我也必须保持着独立。我这样的三观,我爸妈其实还是能接受的。」刺薇说。Sophie和母亲聊起结婚的话题,母亲一开始会焦虑提起同龄的人甚至更年轻的人都已经抱孙子了,担心自己以后老了带不动孙子,Sophie不避讳袒露自己的真实想法,每天都在微信上和妈妈聊天,缓解来自长辈的焦虑,「我会跟她说自己并不排斥恋爱和婚姻,也在争取自己的幸福,慢慢她就会改变她的想法,接受你的想法。」她同时鼓励母亲拥有自己的生活,「你现在没有外孙,你爱干嘛干嘛,多自由。」后来母亲有了好朋友,一放假就约着出去玩,「当她自己的生活有重心的话,她就不会过于关注这个事情了。沟通真的很重要。」Sophie说。在与父母斗智斗勇方面,詹青云不走寻常路,她努力地为父母打造一种开明的人设,「不停地吹捧他们多么的开明,他们就会以此为骄傲,还自己去跟别的亲戚说,我们不在乎,这很正常,他们这种人(女博士)就是这样(笑)。」詹青云是球迷,有一次看足球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她还记得文章的大意:「当你是迈克尔·乔丹的时候,三步上篮的规则就是狗屁了,当你是马拉多纳的时候,不能手球的规则就是狗屁了,当你是贝克汉姆的时候,球场上的一切规则都是狗屁了。」她把那段话从杂志上剪下来,贴到了客厅门的正面。「你如果很优秀了,就可以活出自己的规则,那就是我最后的梦想了。」「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跳脱出一群人的评价体系,就是你们的评价体系无法适用于我,我小的时候是因为学习很好,所以一般的好学生的评价体系不适用于我。而现在就是我可以接受我哈佛女博士这个人设,意思就是我是一个跟别的一般女生不一样的人,所以你们的评价体系也评价不了我。」无论和父母沟通,还是活出自己的规则,最终都是为了摆脱那些陈旧目光下的困境拥有不被裹挟的人生,最终都需要直面困境勇敢踏出那一步。SK-II视频里的女性在争吵和眼泪过后,最终选择勇敢踏出一步。女孩们决定手写一封信,邀请父母去到一个中间的地方,在那个地理意义也是心理意义上的中间点,她们向父母说出了那些埋藏已久却从未诉之于口的焦虑和困惑。女儿们和父母们从未以这种方式见过面,一个女孩看着迈进院子的父母,流着眼泪上前拥抱:「谢谢你们来这边。」父母终于意识到女儿已经不再是小女孩了,她们已经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女性。一对父母红着眼圈,感伤又欣慰地说:「你可以独立生活了,爸爸妈妈放心了。」00:57在理解的眼泪中,女孩和父母终于找到了通向彼此的路。逃避和蜷缩从来不能让人自由,对矛盾视而不见也无法让其自动消失,与父母的和解是一趟艰苦的旅程,但勇敢踏出一步,总会走到那个彼此理解的中间点,那一步,就是改写命运的起点。也许有一天,人们不再问「她们为什么不结婚」,而会问「她们为什么一定要结婚?」希望看完视频的你,也能拥有同样的勇气。

犹来

定位清晰!太傻留学相助顺利拿下德国科隆大学全奖录取

太傻留学创建于2001年,是集教育服务、教育咨询、网络服务、图书出版与教育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服务机构,属于目前中国专注于留学服务特别是留学咨询服务与留学考试服务的顶尖公司,2013年登陆A股,成为中国首家A股上市留学机构,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在上海、广州、成都、西安建有全资分公司。<太傻留学网>连续7年荣获常青藤大满贯,中国顶尖的出国留学机构,截止2017年太傻已申请30万例offers背书,录取率遥遥领先,被誉为"留学界的神话"。下面,太傻留学小编与您一起分享一些成功案例!希望对您有帮助!太傻留学访谈嘉宾:侯晓依太傻留学采访人:赵仿申请类别:博士申请毕业院校及专业: 重庆医科大学 眼科学(硕士)申请国家及专业:德国 眼科录取结果:德国科隆大学服务类别:德国医学博士全奖项目标准化考试成绩: 雅思6分,GPA: 8.2分最终选择的学校:德国科隆大学在职眼科医生,顺利申请全奖德国博士太傻留学小编赵仿:很高兴今天邀请到了远在德国的侯同学,下面请给太傻的学弟学妹们做下自我介绍吧?侯晓依:你们好,我来自重庆,2014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硕士方向眼科学。太傻留学小编赵仿:当时主要是申请的国家呢?申请的什么专业呢?侯晓依:很高兴通过太傻申请上了德国科隆大学眼科学博士。太傻留学小编赵仿:恭喜恭喜啊,现在已经在德国那边开始你的科研生涯了是吗?侯晓依:对的呢。太傻留学小编赵仿:学费是全免的吧?侯晓依:对的,只需200多欧的注册费。太傻留学小编赵仿:很多去德国深造的学员,说德国那边很多华人,生活起来比较舒服。 侯晓依:对啊,过来之后大家互相帮忙挺好的,亚超也很多很方便。太傻留学小编赵仿: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留学的想法的呢?侯晓依:硕士期间。太傻留学小编赵仿:还记得是什么时候签约的太傻呢?侯晓依:应该是2016年9月份的时候。太傻留学小编赵仿:在选选校、网申、文书方面太傻的老师有没有真正的帮助到你呢?侯晓依:很专业,都有帮助,主要在文书方面也帮助很大。太傻留学小编赵仿:在申请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呢?侯晓依:挺顺利的。勤练口语,对面试、学习和以后的工作很重要太傻留学小编赵仿:在留学申请方面,给学弟学妹们分享下你的申请流程和申请经验吧?侯晓依:首先文书很重要,如果时间比较充分的话,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争取发高质量文章;其次自己应该多了解国外名校的信息,在选校上和专业方向上多花心思;最后是勤练口语吧,对面试以及今后学习工作很有帮助。太傻留学小编赵仿:对了,你申请的时候GPA是多少呢?侯晓依:8.2吧。太傻留学小编赵仿::那边一般说的是英语吧?侯晓依:德国本地人基本说的德语,和教授可以说英语。太傻留学小编赵仿:申请的时候有没有要求语言成绩呢?侯晓依:没有,但是我自己有一个雅思成绩。太傻留学小编赵仿:雅思成绩当时考了多少分呢?雅思没要求是吗?侯晓依:是的,当时是6.0分。太傻留学小编赵仿:不错,家人应该都很支持你德国深造吧?侯晓依:对的,家人很骄傲。太傻留学小编赵仿:肯定的啦。能那么顺利的拿到德国博士录取,很不容易。太傻留学小编赵仿:大概在德国多长时间科研结束呢?学业结束后有什么打算吗?侯晓依:导师给的3年,还是想回国,毕竟亲朋好友都在国内。太傻留学小编赵仿:亲人在的地方比较温暖,你这个专业博士学位到手后,就业方面有考虑过吗?侯晓依:回国继续做医生吧。太傻留学小编赵仿:之前就在国内一直做医生是吧?侯晓依:对的。太傻留学小编赵仿:访谈最后,有没有想要对学弟学妹们说的话?侯晓依:希望学弟学妹们都能如愿申请上名校。太傻留学小编赵仿:祝你在德国一切顺利。侯晓依:谢谢。以上就是太傻留学小编整理的留学成功案例,太傻留学为您推荐优秀的留学咨询师,为您定制最适合您的留学规划,助您成功留学!太傻留学好不好?看看数据你就知道了。2018年度太傻留学在高端留学领域稳步增长,82%的学员进入世界Top50名校,37%学员获得海外高额奖学金;太傻教育高分学员占比高达85%以上,80%的学员获得了托福100+的好成绩,89%的学员获得了雅思7.0的高分;太傻游学境内外出团人数再创新高,项目涵盖全球知名企业和顶尖名校及科研院所。留学选哪个中介?来看看太傻留学!“10个人留学名校,7个人选择太傻!”

今休

法德两国难解“医生荒”困境

核心阅读法国目前执业医师数量达到有史以来最高值,德国医学、护理专业学生人数逐年上升,但由于全科医生人数减少、人口结构老龄化加剧等原因,两国面临着严重的“医生荒”现象。为解决民众的看病难题,法德两国政府采取新设医疗机构、发展远程医疗、从外国招聘医生等多种措施,但长期效果仍然有待观察。医生结构变化和社会老龄化是“医生荒”的主要原因“家附近没有医生,有号称最好的医疗保障体制又有什么用?”在法国东南部小镇蒙吕埃尔,7000名居民中只有两名全科医生,且都超过60岁,其中一名已经决定转让诊所。面对这一困境,该镇主管卫生事务的副镇长罗曼·多比耶无奈地发出这一感慨。法国著名旅游景点象鼻山所在地埃特塔也有同样的困扰,小镇人口虽不多,但每年接待数百万游客,镇上却没有一个全科医生,一旦有人生病,只能拨打急救电话。数据统计,法国目前共有29万余名执业医师,有史以来数量最多。然而,与10年前相比,法国的医疗保障却在逐步恶化。很多法国中小型城市和农村地区,都面临着全科医生短缺的困境,图卢兹、巴黎等大城市也渐渐出现“医生荒”苗头。法国的邻居德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尽管医学专业、护理专业的学生人数在逐年上升,“医生荒”现象却越来越明显。根据德国医生协会统计,与德国8000万人口相比,现职医生仅有37万人,而德国公民平均每年就诊19次。相较之下,德国医生的工作强度可想而知。德国法定医保机构——医生联邦联合会的调查结果显示,德国病患预约普通全科门诊一般需要一周时间。专科医生更为紧俏,1/4的病患需要经历3周以上的等待。医生结构的变化、全社会趋向老龄化是造成法德两国“医生荒”的主要原因。近10年来,法国自由执业医生增加至42%,使得全职工作的医生、尤其是全科医生人数减少。2017年,法国全科医生为8.8万人,与2007年相比减少了近10%。正在巴黎第六大学攻读医学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刘源辉告诉记者,行业结构变化加剧了全科医生为主力的农村地区和小城镇的医疗困境。据刘源辉介绍,法国执业医生的培养周期至少为9年,其间还有层层考试选拔,医学生付出的成本相当高,“对于年轻人而言,弱势地区交通、生活和工作条件较差,其性价比与在大城市工作相比,缺乏一定的吸引力,更不用提资历较深的医生了。”另外,法德两国的女性医生越来越多,其中法国女性医生已占总数的47%。德国联邦医生公会主席弗兰克·乌尔里希·蒙特马利表示,由于受生育假、育儿假等因素影响,女性医生工作时间大大缩短。与此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法德两国的执业医生也正在老去,但病患群体持续增加。法国图卢兹全市共950名全科医生,其中400名将在2025年前退休。在巴黎,2400多名执业医生即将超过60岁,到2020年,巴黎多个地区将失去一半以上的医生。据悉,目前法国退休返聘的医生数量在10年间增加了5倍。法国医生工会联合会主席让—保罗·奥尔蒂斯称,老龄化带来的还有疾病多发的挑战。法国医生公会理事会预计,2020年,法国将会出现“医疗人口过载”,民众的看病难题将会持续恶化。“招贤纳士”等措施难以根本改变医生供不应求状况为解决“医生荒”问题,法国总统马克龙在竞选期间,将新设医疗机构、发展远程医疗作为解决社会不平等和医疗不均衡的方向。为此,法国总理菲利普和法国卫生部长阿涅丝·比赞于去年10月提出了名为“增加法国本土医疗保障”的方案,主要措施包括三方面:一是兴建1000个医疗中心、提高医生的薪酬水平;二是促进机构创新和技术创新,开展医生“共享”和远程医疗;三是简化开设诊所的手续,鼓励医生在资源弱势的地区执业。此外,为吸引年轻医生和自由执业医生前往资源弱势地区就业,法国政府计划提供住房和交通补贴,并提高其薪酬。一些城市为了争取医生,不惜重金聘请,甚至开出“解决住房、解决配偶工作、解决子女上学”的优厚条件。一些相邻的市镇开始想办法,采取医生互助机制,在市镇间轮流坐诊,但是也难以根本改变供不应求的现状。新兴的远程医疗受到业内的极大期待,这也是法国政府极力推动的方案之一。专家认为,远程医疗消灭了时空障碍,会在更大范围内满足病患的需求,尤其有利于解决偏远和贫困地区的“医生荒”问题。此外,未来的医疗在数字网络的支持下也会更加标准化、科学化。今年初,远程就诊和健康评估等已经纳入法国法律体系,法国也在全力开展远程医疗系统的建设,预计今年9月将在全国普及,比原定时间提前了两年。而德国把脑筋动在了“移民”身上。近年来,德国一直在向外国医生伸出橄榄枝。截至2016年底,10%的德国医生都有移民背景,大量来自东欧国家。虽然两国采取了各种措施“招贤纳士”,但效果如何有待观察。有分析称,从2000年起,法国政府历任卫生部长都提出了应对“医生荒”的方案,如税收减免、奖学金资助等,但对整体困境的改善不大。而法国本届政府的许多措施与以往历届政府如出一辙。法国经济学家弗雷德里克·比扎尔认为,资金鼓励可以在短期内产生效果,但是却没有考虑到长远以及社会实际,“解决‘医生荒’的关键在于年轻人是否愿意并且有信心在小城镇和乡村从事长期稳定的工作。”比扎尔说,“医生荒”是法国医疗体制的一个病症,需要政府加大科技创新、加强统一管理。而德国医生“移民化”解决方案让蒙特马利甚为担忧,“用更优越的收入条件吸引外国医生到相对富裕的国家行医,只会导致当地病患医生资源的短缺,这有悖公益。”此外,蒙特马利指出,病患抱怨与外国医生沟通不畅的投诉日渐加剧,这是不容忽视的危险趋势,也是非常严肃的现实问题。德国联邦医生公会已经开始要求外国医生在拿到医生开业许可前参加专业语言测试。测试结果并不乐观:在医生与病人间的模拟对话环节,不合格率为40%;医生与医生模拟对话环节,不合格率高达50%。蒙特马利表示,清楚地用德语听懂和表达信息是医生就业的根本,一旦理解出现偏差,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毫无疑问,外国医生必须要补修德语课。”蒙特马利说。(本报巴黎、柏林5月2日电)《 人民日报 》( 2018年05月03日 22 版)

啤酒节

10年,325名“菁英”学子的留学洗礼

2011年12月1日,黄飞登上了去美国的飞机。这一年是菁英计划实施的第一年,对黄飞来说,这个“新鲜”的计划既让他喜悦好奇,又让他忑忑不安,但他内心深处隐隐感觉,这将是人生一次难得的机遇。那一年,共有38位青年学子受菁英计划资助奔向异国他乡求学。在攻读硕士期间,马旭有了出国读博的想法,那时正是菁英计划开始实施的第二年。在芬兰坦佩雷理工大学做交换生的半年里,他开始详细了解比较国家各类公派留学项目,最终,菁英计划成为马旭坚定的选择。联系学校、准备材料……充分的提前规划让马旭顺利获得了菁英计划资助,2013年硕士毕业后,马旭赴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20年9月14日-18日,新一届35名菁英学员参加了为期5天的行前培训。如今,他们已陆续奔赴海外,就如同他们的前辈一样,踏上了承载梦想的留学之路。才聚·乘风破浪2020年,菁英计划走进了它第十个年头。十年间,菁英计划已资助352名青年学子,他们中有广州人,有外乡人,他们因菁英计划与广州结缘,他们带着这份与广州的牵挂向世界出发,一路摸爬滚打、收获成才。许细薇来自湖北,2013年,为了寻求专业上更好的发展,她来到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从事能源研发方面的研究。许细薇所在的课题组是该领域中拔尖的,短短几个月的学习使她在学术上收获颇丰,个人能力也获得了增长。成长过程往往都是痛苦的,许细薇也不例外。“刚去时好多技术没见过,他们用的那些设备我也不会用。一切只能自己去学,要先学习这些机器的原理、操作的流程,然后再学习参数怎么设定,等等。”从与课题组成员交流,到向专门负责设备的老师求助,再到与学校层面的沟通,许细薇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周欣是河南人,本硕均就读于华南理工大学,研究方向是化工吸附分离。2013年到美国芝加哥大学后,那里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全新的科研环境让他受益匪浅。“国外团队在做基于人工树叶的太阳能转化,也在研究从海水里提取核燃料的技术。人工树叶利用太阳能将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燃料,同时平衡自然界的碳循环,可应对工业界面临的能源和环境双重挑战;而海洋中的铀储量是陆地矿藏的700倍,对保障核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些项目都是以化学为基础,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和关键问题切入,展开应用基础研究。相关研究成果,也将深刻影响数十年之后的能源工业发展格局。”在菁英计划支持下,周欣触摸到学科发展的前沿。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全宇晖起初并没有出国留学的打算。“我又不是写不了文章,也有渠道发表好的文章,为什么还要去国外呢?”2011年,在导师苦口婆心地劝说下,全宇晖来到了新加坡国立大学,开始进行图像复原与计算机视觉方面的研究。在新加坡,全新的教学模式让已经习惯于“家长式”培养模式的他有点不适应。“国外的导师不会直接回答问题,很多时候我问他一个问题,他会像苏格拉底一样反而再问我三个问题,用这样的方式不断引导我去思考解决自己之前提出的问题。”不仅是教学模式,留学所遇到的不同还有许多。全宇晖没有想到,做研究原来也可以拥有大格局。“以前在国内时,我一做出研究成果就写文章,之后再有就再写,每个研究成果是相对独立的。到了这里后,他们希望我的研究是有关联、不断向前发展的,所写的文章之间都有‘故事线’,围绕某个核心技术进行研究,最终把所有研究串连起来,建成一个‘王国’。”全宇晖还是很庆幸自己当初作出了出国留学的选择。黄政源同样是广州人,黄政源自小便渴望探索未知、体验不同。他的家乡是广州番禺,得益于广州的蓬勃发展,番禺10多年来的变化日新月异,在为家乡高速发展感到自豪的同时,黄政源决定出国去看更大的世界。2018年,黄政源来到距家乡1万公里外的英国伦敦,开启留学新生活。留学给黄政源带来的收获不只在学术方面。“当漂洋过海的那一刻我才领悟到,其实我一直想要跨越的,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距离,更是思想上的。”从探索客观世界到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黄政源在跨越中不断学习,不断思考。王丹读硕士时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过文章,在投稿过程中她却发现,相似的工作量和相近的研究,中国人被拒稿的概率总是比较大,她问导师原因,导师回答:“因为中国起步比国外晚,我们的学术研究中尚存在很多不足,导致国际上对中国学者的印象还停留在以前。但是他们越否定,我们越要证明;他们越拒绝,我们越要让他们承认,中国的科学正在飞速前行。”导师的话让王丹决定在毕业后出国留学,不仅学习国外的知识和理念,更要向他们展示新一代中国青年的崭新风采。2019年,王丹赴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攻读临床医学博士学位,在这里,她不再被称为某某学生,而被统称为中国人。“我的一言一行突然背负起了整个中华民族的重量,我的面孔也化为国家的小小缩影。我开始明白了读书这件事的真正意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留学就像一场洗礼,每一位菁英学员在这场洗礼中,都完成了自己从0到1的跨越,他们乘风破浪,成长、成才。广聚·此心安处是吾乡何谓“菁英”?有人说,“菁英”是年少有为、有干劲有闯劲的一批年轻人的聚集;也有人说,“菁英”因年轻才有冲的动力,是可以创造无限可能、不断突破自己的青年。2018年,马旭进行博士论文答辩在马旭看来,“菁英”二字还承载着期许与责任。“刚申请到菁英计划时,我觉得这是一种荣誉,出国后我也会非常自豪地告诉别人,我是广州市公派留学项目菁英计划资助的学生。再后来,我感到身上有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要对得起‘菁英’这个称呼,要不断努力,成为真正的‘菁英’。”留学期间,马旭进行的是土木工程方面的基础性研究,偏重基础理论和机理分析,留学让马旭清楚看到国内外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方向,以及中国目前所主导产业的优势和劣势。“我觉得现在做科研的侧重点已经和以往不一样了,现在更需要做的是能落地的科研。”马旭希望回国后能从事应用型研究,将过往所学与市场结合进而转化推动产业发展。马旭所在的实验室与国内相关领域的诸多高校、科研院所都有合作关系,这些高校、科研院所每年也会去马旭留学的国家宣讲延揽人才。因为早已打算回广州发展,马旭最终选择了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如今,马旭回国已近两年,主要从事固废资源化利用、装配式建筑、绿色建材和建设工程耐久性相关的科研、产品研发及技术咨询工作,取得高级工程师职称,获得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奖项,参与编制多部行业协会标准和广东省标准。近年来,随着绿色环保理念的逐渐深入,国家在基建等方面也正向着绿色化、现代化、高性能化方向发展。荷兰一直以来在固废再利用等方面有良好基础,马旭也希望能以广州为依托,在中荷科技交流合作等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带着以科研创新推动产业、服务社会发展的想法,马旭没有辜负菁英计划对“菁英”的期许。2016年,周欣成为华南理工大学师资博士后,并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2017年,凭借入职以来良好的学术业绩和科研发展能力,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周欣的教育经历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背景,在国内从事的化工研究工作属于工科,到美国后的化学研究工作属于理科。科学让他探索自然掌握规律,技术让他应用规律改变生活。围绕化工分离领域的重大需求和关键问题开展工作,是周欣的研究理念。身为一名教师,周欣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希望探索发展更为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借鉴国外的教学理念将其应用到日常教学中,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设计、以项目为基础的问题驱动教学,让学生在学会基础知识外,还能把学到的知识用在研究探索中。同时,周欣也很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并以独特的方式鼓励学生保持批判性的学习态度。“第一节课,他们不认识我是谁,那就谎称我是来替课的助教师兄,告诉他们这门课的学习其实很简单,然后把高中教学的套路说给他们,让他们听上去觉得似乎挺有道理。等到上课铃响时,我就再问一次,刚才我说的话有真有假,你们来告诉我哪些是假的并说出为什么。严格来讲,‘有真有假’都是假的,毕竟很多细节相互矛盾,仔细听可以分辨出来。”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不再被动接受,并积极进行批判性思考,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都更加透彻。张群“当你看过世界,再决定你降落的地点。”张群的硕士阶段是在华南理工大学数学学院修读应用数学专业,之后转而攻读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2014年9月,张群前往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进行金融复杂系统、资产泡沫探测、机器学习、计算金融、投资决策与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在“看过世界”之后,张群选择“降落”在广州,成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金融学院的一名教师。正如那句——“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和你走过的路”,留学经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改变了她,培养了她运用多学科融合的方式进行思考,也不断激励她勇于求知求真。在教学过程中,张群也会结合自身的经历向学生传达“学贯中西”的理念,让他们知道——在已知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未知世界等待他们去探索。在华南农业大学读研究生时,许细薇还信誓旦旦地说将来肯定会回武汉工作,然而在广州读完硕士后,她又继续在这里读了博士并出了国。“我已经习惯了在广州的生活,也适应了这里的观念和思维方式。”最后,许细薇选择回到广州。她先后入选广东省“青年珠江学者”、“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参加国家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等多个项目。随着学术成果的不断累积,许细薇在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中也经常会收到各地抛出的橄榄枝,但许细薇并未心动,她认为,一个城市是否能留住人才不一定取决于待遇,而是要看这个地方是否适合自己发展,包括这个城市整体的生活环境等多重因素。持同样观点的还有2013届菁英学员谢登辉。用他的话说,自己的生活圈子早已与广州相融,而他和家人也享受着现在的生活状态和节奏。“金钱固然重要,但绝对不是衡量所有选择的唯一标准。”谢登辉觉得,留在广州没有选错。陈贞丰2011年受菁英计划资助留学,返穗后在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工作已有多年。2017年底,为了适应新时代需求和探索新工科背景下自动化专业建设,学校自动控制系计划对所在的自动化专业申请IEET工程教育认证。由于是首次申请,大家都没有工程教育认证申请的工作经验且各自都有教学科研任务,申请工作一时难以展开,作为自动化教工党支部书记的陈贞丰联合系教研室召开动员大会,商讨并制定出专业认证申请工作的时间节点安排及要求,并在此后逐一落实各环节。终于在多方努力下,自动化专业于2018年通过了IEET工程教育认证,也是凭借此次认证,学校自动化专业于2019年顺利入选广东省一流专业。如今,学成归穗的菁英学员已逐步成长为各领域人才队伍中的骨干,他们不仅为用人单位注入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水平的新鲜血液,更是为广州创造了一批标志性的人才创新成果,将广州的创新名片推向世界。截至目前,回穗服务的菁英学员获得国家级项目资助或荣誉奖项76个,获得省级人才计划资助或荣誉称号42个,获得市级资助项目24个。邓厦和他设计的菁英计划标志正如扬帆远航的帆船,青年学子们从广州出发走向世界,当他们学成归国亦如帆船回到港湾,一年又一年,他们传承着菁英计划的使命,这也正是菁英计划标识设计的核心思路。设计者恰恰也是菁英计划受益者、2016届菁英学员邓厦。“扬帆远航代表着学子们负笈海外不畏艰险的魄力和决心,同时暗含着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历史印记。将菁英计划的英文缩写GEP通过设计变形融入到风帆中,既代表菁英计划是学子们扬帆远航的依靠,也隐喻着另一个内涵——归程。归程,需要家的指引,高高耸立的广州塔是广州最具标志性的建筑,每到夜晚都绚烂无比,这是来自家的呼唤。”情聚·“汇”在一起相信每一位菁英学员都难以忘记自己这一路上的跌跌撞撞,但更让他们难以忘怀的,是菁英计划大家庭给予他们的温暖和柔情。“世间一切总是冥冥中注定,就像当有同学询问我是否要去北京大学的留学奖学金宣讲会时,我也未曾料到这将是我与菁英计划缘分的开始。”在宣讲会上,王超第一次结识了菁英计划。2016年7月,王超于清华大学材料系毕业,毕业答辩、手续办理及出国留学材料准备等事宜一时间蜂拥而至,更因为出国留学的原因,王超在反复折腾了半个月后,各种手续的办理依然无果。在听闻王超的情况后,广州留服中心的工作人员专门打电话给王超,为其讲解如何办理相关手续。同年9月,王超获得了菁英计划资助赴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陈日(右)与加拿大皇家科学院原院长2015年,陈日入选菁英计划,赴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攻读机械工程博士学位,师从加拿大工程院院士伊什瓦·普里(Ishwar K. Puri)。在2016年和2017年的海交会多伦多推介会上,陈日感受到来自祖国的关怀,特别是广州市有关领导对当地菁英学员致以节日慰问并十分关注他们在外求学的情况。“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从行前培训到学生在外管理,广州留服中心的老师们都提供了周到贴心的服务,还为学员建立了交流平台,当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平台求助,还可以在课余组织一些活动。”不仅在选拔、评审、公示及学生在国内外的服务管理方面开展工作,广州留服中心为回到广州的菁英学员们搭起更多平台,从学术交流到经验分享,从公益科普到智力帮扶,菁英学员间的联系愈加密切,“菁英力量”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凝聚。“协作机器人的智能技术—前沿与挑战”学术研讨会2018年8月13日-16日,菁英计划举办为期5天的行前培训,内容涵盖危机处理与管理、西方文化礼仪、国外生活保健、往届菁英学员经验分享交流会等内容2019年4月24日,“海归博士进校园”活动走进北京师范大学广州实验中学,菁英学员为该校学生开展科普讲座2016年8月,由2012届菁英学员郭靖发起的“协作机器人的智能技术—前沿与挑战”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行,活动邀请来自日本、德国、新加坡等国家的青年科学家及行业顶尖科研人员围绕机器人智能技术等热点话题开展为期两天的研讨交流,研讨会受到广州当地企业的关注,广州视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邀请与会青年学者到企业参观并对公司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技术交流指导;同年底,菁英计划首次亮相海交会,2014届菁英学员赵光宇邀请导师——瑞典两院院士、诺贝尔奖评委苏尼·斯文贝格(Sune Svanberg)参会并为菁英计划站台助威,会上菁英计划五周年成果展也吸引了全国各地人才工作者的目光;2017年6月,首个菁英学员学术交流日活动举行,近20名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菁英学员参与,活动促进了菁英学员间不同专业领域的学术合作;2018年1月,来自科研、医疗、教育、生态环境等多领域的40位菁英学员赴清远开展智力帮扶活动;2019年,菁英计划品牌活动“海归博士进校园“分别在北京师范大学广州实验学校、龙口西小学、英东中学举办,海归博士将家国情怀、核心价值教育、科普知识教育融为一体,希望以此使学生们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责任和使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数百名菁英学员前往广州国际媒体港参加献礼活动,在广州塔下高举国旗,共忆新中国70年来的风雨兼程,齐声共唱《我和我的祖国》为祖国母亲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百名留学博士相约羊城唱响爱国乐章。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视频越来越丰富的活动也推动了广州市“菁英计划”留学人员回国服务联谊会(以下简称“菁英联谊会”)的诞生。2017年12月21日,菁英联谊会成立,联谊会由菁英学员自发组建,旨在搭建“资源共享、发展共进、优势互补、协作共赢”的高层次人才交流平台,促进城市发展与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2020年9月17日,菁英联谊会正式落户广州归谷科技园。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国内口罩供应十分紧张,1月25日,在广州留服中心组织下,菁英联谊会理事郭靖在“广州市菁英计划联谊会理事群”发起倡议,希望能集结菁英学员之力,开展募捐行动驰援武汉。倡议发出后,身在德国、法国、美国、英国、瑞士等国的菁英学员纷纷响应,在国外购买相应物资寄回国内,协助联系航空公司及物流公司将物资尽快运输到对接的医院……当疫情开始在全球蔓延后,尚在海外的菁英学员也成为广州留服中心和菁英联谊会的牵挂。于是,菁英联谊会又将在国内采购的口罩分别寄给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菁英学员。在这场相互驰援的战斗中,菁英学员们守望相助。菁英联谊会微信公众号发布募资物资活动倡议曾经是菁英计划的受益者,如今,返穗的菁英学员也成为菁英计划发展的助推者。他们现身说法将菁英计划推荐给身边更多的人;他们发起并组织行业国际专家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国外研究团队及优秀导师来穗参观交流,在助力广州发展上发挥示范效应;他们为菁英计划建言献策,希望菁英计划可以在未来成为广州一张亮丽的名片。2020年菁英计划的项目评审工作首次尝试引入“以老评新”的审核模式,往日的学员成为今日的评审,看到现如今的申报材料,郭靖感慨道:“现在学生整体水平都提高了很多,从申报情况就可以看出菁英计划知名度的发展,吸引了很多不错的学生。”在当天的评审中,不少老学员都希望可以通过进一步优化菁英计划推动项目持续发展,如在国外院校选取上不唯排名论。“在国外,有不少知名实验室所挂靠的大学排名并不一定很高,可以让老学员推荐一些在研究领域中受认可的机构,再由专门的评审专家评定。”郭靖说。韩超(左一)和杨超男(左二)参加陈睿(左三)和周欣(右一)的婚礼菁英学员在交流中激起思维的火花,在活动中增进彼此的情谊,在生活中汇聚成共同的大家庭。2020年7月,国内仍处于疫情防控阶段,高铁和航班的交通防疫管制措施使长途出行受到限制。而就在这个炽热的夏天,在骄阳胜火的湖南益阳,两位菁英学员正在举办他们的婚礼,新郎周欣和新娘陈睿(2014届菁英学员,留学美国康奈尔大学)在婚礼现场惊喜地发现两张熟悉的面孔——韩超(2014届菁英学员,留学法国巴黎六大)和杨超男(2016届菁英学员,留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他们都是陈睿的好友,因菁英计划而相识,因学术上的交往和切磋而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所以,即使千里,即使障碍重重,他们也驱车从广州赶来送上真挚的祝福。此次见面,也是疫情后菁英联谊会的第一次线下聚会,杨超男和周欣分别是菁英联谊会的会长和秘书长,他们总结了疫情期间国内外菁英学员相互驰援联手防疫的工作,也为下阶段的健康公益宣讲进行筹备工作。一群优秀的青年人因菁英计划而汇聚,不仅组成小家庭,也汇聚成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每一位成员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以自己的努力回报着广州。毕竟,相似的人总是“汇”在一起。就像有一条无形的纽带,将人才、广州、世界紧紧相连。来源:神州学人(2020年第12期)作者:本刊记者 季昕 特约记者 郭宁 麦慧婷

内视

10年,325名“菁英”学子的留学洗礼

2011年12月1日,黄飞登上了去美国的飞机。这一年是菁英计划实施的第一年,对黄飞来说,这个“新鲜”的计划既让他喜悦好奇,又让他忑忑不安,但他内心深处隐隐感觉,这将是人生一次难得的机遇。那一年,共有38位青年学子受菁英计划资助奔向异国他乡求学。在攻读硕士期间,马旭有了出国读博的想法,那时正是菁英计划开始实施的第二年。在芬兰坦佩雷理工大学做交换生的半年里,他开始详细了解比较国家各类公派留学项目,最终,菁英计划成为马旭坚定的选择。联系学校、准备材料……充分的提前规划让马旭顺利获得了菁英计划资助,2013年硕士毕业后,马旭赴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20年9月14日-18日,新一届35名菁英学员参加了为期5天的行前培训。如今,他们已陆续奔赴海外,就如同他们的前辈一样,踏上了承载梦想的留学之路。才聚·乘风破浪2020年,菁英计划走进了它第十个年头。十年间,菁英计划已资助352名青年学子,他们中有广州人,有外乡人,他们因菁英计划与广州结缘,他们带着这份与广州的牵挂向世界出发,一路摸爬滚打、收获成才。许细薇来自湖北,2013年,为了寻求专业上更好的发展,她来到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从事能源研发方面的研究。许细薇所在的课题组是该领域中拔尖的,短短几个月的学习使她在学术上收获颇丰,个人能力也获得了增长。成长过程往往都是痛苦的,许细薇也不例外。“刚去时好多技术没见过,他们用的那些设备我也不会用。一切只能自己去学,要先学习这些机器的原理、操作的流程,然后再学习参数怎么设定,等等。”从与课题组成员交流,到向专门负责设备的老师求助,再到与学校层面的沟通,许细薇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周欣是河南人,本硕均就读于华南理工大学,研究方向是化工吸附分离。2013年到美国芝加哥大学后,那里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全新的科研环境让他受益匪浅。“国外团队在做基于人工树叶的太阳能转化,也在研究从海水里提取核燃料的技术。人工树叶利用太阳能将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燃料,同时平衡自然界的碳循环,可应对工业界面临的能源和环境双重挑战;而海洋中的铀储量是陆地矿藏的700倍,对保障核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些项目都是以化学为基础,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和关键问题切入,展开应用基础研究。相关研究成果,也将深刻影响数十年之后的能源工业发展格局。”在菁英计划支持下,周欣触摸到学科发展的前沿。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全宇晖起初并没有出国留学的打算。“我又不是写不了文章,也有渠道发表好的文章,为什么还要去国外呢?”2011年,在导师苦口婆心地劝说下,全宇晖来到了新加坡国立大学,开始进行图像复原与计算机视觉方面的研究。在新加坡,全新的教学模式让已经习惯于“家长式”培养模式的他有点不适应。“国外的导师不会直接回答问题,很多时候我问他一个问题,他会像苏格拉底一样反而再问我三个问题,用这样的方式不断引导我去思考解决自己之前提出的问题。”不仅是教学模式,留学所遇到的不同还有许多。全宇晖没有想到,做研究原来也可以拥有大格局。“以前在国内时,我一做出研究成果就写文章,之后再有就再写,每个研究成果是相对独立的。到了这里后,他们希望我的研究是有关联、不断向前发展的,所写的文章之间都有‘故事线’,围绕某个核心技术进行研究,最终把所有研究串连起来,建成一个‘王国’。”全宇晖还是很庆幸自己当初作出了出国留学的选择。黄政源同样是广州人,黄政源自小便渴望探索未知、体验不同。他的家乡是广州番禺,得益于广州的蓬勃发展,番禺10多年来的变化日新月异,在为家乡高速发展感到自豪的同时,黄政源决定出国去看更大的世界。2018年,黄政源来到距家乡1万公里外的英国伦敦,开启留学新生活。留学给黄政源带来的收获不只在学术方面。“当漂洋过海的那一刻我才领悟到,其实我一直想要跨越的,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距离,更是思想上的。”从探索客观世界到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黄政源在跨越中不断学习,不断思考。王丹读硕士时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过文章,在投稿过程中她却发现,相似的工作量和相近的研究,中国人被拒稿的概率总是比较大,她问导师原因,导师回答:“因为中国起步比国外晚,我们的学术研究中尚存在很多不足,导致国际上对中国学者的印象还停留在以前。但是他们越否定,我们越要证明;他们越拒绝,我们越要让他们承认,中国的科学正在飞速前行。”导师的话让王丹决定在毕业后出国留学,不仅学习国外的知识和理念,更要向他们展示新一代中国青年的崭新风采。2019年,王丹赴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攻读临床医学博士学位,在这里,她不再被称为某某学生,而被统称为中国人。“我的一言一行突然背负起了整个中华民族的重量,我的面孔也化为国家的小小缩影。我开始明白了读书这件事的真正意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留学就像一场洗礼,每一位菁英学员在这场洗礼中,都完成了自己从0到1的跨越,他们乘风破浪,成长、成才。广聚·此心安处是吾乡何谓“菁英”?有人说,“菁英”是年少有为、有干劲有闯劲的一批年轻人的聚集;也有人说,“菁英”因年轻才有冲的动力,是可以创造无限可能、不断突破自己的青年。2018年,马旭进行博士论文答辩在马旭看来,“菁英”二字还承载着期许与责任。“刚申请到菁英计划时,我觉得这是一种荣誉,出国后我也会非常自豪地告诉别人,我是广州市公派留学项目菁英计划资助的学生。再后来,我感到身上有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要对得起‘菁英’这个称呼,要不断努力,成为真正的‘菁英’。”留学期间,马旭进行的是土木工程方面的基础性研究,偏重基础理论和机理分析,留学让马旭清楚看到国内外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方向,以及中国目前所主导产业的优势和劣势。“我觉得现在做科研的侧重点已经和以往不一样了,现在更需要做的是能落地的科研。”马旭希望回国后能从事应用型研究,将过往所学与市场结合进而转化推动产业发展。马旭所在的实验室与国内相关领域的诸多高校、科研院所都有合作关系,这些高校、科研院所每年也会去马旭留学的国家宣讲延揽人才。因为早已打算回广州发展,马旭最终选择了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如今,马旭回国已近两年,主要从事固废资源化利用、装配式建筑、绿色建材和建设工程耐久性相关的科研、产品研发及技术咨询工作,取得高级工程师职称,获得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奖项,参与编制多部行业协会标准和广东省标准。近年来,随着绿色环保理念的逐渐深入,国家在基建等方面也正向着绿色化、现代化、高性能化方向发展。荷兰一直以来在固废再利用等方面有良好基础,马旭也希望能以广州为依托,在中荷科技交流合作等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带着以科研创新推动产业、服务社会发展的想法,马旭没有辜负菁英计划对“菁英”的期许。2016年,周欣成为华南理工大学师资博士后,并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2017年,凭借入职以来良好的学术业绩和科研发展能力,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周欣的教育经历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背景,在国内从事的化工研究工作属于工科,到美国后的化学研究工作属于理科。科学让他探索自然掌握规律,技术让他应用规律改变生活。围绕化工分离领域的重大需求和关键问题开展工作,是周欣的研究理念。身为一名教师,周欣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希望探索发展更为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借鉴国外的教学理念将其应用到日常教学中,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设计、以项目为基础的问题驱动教学,让学生在学会基础知识外,还能把学到的知识用在研究探索中。同时,周欣也很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并以独特的方式鼓励学生保持批判性的学习态度。“第一节课,他们不认识我是谁,那就谎称我是来替课的助教师兄,告诉他们这门课的学习其实很简单,然后把高中教学的套路说给他们,让他们听上去觉得似乎挺有道理。等到上课铃响时,我就再问一次,刚才我说的话有真有假,你们来告诉我哪些是假的并说出为什么。严格来讲,‘有真有假’都是假的,毕竟很多细节相互矛盾,仔细听可以分辨出来。”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不再被动接受,并积极进行批判性思考,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都更加透彻。张群“当你看过世界,再决定你降落的地点。”张群的硕士阶段是在华南理工大学数学学院修读应用数学专业,之后转而攻读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2014年9月,张群前往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进行金融复杂系统、资产泡沫探测、机器学习、计算金融、投资决策与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在“看过世界”之后,张群选择“降落”在广州,成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金融学院的一名教师。正如那句——“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和你走过的路”,留学经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改变了她,培养了她运用多学科融合的方式进行思考,也不断激励她勇于求知求真。在教学过程中,张群也会结合自身的经历向学生传达“学贯中西”的理念,让他们知道——在已知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未知世界等待他们去探索。在华南农业大学读研究生时,许细薇还信誓旦旦地说将来肯定会回武汉工作,然而在广州读完硕士后,她又继续在这里读了博士并出了国。“我已经习惯了在广州的生活,也适应了这里的观念和思维方式。”最后,许细薇选择回到广州。她先后入选广东省“青年珠江学者”、“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参加国家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等多个项目。随着学术成果的不断累积,许细薇在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中也经常会收到各地抛出的橄榄枝,但许细薇并未心动,她认为,一个城市是否能留住人才不一定取决于待遇,而是要看这个地方是否适合自己发展,包括这个城市整体的生活环境等多重因素。持同样观点的还有2013届菁英学员谢登辉。用他的话说,自己的生活圈子早已与广州相融,而他和家人也享受着现在的生活状态和节奏。“金钱固然重要,但绝对不是衡量所有选择的唯一标准。”谢登辉觉得,留在广州没有选错。陈贞丰2011年受菁英计划资助留学,返穗后在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工作已有多年。2017年底,为了适应新时代需求和探索新工科背景下自动化专业建设,学校自动控制系计划对所在的自动化专业申请IEET工程教育认证。由于是首次申请,大家都没有工程教育认证申请的工作经验且各自都有教学科研任务,申请工作一时难以展开,作为自动化教工党支部书记的陈贞丰联合系教研室召开动员大会,商讨并制定出专业认证申请工作的时间节点安排及要求,并在此后逐一落实各环节。终于在多方努力下,自动化专业于2018年通过了IEET工程教育认证,也是凭借此次认证,学校自动化专业于2019年顺利入选广东省一流专业。如今,学成归穗的菁英学员已逐步成长为各领域人才队伍中的骨干,他们不仅为用人单位注入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水平的新鲜血液,更是为广州创造了一批标志性的人才创新成果,将广州的创新名片推向世界。截至目前,回穗服务的菁英学员获得国家级项目资助或荣誉奖项76个,获得省级人才计划资助或荣誉称号42个,获得市级资助项目24个。邓厦和他设计的菁英计划标志正如扬帆远航的帆船,青年学子们从广州出发走向世界,当他们学成归国亦如帆船回到港湾,一年又一年,他们传承着菁英计划的使命,这也正是菁英计划标识设计的核心思路。设计者恰恰也是菁英计划受益者、2016届菁英学员邓厦。“扬帆远航代表着学子们负笈海外不畏艰险的魄力和决心,同时暗含着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历史印记。将菁英计划的英文缩写GEP通过设计变形融入到风帆中,既代表菁英计划是学子们扬帆远航的依靠,也隐喻着另一个内涵——归程。归程,需要家的指引,高高耸立的广州塔是广州最具标志性的建筑,每到夜晚都绚烂无比,这是来自家的呼唤。”情聚·“汇”在一起相信每一位菁英学员都难以忘记自己这一路上的跌跌撞撞,但更让他们难以忘怀的,是菁英计划大家庭给予他们的温暖和柔情。“世间一切总是冥冥中注定,就像当有同学询问我是否要去北京大学的留学奖学金宣讲会时,我也未曾料到这将是我与菁英计划缘分的开始。”在宣讲会上,王超第一次结识了菁英计划。2016年7月,王超于清华大学材料系毕业,毕业答辩、手续办理及出国留学材料准备等事宜一时间蜂拥而至,更因为出国留学的原因,王超在反复折腾了半个月后,各种手续的办理依然无果。在听闻王超的情况后,广州留服中心的工作人员专门打电话给王超,为其讲解如何办理相关手续。同年9月,王超获得了菁英计划资助赴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陈日(右)与加拿大皇家科学院原院长2015年,陈日入选菁英计划,赴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攻读机械工程博士学位,师从加拿大工程院院士伊什瓦·普里(Ishwar K. Puri)。在2016年和2017年的海交会多伦多推介会上,陈日感受到来自祖国的关怀,特别是广州市有关领导对当地菁英学员致以节日慰问并十分关注他们在外求学的情况。“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从行前培训到学生在外管理,广州留服中心的老师们都提供了周到贴心的服务,还为学员建立了交流平台,当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平台求助,还可以在课余组织一些活动。”不仅在选拔、评审、公示及学生在国内外的服务管理方面开展工作,广州留服中心为回到广州的菁英学员们搭起更多平台,从学术交流到经验分享,从公益科普到智力帮扶,菁英学员间的联系愈加密切,“菁英力量”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凝聚。“协作机器人的智能技术—前沿与挑战”学术研讨会2018年8月13日-16日,菁英计划举办为期5天的行前培训,内容涵盖危机处理与管理、西方文化礼仪、国外生活保健、往届菁英学员经验分享交流会等内容2019年4月24日,“海归博士进校园”活动走进北京师范大学广州实验中学,菁英学员为该校学生开展科普讲座2016年8月,由2012届菁英学员郭靖发起的“协作机器人的智能技术—前沿与挑战”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行,活动邀请来自日本、德国、新加坡等国家的青年科学家及行业顶尖科研人员围绕机器人智能技术等热点话题开展为期两天的研讨交流,研讨会受到广州当地企业的关注,广州视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邀请与会青年学者到企业参观并对公司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技术交流指导;同年底,菁英计划首次亮相海交会,2014届菁英学员赵光宇邀请导师——瑞典两院院士、诺贝尔奖评委苏尼·斯文贝格(Sune Svanberg)参会并为菁英计划站台助威,会上菁英计划五周年成果展也吸引了全国各地人才工作者的目光;2017年6月,首个菁英学员学术交流日活动举行,近20名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菁英学员参与,活动促进了菁英学员间不同专业领域的学术合作;2018年1月,来自科研、医疗、教育、生态环境等多领域的40位菁英学员赴清远开展智力帮扶活动;2019年,菁英计划品牌活动“海归博士进校园“分别在北京师范大学广州实验学校、龙口西小学、英东中学举办,海归博士将家国情怀、核心价值教育、科普知识教育融为一体,希望以此使学生们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责任和使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数百名菁英学员前往广州国际媒体港参加献礼活动,在广州塔下高举国旗,共忆新中国70年来的风雨兼程,齐声共唱《我和我的祖国》为祖国母亲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百名留学博士相约羊城唱响爱国乐章。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视频越来越丰富的活动也推动了广州市“菁英计划”留学人员回国服务联谊会(以下简称“菁英联谊会”)的诞生。2017年12月21日,菁英联谊会成立,联谊会由菁英学员自发组建,旨在搭建“资源共享、发展共进、优势互补、协作共赢”的高层次人才交流平台,促进城市发展与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2020年9月17日,菁英联谊会正式落户广州归谷科技园。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国内口罩供应十分紧张,1月25日,在广州留服中心组织下,菁英联谊会理事郭靖在“广州市菁英计划联谊会理事群”发起倡议,希望能集结菁英学员之力,开展募捐行动驰援武汉。倡议发出后,身在德国、法国、美国、英国、瑞士等国的菁英学员纷纷响应,在国外购买相应物资寄回国内,协助联系航空公司及物流公司将物资尽快运输到对接的医院……当疫情开始在全球蔓延后,尚在海外的菁英学员也成为广州留服中心和菁英联谊会的牵挂。于是,菁英联谊会又将在国内采购的口罩分别寄给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菁英学员。在这场相互驰援的战斗中,菁英学员们守望相助。菁英联谊会微信公众号发布募资物资活动倡议曾经是菁英计划的受益者,如今,返穗的菁英学员也成为菁英计划发展的助推者。他们现身说法将菁英计划推荐给身边更多的人;他们发起并组织行业国际专家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国外研究团队及优秀导师来穗参观交流,在助力广州发展上发挥示范效应;他们为菁英计划建言献策,希望菁英计划可以在未来成为广州一张亮丽的名片。2020年菁英计划的项目评审工作首次尝试引入“以老评新”的审核模式,往日的学员成为今日的评审,看到现如今的申报材料,郭靖感慨道:“现在学生整体水平都提高了很多,从申报情况就可以看出菁英计划知名度的发展,吸引了很多不错的学生。”在当天的评审中,不少老学员都希望可以通过进一步优化菁英计划推动项目持续发展,如在国外院校选取上不唯排名论。“在国外,有不少知名实验室所挂靠的大学排名并不一定很高,可以让老学员推荐一些在研究领域中受认可的机构,再由专门的评审专家评定。”郭靖说。韩超(左一)和杨超男(左二)参加陈睿(左三)和周欣(右一)的婚礼菁英学员在交流中激起思维的火花,在活动中增进彼此的情谊,在生活中汇聚成共同的大家庭。2020年7月,国内仍处于疫情防控阶段,高铁和航班的交通防疫管制措施使长途出行受到限制。而就在这个炽热的夏天,在骄阳胜火的湖南益阳,两位菁英学员正在举办他们的婚礼,新郎周欣和新娘陈睿(2014届菁英学员,留学美国康奈尔大学)在婚礼现场惊喜地发现两张熟悉的面孔——韩超(2014届菁英学员,留学法国巴黎六大)和杨超男(2016届菁英学员,留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他们都是陈睿的好友,因菁英计划而相识,因学术上的交往和切磋而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所以,即使千里,即使障碍重重,他们也驱车从广州赶来送上真挚的祝福。此次见面,也是疫情后菁英联谊会的第一次线下聚会,杨超男和周欣分别是菁英联谊会的会长和秘书长,他们总结了疫情期间国内外菁英学员相互驰援联手防疫的工作,也为下阶段的健康公益宣讲进行筹备工作。一群优秀的青年人因菁英计划而汇聚,不仅组成小家庭,也汇聚成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每一位成员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以自己的努力回报着广州。毕竟,相似的人总是“汇”在一起。就像有一条无形的纽带,将人才、广州、世界紧紧相连。来源:神州学人(2020年第12期)作者:本刊记者 季昕 特约记者 郭宁 麦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