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要不要去德国留学读博士?先看看哪个专业工资高!长恨天

要不要去德国留学读博士?先看看哪个专业工资高!

读书有用吗?“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会读书永远不过时!尤其是在德国,高学历永远是你跟这个世界谈条件的最佳入门筹码。近日,德国工资比较平台“Gehalt.de”发布了一份调查数据,对网站上6074个用户的工资信息进行了对比,这些人都是已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毕业生,或有至少3年工作经验的专业人才。而结果显示,拥有博士学位的人,工资水平遥遥领先。刚开始工作时,平均年薪就有55500欧元;硕士毕业生工资则直降近9000欧元,平均年薪只有46314欧元;本科毕业生的平均年薪则是42600欧元。看来,在教育上永远不要吝啬你的投资欲望。想来德国读博士的朋友们,也不要再纠结于时间、金钱上的投资与最终的“结果产出”之间的平衡了。然而,不同行业,博士的工资也是有区别的。所以,来德国读博士的重点是,你学的专业是什么。根据“Gehalt.de”平台的数据,计算机科学和信息学博士最受各大公司欢迎。一般来说,有博士学位的职员年薪可以达到5.7万欧元,比其他没有博士学位的同事多拿8700欧元!“Gehalt.de”负责人Philip Bierbach表示,在计算机信息领域,博士学位对工资水平是有很积极的影响的。不过,随着实践知识和项目经验的不断累积,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没有博士学历的员工也可以达到与博士相同的水平。此外,在自然科学领域,博士学位也是升职加薪和职业晋升的助推器和敲门砖。获得博士学位的员工工资为51800欧元,比没有博士学位的员工工资高出5000欧元。而在工程师、经济学家中,有没有博士学位之间的工资差距为4000欧元。比如有博士学位的工程师起始工资为53800欧元,没有博士学位的工程师年薪仅为49500欧元;有博士学位的经济学家,年薪平均为49400欧元;没有博士学位的经济学家,平均年薪为45500欧元。不过,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行业中,博士的起始工资虽然比学士、硕士要高,但与上面的行业相比,则不太理想。没有博士学位的职员年薪为36400欧元,有博士学位的职员年薪为40400欧元。所以,来德国读博士,先考虑好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才是关键!西澳大利亚政府为吸引留学生延长工签,珀斯有哪些好大学?英国留学:好的专业才有好的未来!本科毕业也可以美国读博,美国读博有哪些条件?这六所美国大学才是中国学生最喜欢的?

盗马记

华人讲述⑨丨德国神经生物学在读博士眼中的“德式防疫”

疫情期间医院工作人员的免费午餐封面新闻记者 汤晨“人在国外,家人和国内美食是我最惦记的。”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截止4月2日,远在欧洲的德国确诊病例数已超84000例,超过中国,仅次于美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但德国却有着极低的死亡率,死亡病例占比不到1.5%。小袁来自中国南方某海滨城市,目前正在德国拜仁州的一所大学攻读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虽然说是博士阶段的学习,但在德国,博士学习阶段等同于一份工作。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尽管现在德国已经实行了比较严苛的“禁足令”,但还是会偶尔去实验室进行必要实验。因为专业和医学科研有关,小袁所在的实验室就在大学医院内,目前也收治了一些新冠肺炎的确诊病患。医院第一时间的重视“作为一个人在医院但不在一线的科研人员,看到医院随时都能有病毒信息的及时通告,我觉得很安心。”小袁表示,相对德国当地普通人而言,医院对于病毒的认知要超前一些。在1月30日,德国出现零星病例的时候,普通人可能不太重视,觉得中国是一个遥远的国家,但医院很快就成立了专门新冠病毒小组,并且会不定时的给医院所有人员发邮件通报。每天都会收到医院的邮件通告到2月底意大利开始爆发的时候,医院邮件的更新就开始频繁了起来。随着德国疫情的升级,邮件也越来越多。3月中旬,小袁所在的医院取消了所有非必要的手术,为可能增长的病例腾出床位。此外,医院还召集了退休的医护人员和医学生,为可能的人手短缺做准备。“所有的信息都会通过邮件抄送给每一位医院的人员,信息归纳很细致,包括会公布所在城市的病例数,周边区县的病例数,每日医院的检测数量,以及检测呈阳性的数量。”“德式防疫”关键是检测力度“检测率高带来的是更加真实的数字,比较能够反应真实情况,这也是包括我在内很多德国留学生没有惊慌失措的原因。”小袁读过关于德国死亡率低的一些报道,她认为,德国的死亡率低,与德国的检测率高有很大的关系。不是说德国人体质多好,主要是德国的地方上一直有检测权。其他重灾区例如美国,CDC会独占这个检测权,直到疫情全面蔓延了才放权。德国一开始就没有这种状况,虽然上涨的新增确诊病例很多,数字很令人心惊,但是较低的死亡率反映出医疗体系可以支撑的情况。医院张贴的“如何佩戴口罩”此外德国的医疗资源确实很雄厚。比如小袁所在医院就有病毒所,并且有新冠病毒检测能力,虽然这家医院是所在城市最大的医院,但城市常住人口也就只有十多万。此外,医院甚至还配有专门的ECMO中心以备不时之需。目前在有余力的情况下,医院已开始收治一些意大利的重症病患。小袁认为德国的医疗体系设置也比较合理。德国的看病转诊制度很严格,一般由家庭医生先做初步判断,大家不会一窝蜂地去医院,医院资源不会被严重挤兑。疫情升级之后,医院和政府开通了非常多的热线。如果你觉得出现疑似症状,就可以拨打这些电话,然后会有医疗人员会上门测试。不会让潜在的感染者大规模地暴露在医院,防止出现交叉感染。除特殊情况外,医院已禁止探视希望归国留学生得到理解“很多留学生年纪很小,一个人远离家人,在国外读书本就不易,疫情严重后可能会面临更窘迫的状况。”当前,国内对于海外留学生是否应该赶在疫情期间回国有着不同的声音。“在不一样的立场下会有不同的看法,存在不同的意见很正常。”但小袁对记者表示,她还是比较同情那些年纪较小的海外留学生,“很多学生在武汉疫情暴发时同样很关心国内情况,也会为国内疫情感到焦急。他们现在遇到了不理解的声音,内心应该挺难过的。留学生回国的初衷肯定不是“投毒”心态,很多人确实担心国外疫情失去控制,有的可能也是这种情况下,只身一人在海外比较无助,想和家人在一起吧。”不过小袁也表示,自己可能稍微年长一些,没有特别焦虑,也可以维持现阶段的生活,所以在家待着是她认为更稳妥的选择。大街上空荡荡“很多留学生的签证银行卡也存在到期注销的情况。他们确实也挺不容易的,这么多的辗转回到中国。现在回国人员的隔离流程也开始规范统一了,我也希望这能够为两边不同的声音的和解带来一些可能吧。”大约是在春节前后,小袁说当时自己看到关于国内疫情的新闻时特别担心,每天都在群里叮嘱家人要戴口罩,勤洗手,注意安全。“现在他们反过来叮嘱我,我还有点儿‘不耐烦’啦!”家人和朋友都会来关心我一个人在国外居家不出门会不会太闷。“其实还好,人在国外,家人和国内美食是我最惦记的,像是火锅、椒麻鸡、蒜泥白肉这些……”

果恶乎在

想去德国读医学博士的同学欢迎提问

德国医学的博士的申请要求是什么?答:德国医学博士的硬性要求是本科临床医学,硕士已毕业或在读硕士(研三)。德国能读临床方向的医学博士吗?答:可以。德国医学博士有MD和PHD,如果本科专业是临床医学专业,可以读临床方向的MD,一般是2到3年。也可以读PhD,一般3到4年。MD要进实验室吗?答:要的,出国读博不管是MD还是PhD都是要进实验室的。具体看研究项目是临床研究还是基础研究。有些MD学生在做基础研究,也有些PhD学生在做临床研究。基础医学能读MD吗?答:不能。如果本科是基础医学或者生物医学生物工程这些专业,去德国只能读PhD。为什么要去德国读医学博士?第一,德国读博学费是免费的第二,德国一个月生活费是5千人民到1万左右,在发达国家里,消费不算很高,基本能负担得起。第三,德国可以读MD,也可以读PhD。第四,德国的教育资源是比较平均的,所以德国的医学院还不错,基本在世界排名前500以内。第五,德国医学是独立的体系,没有本硕之分。第六,德国有36所医学院是欧洲最多医学院的国家,qs排名都很前。其中柏林夏瑞蒂医科大学是柏林自由大学医学院和柏林洪堡大学医学院合并而来,所以毕业的时候会盖两个学校的章。实力非常强。第七,在职硕士也可以申请德国医学博士。

是其言也

到中德生态园读博,拿德国高校学位!这一博士研究院成立

半岛客户端记者 李晓哲 实习生 董昊6月26日,中德智能技术博士研究院成立仪式暨首届中德智能技术专家高峰论坛在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中德生态园)举行。据了解,该研究院将充分发挥德国优秀博士生资源和中国博士生导师资源相对接的优势,推行人才培养阶段模式。第一阶段博士生培养方向重点为智能产品设计、智能制造与智能物流技术,后期增设信息技术、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培养方向,由德国相关高校授予博士学位,预计未来5年联合培养约50位博士生。成立仪式上,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院士、不莱梅大学教授赫尔茨克,市经信委巡视员王建,分别代表德中双方合作机构致辞。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发来贺信。在随后进行的签约仪式上,中德智能技术博士研究院与包括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在内的7所中外知名高校,与今天国际物流、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菲尼克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11家知名企业签署科研与博士培养合作框架协议。聘请了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院士、不莱梅大学教授赫尔茨克,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院士、德国亚琛工业大学人机互动研究所所长罗斯曼教授,芯恩(青岛)集成电路公司董事长张汝京博士,不莱梅生产与物流研究院院长、不来梅大学教授透波恩4位专家为特聘科学家。德国锡根大学教授史达赫,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房殿军,青岛科技大学中德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庆党等12位中外知名高等院校教授、学者被聘为特聘研究员。随后,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中德生态园)管委主任赵士玉,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院士、多特蒙德工业大学教授库恩,芯恩(青岛)集成电路公司董事长张汝京博士以及德国工程院院士罗斯曼共同为中德智能技术博士研究院揭牌。据悉,中德智能技术博士研究院是国内首个由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和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共同指导,在政府支持下成立的技术应用研究和博士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智能技术共享平台。研究院将引进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模式,以青岛西海岸新区为基地,面向中德两国,充分发挥德方科研机构在科技、人才、创新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的引领力,为新区乃至青岛市智能制造、智能物流及智能服务技术领域高端人才培养和前沿技术研究创造新动能。中德智能技术博士研究院将搭建以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院士为核心的顶尖创新团队,充分发挥特聘科学家、研究员专业优势及影响力,打造世界一流的高端人才培养与先进工业技术研究生态圈。通过与海尔、西门子(青岛)创新中心、博世(中国)、京东物流、菲尼克斯(中国)、澳柯玛等优秀企业开展院企合作,打造集教研合作、院企合作、国际交流于一体的战略合作新平台。中德智能技术博士研究院首创推行基础研究(以技术方案为主)、系统研究(以软件系统为主体)和应用研究(以虚实融合技术为载体)三位一体的创新研发模式,开展面向智能制造、可持续发展需求的前沿技术研究,形成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促进中德智能领域产学研结合的同时,还担当培养承担中德两国智能制造使命的高端人才。揭牌仪式后,首届中德智能技术高峰论坛随即召开,中德专家着眼“德国应用研究和高端人才培养成功案例分析”、“工业4.0与数字双胞胎”、“海尔COSMOPlat平台技术与实践”等话题做主题演讲,并进行精彩的圆桌对话。近年来,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中德生态园)突出中德合作、体现国际开放融合,坚持发展智能制造关键项目和关键技术,集聚了一批解决方案提供、数字化应用的设计研发类企业,家电、集成电路等智能制造类项目,开放辐射周边企业转型升级的科技支撑平台。园区先后获批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灯塔园区”、“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园区”、获得中德智能制造联盟副理事长单位等称号。目前已落户包含西门子(青岛)创新中心、海尔磁悬浮智能互联工厂、芯恩(青岛)集成电路等在内的高端研发、制造、教育培训机构10余家,智能制造产业已形成从解决方案提供、数字化工厂建设及改造、模式及标准输出一体化产业链,为国家输出家电行业智造标准。未来,将为汽车、石化等产业智能化改造提供解决方案。

名辩

28年前北大毕业,中科院读博,德国做博士后的河南女孩,现状如何

现在谈及出国留学,尤其是看到北大清华毕业的学霸出国留学,许多国人都不太高兴。因为这些人才一旦出国,能够学成归国仍是一件未知的事情,祖国人民辛辛苦苦培养的人才,出国留学之后,就变成他国的人才了,让人怎么高兴?不过,并非每个出国留学的学子没有家国情怀,现实中仍有许多让人感动的故事。比如下面米酱分享的这一位河南女孩——马旭村。28年前,马旭村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在中科院博士毕业后,她也和许多毕业生一样,选择了出国留学,赴德国马普研究学会微结构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但是她并没有留恋他国的优厚待遇,而是在2003年,毅然选择回国,加入中科院物理所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如今,她已经是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而且对拓扑绝缘体的发展和高温超导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她曾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两次)、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两项)等奖项。然而回首往事,谁能想到曾经的一个河南女孩会有这么大的出息,甚至当时有人不看好她出国留学。1971年11月,马旭村生于河南省唐河县的一个普通家庭,她从小学习很好,是一个被人称之为“别人家的孩子”。在1988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化学系。在本科四年里,马旭村没有放松自己,依然努力学习,最终在1992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得北京大学化学系化学专业学士学位,并取得了中科院硕博连读的入学资格盐湖所无机化学专业硕士学位。马旭村在中科院勤奋学习了8年,在2000年获中科院物理所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学位。当时正在兴起留学热,博士毕业的马旭村也决定出国留学一段时间,于是在2000年赴德国马普研究学会微结构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但是她并没有迷恋他国的优越条件,内心的强大爱国情怀,使她在2年后,毅然选择回国,并成功加入了中科院物理所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主要从事拓扑绝缘体和低维纳米结构的控制生长、量子效应与性能关系研究。众所周知,计算机的出现几十年来,已经完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是随着CPU的速度越来越快,芯片元件大小已逼近极限尺度。未来,人类需要从更微观的尺度找到突破,量子计算和低能耗自旋电子学无疑成了最大的亮点。这将是一场新的信息革命,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世界各地的许多实验室正在以巨大的热情追寻着这个梦想。而马旭村及其团队就是这些队伍中的佼佼者。她的研究领域之一是拓扑绝缘体。从2009年初三维拓扑绝缘体材料在理论上被预言存在,到这个薄膜材料首次被制备出来,她和团队成员只花了半年时间,就使我国在拓扑绝缘体薄膜研究领城中处于国际领先地位。2012年第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评审会给她的评语:马旭村在国际上率先发展了拓扑绝缘体薄膜和铁基超导薄膜的分子束外延生长动力学,从实验上证明拓扑绝缘体受时间反演对称性保护等基本性质,对拓扑绝缘体的发展和高温超导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如今,马旭村作为负责人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和重点项目各一项,继续开展二维金属薄膜表面吸附/催化的量子调控研究工作。作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一名老师,马旭村还不仅承载着科学研究的梦想,更担负着培养下一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虽然责任重大,但是马旭村说:“我觉得做科研非常吸引人的地方是,你做的事情都是未知的。你可以想象,当你的工作目标或者实验突然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这个时候你会觉得很兴奋,就会想方设法接着去实现你的目标。”也许正是有这种对科研的热情,她才能在困难重重面前,坚持下来。巾帼不让须眉,红颜更胜儿郎。相信马旭村在未来带来更值得期待的研究成果,也希望我们国家有越来越多像马旭村这样的科学家,留学他国,不忘初心!对于马旭村的故事,你有什么看法?欢迎下面留言!(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归休乎君

到中德生态园读博,拿德国高校学位!青岛这一博士研究院成立

6月26日,中德智能技术博士研究院成立仪式暨首届中德智能技术专家高峰论坛在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中德生态园)举行。据了解,该研究院将充分发挥德国优秀博士生资源和中国博士生导师资源相对接的优势,推行人才培养阶段模式。第一阶段博士生培养方向重点为智能产品设计、智能制造与智能物流技术,后期增设信息技术、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培养方向,由德国相关高校授予博士学位,预计未来5年联合培养约50位博士生。成立仪式上,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院士、不莱梅大学教授赫尔茨克,市经信委巡视员王建,分别代表德中双方合作机构致辞。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发来贺信。在随后进行的签约仪式上,中德智能技术博士研究院与包括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在内的7所中外知名高校,与今天国际物流、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菲尼克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11家知名企业签署科研与博士培养合作框架协议。聘请了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院士、不莱梅大学教授赫尔茨克,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院士、德国亚琛工业大学人机互动研究所所长罗斯曼教授,芯恩(青岛)集成电路公司董事长张汝京博士,不莱梅生产与物流研究院院长、不来梅大学教授透波恩4位专家为特聘科学家。德国锡根大学教授史达赫,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房殿军,青岛科技大学中德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庆党等12位中外知名高等院校教授、学者被聘为特聘研究员。随后,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中德生态园)管委主任赵士玉,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院士、多特蒙德工业大学教授库恩,芯恩(青岛)集成电路公司董事长张汝京博士以及德国工程院院士罗斯曼共同为中德智能技术博士研究院揭牌。据悉,中德智能技术博士研究院是国内首个由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和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共同指导,在政府支持下成立的技术应用研究和博士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智能技术共享平台。研究院将引进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模式,以青岛西海岸新区为基地,面向中德两国,充分发挥德方科研机构在科技、人才、创新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的引领力,为新区乃至青岛市智能制造、智能物流及智能服务技术领域高端人才培养和前沿技术研究创造新动能。中德智能技术博士研究院将搭建以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院士为核心的顶尖创新团队,充分发挥特聘科学家、研究员专业优势及影响力,打造世界一流的高端人才培养与先进工业技术研究生态圈。通过与海尔、西门子(青岛)创新中心、博世(中国)、京东物流、菲尼克斯(中国)、澳柯玛等优秀企业开展院企合作,打造集教研合作、院企合作、国际交流于一体的战略合作新平台。中德智能技术博士研究院首创推行基础研究(以技术方案为主)、系统研究(以软件系统为主体)和应用研究(以虚实融合技术为载体)三位一体的创新研发模式,开展面向智能制造、可持续发展需求的前沿技术研究,形成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促进中德智能领域产学研结合的同时,还担当培养承担中德两国智能制造使命的高端人才。揭牌仪式后,首届中德智能技术高峰论坛随即召开,中德专家着眼“德国应用研究和高端人才培养成功案例分析”、“工业4.0与数字双胞胎”、“海尔COSMOPlat平台技术与实践”等话题做主题演讲,并进行精彩的圆桌对话。近年来,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中德生态园)突出中德合作、体现国际开放融合,坚持发展智能制造关键项目和关键技术,集聚了一批解决方案提供、数字化应用的设计研发类企业,家电、集成电路等智能制造类项目,开放辐射周边企业转型升级的科技支撑平台。园区先后获批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灯塔园区”、“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园区”、获得中德智能制造联盟副理事长单位等称号。目前已落户包含西门子(青岛)创新中心、海尔磁悬浮智能互联工厂、芯恩(青岛)集成电路等在内的高端研发、制造、教育培训机构10余家,智能制造产业已形成从解决方案提供、数字化工厂建设及改造、模式及标准输出一体化产业链,为国家输出家电行业智造标准。未来,将为汽车、石化等产业智能化改造提供解决方案。半岛客户端记者 李晓哲 实习生 董昊

别怕我

书香南哲丨访谈刘鑫:理想的进路

从康德到海德格尔,再回到希腊当我读高三的时候,我绝不会想到自己会学哲学,甚至以哲学为志业。当时我对哲学的理解仅仅是政治,既然已经学了六年政治,我绝不会再继续学下去。从高中进入大学,这其实是选择人生道路时很重要的环节,我必须为自己选择人生方向(父母一向非常尊重我的意见)。但在这个最重要的环节,却没有人能为我提供有效的指导,像绝大多数高中生一样,我似乎只是为了高考而高考。当那些大学专业摆在我面前时,它们对我而言仅仅是一堆词汇,我对它们一无所知。跟很多高中生一样,我选择专业也是出于效益最大化的考量,由于高考分数很高,不想浪费分数,所以哪个专业分数高就去哪儿。法律和新闻两个专业是当时文科录取分数最高的两个专业,我不想背法条,又觉得当记者也能为民请命、伸张正义,所以本科时我选择就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当我正式开始接触这个专业的时候,我发现我对新闻缺乏兴趣、没有激情,我必须重新寻找自己喜欢并且愿意为之献身的东西,经过一段漫长的徘徊期,最终发现我的兴趣点落在中国历史和西方哲学两个方向上。我个人非常喜欢钱穆先生,认同他“六经皆史”、“以史带经”的学术理念以及“文化引导社会”、“文人治理国家”的传统政治理想(虽然我不认为这个政治理想能实现,也不太同意钱穆先生对西学一些比较粗浅的判断,但这不影响他的伟大和我的喜欢)。但很快我就发现,我的个人禀赋并不适合研究历史,因为历史学要求从史料中总结规律,我能够理解并且赞叹钱穆先生总结出来的历史规律,但我自己却没有能力把它们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之中爬梳出来,所以我放弃了将历史作为专业研究的想法,只当个人兴趣爱好处理。我个人非常喜欢明史,《明史》、《明通鉴》以及各类通俗小说读过不少;到今天我都保留着对中国通史、中国思想史的极大兴趣,我做西方哲学,关注思想史、传承史,跟我一直喜欢中国历史有着极大的内在关联。这段不算成功的探索之路从根本上教育我:人在选择终生志业时,必须在兴趣和能力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天才是什么?天才就是兴趣与能力合一的人,并且他们很早就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凭着自己的兴趣把自己的能力推到极致,于是我们就在各个领域看到了人类能够达到的极限。然而,我们大多数人都还是中人之资、平庸之辈,当我们的兴趣和能力不匹配时,就需要在这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找到我的兴趣和能力平衡点的契机是学习康德——第一个在理智上真正对我有所触动的哲学家。在此之前,我已经旁听了人大哲学系很多课程,甚至长时间参加一位老师的读书会,读了差不多两年尼采。读完之后,我只有一个感觉:自己仿佛站在一堆废墟里,人生已经足够虚无,阅读哲学非但没有慰藉我,反而让我更感虚无和孤寂,很明显这不是我想要的。某一个学期,我旁听了人大张志伟老师开设的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我被康德的清晰度和治学方式震撼到——当然同时因为张老师讲的非常清楚——这才是我想要的哲学!康德清晰的论证、极强的科学主义精神以及对人性的高扬都深深地打动了我。康德在三大批判中分别提出和回答了三个问题:人能够知道什么?人应该做什么?人能够期待什么?三个问题最终落到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人是什么?在每一个时代转折点上,我们都需要重新定义人,因为我们如何定义自己,就如何塑造自己的时代。在康德的时代,哲学与神学逐渐分离,人从神权中逐渐解脱出来,人必须重新定义自己的本质,重新自己该过怎样的生活。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前言中回答时代的拷问:所有一切都要拿到理性的法庭前接受审判,这个目标正是现代精神的基础。康德为德国古典哲学奠定了理性与自由两大基调,哲学因此成为塑造人类灵魂的事业(Den Ganzen Menschen Bilden-柏林洪堡大学的校训,也是洪堡的教育理念),它是要把人塑造成有理性的自由人以及自由的理性行为者,理性与自由就成为现代教育的目标,这正是我所向往的志业。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如果说康德哲学使我从人生的迷雾中醒悟过来的话,那么海德格尔哲学真正塑造了我的生存状态。因此我常说,虽然研究古代哲学,但我自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现代人,我对人的理解以及个人生活方式某种意义上说都是海德格尔式的,或者说是非常现代的。在我十六岁那年,一个同龄人在中考的前一天出车祸突然去世,这件事对我触动非常大,它对我人生观的塑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多年之后,当我第一次读到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对他人之死的描述时,产生了强烈的家园之感和认同感。这么多年来,虽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一点,我仍然偏执地相信海德格尔有类似的个人体验,否则根本写不出来这样的文字;同时我也相信,没有类似人生体验的人,根本无法理解海德格尔(在我看来哲学并非一个纯理智性的活动)。《存在与时间》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对于死亡的阐释:我们都没有办法经历自己的死亡,我们只能经历他人的死亡,通过经历他人之死而产生畏惧,于是我们反过来就会发问:假如我明天就要死去,那么我现在会做什么?那个十六岁的小姑娘,她的人生甚至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她的死让我早早意识到人生短暂、生命幻灭;既然人朝生暮死,那又何必在意那些转瞬即逝的东西(例如名利金钱);人们在世俗中追逐的很多东西都是没有必要争的。也正因为如此,在我做出人生重要决定的时刻,都会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明天就死,这件事你还要不要做?!去德国读博士,我并没有过多考虑自己能不能获得博士学位,我出于兴趣而不是为了一个博士学位而读博,因此我绝不会为了拿学位去挖一些偏难怪、几百年无人问津的题目或选择一些操作性很强但根本没有任何研究价值的主题。直到今天,我依旧是这个态度:要在个人有限的生命中,不断地追求人类所能达到的极限。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海德格尔一直在他的书中强调,要回到古希腊、回到源头处——这也成为我接触希腊哲学的一个重要契机。我喜欢希腊哲学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希腊哲学是一个感性与理性结合得非常好、感性和理性非常平衡的哲学形态。这一点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很难看出来,但是在柏拉图对话、古希腊悲剧和荷马史诗中都有着充分的体现——这是一种理性的丰盈和感性的充沛,尤其是他们在整体上对人的理解令现代人望其项背。你看希腊的雕像,例如断臂的维纳斯,即使她断臂了,你依然会觉得这是个完美的人,虽然近神、但还是人。神只有理性,所以他所做即是真,神是完美的,他全知全能全善;但人介于神和动物之间,人与神相比,的确不够完美,他/她不仅可以断臂,心理也可能有缺憾。希腊传统下对人性的这种体察是深刻且全面的,任何人都是一个整全的人:他/她既有理性也有感性;既无所不能又必须接受命运的摆布;近神又不是神;既伟大又可怜——如此理解人,就能如此理解自己,也能这样体谅他人。我读过一本小册子《希腊精神》,其中有句话我很认同:对希腊人来说,生命不仅是活着而且必须充满活力(Das Leben ist nicht nur lebend, sondern muss lebendig sein)。人是生机盎然的,这种充盈的生命力不仅体现在一系列的功利活动中,更体现在非功利行为,如艺术欣赏、宗教体验以及对周围人的情感之中。希腊传统下这种多维度地对人性的考量深深地打动了我。拉斐尔《雅典学院》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读硕士期间,我得到了一次去柏林洪堡大学和柏林自由大学交流的机会,当时和硕士导师靳希平老师商量,如果我能够在一年内学会希腊语,那我硕士论文就写古希腊哲学。在柏林我发现自己对希腊语和希腊哲学的接受程度比对康德和海德格尔的接受程度更高,因此最终硕士论文写了柏拉图《理想国》中灵魂和城邦的类比问题。后来我到德国读博士时,原本想接着做柏拉图《巴门尼德篇》,因为这篇对话的第二部分提供了灵魂-城邦类比的形而上学基础。当时跟我的博导,海德堡大学哲学系的Anton Friedrich Koch教授商量,我非常想系统地了解希腊传统下的形而上学。Koch教授说:“既然如此,你为什么要停留在柏拉图呢?‘形而上学’这个词就是亚里士多德给的,你为什么不往前走一步呢?当然这个事情有风险,你选择做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很有可能无法博士毕业,因为你很难做到超越前人,想跟别人做的不一样其实都很困难。但如果接着做柏拉图的话,五年内还是有可能毕业的。”根据我以往的人生经历和阅读海德格尔的体验,我觉得人生在世还是要拼一把,总要为自己喜欢的事情奋斗一下。另一方面,我做出这个决定也是理智分析的结果:我生活在现代,接受过现象学和分析哲学的双重洗礼和训练(我硕士期间大规模阅读海德格尔,我的博导是做分析哲学出身);前代那些伟大的研究者,他们或许比我博学,或许比我勤奋,但是他们不懂现象学和分析哲学;再加上我一直关注思想史、传承史这个维度,因此我做出来的亚里士多德即便无法超越前代大牛,但总能做出不一样的东西,这些就够我博士毕业了。因此,我最终把博士论文的选题定在系统研究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我用了整整六年时间寻找到自己的志业——我自己能非常清晰地说出这个时间点——在洪堡大学交流期间、研三的时候,我才正式确定要做希腊哲学,要将希腊哲学研究作为我终生的志业。这整个经历恰恰印证了黑格尔那句话:Der Weg des Geistes ist der Umweg——回想起来,有些弯路是必须走的,因为只有不断地走出去才能不断地回归自身,认清自己的禀赋和能力,认清自己。我现在看到你们觉得很欣慰,你们很多人起点比我高多了;但反过来想,作为老师的功能就是要让你们起点比我高,走的弯路比我少——人文学科或者说人类各个领域,后代必须超过前代,学生必须超过老师,人类文明才能有所积累,跬步向前。2020年的阅读计划我2020年的阅读计划是跟我的研究计划和教学计划同步的。主要有三项内容:柏拉图的分类问题,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和逻辑学以及阿维森纳的自然哲学。第一,分类问题涉及的文本主要是柏拉图晚期对话《巴门尼德篇》、《政治家篇》和《智者篇》。《巴门尼德篇》和《政治家篇》已经收尾,收尾的标志是至少写出一篇相关研究文章,文本和二手文献掌握到能够开课的程度。《智者篇》还有一个尾声,我会在2021年5月份参加在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召开的同主题会议,届时将收尾这部分工作。第二,亚里士多德哲学最大的两个分支是逻辑学和物理学,物理学方面的问题我在博士阶段已经处理过了,目前主要关注物理学下面的分支生物学,近一两年已经把亚里士多德相关文本包括经典研究文献全部读完了(《论动物的部分》、《论动物的运动》、《论动物的生殖》、《论动物的运动》以及《动物志》),2021年计划扩展到《自然诸短篇》和《气象学》。我不是很关注亚里士多德生物学的具体内容,更多地是关注他的生物学以及气象学是如何嵌入他整个理论体系之中的。逻辑学方面,我跟几个国外的朋友有一个读书会,大家一起阅读《论题篇》,我自己还连带读亚历山大的注释,《论题篇》一共有八卷,这个学期我们已经读完了两卷,这个读书会会一直持续下去。第三,阿维森纳的自然哲学,这一年读了阿维森纳《治疗论:物理学》以及很多本相关专著和研究文章,印象最深的是Wisnovsky (2003): Avicenna’s Metaphysics in Context 和Lammer (2018): The Elements of Avicenna’s Physics,两本非常经典的专著,非常推荐,值得一读。我阅读计划中的所有书目都围绕这三个板块展开,从原著到研究文献,也会读哲学家对哲学家的回应,譬如这学期我读了海德格尔全集19卷,海德格尔解释柏拉图《智者篇》。从左至右依次: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阿维森纳读书的方法,兼谈治学我想讲一下如何在短时间内完成有效阅读。你要先去数据库或专业杂志里查书评。以《巴门尼德篇》为例,有超过十位学者为Meinwald(1992)的博士论文Plato’s Parmenides写书评,并且写书评的都是业界大牛,就说明这本书一定很有影响力。事实确实如此,迄今为止,英美学界对柏拉图《巴门尼德篇》的研究基本都围绕这本书展开,要么赞同它,要么反对它,总之绕不开它。总而言之,阅读二手文献时,首先要定位相关领域重要的研究者(例如Meinwald)和重要的研究文献(例如Plato’s Parmenides),有必要的话可以扩展阅读她的每一篇相关文章/书;进而顺藤摸瓜,看她主要在跟谁论争,文章/书中引用或出现最频繁的人名和书名就是下一个阅读对象(例如Gill);这个阅读对象又会提到一些人(例如Rickless)和一些书/文章;之后可以不断地重复这一过程。因此,读一篇核心文献比看一大堆不重要的文本要高效很多。在学术工业化大生产的背景下,很多学者仅仅以发表为目的写作,这就意味着发表的文章不一定好或有用(很多人写作偏难怪的主题仅仅是为了发表,另有大量发表文章/书其实质量并不高),因此我们要在浩如烟海的数据库里面找我们真正需要的、同行们都关注的东西,才能真正进入问题域和讨论圈。要找重要的文献来阅读,同理也要找重要的问题来研究,例如存在、时间、真理、自由之类的问题。你只有在这些重要的问题上才可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拥有无数代人为你积累的思想资源;当很多重要的哲学家以及研究者都在为同一个问题鞠躬尽瘁时,这足以证明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值得花时间研究。关注最重要的哲学问题就一定会率先关注最重要的哲学家,这个对于初学者尤其重要。我的博导Koch教授做分析哲学出身,但他依然建议初学哲学的年轻人,出于正统学术训练的考虑,要从经典的哲学家进入,因为他们的学问、思想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经受住了前代无数学者、聪明人的洗礼,跟着他们走不会错太多、走太远;他说了五个人分别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和海德格尔。对此,我非常认同,如果一个年轻人真的把哲学作为志业,而不仅仅把它当一个工作、养家糊口的工具,那么就应当以这种方式来做学问。关于读书方法,首先要把书读薄:有效的阅读一本书,就是要把一本书的内容读回目录,目录读回题目(阅读:内容→目录→题目)。举个例子,比如读《存在与时间》,读懂之后就能把内容读回到目录,即作者的写作提纲,最终也能把目录读回题目,即这本书的主旨,《存在与时间》就是要用时间性解释此在的存在。写作是和阅读相反的过程:我们先确定一个题目,然后把题目扩展成目录(即提纲),再把目录展开成书或文章(写作:题目→目录→内容)。其次,读书要多读几轮,哲学经典不可能一次就读懂;从根本上来说,你能够理解经典多少,不取决于经典本身而取决于你水平的高低,水平越高能理解的内容就越多,反之亦然。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这本书被注解了一千七百多年,有无数个注本。我第一轮读的时候参考十个注本,然而这十个注本在核心位置(第七到第九卷)的注解上没有任何两个注本在任何一句话上观点是相同的。然而大家争论的最厉害的地方恰恰就是最重要的地方,因此我们必须要面对和解决这些矛盾、争议。在这些纷繁复杂的解释中,有一些和我观点相近,有一些和我观点相反;然而,无论接受还是反驳任何一个观点,都必须在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框架下,理性地进行论证。要通过论证证明自己观点的合法性,通过论证驳斥自己认为不正确的观点,在不断的正反辩驳之间,才能做到真正有效的解释文本。通过与前人论争,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论证力度,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准备博士论文时所做的笔记(部分)最后,谈谈老师的功能。举个例子,阿奎那,甚至很多前辈的学者对亚里士多德的解释都比我好,那我的功能是什么?或者说如果前代学者都比当代强,那还要老师做什么?你学了英德法语、希腊拉丁语,直接读文本就好了,还要老师做什么?老师的功能在于,只有活着的人才能传承死的传统,使印在纸上的思想和精神再次复活;复活的方式就在于,老师可以教学生阅读方法以及指示正确的阅读顺序。比如,亚里士多德哲学可以分三大类:逻辑学、物理学和伦理学;整个体系犹如一座教堂:逻辑学是地基,物理学和伦理学是两根起支撑作用的立柱,形而上学是房顶,神学是拱顶石,灵魂学说介于物理学与形而上学之间,像一扇窗户。有人主张从《论灵魂》开始阅读亚里士多德,那就相当于翻窗进屋,很不合适;有学者主张从神学(《形而上学》第十二卷)开始阅读,这更不合适,缺乏很多知识背景和基础概念。亚里士多德哲学必须从逻辑学开始,必须从逻辑学最基础的文本《范畴篇》开始——这是新柏拉图主义三百年教学、研究的成果,我们应当尊重这个传统,尊重体系的内在结构和自身逻辑;而不是简单凭借某个老师的个人兴趣来选择教学文本。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结构我个人非常看重新柏拉图主义的教学传统——即从亚里士多德进入柏拉图(新柏拉图主义认为亚里士多德哲学是柏拉图哲学的入门;海德格尔持相同的观点,原因不一样,海德格尔认为这是从光明进入黑暗,因为亚里士多德文本的清晰度高于柏拉图对话);亚里士多德哲学要从逻辑学进入;逻辑学要从《范畴篇》开始。由于新柏拉图主义要整合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他们前后用了三百多年的时间,以最大的整体性画了一张古希腊哲学的地图。今天看来,这张地图有很强的理论背景和哲学意图,即它力图整合希腊哲学,认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内在一致。虽然理论背景很强,地图画地也比较粗糙,很多地方值得商榷,但是这张地图对来自异域文明的我们而言非常重要。当我们进入西方哲学、试图从整体上了解西方传统时,我们需要一个指引性的东西,需要一张全景式的地图,即便它立场很强,画地粗糙。新柏拉图主义这张地图绘制于公元300-600年,后来黑格尔、海德格尔这样的哲学家以及其他哲学史家在不断重新绘制西方哲学/思想的地图,就是在不断地以最大的整体性来考察西方哲学/思想,西方学者尚且如此,我们更需要指引性的地图。通过对西方哲学、西方思想以及西方文化整体性地把握,我们才能做到对一个异域文明的考察,才能了解文明冲突背后的逻辑,才能最终消除文明之间的壁垒。我既认同西方逍遥派传统,也认同中国的儒家传统,二者的共同点都要是人始终保持入世的心态。我认为中国学者做西方哲学研究,不应当仅仅出于个人兴趣爱好甚或功利考量,更应当立志为中国的西学东渐做出一点贡献。对教育的反思今年,让我感触良深的非专业书籍是《三体》。它让我感到科幻小说里所描述的场景并不在未来,而就存在于现实之中。例如“黑暗森林法则”,刘慈欣说这是宇宙伦理学,其实可以把它看作一种普遍的伦理理论,涉及国与国、家与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发生事情的时候,你好我好大家好,都在谈双赢;一旦发生什么事情,产生利益冲突,黑暗森林法则马上应验。刘慈欣《三体》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重新反思教育的意义,反思人类文明的价值,我发现所有的教育、所有的人类文明成果,就像张爱玲口中那个爬满虱子的华丽长袍,一旦到了危急时刻,人类就毅然决然地把袍子脱了、宁愿裸奔。平时老师教育我们要尊老爱幼、保护妇孺,但疫情期间有些国家一旦呼吸机紧缺就先给老人拔管——在这种情况下,文明是什么?教育有什么用?这是我的第一个困惑。第二个困惑就是在黑暗森林法则既成事实的情况下,我还怎么跟我的学生讲真善美?我在课堂上告诉大家“恶是善的缺乏”,但现实中遍地都是恶,“善是恶的缺乏”,我们的教育难道是在欺骗吗?我想了很久,目前能给出的最好答案是这样:首先,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虽然我们的教育是要把人引导向善、让人趋向于神,但人不是神、人性根本经不起考验。章北海(注:小说《三体》中的人物)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甚至不惜开枪杀人,但最后因为他自己的怜悯之心反而被抛弃人性的人杀害了,我们应该如何评价他?!我想说,人可以向善,但却容易走向恶;在极端情况下,只要有一个人还能够保持人性、不走向完全的兽性,那我们的教育就还是有意义的。在日常状态下,我们还可以把人朝最好的方向引导,因为我们毕竟生活在日常状态中,日常状态下并没有新冠肺炎,没有《三体》中的极端情况,所以我们还是要穿袍子,我们仍旧需要教育,我们仍旧需要积累和发展人类文明。另一方面,我必须告诉我的学生,实然与应然是分裂的。我告诉你应该为之奋斗的目标是什么,但同时我必须诚实地告诉你事实是另一番景象。人性很复杂,同一个人面对不同的情况反应可能不一样,不同的人在相同情境下反应也会不一样。作为一名老师,我得告诉学生,虽然我们非常希望恶是善的缺乏,但是事实上善和恶其实一样多,甚至恶更多。所以一定要珍惜周围非常善良的人,并且自己要与人为善。这是我对两个困惑的回应。结语如果这个世界已经是天堂了,我们就没有必要谈理想主义,可这里毕竟不是天堂,现实并不美好、现实非常残酷。然而我们不能枉顾事实,整日幻想;相反只有了解事实才能面朝理想。加缪说人是大地上的异乡者;我想说让我们做大地上的理想主义者吧:脚踏实地,面对星空。人物简介 刘鑫,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南京大学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古希腊哲学(侧重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理论哲学、形而上学);希腊-阿拉伯-拉丁解释传统。

美食家

霍金:“生活是不公平的,你只能在所处的情境下尽自己的全力”

作者|凯蒂·弗格森摘编|张进《霍金传:我的宇宙》,作者:(美)凯蒂·弗格森,译者:张旭,版本:磨铁|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年1月霍金在剑桥的第一年可以说是很糟糕了。霍伊尔的研究生招满了,史蒂芬被调剂到丹尼斯·施玛名下。施玛在物理学界的名声不比霍伊尔—史蒂芬根本就没听说过施玛这个人—但大家知道他是个好导师,非常关心学生。他在剑桥的时间比霍伊尔多很多,因为霍伊尔是国际知名学者,经常去世界各地的天文台。施玛和霍伊尔都相信宇宙的“稳态”理论,这个理论是霍伊尔与赫曼·邦迪以及汤姆·古德创立的。稳态理论承认宇宙在膨胀,但是与大爆炸理论不同,并不要求时间一定要有起点。稳态理论认为,宇宙在膨胀,星系之间的距离在拉大,新的物质会填充星系之间越来越大的空隙,最终形成新的恒星和星系。在过去或未来的任一时刻,宇宙的样子都没有什么大的变化。稳态理论注定会输给大爆炸理论,不过有那么一段时间,它还是有很强的竞争力。以霍金马马虎虎的数学基础,学习广义相对论已经有些吃力了。他后来说“我只在圣奥尔本斯学过数学,目前为止够用了”,但这时他已然觉得不够用了。他非常后悔听从父亲的建议,没有在牛津读数学。施玛建议他专攻天体物理学,但史蒂芬坚持要研究广义相对论和宇宙学,开始艰难地自学,勉强撑下去。在伦敦国王学院,赫曼·邦迪开了一门广义相对论的课,史蒂芬和其他剑桥的研究生经常去听课。即使对于数学基础很好的人,选择相对论和宇宙学都有些冒险。科学界对宇宙学不太待见,始终持怀疑态度。霍金后来回忆道:“大家都认为宇宙学是伪科学,宇宙学家们年轻时也许还有点用,但是不知怎的就老糊涂了。”宇宙学经常需要推测,但是经常连支持推测的数据都收集不全。施玛在认识霍金之前两年,还写到宇宙学是“争议性很大的学科,基本没有公认的学科体系”。霍金了解这些困难,但是在前沿领域工作、探索无人之境的诱惑是无法抗拒的。宇宙学和广义相对论“虽然当时不受重视,但是已经可以更进一步了。跟基本粒子不同,那时已经有了成熟的理论,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大家都认为很难理解。能给(爱因斯坦的)场方程找到解就已经很值得开心了,至于这个解有没有物理上的意义,也没人关心了”。霍金也指出,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的确很完善,将引力解释为时空的翘曲,施玛对宇宙学的观点是正确的。大爆炸理论和稳态理论,究竟哪个可以准确描述宇宙的历史?这场争论依然争得热火朝天。宇宙究竟有没有开端?21世纪的我们回过头去会发现,1962年,霍金刚进入剑桥读研究生时,这场争论居然没有一点平息的迹象。霍金没能跟随霍伊尔读博,加上数学基础不牢,的确造成了一些困难,但对于研一的学生来说也不算什么。他在广义相对论的道路上艰难跋涉,同时自己尽力摸索数学理论,试图理解相对论。然而,从1962年的秋天起,另一个罕见又无情的问题困扰着他,很可能让他的一切努力都化为泡影。他在牛津读大三时发现自己变得笨手笨脚,来到剑桥后更加严重了。他在剑桥的第一个学期,连系鞋带都困难,有时话也说不清楚。他口齿越来越含糊,第一次见他的人还以为他有语言障碍。在剑桥读完第一个学期,他回到圣奥尔本斯的家过圣诞节时,他身体上的问题已经瞒不过父母了。弗兰克带着儿子去见了家庭医生,医生推荐了一名专家,他们预约节后去看专家。1965年,23岁的霍金获得了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1963年1月,史蒂芬·霍金过完21岁生日之后,不得不去伦敦的圣巴塞洛缪医院做检查,没法回校开始春季学期了。令人稍感欣慰的是,他的妹妹玛丽追随父亲的脚步学了医,当时正在“圣巴医院”实习。史蒂芬不想要父母安排的单人病房,因为他有“社会主义者的主张”。在医院,专家提取了他手臂肌肉的样本,在他身上插入电极,还给他的脊椎注射不透辐射的液体,然后让他躺在床上,在X光下让床前后倾斜,观察液体在他身体里的运动。两周之后,史蒂芬出院了,医生含糊地说他的病“很不常见”,并不是多发性硬化症。医生建议他回剑桥继续读博。史蒂芬后来在个人回忆录里写道:“我觉得,他们认为病情会继续恶化,却无能为力,只能让我吃维生素。我知道他们没指望维生素起什么作用。我不想再问什么细节,因为情况显然很糟糕。”直到史蒂芬跟伊索贝尔去滑冰,摔倒了却站不起来之后,她才意识到儿子的病情有多严重。费了好大劲离开冰场之后,她把史蒂芬带到一家咖啡厅,逼他说出身体上的问题以及医生的诊断。她坚持要亲自跟医生交流,但她得到的结果依然十分不乐观。史蒂芬·霍金的病—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十分罕见,当时没有治疗方法,在英国被称作运动神经元病,在美国叫作卢伽雷病。ALS会让脊髓和大脑内控制随意肌运动的神经细胞逐渐衰变。早期症状通常是身体虚弱,双手颤抖,有时会出现口齿不清和吞咽困难。随着神经细胞的衰变,这些细胞控制的肌肉也会萎缩。最终,身体的所有随意肌都会萎缩。虽然除了史蒂芬,其他患上此病的人也有活了几十年的,但绝大多数病人都会在患病两三年后,因呼吸肌萎缩导致的肺炎或窒息而死。ALS不会影响心脏、排泄和性器官的非随意肌,大脑也能够一直保持清醒。对有些人来说这一点是优势,对另一些人来说则是噩梦。晚期的病人经常需要注射吗啡,并不是为了止痛—因为这个病一点也不痛—而是控制恐慌和抑郁。霍金的一切都改变了。他一如既往地“轻描淡写”,说自己当时的反应是“意识到我得了绝症,可能只有几年的寿命,还是有点吃惊的。我怎么会遇上这样的事?为什么会突遭横祸?不过我在医院的时候,看到对床那个不太熟的男孩死于白血病,他的样子有点惨。显然还有比我情况更糟的人,至少我还没感觉自己病了。我一有惋惜自己的念头,就会想起那个男孩”。不过,霍金一开始还是陷入了抑郁。他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会变成什么样,病情恶化速度有多快,或者恶化之后是什么样。医生建议他继续读博,但他的博士生涯本就不顺利。这一点对他的打击几乎像病情一样严重。如果他活不到被授予博士学位的那天,读博又有什么意义,不过是在身体逐渐死去的过程中,给大脑找点事做罢了。他在三一学堂的宿舍里难受得闭门不出,不过后来他坚称:“杂志里对我酗酒的报道是夸大其词了。我觉得自己很悲伤,听起了瓦格纳的乐曲。“我当时做的梦也让我很不安。在确诊前,我觉得生活很无聊,好像没什么值得做的事。但是出院之后不久,我就梦见自己上了刑场。我突然意识到,如果我能获缓刑,那么我还有许多值得做的事。我还做了好几次牺牲自己拯救他人的梦。如果我无论如何都要死,还不如先做点好事。”弗兰克动用了他在医学界所有的关系。他联系了所有研究类似疾病的专家,但都一无所获。史蒂芬的医生希望他的病情能够稳定下来,然而他的病情飞速恶化。不久之后,医生就通知他们史蒂芬大概只有两年的寿命了。这时,弗兰克找到施玛,请他帮助史蒂芬提前完成博士论文。施玛了解史蒂芬的潜力,即使知道他命不久矣,依然不同意破例,拒绝了他父亲。史蒂芬在论文上仍旧没什么进展,他在三一学堂结识的新朋友罗伯特·多诺万在生活上帮了他很多。1963年秋天,多诺万搬到剑桥的亚当斯路1号,霍金在那里已经住了1年。多诺万到的时候,房子里空无一人,后来发现霍金在后院练槌球,还邀请他进屋喝茶。在这所后来被罗宾逊学院拆除的老房子里,两个人结下了一辈子的友情。他们每天晚上都一起穿过柏瑞尔路,从格兰特旅社桥跨过卡姆河去学院吃晚饭,再散步回去。“史蒂芬是我认识的最有趣的人,”多诺万说,“虽然我一开始以为剑桥的人都这样。”霍金当时走起路来已经“起伏不定”,他们常走的路又很不平。多诺万觉得霍金随时有可能摔倒,要做好准备扶住他,又不能表现得太刻意。霍金没有多说自己的病情,只说是免疫系统攻击神经系统引起的。多诺万是化学专业的,他给霍金讲了自己的研究之后,霍金提出的问题深入又有见地,让他对化学的理解也更透彻了。多诺万有哪一点没有解释清楚,史蒂芬一定要他再试一次。他们一起走路时,“会有人擦肩而过,跟史蒂芬打招呼,但我们不会停下。我们就一直聊着天,继续赶路”。他们晚上一起出去散步的第一年,经常会听着瓦格纳的乐曲,聊到凌晨两三点。一年之后,多诺万结婚了。史蒂芬对一切都了解得非常透彻,多诺万还听取了史蒂芬的建议,在剑桥郊外的科顿买了一套房子。他在切斯特举行的婚礼上,霍金和另一个朋友还追着新婚夫妇的车跑。新郎和新娘跑掉之后,走到了一所装点着彩旗的房子,房前还挂着“新婚宴尔”的标语。这些都是霍金的功劳,他“总是喜欢找乐子”。霍金的病确诊后两年,病情恶化的速度有所缓解。“我没死。尽管我知道自己的前景黯淡,但我居然比过去更会享受生活了。”他不得不拄拐,但他的病情并没有那么严重。残疾和死亡虽然还是不可避免,但终归推迟了一些。既然霍金还能多活一阵子,施玛就建议他完成论文。霍金得到了缓刑,虽然只是暂时的、不确定的,但生命还是宝贵的,还有很多值得霍金花时间的人和事,其中就包括简·王尔德。1963年1月,就在霍金入院检查之前,巴塞尔·金和妹妹戴安娜在圣奥尔本斯办了一场新年派对。霍金在那里遇到了戴安娜的朋友简,她当时即将从圣奥尔本斯高中毕业,秋天就要去伦敦大学的韦斯特菲尔德学院学习语言。简后来描述在派对上看到史蒂芬时的样子:“身材瘦削,在角落里靠着墙,背对着灯光。说话的同时,修长的手指一同做着手势,头发垂下来盖住了眼镜,穿着满是灰尘的黑色天鹅绒西装上衣,配红色天鹅绒领结。”史蒂芬把在牛津的口试经历(就是他拿到一等学位的那次)稍微修饰了一下,给他一个从牛津过来的朋友和简讲了一遍,比如他让考官们给他一等学位,让他以“友校间谍”的身份去了剑桥。简觉得这个头发凌乱的博士生真的很聪明,但又很古怪、很傲慢,也很有趣,简非常喜欢他自嘲的聪明劲儿。他说自己学的是宇宙学,但她并不知道宇宙学是什么意思。史蒂芬和简在派对上交换了姓名和联系方式,几天之后的1月8日,简就收到了生日派对的邀请—史蒂芬的21岁生日。这是简第一次接触住在圣奥尔本斯山边道14号上古怪的霍金一家人。虽然她在圣奥尔本斯见过多数家庭成员,但她还是觉得自己在史蒂芬的家人和朋友面前显得过于单纯,整晚基本都待在炉火边,跟坐在她膝盖上的爱德华—史蒂芬的弟弟一起取暖。那天晚上,史蒂芬也不太顺心。他身体上的问题藏不住了,他连倒杯酒都困难。大约一个月之后,简无意间听到戴安娜和朋友在讨论史蒂芬确诊的病情,他得了“某种很严重,会让人瘫痪的绝症……有点像多发性硬化症,但又不是。他们认为史蒂芬只剩几年的寿命了”。戴安娜的哥哥巴塞尔之前去医院探望过史蒂芬。一周之后,简居然在圣奥尔本斯的火车站台偶遇了史蒂芬,跟之前的样子差不多,只是着装更传统,发型更精神了。他们都在等去伦敦的火车。一路上,他们坐在一起聊天。简说到为史蒂芬住院惋惜的时候,史蒂芬皱起了鼻子,什么都没说,于是她换了话题。史蒂芬问她愿不愿意趁他周末从剑桥回家的时候,跟自己去剧院,她答应了。他们的第一次约会是去伦敦看戏剧,还共进了晚餐。那晚他们花了太多钱,坐公交去火车站的路上,史蒂芬才意识到自己没钱了—当时还没有ATM。虽然史蒂芬给简安排的第一次约会很奢侈,但最后不得不问简能不能付公交的钱。简在手包里翻了好久,才发现钱包不见了,于是两个人开始了第一次“冒险之旅”。趁没人问他们要钱时,他们溜下公交,回到已经关门的老维克剧院,从舞台的侧门溜了进去。他们在座位底下找到了简的钱包,正以为一切顺利时,灯突然全灭掉了。史蒂芬牵起简的手,两个人摸索着穿过舞台,然后走出舞台侧门,史蒂芬自信地在前面走,简跟在他后面,“悄悄地仰慕着他”。史蒂芬绝对不是那种出去约会只知道吃比萨、看电影的人,他第二次约简出去,就是去三一学堂参加“五月舞会”。去伦敦看戏剧、共进晚餐,再参加剑桥的五月舞会,这绝对是每个姑娘梦寐以求的约会。6月,史蒂芬带简去剑桥时,他的病情还是让简吃了一惊。她担心这个“瘦削、弱不禁风又有些跛脚、好像在用方向盘撑着自己的人”能不能把车开到剑桥。一路上的确“险象环生”,但并非因为史蒂芬的腿脚不灵便,而是因为他在路上鲁莽地飙车。到地方后,简发誓回家时一定要坐火车,不能再坐他的车了。虽然跟三一学院和圣约翰学院比起来,三一学堂还是有些小,但这里的五月舞会依然魔力十足。草坪和花海到了卡姆河和后花园边上逐渐稀疏,点起了浪漫的灯光,着正装的大家都比平时更美、更帅。校园内各处的音乐均不相同,迎合着不同品位的人。一间墙上嵌满木板的房间有一支管弦四重奏。学堂里有卡巴莱,有爵士乐队,有牙买加钢鼓乐队。浴缸里装满香槟供大家喝,还有豪华的自助餐。活动一直持续到凌晨,并且供应早餐,第二天还可以乘篷船。史蒂芬和朋友前一秒还在为什么知识争得不可开交,下一秒他的朋友们就非常绅士地照顾他不太方便的腿脚。简一开始有些摸不着头脑,后来就对他们刮目相看了。让简失望的是,舞会结束后史蒂芬不同意她坐火车回家,所以她到家时仍惊魂未定,甚至还有点恶心,下车后就把史蒂芬扔在车上,溜进了家门。简的母亲坚持让她邀请史蒂芬进来喝杯茶。虽然两次约会都很浪漫,霍金也觉得简是个“很好的姑娘”,可两人之间还没产生火花,也正是这时,德里克·波尼发现他的老朋友突然对约翰·邓恩的诗产生了兴趣,都是很美、很直白的情诗。简后来又和史蒂芬以及双方的家人见了几面,然后因为去韦斯特菲尔德读语言的需要,她夏天去了西班牙。回国后,史蒂芬已经去了剑桥,她也很快离开圣奥尔本斯,开始在伦敦的生活,攻读学位。直到那年的11月,她才有了史蒂芬的消息。史蒂芬当时去伦敦看牙医,邀请简去华莱士典藏博物馆(展示艺术、家居、陶瓷、武器和盔甲的博物馆),顺便共进晚餐,然后去看瓦格纳的歌剧《飞翔的荷兰人》。约会时,史蒂芬在下摄政街上摔了一跤。简扶他站了起来,发现他的步伐越来越不稳,但是想法却越来越执拗。当时是肯尼迪遇刺后不久,他还表达了自己不满肯尼迪对古巴导弹危机的处理。那年春天,史蒂芬经常去伦敦参加讲座或看牙医,而且好像总是能拿到歌剧的票。简周末也经常去剑桥见他。这时她毫无疑问已经“爱上了史蒂芬,爱上了他奇怪的幽默感。他眼中的光有神奇的吸引力”,但她不想只跟他谈一会儿恋爱。可惜在史蒂芬身上只能看到那么远的未来,他们共度的周末也不算开心,简经常流着泪回到伦敦。当时的一个问题在于,史蒂芬虽然对绝大多数事物都很健谈,却不愿意说起自己的病,或是分享自己对此的感受。虽然有时简觉得有点困扰,但她也没有要求史蒂芬说。后来她才意识到,拒绝沟通为后来他们的关系破裂埋下了伏笔。深冬的一天,史蒂芬去哈利街看过医生后见到了简。她问史蒂芬情况如何,“他做了个鬼脸”,告诉她,医生说“不用来了,我也无能为力”,然后就不说话了。简在韦斯特菲尔德的第一年,经历了对自己信仰的质疑。本来这样一个有魅力又聪明,甚至能让简觉得自己像个“笨拙的少女”的小伙子,应该很容易让简变为不可知论者,甚至无神论者。但简坚持了童年时母亲灌输给她的、对上帝的信仰,也坚信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她认为“如果想让当前的状态有所改善,就要对两个人都保持足够的信任”。史蒂芬虽然从来不信上帝,但还是很钦佩她的热情和乐观,慢慢地也被她这种情感所感染。然而并不是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尽管冬天他们的关系发展得很好,但是简在1964年春天去西班牙待了一个学期,写给史蒂芬的信却没有回音。那年夏天,她要和家人一起游欧洲,出发之前她还要在圣奥尔本斯待上一阵子,她发现那时的史蒂芬忧郁又悲观,大声放着瓦格纳的乐曲,一点也不想改一改他吊儿郎当和沮丧的态度,好像还打定主意要疏远她。后来简接受采访时说:“他当时真的很可怜。我觉得他可能已经失去了活下去的意愿,他很烦恼。”那年夏天,他们基本没有见面。史蒂芬和妹妹费丽帕去了拜鲁特,看瓦格纳的《尼伯龙根的指环》巡演,再从那里出发,穿过冷战的铁幕,到达布拉格。简和家人的欧洲行接近尾声时,她在威尼斯的酒店收到了史蒂芬寄来的明信片。史蒂芬能给她寄明信片已经很难得了,内容居然还很向上,包含了许多信息。明信片上是能俯瞰奥地利萨尔茨堡全城的要塞,史蒂芬在寄言里感慨着萨尔茨堡的音乐节,还有拜鲁特和布拉格。简带着这张明信片,在浪漫的氛围中游历了威尼斯,她控制不住自己回到英国和史蒂芬重聚的迫切期望。当简回到圣奥尔本斯时,她发现史蒂芬比夏天时精神好了很多,虽然在德国坐火车时不小心磕掉了一颗门牙—可惜了他在伦敦看那么多次牙医。他的身体状况也有所稳定,他有勇气展望未来了。秋季学期开始时,剑桥秋雨连绵,史蒂芬向简求婚,简答应了。“我想为自己的存在寻找目标,”她说,“我在照顾他这件事上找到了。但我们当时在谈恋爱,然后结了婚,我好像也没的选。我只是决定了自己要做什么,然后做到了。”他们二人意识到,“我们可以一起创造些让生活更有意义的事”。对史蒂芬来说,简答应求婚“意味着一切”。“订婚这件事改变了我的生活,给了我生活的目标,让我坚定了活下去的决心。没有简给我的帮助,我没有走下去的能力,也没有走下去的意志。”霍金与第一任妻子简简的父亲认可了他们的婚姻,条件是简一定要完成学业,而且不能接受无理的要求。弗兰克建议,考虑到史蒂芬的预期寿命没有几年了,他们得赶快要个孩子。他以医学专家的身份保证,史蒂芬的疾病不会遗传。他们的婚姻有一个阻碍必须马上处理,就是韦斯特菲尔德学院不允许在校本科生结婚。考虑到简的未婚夫可能活不到她毕业的那天,学院破了例。不过学院还是要求简搬出校园,在伦敦自行解决住宿问题。她在伦敦的住所度过周一到周五,周末去剑桥陪史蒂芬。史蒂芬也得搬出校园,寻找新的住所。霍金天生的乐观又回来了,他找到了用市话的价格打伦敦长途的方法,他们经常在电话里长谈,“我们聊到未来的工作、住所、婚礼事宜,还有第一次美国之行……婚礼之后10天就出发,在这些事面前,我的病情不过是一点小麻烦而已”。霍金的研究终于有了进展。他觉得自己无比幸运,因为他的病虽然会让身体瘫痪,却不会影响大脑。理论物理的研究工作几乎全部要在他脑海中完成了,这也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不会被身体残疾严重影响的工作。霍金的态度听起来很勇敢,不过听到别人这样说自己,他还是会有些尴尬。如果他完全出于自愿选择了这条路,那才叫勇敢,并且需要很强大的意志坚持,然而事实并非这样。他只有一条路可选。他的说法是:“人要成熟起来才能意识到,生活是不公平的。你只能在自己所处的情境下,尽自己的全力。”他在1964年是这样,后面的半生也是这样,对自己的身体问题越少提越好。如果这本书只谈他的科研成就,完全不提他达到这样的成就要比普通人付出更多,他肯定会欣然接受。关于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的残疾一点也不重要。叫他“病人”是不准确的。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这样衡量的话,他多数时候应该都是最健康的人了。他通过自己的作品以及其他人撰写的关于他的作品,将这一点说得明明白白。如果你跟他相处过,你的体会会更甚。霍金的形象就是这样,虽然他警告大家“不要完全相信文字”,但这个形象却是千真万确的。与此同时,如果没有工作,史蒂芬就没法结婚,而没有博士学位,他找不到工作。他开始寻找博士论文的灵感。挑战未来虽然自1963年冬天病情确诊以来,霍金的生活一直不得安宁,但他对宇宙学的兴趣却一点也没受到恶化的病情或是和简的感情影响。他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系(通常称为DAMTP)的办公室,就在杰扬·纳里卡的隔壁—霍金入学剑桥那年夏天共事的研究生。纳里卡是霍伊尔的学生,与霍伊尔一起尝试根据当时与广义相对论有冲突的观测数据,适当修改广义相对论,以调和相对论和稳态模型。这个挑战激起了霍金的好奇心。1964年6月,霍伊尔和纳里卡的论文发表前,霍伊尔在伦敦的英国皇家科学院做了一场相关的讲座,霍金也参加了。到问答环节时,霍金借助拐杖举起了一只脚,质疑霍伊尔的一项结果。霍伊尔很吃惊,问霍金怎么能判断结果的对错。霍金说是“自己算出来的”。霍伊尔和观众都不知道,霍金之前跟纳里卡讨论过很多次,也做过计算,还以为他是当场在脑子里“算出来的”。观众对他很钦佩,霍伊尔却对他很恼火。令人惊讶的是,霍金和纳里卡还是朋友。就这样,他聪明又随性的名声传了出去,他对膨胀宇宙相关的计算结果以及推测结论也产生了兴趣。霍金了解到,英国有位数学家及物理学家罗杰·彭罗斯,研究恒星的核燃料耗尽后,在自身的引力作用下坍缩会出现什么情况。彭罗斯的理论是建立在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和约翰·A.惠勒等物理学家的研究成果上。他的理论认为,如果坍缩发生时不是绝对的平滑、对称,恒星会最终坍缩成为一个点,质量无穷大,引起的时空翘曲也有无穷大的曲率,成为黑洞中心的一个奇点。霍金从这个理论出发,逆时间轴而行,想象一个质量无穷大、引起无穷大时空翘曲的点—奇点—向外爆炸并且持续膨胀。他认为宇宙就是这样诞生的。最初,时空都蜷缩在一个微小、没有维度的点,然后发生大爆炸,并继续膨胀,直到成为今天我们看到的宇宙。宇宙会不会是这样诞生的?宇宙一定是这样诞生的吗?在这样的条件下,彭罗斯关于黑洞的理论不一定还能站住脚,但是霍金(引用了查尔斯·米斯纳和布兰登·卡特的研究成果)发现了新的数学工具,推导出了自己想要的结果,得出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的确表明存在宇宙大爆炸这类奇点的结论。由此,霍金踏上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知识之旅。他说:“我这辈子第一次努力。我惊讶地发现自己还挺喜欢。也许叫努力并不合适。”年轻时的霍金1965年1965年冬天,霍金申请了剑桥大学冈维尔与凯斯学院的研究员奖学金。简当时还住在伦敦,在韦斯特菲尔德学院攻读学位,她周末到剑桥之后,霍金说:“我还希望简能帮我把申请材料打出来,但是她伤了胳膊,打着石膏。说实话,我并没有特别同情她。不过她伤的是左臂,她还能听我口述,写在纸上,再找人打出来。”简的胳膊并不是史蒂芬申请奖学金的最大障碍。他还需要找两个推荐人。丹尼斯·施玛建议他找赫曼·邦迪。史蒂芬之前参加过邦迪在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广义相对论课程,但跟他不太熟。“我跟他见过几次面,还交流过我写给皇家科学院的一篇论文。有次,他在剑桥做完讲座之后,我问了他(能否做我的推荐人)。他不置可否地看着我,然后答应了。显然他不记得我,因为学院要他提供推荐信时,他说没听说过我”,这很可能毁了史蒂芬的申请。因为现在申请研究员奖学金的人非常多,这样的事确实会有影响,但史蒂芬是幸运的。“当时平静得多。学院给我写信,告诉我他们联系推荐人的结果。我的导师联系了邦迪,顺便帮他回忆了一下,然后邦迪给我写了封有些过分赞美我的推荐信。总之我申请成功了。”1965年春天,史蒂芬的研究生涯又传来了好消息,他在私人举办的“引力奖”竞赛中获得了“优秀奖”。如果他没错过交稿的截止日期,应该不只是“优秀奖”,不过100镑的奖金对他即将到来的婚礼也能有所帮助。同时,伦敦举办了一场讨论广义相对论和引力的国际论坛,史蒂芬第一次参加这种论坛,他遇见了加州理工学院的基普·索恩。索恩的博士学位是在普林斯顿拿到的。看到这个拄着拐杖,有些摇摇晃晃,说话还有点口吃的小伙子把罗杰·彭罗斯对广义相对论的研究稍做改动,应用到对宇宙结构和历史的研究上,索恩很是钦佩。他们在论坛的茶水间里畅谈,就此展开了一段终生的友谊。索恩是霍金的朋友中为数不多,甚至可能是唯一一个听霍金坦诚地讨论过自己不太乐观的未来的人。1965年7月14日,史蒂芬·霍金和简·王尔德举行了世俗婚礼,第二天在三一学堂的礼拜堂举行了宗教婚礼。婚礼的照片上,霍金用一柄伞当拐杖。作为霍金的伴郎,罗伯特·多诺万并没有像霍金在自己的婚礼上那样搞恶作剧或者追着新婚夫妇跑,抑或为他们装饰一座房子。理论物理充满了悖论,而一位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因为一场本来会打击、毁灭自己的悲剧,燃起了对生活的热情,他科研生涯的辉煌,又是为了找工作、结婚,一定要给博士论文找一个题目而开始的,这些看来似乎也没什么不妥。霍金简明扼要地总结:虽然我听着瓦格纳的歌剧,把自己想象成悲情英雄,还做了许多梦,经过一年,或者更久的抑郁……但是之后“我变得无比快乐”。作者|凯蒂·弗格森摘编|张进编辑|张进导语校对|陈荻雁

冯志远

人类清除计划:这个恐怖医生,比精神病院的疯子更危险

*【苍衣社】刊发的都是基于真实改编的故事【疯人说】是医生穆戈开设的故事专栏,记录她在一家精神病院工作时的遭遇。希望能打破患者被妖魔化的固有形象,让大众了解、正视精神疾病。一周一很忙,刘医生去负责这次的精神卫生国际学术研讨会议了,他的一部分查房工作分到了我头上,包括齐素的病房。说来也巧,哪怕是跟着主任查房,我也从来没查过齐素的房。齐素一直是刘医生负责的,他有意避免了我和他过多接触。小栗子跟我搭档,查完其他房,要进齐素的病房前,我把小栗子赶走了。他不大高兴,说我和齐素有小秘密,排挤他。我拨拨他的栗子头,和蔼道:“就你这直肠式一通到底的思维,够不上我们排挤你。”小栗子更生气,跑了。我看着走远的小栗子,松口气。他跟我太亲近了,我不想让他接触齐素。我忽然一顿,想到了刘医生。我现在跟他没什么区别,都在阻止齐素接触身边的人。进去,齐素坐在床边,看着窗外。这是个普通病房,除了齐素,还有其他五位患者。之前我来找齐素,都是挑其他患者在活动室的时候,这会人都在,让我有种怪异的感觉。房间里太安静了。虽说不少患者本就不爱讲话,但这间病房里的安静,和那种困于症状和监视的压抑式安静不同,甚至是自如的。我一时不知道如何形容它。也许是我的错觉,我对齐素的投射太严重了。我走过去:“师傅,你在做什么?”齐素依旧看着窗外,笑道:“呼吸。”他的手轻放在腿上,掌心有一块疤,凹凸不平,应该是入院前伤的。我学着他的样子,坐到他边上,也看着窗外,吸了口气:“呼吸需要一个特定的时间吗?”齐素:“呼吸不是理所当然的,轻视它的人才会这么问。”我不说话了,安静地跟他一起看着窗外呼吸,有点正念的意思。这让我想起了学校里爱好打太极的导师,上下求索的资深心理学者,对禅修总有特殊的迷恋。一会儿,齐素道:“今天怎么是你?”我:“刘医生去负责学术研讨会了。”齐素短促地叹了一声:“又三年过去了么。”我:“嗯?”齐素:“这个会你可以去听听,没坏处。”我:“实习生都要去的,师傅之前也参会过吗?”他没回答我,忽而问道:“你最近来找我督导的次数少了。”我一凛,随即尽量自然地露出窘迫,在他面前,我只能相对诚实,才能保住虚伪。我挠头道:“如果一有问题就来找你,我要怎么成长……我在试图看自己能不能戒掉你。”齐素转头看我,示意着他的呼吸时刻结束,为了我。“穆戈,你不必戒掉我。”他的眼神像一个慈父,如果是以前的我,一定会沉醉在这种偏爱里,着迷于他直白的欣赏,如蒙神泽。这光环,我沐浴其中时,看不见它收紧的幅度,等我意识到时,它早已在我的颈项,而我也早已习惯它。出了病房,我才想起,我忘了问询其他五个患者。我明明是来查房的。我忽然明白了这间病房里怪异的安静,是一种舒适,过分舒适了。那五个患者的症状,自然流淌,自然得让我忘了要去质疑它们的不合理。齐素所在的病房,被他养育得很好。这些患者,是否也跟我一样,沐浴在那如蒙神泽的光环里?二下午是每周一次的戏剧心理治疗,我有段日子没去了。到那儿时,韩依依在带教,裘非站在前排,齐素站在后排。这个戏剧心理小组的成员已经磨合了很长一段时间,彼此间有了默契和信任,开始往彼此间更深的心里摸索了。发现这一点,是因为我进门时,进门时,我感到了一种排外的情绪,他们彼此间心理联结强了,才会发生明显的排外。韩依依看了我一眼,没理会,裘非沉默的视线从人群中落到我身上。我朝他挥了挥手,他朝我笑,我有些呆钝,一时没反应过来。见到我就要笑,是我给他定的约定,此刻却觉得分外陌生。裘非的笑不似以前那么僵硬了,他的面部情绪表达有了很大改善。或许是我太久没来看他了,觉得跨度有点大。戏剧练习的裘非我忽而有些愧疚。在他努力成长自愈的时间里,我没有陪着他,没有像我所承诺的那样,一直看着他,只作为一朵花地看着他。他这笑容,没有责怪我消失的两个月,仿佛在说,我可以失约,但他答应我的,一定会做到。我的心又柔软下来,警惕和怀疑开始受到谴责。我的警惕,怀疑和谴责,都如此无辜,它们不过随我的动念而生,却要背负我的罪孽。我坐了下来,专注地盯着裘非,开始解放我的愧疚,补偿我的约定。这次的戏剧心理主题,是亲情,没有绝对的主角,也不是患者自身的事情。韩依依带领他们走了一个故事,一个关于母亲溺爱孩子,包括溺爱他的罪恶,原谅了儿子所犯之罪的故事。扮演“罪恶”这个意象化角色的人,是裘非。他有一段独白,是他自己写的,对它的主人——儿子说的话。“罪恶之于你,就像母亲之于你,是她的爱催生了我的诞生,但我并不恶。我之于你没有道德审判,我只是一个产物,应你的需要而生,可你要给我枷锁,就像你母亲要给你解放。你们玩着捉迷藏,却要以我为主角,你爱她时恨她,恨她时又爱她,是你让她的深情像博爱,光顾我后再杀死我。”我听着有些恍惚。中场休息,裘非朝我过来了。我知道这需要勇气,走向一个抛弃他的“母亲”。他站到我面前,按照要求,笑了一笑。这笑里有僵硬,不明朗,肉眼可见的表达障碍,可我却放了心,这才是我熟悉的裘非。虽然这么想有些卑鄙。他坐在我身边,一句责怪和埋怨都没有,懂事而沉默。看着这样的他,我忽然意识到,我或许永远都没法向他问出关于淑芬的事。我卡在心里两个月的怀疑,淑芬跳楼的那封遗书是他写的么,刺激教唆淑芬自杀的是他吗?这两个月里事情太多,一方面齐素摄取了我所有心神,另一方面我也不知如何询问裘非。过往我们之间没有秘密,我却单方面对他生出了嫌隙,我怕一见他就会被他察觉。情感表达有缺陷的人,内心却往往敏感汹涌,所以我一直避着,没来见他。我今天是带着问题来的,但问不出口了。我共情了那个母亲,即使儿子的罪恶是真的,她也必然会原谅那罪恶。我试图坦诚关怀:“我这两个月在忙……”“你瘦了。”他截断我的话。愧疚和心软同时加深,我放弃了客套的解释。他这一句话好像递给了我一个修复时间的开关,按下去,这两个月的嫌隙就不复存在,我依然能和他像从前一样无话不谈。聊了一会儿,我得知他已经开始做韩依依的助手,也就是心理剧的副导。看得出他真的很努力在拥抱新生活。韩依依过来了,裘非起身离开,从书架拿了本书,去了另一侧读书。韩依依坐在我旁边,中间隔了一个位置,我们谁也没说话。我依旧专注地看着裘非,他正在认真阅读,阳光落在他身上,像个圣子。三中场休息结束,戏剧继续,裘非放下了书,落在座位上。到再一次休息,齐素坐去了裘非原来的位置,拿起了他落下的那本书,翻看。休息结束,齐素把这本书放回了书架。这之后,我开始恍惚。我一直盯着那个书架,来回穿梭的戏剧场景于我如无物,直到戏剧心理治疗结束,有患者同我告别,我都没回应。等人全部离开,我沉凝了很久,才有勇气僵直地走向那个书架,抽出那本被齐素放回去的书。翻开,书里夹着几张字条,写的是之前裘非念的那段“罪恶”的对白。我霎时脸色惨白。这不是裘非的笔迹,这段对白不是他写的,是齐素写的,齐素让他念了这段对白,他们在用这本书交流。但让我恐怖的不是字迹,而是右下角的落款,一个β。β,纵火犯乔郎的心理医生叫β。这个困扰了我良久的怀疑,真相真的来临时,受尽折磨的我甚至有种踏实,踏实后是荒诞。这个怀疑起于一个荒诞的猜测,可它证实了,荒诞就成了恐怖。齐素就是β!他朝裘非下手了。他在教唆他什么?我忽而心中一凛,如爬虫在背般的拨云见雾了。我想起淑芬的遗书,让裘非去教唆淑芬自杀的,是齐素么?他们在这个戏剧心理小组待了半年多,淑芬是中途加入的,和他们都接触过。我合上这本书,封面上写着《惶然录》。这本我最爱的诗人写的随笔集,此刻在我眼里却满是讽刺,恐怖至极。这本书是我放在这的,齐素当着我的面,用我放在这寄予了祝福的书和裘非做秘密交流,他知道我看到了,会来翻。齐素发现我了!他知道我发现他了!我如坠冰窖。虽然早就知道瞒不了他多久,可他这宣告,太齐素了!直到上午,他还在慈祥地与我说不必戒掉他,他给了我机会坦白,可我没有,于是他写了那段罪恶论,让裘非念给我听。他要我愧疚,把裘非“作恶”的源头指向“母亲”,指向我,让我愧疚。我感到颈项那如蒙神泽的光圈又勒紧了些,要窒息了。齐素开始了,他在惩罚我,警告我,控制我。在我依然对他一无所知毫无筹码时,他居然早就抓住了我的命脉,裘非。我忽然思维奔逸起来,他还做过什么?不止是裘非,他这样精湛的实干家,怎么可能只投资给一棵树?一定还有其他患者,这段时间,还有其他不合理的地方。我的大脑在恐慌中遁入空白,空白中又努力拼凑出一个个患者的脸,试图在这些单元的面孔里找线索。这是他给我出的题。乔郎!乔郎被送来这里不是意外,乔郎知道我也不是意外。还有呢,还有呢?“你怎么还在这?”我吓了一跳,冷汗都凝固了。回头,是韩依依,她见我面色不好,皱眉上前:“你怎么了?”我惊醒一般抓住她,抓住这根救命稻草:“下周一的戏剧心理治疗,能不能以齐素为主角,做他的故事?”我必须得拿到他的筹码。韩依依沉默,表示着拒绝。我几乎是咆哮道:“韩依依!你知道这家医院正在发生什么事吗?!”她看了我一会儿,漠然道:“什么都没发生,有也是你的错觉。”韩依依离开了。四之后的几天,我开始盘理之前觉得奇怪却没有细想的细节,罗列与齐素和我都接触过的患者。初次见到齐素,是在戏剧心理治疗小组上,齐素在这个小组接触到了裘非,发现了他身上可利用的特质,开始影响他。当时那出被搬上舞台的心理剧,齐素扮演了裘非的替身,诱导抒发了他的情绪。(裘非的故事:无法量刑的罪恶:我的尊严在学校厕所里,关了15年)我是在那时认识他的,也是我第一次领教齐素的厉害。那他呢,是否早就观察过我?如果以此为起点,往后算,是出院的强迫症患者淑芬。齐素通过裘非去刺激淑芬自杀,引发网络舆论,被我误打误撞阻止了。(淑芬的故事:承认自己渴望性,是我迈不过去的一道坎)我大概能知道他选择淑芬的原因。淑芬的特质有些偏执,她不止本身容易被催化,她还能去催化他人,比如思澈。还有前不久的纵火犯乔郎。乔郎的心理医生是齐素,齐素鼓励乔郎随心所欲地纵火,而他偏偏是被陈警官和小刻他们警局抓住的,偏偏送来了我们医院鉴定,偏偏见到了我。还有呢,在裘非之后,在淑芬之前……我的脑海忽然闪现一摊红油漆。

安吉儿

宋运辉离婚启示:夫妻不同频难以继续,成为“等价”爱人是关键

01 当我们不再同频时,也许就不像曾经那么好了《大江大河2》宋运辉离婚,妻子程开颜的一番话既扎心又现实。“从我放弃学日语,你就不再跟我谈学习了;从我会计证考试失败,你就不再和我谈工作了。”宋运辉自小家境贫寒,一路走来,全靠拼搏向上。程开颜从小养尊处优,几乎没有什么事需要自己操心。学历悬殊、家境差距,让他们对事物的看法也逐渐产生分歧。程开颜婚后把精力都放在了维系婚姻上,哪怕是宋运辉与女同事走得近一些,她也会十分敏感,醋意横生。程开颜虽然不愁吃穿,但是她内心是是觉得配不上一直高升的宋运辉。因为太爱,所以狭隘;因为太爱,所以停滞;因为太爱,所以卑微。于是,最后两个人只能以离婚收场,程开颜一段话不知刺痛了多少现实中夫妻的心,有时候两个人的“同频”非常重要。不止是事业上的同频,精神上的同频同样重要。02哪些情侣一看就能一起很久很久知乎上有一道热门问答“哪些情侣一看就能一起很久很久”,很多人都发表自己的观点。在一起看起来就会很稳定的伴侣首先一定是“匹配”的,无论是外表、家境,还是个人经历。也就是说,他们中间具备“稳定因子”。我身边就有这样一对朋友。女生曾经被家中催婚催得要紧,被家人逼迫着去相亲,有些人见面时根本聊不上来,但是得坚持着把相亲模式走完,算是给家里交差。直到有一次,她与同事在食堂见到了另一位其他部门的同事,其中一位同事得知朋友单身时,随即想到了身边一位单身男士,机缘巧合介绍了两人认识。本来对这次相亲没有抱太大希望的朋友与这个男生见面后,竟然发现彼此十分投机,逐渐发展成情侣,前不久刚刚步入婚姻。而当我们得知两个人恋爱后,没有见到她的如意郎君,但听对方的条件、经历,就觉得这两个人“成功”的概率非常大。女生大学毕业后前往德国留学,回国后回到家乡在某大学从事行政工作。男生与女生成长于同一座城市,在老家读完大学后,又到北京攻读硕士,最后到了欧洲读博。博士毕业回国后,回到家乡,在某大学担任授课教师。两个人是老乡,都有欧洲留学经历,都在高校工作,这些共同点无论从哪一点出发,都能聊出很多话题。后来交往后,发现彼此都喜欢拼乐高、做菜,经常窝在家里复刻外面餐厅吃到的各类美味佳肴,虽然两个人身材逐渐发福,但是身材、外貌这件事并不是他们“在意”的点,毕竟“情人眼中出西施”,他们早已在各种契合中模糊了一些无关紧要的部分。此外,他们还能够在相处中看到彼此的优点,比如男生拔牙时,没办法看手机,女生到了医院找不到男生特别担心,男生一直把这件事记在心间,婚礼上特意聊起这段感人的往事,告白妻子。结婚后,女生决定准备读博,这样可以更上男生的学历,两个人能够有更多话题可以聊。我们经常讨论“门当户对”到底是否适合如今婚恋市场,其实“门当户对”还是对感情稳定有一定影响的。不过这里我们说的门当户对不是单单指家境,而是指双方的学历、成长背景、工作环境、兴趣爱好等等。毕竟在上世纪深受门当户对传统观念影响而无法自由恋爱的无奈婚姻太多太多,所以家境并不是决定两个人婚恋的唯一标准。但是,不能否认,情场中还是存在“等价原则”。03其实感情中也具备“等价”原则《如何让你爱的人爱上你》一书中提到,虽然很多人不愿意相信,但是其实“谈恋爱就像做生意”,与商场交易一样,情场也存在“等价”原则,万物皆有价值,你能拿出来讨价的品质越多,那么你想得到的满意结果就会越多。书中,提到了人们在择偶时看重的六大要素:相貌、物质或财产、地位或名望、知识或学问、社交风度或性格、人品。研究表明,在最幸福的亲密关系中,两个人在上述6个要素上基本是均等的。当情侣中某一要素不匹配时,其他要素的突出表现如果能够抵消、中和达到均衡,他们也能构成稳定的感情状态。那么,如何才能使用“等价原则”寻找爱人呢?其实很多人在选择爱人时,未必都会选择白马王子或者白雪公主,因为当那些人出现在我们吗面前时,很多人会觉得自己不配,伴侣越来越好,自己也抓不住他,这一点就像程开颜抓不住宋运辉一样。亲密关系中如果存在不均衡,就会有一方出于劣势,并觉得委屈,这样的不平衡对感情稳定毫无助力。管理好相貌在等价原则中很关键,书中列举了男女生喜欢的外表类型,最后总结是无论男女都喜欢肌肤洁净、身材修长、头发闪亮、明眸皓齿的人,简言之就是健康的人。而且书中也提到,其实男人对女人样貌没有太多具体的标准,反而看中的是一种“感觉”。所以,男女如何展现自己的“美”呢。那就是像10分美人或男子汉那样举手投足,女生要自信自己是最美的生灵,男生则时刻提醒自己保持绅士状态。此外书中还谈到如何在物质或财产、地位或名望上选择适合的伴侣,最后提到知识、礼仪和内在美的在重要性。总之,想要塑造稳定的情感关系,成为对方离不开的那个人,提高自己的价值,不断学习、不要放弃性格塑造、提高社交技巧、培养内在气质是一直都不能落下的功课。一旦松懈,难免会出现程开颜与宋运辉这样的情感悲剧,两个人的差距拉大时也就打破了等价原则。这很现实,也很关键。《如何让你爱的人爱上你》与其说是一本情感书籍,不如说更像是一本恋爱指南,其中很多方法论十分实用,樊登推荐后更是成为热销书籍,愿与大家一同学习,共同进步。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链接购买单本或者套书,套书性价比更高。另外,《如何让你爱的人爱上你》等恋爱技巧5册套书性价比也很高,感兴趣的朋友也可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