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企业应届生专项调研报告富二代

2020企业应届生专项调研报告

又到一年毕业季,企业希望通过引进蓬勃朝气的优秀应届生,为公司注入新鲜血液,保持工作活力。怎样打造适合自己的人才储备库、吸引优秀毕业生、设计毕业生的薪酬体系一直是市场热议的话题。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企业应届生相关政策又该如何调整?01疫情下应届生的招聘 疫情对春季应届生招聘的影响: 无应届生春招计划的主要原因:调研结果显示,受本次疫情影响,三成企业决定取消今年春季应届生招聘工作,62.3%的企业仍会进行应届生招聘,7.6%的企业原定今年无应届生招聘计划。整体来看,春季应届生招聘热度较往年相比,有明显下降趋势。对于无应届生春招计划的企业来说,应届生培养成本高、周期长、不符合公司现阶段发展战略是主要原因,稳定性或招聘满意度较差也是部分企业不进行春招的原因之一。 受疫情影响,取消招聘的主要原因:根据调研结果显示,对于受疫情影响,取消今年春季应届生招聘的企业来说,“人员编制减少,无应届生编制”是主要原因,占比过半,41.8%的企业表示自身业务对应届生需求不大,出于防控疫情、降低风险等方面考虑,决定取消招聘,另有部分企业表示,无法进行大规模线下招聘,或企业经济情况不足以支持应届生招聘,占比分别问17.9%和11.9%。受疫情影响,企业经营面临巨大压力,在此 情况下,人员编制减少不可避免,对于此类企业,减少或取消应届生招聘,也在预料之中。 企业准备采取的措施:调研结果显示,为了解决受疫情影响,暂停应届生春招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加大内部培养力度或社招力度,是多数企业准备采取的方式。前者通过对现有人员进行培养,提高其工作能力技术业务水平,从而更好的完成企业所交代的工作任务,以弥补暂停招聘所带来的人员储备不足,后者则是以社招代替校招,社招员工较校招相比,通常有着更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及成熟的工作态度,能够更快的适应本职工作。同时有29.9%的企业尝试通过内推机制来解决此问题。17.9%的企业准备加大后续校园招聘力度,以期通过加大下半年秋招力度,来弥补春招的不足,13.4%的企业准备开发实习生招聘或扩大招聘规模,来解决在某些特定时间点的人员不足问题。另有23.9%的企业对这一问题尚未有明确结论。02应届生招聘概况 应届生招聘满意度:参调企业对应届生的整体满意度平均值为6.8,高于平均值的企业占比为61.0%,可见多数企业对应届生的招聘情况比较满意。对于企业而言,最有价值的人才不一定是在某方面能力表现极为突出的人才,而是最适合的人才。所以想要招聘到匹配程度高且优秀的人才,需要企业制定恰当、清晰的人才标准及科学有效的人才管理制度,助力HR找到合适的高潜人才。 应届生的招聘方式:调研结果显示,超半数参调企业在制定应届生招聘方案时,选择结合业务部门需求和公司文化理念,由HR和业务部门领导共同制定该部 门应届生的招聘方案,以期制定更贴合部门人才特质和企业文化理念的高度匹配招聘方案。企业在校园招聘阶段,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怎样高效、准确的找到匹配度高、足量的候选人。其中最常见的方式是瞄准企业的优势院校和利用互联网平台。03企业面试情况 面试轮次: 面试内容:调研结果显示,超八成企业线上面试轮次在1-2轮,而线下面试通常以2-3轮为主,部分选择线上、线下面试相结合的企业,仅安排一轮线下终面。对于面试的主要内容,线上面试更侧重于逻辑测试、性格测试等测试类内容,而线下面试更看重员工的临场反应能力,故除专业笔试外,情景模拟、无领导小组面试更受青睐。04招聘群体的选择 企业招聘应届毕业生的主要岗位类型:企业招聘应届毕业生的主要岗位类型前三名依旧是技术研发类、职能管理类和市场营销类,招聘的企业占比分别为68.3%、59.0%和56.8%。其中技术研发类岗位是作为企业新产品、新系统的核心创造力来源,各行各业优秀的研发人才都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市场对人才的竞争越发激烈。 企业不同岗位的应届生招聘来源: 企业应届生重点招聘专业及满意度:根据2020年应届生重点招聘专业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管理学、工学、理学、经济学专业仍是企业招聘专业选择的热门。从企业选择的热门专业满意度来看,理工科应届生的能力素质等比较让企业满意,所以很多HR在很多岗位的招聘条件上都会注明“理工科专业优先”。而其他专业因为专业学习的内容通识度较低,所以重点招聘的企业较少。企业在意的应届生品质及满意度:企业认为应届生最需要具备的品质前三项分别为沟通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因为工作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需要跨部门沟通,甚至直接与客户沟通,所以积极主动的、有一定技巧的沟通方式通常会让工作的进展更为顺利。除此之外,应届生难以很快适应工作强度,抗压能力较弱等管理问题,仍是团队中指导新人适应职场节奏的一大难题。 05应届生起薪情况不同职能方向的应届生起薪:根据调研分析不同岗位类型应届生起薪可得,技术研发类应届生起薪平均为7500元/月,在各个岗位序列中应届生起薪最高。上述薪酬 转换为系数形式可得,职能管理类:研发技术类:市场营销类:生产管理类:支持辅助类:一线员工类=1:1.23:0.95:0.85:0.74:0.62。 不同院校的应届生起薪:重点大学和一般本科应届生是多数企业的应届生招聘主要群体,2020年的调研数据分析显示,重点大学应届生起薪平均值为7100元/月 ,比一般本科高36.5%。其中,传统一线城市重点大学的应届生起薪为8200元/月,新一线城市的应届生起薪为6500元/月。整体来看, 受疫情影响,今年应届生起薪与去年并无明显变化。不同专业的应届生起薪:调研结果显示,由于近几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应届生供不应求,理学和工学专业的应届生起薪较高,平均值分别为7200元/月和7000元/月。根据不同城市的分析可以看出,传统一线城市企业的法学、理学、工学、医学专业的应届生起薪均超过7000元/月;新一线城市企业的理学、工学、医学专业的应届生起薪均超过6000元/月。 不同行业的应届生起薪:调研结果显示,金融行业本科生起薪最高,平均值为7400元/月;综合服务行业最低,平均值为4700元/月。另外,从研究生的起薪分析可以看出,高科技行业的研究生起薪最高,平均值为9200元/月;传媒行业的研究生起薪最低,平均值为6300元/月。各行业应届生随着学历的提升,薪酬增幅不尽相同,高科技行业本科至研究生薪酬增幅明显,高达48.4%;综合医疗行业研究生至博士 生薪酬增幅明显,高达88.7%。06应届生管理政策 应届生转正情况: 应届生离职原因:随着经济多元化发展,越年轻的员工越看重工作的成长性、挑战性、自主权。在互联网的陪伴下成长起来的新时代员工,他们更看重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和有自我成长性的职业发展会。根据调研数据可以看出,应届生的离职原因主要包括对薪酬水平和职业发展机会的不满。另外,生活与工作平衡也是应届生考虑的原因之一,现在年轻人的工作观早已有了很大转变,要想留住合适的优质人才,不仅需 要提高薪酬竞争力等硬性指标,还要从融洽的团队文化建设、对员工的认可和激励等“软指标”提高保留员工的效果。 应届生管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企业在应届生管理中普遍遇到应届生“工作期望过高,导致工作满意度较低”、“抗压能力不强”、“忠诚度较低、容易跳槽”三项问题。其中容易跳槽这一问题是多数企业认为最难解决的问题。太和顾问建议企业可以根据部门职责及规划,精确设立岗位职责,征求青年员工的意见及建议,为青年员工提供可以发挥能力的空间,提供人才与组织共同发展的优势与潜能。其次,还可以通过差异化赋能,根据员工的优势及特长,定制化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潜能。 应届生转正后平均晋升时间:超七成企业应届生转正后的平均晋升时间在一年到三年。随着企业发展阶段的不断推移,应届生转正后平均晋升时间有所增加。根据不同企业性质的分析显示,近半数的国企和合资企业应届生晋升时间在两年以上,时间较长。而民营企业则比较明显敢于大胆启用新人,赋能新员工的成长,激发其与企业共同成长的潜能。

闯王旗

大学生社会实践调研企业复工复产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山东政法学院传媒学院暑期社会实践走进企业,开展“助力疫情防控,走近复工复产”活动,调研企业复工复产情况。(7月10日,山东政法学院传媒学院学生梁冬梅在舒兰市天德乡徐家村实地参与疫情防控工作,调研工厂复工复产。)(7月21日,山东政法学院传媒学院学生徐艳旭来到山西省定襄县智利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调研互联网产业复工复产情况。)(8月12日,山东政法学院传媒学院学生李洪珊来到南江大峡谷深入了解景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现状。)(7月29日,山东政法学院传媒学院学生刘佳蕊来到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如意苑社区听工作人员讲解复工流程。)(8月1日,山东政法学院传媒学院学生邢曦文来到山东菏泽的小荷学堂,体验备课、讲授、管理班级等几个教学环节,调研教育辅导行业复工复产后的状况。)原标题:大学生社会实践调研企业复工复产值班主任:颜甲【来源:舜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马可

大学生就业调研报告新鲜出炉,灵活就业未来或成年轻群体的刚需

2020年,一场突然而至的疫情使得大学生群体的就业环境变得更加严峻。面临不可抗的外部环境,大学生群体的就业观念是否有所转变?就业现状如何?是否会考虑多元化的灵活就业方式?针对这些疑问,近日,金柚网研究院联合豆豆兼职发布了《2020大学生就业现状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基于调研数据,从宏观面和微观面对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就业环境、就业现状和趋势予以客观分析。大学生就业难度增加,就业观念趋于理性受疫情影响,经济受到重创,企业裁员、现金流吃紧现象频发,总体用工需求挤压,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也同步降低。据相关数据显示,一季度大学生招聘需求人数为1237 万,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学生招聘需求人数减少了16.77%,但求职申请人数增加69.82%;从环比来看,与2019年第四季度相比,同样地,大学生招聘需求人数减少,求职申请人数则增加。因此,从供需配比视角来看,大学生就业难度明显增大。面临相对严峻的外部就业环境,大部分毕业大学生更倾向于先就业再发展,据金柚网研究院调研数据显示,54.7%的大学生毕业后计划求职进入就业状态,78.2%的大学生倾向于选择全职稳定的工作,同时,67.5%的大学生会考虑长期从事兼职工作。由此可见,大学生在就业观念上更趋理性。新一线城市成为大学生就业首选地近年来,伴随着新一线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对大学生求职留驻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据报告调研数据显示,近一半的学生计划在新一线城市就业,占比超一线城市。从行业来看,互联网、游戏、软件行业对大学生的就业吸引力最强,且意向和实际情况偏离度小。从岗位来看,人事行政、运营、市场推广岗位受欢迎程度高。另外,因就业市场需求变化和年轻人就业观转变,兼职的供需量逐渐增加。据金柚网旗下豆豆兼职平台企业访谈需求显示,餐饮、零售、物流、教育培训以及娱乐行业对兼职类的用工需求较大,需求岗位包括服务员、营业员、客服、充场、APP试玩、主播和才艺老师等等。从调研数据来看,有意向和实际在做兼职工作的学生占比约为20%,大学生选择兼职的动因主要是考虑基于全职工作之外,通过兼职获取更多的收入。此外,在择业上,兼职在时间上的灵活性优势也非常显著。灵活就业未来或成年轻群体的刚需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大学生群体面临愈发严峻的就业环境,倾向于先就业后发展,且在全职工作之外期望通过兼职增加收入,有长期兼职需求。此外,新一代大学生就业观念更加开放,期望从事更多元的兼职岗位,做一名酷炫的斜杠青年。因此,从内外驱动因素来看,灵活就业未来或成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年轻群体的刚需。为支撑大学生群体灵活就业需求,国家层面应出台更多保障大学生灵活就业权益的政策,规范灵活就业市场秩序,引导用工企业开放更多真实岗位;用工企业层面应秉持诚信交易原则,为大学生群体营造更为安全健康工作环境,并及时支付合理的劳动报酬。同时,人力资源平台作为人岗最优匹配的中间组织,应尽可能降低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消耗,为企业用工和学生求职提供更多便利。豆豆兼职作为年轻群体的灵活就业平台,依托于金柚网全国服务体系以及“B+C”平台优势和行业资源,构建人才大数据,实现智能化人才精准匹配与精细管理,满足个性化求职需求,推动年轻人灵活就业的同时,帮助企业实现降本增效,助力企业发展。文末福利关注公众号“金柚网”,后台回复“大学生就业调研”,即可下载领取金柚网研究院与豆豆兼职联合发布的《2020大学生就业现状调研》报告。

循理

实习僧《大学生暑期实习调研报告》:学生求职出现新转折

2020年初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工作安排,得益于国家强有力的防疫措施,4月起国内疫情就得到了有效控制,各行各业的复工复产也在有序进行中。疫情虽渐有好转,但很多高校至今仍维持着“远程网课”的教学模式。开学时间迟迟未定,但暑期实习却已按时“报到”。据统计,2020届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达到874万,同比增长超过4%。而受疫情影响,部份企业在春招时就已呈现名额缩减、春招延迟的情况,应届毕业生求职困难程度较往年加剧。不难预测,这种严峻的情况将延续到暑期实习求职环境中。2020年6月,实习僧正式发布《2020年大学生暑期实习调研报告》,本次问卷学生样本覆盖25w在校大学生,有效问卷占73.82%;其中58.85%为2021届、2022届毕业生。据报告显示,临近期末仍有近九成学生尚未返校;高校学生对暑期实习高度关注,超七成大学生求职节奏被疫情打乱;到岗时间不定、名额缩减成为暑期求职困局;线上实践项目成为大学生“新宠”。学生感知企业招聘下行年,高校学生仍对暑期实习高度关注疫情之下,各大企业经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根据实习僧平台数据预测,2020年整体实习生招聘量将呈下降趋势。但调查显示,企业缩减并未影响到高校学生对暑期实习的热情。其中以本科院校(含“985”、“211”)学生最为积极,占到了受访者的近八成。此外,海外留学生求职意识的提升也非常明显。各专业实习需求量不同,管理学&经济学领跑在暑期实习求职的大环境下,各专业学生对实习的需求量不同。医学、法学、哲学等专业性极强的学院学生实习需求相对较弱,而像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由于求职范围没有特别定向,学生更倾向于通过实习体验不同行业,因此实习需求突出,分别以36%和26%的比例领跑。由此可见学生对暑期实习的意愿与各专业的职业出路和发展也息息相关。临近期末,仍有近九成学生尚未返校受疫情影响,本学期几乎所有高校都采用了“远程网课”的形式进行教学。如今六月已接近正常学期的期末时间,但仍有近九成学生表示尚未返校,并且其中只有15%的学校明确了返校时间。据实习僧对多所高校开学及放假时间的调研,发现大部分高校本学期教学时间都会持续到七月中旬,暑假将会相对缩短。暑期求职现状疫情致就业压力大增,近四成学生求职处境艰难数据显示,大学生对暑期实习的需求并未减少,超六成学生有找实习的需求。受疫情影响近四成的大学生求职处境艰难,仅有1.76%的学生拿到Offer,求职现状极为严峻。受国家政策刺激,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同比增加18.9万,调研结果显示18.69%的大学生选择考研/考公/出国。近10%的同学由于开学时间不明朗,暑期时间变短而放弃暑期实习。 “外企热”并未降温,国企央企受青睐疫情让今年的就业形势愈加艰难,2020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速出现大幅度的下滑,但经济萎靡并未影响大学生对外企的偏好,44.19%的同学依然渴望进入外企,但国企央企的支持率紧随其后。随着降薪、裁员等新闻频出,为了规避未来的就业风险,大学生在择业偏好上也发生变化,更关注工作的稳定性,国企和央企凭借强有力的制度和体制保障优势成为了大学生理想的就业去处。企业实力与个人成长,成为求职大学生的首选因素据调研,大学生对企业硬实力与企业软实力两方面的重视程度远高于其他因素。数据显示,40.47%的大学生看重企业的实力与行业地位,28.14%的学生看重企业发展前景以及个人成长空间。仅有不到6%的学生关注薪资与转正机率。数据显示,选择“个人价值”的人数达到了选择“挣钱”的近20倍。在就业严峻的现状下,95后大学生求职规划意识有所上升,开始逐渐重视发展前景和成长空间,寻找就业与实现自我价值的契合点。在疫情期间,线上实践项目成为大学生“新宠”受疫情影响,从春节起大学生群体进入了“宅家期”。居家抗疫期间,求职焦虑如影随行,超五成的学生将求职、实习的情愫寄托于线上,非常关注并愿意积极参加企业与线上招聘平台联合举办的线上实践项目。学生希望通过项目经历来提升个人优势,锻炼实践能力,满足新时期就业市场的需要。低于20%的学生关注趣味性娱乐活动和大咖讲座,从侧面也反映了学生的求职焦虑增加,迫切的需要解决就业问题。疫情的爆发让企业与学生都出现比以往更强烈的焦虑,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但从长期来看,疫情的冲击对就业影响是有限的。基于此,实习僧作为专注实习、校招的垂直招聘平台,2020年业务持续提质升级,提供海量优质实习校招岗位和专业求职服务,有效链接企业与大学生求职需求,助力年轻人就业更简单。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议与思考(关注“实习僧”公众号回复“报告”,获取完整版):暑期实习建议:一、学生方面1、大学生应对就业形势保持乐观态度,不要过度焦虑。积极主动与学校、老师沟通,倾听就业建议。2、提前准备个人在线简历,关注各大企业招聘官网和线上招聘平台的实时消息,如企业最新招聘信息、招聘截止时间、面试流程变动、滚动招聘等,在应对方式上做相应的调整。3、积极参与线上招聘平台与企业联合举办的线上实践项目,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自我,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岗位。4、对于在校的大学生来说,应结合自身的特点与能力,提早做好职业规划,利用在校读书期间做好个人能力的提升,为后续实习求职做好准备。二、企业方面1、关注高校动向,联合线上招聘平台及学校建立联盟,集三方力量更高效推进招聘进度,优先获取人才;同时,通过网络平台与学生沟通暑期求职顾虑与难点,尽可能给予求职便利。2、拓展自身招聘信息发布渠道,通过多个线上渠道,尤其是线上招聘平台,向学生同步招聘信息(包括招募时间、形式、名额等调整),最大范围覆盖人才。3、面对学生暑期时间不明或缩短的情况,企业可以多提供线上实践项目及线上实习的机会。一方面给予学生更多实习选择和机会,另一方面也能体现企业对学生的关怀,扩大雇主品牌影响力。4、提升实习岗位的重要性和成长空间,做到企业和实习生都有所得。疫情期间,实习僧会持续与各大高校、企业的沟通,更好地发挥平台的价值,为企业和求职者分忧,缓解疫情下求职招聘压力。疫情可以在空间上阻隔我们,但阻隔不了我们彼此的关照与爱心! 疫情给求职带来影响不可避免,招聘环境与形式的改变未必是坏消息。全民“抗疫”终将取得胜利,在迎接胜利到来之前,我们更应未雨绸缪,迎难而上!

江藩

宁波大学生创业报告今发布 被调研创业项目过半已盈利

2018-08-30 15:36 | 浙江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任社 胡琳琳 记者 段琼蕾大学毕业了,你的选择是成为一名职场“新鲜人”,还是努力打拼的创业者呢?今天(8月30日)上午,《宁波市大学生创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了,《报告》显示,在大学里就开始创业的创业者比重最高,占26.63%。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注意到,从创业者的籍贯来源地看,有47%的大学生创业者来源于宁波大市范围之外。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根据《报告》,被调研的大学生创业项目过半已盈利,18.09%的项目今年年底有望实现盈利,整体形势还算乐观。同时,缺乏强有力的资金支持、缺乏合作伙伴、市场推广难正成为制约宁波大学生创业的主要“瓶颈”。30岁以下的大学生创业者占五成多这份《报告》由宁波市创业指导服务办公室(宁波市就业管理服务局)等单位牵头,通过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收集数据,调研组在19家宁波市级及以上大学生创业园和54位本市大学生创业者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和座谈;同时,调研组还向社会发放调查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201份。《报告》还综合了宁波市统计局在今年上半年对于宁波本地高校在校大学生创业情况的调研成果和宁波市创业指导服务办公室对宁波市大学生创业园的调研成果。先来看看《报告》对大学生核心创业者的群像描绘:近年来宁波市每年新增大学创业人数呈现一个快速增长态势,从2011年的1067人迅速增加到2017年的4064人。从创业者的年龄分析来看,30岁以下的大学生创业者占到了57.8%,如果把这个年龄界限放到35岁以下,这个比例会上升到90%左右。从创业者的性别来看,男女比例为8:2;从创业者的学历来看,本科生毕业的占主体地位,约有66.33%。在校就开始创业的创业者比重占26.63%调研结果显示,在高校里起始创业的创业者比重最高,占26.63%,大学毕业后开始创业的占13.07%,大学毕业一年后创业的占9.05%,大学毕业三年内创业的占19.10%,大学毕业后五年内创业的占17.09%。其他占15.08%。从中可以看出,宁波市大学生创业的氛围比较浓厚,以创业促就业成为一种潮流。外地来甬创业者占比近五成从创业者的籍贯来源地看,宁波本地创业者占比为53%,其中来源于市三区(海曙、鄞州、江北)的创业者占26%。而有47%的大学生创业者来源于宁波大市范围之外。从核心创业者毕业院校来看,宁波本地高校和浙江省内高校的占比最大,分别为42.3%和28.7%。省外高校来甬创业者占比为18.7%,海外高校占比10.3%,两者合计占比达到29%。这些创业者中,有12.44%的人毕业于原211或985高校。47%的创业者为非宁波籍,57.7%的创业者毕业于非宁波高校。这两个数据也显示,外地大学生正成为宁波市大学生创业的主力军。这与宁波市每年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青年大学生创业大赛、发布宁波创业就业政策等系列举措,吸引外地大学生创业者来甬创业发展有一定的关系。互联网和电商行业成创业“热土”宁波大学生创业者们善于发现,多从行业观察中找到痛点并给出解决办法,以之为创业的主要灵感来源。调研结果显示,有47.26%的创业者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创业。另外,也有部分以专利技术创业(13.43%)、生活灵感(12.94%)和其他因素(21.39%)为创业出发点的项目,体现了较为多彩和具有活力创业氛围。从创业领域角度来看,基本上呈现一个百花齐放的状态,制造业、金融、教育以及比较前端的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各行各业都有大学生创业活跃的身影。其中,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行业成为大学生创业者创业的“热土”。另外宁波大学生创业的行业领域包括制造业、人工智能、区块链、教育等等各种领域。新材料和制造业项目也分别占据13.07%和7.04%的比重。这其中部分创业项目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包括新型纤维项目、智能家居项目、安全防护儿童座椅项目、新型电子防火保险箱项目等等,都是基于创业者本身所具有的技术成果进行创业的。此外,在占比为40.20%的其他类中,从事环境及景观设计、工业设计、创意设计的项目较多,占到其他类的25%。在全部调研问卷中的占比也达到10%。被调研大学生创业项目过半已盈利宁波大学生创业项目在运作上相对来说比较成功。调研结果显示,过半的企业已经实现盈利,另有18.09%的团队预计在今年年底能够达到盈利状态。调研同时显示,接受调研的大学生创业项目营收能力相对较强。有35.6%的创业项目营收规模在1000万以上,营收规模在500万—1000万的占比为5.6%,营收规模在100万—500万的项目占比为27.7%。营收规模在100万以下的占比为31.1%。缺乏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成首要制约因素根据《报告》,资金成为大学生创业者最大的困扰,创业者融资能力有待提高、融资渠道有待拓宽。由于银行政策性创业资金贷款存在隐性障碍,无抵押或担保则无法获得较多的银行贷款。多数创业者碍于手续繁琐、贷款额度较小、需提供担保等原因,只能求助于自身或家庭筹措启动资金。调研结果显示,尽管有46.27%的创业项目有融资计划,希望获得投资。但宁波大学生创业项目中,有超过八成创业项目没有获得融资,仅有7.96%的项目获得了天使轮融资,0.5%的创业企业已经进入到C轮融资,进入D轮融资和上市IPO的还没有。而从融资的金额来看,创业企业累积融资额较低,获得500万以上融资的企业仅占5.99%。总体而言,宁波创业者融资意识和能力相对薄弱,且创业资金以个体小额投入为主。调研结果显示,缺乏合作伙伴成为大学生创业的第二大痛点,有30.85%的受调研者认为团队缺乏志同道合者是最大的制约发展因素。此外,推广难、没经验、招人难影响创业项目提升,同时,调研显示,需要帮助的大学生创业者占据了64.18%。细化的分析显示,需要支持的类别包括融资、团队、推广、创业导师指点、商业模式设计等。宁波市级及以上大学生创业园 去年入园企业产值达18.53亿元《报告》还对宁波大学生创业园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目前宁波共有19家市级及以上大学生创业园,其中镇海区大学生创业园、鄞州区大学生创业园被认定为国家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使宁波成为全省唯一拥有2家国家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的城市(全省共计4家),在全国同类城市中亦名列前茅。这些大创园对大学生创业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2017年19家园区共有大学生创业场地面积23.05万平方米,入园大学生创业企业1391家,大学生创业企业产值18.53亿元,大学生创业企业带动就业7806人。近三年的30位宁波市大学生“创业新秀”中,有14位出自创业孵化园。大创园提供基础服务项目较完善但缺乏加速器功能调研发现,宁波大创园为创业者提供的基础服务项目较完善,100%的创业园都能为创业者提供政策讲解、项目申报及辅导、推荐创业导师的服务,94.74%以上的宁波创业园都能为创业者提供工商注册登记、创业项目人才招募及团队建设服务、创业培训辅导等服务。各地大创园不仅提供基础服务项目,还引进外来资源为创业者提供更多专业的咨询服务,78.95%的创业园引进银行、金融、保险等服务,73.68%的创业园引进高校资源,提供人才服务,68.42%的创业园提供财务、律所咨询服务,宁波的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伊始对金融服务、人才需求、财务、律所类的咨询需求较多。从调研结果来看,配套有引进股权投资机构和投资基金的大创园达到了10家,占比超过50%,共引进各类投资机构达到29家。但调研发现,宁波大创园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服务内容大同小异,只有孵化功能缺乏加速器功能;缺乏筛选入驻项目的标准,运营质量不高;盈利状况不容乐观,商业模式亟待创新。(本文图片由宁波市就业管理服务局、段琼蕾提供)

第三代

前程无忧《2021大学生就业形势报告》:近6成企业2021年扩招

近期,前程无忧发布《2021大学生就业形势报告》,这项《报告》围绕全行业雇主对 2021 届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数量增减、方向和要求的改变予以分析,结合超过1100家领先雇主调研结果。其中,47.4%为民营企业,25.2%的企业拥有雇员人数在 10,000 人及以上,56.0%为上市公司,55.8%为 2020 年财富全球 500 强企业。数据来源:前程无忧《报告》显示,58.9%的雇主表示将招聘比上一年更多的应届大学生,其中的 44.8%出于人才储备的考虑,因为新业务和成熟业务急需用人的各占 27.6%。26.2%的雇主继续去年的大学生招聘量。增加招聘量的雇主中,大多数(54.3%)大学生需求增量低于 10%,显示中国雇主的用人需求正在温和增长。持续高涨的大学生需求在 2019 年出现拐点。受全球贸易环境紧张的影响,企业的投资和经营活动趋于谨慎和保守。但是随着新冠疫情的常态化,雇主数字化运营的比例大幅提高,年轻的知识青年无疑是企业最倚重的创新和改变力量,人才储备和市场影响力是企业持续招聘大学生的最大动力。同时,Z 世代的消费势力不容怠慢,大多数雇主们意识到,保持对优秀大学生人才的吸引也是赢得用户的关键之一。

禅定

调研报告:12.6%的常州大学生毕业后有意向创业

常州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调研报告显示:12.6%的大学生毕业后有意向创业常报全媒体讯 武进区人社局日前发布《常州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调研报告》,内容主要涉及大学生就业期望、求职渠道、就业创业服务需求、制造业校招情况和政府人才服务等方面。该报告对全市11所大中专院校的5700余名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和评估,对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问题进行实证研究,深入分析大学生求职心理、地区制造业企业人才需求,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难点和痛点。武进区人社局邀请11所驻常院校就业部门负责人,成立调研工作小组。报告显示,12.6%的大学生毕业后有意向创业,26.1%的硕士生希望政府能提供免费创业场地。48.3%的大学生则希望得到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报告显示,60.99%的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后,首选就业地是常州;36.34%的本科生毕业后,愿意留在常州就业。吸引职业院校学生留常就业的因素包括“城市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在常州读书爱上这座城”等。常州大学生需要的就业指导,列前三位的是“应聘技巧”“用人单位信息”和“职业规划辅导”。在学生入职初期薪资期待方面,职业院校学生入职第一年期待最多的月薪范围是3000-3999元,占34.7%,其次是4000-4999元,占23.7%。常州市高校本科生入职第一年薪资期待最多的是月薪4000-4999元,占比29.1%,5000-5999元的占比23.4%。常州市高校硕士生入职第一年期待的月薪集中在7000元以上。 (李丹丹 马浩剑)来源:常州日报

神狱

《2017中国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调查报告》发布

近日,全球化智库(CCG)在京发布《2017中国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调查报告》(以下简称《调查报告》)。报告通过对国内百所高校进行调查研究,探究我国高校学生创新创业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情况,分析影响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的主要问题及其需求,着重从政府、高校和社会不同层面提出了促进高校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的建设性建议,针对性地就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举措提出建议。调查报告涉及高校大学生创业意愿、意向创业区域和领域、创业资金来源、创业能力评估、创业教育参与度与满意度等多个维度,以期进一步推动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环境的发展。高校学生作为创新创业的主体之一,是经济社会发展巨大的新动能,为了促进高校学生开展创新创业,CCG于2016—2017年分别对国内100所高校(包括重点高校、地方本科高校、高职高专等)及2797位学生(包括高职高专生、本科生以及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等)开展了问卷调研,形成了此报告。根据《调查报告》,对创新创业有兴趣的学生超过60%,其中位居前三的是工学类、管理学类和经济学类的学生;学生创新创业的首要原因不是经济收入,而是期待创业能够使个人不断成长以及实现自我价值;创业团队和个人能力被认为是创新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二线城市是学生意向创新创业的首选区域,高科技行业是学生创新创业的主要意向行业。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更希望在大学阶段尝试创新创业,意向选择在大三时期开始创新创业的学生占五分之一;仅有34%的受访学生认为自身能力基本满足创新创业需求。受访学生认为缺乏资金是创新创业过程中的主要困难,向学校和政府申请资金扶持是学生创新创业考虑的主要资金来源。超过8成的受访学生表示了解创新创业配套服务,对于高校提供的创新创业配套服务的评价情况一般,认为提供了较好创新创业配套服务高校学生不到30%。高校学生实际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人不多、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投入不足和缺乏创新创业课程是当前阻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超过97%的受访学生希望设立创新创业课程;由创新创业领域专家和创业者教授课程的方式更受青睐。超过一半的受访学生认为制定相关扶持政策是高校学生对于政府支持方面的主要需求;学生们需要全面的创新创业配套服务,特别是资金支持和创新创业辅导课程。针对调查结果,CCG认为作为创新创业的重要主体,高校学生所处的时期是生活压力相对较小、时间相对充裕、失败成本相对较低的阶段,因此高校学生也更愿意去尝试创新创业。而高校学生最大的劣势在于缺乏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包括个人经验、创业资金和技术支持等。当前我国创新创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在人才、设备、资金和政策投入等方面需要政府、高校和社会各层面的关注与支持。因此CCG提出以下建议。在政府层面,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第一,设立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计划,从国家层面对高校学生创新创业予以认可和必要的支持,对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的相关税费给予优惠和减免等。第二,引导高校合理整合社会资源,尤其是校友资源,通过创业基金、合作教育、合作基地等方式,形成持续的多元化投入体系,有效促进高校学生创新创业发展。第三,在地方政府层面,可以从政策支持和资金配套两个部分来为该区域内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支持,如设立区域内的高校创新创业资金池,区域内好的学生创业项目优先在本区域进行产业化发展等。第四,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在重点省份酌情创立创新创业教育二级学院,将创新创业内容融入现有教学体系之中,鼓励开展创新创业的学习体验,传播创新创业文化,培育创新创业精神,同时,鼓励相关大学或国家级科技园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及扶持项目。在高校层面,进一步完善对学生创新创业的服务与支持。高校是学生从事创新创业的最直接的支持主体,可以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更好的环境。第一,加强创新意识,鼓励学生从事创新创业活动。第二,设立专门的部门负责与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相关的事务。第三,开放校内的技术资源、设备资源,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源的支持。第四,设立和完善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孵化机构。第五,根据自身能力设立校友会创业基金或与企业联名设立创业基金等,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资金支持。第六,具体到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建议有条件的高校与国际名校合办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项目,进一步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借鉴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颁发创业文凭的经验,试点对高质量的创业项目颁发创业文凭;鼓励创办中外合资创业大学,联通师资、教学、实习与实践,甚至早期风险投资等各个环节,实现创新创业人才的“全链条”培育;鼓励中外联合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通过海外进修、培训,或直接与国外创业大学、创业学院、培训项目建立合作关系等方式,联合培养国际化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还可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在模拟仿真教学方面的应用,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学习体验,通过在线课程、视频公开课等手段,促进优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资源的开放和分享,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注重实践教学,实战学习,鼓励学生开展真实的创新创业实践,在实践中学习,不断提升知识运用能力,积累创新创业经验。在社会层面,需要对学生创新创业有更多的宽容与支持。第一,创新创业存在失败的风险,需要社会更加积极地看待高校学生创新创业,对于成功的案例应当更加理性,避免夸大宣传导致学生的创新创业价值观出现误区,而对于失败案例,也需要给予更多的宽容与鼓励,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的氛围;第二,在鼓励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的同时,需要做好学生创新创业的风险保障,比如,面向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群体实施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补助等措施,设立心理辅导和引导基金,帮助创新创业失败学生重新就业或继续开展新一轮的创新创业等;第三,进一步完善学生创新创业的社会辅助设施,包括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基地、非盈利的社会组织等,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全链条的辅助与服务水平。

白牙

2018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研报告出炉 新一线城市成就业首选地

2018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研报告出炉长沙等新一线城市成就业首选地近日,智联招聘发布了《2018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研报告》,对共计90168名应届毕业生完成了调研问卷,解读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们的就业意愿和就业趋势。 新一线城市成为就业首选地调研数据显示,在2018年应届生眼中,期望就业地比例最高的是新一线城市(成都、杭州、武汉、重庆、南京、天津、苏州、西安、长沙、沈阳、青岛、郑州、大连、东莞和宁波等),占比为40.18%,同比上升了2.68%。 对比2018年应届毕业生实际签约数据可以发现,实际签约地点比例最高的依然是新一线城市,占比为34.47%,而一线城市的实际签约率为29.29%。从实际数据看,无论是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还是最终就业的实际吸纳能力,新一线城市在针对2018年应届毕业生的“人才争夺战”中已经全面超越了一线城市。 技术销售类岗位需求最大2018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当中,技术类岗位无论期望签约占比还是实际就业占比都依旧保持最高。销售类岗位同样出现了实际签约人数超过期望签约人数的现象,期望签约占比仅为5.84%,而实际签约占比高达17.73%,仅次于技术类岗位。 此外,财务/审计/税务、行政/后勤/文秘类岗位的期望就业人数超出实际就业人数,其中财务类岗位的期望签约占比为15.13%,实际就业占比为8.17%,而行政后勤类岗位的期望签约占比为13.78%,实际就业占比为7.48%,均表现出明显的市场竞争过激。 好工作不再是“钱多事少离家近”应届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最看重的因素有哪些?从2018年调研结果来看,应届毕业生选择“实现个人价值”的数量是选择“挣钱”的近两倍。具体来看,有41.70%的应届毕业生认为,找工作时最看重的因素是“工作是我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部分”,分别有26.97%和23.19%的应届毕业生认为是“工作必须符合我的兴趣,做人开心最重要”以及“工作只是谋生的手段,赚钱最重要”。 随着劳动力市场在不断发生新的变革,在越来越多的95后眼中,一份好工作的核心标准不再是“钱多事少离家近”,而是能够在职场中实现自我价值,并从事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工作。 本土连线我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投身基层数据显示,我省今年高校毕业生37.42万人,比去年增加2.02万人。那么,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政府将给予怎样的政策支持? 近日,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长沙召开,部署推进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会议透露,我省将重点围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发展战略,以及我省“五个强省建设”、长株潭衡“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建设,引导毕业生到这些重点地区、重大项目、重要领域就业。为拓宽就业渠道,我省将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投身基层,弥补基层人才短板。鼓励毕业生投身扶贫开发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到中小微企业、社会组织就业;加快实施“特岗教师”“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扎实开展“定向师范生”“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农技特岗生”公费培养等工作。通过完善职称评审、工资待遇、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住房等方面的保障,让高校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促进其在基层成长成才。 ■三湘都市报·华声在线记者 王智芳 通讯员 唐清莹 叶飞艳

爱之则亲

2020企业应届生专项调研报告

又到一年毕业季,企业希望通过引进蓬勃朝气的优秀应届生,为公司注入新鲜血液,保持工作活力。怎样打造适合自己的人才储备库、吸引优秀毕业生、设计毕业生的薪酬体系一直是市场热议的话题。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企业应届生相关政策又该如何调整?01疫情下应届生的招聘 疫情对春季应届生招聘的影响: 无应届生春招计划的主要原因:调研结果显示,受本次疫情影响,三成企业决定取消今年春季应届生招聘工作,62.3%的企业仍会进行应届生招聘,7.6%的企业原定今年无应届生招聘计划。整体来看,春季应届生招聘热度较往年相比,有明显下降趋势。对于无应届生春招计划的企业来说,应届生培养成本高、周期长、不符合公司现阶段发展战略是主要原因,稳定性或招聘满意度较差也是部分企业不进行春招的原因之一。 受疫情影响,取消招聘的主要原因:根据调研结果显示,对于受疫情影响,取消今年春季应届生招聘的企业来说,“人员编制减少,无应届生编制”是主要原因,占比过半,41.8%的企业表示自身业务对应届生需求不大,出于防控疫情、降低风险等方面考虑,决定取消招聘,另有部分企业表示,无法进行大规模线下招聘,或企业经济情况不足以支持应届生招聘,占比分别问17.9%和11.9%。受疫情影响,企业经营面临巨大压力,在此 情况下,人员编制减少不可避免,对于此类企业,减少或取消应届生招聘,也在预料之中。 企业准备采取的措施:调研结果显示,为了解决受疫情影响,暂停应届生春招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加大内部培养力度或社招力度,是多数企业准备采取的方式。前者通过对现有人员进行培养,提高其工作能力技术业务水平,从而更好的完成企业所交代的工作任务,以弥补暂停招聘所带来的人员储备不足,后者则是以社招代替校招,社招员工较校招相比,通常有着更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及成熟的工作态度,能够更快的适应本职工作。同时有29.9%的企业尝试通过内推机制来解决此问题。17.9%的企业准备加大后续校园招聘力度,以期通过加大下半年秋招力度,来弥补春招的不足,13.4%的企业准备开发实习生招聘或扩大招聘规模,来解决在某些特定时间点的人员不足问题。另有23.9%的企业对这一问题尚未有明确结论。02应届生招聘概况 应届生招聘满意度:参调企业对应届生的整体满意度平均值为6.8,高于平均值的企业占比为61.0%,可见多数企业对应届生的招聘情况比较满意。对于企业而言,最有价值的人才不一定是在某方面能力表现极为突出的人才,而是最适合的人才。所以想要招聘到匹配程度高且优秀的人才,需要企业制定恰当、清晰的人才标准及科学有效的人才管理制度,助力HR找到合适的高潜人才。 应届生的招聘方式:调研结果显示,超半数参调企业在制定应届生招聘方案时,选择结合业务部门需求和公司文化理念,由HR和业务部门领导共同制定该部 门应届生的招聘方案,以期制定更贴合部门人才特质和企业文化理念的高度匹配招聘方案。企业在校园招聘阶段,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怎样高效、准确的找到匹配度高、足量的候选人。其中最常见的方式是瞄准企业的优势院校和利用互联网平台。03企业面试情况 面试轮次: 面试内容:调研结果显示,超八成企业线上面试轮次在1-2轮,而线下面试通常以2-3轮为主,部分选择线上、线下面试相结合的企业,仅安排一轮线下终面。对于面试的主要内容,线上面试更侧重于逻辑测试、性格测试等测试类内容,而线下面试更看重员工的临场反应能力,故除专业笔试外,情景模拟、无领导小组面试更受青睐。04招聘群体的选择 企业招聘应届毕业生的主要岗位类型:企业招聘应届毕业生的主要岗位类型前三名依旧是技术研发类、职能管理类和市场营销类,招聘的企业占比分别为68.3%、59.0%和56.8%。其中技术研发类岗位是作为企业新产品、新系统的核心创造力来源,各行各业优秀的研发人才都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市场对人才的竞争越发激烈。 企业不同岗位的应届生招聘来源: 企业应届生重点招聘专业及满意度:根据2020年应届生重点招聘专业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管理学、工学、理学、经济学专业仍是企业招聘专业选择的热门。从企业选择的热门专业满意度来看,理工科应届生的能力素质等比较让企业满意,所以很多HR在很多岗位的招聘条件上都会注明“理工科专业优先”。而其他专业因为专业学习的内容通识度较低,所以重点招聘的企业较少。企业在意的应届生品质及满意度:企业认为应届生最需要具备的品质前三项分别为沟通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因为工作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需要跨部门沟通,甚至直接与客户沟通,所以积极主动的、有一定技巧的沟通方式通常会让工作的进展更为顺利。除此之外,应届生难以很快适应工作强度,抗压能力较弱等管理问题,仍是团队中指导新人适应职场节奏的一大难题。 05应届生起薪情况不同职能方向的应届生起薪:根据调研分析不同岗位类型应届生起薪可得,技术研发类应届生起薪平均为7500元/月,在各个岗位序列中应届生起薪最高。上述薪酬 转换为系数形式可得,职能管理类:研发技术类:市场营销类:生产管理类:支持辅助类:一线员工类=1:1.23:0.95:0.85:0.74:0.62。 不同院校的应届生起薪:重点大学和一般本科应届生是多数企业的应届生招聘主要群体,2020年的调研数据分析显示,重点大学应届生起薪平均值为7100元/月 ,比一般本科高36.5%。其中,传统一线城市重点大学的应届生起薪为8200元/月,新一线城市的应届生起薪为6500元/月。整体来看, 受疫情影响,今年应届生起薪与去年并无明显变化。不同专业的应届生起薪:调研结果显示,由于近几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应届生供不应求,理学和工学专业的应届生起薪较高,平均值分别为7200元/月和7000元/月。根据不同城市的分析可以看出,传统一线城市企业的法学、理学、工学、医学专业的应届生起薪均超过7000元/月;新一线城市企业的理学、工学、医学专业的应届生起薪均超过6000元/月。 不同行业的应届生起薪:调研结果显示,金融行业本科生起薪最高,平均值为7400元/月;综合服务行业最低,平均值为4700元/月。另外,从研究生的起薪分析可以看出,高科技行业的研究生起薪最高,平均值为9200元/月;传媒行业的研究生起薪最低,平均值为6300元/月。各行业应届生随着学历的提升,薪酬增幅不尽相同,高科技行业本科至研究生薪酬增幅明显,高达48.4%;综合医疗行业研究生至博士 生薪酬增幅明显,高达88.7%。06应届生管理政策 应届生转正情况: 应届生离职原因:随着经济多元化发展,越年轻的员工越看重工作的成长性、挑战性、自主权。在互联网的陪伴下成长起来的新时代员工,他们更看重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和有自我成长性的职业发展会。根据调研数据可以看出,应届生的离职原因主要包括对薪酬水平和职业发展机会的不满。另外,生活与工作平衡也是应届生考虑的原因之一,现在年轻人的工作观早已有了很大转变,要想留住合适的优质人才,不仅需 要提高薪酬竞争力等硬性指标,还要从融洽的团队文化建设、对员工的认可和激励等“软指标”提高保留员工的效果。 应届生管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企业在应届生管理中普遍遇到应届生“工作期望过高,导致工作满意度较低”、“抗压能力不强”、“忠诚度较低、容易跳槽”三项问题。其中容易跳槽这一问题是多数企业认为最难解决的问题。太和顾问建议企业可以根据部门职责及规划,精确设立岗位职责,征求青年员工的意见及建议,为青年员工提供可以发挥能力的空间,提供人才与组织共同发展的优势与潜能。其次,还可以通过差异化赋能,根据员工的优势及特长,定制化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潜能。 应届生转正后平均晋升时间:超七成企业应届生转正后的平均晋升时间在一年到三年。随着企业发展阶段的不断推移,应届生转正后平均晋升时间有所增加。根据不同企业性质的分析显示,近半数的国企和合资企业应届生晋升时间在两年以上,时间较长。而民营企业则比较明显敢于大胆启用新人,赋能新员工的成长,激发其与企业共同成长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