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大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有用吗?听听一名毕业生的感受

大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有用吗?听听一名毕业生的感受

这几年,大学本科生参与老师的研究课题的现象越来越多,从最开始的大学生创新论坛,到后来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再到后来的直接参与老师的科研课题。对于大学本科生而言,似乎参与科研类的课题任务,几乎成为每一个本科生课堂教学和实践类教学任务以外的必须完成的一个部分学习任务了。因此很多本科生听上届学生讲的经验后,在完成正常的学习任务后都去找一些老师,想加入他们的研究课题中去,从中学习一些专业技能。其实,很多本科生参加老师的研究课题并不是发自自己内心的喜欢,而是看着周围有同学这么做了,如果自己不去这么做的话,似乎就是落后的,不要求上进的表现。往往是处于这种心态的驱使下,自己稀里糊涂就去找老师,说自己很想加入到老师的课题中学习知识。等真正参与进来以后,很多同学发现自己并没有多大兴趣,虎头蛇尾的事情频频发生。还有的同学参与老师的研究,仅仅是为了以此挂名,加分赚奖学金,当拿到奖学金后,老师再也找不到这些学生。从老师的角度而言,完成科研课题往往一个人是完不成的,需要很多人一起来完成,尤其是实验部分,需要一些学生来协助老师完成,因此,老师也喜欢一些同学参加到课题中来,完成实验内容。尤其对于年轻老师而言,没有那么多的研究生来参与自己的实验,因此就需要找部分本科生来帮忙做实验。因此,老师找学生做课题的主要目的是协助自己完成课题内容,而并不是有意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那么,对于大学生而言,在本科期间到底要不要参加老师的研究课题呢?下面塔主就讲讲自己的看法:如果参与,要想清楚参与目的塔主建议大家,当你决定是否要参与老师的课题,一定要先想明白自己参与的目的,也就是说如果你确实是为了学习知识、技能或者是自己就喜欢做做研究的话,那么建议你把整个参与课题的过程当作是提升自己能力的过程,也就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去帮老师做好这个事。如果你是为了拿奖学金,或者是因为别人参与了自己也要和别人一样,至少保证看起来很努力的话,那么建议还是不要去参与了,因为这些目的说明你并不是真正喜欢做研究,或者说是索取式的参加,那么这个过程对于你和老师而言,都很难受,而且最终的效果也不好。老师要对学生有正确的引导从老师对学生培养方面来说,老师要对每个学生有正确的引导,引导学生对参与课题的目的、意义、重点和难度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认识,让学生能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参与,为什么不参与,这样即使对学生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不要随便找几个学生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为自己干活,这样最终的效果并不能让学生有进步,也不能让自己的课题高质量完成。以上就是塔主对大学生是否要参与老师的课题的一点看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与塔主一起讨论。

红舞鞋

作为本科生,在本科期间搞科研居然有这么多好处?

现在,越来越多本科生参与到了科研当中,加入课题组,走进实验室,这种现况变得越来越普遍。随着科研基地逐渐向本科生开放,为本科生参与科研创造了更多有利条件,推动了本科生更早进入课题、实验室和团队,同时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及时转化成教学内容,将以更高水平的科研支撑更高质量的本科人才培养。本科生对科研的定义,如何找到自身的课题研究角色?科研的定义是什么?科研应该如何定位?首先,我们第一步要搞清楚,做科研、跟组会和后勤打杂有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做科研,一般是指自己手上有课题或者正在申报课题,有目的有方向的去和导师联系。跟组会,是学习课题组目前的研究方向,接触学界前端知识。那些文献整理、养小白鼠和刷试管的工作就是“后勤打杂”。本科生在科研入门前期的独立前行其实,一些导师面对“做科研”的本科生也会表现的有点不知所措,本科生做科研前必须解决三大问题。第一,本科生大多对科研道路比较迷茫。由于没有办法在本科阶段精准的判断出该学生是否未来准备做学术,从教学方法和态度上都不好把握。第二,本科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待加强。与本科生一起做科研,基本是和小白一起打副本升级的过程,而且本科生未具备单独完成任务的能力。第三,本科生未构建健全的学术理论体系。知识储备缺乏、理解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不足,这些能力还需要基础教育来补足。总结以上原因,本科生在入门科研前期需要野蛮生长,同时导师带本科生做科研需要十足的心理准备,导师的无奈之处也是需要被体谅的。工作与学术中最重要的是学习“科研思维”科研思维是什么?本科阶段做科研的意义不在于做了多少的文章和项目,而是在每一个小项目、小课题得的过程当中,形成一种自我认知,了解自己,以便给自己发掘下一个理想目标。现在知识领域高速发展,很多教科书已经被超越了,知识可能很快就会过时,本科生需要学习接触到更多知识,参与科研无疑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另外,最重要的是学会“科研思维”,能够把科研思维和方法运用到学习和工作上,不管将来是否做学术,都是目前需要学以致用的。科研思维的价值目前已经在导师与学生中取得了一定共识,但其中的内容之多还有待去探索,更多是为了学生能够像解决科研问题一样去解决遇到的其他问题。

逗而多责

大学生参与课题研究有用吗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除了花时间学习课程知识外,还会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比如教师邀请、学校或教育部门组织。那么,大学生参与课题研究有用吗?当然有用。大学生参与课题研究,要了解课题怎么申报,需要什么准备,要针对研究内容独立查阅资料和做实验等,这样一来不仅会让大学生学习到更多课外知识,培养锻炼自身的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提高了自身的综合能力,帮老师完成课题研究任务,还会对大学生赚奖学金、毕业、考研、考博、留学、求职有很大的帮助。1、赚奖学金不少学校为了鼓励大学生参与课题研究,把课题研究加入到了奖学金政策中。大学生通过参与课题研究会拿到相应的奖学金。2、有助于拿到学位证书大学生,尤其是研究生或博士生,想要拿到学位证书,往往需要发表学术论文。而参与课题研究,可以以论文的形式展现科研成果,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大学生毕业论文的难题,而且带课题的论文更容易发表。3、有助于考研、考博或留学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课题研究,培养锻炼科研能力,以及发表学术论文,这些往往在考研、考博或留学时有加分,哪怕没有加分,也更容易得到导师或国外高校的青睐,在同等条件下,加大自己被录取的几率。4、求职大学生毕业后,若是从事科研工作,有参与课题研究的经历,更容易被求职单位录用。大学生参与课题研究有用是有用,但不要盲目,若喜欢研究,切记适合自己的绝非所有。若不喜欢,可以另寻其他途径,并非只有参与课题研究这一条路可走。总之,要看实际情况,很多时候不是自己所能选择的。

吸毒者

本科生做科研最重要的是学会“科研思维”

本科生闯科研丛林,如何走出尴尬 学生:期待“师傅领进门” 教师:确立“科研思维”最重要“我第一次进课题组,听组会,就跟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北京一所高校的大三学生张萌(化名)说。像张萌一样,本科生参与科研,加入课题组,走进实验室,正变得越来越普遍。2018年9月,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指出,推动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基地向本科生开放,为本科生参与科研创造条件,推动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将最新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在这一背景下,勇闯科研丛林的本科生越来越多。尽管初衷积极、动力充足,但真正走入科研丛林之后,不少本科生有些迷茫,一些带本科生做科研的导师也心存困惑。到底本科生应该如何做科研,大家似乎都在摸索。本科生做科研应解决三大问题本科生做科研应该如何定位?这是学生和导师首先要回答的问题。“科研的定义是什么?”在北京读大三的学生殷硕(化名)给自己设问:“首先你得搞明白,做科研、跟组会和打杂有没有区别。”殷硕大二就“幸运地”进入了一个代谢组学方向的课题组,他理解,“做科研”一般是指自己手里有课题或者正在申报课题,以目的为导向去和导师联系;“跟组会”是学习课题组现在的研究方向,接触学界前端知识;那些文献整理、养小白鼠、刷试管的工作则是“打杂”。他所在学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推动本科生进实验室是大势所趋”。殷硕观察,做原创性研究工作的本科生少之又少,仅仅跟组会和纯打杂的则大有人在,不过在他看来,所谓“打杂”和所谓的“做科研”其实是分不开的,“这是个过程”。但还有一些“打杂”的本科生对现状不太满意。在河南一所高校读基础医学专业的李竞奕(化名)说:“进实验室就是帮导师采标本,‘水’了一个学期,啥都不让干。”其实,一些导师在面对“做科研”的本科生时也有点不知所措。“我经常反思我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模式。”广州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皮圣雷觉得,本科生做科研必须先解决三大问题,否则他们在课题组里的处境就会略显尴尬。首先,本科生大多“不确定今后的路要怎么走”。皮圣雷认为,由于无法在本科阶段准确地判断出学生以后是否准备做学术,所以从教学方法和态度上都不太好把握,“如果以后他不做学术,按照要求研究生一样去培养他,就可能让他误入歧途,而且拴着人家帮你‘打工’,也不厚道”。另外,本科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常不够强。“带本科生做科研基本上就是带着一个‘菜鸟’打副本练级的过程,不能期待他能独立完成任务,应该是导师把任务分解成一个一个简单的环节,并制定清晰明确的操作指引,以及说明导师想要的效果,这样他才可能按照你的要求和指引一步一步完成”。第三,本科生的学术理论体系不健全,知识储备不足,缺乏理解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其中有些能力可能需要基础教育来补足。由于以上原因,皮圣雷总结,带本科生做科研需要有“心理准备”,导师的“无奈”之处也需要被体谅。本科生到底应该在课题组中承担什么样的任务,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导师该如何帮助本科生找准定位?本科生如何将自己的一腔热血转化成存在感和成就感?这是大家目前都在探索的议题。本科生做科研,期待“师傅领进门”而在必要的心理建设之后,不少本科生还是一踏进科研丛林就“两眼一抹黑”,急切地盼望明确、具体地指引。像张萌一样,受访同学回忆起初接触科研时的感受,都觉得自己如“刘姥姥进大观园”般见识短浅,孤陋寡闻,简直“弱爆了”。文献搜索有如“大海捞针”“英文文献只能看懂连词”“开组会听了一年多才听懂”“写英文论文一天只憋出50个单词”……由于知识储备不足、英文能力有限、科研思维欠缺等原因,本科生在课题组中很快就认识到自己的弱势地位,面对眼前的几座大山,感到寸步难行。该如何突围呢?同学们很期待“师傅领进门”。殷硕虽然早早就进了课题组,但“没人带,就靠自己野蛮生长”。“老师很忙的,没时间管本科生,不懂就问师兄师姐,再不懂,才问老师。”殷硕说。他形容自己是个“挺要强的人”,“谁还没点焦虑啊,自己克服克服呗”。他自己一点一点啃英文文献,寒假在家写论文经常凌晨两点才睡觉,乐此不疲地上下求索。在北京一所高校就读的李夏静(化名)也很焦虑,因为结题的日子越来越近,她的实验成果却一直出不来。她和导师的沟通存在严重的问题:“导师虽然告诉了我整个实验的预期成果,但是没有指导实验方案怎么具体设计,我其实一直走在错误的方向上。导师一直鼓励我去尝试,其实我是希望她帮我指一个明确的方向。”相较前两位同学而言,武汉一所大学物理专业的学生蔡泽琛(化名)在本科期间做科研的过程就非常顺利,而且结果很符合自己的预期。“导师当然会意识到本科生知识储备不够,在做课题之前就会告诉我们要学什么。”他介绍说:“导师初期的指导能够帮我们快速入门,基本上所有人的第一个科研选题都是老师给的。我的导师直接给出了整个科研课题的路线图,把阶段性成果都先猜测出来了,我的工作就是把中间的过程补充好。等到第二个科研项目的时候,部分选题思路来自我的导师,他还负责帮我联系了校内外专家,同时也参加了很多讨论。”当然,蔡泽琛自己也非常拼,“一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是常态,大二的寒假大年三十还在写代码、跑模拟”。从大二到大四,蔡泽琛已经产出两篇共同第一作者的论文,以及一篇自己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并且申请到了国外一所顶尖大学的直博项目。蔡泽琛觉得适合自己的导师不是碰巧遇到的,而是精心挑选来的。他总结说:“既不能挑那种很多帽子的导师,否则导师的组很大,很难有时间带本科生,也不能挑已经不太参加科研的老师。比较合适带本科生的其实很多都是优秀的青年教师。”本科生做科研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导师?学生们都在总结经验教训。有人认为“应该建立一个导师和学生交流的平台”,把导师和同学的交流规范起来。本科生做科研最重要的是学会“科研思维”“苦涩,我觉得科研只适合少数人。”李夏静说:“我认清了科研的现实,我发现自己不是很喜欢重复地做实验,去验证,我更希望能够快速看到我的努力所得到的结果。以后我会尽量不走科研这条路。”李夏静和李竞奕都对科研没有好感,而蔡泽琛却尝到了科研的甜头。那么,是不是每个本科生都应该尝试做科研?本科生应该从科研中获得什么?皮圣雷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作为导师,他有时候不敢鼓励本科生都去做科研,“可能人家以后不准备做学术,而是准备直接工作”。但反过来想,他也深知做科研的好处。“社会发展的速度很快,很多教科书已经被超越了,知识可能很快就会过时,因此我们需要教本科生一些‘方法’。而参与科研无疑是最好的‘方法’学习。”皮圣雷认为,本科生做科研最重要的是学会“科研思维”,再用科研的思维和方法去学习和工作,“不管未来走不走学术之路,这都是他们需要的”。事实上,皮圣雷的想法在一些本科生身上已经得到了印证。“科研经历对你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科研思维!”张萌面对问题脱口而出。她认为,本科阶段做科研的意义不在于做了多少的文章和项目,而是在操作每一个小项目、小课题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认知,这帮助她更了解自己,也更了解这个世界,以便给自己定下一个发展目标。张萌的老师平时上课时会对大家的科研思维进行训练,有针对性地讲解科研形势、科研手段等,“然后,我们才能形成自己的思路,不断走,错了再回来”。殷硕也感受到了科研思维的魅力,因而愿意在科研的苦海中继续快乐地遨游。但不同于张萌对科研思维的理解,他给科研思维的定义更接近于“习惯”。他说:“现在我听一场报告,不只是被动灌输,也会和自己的知识储备相结合,提出自己的问题。而且,这种科研思维已经贯穿在我的日常生活里了,干啥都要理清思路。”科研思维的价值仿佛已经在师生中取得了一定共识,而其内涵之多样仍旧有待探索。就像解决本科生做科研遇到的其他问题一样,皮圣雷说:“答案不一而足,还在摸索之中。”(记者 张茜 实习生 徐司羿)

红草滩

教育部:普通高校有53.9%的本科生参与过教师科研课题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北京12月3日讯(记者 梁丹 焦以璇)今天,教育部举行教育2020“收官”系列第二场新闻发布会,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雷朝滋表示,这五年来,科教融合效益倍增,根据《2019高校创新能力监测报告》数据,普通高校有53.9%的本科生参与过教师科研课题,12.8%的本科生参加过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学术大赛。雷朝滋表示,高校科技创新基础雄厚,不仅建有60%以上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了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还聚集60%以上的全国高层次人才,高校两院院士在全国院士总数中占比超过40%。“创新资源的汇聚为高校原始创新能力跃升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雷朝滋说道。他表示,这五年,高校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获得了7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60%以上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牵头完成50%的“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高水平研究成果集中涌现。如,清华大学首次成功观测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实现世界物理科学前沿领域重大突破;上海交通大学研发了世界上最大非自航绞吸疏浚装备。这五年,高校服务经济社会能力实现新跨越,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2016—2019年,高校服务产业、企业和社会需求获得的横向科研经费总额超过2147亿元。2019年,全国高校签订技术转让合同13918项,较2016年增长45.1%;合同总金额67.5亿元,较2016年增长34.3%。今年,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高校快速响应紧急攻关,共研制出44款检测试剂盒,获国内认证17款、国外认证41款,国内外销量超亿份。这五年,高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逐步深入,不断创新管理制度和方式,深化科技评价改革,以提升高校专利质量和破除论文“SCI至上”为突破口,切实推动作风学风转变。这五年,高校深层次国际合作广泛开展,更多高校积极开展高水平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建设,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高校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在优势学科、技术领域开展高水平的科研合作,国际科技开放合作再上新台阶。这五年,高校科教融合效益倍增。雷朝滋介绍,《2019高校创新能力监测报告》数据显示,在普通高校中,有53.9%的本科生参与过教师科研课题,12.8%的本科生参加过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学术大赛;65.0%的研究生参与过企业委托科研项目,20.9%的研究生独立在全国或国际学术会议上作报告。“十三五”期间,高校科研支撑了280万硕士和30万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作者:梁丹 焦以璇

兔罝

本科生“做科研”如何走出尴尬

熊丙奇2018年9月,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指出,推动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基地向本科生开放,为本科生参与科研创造条件,推动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将最新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在这一背景下,勇闯科研丛林的本科生越来越多。尽管初衷积极、动力充足,但真正走入科研丛林之后,不少本科生有些迷茫,一些带本科生做科研的导师也心存困惑。到底本科生应该如何做科研,大家似乎都在摸索。(7月8日《中国青年报》)本科生应该如何做科研?这首先必须搞清楚“做科研”的目的是什么,不能偏离了初心。让本科生参与科研,主要是通过给本科生提供与教授、博士生、硕士生共同做科研的机会,让学生接触、体验科研过程,由此培养本科生的科研兴趣,并把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育内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做科研”的立足点也是搞教学,培养人才,应该重视对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的指导,让他们在参与科研中收获成长。但是,在大学的具体办学中,有的大学和教师却是从科研成果角度理解本科生“做科研”,这就让本科生“做科研”陷入尴尬。基于科研成果推进本科生“做科研”,有的导师就会认为本科生没能力做科研,对科研项目无法作出实质贡献,因此并不愿意花时间指导学生,甚至将其视为麻烦、增加工作量。有的参与科研项目的本科生,导师一直不派任务,就是派任务,也只是打杂,就是由于这方面原因,这让不少学生觉得“做科研”没什么意思。本科生参与教授的科研项目,在发达国家一流大学是很普遍的,而教授对本科生也很重视,会以导师身份布置学生参与科研的任务,并花时间了解学生进行科研的情况,和学生交流参加科研项目的心得,共同分析、解决学生参与科研遇到的问题。这让学生能逐渐进入科研的节奏,从不会、不懂,到快速融入科研团队,甚至可在一些重要学术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就是用科研机会对本科生进行培养,和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是同一个目的。在我国,大学的功能经常被定位为三方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而且,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有超过人才培养之势。而发达国家的大学,始终坚持人才培养这一核心功能,就是研究型大学,学校开展学术研究、社会服务的基本目的,也是进行一流人才培养,即通过给学生提供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机会,培养学生。这和大学考核评价教师的指标体系有关,我国考核教师,主要用论文、课题、经费等指标,教师于是围着这些指标转,不能为这些指标作出贡献的教学活动,就会被边缘,甚至被视为负担。用是否撰写、发表了论文,或者申请到专利,作为评价本科生“做科研”教育改革和参与学生本人的重要指标,这也成为当前我国大学本科生“做科研”的问题之一。近年来,有学校就宣传本校本科生发表多少论文。为此,有的学生参与“做科研”就以能否发表论文作为有无意义的判断依据,似乎没有发表论文,“做科研”就无意义,还有的学生则急切地想在本科期间就发表论文,为自己评优、研究生免推资格增加砝码,由此滋生买卖论文、代写论文等弄虚作假问题。因此,要让本科生“做科研”走出尴尬,做好本科生“做科研”的教育改革,让学生通过“做科研”获得成长,就必须回到提高人才培养的初心上来,“做科研”是培养人才的手段之一,而不是为了获得所谓的科研成果。说到底,本科生“做科研”,要让学生不迷茫,导师不困惑,就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重学术研究轻人才培养的问题,当大学重视人才培养,学生“做科研”就很自然地成为培养人才的一部分内容。

梦差人

本科生参与科研 别只当课题“观察员”

“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是指让他们真正作为一个研究者参与到课题之中,在导师、学长的指导下,承担对于课题具有实际学术意义的工作,而不是在课题组里当一个‘观察员’或者‘勤杂工’。”近日,本科生搞科研遇到的困惑引发关注。有报道称,本科生走进实验室、参与科研正变得越来越普遍。但尽管初衷积极、动力充足,但真正走入科研丛林之后,不少本科生有些迷茫,一些带本科生做科研的导师也心存困惑。毫无疑问,本科生参与科研是可喜的现象,在倡导自主创新,迈向科技强国的今天,尤其应该大力提倡。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科学研究也是大学的重要任务。如果说在中学阶段更多的是知识的接受和储备,那么在大学阶段,更应重视知识的自主获取及实践运用。换言之,大学应培养知识“自我增殖”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发现问题的眼光、独立思考的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创新创造的能力以及沉稳坚毅的心态。而要实现这些目标,仅靠课堂的讲授,或一味阅读经典、记诵知识点,是无法实现的,必须引导学生从教室走进实验室、图书馆,亲身参与到具体的科研工作之中,在泳池中学会游泳。更长远地看,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机制一旦健全,还会提升科研的整体水平,为一支高素质的研究生队伍乃至提高我国科研的整体实力打下坚实基础。毋庸讳言,有些大学由于受到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特别是教育观念的限制,本科教育仍然以知识灌输为重点,缺少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课堂讲授所占学时过多。这一方面挤压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磨灭了学生探索创新的兴趣和信心,个别大学甚至沦为考研“集训营”,结果是把“大一”变成了“高四”。要改变这种状况,并非下一道命令、出几个文件就可以奏效。规定每个课题组成员中都必须有多少比例的本科生,拉郎配式地给本科生“匹配”一位学术导师,或者要求每个本科生都必须参加多少个课题研究才能拿到毕业证,这样的做法不但无益于推动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而且会适得其反,助长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的风气。引导本科生参与科研,并且“研”有所获、自主成长,关键在于营造矢志攀登科学高峰、一心探求宇宙真理的优良学风,孕育充满理性魅力、超脱功利诉求的科研共同体。值得一提的是,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是指让他们真正作为一个研究者参与到课题之中,在导师、学长的指导下,承担对于课题具有实际学术意义的工作,而不是在课题组里当一个“观察员”或者“勤杂工”。本科生参与科研,还应克服畏难、自卑心理。要知道,真理从来不在乎发现它的人是年老还是年少,也不在乎掌握它的人拥有什么样的学历。它青睐每一颗勇于探索、不惧失败的心灵。当年,华罗庚在《科学》杂志发表《论苏家驹教授的五次方程之解不能成立》时,只有初中学历,却被熊庆来慧眼识才,引进清华,终成一代数学大师。古人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当本科生真正参与到科研课题之中,耳濡目染于导师、学长的科学精神和钻研奋斗,方会明了科研之真谛,及其对于人生的意义。这样,当他们大学毕业,即便不以科研工作为业,这种精神砥砺、思维训练和情操熏陶,以及从科研活动中学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会令其终身受益无穷。来源:科技日报

名誉之观

18项课题,8个985高校offer,超厉害!

星光不问赶路人追梦途上他秉承初心,努力奋进终手握8张985高校offer他以优异成绩力证潜心学习必有回响他就是来自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164班的马近斐人物简介马近斐,法学164班学生,现任江西省学生联合会执行主席,曾任江西财经大学校团委(学生)副书记兼任校学生会主席。成绩排名为年级第一,保送东南大学法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保研期间获得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山东大学等8所985大学夏令营或预录取offer。主持或参与各类学生课题18项,其中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3项,并参加老师的中国法学会课题组研究。被共青团中央授予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获得国家奖学金、共青团中央“新东方·自强奖学金”、全国财经高校法律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等国家级奖励7项,全省学宪法讲宪法演讲大赛一等奖等省部级奖励7项,校十大团干标兵、优秀学生干部等校级表彰40余项,年年获评校特等学业奖学金。孜孜不倦,探索法学真知“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马近斐始终保持着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在学习中一直秉持奋进的姿态。同时,他分享了自己关于兼顾学习与工作的方法——提高专注度,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关于法学学习,马近斐有自己独特的心得和体悟,他指出修习法律,背诵法条只是学习的一部分,还有另外一部分重要的内容是理解法律条文背后蕴含的深刻法理。他认为法律人既要博览群书,增长见识,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当被问及如何提高自制力时,他给出了三点建议:一是树立强烈的目标意识;二是寻找学习的榜样;三是相信努力,自我克制。心之所向,素履以往,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他马不停蹄,也终有所回报。马近斐从大一的年级加权第28名到推免年级第一,并荣获东南大学等8所985高校预录取offer。研学并重,科研路上奋进马近斐本科阶段共计主持参加学生课题18项,其中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3项,并参加老师的中国法学会研究。尽管课题研究方面小有成就,但他依然保持着谦虚的态度,并告诫同学们: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自满则败,自矜则愚。谈及参与课题的原因时,他告诉记者:“首先是因为兴趣吧,我一直没有忘记学法律的初心——坚守社会公平正义。法学领域有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这些问题大多都关系社会的方方面面,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其次是为了激励自己,以文促学。”作为江财法学院的优秀学子,他一直感恩母校,不忘知遇之恩。他强调自己的成绩得益于恩师的帮助与引导,法学院的老师是他学习与生活道路上的引路人与指明灯。热心公益,传播爱与温暖“我立志到基层工作,做有意义的事,传递精神的火种。” 在校的期间,他担任过从班级、学院到学校的各类学干岗位,利用专业所长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累计服务时长达500小时。马近斐坦言自己曾多次跟随团队去到偏远的山村地区支教,在贫困的山村,他甚至看到有的孩子只有一双鞋子,经常光着脚跑来跑去。这些经历在他心里埋下了深深的种子,他立志学好专业,深入基层,传递爱与温暖。心系江财,表达真切希望马近斐寄语学弟学妹们:希望学弟学妹们遵守基本规则,守住底线,牢记信敏廉毅的校训,珍惜生活中的小欢喜和沿途中的美丽风景,做一个善良、积极向上的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马近斐一直坚持法律梦,志在法学,不忘初心,他的故事也将激励着无数江财法苑学子奋发向上,追求心中永不磨灭的法律梦。

一言一行

本科生参与科研能碰撞出什么“火花”——兰州大学管理学院“成功计划”科研育人探索与实践

本科生参与科研能碰撞出什么“火花”——兰州大学管理学院“成功计划”科研育人探索与实践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李欣瑶10月29日,一场本科生学术论坛在兰州大学管理学院举行。经过前期评审,10篇优秀本科生论文在论坛展示,并接受评委评审。为本科生举办学术论坛,在兰大管理学院是头一次,但是本科生参与科研的传统,在这个学院由来已久。据该院统计,截至2019年底,该院本科生累计申请院内科研项目1628项,立项支持972项,参与本科生达8319人次。如此庞大的科研人群,也为该学院成功培育出了很多国家级本科生学术竞赛奖项。这一切,源自兰州大学管理学院2006年开始实施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成功计划”,科研育人是这项计划的重要目标。一兰州大学管理学院成立于2004年,如何在西部地区创建一流管理类本科教育,是该院建院初期面临的紧迫任务。管理学院不断创新教育理念、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于2006年开始启动了“成功计划”。该项计划包括“雏鹰大讲堂”“大学生课外科研创新培育项目”和“导师计划”三个组成部分,重点解决传统本科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些突出问题。2006年,“雏鹰大讲堂”在管理学院启幕。该论坛先后邀请来自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政府官员170余人次来到兰州大学,累计举办高水平学术讲座和报告200多场,让地处西部的本科生也能及时了解管理学科发展的最新前沿动态,实现学术启蒙。开阔视野,同时也要付诸实践,该学院2007年启动了“大学生课外科研创新培育项目”。本科生根据研究所发布的选题,结合自身兴趣组建团队申报选题,经过答辩评审获准立项后,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进行课题研究。立项评审、中期检查、结题验收、成果交流和评奖评优,这一系列的规范化运行,让本科生的科研兴趣转化成了研究行动。2011年,“导师计划”启动,重点吸纳具有优秀科研潜质的本科生进入研究生导师科研团队,参与课题研究,强化与硕博生交流,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与科研创新能力。至今,已有300余名优秀本科生参与到研究生导师的科研团队中,其中243位毕业生留在兰州大学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从培养兴趣到自主实践、再到深入研究,兰州大学管理学院构建形成了“培养兴趣、激发动力、自主实践、深入研究、能力形成(思想引领)”的人才培养链条。二“成功计划”项目不仅仅关注科研能力培养,更期望通过指导教师的言传身教、研究团队的朋辈教育,引导本科生关注国家发展和社会民生。该院曾对本科生开展的项目做过词频分析。2008年-2019年学生开展的995项研究项目中,共梳出来140个关键词。在公共管理类关键词中,“政策”一词出现了53次,其次“政府”“农村”“扶贫”“资源”“治理”等也都是学生关注的领域。不难看出,通过“成功计划”这个平台,本科生不再“关起门来读书”,而是在科研实践中能主动关心关注社会热点、民生问题,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2019年,“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推选展示”评选结果揭晓,兰州大学管理学院2015级本科生杨巨声荣获“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这名出色的学生,在本科阶段曾先后参与3项校级创新创业项目、1项社科基金项目、1项公式政基金项目、3项挑战杯项目和1项“互联网+”项目。谈及自己的获奖,杨巨声说:“是‘成功计划’将我带入了科研的大门,四年的科研训练不仅提高了我的研究能力,更是在研究实践中接受了国情、民情、社情教育。”三随着项目推进,兰州大学管理学院2012年将“成功计划”纳入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学分,成为本科生必修课,形成了教研一体、学研相济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经过近十五年的系统推进,越来越多的本科生展现出了优秀的科研潜力。截至2019年底,依托项目研究,该学院本科生先后在《公共管理学报》《管理学报》等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46篇;成功培育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公式政基金”项目126项;荣获“互联网+”“挑战杯”等创新创业竞赛奖项42项,其中国家级奖项15项、省级27项。2016年至2019年,该学院累计有435名毕业生进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深造。“成功计划”因其“全员参与、全方位支持、全过程育人”的教育模式和育人格局,成为西部地区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典范。2013年,该计划先后荣获兰州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和甘肃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8年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9年入选教育部第一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据了解,该学院今年又有95项“大学生课外科研创新培育项目”获批立项。科研训练与思想引领并重的育人模式正在让越来越多的本科生在仰望星空的同时脚踏西部大地,在研究实践中服务社会、塑造品格。

淡然无极

本科生参与科研能碰撞出什么“火花”?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李欣瑶10月29日,一场本科生学术论坛在兰州大学管理学院举行。经过前期评审,10篇优秀本科生论文在论坛展示,并接受评委评审。为本科生举办学术论坛,在兰大管理学院是头一次,但是本科生参与科研的传统,在这个学院由来已久。据该院统计,截至2019年底,该院本科生累计申请院内科研项目1628项,立项支持972项,参与本科生达8319人次。如此庞大的科研人群,也为该学院成功培育出了很多国家级本科生学术竞赛奖项。这一切,源自兰州大学管理学院2006年开始实施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成功计划”,科研育人是这项计划的重要目标。兰州大学管理学院本科生在首届学术论坛上汇报研究成果。一兰州大学管理学院成立于2004年,如何在西部地区创建一流管理类本科教育,是该院建院初期面临的紧迫任务。2006年开始,管理学院不断创新教育理念、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启动了“成功计划”。该项计划包括“雏鹰大讲堂”“大学生课外科研创新培育项目”和“导师计划”三个组成部分,重点解决传统本科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些突出问题。2006年,“雏鹰大讲堂”在管理学院启幕。该论坛先后邀请来自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政府官员170余人次来到兰州大学,累计举办高水平学术讲座和报告200多场,让地处西部的本科生也能及时了解管理学科发展的最新前沿动态,实现学术启蒙。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马亮做客“雏鹰大讲堂”。开阔视野,同时也要付诸实践,该学院2007年启动了“大学生课外科研创新培育项目”。本科生根据研究所发布的选题,结合自身兴趣组建团队申报选题,经过答辩评审获准立项后,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进行课题研究。立项评审、中期检查、结题验收、成果交流和评奖评优,这一系列的规范化运行,让本科生的科研兴趣转化成了研究行动。2011年,“导师计划”启动,重点吸纳具有优秀科研潜质的本科生进入研究生导师科研团队,参与课题研究,强化与硕博生交流,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与科研创新能力。至今,已有300余名优秀本科生参与到研究生导师的科研团队中,其中243位毕业生留在兰州大学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从培养兴趣到自主实践、再到深入研究,兰州大学管理学院构建形成了“培养兴趣、激发动力、自主实践、深入研究、能力形成(思想引领)”的人才培养链条。二“成功计划”项目不仅仅关注科研能力培养,更期望通过指导教师的言传身教、研究团队的朋辈教育,引导本科生关注国家发展和社会民生。该院曾对本科生开展的项目做过词频分析。2008年-2019年学生开展的995项研究项目中,共梳理出140个关键词。在公共管理类关键词中,“政策”一词在995个课题中出现了53次,其次,“政府”“农村”“扶贫”“资源”“治理”等也都是学生关注的领域。不难看出,通过“成功计划”这个平台,本科生不再“关起门来读书”,而是在科研实践中主动关心关注社会热点、民生问题,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2019年,“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推选展示”评选结果揭晓,兰州大学管理学院2015级本科生杨巨声荣获“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这名出色的学生,在本科阶段曾先后参与3项校级创新创业项目、1项社科基金项目、1项?政基金项目、3项挑战杯项目和1项“互联网+”项目。谈及自己的获奖,杨巨声说,“是‘成功计划’将我带入了科研的大门,四年的科研训练不仅提高了我的研究能力,更是在研究实践中接受到了国情、民情、社情教育。”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获得者杨巨声。三随着项目推进,兰州大学管理学院2012年将“成功计划”纳入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学分,成为本科生必修课,形成了教研一体、学研相济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经过近十五年的系统推进,越来越多的本科生展现出了优秀的科研潜力。截至2019年底,依托项目研究,该学院本科生先后在《公共管理学报》《管理学报》等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46篇;成功培育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政基金”项目126项;荣获 “互联网+”“挑战杯”等创新创业竞赛奖项42项,其中国家级奖项15项、省级27项。“成功计划”因其“全员参与、全方位支持、全过程育人”的教育模式和育人格局,业已成为西部地区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典范。2013年,该计划先后荣获兰州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和甘肃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8年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9年入选教育部第一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大学生科研创新培育项目”优秀论文集。据了解,该学院今年又有95项“大学生科研创新培育项目”获批立项。科研训练与思想引领并重的育人模式正在让越来越多的本科生,在仰望星空的同时脚踏西部大地,在研究实践中服务社会、塑造品格。(文中图片均由兰州大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