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再创历史新高!2020年考研人数突破340万,考研录取率会上涨么?盈盈一水

再创历史新高!2020年考研人数突破340万,考研录取率会上涨么?

随着就业形势严峻,更多大学生想通过考研提升自己的学习与能力,尤其二本三本的学生,更是想通过考研上211/985高校刷新自己的学历,将来更好的进入国企或百强企业;近年来考研逐渐被大家认可,考研人数不断上涨,据教育部官网公布: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在12月21日-23日举行,报考人数高达341万人,比2019年上涨50万人左右,再创历史新高,那么考研录取率会上涨么?2017年全国考研人数201万人,录取人数58.98万人,录取率29.3%;2018年全国考研人数238万人,录取人数72.22万人,录取率30.3%;2019年全国考研人数290万人,录取人数在90万左右,录取率31%左右;而2020年考研人数更是突破300万,可见考研竞争多么激烈;并且近三年考研率一直稳定在30%左右,而且教育部今年对高等院校研究生作了明确要求,对研究生的招生要“严进严出”,尤其对研究生的论文更要多次审查,很多高校也是做出了反映,清退了很多论文未达标的学生,所以由此可以看出2020年考研录取率会趋向于稳定,甚至考研录取率会出现小幅度的下降,也这意味着341万考生将有230万考生落榜,这点考研党要有所准备。考研人数不断上涨,考研录取率相对稳定,而且各大院校对考研生“严进严出”,那么为什么考研逐步被学生喜欢呢,甚至有学生毕业工作了5年仍坚持考研呢?这主要有三个原因:1、“洗白”自己的学历考研人数不断上涨,普通本科生更是考研主力军,他们急需要通过考研来“洗白”的学历,尤其二本院校的学生更是想通过考研是否211大学,将来找份更好的工作;而且学生们可以通过考研重新选择专业,对学生未来发展是比较好的。2、提升就业待遇水平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曾说:社会对大学生就业仍有“精英意识”,甚至更看重学历,而且现在很多大学生毕业生存在“有业不就”问题,都想通过考研提升就业待遇水平;事实确实如此,在不考虑专业的情况下,研究生的待遇水平确实比本科生要高;尤其对二本院校毕业生来说,与211/985高校毕业生对比,没竞争优势可言,只能通过考研来提升能力,提升就业待遇水平。3、考研跟风现象严重考研跟风现象是比较严重的,像2020年考研人数341万人,至少会有20万考生会缺席考试;花小妹今年参加国考,就遇到类似的事了,每个考场一般做30人,花小妹所在第一场考试人数就缺了10人,考申论时就剩10名考生了;这种情况也会发生考研上,尤其考完外语,很多考生直接会弃考,而近年来考研跟风现象更为严重,这点大学生要意识到,一旦报考了,经历更为重要。考研人数上涨,竞争会更加激烈,无论是提升能力还是为了将来更好就业,考研只是一场考试,我们的参与体验才是更重要,在考研的备考中,你要对自己的考研目标有规划,对考研复习时间有规划,而且面对毕业的压力,你都要有足够承受能力,对我们的成长是非常好的;并且既然参加了考研,就全力以赴吧,为了梦想,勇往直前吧,加油。

崇有

当考研人数达到惊人的290万时,说明大学生就业形势发生重大变化

据教育部数据统计,2019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290万,较2018年238万,激增52万,增幅达到21.8%,成为近10余年增幅最大的一年。2019年研究生录取74万,占报考人数的25.5%。2019年报考研究生主力应该是2015年9月入学的大一新生。据中国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5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942万人,其中700万人能够最终进入大学,高校录取率达74.3%。其中本科366万人,高职(专科)334万人。即366万大学本科生中有290万在考研,占在校大学生80%。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大学生就业形势在发生重大变化!变化趋势一:把研究生当大学生看。现在有一种观点,说大学生多,满街跑。也有人不同意这种说法,中国大学生按人口比例算不到十分之一。统计一下,1949年到2017年每年普通高校大学生毕业人数相加,约为9512万人。9512/130000=0.073,也就是说我国现有人口大学生(专科以上)占全国人数的7.3%。但世界上发达国家大学生占人口比例都超过了30%,美国是40%。为什么社会上会认为我国大学生多了呢?主要是大学生不好就业引起的。社会和大多数家庭对大学生就业的期待,主要还是进“体制”了,吃财政饭才算就业。但进体制吃财政饭就业还是很难的。每年公务员招录比低非常低,拿国考来说,每年报名的人数有100多万人,最终录取的人数只有1万多人,录取比例为100:1。省考的录取比例一般为20:1。当然这只是从整体来看的,个别的热门岗位的比例也达到1000:1研究生毕业了是不是就好找工作呢?也不好找,但比本科要相对容易些。有一个内地四线城市党校,招3个硕士教师,报名人数有35个,通过考试筛选,按1:3确定资格公示9人,面试后还要淘汰6人。录取比例为11:1,比大学生的100:1或几十比一还是要高些。因此,现在家庭供孩子读书,起码要读一个研究生,不然不好找工作。变化趋势二:挣钱多少主导就业方向选择。有一种社会现象,985高校毕业的大学生,很少有考公务员的。都做啥都去了,考研、出国、进一线城市的名企拿高薪。985高校学生为啥不考公务员?有一北京知名高校学生说,与“双非”大学生和三本大学生一起笔试和面试,自己不一定能考过他们。若考上了公务员,但进体制单位后与三本同学一起办公,拿同样的工资,干同样的活,心里觉得别扭。为什么现在年轻人都往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奔?因为一线城市就业岗位多,面临机遇多,提供工资待遇都比内地城市城市多,再加上一些名企招人,设置985和211的门槛,就业待遇就向985名校倾斜了。变化趋势三:求稳是女性就业主要心理。体制内工作主要是指主党政群机关当公务员,进学校医院科研院所吃财政饭。这两种以女性居多。每年招录人员中,女性占比达70%上。有一个省直机关单位,拿出5个岗位,想招男性公务员,又不能明说,会有性别歧视之嫌,结果招录进来的全是女性。为什么现在内地体制单位招进的女性多?进体制内吃财政饭的工作最稳定。女大学生,读到研究生毕业,都24、25岁了,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家庭做父母的又开始为孩子找工作操心了。若把女孩放在外地城市折腾几年,搞不好一晃就到三十岁还是孤身一人。不如拉到自己生活城市,利用家庭人脉进体制稳当些。有一个内地地级城市统计局,考进来一个北京大学经济学专业的女大学生,憨哥好奇,一打听,是她父母意见,把女孩放在外地打拼不放心,不好找男朋友成家。变化趋势四:就业市场主导高考专业选择。高考选专业,现在最热门的专业依然是财经,其次是理工,其次是师范,其次是农林。每年高考状元选读经济学工商管理专业就读占状元90%,每年“两财一贸”高考录取分都进了高校排行榜前15名,超过大多数985大学。为什么高分考生选专业要优选财经专业,因为财经工作收入高。关于财经类专业为什么一直是热门,憨哥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分析,大家关注可看到。为什么理工科专业也是高考专业报考热门呢?也是出于就业考虑。与文科专业比,理工科专业相当于学一门生存的手艺。一些农村大学生,一些寒门工薪阶层的子女,毕业后工作挣钱是第一位的,在城市生活,要买房子,要结婚成家,要养育子女,挣钱少在城市是呆不下去的。综上四点,人员流动状况一般规律是:一流人才出国(北大清华出国多),二流人才奔一线城市(985、211高校生多),三流人才进体制(双非高校、二本、三本高校生多),四流人才经商(职高和落榜生)。面对这几个趋势,憨哥不免有几点担忧?1、谁来做学问? 优秀的人才都挣钱去了,学问总得要有人来做吧?不然,社会精神层面就会出问题。中国几千年来,将做人的道理总结的很清楚了, 做人的目标即修齐治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人的标准是圣人三立:立德、立功、立言。做人的事业也分为三种:做官、经商、治学。学问受人尊重,官大受人敬畏,钱多受人抬举。其中做学问最难,要守得清贫,耐得住寂寞。这也涉及到钱学森之问?为何现在几十年不出大师了?因为优秀的人才都去挣钱了。2、谁来下基层?公务员是社会的管理阶层,也是服务群众阶层,有些工作是要呆在一线的,如扶贫驻村,女性去就不方便。在机关呆,女性可做些文秘、财务、写材料工作,但出差下基层,女性因为生理原因,总有些不方便。3、官商与学商?官商学三者有严格的界限:做官不能爱财,当官爱财必贪腐;治学不能爱财,治学爱财必肤浅;当社会上出现学者兼做商人,官员兼做学者,商人兼做学者等现象时,也是我们该好好反思的时候了。憨哥写于2019年2月17日,欢迎评论、欢迎关注!

伊苏

考研本校录取率高,为什么很多学生拒绝,这几点很真实

考研,对每一个大学生来说都不陌生。这个名词在我们踏进大学校门的时候,就开始慢慢地接触这两个字。可能是学长学姐的经验之谈,又或是学校专题讲座的宣讲。这些都能够让大学生了解考研,在大一有一门课程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要求写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很多学生都会选择写关于考研的课题。所以考研对大学生来说,非常的熟悉。堆积如山的书今年的考研报名已经开始,我们来观察一下近5年的考研人数报名情况。在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有165万,在今年报考人数达到了290万,增幅达到了43.1%。所以可以看出考研的人数越来越多,对今年考研的学生来说,压力无形中上升了很多倍。但是存在的一个现象是:考研人数多,竞争压力大,而考研本校录取率相较于其他院校来说,录取率要高出很多,为什么有很多的学生拒绝而填报其他学校。近五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趋势图就业门槛高,企业刚需不管是继续深造还是就业,学生都想接受更优质的教育。对于要继续深造的学生,选择高层次院校,如985、211院校。其教学资源更加优质,更有利于发展。对于选择就业的学生来说,选择985、211等名校,就相当于拿稳找工作的“敲门砖”,在名校毕业的研究生更受企业欢迎,这是很多毕业生找工作都要面临的问题。去年春节在高铁上遇到一位企业高管,和他聊了聊天。他提到他刚刚面试了一批新生,对于一本院校的学生在他们公司也不占优势,机会大多留给985、211院校毕业的学生,特别是名校的研究生,因为现在对人才的要求很高。所以在找工作的时候,就听到了这样一种声音“企业招聘只认985、211名校毕业的学生”。导致在选择考研院校的时候,大多数学生都会考虑比本校更好的学校。企业招聘学业生涯规划的导向性每一年的高考中,难免会有人考得不理想,去到了自己不喜欢的学校读书,所以在跨入大学之前,就已经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了规划。特别是一些二本院校的学生,认为自己有更高的发展空间,当初的理想还未实现。只有把握考研的机会,才能够选择自己理想的院校,弥补当年的遗憾。所以说,尽管本校的录取率要高一些,大多数人也宁愿去尝试、去挑战。理想的大学生活对二本、三本的大学生来说,如果考研只能考取本校的研究生,那么在学历上比普通大学生要高一点,但是自己的“敲门砖”还是不够硬,如果能够考上一本院校或者是更高级别的院校,对于以后的发展也更有利。所以有人说,要是考研的院校还是一个三本院校,但自己浪费的机会成本很大,找工作还是有门槛,还不如先去社会赚经验。不知道你们怎么看。所以学业生涯规划的导向性也是影响报考本校研究生的因素之一。考研很累,也要笑着面对拓宽自己的平台和资源很多优秀的人,他们在大学期间就已经学到了很多知识,掌握了很多技能。不管是知识圈还是人际关系圈都达到一种饱和状态。想要更好的发展,就要走出圈子,到外面看看。想要拓宽自己的平台和资源,就需要打破“固定的圈圈”,建立“新的圈圈”,这样在平台和资源上也有了新的连接,对自己的自身发展也是有利的。人际关系圈所以说,研究生选择更好的院校也是在不断地提升自己,不断地扩大自己的资源和平台。你们之前可能或多或少地听老师说过,读了研究生,就感觉和大学有很大的区别,你接触的人和事都不一样,站得高看得远。所以,选择一所优秀的、理想的院校对自己以后的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一起探讨问题对于“考研本校录取率高,很多学生拒绝”的现象,你怎么看待此事呢?

由良

对于2020年340万考研学生来说,17%的录取率并不可怕,这个才可怕

考虑到就业压力、提升能力等各种综合因素,现在很多大学生都选择了读研。的确,在“满大街都是大学生”的环境下,拥有研究生身份自然就能拥有更大的优势,在就业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这种优势往往会是你取得心仪单位offer 的关键,除此之外,通过考研进入名校、通过考研更换专业等均是人们选择考研的重要理由,因此考研人数呈几何式爆炸增长也是可以预见的事情。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已经落下帷幕,尽管今年的考研英语一度难到上热搜,可是仍然阻挡不住莘莘学子逐鹿考研“战场”。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考研人数首次突破300万,达到了创下历史新高的341万,与2019年考研人数相比,2020年考研人数激增50余万人,当然了,这也与在职研究生纳入统考、往届生考研人数增加有关。2020年考研人数创新高,那又有多少学生能成功“上岸”呢?从往年考研数据来看,全国综合录取率为17%,也就是说今年340万考生里,大概有57万人能成功“上岸”,当然了,真实的录取情况远比这要复杂,因为除了要看报录比之外,还得考虑全国各地的报录状态,比如考生生源地最集中的省市为山东、河南等地,而招生人数最多的则是北京、江苏、湖北等地,换句话说考研人数最多的地方招生人数却不是最多的,这就导致了每个省市报名人数和录取人数呈现失衡状态,因此各地考研录取率救就会在17%上下浮动。如果说17%的综合录取率还不可怕,那么厦门大学在其研究生院官网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的通知》,则算是2020年考研学生的“噩耗”,因为在该项通知里,厦门大学研究生院明确规定将从2020年1月1日起,对该校每一篇博士、硕士的学位论文进行严格的查重检验,其研究生学位论文“复制比”不得超过“10%”,并且博士生的毕业论文还将送往教育部学位中心的‘学位论文送审平台’送审。或许很多人会说这只是厦门大学这一所大学的做法而已,事实上,论文抄袭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不管是本科生论文还是硕士生论文,都存在有论文抄袭情况,不过教育部已经注意到这个情况,早在今年2月份,教育部就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对于研究生培养和管理中出现的学术不端、论文作假等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在此通知要求下,各大高校对于学位论文的审核和查重越来越严格,毕竟哪所大学都不希望自己的研究生、博士生里出现第二个”翟天临“。因此,厦门大学如此严苛的学位论文要求,难保不被其他高校所参考,这么看来,研究生学位论文要求复制比红线不断下降、论文质量不断提高,对一些”划水“的研究生来说的确算是一个”噩耗“,厦门大学严查论文质量的新规,也意味着今后硕士研究生毕业,也将越来越难。

桃太

预计考研录取人数最多的3所985高校,考研不易,且行且珍惜

预计考研录取人数最多的3所985高校,考研不易,且行且珍惜随着考研将近,报考了研究生的各位小伙伴们你们准备好了吗?相信直到现在,每一个备考的学子还在努力的复习中吧,但是时间不多了,小编希望大家在这次考试中一定能取得一个令自己满意的成绩。据调查,现在随着就业压力大学生不再“吃香”,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涌入到考研大军中去,2018年考研的学生在二百三十八万,明天怕是只会更多不会减少,但是有压力才有动力,今天小编就这个话题来跟大家聊一下未来预计考研录取人数最多的3所985高校,祝大家都能考上。1华南理工大学 该校是一所世界一流的学校,位于广州,为985、211工程大学,在经历了全国的院系调整之后,华南理工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了多学科综合性研究大学,因为其建校历史悠久,被称为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据悉,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的招生计划为5700人,比2018年多了足足700余人,据判断是一所考研人数算多的985了。2哈尔滨工业大学 不用多说,绝大部分人都知道,哈工大的实力可不是普通的985、211所能比的,说的简单点,从哈工大上学出来的学生是不用过多的去为找工作而发愁的,可以说是毕业就是“金饭碗”了,哈工大是我国国家大学生创业计划重点培训高校,还是双一流A类建设高校,2019年的招生计划为5580人,比2018年多了563人。3复旦大学 位于“东方明珠”的复旦大学不用说在我国了,在整个世界也是比较出名的大学,复旦大学实力一流,培养出了许许多多的优秀人才,为我国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该校实力雄厚,师资力量可以媲美外国知名大学,2019年的招生计划为6300人,比2018年多出了700人,据估计与华南理工大学一样,是录取人数最高的2所985高校了吧。各位考研的小伙伴们,你们准备好迎接考研了吗?

功利

2019年考研人数激增52万,部分专业招录比为6:1,你怕了吗?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12月22日至24日举行,今年报名人数创历史新高,达到了290万人,比上一年暴增52万人,这也是近十余年报考人数增幅最大的一年。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深度剖析考研趋势,带大家了解一下考研背后的群体。2019年考研人数达到了290万人,比2018年增加52万人,增幅达到21.8%。从报名人数来看,2019年报考人数增幅较大的省份是河南、江西、河北,分别达到了25.6%、24.8%、22.1%。河南作为高考和考研大省,近些年考研人数都大幅增长。今年考研人数虽然激增,但是从一流大学公布的招生计划来看,在42所一流高校中,有28所高校都增加了招生计划。从他们公布的2019招生计划可以了解到复旦大学计划招生6300人,比2018年增加700人,兰州大学计划比2018年增加300人,达到了5300人。根据国家教育部2017年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研究生人数要速度增长,从2017年到今年研究生报考人数一年比一年多,这和大学扩招有关,更和研究生培养扩招有关,未来几年研究生扩招趋势很大可能还会继续下去。从报考人数据来看,考生中往届生占比非常多,近些年各大高校扩招,很多人都能进入大学继续升造学习,但是进入社会工作之后,由于对学历和能力要求都比较高,现在的大学生已经不是香饽饽,因为很多人为了更好的发展会选择考研,在2015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结束两年下滑之后的几年里,一年比一年报考的人数多,乃至2019年报考人数达到290万人。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达到了830多万人,高校毕业生数量屡创新高,满大街都是大学生,为了适应社会和公司的发展,高校毕业生规模的扩大成为了考研群体增加的重要推动力。另外从报考专业来看,医学、法学、管理类专业的分数线近些年呈上涨趋势,竞争比工学类的还要大。甚至出现了一些非一流大学的工学类专业报名人数低于计划人数。这是因为大量工学类专业的学生本科毕业一般就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但像医学、法学、社会管理等学科,即便是211毕业,也不一定能找一个好工作,因此只能选择继续升造,提升学历以增加自己的社会竞争力。最后送给即将要考研的所有人:同是寒窗苦读,怎可甘拜下风!祝福你们!考研是人生很难得的一段经历,这一年的备战中的艰难孤独隐忍与坚守,一定会在人生的某一时刻照亮你未来的路。感谢阅读,如果喜欢请加关注或转发,小编会持续输送优质文章...对于考研有什么想咨询的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人狼

考研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大学生为何都爱考研?网友:混一年是一年

还有四十天,研究生考试就要来了。虽然研究生考试受关注度不如高考,但是就其重要性来说,研究生考试也是不输高考的。而今距离2019年的研究生考试所剩的时日已经不多了,在近日也是进入了研究生考试报名的最后阶段。据统计,2019年的研究生考试人数大致在270万左右。回顾下2018年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一共是238万人,比2017年是增加了37万人。而2019年的报名人数达到了270万,那就是比去年又多出30多万人。从这一份简单的数据中不难看出,研究生报考人数是逐年增加的。今年不出意外的话,也将会再创新高。那么为何大学生都爱考研呢?其实原因也很好理解,主要是现在本科毕业就业难。就业难的原因再细分的话,又有很多,比如说大学扩招,致使大学生增多。现在每年录取的大学生都快到一千万人了,因此大学生也只得是拼命的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论及提升自己的方法,读研究生无疑是成本最低的。除此之外,二三本院校的学生在就业时认可度不够高。因为很多企业要求的都是211、985类的毕业生,二三本的学生只得通过考研来提升自己的学历。所以在考研的学生当中,二本院校的学生是占据着绝对的主体的。只是报名人数虽多,但是结局却是现实的,因为只会录取70万人左右,也就是说有200万左右的人都是考研的炮灰而已。不过对此也有网友指出了考研人数的“水分”,有网友说:“都是为了躲避就业,报个名要不了多少钱,在学校混一年是一年。”虽然说的有点直白,但是不排除确实有这样的学生,而且不在少数。反正每年报考人数很多,但是真正下定决心参加考试的,其实也就一半人左右,另一半人也就是凑个热闹感受下考研的氛围。不过考研都是实力相当的人在参加考试,所以论及激烈程度,其实考研比高考更加的激烈。

大学

考研热已经成为趋势,2019考研人数达290万?大学生为什么考研?

考研热已经成为趋势,2019考研人数达290万?大学生为什么考研?作为一个已经毕业参加工作了的本科生,相信这也是很多大学生面临毕业的一个困惑。1:那么首先呢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和大家说,如果你还能学进去,并且对某个领域很痴迷,那么请你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考上研究生,可能你现在不太理解,但是研究生毕业后的你在找工作的时候就会明白有多对得起当年那么努力的自己。为什么这么说,给大家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研究生不如社会的优势有两点:第一点你的人脉圈子会高一个档次。第二点你的职位抬头会高一个档次,有的人可能会说,我专科毕业的,技术牛现在照样总监级别,我只能说你自己付出多少你自己清楚。2:其次就是就业的档次,就业的档次,就业的档次,重要的事情来三遍,在你临近毕业的时候免不了会有企业深入校园去求才,那么请回忆一下当年去你们学校招聘的企业有哪些,我不是研究生,我承认当年我的学校最好的也只有某上市公司,不具体出来了,那么大家有空建议去看看有哪些企业去直接招的条件就是研究生专场,其实本科生未必就进不了世界500强,差的是什么?一个机会,一个企业抛出的硬性条件,也不要不服,人家比我们多吃了几年苦,活该人家有这个机会。当然了,在社会工作中得到锻炼也是好的选择,只要不混吃等死,总会有出头之日。加油。大家认为如何?

大私枭

985院校的研究生录取率如此低,二本院校的本科生报考有戏吗?

我朋友的儿子一所二本院校就读,去年考研,联系北京理工大学一个老师想问问考上的几率多大。那位老师的回答是:“要么是1,要么是0,不然的话即便是99%的机率也没用”。是的,只要努力就有希望,不努力就是失败。在二百多万的考研学生中,二本院校的考生占据了绝大一部分,很多考生都想报考211、985院校,但是最后录取的人数有限,整体学生考研录取率几乎四比一,985院校录取率就更低了。小编前几天在燕郊的华北科技大学这所二本院校就看到往年考研光荣榜上有一些考上985院校的,甚至有考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学生。985工程院校又分好几个档次,像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院校相对来说在985院校中就相对普通了一些。甚至比不了像北京交通大学这样的211工程院校。说这些,意思二本院校考985院校只要努力,并不要想象中那么难,比有的211院校都容易。努力就有希望,985院校离二本高校的学生并不遥远,前提是您发愤图强,否则就是0,谈多大几率也是枉然。即使您是985高校的本科,不努力也上不了985高校的研究生,甚至普通二本院校的研究生。2019考研马上开始,考研学子们,理想的院校在向你们招手,祝愿考研学子考出理想的成绩!欢迎关注我一下!且听下回分解!路上天天捡钱!知识天天提高!游戏天天出货!腰酸背痛,小编正在努力地码字,您的一个关注或点赞小编会继续弘扬正能量!欢迎下方关注、点赞或吐槽!

横行天下

2019研究生录取人数大幅增加,研究生也会如本科生一样“烂大街”

2019研究生录取人数大幅增加,研究生也会如本科生一样“烂大街”现在社会的就业形式都是不言而喻的,毕业等于失业成为了很多同学的头条横幅,那么这个时候更多的本科生愿意去去用学历提升自己,或者是缓解一下就业的压力,研究生成立最好的出路。在2018年报考人数中首次往届生超过应届生报考,大学生就业压力之大可见一斑,2019年研究生报考人数高达290万,浩浩荡荡考研大军让人感叹与担忧:研究生会不会像本科生一样“烂大街”,我不赞同以上担忧,本科生没有“烂大街”,研究生更不会“烂大街”,我们要看到主体还是不错的,“破罐子破摔”、“无所事事”者少之又少,根本不会出现“烂大街”的悲观局面。接下来让我们具体看看数据内容。全国大学生就业情况据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2014届毕业生、2015届毕业生、2016届毕业半年后各层次就业率走势图:我们可以看到2014年全国总体就业率在92%以上,虽然2016年较2015年稍减,但全国总体就业率保持在91.5%以上,也就是说全国2016届毕业生中不足60万人是没有参加工作(读研深造),而是选择自谋职业或者创业的。我们还可以看到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明显高于高职高专毕业生,在2014年高达92.5%的本科毕业生就业率,高职高专毕业生基本维持在91%以上。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就业压力大,但是在国家祝政策引导和支持下,通过各种途径和努力,绝大部分大学生还是找到工作的,没有出现无业游民,睡大街的毕业生。我们再看下近十年研究生招录情况我们可以看到2009年报考125万,招生44万;十年后285万报考,预计招生72万,但是相较本科生而言,研究生的全国招生人数要少很多,也就是说硕士研究生考试更加注重选拔性考试,以下是近十年高考人数和录取率统计:我们可以看到2017年全国高考人数940万,录取人数700万,也就是说4个人参加高考就会有3个人考上,1名被淘汰,而硕士研究生考试恰恰相反,4个人考试,最多才能录取1个人,所以,考上研究生的难度要远远高于高考。考研的人数每年都在浩浩荡荡的进行当中,但是完全没有必要担忧“人满为患,懒大街”,在这个更加注重学历和能力的时代,本科生都没有“烂大街”,更不需担忧研究生的就业前景了,所以去不断的提升学历必然还是很好的出路,专心去做你们的研究生,祝大家好运。那么你觉得在现在的就业形式下,有什么样的好办法可以去冲出重围呢?欢迎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