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研究生有多少?大学生考研率一成,在同龄人中占比仅3%款冬

中国研究生有多少?大学生考研率一成,在同龄人中占比仅3%

近些年,相信大家身边能看到的研究生是越来越多了,那么中国的研究生到底有好多?是一个什么比例?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里的研究生单指硕士研究生。一、研究生的绝对数量和增长趋势。根据教育部《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以2019年为例,当年,中国研究生毕业63.97万人。这个数量是个什么概念呢?如果简单按人口比例来分配,相当于每一万人口里当年有4.57个研究生毕业。比如一个一亿人口的大省,相当于当年有4.57万研究生毕业。2019年研究生招生81.13万,从与2019年研究生毕业数量的对比,也可以看出,研究生处于增长态势。简单按研究生主要读3年来算,则每年的增长数量约为5.72万,年增长率约为9%,看起来还是一个不错的增速。二、普通大学生考研比例和增长趋势。2019年普通本专科大学生毕业758.53万,而研究生招生81.13万。简单按比例来算,当年大学生考研比例大致为10.7%。同样计算,2018年为10.1%,2017年为9.8%,2016年为8.4%。从逐年变化情况来看,大学生考研比例也是在稳步增长。三、一代人的考研比例和增长趋势。2019年毕业的研究生,主要是2009年初中毕业的那一拨人。按照国家义务教育机制,初中生基本涵盖同一年出生的全部人口了。2009年中国初中生毕业人数1797.7万。这批人最后读研毕业的大约63.97万,他们1993年出生的这批人的研究生比例大约为3.5%。同样计算,1992年出生的那批人的研究生比例大约为3.2%,1991年出生的那批人的研究生比例大约为2.9%,也是在稳步增长。最近3年毕业的研究生,也就是90初出生的那一代人的研究生比例大约为3%。经过这几个数据的比较,大家对中国研究生的数量有个概念了吧。

则殆

“本科多如狗,研究满地走”,研究生人数和比例超乎你的想象!

从古至今。我们很多人都有着一种思想,那就是学历大如天,尤其是这几年,教育的普及,造成大学生就业成为难题,很多人以提高学历来减轻自身就业难度。所以考研成为一种时尚。这也造成很多单位的门槛提的非常高,所以我们很多学生就努力的学习,提高学历,那么,是否我们就能说研究生满街走了呢?随着2010年研究生培养制度的重大改革开始,我国研究生在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人数上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增长,从1995年开始,考研增长就达到了4万多人每年,到了2012年,研究生录取人数已经达到了50万人每年,到了现在,相信大家也知道是在逐年上涨。1996年至2013年全国研究生的招生情况:2014年至2017年的研究生招生情况:整体来看,每年的录取人数都在增加,而且截止2016年,我国研究生已经招生660.8万人,而2017年教育部《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招生人数也将达到80.61万人,这个比例可以说增幅非常大,加上还未考的2018年考研学生,那么突破800万是没难度的。是不是真的有一种“本科多如狗,研究满地走”的感觉。然而我们也要知道,中国的国情,作为一个人口大国,2015年的人口显示数据比例来看,研究生的占比不到0.53%,也就是说,200个人中会出现一个研究生,这种比例还是非常小的。相反我们这样看!如果你考研了。你就打败了99.47% 的人,所以中国研究生还是非常稀缺的,并不是满地走的情况、还有在这里小编要说几句,那就是“读书无用论”,很多人都被这句话影响了,说什么读研没用,小编想说的是,对于“读书无用论”信奉者,其自身首先学历一定不高,其次或许取得了一定的小成就,觉得很多大学生甚至研究生都不如自己,但是我们还是要知道你的交际圈子就注定了你不会有太多机会接触到高学历精英,因此才会产生此种偏见。所以一定不要去攀比,做自己就好。

白夜

研究生遍地都是?大数据告诉你:研究生所占比例超乎你想象

研究生(硕士、博士)已然是教育界的香饽饽学位,随着近些年我国综合教育实力的不断加强,研究生规模逐渐在扩大化。我经常会听到有些人说本科生遍地都是、研究生一抓一大把,似乎在旁敲侧击地证明读书与学历变得轻量化、没那么重要了,那么事实情况真的是这样吗?到目前为止,我国每年高校应届毕业生高达900万,经常有段子说现如今3000元都难以招来一个农民工,然而却可以招来大学生。这也从侧面道出了部分大学生的无奈,于是便兴起了考研大军。据统计,今年考研人数已接近300万人次,仅仅过去一年就激增50余万,这时候就更有人爆料称研究生也不值钱了,毕业之后还不是一样打工?然而,你却并没有看到研究生报录比,拿最近一年来说,报考人数290万,而录取人数却为72万,报录比为4:1。举个更形象的例子,假设我们国家人口为15亿,那么研究生学历的人数比例为0.54 %,这也就意味着每10000个人中有研究生学历的为54人。不知道大家对0.54 %这个数字有没有概念,那么你还在担心研究生一文不值吗?虽然其规模是在扩招,然而遍地都是研究生这个说法显然过于夸张。一些人为什么会有研究生遍地都是这样的看法呢?那是因为不同的人所处的圈子不同而已。如果你是一名普通工人,那么和你工作的同事基本上都是普通工人;如果你高中毕业就出去混社会,就会发现,其实没见过几个读硕士的,还是很稀有的;如果你读了硕士,就发现周围认识的人好多都是硕士,烂大街了,学校路上都是硕士;因为你根本不怎么会接触到那些大学都没怎么读的人,就像强了就不会接触很弱的人,就会觉得周围都是强者。你只需要永远记住在任何年代,知识与学历都是至关重要的,它可能是一块敲门砖。如果没有这块砖,在你前行的路上可能就会多出一块绊脚石。所以,我们没有理由去说诸如以上观点的理由,我们只需全力以赴即可,到时候理想的花朵自然盛开。

路易斯

研究生到底有多吃香?看看全国研究生人数和比例就清楚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普及,我国各大高校迅速发展。原来的本科院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而一大批专科院校升入本科。所以每年毕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人数很多,所以如今的大学毕业生含金量并不高。按照这个趋势发展,我国的平均学历都是大学学历,高校也不用担心招不满学生。正因为如此,在我国有很多人主张学习无用论。因为即使读了大学,毕业之后也不一定能保证找到一份好工作。还不如花大学的学费让孩子学一门手艺。本科生数量多,研究生数量同样很多,那么我国的研究生究竟是怎样的呢?研究生学历有值不值钱呢?根据我国的研究生人数和比例就知道了。从这些数据上我们看到,1995年至2016年,中国的研究生入学人数共计660.8万人。而2017年入学人数约为58万人,2018年入学人数约为60万人,总人数为770.8万人。这是一份2014年到2017年的研究生报名人数表。在2014年,我国研究生报名人数为172万。到2007年报名人数就已经增长到了201万,从整体上的趋势来看,报名人数一直在逐渐增加。可以看出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很多,实际上按照我国总人口计算,我国研究生占有的比例约为0.5%。也就是说1000个人当中只有五个人的学历是研究生。这个数据比例其实很小。从数据上看,研究生学历在我国还是属于比较稀缺的人才。这个大数据也可以打破近些年很多人怀疑研究生含金量的问题。我国很多知名企业招收的人才学历要求都是研究生,如果我们不上研究生就会错失这一个很好的这个机会。只要在自己家庭能力范围,能够负担自己上研究生的学费,或者是自己有理想继续提高自己的学历,完全可以读研。而且有些专业读研与不读研,毕业之后的待遇相差很大。比如临床医学专业,因为该专业是一个技术性和专业性都很高的专业,所以大多数本科专业都是开设的五年制专业。如果仅仅是本科毕业,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并不是很精通,很多大医院都不能就职。但若是读了研究生之后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研究生学历含金量高,我国有不少公立医院的岗位都只招收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人才。如果是读了研究生再去医院就职,无论是福利待遇还是薪资待遇都会高很多。不过也有的专业读研与不读研相差并不大,这是由专业的性质所决定的。有的专业更加注重工作经验和实操技能,与其考取大学的研究生,倒不如用这三年的时间积累工作经验。就比如计算机专业的工作经验,就会比学历更为重要,这是因为专业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在决定是否考研之前,一定要正确评估自身的专业,这样才能做出更明智的选择。无论怎样,学好专业知识是我们进入大学最主要的任务,毕业之后才能有一技之长。毕竟如今社会就业竞争激烈,如果我们没有能力,企业也不会录用我们,所以从进入大学就要开始好好学习。

卡夫卡

终于明白为何要考研!在校大学生已超4000万,研究生占比不足1/10

考研初试成绩陆续公布。然而,面对考研,很多人的观点是“考研无用论”。他们觉得,随着研究生不断扩招,研究生的含金量越来越下跌。在今天的中国,一部分高校的研究生数量都已经赶上甚至超过本科生了。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批量培养的研究生,用处并不大。一部分公司在招聘人才的时候,更看重考生的本科学历,而不是研究生学历。因此,确实有一部分人认为,考研用处不大,与其考研还不如找工作。然而,考研真的没有用吗?数据最有说服力。教育部发布《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显示,全国普通本专科共招生967.45万人,在校生3285.29万人。招收研究生110.66万人,在学研究生313.96万人。从这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呢?全国在学研究生的数量不足本科生+专科生的1/10。也就是说,每年的毕业季,每10个求职应聘的大学毕业生中,才只有1个研究生。这意味着什么?研究生依然具有稀缺性。稀缺性越高,竞争能力越强。竞争能力越强,议价能力越高。这就意味着,在找工作的时候,作为研究生仍然有两种优势:第1种优势,研究生比本科生和专科生更容易找到工作。第2种优势,研究生比本科生和专科生更容易获得较高的收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一部分人每天都在唱衰研究生前途的背景下,还是有众多的大学生,会为了考研付出自己的努力。这是因为,很多大学本科生清醒地认识到,考上研究生,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教育,不仅能够使自己获得学历和学位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自己能力确确实实得到提高了,而自己的就业优势也因此更突出了。读大学的目的是为什么?最根本的目的是学知识,但大学毕业生面临的最大的压力却是找工作。大学毕业却找不到工作,这才是当代大学生的压力之源。而作为研究生,他们尽管也会感受到压力,但是相比本科生,他们的优势却更大。实际上,在现阶段的中国,随着大学生群体不断扩大,拥有大学学历的求职者越来越多,很多公司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HR,如果在招聘人才的时候,明明可以招聘研究生,为什么要招聘本科生呢?即便现阶段公司的工作,其实普通的本科生甚至专科生就可以胜任。但是,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公司的业务也在升级。也许眼前的这份工作,不足以让研究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但是,万一公司转型升级呢?因此,能招聘高学历人才,大家都不愿意使用低学历的人才。在这种情况下,谁的学历更高,谁的能力更强,谁就更容易找到好工作。总之,千万不要听别人说?研究生无用论”。只要研究生的比例始终低于大学本科生和专科生的比例,研究生的含金量就会更足。因此,这就意味着,备战考研,你的付出必然有所回报。#考研#

黄金城

全国在校研究生达313.96万人,大学生直呼“内卷”

#2020年研究生规模超3百万#今日,教育部发布《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据统计结果,2020年全国在校生2.89亿人,全国招收研究生110.66万人,全国在学研究生313.96万人。瞬间又引起了热议,又有人感觉研究生“烂大街”了。现在读研,确实是很多毕业生的首选,特别是对于一些较为普通的院校,非985、211类学校毕业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而读研则成为了逃避就业的首选。伴随研究生扩招,学历贬值、研究生鄙视链、学术近亲繁殖,即使上岸的研究生,也自觉身处一场巨大的内耗。大家都在搏一个未来,研究生的就业问题也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深圳中学2020年新入职教师名单全是名校博士硕士,也是研究生毕业就业多向选择的体现。深圳中学新入职教师清一色的博士硕士,豪华阵容堪比顶尖研究机构“内卷”一词也在年轻人群体中广为流传。对于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和研究生的就业,不少人表示“内卷”,还有不少表示考研就是为了逃避就业,甚至读研了找工作还是困难。研究生是否真的坠入围城?真的烂大街了吗?中国新闻周刊曾邀请升学规划专家梁挺福盘点研究生扩招的事儿。梁挺福“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报考人数持续增加,从2016年的177万人增至2021年的377万人。随着报名人数的持续增加,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也在情理之中。不仅如此,扩招也是应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必要之举。”我国研究生数量大幅增加,已经成为研究生大国,身边很多人都感觉,研究生似乎满街走,也直言研究生学历贬值严重。但其实我国研究生人口比例极其低。近几十年,我国培养研究生不足千万,研究生占就业人口的比例不足1%。所以,其实研究生群体还是社会中的凤毛麟角。不过确实随着研究生数量的大幅增加,研究生的竞争压力也会越来越大,也会不断涌现出研究生就业的多样化。深圳中学招收多名清华、北大等名校博士,就是很好的体现。很多人直呼资源浪费,其实不然。研究生也并不一定从事研究工作,我国对于高端型研究人才有很大的需求,但是普通的研究生毕业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从事研究型工作。近几年有野就业难,就业压力大,社会整体就业门槛提高,追求高学历的就业敲门砖。本科毕业逃避就业,只能通过考研继续深造。而这部分群体,可能本身就并不是想过要将来从事研究性工作的,甚至不少博士也并没有从事科研或者与专业相关的工作。近日,一位90后海归硕士辞掉金融分析员的工作,当废品回收员月入2万-5万元,也成为关注点。又有不少人来说浪费国家资源,浪费人才了。其实对于工作,都是个人选择,很多人按部就班读书了,在长辈眼中,就是觉得毕业后安稳坐办公室就是最好的。那是因为在他们那一代做农民、做工人的时候,他们所向往的安稳,所以他们的价值观就是追求办公室的安稳工作。但是对于年轻人来说,读书十多年,可能都是按社会既定的步骤来走,但是对于就业,都有自己的想法。有些人就是喜欢做工人做环保工,这都是个人价值观的体现。而个人的选择,我们无法去评判,谁能说他在写字楼里上班做金融分析师就能快乐呢?不要以自身的价值判断别人的选择。归根到底,还是高学历人才基数变大了,各种类型的就业都会出现。另一方面,对于现在儿童、青少年的教育也是频上热点。教师的待遇在近几年得到了大幅的提升,同时,家长对孩子的辅导压力也逐年提升,不少家长每日上班后回去还要辅导孩子功课,甚至还要批改作业。家长们都在抱怨辅导孩子作业,压力大。教育部也最新规定,不得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而对于这些现象,更应该值得关注的,是现在我们的教育体系或教育的现状。现在的教师说累,家长说累,其实孩子也比以前更累了。想想哪个孩子还有天真无邪的童年?打自幼儿园开始,就面临各种竞争了。除了上课,要应对考试、每天写作业、面对老师的脸色、同学的压力、还有在家不少人还面对家长的训斥,周末还有培训班……有老师引用北大教授的话观点,对于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孩子难以热爱学习,说到:现在的教育已经进入了全面竞争的状态,这种状态如果持续下去,会有大量的孩子承受不住。全面竞争的教育,会把孩子的求知欲、好奇心、持久力都过早用完。等到大学毕业,真正工作了,他们对什么事都没有兴趣了,干什么都没有精力了。现在的孩子太苦了,每天要上那么的课,写那么多的作业,训练强度一年比一年强,就算放假也不例外。在这种高强度的训练下,哪个孩子能持久地保持对学习的热爱呢?学生考核制度方面,学生需要在每个课程,每个单元,每个自我管理,都要取得成功,而且学校的管理制度都极其严苛,学生扭扭头,转动一下钢笔,都可能算违纪。这种情况下,学生根本没有思考人生的时间。更没有时间出去溜达。竞争的恶果,就是容易上瘾,任何时候的成绩,都能成为痛和瘾。教育最需要的是保护好孩子的持久力,忍耐力。让孩子能够长久地保持对一件事情的热爱。唯有如此,才能培育出大师级的人物。确实,当前填鸭式教育下,很多人读十几年书,结果连自己毕业后想做什么都不知道。归根到底,可能是孩子从小的求知欲、好奇心都被消耗了,没有形成独特的爱好,想做的都从小被压制,长大了也不再会抗争,也不知道该做什么。未来,大学的教育会更普及,而我希望看到的是,每个人都能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并且社会能够有更大的包容性,提供更多的机会。而不是让大部分人在社会压力下,被迫选择去读研,甚至读研后还背负“资源浪费”的帽子。你感受到内卷的压力吗?广学君每天多看一点,多学一些

糜稽

研究生录取比例这么低,为何每年考研人数却依然增多?

2019年考研调剂已经落下帷幕,代表2019年的考研正式告一段落,即将迎来的是2020的考研。现在随着社会的需要和教育程度的提高,每年考研的数量越来越多,预计今年考研人数将要突破300万。这么多的大学生都要参加研究生考试,但是你们知道研究生的录取比例吗?我们接下来就一起来看一下吧!每年参加的考研的考生数量很多,但是录取比例很少,就拿2019年考研来说,考研人数一共290万,但是却只录取了72万的研究生,超过200万的考生落榜。淘汰率这么高,但是每年参加考研的人数却还依然增加着?原因到底是为什么?难道真的是大学毕业之后找工作不容易,而研究生毕业之后更容易就业?研究生出来之后真的比本科生要好很多吗?其实也并非全部如此,前段时间就有报道:某某研究生因压力过大而选择自杀。这样的事情基本上每年都会发生着,研究生毕业之后面临着压力也非常的大。大多数学生在毕业之后基本上都是从零积蓄开始奋斗,研究生也不例外,但是研究生毕竟还会有着本科生达不到的优势,这些应该就是现在许多大学生纷纷考研的原因吧。1,高学历,面临的工作岗位也比较多,收入也高!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找工作是比较难找,并且找到工作之后,在刚开始的薪资也不会特别的高,大多数都是几千元的工资,在本科毕业之后所面临的工作岗位也不会太多,大部分学生找到的工作甚至与自己所学专业不符。研究生招工作的时候,刚开始月入好几万的也有,大部分只要努把力的话,月入过万还是比较轻松的。并且研究生赚钱相对与大学本科生毕业出去赚钱要相对容易很多!2,拓宽自己的人脉和视野无论是读研还是在大学里面,对于我们来说拓宽自己的人脉和视野都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部分,有句话不就是这样说的:“朋友多了,路好走;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所以在我们读研的时候我们会遇到和我们一样优秀的人,结交到更多的朋友,对于我们以后的发展也有更多的好处;同时在读研究生的时候还会拓宽自己的视野,站的高度不同,看到的东西也就不一样,站的越高,看的越远。自己的视野开阔了,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有好处。3,拥有更多的资源,更多的机遇!在大学的时候,我们最主要的就是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然后希望运用到之后的工作当中。我们国家虽然鼓励大学生创业,但是创业成功的人数还是只占极少数。而在研究生阶段,我们会拥有着国家给我们的支持已经自己的导师对我们的帮助去做科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着更多的挑战,同时面临着机遇也很多。可能我们做的某一个课题会被认可,也可能在我们科研过程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在研究生阶段我们会遇到在大学里面不可能遇到的机遇和发展。不过凡事都有意外,研究生当中也会有失败者,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成功。也有一些研究生在毕业之后所找的工作薪资不是很高,待遇不是很好,但是总之这个概率相对于本科生来说无疑是小很多的,这大概就是很多大学生纷纷考研的原因吧!你们认为还有其他的原因使的更多的大学生纷纷考研吗?或者你们认为本科毕业是直接工作还是要考研呢?将你们的观点评论在下方吧!

夜王

研究生满街走?全国在学研究生286万,100个大学生中仅6人是硕士

全国在学研究生286.37万,硕士生招生81.13万人,100个大学生中仅6人是硕士!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其中总结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民办教育的各项数据,结合《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今天来为大家进行考研领域相关数据的一些分析,仅供参考,也欢迎各位读者在评论区进行讨论~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2018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833万人,本科教育在校生2831.03万人,在学硕士生234.17万人,在学博士生38.95万人。2019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4002万人,较前一年增长4.4%,本科教育在校生3031.53万人,较前一年增加8.3%,在学硕士生243.95万人。,较前一年9.78%,在学博士生42.42万人,较前一年增长8.9%。而在学硕士生在高等教育在学共规模中仅占比6%,在学博士生在高等教育在学共规模中仅占比1%。所以一些人会说“现在满大街都是研究生”,“随便抓一个大学生都是硕士”觉得研究生贬值的说法是绝对不成立的。研究生在我们国家仍然是“稀有物种”,含金量依旧很高。研究生招生规模2018年研究生招生85.80万人,其中,招收博士生9.55万人,招收硕士生76.25万人。2019年研究生招生91.65万人,较上一年增长11.9%,其中,招收博士生10.52万人,较上一年增长10.1%,招收硕士生81.13万人,较上一年增长6.4%。从数据对比来看,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较上年仅仅增加4.93万。研究生报名规模来看看这样一组数据历年研究生报考人数2019年:341万;2018年:290万;2017年:201万;2016年:177万。2019年考研人数首次突破341万,较前一年增长17.5%。对比今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增长率为11.9%也能说明今年研究生竞争异常激烈,虽说今年扩招了18.9万人,不过报考人数却更多,真的可以说今年是考研最难的一年。推测按照数据以及今年经济及社会情况推测:明年考研报名规模可能会突破400万,且推免比例会增加,而招生规模增率不及报名规模,明年或许成为新的考研最难年!通过这几组数据的对比,可以得出的结论有:研究生学历含金量依旧很高,考研成果提升自己的不二选择。研究生招生规模虽然历年增加,但报考人数比例超过招生规模增长比例,今年考研竞争堪称最难上岸的一年!

短后之衣

大学生读研比例越来越高,哪些专业是事业单位紧盯的研究生专业户

前段时间,我国首家首家高等教育管理数据与咨询公司麦可思发布了《2019年就业蓝皮书》。蓝皮书显示:2018届本科毕业生“受雇工作”的比例为73.6%,连续五届持续下降。而与之相反的,是“正在读研”及“准备考研”的比例都较2014届分别增长3.2个、1.4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本科毕业后倾向于选择深造读研。2018届本科毕业生去向分布抛开那些读研后想从事科研的大学生,大部分的本科生读研是为了有一份更高的学历文凭,能够在人才市场应聘时更有优势,去到更大的工作平台。更大的工作平台,意味着薪资待遇都相对较好、发展空间大、职业上升路径相对稳定。于是,很多人在考研选专业时,便会面临这样一种困惑,为了就业我选哪个专业比较好呢?我的本科专业需要读研吗?其实,有不少专业在薪资待遇、发展空间和职业晋升上,确实有比较清晰和相对有优势,尤其是对事业单位而言。下面就带大家重点盘点以一下有哪几大专业?一、MPAcc——专业会计硕士专业会计硕士,简称MPAcc,主要学习现代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技能。培养的是具有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会计人才。会计在中专、大专、和大学本科都是一个热门专业。但坦白地说,哪怕是本科层次的会计毕业生,就业质量也并不是那么好。这个专业,读到研究生层次,考到相关的从业资格证,才会非常吃香。阿里巴巴现任CEO,淘宝前首席财务官大家还记得《破冰行动》里,赵嘉良调查浩宇集团的财务总监张敏慧的那一幕吗?在介绍张敏慧时,是这样说的:二、临床医学——逃避“劝人学医天打雷劈”的出路都说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因为学医真的又苦又难,特别是临床医学,本科就是五年学制。但很多读了临床医学本科的学生,出来也只能去乡镇、县一级的医院,如果想要去三甲医院这些比较好的医院单位,没有高学历和名校加持,难度很高。医生这个职业,在就业前期是学历越高越受欢迎,在后期是资历越高越受欢迎。可以说,这一专业考研还是很有必要的。三、心理学——定点招聘最明显的专业之一心理学这门学科,前些年非常热,很多人是出于好奇式心理,觉得自己喜欢就报读了。直到读了之后才发现这个专业要想有所成就,不能单靠理论,还得做大量的实验。而且,如果仅凭本科学历,只能去一些比较小的心理咨询机构工作、或者去一些心理学的新媒体平台,发展空间和平台都不算太好。别的不说,军队、公安干警部门、医院、公共服务型的事业单位每年都需要招录不少心理学的专业人才。大型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在招聘心理学人才时,也都会去心理学科比较好的高校定点招聘。并且,它们这些单位对心理学专业人才的学历要求都相对较高,想要往好的平台去,学历的优势就需要很凸显了。以上,便是三大特别需要研究生学历,才能有更好的就业选择的专业。你觉得还有什么专业也特别需要研究生学历呢?欢迎来评论区与大家分享你的见解!

故无天灾

为什么考研的大多是二三本大学生,而一本院校的比率却很少?

为什么考研的大多是二三本大学生,而一本院校的比率却很少?随着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毕业生们毕业之后的出路也就只有工作、考公务员或者考研,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么一个现象,多数考研的学生都是二三本院校的学校,而一本院校的却不占太大比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让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一本大学的学生总体人数少说起我国的大学,一本院校在全国大学中占的比率其实并没有二三本大学的比率高,并且学生人数总体上也不多,因此在每年考研的时候报考的人数自自然就没有二三本的学生多,其实最主要的就是因为院校没有二三本院校多。名校保研率高对于一本大学的学生来说,他们自己的院校就已经足够好了,不仅有研究院还有着保研资格,要是在校期间拿到了保研资格,那就意味着这个学校不需要再经过笔试,鉴定了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一旦通过的话,就可以直接被学校保送就读研究生,而这样的学生则被本科生们称为是“推免生”。据有关数据显示,在2016年,清华大学的保研率是58.14%,北京大学的保研率是48.36%,中科大是36.11%,复旦是30.39%,保研前十的学校的保研率都查过了24%,所以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名校的保研率都很高,而二三本院校的学生只能够靠自己。一本就业优势明显虽然目前在就业市场上,学生们的学历含金量一直在下降,但是对于一本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学历比起二三本院校的学生还是更具有优势的。因为我国不少的知名企业,在招聘应届生时第一眼看得就是学历,要是学历都没有达标,就算你的个人能力再优秀你也不可能获得面试的机会,名企也不会到二三本院校去招人。那么为什么二三本院校的学生为了考研那么的拼命呢?因为考研之后可以将自己的学历提升一个档次,并且之后可以选择的工作也会更多,薪资待遇也会更好,其实每个人的努力都是为了自己以后的生活,不管你现在在哪,在为什么而努力,希望你的努力都不会被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