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大学生考研很重要吗?如果是这几个专业毕业,考研变得也就无所谓持戒

大学生考研很重要吗?如果是这几个专业毕业,考研变得也就无所谓

比起大学毕业前理所当然地就业,现在的大学生在毕业前是否考研究生成为了他们必须考虑的问题,实际上,国家高等教育的扩大以来,大学生的钱的量确实不如以前,就业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学生必须通过参加大学院考试来提高学历和就业机会,那么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是大学生考研很重要吗?如果是这几个专业毕业,考研变得也就无所谓。1.会计学会计专业作为考试率最高的专业,学生的占有率很大,毕业后考研究生的学生也很多,但是,从市场的角度来说,从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就职并不难,如果学生经过几年的奋斗有了工作经验,他们的生存条件就更稳定了,但是,如果学生选择大学院考试的话,考试的难度是一样的,研究生的学习费用是分开的,仔细计算的话,这项投资不特别划算。2.小语种专业虽然小语种这个专业的学费比较贵,但是贵也有其高道理,这个专业本身是大众的专业,而且就业的专业性很强,但是,因为学习这个专业的人不多,所以就职的时候也不会像很受欢迎的专业那样有很大的竞争和压力,所以考研究生也失去了意义。3.市场营销从内容来看,这个专业的理论知识太多了,学生经常从嘴边说出来,但是实际的技能一个也没有,其实这个专业还不足的是工作经验和能力,考研究生也只是继续一些学术上的研究,到最后就职的时候往往也是同样理论知识多了,但实际经验仍然是零,和本科生一样。4.金融学金融学专业可以说是社会高端行业,支配着社会的经济命脉,虽说确实有研究生院的学历,但也能进一步提高这个专业,但学生的学历、学校和能力同时具有较大的优势,考大学院才产生学生想要的效果,否则,考大学院还是算了吧。那么以上就是大学生考研很重要吗?如果是这几个专业毕业,考研变得也就无所谓,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评论。

大学生读研究生现状,导师对学生有多么真诚,就会有多么失望

如今,本科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也不受欢迎了,985、211工程类重点学院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学生也通过参加研究生考试获得了竞争力,但是,考研后,导师对学生有多么真诚,就会有多么失望,这是为什么呢?1.学生考上研究生后,往往只知道读死书,对知识和科学研究却不知灵活应对。很多学生在考研究生的时候,很多人往往读书、努力学习,取得研究生考试的资格,中国大学生往往喜欢读死书,也就是说他们永远不知道怎么灵活运用,太依赖教科书知识,当然,其中也有国内教育制度的缺陷,学生在考试中经常被表现出来,但是,真正用于科学研究和研究工作的时候,总是不能灵活运用技术,这也是很多硕士和博士生的悲哀,原来这些人是社会各行业的优秀人士,这样看来,多数是书呆子,很多大学研究院的指导者,往往在学生进入研究院时,都会细心教导,但往往学生们的学习和探究心会让指导者失望。2.学习能力很高,但是独立力很弱。研究生院的学生、硕士和博士生们经常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学习和专业上,对社会经验和生活动手能力非常弱,社会经验也非常不足,也许有人会说“爱因斯坦是专门研究学问的,自我管理能力也非常差”,但是,我们不能和这个物理学的大亨相比,不管怎么说,中国的博士每年都有几千人,硕士和研究生人数不限,因此,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忘记一些生活细节,我们再找借口,我们说是尖子人才,这些小事不值得我来动手,在研究院,博士课程的很多指导者对大学院有着这样的想法,虽说学习了先进技术,但如果连这些基础工作都不想做的话,可以放心为祖国做贡献吗?这是很多研究生的指导者最失望的地方,因为学业重没有借口,所以没有时间做细小的事情,这对很多领导来说是个心寒的地方。3.研究生的大学院考试太重视学术,担心信息商的锻炼。大部分研究生直接从小学到大学,还去了大学院、硕士、博士,因此很多研究生其实没有受过社会锻炼,挫折也没有经历过,大部分研究生的情商锻炼令人担忧,曾经武汉大学的博士领导人说,关于这一点,研究生院的指导者和研究生院的学生们交往得比较多,但是彼此成为朋友的机会很少,我们不能追究很多研究生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但是一个人走上社会,不知道作为一个人的处世之道。当然,道德教育也逐渐成为学生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大学院考试的机关也开始锻炼大学院学生的社会接触能力和动手能力,我相信总有一天中国的硕士和博士也会成为综合性的人才。对于上述情况你是怎么看的呢?大家可以再下方留言区留言哦。

道一

学习期间研究生和大学生的差别,难怪研究生待遇高

图片来源于网络随着近些年来高校持续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以日趋增加,近年毕业生人数更达870余万,在校大学生几乎都会面临是选择直接就业还是继续升学读研。2020年报考研究生考试人数达到了377万,为历史新高,也反映出有意愿继续升学读研的人越来越多。今天我们聊聊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差别,更有网友直言:难怪研究生待遇高。图片来源于网络首先普通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一般情况都会按照相应专业来划分班级,人数一般为20-30人上下,类似高中一样,一起上课,组织班级活动等等,上课、吃饭、娱乐基本都是一帮一帮的,会有一个小团体。而研究生相对普通大学生,就显得孤单的多,研究生一般都会有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方向每年招生人数,大多为个位数,很多方向可能就只有一个人。或许印证那句话:优秀的人往往是孤独的图片来源于网络其次,教学的差别,普通大学生上课基本以班级为基础,主要在教学楼进行,很多时候基本都是,老师讲,学生听,学习上相对属于被动接受知识。研究生更多的是老师给出一个方向,然后自己主动查文献,读论文,像理工科的同学,更多的时候基本都是待在实验室里面做实验,不会说有大学期间上课那么热闹。图片来源于网络还有大学生和研究生,熬夜做的事情差别也很大,普通大学期间,过了大一之后,基本晚上很少会有课程安排,自由而漫长的夜生活相对更加丰富,很多大学生一起组队打游戏,刷剧也是一种常态。而研究生很多时候,就没有这么轻松,更多的夜晚可能在查阅文献,撰写论文中度过,不知不觉间形成一种“主动熬夜”的情况。这样的情况普通大学生,更多时候可能只会出现在期末考试期间。图片来源于网络大学生和研究生假期安排也会有差别,大学期间,所有法定节假日,寒暑假一般都会有明确的时间表,像暑假的话一般都会有2个月左右,研究生收到的假期通知和实际假期天数,可能会有很大差别,有时候为了赶一个课题或者项目,可能大部分假期时间都需要待在实验室。图片来源于网络研究生和大学生,面临的毕业压力,也截然不同,大学期间的毕业论文,要求一般都不会太高,论文框架合理,内容只要合理过得去和知网中重复率不高,一帮都可以过。研究生毕业,就会要求比较高了,一般会要求在优秀的学术期刊上有多少数量,难度和本科论文就不在一个层次了。图片来源于网络当然,这并不是说大学生就就没有任何压力,学业任务,四六级考试,各种社团组织活动,也需要承担很多,但相对研究生,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毕业,压力都会小很多,并且研究生不会说很多时候都有大学生生活那么丰富。现在各地对研究生的就业政策都非常友好,承担一些东西,也是需要的,如果让我说,大学生应该继续升学还是先去就业,明航我的建议,可以的话还是升学读研,以后不管是就业,还是未来的职业发展相对普通大学生毕业,都要友好的多,并且研究生还享受几乎所有城市的人才引进政策,很多事业单位对研究生直接免笔试,所以就业压力自然也会小很多。本文就分享到这,关注明航,了解更多教育以及就业知识,您的点赞收藏是明航持续分享的不懈动力!“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解其桎梏

为什么总说大学生不如研究生?这三点非常关键,难怪大家都读研了

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范围内一共有将近900万的本科毕业生,其中考研的人数史无前例地攀升到了341万人,大学生考研比例超过了3:1,创下了全新的记录。考研or工作?这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必须要做出的抉择,关键之处在于,很多大学生到了大三还在犹豫不定,究竟是该考研还是该工作呢?以最近三年的数据为例,2018年考研人数达到了238万人,2019年考研人数飙升52万人,考研总人数高达290万人,然而这还不是最高的记录。据2020年考研官方公布的现实,2020年考研人数达到了恐怖的341万人,在大学生群体中,考研的比例高达3:1考研人数以每年超过五十万人的速度在增加,从2018年到2020年这短短的两年时间里,考研比例从4:1攀升到了3:1讲道理,读了十多年的书,难道还差这两年的读书时间吗?读完大学就工作和读完研究生再工作究竟有什么区别,相信你看完就知道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不同首先要搞清楚一点:我们读大学究竟是为了什么?别扯那些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的崇高理想,我相信大部分人读书就是为了搏一个好前程,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让自己的后半辈子不用太辛苦。不过真的有人了解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业的区别吗?我猜,大多数人只是对读研这件事情懵懵懂懂,甚至只是大概地知道读研比本科就业要好,至于优势在哪里也说不出来,只知道找工作比本科生更轻松,薪资待遇更好罢了。读本科,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按部就班地完成学分修读,课程多而杂乱,看似什么都懂,其实是什么都不懂,一门课最多有48个课时,老师往往只教授了一些微不足道的皮毛知识,这短短的48个课时根本不足以让学生们真正掌握好一门知识。据我所知,大学四年下来,大部分的专业都需要修读几十门课程,其中真正对学生有用的课程屈指可数,但是介于学校的规章制度,真正有用的课程时间非常有限,学生们大部分的上课时间都被一些无关紧要的课程消耗了,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应届毕业生眼高手低,专业技能差的原因了。而读研就不同了,如果说本科的学习是宽泛而浅薄,那研究生的学习就是专精和深挖。与本科的不同之处在于,研究生已经有了自己发展的方向,未来只需要在擅长的方面深挖钻研即可,无需像本科生那样什么都要学习。这样专注一方面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研究生对某一方面的技能和知识储备是本科生很难达到的,相比于知识浅薄的本科生,专精某一方面的研究生更容易受到面试官的喜爱。学历上的天差地别本科生和研究生最直观的差别就在学历上,研究生学历要比本科生高上一级,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差别,和高中生与大学生没什么两样。如果你是面试官,高中生和大学生同时面试,你肯定不会选择一个高中生,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华为、腾讯等名企很少会让本科生担当重任,不说名企,就连一般的企业,管理者也很少不是研究生出身的人。在华为的“天才少年”项目中不难看出,受任正非邀请的天才少年无一不是985博士毕业的学生,而且华为内部很多都是研究生出身的员工,本科生所占的比例很低。我们不难看出,在现在的社会,研究生学历将逐渐成为主流学历,本科生将被社会淘汰。从2018年起,全国范围内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都在扩招。不仅如此,现在很多教育专家都在建议把高中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一旦高中被纳入了义务教育的范畴,那本科将迎来寒冬,本科学历彻彻底底地烂大街了,到了那时候,也就研究生学历还值点钱了。虚假的大学生和充实的研究生读大学,很多新生还沉浸在高中老师描绘的蓝图中,“大学可以随便玩,想干嘛就干嘛”,“大学很自由,根本没人管你”很多人对老师的话信以为真,在大学期间挥霍青春,不是在打游戏就是在刷剧,往往只有快到考试的时候才开始疯狂学习,试图弥补浪费掉的时间。有一说一,考试前几天开启疯狂学习模式确实是可以让一个大学生从一无所知达到考试及格的水平,让你不会承受挂科的后果。这是幸运,也是不幸。59分=0分,60分=100分。很多大学生信奉60分万岁的理念,对很多勤奋学习,积极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学不屑于顾,毕竟60分就能及格,拿95分也是及格,干嘛还要这么努力地学习?以前还好,现在的大学生良莠不齐,很多人忽略了日常的学习,考试前才开始突击复习,复习时下定决心:下学期一定要好好学习。结果下个学期还是老样子,混吃混喝混到毕业,大学期间没有掌握到有用的知识和技能,连高中生都不如。读研究生就不一样了,读研只有两种途径,要么保送,要么就是考研成功。和高考不同,研究生考试全靠自己,没有人督促,也没有人看管,全靠自己的自觉性。不过也正因为如此,能读研的人一般自制力都不差。也许你能看到很多大学生混日子,他们不是忙着打游戏刷剧,就是忙着谈恋爱;但是你很少可以看到研究生会放纵自己,萎靡不振。大部分的研究生要么留在实验室,全身心投入科研课题,丰富自己的学术成果;要是就是忙着实习,积累工作经验,提高专业技能。总之相比于迷茫的本科生,研究生更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如何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日子虽然过得辛苦、忙碌,但现在吃学习的苦,总好过将来吃生活的苦。最可怕的是你在本应该努力的年纪选择了安逸,读书本来就是为了以后的日子积累知识和技能,你却在最应该吃苦的年纪放纵自己,也许你应该明白:眼下的安逸将会成百上千倍地报复未来的你。总结读研更像是读书和工作的结合体,都说大学是一个“小社会”,可以见识到各种社会上的丑陋现象。其实读研更接近真实的社会,研究生和导师的关系更像是员工和老板的关系,导师让你延毕更像老板压榨免费劳动力的样子。读完了研究生,其实就和一个工作了两三年的职场人没什么不同。大学生知识和技能不如研究生、学历不如研究生、工作能力也不如研究生。没有人天生就是研究生,他们也是从大学生走过来的,大学生该有的优点研究生有,但是研究生的优点大学生很难具备,有些东西不读研你是很难感受的到的。看到了这里,相信你对研究生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薪资差距并非是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主要差别。研究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往往比很多大学生要强很多,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都青睐研究生的原因了。如果你觉得文章对你有所帮助,欢迎点赞评论~

金玉奴

这四类大学生不要参与考研,即使去考研,也只是“打酱油”而已

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将报考大学院作为自己的就业方向,每年到了大学三年级的下学期,很多准大学生都开始考虑考研究生,毕竟,大学院考试和就业之间的选择还是要和自己结合起来,所以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从现在的现状来看,大学本科生在就业活动中市场上的竞争力已经苍白,985、211工程大学如果不是本科生,竞争力会再次下降,现在大学生的就业活动市场上的主导已经是研究生了。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毕业后如果选择考研究生的话,会面临很大的竞争,如果考不上有名的研究生,考研究生的意义就不大,面对这样的困惑,到底什么样的人适合考研究生呢?从近年来报考大学院的情况来看,以下四种大学生不适合报考大学院。第一种:目标不明确,未来没有规划自从大学院考试的准备开始后,大部分人只是盲目地开始准备考试,没有明确的大学院考试的目标,比如,你要报考哪个学校?除此之外,很多准备考试的大学生还没有明确自己是否真的要考研究生,对于准备研究生考试,我们应该从一开始就有明确的目标。第二种:性格稳定差,毅力明显偏弱在每年的研究生预备考试中,特别是刚开始准备考试的时候,很多人只是盲目地被迫参加了研究生考试,很多大学生看到自己的朋友在准备考研究生,自己在宿舍里闲逛也不好,所以跟着别人去考研究生,总体来说,这两个学生的性格稳定性比较差,如果有准备考试的困难的话,我想改变考研究生的想法,直接放弃考研究生,他们不会在考研究生的路上遇到困难,克服困难的能力和信心明显不足。第三种:专业基础差,知识储备不足从大学院考试的难问题来说,和大学入学考试的难度不一样,大部分是基础课程,调查的主要方向是专业知识水平,在大学院的考试中,不仅要面对计算,还要具备背诵等知识,构筑更加健全的知识体系,在大学院考试中,很多人被阻碍在英语科目中,第一次考试的时候英语比较难,另外,第二次考试的时候考察英语的口语和听力,因此,英语的要求更高,同时,政治知识也不是简单背诵就可以了,因为理解不够,所以有时政治分数没有达到标准,另外,专业科目也是很多人的“障害者”,特别是大学时经常上课的人,必须认真考虑自己是否能复习。第四种:抗压能力弱,不能面对困难在考研究生的时候,我们也有足够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有些学生在大学院的考试准备中已经足够了,但平时的模拟考试成绩也很好,但是去考场的话,因为紧张而忘记准备的知识,在考场因为紧张而迟到,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解决所有的问题,除此之外,有的学生在考试前过于紧张,考试前没有好好休息。现在报考大学院的大学生越来越多,甚至有一种流行趋势,但是,对于是否参加研究生考试的问题,还是应该慎重对待,不能盲目服从群众,不能浪费人生的宝贵时间,如果属于上面四种人,或是没有决心改正上面四个缺点,建议还是不要选择考研究生。

楚国之法

大学生考研:读不读研究生,区别有多大?过来人告诉你

对多数大学生来说,毕业、就业都是迷茫和未知的两件事。很多人觉得自己能力不足、经验不足、因此没有信心进入社会、走向职场。还有人觉得职场中的人际关系复杂,每天的工作压力太大。大学生本是生活在象牙塔里的一群人,有老师和家人的庇佑,平时也没有烦恼,而毕业让他们充满了恐惧,就业让他们想要逃避。于是,考研成为了很多人逃避成长的借口。2019年研究生初试多达290万人,而2019届毕业生人数是823万人,也就是说,2019届大学毕业生里,将近1/3的人选择了考研。那么对考研和毕业后直接就业的人来说,读不读研究生,区别到底有多大呢?一、学历和能力不一样读不读研,最主要的区别就体现在学历和能力上。现在拥有本科生学历的人几乎“满大街都是”,读研就意味着拿到更高学历的文凭,在今后的就业求职过程中,我们所拥有的学历这块敲门砖的分量更重,很多专属于研究生的工作岗位我们也有了竞争的资格。再者,本科阶段的学习本就只是给专业知识打下了一个基础,可能这个基础还并不牢固。通过读研,大学生的专业能力会更上一个台阶。二、工作起薪和起点不一样很多公司和企业对待员工,其实是实行的不同的薪资标准,学历不同,薪资水平和福利待遇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同等职位下,转正后的员工工资,研究生的工作起薪都会比本科生高一个档次。在有些单位招聘公务员时,明确要求必须是研究生以上的学历才能报考,而本科生连竞争的机会都没有,即使能力再强也是如此。所以读不读研,将来工作的起薪和起点是不一样的。三、人际关系圈层不一样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中国人总是将人脉和圈层看得非常重要。读不读研,在所处的圈层和人际关系上也有非常大的区别。读研究生期间,接触的大多都是比本科阶段更加优秀和努力的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自己的平时的习惯,爱偷懒的人可能也会因此变得勤奋起来。研究生的圈子比本科生的圈子对彼此的帮助更大。四、在工作中的受器重程度不一样很多本科生毕业找工作,一般都并不是对口的,而且多是技术性的基本岗位。但研究生受到的教育更专业、学习能力更强,将来在工作中也更容易受到器重。特别是体制内的工作,研究生要比本科生更优先提升。但是不管学历为何,只要在工作中勤奋努力,肯吃苦,老板自然也是会看见的。对读不读研的差别,你怎么看呢?

老铃铛

“大学生遍地走,研究生多如狗”,真的是这样吗?数据说明一切!

以前老一辈总是说大学生是天之骄子,一家能出来一个大学生那真是光耀门楣,所以也总是教导孩子读书才能改变命运;现如今我们听得最多的却是大学生不值钱,大学生已经太多了,事情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份统计数据:全国1977-2017年高考人数和录取率统计,或许可以从中窥见端倪。从统计数据来看,近40年来累计毕业的大学生共有11518.2万,粗略按照本科专科各占一半,也就是说本科生有5759.1万人,看起来确实也不少,可是要知道我国人口目前是14亿(2019年数据),大学生所占总人口的比例为8.23%,而本科生只4.11%。也就是说每一百个中国人里面有4个是本科生,按照这个比例,本科生绝对算是稀缺资源,可为什么还是给人一种大学生遍地走,而且学历不值钱的感觉呢?其实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大学扩招每年的高考人数和录取人数都是不一样的,但有一个指标是最具有参考价值的,那就是录取率。录取率从刚恢复高考到现在录取率从5%直线上升到75%左右。也就是说,以前所有参加高考的人100个人里面只有5个人能考上大学,而现在随着教育的普及,每100个人中有75个有机会上大学(包括专科)。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很多人都能上到高中,年轻一代中尤其是从1999年开始,高校的录取率超过50%,上了高中就有一半的几率上大学,这样一来感觉自己的同龄人很多都上了大学和自己竞争,竞争压力太大,所以才会产生大学生很多的感觉。二、基数庞大我们所说4%的本科生,基数面向的是全体中国人,上到八十岁老人,下到不会说话的婴儿都被我们算进去了。但是谁都不会傻到去问一个9岁小孩读大学没,并且,中老年人因为时代的原因读过大学的也很少,这个比例自然就被庞大的基数冲下来了。我们来重新算另一笔账,1999年高校开始大幅扩招,1999年0-18岁的人数约为41142万人。而这些人基本是在2000年-2017年上的大学,现在是21-39岁,而这18年间录取的大学生总数是10166万,也就是说这部分人中平均每四个人就有一个是大学生。三、幸存者偏差因为你考上了大学,所以生活在你小圈子里的人,包括同学同事,每个人都是大学生,都拥有本科毕业证。而且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混得很好,有的同学整天打游戏,有的同事工资并不高,有的朋友还在努力找工作。正是这个原因,才让你觉得好像满世界都是大学生,因为人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来打量这个世界。而且城市里面尤其是北上广深这些地方,本身就占据了大多数高等教育资源,而且高校毕业生毕业之后也更愿意留在这里,更重要的是这群人正是网络上最活跃的人群。写在最后大学生并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薪资让他们满意,条件又舒适的工作。很多三、四、五线城市,包括县城、乡村、农村以及偏远山区都存在着大学生不足的情况,只是很多大学生都不愿意去基层工作。大学生越来越多,这本身就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我国本科以上人口为4%,对比俄罗斯的54%、日本41%、美国40%仍然算是少的。不要被“读书无用论”的毒鸡汤洗脑,社会大趋势我们无法改变,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做到无可替代才是最重要的!

挠挑无极

大学生和研究生有什么区别?不只是学历高低,更影响未来婚恋

每一个大四学生都要面临一个问题,是直接毕业出去工作还是继续考研学习,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了后者。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达到了422万,比2020年同期增加了81万考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硕士就业环境要更好,薪资待遇也更高。根据相关调查,在一线二线城市中,硕士学历比本科学历平均工资高300~1500不等。研究生毕业为什么能比本科毕业高这么多工资?真的是因为学历不同吗?兔子理论告诉你,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区别到底在哪里?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导师负责把兔子指出来,并教导研究生如何打兔子,而研究生则要利用导师所教的,成功擒获一只兔子。这句话后来衍生了兔子理论,本科的学生也在抓兔子,只不过他们抓的是死兔子,在这一阶段,他们学到的知识都是前人经过反复验证的,不需要研究的。研究生的同学则要学会打死一只奔跑的活兔子,通过导师所教授的理论和方法,自己去“悟”出一个研究结果。一个是抓死兔子和抓活兔子,当然会不一样,我们总是在说素质教育,其实本科阶段的学习就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本科同学们也会学习一些基础课程,可学习内容较为广泛,并不深入。而研究生教育则是专业教育,学习得更加专一,更加深入。本科同学和研究生同学相差的可不是一纸证书,他们相差的是学习的深度。除了学习深度不同,两者的人脉圈也不同有人说大学是一群人,而研究生是一个人,这其实很有道理,别看每年有那么多人报考研究生,可真正考上的其实并没有多少。一些冷门专业的研究生甚至会每2-3年才招生一次,偌大的院系可能只有几个学生。对于本科生同学们而言,周围多数为同龄人,社交的方式有很多,可以认识各种各样的人,社交圈较广。而考上研究生后,你会发现周围的同龄人其实并不多,即使同一年入学的也可能相差好几岁。且研究生的学习任务较重,每天除了教室、寝室就是实验室,没有时间参加社交活动。不过正是因为研究生较少,所以研究生们往往能认识往上好几届的同门师兄、师姐,这对日后的工作有一定帮助。读不读研究生,还会对未来婚恋有影响?读不读研究生还会影响日后的婚恋,和找工作一样,择偶也是要看学历的,这一点对女生的影响尤其深远。根据相关调查,我国高等教育在读女研究生占比总人数的一半以上。摒弃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后,越来越多的女生选择接受高等教育,在提高学历后,她们的思想观念也开始有所转变。她们通过研究生学习来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在生活和精神上获得独立,敢于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种种的这一切,都会使她们在无形中提高对另一半的要求,增加婚恋的难度。对于男同学来说,在研究生期间恋爱结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研究生一般在22~25周岁之间,这个年纪的恋爱必定要考虑到一些现实问题。大家都知道在研究生期间同学们没有收入的,这对于恋爱来说肯定会有所影响。如果只是为了逃避工作才读研,完全没有必要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有68.6%的人考研是为了提升学历好找工作,有18.8%的人则是想利用考研逃避工作。很多人读研究生就是为了逃避工作,如果你也抱着这样的想法,那么其实大可不必考研。无论是本科生、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生在完成学业后都要就业,这是无法避免的,考研能帮你逃避一时,不能帮你逃避一世。况且研究生的竞争力其实并没有比本科大多少,很多同学在面试时都会发现,比起研究生毕业的院校,HR更在意你本科毕业的院校。考研是对自己的一种投资,提高自己的专业性和自己的综合能力,拥有更高的平台和更多的资源。研究生学历的确会增加我们就业的砝码,但它决不能是你就业的唯一砝码,除学历外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能力。同学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考研观,在分析利弊后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对自己有清晰明确的定位和认知,不要好高骛远。今日讨论:你认为研究生毕业和本科毕业区别大吗?#1月新年启航计划#

莲舫

考研越来越普遍,大学生正在慢慢向研究生过度,你还在等什么!

考研越来越普遍,大学生正在慢慢向研究生过度,看看别人你还在等什么!毕业季来临,漫步在大学校园里面,可以看到很多匆匆的脚步正在实现学校跟社会的过渡,他们即将步入工作岗位,这份工作也许是个人比较心怡也许是生活所迫,这是一部分人的生活现状但还有一部分人他们还是按照之前正常的生活节奏进行学习。他们不是别人,正式一年一度的考研大军,在他们身上学习力提现的淋漓尽致,他们向往理想中的生活,同样他们也在通过自己的方式为之而奋斗,那就是通过自己的学习顺利考上研究生,继续深造。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也有提到,现在很多本科院校,有一些教授所上的课程,有一部分并不是教授老师本人,而是自己所带的学生上课,研究生是实行导师负责制的,一个教授带六到十个学生不等,而教授因为工作比较多,所以就需要学生去为自己代课,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跟老师之间的年龄差距减小,实现很好的互动效果,另外一方面还可以让自己的学生得到有效的锻炼,两者兼顾。这样就会出现一种情况,本科院校的学生对于所学知识有限,更深层次的东西,有些是普通老师所教授不了的,这样就会让一部分人,加入考研大军,为了追求自己所学领域知识的前沿,而不懈奋斗。这是目前高等本科教育学校,确实存在的一个问题,相信很多学生也已经亲身体验到了这样优势各占一半,有的时候学生的水平也是挺强的,而且通过研究生学生的教授课程,还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不断激励学弟学妹们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向更高看齐。当然在这部分考研大军中,也不排除有这样一部分人,为了在多过三年安逸的生活,至少可以现在不找工作,不用面对现实,这是一种闭世观,不能说不好,这个没有固定的衡量标准,小编在这里也不好评价,或许有一天小编也步入这条道,任何人都说不了,不过这种生活态度对学生来说也有有利的一面,就是可以通过这种观念,让自己更加具有学习的东西,如果你不想过早踏入社会,你就积蓄知识为未来准备步入社会,打下监实的基础,这些都是可以的。个人印象中能够下定决心踏上考研这条路的一般都是学霸人物,昨天接触了一位中央民族大学的金融研究生,专业能力绝对一流,至少在我这边来看,谁让自己是金融领域的小白,无论从谈吐还是处事观方面都跟别人有些不同,更重要的是他家个人藏书五千本,你没有看错,当然我也没有写错,就是实实在在的五千本,让我这平常不太好读书的小朋友很汗颜啊。考研更重要考的是一种态度,不是任何人都适合考研,能够坚持下来的都是大神,大佬,大仙,个人是这样认为。想想现在别人都在离开校园,踏入社会,而他们这批人还在忍受酷暑不断学习,不断向更高学府看齐,这精神首先就让人钦佩。对于考研来讲,有的人是为了那一个证书,为了给自己的简历添彩,而还有一部分人是专门做学问的人,目标是通往学术的顶点,现在学术的前沿,实现自己的梦想。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还是一名大学生,这些看起来离我们挺远,但其实有的时候仔细想想也很近。梦想实现不了,不一定见的丢人,但让人看不惯的事没有为梦想而行动的勇气。对于大学生考研,你有什么看法,欢迎下方留言!

梦貘

大学生都想考取研究生的原因

在大学生都是遍地都是的社会上,高学历成了许多大学生的选择。那么我们看看考取一个研究生到底有什么好处。一是专业水平上的提升,研究生对于课题的研究更加深入,在专业知识上有本科生无可比拟的优势。并且,研究生对于专业论文的撰写上,比本科生好很多,对学术方面的贡献较大。二是找工作。研究生找工作不能说一面就 进,但是许多公司确实会偏向于选择学历较高的人才,在宣传上有噱头吸引人才,同时也能显示该公司的水准,以及层次。三是晋升上的优势。在体制内的工作就不用说了,学历越高越好,晋升也会越来越快。在体制外的工作,如果能力好的人有高学历加持,那么前途无可限量,会越爱越受到上级的重视,并且在福利上会偏向于这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