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一名大数据专业研究生的自述:跟上这个时代是挺好的事孔子不听

一名大数据专业研究生的自述:跟上这个时代是挺好的事

走进经济生活里的一切导读:2016年2月,教育部公布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南大学成为首批获批高校。次年,又有32所高校获批。此次248所高校获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几乎是前两次获批高校的8倍。来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记者丨王峰 北京报道图片来源/ 图虫创意(资料图)“没有什么行业是没有数据的”“我认为没有什么行业是没有数据的。”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数据科学与信息技术专业一年级硕士生王宇杰说。 他在去年9月从一名工科本科生跨学科进入了大数据专业。大数据专业正成为时下火热的高校新增专业。在4月28日举行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范海林介绍,2017年全国高校备案专业中,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点250个,同比增加了近7倍。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知名大学,到一些地方院校均投入了这股热潮。王宇杰大二时在一次展会上不经意接触到了一款大数据可视化软件Tableau,由此对大数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Tableau,王宇杰感受到,数据分析这个行业的潜力无可限量。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量正在不断增长。未来,更多人将学会分析数据,并将数据的洞察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数据分析会从小众走向主流,人人都可以成为数据分析师。接下来的大学时间里,他参加了一些数据科学家训练营,和一些商业机构组织的训练营,还在慕课网站上自修了国外大学的大数据课程。他在2016年的Tableau可视化分析争霸赛北京赛区比赛中拿到了第一名。Tableau可视化分析争霸赛是全球可视化数据分析人士的年度饕餮盛宴,每年都会成千上万数据狂人参加这一比拼。这其中,既有来自各行各业的数据分析专家,也有像王宇杰这样的数据爱好者,而王宇杰是获奖选手中唯一一名大学生。通过这些活动,王宇杰结识了这个一不断壮大的数据分析社区,也让他对这个行业更加充满热情。大四时,王宇杰得到了保研的机会,“国内开设大数据方向研究生专业的大学并不多,主要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这是当时比较知名的几个高校。”王宇杰说。王宇杰得到了北大和清华的offer,权衡之后,他选择了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这是清华和伯克利合办的硕士研究生项目,不仅可以在清华拿到数据科学学位,还有机会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去进行为期9个月的学习,同时拿到相关学位。“我是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招收的第二届硕士生,也就是说,大数据专业其实是一个非常崭新的学科,在我申请的那一年,相对来说,大家对这个概念还不是特别了解,当然已经有一定数量的申请者,远超我们实际录取的人数,但并不是那么的火爆。”王宇杰说。“到了我下面那届,就是招收第三届硕士生的时候,竞争就变得异常激烈,在短短一年时间里,这个专业成为了大家认可的非常有潜力的专业,大批的工程本科生,或者是数学、经济方面的学生开始申请我们这个方向,因此录取率直线下降。个人感觉在近几年内,竞争会变得越来越激烈。”他说。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的数据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中心设有6个实验室,分别为传感器与微系统实验室、纳米器件实验室、物联网与社会物理信息系统实验室、未来互联网研究实验室、大数据实验室、智能成像实验室。“我想一般人会认为我们专业课的名称会比较高大上,像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基础等,的确会有这些,但从本质上来说,我认为我们学的课程跟数学、工程学这些基础学科没有太大区别,当然加入了一些新兴科技的课程,比如现在很火的深度学习、人工智能。”他告诉记者。王宇杰进入了智能成像实验室,学习和科研课题是关于计算机视觉。“用一句话来概括,我们要做的是赋予计算机人的视觉能力。怎么理解呢?以后是一个有大量机器人存在的世界,而机器人要跟人类进行交互,做一些基本的工作,必须要有视觉能力,看得懂周围的环境,所以我们做的事情就是通过技术的方法让计算机拥有人的这种视觉能力。”他说。热门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图片来源 / 新华社(资料图)3月21日,教育部公布了2017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在新增备案本科专业中,“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最为热门。根据统计,共有250所高校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其中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19所教育部直属高校。河南省21所高校新增该专业,为最多的省份。河北、山东、安徽、广东、江苏等省也有较多高校成功获批。2016年2月,教育部公布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南大学成为首批获批高校。次年,又有32所高校获批。此次248所高校获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几乎是前两次获批高校的8倍。该专业备受高校青睐与国家大力支持大数据产业发展及该产业人才奇缺相关。国务院2015年8月曾印发《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明确鼓励高校设立数据科学和数据工程相关专业,重点培养专业化数据工程师等大数据专业人才。根据教育部上述2017年度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此次共有60所高校获批“机器人工程”专业。“机器人工程”专业大热的背后,是人工智能行业的持续发展。3月6日,南京大学官网正式发布新闻,经研究决定,南京大学正式成立人工智能学院。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四次提及“智能”,并特别指出要“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发展智能产业”。值得注意的是,从清华大学到地方高校,大数据专业成为普遍的时尚。“清华或者其他一般院校,在这个领域里对科研的贡献会有差异,但事实上,在如今的大环境之下,大家都想跟上时代潮流,所以我认为无论处于怎样的研究水平,敢于去跟上这个时代,就是挺好的一件事情。”王宇杰说。“大数据是一个概念,它包含的范围非常广,不同的专业方向,对外显示的名称可能都是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工程与技术,但是整个产业其实非常庞大,从前到后拥有一个很大的产业链。”他说。“我认为数据分析师这个称谓已经太过宽泛了,我觉得这个行业需要细分,未来会有专门做算法的工程师,专门做硬件实现的工程师,以及专门做理论推导的科研人员等。”他说。(编辑 戴春晨)

地下情

本科大数据考研考什么专业?能选择专业的太多了!

大数据是目前互联网很火的一个词,在高考时,很多考生都选择了其对应的专业“大数据”,有些在本科所学知识涉及到大数据的很少,多和计算机相关的。那么本科大数据考研考什么专业?大数据专业属于计算机专业的一种,考研可以选择计算机科学技术一级学科门类下的专业。考研时可以选择考学硕或者专硕,专硕报考人数相对多。学硕偏向学术理论,专硕偏向实践应用。学硕的学科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而专硕计算机所有相关的专业在报考时基本上不区分专业,统一为电子信息硕士,不同学校,电子信息研究方向不同,甚至同一个学校不同学院电子信息方向也不同。计算机科学技术下分专业有:保密科学与技术、大数据科学与工程、高可靠嵌入式系统、海洋技术、集成电路与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健康大数据与智能医学、金融信息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网络安全技术与工程、网络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物联网工程与技术、物联网技术、新药物与新材料、信息安全、医疗信息技术、智能交通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智能医学诊疗。如:大数据科学与工程,开设的院校有:中国人民大学。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开设院校最多,如:(以下仅展示部分)以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的电子信息(专硕)为例,一共有9个方向,分别是(01)软件工程(02)网络安全(03)智能科技(04)软件 程实验班(05)集成电路(06)电子通信(07)集成电路实验班(08)金融科技(09)计算机技术。再以浙江大学为例,多个学院均招收电子信息专硕,而且每个学院的电子信息方向都不同,和本学院有一定的相关性,像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的电子信息专硕研究方向有生物医学工程、仪器仪表工程。那么学大数据的同学了解后,可以选择考学硕也可以选择考电子信息专硕,具体再看高校的研究方向是否感兴趣,再进行选择。可以直接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硕士目录进行查询。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51考研网

守灵夜

本科学大数据,考研考什么专业?继续从事大数据研究很有前景

当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词汇频频出现在大众视野,大数据专业更是站在了时代的风口。很多学生也在高考的时候选择大数据,大数据领域还属于初期,需要大量的高端应用型人才,本科学习大数据,研究生的选择也非常广:大数据科学和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与大数据相结合的方向、金融方向等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1、大数据科学和工程大数据专业的主要应用,数据管理、系统开发、海量数据分析与挖掘,几乎所有行业的都会涉及到数据的获取、管理和分析,所以大数据专业的研究生前景非常好,一个行业想要发展就需要更多高端人才,大数据的本科生继续从事大数据研究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这个专业属于新开专业,我们选择需要的时候需要多注意学院的研究实力。2、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也是随着时代发展应运而生的专业,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二者密不可分,智能就是通过大数据学习内在的规律,从而达到智能,分析的数据越多,越有可能接近真实,大数据是人工智能的基础,本科把大数据学习扎实过后,在研究生阶段跨考到人工智能,你拥有扎实的大数据理论知识,有助于人工智能的研究,考研选择人工智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3、计算机与大数据相结合的专业这是一个互联网时代,计算机肯定不能缺席,计算机+大数据是一个非常好的组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挖掘方向),在没有单独独立大数据专业之前,主要还是计算机专业在研究大数据,只是那时候没有单独拎出来说。学院的老师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当你进去过后能够给你很好的帮助。4、金融方向金融与大数据也是息息相关,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就开设有金融硕士,本科学习大数据,研究生跨考到金融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大数据专业属于新开专业,供选择的学校较少,如果你对经济、金融比较感兴趣,选择金融(大数据方向)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大数据+”已经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本科学习大数据,选择上面的4个大方向都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第一次

大数据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都可以从事哪些岗位

随着当前大数据技术体系的逐渐成熟,大数据的行业生态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从当前大数据行业的岗位划分来看,大数据岗位可以大致上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大数据开发岗、大数据分析岗和大数据运维岗。另外,由于目前大数据正处在落地应用的初期,所以也有很多人在从事大数据教育岗位。大数据开发岗位是当前人才需求量比较大的岗位之一,而且大数据开发岗位的人才需求类型正在从早期的研发岗(大数据平台研发),逐渐向大数据行业开发岗位覆盖,相信随着大数据平台逐渐开始在行业领域应用,大数据行业开发领域会释放出大量的人才需求,这个过程也会需要大量的高端应用型人才(专硕)。与大数据研发岗位不同,大数据的行业应用开发主要基于大数据平台(开源及非开源平台等)展开,来完成行业领域的大数据创新开发,整体的开发难度并不算高,所以大数据专业的本科生往往就能胜任。从这个角度来看,大数据专业的本科生要想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应该重视开发能力的提升。大数据分析岗位的人才需求量也非常大,与大数据开发岗位不同,大数据分析岗位的行业边界更大,不仅IT互联网行业需要大数据分析人才,很多传统行业也需要大量的大数据分析人才,这一点在工业互联网时代会有更加明显的体现。相比于大数据开发岗位来说,大数据分析岗位对于统计学知识的要求也比较高,而且还需要了解更多的行业知识,比如要想在金融领域发展,就需要掌握一定的金融领域知识。最后,大数据运维岗位也是当前不少大数据毕业生的重要选择,大数据运维岗位对于数学和统计学知识的要求相对比较低,但是对于动手实践能力的要求比较高,要掌握大量大数据平台和工具的安装、配置和维护等知识。如果不愿意与大量复杂的算法和程序打交道,选择大数据运维岗位也是不错的选择。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私信我!

保持爱

在普通大学读大数据方向研究生是否有前途

首先,如果有明确的读研计划,在普通大学读大数据方向研究生是完全可以的,一方面当前大数据领域的高端人才(包括高端应用型人才)比较短缺,未来的就业机会比较多,另一方面大数据领域的发展空间也比较广阔,选择在大数据领域发展会更容易整合大量的行业资源,从而促进自身的快速发展。在普通大学主攻大数据方向,需要重点关注以下三件事:第一:注重细分方向的选择。大数据是一个庞大的生态体系,大数据领域也有很多细分方向,在选择具体方向的时候,一方面要紧跟当前的技术发展趋势,另一方面还需要考虑到学校和导师的优势方向,选择这些优势方向会有一个更好的学习体验。当前可以重点关注一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深度结合的方向,这些方向的前景还是不错的。第二:重视论文。对于名校的研究生来说,可以有资格把论文放在第二位,但是对于普通高校的研究生来说,论文对于后续的就业和读博都是比较重要的,所以还是应该重视论文,最好能够在研一期间就发一篇核心,以后再逐渐向高级别刊物发起冲击。论文的质量和数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普通高校的研究生可以通过论文来实现逆袭。第三:重视实践开发能力。从近两年研究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实践开发能力还是比较重要的,尤其从事大数据开发岗位更是如此。当前算法岗位的数量有所下降,竞争也比较激烈,所以不少大数据方向研究生会选择从事开发岗位,而要想获得高附加值的开发岗位,应该重视自身实践开发能力的培养。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

六气不调

本科大数据专业是否需要考研,以及考研时有哪些专业可以选择

首先,从当前大数据领域的人才需求情况来看,以研究生为代表的高端人才有更多的机会获得高附加值的工作岗位,而且由于当前大数据技术尚处在落地应用的初期,所以未来大数据领域还会需要大量高端应用型人才(专硕),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前大数据专业的本科生,选择考研是不错的选择。大数据专业考研有多种选择,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划、知识结构和能力特点来进行选择,同时也要考虑到行业发展趋势和技术发展趋势。从目前大数据方向研究生的培养渠道来看,计算机专业是一个重要的培养渠道,同时统计学、经济学、金融等专业,也有培养大数据方向研究生的能力。由于当前大数据专业的开设时间比较短,所以很多大数据专业还没有硕士点,要想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可以选择跨考计算机等专业。大数据专业的本科生在读研时,在方向的选择上还是比较多的,除了可以考虑大数据相关方向之外,还可以考虑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方向,包括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等。如果选择专硕,可以重点考虑如何通过大数据技术与行业相结合,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行业领域也有很多创新点。最后,在选择主攻方向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学校自身的学科实力、行业资源整合能力等因素,选择学科实力比较强的方向往往会有更好的科研体验,而选择行业资源比较丰富的方向,往往对于就业有非常积极的影响。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

采蘑菇

大数据方向考研如何选择目标高校

大数据是近些年来的热点方向,大数据方向的研究生不仅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在薪资待遇方面也相对比较可观,所以不少研究生希望把自己的研究方向定在大数据相关领域。从发展趋势来看,选择大数据相关方向是不错的选择,未来的发展空间还是比较广阔的。目前不少大学的研究生教育都有大数据相关方向的设置,不同的高校在大数据教育方向上也会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进行相应的调整,所以要想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自身的知识结构。大数据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基础学科包括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所以这三个专业的学生在读研期间都可以选择大数据方向,但是不同的专业在选择时也要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比如统计学选择大数据方向时也可以选择本专业的研究生,因为统计学的研究生课题与大数据也有紧密的联系,没有必要一定要考计算机专业的大数据方向。在统计学领域,教育资源整合能力比较强的大学有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南开大学等,不少财经类大学也有较强的学科实力,比如东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也是不错的选择。第二:大数据学科的教育资源。研究生的教育质量与高校自身的教育资源整合能力有直接的关系,涉及到导师资源、实验资源、课题资源、行业资源等等,从大数据学科的教育资源情况来看,国内北京大学、中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都是不错的选择。第三:学校的整体实力。在考研选择学校时,应该注重学校的整体实力,整体实力较强的高校往往在专业发展上也会有较强的“后劲”,所以在选择高校时可以重点考虑一下双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高校(原985、211)。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万物虽多

普通高校大数据专业的本科生是否有必要考重点大学的研究生

从当前大数据领域的人才需求,以及未来大数据领域的发展趋势两方面来看,读研对于大数据专业的毕业生来说,还是有必要的。当然,由于研究生教育对于教育资源的要求相对比较高,所以如果能考入重点大学会有更好的学习体验,未来的就业渠道也会更好一些。大数据专业读研有多种方向可以选择,从目前的行业发展趋势来看,除了大数据的相关方向之外,还可以重点考虑一下人工智能方向,由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有密切的联系,而且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前景比较广阔,所以选择人工智能方向会有更多的机会。从计算体系结构来看,大数据的技术体系结构已经趋于成熟,目前的突破点往往集中在行业应用领域,比如如何通过大数据技术来赋能传统行业,比如医疗健康、金融、教育等领域,而且随着大数据技术逐渐开始落地应用,未来大数据领域会逐渐重视相关技术的落地应用。与大数据相比,目前人工智能领域尚处在行业发展的初期,人工智能的技术体系远没有达到成熟的地步,所以可以研究的课题也比较多,也比较容易找到突破点。随着人工智能技术逐渐开始落地应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物联网、边缘计算、云计算等技术的结合也会越来越紧密,相关领域也会释放出大量的研究课题。从就业情况来看,近两年大数据方向研究生的就业岗位还是比较多的,但是算法岗位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了,所以如果纯粹从事算法相关领域的研究,应该注重与行业应用的结合。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逸民

计划跨考大数据方向研究生,读研时需要注意哪些内容

首先,从当前的技术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趋势来看,选择读研大数据方向是不错的选择,当前能够培养大数据方向研究生的专业也比较多,除了计算机专业之外,统计学、金融学、经济学等专业也有培养大数据方向研究生的能力,所以考生可以结合自身的知识结构来选择相应的专业。当前大数据行业的岗位主要集中在三大领域,分别是大数据分析(算法)岗、大数据开发岗和大数据运维岗,其中大数据开发岗的人才需求量相对比较大,近两年不少大数据方向的研究生都愿意选择开发岗,一方面算法岗的竞争比较激烈,另一方面开发岗的岗位附加值也在不断提升,目前与算法岗基本上持平了。读研大数据方向虽然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学习和科研压力还是比较大的,而且大数据方向对于数学的要求也相对比较高,这一点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当前不同学校会根据自身的资源整合情况来设计不同的培养方案,当前大数据与产业领域的结合点比较多,创新的机会也比较多,比如大数据与金融、医药、教育等领域的结合点就非常多。读研大数据方向一定要做好学习和科研规划,要避免三件事,其一是迟迟不能确定细分主攻方向,其二是迷失在各种研究方法中,其三是只专注于算法设计而忽略了落地应用。当前不论是从事算法岗还是开发岗,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开发能力,所以在读研的过程中,要重视自身编程能力的培养。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私信我!

关尹

深圳大学公布了2020级硕士研究生大数据,太实用了!

自从清华大学发布2020级研究生大数据之后,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兰州大学等双一流高校都陆续公布了新生生源的大数据,这些大数据囊括了年龄、性别、姓氏、民族、星族、生源省份等信息。深圳大学(以下简称深大)今天刚公布了2020级硕士研究生的大数据(注意,不包括博士研究生的数据),跟以往公布的新生大数据有点不一样,请和@话教育一起来看下有哪些亮点信息。01基本信息1、录取人数。录取了4155名硕士研究生,其中全日制学术学位1397人,全日制专业学位2258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500人。不仅公布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硕士研究生数据,还公布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的人数2、硕士专业。深大目前拥有硕士研究生招生学院25个,招生专业98个,分布在10个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大学通过动态图公布了10个学科门类近5年的招生人数,让人一目了然掌握该校各学科历年招生人数变化。3、男女比例。新生总体的男女比例是1.34:1。深大按照学科门类(理工医、人文社科)、各学院、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全日制专业型硕士、非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学位中进行了男女比例的细分。4、姓名分析。在姓、名统计这块,深大可谓是做到了极致。一、同名同姓的分析。将相同姓名的人数通过表格全部罗列出来。二、同姓的分析。对新生的290个姓氏进行了人数统计,不仅是公布了人数最多的姓氏为“陈”,还统计和公布了“保”姓等77个姓氏只有1人,“安”姓等52个姓氏只有2人,“白”姓等27个姓氏只有3人。三。名的分析。统计出男生使用频率最高的名是“文”,女生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婷”,男女生使用频率最高的是“文”。5、年龄分布。深大制作了年龄分布统计图、生肖统计图、星座分布统计图、出生月份统计图、同一天生日统计图。数据显示22岁的硕士研究生最多,生肖属虎最多,处女座人数最多,10月份出生的人数最多,8月28日和10月28日出生的人数最多。6、籍贯分布。考生籍贯(省份)人数前三的是广东、江苏和湖南。考生籍贯(市级)人数前三的是广东揭阳、广东汕头和江西赣州。考生籍贯(县级)人数前三的是广东揭阳普宁、广东汕头潮阳和广东汕头潮南。7、考生高校来源。2020级研究生新生来自684所高校(比去年多95所)。其中31所原“985”高校、64所原“211”高校、215所博士招生单位、112所硕士招生单位、256所普通高校、6所境外高校。全日制本科毕业应届生2804人,全日制本科毕业往届生1324人,成人自考学历27人。02亮点信息1、初复试情况22715名考生报考深大,其中有11876名考生在广东参加考试。外省设有分别来自31个省市自治区的592个考点(比去年多了100个考点)。部分考试点截图2、到考率统计统考准考22689名考生中,19162人到考,到考率84.45%,比去年下降3.5个百分点。男生11706人,到考10043人,到考率85.79%;女生10983人,到考9119人,到考率83.03%。女生到考率稍微低一些。平均到考率:84.45%,非全日制报考4878人,到考3127人,64.1%,全日制17811人,到考16035人,90.03%。统考准考的22689名考生中,应届生11826人,到考10968人。往届生10863人,到考8194人。3、录取率统计统考准考的22689名考生中,被录取3115人(1040人为推免生608+第一志愿报考外校的调剂生432)。参加考试的11826名应届生,录取了1936人,比例为16.37%(比去年差不多提高了2个百分点);参加考试的10863名往届生,录取了1179人,比例为10.85%。4、各专业考取难易程度统计非全日制各专业:法律(法学)专业(非全日制)依然是最难考,录取率3%。会计专业录取率最高,16%。全日制专业学位:应用心理及艺术设计专业(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的录取率低,分别是6%和5%。电子信息(微纳研究院)、机械、电子信息(物光学院)专业的录取率突破40%,分别是46%、44%及42%。全日制学术学位:生物医学工程(应用学院)、基础医学及光学工程(微纳研究院)专业录取率较高,分别是33%、31%及30%,教育学、音乐与舞蹈学及理论经济学专业的录取率较低,都是3%。5、录取分数统计这块内容是分四大块进行介绍:统考科目最高分统计:罗列了15门考试科目的最高分非全日制各专业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全日制专业学位各专业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全日制学术学位各专业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录取分数的具体数据,感兴趣的童鞋可以到深大的微信公众号查询。03数据会说话不得不说,深大在大数据的发布和挖掘上做到了极致。1、数据有始有终。涉及初试的报名人数、报考人员性质、到考率、考试考点数,到复试的录取人数、录取率,录取分数,涵盖了所有涉及到数据的项目。2、数据参考性极强。每个项目的数据细分了非全日专业学位、全日制专业学位和全日制学术学位。对于今后报考深大的学生有了很好的参考坐标。3、数据涉及面广。大数据还发布了深圳大学近12年累计报考年数的人数,有一位考生已经连续报考12年了,暂未考取成功。另外,累计报名次数6-9年的考生一共有3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