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大学四年考这些证,根本是在浪费时间红苹果

大学四年考这些证,根本是在浪费时间

以下文章来源于有间大学 ,作者小新同学有间大学这是一个非三好学生联盟:好玩的榜单,好听的故事,好毒的吐槽。豆瓣上有一个话题:“你拥有哪些奇怪的证书?”125篇留言里有一半都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名目,比如绝地求生电子竞技陪练师、闽南话等级证书、董事会秘书资格证、父母执照、笨猪跳证书等等。有人觉得考着好玩,有人感叹当年这么认真备考,把精力花在CPA和考研上不香吗?豆瓣截图也有人吐槽曾经考过的资格证书都被陆续取消,拿到了证书最后也没怎么派上实际用处。说实话,这样的情况不少见,国家近年来已经先后7次取消了几百项职业资格认证。取消的原因,要么出于行业重构的需求,要么只是发现这些证书考试的内容已经产生了重叠覆盖,门槛如鸡肋。今年疫情来袭,师范生迎来了一次“先上岗、再考证”的阶段性利好,前段时间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决定借着这样的阶段性措施逐步推进教师资格认定改革,允许教育类硕士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央视网截图也就是说,证书的原始意义在于证明个人从业的能力,但它并不是非考不可,更不是简单的多多益善。考证这条路,连小学生都输不起盘点国内大学生最常考的几类证书,第一类是各个行业的资格证,不管是不是涉及公众利益的严肃领域,每个行业都能找到一个正正经经的资格考试。《中国教育报》对北上广三个城市的调查显示,在相同条件下,持证者的就业机会是无证者的2至3倍,工资收入也高出将近60%。因此,身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文凭并不能给予大学生足够的安全感。第二类是国内大学生几乎必考的等级类证书,比如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在很多高校,没过四六级就拿不到毕业证书。/图虫创意无论日后是否入职外企,也无论将来是否从事IT行业,它们都已经被默认为大学阶段必啃的骨头。有的学校甚至将它的通过率与期末综合测评、毕业证书挂钩,仿佛只要通过了就算完成一项英语读写能力或计算机操作能力的权威验证。这种风气在国内庞大的民办独立院校和二本院校中刮得最为普遍。比如张家口学院,文献数据显示98%的学生表示曾有考证经历,72.7%的学生表示并不止考取一个证书,为了增加就业筹码,26%的学生在考证复习中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42%的学生则处于一个时有时无的波动学习状态。无论如何,考证,好像变成了大学阶段约定俗成的一门“必修课”。新京报和清研智库曾经针对这一现象展开过联合调研,有90.8%的大学生对于“该不该致力于考证”这一辩题持赞同态度。与此同时,也有超半数的学生承认忙于考证已经影响了正常的专业学习。他们利用上课时间复习考证资料,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成本,更激进的则会请假甚至逃课,放着真人讲解的专业课知识不学,纷纷报名远程视频考证辅导班。最终有没有顺利通过是一回事,是否真正掌握了必要技能又是另外一回事。东奥会计在线的课程。/网站截图因为在培训机构的教辅模式里,学生只需要机械地接受红笔圈出的知识点就可以,甚至只是短期性背诵技巧而不需要理解原理,将课上的输入倾泻式地在考场上输出。只要最终结果是“通过”,那么之前一切枯燥、无趣、傻乎乎的操作都似乎有所值得。事实上,考证这件事情并不仅仅只有大学赛道,由来已久的中小学生等级考试热已经将考证风气前移至教育链前端。在《2019年度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出炉之后,KET、PET、MSE这类英语等级考试取代了曾经热门的奥数竞赛。即便这一证书并没有任何官方说法可以支持它对小升初、中考和高考的参照意义,但报名人数仍然呈爆发式增长。别人碗里的证书,总是香的本质上说,教育焦虑和就业焦虑是一脉相承的资本运作产物,1+X证书制度的试行更是精准地释放出了市场需求和国家需要的信号。在腾讯学堂发布的2019学员数据中,职业考证成为互联网IT课程之外报名最多的类目,其中大部分是95后主导的在校大学生,报名人数多达287万。虽说在线付费教育的养成习惯有利于知识普及,但如果一个大学生的付费,只是因为发现身边同学都考了大同小异的证书而产生焦虑驱动,那么这种亦步亦趋的付费行为就没办法赋予一个单纯的正面意义了。不可否认的是,大部分的学生考证缺乏正确的自主选择意识,就业压力是外因,跟风和从众则是更为原始的本能和潜意识。几乎90%的大学生都经历过填鸭式的高考教育,高中成绩排行榜的风气弥漫到大学校园中,变成了“身边同学在做什么,我也不能落后”的氛围,跟风考证就是具体的行为表现。考证已经不再是为了需要,而是就业压力下的产物。/图虫创意桦桦曾就读于广东的一所普通二本院校,在大一入学之前就已经了解到这所学校的毕业生大多会流向省内各大银行的网点柜台,因此学校名号在银行业内也小有名气,然而她对于学校这种单一的就业培养方向感到厌倦。据了解,她和她的同学们在刚进校门时都会听到这样的劝告:“证多不压身、有考总比没考好”。几乎所有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围绕着银行从业、基金从业、证券从业这几大资格证书忙碌复习。有的同学从证书名字上就断定非考取这几类证书不能入行,有的同学则认为这是多备余粮的聪明做法:反正现在还不确定自己将来会进哪一个行业,那就先考着呗。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场。/图虫创意事实上,在金融行业的基层招聘启事中并未明确表示,如果你不持有行业资格证便不能应聘,反而是入职之后,银行或者公司会陆续安排员工定期考取资格证书,以确保行业规范。桦桦也是在就业之后才意识到,证书在面试时并没有发挥万金油的作用,反而是个人表达、思维能力和实践经验更具直接说服力。桦桦的一个同学刚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没多久,就刷到了会从资格证取消的新闻,虽说“法不及溯往”,她手中的证书仍然具有行业效力,但一个证书的取消不正说明其存在价值是渐趋模糊的吗?更令人无奈的是,这位同学如今从事的保险业工作基本用不上会计从业知识,而她曾经所考的这些证书也成了大学时期填塞纸箱的一摞空文。因此,在忙着考证的时候,不妨先从实习开始,实践性地寻找未来的就业方向,考证这件事在明确目标之后进行,才是真正的锦上添花。央视曾经邀请一名考了53个证书的大学老师参加综艺《开门大吉》,虽然他教授的是珠宝鉴定,但空余时间却额外考取了五花八门的证书,有空手道助教,也有花艺师、茶艺师、摄影师,甚至还有ISO内审员、足球二级裁判。主持人略作惊讶地问他:“你的目标是什么?”他综艺感很强地打了个岔:“我的目标是考个主持人证接小尼下班!”这位大学老师考取了五花八门的证书。这种精力充沛的时间管理大师在大学校园里也不是没有,总有那么一小部分人玩着玩着就考了个证,比如潜水资格证、糖果工艺师、拷贝字幕员等等,配上文案之后往往能成为点赞飙升的高光朋友圈。然而好玩的另一面是它的社会通用性不强,从2016年开始,潜水、咖啡、冲印、糖果工艺、拷贝字幕等从业资格证都被陆续取消。如果当初不是考着玩,那就只能当自己是考了个寂寞。考证这件事,没那么简单校园里的考证风气并不是空穴来风,它和毕业之后所接续的社会实况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社会上对学历和证书的既成语境在倒逼学生匆匆考证。最近几天,杭州市余杭区街道办的公示名单登上了一次炫耀式热搜,其中清一色的清华北大硕博研究生让网友倒吸一口凉气,连去街道办,都需要这么高调的学历吗?有网友调侃,没有清北的学历,都去不了街道办上班了。/微博截图网友对这种人才错配的质疑,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该街道办在招聘中隐含的就业歧视的质疑。事业单位编制和公务员理论上可以说是国内最为公开、公平的就业竞争领域了,可是该街道办对高学历的明示性偏好,无法不令普通院校的学生寒心。连体制内都摆出学历门槛了,更不要说广泛的私企招聘如何肆无忌惮地将985、211门槛卡在简历筛选环节中。在这样的就业环境下,哪个学生不会为了招聘启事中一句“具备XXX证书者优先”的提示而疯狂刷证?尤其是尴尬的二本院校毕业生,没有证书就像裸体上街,既然学校名字在大企业中拿不出手,那就只能依靠一长串的证书来勉强遮羞。除了这种就业歧视所带来的压迫感,还有一条灰色利益链在暗中鼓励恶性考证,稍微关注社会新闻的学生都知道,象牙塔之外还有证书挂靠这一弄虚作假的赚钱渠道。尤其是在食品药品领域,甚至在一些情况下,只要挂靠中介与需求企业谈妥条件,持证人就能稳定收获几年的高额“工资”,连中介费都是企业掏付。网络上的证书挂靠网站。于是出现了兼职考证这样的大学生群体,要么代理企业去游说低年级的学生报考,要么成群结队向中介报名,领取考证订单,只要成绩合格就能现结酬劳。在建筑领域甚至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干活的没有证,有证的不干活”,像建造师这样的证书挂靠买卖,报价能达到6万一年的水平。在这里,考证被彻底功利化,比起择业驱动的考证行为,这种业内诚信危机所诱发的考证更加畸形。1999年,高等教育开始扩大招生规模,截至2019年,全国应届毕业生人数已经增加到834万人。和过去的教育大环境不同,国内现在正逐渐从大众化教育向普及化教育过渡,大学文凭不再与国家分配这样的就业保障挂钩,每个学生都被推进市场经济的资源调配中,随之而来的还有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各个维度的生活压力。就业竞争越来越大,毕业生们该何去何从?/图虫创意因此,一些院校的课程设置越来越像高等职业学院,校园的学习风气也越来越偏向对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不断走向功利。尤其是双非本科毕业的大学生,就业大潮如巨浪将他们卷进分赛道,如果没有一个比较强的定力和自我个性意识,很容易就陷入“有考总比没考好”的盲从误区——别的同学都考了,我怎么能没有?就好比妈妈对着宝贝无比的小孩投以“妈之凝视”:别的小孩都学八门,我的小孩怎么可以只学七门?!你怎么看待, 热衷考各种证的行为?参考资料《就业严峻形势下民办独立院校学生“考证热”现状分析》,张为东,滕兆梅,就业与保障,2020(06):37-38.《考证对学生学习力的影响现状及对策研究——以Z学院为例》,时艳芳,刘莎莎,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3):38-39.《超五成受访者 大学生应把精力放在专业上而非忙考证》,新京报,201912《“拼娃”新赛道:校外英语考级的疯狂漩涡》,等深线,201910《大学最后悔的事,就是考了一堆没用的证》, 芥末堆看教育,201906《记者调查资格证挂靠乱象 “挂证费”一年可达几万》, 法律界www.mylegist.com, 202008《腾讯课堂发布年度大数据报告:年轻群体教育付费习惯已经养成》, 芥末堆看教育,201901《会计从业资格证或将取消,会否搅动会计培训市场格局?》, 芥末堆看教育,201703撰稿 | 峥峥编辑 | 秋裤排版 | 阿肯* 未标注来源图片来自网络原文首发于《新周刊》旗下公众号“有间大学”

蝴蝶胥也

西南交通大学辅导员张异获“第六届全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称号

未来网高校频道9月23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雍腾)近日,由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委主办的“第六届全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结果揭晓,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辅导员张异获得“第六届全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称号,该校已连续六届获得四川省辅导员年度人物殊荣。作为电气工程学院的本科生辅导员,张异老师自2013年参加工作担任辅导员以来,始终以立德树人为志业,始终奋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一线。她用七年如一日的行动,诠释了新时代辅导员是 “最美逆行人”“最美护航手”“最美联络员”“最美思考者”的境界。正是这份境界,让她走进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她从思政工作入手,不断提高本科生的学习力,让学生在态度上“愿学”、方法上“善学”、环境上“促学”、结果上“学成”。很多学生在她的引导、敦促和帮助下,实现了状态调整、能力提升,从而赢得了人生新的世界。针对现阶段本科生具有的鲜明代际特征,张异老师坚持主动思考,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形成了一套学风建设有效工作方法。她克服重重困难,层层推进“学习五力”,搭建学风建设制度体系;主编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电气宝典》《电气家书》《电气习惯》《小电的自传》等学风建设系列读本,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护航;创立“五进”工作法,动员联络院士、教授、家长、校友、学生朋辈的力量,将思政育人的网络越织越密;探索“四结合工作法”,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细落小落实。正是源于对学生工作的不断思考与实践,张异老师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形成了一系列理论成果。近年来,她发表思想政治工作论文10篇,主研省级课题5项,主持校级课题4项,获得第三届高校“互联网+学生工作”创新论坛三等奖、《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杂志优秀论文一等奖、四川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2019年优秀论文评选二等奖等荣誉。据介绍,近年来,该校学生工作系统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两个根本”,聚焦“六个下功夫”,聚焦“四个回归”开展工作,全力建设和发展新时代一流学生工作体系,全面推进实施学生工作扬华工程(313工程),着力提升辅导员素质能力,强化辅导员科研训练,畅通辅导员发展路径,开展辅导员队伍建设“春风计划”打造“五有”辅导员(即对待学生有温度、有赏识,教育引导有高度、有见识,管理服务有跨度、有知识,处理危机有速度、有胆识,自我成长有厚度、有学识),在学生工作系统内部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传统和“对标一流、追求卓越,敢于领先、敢于冒尖”的团队文化,为促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发展,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打造具有西南交大特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品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兵工厂

教学与管理等众多教育类期刊征稿总汇

教育类文章可以发表在《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现代职业教育》,《新课程》,《教学与管理》等杂志上。期刊简介: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教育的数字化时代悄然来临。长期以来,传统期刊作为教育研究的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越来越难以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借助数字出版技术,以全媒体的方式全面覆盖传统载体(纸媒体、DVD-ROM)和移动设备(iOS、Android)。它以探讨教育理论,交流教育教研经验和信息,提供高质量的真正源自教师实际需求的教学资源为宗旨。该刊是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搭建的资源整合平台。通过该平台我们将发起全省乃至全国的微课程、教学课件及教育资源的课题研究、展示优秀作品(产品),全方位地满足教育工作者的多层次需求。 希望广大读者、作者支持本刊。我们会努力将刊物办成国内领先的、以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为突出特点的全媒体教育期刊。期刊信息:主管单位:河北出版传媒集团主办单位:方圆电子音像出版社周期:周刊期刊级别:省级收录方向:万方 龙源国际标准刊号:2095-6711国内统一刊号:13-9000/G期刊简介:传播职业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增进经验交流与信息传递,失去现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期刊信息:主管单位:山西省教育厅主办单位:山西教育教辅传媒集团周期:旬刊期刊级别:省级收录方向:知网 维普 万方 龙源国际标准刊号:2096-0603国内统一刊号:14-1381/G4期刊简介:《新课程》杂志是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山西省新闻出版局主管,由山西出版集团主办、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协办的教育类学术期刊,国内刊号:CN14-1324/G4,国际刊号ISSN: 1673-2162,邮发代号;22-405。本刊系山西省一级、国家二级期刊。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教育类期刊,应课改而生,肩负传播课改理念、交流课改经验、展示课改成果的任务。是一份教育工作者教育教学的指导刊物和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刊物。本刊遵循“传播新理念、交流新经验、推广新方法、促进新发展”的方针,旨在全面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理论水平、人文素养,开拓视野。本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信息:主管单位:山西出版传媒集团主办单位:山西三晋报刊传媒集团周期:月刊期刊级别:省级收录方向:知网 维普 万方 龙源国际标准刊号:1673-2162国内统一刊号:14-1324/G4期刊简介:《教学与管理》所刊文章被人大“中小学管理”专题全文转载的数量连续五年居全国同类刊物之首。期刊信息:主管单位:太原师范学院周期:半月刊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收录方向:知网国际标准刊号:1004-5872国内统一刊号:14-1024/G4投稿邮箱:tougaoyun@163.com在线投稿:tougaoyun.cn教育类文章投稿:tougaoyun.cn/qikan/jiaoy

霹雳火

听起来很“小众”的版画史究竟研究什么?专访国美教授董捷(下)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林梢青近日,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董捷出版于2015年的学术著作《版画及其创造者——明末湖州刻书与版画创作》荣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论文著作类二等奖。出生于1980年的董捷,是中国美术学院最年轻的教授之一,他年仅40岁,但治版画史已20年。听起来很“小众”的版画史,究竟关注什么问题?来细读董捷教授的专访,定会有所收获。点此阅读:“想做一部最好的戏曲版画书献给老师范景中”专访国美教授董捷(上)记者(以下简称记):还记得初见范老师的情形吗?董捷(以下简称董):2000年的冬天,我在广州美术学院念大三,范老师应邀到广美美术学系连做两天讲座。我当时刚刚进入本科后期,要有个方向了。他讲的什么内容,我到今天都记得。第一天讲如何做学问,涉及文献学的版本、目录、校雠等等,简而言之就是如何读古书,如何认识中国古代的文献。我记得他当时推荐了几种重要的目录书,其中一部是近人孙殿起编的《贩书偶记》。讲座的当天下午我就马上想办法买了这本书;第二天他谈版画,我对版画感兴趣,感觉那次讲座就像是为我准备的,很多今天版画史研究中还留有空间的问题,或是正在成为热点的问题,比如清代《耕织图》的问题、中国版画在海外的问题,他都谈到了。第二天讲座上我提了两次问,但意犹未尽,就夹着我自己搜集的一大堆戏曲版画复印件,跟着范老师到了美术学系的办公室,坐在沙发上请教了一个多小时。当时压根儿没察觉到老师很累,直到最后范老师说要去朋友那里吃晚饭,喊我一起去,才突然感觉自己很不礼貌。第二天要考四级英语,我就回宿舍看单词了,下午和范老师的交谈却一直萦绕在心,没怎么看进去,但可能是谈话带来的兴奋鼓舞了我,居然考了94分。我高兴的是自己一下子找到方向了,从这次谈话开始,到后来硕士三年、博士三年,就一以贯之了。今天很多学生要为考虑选题发愁,我就从来没有犹豫过。2002年硕士开学,我就和范老师说,我不仅想好了现在能做的,还想了以后可以做的,范老师说那你做好六年的准备,最后我的博士论文确实就是当时想到的题目。想当年自己抱着一个文件夹请教范老师,里面插满了在学校打印室里复制的古代版画作品的黑白复印件,到今年正好20年。所以我很希望《中国古代戏曲版画菁华》这套书今年能做出来,我想做一套迄今最精美的戏曲版画书献给范老师,也献给我自己,这套书见证了我20年的工作。范老师在卷前“题辞”里也谈到了我们20年的师生缘。《会真图》,明崇祯十三年乌程闵齐伋刻本,德国科隆东亚艺术博物馆藏记:为什么会对版画那么感兴趣?董:我从小对京剧感兴趣,后来发展到关注古典文学和古代戏曲,我发现明清时期的戏曲古籍,几乎都有版画插图,就专门找这方面的书来读,开始接触到郑振铎先生的研究。郑先生是古典文学的专家,也是藏书家,更是现代意义上中国版画史研究的开创者。我的兴趣和他的研究领域很相通,郑振铎的每一部著作,我都找来读了,后来又读黄裳先生的相关著作,就是这样一种朴素的对于戏曲和书籍的感情,让我一下子对版画着迷了。记:一个对版画感兴趣的年轻人和一个版画史的研究者,对版画的认知有什么不同?董:我早年对版画的兴趣是很直观的,经过硕士和博士阶段学习,特别是听范老师阐述了“艺术史是人文学科”的观念以后,开始理解到艺术史是一门虽然有趣却很艰深的学问,我们要深入细节,这里面既包括历史情境的细节,也包括研究方法的细节。艺术史不光是“以图证史”的问题,还有“以史解图”。我经常用版画史的个案和学生讲艺术史研究中图像和文献的关系。你要把一件作品真正谈清楚,文献的作用是很大的,你不可能脱离文献去谈历史,也不可能脱离文献去谈作品。我的博士论文谈的其实是版画创作的过程及其背后的人。可能有人说这是艺术社会史,但我觉得,我可能比之一般的社会史更注重作品,又比一般的作品研究更注重背后的社会问题。我记得有位艺术史界的前辈曾经有感而发,说艺术史研究有两种,一种研究画里,一种研究画外。我很想把“画里画外”结合起来——研究画外是为了解释作品及风格是如何产生的,考察作品则还是希望最终贡献于整体的历史研究。艺术史想要成为人文学科,这种双向性是必须的。离开作品,可能会失去艺术史的魅力;但仅仅拘泥于作品,你不能够解释清楚任何历史问题。即便是直接面对作品的鉴定,也要搞清楚很多背后的东西,比如一件作品的证伪,可能恰恰是因为画面上题诗的时间有误。最终所有的研究,还是要回到作品,否则就不是艺术史了。我在修改博士论文成书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认识:版画史作为历史研究中的一种专门史,既体现为总体历史难以分割的组成部分,又因其特殊的性质,而处于多重历史问题的交集之中。比如说从艺术品的立场观察,版画史是艺术史的一个分支;从版印技术的层面出发,版画史又成为科技史的重要篇章;如果将版画定性为与书籍同质的“出版物”,那么“书史”或“print culture”(“出版文化”,或译为“印刷文化”)等提法即可登场;而如果关注版画普遍具有的文化商品属性及其折射出的世象人情,则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等更加广阔的研究空间便会随之打开。20年前,版画史以及与其相关联的“print culture”,就已经成为国际学界多学科竞相讨论的热点之一;而范老师提出的“书籍之为艺术”的观念,可以说是版画史、书史、文化史研究领域,从对象到方法的一次升华。董捷主编 《风格与风尚——中国版画史研究的新面向》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记:能不能就中国古代版画和我们详细谈谈范老师“书籍之为艺术”的观念。董:我们知道,西方文艺复兴之后的版画常常都是独立存在的,尽管很多是根据艺术家的作品翻制,却也还是作为一件“画作”来呈现的。但中国古代的版画,一直以来绝大多数都是插图,跟书籍文化关系最为密切。比如说早期佛经中的插图,可以看作一种宗教宣传品。到了明代,尤其是明末,大量的书都附有插图,否则也许就卖不好。明末常熟藏书家毛晋的“汲古阁”刻书很有名,他刻《六十种曲》等书没有插图,还要专门说明自己的观点。这种风气影响到各种各样日常所见的书籍,戏曲小说、画谱墨谱、地理方志、规谏读物、日用类书,都成为了版画争奇斗艳的舞台。但即使是没有版画的古籍,在范老师看来,也是艺术品。今年上海明珠美术馆“风景与书”的展览,范老师是学术主持。展品中古代版画并不很多,但有一组珍贵的宋元以来的古籍,其中一部分上面有范老师和夫人周小英女士二人的校跋。从他们二位收藏、校跋的珍贵古籍中遴选影印的《净琉璃室批校本丛刊》,也已经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13种。这其中有些是他们的藏书,也有些是藏书家拿去请他们批校的。范老师把他的观点和感受请周老师用小楷题写在古籍上,学术思想与书法艺术,粲然辉映。“风景与书”这个展览,本身就是在明确阐述范老师的重要学术观点——“书籍之为艺术”。范老师正式提出这个观念是2009年的一次讲座,当时我已经博士毕业一年,这个观念让人眼前一亮,对我后十年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指引。版画史由此一下子打开了一个文化史的视野。“风景与书:明珠美术馆两周年庆典展”展览现场 图源“明珠美术馆PAM”《柳如是别传稿》展出现场,陈寅恪(撰)、周小英(题跋) 图源“明珠美术馆PAM”《净琉璃室批校本丛刊》,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图源“一页南山”范老师用的是贡布里希看待艺术史的宏观眼光。在他眼中,艺术史研究不仅是谈作品的鉴赏,也不能只是艺术家的传记,是更为深闳,也是更为超逸的。同时范老师又有很严格的标准——他不赞同西方有的“新艺术史”研究,抽离了对艺术品的价值判断。最近,范老师在《读书》杂志上有一篇谈“美术史为什么重要”的文章,其中有一段话,特别发人深省:“美术史虽然在中国已经兴起,但受西方学术的冲击,也面临着关键的时刻,因为西方当代的美术史已是一门处于危机中的学科。三十年以来风起云涌的‘视觉文化’或者说新美术史,主要从两个方面对传统美术史发起攻击:首先,传统美术史总是强调文艺复兴以来所确立的规范,主要研究大师和杰作,而忽略了一系列对文化研究具有同样意义的其他视觉产品;第二,它关注的重点是风格和图像学,是形式和意义,已经变得狭隘而内向。视觉文化以高昂的姿态抛弃价值判断,它要value free,要把美术史的中心问题即风格的由来和根源投入冷宫,而代之以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性别学等外围研究。这样做当然自有其理,自有其乐,例如通过宋代的艺术,去了解当时的阶级结构和商业活动,肯定引人入胜。但就美术史而言,却不能只搞背景研究,对中国美术史而言尤其如此,毕竟我们对自己文明史上的那些大师所知不多,对于其风格的由来和变化更是所知甚少,而对这些重大问题的研究,西方美术史学者已经潜心研究上百年了,我们必须补上。” 所以我觉得,范老师提出“书籍之为艺术”,恰恰是在提醒我们艺术史研究的两个本质问题。一是不要局限自己的眼光,要站在人文学科的高度,看待人类在历史中留下的文化和艺术,古人以一种虔敬的心态制作书籍,就带有艺术创作的观念,其中蕴含的人文光华,可能还在许多别的艺术品之上。二是不能轻易丢掉艺术史研究的本来意义,或者说“初心”,他曾经跟我讲过,“美术史学者的任务依然是美术史,尽管他可以旁骛,可手中的风格问题、趣味问题、艺术质量问题,其他领域的学者却很难帮得上忙。”这两点也是我在版画史研究中,想要恪守和贯彻的。记:为什么要把版画史研究的主要精力投入到明清这一段?董:范老师一直向所有搞古代艺术史的同学强调,明清是最值得重视的研究方向,尤其是晚明到清早期这一段。原因他讲得很直白,这一段材料往往比较充分,他希望我们去做有第一手史料支撑的问题。太早的时代,研究往往缺乏史料。清中期之后,中国变化很大,古代社会崩塌了,完全是一个近现代的过程,研究的问题、关注问题的方式都不一样了。而且清中期以后史料太丰富,你不可能一下子都掌握。如果想要自己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慢慢爬梳,那也不是不可以,但假如准备在几年内完成硕士或博士论文,把问题控制在论文篇幅之内,那史料太多有时并不利。你一定要非常集中地思考问题,连史料都看不过来,那很难做完。另一方面,我认为中国的明清文化史研究得不够,尤其是江南地区。历史上,“江南”这个概念其实很窄——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嘉兴府和湖州府,是一个“江南”文化圈,其真正的文化核心则是苏州地区。明清的苏州地区在我看来就像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明清文化史、艺术史的巨人,比如沈周、文徵明、王世贞、董其昌、项元汴等等都出自这五个府。所以我一直把这个核心文化圈作为自己关注的重点区域,版画史的很多风景都发生在这里。范老师对明清研究的重视,和我所关注的江南文化史交融在一起,就是我的兴趣点。西方有关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研究的经典著作,一个书架都放不完。我们的明清江南文化史研究,能否有一些力作,诞生于搞美术史的人手里,这是我所期待的。我觉得版画史研究可能成为一个突破口,因为它处在一个多重历史问题的交集之中。记:那您又为什么把关注的焦点放在湖州?董:我集中关注湖州,是因为我更关注“明末”这个时代。湖州闵氏开始刻书的时间是万历四十四年(1616),已经很晚了。这里出现第一种版画书的系年则是庚申秋日,已经是万历的最末一年(1620)。过去我们总是把万历时期视为版画的黄金时代,但版画的发展其实和年号没有必然关系,天启、崇祯年间的版画精品,似乎也应给予更高的重视。湖州的版画创作,从系年看,一直持续到崇祯十三年(1640),距离明朝灭亡还有四年。所以我选择了1620-1640这样一个时间段,希望以此强调明末的版画。我在书中试图还原这段真实而完整的历史,是希望突出版画风格变化背后的人,尤其是主持书籍刊刻的“刻书家”。这个人群的作用,在与湖州套印本有关的版画创作中,体现得比较明确。其实也不止是湖州的个案,围绕着处于风格变化前沿的明末刻书,我们会看到不同层次的书坊主、深具艺术修养的作者、急于获得文人身份认同的富商、对精美书籍充满喜好的名流士绅以及技巧超绝四出应工的版画艺人,纷纷登场,互动碰撞,影响着版画风格发展的走向。后来范老师为这本书作序,比较肯定我的这个学术取向,他说“随着作者对画家和刻工研究的重建,左右着版画风格走向的形形色色的刻书家也赫然耸立目前,这个新主角的出场,给我们的版画史平添了一股言说不尽的魅力。”凌刻《红梨记》凌刻《红拂记》凌刻《北红拂》闵刻《邯郸梦》闵刻《董西厢》茅刻《牡丹亭》记:所以您从具体的版画作品走向了其背后的人的世界?董:有时候,版画作品背后的故事确实很精彩。我们总说文人参与和推动了版画风格的变化和传播,其实这需要用史料来证明。这种史料,往往还不是哪一部史书上明确地写出来了,需要一步步推演。明万历年间的状元焦竑曾获选侍讲东宫,他很快编了一本书,收录了历史上很多有教育意义的故事,题作《养正图解》,作为皇长子“退食余闲”的读物。这本书给每一个故事都配了版画插图,便于阅览解读。焦竑很得意,以为会得到皇家的赏识。然而,这件事的结局却大出他的意料,几位同僚认定他想利用此书奉迎揽权,群起攻之,其仕途生涯竟就此走向末路。焦竑编撰《养正图解》,在政治上弄巧成拙。但此书插图,却成为万历间版画风格演进史上十分关键的坐标,以里程碑视之亦不为过。其间因果,颇可玩味。焦氏好友祝世禄,在为《养正图解》所写的序中十分高调地记录了参与插图创作的画师、刻工及赞助人:“绘图为丁云鹏,书解为吴继序,捐赀镌之为吴怀让,而镌手为黄奇,咸乐是举以自效。”丁云鹏、吴怀让、吴继序本贯休宁,黄奇则出自左近歙县的黄氏刻工家族。祝世禄时任休宁知县,大约正是他以“父母官”身份出面组织,才替焦竑完成了这一项出版工程。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养正图解》的插图,可以看作是最早的“细作版画”实例之一,紧承《泊如斋重修宣和博古图录》《方氏墨谱》之后,且同为丁云鹏绘稿。吴怀让本行市未久,玩虎轩本随即出现,画稿据推测由画师汪耕重绘,刻图者则换作黄氏家族的另一成员黄鏻。同在万历二十五年(1597),玩虎轩便推出了《琵琶记》和《北西厢记》,配以汪耕绘图,黄鏻、黄应岳镌刻的精美版画。画风与《养正图解》插图的承继关系很明显,不仅是人物造型相近,许多景物及细部表现也如出一辙,这绝非偶然。可以断言,汪耕这位开戏曲版画一时风气的名师,其最初效法者,正是丁云鹏在《养正图解》中所树立的范本,又融入唐寅、仇英的人物画风,当然也不免带上个人的一些变化和特点;而黄鏻等掌握细作版画技艺的刻工,从这时起也获得了大展身手的广阔舞台。一年后,继志斋又把这种版画新风引入了南京。这时焦竑被弹劾后闲居南京,祝世禄则已调任南京吏科给事中,继志斋本“琵琶” “西厢”,在文字上被戏曲史界认为是沿袭了焦竑刊刻的“龙洞山农”本,版画又来自玩虎轩,焦、祝两位因为刊刻《养正图解》而与徽州书坊及版画创作结缘的著名文人,很可能便是此次版画史上重大的风格流播背后的推手。记:您10年前在哈佛燕京学社的访学,对您的工作产生了什么具体影响吗?董:“哈佛燕京学者”是中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过去仅面向国内一流大学文科学者展开遴选,2010年在哈佛大学艺术史与建筑史系汪悦进教授主持下,设立艺术史专项,首批邀请4名国内艺术院校青年学者赴美。可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我留校任教两年后,成为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赴美开展为期一年的研究工作。我觉得这一年倒不是听了什么课,也不是学到了什么“武功秘笈”。汪老师当时也说,我们到美国访问的时间不巧也巧,不巧的是西方的艺术史(包括中国艺术史研究)正处于学科方法上的大变动之际,之前的“理论热”退潮了,很多东西都处于反思之中,方法论上也没有什么可特别学习的。但是,正因为是变革阶段,所以没有教条,是好事,这又巧了。我觉得我在美国,一方面是了解国际艺术史学科的发展状况,增闻广见;另一方面则是利用哈佛大学丰富的文献资源,开展一些扎实的研究。不过,客居异邦,毕竟多了思考的余裕,当时有两点想法,十年后看还有点意义,我想着重谈谈:第一,我发现,我们对于国外学界中国美术史研究的了解,远甚于国外对我们的了解。有些国外学者表现得很关注中国的文化,实际上,其研究从出发点和方法论上看,对我们的文化都是缺乏尊重的,中国学者不能“随风起舞”;第二,我觉得中国美术史的研究要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道路。这句话听起来好像挺抽象,但我确实是这么想的,也认为这句话是有价值的。中国艺术史研究中提出的问题,应当与中国历史文化的实际相符合;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也需要与中国历史文化的基因相适应。基于这些判断,回国后我的版画史研究明确了两个主要方向:一是版画史的文献学研究;二是作为明清文化史的版画史。记:除了德藏本《西厢记》,我们还非常想了解一两件版画史上的杰作或知名的个案。董:《环翠堂园景图》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个案。这是一件非常独特的明刊版画珍品,它的真迹在“文革”中神秘消失,却幸运地以500套限量仿真复制品流传至今;它并非一本通常意义上的古书,将一帧帧精工细刻的版画连缀首尾,竟成为一幅15米的长卷;它表现了万历年间徽州休宁一座华丽的园林,亭台馆榭跃然纸上,生活场景描画入微,引来艺术史、园林史、建筑史、戏曲史、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学者的频频相顾。《环翠堂园景图》(局部图),明万历间休宁汪廷讷刻本我的爱人毛茸茸,也是范老师的学生,她的硕士论文题目就是《〈环翠堂园景图〉新考——汪廷讷的园林与图像世界》,以《环翠堂园景图》为主线,由汪廷讷的刻书事业与交游圈入手,探讨晚明文人的刻书、造园与生活。《环翠堂园景图》的刊刻者汪廷讷,是一位家资巨富的晚明刻书家。他并非货真价实的“文人”,却是晚明时代“文化工程”的策划者和赞助人,他运用建园林、作传奇、编文集、礼佛道、捐官职、结名士等各种方法,甚至是刻意作伪的手段,来“塑造”自己原本并不具备的士大夫形象。环翠堂刻书,从文本的编写,到序跋的炮制,再到版画的创稿刻印,都由他雇来不同领域的好手一一完成。汪廷讷的“处心积虑”,构成了丰富、真实、有趣的历史图景。毛茸茸的论文,让我们通过汪廷讷这一个人,体会到四百多年前的世情,一点都不比现代社会简单。毛茸茸也观察到了《环翠堂园景图》的另一个侧面,这件版画巨制,整体展示了安徽黄山脚下一位商人起家的小官员营建的大型园林,各种各样的细节都表现得淋漓尽致,称得上一部图像化的《长物志》,也可以说是封建时代后期中国物质文化的完美图典。和许多文化瑰宝一样,《环翠堂园景图》命运多舛,我们只能默祷原刊尚存霄壤之间。不幸中的万幸,“文革”前人民美术出版社曾制作过珂罗版,于1981年精印500册,目前多藏于图书馆,留在私人手中的很少,我在哈佛大学的艺术图书馆里见到过一部。范老师也珍藏有一部《环翠堂园景图》,我和毛茸茸结婚的时候,他把这部书送给我们作为礼物,同时也作为对毛茸茸论文出版的祝贺,令我们非常感动。《环翠堂园景图》(局部图),明万历间休宁汪廷讷刻本记:很多版画都是珍本孤本,一般读者很难看到,所以这也是您主编《新辑中国古版画丛刊》和《中国古代戏曲版画菁华》的原因?董:以往的中国版画史研究,材料多局限于京畿公藏之书,尤其是文学类版画的研究,眼界很少超越郑振铎、傅惜华二公的旧藏与著述。我选编《新辑中国古版画丛刊》和《中国古代戏曲版画菁华》这两部书,则较多瞄准京外、海外图书馆以及私人所藏,不少作品是此前未见影印者,意非在猎奇,实出于补充、拓展版画史料的当务之急。上海图书馆藏版画善本中,观化轩本《玉簪记》尤为珍贵,绘刻之精,绝不在著名的玩虎轩本《琵琶记》之下。国图有西谛旧藏的还雅斋本《玉簪记》,郑公生前宝爱有加,在书后留有长跋,细述得书经过,然此本版画实据观化轩本翻刻,绘刻皆不及“观本”。《古本戏曲丛刊》影印之继志斋本、日本京都大学藏长春堂本等,亦同为“观本”后身。把几个本子放在一起讨论,正可勾勒出万历中期版画新风流布的实景。环翠堂本《西厢记》、凌濛初本《北红拂》都是仅见于上图的孤本,前者体现了文人“书斋山水”对于插图创作的影响,后者则暗含了刻书家在竞争猎较中的进退取舍,各自揭示出版画风格演进的一段重要史实。 此外,《千秋绝艳图》凸显了版画作为独立艺术品的价值;《西楼梦》《西园记》几卷,追摹文人画风,以意境胜,皆为明末曲本版画中的上乘之选。观化轩本《玉簪记》环翠堂本《西厢记》过去,学界对于浙江图书馆藏书中的古版画知之较少、重视不够,2017年,浙江美术馆举办“水印千年版画大展”之际,我对浙图所藏版画善本做了一次比较全面的梳理,发现可圈可点之书非在少数。如《盛明杂剧二集》纸墨具佳、版刻纤毫毕现,颇较国图藏本为初印。著名的陈老莲《张深之正北西厢秘本》插图,我见过国图、浙图、浙博几个藏本,此外还有若干影印件。国图本卷首“莺莺像”即有残损,不见刻工项南洲署名,“曲意图”第五幅也缺了一大块,张生夜梦所倚的桌案,是凭想象补画上去的,与真品很不相同;浙图本则太后印,有几图连版框都歪斜了。“菁华”所收浙江博物馆藏本,既为初印,保存亦佳,堪称白眉。张深之正本《西厢记》此外,私人藏家箧中的一些名品,也让我们耳目一新。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都藏有版画至为精美的起凤馆本《西厢记》,所遗憾者,卷首序文皆有残缺,国图本尤甚;上图本缺“莺莺像”,多幅版画人物之面容,更被无知孩童点划污损,殊为可惜。戊戌春日,得观东至周氏后人所藏,虽只有上半部,却保存完好,版画净雅,更可读到序言全部文字,文献价值无可替代。笔者曾经著录过上海图书馆藏容与堂本《红拂记》,上卷第一图左下有“姜体乾刻”的署名。可是“中华再造善本”复制了国家图书馆藏本,同一幅图上却没有这个款,引起了我的注意。承一位藏家将他所入藏的本子借我细勘,这部私人藏本品相极佳,当较初印,并有“姜体乾刻”,以其与国图本影像比对,基本可以判断后者为翻刻本,将刻工的名字刊落。容与堂本《红拂记》之后,我们又把眼光投向海外藏书,首选目标地便是日本。江户时代以降,大量附有版画的曲本东渡扶桑;至20世纪上半叶,形成第二个高潮,狩野直喜、久保天随、塩谷温、神田喜一郎、长泽规矩也等汉学家、藏书家,搜求曲本甚勤。许多存于东瀛的曲本,已成为海内外稀见的珍品。仅京都大学文学部一家所藏,就颇足观,世德堂本《玉簪记》、继志斋本《玉合记》、环翠堂本《狮吼记》、环翠堂本《琵琶记》、广庆堂本《折桂记》、德寿堂本《浣纱记》等孤本和善本,具在其中。此次通过高质量的图版,实现“回流”,海外遗珍,如在目前,或可令心赏者止渴、精研者无憾。版画史上有很多重要的版本,藏书家文献中曾有过记载,后来却不知去向,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源进入视野,我们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发现了它们的影踪,如圆旧镜,如逢故人,其间欣喜,非言语所能尽述。德寿堂本《浣纱记》起凤馆本《西厢记》选编这两部书,出发点很朴素:一是为版画史研究提供接近于真迹的图像,底本、扫描、纸张、印刷、装帧,每个环节都不敢疏忽;二是借机梳理我本人近二十年来的研习心得,对版画史上的一些关键问题重作思考,力争给出全新的解读。如果说,有什么超出版画史研究范畴的愿望,便是想窥见一点古人“书籍之为艺术”的堂奥,并使这种高妙的意趣,不因为时过境迁,而被人们所遗忘。记:您觉得接下来版画史研究的重点在哪里?董:我过去的研究,基本集中在明代版画,清代的题目涉及不多。今年借浙江美术馆“其耘陌上——《耕织图》艺术特展”完成了一个心愿——这是20年前范老师布置的作业,希望把《耕织图》的问题搞得更明白。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研究员翁连溪先生是国内研究《耕织图》最权威的专家,他给予我很多指点。我协助范老师带的研究生温怀瑾,论文也做了这个题目,参与展览筹备使她有机会对更多的《耕织图》版本做了梳理。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个展览,我们一下子又看到了很多以前没有见过的版本,发现了不少还没有来得及深入的领域,所以说“学无止境”。董捷教授在浙江美术馆“其耘陌上——《耕织图》艺术特展”上介绍展览作品情况 图源“浙江美术馆”康熙三十五年内府刻本耕织图填色本耕织图清陈枚绘本耕织图乾隆间蓝墨套印本我编的每一部书,都请范老师作序,他在序言中总会提出一些版画史研究的新问题。我感觉就像20年前第一次听他的讲座一样,先生留作业,然后带着我们一起去完成。除了一直在做的戏曲版画研究,我目下正准备和朋友、学生一起推进的题目,大致有这样两个:第一,我们过去多研究版画的版本、风格,背后的刻工、画师、刻书家,其实古代版画还是一个非常丰富的图像世界。中国艺术史,缺乏图像志的传统,但不代表中国古代没有图像知识的世界。像我们前面谈过的《环翠堂园景图》以及很多以园林为表现对象的版画,其实可以看成是明清造园艺术和文人园居生活的图像宝库。明朝人王圻编撰的《三才图会》,更是一部有待细细研读的图像百科全书。《萝轩变古笺谱》《十竹斋笺谱》,除去精美绝伦的饾版、拱花技艺,也应该花精力去解读其图像内容,通过这项工作,甚至可以勾勒出晚明一般文人的知识世界。第二,我们现在又有一个新的尝试,就是关注16-19世纪,也就是明清时代,中国的版画书籍,在全球文化中的位置。我们过去比较注意欧洲的版画,特别是宗教书籍中的版画,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可是,反过来,中国的版画书籍,流传到欧洲,欧洲人是怎么看,对于欧洲“中国风”(Chinoiserie)的流行起到了什么作用?这方面的研究不多。我请我在美院的同事洪潇亭老师考虑一下,做这样一个课题,她是曹意强教授的学生,一直从事欧洲艺术的研究,外语的根柢好,希望可以真正深入到欧洲文化的内部去思考这个问题,而不是站在中国的角度浮光掠影地远观。当然我也可以从版画史的角度辅助她做些工作。像前面谈到过的《耕织图》,就有欧洲人做的铜版画,范老师还收藏了一件很特别的石版套色《耕织图》,是19世纪荷兰艺术家的作品,这次浙江美术馆《其耘陌上》展览都展出了。要研究这样的作品,就既需要了解中国版画“原本”的背景,又能解读它在欧洲传播、接受、摹刻的历史。你可以说,这个问题,涉及到中西交通、多元文化等学术领域,但说到底还是离不开“书籍之为艺术”这个大题目。我觉得中国学者在现有条件下研究“世界艺术史”,这是一个务实的方向。欧洲铜版耕织图欧洲石版套印耕织图另外中国美术学院版画史的博士点也已经在筹备中。版画的博士点不少,但多是艺术创作实践类,真正属于版画史研究的似乎还没有,所以我们也很谨慎。目前的规划是请范老师牵头,并邀请翁连溪先生来共同指导。翁先生的专诣是清代宫廷版画,包括《耕织图》《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图》《平定西域战图》等等,他对于佛教、道教版画的研究,在国内也是首屈一指的。我则还是专注于戏曲、园林、笺谱等类别的版画。目前考虑中的博士点名称是“书籍艺术与版画史”,以范老师“书籍之为艺术”的观念作为核心。我很希望通过做这个博士点,可以跟着范老师和翁先生二位继续学习。虽然我已经工作十多年了,但始终还有一种在跟着先生读书的感觉,同时也想向他们学习如何做老师。记得范老师很多年前曾经说过,如今论道著作不少,论学著作太少,所差的不是理论,而是真正的学问。我学习、研究版画史虽然已经20年了,但目前完成的工作,与先生所言的“做学问”,尚有很大距离,能够自我要求的,惟有坚持“不赶时髦”的“执念”。我的能力很有限,可能一辈子也就只能集中做版画史这一件事,我觉得,人一辈子做一件好事不难,但一辈子做好一件事,挺难的。本文图片由董捷教授提供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泮水

从“民办教师““到“省委政研室副处长“,他5次改变命运

这是湖北省委政研室(省改革办)副处长余爱民结合自己的成长道路,写的一篇体会文章,他从小学民办教师干起,因为热爱文字一直笔耕不缀,累计发表新闻稿500多篇,多次获湖北新闻奖。到省里工作后,从事农村问题调查研究,撰写农村调查报告200多篇,获省级以上领导批示肯定就有100余篇,很多调查报告被批给省市县领导参阅,转化为农村政策。一路有你,苦一点我也愿意——我和文章那些事想想这半辈子,跟文章的关系还真是“扯不断理还乱”,从小读书学写文章,参加工作当老师常写文章,有段时间办报纸专写文章,现在“以文辅政”更离不开文章。几十年携手走过来,依靠文章做了些事情,依靠文章取得了一些成绩,依靠文章获得了不断的进步、得到了不少的快乐幸福。偷得浮生半日闲,理一理我和文章的那些事,借用张学友的一句歌词:一路有你,苦一点我也愿意!1一联一诗圆了我的大学梦我十四岁因家贫辍学,回乡种地,大队支书看我家人多劳少,也看我读书成绩好,照顾我到生产队(现在叫村民小组)教学点上当老师,一年500个工分,相当于一个“棒劳力”。记得教室是生产队的猪圈改装的,课桌是八块水泥板,两个年级、16个七八岁的学生,复式班,别看我小屁孩一个,又当校长又当老师,语文算术体育音乐一人全包,还兼着生产队的出纳,管几万元钱。我学习刻苦,教学扎实,学生考试成绩好,在小乡和大区里名声渐起,有县里来的局长科长也屈身到“猪圈小学”听课。两年后我被提拔到大队小学教书,教五年级毕业班,全区统考,每次第一。当时白螺区新来了一个文教组长叫曾强秦,听说有伯乐之名,有天他到我们学校检查工作,听了我的课,很喜欢我,要我陪他到邻近的杨林山小学去一趟,山上有座天妃圣母庙,相传是明代皇帝题匾赐封的,庙里有一些诗词对联,我们顺道进去参观,组长问我会不会作对联,我说试试看,我辍学后跟几个乡村老先生学过做诗做联,作个对联没问题,我们大队所有新婚对联都是我写,每年过年我都要为乡亲们写春联。组长要我以庙和山为题,我想了想作出两句:十五年庙宇重修,天妃圣母与民同乐;九万里河山一览,江汉平原唯我独尊。组长吃惊地看着我,好半天说不出话,又问我能不能作首诗呢,我说好的,再试看看,走了几步便拿出笔记本写下一首七言诗:一峰雄峙大江边,拍岸惊涛吞九天。龙匾千钧吐日月,凤檐万丈入云烟。凭栏仰读岳阳记,回首沉吟黄鹤篇。壁上挥毫问圣母,本人何日成诗仙。诗句写得有点狂,组长高兴得直点头,止不住地夸我有才。听说回去后在文教组会议上激动地说起他发现了一个人才。一个月后,曾组长举荐我破格参加荆州师专首届函授招考,所谓破格,报考条件必须是公办老师、中学老师、师范毕业,这三条我一条都不符合。我懵懵懂懂去参加考试,全区参考的有二十多人,都是中学公办教师,不少是教高中的,带队的领导笑我是“麻雀夹在雁群里飞”。考试结出来了,全区中文系数学系各录取一人,中文系那人是我(后来补录了一个叫王周全的中学语文老师)。我也是全县录取的四十多人中唯一的民办教师。曾组长因此经常自夸慧眼识才。我很高兴因这一联一诗圆了大学梦。2一首新诗引我走进行政在白螺中学当雇请教师的时侯,我向中国青年报投了一首长诗,题目叫《老师,我们应该去哪里》,反映毕业生疲惫不堪的学习和痛苦不堪的心态,长诗前有个序,介绍我为什么写这首诗,还落了一款:湖北省监利县白螺中学初三一班班主任余爱民。中国青年报全文全诗照登,占了很大版面,还加花边呢。那个影响大得不得了,全国各地好多大学生中专生高中生初中生还有解放军战士给我来信,信象雪片一样地飞来,说我写出了实情,道出了心声,说我是学生们的代言人,是最可敬最可爱的人。喔哟喂,一不小心成了孩子们心中的英雄。有个长沙的中学生,千里辽辽找到白螺中学,要请我“当面指点迷津”,那天我不在学校,校长接待了这个学生,校长跟他说:“你快回吧,余老师这会儿正在迷津之中呢”。校长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大事不好!听说上级教委的领导看了那诗很不高兴,说是影响了我们县素质教育声誉,学校正责令我写检查呢。检讨还没写完,校长提拔到白螺镇当党办主任,党办那时缺人写材料,尤其缺对外宣传的笔杆子。校长眼珠一转,余爱民不是能写诗登报吗?一句话就把我借调到党办当秘书了。我当时还依依不舍呢,因为我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喜欢站在三尺讲台上抑扬顿挫地朗诵。3一篇工作总结推我走上人民大会堂主席台我是89年初借调到白螺镇党办当秘书的,年底中央下了一个关于加强共青团工会妇联组织建设的文件,县里来人要我们镇配一个团委书记,党委书记王崇庆把脑袋一摸,就余爱民吧!团委书记在乡镇工作中算个“小菜一碟”,可我平生第一次当官,管一万多青年,肯定要“小题大做”。今天一个青年座谈,明天一个篮球比赛,后天一个检查评比,硬是把原本“冷水泼火冒青烟”的一桩事,搞得象“劈柴烧火只飘的”。90年底,我们镇团委被评为全县先进团组织,团县委要我写个经验总结,我试着想写一个“不一样的总结”,题目叫《卒子你大胆地往前拱》,分三部分:卒子胸有大目标——为党分忧,为青年解难,写团委的规划和思路。卒子职责就是拱——学猪八戒肯拱,学诸葛亮会拱,写团委的作法和成效;卒子最富有奉献精神——拱到底,不回头,写团委的干劲和精神。呈了一份团县委,顺带寄了一份给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报全文刊发,黑体大标题下一行落款也特别醒目:湖北省监利县白螺镇团委书记余爱民。这篇文章立即引起了团地委和团省委的关注,两级组织都到我那儿去考察、办点,我的工作乘势而上。第二年,我们镇团委获得地区五面红旗,后来又被评为全省十面红旗,我也被授予全省新长征突击手、全省优秀团干部称号,出席全省共青团“九大”,当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与省委书记关广富同坐洪山大礼堂主席台。这个崇高荣誉已让我美得像麻雀吃了酒糟飞——云里雾里搞不清方向了。哪晓得,好运气如同老鼠拖棒槌——大头还在后呢。1993年5月,我又出席全国共青团十三大,并且作为全国6万个乡镇团委书记的唯一代表,当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人生最难忘,93年5月3日,我一个农民的儿子,一个小小的乡镇团委书记,竟和江主席、胡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坐人民大会堂主席台,我还当了一天的大会执行主席,坐在首排,坐在奥运会飞碟冠军张山旁边。说出来掉底子,这之前我从来没到过北京。第一次上北京,北京给了我这么高的待遇,让我终身光彩和荣耀,使我终身骄傲和自豪,给我终身信心和力量!北京归来,组织上给我三大实实在在的关怀:转正了——拖了四年未解决的教师转行政问题一周就办妥了,并且是县委书记亲自督办;提升了——当了党委委员,党政办主任;调动了——借调到荆州团地委工作。同事们都羡慕我“名利双收”。我应该感谢伟大的时代和光荣的共青团组织,应该感谢各级团组织关怀培养和我的乡村同事们的共同努力,我是否也应该感谢我那篇《卒子你大胆地往前拱》的文章呢?4一组通讯督我“把文章的红旗插遍全中国”我在荆州团地委挂职两年,负责宣传部工作。我的写作爱好与工作需要形成了“有机结合”,我与文章进入“密月期”。那两年,荆州日报、荆州纵横等报刊给共青团开辟专栏,每周每月固定上稿,我是他们的特约撰稿人,也是湖北日报等报刊优秀通讯员,我参与荆州共青团组织力推的有影响的国家级典型总有七八个。还记得有个搬运工人徐永富,年轻时打架坐过牢,出来后发誓做好人,不知怎么碰到一个孤儿,一动心就收养着,后来又碰到一个,再收养,前街后村都知道了,把拾到的婴儿都往他那送,几年下来竟收养了20多个,一个大老爷们日夜里围着孩子转,自己的3个孩子没精力管,寄居在亲戚家中和学校里。我一连八九天天天下班骑车往他家跑,最后写成《蓝天下不让孤儿再流泪》,《知音》杂志发,《法制日报》发,国内和国外几十家媒体发,徐永富当年被中宣部评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先进个人。中央电视台投巨资为他拍了一个六集电视剧《好大一个家》,香港台湾好多慈善家亲自上门为他捐款。像这样的典型还多呢,还有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啦、全国十佳星火科技带头人啦、全国十佳青年科技工作者啦,这些典型都不是上面下达指标产生的,而是通过我们团组织的发掘宣传产生了巨大社会反响而后受到表彰的。除了宣传先进典型外,我也写些社会新闻特稿,所谓特稿,就是那些吸引眼球的大稿,当然团干部写文章肯定是弘扬社会正能量。记得那年荆州日报开办特刊,开张版的头版需要有一篇重头稿,百里挑一,把我的那篇《妯娌换夫》的稿子用上去了,发了一版转二版两个整版,文章写的是为了追求爱情两妯娌不顾闲言碎语勇敢地互换丈夫的真人真事。后来接着刊发《淤泥里举起喊冤的手》、《一个千万富翁的女设计师》、《大山里藏了个微型小学》、《狗日的孙山是汉奸——一个抗日英雄与他日本孙媳妇的故事》、《儿打天下老子坐——记监利散打武术馆长和他全国散打冠军儿子的故事》等几十个特稿。我那时有个目标叫“写满中国”。我在床头挂起一幅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找出各省市区著名报刊打上圆圈,每在这些报刊上发表一篇文章,便插上一面红纸剪的的小旗帜,我在地图上方写上一行大字:“把红旗插遍全中国”。5一组抗洪报道创造奇迹和辉煌平生写了一封最值钱的信,一字一万元,一篇一千万。那封信是求助信,题目叫《十万灾民呼唤救助》,刊发在我任总编辑的监利报上。写的是1998年的监利县,遭受特大洪灾,为确保武汉和江汉平原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监利主动扒开3个防守了两个月的民垸,几十万亩粮田被淹,两万栋房屋被毁,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饥寒交迫,希望多方扶持,共渡历史难关。全文1000字,用的是散文体,骈散结合,情真意切。求助信发出后,反响强烈。福建的海峡都市报全文转载,福洲全体的士司机拿着发有这封信的报纸开了一天义车,当天全部收入100多万,全部捐赠给了监利。一个月时间,打进救助信下面账号的资全达到1000万元。一字万金,绝对不是我写的文章怎么好,而是监利人民舍小家为大家的高风亮节感动天地,而是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和时代风尚映照日月。我的一篇千字文如同一滴水珠溶入了这个大海,得以共享辽阔和深邃,共享灿烂和辉煌。98抗洪,监利县牺牲了7个农民,我写了5个,编了一个。编的那个人物叫胡继成,上车湾镇的青年农民,带病上前线,奋斗十七个昼夜,最后倒大长江干堤上。通讯员写来了一个简短的消息,我发现这是抗洪前线牺牲的第一个农民典型,应予高度重视,便约了头版编辑万东方与通讯员一道深挖细找其事迹,很快形成通讯稿《生命的最后一搏》,监利报首发,中央和全国各大媒体一齐跟进,特别是中央电视台一次次隆重推出,使其迅速成为全国著名英雄。另一个人叫杨书祥,朱河镇余杨村团支部书记、民兵连长,在倾盆大雨中带领团员青年抢堵溃口,不幸被倒下来的电线击中,死时手握一柄铁锹。我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含着眼泪连夜完成长篇通讯《队长倒在团旗下》,监利报首发,之后中国青年报头版用一个整版编发,报眼配发评论员文章《青春方阵看头雁》。紧接着,我写杨书祥的妻子徐燕子《接过丈夫那面旗》,人民日报隆重推出,又配发评论员文章《永远飘扬的旗帜》。江总书记《在98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这场伟大斗争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英雄人物,高建成、吴良殊、胡继成等人就是他们的杰出代表。特别赞扬了李向群、杨书祥两家“儿子牺牲了,父亲冲上来;丈夫殉职了,妻子顶上去”的感人事迹。我很荣幸地编写中国抗洪英雄群体中的两位烈士,让他们成为新时代的光辉典范,连同伟大的抗洪精神一起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宝库里的一笔重要财富。这个特殊的荣誉和价值远不是一字万金可以比拟的。610篇农村问题研究送我进省城从报社老总转身调到县委办公室任“第八副主任”,兼县税改办主任、土地延包办主任,乡村化债办主任,新农村建设办主任。一句话,农村工作那摊子事我全打包了。头一个月下乡查农民负担,顺带查出农民另一个强烈要求:要地。负担减轻后,土地值钱了,包袱变成了财富,原来甩,现在抢,都有理,汴河镇农民为争地发生打架纠纷一百多起。因税改引发的矛盾,我这个税改办主任责无旁贷,我得管啊,经过广泛调查,我写成了第一篇调研报告《当前农村土地矛盾、成因及解决办法》,寄给省委办公厅。我是抱着试看看的心态,没想到一炮打响,俞正声书记作了重要批示,肯定“写得很好”,邓道坤副书记给了高度赞扬,批示“文章情况清楚、思路清晰,方法得当,发全省参阅。”整个县委大院都在惊讶我创造的奇迹,有赞扬的,有怀疑的,有说我瞎子撞钟的。我呢,又下乡了,我的第二个课题必须要做了——《税改后公益事业怎么办》,不办,群众要骂娘,办,没有钱,找群众收,违反税改纪律,怎么办?又是一个月调查,跑了全县105个村。鲜活的东西太多了,不忍心删去,就让他1.8万字吧,毛主席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就是1万7千多字呢!再寄上去。俞书记又作了“此文写得好”的批示;省委办公厅《决策参考》全文发表,发了34个页码;湖北日报分三期连载,还加了一个令人激动的长长的编者按。说我胸怀忧国爱民之情,说我走千家串万户打捞到一手鲜活的材料,说我远离八股,不事雕饰,捧出的是真正带有泥土芳香的精神食粮——县领导说这是把余爱民当作革命烈士在歌颂呢。别问收成,只管耕作,收了麦子播棉花,接着来呗。我给自已定了一个指标,一个月完成一个课题的调查。两年时间共写了25篇调查报告,呈俞正声书记10篇,都获得了批示肯定,9篇发全省市县领导参阅。2006年6月1日,我被破格调到省委政研室工作,有人悄悄地问我跟省里哪个领导熟,送了什么礼物,我说,我只跟省委书记熟,我送了10篇文章。7140篇调研报告获得中央和省领导批示肯定在省委政研室这个高高的平台上,我只有勤奋的份,因为要学历我没学历,要级别我没级别,但我有勤奋,勤奋是我的核心竞争力。所谓勤奋就是自讨苦吃。举个例吧,我们全室同志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利用双休时间到江西婺源考察了两天,本来是去放松的,我却找到一个要紧的问题,那就是借这个机会作一个江西与湖北新农村建设的比较分析,白天随团参观问情况,晚上打开电脑查资料,返程路上打开电脑整理,车回机关。我的考察报告《江西新农村建设的九点启示》也基本完成了,省委副书记杨松在上面批示“发《决策参考》”,副省长刘友凡还作了一个很激情的八字评语:“九点启示、十分可贵!”并指示把其中的思想吸收到全省新农村建设会议中去。调查研究是我的主要工作。我在省委政研室主要作四个方面的调查研究。一个是大战略调研,比如参与仙洪试验区、鄂州城乡一体化等所有农村发展战略调查。第二个是新模式调研,比如参与侯安杰模式、春晖模式、华丰模式、福娃模式等所有湖北农村改革创新重大模式调查。第三个是重大典型调研,一些农民兄弟经过我和农民日报驻湖北站长何红卫联合采访调查,更主要是各级组织着力培养,成为全国三农新闻人物,我们为之高兴,也有个别农民“出了名后出了事”,我们深感内疚和自责。第四个是重大问题调研,主要是普遍性、根本性或苗头性问题的调研呈报。我经历的三任省委书记都非常重视关心支持调查研究,给我的调查报告高度评价。俞正声同志给我22篇调查报告作过批示肯定,批得最多的一个词是“此文很好”和“反映了实际情况”。罗清泉同志批示肯定“余爱民同志对新农村建设几个问题的研究很有深度”。李鸿忠同志曾经在我参与执笔的一篇调研报告中批示要求“作教材使用、作指引用。”近年来我参加了省委组织的三轮“三万”活动,在农民家里住了330天,省委副书记张昌尔批示称赞“爱民同志爱农民,精神可贵!”我的调研工作已坚持了十年,共写了200篇调研报告,多数是独立完成的,少数是合作完成的,多数是自己选题,少数是领导安排,共获得中央和省领导批示140篇。这些报告很多被批转到全省县市参阅,或吸收为领导思想,或转化为领导决策,其中有的被批转到湖北日报连载,有的被批转到省委党校作辅导教材,有的被批转到档案馆作“永久史料保存”,有的还被县市区委作为党员干部必读书目、被农民群众收藏。所有这些,都是这个伟大时代的赋予和馈赠,反映了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心重视农村工作、关心重视农民问题、关心重视基层意见,关心重视调查研究。821篇文章体会在中办杂志《秘书工作》上发表爱你就要懂你,喜欢文章就要研究文章。1982年我在荆师学报上发表第一篇文章《孤鹜比落花飞得要高》,写的就是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与庾信诗句“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枊共春旗一色”对比赏析,研究的就是文章如何创新提高。当中学语文老师那些年,下功夫最多的是教学生如何写作文。读湖北电大的那两年,兼职电大教师,专门教写作,主讲《依山傍水写文章》。当报社总编七年,写消息几百篇,写通讯80余篇,写言论150篇,写散文、对联、诗几十篇(副);此外,完成如何写消息、通讯、言论、做新闻标题、搞新闻摄影等方面论文40余篇,新闻与论文获湖北新闻奖、县市报新闻奖30余次。后来我编著《县报总编》上中下三卷,人民日报前社长邵华泽先生亲自题写书名,并打电话关心我后来的工作安排情况。近十年我主要研究调研报告的写作,也不断地创新调研报告写作,共有28篇调研报告获得湖北省委优秀调研报告奖和省部级奖励,其中获一等奖12篇。我在实践中体会,调研报告的写作在遵守规范体式的基础上是可以进行创新探索并大有可为的。我的最初探索是引通讯写法入调研报告,第一是把通讯里面生动活泼的事例包括传神点睛的细节描写手法引过来,第二是把通讯里面的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引过来,第三是把通讯的灵活多样的结构引过来,三引之下,调研文章就变得活泼而不呆板了,变得生动而可读了。接下来的探索是四面改造调研报告,首先是打破调研报告的单一体裁,其次是改变三段式结构,第三是大量使用群众语言,第四是让报告标题生动起来。后来的探索是全方位创新,即从主题、观点、结构、体裁、语言、标题、开篇、结尾、过渡等多方面创新,开创调研文章新气象。我从调研文章出发,全面系统探索机关公文的写作。提出工作总结的写作要“总揽情况、结晶思想、创新写作”的理念;提出领导讲话的写作要“充分研究人、深刻研究事、创新写好文”的理念;提出怎么写会议简报的五种方法;提出机关文章应遵循“八有一无”标准,即文当有识(见识)、有理(道理)、有趣(情趣)、有势(气势)、有物(事例)、有情(感情)、有文(文采)、有句(妙句)、敢于无视文章套路;提出文章“有一价值观”,即提出一个新问题,亮出一个新观点,讲出一个新道理,引用一个新事例,写出一个新句子,只要有一新,便有价值;提出“文无定法我是法、贵在创新贵在变”的观点;提出机关一般文章、领导文章、秘书文章的“三个三”的特征;提出文章是“经国之大业、领导之基业、机关干部之主业”的地位;提出机关写文章应实现“从参谋到助手、从文秘到文胆、从智囊到智库、从出主意到策源地、从专家到政治家”五种境界的升华,等等等等。中央办公厅《秘书工作》杂志知我助我,一连刊发我的调研报告写作体会和机关公文写作研究文章21篇,我编著了农村调研文集和调查研究理论与实践探索文集八本,还主编了两部诗集,应邀在省直部门、高校和全国部分省市作农村工作、群众工作、调查研究、机关公文写作等专题讲座,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农民日报等都有专题报道。抚今追昔,感慨良多。我的文章经历完全融入了伟大的改革开放新时代,或可说,我用文章参与和记录了一个盛世,这是我的人生荣幸,也是我的文章价值。这些年文章让我快乐又痛苦,让我甜密又苦涩,让我充实又空虚,让我富有又贫穷,让我有为又无为,让我自豪又自卑。我对文章一往情深,文章与我情投意合。我的这种恋文情结,可用两个词:视文如妻,爱文如子。这是前生的孽债,也是今世的情缘。这么多年,文章既是我工作的一只手,又是我生活中的一个伴;既是我拥抱世界的会客厅,又是我品茗孤独的后花园;既是我树立尊严的一座椅,又是我升华灵魂的一尊佛;既是我投入最大的一项工程,又是我收获最多的一块土地。我可能有时侯也戏弄文章,抱怨文章,但,我会终身敬重文章,感谢文章。一路有你,苦一点累一点痛一点我都愿意,我会陪你走到底。延伸阅读 :余爱民的这篇体会,穷尽了给领导起草文稿的所有要旨 充分研究人 深入研究事起草领导讲话稿的一些体会(上)写领导讲话稿要弄清三个问题,给谁写、写什么、怎样写。所以要做到“三研究”,研究人、研究事、研究文。这里,谈点自己的体会。一准确把握领导意图邓小平同志指出:“拿笔杆是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这深刻揭示了文稿在领导工作中的重要性。起草领导讲话稿是秘书人员服务决策和辅助工作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自身政治素质、理论水品、思维能力和写作功夫的重要途径。让领导满意是起草领导讲话稿的首要标准。只有领导点头了,才算是“大功告成”。想让领导认可,就一定得研究领导。可以说,准确把握领导意图是写好领导讲话稿的关键环节。(一)跟领导。把握领导意图最好能跟随领导。跟会议。领导的思想系统地“晒”在会议报告中,所以我们传达上级会议精神时,总是说主要精神在主要领导的讲话里。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领导的思想还往往流露在脱稿讲的那些话里。跟调研。领导的闪光思想很多“露”在调研考察中。一如水遇石而激起浪花,领导思想与基层实际一“碰撞”,常有“金光闪烁”。跟接访。领导出访接访,常有新的思想“进进出出”。包括餐桌上、茶几上、处处留心必有所获。需要强调的是,跟着领导跑,不能“甩手甩脚跑”。不管领导安排没安排,要求没要求,相机、录音笔、笔记本都是应该带的,只要没有特殊交代,领导“开讲”就“开录”,回来后整理成文,特别是对领导脱稿发挥的内容,要进行“再消化”,日积月累,长期坚持,对把握领导意图很有帮助。同时,跟领导的过程中,精彩的观点要记,典型的事例要记,重要的人名地名事名要记。这是跟领导的责任。(二)找领导。很多写领导讲话稿的秘书尤其是一般秘书不可能总是跟着领导跑,接受的是来自领导们二传甚至三传四传过来的指示。这种情况下必须自觉主动地“找领导”。找动态新闻。领导“讲”到哪里,秘书就“追”到那里。电视新闻、报纸新闻、网络新闻,特别是领导下基层的当地媒体新闻,一定要看。找会议资料。自己不能参会,就让会务组的同志留套会议资料,会后仔细学习。找讲话文件。重要讲话肯定会发文件或者发“通报”,有的还会在网上发布,这些必须找来学习。特别是遇到新领导上任,要想熟悉人,必先熟悉文,应该主动寻找领导原来任职时的讲话材料学习研究。平时注重积累,建一个资料库,把所服务领导的资料都放进去;建一个思想库,把领导的思想整理后放进去;建一个思考库,把自己学习领导讲话的心得体会连同对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思考都放进去。(三)帮领导。秘书工作者的参谋助手作用很大程度体现在帮领导上。帮领导准备思想。有位老政研人教导我,“要把最好的粮食卖给国家,要把最好的思想贡献给领导”。准备的不一定有用,但多少给领导以参考、以启发。帮领导发掘思想。领导要讲话了,稿子怎么写是给办公室的一道题。这种情况下,要积极主动地请示领导,求得更多、更明确的指示,然后按照领导指引的“大方向”前进,向领导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发掘。如果能和领导坐下来商量研究最好,当面接受领导意见,大胆提出自己想法,互相交换、互相启迪、互相促进,一起深化思想、细化内容、具体化提纲。帮领导扩展思想。领导有指示或者批示,其思想可能来自一个点、一件事、一个方面或者一个阶段,这种思想需要秘书进一步做好点和点的链接、事和事的整合,需要方方面面通盘考虑、短期中期甚至长远谋划。帮领导完善思想。把模糊的弄得更清晰,把零碎的弄得更完整,把片面的弄得更全面,把断层的弄得更系统。(四)“当”领导。我们常说一句话“关起门来当领导”,又说“平常学领导,写前问领导,写时当领导”。写领导讲话必须把自己摆在领导位置上,千万不能把自己当秘书。给谁写就是谁,如同演戏,演主席就是主席。我理解,一把手讲话应有“五度”:宏观把握有高度;全局谋划有广度;长远考虑有跨度;理解升华有深度;措施得力有强度。二深入研究相关问题讲什么事就要研究什么事,但也不能仅仅“就事论事”,而应以所讲事情为中心,全方位、立体式研究,在此基础上,再回到事情本身上来,以更好的解决问题、推动发展。(一)看上头。上情要看准。主要看什么?看党代会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从这些报告中找到大方向、大原则、大目标、大举措、大政策。看领导同志最新的讲话精神。要通过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和地方晚间新闻、人民日报和地方党报,密切关注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的行踪及相关讲话,重点关注他们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看相关会议的文件材料。在不违反保密纪律的前提下,与自己研究工作相对应、相联系的上级会议材料都要尽可能搞到手,认真学习,深入分析,切实把握其重点、特点和亮点,把握其原则、举措和要求。看专家学者的理论阐述。写什么就看什么,很多现实的大问题,早就是专家学者的大课题,所谓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专家”立上头。有针对性的看点理论著作,会增加讲稿的“高度”和“深度”,增加决策的“科学”和“理性”。(二)摸下头。下情要摸清。走路只朝天上看是要摔跟斗的,必须看着地面走。下情何处来?从调查研究中来。正如一位领导同志所说,“准备会议,准备文件,都应把功夫用在调研上,这是很值得吸取的一条重要经验”。围绕写好领导讲话稿开展调查研究,以调查研究为基础写好领导讲话,是我们以文辅政的必然要求。从平常资料中来。基层刊物、基层简报、基层文件、基层领导讲话、群众来信都要看,并且要分类留存,最好还作些笔记。从经常联系中来。有意识地结交一些基层的朋友,多和主职干部交朋友,多交一些有思想、讲真话的朋友,要写讲话了,提几个问题群发给大家,让基层的“源头活水”欢快的流淌进来。从专题座谈会上来。可召开专题座谈会,请基层的同志提前做好准备,有个书面材料更好,会让请大家畅所欲言,放开讲,实事求是的讲,既讲成绩,也说问题,还提意见建议。如果不方便召开这样的会议,可以只让下面报材料上来,把要说的都写进去。专题座谈会也可以开成专家座谈会,请市县内外或者省内外甚至国内外的专家们来聚一聚、碰一碰,听听他们的建议和意见,这对搞好工作、写好讲话都是极有帮助的。(三)观外头。外情要了解。俗话说,不看不比,沾沾自喜,一看一比,相差万里。写领导讲话稿,要有比较意识,要习惯“观外头”。怎么个观法?学习考察。开门写讲话,不仅要开门走下去,还要开门走出去。委托调查。不能事事去考察,可以委托调查。请外地同行就地搞调查,请基层干部外出搞调查,还可以请专门调查机构帮助搞调查,把要求说清楚,“借鸡下蛋”,一样“为我所吃”、“饱我口服”。调阅材料。这是一种很便捷的向外学习方法。想要了解什么,直接找人家要什么。媒体查找。这是一种最常见的向外学习的途径。报刊、网络多种平台提供我们阅读学习,尤其是网络,手指轻轻一点,世界尽现眼前。农村有句话:“出门多低头,进门有柴烧”,平常多剪些粘些,分类收些储些,写的时候再查些搜些,大概可以满足一些写稿需求。(四)找前头。历史的情况要熟悉。毛泽东同志曾说:“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么,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他提出“要做系统的由历史到现状的调查研究”。找前头,就是要系统地、发展地、变化地看问题,搞清问题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寻找其中的经验教训,挖掘里面的本质规律。查档案材料、看历史文章、访问老同志都是找前头的方法和途径,比这更重要的是学会分析历史,解剖过程,得出指导当前工作的有用结论。(五)想后头。要从长远考虑问题。我们写领导讲话既要用显微镜解剖问题,绝对不能患近视病。有时候要跳出问题想一想,从对方的角度想一想,从多个方面想一想,像下棋一样,走一步,看几步,不要随意落子。要顺着领导的目光方向,寻找领导的兴趣热点,思考领导未来讲话中的重大事情,尤其是事关区域发展的战略构想、涉及老百姓根本利益的民生问题、影响社会稳定的政策措施,从长远的角度,自觉地向干部群众请教,主动地向专家学者咨询,广泛地吸引各方面意见,以便写作前、写作中“有理有据”地跟领导汇报和讨论。(六)把握好度。度的把握是研究问题的应有之义。把握好对重大事情和敏感事情的态度。需要集体研究决定的事情不要匆忙表态,暂时没有整明白的事情不要急于亮牌,正在快速发展变化的事情不要轻下结论。同时,又要有担当、有魄力、有胆识,不能在必要时不敢拿出鲜明态度,更不能关键时候缩手缩脚。把握好对形势与任务的分析。从整体大局上、从战略高度上、从发展方向上认清情势和态势,看到优势和强势,了解弱势和劣势,看到机遇,也看到挑战。不可高估形势,让人盲目乐观;也不可低估形势,让人看不到希望。把握好对前任工作和过去成绩问题的评价。这是每位新上任领导都必须正确面对的课题,包括对自己所做的工作也有一个客观准确评价问题。一概否定不会有,一味唱赞歌也不好,恰当地评价、理性地扬弃是我们应取的态度,“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关键还是要把握好一个度。把握好讲理讲情与表扬批评的分寸。领导讲话要有理论性、思想性,要高屋建瓴,但也要有感情、有激情,切忌虚情和矫情。涉及对人和事的表扬与批评,要注意准确把握分寸,不可过重或过轻。大的会议上一般不对具体的人和事作表扬批评,一般表扬只点到集体,批评,只点到现象,特别优秀和特别严重的可点到个人。大会的表扬批评要把握分寸,要注意平衡,要掌控效果。(七)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勤奋是立足之本,研究是优秀之源,善于思考和研究的人往往容易脱颖而出。我认为,研究工作有四大主体----讲话的领导,基层干部群众,专家学者,还有写作者自己。应遵循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反对本本主义;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反对“主观的抽象分析”;坚持走群众路线,反对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反对孤立地僵化地看问题。研究工作可以采用“三四五研究法”----在对讲话材料的研究上,去伪存真选有用的材料,去粗取精选典型的材料,去同求异选特色材料;在对讲话思想的研究上,由前到后系统地看,由内到外比较地看,由点到面全面地看,由表到里本质地看;在对讲话措施的研究上,说自己的话有思想性,解决现实问题有针对性,代表前进方向有科学性,指导全局有普适性,“跳起来摘桃子”有可行性。让领导满意 让听众满意起草领导讲话稿的一些体会(下)衡量领导讲话稿写得好不好应有三项标准,一是领导满意度,二是听众认同感,三是实际操作性。三项都做好确实不易,要下大功夫,关键是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规律、提升水平,力争做到让领导满意,让听众满意。一确定主题主题如旗。写讲话首先要确定主题,主题是讲话的灵魂。正确、鲜明是对主题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要求。第一,旗帜是前进方向,必须要正确。方向正确,则走向胜利,方向错误,则走向失败。何谓主题正确?从大处说应该有“五个符合”:符合党的基本路线,符合中央的大政方针,符合法律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怎样做到主题正确?我认为至少有“四个一致”:与中央保持一致,与上级保持一致,与班子保持一致,与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保持一致。第二,旗帜是本质特色,一定要鲜明。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国旗都“各有特色”,这个特色就是区别于其他旗帜的本质特征。讲话稿亦如此,虽然“年年岁岁讲相似”,但是“岁岁年年话不同”,虽然“上上下下都在讲”,但是“上上下下话不同”。话不同首先是主题不同。比如XX省第九次党代会的主题是,把XX建设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这个主题就具有鲜明的特色。主题鲜明主要建立在对问题本身的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上,其次建立在对问题“上下左右”全方位的调查了解和比较分析上。二谋篇布局写领导讲话稿需要宏观谋篇、战略布局。必须先拟出提纲,而不能随感而发、随意而写,更不能信马由缰、写到哪里是哪里。因为领导讲话常常是代表一个班子、一个集体,讲话提纲须送领导审阅同意,重要讲话的提纲还要经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领导讲话提纲怎么写?首先做到“三讲”。围绕上级精神讲。传达不能走样,贯彻不能变形,很多重要的、核心的精神要原原本本传达。结合工作实际讲。传达贯彻是过程,落实是目的,落实不能“空对空”,而要“空对地”,也就是把上级精神和本地实际结合起来。紧扣解决问题讲。不解决问题的会议不需开,不解决问题的讲话不必讲。写讲话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解决问题、促进工作、推动发展。其次做到“四要”。一要大处明晰。整个讲话讲哪几点、回答哪几个问题要十分明确。比如有的领导讲话稿第一点讲为什么,第二点讲是什么,第三点讲怎么做。总的要求是,层次必须分明,不能模糊甚至前后打架,逻辑必须严密,不能脱节甚至混乱。二要重点突出。少数讲话需要面面俱到,更多的讲话需要重点突出。三要观点鲜明。讲话是观点的集合,观点是思想的结晶。一篇讲话,主题是最大观点,还需要有众多的分观点、小观点来支撑主题,主题如“明月当空”,观点是“众星捧月”。这些观点可以通过分级标题来体现,也可以随处“闪烁”在讲话中。观点从哪来?从实践中发现,从思想上发掘,领导那儿可得到,基层干群中可得到,专家学者中可得到,个人学习研究中可得到。四要体例统一。通常的做法是,列提纲就应“提前控制”每个部分的篇幅,以求得总体结构的基本匀称。层次基本相同,一级标题下面可列二级、三级标题,根据需要去列,但最好基本相同。同一级标题最好用一样的句式和结构,差不多的字数和语气。因为整齐的标题形式,除了表情达意的明晰外,还特别易于传达贯彻、便于干部群众掌握。三收集材料无论写讲话还是写文章都要用到材料,如果说观点是文稿的筋骨,那么材料就是文稿的血肉。我体会,材料如粮。一要有“丰收粮”,吃得饱。俗话说,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写领导讲话要“广积粮”。只有材料收得丰富,讲话才能写得顺溜。二要有“优质粮”,吃得好。从“丰收粮”到“优质粮”,有一个选择材料的过程,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选取典型材料。兵不在多而在精,材料不在多而在典型。三要有“特色粮”,吃得够味。讲话要有特点,选材需要有特色。比如湖北省委主要领导同志在全省林业改革发展会上讲到湖北林业的地位,用了这样一些“特色材料”:湖北素有“华中绿肺”之称,要从建设中部绿色屏障的高度认识湖北林业的重要地位;湖北是“千湖之省”,要从保护湿地、调节气候的高度来认识湖北林业的重要地位;湖北有地球上北纬31度唯一的一片原始森林神农架,要从保护地球生物种群的高度认识湖北林业的重要地位。这样的材料唯湖北独有,这样的意义唯湖北能讲,也才更有指导意义和实际作用。四量身定做俗话说量体裁衣,写讲话稿跟做衣服一样,也要“量身定做”。(一)要与领导职务相适应。什么职务讲什么话,决不能写了一个讲话稿,这个领导有特殊情况不能去讲,另一个领导可以直接拿去讲。如果一个会议几个领导都要讲,一般主要领导从宏观和战略上讲,从形势和任务上讲,从提高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把握方向原则、加强组织领导上讲,可以讲得相对“虚”一些;分管领导从总结成绩与经验上讲,从工作部署与措施保障上讲,应该讲得相对“实”一些;部门领导讲得更微观、更具体、更有操作性,适宜讲得相对“硬”一些。比方说,在一次以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为主题的组织工作会议上,组织部长讲话,对近期任务、培养途径、选拔标准作全面具体的部署,副书记讲话,重点指出培养选拔干部的重要意义、工作目标和对各级党组织的明确要求;书记讲话,要求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做好培养选拔工作,在全社会形成做好此项工作的浓厚氛围。三篇讲话围绕会议主题,合理分工,各有侧重,相得益彰,形成整体。(二)要与领导个性相适应。曾经服务过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的安德列施托希说:“给总统写发言稿时,要考虑到他的性格、特点和举止。”领导各有风格。有的喜欢讲得更实在一点,有的喜欢讲得更理论一点,有的喜欢讲得干脆一点;有的习惯引用马列著作,有的喜欢讲些古代掌故,有的注重数据和推理。如果起草讲话者对这些特点接不上头、跟不上趟,就无法写出令领导满意的讲话稿。(三)要与听众对象相适应。毛泽东同志说:“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写文章做演说倒可以不看读者不看听众吗?”讲话是一定要看对象的。向上级领导汇报,适宜谦虚一点、低调一点;对下级作报告,应该体现权威性、指导性;跟农民群众讲话,适当用些方言土语;跟专家学者讲话,最好具备理论性、思想性;跟文艺工作者谈话,不妨加点激情和文采。要与会议规模相适应。小范围的座谈会,语气应该更亲切一些;党代会、人代会这样规模较大的会,语言应该更规范一些。要与讲话场合相适应。如果是祝贺词、欢迎词、答谢词、慰问词,就应热烈奔放、轻松明快一些;如果是研讨会、纪念会,就应庄重、严谨一些;如果是动员会、庆功会、表彰会,就应富于激情、富有鼓动性和感染力。要与讲话顺序相适应。在前面讲与在后面讲是不一样的,点名发言与自由发言又是不一样的。起草讲话应充分考虑这些事情,以达到讲话效果最佳化。要与讲话时间相连应。限时讲话,只能短,不能长。一个小时的讲话,准备50分钟就够了,留点时间让领导去发挥,或者留点时间给主持人和听众,切不可写得太长而致讲得超时。五锤炼语言写领导讲话稿,有很多的语言要求,重要的是把握三点:一是不能错。观点不能错。必须要讲正确的话,这是起草领导讲话稿的第一要求。领导讲话具有权威性、指导性,下级要学习领会,要传达贯彻,上错一点,下错一片,上错一尺,下错百里。尤其在网络时代,一句讲错,天下皆知;寅时讲错,卯时便知。政策不能错。领导讲话经常需要引用、宣传、解释相关政策,领导讲话本身就有政策效应,所谓“言出法随”,因而必须字斟句酌,表意精准,有根有据。概念不能错。特别是有些体现中央精神的重要概念更是绝对不能错。事例不能错。事例要真实可信,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何果,不一定要写上去.但要查得一清二楚,万不可道听途说。数据不能错。领导讲话中的数据不可有水分,更不能弄虚作假,否则会让领导的权威和公信力大打折扣。引文不能错。引用经典著作、名人名言等,不可“随意、大意、任意”,需要“严肃、严谨、严格”。不可“拍脑壳”引用,以为“好像”是这么讲的,“好像”在哪儿听过。二是不能过。如同宋玉描写的美人“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要弄清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哪些深讲哪些浅讲,哪些可以放开讲,哪些点到为止。要注意拿捏好分寸,把握好度,使其恰到好处。三是让人愿听。讲话稿是要让人听的。不管领导讲得怎样,肯定有人听。因为你是领导他是部下,他不能不听;因为你布置工作他回去落实,他不可不听;还因为他的帽子你管着,他不敢不听。有的领导对于开会打瞌睡的干部给以现场处罚。我看一并要处罚的人是不是还有讲话的领导,包括写稿的秘书呢?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一句话,“强迫受训,比坐牢还厉害”。想要人愿听,就要在思想深刻性、事例鲜活性,语言生动性等多方面下功夫。鲜活的事例让人愿听。毛泽东同志指出:“有什么办法使人听了不致忘记?讲存在的问题,要举事例”,“文字方面不是要反对标语口号吗?就是要有具体形象,有人物。没有具体形象,作品就没有生命。”身边的、最近的、鲜活的、适量的事例是能够让讲话生动起来的。有些同志写讲话稿,一味追求语言的精练干净,很少写事例,为什么不能把精彩的观点和鲜活的事例结合起来写呢?生动的语言让人愿听。要学会运用比喻、借代、排比、对仗、拟人、拟物,夸张、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和议论、抒情、描写、说明等表现手法。要学会运用领导语言、学者语言、诗词语言、网络语言、群众语言等。前段时间网络热捧大学校长“根叔”的演讲——十几分钟讲话赢得数十次掌声,很大程度上在于他把网络热词类似“打酱油”、“蜗居”、“蚁族”、“被就业”等用上了,这些新潮语言当然引起当代大学生广泛共鸣。六精细打磨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中批评“文章写好之后,也不多看几遍,像洗脸之后再照照镜子一样,就马马虎虎地发表出去”的现象,说这叫“不负责任,到处害人”。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所谓精雕细刻写文章,功夫多在修改打磨上。(一)要做到“三堂会审”:先从内容上审视,看思想上有没有问题,主题是否鲜明,观点是否正确;再从形式上推敲,看层次是否清晰明了,看结构是否合乎逻辑,看各级标题间的联系,看主题、观点、材料的关系,看段落和层次的连接,看开头与结尾的呼应;最后从语言上斟酌,看语言生动与否、句子通畅与否、词语准确与否、文字与标点正确与否。(二)要做到“三步走”:第一步认真看,第二步大声念,第三步模拟讲。(三)要做到“三校”:眼校(看),口校(读),指校(用手指点着查)。(四)要做到“三把关”:先是自己把关,然后请同事把关,最后交分管领导把关。来源 | 帅帅职场屋、豆丁网、公文圈阅

包剪碴

首届“‘一带一路’大湾区教育高峰论坛”举行 探讨当今教育的责任与挑战

6月6日,首届“一带一路大湾区教育高峰论坛”在香港举行。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刘志敏):6月6日,首届“‘一带一路’大湾区教育高峰论坛”在香港举行。本次论坛由益利乐生教育基金暨汉鼎书院主办,与会嘉宾围绕“当今教育的责任与挑战”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以及粤港澳大湾区教育的合作与发展。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教科部部长蒋建湘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中国的教育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没有中国的教育就没有中国今天的发展。与此同时,中国的教育也为全球发展做出了贡献。益利乐生教育基金主席兼汉鼎书院校监徐莉代表主办方在致词时说,“一带一路”的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是国家的重大战略,教育在其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没有良好的教育,就没有优质的发展。推动教育的合作与发展,让更多的学校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本次论坛期间,汉鼎书院、澳门教业中学、广东碧桂园学校、香港明爱屯门马登基金中学、中国涉外教育集团、英国素质教育发展认证中心(ASDAN)、香港优才及专才协会、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经济学院、墨门大学等学校及教育机构代表,联合签署了《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教育发展意向书》,共同倡议创新区域教育合作的形式和内容,推进教育资源的开发、共享和利用,开展跨区域多层次的校际交流,建设服务大湾区发展的示范性学校。《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教育发展意向书》提出,为加快信息网络时代的教育变革,跟上人工智能革命的步伐,要把最领先的教育模式,引入到大湾区教育中。尤其是融合5G通信、大数据、云时代等新技术,建设大湾区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本次论坛还设置了两场嘉宾对谈环节,分析探讨了教育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漂疽疥臃

让学生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悟情明理”

本文转自【求是网】;【编者按】: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题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的重要讲话,讲话发表在2020年9月1日出版的第17期《求是》杂志。一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对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学而时习工作室特邀请一线思政课教师谈谈对办好新时代思政课的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讲好新时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实质就是指不仅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培养人,更要强化实践教学、深化实践育人,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创新是新时代的灵魂,把“点名课”变成“网红课”,教育的观念、教学的方式都要与时俱进。要解决思政课抬头率的问题,就必须要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所学所用,要从青年的视角看中国、看世界,与学生既有现实“面对面”,也有网络“键对键”。实践教学的理念是学校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渠道,让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年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奉献社会、增长才干,锤炼品格,是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育人体系,对于当代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增强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陶铸奋斗精神、逐步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探索实践教学创新模式,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对于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养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内容上,应选择理论教学的重难点及学生思想的困惑点,结合“点”提炼“问题”,再通过“问题导入”,化长篇大论为小口切入,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促进学生深入理解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并进一步转化为情感认同、政治信仰、行动自觉。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面对思维多元的95后、00后大学生,思政课不能仅限于在学校里和课堂上讲,更要推动学生深入社会大课堂。“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大多受过良好教育,个人前景光明,为什么他们走上了为劳苦大众代言的艰辛革命道路?”课堂上布置的思考题,在实践教学中来回答。“我们来到这里,就是为了寻找历史与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永远跟党走的奥秘。”在天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觉悟社旧址,我以“认清历史选择,坚定理想信念”为主题开展实践教学,几十名学生带着疑问寻找答案,从同学们犀利又不乏深度的提问中能看出大家的思考。图为天津师范大学学生在天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上思政教学实践课。马超/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模式,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工作,需要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思政课实践教学应探索建立协同育人制度,调动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等育人主体的积极性,探索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思政课教师与专职辅导员紧密结合,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合力作用的实践教学新模式,提升思政课实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当前,实践育人理念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同,许多高校都把深化实践教学作为人才培养改革新的发力点和突破点。近年来,马院的思政课教师打破了第一课堂的“条条框框”,把“最难讲”变成“最精彩”,而辅导员则打造“随时随地”的第二课堂,把“纸上谈”变成“实践行”,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合力解决学生思想困惑。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切实感受到了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优势和益处,对思政课的整体评价有了明显提升。实践教学把教科书与新时代中国这本大书有效结合在一起,以广袤中华大地为成长成才的最好教材,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思政课实践教学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把小我融入大我,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共绘同心圆,奋进新时代。(作者系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两代情

包头一中再有13名教师获得这些荣誉!打造优质师资队伍!

喜讯内蒙古包头市第一中学热烈祝贺王强老师被评为自治区优秀班主任!王 强王强老师现任高一年级创新拔尖班班主任,年级组长。从事教学工作22年来,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信任,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肯定。王强老师在包头一中就职以来,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校级先进班集体”,四次被评为“市级先进班集体”;个人荣获旗县级优秀班主任、旗县级建功立业先进个人、包头市优秀教师、包头市教学能手、包头市学科带头人、内蒙古生物奥赛优秀教练等荣誉称号,两次被评为市级优秀班主任, “包头名师工作坊”成员,所教学生成绩优异,其中多人分别被清华、北大、香港高校录取,1人被英国剑桥录取;所辅导学生在全国生物奥赛中6人获内蒙一等奖,并有2人代表内蒙参加全国生物奥赛。王老师曾在包头市第三届“班主任技能大赛”中赢得一等奖,在2017年第十五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NOC决赛)“班主任信息化技能评优赛”中获全国一等奖;曾参加华北区教学设计获国家级一等奖;所参与课题获省级优秀课题奖;主持的包头市级课题《网络资源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途径与实践》于2020年6月结题。王老师至今已带出10届毕业生,历年均被评为 “学生最喜欢的教师”。“教书育人是自己的职责,爱岗敬业是自己的本分。”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不懈地努力,全心全意工作的态度,使他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得到了全体学生以及老师的好评。“以事业为重,用心灵育人”是王强老师从事教学工作的真实写照。喜 讯热烈祝贺我校12名教师被评为2020年包头市教学能手贾 侦贾 侦:北师大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2006年参加工作,包头一中高三年级语文教师,班主任,年级教学组长。包头市教坛新秀,包头市级优秀教师,包头市优秀班主任,包头市首届卓越教师培养对象,包头市语文学科带头人;获包头市、自治区、全国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在教学一线任语文教师14年,连续带班14年。在近五个轮次的教学循环中凭借勤奋扎实、务实钻研的工作作风,培养出6名清华、北大学子,数以百计的国家“双一流”大学学生,为学校的发展贡献了力量,为祖国培育了大量人才。教育格言:挥蹄勇做千里马,俯首甘为孺子牛。王东宇王东宇:2005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同年入职包头一中,现担任高三年级数学教师、年级管理组长,高三(1)班班主任。包头市青年岗位能手,包头市教坛新秀,包头市优秀教师,包头市优秀班主任,2014年所带班级被评为自治区级先进班集体;获包头市青功赛一等奖,2017年被聘为包头市普通高中培养创新拔尖人才指导教师。在教学一线任数学教师16年,连续带班16年,担任9年年级组长,已经送走了6届毕业生,培养出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等数以百计的优秀学生。发表论文3篇,参与课题3个。教育格言:用微笑迎接微笑,用心灵碰撞心灵,用激情点燃激情。崔萌萌崔萌萌:中学英语高级教师,英语专业八级。2003年毕业至今在包头一中承担一线英语教学工作。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优秀指导教师,中国日报社“21世纪杯”全国中学生英语演讲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曾获全国中学生英语读写能力提升大赛指导教师一等奖、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内蒙古自治区教案设计大赛高中组一等奖;多次被评为包头市教育局直属单位先进个人、包头一中先进教职工、包头一中优秀班主任;所带班级被评为包头市先进班集体;2018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教研室的“同频互动”活动,为自治区英语教师进行新课标培训讲座。教育格言:静心做老师,尽心教学生。澈力木格澈力木格: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教育硕士,2012年参加工作,包头一中高三年级英语教师。教育格言:Study to be masters, conct to be role models.(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王少鹏王少鹏:包头一中物理教研组长,高三物理备课组长。获包头市青功赛一等奖,包头市实验说课二等奖,包头教育局直属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获内蒙古青年教师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部级优课,作为主承担人正在承担包头市级课题一项,教育部国家级课题一项,发表ISSN和CN核心期刊论文一篇,该论文同时获得内蒙古物理学会论文大赛二等奖。包头一中校园科普号“大科学小科普”创办者,并组织其他学科教师进行科普文章撰写,担任包头一中校园科协秘书长。在校教研室领导下,组织全学科开展寒、暑假研究性学习课题开发、整理、评价工作,积极探索前沿教育理念,践行为国育才教育使命。教育格言:每个孩子都应该保有好奇心和探索欲,因为世界很大,岁月很长。李瑞芬李瑞芬:包头一中政治教研组组长,2005年参加工作,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本科期间获得法学学士和英语教育学双学位。获得全国教育教学大赛二等奖,包头市优质课一等奖,包头市青功赛一等奖,包头市优秀专业技术人员。所撰写论文获得国家级及自治区级一等奖。耕耘于教学一线的15年中,严谨务实,创新求变,所教政治学科在包头市一模中屡次获得全市第一的好成绩,培养出了众多名校学子。教育格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刘慧敏刘慧敏:包头一中高三历史教师,校历史教研组组长。包头市首批卓越教师培养对象,获包头市高中历史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教育格言:终生学习,永无止境。高 鹏高鹏:2009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同年入职包头一中担任历史教师。2011年至2020年一直承担班主任工作,其中2018—2020年担任文科创新拔尖班班主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以耐心、爱心、公平、尊重的方式对待每一位学生,所带班级氛围温馨、融洽、和睦,使学生们能够在和谐的环境里成长身心,涵养意志与正气。教育格言:坦诚做人,真诚待人,虔诚育人。刘 娜刘娜:200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从教十余年,数年担任历史备课组长,参加数次各级教学比赛,获得优异成绩。所教学生中,2013届胡智洋以内蒙状元考入北京大学,2016届高考文科四名同学进入包头前十。参加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研究》《基于新课标下历史学科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教育格言:教书育人是看着学生慢慢成长。徐俊花徐俊花:2005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系,同年入职包头一中,现任高三年级历史教师、班主任,历史备课组组长,文综组组长。从教15年来,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学生最喜爱的老师,校级学科带头人。曾获包头市青功赛一等奖,包头市教育局直属系统优秀班主任,包头市教育局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在《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上刊发论文,包头市教研中心高考学科质量分析会主讲人,包头市教育局 “名师视界”主讲人。教育格言:纳百川、容学问、立德行、善人品。刘彩枝刘彩枝:本科与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任包头一中地理教研组组长,年级备课组组长,获得包头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内蒙古自治区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内蒙古自治区微课比赛一等奖,获得第15届全国中小学NOC微课程评比二等奖;获得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地理教学上发表论文。教育格言: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邢清枝邢清枝: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包头市青功赛一等奖,包头市教育局直属系统优秀教师,自治区青功赛二等奖,全国教师教学设计创意大赛二等奖,全国地理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全国地理科普知识大赛优秀辅导员。教育格言:“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而在鼓舞和唤醒。”近年来,包头一中不断为教师提升创造条件,为建设优质师资团队搭建平台,相信更多的教师能继续发扬团队协作、顽强拼搏、开拓创新、争创一流的精神,扎实推进学科建设,不断提升业务能力,为实现我校教育事业发展再立新功。来源:内蒙古包头市第一中学(撰稿:贾姝媛 编辑:贾姝媛 审校:冯 彬)

《“先学后教,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报告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这一现代教学的指导思想已经贯彻落实了几十年,然而目前仍有很多教师习惯于把教学理解为: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学生的主体性被压抑,自主性与独创性缺失,学生的综合素养无法得到提高。在当前学校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学得太累,教师教得非常辛苦,教学质量又不高的问题。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通过教学模式改革打造“高效课堂”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之一。“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作为一种教学思想,它的出现反映了人们对教与学的关系的深层次思考和对以往教学实践的反思,并且准确地概括出了当代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先学后教,少教多学”触摸到了教育的核心——为什么教,教什么和怎样教。“先学后教,少教多学”呼吁教育工作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更具弹性的发挥空间,让学生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并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好准备。“先学后教,少教多学”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思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培养上具有明显优势,其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我校由于建校历史短,规模小,属市区三类普通高中,周边紧邻实力雄厚的省重点名校开滦二中,因此学生生源质量很差。由于地方财政不景气,师资基础相对薄弱,老师们的教学方式大多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罐”模式。这种教学方式严重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从上课到下课,始终处在被动的状态;课堂上学生不动手、不动脑,似乎轻轻松松,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鉴于上述原因,我们课题研究小组决定从研究基础条件较好的七大学科中进行课堂模式改革,力争形成一套适合学校实际、学科实际的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以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向课堂45分钟要效益,逐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大幅度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调动全体师生的参与性、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努力摸索出一套适合我校实际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二、有关参考文献综述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曾指出:教学论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正是为了探索“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途径,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入手,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从而不断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率,促进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它是适应学生自身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需要。它所倡导的理念反映了当今时代的要求和课程改革的总体趋势。山东昌乐二中271课堂教学模式,即课堂45分钟按照2:7:1的比例对课堂教学的“预习、互动、测评”三大模块进行科学的分割,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强调导学案和训练案“两案并举”,实施“分层要求”——分层学习、分层目标、分层达标、分层训练,从而实现“271”课堂教学模式的高效运行。这一教学模式为我们课题组在课堂时间、师生活动方面提供了可行的借鉴。江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高效课堂模式:“先学”不是让学生泛泛地学,面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学;“后教”不是教师慢无目的地教,而是在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学习;“当堂训练”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进行的分层训练,加深理解课堂上所学重点、难点。戴荣老师在《洋思经验与新课程改革》一书中也率先提出并一直坚持洋思经验包括办学思想、德育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办学体制改革、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管理等6个方面内涵;率先阐述洋思经验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吻合之处和必须与时俱进的有关要求,匡正一时的模糊认识和正反两方面错误倾向,对其探索出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给予肯定和介绍,更是为我们课题组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有价值的资料参考。山东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前“三”为该模式的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后“三”为自主学习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六”即展示模块六大环节,分别是: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这对于我们课题在理念和操作层面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作用。本课题主要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河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的重要精神和教育的四大支柱的教育思想,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教学最优化理论做支撑,用教学过程理论、教学模式理论、教学评价理论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通过教学实践,探索一条高中阶段各学科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模式。建构主义理论。该理论对发展和完善我国的课程和教学理论、指导和促进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灵魂就是认为,人的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地建构的,指出教学应当力求使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而不是要求他们复制知识、叠加知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具有主动选择、发现、思考、探究、应答、质疑的需要与可能。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①习得新信息。②转换,把知识整理成另一种形式,以便超越所给予的信息。③评价。布鲁纳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积极的信息加工者。他十分强调学生学习时对学科知识结构的掌握。知识结构也就是某一学科领域的基本观念,不仅包括一般原理,而且也包括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他认为,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有助于更容易地理解学科的基本原理、提高记忆的效果、促进学习迁移、缩短“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之间的间隙。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从全人教育的视角阐释了学习者整个人的成长历程,以发展人性;注重启发学习者的经验和创造潜能,引导其结合认知和经验,肯定自我,进而自我实现。该理论认为: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知识,也不是教学生如何学习知识,而是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手段,至于应当如何学习则应当由学生自己决定。教师的角色应当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学最优化理论。巴班斯基认为: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目的,就必须分析学生状况和教学任务,明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方式,拟定教学进度,对教学结果加以测定和分析等等。要达到最优化的关键:一是分析教材中主要的和本质的东西,确保学生能掌握这些内容;二是选择能有效地掌握所学内容、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方式,进行有区别的教学。我课题组成员在学习以上先进改革经验和先进教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分别在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地理、物理、化学等研究基础相对比较好的七大学科开始了“先学后教,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目的是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中,学会自学、学会质疑、学会合作、学会探究,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最终达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从而不断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率,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三、课题研究的方法根据课题特点,我们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资料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课堂行动研究法等资料文献研究法。课题组成员通过理论著作、报刊杂志、媒体网络等渠道吸收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国内外对该课题研究和实践的相关资料和做法,通过归纳、分类、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形式吸收和借鉴先进理念,深入挖掘课题理论的深厚底蕴,及时洞悉研究的最新情况,得出适合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模式,进而开展自己的实践、研究工作。调查研究法。去相关兄弟学校实地考察,了解实验校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借鉴;通过对各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访谈、测评等活动,寻求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方式。每学期由课题组负责人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二次课堂教学效果调查。主要调查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态度、策略与效果,掌握教学活动的基本状况,以不断调整教学与管理。调查后,由课题组成员一起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其结果与任课教师见面,并有整改措施,从而研究出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行动研究法。教师作为研究者和实践者,着重在自然状态下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现场实验或实践研究,包括“计划、实施、反思评价”三个环节,不以事前想好的理论或强加的结构来限制研究者,从事实本身寻找其意义。通过实验、实践研究法不断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为下一步的课堂改革提供宝贵的经验。四、课题研究过程和步骤1、课题准备阶段进行专业引领,分类培训确定目标,精选内容。我们认为首先应该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和正确的把握,其次是提高教师对有效教与学的理解和研究能力,再次是提高教师基本的科研能力。因此,我们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及课题研究的要求进行选择:一方面是科研方法的学习,另一方面是新课程理念及各科有效教学策略的理论学习。我们开出了有关书目、有关文章,让教师阅读,让教师写心得体会,并进行读书交流活动;还采用让教师走出去、请专家走进来的形式开拓教师的眼界。明确定位,分层培训。形成了二级培训机制:第一级为课题领导小组的培训。就课题的管理、相关理论及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交流探讨,领导和推进各学科的研究。定期组织学习,主要学习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有效教学基本理论。第二级为面向全体教师的培训。主要学习新课程理念及有效教学课堂实施策略,更多地利用实例研究开展培训。 在此基础上,我们分析了我校课堂教学的现状和学生的主要学习行为,初步确定了 “先学后教,少教多学”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拟定了课题研究方案,确定了课题组成员,申报了立项;召开了开题会,搞好宣传发动,做好课题分工,实验学科教师上报了实验方案。2、课题研究实施阶段跟踪指导,及时诊断依据研究方案,启动课题研究,进行实践探索、过程调控,通过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地理、物理、化学七个实验学科的尝试、反馈、分析、调整,建立完善了各学科“先学后教,少教多学”课堂模式的基本教学环节、操作程序及一些基本策略,我们坚持每周教师听课制,突出“三个到位”,即教师的理念和认识到位;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和问题点评到位;改进的措施到位。落实教学常规检查,即每学期分三次对课题实践老师的备、讲、批、辅、改、听、思进行统一检查,并进行记录;对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笔记检查;对教研组活动记录和听课记录检查。通过教学流程的跟踪指导和监测调控,研究用恰当的评价方式来评价学习效果,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学习成果。加强了日常沟通,不定期地组织了参加研究的教师研讨、分析实验情况,及时地进行诊断,完善实践方案,并将研究资料及时汇总使用,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交流推进,使各项教学研究工作扎扎实实、有条不紊的健康发展。3、课题深入研究阶段以点代面,整体推进首先,在研究条件较好的七大学科前期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分管研究任务,对各环节进行细致地具体步骤研究,重点设计好“先学后教,少教多学”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同时对该模式下的师生关系和角色转变进行探讨,归纳和整理出该模式操作中的好的经验与方法,在实践中对各环节再进行不断地完善与优化,形成比较成熟的理论和操作模式。其二,对全员进行培训,动员其他教师运用“先学后教,少教多学”这一课堂教学模式。在培训的形式上,既有以校为单位的教育理论专题学习,还有教研组和个人的分散学习;既有自主学习,讲座式的理论学习,又有课题观摩式的实例学习;我们采取同伴合作,相互促进的合作方式。一是寻找课题研究合作伙伴,随时进行交流对话。每人都有1—2名伙伴协作。二是研究团体结伴,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的课题研究合作小组,集中突破研究重、难点。三是师徒结伴,开展校内拜师学艺活动,新老结合,攻克研究难题。四是定期开展教学研究交流和研讨,每学期开展二到三次。五是提倡集体备课、集体评课活动,一人主备,同伴合作,反复实践,举一反三;评课畅所欲言,谈问题,谈修改意见,开展“假如我上这一课”活动。其三,经过长时间的培训、实践、推广,在课堂上,教师们慢慢地就改“先讲后学”为“先学后教”,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中获取知识。同时变“知识教学”为“目标教学”,以三维目标为准则,确立准确、简明、可操作的课时目标,使每节课教师清清楚楚的教,学生明明白白的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了师生的认可,全校各年级、各学科都实践了这一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4、课题总结、结题阶段自我反思,有效实践课题组成员通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撰写了大量的有关论文,汇集了成功教学设计和案例,进行了多次课堂教学展示,将有关教学成果推广普及。在此阶段,我们更加提倡整体反思,即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功底是否适应了课程改革和课题研究的需求?每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成功与失败在哪些方面,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同时对自己的每堂课进行专题反思,即突出四个问题思考,即特点是什么?精彩在哪里?偶得有哪些?缺失在何处?通过老师们认真地反思教学行为, “先学后教,少教多学”这一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了广泛地实践和推广。全校各个学科、各个班级采用此种教学模式进行了课堂教学比武和课例、论文评比等活动, 最终形成了本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模式和特色。然后我们汇总了课题资料,完成了结题报告;申请结题,举办研究成果展览;召开验收鉴定会,对课题研究进行评审验收。五、课题研究成果经过两年多的研究,三年来的实践,本课题组已完成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理论和实践上的成果,达到预先的假设。1、“先学后教,少教多学”理念得到落实,教学模式由“单一的教学模式”转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在课题组成员的带领和推动下,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采用的“填鸭式”的方式有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师精心设计每堂课,课堂上突出了引导作用,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津津有味地去探索、研究,自主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教师树立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充分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把学习的权利真正还给了学生。在课题研究、实践过程中,把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转变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首先,教师做好了角色定位,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引导者。对于易于接受的知识、问题等,为了节约学生时间,教师做好引导,避免学生耗时费力地去探究。例如,对于约定俗成的概念、规律,教师只要适当引导就可解决。其次,给予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进行自学和实践操作。因为中学生的思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间接经验或直观感受,利用简单的实践操作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知识。学生通过体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从而更加清晰地掌握知识之间的关系,最终达到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各学科的学习是对外界知识的内化过程,因此发挥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欲望是很重要的,并且在探究过程中进行合作式学习也能够提高学习效果,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2、“先学后教,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模式基本形成课题组成员长达两年多研究、实践和探索,基本上构建出了一条有效的“先学后教,少教多学”的高效课堂教学操作模式。即每堂课的四个基本环节:环节一:利用导学案做好课前自学指导,即学生的课前预习。提前1-2天把设计好的导学案下发,要求各组各成员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导学案上要有明确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有自学提纲,课上需要小组讨论的问题要提前做好小组分工。环节二:课上学生自学、展示,师生合作学习。课上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和任务,然后学生根据导学案上的内容可以个体自主学习,可以小组合作学习,可以相互展示学习。教师深入学生中,随时对学生提出的个性问题进行个别指导、解答。环节三: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解、答疑。课堂上教师在学生讨论、展示学习内容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学习中的共性问题进行适当地讲解或答疑。环节四:当堂训练,拓展延伸。教师讲解、答疑之后,要针对课堂的学习目标和任务,有针对性对学生布置练习、作业,最好能当堂达标检测,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所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我们把上述教学模式概括为“先学后教再练”的教学模式,虽然教无定法,但这一教学模式的整体思路在于侧重学生的“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人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规律,符合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分类教学的原则,有利于提高课堂的实效。3、课堂教学环节得到优化,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整体教学成绩教师教学目标用不同形式展现给学习者,使学生人人明确学习方向和学习任务,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环节,大部分教学内容都可以有效地解决。课堂上教师善于倾听学生回答问题,并给予必要的指导,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讲的内容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多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也多了,课堂效率明显提高,全校教学质量也稳步提升。以近四年高考成绩为例:纵向比较:宏文中学近五年高考成绩统计表连续四年,三项指标(一本、二本上线率,本科上线率,高考升学率)都大幅度提升,尤其2017年,一本、二本上线率达到3.45%,创下建校以来最高记录。横向比较:与市区同类校和部分省重点高中进行比较作为市区20所高中里最后一个批次、最后一所录取的学校,入学成绩距离最后的省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相差百分之多,但经过三年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我们高考许多学科的成绩都明显高于至少两所以上的省重点高中,高考升学率达到100%。有的学科尽管没有超过部分重点高中,但我们之间的距离已经明显拉近,这些数据进一步说明我们的“先学后教,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推行是有效的。(以上表中文史、理工、体艺文成绩数据均来自于河北省教育考试院研究室)4、课题组成员坚持开展专题研讨活动,带动并促进全校教科研水平的提升两年多来我们先后举行了骨干教师的示范教学活动和全员同课异构研讨活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有力推进了校本教研和课题研究的健康发展。课题组成员在课题申报至结题期间,在教科研方面取得较为显著的成绩:多节课例、多篇论文、教学设计在省、市、区级评比中获奖。其中张艳梅老师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课例获得唐山市2014度优质课评比三等奖,刘海全老师的《等差数列》和郭瑞英老师的《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课例获得唐山市2015度优质课评比三等奖,甄彩霞老师的《椤次定律》课例获得唐山市2015度优质课评比二等奖;王玉廷老师的《“先学后教,少教多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论文获得2014年河北省中小学学科教学评比高中语文学科市级一等奖,郭瑞英老师的《新课改小组合作学习的困惑与解决策略》论文获得唐山市2014年度教学论文评比二等奖,该文还被发表在《中学化学教学参考》杂志上。刘海全老师的《“先学后教再练”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张艳梅老师的《“先学后教再练”教学模式在政治教学中的探究与实践》、赵凤丽老师的《“先学后教再练”的教学模式对老师提出的新要求》论文分别获得唐山市2014年度和2015年度教学论文评比二等奖;王玉廷老师提交的《庖丁解牛》、《蜀相》教学设计分别获得唐山市2014年度和2015年度优秀教案评比一等奖;课题组成员除了在教科研方面取得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其他方面也获得了一定的荣誉。课题组主持获山市先进教学工作者荣誉称号,多考核中获区政府嘉奖。六、对课题研究的思考课堂教学行为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综合体,我们不可能也不必要求每一个教师都熟练掌握每一种教学策略,有些能力并非依靠培训能获得,它取决于教师本人的课堂经验与人格素养。教师是一个群体,在共性与个性上如何体现课堂有效教学策略,设计自己个性化的教学,创造独特的教学风格将是我们下一步要研究的问题。1.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水平还有待加强。教师对高效课堂模式的理解不够透彻全面,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不能完全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而且有的教师思想上放不开,课堂教学不能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牵着学生走的迹象常显端倪。因此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至关重要。但是高中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教学压力较大,如果不采取必要的相关改革措施,在短时间内,想要改变教师过于注重传统教学模式的现状是有困难的。2.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就是主体性原则,给学生最大可能的自学机会,展示机会,勤加鼓励,善于指导,巧加点拨。而在课堂上,因为经常性的遇到未在预设中的问题,或学生讲解的时间较长,节奏缓慢,这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往往难以完成。一节课拉成一节半,或两节,或三节。也就是一个预计5分钟就可完成的任务,有时要用10分钟或更多,课堂进程不能很好控制也是制约“先学后教再练”这一教学模式实施的关键问题。3.小组合作学习上存在一定问题,研究仍需继续:有的班级人数多,分小组教学时小组也多,组与组间的交流就少;小组内部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合作学习时,少数后进生不热心参与、不善于倾听,对小组内其他成员有依赖性,不利于自主性的培养;小组讨论的内容有时候价值性不高;有时候因为激烈讨论,占用了授课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这些都我们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4.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更关注教学的实施策略。选择教学行为的依据主要有教学的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准备程度等。那么怎样从学生的角度来进行教学的准备呢?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评价呢?那是我们正在思考的问题。我们期待着2017年秋季河北省高考改革中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出台,也许会给我们提供借鉴。总之,我们在课题研究与实践中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印证了理论,两者相互促进,产生出了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基本实现了课改目标,使学生会学、乐学,并完善学生的品质,为其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教师个人也在不断地研究与实践中得到专业能力提升,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同学生一起成长,在教会学生学习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成为适应时代所需的研究型教师。尽管我们在课题研究与实践中还存在一些未解决的问题,但是我们相信在各级教育科研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和指导下,我们会逐渐探索出一条更加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的……

荷花

2021年各学科C刊重点选题!

管理学01管理学刊2021年《管理学刊》面向国内外经济、管理领域专家学者征集下列研究方向的高水平学术稿件:建党100周年以来,中国经济、管理科学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全球治理、大国治理、公共治理、公司治理乡村振兴与脱贫成果巩固城市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经济、共享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健康中国与应急管理供应链管理、组织管理、创新管理互联网+、区块链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研究中国本土化经济管理思想研究02宏观质量研究质量驱动我国消费升级的理论与路径基于供应链的质量安全治理新发展格局下进口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升脱贫质量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公平竞争、反垄断与产品质量提升国内大循环与区域高质量发展提升我国教育质量的理论与路径03会计与经济研究2021年重点关注的选题公告如下:新技术变革、新经济与会计财务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新技术变革对企业会计、财务的影响;数字经济对企业会计、财务的影响;商业模式变革、会计系统重构、经营管理变革与企业价值创造;新技术变革下的审计创新、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资本市场财务与会计资本市场改革(科创板、注册制、新《证券法》等)对上市公司财务与会计的影响;资本市场改革与审计功能;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效果;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绿色经济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公司治理中国社会制度、中华文化与公司治理;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与公司治理创新;民营企业治理与传承;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绿色经济与公司治理。政府会计政府资产治理及其财务与会计问题;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社会和经济后果;政府财务报告审计;政府成本核算与报告;政府财务治理理论框架与实践。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会计信息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决策有用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微观价值体现;经济结构优化对微观企业行为的作用机制;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企业会计财务;国际贸易摩擦、全球价值链、产业链变革对企业会计、财务的影响。金融·经济·贸易·财税反垄断与资本无序扩张;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区块链、科技创新与经济新动能;金融新业态与新模式;VUCA环境下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自贸区建设的经济增长效应;中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企业税务的数字化转型;供应链重构与税收政策。04经济管理本刊在管理学领域征集以下重大选题,作者可根据研究内容自拟题目:百年来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历程中的领导与管理实践探索及理论创新百年视域下东方管理学的发展与创新国资国企业改革与加快打造世界一流企业新发展格局下的企业战略选择与经营管理创新新经济社会背景下的劳动就业与企业发展数字经济与管理理论创新新型举国体制与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新形势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与管理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研究乡村振兴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05科学学研究2021年除常规栏目外,将对以下选题诚向专家学者征求稿件。科学学理论科技治理科技伦理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研究科技自立自强与建设科技强国研究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研究经济学01财经科学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经济思想研究迈向现代化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十四五”时期国际经济环境不确定性与应对研究创新性国家与科技支撑体系相关问题研究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水平的路径机制研究高质量发展的供给引领与需求导向研究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格局研究稳杠杆、防风险与货币调控改革研究反垄断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研究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全面促进消费需求的制度政策研究减税降费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研究粮食安全与全面振兴乡村研究能源、环境与绿色发展研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区域协同发展研究全面提升民生福利水平的经济学分析“新财经”服务全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研究构建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的学科体系研究02广东财经大学学报疫情时代的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研究扩大内需、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研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研究金融风险、宏观杠杆率及经济稳定运行问题研究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与完善、上市公司质量研究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研究产业链供应链、粮食安全问题研究经济体制、国资国企改革研究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问题研究减污降碳和新能源发展问题研究创新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新型城镇化、住房问题研究贫困治理、农村改革及乡村振兴研究数字经济、“互联网+”经济研究数字货币、区块链及人工智能问题研究粤港澳大湾区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研究03国际经济评论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会带来哪些长期影响?新冠肺炎疫情是否带来系统性金融风险?如何避免?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挫折和危机?如何推动国际经济体系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如何看待和应对中美经济关系重构?如何建设开放和安全的现代产业体系?如何在金融开放中维护金融安全?如何协调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关系?如何实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如何对发展中国家进行主权债务处置?新形势下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与挑战?04经济学家本刊近期将重点关注以下选题内容的研究: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与政府职能转变的相关问题研究;健全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研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研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相对贫困问题研究;“三农问题”研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相关问题研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研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建设开放型经济、创新开放模式、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变革研究;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港建设问题研究;深化金融改革的重点领域和政策选择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建立国家创新体系问题研究;区域经济与城镇化问题研究;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当代垄断资本主义基本理论研究;世界经济周期波动的特点及其变动趋势问题研究;西方学者对当代资本主义新趋势的研究;国外关于当代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研究;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新发展格局研究。05世界经济1.世界经济长期低增长的原因是什么围绕世界经济长期处于低增长,以及一些国家经济增长处于长期停滞的现实背景,进行理论创新性分析研究,包括人口结构、收入分配、技术进步、全球化等角度。2.发达国家为什么会长期处于低通胀状态发达国家的双宽松宏观经济政策为什么没有带来显著的通货膨胀,而是长期处于低通胀的状况,对此提出理论分析,并进行相关的验证。对于双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有哪些新的认识?3.如何认识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政府债务的上限在哪里,财政赤字货币化的结果会怎样,如果看待新货币理论(MMT),对此展开理论创新分析和研究。4. 如何认识负利率的边界、成因及影响后果围绕以下三方面进行理论创新:负利率的边界在哪里,有没有边界?长期负利率产生的原因是什么?长期负利率的实际影响和后果有哪些?5. 如何认识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和后果一些发达国家收入极化的原因和主要后果有哪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收入差距收敛和扩大的内在机制在哪里?技术进步,全球化对不同国家收入差距的影响。6. 如何认识数字经济发展对国际经济理论的影响数字经济的渗透如何改变了传统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理论?如何对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理论进行新的扩展来解释数字经济的影响?比如,在数字经济快速渗透的情形下,不可贸易品变成了可贸易品,服务业的生产率也可能高于制造业,等等。7. 全球产业链分布的主导因素是什么?供应链安全因素对全球产业链会造成哪些影响在全球产业链面临深刻调整的背景下,深入发掘产业链分布的主导因素,包括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后发优势,人力资本等等。供应链安全会对产业链的重新分布造成哪些影响?国内产业链和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之间的互动关系。8. 货币国际化的收益和风险有哪些新形势下人民币的国际化趋势和必要性有所增强,人民币国际化面临不确定性,需要结合其它主要国际货币的国际化过程展开理论研究。货币国际化的主要收益和福利有哪些?货币国际化会带来哪些损失和风险?06税务研究一、税收基础理论国家治理视角下的税收职能作用等基础性研究国家治理视角下的税收制度完善研究税收中性与税收经济调节职能的关系税收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研究优化税制结构问题研究宏观税负相关问题研究税收收入质量问题探析二、经济与税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立的税收政策积极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中的税收政策研究服务“六稳”“六保”、促进新发展格局的税收政策研究推动实体经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鼓励创新、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税收政策研究推动区域经济(如长三角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等)协同发展的税收问题研究税收对扩大内需、培育内需体系的作用研究减税降费效应评价研究三、税制改革“十四五”时期税制改革趋势研究新发展格局下的税制改革研究国家治理视野下适应高质量发展的税制改革研究健全以所得税和财产税为主体的直接税体系研究健全地方税体系研究减税降费背景下的增值税制度完善研究消费税改革及消费税职能作用的发挥研究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效应评估及进一步完善研究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研究四、税收法治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相关问题研究民法典与税收相关问题研究实质课税原则的范畴与边界研究国家治理视野下的《税收征管法》修订研究税收强制执行制度、税务救济制度的建设与规范纳税人权益保护制度研究国际税法基础理论探讨数字经济财税法律制度重构研究五、税收管理科技创新+高质量税收现代化方案设计与研究发挥税收在创新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中的作用研究科学化的税基评估、税源管理问题研究持续优化我国税收营商环境研究完善自然人税收征管制度研究税收专业化管理、税收风险管理相关问题研究数字经济税收征管问题研究区块链、人工智能与税收相关问题研究智能税务的实现与探索偷逃税与大数据追踪相关问题研究六、环球税收后BEPS时代相关国际税收问题研究数字经济背景下国际税收规则探讨转让定价框架下有关税收问题分析“一带一路”有关税收问题研究全球反避税规则研究典型国家税制改革经验及启示07证券市场导报本刊2021年推出以下重点选题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向广大作者长期征稿:1.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数字经济、数字化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与多层次市场支持体系;优质创新资本中心与“双区”(粤港澳大湾区与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科创板、创业板创新与发展;场外市场(含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创新与发展;多层次市场转板制度;债券市场互联互通与创新发展等。2.金融改革与市场开放金融体系结构调整与扩大直接融资;资本市场推动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的内在机制;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改革与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建设;民营经济发展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绿色经济的金融支持体系改革;普惠金融与小微金融的深化与发展;资本市场开放与金融安全;“一带一路”投融资模式与金融支持;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与资产定价权;交易所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跨境上市与境内外证交所互联互通等。3.金融科技与市场创新金融科技发展与金融风险防范;区块链技术应用与证券交易结算制度变革;私募证券发行与转让机制;交易制度创新(含T+0、涨跌幅限制、融资融券等);投资者多元化与行为模式;天使投资、VC和PE行业创新与发展;引导长期资金入市与发展长期业绩导向的机构投资者;基础设施R E I T s试点与资产支持证券创新等。4.公司治理与市场监管注册制下多层次市场法律监管体系的完善;商业文明的治理机制;多重股权结构制度演进与治理效果;家族企业传承与治理;股权激励制度实践成效与改进;公司内控制度规范与有效性;会计信息质量与信息披露监管;金融科技监管;公司并购重组监管;债券违约处理机制及监管;新型市场操纵行为规制;上市公司退出机制配套建设等。08中国工业经济创新驱动发展与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新发展格局下畅通国内大循环与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与统筹产业发展和安全数字经济时代的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协同发展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发展宏观经济治理与现代财税金融体制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金融安全与现代金融监管体系建设新时代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研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研究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新发展阶段相对贫困问题研究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与收入分配改革研究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研究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政治学01俄罗斯研究规划重大选题如下:1. “苏联解体三十周年”专栏苏联解体是20世纪全球最重要的政治事件之一,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代世界政治的基本模式,尽管已经过去30年,但对于影响苏联解体的很多深层次因素,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在新的历史阶段重新思考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对此后欧亚地区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仍然十分必要。杂志计划的选题包括:(1)苏联解体后各国政治经济体制转型的多样化选择、路径转换及其重新评价;(2)俄罗斯国家建构和社会转型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3)当代各国保守主义的比较及其在俄罗斯的历史渊源;(4)苏联解体以来西方各国对俄罗斯研究的主题、方法、研究者队伍等变化及其对决策体系的影响等问题。(5)其他与苏联解体相关但尚未得到充分论述的重要问题。2.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二十周年”专栏上海合作组织是在后冷战时代欧亚区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地区性国际组织,其20年的发展历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亚洲区域安全机制建设的缩影,回顾上合组织二十年发展历程,总结其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对于理论研究与外交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杂志计划选题包括:(1)分析后冷战时期欧亚区域化进程中的地缘政治与意识形态博弈;(2)国际政治经济学在上海合作组织的合作实践中的运用与创新;(3)未来上合组织在欧亚区域治理和国际政治中的地位与作用;(4)俄罗斯参与亚洲区域化进程的机会与路径等问题;(5)其他与上合组织相关但尚未得到充分论述的重要问题。3. “《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二十周年”专栏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设是21世纪以来,对于欧亚地区乃至世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的重要进程。在《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年之际,梳理新世纪以来中俄关系发展历程中的脉络,对中俄关系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展开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杂志计划选题包括:(1)中俄关系的内生动力和未来发展方向,特别需要关注在逆全球化和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中俄关系的展开方式;(2)“一带一路”在新时期的中俄欧合作与竞争中的地位、功能与问题等问题;(3)其他与中俄关系相关但尚未得到充分论述的重要问题。此外,本刊还将在2021年推动对拜登政府时期的中美俄关系、新科技革命的地区影响、欧亚地区社会思潮演变、欧亚国家与气候变化等议题的专栏设计,希望推动这些领域深入研究的开展。02国际安全研究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构建研究国家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研究中国国家安全思想与理论研究发展与安全关系研究中美安全合作与风险管控机制研究大国安全战略竞争与战略稳定重大疫情防控与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研究新科技革命与新兴领域安全研究国际安全秩序与治理研究国家安全重大风险的防范与化解新时代的军事安全研究03国际展望2021年第1期目前,大国竞争加剧,而且大国关系出现意识形态阵营化倾向。美对华战略遏制升级,对俄战略挤压加大;欧洲大国及欧盟强化权力政治诉求,美欧矛盾扩大;美大选后的内政外交政策也可能出现新变化。中国需以自身的确定性应对大国关系的不确定性。对中国在新技术领域实力上升的忧心是一些大国对华政策转变的重要原因,折射出新技术对国际关系的影响。随着“技术民族主义”不断抬头,国际科技合作和产业协同网络断裂之虞加剧,需从交叉学科角度思考新问题。本期拟讨论大国关系、新技术与国际关系。2021年第2期当前,美国的战略调整使国际秩序面临重大挑战,国际体系的调整与变革将是长期的、曲折的。霸权国和传统大国仍将长期掌握主导权并影响国际秩序,中国需兼顾长期趋势和短期挑战来应对该问题。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也在发生变化,需要关注主要战略方向战略态势的新特点、地区政策、地缘安全等。本期拟讨论国际体系与国际秩序的调整,大国的地区战略态势、地缘政治发展,以及中国的外部环境变化。2021年第3期目前,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扰,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增加。中国应综合分析、把握其发展趋势,有效开展经济外交,维护世界经济秩序稳定,构筑合理的国际经济体系。同时,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国际生产格局、创新格局、竞争格局加速重构,数字经济时代出现的新问题以及渐成体系的全球数字经济国际秩序值得关注。本期拟讨论国际经济秩序的稳定与发展。2021年第4期个别大国将经济问题政治化进一步助推了逆全球化趋势,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面临碎片化挑战。一方面,从近期来看全球化正受到冲击,全球价值链分工越深的地区,受到的影响越大。另一方面,从长远来看全球化的状况或许并不悲观。当然,全球化本身将因大环境的变化而出现新特点,这种“新全球化”新在何处?有何特点?如何因应?本期拟讨论全球化、逆全球化、“新全球化”问题。2021年第5期战略环境的变化使全球治理体系面临新的压力,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和新科技革命带来新问题和新挑战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如何形成符合时代潮流、体现公平正义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如何让多样化的治理理念为全球治理提供新思路和新指引,如何推动全球治理机制的改革和发展,如何发掘全球治理发展的新动力,提升全球治理能力,以应对挑战和危机。本期拟讨论全球治理的相关问题。2021年第6期当前,社会心理是国际关系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一些国家总体的社会心理变化、广大青年群体对国家及国际关系演变的心理认知。这些将对社会心理结构的重塑产生影响,并影响国际关系。另外,已有研究多基于传统西方文明视角讨论国际问题,但从非西方文明的视角理解国际关系更值得关注。本期拟讨论社会心理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多元文明视角下的国际关系的发展等相关问题。04太平洋学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百年大变局、“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体系与重大实践问题研 究、大变局中的海洋大课题(如空间安全、环境生态、资源维护)关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与中国贡献国际法运用、国际秩序的问题和未来动向疫情可能对全球经济地理布局产生深远影响、未来亚太地区是否会成为全球经济的发动机、世界经济秩序将发生的变化、双循环与中国外交战略转型加强国际法运用,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十四五”规划与周边外交对接路径:以亚太命运共同体为视角、开放的区域主义研究、包容的多边主义研究、大国“印太战略”博弈对“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美新政府上台后中美关系、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三十周年、着眼中日建交50周年两国关系全球海洋治理的文明根基、亚太区域的海洋秩序、欧洲或美国的海洋政策、中美海洋博弈的走向、新技术的发展对于传统海权理论的冲击、中国的碳中和之路与全球(海洋)环境发展海洋命运共同体、全球海洋治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冰上丝绸之路的中欧合作可行性研究、蓝色伙伴关系、海洋经济发展的理论与现实重大问题及其相互关系问题可持续安全与发展、“一带一路”供应链安全国家战略与中国对策、后疫情时代数字“一带一 路”的机遇与挑战05探索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究(1)“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重大任务(2)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成就和宝贵经验(4)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我国发展环境(5)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栏目(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性、整体性、学理性研究(2)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3)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发展新动态新趋势(4)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5)当代资本主义新发展新动态新趋势(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进程的理论总结与宝贵经验政治学研究栏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3)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4)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研究(5)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6)基层协商民主与城乡社区治理创新(7)中国政治学的理论创新与学科发展前沿问题(8)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重要政治概念的变迁(9)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公共治理研究栏目(1)社会建设与共同富裕(2)美好生活与社会保障(3)政府治理体系与政府治理现代化(4)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与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5)超大城市治理与城市群协同发展(6)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7)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8)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9)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研究(10)“三农”问题研究(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与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农村改革与乡村治理、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相对贫困治理等)政党治理研究栏目(1)中国共产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4)新时代党的领导制度体系(5)建党百年依规治党的制度建设与实践推进(6)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宝贵经验思想文化建设与传播研究栏目(1)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4)政治传播与舆论引导研究(5)中国国家治理和中国话语权的建构与传播(6)弘扬中国精神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科学精神、工匠精神、革命精神、劳模精神、抗疫精神等)艺术学01美术本刊近期将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传统中国画与中国美术现代性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民族传统文化的转型过程、历史书写、价值判断及其未来前景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在历史层面进一步呈现中国画在20世纪面对的现代性语境,在理论层面重审中西二元框架下被制约或被忽视的美术现象与理论延展,进而总结百余年来中国画在探索民族美术主体性价值方面的丰富成果与经验,这些命题都为当下的中国美术研究提供了巨大的学术空间。本选题旨在从具体的美术现象、群体、思想中折射出20世纪以来中国画在创作实践与理论建构方面的努力,围绕中国画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关系命题提供新的学术思考。2.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当代性该选题作为本刊连续开展的系列学术选题,一方面,与21世纪以来美术界在主题性美术创作方向上的持续推动与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密切关联;另一方面,则是针对主题性美术在当下创作热潮中存在理论建设的滞后与学术思考的缺位等问题。选题自发起以来,从主题性美术的中外历史、美术创作中的叙事模式、主题性美术创作的价值与意义等多个方面为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开展提供了全面的理论支撑。为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积极配合中国美协“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大型美术创作工程及美术界一系列主题性创作项目,本刊将进一步推进对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相关现象及问题的学术探讨。3.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纪念碑性雕塑?纪念碑性雕塑创作在不同文化场域和不同历史时期都被赋予了特殊的历史使命。无论中外,纪念碑性雕塑都诞生了一批经典力作。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在题材拓展和语言丰富诸层面都呈现出了鲜明的时代风貌。特别是当代装置艺术、多媒体艺术对纪念碑性雕塑产生了强烈冲击。如何看待纪念碑性雕塑的当代价值,我们当下需要什么样的纪念碑性雕塑?随着“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等大型美术创作工程纪念碑性雕塑作品的创作产生,中国当代雕塑实践为这一课题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野。4.十年中国美术(2010-2019)过去十年,历历在目。在踏入新世纪第三个十年之际,本刊拟组发十年中国美术(2010-2019)研究专题,目的是以鲜活的记忆、真实的描绘、及时的记录,来回顾过去十年中国美术发展,理脉络、明得失、知菁芜,以期推动中国美术的未来发展。该选题既可以十年各门类美术创作做一个具有学术深度的历史研究,也可以对十年美术成就进行宏观的状态分析和理论阐发。5.社会美育实践研究美育是当代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种美感教育。相对于中国现代校园教育的完备和发达,社会教育,尤其是社会美育在理念与实施上存在诸多缺失。社会美育的实质即是终身教育,这就需要在社区、博物馆、美术馆以及各公共文化教育机构进行“浸泡式”、“零散式”的审美教育,以此提升全民审美水平。此专题涉及当下中国校园艺术教育现状、艺术教材和课程结构调研分析,美术馆、博物馆公共教育创设与目标,社区美术教育的形态与路径等。法学01行政法学研究2021 年重点关注以下选题:习近平法治思想行政法法典化宪法与行政法的对话民法与行政法的对话刑法和行政处罚法的衔接个人信息保护监察法专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立法行政复议法修改区域法治合作行政处罚法的实施网络数据法与政府数据开放非诉强制执行园区法治部门行政法民族学与文化学01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本刊2021年重点选题如下: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事务治理的中国方案;民族交往交流交融;mrai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理论话语体系建设;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文化软实力;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体系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生态文明与生态治理;乡村振兴与高质量发展;全球治理与文明互鉴;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中国文学谱系;mraimrai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新闻学与传播学01编辑学报现将用稿的参考选题罗列如下:科技期刊的本质属性与时代使命科技期刊的功能与定位及分类评价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发展模式、路径及评价标准入选“卓越计划”科技期刊办刊成效与经验非“卓越计划”科技期刊在科技强国和现代化建设中大有作为科技期刊出版应贯彻落实“四个面向”的科研方针新时代科技期刊“造船出海”的历史必然及实现对策高校科技期刊的特殊功能及其与“双一流”建设的关系科普期刊的功能与作用科技期刊专业化、特色化、数字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加快科技期刊集团化发展步伐,创建国际化期刊出版“航空母舰”媒体融合背景下科技期刊新媒体传播和运营的创新实践科技期刊出版与科学研究的共生环境建设理论与实践科技期刊的出版伦理与版权保护编校标准化及其在科技期刊出版中的价值实现加强标准化意识,准确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规范,摒弃不科学的“国际惯例”科技期刊编辑的核心素养、能力训练及职责分工破“SCI至上”和“四唯”背景下,如何打造能全面客观反映期刊水平的学术评价指挥棒其他值得发表的有关科技期刊学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成果02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学术交流系统变革与科技期刊的变革开放科学环境下科技期刊的定位与要求我国一流科技期刊建设的战略与路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卓越计划”对我国科技期刊发展深层次的影响英文科技期刊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措施科技期刊对学科建设的支撑能力研究科技期刊平台建设与运营模式科技期刊与学术社区的互动机制科技期刊的“e-only”趋势及其影响语义出版与科技期刊的知识服务研究科研人员投稿时选择期刊的动机分析重大公共疫情对学术出版的影响与应对科技期刊治理方式与期刊的合法权益科技期刊传播能力与影响力的关系新型传播方式对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和经营模式的影响中国免费获取期刊与国际开放获取期刊的异同科技期刊评价指标比较与学术评价优秀编辑人才吸引政策与路径设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期刊运营人才教育学01大学教育科学高等教育基本理论及改革与发展前沿问题研究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教育供给侧改革与“十四五”至2035高等教育展望高等教育评价与改革问题研究“双一流”建设评估推进机制与建设情况动态监测机制研究一流学科的生态建设问题研究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研究生培养机制及其现存问题与对策研究学位与学生管理中的权能分析与立法检视破“五唯”背景下大学教师专业发展、职称评审与薪酬制度改革研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等教育合作成效与存在的问题研究后疫情时代国际高等教育合作问题研究大学“课程思政”与“四史”教育研究古代书院教育传统与现代大学书院制、本科生导师制研究我国高等教育立法的历史审视与未来路向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百年发展审视及新时期国际教育史学发展的新动向02电化教育研究1.教育信息化与乡村教育发展主要包括技术支持的乡村教育发展的理论研究、教育信息化推进乡村教育发展的策略与机制研究、技术支持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乡村教育信息化监测评估研究等。2.智能教育基本理论主要包括智能教育基础理论、智能技术变革的教育学理论体系、智能时代知识生成与进化规律、智能环境下学习者认知与发展规律、智能时代教师素养、智能技术驱动的教育组织体系演化机制、基于人工智能的教育研究范式研究等。3.大数据与智能技术教育应用主要包括大数据在教育决策、教育治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自适应学习系统、智能导学系统等智能教学系统研究;人机协同教育机制研究;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发展趋势研究;智能时代教育数据安全与伦理研究等。4.学习环境开发与应用主要包括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相关研究;促进深度学习的认知工具设计与开发;智能学习环境设计、学习交互设计研究;多模态学习资源组织、ARNR资源设计与开发、开放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等。03教育研究百年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研究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研究新发展阶段高质量教育体系研究新发展格局中教育功能与贡献研究未来15年教育强国关键指标研究中等收入人口扩大与教育供需变化研究城市群教育空间布局研究乡村教育振兴研究教育公平评估研究素质教育评价研究学生健康人格与公共品格研究学生高阶能力培养研究教材驱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高质量教师供给研究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标准研究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研究义务教育学校品质研究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发展研究中等职业教育转型研究理工农医类人才培养研究世界一流大学课程体系研究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保障研究中国教育普及理论研究在线教育教学设计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教育对外开放研究26.教育法治与教育治理现代化研究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研究社会的教育心态与信任研究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研究算法时代教育研究范式研究04现代教育技术1.国际教育技术的最新动态包括但不限于对欧美发达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技术最新政策、最新实践、最新经验的综述和对比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2.技术支持的教与学实证研究包括但不限于运用量化研究、质性研究、行动研究等方法开展的实证研究。特别期待采用设计型研究范式,具有多轮迭代过程的研究成果。3.教育技术领域的立项课题包括但不限于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F0701(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等立项资助的教育技术类研究。4.“智能+教育”包括但不限于“AI+教育”、“5G+教育”、“VR/AR/MR+教育”、教育机器人、教育智能体、智能教学助手、智能学习伙伴、人工智能实验室建设、人工智能教育伦理规范、高等教育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基础教育人工智能教学等。5.“互联网+教育”包括但不限于在线教育、慕课与在线“金课”、翻转课堂与混合式教学、移动学习与泛在学习、区块链技术与学分银行建设等。6.教育大数据与精准教学包括但不限于教育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学习分析与测评、学习者画像、知识图谱、自适应个性化推送、精准教学、智慧课堂。7.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包括但不限于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教育技术专业现状调研与发展建议、教育技术专业的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围绕“南国农之问”的思考与对策、智能时代教育技术专业的发展路径、教育技术专业发展的创新研究等。8.学习科学与教育神经科学研究包括但不限于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学习研究、不同境脉中的学习研究、元认知、学习动机、情绪智力、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研究、教育认知工具设计、学习科学成果走出实验室的实践案例等。9.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与运营包括但不限于智慧教室建设与应用、国家标准框架下的智慧校园建设与治理、未来学习空间的探索与实践、信息化教学环境中的视听健康保护等05现代远程教育研究1.国际前沿发展研究人工智能教育、教育信息化、学习科学、在线与混合学习、终身教育的重大政策、战略、报告解读,领域内国家社科、自科课题研究成果,促进教育与学习变革的跨学科交叉研究。2.人工智能教育研究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研究;智能时代教育系统与教学范式的变革研究,如智慧教育、智能评价、智能教学系统、机器人教学、智慧学习空间、教师与学生发展、人工智能伦理等。3.在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互联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混合学习研究,在线教育治理研究,高质量课程建设与保障研究,在线学习的环境与技术、理念与模式、方法与评价研究。4.技术赋能教育研究5G、AR/VR/MR、区块链、脑机接口、学习分析等新技术下教育技术学科建设、教育模式、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育评价的创新研究,如5G+教育、区块链+教育、人机协同、教育智能体、多模态学习分析、STEAM教育、创客教育、计算思维培养、深度学习、自适应学习等。5.教育大数据研究大数据支持下的教育教学决策研究,教育大数据的国家政策和领域发展,教育大数据创新融合应用,教育数据的规范使用、隐私保护等研究,数据驱动的教育治理。6.远程与终身教育研究远程教育、终身教育的前沿理论、方法及热点问题,新兴技术背景下的老年教育、社区教育、乡村教育发展与实践。06中国电化教育教育评价改革机制与实施措施研究立德树人、五育并举落实机制及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及落实措施研究职业教育、终身教育、各学段教育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机制研究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师教育发展研究教育“十三五”规划重大研究成果及教育“十四五”规划重大课题研究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治理现代化、教育公平、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智慧教育、未来教育发展及伦理研究后疫情时代在线教育与混合教学研究脑科学、学习科学、认知科学等最新研究成果及其教育应用研究不同教育主体信息素养研究5G、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AR/VR等新技 术赋能教育教学变革研究07中国高教研究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高等教育发展研究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研究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高等教育普及化研究总结“十三五”规划和《教育规划纲要》实施经验,展望“十四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研究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双一流”建设与评价研究高等教育区域一体化研究高考综合改革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研究高校教师发展与评价研究高等教育法治研究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民办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研究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研究08中国教育学刊一、基础教育重大理论、政策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与基础教育发展加强党对基础教育的全面领导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构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十四五”时期基础教育发展规划新时代教育基本理论创新与发展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教育中小学德育工作时代性与实效性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加快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幼小衔接研究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与区域教育创新发展创新性人才培养新时代儿童研究以适宜融合为目标办好特殊教育三、基础教育治理现代化研究基础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素质专业化创新性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普职融通改革发展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新时代中小学教科研体系及教研队伍建设四、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素养为本的课程改革实践探索.课堂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新时代教材建设与教材使用五育融合育人体系的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以育人为导向的课程教学评价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体育学01首都体育学院学报一、体育治理与体育管理:体制与机制全国性及地方性单项体育协会治理机制研究基层体育管理体制机制研究(乡镇(街道)体育管理体制机制、社区健康促进机制、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服务长效机制等)足球、篮球、排球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改革发展中深层次制约因素,后备人才培养途径、机;制等)冰雪运动竞赛研究(竞赛体系、多元主体办赛机制等)城市马拉松研究(旅游效应、创新发展、赛事评价体系等)新兴体育项目管理有关问题研究二、体育产业:高质量与融合发展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体育旅游、体育会展等相关业态融合发展,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足球产业、冰雪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等)区域特色体育产业发展研究竞赛表演业研究(体育赛事市场开发和运作模式、大型单项国际性赛事影响力与市场价值评估、消费者的体育赛事消费意愿研究)三、运动训练:备战奥运我国冰雪项目运动员选材体系构建研究2022年冬奥会里点项目中国竞技能力提升的备战策略国外备战奥运会的经验总结与启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四、体育话语权:国际传播与提升中国体育学术语规范与传播研究我国体育学国际话语权提升的研究北京2022年冬奥会中中国体育话语权的提升策略研究体育传媒研究五、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价值与保护武术在运动康复、健康养生等方面的特色作用与价值研究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保护、传承与展示研究政府购买武术公共服务的机制研究武术社会组织内部治理结构及运行机制研究(武术类社会团体、基金会、民胁非企业单位等)六、学校体育:校园活动与校园足球体育运动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的一体化教育体系构建新型足球学校建设现状及路径研究体教结合下运动员培养模式研究冰雪运动进校园推进策略武术进校园活动研究七、健康中国:不同人群的身体活动促进体育运动对幼儿基本动作技能及体质健康的促进体育锻炼促进儿童与青少年视力健康研究基于心理理论促进儿童与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干预研究超重与肥胖儿童与青少年的身体活动促进研究我国老年人身体活动与体质健康促进研究八、体育人工智能:新科技在体育中的应用探索人工智能应用于体育传播方式的变革研究人工人工智能在体医融合中的作用大数据在运动训练体系中的应用大数据在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机制中的应用在运动训练中应用的实证研究移动健身App对成年人身体活动促进作用的研究统计学01统计与信息论坛一、特色栏目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及理论问题研究统计调查与统计数据质量问题研究统计数据分析理论与方法创新研究二、重点方向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经济、管理和金融等领域的相关统计问题研究“十四五”期间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关于“十四五”发展规划实施及2035年远景目标进展监测评估问题研究“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相关统计问题研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关统计问题研究“双循环”与开放经济新格局相关统计问题研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相关统计问题研究新经济相关统计问题研究防范金融风险与稳定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新时代产业体系、供应链现代化等相关统计问题研究新时代统计学在环境、科技、人口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新格局相关统计问题研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关统计问题研究以创新、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研究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01档案学通讯档案与中共建党一百周年档案学基础理论新《档案法》实施背景下档案法规体系建设新《档案法》实施背景下档案开放利用档案治理体系档案解密与鉴定档案工作责任制档案所有权电子档案凭证价值保障档案工作数字转型档案智能化管理档案与数据管理档案与数字人文计算档案学企业境外档案管理破产企业档案处置科学数据与科研档案管理档案叙事古文书学/历史文书档案与文化遗产保护(世界记忆工程)档案学与相关学科交叉选题02情报科学新环境、新技术、新需求下情报学理论、技术和方法创新情报学理论体系的建构新技术、新方法对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影响图书情报学理论基础中的知识论研究情报学与其它学科的融合与发展大数据背景下情报学的发展趋势健康中国战略的情报学研究国家总体安全观视角下的应急情报体系研究信息应用层面的国家治理体系研究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创新与应用智慧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平台建设数据时代图书馆学学科建设与创新研究新环境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图书馆学的机遇与挑战面向优秀传统文化全球化传播的数字人文理论与实践图情档学科视角下数字人文研究大数据时代主流融媒体信息资源管理机制研究文化传承数据资源的管理与服务政府开放数据的管理与服务健康医疗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政府数字资源保存与利用信息协同创新社会发展新动能情报学视角下的公共信息安全融媒体建设与公共文化资源服务智慧社会背景下的信息服务工作智库创新服务模式研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相关研究虚拟社区的信息用户行为研究社交媒体隐私信息的泄露风险评估、保护及追溯机制研究大数据环境下用户隐私风险与隐私保护新媒体环境下用户学术搜索行为机理研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信息组织与管理研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行为及利用研究重大突发事件中社交媒体用户的情感体验及引导机制研究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制研究多模态知识图谱构建及其在特定领域中的应用03情报理论与实践1.理论与探索事业规划业务探索教育创新情报战略情报学理论方法体系探索学科建设的中国特色问题研究情报学跨学科交叉研究数据科学与情报学数字技术与人文的相互影响智库与情报研究适应新发展的学术评价研究数据—信息—知识—情报(智能)转化研究数据智能驱动的情报研究范式情报能力体系研究情报生态研究信息伦理信息安全管理2.实践研究情报协同与融合情报场景应用信息迷雾情报感知与数据洞见情报刻画与信息表达情报响应与智能保障竞争情报国家/科技/装备/数据治理研究数据发现与重用行为情境任务分析方法资源建设规划方法业务评估管理方法科技对象评估分析方法科技风险的发现与应对领域信息风险跨媒体分析与理解开源情报开发利用研究不确定性应对研究信息行为研究3.情报技术突发事件中情报应急响应系统与技术情报实践中的新技术应用研究细粒度数据分析技术情报画像分析多源数据融合情报技术应用探索情报系统与工具知识工程技术(知识组织、知识融合、知识发现等)智能情报分析技术4.装备科技信息研究装备科技信息理论方法研究装备科技信息工作国内外对比研究装备科技信息资源深度开发与利用装备科技信息咨询研究装备科技信息产品开发服务装备科技信息技术手段应用装备科技信息精准服务国防科技信息体系能力国防科技信息工作实践04情报资料工作新文科背景下的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建设图书情报机构面向“十四五”发展规划与未来发展战略图书馆学情报学视野下的数字人文重大突发事件中的信息管理与数据治理图书情报学视角下新型智库研究与智库服务回应国家发展需求的学术评价研究数据驱动的图情领域理论创新数据治理理论、方法、工具与体系数字资源的保存、开放、版权保护大数据、AI、AR等技术在图情领域的应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行为嬗变研究数据环境下用户需求特点与内容数据科学理论与人才培养智慧图书馆、智慧服务阅读推广的理论与实践科学数据的监管、利用、服务数字阅读、移动阅读研究健康中国战略下的健康信息学研究在线健康社区用户行为及其影响机理媒体融合环境下用户健康信息搜索行为数字公共文化资源理论、平台建设开放政府数据政策、法律、策略智慧政府建设中信息交换、协同行为媒介融合背景下数字资源管理与服务在线学术资源的组织、开放与共享平台建设大数据环境下信息资源多维评价研究服务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情报学理论社科情报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05图书情报工作编辑部整理形成2021年选题指南,供图情档研究和论文写作选题参考(标注▲为重点选题)。同时,往年的“选题指南”仍具有参考意义。后疫情时代学术信息交流模式的改变与影响▲图书馆“十四五”规划与2035远景目标▲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情报监测与识别理论与方法▲服务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图书情报工作研究▲国家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融合发展与服务创新▲当前国际形势下国家文献资源保障策略研究▲面向实体清单机构的信息资源封锁与反封锁研究▲情报学视角下的公共信息安全▲智能情报分析技术与平台建设▲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智库建设与开放数据治理▲新技术、新方法在政府数据开放中的应用面向用户认知的政府开放数据管理与服务政务社交媒体知识发现理论及方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建构公共文化数字资源服务策略研究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研究图书馆文化传承与传播服务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与关键问题图书馆总体安全与高质量发展研究应急管理的情报协同机制设计健康信息行为和个人健康信息管理重大应急响应事件中的信息组织与管理▲面向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公众健康信息素养培育▲国家情报工作制度创新研究▲不同情境下数据管理与利用开放科学数据、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数据识别、情报监测与公共舆情科学预警知识产权信息开放利用机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能力与策略公共危机治理政策与策略▲政府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新一代元数据研究智慧图书馆标准与规范研究▲智慧图书馆平台/第三代图书馆系统平台建设▲数字图书馆的扩展/增强现实技术应用研究全球学习工具互操作性(LTI)开放标准研究数字包容与图书情报服务科研评价改革与创新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云服务支撑下下一代数字学术环境研究新《档案法》与档案治理研究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视野下数字人文与新文科建设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图情档学科发展数字人文实践中图情档的定位和价值数字人文视域下的特藏技术应用新文科与数字人文背景下的图书馆服务创新图情档学科数字转型研究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专业教育的现状与未来重新审视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研究方法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核心能力构建06现代情报“十四五”规划与图情档学科发展新文科与图情档学科建设中国情报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交叉学科与情报学学科建设面向科技创新的"十四五”国家科技情报发展战略研究国内外情报工作的比较研究国家情报工作制度创新研究我国科技情报机构情报能力提升研究公共安全情报支持拓新研究情报与智库的融合与发展研究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在图书情报领域的应用数据驱动的信息分析理论与方法创新研究关键核心技术内容识别与监测的理论与方法数字环境下老年人的信息行为研究“健康中国”引导下的健康信息学研究数据资源建设与智慧服务政府数据开放共享与治理研究科学数据与图书情报的关系研究“五计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国家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信息管理与数据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