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大连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谁更好?其实很简单两者实力都不差道莫邪

大连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谁更好?其实很简单两者实力都不差

很多人在考大学或考研究生的时候,最容易烦恼的是如何选择大学,特别是碰到两个水平相同的大学,不知道怎么着手,那么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是大连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谁更好?其实很简单两者实力都不差。一、关于综合力两所大学都是985系列的名校,而且都以工科为主,但是,两所大学在39所985大学中属于相对较低的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排名第30,电子科技大学排名第35,整体实力稍强。这个综合实力对电子科技大学比较不利,其优势学科相对单一,除了好的一般,在学科发展上是不平衡的,学校的专业数量在整体规模上不及大连理工大学,在大家眼里,电子科技大学除了电子信息专业之外,没有几个好专业。二、学科建设上电子科技大学是在学部的调整中诞生的,原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的通信专业合并而成,成都电信工程学院,那一年的目的也很明确,现在已经过了60多年了,电子科技大学也成立了,现在是国内电子信息专业领域的领导者,王牌的专业当然是电子信息,计算机科学、电子科学和技术、通信工学等。大连理工大学不一样,是古老的四大木匠学院,那个使命是覆盖所有理工系的综合大学,那个优势专业是传统专业,例如机械工程学、化学工程学、土木工程学、力学、环境工程学等。三、地理位置成都和大连在国内属于两线城市,实力和位置的差异不大,要说哪个好,我个人觉得是成都,成都是西南重镇,产业发展比大连更好,想学电子信息专业,选择电子科技大学,想学其他工科的专业,选择大连理工大学,不必迷茫,你们觉得怎么样?欢迎评论。

亚矢

太揪心!大连理工通报一研究生在学校身亡 遗书内容曝光……

大连理工大学西部校区-化工实验楼再见研究生在学校身亡看到这样一条微博,或许你以为这只是某个学子和母校做的最普通的告别,但其实这是一名研三学生和这个世界最后的告别。10.14日凌晨2点,大连理工一名化工研究生因不堪毕业压力,写下了一篇千字长文与世界告别,选择在化工实验室自杀……事件经舆论发酵后大连理工通报一研究生在学校身亡内容如下:大连理工通报一研究生在学校身亡10月13日早7时左右,我校化工学院一名研究生被发现在实验室身亡。经公安部门初步调查,排除他杀,具体情况正在进一步调查中。事件发生后,学校立即成立工作专班,全力配合公安机关和家属处理相关事宜。家长失去孩子,学校失去学生,我们深感惋惜并沉痛哀悼!遗书内容年仅25岁的学生,就这样舍弃了自己的花样年华,用这样的方式选择离开。遗书内容曝光后,让看到的众多网友倍感揪心,实验做不出来,设备跟不上、数据无意义。他不断的怀疑自己的能力,我们不知道这名大学生有多少个自我纠结又难熬的黑夜,放弃自己生命的念头又是从何时开始盘旋于他的脑海中。研究生做实验一条鲜活的生命,选择用这样的方式和这个世界说再见,如今我们只能感到惋惜与痛心……一些同样在读研的朋友看完了这封遗书,表示其实有些能够感同身受,读研这条路仿佛是一堵墙,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实验室没有人告诉你一天应该看多少篇文献,没有人告诉你一天应该有怎样的实验进度,开一次会议,或许很多成果就要重新再来。那些被否定被推翻的成果,或许是一个研究生熬过几个通宵后所得到的。对于绝大多数研究生来说,那些为了顺利毕业难熬的日子里,或许只有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这一条信念能够支撑他们。研究生压力近年来,有关博士自杀的事件屡屡发生,基本都和科研压力大或者学业路途坎坷无法毕业有关,科研人员的压力究竟有多大恐怕使我们无法想象的,通过一组数据来看,在机器之心的一项调研里,67% 的研究生说他们在过去一年里至少有一次感到绝望;54% 的人情绪低落,无法正常工作。心理上精神上的压力,让人感到喘不过气,这也是大连理工这名研究生选择和这个世界说再见的重要原因之一。除了自我心理调节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否该普及到高校去,如何避免这类悲剧的发生,都是我们该思考的。文章的最后,希望大连理工的这名同学真的能够如他在遗书中所言,来世能做一只猫……

不离于精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的遗言,压抑和无奈击垮了他!

大连理工大学“让我下辈子变成某间猫咖里的一只猫吧,野猫也行……”这是该学生的最后愿望——变成一只猫。到底是什么让他如此绝望,让他如此想逃避人世,不想做人,却想做一只猫。是做人太累么?或许吧。他要面对令他糟心的研究课题;还有始终无法达到满意效果的实验预期;还有一旁导师不问青红皂白的冷言冷语。压垮骆驼最后一根稻草是那些带有极度贬低的词汇。“废物!”“去死吧!”极简短的两个词就否定了这个研究生的价值,否定了他这二十多年的人生价值!这是别人否定的,但他却信了!因为他也开始自我否定了!他开始承认自己笨,自己懒,否定他曾为课题研究连续几天通宵做出的努力。他的信念崩塌了!但是他从未想过,他能够考上研究生,读过本科,这些足以说明他不是一个笨人,他能在白天认真备考公务员,晚上投入实验,这也足以说明,他不是一个懒人。但是他陷入了自我否定中,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没有用处,反而像个小丑,一次又一次出丑!但他无力改变,也最终没有勇气去面对了!实际上,生活没有容易的,比他更惨的比比皆是。从这个学生的长文中,我看到了很多带有负面情绪的词汇,从这些词汇里,我感觉到了他深深的压抑和无奈,最后都变成绝望!雪崩之下,没有哪一片雪花是无辜的造成他绝望地也并不是单方面的原因!导师的冷漠,设备的陈旧,实验的不顺,自身心理素质差等等因素,或多或少都有吧!但我们阻止不了悲剧的发生,只能预防悲剧。就像一个萌生死志的人,你怎么做都阻止不了他。我们只能从这件事吸取教训,找出一些问题,然后解决它,从根本上预防。否则,他一定不是第一个自杀的研究生,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最后,希望人与人之间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功利,多一点关爱,少一点冷漠,多一点满足,少一点贪婪!

乃是离之

聚焦返校!大工2020届研究生毕业生返校安排敲定!

研究生毕业生同学:你们好!经教育部、辽宁省同意,学校自2020年5月8日起启动研究生返校工作。按照《辽宁省高等学校返校复学工作方案》,根据《大连理工大学2020年春季学期返校工作方案》《2020年夏季毕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及相关工作安排》等相关要求,特将凌水主校区2020届硕士毕业生、以及首批未返校且6月能毕业离校的博士毕业生返校工作安排通知如下,开发区校区和盘锦校区的相关学生请等待校区具体通知。01在学校住宿的重点地区未答辩研究生返校报到时间:5月27日8:00-20:00报到地点:大连理工大学国际会议中心正门入住地点:大连理工大学国际会议中心离校报退时间:返校后须按照相关规定单独隔离14天,解除隔离后,开展科研实验工作,并于学校第十一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十次会议(计划7月)前毕业离校。注:“未答辩”指因疫情原因未能返校、未参加线上集中答辩、无法通过学校第十一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九次会议(计划6月中旬召开),且返校后一段时间的科研攻关可以完成毕业论文等相关要求,原则上能通过学校第十一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十次会议(计划7月增开)的情况。下同。02在学校住宿的辽宁省内已答辩研究生返校报到时间:6月6日8:00-20:00报到地点:北山A区正门(南侧门)入住地点:所在宿舍离校报退时间:6月9日17:00前03不在学校住宿的辽宁省内已答辩研究生返校报到时间:6月6日8:00起报到地点:北山A区正门(南侧门)离校报退时间:6月7日17:00前该类同学经学部(学院)党委审批同意允许返校后,有2次入校权限,第2次入校时仍履行返校报到相关程序。注:不在校内住宿的辽宁省外已答辩研究生,如在返校前连续在辽宁省内居住14天,且身体状况符合学校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可随该批次返校。04在学校住宿的辽宁省外非重点地区研究生返校报到时间:6月10日、11日8:00-20:00报到地点:北山A区正门(南侧门)入住地点:所在宿舍。按照辽宁省相关要求,省外非重点地区返校学生进行集中隔离,期间进行1次核酸检测,结果合格后解除隔离。核酸检测预计时间为6月12日—14日。离校报退时间(检测结果全部合格):已答辩毕业生:6月16日17:00前未答辩毕业生离校报退时间:学校第十一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十次会议(计划7月增开)前05在学校住宿的辽宁省内未答辩研究生返校报到时间:6月15日8:00-20:00(第四批返校同学核酸检测结果全部合格,如有变化,具体返校时间另行通知)报到地点:北山A区正门(南侧门)入住地点:所在宿舍离校报退时间:学校第十一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十次会议(计划7月增开)前06重点地区已答辩研究生根据辽宁省返校复学相关要求,重点地区同学返校后须单独隔离14天,并做2次核酸检测,原则上不安排重点地区已答辩研究生同学返校,建议同寝室、同专业同学协助办理离校报退手续。极特殊情况确有返校需求的,须向所在学部(学院)提出申请,所在学部(学院)党委审批同意后,根据辽宁省、大连市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和学校单独隔离条件具体情况,于6月15日之后安排返校。相关说明1.重点地区范围参照大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有关要求执行。2.返校具体批次、时间、地点及相关注意事项以研究生辅导员通知为准。3.因疫情防控相关要求,请严格按照规定时间规定地点返校报到。4.毕业报退工作按照“分批报退、错时办理、线上先行、线下精简”的原则进行,具体安排另行通知。5.返校按照自愿原则,因故未按批次返校的已答辩研究生毕业生,不再安排返校。因极特殊情况未按批次返校的未答辩研究生毕业生,须向所在学部(学院)提出申请,所在学部(学院)党委审批同意后,根据辽宁省、大连市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和学校返校工作整体安排另行通知返校。6.根据学校返校整体工作安排,6月15日后仍在校居住的研究生毕业生须自愿服从宿舍调整,确保后续同学顺利返校。7.以上研究生毕业生返校工作安排根据疫情形势及防疫政策变化随时调整。相聚虽短,情绵亦长。在这个特殊的毕业季,愿与母校的短暂相聚,化作风雨兼程的前行动力,更变成他日重逢的返校约定。内容来源:大连理工大学党委研工部 大连理工大学官方微信平台编辑:张杭晓校对:徐一丹责任编辑:周学飞

大河沿

大连理工大学,2020中国理工类大学排名第一?你赞同吗?

考研择校往往就是决定命运的关键一步,因此,不论要考什么专业,都需根据自身情况和院校情况综合分析后才能下结论,轻易赌上自己三年的青春不是智者所为。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理工类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快来看看吧~在艾瑞深校友会网发布的2020中国理工大学排名中,大连理工大学,排名第一!从学科排名来看,以理工冠名的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在A+学科数量上,都占有优势,而且不仅在质量上占优,在数量上,也占有优势。对于大连理工大学,排名第一,从教育部学科排名来看,好像并不占理!接下来小编带大家全方位的了解这所大学吧~学校简介大连理工大学简称”大工“,坐落于大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共建高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已形成以理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哲、艺术等协调发展的多学科育人体系。学校目前有2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3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2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还有工商管理(MBA,含EMBA)、公共管理(MPA)、建筑学、金融、应用统计、艺术、翻译、工程管理、新闻与传播、城市规划、汉语国际教育、体育、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等19个类别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土木水利等4个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以及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建设学校的工程学和化学学科领域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学校重点建设7个学科群,涵盖17个一级学科,辽宁省重点建设20个一级学科。目前有9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进入前1‰;8个学科领域进入QS世界学科排名前500名;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共有32个一级学科参评,7个学科进入A类,19个学科进入B类(其中B+,8个);上海软科最好学科排名中,13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0%。在2016年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获得1个A(工商管理)和1个A-(公共管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化学、工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力学、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管理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计算数学、等离子体物理、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结构工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环境工程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数学、社会科学总论博士专业学位授予类别: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土木水利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类别:工商管理(MBA,含EMBA)、公共管理(MPA)、建筑学、金融、应用统计、艺术、翻译、工程管理、新闻与传播、城市规划、汉语国际教育、体育、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分数线大连理工大学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一、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二、专业学位型统考硕士研究生三、专业学位型管理类联考硕士研究生四、专项计划学费、奖助体系学制学术型研究生:全部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专业学位型研究生:分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奖助政策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奖助学金分为:助学金、学业奖学金和硕博连读专项奖学金。三类奖助学金可以同时兼得。(1)硕士研究生助学金面向学制内所有全日制非定向硕士生(不含MBA、MPA、MEM),标准分为:一等助学金800元/月,二等助学金650/月,三等助学金500/月。(2)学制内已获得一、二等助学金的全日制非定向硕士研究生(不含MBA、MPA、MEM)可享受对应等级的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标准分为:一等学业奖学金10000元/年,二等学业奖学金8000元/年。每学年11月份一次性发放给学生。注:硕士研究生第一学年的助学金和学业奖学金评定,主要依据其入学时初试和复试的成绩,在招生录取时确定。第二学年及以后学年根据学业、科研业绩、综合表现等情况动态调整。(3)学校为硕博连读考核合格的硕士生,设立硕博连读专项奖学金,标准为1000元/月。从第三学期硕博连读考核通过后按月发放,直到该生转为博士研究生为止。上述规定的具体执行细则参见当年的相关文件。招生过程中,如果相关部门出台新的政策,我校将参照执行。关于大连理工大学,小编就先介绍到这里了,你会选择这所理工类大学吗?

败酱

新版大工研究生录取通知书长啥样?由你来做主!

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是新生收到来自学校的第一份礼物,标志着研途开启,意味着踏上求学问知、探索创新的新征程。同时,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承载着大工文化和大工精神,也是新生入学教育的先导内容。为赋予录取通知书更多的新时代元素,研究生院决定对通知书样式进行改版,特举办“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设计大赛”,面向全校师生和广大校友征集研究生录取通知书设计作品。一、参赛人员大连理工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广大校友可以个人或团队形式报名参赛。二、时间安排1.投稿阶段:2020年6月3日至6月30日2.评审阶段:2020年7月1日至7月10日三、作品要求1.作品要充分体现大工“培养精英人才、促进科技进步、传承优秀文化、引领社会风尚”的办学宗旨和“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的大工精神。2.作品要蕴含大工特色文化底蕴、发展内涵,能够展现出大工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3.作品设计样式不限,须包含大工校名、校徽以及“大连理工大学2020年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等元素,并预留录取文字内容、校长签名、位置。4.作品应富有创意,具有较高的艺术性。需附300字以内设计理念说明或内涵注释。5.创作表现形式不限,使用软件不限。设计作品均以图片形式(JPG格式)呈现,分辨率不低于300dpi,文件小于10M。最终获奖设计者应提交作品源文件,否则视为放弃本次比赛。四、版权要求1.提交作品的知识产权和使用权均归大连理工大学所有,学校可自行选取使用、并根据需要自行用于学校形象的宣传展示,以及在印刷品上标记和使用等。2.提交作品的标志图案和相关内容等不得对他人的注册商标、外观设计专利及受知识产权法保护的其他文本构成侵权。如有涉及抄袭等侵权行为,后果均由投稿者本人承担,大连理工大学不对侵权行为承担责任。3.作品须为原创,且未公开发表,曾经参加过其他比赛或为第三方服务的产品方案均不得参加比赛。4.投稿作品无论是否采用,恕不退还,请参赛者保留底稿。五、作品提交1.作品(含设计理念说明或内涵注释,以参赛者姓名或团队名称命名)和《原创承诺书》(以参赛者姓名或团队名称命名)请于2020年6月30日前,以电子版方式提交至邮箱yuguishu@dlut.e.cn。邮件主题中,务必添加“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字样。另外,邮件需注明作者姓名、单位、联系方式等准确信息,以便后期联系。《原创承诺书》下载地址:http://gs.dlut.e.cn/info/1199/10276.htm2.参赛者最多可投(参与设计)3份作品参赛,须分别发送邮件,但每份参赛作品不得雷同。六、奖励办法学校将采用专家学者评审、网络公开投票等形式对参赛作品进行遴选,并对优秀作品予以表彰和奖励。七、其他1.上述安排如有变动,以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发布的消息和通知为准。2.本次比赛最终解释权归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所有。3.咨询电话:0411-84708338内容来源:大连理工大学官方微信平台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编辑:白书彬校对:徐一丹责任编辑:周学飞

巨人谷

盘点大连理工大学2018考研总分十大高分考生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科目总分为500分。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总分一般为500分,其中公共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等专业初试科目总分为300分。下面是考研数据帝为大家整理的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全校初试总分十大考生排名。第1名: 报考化工学院 化学专业 政治:76分 外语:81分 专业课一:134分 专业课二130分 总分:439分第2名: 报考建设工程学部 水利工程专业 政治:76分 外语:81分 专业课一:134分 专业课二130分 总分:429分第3名: 报考数学科学学院 应用统计专业 政治:76分 外语:81分 专业课一:134分 专业课二130分 总分:429分第4名: 报考物理学院 物理学专业 政治:76分 外语:81分 专业课一:134分 专业课二130分 总分:428分第5名: 报考建设工程学部 土木水利专业 政治:76分 外语:81分 专业课一:134分 专业课二130分 总分:426分第6名: 报考物理学院 物理学专业 政治:76分 外语:81分 专业课一:134分 专业课二130分 总分:426分第7名: 报考物理学院 物理学专业 政治:76分 外语:81分 专业课一:134分 专业课二130分 总分:426分第8名: 报考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言文学专业 政治:76分 外语:81分 专业课一:134分 专业课二130分 总分:424分第9名: 报考建设工程学部 土木水利专业 政治:76分 外语:81分 专业课一:134分 专业课二130分 总分:422分第10名: 报考建筑与艺术学院 建筑学专业 政治:76分 外语:81分 专业课一:134分 专业课二130分 总分:421分

其名为风

大连理工研究生之死:没有“大问题”的导师并非“没问题”

——本文系红网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10月13日早7时左右,大连理工大学一名研究生被发现在实验室自缢身亡。然而,早在当天凌晨两点整,该研究生便在微博上发布了遗书,解释称由于担心再次延毕、饱受学业与就业双重压力之苦,而最终选择了这条不归路。细读遗书中的所有内容,不难发现,不同于以往绝大多数类似事件,该生的导师并非是酿成这场悲剧的罪魁祸首,依照该生的描述,他所有的老师也并没有对其有任何欺压剥削的行径。然而,深究遗书中的部分细节,我们又能发现,虽然那些老师并不存在有任何“大问题”,但从始至终,却也丝毫谈不上是什么“光彩的角色”,并没“没问题”。日常上课质量差到了酸奶没吃完放垃圾桶里一周的地步;对于重要的开题答辩却只给出了“多去看文献,看看别人怎么做的”这一敷衍的答复;实验室设备经常“罢工”,结果却被告知要靠学生自己动手维修;照着老师给的建议做的数据,却一再只得到“重新再做”这一轻描淡写的回复……面对这一件又一件无奈又无助的现实,我们发现,所谓的没有任何“大问题”的一个个老师,却一直都在给学生施加以数不尽的“小问题”。冷言冷语、漠视旁观、不闻不问,这些基本都是难以摆上台面来当众控诉的“小问题”。然而,问题虽“小”,却也是切切实实地在刺痛着人心,尤其当各种“小问题”日积月累,最终同样也能让某些学生不堪重负。师者之所以为师,最起码的就是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这是你们的本职,更是本分。然而,在这场研究生自杀的悲剧中,我们却丝毫都没发现该研究生身边的老师有任何尽职尽责的表现。首先,遇到任何问题,动辄就要学生自己去动手处理,试问,如此不胜其烦、疲于解惑,那指导老师到底有何用处?其次,日常学术答复,不是敷衍就是推诿,连富有建设性的意见都给不出来,是把学生当空气,还是把自己数十年的学术素养当摆设?指导一个研究生,固然需要注重其在科研实验项目中“独立意识”的培养,然而,“独立”不等同于“独自”,更不是“孤立”。“导师”既为“导师”,当学生遇到学术疑难时,该帮的忙就得帮,该给的意见就需给,这不是纵容,而是你身居那个位置该尽的本分。否则,如果某些人在指导学生这一问题上总是日常“和稀泥”,甚至连最起码的“解惑”都做不到,那也实在配不上“人师”二字。截至16日,那名自杀身亡的研究生的那篇遗言微博下,已有近24万的留言。其中,有相当多数自称在读或是已经毕业的研究生对该名研究生的艰难遭遇表达了极大的共鸣之情。在他们眼中,某些一言难尽的老师或是导师们总有一个共通的特点——他们很烂,但还不至于烂透顶,还没烂到肆意压榨剥削学生的程度;他们很差,但也不至于差到家,还没差到学生们可以诉诸高校或是社会,争取到打抱不平的机会……也正是由于这些“小而甚微”但就是“切实存在”的问题,让网友们深感读研时的委屈与痛苦,甚至于是让某些围观网友发出了“国内学术环境差劲”“幸好没有回国念书”这类令人心碎的感慨。事实上,近些年来各大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自杀身亡的事件早已屡见不鲜,而在这一出又一出惨剧中,我们总能发现一些不良导师、老师的身影。不管是不是造成学生自杀身亡的罪魁祸首,可最终遭披露的他们或多或少地总会在那一场又一场生命的悲剧中扮演着一些推波助澜、助纣为虐的丑角——显然,问题早已形成了一种现象,只是有时候一些问题“太小”,我们难以发现抑或改变。一个年轻生命的逝去终究是令人惋惜的,可遗留下来一些待解的问题终究是不能逃避的。或许,某些高校老师当真得好好反思,尽管你们不是这出悲剧的罪魁祸首,但作为学生在校生活中经常接触、时常沟通的对象,哪怕你们对自己手把手教的学生能多点人文关怀,哪怕你们在学生遇到学术壁垒时能多给予些精确指导,或许,一直身处黑暗中的学生会因为看到一抹阳光而相信生命中还有希望的存在;或许,他就不会这么果决地就与这个世界说再见。有时候,一些鸡毛蒜皮的破事儿往往因为琐碎遭人忽视,殊不知,这些细微的痛苦积聚起来恰恰可以沦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来源:红网_红辣椒评论】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杂篇

每日一所好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学校简介大连理工大学,简称“大工”,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学校有3个校区:凌水校区位于大连市甘井子区,金州区开发区校区位于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盘锦校区位于盘锦市辽东湾新区。2019~2020年校友会中国高校排名中大连理工大学排第27位,辽宁省内排名第2。大连理工大学前身为大连大学工学院,创建于1949年4月;1950年7月,独立为大连工学院;1988年3月更名为大连理工大学。专业介绍学校是一所以理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哲、艺术等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校设有研究生院,6个学部,17个独立建制的学院、教学部,3个专门学院和1所独立学院。有2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3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2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个类别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4个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以及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设有88个本科专业,78个本科专业进行招生。根据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A:化学工程与技术和机械工程,A-:力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B+:信通、动力工程、软件工程、材料、计算机、数学、水利工程、控制,B:7个,B-:4个,C+:3个,C:2个。根据校友会专业排名,1个8星级专业,1个7星级专业,5个6星级专业,7个5星级专业,18个4星级专业,9个3星级专业。录取分数大连理工大学2020年面向31个省份(市、自治区)招生,主校区(陵水和开发区)计划招生4960人,招生人数较多的省份有:辽宁1057,河北295、吉林224、黑龙江201、安徽200、山东245、河南272其他471;盘锦校区计划招生1300人,招生人数较多的省份有辽宁280、山东80、河北86、河南87。按专业分,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或大类)有,主校区:电子信息类610、土木类450、化学与制药类400、软件工程495;盘锦校区:环境生态工程180、海洋技术120、能源化学工程240、经济学类170。2019年省外录取分数如下表(仅统计普通类本科,盘锦校区仅统计招生人数较多的省份)省内各专业录取分数如下表学校主校区计算机类为中日合作办学,工程力学、应用物理学有中白合作办学,未统计省外录取最低分。就业质量根据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学校2019届毕业生9827 人(男女比1.7:1),其中本科毕业生5908人,毕业研究生3919(博士351、硕士3568)人。本科毕业去向为升学2242人、就业2791人、出国(出境)586人;研究生毕业去向为升学495人、就业3218人、出国(出境)89人。升学人数中本科生91.17%、研究生96.57%进入中科院及985高校深造;出国(出境)675人,其中就业13人,留学662 人,主要去向为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就业单位性质流向,本科:党政机关1.78%,高等教育单位 0.46%,中等、初等教育单位 0.66%,科研设计单位3.36%,医疗卫生单位0.25%,其他事业单位1.88%,地方基层项目0.10%,国有企业34.49%,三资企业12.46%,其他企业42.32%,部队2.24%;研究生:党政机关2.08%,高等教育单位8.06%,中等、初等教育单位1.28%,科研设计单位10.02%,医疗卫生单位0.16%,其他事业单位3.79%,国有企业31.54%,三资企业15.02%,其他企业 27.78%,部队0.28%2019届毕业生达入职世界500强1628人(研究生1030、本科生598)共有5363小编有话说虽然2019年校友会排名大连理工落后东北大学1名,但在小编心目中,大连理工大学是辽宁省当之无愧的第一。录取分数方面(主校区),北方各省基本与东北大学持平,南方各省略高于东北大学,学科评估也略好于东北大学。学校唯一的遗憾就是第四轮学科评估仅有7所原985没有一个A+学科,即顶尖级学科,其中就包括大连理工。小编给的报考建议是,盘锦校区虽然分数低,但大部分专业本身的就业前景不好,不建议报考,除非只看重985身份。主校区建议报考,无论是考研还是就业都有保证。

往矣

大工研究生最高荣誉名单揭晓

优秀研究生标兵是我校研究生奖励体系中的最高荣誉。那么,作为大工的“优研标兵”究竟需要有哪些硬核实力?先进的思想觉悟+远大的理想抱负+丰硕的科研成果+勇于担当+乐于助人+……?近日,2019-2020学年优秀研究生标兵名单揭晓,来看看标兵们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优秀研究生标兵(博士) (按姓氏笔画顺序排列)刘朝龙,中共党员,化工学院分析化学专业2015级硕博连读研究生,师从袁景利教授,于2017年转为博士,现处于博士阶段第四学年,从事长寿命金属配合物发光探针设计开发及生物应用研究。曾任化工学院化硕1501班班长、博硕分析化学学生党支部书记、化工学院博士生思政助管;担任博士生思政助管期间,始终明确自己的角色,立足于思想引领、服务为本两个基本点,开展了一系列学生工作。科研方面,共发表学术论文10篇,累计影响因子82.0,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文章4篇;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硕博连读期间,很好地兼顾了学生工作与基础科学研究,先后获得多项校级以上奖项,给同学们树立了优秀榜样。陈兵兵,中共党员,能源与动力学院能源与环境工程专业2015级硕博连读研究生,于2017年转为博士,方向为天然气水合物基础特性以及生成分解机理研究;2018年获中国科协优秀中外青年交流计划资助(总名额不超过200人),赴新加坡国立大学学习,2019年获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资助,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联合培养一年。已发表SCI期刊论文17篇,其中一作论文7篇;发表EI论文3篇;共发表会议论文12篇,其中发表国际会议论文(第一作者)4篇,做poster展示3次,授权专利5项,在审专利3项(含国际专利1项)。思想上积极进步,热爱祖国,团结集体。具有扎实的学术功底,科学严谨,求实创新,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身心健康,适应能力强。目前担任能源与动力学院博士助管兼班长。郭兴森,中共党员,建设工程学部岩土工程专业2018级博士研究生,师从年廷凯教授;2020年国家公派赴伦敦大学学院(QS全球第8)联合培养,师从著名海洋工程专家Thorsten Stoesser教授。连续三年获评“大连理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民主评议连续优秀,学习强国积分超过27000。发表SCI论文16篇,其中10篇一作(6篇中科院大类1区)均属学科TOP期刊;发表中文论文2篇;申请/授权国家专利(软著)30余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辽宁省科技创新项目1项等。担任7个SCI期刊审稿人。带动多个学部近20名同学参与研究生系列创新竞赛与创业项目,获10余项校级及以上奖励。志愿活动六载,担任校研究生会志愿者工作部部长,举办各类活动70余次,累计参与研究生800余人次,时长2500余小时。崔俊峰,中共党员,机械工程学院2015级硕博连读研究生,师从张振宇教授,于2017年转为博士,目前已完成硕士和博士课程,研究课题为硬脆半导体应力诱导损伤原位纳米尺度研究。研究生期间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奖学金,并接连荣获大连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博士生一等学业奖学金、大连理工大学第十二届博士生学术之星等荣誉。发表SCI论文20篇,其中6篇一作,包括影响因子大于10的文章2篇、封面文章2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3项(已授权5项),国际发明专利4项(已授权2项);担任国际英文期刊《Applied Nanoscience》和国际英文期刊《Vacuum》审稿人。在思想方面,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工作和学习中踏实认真,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并热心帮助他人。优秀研究生标兵(硕士) (按姓氏笔画顺序排列)叶哲,中共党员,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2019级硕士研究生,入选全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全国高校党员骨干培训示范班、“扬帆计划·中央和国家机关大学生实习”,现任校团委学生副书记、研究生院团工委副书记、运载学部党总支委员、航空航天硕士生党支部书记,曾任学生会副主席、社团联合会主席等14项职务。先后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研究生一等奖学金等15项奖学金及国家、省市、校级奖项50余项,获评全国青马“优秀学员”、辽宁省优秀毕业生、大连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大连理工大学优秀毕业生等17项荣誉。注重提升自我科研素养,现已完成1篇国际会议论文、1篇国内会议论文。参加2019年中国力学大会,并于《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分会场作相关报告。进一步深入学习研究,将科研成果投稿至2020年IAC国际宇航大会,并已被接收。曲宁,中共党员,化工学院盘锦分院化学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生期间,先后在 Materials ResearchExpress、Applied Surface Science、 Nanoscale等刊物发表SCI论文6篇;申请并公开国家发明专利12项,其中2项已获得授权。积极参加社会工作,曾任研究生会文化部副部长一职,并于2019年成功举办“启程之夜,拾光有你”校区元旦晚会,为历届最佳;入学以来两次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两次获得大连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兼顾科研学习和生活,曾参加研究生会羽毛球比赛,并获得女子单打季军,曾代表化工学院盘锦分院参加2019级毕业生篮球比赛。李林威,中共党员,建设工程学部结构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曾于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作为大连理工大学第十九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赴新疆哈密支教一年。研一期间完成培养计划内所有课程,并取得91.57的加权平均分。累计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3篇,其中2篇收录于SCI中科院分区一区期刊,另一篇收录于美国复合材料学会主办期刊,在业内有较高认可度;参加学术会议3次,并作相关学术汇报。积极参加社会工作,力争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连续两年担任硕博学生党支部副书记,组织并参与支部党员活动以及会议,协助支部书记完成支部2019年度创新方案“硕博联手共促科研”的立项和落实,所属支部为建设工程学部8个成功立项的学生党支部之一。张博,中共党员,光电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师从陈珂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光声光谱气体检测技术以及光纤声波传感技术。现已完成硕士所需学分,加权平均分86.5,绝大多数课程成绩达到良好或者优秀等级。先后发表录用8篇高水平SCI论文,其中5篇一作,影响因子总计24.431。思想上,热爱祖国、拥护党和人民,具有自我批评精神,积极进取,勇于改正缺点和错误。身为学生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投身科研,带领周围同学进步,同届及19级同组同学多人获得大连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荣誉称号。周敬,共青团员,能源与动力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一时提交硕博连读申请,现已转入博士阶段,并担任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生兼职辅导员。努力学习与科研,必修课程加权平均分达到90.13分;发表一作EI期刊文章1篇,1篇一作SCI论文小修后录用;积极参加中英文学术会议,发表一作会议论文4篇,并且作国际学术会议英文口头报告1次。凭借优异的学习成绩与突出的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奖学金、中国船级社成绩优秀奖学金、大连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大连理工大学优秀团员等奖励和荣誉。对社会工作认真负责,研一担任学院研会体育部部长,研二担任学院研究生团工委常务副书记,认真落实校团委布置的各项任务;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类文体科创竞赛活动,多次取得运动会前三名的出色成绩。董银昭,中共党员,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生期间先后发表录用8篇国际会议文章,其中2篇延长版本已发表在人工智能和医学交叉学科顶级期刊BMC Medical Informatics and Decision Making上(SCI检索,影响因子2.14);2篇发表在强化学习顶会AAMAS 2020上。多次参加国际会议workshop演讲,并获得1次最佳论文奖;积极参加各类比赛,并取得不俗成绩,在比赛中提升自己的编程技能和专业知识。很好地兼顾了科研学习和社会工作,先后担任计算机生物第一学生党支部书记、电信计算机物联网研究生党支部第二党小组组长。怀揣梦想、奋发图强开拓进取、全面发展这,就是大工的优秀研究生标兵!为大工“优研标兵”点赞!内容来源:大连理工大学官方微信平台素材来源: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图片作者:胡琛浩 标兵供图 任亭钰编辑:张杭晓校对:白书彬责任编辑:周学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