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2021年考研复习备考经验分享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2021年考研复习备考经验分享

大连理工大学的材料学院的报录比在1.5-2左右,考研难度相对较小一些,复试线的划定也比较平稳,波动不会太大,但是各个专业的难度可能不太一样,热门的材料加工工程专业、材料学专业等可能报的人比较多,竞争压力比较大一些,有一点值得提一下就是大连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对进入复试的同学只看复试的表现,初试的成绩或本科学历对复试成绩不会产生影响,也就是说,最终成绩排名可能会与初试成绩排名产生较大的差别。初试经验英语要早一些开始准备,我是大概五月份开始学习考研英语的,最重要的就是阅读理解。首先就要积累词汇量,我的办法就是一开始每天刷两个阅读理解,不认识的单词很多,就把比较重要的单词和语法记在笔记本上,第二天拿出来背一下,只能靠日积月累的功夫,没有捷径,还可以看一些关于考研英语单词语法的书。第二轮就可以开始刷真题了,一开始可以慢一点锻炼做题方法,等到真题二刷的时候就要控制好时间了。英语作文可以稍微晚一点做准备,我自己写作文的能力还OK,所以没有过多的准备,考前一个月在考研文库找了一些范文或者结构较好的句子背就可以了。数学是考研重中之重,成功与否一半要靠他。大工材料院考数学二。数学我进行了三轮复习,第一轮最简单,高数跟线代全部跟的张宇老师,李永乐线代讲的很好,但是讲的太慢跟了一节课放弃了,用的资料是张宇的。到了暑假进行第二轮复习,这个阶段非常重要,用时最久,从7月到10月,用的资料是张宇18讲及9讲。每天至少用半天时间去学数学。每天计划学一部分,先看张宇的讲解视频,完后看一遍笔记,把题目有针对性的做一遍。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做做1000题。前期不太推荐做660题,个人认为660题目综合性很强,有时半天只做5-6个选择打消积极性。当然底子好的同学可以多做,数学多做题是没有问题的。很重要的一点是做题前要掌握了基础知识,不要为了刷题而刷题。做得多不如做的精。另外技巧性太强的题目必要时可以直接放弃,考研的题目还是以所学的基础知识为前提的。第三轮复习用的闭关修炼,题目没有全做,只是有针对性的找不足多弥补。大概用时一个月10-11月。最后一个多月做真题和李林的模拟题4套卷,李林8套卷有时间的话也建议做做。数学一定要把基础知识掌握好,这非常关键。大连理工大学专业课是选考这三门中的一门:816 材料力学 或 825 材料科学基础 或 885 有机化学及有机化学实验。参考书:《材料力学》,主编:王博,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9月;《材料力学解题指导》(第二版),主编:马红艳,科学出版社,2020年7月《材料科学基础》 赵杰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15年出版;《固态相变原理及应用》张贵锋,黄昊编著,冶金工业出版社(第二版),2016年出版《有机化学》(第二版),主编:高占先,高等教育出版社;《基础化学实验》(第三版),编者:孟长功、辛剑,高等教育出版社我选的是825材料科学基础,大工专业课考的深度不大,但是涉及面很广。除了非晶体那部分,所有内容都考,历年考试均有涉及。题型不固定,选择 判断 填空 分析 简答 画图 计算 应用等应有尽有,像2019年考了一个如果让你制造一个航天飞机选什么样的材料?专业课学习有两个就OK了,课本加真题。课本学习可以跟老师学习,每一节都做好笔记,搭配《新祥旭考研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辅导班讲义》一起看。确保书中每个知识点都了解明白,我的建议是买几个笔记本,所有知识点总结在笔记本上,与对应考过的习题总结在一起(我用了近3个笔记本,乍一看好多内容,但学习完后你会发现原来是相通的)。理解后就可以背诵了,好多题目都是只要背过了就有满分。这一项完成后就开始综合的做真题,市面上流动的是2000-2020年真题,大工是考原题的而且非常多,务必全部记住。最后再把总结的名词解释背过就可以考试了。考研贵在坚持,希望大家都能成功上岸,加油。

楚茨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工2021年考研初试复习备考经验分享

招生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招生专业:085600 材料与化工研究方向:01 (全日制)新能源及功能材料设计与表征02 (全日制)高性能材料加工成形新技术03 (全日制)重大工程表面技术04 (全日制)先进连接技术与材料05 (全日制)能源材料及器件06 (全日制)新材料07 (非全日制)材料工程考试科目: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或 203 日语③302 数学二④816 材料力学 或 825 材料科学基础 或 885 有机化学及有机化学实验复试信息:笔试内容:金属材料学、固态相变原理、材料力学性能、金属凝固原理、塑性成形原理参考范围:《固态相变原理及应用》张贵锋,黄昊编著,冶金工业出版社《工程材料力学性能》 束德林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金属材料学》戴起勋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凝固科学基础》方大成,姚曼,徐久军,王旭东 科学出版社《材料成形原理》吴树森,柳玉起,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备考经验数学二先看零基础,整理一个笔记本,按章记笔记,记经典例题的解题思路,当然了不记也可以,用彩笔直接在书中标记,但是脑子里一定要有题,有通法。高数和线代建议分开学习,分开强化。先把高数啃下来,然后强化做题,强化做题也有同步课程,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毕竟数学最拉分,没有之一,得数学得考研。基础课还是比较轻松的,可以在高数强化的时侯穿插线代基础,而且并不浪费时间,每学习一次线代都会有新发现,但是强化一定要重视,并且强化时有一半不会的也是可以接受的,一定要对着答案弄懂,并不是数学也需要背,背下题目和解题思路,脑子有题了就稳了。一般在暑假阶段要强化完所有科目,这时候就可以回过头再做一边强化的题,强化的题是值得做的,因为都是以真题为主,强化打的稳,冲刺真题的时候,也是得心应手。真题10月初到十月中旬开始是比较合适的,刷3遍左右是最合适的,主要是熟悉整体难度,一定要掐时间做,熟悉自己的做题速度,边自己模拟边调整自己的速度,网上有卖答题卡,养成涂卡习惯,这样考试的时候就万无一失了。最后可以做一下李林套题。英语是从3月份就开始了,前期就是每天花1-2个小时背单词,每天都有背单词,我当时选的单词书是恋恋有词,我在背单词的同时也把书上的一些段落都自己仔细的分析了一下,真题阅读的话,我是5月份就开始了,每天做一两篇阅读,第二天分析,翻译。早些年份的与后面风格差异挺大的,做下感受一下就好,不用太纠结,主要还是把精力放在后面的阅读上。作文的话我是背了不少范文的,在考研文库里面找了很多优秀范文,积累素材,然后每天写一篇练手,总结好自己的模板就可以了。专业课参考书:《材料力学》,主编:王博,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9月;《材料力学解题指导》(第二版),主编:马红艳,科学出版社,2020年7月《材料科学基础》 赵杰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15年出版;《固态相变原理及应用》张贵锋,黄昊编著,冶金工业出版社(第二版),2016年出版《有机化学》(第二版),主编:高占先,高等教育出版社;《基础化学实验》(第三版),编者:孟长功、辛剑,高等教育出版社专业是任意选择一个科目就可以了,我选择的是材料力学,前期主要就是看材料力学这本书,一定要理解清楚每个知识点,这样会有利于做题,后期就结合解题指导和《新祥旭考研大连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工辅导班讲义》来补充练习,专业课并不是多做题就可以的,你应该是了解每一个刚体的性质,已经不同状态的不同性质,还有所带来的影响,通过应力分析知道无所出于什么阶段,该用什么强度理论。材料力学这门课属于实际基础学科,它可以解决建筑、机械、土木等等关于民生的基础生活问题,所以一定要结合实际理解问题。

天时

考研重要信息!一“研”为定

考研倒计时 DAY1@全体DUT考研人:明天 就是你一展身手的日子了!除了提醒大家带好文具、证件、核酸检测报告还有一份辽宁省普通高校考点考场编排信息表请收好!(建议转发收藏)楼宇:西部校区综合2号楼漫漫考研路,有你不孤单来自各校区、学部(学院)同学们的祝福收好!(本文图片均拍摄于12.15疫情之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大连理工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联合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光电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化工学院环境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建设工程学部建筑与艺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能源与动力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生物工程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物理学院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张大煜学院开发区校区盘锦校区考研是一场持久战有枯燥、有坚持有焦虑、有坚定有疲惫、有坚韧这份考研人共同的备考回忆收好!A story about 考研人 2020年12月25日距离考研还有1天回首往昔有些数字 只有自己知道意义6:00早上六点一馆迎来第一位考研人晨光微亮,唤醒了沉寂的校园也见证着考研人的步履匆匆踏着冬日的朝阳出发新的一天 充满新的希望-6℃2020年12月20日 -6℃ 天气晴如果回忆有温度 那么备考的日子 便是羽绒服锁住的温度如果回忆有声音 那么拼搏的日子便是在窗边背书的声音107每一个考研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小空间这里有曾经奋战过的岁月有因相似梦想而结识的朋友有一摞摞知识的积累沉淀每一个门牌号的背后都有一段不一样的故事…265把最喜爱的歌曲 播放265次日复一日的备考 也像单曲循环喜欢的歌曲一遍遍听坚定的梦想一天天清晰22:2022:20闭馆的铃声响起令希的喧嚣散去寂静灯光中 只剩下独行的背影迎着晨光出发,伴着月色而归随时间流转沉淀下那一段努力的岁月…在考研这条布满荆棘的路上我们与太阳争早披月色而归有些场景 只有经历了才知珍贵漫漫考研路你走的每一步都算数那些为了梦想低头不语的日子终会成为星星点亮未来我们的终点 定是花开万里!评论区留言为考研人助力加油!内容来源:大连理工大学团委微信公众号信息来源: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图文作者:张妍 张乐琪 艾克旦 陈宛蓬 许震编辑:张杭晓校对:白书彬责任编辑:周学飞 任亭钰

波之塔

盘点大连理工大学2019考研专业课平均分最高十大专业

专业课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和发展趋势,培养分析解决本专业范围内一般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专业知识的发展比较迅速和经常变动,而且专业知识的范围也比较广泛,一般情况下,专业课的设置并非一成不变,专业课的内容变化也较为迅速。下面是考研数据帝为大家整理的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全校专业课平均分十大高分排名。第1名: 报考机械工程学院 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 135.67分第2名: 报考建筑与艺术学院 美术学专业 134.3分第3名: 报考建筑与艺术学院 设计学专业 129.71分第4名: 报考光电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 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 128.75分第5名: 报考化工学院 化学专业 128.58分第6名: 报考国际教育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127.5分第7名: 报考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 法学专业 127.2分第8名: 报考建筑与艺术学院 艺术专业 126.38分第9名: 报考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 机械工程专业 126.31分第10名: 报考建设工程学部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126.0分

无咎无誉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科实力最强的院校有哪些?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其就业前景广泛,薪酬待遇高,而倍受家长和考生的青睐。作为热门的工科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下设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学3个二级学科。在2018年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专业名单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开设的院校最多,高居榜首。可以说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今年最火的专业。不仅如此,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薪酬也是很高的,毕业生毕业五年全国平均薪酬8269,在工科同类专业中高居第二。那么,哪些高校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最好呢?根据第四轮学科评估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最好的大学是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比肩第一。其次是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大大学、浙大和西北工业大学。在以上 8所高校中,除了武汉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两所高校是211工程大学外,其他6所都是985全国顶级大学。可见武汉理工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力有多么强大。材料科学与工程获评A-的院校有9所,分别是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天津大学、东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和西安交大。其中北京化工大学是211院校,其他院校均为985重点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燕山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等14所高校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获评B+。以上就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实力强大的院校,不知题主对哪一所大学情有独钟?欢迎留言,欢迎评论!

草佑

盘点大连理工大学2020考研英语一单科十大高分考生

英语是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除个别专业外都要考的科目,所有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十三大门类,110个一级学科)和部分专业型硕士包括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中医、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汉语国际教育、建筑学、城市规划通常都考英语一。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图书情报、工程管理、审计专业通常都考英语二。下面是考研数据帝为大家整理的大连理工大学2020年全校英语单科十大考生排名。第1名: 报考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 机械专业 88分第2名: 报考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 机械专业 87分第3名: 报考经济管理学院 应用经济学专业 86分第4名: 报考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 力学专业 86分第5名: 报考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 机械专业 85分第6名: 报考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 机械专业 85分第7名: 报考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 机械专业 85分第8名: 报考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 机械专业 85分第9名: 报考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 土木水利专业 85分第10名: 报考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84分

张苍

2020大学实力排名: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武汉理工位居第1阵列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我国的一个一级学科,其下设的二级学科专业有很多,比如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等,看大家专业研究的方向,选择自己喜欢的报考。下面则是推荐给大家的参考数据,主要就是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的数据,让人比较意想不到的是武汉理工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A+级别高校,学科实力比肩清华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家在考研选择时,如果追求专业深度研究,不太在乎学校名气,武汉理工大学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武汉理工大学整体实力上是稍逊清华北航的,考上武汉理工的难度就要小不少。A+级别高校: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理工大学。A级别高校: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工业大学。A-级别高校: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天津大学、东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在A+、A、A-级别高校中,大多还是985重点高校,像清华大学、哈工大、天大、川大等这些,即便是在A-级别中,想要考上还是很难的,但像武汉理工大学这种,专业实力强,整体实力相对不高的,考研就容易许多。再者说,同一级别中,名气不显的高校要比名气大的高校好考一些,比如A-级别中,北京化工大学、东北大学要比其他高校好考一些。B+级别高校:北京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燕山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山东大学、郑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同一级别高校排序不分先后,不同级别高校实力一目了然,大家选择院校还是要尊重自己的实力,不要好高骛远,不然,接连失败2次3次就会打击信心和考研的决心,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免责及版权声明:仅供个人研究学习,不涉及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号立场)

酷老爸

大连理工和东北大学都是985中的工科院校,哪所报考难度更小

大连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和东北大学这两所学校有很多相似之处,都位于辽宁省,同属985/211工程,也都是工科院校,也都有异地校区(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和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在大连和沈阳分别各有两个校区,那这两所学校有何差别?报考哪个更合适呢?一、招生计划和往年分数线东北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2020年在各省的招生计划均已出炉:大连理工大学招生计划及2019年普通类投档线东北大学招生计划及2019年普通类投档线招生规模大连理工大学2020年各类招生计划总计4960人,盘锦校区招生计划在1300人左右,东北大学2020年在内地计划招生4500人左右,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招生计划在2600多人。总的招生规模方面,大连理工大学和东北大学校本部差别不是很大,而两所学校异地校区本科招生规模差别很大,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明显多于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生源省份大连理工大学招生计划前五生源地分别是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吉林;东北大学招生计划前五生源地分别是辽宁、河南、河北、山东、安徽,前五生源地大体上是相似的,主要是吉林,吉林在东北大学的招生计划偏少。当然异地校区差距就大了,毕竟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在河北,招收的河北考生最多,而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仍然在辽宁,招生的辽宁考生仍然是最多的。另外大连理工大学辽宁本地生源占总计划的23%左右,而东北大学辽宁本地生源占招生总计划的18%左右,明显大连理工大学本地生源比例高于东北大学。投档线大连理工大学各省2019年投档线总体上高于东北大学10分左右,而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投档线则高于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也许是由于东北地理位置原因,东北的985高校整体上分数线都不是很高,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的投档线在985高校中处于中下游水平。文理科比重差别大虽然大连理工大学和东北大学都属于工科院校,但东北大学的文科生比重要高于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在大多数省份都有文科生的招生计划,而大连理工大学只有在辽宁、黑龙江、河北、山东等少数省份有少量的文科生计划。异地校区方面,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基本都是理科生,而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只有在少数省份有文科生招生计划。东北大学二、特色学科和专业世界一流学科:大连理工大学有两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分别是化学和工程了东北大学只有控制科学与工程1个学科进入入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学科评估:在学科评估中,大连理工大学有7个学科进入A类,分别是机械工程、化学工程、力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东北大学有4个学科进入A类,分别是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虽然大连理工大学进入A类学科总数多于东北大学,但遗憾的是,两所985高校都没有A+学科。特色专业:东北大学有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安全工程、采矿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1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大连理工大学有水利水电工程、土木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等2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这两所学校虽然特色学科和专业大多都是工程类的,但侧重点还是有所不同的。值得一提的是,两所学校在人工智能专业的建设方面都比较领先,在国内都是第一批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院校,也都是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理事单位,不过东北大学在计算机、软件领域的影响力更大,东北地区最大的超级计算中心—东北区域超算中心就设在东北大学云计算科技产业园。大连理工大学三、学费标准东北大学:校本部大部分专业学年学费标准为4600—5200 元/年;艺术学院专业学年学费标准 10000 元/年;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专业学年学费标准大一大二 5200 元/年,大三大四16000 元/年;生物医学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国内学年学费45000 元/年,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国内学年学费 30000 元/年,住宿费标准为 700-1200 元/年。大连理工大学大部分专业学费标准为4600—5200元/年,应用物理学、工程力学(中外合作办学)国内学年学费40000元/年,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国内学年学费68000元/年,计算机类(中外合作办学)国内学年学费62000元/年。大连理工大学最低住宿费1200元/年。东北大学虽然大连理工大学和东北大学都进入了双一流行列,但大连理工大学是世界一流建设大学(A类),东北大学是世界一流建设大学(B类),而且大连理工大学属于中管高校,大连理工大学的综合实力要高于东北大学。综合来看,东北大学在辽宁省外招生计划更多,投档线在双一流大学中偏低,报考难度低于大连理工大学。

思齐

盘点大连理工大学2020考研英语二平均分最高七大专业

英语在考研中也是至关重要的,英语一即原研究生入学统考英语,英语二主要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一般情况下英语一要难于英语二,主要从语法掌握的宽度和深度等方面来区别二者的难度。下面是考研数据帝为大家整理的大连理工大学2020年全校英语二平均分最高十大专业排名。第1名: 报考数学科学学院 应用统计专业 74.81分第2名: 报考微电子学院 电子信息专业 71.14分第3名: 报考软件学院 电子信息专业 71.02分第4名: 报考基础教学中心 应用统计专业 71.0分第5名: 报考化工学院 材料与化工专业 68.56分第6名: 报考生物工程学院 生物与医药专业 66.32分第7名: 报考化工学院盘锦分院 材料与化工专业 66.2分

女人香

这所非211大学性价比超高,非常适合有考研打算的考生

湘潭大学,简称"湘大",创办于1958年,位于毛主席故乡湘潭,是毛泽东主席亲自倡办并嘱托一定要办好的大学,也是湖南省唯一的教育部共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大学。湘潭大学是1978年国务院批准的首批17所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之一,历来重本招生。曾经有过"北北大、南湘大"这样一句俗话,虽然不免有夸大的成分,但也从能侧面说明了湘潭大学当时在全国的地位。湘潭大学湘潭大学最为厉害的是计算数学,有着"计算湘军"的美誉。1997年,首届中国计算数学界最高奖冯康科学计算奖颁发给三人,其中两人本科都是毕业于湘潭大学。2011年,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会士评选出34名会士以肯定他们在应用数学和计算科学领域理论及应用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其中华人3名,湘潭大学校友就占两位(许进超、袁亚湘),从此 "计算湘军"声名鹊起。在教育部2012年学科评估中,数学一级学科湘潭大学全国第16名,领先同济大学、中南大学等大半985高校,其中信息与计算科学全国第二,计算数学全国第六。在2017年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数学一级学科湘潭大学全国并列第十九,和厦门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南大学等985高校都位于B+等级。湘潭大学不过由于湘潭大学的选址没有放在湖南省会城市长沙,而且不在湘潭市中心而是在郊区,再加上高校自身定位出现问题、财政跟不上等诸多原因,导致学校逐渐没落,最后连211都没拿到,如今只能沦为一所普通大学。湘潭大学虽然学校没落了,不过湘潭大学的学科实力依旧非常强,现有信息与计算科学、工程力学、哲学3个国家重点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材料物理、化学、经济学、法学、行政管理、旅游管理、中国共产党历史、英语 1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在2017年公布的全国高校第四次学科评估中,湘潭大学有9个学科进入B类 ,其中法学、数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为B+;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公共管理为B;理论经济学,物理,化学为B-。湘潭大学湘潭大学不是211大学,不过也正因为不是211高校,其高考录取分数就低了很多,所以是一所性价格很高的大学。如果你打算考研,湘潭大学绝对是你非常好的选择,湘潭大学2016年保研率为12.91%,居全国第64名。除了保研率很高,其考研率也不低,其浓厚的学风可以为你打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就不用担心没人陪你一起奋斗考研了。下图是高考科代表平台提供的湘潭大学在全国的录取分数,以供大家参考:湘潭大学在全国的录取分数欢迎关注“高考科代表”,每天为您带来专业的报考知识,高考科代表专注于高中升学,用精准的数据分析,预测大学录取分数和位次,帮助考生录取到理想大学和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