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北欧的这五所著名的理工科大学,到底有多“硬核”?奥菲斯

北欧的这五所著名的理工科大学,到底有多“硬核”?

北欧有五所著名的理工科大学,即瑞典皇家理工大学、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芬兰阿尔托大学、丹麦技术大学与挪威科技大学。这五所大学是北欧乃至欧洲享有国际声誉的理工科教育和科研机构,代表着北欧理工科领域的最高成就,为北欧、欧洲乃至世界的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全球享有很高的声誉!下面我们来依次介绍一下这5所知名工科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大学皇家理工学院(Kungliga tekniska h?gskolan,简称:KTH)是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欧洲顶尖的理工大学,世界百强名校之一。KTH成立于1827年,校名原为“工学院”,1877年起改为现名。该校为瑞典国内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理工院校,在欧洲乃至世界都享有卓越的声誉 ,也是北欧五校联盟成员。KTH广泛参与与中国著名大学合作的联合研究项目,并合作实施大量的交换学生计划,包括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KTH位列2021QS世界大学排名第98位。其在2020QS世界大学专业排名中,位列2020QS世界大学工科院校排名第30位,共9个大专业列入全球前五十名:电子电气工程(17)、工程与技术(30)、数学(38)、统计与运筹学(37)、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统(43)、机械工程(29)、材料科学(27)、建筑学与建筑环境(20)、土木和结构工程(42)。★ 瑞典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理工院校。★ 承担着瑞典近三分之一的工程技术研究。★ 在建筑学、电子电气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土木与结构工程、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统、可持续能源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西斯塔校区所在的Kista科技园是仅次于美国硅谷的全球第二大信息技术中心。★ 与中国大学合作广泛,是与中国高校和研究所联合发表文章数目和质量最高的瑞典机构。★ 人人平等的教育理念,为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查尔姆斯理工大学(Chalmers tekniska h?gskola,简称:Chalmers或CTH)位于北欧瑞典-哥德堡,成立于1829年,是一所以工程技术、自然科学和建筑学的教育与研究为主旨的欧洲顶尖理工院校。Chalmers为瑞典唯一的私立理工大学,其为瑞典输送了近四成的工程师与建筑师。在瑞典公众对瑞典大学的信任度进行评估中,自2012年以来其连续8年获得最高声誉 ,是瑞典公众心目中最知名的大学。在2020年QS世界大学就业竞争力排行榜中,其位列北欧第2位,世界第81位;在2020QS世界大学排名位列北欧第8位,世界第125位 。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列与爱立信、萨博、ABB、沃尔沃、CEVT、SKF等著名跨国大企业的紧密合作,并为企业培养了众多杰出人才。在2011年担任世界五百强CEO的数量为标准的大学排名中,其位列欧洲第16位,世界第38位。其创新创业孵化器 Chalmers Ventures 获评2020年UBI世界TOP10大学企业孵化器,列北欧第1位。2020年5月,其连续第4年荣获瑞典研究与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基金会 Stint 颁发的国际化指数最高奖项,在国际化中继续保持最高的声誉。查尔姆斯理工大学与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亚琛工业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米兰理工大学构成欧洲顶级理工大学IDEA联盟,致力于推动欧洲工业经济与工程技术的复兴。芬兰阿尔托大学阿尔托大学(Aalto University)位于芬兰,是一所古老而创新力强的世界顶尖高等学府。其历史可追溯到1849年建立的赫尔辛基理工大学。该校为北欧五校联盟(NordicFiveTech,简称N5T)成员之一,以及欧洲创新与技术研究院EIT院校成员之一,是欧洲乃至世界享有盛誉的顶尖综合性大学。阿尔托大学是由欧洲顶尖理工院校赫尔辛基理工大学和北欧最大的艺术类院校赫尔辛基艺术设计大学以及全欧洲第一所商学院赫尔辛基经济学院三所在各自领域著名的大学合并建成。校名是为表彰和纪念在科技、经济及艺术领域为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芬兰籍世界著名建筑大师阿尔瓦·阿尔托校友。现任校长为世界杰出计算机与人工智能领域专家 Ilkka Niemel? 教授。其校友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迈克尔·科斯特利茨,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尔图里·伊尔马里·维尔塔宁,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本特·霍姆斯特罗姆,梅林变换发明者亚尔马·梅林以及华人校友生物燃料电池发明者张霞昌博士等。2021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世界第127位,在50年以下的年轻大学榜中位列世界第9。2020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艺术与设计第7名,建筑学第41名,商务与管理第51名。丹麦技术大学丹麦技术大学(Danmarks Tekniske Universitet,又译丹麦科技大学,简称DTU)坐落于北欧丹麦王国-哥本哈根大区,由著名物理学家奥斯特于1829年创建。这是一所历史悠久、科研实力雄厚的世界顶尖理工大学之一,世界最具创新力大学之一,也是北欧最顶尖的理工大学,欧洲卓越理工大学联盟、北欧五校联盟等多个组织成员。该校以丰富的人均教育资源著称,师生比约为1:4。其校友包括电流磁效应发现者奥斯特,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得主亨利克·达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亨瑞克·彭托皮丹,图灵奖得主彼得·诺尔,以及中国校友欧阳明高院士,贺克斌院士,缪昌文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原校长程耿东院士,张宏江博士等等。该校在工科相关领域,位居世界顶尖水准。在2020 U.S. News世界大学-工科院校排名中,世界第33名,大欧洲第7名;在2019 ARWU世界大学-工科院校排名中,世界第33名,大欧洲(含英国)第5名;其中,细分学科-机械工程第14名,化学工程第32名,能源科学与工程第17名,环境科学与工程第7名,食品科学与工程第46名,生物工程第6名,船舶与海洋工程第27名,交通运输工程第36名,兽医学第11名,海洋科学第17位等。其综合位列2021QS世界大学排名中第103位,2019路透社世界最具创新力大学排名中第48位。挪威科技大学挪威科技大学(Norges teknisk-naturvitenskapelige universitet,简称NTNU),挪威全国最顶尖的工程学与工业技术的研究中心,北欧五校联盟成员。挪威科技大学在石油与海洋技术类、生理学与医学、化学工程、电气电子及生产与质量工程类学科拥有很强的技术和学术实力,属世界一流。其海洋工程学更是位居世界第二位。挪威科技大学强大的工程技术实力吸引了全球学生申请。NTNU曾有五位校友获得诺贝尔奖,最近的一次获奖为2014年诺贝尔医学奖。挪威科技大学最早历史可以追溯到1760年成立的特隆赫姆学会,该学会于1767年受到挪威皇室的认可,进而改名为挪威皇家理工学院(NTH),1996年,挪威理工学院与特隆赫姆艺术科学学院、自然历史和考古博物馆合并,组成挪威科技大学。依据挪威教育与研究部施行的公立大学合并计划, 2016年挪威科技大学与约维克大学学院及奥勒松大学学院合并成为新的挪威科技大学。以上就是北欧这五所著名理工科院校的详细信息了,有没有你最想去的呢?那就快来立思辰留学让专业的老师告诉你该如何申请吧~

话梅糖

最年轻的本科生,9岁9个月拿本科学位,获多所顶尖大学硕博士邀请

你大学毕业的时候有多大?11月13日,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称:一名比利时9岁男孩,9个月就可以拿到大学本科学位。因此他也将打破世界纪录,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据悉,这名比利时9岁男孩的名字叫做劳伦西蒙斯。劳伦西蒙斯是一个很标致的混血男孩,他的母亲是荷兰人,而父亲则是比利时人,他本人则有着如同女孩般精细的外表。初见他时,很多人都会把他误认为是一个邻家女孩。但正是这个有着女孩般外表的男孩,在今年12月份的时候将取得他的第一个本科学位证书,电子工程学位证书。假如他能够顺利取得这个证书的话,他将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大学本科毕业生,一名9岁的大学本科毕业生。而在此之前,世界上最年轻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来自美国,他就是10岁时从大学毕业的少年,迈克尔卡尔尼。劳伦西蒙斯,作为最年轻的大学生,他于2019年3月入读荷兰于埃因霍温大学,是该大学年龄最小的大学生。但这并不妨碍他的优秀,他不仅能够顺利完成在埃因霍温理工大学的学业,还将提前完成自己的学业,仅用时9个月就能拿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的本科毕业证,成为世界史上最年轻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劳伦西蒙斯能做到这一切,也不仅仅是因为他勤奋好学,其实他也是一个喜欢玩的孩子,他也会被玩具所吸引,也会跟普通孩子一样玩些玩具。但是与其它孩子不一样的地方是,劳伦西蒙斯玩的玩具一般都是益智型玩具,甚至还有小型的无人机。在一项智商检定中,劳伦西蒙斯的智商被鉴定有145分之高,这可能也是他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表现的原因之一吧!据劳伦西蒙斯的家人介绍,劳伦西门斯4岁时就进入了小学。虽然他读小学时的年龄偏小,但他却在2年内就读完了小学的全部课程。6岁时,劳伦西蒙斯进入了中学,又用了两年时间,在劳伦西蒙斯8岁的时候,他就完成了中学六年的全部课程。9岁时,劳伦西蒙斯入读了他现在就读的学校,埃因霍温理工大学(在荷兰排名第二,仅次于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但仅仅在9个月后,劳伦西蒙斯又将完成他的大学本科学业,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大学本科毕业生。9岁成为埃因霍温理工大学的本科毕业生,足以令人艳羡了吧!但这还不是劳伦西蒙斯让人羡慕的全部,因为虽然他现在尚未毕业,但他却已经获得了来自美国多所顶尖大学教授的邀请,他们邀请劳伦西蒙斯入读硕士甚至博士的课程。这也意味着,如果劳伦西蒙斯愿意,他将可以畅通无阻地前往美国的顶尖大学。但是,虽然劳伦西蒙斯本人称很喜欢美国加州的天气,但他的父亲却称他儿子劳伦西蒙斯,可能会选择梦想中的牛津大学。这句话意味着,劳伦西蒙斯可能不仅仅只获得了美国顶尖大学的邀请,可能他还获得了一些英国顶尖大学的邀请吧!9岁大学本科毕业,还获得了世界上多所顶尖大学的硕博士邀请,看过劳伦西蒙斯的表现后,我切身地感受到了“人比人,气死人”这句话的深刻涵义。所以,你认为劳伦西蒙斯能有如此表现,到底是他的益智玩具效果生效了,还是他那超出常人智商的原因呢?欢迎留言讨论!

表演者

国外那些偏冷门却非常好的艺术大学

KDA课达A·Space是一所艺术教育空间,实行工作室导师合伙人事务制,拥有N+艺术导师工作室,线下教学+多维度合伙人入驻,杭州、东京均有设立分中心。艺术留学除了热门的英美之外,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非常好的学校,这些学校知名度可能没有那么高,但是质量上也是杠杠的~今天就跟随小K去看看国外那些偏冷门却非常好的艺术大学!欧 洲01.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作为荷兰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专业涉及范围最广的理工大学,是世界百强名校之一。作为欧洲顶尖理工大学之一,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与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瑞典查尔姆斯大学以及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构成IDEA联盟。荷兰总共13所U类研究型公立大学,每一所都有全球Top10 的顶级专业和学科。荷兰的高等教育水平世界排名第七,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高等教育体系之一。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建筑学专业(建筑、城市主义和建筑科学Architecture,Urbanism and Building Sciences),在QS世界大学专业排名中位列第3,仅次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英国伦敦大学学院。02.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对于很多人来说,“包豪斯”这个词都不陌生,甚至可以说有那么一点“如雷贯耳”,比如有的广告语就会用到“包豪斯式豪华别墅 华丽登场”。大到世界各地的标志性建筑,小到咖啡厅门牌把手,今天随处可见的各种标志都可以追溯到包豪斯。北京最著名的798艺术区,也被业内人士认为是中国最成功的包豪斯建筑风格。作为世界顶尖设计类大学之一,包豪斯大学分为4个学院:建筑学院,德国最早成立的现代建筑学院之一,下设专业: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欧洲城市规划、媒体建筑等专业;媒体学院,德国成立的第一所媒体学院,欧洲首屈一指的媒体与设计教育机构;造型学院,德国最早成立的造型与设计学院之一,下设专业:产品设 计、视觉传达、公共空间艺术、自由艺术等专业;土木学院,与建筑学院协同工作,下设专业:建筑工程、材料工程、 环境工程等专业。03.埃因霍芬理工大学埃因霍芬理工大学成立于1956年,坐落在有着荷兰“硅谷”之称的南部科技城市埃因霍芬。在2017年泰晤士报全球大学排名(the World University's Ranking)发布的“全球25所与创新企业合作最紧密大学”排行榜中超过美国哈佛大学等位列榜单首位。埃因霍芬这座城市本身就是在新兴科技发展方面非常有优势的城市,飞利浦、TOMTOM、AMSL、NXP等企业均有工作机会。而且,埃因霍芬提供的本科及硕士项目大多带有毕业实习,非常适合贴进市场的设计类专业同学。04.安特卫普皇家艺术学院安特卫普皇家艺术学院1663年创建的世界一流的艺术设计学院,位于比利时安特卫普,涵括工艺美术、建筑学和设计三大专业。1963年,比利时安特卫普皇家艺术学院开设时装设计专业,在80年代,因“安特卫普六君子(The Ant werp Six)”的走红,安特卫普皇家艺术学院逐渐在时装设计专业方面成为国际最重要的高等学府。2000年以后,Veronique Bran quinho、Olivier They skens、RafSimons等设计师在国际时装界取得令人瞩目的地位,更坚固了比利时安特卫普皇家艺术学院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开设的所有专业如下:本科:戏服设计、服装设计、纯艺术、油画、版画、雕塑、平面设计、珠宝金饰设计、摄影等研究生:戏服设计、服装设计、纯艺术、油画、版画、雕塑、平面设计、珠宝金饰设计、摄影等日 本01.京都造形艺术大学日本除了东京五美大组织(多摩美术大学、武藏野美术大学、东京造形大学、女子美术大学、日本大学艺术学部)之外,其实暗藏着其他艺术专业很好的学校,京都造形艺术大学就是其中一所,千万别被学校的名字吓到,很多同学会误以为这是一所学理发的学校,但它是正儿八经的艺术类大学。京都造型艺术大学位于京都市左京区,是日本规模最大的艺术大学,建校理念为“艺术立国”。学校前身是1934年由时尚设计师藤川延子所创立的藤川洋裁研究所,1977年设立京都艺术短期大学,1991年京都造形艺术大学正式开设4年制本科。京都造型艺术大学与京都精华大学、京都嵯峨艺术大学、京都市立艺术大学、成安造型大学共称关西五大美院。每年,京都造型艺术大学留学生招生比例很大,对国际生申请相当友好。同时,也是举办最多展览的大学之一,为学生提供各种展示自己的舞台。学科包括:日本绘画,油画,摄影/录像,纺织,通用建模,卡通漫画,角色设计,视觉传达,插图,产品设计,空间设计,服装设计,环境设计,电影制作,舞台设计等等。02.京都工艺纤维大学京都工艺纤维大学这所深藏不露的工科系单科大学,从电子工学,机械工学,情报工学,生物,材料工学,经营工学等先端科学技术领域到传统的建筑,设计等学科领域都有研究,其中建筑学和化学在日本业内较为知名。京都工艺纤维大学不仅强调“实学”,更强调将“科学”与“艺术”相融合,在国立科研院校中可谓特立独行。在日本文部科学省发布的「スーパーグローバル大学」(简称SGU)的企划中,KIT也位列于Type B(引领社会国际化型)的名单中(一称KIT实际与MARCH级别相当),足以证明其实力和对留学生的欢迎度。03.京都精华大学京都精华大学在日本的美术大学中极具代表性,是全球第一所设立漫画专业的大学,也是日本第一所加入CUMULUS(国际设计艺术院校联盟)的大学。2006年与京都市政府共同创办了世界最大漫画资料收藏馆—京都国际漫画博物馆。学校设有漫画学部(漫画学、动画学、漫画出品学)、人文学部(社会传媒学、环境社会学、文化表现学)、艺术学部(造型学、素材表现学、传媒造型学)、设计学部(视觉设计学、产品设计学、建筑学)、大众文化学部等5个学部。研究生大学院设有人文学研究科(硕士课程)、艺术研究科(硕士、博士课程)。澳 洲 01悉尼科技大学悉尼科技大学,(英语: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简称UTS)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首府悉尼市中心,是一所充满活力并注重创新的大学,澳大利亚名校之一。在专业排名中,悉尼科技大学的护理、艺术设计、法学和会计金融4门学科进入世界前50,分别位列世界第20位、31位、41位、49位。另外,悉尼科技大学在悉尼所以交通便利,生活方便,实习就业机会也很多,毕业生就业率排名世界第2,就业率真的非常高!02莫纳什大学莫纳什大学(Monash University),也称为蒙纳士大学。世界百强名校,是澳洲八大名校(Group of Eight)的盟校成员。成立于于1958年,是为纪念杰出的澳大利亚领导人、学者兼工程师约翰·莫纳什爵士而命名。短短50年,莫纳什大学以其卓越的教学和精湛的科研而在国际拥有声誉,莫纳什是澳大利亚规模最大的国立大学之一,其综合实力在各大学中名列前茅,也是著名的密集研究型大学,被评为澳大利亚五星级大学。莫纳什大学的艺术与设计学院是一个创造中心,是一个创造性艺术汇集的地方。在一个专业系中会提供所有主要艺术和设计专业的课程学习,从应用艺术到工业设计、内部建筑、平面设计和多媒体数字化艺术,相当全面。03澳洲国立大学ANU是一所位于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世界著名公立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始建于1946年,是澳大利亚第1所研究型大学,也是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IARU)、环太平洋大学联盟(APRU)、澳大利亚八校联盟(Group of Eight)、大学天文研究协会(AURA)的成员。它是唯一所由澳大利亚联邦议会创立,全澳唯一享有国立大学资格的最高学府。在QS的各项学科排名中,ANU也是同样领先。艺术与人文:世界排名第16、澳洲排名第2自然科学:世界排名第28、澳洲排名第1社会科学与管理:世界排名第14、澳洲排名第2社会学:世界排名第13、澳洲排名第1更多艺术留学知识关注公众号:KDA课达艺术空间

宫子

高校空间 |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思考建筑本源的教学地

荷兰画家约翰内斯·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 )出生于荷兰小城代尔夫特,在他有关代尔夫特的风景画中,一些场景至今能在小城里看到。古老的代尔夫特生活平静,甚至略显枯燥。但一座大学给这个小城带来了不少活力。维米尔的作品:《小街》(1657–1658)(左图)《代尔夫特风景》(1660-1661)(右图)本文图片除特殊标注外均来自作者1842年,一所培养土木工程师的皇家学院在代尔夫特老城成立,专注对工程师进行培训。1864年,技术教育在荷兰得到法律认可,皇家学院转变成一所理工学院,并将教学科目拓展至海洋工程、机械工程、采矿工程和建筑设计。随着学生由原本的250名逐渐增至一千余名,学校在老城的运河附近建起了一些教学楼以满足需求。1905年,这所理工学院更名为代尔夫特高等技术学校(Technische Hogeschool Delft, TH Delft)。Westvest 9,曾经的理工学院所在地,来源:Monumenten.nl二战后,随着学生数量的不断增长,学校决定在城外一片绿地上兴建新校园。1986年,TH Delft正式成为一所大学,即如今的代尔夫特理工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eit Delft, TU Delft,以下简称代大)。从交通主干道到公园二战后,校园扩张迅速,此时也正值荷兰的重建时期,整体校园设计注重功能主义,一切以满足战后需求为主。当时的规划以Mekelweg为中轴线,形成一个总长超过2500米的长条形空间。每个科系都兴建了独立的教学楼,分布在轴线两侧,且相互间距颇大。当时汽车已成为大众普及的交通工具,长约800米、宽达80米的Mekelweg,除了是交通主干道,更是一个停车场。1969年的Mekelweg 来源:Mecanoo 建筑事务所官网校园中最早的一批建筑由荷兰建筑事务所布鲁克和巴克马(Van den Broek and Bakema)设计。巴克马是荷兰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的领军人物之一。欧洲在二战后的重建中,建造了一批单调乏味的功能性建筑。巴克马认为建筑应该从社会与人文的角度出发,恢复人和环境的互动。他们设计的会展中心(Aula Congrescentrum)采用了典型的野兽派风格,粗砺的混凝土和大胆的如飞碟般的造型,夺人眼球。1966年的会展中心(Aula) 来源:Van den Broek and Bakema建筑事务所官网如今的校园由北至南分为四个区,北区为建筑学院,中部是学生中心、图书馆、工业设计楼、海洋机械材料工程楼等,紧接着是运动文娱场地,最南边则是应用科学院、天文工程楼等。TU Delft 校园分区 来源:TU Delft Campus Development随着时代的变迁,曾经的校园规划劣势也逐渐显现出来。校园本身的狭长和各教学楼之间的巨大间距,导致各学院宛若一个个“孤岛”,不利于学科间的学术交流,很多学生都只在本院系的教学楼活动。针对这些问题,代大也做出了一些改造,比如中轴线 Mekelweg的改造项目。Weg一词在荷兰语中是“路”的意思,从Mekelweg到Mekelpark的改造,目标是将这宽达80米的“停车场+双车道”的空间转变成为一片公共绿地,只留下两侧的自行车道和一条电车/巴士共用道来承担交通。这样一来,就取消了交通对空间的阻隔,拉近了教学楼间的距离,让人们可以在轴线两侧的教学楼间自由穿行,提升了校园中心部分的空间体验。1969年的Mekelweg和如今的Mekelpark 来源:Mecanoo 建筑事务所官网穿插在绿地之间的步道看似杂乱,实则将不同教学楼的入口串在了一起。在最宽的主步行道上,还点缀了四个小广场,作为学生相聚的场所。Mekelpark的步行道和小广场与其他校园空间的关系串联起各教学楼入口的步道绿地部分被有意设计为起伏绵延的小丘,树木和雕塑点缀其间,趣味盎然。在荷兰短暂的温暖春夏中,渴求阳光的人们,在这些小丘之间聚会、坐卧、野餐、游戏,享受难得的好天气。单纯从视觉效果来讲,大片的绿地让校园的现代主义风格建筑不再单调,变得柔和活泼起来。Mekelpark的春日 来源:Mecanoo 建筑事务所官网夏天在Mekelpark举行的室外游乐场派对改造后,任何私家车都不得进入校园内部,只能通过校园外侧的两条马路驶入,最后停在每栋教学楼背后的停车场。在某种程度上,给开车的人带来了一些不便。可以看出,改造的目标是把校园变成更适合步行和自行车的空间。Mekelpark的大小步道纵横交错,主步道步行距离将近一千米,根据笔者的长期观察,步行的利用率并不高。一方面,大部分学生选择自行车作为主要出行工具;另一方面,荷兰天气多雨多风,在没有任何遮挡物的情况下,选择在步道上穿行的人不多。建筑事务所引以为豪的众人在绿地小丘间享受生活的景象确实存在,只是并不多见。另外,作为自行车王国的荷兰,解决自行车停车问题是很多荷兰城市面临的一大难题。Mekelpark的一些地方也不得不变成了停车场。土木工程学大楼前的小广场两侧停满了自行车近期,代大制定了The campus vision计划,为未来校园发展制定一系列目标。其中,正在进行的计划包括:在教学楼屋顶加装太阳能板,以完成2020年前减少40%能耗的目标;校园西部的改造计划,创造更多的学习研究空间等等。校园的地标建筑——图书馆代大的图书馆建于1997年,建筑师是之后负责Mekelpark改造的Mecanoo事务所。设计者的初衷是让这座建筑成为景观的一部分。整个楼顶作为会展中心后部草坪的延伸,形成一个缓坡,可以一路走到顶部。平日里的图书馆(左图),迎新营的国旗展示活动(右图)若说会展中心像是一个突然坠落的外星飞碟,那么图书馆则是像从地底生长出一般。按设计者的话说,高耸的圆锥形结构刺破屋顶,这是技术工程的象征,也成了校园的地标性建筑。圆锥形的内部是一个锥形的学习空间,锥形的顶部和四周一圈都设有天窗让自然光透入。此外,图书馆的玻璃外墙也能根据天气和四季变化进行光线调节和通风。室内的金属柱除了承重外,也承担室内的供暖和通风功能。可自我调节的外墙图书馆内部是一个上下左右相互贯通的敞开大空间。贯穿建筑内外的锥形结构,将底层模糊地分为电脑区、开放学习区和沙发座学习区。馆内不设门禁,也不禁止交谈,并有一个咖啡吧直接面向底层开放,学生可四处走动交谈。锥形结构内部还有四层环形的学习空间,锥形中心是通达天窗的圆形中空空间。在天气晴好的时刻,锥形外圈的天光洒下,加强了锥形的“生长感”,给这个纯白简洁的几何结构添上了一抹神圣的光彩。锥形结构(左图,来源:Mecanoo 建筑事务所官网),锥形结构内部(右图)然而,这个锥形结构也不是完美的。锥形结构内部封闭无光,天窗采光根本无法满足需求,需要大量的人工灯光,非常消耗能源。此外,封闭锥形形状加强了内部的噪音反射,且没有布置吸音材料。而且随着学生人数逐年增长,图书馆早已不堪重负。倘若把锥形结构换成平淡但实用的传统分层方法,图书馆便能多出不少使用空间。这个地标建筑的确兑现了“将建筑变作景观一部分”的承诺,但对于使用者来说,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座建筑,是外形和理念重要,还是实用性更重要,这是建筑领域一直在讨论的“功能与形式”的问题。现代主义思潮以工业革命为依托,“形式服从功能”的观点一度大行其道,不过建筑设计也因此丧失了一些本土性和创造性。然而,图书馆不同于纪念性、标志性建筑,若无法满足日常需求,再具创造性的形式之美也不足以震撼人心。老建筑改造:BK City建筑系是代大最大的学院,有将近2900名学生。2008年,一场大火意外烧毁了原本的建筑楼,校方最终决定将校园的最北端的一座老建筑进行改造加建,就变成了现在的建筑系楼。改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让这座老楼容纳更多的学生?且不论庞大的学生基数,建筑学科本身就需要大量的空间来满足制作模型和作图的需要。校方的解决办法就是,设计尽可能多的共享空间。很多教员都取消了固定的办公室,而是在教室改建的办公室里共同办公。学生也没有固定的座位(不少大学的建筑系学生拥有固定座位以摆放各类模型、图纸和材料),而是在教学楼的任意角落的公共学习桌上学习。散布于楼中的各处公共学习桌建筑系楼被称为BK City(建筑城,BK为荷兰语建筑“Bouwkunde”的缩写)。在设计之初,就有意将这栋楼设计成一座城。底层的主干道设计就是一个经典案例。建筑师Braaksma&Roos将主干道当作一条街道来设计,将主入口、两个庭院改建的两座玻璃厅、建筑的其他部分用这条“街”连接起来,也把各个小空间整合在一起。BK City的主干道设计分析这条“街”不仅成功地串联起了建筑系分散的几部分,而且成为了整栋楼最具活力、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主干道上汇集了书店、打印店、学生会、电脑维修处等重要功能,模仿广告招牌,以霓虹灯清晰标示出不同功能的所在。建筑师大面积采用木材包裹陈旧的砖结构,同时在木墙上开洞作为橱窗,展示优秀学生作品。橱窗中大胆采用红、黄、蓝、绿等饱和度高的颜色做撞色处理,与霓虹灯相互映衬。BK City的“街”景除了主干道,建筑师将大胆的撞色运用到BK City的其他空间。BK City中除了建筑设计专业,也有建筑工程、城市规划、测绘、房地产等其他专业,每个学系都被赋予了其独特的颜色。比如,建筑设计系为红色,建筑工程系为黄色,函授学位为紫色等。BK City的色彩此外,BK City还有一个橙色的空间——橙厅。橙厅中最醒目的橙色大阶梯由建筑事务所MVRDV设计。平时,这里是同学三三两两休息的场所,当有活动时,大阶梯则作为上百名学生听讲座的座位。阶梯背面还有一些小房间作为办公室和报告厅。其实,橙厅与模型室是由原先的两个庭院改建而成,钢结构的柱体和空间桁架支撑整个结构,外墙为双层玻璃幕墙。外露的结构和管道,让空间充满了工业感,与旧楼的砖结构建筑相互照应。橙色大厅模型室是全系唯一指定做模型的场所,有时候也会有些小型展览。由于学生众多,常常人满为患,除了课桌椅的短缺让人施展不开手脚,两边的材料切割室传出的噪音也令人心烦,而穿梭不息的人流也使人分心。不过,这样的空间也促进了同学间的相互学习,经常有人路过一个精美的模型便会停下细细观摩,同作模型者交谈几句。模型室若说这两个玻璃厅的缺点,那就是玻璃幕墙。冬天时,由于空间体量大,玻璃幕墙保温性能差,会消耗大量的供暖能源,而且在靠近玻璃处坐久了,人便冻得直打哆嗦。天气暖和的时候,又没有好的遮阳装置,虽然悬挂了半透明的遮阳帘,但在低太阳直射角的荷兰,下午的艳阳晃得人睁不开眼睛。总而言之,BK City是个充满精心雕琢的细节、激发设计灵感的地方,但由于学生基数的庞大,又有诸多使用的不便,让人又爱又恨。对学建筑的学生来说,更是思考“建筑是什么”的难得空间。

割也

海归跑出加速度

吴亮近照丁月在工作中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暴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在福建福州,许多海归在此次疫情中事业、生活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危中有机,他们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助力新经济发展,充满希望的前景正徐徐展开。化危为机助企业转型像雪片舞、像飞花落、像鱼贯出……生产车间全马力开动,机器轰鸣、热火朝天,不到一分钟时间里2000片口罩已生产完成,这是发生在福建泉州洛江畔一家卫生用品企业中的一幕。“虽然疫情带来的冲击使旅游、住宿、餐饮、商业等传统服务业遭受经济损失,但另一方面来看,也为我们推进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契机,比如防疫物资生产、新零售、线上教育、新基建等相关行业会迎来发展机遇。”曾在巴黎政治学院访学的福州金融局副局长吴亮说。诸多企业在疫情中转型生产防疫物资,泉州嘉华卫生用品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毕业于英国肯特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的丁月,在嘉华公司负责组建品牌运营部。“我学的是市场营销专业,对制造业、快消品等行业情有独钟。嘉华公司需要现代化智能管理、数字化营销转型、系统化集成运营与国际化多元布局,而这正是我能发挥作用的地方。”2019年,看准了企业打破传统治理模式、为海外高层次人才提供干事创业平台的决心,于月离开武汉来到泉州。搜集资料、跟进疫情状况、选取快捷救助渠道……在疫情暴发之初医疗物资最紧缺的时候,嘉华捐资捐物共计150万元,之后又在第一时间响应政府号召跨行业生产口罩。在这个过程中,于月加班加点地赶写出中英文版的防疫物资包装文案,并组织品牌运营部的设计师们设计排版。“语言是最好的窗口,我们在出口口罩的外包装上印着‘不论距离多远,我们共享同一片天空’的英文诗句,向外国客户展示中国企业的诚意与友好。”发挥优势献策新经济在法国巴黎政治学院学习期间,吴亮曾通过邮件联系著名哲学家拉图尔,试图与其讨论反思西方主导的现代话语体系的问题。“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巴黎的一次访问改变了我的择业观,当时我在巴黎学联参与接待工作,总书记亲切地勉励留法学子,学成报国,要做中法文化交流的使者。这使我走出哲学的理想国和学术的象牙塔,开始思考在当下的时局中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回国后,吴亮完成了在清华大学的学业,并作为引进人才来到福州工作。工作期间,吴亮牵头制定了福建省首个上市公司债务纾困方案,该方案被评为2018年福州十大金融新闻。疫情中,吴亮充分发挥自己金融专业的优势,在一线推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比如,他参与政策协调,促使中国进出口银行分别向福建两家受疫情影响、但运营正常的制造业骨干企业提供防疫专项短期贷款,缓解了企业短期融资压力。谈及未来规划,已扎根榕城大地的吴亮心中早有蓝图。“我们几个由福州引进的博士组织了一个关于‘幸福产业’的课题研究小组,就健康、养老、文化、旅游、体育等五大产业探索幸福产业、幸福之城、幸福文化联动发展路径。”同时,吴亮也在积极参与福州“三创园”建设。为促进福州新经济发展,他建议:“一是在晋安湖‘三创园’设立mini实验室,引入天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中科院物构所、福州大学等科研资源,打造开放的科技创新实验室。二是依托人才公寓、福兴产业园区,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宜居宜业宜创新的‘产城才’融合体。三是探索‘区内注册、海内外经营’等离岸模式,打造具有引才引智、创业孵化、专业服务保障等功能的海外高端人才来榕创新创业中心。”扎根榕城从土地“汲养”在福州,海归正成为高水平人才中的重要力量。朱授恩是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博士,留学期间他就创办了荷兰石墨烯控股有限公司,该公司被评为2014年度荷兰创新纳米公司,他研发的石墨烯跑鞋获得2017年国际红点产品设计大奖。“我是福州永泰同安人,学成之后我当时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回乡,用专业所长助推福州石墨烯产业发展。”疫情中,朱授恩创办的同天(福建)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坚持运转,为确保相关重点项目新材料的供应发挥了关键作用。令许多人想不到的是,这位获选福建省“百人计划”专家的海归博士,在创办企业之时只有29岁。丁月记得,刚开始跨领域生产口罩时,进展并不顺利。“一是订单多了之后人手不足;二是原材料短缺之时,无纺布、熔喷布的价格大幅上涨,我们几乎日日加班到凌晨,联系原材料货源以保证生产,连续周末无休更是常态。辛苦是自然,但我觉得值!”“海归应该接地气,多一点泥土气。”采访中,吴亮反复提到这句话。虽来自山南海北,但却在同一城市相遇。在吴亮看来,同在榕城打拼的海归们,有的是抗击疫情的一线奋斗者、有的是幸福城市的规划建设者、有的是扎根基层的最美追梦人……“高学历、年轻化、经历丰富是海归的优势,但我们应该扪心自问,真正对基层群众了解多少?对国家的政策和法规吃透几分?其实在这些方面的确还有待提高。想要更接地气,更有‘泥土气’,就得学习借鉴和汲取基层的智慧和营养,与此同时,也要发挥自身优势,打通海外渠道,做中国故事的书写者与讲述者。”吴亮说。

光头党

被誉为欧洲的“麻省理工学院”,历史悠久,工程技术稳居世界前20

欧洲作为西方文明的发源地,隐藏着很多历史悠久而且教育水平非常高的大学,像是瑞士的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在最新的QS世界大学排名当中排在世界第6名,荷兰的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世界排名50名以及阿姆斯特丹大学世界排名64名。本期桑尼邀请到了WordSunny导师,毕业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Roger Li学长,为大家介绍在这所欧洲知名院校的就读体验。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是荷兰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专业涉及范围最广、最具有综合性的理工大学,其专业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工程科学领域。被誉为“欧洲的麻省理工”,是世界顶尖理工大学之一。我是在2017年9月来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以下简称代大)攻读人工智能方向的博士学位,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代大的学术水平,莫过于低调而强大。和大部分欧洲国家相似,荷兰的博士是职位制。所有博士生都会拥有一份四年保障的工作合同,也可以享受欧洲令人艳羡的高福利体系。当然,作为领取正式工资的学校雇员,支撑高福利社会的高税收也是不可避免的。不过,如果在来荷之前定居在离荷150公里外的区域,那么可以申请税收ruling, 你可以有五年的时间(刚从八年缩短的,唉)只有70%的工资计税,这样可以带来每个月300欧左右的减税额。嗯,如果坚持自己做饭的话一个月的饭钱基本省出来了。作为一所工程技术类实力常年稳居世界前20位的学校,代大拥有非常全面的工程教育与研究体系,工程学科门类涵盖了几乎所有方向,是荷兰工程类大学中规模最大的一所。在所有学科门类中,一如国际主流趋势,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的热度毫无意外是居高不下的。这样的热度推动下,计算机在去年成为了继航空航天后代大第二个使用英文完成本科教学的专业。小小的代尔夫特因此涌入了大量国际学生,学校赚了个盆满钵满的同时,却让找房变成了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无数学生被迫住到了附近的海牙和鹿特丹。当然,十几分钟的火车车程让这段距离也坐在火车里的你也不会感到任何不便。当然,对于为数不少选择自行车通勤的人来说,说来就来的雨水和冬天里难以置信的大风会无情摧残你的心理生理双重防线。所以,能住代尔夫特还是就地住下吧,每月房租水电的净开支大约会在400-550欧之间,在这样一个安全、袖珍而且十分方便的小城里,可以说是十分幸福了。考虑到荷兰惨不忍睹的食物水平, 良好的厨艺也会让你的生活水准明显提升。至于不少人担心的语言问题,我只能说,荷兰人的英语甚至要比不少英语国家的人要好,而且他们非常愿意说英语,以至于在实际生活中练习荷兰语都成了一种奢望。所以,放心大胆来吧,荷兰的生活是非常惬意的。说过饮食起居后,自然也不能少了学术研究。我所在组的研究风格完美契合了我的期待:良好而纯粹的环境。在这儿,没有国内那些SCI分区和CCF等级的约束,也没有无休止工作拼命写文章的劳顿,有的是对学术质量的苛求、对博士生从学术道德、设计实验、数据分析到学术写作、国际交流乃至教学能力的全方位培养。在这儿,文章的质量远远重于数量,你不会有机会灌水;在这人,学会做研究比做个paper machine更重要,分析结果背后的原因比只是获得良好的性能更重要,良好的科研习惯和思维比单纯堆砌实验更重要。在这儿,你会学会工作生活的平衡、时间的管理和规划以及心理的正确调节。当然,这样做的副作用是,你可能不会有那么多的文章,但你的每一篇文章都会是非常扎实的。代大培养的不只是著作等身的博士,更是一个可以终身贡献的未来独立科研工作者。这样的环境也为毕业生营造了良好的企业声誉,无论是前往硅谷探险,回国发展还是在欧洲继续田园诗般的生活,你都会有足够的能力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无论是谷歌, Facebook还是华为BAT, 代大人的身影都无处不在。欢迎来到代大,欢迎体验一段简单、纯粹但又严谨的学术之路。

纯白不备

欧洲的麻省理工-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介绍-留学生专访

说起留学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英美澳加,但是今天探路君邀请到西西学长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荷兰,了解一下荷兰的留学生活,感受下荷兰的顶级名校欧洲的麻省理工-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想必大家接触荷兰留学也比较少吧~那荷兰留学有什么优势呢?01About TU Delft2021QS排名:57代尔夫特理工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eit Delft)由荷兰国王威廉二世始建于1842年1月8日,位于荷兰代尔夫特市,是荷兰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理工大学,被誉为“欧洲的麻省理工”。其高质量的教学、科研水平在荷兰国内和国际都具有极高的知名度, 其航空工程,电子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土木建筑等学科在世界上都具有领先地位和卓越声望,它与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瑞典查尔姆斯大学构成IDEA联盟。学校的所在地-代尔夫特,是荷兰的历史名城。荷兰王室的创始人-William of Orange就是在代尔夫特开始执掌政权的。直到今天,荷兰王室的家族教堂仍然是在代尔夫特。荷兰著名画家Johannes Vermeer(《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和显微镜的发明人Van Leeuwendhoek也都是在代尔夫特市出生、成名的。代尔夫特生产的瓷器-Delft Blue曾是欧洲王室专用的瓷器,在欧洲享有盛名。TU Delft几乎包含了所有理工方面的科系,尤其是土木与遥感学院(CiTG)和建筑学院(BK)QS排名世界第二。水资源学(Water Resource)专业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世界第一;建筑学(Architecture)QS学科排名第三;交通科学与技术(Transport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ARWU世界第六。02Interview Record西西同学2018年本科毕业后赴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Environmental Science, Civil Engineering and Geosciences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即将于今年11月毕业。Q:首先来介绍一下你所就读的专业的大概情况吧。A:虽然我们叫Environmental Science,我觉得叫Atmosphere Science更合适。因为我们的课程设置大致围绕大气以及气候相关的科目,少部分有大气遥感方面的学科,少部分水文学。平时会经常用MATLAB或者Python来写作业,所以需要一定的编程水平。Q:那要申请这个专业对语言能力有什么要求?A:雅思6.5(6)。Q:在荷兰读书大概一年花费多少呢?A:学费18750欧元/年。生活费房租400-600 /月不等,保险50欧/月,其他看个人。Q:那你什么时候开始准备的申请材料,通过什么途径申请的?A:大三决定要出国留学但是对于学校一直没明确目标,刚开始就想先去新加坡看看,于是就自己DIY申请了NUS。后来大四寒假去朋友家玩,然后她跟我介绍了荷兰。等我寒假结束回学校准备材料,离申请截止差不多就剩下一个月了。不过好在有前面申请NUS的经验,一个月对于我来说也够了。于是就申请了Leiden University 和 TU Delft,极限申请下,这两所的offer都拿到了,不过前面申请的NUS却被拒了。Q:你在申请过程中有遇到什么困难吗?A:申请主要还是选校和专业上花了时间比较多,再来就是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对于申请文书要求各不相同,一般官网上都有给出简单的格式,比如有对未来毕业课题构想,申请动机,大学毕业论文简介等等。大学的课业有对申请进度有影响,比如我们专业把毕业答辩放在大四上学期期中,导致我只能等这一切结束后才开始着手准备,所以合理安排好时间非常重要。如果是大陆地区毕业,必须要双一流大学,GPA至少要80%。其他地区学历可以去官网查看。大部分申请都不用GRE,少部分要。本科只有少部分专业是英语授课,大部分都是荷兰语。另外我因为全都是自己DIY,所以对中介没有了解。不过如果时间充足,自己语言水平过关,自律不拖延,其实完全可以按照官网给的程序操作一遍,而且自己申请自主权也更高。Q:在荷兰学习生活的这段时间有遇到过什么困难吗?A:语言:虽然荷兰人均英语水平在非英语国家当中是非常高的,口音也没有很重,但是偶尔有些场景不会荷兰语也是非常困难。比如上次我去拔智齿,找手术室找了快半个小时,结果拔牙才花了5分钟。租房:在Delft找一个合适的长租可以说是非常困难了,尤其是Delft地方小学生多,租房一直供不应求,价格也不便宜。很多人被迫去隔壁海牙或者鹿特丹找房子。学校没有盖宿舍,但是有和学校合作的房屋中介有提供学生租房,而且数量有限,若下手慢了就会没有房子,只能自己找。而且这些房屋中介提供的租房是有合同期限的,如果你延毕,那最后还是得自己去找房子。课业:学习节奏非常快,课业难,考试多,挂科补考是家常便饭,延毕也不须慌张。TU Delft一年分成四个Quarter,每个quarter两个月大概3、4门课,上完课就考试,考完试就接着下一个quarter没有放假,除了Q2 考试周前有两周圣诞假,Q2和Q3之间有一周的放假,Q4结束差不多也7月中了。恶劣天气:荷兰天气经常大风大雨,尤其是冬天本身日照时间就短,频繁的阴雨天气更是增添了些许抑郁。曾经有一门课期末考前刚好下了雷阵雨,全班几乎都穿着湿漉漉的衣服和鞋子应考也是非常辛酸了。或者也有一次期末考刚好下大雪,对于大部分骑自行车通勤的同学来说,也是一个小挑战。疫情期间特殊困难:当很多欧洲国家开始纷纷强制民众戴口罩的时候,荷兰一直迟迟没有推行全面戴口罩的政策,给大家外出的安全感带了不少挑战。几个月下来大家也对荷兰掉粉不少。Q:在荷兰日常出行通常是用什么交通工具呢?A:当然自行车。荷兰人最爱自行车了,几乎每个人都天天骑车上学,除了住的近的。就Delft的话,还是骑车方便。Q:给未来想要申请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学弟妹们提一些建议吧~A:越早申请越好,太晚会错失奖学金申请的时间,并且学校的房屋也会被抢空。语言肯定是要好好学的,不仅是英语,编程语言也是,几乎各个学科都会用到编程,我甚至听说部分建筑设计类的同学也要学点。做好来这边要努力学习的准备,所以来之前多多关注一下自己专业课程安排,可以提前预习一下。要么就在国内先玩个够,反正来了都得用功学习。Q:最后来给大家推荐一下荷兰留学的优势吧。A:荷兰虽然为非英语国家,但是民众英语水平非常高。平时外出购物游玩无需担心语言问题。除了我前面提到的TU Delft和Leiden,荷兰还有很多其他世界顶尖水平的大学,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特别强势的学科,并且学费相对于英美便宜了很多。因为荷兰在申根地区,所以拿到居留卡之后欧洲大陆很多国家都可以去玩,但是如何规划好学业与外出游玩也是门学问。荷兰有一个叫search year的签证,就是毕业之后可以让你在荷兰待一年专门找工作。这一期的留学生专访就到这里大家有想要了解的国家和学校在留言中告诉探路君吧

愤怒之

各国博士雅思成绩要求、截止日期及申请攻略

最近,随着申请季的到来,小编在后台收到的询问中发现,有越来越多的烤鸭开始对海外博士报考感兴趣——对此我想表示:你们是都老了吗?哈哈开个玩笑~进入了新的时代,我们的眼界更加宽阔,大家对学术的兴趣也愈发高涨。海外深造率越来越高,这也正在成为新的趋势,作为除就业外的另一条路,引起了越来越多烤鸭们的关注。国家留学基金委网站上,各式各类关于博士留学的项目层出不穷——而涉及英语申请的国家和学校,拥有6.5分的雅思成绩就可以获得国家推荐的名额:因此,随着深造机会的扩大,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简单聊聊海外博士申报的这些事,希望能够对感兴趣的烤鸭有所帮助哦~基本攻略不论是海外读博,还是国内读博,在做出决定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这是件什么样的事情。Q. 博士的目的是什么?是培养学术、科研人才,而并不是简简单单地为找工作加一个砝码,给简历多添一笔。因此,从这点出发,如果你对科研和学术并不感兴趣,建议一定慎重考虑,不然不仅会度过无趣的几年,而且说不定也会为了毕业而伤脑筋。而若你已经打定了读博这条路,并希望尝试出国深造,就可以继续读下去啦~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申请海外博士成绩方面的硬性指标。 · 语言成绩· 简单说,在语言成绩的作用方面,海外博士申请和硕士申请区别不大。它都是申请时的“准入门槛”,目的是为了向学校证明自己的语言能力足够应付接下来的海外学习。如今,雅思已经得到了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0000所院校机构的认可,可以用于博士申请,并对日后的学习提供帮助。一般情况下,如果你有去海外攻读博士的打算,那么你的雅思成绩需要至少达到6.5分以上,单项不低于6。而具体专业具体分析,还是建议同学们去官网查看哦~以及还需要注意的是,截至目前,雅思成绩的有效期为两年。如果有海外博士申请意向,一定要注意语言考试准备时间~· 学术成绩 · 1. GPA作为深造的基础,符合要求的GPA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情况下,如果你有申请读博的需要,GPA需要至少达到3.5/4.0以上,或平均分80以上。当然这只是最低标准,由于博士深造需要十分强壮的学术背景,很多时候,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各种论文、参与的课题也是录取标准中十分重要的衡量指标。2. 研究计划书即RP(Research proposal),一般情况下,博士申请必须提交一份研究计划书,包含摘要、研究背景、假设、研究方法、实验步骤、参考文献等……,是体现学术科研能力的重要参考材料。此外,个别博士项目还需要提供作品集。以上几项为博士申请的必备材料和硬性指标,说完了这些,很多烤鸭可能会好奇博士申请的时间线。如果有了海外深造的打算,那么大概什么时候开始准备申请比较合适呢?答案永远只有一个:尽早!原因如下↓海外博士申请时间小Tips:① 维持分数在整个读研期间,你都要保证和维护好自己的分数,为日后读博冲击名校做好打算;② 语言成绩建议尽早开始备考雅思,一方面多给自己几次试错的机会,另一方面提前进入英文环境也会对日后的博士阶段有所帮助,同时,也可以在后期的申请季减轻一部分负担,增强自信。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上文已经提到过,现阶段雅思成绩的有效期是两年,各位烤鸭们一定要安排好备考时间哦~③ 申请准备小编建议,最迟,我们也要从研三初期开始做海外申博准备了。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学术背景查找国外各大院校的专业、导师信息,然后根据兴趣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具体择校。俗话说得好,早做打算方能坐怀不乱,各位有海外深造打算的烤鸭们,可千万记得提前准备哦~④ 研究计划书一般情况下,需要留出至少2~3个月的时间来撰写研究计划书。注意,研究计划书在博士申请过程中是重中之重,一定要重视起来,可以在写之前多读文献和多咨询导师或高年级在读博士的意见。准备工作已经聊完,下面小编就来简单以热门博士留学的国家进行分类,盘点一下这些在世界都颇负盛名的好学校以及雅思申请要求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对高学历烤鸭们有帮助哦~ 作为留学大国,美国自然是许多烤鸭们的深造目的地,毕竟这里占据了75%的世界顶尖高等教育院校,而据统计,美国在读博士生人数可能占到全世界在读博士生总人数的1/2。一般情况下,美国的博士学位分为三大类:-研究型博士(哲学博士学位);-专业型博士(文科、理科博士、医学博士等;文理相关的专业博士,如工程博士,心理学博士等);-跨学科博士(生物工程博士,天体物理学博士等)博士教育大体在5年左右(部分专业申请者申请时若已具备与美国大学硕士生水平相当的学历,完成博士需要至少3年,而文科类需要6年时间),主要由课程学习、博士资格考试、学位论文工作这三部分构成。博士热门申请专业:CS, 法律、医学、药理学、物理治疗、工程、物理科学、牙科成绩要求:- 语言成绩:TOP 50的高校中,雅思6.5+或7.0+,单项不低于6。当然,这只是最低门槛。如果有冲击名校的打算,语言成绩自然是越高越好。同时,许多专业由于术语很多,学术性较强,也会要求申请者拥有更高的语言成绩——(乔治华盛顿大学 生物科学专业Phd)(耶鲁大学 艺术科学学院Phd)- 其他考试:依据专业,选择相应的GRE/GMAT/LSAT/MCAT/SUB考试。GMAT考试用于申请美国的商学院,LSAT考试用于申请美国法学院的J.D.学位,MCAT考试用于申请美国的医学院,SUB用于某一学科领域或专业领域内的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能力测试,每所学院对学生的成绩要求各不相同。P.S. 美国大学对博士的申请者除了考察申请者的标准化成绩、GPA、PersonalStatement、References、CV以及Interview之外,同时还会非常看重申请者的发展潜力、研究项目经历、学术背景以及个性发展等。(图片来自网络)申请Deadline:美国博士申请截止日期也有两大类。一种是传统的固定截止日期(Rolling application),另一种是采用分轮次式申请(round application),常用于商学院的申请。最早一批的截止日期在11月,比如华盛顿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等;一些TOP20中很牛的学校和专业,如斯坦福、普林斯顿等也会在12月内截止申请;西北大学、康奈尔大学等学校的申请日期则一般会在1月。12月和1月过后,各大名校纷纷关闭了院校的申请,但TOP 100学校中仍又很多专业的申请的截止日期晚至3月份,与此同时,也有部分学校和专业的申请截止时间在5、6月份。不过话是这样说,但小编还是建议大家提早申请哦~名校数量仅次于美国的,自然是大英,因其严谨的学术风格和充满历史感的校园环境,这里也是许多学者选择深造的目的地。(图片来自网络)与美国相比,英国博士的特点就是自由度高,灵活性强;时间短,效率高。(图片来自网络)英国博士入学,大部分学校是不强制要求硕士学位的,即本科毕业均可申请,但是很多导师还是希望你有一定的硕士研究经历。同时,英语能力强也会是申请英国博士时的一大优势。硕士学位是英国内被认为课程学习的最高学位,因此博士阶段基本上没有课程学习,以研究为主。学制上,英国的博士学制大多为3-4年,最后一年需要提交研究成果和撰写博士论文。(图片来自网络)热门申请专业:财务&金融、管理学、电气工程、语言教育、传媒、艺术设计、市场营销成绩要求:- 学业成绩:国内本硕成绩需在GPA3.3(对应80分)以上,申请G5院校一般GPA需在3.5(对应85分)以上(且成绩排名年级前10%);如果是英国本科毕业生,需本科阶段取得second class以上的学位,硕士毕业生在硕士阶段成绩需达到Merit (G5需Distinction)。(图片来自网络)- 语言考试:作为非英语母语国家的申请者,雅思成绩是申请英国学校的必须。博士申请阶段,雅思 6.5及以上是理工科一般化的要求,7分及以上是文科一般要求;小分要求理工科每项不低于6,文科小分每项不低于6.5。部分专业的phD要求更高,比如法律专业一般在7.5。(曼彻斯特大学 会计金融Phd)(伦敦大学学院 化学工程Phd)(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法律项目Phd)- 其它考试:另外,如果你选择了商学院的相关专业,也需要提供GRE和GMAT其中之一的考试成绩。其它专业一般不作要求~申请时间线:英国博士入学时间一般分为7月、10月、1月、4月,也就是说,每三个月都会有博士入学时间,因此申请时间也不太固定。作为以“严谨教育“著称的加拿大,除了美国之外,这里也是许多烤鸭们海外深造的选择之一~(图片来自网络)在这里,攻读博士学位一般需要5年左右。全日制高校学制不完全一样,有的大学一年设有两个学期:9月至 12月为秋季学期,1月至 4月为春季学期,有的大学设有春夏学期5月至8月,博士学位以完成博士毕业论文和通过答辩作为博士毕业的标准。(图片来自网络)加拿大的博士研究生和英国的结构类似,从入学开始就比较注重跟着导师做研究而非进行教学课程,但提供的奖学金比英国的博士生项目更多。热门申请专业:MBA、教育学金融学成绩要求:- 学业成绩:持有认可大学之硕士学位及具有优秀的学术成绩,一般需要GPA 3.0 甚至更高的才能进入加拿大的博士课程。- 语言成绩:加拿大的所有高校均认可雅思成绩,平均博士申请要求为7.0以上。几个热门申请的加拿大院校雅思要求截图如下,大家可以按需取用哦~(UBC某专业Phd)(多伦多大学Phd申请雅思平均分)(麦吉尔大学Phd雅思要求)申请准备时间线:一般情况下,按秋季入学计算,前年的12月1日为加拿大高校的普遍网申截止时间。而由于博士申请过程总学校需要的资料非常多,所以需要至少预备3个月的材料准备时间,网申费用也约为100加币。为什么选择在澳大利亚读博?诚然,这里是世界上一些顶尖大学的所在地,有6所学校常年跻身全球百强,但同时,从大堡礁的海洋生物学到艾尔斯岩的人类学,很多自然科学、能源学的博士研究只能在澳大利亚完成。(图片来自网络)在澳洲读博,顺利毕业后,你的博士学位可以让你在该国生活和工作至少4年,而他们的答辩也相对轻松灵活,压力较小。(图片来自网络)许多方面,澳大利亚的博士阶段与英国类似,主要从事研究工作和独立的博士论文,为领域知识做出原创贡献。在这里,全日制博士学位通常需要3~4年时间。热门申请专业:海洋科学,环境,地质学,生物医学,天文学等成绩要求:-学业成绩:澳洲没有统一的博士生入学资格考试,申请者要具有硕士学位或荣誉学士学位,并且硕士在校成绩平均分在80以上。-语言成绩:澳洲全部认可雅思作为语言成绩申请凭证,资料显示,博士申请的雅思平均分为6.5,但众所周知,如果你希望进入8所名校就读,提交的成绩自然需要超过平均值——(墨尔本大学自然科学Phd雅思要求)(悉尼大学雅思要求)(昆士兰大学雅思要求)申请时间线:澳大利亚的博士学位可以在学年的任何时候开始,一般澳洲每年的博士申请有2次round,在每年的2月和4月,这意味着通常没有严格的申请截止日期。但如果你有申请奖学金等其它打算,则应该准备至少4个月到一年的时间。有些人说欧洲是博士的天堂——学制短、学术资源丰富、学费相对较低、学术环境开放自由……最重要的是,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不同的魅力,而你仅需要凭借一张简单的申根签证就可以自由出入各个国家,体味城市风貌~同时,许多欧洲国家高校的申请条件、资料需求相似,而雅思考试在欧洲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这也为我们前往欧洲深造提供了方便~(图片来自网络)一般来说,欧洲的博士学制为3-4年,大多以在意向学校官网上寻找PHD招聘职位、投递简历、面试的方式进行录取和入学~(图例:瑞典的karolinskainstitute)整体情况说到这里,下面,小编简单以目前申请比较热门的德国和荷兰举例,希望可以对想去欧洲深造的烤鸭们提供帮助~(图片来自网络)德国德国的高等教育,一直以其“零学费”、高就业、学制灵活”等特点大受留学生欢迎。这里的高校有许多类型,而作为博士生,你要考虑申请的是研究、技术大学或研究所。(图片来自网络)博士学位的类型有两种,“传统的博士学位”通常为4年,旨在独立完成研究,进入大学或公司,对德语水平有一定要求;而另一种“非结构化博士课程”则通常为3年,面向国际,通常以小组为单位,用英语进行。(图片来自网络)一般来说,申请德国的博士项目不需要入学考试,也没有统一标准,学生们需要自行寻找适合自己的导师进行沟通,培养方式也以个人导师培养为主——导师以个人名义招生、指导。通常德国的教授们会对学生的专业背景非常看重,比如本科、硕士阶段做过哪些研究或发表过那些论文,成绩如何等,以及与专业的匹配程度。(图片来自网络)德国的研究条件相当好,经费和学校数量也很可观。同时有灵活的学制,可以选择在大学或研究所读博,含金量很高,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得到世界公认。(图片来源于网络)成绩要求:-语言成绩:结构化博士和一些比较热门的专业如自然科学专业和部分工程专业等,都是用英语做研究的,需要提交一定的雅思成绩,具体可参照院校官网——(慕尼黑工业大学)(慕尼黑大学)传统的博士学位则需要你通过TestDAF或DSH对德语水平进行认证。-学业水平:在德国攻读博士学位,通常需要在博士学位之前完成至少八个学期的学术研究。你获得的最终资格必须相当于德国硕士学位。申请时间线:有些学校的博士申请deadline在7、8月,而更多的学校则没有明确的截止时间,根据导师的录取时间入学。德国的学年通常包括两个学期:冬季学期——从10月1日到3月31日,圣诞节和复活节有两周的假期。夏季学期——从4月1日到9月30日,七月到九月的放假时间。(图片来自网络)荷兰荷兰是具有雄厚的创新基础和创新实力的国家之一,其国际竞争力长期处于欧洲领先地位,拥有世界一流的研究水平,12所研究类大学入列“2010年全球高校学术排名”500强,且大部分博士候选人都拥有带薪雇佣合同。(图片来自网络)与大部分欧洲国家一样,传统上,荷兰的博士学位也是仅研究项目。不过近年来,有一些大学开办了博士学院,也有很多课程可以供留学生修读。荷兰博士的任期至少为四年,与大学没有正式联系的博士研究人员(即外聘博士生)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完成学业。(图片来自网络)大部分荷兰学术界的通用语言是英语,绝大多数会用英语发表论文,并用英语进行所有学术报告,考试要求:-学业成绩:在荷兰,博士入学的标准要求是在相关学科领域持有硕士学位。-语言成绩:荷兰的大多数博士课程都是英语授课的,因此必须提交雅思成绩。一般情况下,申请者提供的雅思成绩需要在6.5以上,不过依旧是具体学校具体分析——(阿姆斯特丹大学)(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化工产品设计Phd雅思)申请时间线:荷兰学年是从9月到8月,大多数学习课程的申请截止日期为4月1日或5月1日。而由于博士课程对课程和考试的依赖性较小,申请截止日期通常也很灵活的,应该与院校及时确认~怎么样,干货都GET了不?还是那句话,不论你去哪里,不论你是18-的鸭宝,还是准备申博的成熟鸭,一份全球认可的雅思成绩,都是你坚强的后盾。朝着梦想的方向,冲鸭!

伶海

我眼中的荷兰社会创新力(一)

编者按在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访学期间,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局长助理高星林先生研修专业课程之余,从教育体系、社会环境、实践及转化能力等诸多方面,对荷兰之所以能孕育出蓬勃的创造力加以观察,并与多位荷兰企业家、学者沟通后写成此系列文章。尽管并非专业技术文章,《桥梁》杂志微信公众号将连续三天为读者推送此系列,是希望借此内容在行业创新体系的培养以及创新人才的发掘方面提供更多元的视角和理念。荷兰,面积约为北京市2.5倍,人口约为广东省的四分之一 (约1700万)。然而,在2018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美国康奈尔大学等机构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排名世界第二。荷兰的创新力指数高居前列,这背后源源不断的创新能量和动力究竟来自哪里?为何拥有这么多世界级的公司?如何成为高科技强国?为什么是世界上第二大农业出口国?为什么是世界最大花卉、种子、奶制品出口国之一?2019年底,笔者来到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下称“TUD”)进行为期一年的访学旅程。借此机会,带着这些问题,也开启了探索发现之旅。阅读了许多历史、地理,名人学者的游历文献,走访了多所当地大学和企业,参加了30余场演讲报告会,采访了诸多当地教授、学者和企业管理者,梳理出有关创新的关键要素,把这些认识和思考整理形成观察报告。通过这次调研,笔者不但回答了自己的好奇心,更觉得荷兰等欧洲国家的优良经验值得我们国家关注和学习。希望文章能对他人亦有所帮助,这也是我写作本文的初衷,幸甚至哉。有关荷兰社会创新的主要因素,暂且归纳为:历史演变的基因和地理环境砥砺、教育体系培育机制、自由开放包容的社会文化、可持续研究和结合实际转化的能力。笔者在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图书馆历史演变的基因和地理环境砥砺历史演变大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其特性的形成可以从历史和地理中寻出端倪。即中国俗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1815年荷兰成立王国,1848年确立君主立宪政体,殖民统治维持了荷兰稳健的经济。二战后,荷兰逐步迈入现代化国家。期间,一些杰出学者的思想学说,对荷兰国民性格的形成、社会乃至全球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国际法和海洋法鼻祖,近代自然法理论的创始人之一胡果格劳秀斯(Hugo de Groot),其《海洋自由论》为当时新兴的海权国家荷兰,提供了法律原则的基础。现在的莱顿大学仍然是国际法和海洋法最富盛名的殿堂,(联合国)国际法院也设于荷兰海牙(国际法庭)。被誉为介于伽利略与牛顿之间重要的物理学先驱的克里斯蒂安惠更斯(Christiaan Huygens)。西方近代哲学史重要的理性主义者斯宾诺莎(Baruch de Spinoza),他的无神论或泛神论性质哲学学说,对马克思等后来的哲学家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亨德里克安东洛伦兹(Hendrik Antoon Lorentz),是经典物理和近代物理间承上启下的科学巨擘。地理影响荷兰位于欧洲西北部,东邻德国、南接比利时,西、北濒北海,海岸线长1075公里,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本土面积41528平方公里,其中1/4的本土面积低于海平面,素有“低地之国”之称,资源匮乏,自然条件并不优厚。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是其两大著名城市。阿姆斯特丹位于艾瑟尔湖西南,英吉利海峡的东岸,是欧洲内陆水运的交汇点。鹿特丹位于两条通航大河(莱茵河和马斯河)的入海口,是濒海的绝佳位置。在自然地理环境和重商主义思想影响下,17世纪的荷兰以商业称雄于世界。为了发展海上贸易,荷兰力兴航运和造船业,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荷兰政府通过创办规模巨大的特许股份公司,对广阔的海外商业空间行使专营权和统治权,其典型代表就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其中,东印度公司最为著名(荷兰语VOC),成立于1602年,1799年解散,是世界上第一个股份制公司,也是世界上第一家发行股票的跨国公司。为了公司管理和资本运作的需要,荷兰人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证券交易所、第一家银行,并建立了期货交易机制。他们将银行、证券交易所、信用、保险,以及有限责任公司,有机地统一成相互贯通的金融和商业体系。随之而来的是国际清算中心、国际贵金属贸易中心、欧洲股票交易中心……极大的促进了荷兰货币的流通,有力支持了荷兰贸易和经济的高速扩张,是现代商品经济制度的创造者。此后,荷兰人在北美的殖民地建立了一座城市——新阿姆斯特丹,并在那里开辟了一条街——华尔街(Wall Street),把现代金融体系带入了美国。历史和地理在荷兰民族的性格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文艺复兴使西方人告别了漫长黑暗的中世纪,加尔文主义为主导的思想解放运动席卷整个荷兰大地,并开启了自由、独立和敢于抗争的民智。受西方启蒙运动的影响,自由、民主、平等、科学、理性逐渐成为荷兰社会价值的基础,“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进化论思想更是深植于国民性格中。历史和地理的影响成就了其独特的文化,影响国家治理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了创新的基础。“做自己”式的教育体系荷兰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强调动机、尊重个性。让孩子做感兴趣的事、擅长的事和适合的事情,让学习变成自觉。选择适合个性发展的教育,最大限度尊重独立个性和自我展示。荷兰的教育体系总体分类分级如下:荷兰教育体系示意图第一是学前教育,零至3岁的儿童可以进入幼儿园,非必须。第二是小学阶段,从4岁到12岁,共设八个年级。小学阶段除了学习基础知识外,七年级的学生还必须参加自行车执照的考试。另外,所有的学生必须通过游泳考试,达到8级(C)的水平。老师结合学生的测试成绩、平时在校整体表现,兴趣、特长和资质给出建议评价,是学生选择中学的重要参考依据。第三是初、高中阶段,这个阶段难度加大,分级较多,根据小学毕业测试的综合分级建议。综合成绩最好的学生进入大学预科教育中学(VWO,preparing high ecation),学制6年,大约在第三年进行学科分类。毕业后可以进入荷兰的研究型大学(WO, university)。这种公立大学在荷兰仅14所,之后可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排在第二档的学生进入普通高中(HAVO,high general continued ecation),学制5年。毕业后可以进入荷兰的大学(HBO,college,荷兰的高等职业教育),这类大学在荷兰约有39所。之后,成绩优异的可以攻读硕士学位,不设博士学位。除非极个别的学生转入上一级中学,或在大学时选入上一级大学(WO, university),才有机会攻读博士学位。HBO较WO更加注重实践。第三档学生进入第二普通中学,或称预科中学(MAVO,secondary general continued ecation),学制4年。毕业后可以升入荷兰的中级职业教育或中级专科教育学校(MBO)。MBO分为4个层级,技能从需要协助到独立性依次提高。第四档是VMBO系列中学,分为4个层级。学制一般为4年,毕业后可以升入荷兰的中级职业教育或中级专科教育学校(MBO)。然后是Praktijkonderwijs(荷兰语)中学,即实践教育中学(practical ecation),学制一般为4年,课程设置和VMBO-BB接近,实践科目略增强。最后是LWOO(荷兰语)中学,为辅助学习教育中学(Assisted learning ecation),学制一般为4年,面向基本技能(如计数、语法、阅读等)有问题或有严重的社会情感问题的学生而设,须在老师支持帮助下学习。以上三个阶段都是义务教育,不收费。第四阶段是荷兰大学阶段,WO本科学制3-4年,相应硕士学制为1-3年,完成学分和答辩即可。博士学制一般为4年,但大多数人无法在4年内毕业。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博士平均毕业时间为64个月,有的甚至超过8年。HBO本科教育一般学制4年,硕士为1-2年。荷兰教育体系制度设计中,相邻层级可以互相转化,经过老师和学校的评估。中学和大学体系层级自上而下,理论减弱,实操增强。小学毕业初步分流、建立科学评价体系下资格认证的框架,使得荷兰大学的二元教育体系成为现实,制度设计的灵活性又很好的保证了制度的弹性。这是教育综合排名世界第三的荷兰区别于其他国家最大不同之处。也许有人会问,小学毕业就几乎决定了一生的职业安排,科学吗?如果对老师的评估存疑,可否另作选择?实际上,由于评估一般都比较客观和准确,荷兰家长总体上信任老师的意见。而且机制设计上有互相流通的渠道,整个体系具有很好的流通性和适应性,评价标准相对客观。这个体系有两大重要特点,一是根据每个人的能力施教,二是合理的分类教育为社会提供合理分工的人力资源,社会更加均衡,某种程度上减少了社会矛盾和冲突。学习=知识×问题荷兰的孩子为什么最幸福?近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调查统计显示,荷兰儿童的幸福指数在31个发达国家中名列第一,芬兰第二,美国第26位。荷兰的教育重视培养兴趣爱好,锻炼动手实践的能力和探索的精神,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观,这些对未来的人生道路有重要的作用。在这里,老师鼓励孩子培养特长,并为每人建立一本“追踪档案”,其中涵盖学习进度、兴趣特长、交流能力等多个方面。荷兰人认为,学习=知识×问题。所以,在中小学的教育中,老师会为学生创造更多质疑、发问的机会。中学期间,每个学生都要交一份调研报告,选题和形式不限,其目的是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实际上,不仅是中小学,大学、研究生的教育也都一直保持着这种训练方法。土木学院助理教授王猛博士谈到,蒙特梭利教育法(Montessori ecation)在荷兰很受欢迎。它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应尊重个体差异和个体发展曲线,不必强调横向比较。荷兰父母极其重视培育自己的孩子,大多遵循“独立、倾听、平等、沟通”的教育原则,他们会选择减少工作时间来陪伴子女,并且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每个孩子都很有自信,与父母平等地交流,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有一次,笔者去莱顿大学调研,刚好是开放日。当地中学五年级的学生可以体验“上一天大学”。活动中有老师授课、志愿者讲解引导、高科技设备展示、实验过程演示、互动游戏环节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孩子了解科技的奇妙,可以激发其对科研的兴趣。性格和基因是创造力的动力源开放的心态、良好的社会福利和保障、国民的高素质、鼓励并要求批判性思维已经植根于这个民族的性格和基因,成为其不竭创造力的动力源。荷兰总体教育水平高。有数据统计,在25-65岁的荷兰国民中,有33.3%获得本科以上学历,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的24%。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下称“TUD”)电子工程、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数学教授、TUD工会副主席Marleen女士介绍,荷兰创新力高的原因之一是学生可以自由说话、自由发问,思想没有条条框框的边界限制,自由创造了创新的条件。在荷兰,知识受到尊重,很多人都在围绕自己兴趣做事。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完善的保障机制,使得绝大部分人都在围绕兴趣做事情,这极其难得。此外,荷兰的教育重视独立思考,注重培养思维方法,并且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以TUD为例,其理念是引导支持创新,强调卓越、影响力、参与度和开放性。学校的运作以教学研究为核心,资源由教授自行调配。这样一来,教授等教职人员可以专心做学问,有最大的学术自由。此外,TUD全部的硕士论文、博士论文和学术论文都要求上网并公开,方便共享和查阅。不仅如此,荷兰也是“open science”的倡导者,学术知识的公开和共享,减少了知识获取的成本和壁垒,并可以加强传播。这种信息的快速获取和快速迭代的能力,也决定着创新的能力。当然,荷兰的知识产权保护特别严谨,通过法律保障了创新成果的高附加值和价值。土木学院刘琰博士生介绍,荷兰的所有大学包括TUD在内,都鼓励并要求所有学生的课程和计划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关于鼓励批判性思维,他们有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如果老师说行,你要先思考不行;如果老师说不行,你要先思考行。”访学期间,笔者也参加了几门博士课程和研究生课程,总体感觉所闻非虚。荷兰的学校确实特别注重思维模型构建和思维方法训练。例如,一门提升创造力的课程就极有意思。国外的上课形式及内容和国内大相径庭。两位老师,一男一女,13个学生,半圆围坐。师生相互介绍之后,便开始逐个场景的讲解和训练。课程中,以互动讨论为主。全部以情景代入方式教学,没有答案,只有问题和不断完善的问题。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要连问5个“why”,还要问“why not?”同时,学生要不断交换合作对象,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讨论,综合完善并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答案。这种训练可以不断地破除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用不同的体操动作训练大脑,用颜色和单词颠倒等等多种方式训练一心二用的能力。在互动和轻松幽默的课程中,学习变得不再枯燥,更不是生硬的灌输。另一门课程——Basecamp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位老师,两个学生,整整一晚上,接近4个小时,内容就是对博士论文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协作,进而引导深入挖掘问题,直到找出问题的症结和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案。例如本人的《Sustainable Innovation and Society change(可持续创新和社会变革)》硕士课程,需要通过分组讨论、随时提问、阶段性确认理解程度、强化互动等过程,着重在概念模型、思维方法和合作精神等方面强化训练。该课程和其他课程一样,信息量极大、作业量很大,特别是为了完成作业还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一个小组为了完成一份作业,有时候要读十几篇学术论文,然后写出超过50页的分析报告。通过这种高强度的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和合作精神可想而知。与Basecamp指导老师合影调研中还发现,荷兰大学和实践结合相当紧密。例如,TUD拥有欧洲规模最大的航空航天学系,并与荷兰国家航天实验室NLR,以及空军、航空公司紧密合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TPM管理学院的陈鹏飞博士生谈道,TUD有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这里拥有并管理着一个属于自己的应用于科研研究的小型的核反应堆(2兆瓦),巴基斯坦“导弹之父”阿卜杜勒·卡迪尔汗曾在此学习并获得硕士学位;航天学院设计的卫星可以发射上天(低空卫星);学校还设有一个专门给学生做各种奇思妙想的实验场所,在TUD土木学院背后也有一个dream team,学生自治,做太阳能赛车轮船等,这些试验成功后都会向市场转化,最终形成创新产品和生产力。同时,大学研究院制度极大地提升了博士研究生教育及其研究的水平,有力地支持了创新,是荷兰国家创新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国际竞争力形成与提高的主要因素。另外,行业内被认可的学者可以到大学做兼职教授(老师),大学的教授也可以“下海”做兼职。周围许多学者都是这种情况,本人访学的导师Marcel教授以前就是业界的一位项目总监。这种极强的相互联系,可能也是其创新的动力之源。根植于心的重商传统前文在历史演变中提到,荷兰以贸易立国,形成了重商的传统。相应的,荷兰的教育也受到了影响,并予以强化。在荷兰,学生从中学开始就被要求写商业计划,构思一个公司,通过调研确定可行的运营模式、管理结构、盈利方式等。如果发现好的商业计划,老师还会鼓励学生尝试。此外,学校还会经常邀请各界人士前来授课,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行业。所以,荷兰的年轻创业者不在少数,甚至有的在中学五年级就成立了自己的网络公司。在TUD举办的企业家活动和企业展中,笔者遇到几个创业老板,都是TUD还未毕业的学生。原来,他们是休学创业!此外,在许多创业公司中也有很多学生志愿者,他们利用间隔年(gap year)的机会增长社会阅历和获得实践。这被学生们认为是一种很好的机制,既多了选择,又增加了对社会的了解,同时也明确了自己需求和学习的方向。对此,TUD土木学院叶光副教授谈到,荷兰社会极其重视独立个性发挥,注重把自己的观点培育成现实,开公司也就成为一种普遍风潮。当然,通过一段时间的经营和积累,这些公司不一定会变大、变强,创业者也许会把公司卖掉,然后开启另一个创业之旅。作者 / 高星林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局长助理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访问学者

性相

他24岁,4篇Nature在手,也会关心学不懂C语言怎么办

鱼羊 白交 发自 凹非寺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中科大少年班校友、96年出生的曹原,再次连发两篇Nature文章!最新一期Nature,连发两篇魔角石墨烯的最新进展,来自麻省理工学院Pablo Jarillo-Herrero课题组。其中一篇,曹原是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而另一篇Nature的共同一作中,曹原的名字同样在列。似曾相识?恭喜你答对了。就在2年前,Nature同样在同一天里连刊2篇曹原的一作文章。这一年,曹原还登上了Nature「2018年度十大人物」榜单榜首,被Nature称作「石墨烯驾驭者」。也就是说,今年年仅24岁的曹原,已经有4篇一作Nature论文傍身。再次连发2篇Nature那么,这次曹原的这两篇最新Nature论文,究竟是怎样的进展?这两项研究都是对魔角石墨烯的进一步拓展。第一篇论文,曹原为第一作者,与谷口尚(Takashi Taniguchi)及导师Pablo Jarillo-Herrero同为通讯作者。研究基于小角度扭曲的双层-双层石墨烯(TBBG)(由两片旋转的Bernal堆叠双层石墨烯组成)进行。研究人员重点研究了三个扭曲角θ分别为1.23°,1.09°和0.84°的TBBG。他们发现,TBBG表现出丰富的相位图,具有可调谐的相关绝缘子态,对扭曲角和电位移场都非常敏感。而这也就证明了自旋极化基态的存在。此外,在较小的扭曲角范围内,TBBG在电中性区附近显示出多组平带信号。作者表示,研究结果使得多平带扭曲超晶格中的物质扭曲角,和电场控制的相关相态的探索成为可能。第二篇论文,共同一作是Aviram Uri,S. Grover和曹原。这项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六方氮化硼(hBN)封装的魔角扭曲双层石墨烯(MATBG)。研究人员采用纳米级针尖扫描超导量子干涉装置(SQUID-on-tip),获得处于量子霍尔态的朗道能级的层析图像,发现了θ无序度和MATBG传输特性的质量之间的相关性。此外,研究人员还观察到,θ的梯度会产生大的栅极可调(gate-tunable)平面电场,即使在金属区域也不会被屏蔽,通过在样品bulk中形成边缘通道,这会深刻改变量子霍尔态,并可能影响到相关的和超导态的相图。开辟新方向,不断自我超越开头也说了,这次的两篇新论文,是对曹原自己开创的研究方向的又一次推进。在2018年3月,曹原就以连发两篇一作Nature文章的壮举,誉满全球。其魔角石墨烯研究,在当时可谓是轰动物理学界,直接开辟了凝聚态物理的一块新方向。曹原研究发现,对石墨烯施加微弱的电场并冷却至1.7K时,就会让能导电的石墨烯变成绝缘体。而在同等条件下,稍微调整一下电场,旋转双层石墨烯在转角接近魔角(正常条件下约为1.1°),石墨烯就会表现出超导的现象。能让石墨烯实现超导,一经发布,震动业界。一直以来,超导体因为有助于大幅降低电力传输过程中的巨大能源损耗,备受关注,但因其环境条件苛刻而限制颇多。在此前,发现超导物质的科学家们,都获得了很高的赞誉。早在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昂内斯因发现一种超导体汞,将汞冷却至4k(约为-269℃)时电阻就会将为0,并于1913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86年,两位德国物理学家柏诺兹和缪勒,又发现一种新材料,在133K(约为-140℃)时就能转变为超导体,一下子把温度提高了几十度,两人就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不过随后,在超导领域的研究似乎进入了至暗时刻,几十年来鲜有重大突破。诺贝尔奖获得者罗伯特·B·劳克林(Robert Betts Laughlin,因研究量子霍尔效应闻名)曾表示:物理学家们已经在至暗和低谷(超导研究)中,徘徊了30年。所以可想而知,两年前的那项研究引发怎样的轰动——当时Nature都来不及排版就立即在线发布了。中国天才少年曹原,也由此在国际上一战成名。天才少年曹原但在国内,曹原早已声名鹊起。曹原,1996年出生于四川成都。11岁时,进入深圳耀华实验小学超常班。不到3年,曹原就完成了小学六年级、初中、高中的课程学习。14岁,普通人还在上初中的年纪,他就以669分的高考成绩被中科大少年班录取,并入选严济慈物理英才班。在英才班里,别人用一整年才能完成的科研项目,曹原用一个寒假就完成了。此外,本科期间,他就在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和Physical Review B发表两篇一作文章。素有「丁老怪」、「科研杀手」之称的丁泽军教授,提到自己的学生曹原的时候也只剩赞不绝口。毕业的时候,曹原还获得了中科大本科生最高荣誉——郭沫若奖学金。18岁,普通人还在奋笔疾书、逐梦高考时,他已经远赴重洋,前往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了。2014年,曹原加入了Pablo Jarillo-Herrero团队。他的导师Pablo Jarillo-Herrero,是研究石墨烯的超级大牛,来自西班牙巴伦西亚。1999年毕业于当地巴伦西亚大学物理学系,随后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获得硕士学位,在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继续在那从事博士后工作。他于2008年1月加入麻省理工学院,担任物理学助理教授,并获得终身职位。在2018年,他被提升为物理学全职教授。曾获西班牙皇家学会青年研究奖、IUPAP半导体物理学青年科学家奖、两度获得摩尔量子材料研究奖。就在今年,他还获得了APS Oliver E. Buckley凝聚态物理奖,和有诺奖风向标之称的沃尔夫物理学奖。天赋、名师、努力,曹原的经历,或许只能用「传奇」来形容。难怪网友会说:他不是后浪,是海啸。也有网友评价:这就是离诺贝尔物理学奖最近的中国人。今年,曹原,24岁。One More Thing最后,我们也在知乎捕捉到了曹原本人的身影。少年很低调,只回答过以上一个问题。不过,围观话题的兴趣也跟后浪们一样,真实而广泛,有血有肉。传送门论文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260-6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255-32018年论文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ature26154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ature26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