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年中国催化剂行业进出口现状分析 行业长期处于贸易逆差「组图」罗德尼

2020年中国催化剂行业进出口现状分析 行业长期处于贸易逆差「组图」

我国化工催化领域的基础研究工作发展较快,目前在催化剂表征和基础研究方面已达到国际同期先进水平,然而由于资金缺乏以及企业害怕承担风险等原因,我国催化领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还比较薄弱,随着国内与国际市场的迅速接轨,国外化工催化剂产品大量涌入国内,我国已成为国际上较大的化工催化剂买方市场。催化剂行业长期处于贸易逆差由于我国催化剂产业生产能力较多,多年来,我国催化剂行业长期处于贸易逆差状态,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催化剂行业进出口总额为24.06亿美元,贸易逆差为12.53亿美元,短期来看,我国催化剂行业主要产品贸易逆差局面难以扭转。进口规模小幅下降据海关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我国催化剂行业主要产品进口数量和金额均呈现先升后降走势,2018年,我国催化剂主要产品进口量为74200.63吨,创近年新高;截至到2020年6月底,全国催化剂主要产品进口量为35872.09吨。进口金额方面,我国催化剂主要产品进口金额近几年维持在15亿美元以上水平,2018年,全国催化剂产品进口金额为19.98亿美元,为近年新高,2019年,我国催化剂产品进口金额为18.29亿美元,较上年有所下滑;截至2020年6月底,全国催化剂产品进口金额为11.28亿美元。出口规模持续扩大据海关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我国催化剂行业主要产品出口数量和金额均呈现上升趋势,2019年,我国催化剂主要产品出口量为93813.58吨,创近年新高;截至到2020年6月底,全国催化剂主要产品出口量为56795.93吨。出口金额方面,我国催化剂主要产品出口金额近几年持续增长,2019年,全国催化剂产品出口金额为5.766亿美元,为近年新高;截至2020年6月底,全国催化剂产品出口金额为3.22亿美元。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催化剂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控制室

2021年全球铂钯碳催化剂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本文研究全球市场、主要地区和主要国家铂钯碳催化剂的销量、销售收入等,同时也重点分析全球范围内主要厂商(品牌)竞争态势,铂钯碳催化剂销量、价格、收入和市场份额等。据本文研究显示,2020年全球铂钯碳催化剂收入大约449.1百万美元,预计2026年达到518百万美元,2021至2026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XX%。本文重点关注以下角度的细分情况:根据不同产品类型,铂钯碳催化剂细分为:铂碳催化剂钯碳催化剂根据不同下游应用,本文重点关注以下领域:石化行业制药行业精细化工行业本文重点关注全球范围内铂钯碳催化剂主要厂商,包括:Johnson MattheyEvonikBasfClariantVineeth ChemicalsShanghai Petrochemical CatalystKaiDa TechnologySuzhou JinxingdaChenzhou GaoXin Platinum Instry报告目录1 统计范围1.1 铂钯碳催化剂介绍1.2 铂钯碳催化剂分类1.2.1 全球市场不同类型铂钯碳催化剂规模对比:2019 VS 2021 VS 20261.2.2 铂碳催化剂1.2.3 钯碳催化剂1.3 全球铂钯碳催化剂主要下游市场分析1.3.1 全球铂钯碳催化剂主要下游市场规模对比:2019 VS 2021 VS 20261.3.2 石化行业1.3.3 制药行业1.3.4 精细化工行业1.4 全球市场铂钯碳催化剂总体规模及预测1.4.1 全球市场铂钯碳催化剂收入及预测(2016-2026)1.4.2 全球市场铂钯碳催化剂销量(2016-2026)1.4.3 全球市场铂钯碳催化剂价格趋势1.5 全球市场铂钯碳催化剂产能分析1.5.1 全球市场铂钯碳催化剂总产能(2016-2026)1.5.2 全球市场主要地区铂钯碳催化剂产能分析1.6 铂钯碳催化剂市场发展趋势、驱动因素和阻碍因素分析1.6.1 铂钯碳催化剂市场驱动因素1.6.2 铂钯碳催化剂市场阻碍因素1.6.3 铂钯碳催化剂市场发展趋势2 主要厂商简介2.1 Johnson Matthey2.1.1 Johnson Matthey基本情况2.1.2 Johnson Matthey主要业务2.1.3 Johnson Matthey铂钯碳催化剂产品介绍2.1.4 Johnson Matthey铂钯碳催化剂销量、价格、毛利率及市场份额(2019-2021)2.2 Evonik2.2.1 Evonik基本情况2.2.2 Evonik主要业务2.2.3 Evonik铂钯碳催化剂产品介绍2.2.4 Evonik铂钯碳催化剂销量、价格、毛利率及市场份额(2019-2021)2.3 Basf2.3.1 Basf基本情况2.3.2 Basf主要业务2.3.3 Basf铂钯碳催化剂产品介绍2.3.4 Basf铂钯碳催化剂销量、价格、毛利率及市场份额(2019-2021)2.4 Clariant2.4.1 Clariant基本情况2.4.2 Clariant主要业务2.4.3 Clariant铂钯碳催化剂产品介绍2.4.4 Clariant铂钯碳催化剂销量、价格、毛利率及市场份额(2019-2021)2.5 Vineeth Chemicals2.5.1 Vineeth Chemicals基本情况2.5.2 Vineeth Chemicals主要业务2.5.3 Vineeth Chemicals铂钯碳催化剂产品介绍2.5.4 Vineeth Chemicals铂钯碳催化剂销量、价格、毛利率及市场份额(2019-2021)2.6 Shanghai Petrochemical Catalyst2.6.1 Shanghai Petrochemical Catalyst基本情况2.6.2 Shanghai Petrochemical Catalyst主要业务2.6.3 Shanghai Petrochemical Catalyst铂钯碳催化剂产品介绍2.6.4 Shanghai Petrochemical Catalyst铂钯碳催化剂销量、价格、毛利率及市场份额(2019-2021)2.7 KaiDa Technology2.7.1 KaiDa Technology基本情况2.7.2 KaiDa Technology主要业务2.7.3 KaiDa Technology铂钯碳催化剂产品介绍2.7.4 KaiDa Technology铂钯碳催化剂销量、价格、毛利率及市场份额(2019-2021)2.8 Suzhou Jinxingda2.8.1 Suzhou Jinxingda基本情况2.8.2 Suzhou Jinxingda主要业务2.8.3 Suzhou Jinxingda铂钯碳催化剂产品介绍2.8.4 Suzhou Jinxingda铂钯碳催化剂销量、价格、毛利率及市场份额(2019-2021)2.9 Chenzhou GaoXin Platinum Instry2.9.1 Chenzhou GaoXin Platinum Instry基本情况2.9.2 Chenzhou GaoXin Platinum Instry主要业务2.9.3 Chenzhou GaoXin Platinum Instry铂钯碳催化剂产品介绍2.9.4 Chenzhou GaoXin Platinum Instry铂钯碳催化剂销量、价格、毛利率及市场份额(2019-2021)3 全球市场铂钯碳催化剂主要厂商竞争态势3.1 全球市场主要厂商铂钯碳催化剂销量(2019-2021)3.2 全球市场主要厂商铂钯碳催化剂收入(2019-2021)3.3 全球铂钯碳催化剂主要厂商市场地位3.4 全球铂钯碳催化剂市场集中度分析3.4.1 全球前三大厂商铂钯碳催化剂市场份额3.5 全球主要厂商铂钯碳催化剂产能3.6 全球市场铂钯碳催化剂主要厂商总部及产地分布3.7 铂钯碳催化剂新进入者及扩产计划3.8 铂钯碳催化剂行业扩产、并购情况4 全球主要地区规模分析4.1 全球主要地区铂钯碳催化剂市场规模4.1.1 全球主要地区铂钯碳催化剂销量(2016-2026)4.1.2 全球主要地区铂钯碳催化剂收入(2016-2026)4.2 北美市场铂钯碳催化剂 收入(2016-2026)4.3 欧洲市场铂钯碳催化剂收入(2016-2026)4.4 亚太市场铂钯碳催化剂收入(2016-2026)4.5 南美市场铂钯碳催化剂收入(2016-2026)4.6 中东及非洲市场铂钯碳催化剂收入(2016-2026)5 全球市场不同产品类型铂钯碳催化剂市场规模5.1 全球不同产品类型铂钯碳催化剂销量(2016-2026)5.2 全球不同产品类型铂钯碳催化剂收入(2016-2026)5.3 全球不同产品类型铂钯碳催化剂价格(2016-2026)6 全球市场不同应用铂钯碳催化剂市场规模6.1 全球不同应用铂钯碳催化剂销量(2016-2026)6.2 全球不同应用铂钯碳催化剂收入(2016-2026)6.3 全球不同应用铂钯碳催化剂价格(2016-2026)7 北美7.1 北美不同产品类型铂钯碳催化剂销量(2016-2026)7.2 北美不同应用铂钯碳催化剂销量(2016-2026)7.3 北美主要国家铂钯碳催化剂市场规模7.3.1 北美主要国家铂钯碳催化剂销量(2016-2026)7.3.2 北美主要国家铂钯碳催化剂收入(2016-2026)7.3.3 美国铂钯碳催化剂市场规模及预测(2016-2026)7.3.4 加拿大铂钯碳催化剂市场规模及预测(2016-2026)7.3.5 墨西哥铂钯碳催化剂市场规模及预测(2016-2026)8 欧洲8.1 欧洲不同产品类型铂钯碳催化剂销量(2016-2026)8.2 欧洲不同应用铂钯碳催化剂销量(2016-2026)8.3 欧洲主要国家铂钯碳催化剂市场规模8.3.1 欧洲主要国家铂钯碳催化剂销量(2016-2026)8.3.2 欧洲主要国家铂钯碳催化剂收入(2016-2026)8.3.3 德国铂钯碳催化剂市场规模及预测(2016-2026)8.3.4 法国铂钯碳催化剂市场规模及预测(2016-2026)8.3.5 英国铂钯碳催化剂市场规模及预测(2016-2026)8.3.6 俄罗斯铂钯碳催化剂市场规模及预测(2016-2026)8.3.7 意大利铂钯碳催化剂市场规模及预测(2016-2026)9 亚太9.1 亚太不同产品类型铂钯碳催化剂销量(2016-2026)9.2 亚太不同应用铂钯碳催化剂销量(2016-2026)9.3 亚太主要国家铂钯碳催化剂市场规模9.3.1 亚太主要地区铂钯碳催化剂销量(2016-2026)9.3.2 亚太主要地区铂钯碳催化剂收入(2016-2026)9.3.3 中国铂钯碳催化剂市场规模及预测(2016-2026)9.3.4 日本铂钯碳催化剂市场规模及预测(2016-2026)9.3.5 韩国铂钯碳催化剂市场规模及预测(2016-2026)9.3.6 印度铂钯碳催化剂市场规模及预测(2016-2026)9.3.7 东南亚铂钯碳催化剂市场规模及预测(2016-2026)9.3.8 澳大利亚铂钯碳催化剂市场规模及预测(2016-2026)10 南美10.1 南美不同产品类型铂钯碳催化剂销量(2016-2026)10.2 南美不同应用铂钯碳催化剂销量(2016-2026)10.3 南美主要国家铂钯碳催化剂市场规模10.3.1 南美主要国家铂钯碳催化剂销量(2016-2026)10.3.2 南美主要国家铂钯碳催化剂收入(2016-2026)10.3.3 巴西铂钯碳催化剂市场规模及预测(2016-2026)10.3.4 阿根廷铂钯碳催化剂市场规模及预测(2016-2026)11 中东及非洲11.1 中东及非洲不同产品类型铂钯碳催化剂销量(2016-2026)11.2 中东及非洲不同应用铂钯碳催化剂销量(2016-2026)11.3 中东及非洲主要国家铂钯碳催化剂市场规模11.3.1 中东及非洲主要国家铂钯碳催化剂销量(2016-2026)11.3.2 中东及非洲主要国家铂钯碳催化剂收入(2016-2026)11.3.3 土耳其铂钯碳催化剂市场规模及预测(2016-2026)11.3.4 沙特铂钯碳催化剂市场规模及预测(2016-2026)11.3.5 阿联酋铂钯碳催化剂市场规模及预测(2016-2026)12 铂钯碳催化剂销售渠道分析12.1 铂钯碳催化剂销售渠道12.1.1 直销12.1.2 分销12.2 铂钯碳催化剂典型经销商12.3 铂钯碳催化剂典型客户13 研究结论14 附录14.1 研究方法14.2 研究过程及数据来源14.3 免责声明完整报告请参考《环洋市场信息咨询|2021年全球铂钯碳催化剂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需要详细内容请联系发布者,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任曰

环保催化剂市场的国产化进程逐渐加快、前景广阔(附报告目录)

环保催化剂市场的国产化进程逐渐加快、前景广阔(附报告目录)1、环保催化剂行业发展概况狭义上,环保催化剂一般指的是直接或者间接处理有毒、有害物质,使之无害化或减量化的催化剂,如应用于尾气处理和工业废气处理等污染排放控制的催化剂。广义上,能够改善环境污染的催化剂均可归属于环保催化剂的范畴,如应用于燃料电池等新型能源的开发、清洁燃料的生产等的催化剂。近年来,随着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和环保要求日益提高,我国在环保催化剂领域进行了大量投入,但由于我国对环保催化剂的研究工作起步相对较晚,我国在新型先进环保催化剂的研发、生产和应用等方面较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许多先进材料和高性能催化剂生产技术被跨国公司长期垄断。在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中,机动车尾气、工业废气净化用催化材料等环保催化材料被列为重点应用领域急需的关键战略新材料。随着我国环境污染治理力度的加强,我国环保催化剂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1-2026年环保催化剂行业专项调研及投资可行性评估报告》2、环保催化剂行业竞争格局全球主要的污染排放控制催化剂厂商包括德国的巴斯夫、英国的庄信万丰、比利时的优美科、日本的科特拉以及我国的贵研催化和中自环保等。全球环保催化剂市场集中度较高,巴斯夫、庄信万丰和优美科共同占据了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大多数市场份额。除中自环保外,我国主要涉足环保催化剂的厂商还包括贵研铂业、威孚高科、艾可蓝、凯龙高科等。全球环保催化剂市场份额情况资料来源:普华有策3、环保催化剂产业发展趋势(1)环保催化剂市场的国产化进程逐渐加快长期以来,我国环保催化剂市场被巴斯夫、庄信万丰和优美科等外资环保催化剂巨头所占据,主要因为环保催化剂技术门槛高,且其主要应用领域为尾气处理,而历史上我国的尾气排放标准落后于美国、日本、欧盟等的排放标准,使得外资巨头的技术和产品储备往往领先国内排放标准一代及以上,并且实行严格的技术封锁。因此,在我国历次排放标准升级时,外资巨头可依靠其已有的技术和产品迅速与下游客户配套以占领市场份额,而我国催化剂厂商由于技术和产品长期落后于外资巨头,议价能力弱且难以获取头部客户或其较多采购份额,只能作为跟随者并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经过长期的技术积累和产品追赶,国内催化剂厂商的技术、产品与外资巨头的差距逐渐缩小,部分国内厂商的部分产品的性能已能够比肩甚至超过外资巨头同类产品,并在我国领先的发动机厂商的产品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我国尾气排放标准的赶超使得外资环保催化剂巨头相对国内厂商的先发优势减弱,以中自环保、贵研铂业、威孚高科等为代表的国内环保催化剂厂商的市场竞争力逐渐提升,环保催化剂市场的国产化进程将逐渐加快。(2)尾气处理催化剂的性能和性价比要求不断提高随着全球范围内对大气污染治理重视度的不断加强,尾气排放标准持续升级并逐步向“零排放”的目标迈进,各类污染物的排放限值不断降低的同时排放标准所限制的污染物种类不断增加。目前,国六排放标准相较国五排放标准已新增了颗粒物数量(PN)、氨气(NH3)、氧化亚氮(N2O)等污染物的排放限值要求,未来将推出的欧七排放标准、国七排放标准亦可能新增甲醛(HCHO)、乙醛(C2H4O)等污染物的排放限值要求。尾气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要求尾气处理催化剂的性能不断提升,亦将导致尾气处理催化剂的用量增加,提高车辆的制造成本。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下游厂商对尾气处理催化剂的性价比要求不断提升。在此情况下,催化剂厂商需持续进行关键催化材料的研发,通过开发新催化材料或研制新配方以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满足不断降低的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和不断新增的限制污染物种类,同时进一步提升催化剂的活性和耐久性,以降低催化剂中的贵金属用量,从而降低催化剂的成本。(3)应用于清洁能源汽车的环保催化剂需求持续上升为加快大气污染治理,我国在迅速推进尾气排放标准升级的同时,大力支持天然气、电动、燃料电池等清洁能源汽车的发展。国家发改委等十三部委《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中提出,加快天然气车船发展,提高天然气在公共交通、货运物流、船舶燃料中的比重,在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地区加快推广重型天然气汽车代替重型柴油车等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重点发展纯电动汽车、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补贴政策。清洁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将促进应用于清洁能源汽车的环保催化剂市场需求不断上升。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牵头组织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目标为 2025年保有量达 10 万辆左右、2035 年达到 100 万辆。在此背景下,高性能、低贵金属用量的燃料电池电催化剂的需求不断上升,低铂催化剂技术已成为我国氢能燃料电池汽车需重点攻克的关键瓶颈技术。报告目录:第一章2020年中国环保催化剂行业运行概况第一节环保催化剂行业界定第二节2020年中国环保催化剂重点产品运行分析第三节中国环保催化剂产业特征分析第四节环保催化剂产业重要性分析第二章2020年全球环保催化剂行业市场规模及供需发展态势第一节2020年全球环保催化剂行业市场分析一、全球环保催化剂行业市场规模现状二、全球环保催化剂行业需求结构分析三、全球环保催化剂行业下游行业剖析四、环保催化剂行业全球重点需求客户五、2020年全球环保催化剂行业市场前景展望第二节2020年全球环保催化剂行业供给分析一、全球环保催化剂行业生产规模现状二、全球环保催化剂行业产能规模分布三、全球环保催化剂行业技术现状剖析四、全球环保催化剂行业市场价格走势五、环保催化剂行业全球重点厂商分布第三章2020年中国环保催化剂行业市场规模及供需发展态势第一节2020年中国环保催化剂行业市场分析一、中国环保催化剂行业市场规模现状二、中国环保催化剂行业需求结构分析三、中国环保催化剂行业下游行业剖析四、环保催化剂行业中国重点需求客户五、2020年中国环保催化剂行业市场前景展望第二节2020年中国环保催化剂行业供给分析一、中国环保催化剂行业生产规模现状二、中国环保催化剂行业产能规模分布三、中国环保催化剂行业技术现状剖析四、中国环保催化剂行业市场价格走势五、环保催化剂行业中国重点厂商分布第四章2020年中国环保催化剂行业发展环境分析第一节 经济环境分析第二节 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监管体制第三节 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第四节 行业技术环境分析第五章2016-2020年中国环保催化剂行业市场产销状况分析第一节2016-2020年中国环保催化剂行业不同规模企业分析一、不同规模企业工业产值分析二、不同规模企业销售收入分析第二节2016-2020年中国环保催化剂行业不同类型企业分析一、不同类型企业工业产值分析二、不同类型企业销售收入分析第六章2021-2026年中国环保催化剂行业市场供需状况分析第一节2021-2026年中国环保催化剂行业需求分析及预测第二节2021-2026年中国环保催化剂行业供给分析及预测第三节2021-2026年中国环保催化剂行业进出口分析及预测一、进口现状二、进出口预测第四节国内外市场重要动态一、北京公交车将采用巴斯夫SCR二、美国欲向世界首座轨道太阳能电厂要能源三、中国将建清洁燃煤发电厂第七章2020年中国环保催化剂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第一节2020年中国环保催化剂行业市场区域发展状况及竞争力研究一、东北地区环保催化剂行业市场现状及预测二、华北地区环保催化剂行业市场现状及预测三、华东地区环保催化剂行业市场现状及预测四、华中地区环保催化剂行业市场现状及预测五、华南地区环保催化剂行业市场现状及预测六、西南地区环保催化剂行业市场现状及预测第二节主要省市集中度及竞争力分析第三节中国环保催化剂行业竞争格局分析第四节中国环保催化剂行业SWOT分析第八章2020年中国环保催化剂行业产业链分析第一节环保催化剂行业上游行业影响及趋势分析第二节环保催化剂行业下游行业影响及趋势分析第九章中国环保催化剂行业投资风险分析第一节环保催化剂行业内部风险分析一、技术水平风险二、竞争格局风险三、出口因素风险第二节环保催化剂行业外部风险分析一、宏观经济风险二、政策变化风险三、关联行业风险第十章中国环保催化剂标杆企业分析第一节A公司一、公司主营业务二、公司经营状况三、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第二节B公司一、公司主营业务二、公司经营状况三、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第三节C公司一、公司主营业务二、公司经营状况三、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第四节D公司一、公司主营业务二、公司经营状况三、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第五节E公司一、公司主营业务二、公司经营状况三、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第十一章2020年中国环保催化剂行业企业投资价值分析第一节环保催化剂行业投资风险预测第二节环保催化剂行业投资方向预测第三节环保催化剂行业投资机会预测第四节 环保催化剂行业可行性分析第五节 环保催化剂行业投资建议

周辉

贵金属催化剂行业生命周期与领先企业分析(附报告目录)

贵金属催化剂行业生命周期与领先企业分析(附报告目录)1、行业生命周期贵金属催化剂应用历史悠久,19世纪末,英国以铂为催化剂制造生产硫酸,最早实现了贵金属催化剂的工业应用。20世纪以前是工业催化剂发展的萌芽时期。20世纪初,是奠基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制成了一系列重要的金属催化剂,催化活性成分由金属扩大到氧化物,液体酸催化剂的使用规模扩大。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0-2026年贵金属催化剂行业市场调查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图片源于网络20世纪30~60年代是工业催化剂大发展时期,催化剂生产规模扩大,品种增多。石油炼制工业中催化剂用量很大,促进了催化剂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技术进步。20世纪70~80年代是催化剂更新换代时期,高效率的络合催化剂相继问世;为了节能而发展了低压作业的催化剂;固体催化剂的造型渐趋多样化;出现了新型分子筛催化剂;开始大规模生产环境保护催化剂;生物催化剂受到重视。1970年左右,高效络合催化剂出现,继铂和钯之后,铑成为用于催化剂工业的又一贵金属元素,铑催化剂有重要意义。1975年之后,环境保护催化剂实现工业应用,采用的是铂催化剂,铂用量巨大,1979年占美国用铂总量的57%。目前,环保催化剂与化工催化剂(包括合成材料、有机合成和合成氨等生产过程中用的催化剂)和石油炼制催化剂并列为催化剂工业中的三大领域。我国贵金属催化剂生产企业起步较晚,2000年之前,国内贵金属催化剂基本依靠进口,目前中高端市场仍被国外贵金属催化剂生产企业占据。国内贵金属催化剂行业发展处于成长期,技术处于追赶国际催化剂龙头企业的过程中。相比国际大型企业,国内多数企业资金实力不强,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生产规模较小,总体竞争实力不如国际大型企业。随着国内企业品牌效应的提升、研发能力的加强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国内的贵金属催化剂产品将实现对国外产品的进口替代。2、市场竞争状况国外贵金属催化剂生产企业发展历史悠久,技术实力雄厚,产品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几乎垄断了全球贵金属催化剂市场。世界知名的三大催化剂公司优美克、巴斯夫、庄信万丰都已在中国建厂,在国内汽车尾气催化剂领域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国内贵金属催化剂生产企业起步较晚,上世纪90年代才有部分企业实现规模化生产。目前我国贵金属催化剂生产方面,常规产品比较多,有创新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相对较少,产品、产能主要集中在低端产品,同质化较严重。钯铂类贵金属非均相催化剂市场竞争激烈,而具有铑系列均相催化剂、汽车尾气净化的三元催化剂等中高端产品生产能力的企业非常有限,该类产品市场基本被进口产品占据。国内贵金属企业面临着来自跨国公司较大的竞争压力,技术能力和软硬件水平与跨国公司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但随着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国内企业持续的研发投入,国内贵金属催化剂产品在性能上不断与国际同行缩小差距。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品牌的推广加强和政府的大力扶持,具备成本优势、深耕国内市场的国内优秀企业将有望实现对国际同行的产品替代,市场份额将持续上升。主要领先企业(1)庄信万丰丰(JM)庄信万丰于1817年创建于英国,是一家致力于发展催化剂、贵金属和精细化学品核心技术的企业,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庄信万丰是全球 最大的贵金属交易商和贵金属产品制造商,其主要产品包括汽车催化剂、精细化学品、贵金属以及玻璃和陶瓷工业的颜料和涂料等,广泛用于汽车尾气净化、化学品工业、石油化工业等。(2)UMICORE优美克优美克于1906年在比利时成立,其业务领域主要涉及高纯度金属、合金和化合物、贵金属、铜、锌等方面。优美克(苏州)汽车催化剂有限责任公司2003年成立后,基于中国市场渠道拓展需要,先后收购了拥有德系汽车客户优势的德固萨公司和美国德尔福的汽车三元催化剂业务,2008-2010年连续三年成为中国汽车尾气催化剂市场份额最大的厂家。(3)巴斯夫(BASF SE)巴斯夫,缩写BASF是由以前的全名「Badische Anilin-und-Soda-Fabrik」(巴登苯胺苏打厂)而来,是一家德国的化工企业,也是世界最大的化工厂之一。作为中国化工领域重要的外商投资企业,巴斯夫主要的生产基地位于上海、南京和重庆,而上海创新园更是全球和亚太地区的研发枢纽。2019年,巴斯夫向大中华区客户的销售额超过73亿欧元,截至年底员工人数为9,230名。(4)贺利氏(Heraeus)贺利氏成立于1851年,总部位于德国哈瑙,是供应贵金属产品及技术的全球性集团公司,在贵金属、齿科、传感器、石英玻璃及特种光源领域的市场及技术方面位居世界 领先地位。其贵金属业务主要涉及贵金属化学品、贵金属回收、贵金属合金材料、贵金属电子浆料等。2018年财年,贺利氏的总销售收入为203亿欧元,在40个国家拥有约一万五千名员工。贺利氏被评选为“德国家族企业十强”,在全球市场上占据领导地位。(5)威孚高科无锡威孚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汽车零部件的著名生产厂商,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创业发展,目前拥有9家全资和控股子公司(其中,2家为合资公司),净资产154余亿元,员工8000余人,是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威孚公司以陶瓷金属蜂窝,金属丝网等载体,以微量贵金属与稀土材料为活性组份,有效催化氧化酮类、醛类、烯烃、芳香类、有机卤代芳烃以及高分子机物(气体悬浮物)等工业VOC污染物。(6)贵研铂业贵研铂业于2003年4月21日在上交所上市,主营为贵金属特种功能材料、贵金属高纯功能材料、贵金属信息功能材料及贵金属环境及催化功能材料等。主要产品包括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精细化工用催化剂、高浓度有机废水净化催化剂、贵金属铂、钯、铑、钌、铱、金、银各系列化合物等等。3、行业发展挑战(1)复合型人才相对匮乏贵金属催化剂生产需要大量复合型人才,特别是有色金属和化工行业复合性专业人才方面,既需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储备,也需要丰富实践生产经验。由于这一领域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相较国外在复合型人才储备上还存在差距,尤其是在贵金属催化剂行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上面,我国尚无大型专业的科研院校培养该专业的亟需人才,致使我国贵金属生产企业相应人才相对匮乏。(2)国内企业的生产研发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我国贵金属催化剂生产企业起步较晚,行业发展时间较短,国内企业普遍在贵金属催化剂研发经费上投入不足,在专利、自主知识产权研发、专有技术研发上与国外同行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技术上处于追赶国际催化剂龙头企业的过程中。技术水平差距具体表现为:贵金属催化剂种类较少;载体类型较少;催化剂改性方面与国外存在一定差距;国内目前仍以单元催化剂为主,多元催化剂与国外相比使用较少。(3)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资金实力相对偏弱目前,美欧等发达国家的贵金属跨国公司或大型催化剂生产商,几乎垄断了全球贵金属催化剂市场,其产品种类繁多,应用范围几乎涉及各种领域。而我国贵金属催化剂生产企业相比国际大型企业,资金实力相对偏弱,设备相对落后,生产规模较小,总体竞争实力不如国际大型企业。国内企业普遍专注于一种或几种贵金属催化剂产品,以此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应对国际大厂商的竞争压力,国内企业目前尚未形成规模优势。4、行业的进入壁垒本行业进入门槛较高,新企业很难在短期内形成竞争优势,其中研发和生产技术、市场效应、资金实力、专业人才等构成了进入本行业的坚实壁垒。(1)资金壁垒由于贵金属价格昂贵,企业需要大量流动性资金作为支撑,若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会影响交货时间,进而影响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同时,贵金属催化剂技术更新较快,行业内企业需不断地进行研发投入,开发新产品、新的工艺,以适应市场变化的需求。新进企业必须具备足够的资金实力。(2)技术壁垒贵金属催化剂制造是技术知识密集型的产业,产品技术含量高,生产工艺复杂。同时,贵金属催化剂技术更新快,工艺不断创新升级,为谋求市场竞争优势,需要企业能够快速地实现产品技术、工艺技术、材料技术、设备技术上的创新,这就要求企业在多领域、多学科专业知识技术上有深厚积淀。新进企业很难在短期内实现技术积累。(3)人才壁垒贵金属催化剂行业是知识密集型行业,需要一批具有有色金属和化工行业复合知识背景的人才,不仅需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能够操作复杂的生产工艺,熟悉用户需求且能够为客户提供定制的解决方案,还包括具有现代管理意识的高素质管理人才。人才成长需要实际工作的长期锻炼,新进企业很难在短期内聚集各类专业人才。(4)市场壁垒贵金属催化剂在工业生产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产品的稳定性、纯度等性能对客户的生产尤其重要,因此客户通常会选择在行业内具有良好声誉和品牌的生产企业作为其供货商。客户选择贵金属催化剂供应商往往有一个严格的筛选流程,产品经过小试、中试、最后才会规模化生产,因而一旦确立为合格供应商,便会建立长期的业务合作。部分石化、医药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会要求供应商曾为多家同类型企业提供过产品,且生产运行正常,这为后续进入该行业的企业设置了壁垒。新进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树立自己的品牌地位。第一章 贵金属催化剂行业发展综述1.1 贵金属催化剂行业定义及分类1.1.1 行业定义1.1.2 行业分类1.1.3 产业链结构1.2 贵金属催化剂行业统计标准1.2.1 统计部门和统计口径1.2.2 主要统计方法介绍1.2.3 行业涵盖数据种类介绍1.3 中国贵金属催化剂行业经济指标分析第二章 贵金属催化剂行业运行环境分析2.1 贵金属催化剂行业政治法律环境分析2.1.1 行业管理体制分析2.1.2 行业主要法律法规2.1.3 行业相关发展规划2.2 贵金属催化剂行业经济环境分析2.2.1 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分析2.2.2 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分析2.2.3 产业宏观经济环境分析2.3 贵金属催化剂行业社会环境分析2.3.1 贵金属催化剂产业社会环境2.3.2 社会环境对行业的影响2.3.3 贵金属催化剂产业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2.4 贵金属催化剂行业技术环境分析2.4.1 贵金属催化剂技术分析2.4.2 贵金属催化剂技术发展水平2.4.3 行业主要技术发展趋势第三章 我国贵金属催化剂行业运行分析3.1 我国贵金属催化剂行业发展状况分析3.1.1 我国贵金属催化剂行业发展阶段3.1.2 我国贵金属催化剂行业发展总体概况3.1.3 我国贵金属催化剂行业发展特点分析3.2 2015-2019年贵金属催化剂行业发展现状3.2.1 2015-2019年我国贵金属催化剂行业市场规模3.2.2 2015-2019年我国贵金属催化剂行业发展分析3.2.3 2015-2019年中国贵金属催化剂企业发展分析3.3 区域市场分析3.3.1 区域市场分布总体情况3.3.2 2015-2019年重点省市市场分析3.4 贵金属催化剂细分产品/服务市场分析3.4.1 细分产品/服务特色3.4.2 2015-2019年细分产品/服务市场规模及增速3.4.3 重点细分产品/服务市场前景预测3.5 贵金属催化剂产品/服务价格分析3.5.1 2015-2019年贵金属催化剂价格走势3.5.2 影响贵金属催化剂价格的关键因素分析(1)成本(2)供需(3)关联(4)其他3.5.3 2020-2026年贵金属催化剂产品/服务价格变化趋势3.5.4 主要贵金属催化剂企业价位及价格策略第四章 我国贵金属催化剂行业整体运行指标分析4.1 2015-2019年中国贵金属催化剂行业总体规模分析4.1.1 企业数量结构分析4.1.2 人员规模状况分析4.1.3 行业资产规模分析4.1.4 行业市场规模分析4.2 2015-2019年中国贵金属催化剂行业产销情况分析4.2.1 我国贵金属催化剂行业总产值4.2.2 我国贵金属催化剂行业销售收入4.3 2015-2019年中国贵金属催化剂行业财务指标总体分析4.3.1 行业盈利能力分析4.3.2 行业偿债能力分析4.3.3 行业营运能力分析4.3.4 行业发展能力分析第五章 我国贵金属催化剂行业供需形势分析5.1 贵金属催化剂行业供给分析5.1.1 2015-2019年贵金属催化剂行业供给分析5.1.2 2020-2026年贵金属催化剂行业供给变化趋势5.1.3 贵金属催化剂行业区域供给分析5.2 2015-2019年我国贵金属催化剂行业需求情况5.2.1 贵金属催化剂行业需求市场5.2.2 贵金属催化剂行业客户结构5.2.3 贵金属催化剂行业需求的地区差异5.3 贵金属催化剂市场应用及需求预测5.3.1 贵金属催化剂应用市场总体需求分析(1)贵金属催化剂应用市场需求特征(2)贵金属催化剂应用市场需求总规模5.3.2 2020-2026年贵金属催化剂行业领域需求量预测(1)2020-2025年贵金属催化剂行业领域需求产品/服务功能预测(2)2020-2025年贵金属催化剂行业领域需求产品/服务市场格局预测5.3.3 重点行业贵金属催化剂产品/服务需求分析预测第六章 贵金属催化剂行业产业结构分析6.1 贵金属催化剂产业结构分析6.1.1 市场细分充分程度分析6.1.2 各细分市场领先企业排名6.1.3 各细分市场占总市场的结构比例6.1.4 领先企业的结构分析(所有制结构)6.2 产业价值链条的结构分析及产业链条的整体竞争优势分析6.2.1 产业价值链条的构成6.2.2 产业链条的竞争优势与劣势分析6.3 产业结构发展预测6.3.1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政策分析6.3.2 产业结构调整中消费者需求的引导因素6.3.3 中国贵金属催化剂行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市场定位6.3.4 贵金属催化剂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分析第七章 我国贵金属催化剂行业产业链分析7.1 贵金属催化剂行业产业链分析7.1.1 产业链结构分析7.1.2 主要环节的增值空间7.1.3 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7.2 贵金属催化剂上游行业分析7.2.1 贵金属催化剂产品成本构成7.2.2 2015-2019年上游行业发展现状7.2.3 2020-2026年上游行业发展趋势7.2.4 上游供给对贵金属催化剂行业的影响7.3 贵金属催化剂下游行业分析7.3.1 贵金属催化剂下游行业分布7.3.2 2015-2019年下游行业发展现状7.3.3 2020-2026年下游行业发展趋势7.3.4 下游需求对贵金属催化剂行业的影响第八章 我国贵金属催化剂行业渠道分析及策略8.1 贵金属催化剂行业渠道分析8.1.1 渠道形式及对比8.1.2 各类渠道对贵金属催化剂行业的影响8.1.3 主要贵金属催化剂企业渠道策略研究8.2 贵金属催化剂行业用户分析8.2.1 用户认知程度分析8.2.2 用户需求特点分析8.2.3 用户购买途径分析8.3 贵金属催化剂行业营销策略分析8.3.1 中国贵金属催化剂营销概况8.3.2 贵金属催化剂营销策略探讨8.3.3 贵金属催化剂营销发展趋势第九章 我国贵金属催化剂行业竞争形势及策略9.1 行业总体市场竞争状况分析9.1.1 贵金属催化剂行业竞争结构分析(1)现有企业间竞争(2)潜在进入者分析(3)替代品威胁分析(4)供应商议价能力(5)客户议价能力(6)竞争结构特点总结9.1.2 贵金属催化剂行业企业间竞争格局分析9.1.3 贵金属催化剂行业集中度分析9.1.4 贵金属催化剂行业SWOT分析9.2 中国贵金属催化剂行业竞争格局综述9.2.1 贵金属催化剂行业竞争概况(1)中国贵金属催化剂行业竞争格局(2)贵金属催化剂行业未来竞争格局和特点(3)贵金属催化剂市场进入及竞争对手分析9.2.2 中国贵金属催化剂行业竞争力分析(1)我国贵金属催化剂行业竞争力剖析(2)我国贵金属催化剂企业市场竞争的优势(3)国内贵金属催化剂企业竞争能力提升途径9.2.3 贵金属催化剂市场竞争策略分析第十章 贵金属催化剂行业领先企业经营形势分析10.1 ***公司10.1.1 企业概况10.1.2 企业优势分析10.1.3 产品/服务特色10.1.4 2015-2019年经营状况10.1.5 2020-2026年发展规划10.2 ***公司10.2.1 企业概况10.2.2 企业优势分析10.2.3 产品/服务特色10.2.4 2015-2019年经营状况10.2.5 2020-2026年发展规划10.3 ***公司10.3.1 企业概况10.3.2 企业优势分析10.3.3 产品/服务特色10.3.4 2015-2019年经营状况10.3.5 2020-2026年发展规划10.4 ***公司10.4.1 企业概况10.4.2 企业优势分析10.4.3 产品/服务特色10.4.4 2015-2019年经营状况10.4.5 2020-2026年发展规划10.5 ***公司10.5.1 企业概况10.5.2 企业优势分析10.5.3 产品/服务特色10.5.4 2015-2019年经营状况10.5.5 2020-2026年发展规划第十一章 2020-2026年贵金属催化剂行业投资前景11.1 2020-2026年贵金属催化剂市场发展前景11.1.1 2020-2026年贵金属催化剂市场发展潜力11.1.2 2020-2026年贵金属催化剂市场发展前景展望11.1.3 2020-2026年贵金属催化剂细分行业发展前景分析11.2 2020-2026年贵金属催化剂市场发展趋势预测11.2.1 2020-2026年贵金属催化剂行业发展趋势11.2.2 2020-2026年贵金属催化剂市场规模预测11.2.3 2020-2026年贵金属催化剂行业应用趋势预测11.2.4 2020-2026年细分市场发展趋势预测11.3 2020-2026年中国贵金属催化剂行业供需预测11.3.1 2020-2026年中国贵金属催化剂行业供给预测11.3.2 2020-2026年中国贵金属催化剂行业需求预测11.3.3 2020-2026年中国贵金属催化剂供需平衡预测11.4 影响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关键趋势11.4.1 市场整合成长趋势11.4.2 需求变化趋势及新的商业机遇预测11.4.3 企业区域市场拓展的趋势11.4.4 科研开发趋势及替代技术进展11.4.5 影响企业销售与服务方式的关键趋势第十二章 2020-2026年贵金属催化剂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12.1 贵金属催化剂行业投融资情况12.2 2020-2026年贵金属催化剂行业投资机会12.2.1 产业链投资机会12.2.2 细分市场投资机会12.2.3 重点区域投资机会12.3 2020-2026年贵金属催化剂行业投资风险及防范12.3.1 政策风险及防范12.3.2 技术风险及防范12.3.3 供求风险及防范12.3.4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及防范12.3.5 关联产业风险及防范12.3.6 产品结构风险及防范12.3.7 其他风险及防范第十三章 贵金属催化剂行业投资战略研究13.1 贵金属催化剂行业发展战略研究13.1.1 战略综合规划13.1.2 技术开发战略13.1.3 业务组合战略13.1.4 区域战略规划13.1.5 产业战略规划13.1.6 营销品牌战略13.1.7 竞争战略规划13.2 对我国贵金属催化剂品牌的战略思考13.2.1 贵金属催化剂品牌的重要性13.2.2 贵金属催化剂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13.2.3 贵金属催化剂企业品牌的现状分析13.2.4 我国贵金属催化剂企业的品牌战略13.2.5 贵金属催化剂品牌战略管理的策略13.3 贵金属催化剂经营策略分析13.3.1 贵金属催化剂市场细分策略13.3.2 贵金属催化剂市场创新策略13.3.3 品牌定位与品类规划13.3.4 贵金属催化剂新产品差异化战略13.4 贵金属催化剂行业投资战略研究13.4.1 2020年贵金属催化剂行业投资战略13.4.2 2020-2026年贵金属催化剂行业投资战略13.4.3 2020-2026年细分行业投资战略第十四章 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14.1 贵金属催化剂行业研究结论14.2 贵金属催化剂行业投资价值评估14.3 贵金属催化剂行业投资建议14.3.1 行业发展策略建议14.3.2 行业投资方向建议14.3.3 行业投资方式建议

相待

促进剂行业产能、产量、消费量及竞争格局分析,市场供给较为充足

一、促进剂行业概况硫化助剂中包含了硫化剂、硫化促进剂、硫化活性剂等,硫化剂是能与橡胶发生硫化反应并使之交联的物质,代表产品主要有硫磺、不溶性硫磺等。硫化促进剂则是能够加快硫化反应速度,缩短硫化时间,降低硫化温度,减少硫化剂用量,并能提高或改善硫化胶物理机械性能的橡胶助剂。促进剂产业链流程图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二、中国促进剂行业市场现状分析产能方面,2019年中国环保政策带来的行业高景气现象已逐步弱化,行业内公司逐步恢复开工,产能供应较为充足,据统计,2019年中国促进剂产量为74.23万吨。2011-2019年中国促进剂产能及增长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生产促进剂的国家,据统计,2018年中国促进剂产量为35.7万吨,同比增长6.98%,细分产品来看,其中促进剂M产量1.72万吨,同比下降0.47%;促进剂CBS产量8.9万吨,同比增长17.71%;促进剂NS产量8.25万吨,同比增长16.53%。2010-2018年中国促进剂产量及增长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消费量方面,据统计,2018年中国促进剂表观消费量下降至14.72万吨,同比下降16.32%。2010-2018年中国促进剂表观消费量及增长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促进剂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三、中国促进剂行业竞争格局分析2019年中国促进剂总产能74.23万吨,据统计,规模以上企业产能约为40.97万吨,行业CR4集中度为56.08%,未来龙头企业将有望受益于行业集中度的上升。全国促进剂主要产能分布情况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四、中国促进剂产能未来规划情况2020年国内硫化助剂新增产能以阳谷华泰为主,在新增促进剂产能中,阳谷华泰继续扩大中间体M的产能,降成本,并以售价更高的高性能硫化剂产品为主,且能有效的替代传统的TMTD、TMTM等促进剂,产品结构更加高端化。2021年新增产能仍主要集中在硫化助剂的龙头公司。全国硫化助剂行业未来新增产能情况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华经情报网隶属于华经产业研究院,专注大中华区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

虎度门

变革催化剂:技术型产业的新常态——经济复苏与全球化的场景分析(强烈推荐,文末附下载地址)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Roland Berger发布《变革催化剂:技术型产业的新常态——经济复苏与全球化的场景分析 》(强烈推荐,全文翻译,文末含下载地址)中国煤炭行业发展报告2020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0推荐研究报告,热购中2020年6月,Roland Berger发布《变革催化剂:技术型产业的新常态—经济复苏与全球化的场景分析》,在此分享给大家,欢迎转发扩散!2020年下半年能源情报产品征订已经开催,详细情况请垂询能研君微信。全文链接:https://pan..com/s/1xsxd-Qd1Bp_LR_AkmfaLtA提取码:pksj天然气2020—分析和预测至2025世界液化天然气报告2020液化天然气行业年度报告2020向右滑动图相关报告精选已过期片查看相关报告精选(如有需要请垂询能研君微信)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ERR能研微讯,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胡适

国内脱硝催化剂的市场规模与产能分布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北极星大气网讯:随着我国电力及非电行业的大力发展,氮氧化物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2011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的发布是我国治理氮氧化物污染的重要里程碑。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我国氮氧化物减排治理已经取得成效,自2012年开始氮氧化物排放量逐年下降,到2018年已降低至 1600t左右。即便如此,氮氧化物仍然是环境污染尤其是空气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氮氧化物治理依然任重道远。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ive catalytic rection,SCR)是控制氮氧化物(NOx)排放最为关键的技术。该技术以尿素、氨水或液氨产生的NH3为还原剂,核心是催化活性好、选择性高、机械强度高且运行稳定的脱硝催化剂。SCR催化剂从最初电力脱硝行业的传统钒钛催化剂的普及应用,到目前应用于钢铁、玻璃等非电行业的低温催化剂的广泛研究,其发展和应用得到突破性进展。传统钒钛催化剂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但应用范围窄,条件苛刻;低温催化剂存在易中毒、寿命低、工况适用性等问题亟需解决。1、SCR法行业应用占比情况目前,SCR技术广泛应用于火电厂、钢厂、水泥厂、焚烧厂等工业烟气脱硝。2014年,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和国家能源局颁布《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 年)》,推动了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的浪潮。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是中国燃煤电厂主流的烟气脱硝技术,通过近10年的治理,煤电超低排放改造完成率已达80%,全国8.1亿千瓦的燃煤机组基本达到了天然气的排放水平,提前完成2020年改造目标。随着我国燃煤电厂实现超低排放,减排效果显著,超低排放改造遗留的问题进入消缺阶段。近年,电力行业SCR催化剂普及率接近饱和,面对日益严峻的环保压力,在电力行业减排能力有限的情况下,非电行业(钢铁、焦化、水泥、玻璃)NOx 减排将成为重点。钢铁超低排放全面开展,钢铁行业烟气治理最大的难点是脱硝。钢铁行业氮氧化物排放限值从300mg/Nm3提高到50mg/Nm3后,很多企业难以达标,急需治理改造。市场上主流烟气脱硝技术方案有活性炭法、SCR法和氧化法等,其中SCR烟气脱硝技术市场占比较高。水泥工业和垃圾焚烧领域脱硝超净改造目前处于刚起步阶段,目前前期改造业绩基本全部使用SCR法并取得较好效果,后期行业进一步改造中SCR法会占有较大比重;玻璃行业包括平板玻璃和日用玻璃,平板玻璃基本是SCR法,日用玻璃因为烟气量较小,脱硝改造方法众多,无法统计具体占比。根据各种方法的氮氧化物脱除效率和各工业行业应用的相关资料,通过市场调研与专家咨询,2017年、2018年和2019年,SCR法在电力及非电行业的市场占用比例情况如下:2、SCR脱硝催化剂市场规模据公开研究显示,2017年度、2018年度和2019年度脱硝催化剂市场规模分别约为60亿、75亿、85亿,其中电力行业2017年度、2018年度和2019年度脱硝催化剂的市场规模分别约为45亿、50亿、55亿。未来三年内,电力行业将继续保持每年50亿以上的存量容量,非电行业以每年15%以上的速度继续增长。3、蜂窝SCR脱硝催化剂主要生产企业电力行业催化剂生产商按照产销量来看,产值超过亿元排名前列的主要是与大型央企、国企集团配套的成都东方凯特瑞环保催化剂有限责任公司、重庆远达催化剂制造有限公司、江苏龙源催化剂有限公司和华电青岛环保技术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还包括一批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如浙江德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河(保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安徽元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非电行业环保改造目前属于快速发展期,钢铁、焦化、玻璃等行业逐渐按照超净排放标准要求,非电行业催化剂生产商按照影响力来看,产值超过亿元排名前列的主要有成都东方凯特瑞环保催化剂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元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方信立华科技有限公司等。注:排名不分先后。国家对于烟气中NOx等污染物的控制愈发严格。在没有更好技术应用之前,SCR技术依然是主要的NOx控制手段。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情况,希望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携手研发性能更好、寿命更长的脱硝催化剂。参考文献:1、胡海鹏,王学涛,张兴宇,苏晓昕,杨晓东,史瑞华.Fe-Cu/ZSM-5催化剂的NH3 -SCR脱硝性能.燃料化学学报.2018.Vol.46 No.22、赵炜.F-S改性V2O5/TiO2低温NH3还原NO及抗毒性能研究.电力科技与环保.2018年6月第34卷第3期.3、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研究室.全国火电亏损面超半:路在何方.《电力设备管理》 2018年12期.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北极星环保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以杖

尾气催化材料行业专题报告:国六带动相关配套材料放量

如需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一、汽车尾气处理是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环节1.1 汽车是机动车大气污染排放的主要贡献者 我国环境污染态势依旧严峻,首要污染物以 PM2.5 为主:现代工业的不断 发展,对我们生存的环境带来严重污染。以中国为例,2018 年,全国 338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217 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占 64.2%。其中, 以 PM2.5 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占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的 60.0%,以 PM10 为首要污染物的占 37.2%,以 O3 为首要污染物的占 3.6%。 移动源为 PM2.5 的首要来源,机动车尾气排放直接威胁群众健康:根据北 京市 PM2.5 源解析,移动源为 PM2.5 的首要来源,在重污染天气期间, 移动源的贡献率会更高。同时,由于机动车大多行驶在人口密集区域,其 尾气排放直接威胁群众健康。 汽车是机动车大气污染排放的主要贡献者: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物主要有 四大类,分别是一氧化碳(CO)、总碳氢化合物(CH)、氮氧化物(NOx) 以及颗粒物(PM)。根据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 2019,机动车 CO、 NOx、PM 污染物排放量超过 90%来自汽车,HC 污染物排放量超过 80% 来自汽车。1.2 汽车污染物主要来自汽油车和柴油车,尾气成分有所不同 随着我国排放法规的趋严,全国四项污染物呈逐年下降之势,年均削减 2.3%。若按照排放标准阶段划分的话,目前污染物贡献主要来自国三国四 车型。 从车型划分的汽车污染物排放量看,CO、HC 污染物主要来自客车,NOx、 PM 污染物主要来自货车。进一步分析,CO、HC 污染物主要来自小型客 车,NOx、PM污染物主要来自重型货车。 从燃料类型划分的汽车污染物排放量看,CO、HC 污染主要来自汽油车, NOx、PM污染主要来自柴油车。 汽油车、柴油车尾气排放污染物有所区别主要是因为燃油成分、发动机条 件以及尾气氛围有所区别,这也将带来汽油车、柴油车在尾气催化处理技 术上会有所不同。二、机后措施是汽车尾气处理的主流方式,催化器是机后措施的核心2.1 机后措施是汽车尾气催化处理的主流方式 汽车尾气催化净化是指借助某些有效的技术措施,减少尾气中的有害物质 或使尾气中的 CO、HC、NOx 及 PM 被氧化或还原,生成无毒的 CO2、 H2O 和 N2。目前,控制汽车尾气排放的主要措施包括机前措施、机内措施 和机后措施三种,其中机前和机内措施技术难度高,减排效果有限,机后 措施是目前最主流也是最行之有效的尾气处理方法。 机后措施亦由多环节组成,各环节相互辅助也相互制约。目前机后尾气处 理产业链主要涉及四个环节的生产企业,分别是催化剂配套材料厂商、催 化剂厂商、发动机厂商以及整车厂商。2.2 催化器是汽车机后尾气处理系统的主要部分 汽车机后尾气处理系统是由热端管件、催化器、共鸣器、消音器等组成, 其中催化器是机后尾气处理系统的主要部分。 目前汽车催化器主要包括三元催化器(TWC)、汽油机颗粒捕集器(GPF)、 柴油氧化催化器(GPF)、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器(SCR)、柴油机颗粒捕 集器(DPF)、氨泄漏催化器(ASC)等。 汽油柴油尾气成分不同带来催化器应用的差异:因汽油车和柴油车的排放 主要成分不同,故其治理技术原理及载体种类有所差异,其中汽油车主要 有 TWC、GPF 路线,柴油车主要有 DOC、DPF、SCR、ASC 路线,其中 TWC 主要处理 CO、HC、NOx,GPF、DPF 主要处理 PM、PN,DOC 主 要处理 CO、HC;ASC 主要处理 NH3,SCR主要处理 NOx。2.3 催化剂是催化器的核心 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器主要由催化剂和金属外壳构成,而催化剂是其中核心, 其主要由四部分构成:贵金属活性组分、催化剂载体、 助剂及涂层(第二载 体);其中贵金属活性成分为催化剂的核心部分,主要起催化作用,载体提 供有效的表面积及孔结构,涂层用于增大表面积,助剂用于协助催化剂更 好地发挥性能。 自 20 世纪 70 年代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问世以来,其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 阶段,分别为铂和钯氧化型催化剂、氧化-还原双段催化剂、三元催化剂 (TWC)以及单金属钯的 TWC。目前三元(TWC)的制备和应用已趋于 成熟,由于其具有机械强度高、比表面积大、阻力小、活性高等优点被日、 美等汽车工业广泛使用。 目前全球的汽车催化剂市场基本为国外企业垄断,德国巴斯夫和英国庄信 万丰各揽走了 26%左右的环保催化剂市场份额,比利时优美科公司占 19% 的份额。2.4 汽车催化剂组成之一:载体,主要为蜂窝陶瓷载体 汽车尾气催化剂载体是影响催化剂效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的主要的作用 是提供有效的比表面积及适宜的孔隙结构,并使催化剂获得足够的机械强 度及热稳定性,起着活性中心和节省活性组分用量的作用。国内外车用载 体骨架的材料主要有陶瓷和金属两种 。在结构形式上分为颗粒型载体、蜂 窝状载体和 SiC泡沫陶瓷载体,其中蜂窝状载体是目前的主流。 目前汽车用载体以蜂窝陶瓷为主,且中长期仍将是主流:早期的车用催化 剂载体氧化铝颗粒,虽然具备比表面积大、机械强度高,价格低廉的优势, 但其排气阻力和背压大,使油耗上升、功率下降;同时高温下易粉化,造 成二次污染和载体寿命缩短; 因此,在颗粒型载体问世不久便出现了整体 型蜂窝陶瓷载体对其形成替代。目前蜂窝陶瓷载体已成为车用催化剂载体 的主流。而其它类型的载体(金属载体、新兴的玻璃纤维载体),由于工艺、 材料和成本等方面的原因,短期内难以大范围应用,因而未来长时间内蜂 窝陶瓷载体仍将是主流。 蜂窝陶瓷分为直通式载体和壁流式载体,其中直通式载体包括 SCR、DOC、 ASC、TWC载体等,壁流式载体包括 DPF 和 GPF。 蜂窝陶瓷行业属于寡头垄断行业,其中康宁和 NGK 市场份额高达 90%。 近年来国内以奥福环保、王子制陶等为代表的企业也开始崛起,竞争力不 断增强。伴随着国六的实施以及材料国产化要求的提升,国内企业有望在 蜂窝陶瓷市场抢占更多份额。2.5 催化剂组成之二:涂层 涂层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提高载体的机械强度和满足催化要求的高比表 面积,另外一个作用是稀释、支撑和分散催化剂活性组分和少量的助剂, 从而达到提高催化剂的净化效率。目前用于尾气处理载体上的耐高温涂层 可设计为以下体系:Al2O3 基材料、沸石基材料、钒基(V2O5/TiO2/WO3) 材料、MgO 材料和 SiC 材料等,国六之前主要用 Al2O3以及钒基作为涂层 材料,到了国六阶段,主要用 Al2O3以及沸石作为涂层材料。 国六阶段高纯氧化铝用量将提升 若按纯度划分的话,氧化铝可以分为普通型氧化铝(纯度<99.99%)以及 高纯氧化铝(纯度>99.99%),由于汽车尾气催化对于性能要求更加严苛, 其要使用的氧化铝为高纯纳米氧化铝。国六阶段汽油车尾气催化器使用数 量的提升将带来氧化铝涂层用量的增加。目前高纯纳米氧化铝的国外主要生产企业有住友、沙索等,国内主要生产 企业包括国瓷材料、山东晶鑫晶体科技有限公司、宣城晶瑞新材料有限公 司等。 国六阶段推动了国内沸石分子筛在尾气催化领域应用的突破 到了国六阶段,涂层材料变化的主要在于 SCR催化器的涂层由先前的钒基 变为沸石分子筛,也就是说国六将推动沸石分子筛在国内汽车尾气催化领 域从 0 到 1 的突破。沸石分子筛分为天然沸石分子筛和合成沸石分子筛,目前大部分工业用沸 石分子筛是通过化学合成生产的。型号主要有 3A(钾 A 型)、4A(钠 A 型)、 5A(钙 A型)、10Z(钙 Z型)、13Z(钠 Z型)、Y(钠 Y型)、钠丝光沸石型等。 沸石分子筛国内竞争格局高度分散,国外竞争格局集中:根据《分子筛在 国内石油化工行业的应用》统计,我国产能规模在 5000 吨以下的小型厂 商数量占比 81%,而产能规模在 1 万吨以上的大型厂商数量占比仅 9%。 相比于国内竞争格局,国外竞争格局集中,主要企业有 4 家,分别是美国 环球石油产品公司、阿科玛、Zeochem以及日本东曹。 沸石分子筛下游应用分散,细分应用领域较多:应用方面,沸石分子筛的 下游较为分散,其最大下游是炼油行业,占比 29%,其次是空气分离、石 化等。在汽车尾气催化领域,在国五以及之前鲜有应用;沸石的真正大规 模应用将在国六阶段。2.6 催化剂组成之三:助剂 助剂是一些自身没有催化作用或活性较低的添加物,但加入助剂能大大提 高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或寿命。特别是在汽车排气的恶劣条件下,为提高 催化剂的稳定性常常需要加入助剂,一些助剂能直接促进催化剂的性质, 而有些助剂起着稳定其它助剂的作用。催化助剂主要为稀土金属氧化物 (Ce、La、Sn、Zr、Mo、Ti)和碱金属氧化物(BaO、CaO、SrO)等。2.7 催化剂组成之三:活性成分 尾气催化剂的活性组分是催化剂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可分为贵金属和非 贵金属 2 种类型。贵金属类以 Pt、 Rh、 Pd 最为常用,其中铂和铑主要用 于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氧化催化,铑主要提供 NOx 的还原活性,同时 兼具对碳氢化合物的氧化活性。贵金属催化剂优点是起燃温度低、寿命长, 对 CO、HC、NOx 同时具有较高的催化转化效率; 缺点是贵金属价格昂贵, 资源稀少,易发生 Pb, S 中毒。 非贵金属催化剂以 Mn、 Co、 Fe、Sr、Cu、Ni、Bi 等过渡金属与碱金属 氧化物为主要活性组分,非贵金属氧化物添加物中常见的是稀土氧化物, 但由于其起燃温度高、热稳定性差、活性差易中毒等特点,一直未得到普 遍应用。三、国六标准推动汽车尾气催化剂配套材料用量大幅增加3.1 国六是目前全球最严的汽车排放法规之一 我国汽车排放法规主要沿用欧洲体系,执行实施进度相对滞后:目前,国 际上汽车排放法规主要形成了欧洲、美国以及日本三大体系,我国的机动 车排放标准沿用的是欧洲体系。尽管标准升级速度比欧美快,但实际实施 年份要比欧洲慢 5-10 年。 国六是目前全球最严的汽车排放法规之一:从 2000 年至今,我国相继制 定了一系列排放法规,完成了从国一到国五的跨越。目前已实施的国六标 准是根据国五标准的实施情况和国内机动车实际情况进行的一次自主创新, 在主要污染物限制方面,国六明显加严了排放限制,甚至国六 b 执行后将 严于欧六,因此国六也是目前全球最严的汽车排放法规之一 。以柴油车为 例,若柴油车全面实施国六排放法规,其对大气中 NO2 浓度的贡献仅增加 了 1 μg/m3,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针对轻型汽车,国六排放标准分两个阶段实施,自 2020 年 7 月 1 日起, 所有销售和注册登记的轻型汽车应符合国六标准 6a 限值要求;自 2023 年 7 月 1 日起,所有销售和注册登记的轻型汽车应符合国六标准 6b 限值要求;相比于国五,国六加严了污染物排放限值,其中 NOx 限值加严了 41.67%, PM 限值加严了 33.33%,CO、HC 限值均加严了 50%,并增加了汽油车 排放颗粒物要求。 虽然部分提前执行国六的城市进度上有所放缓但仍快于国六规定的执行时 间:在国六标准发布后,部分有条件的城市计划提前执行国六标准,但执 行进度有所放缓,我们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多个环节协同耗时较长:汽车产业链较长,各环节的变动都有可能影 响到其它环节;新标准的实施涉及面较广,而汽车又是认证壁垒极高 的行业,因此建立标准相关配套体系尚需时日; 国六是目前世界上最严格的尾气排放法规之一,而提前实施国六的城 市大多执行更加严格的国六 b ; 存量非国六汽车库存消耗仍需时间。3.2 国六的执行加速了机后尾气处理产业链的变革 国六标准的执行推动了机后尾气处理产业链的变革:国六标准的逐步实施 给整个汽车机后尾气处理产业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整车厂来说,其 需要调整车身结构以适应新的机后尾气处理系统;对于发动机厂家来说, 由于需要加装催化器,故其需要调整机后尾气处理系统设计;对于催化剂 及其配套材料厂商来说,为了满足更高的标准,其需要提高产品性能。3.2.1 汽车机后尾气处理产业链变革之一:催化器的加装 各个阶段不同类型的的汽车尾气催化处理技术路线有所不同。到了国六阶 段,催化器需要加装,其中汽油车需要加装 DPF 催化器,柴油车需要加装 DOC、DPF、ASC 催化器,催化器加装的同时也会增加尾气催化材料的用 量。针对柴油车,在国一 至国三阶段,通过提升发动机内净化技术便可满足标 准,国四至国五阶段, SCR 是主流的技术路线,到了国六阶段,主要采用 DOC+DPF+SCR+ASC 路线;针对汽油车,国一至国五阶段, TWC 是主流的技术路线,到了国六阶段, 主要采用 TWC+GPF 技术路线。3.2.2 汽车机后尾气处理产业链变革之二:尾气催化材料用量的大幅提升(1)蜂窝陶瓷用量的大幅提升 到了国六阶段,由于需要加装催化器,这样就意味着配套蜂窝陶瓷载体用 量也将大幅增加。具体来说,国五标准下,汽油车单车使用载体量约为 1.5L,柴油车约为 15L,以 2019 年汽油车 2121 万台产量、柴油车 295 万 台产量测算,在中性条件假设下,2019 年汽车尾气催化器载体需求量约为 8140 万升;而到国六标准下,汽油车需加装 GPF,体积增加约一倍,对 催化剂载体需求提升至 3 升/台,柴油车加装 DOC、DPF、ASC,对催化 剂载体需求提升至 25 升/台,若以 2312 万台汽油车(2015-2019 年平均产 量)和 289 万台柴油车(2015-2019 年平均产量)测算,在中性条件假设 下,2022 年我国汽车工业对尾气催化剂载体的需求量将达到 14017 万升。(2)氧化铝用量的大幅提升 国六标准下,氧化铝应用于汽油车的三效催化器和 GPF 催化器,以及柴油 车的 DOC 和 DPF 催化器。国五标准下只有汽油车三效催化器使用氧化铝, 在中性条件假设下,以 100g/L 的涂覆量测算氧化铝的市场空间,则我国 2019 汽车催化剂市场氧化铝的市场容量为 4481 吨。而到了国六标准,除 了柴油车 SCR、ASC 催化器,其它催化器均要使用氧化铝作为载体,在中 性条件假设下,若国六标准实施将带来氧化铝 12281 吨的新增市场空间。(3)沸石分子筛用量的大幅提升 国六之前,主要是 TWC催化器使用γ-Al2O3 作为涂层材料,而 SCR催化 器使用的涂层材料为钒基(V2O5/TiO2/WO3)涂层材料。到了国六阶段, TWC 催化器仍使用氧化铝作为涂层材料,加装的催化器除了 ASC 其它也 均使用氧化铝作为涂层材料,而对于 SCR催化器来说,原先的钒基涂层材 料没办法满足国六对氮氧化合物的严苛的排放要求,需要换为沸石分子筛 的涂层材料。 在中性条件假设下,国六实施后分子筛在中国将开拓 7225 万吨的巨大市 场,并且伴随国六标准的阶段性深入,分子筛的用量也会相应增加,届时 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兑现。四、投资建议 随着国六标准实施的逐步深化,对于汽车尾气污染处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标准的提高,要求对燃油车尾气催化系统的升级,这也将带来相关尾气催 化材料需求的增加。一方面催化器的个数增加带来催化剂载体蜂窝陶瓷材 料的需求提升,另一方面对于柴油车催化系统的改变也将带来沸石分子筛 在国内尾气处理应用的突破。我们建议关注催化剂载体供应商国瓷材料以 及奥福环保,沸石材料供应商万润股份。国瓷材料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陶瓷材料生产企业,涉及 MLCC 粉体、纳米氧化锆等材 料;作为国内最大的 MLCC 配方粉生产企业,主要客户覆盖了三星、国巨、 风华高科等 MLCC 电容器龙头;纳米氧化锆在公司并购了深圳爱尔创之后 打通了粉体材料到制品再到终端的全产业链,具备极强的竞争力;同时公 司也在利用技术上的优势积极布局 5G 以及半导体相关材料的研发生产。 在收购江苏天诺、江西博晶科技和王子制陶之后,公司成为全球唯一一家 能够为客户提供除贵金属以外的全系列催化剂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为尾气 催化领域的稀缺标的 。催化剂载体方面,目前产能为 5400 万升/年;经过 多年努力,公司已经研发出 TWC、DOC、DPF、SCR 载体等产品配方, 其产品已经得到威孚力达和众多国外客户的认可,随着国六的逐步执行, 公司该业务有望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万润股份 公司主要从事信息材料产业、沸石环保材料产业和大健康产业三个领域产 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信息材料领域,主要产品为 TFT 液晶材料及 OLED 显示材料,经过多年努力,公司已成为全球主要高端 TFT 液晶单体 材料生产商之一以及国内唯一一家同时为三大巨头供应 OLED 材料的供应 商,我们预计随着大尺寸面板需求的增加以及 OLED 面板渗透的加速,公 司该业务有望实现高速发展。在大健康材料领域,公司通过收购美国 MP 公司为公司进入大健康领域奠定基础,随着全球医药市场持续快速增长, 公司大健康业务潜力巨大。 在环保材料领域,公司主要产品为尾气净化用沸石,目前拥有 5850 吨的 沸石产能,未来三年将继续新增 3000 吨产能。公司目前是国内领先的沸 石分子筛生产商,也是世界第二大高端沸石环保材料供应商。公司目前是 全球领先的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生产商庄信万丰的核心合作伙伴,稳定向 庄信万丰供应车用沸石。到了国六阶段,国内尾气催化沸石分子筛应用将 实现从 0 到 1 的突破,而且公司深度绑定全球催化剂龙头企业之一庄信万 丰,国六的逐步推进将加速公司沸石环保材料业务的放量。 另外,沸石分 子筛还在烟道气脱销、VOCs 处理、炼油催化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产能逐步释放将为公司打开新的增长空间。奥福环保 公司是国内蜂窝陶瓷载体生产商,也是国内柴油车蜂窝陶瓷的龙头企业, 主要产品包括蜂窝陶瓷系列产品和 VOCs 废气处理设备。产能方面,公司 目前拥有 400 万升 DPF 产能,在建 200 万升 DOC、160 万升 TWC、200 万升 GPF,产能的逐步投放将助力公司长远发展。客户方面,公司目前已 经成功进入潍柴动力、中国重汽、玉柴动力、康明斯、戴姆勒等知名整车 或主机厂商的供应名录,并与全球主流的外资催化剂厂商优美科、巴斯夫 以及庄信万丰建立起了长期合作关系。到了国六阶段,柴油车蜂窝陶瓷的 用量将大幅增加,公司作为国内柴油车蜂窝陶瓷领域的龙头,业绩有望持 续爆发式增长。……(报告来源:国金证券)如需报告原文档请登录【未来智库】。

女保镖

港市业绩翻倍物管股普跌,一篇看空报告充当催化剂

来源:资本邦4月12日,资本邦了解到,上周五,港股三大指数高开低走,午后股价大幅跳水。其中,物业服务及管理板块的持续走低,引起了市场的注意。截至收盘,碧桂园服务跌超7%,中海物业跌超6%,绿城服务、雅生活服务跌近6%,滨江服务、金科服务跌近4%。究其下跌原因,是摩根大通发表了一份物管行业“看空”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内地物管服务板块在2021年至今累升49%,而同期国指仅升3%,考虑次季没重大催化剂,预计行业短期走疲,对板块持审慎看法。换句话说,这也意味着,物管板块的估值偏高出现泡沫,外加该行业接下来并无大动作,则短期内会产生一定回调。事实上,物业行业的水涨船高,政策方面的支持“功不可没”。今年1月5日,住建部、发改委、银保监会等十部委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住宅物业管理工作的通知》,鼓励有条件的物业向养老、托幼、家政、健康、房屋经纪、快递收发等领域延伸,物业开展养老、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务,可申请优惠扶持政策。此外,鼓励物业服务企业统一管理在管项目周边老旧小区。碧桂园服务总经理李长江表示:“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政府对行业的认同及政策方面的扶持,毫无疑问是利好,是各个物企大显身手的时候了。”面对物业公司暴涨的身价,五大行之一的仲量联行(JLL)也想从中分一杯羹,有媒体报道,仲量联行正在考虑以出售其中国物业管理业务,代价至少5亿美元。据悉,五大行(JLL仲量联行、CBRE世邦魏理士、DTZ 戴德梁行、Savills 第一太平戴维斯、Colliers 高力国际)是国内早期最主要的商业地产管理商,也有不少的住宅物业布局,它们所能提供的专业服务能力是粗放时期的物业行业所不具备的。此外,据不完全统计,众多物业公司在去年的业绩增长都接近翻倍,包括碧桂园服务、金科服务、新城悦服务等等。但值得注意的是,摩根大通亦是物业股的主要玩家之一,作为行业利益相关方,其投资标的包括碧桂园服务、保利物业、雅生活服务等。对此,摩根大通在报告中表示,仅对物业股短期内的走势做出了看空的判断。其对行业中期看法仍正面,受惠基本面稳固、具强劲增长及政策利好。在潜在锁定利润后,预计次季行业将区间波动,在6月底或迎来升浪,源于投资者或提前部署中期业绩。截至今日收盘,物业股普跌。其中,金科服务跌2.64%,绿城服务跌2.5%,新城悦服务跌4.16%,滨江服务跌2.7%,雅生活服务跌2.4%。

沙穆

报告:直播成旅游业振兴催化剂,90后85后为主要用户

中新经纬客户端4月24日电 近日,马蜂窝旅游发布直播报告《旅游直播时代——文旅生态洞察2020》。报告指出,直播作为目的地、景区等与用户建立连接的最佳线上场景,正在成为旅游行业振兴的催化剂。报告数据显示,4月以来马蜂窝平台的直播场次较3月同期增长108%,主播数量较3月同期增长58%。报告数据显示,商家方面,对旅游直播接受度较高的商家主要分布在上海、山东、黑龙江等城市。受访商家中,超三成商家表示已经开始直播,绝大部分未开播商家表示未来会开展直播业务。此外,疫情受创之下,商家最渴望通过直播“带货”来恢复元气,并均有较高的投入意愿,超四成商家年直播计划投入在1-5万元左右。用户方面,经济实力较强的90后和85后是旅游直播的主要用户,整体占比超过50%。95后、00后等Z世代新势力也正在崛起,占比超过20%。城市分布方面,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用户对旅游直播的触达率较高,北京、上海、广州人最爱看旅游直播。性别方面,不同于传统旅游图文内容时代女性为主要用户,旅游直播时代,男女占比较为平均。报告指出,旅游直播内容多样化、直观化,内容更具趣味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在吸引女性用户的同时,也逐渐受到男性用户认可。内容方面,深度体验类的直播内容受到72.88%的用户的青睐。云赏景、云求签、云逛博物馆等直播内容尤其受到用户的欢迎,其中,深度体验类旅游直播最受用户喜爱。马蜂窝报告指出,相较于泛娱乐化直播,旅游直播的观众更青睐户外深度玩乐体验,对旅行玩乐内容的“纯度”、体验的深度都有更高的要求。相比于“卖口红式”以低价为优势的电商直播,旅游直播的观众往往先被直播内容吸引,进而才形成旅游消费决策。这要求平台具备迅速聚集全球旅游达人、商家、旅游局的能力,在提供有趣的旅行内容的同时,也要提供性价比超高的旅行玩乐产品。马蜂窝旅游研究中心负责人冯饶表示,“旅游直播不同于游戏、电商直播,后者在室内场景即可完成,旅游直播往往需要实地实景直播才能保证直播效果。”(中新经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