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畜牧业项目市场分析报告爆脾气

畜牧业项目市场分析报告

我国饲料生产、家禽养殖和生猪养殖的行政管理体制呈现多元化。行业准入政策、技术质量标准、卫生标准主要由国家农业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分别负责。地方农牧部门、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卫生部门等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行业企业的监督管理工作。禽类和生猪及相关肉产品的国内流通和国际贸易归商务部门管理。1、政策分析经过多年立法建设,我国建立起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为基础的多层次畜牧业、肉制品加工业法律法规体系,其他规范性文件具体包括《饲料生产企业审查办法》、《种畜禽管理条例》、《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管理条例》、《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2、市场分析鸡肉和猪肉是我国居民喜爱的主要肉类食品,在我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肉鸡养殖和生猪养殖也是我国农村家庭主要的副业。(1)鸡肉产量及消费情况①世界鸡肉产量及消费量近年来,虽然受到禽流感疫情、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的不利影响,世界鸡肉产量、消费量依然呈逐年稳步上升的趋势。据美国农业部统计,2011年全球鸡肉产量达到8,135万吨,2017年增长到9,018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8%,并成为仅次于猪肉的第二大消费肉类。全球主要的鸡肉生产区有美国、巴西、中国、欧盟、印度、俄罗斯,2017年上述主要生产区的产量分别为1,860万吨、1,325万吨、1,160万吨、1,170万吨、440万吨、387万吨。其中美国是世界第一大鸡肉生产国,2017年鸡肉生产量占比为20.62%;我国为第三大鸡肉生产国,2017年鸡肉生产量占比为12.86%。②国内鸡肉产量及消费量根据美国农业部统计,2013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及禽流感等外部因素影响,我国鸡肉年产量及消费量略有下降;2015年较2014年有所增长,产量增长率为3.08%,消费量增长率为3.41%;2016年较2015年略有降低,产量增长率为-5.22%,消费量增长率为-4.16%;2017年受禽流感疫情影响,产量增长率为-5.69%,消费量增长率为-5.62%。(2)猪肉产量及消费量情况①世界猪肉产量及消费量2012年全球猪肉产量达到1.07亿吨,2017年增长到1.11亿吨,猪肉产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0.64%。全球主要的猪肉生产区有中国、欧盟、美国、巴西、俄罗斯和越南,2017年上述主要生产区的产量分别为5,350万吨、2,340万吨、1,172万吨、373万吨、296万吨和275万吨。我国作为第一大猪肉生产国,2017年猪肉产量占比为48.18%②国内猪肉产量及消费量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5年以来我国商品猪出栏量总体保持稳定增长,从2005年的60,367万头增长至2015年的70,825万头,年复合增长率达1.61%。 2012-2014年,国内猪肉产量及消费量持续增长,产量年增长率为3.03%,消费量年增长率为3.08%;2015年较2014年有所下降,产量增长率为-3.25%,消费量增长率为-2.63%;2016年较2015年有所下降,产量增长率为-5.50%,消费量增长率为-2.87%;2017年较2016年产量有所上升,增长率为0.96%,消费量基本持平,增长率为-0.08%。3、竞争企业分析(1)黄羽鸡行业竞争格局我国黄羽鸡养殖行业集中度较低,大规模的黄羽鸡养殖企业数量相对较少,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且多为区域型公司。品种丰富、具有跨地区扩张实力的公司主要有温氏股份及本公司。同时,由于黄羽鸡养殖行业较为分散,国内消费市场容量巨大,优势企业之间尚未形成直接竞争。温氏股份是一家拥有三十多年创业历史,以生猪、黄羽鸡养殖为主,以奶牛、肉鸭养殖为辅,以食品加工、农牧设备制造为产业链配套的大型畜禽养殖企业,为首批151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之一。温氏股份目前是全国规模最大的黄羽鸡养殖企业、黄羽肉鸡产业化供应基地和国家肉鸡HACCP生产示范基地,同时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种猪育种和生猪养殖企业。(2)生猪行业竞争格局与黄羽鸡养殖行业类似,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集中度也较低。部分大规模、一体化生猪养殖企业虽然各具区域优势,但除温氏股份之外尚不存在其他具有全国性生产、销售网络的大型企业。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的主要企业有温氏股份、河南牧原、雏鹰农牧、正邦科技等,主要分布于广东、河南、江西等地区。目前,生猪养殖行业大规模企业的具体规模没有权威性的第三方统计,行业内公认温氏股份在商品猪养殖规模及出栏量等多个方面为行业第一。4.风险分析(1)动物疫病与自然灾害风险动物疫病是畜牧业企业生产经营中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公司黄羽鸡养殖业务面临的疫病主要是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鸡沙门氏菌病及传染性喉气管炎等,生猪养殖业务所面临的主要疫病是蓝耳病、猪瘟、传染性肠胃炎等。动物疫病对于公司生产经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包括三方:( 动物疫病对于公司生产经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包括三方:( 1)疫病将 )疫病将 导致鸡只、生猪 养殖 效率下降甚至死亡, 相关防疫部门及公司为控制情发展有可能对部分潜在患病鸡只、生猪进行扑杀,直接导致出栏率下降;( 有可能对部分潜在患病鸡只、生猪进行扑杀,直接导致出栏率下降;( 有可能对部分潜在患病鸡只、生猪进行扑杀,直接导致出栏率下降;( 有可能对部分潜在患病鸡只、生猪进行扑杀,直接导致出栏率下降;( 2)疫病发 )疫病发 生后,公司需在药品、人工等方面增加投入导致产成本上升;( 生后,公司需在药品、人工等方面增加投入导致产成本上升;( 生后,公司需在药品、人工等方面增加投入导致产成本上升;( 生后,公司需在药品、人工等方面增加投入导致产成本上升;( 生后,公司需在药品、人工等方面增加投入导致产成本上升;( 3)疫病的发 )疫病的发 生与流行将会影响消费者的心理,致使产品运输、交易及销售受阻市场需 生与流行将会影响消费者的心理,致使产品运输、交易及销售受阻市场需 生与流行将会影响消费者的心理,致使产品运输、交易及销售受阻市场需 生与流行将会影响消费者的心理,致使产品运输、交易及销售受阻市场需求受到抑制。(2)产品价格波动风险黄羽鸡 、生猪的供求关系决 、生猪的供求关系决 定着价格的变化,同时其涨跌也样影响 定着价格的变化,同时其涨跌也样影响 黄羽鸡 、生猪养殖户或企业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供求关系使得商品价格发 、生猪养殖户或企业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供求关系使得商品价格发 、生猪养殖户或企业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供求关系使得商品价格发 、生猪养殖户或企业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供求关系使得商品价格发 生变化,因此 生变化,因此 黄羽鸡 、生猪价格呈现周期性波动。且由于我国 、生猪价格呈现周期性波动。且由于我国 、生猪价格呈现周期性波动。且由于我国 黄羽鸡 与生猪市场 目前集中度水平仍相对较低,大量散养农户及小规模殖企业存在 “价高进入、 价低退出 ”的经营现象,容易造成市场供给水平大幅波动 因此产品价格的经营现象,容易造成市场供给水平大幅波动 因此产品价格的经营现象,容易造成市场供给水平大幅波动 因此产品价格较大。其中, 较大。其中, 黄羽鸡 价格变动过程如下:供不应求 价格变动过程如下:供不应求 —— 黄羽鸡 价格上涨 —— 黄羽 鸡养殖规模扩大 养殖规模扩大 养殖规模扩大 养殖规模扩大 养殖规模扩大 养殖规模扩大 —— 供过于求 —— 黄羽鸡 黄羽鸡 黄羽鸡 价格下降 —— 黄羽鸡 黄羽鸡 黄羽鸡 养殖规模 缩小 —— 供不应求。生猪价格变动过程如下:饲养盈利增加 供不应求。生猪价格变动过程如下:饲养盈利增加 供不应求。生猪价格变动过程如下:饲养盈利增加 ——种猪存栏增加 种猪存栏增加 种猪存栏增加 种猪存栏增加 种猪存栏增加 种猪存栏增加 —— 生猪供应增加 —— 生猪价格下跌 —— 生猪 饲养 盈利下降 —— 种猪存栏下降 种猪存栏下降 种猪存栏下降 种猪存栏下降 种猪存栏下降 种猪存栏下降 —— 生猪供应下降 —— 生猪价格上涨 —— 生猪 饲养 盈利增加。本节选资料出自尚普华泰发布的《畜牧业项目市场分析》

不过此矣

大手笔擘画 新时代畜牧业发展蓝图——奋力推进“一优两高”调研报告之十一

蓝天下的羊群。贵南县委宣传部供图本报记者 栾雨嘉以前,提起海南藏族自治州,如果要对它进行描绘,我们会想到荒凉、生态环境脆弱、传统畜牧业这些字眼;如今,再提及海南州,我们联想到的则是“风吹草低见牛羊”、泛共和盆地建设、生态畜牧业、“互联网+畜牧业”、四大产业联盟、再造一个畜牧业大州这些词语……在海南,畜牧业是牧民们的支柱产业,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一优两高”战略部署,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促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生态畜牧业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近年来,海南州以绿为基,促进产业融合实现提质增效,抢抓数字机遇大力发展智慧畜牧业,凭借打造泛共和盆地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格局,打通畜产品走出去的渠道……海南畜牧业正以大手笔,擘画新时代发展的崭新蓝图。绿色为基,以生命之色永葆海南根底坚持生态优先,这是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最高要求;以草定畜,草畜平衡,这是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核心所在;加快合作社股份制改造,这是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最优方向;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的转变,这是海南州构建环湖、沿黄、南部高寒“三大产业经济带”,实现再造一个畜牧业大州的终极目标。在海南州传统的畜牧业产业结构中,长期形成的是“靠山吃山”、以户为主的饲养模式。长此以往,草山负重累累,本来脆弱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而如果仅靠减畜保护环境,又会造成众多农牧民的收入受损。如何实现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收?海南州将“生态立省”摆在首位。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项目争取落实工作,加大草原生态保护力度,实施退牧还草、三江源生态保护等工程,完成了补植补播、黑土滩治理、毒杂草防治等工作,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通过一系列草原生态保护建设项目的实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天然草场产草量不断提高,局部地区生态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同时,海南州坚持以草为业,将草产业做大做强。一方面不断培育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草产业龙头企业,另一方面不断扩大优质牧草的种植面积,既有效保障了生态畜牧业发展对饲草料的需求,又通过“种草养畜、以草定畜、草畜联动”的方式减轻天然草场的放牧强度,将天然草场的载畜量控制在一个平衡的范围内,以此来保护天然草场。除此之外,海南州以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股份制改造为抓手,通过股份制改造整合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实行股份制改造后,合作社按照以草定畜、草畜平衡的原则,科学确定草场载畜量,严格推行草畜平衡制度,明确划区轮牧草场面积、放牧顺序、放牧周期和分区放牧时间,对核定载畜量内的牲畜实行天然放牧,超出核定载畜量的牲畜一部分作为生产母畜进行高效舍饲养殖,一部分作为商品畜进行集约化舍饲养殖后集中销售。通过种养结合以及舍饲半舍饲养殖方式,有效解决了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收的问题。目前,海南州已组建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223个,其中选择12个省级试点社和10个州级试点社开展合作社股份制改造、组织化生产、产业化经营、高效养殖技术等,股份制改造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产业融合,以发展笔墨书写海南精彩要使海南州畜牧业供给侧改革深扎根须,一二三产业融合、提质增效是海南州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经之路。海南州畜牧业只有通过精深加工、不断延长产业链、提升农畜产品附加值的发展方式,才能做大做强产业,擦亮 “绿色生态”“有机”等极具含金量的海南品牌。走进兴海县河卡镇上游村的高原丰收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院内摆满了牛肉干、糌粑、酸奶、羊毛被、菜籽油等特色产品。合作社自2015年8月成立以来,将40户自愿加入合作社的村民草场、耕地、牛羊和资金量化成股份,成立种植、养殖、加工销售、农机机械和劳务输出五个小组,在发展种养殖业的同时,大力推进二三产业发展。合作社理事长拉多介绍,合作社种植油菜、青稞,将油菜籽全部加工成菜籽油,将青稞制作成糌粑;将牛羊精深加工成牛肉干、曲拉、酸奶、羊毛被等产品,不断延伸拓展产业链。同时,合作社还与青藏码头有机农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进行合作,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销售产品,并在河卡镇上的步行街内租赁商铺开设综合超市,销售各种副食及合作社产品,打通多种销售渠道的同时为合作社增收奠定基础。“如今,合作社的生态畜牧业产品深受市场青睐,通过产业融合发展,去年,合作社纯收入达280万元,户均分红7万元。”拉多说。在贵南县诺颡生态畜牧业股份合作制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通过推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化生态畜牧业转型,组织村民从事牦牛肉、牦牛牛奶、牦牛绒加工及销售等二三产业。合作社以“生态、绿色、自主”为核心研发过滤性酸奶、藏式点心、牦牛奶酪、牧人干粮、牦牛奶护肤品、酥油唇膏等产品,并在北京、西宁等地开设专卖店和代售点,实现了合作社产品高标准生产和多渠道销售,增加了畜产品附加值。合作社理事长李本加说:“今后将加快产销联结和品牌建设,将‘诺颡’打造成绿色生态、健康的有机品牌。”处一隅而观全局。纵观高原丰收、诺颡这两个实现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合作社,它们都逐步打破分散经营的传统生产方式,着力在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上下功夫。以“企业+合作社+基地+农牧户”为模式,在延伸产业链上先行一步,实现了产业间相互渗透、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产供销相结合的融合发展新格局,为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增添动力。未来已来,以创新思想铸就海南骄傲海南州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把发展“现代生态农牧业、新型清洁能源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业”四大产业作为引领经济转型升级的具体抓手,奋力走出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5月7日,海南州大数据产业园(一期)投运暨数据中心上线仪式在海南州大数据产业园内举行,这是属于海南州的骄傲时刻。这意味着,海南州将展尽地理、资源优势,搭乘数字经济的快车,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数据+畜牧业”两者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青海云谷大数据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行新说:“未来是一个互联的世界,传统产业通过数字技术的嫁接,才能在这个数据驱动的时代实现变革。可以说,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重要引擎。”在兴海县河卡镇的有机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大数据在畜牧业当中的应用已经崭露头角。兴海县智慧生态畜牧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大数据应用平台已于2019年8月建设完成,平台包含有机畜牧追溯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智慧生态畜牧业信息化管理子系统、智慧畜牧业小程序等九大子系统。兴海县农牧和水利局有机办公室主任李金仓说,此项目的建设,标志着兴海县从传统畜牧业的经营方式向智慧现代畜牧业的经营方式迈进了一大步。大数据平台的建设能够为传统畜牧业提供强有力的数据资源和信息支撑,促进企业、合作社完成数字化改造,推动畜牧业产业信息化发展。“可以想象,将大数据应用于畜牧业,在未来,可以实现‘牲畜考勤、云端放牧’。比如,在传统的放牧过程中,牧民们就要骑着摩托车、拿着牧鞭围着羊群转,而发展智慧畜牧业,为牛羊佩戴传感器,在牧场和家中安装智能放牧系统,就可以对牧场和牲畜群进行智能识别、远程监控和报警管理。牧民通过手机就可以精准识别牲畜的电子编号,做到‘实名签到’,如果个别牲畜没有按时返回,系统将启动报警指示,及时寻回,这就是所谓的‘云端放牧’。”张行新谈到。信息化的科技手段助力,使得传统产业“发新枝”。“大数据+畜牧业”既能够解放劳动力,方便牧民群众管理,又能够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同时,在生态方面,通过在线实时监测牲畜、草的数据,有利于实现草畜平衡。另外,通过有机畜牧追溯子系统,构建种植、养殖、屠宰、加工、运输、销售为一体的数据链,不仅能够帮助相关主管单位进行监管,又能够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产品来源,保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上山

春节前后畜牧类产品市场运行分析

【】1月份正值传统佳节——春节,节前国内畜牧市场供需两旺,假期期间多处于休市状态。受其影响,畜牧类产品出现了明显变化——生猪市场振荡上扬,肉鸡、肉鸭及蛋鸡市场则处于季节性低位。节前畜牧业市场行情出现分化据卓创监测数据显示,1月份生猪价格振荡向上,全国外三元月度出栏均价37.10元/公斤,环比涨幅6.01%,同比大涨207.61%;白羽肉鸡、白羽肉鸭、鸡蛋市场则整体向下,全国月度均价分别为6.66元/公斤、5.54元/公斤、7.45元/公斤,环比跌幅分别为29.88%、35.21%、10.66%,同比跌幅分别为25.48%、29.91%、3.96%。具体变化趋势见下图。价格背后的产能数据变化也比较明显。据农业农村部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家禽出栏量146.41亿只,同比增长11.90%;禽蛋产量3309万吨,同比增5.80%;生猪出栏量54419万头,同比降幅21.60%。节后市场恢复速度缓慢受假期影响,节后市场处于季节性淡季,复工进度缓慢,屠宰行业开工时间整体推迟一周左右,湖北超过10天。交通运输状况不佳,较大程度上影响了生产资料及产品的流通,产区的鸡苗、家禽、鸡蛋及生猪外调压力较大,饲料供应不足;终端产品消费主要集中在商超,其他渠道暂未恢复正常水平,业者心态较悲观。具体来看各市场的情况。生猪市场:截至2月3日,全国外三元出栏均价38.10元/公斤,较节前上涨0.46元/公斤,最低价黑龙江为31.06元/公斤,最高价广东为42.30元/公斤。全国重点省份的屠宰企业开工及交通运输情况如下表所示。肉禽市场:多地屠宰企业推迟开工时间,工人难以及时到位,白羽肉鸡行业平均屠宰企业开工率只有20%-30%;部分省份活禽交易市场关闭,家禽禁止跨省调运,肉鸡出栏量较少,实际成交价难以与节前相比。生产资料如饲料、鸡苗等运输不畅,防疫证明较难开具,仅有少量孵化企业有报价,鲜有成交。鸡蛋市场:截至2月3日,多数产区鸡蛋价格在2.00-2.50元/斤,全国主产区均价2.30元/斤,环比节前跌幅33.33%。春节之后多地高速限行,鸡蛋外销基本停滞,以省内销售为主,市场实际成交量不足正常水平的30%。目前养殖企业库存压力较大,库存天数在一周左右;流通环节库存压力相对较小,多数有1-2天的存货。下游需求集中在商超,相对较稳定。一季度畜牧业行情整体偏弱运行对于2-3月份国内畜牧市场的变化趋势,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交通恢复及食品加工企业、餐饮(团膳)行业、农贸市场等开工/复工情况。从目前了解的供需关系来看,预计2-3月份畜牧行情整体是偏弱运行态势。仅有白羽肉鸡因补栏量明显低于正常水平,或将支撑肉鸡价格在3月份有一定的上涨。随着农业农村部《确保“菜篮子”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正常流通秩序的紧急通知》的下发,“保供应”的主基调不变,二季度畜牧行情仍有反弹空间。建议业者密切交通运输及其他政策变化带来的影响,及时调整生产、经营计划。来源: 卓创资讯

三年而通

2019年现代农业市场调研及前景研究报告

目录内容节选现代农业类型众多,一般可划分为八种类型:绿色农业、物理农业、休闲农业、工厂化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立体农业以及订单农业。 当然,由于外延的不确定性,划分标准有所不同。其中,绿色农业是将农业与环境协调起来,促进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户收入,保护环境,同时保证农产品安全性的农业。绿色农业大体上又可以分为有机农业和低投入农业。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是先进生产手段和生产技术的有机结合,重点解决农业的发展动力和生产效率问题,是现代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显著标志。据发达国家经验,当农业总产值占GDP比重小于10%的时候,农业进入现代化转型发展时期。2018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为117037千公顷,比2017年下降0.8%;粮食总产量为65789万吨,同比下降0.6%。总的来看,2018年全国粮食产量在种植结构调整优化基础上继续保持高位水平。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土地供给上升和粮食供需缺口大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规模化转型。加上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现代化、规模化种植是未来发展趋势。2017年农机工业规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4291亿元,同比增长76.1%。其中,渔业机械增长54.87%;林业机械增长4449% ;畜牧机械增长26.62%。农机工业全年增幅平缓,没有出现比较大的波动。2017年农机12个子行业全部实现了正增长表明国家全面全程农机化的强力推进促进了农机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现代农业园区是以技术密集为主要特点,以科技开发、示范、辐射和推广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从类型来看,现代农业园区可分为新农村家园、农村科技园区、农业旅游园区、农业产业化等7种类型。截至2018年7月,全国已遴选出三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共计数量达62个。现代农业典型企业分析:佳沃集团、多利集团、汇源集团、中粮集团。| 全文缩略图加关注私信我,获取《2019年现代农业市场调研及前景研究报告》48页报告全文ppt、pdf

功成者堕

唐建俊局长到东营开展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调研

12月7日-8日,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党组书记、局长唐建俊一行,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就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奶业创新发展、生猪稳产保供、肉羊提档升级、机构队伍规范化建设,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到东营市进行调研。在东营期间,调研组先后到东营市延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澳华生科(山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东营神州澳亚现代牧场有限公司、东营澳亚肉牛养殖有限公司和富友联合澳亚乳品有限公司等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详细了解企业建设运行、生产销售、品牌推介和科技创新等情况。唐建俊局长对东营市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就表示充分肯定。同时就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一要聚焦清洁生产,大力推进绿色生态发展。要加强和提升粪污处理设施配建、集中处理中心建设运营和种养结合示范推动,认真总结推广东营市延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成功模式,着力构建种养结合、农牧融合、生态循环的发展格局。二要聚焦特色产业,聚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紧紧围绕奶业、滩羊特色产业,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层次,加快推进“黄河三角洲奶都”建设,叫响“黄河口滩羊”品牌,着力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优势产业。三要聚焦强链补链,强力推动全产业链发展。坚持补短板强弱项,拉长产业链条,紧紧围绕奶牛、滩羊、生猪、肉鸡四大主导产业,按照产业化发展思路,集聚发展要素,推动产业实现饲草饲料种植、良种繁育、畜禽养殖、屠宰加工、有机肥生产使用闭环式全产业链发展,推动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跃升。四要聚焦质量安全,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坚持把质量安全监管贯穿于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毫不放松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持续做好黄河口畜产品品牌打造,筑牢产业健康发展屏障,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活力。希望东营市在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中进一步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实践,大胆先行先试,持续推动畜牧业创新发展,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畜牧业“齐鲁样板”,为山东省畜牧业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做出东营贡献。市政府副市长韩利学、副秘书长徐晓辉陪同调研。省畜牧兽医局办公室主任张绍存、畜牧与畜禽废弃物处理处处长李流航,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燕浩林,市现代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柳宝旺、副县级干部于景花,省黄三角农高区管委会、河口区政府负责同志陪同参加了相关活动。(省局办公室、东营市畜牧中心 供稿)【来源:省局办公室】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案之无下

大手笔擘画新时代畜牧业发展蓝图——奋力推进“一优两高”调研报告之十一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以前,提起海南藏族自治州,如果要对它进行描绘,我们会想到荒凉、生态环境脆弱、传统畜牧业这些字眼;如今,再提及海南州,我们联想到的则是“风吹草低见牛羊” 、 泛共和盆地建设、生态畜牧业、 “互联网+畜牧业” 、 四大产业联盟、再造一个畜牧业大州这些词语……在海南,畜牧业是牧民们的支柱产业,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一优两高”战略部署,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促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生态畜牧业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近年来,海南州以绿为基,促进产业融合实现提质增效,抢抓数字机遇大力发展智慧畜牧业,凭借打造泛共和盆地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格局,打通畜产品走出去的渠道……海南畜牧业正以大手笔,擘画新时代发展的崭新蓝图。蓝天下的羊群。贵南县委宣传部供图绿色为基,以生命之色永葆海南根底坚持生态优先,这是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最高要求;以草定畜,草畜平衡,这是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核心所在;加快合作社股份制改造,这是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最优方向;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的转变,这是海南州构建环湖、沿黄、南部高寒“三大产业经济带” , 实现再造一个畜牧业大州的终极目标。在海南州传统的畜牧业产业结构中,长期形成的是“靠山吃山” 、 以户为主的饲养模式。长此以往,草山负重累累,本来脆弱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而如果仅靠减畜保护环境,又会造成众多农牧民的收入受损。如何实现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收?海南州将“生态立省”摆在首位。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项目争取落实工作,加大草原生态保护力度,实施退牧还草、三江源生态保护等工程,完成了补植补播、黑土滩治理、毒杂草防治等工作,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通过一系列草原生态保护建设项目的实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天然草场产草量不断提高,局部地区生态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同时,海南州坚持以草为业,将草产业做大做强。一方面不断培育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草产业龙头企业,另一方面不断扩大优质牧草的种植面积,既有效保障了生态畜牧业发展对饲草料的需求,又通过“种草养畜、以草定畜、草畜联动”的方式减轻天然草场的放牧强度,将天然草场的载畜量控制在一个平衡的范围内,以此来保护天然草场。除此之外,海南州以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股份制改造为抓手,通过股份制改造整合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实行股份制改造后,合作社按照以草定畜、草畜平衡的原则,科学确定草场载畜量,严格推行草畜平衡制度,明确划区轮牧草场面积、放牧顺序、放牧周期和分区放牧时间,对核定载畜量内的牲畜实行天然放牧,超出核定载畜量的牲畜一部分作为生产母畜进行高效舍饲养殖,一部分作为商品畜进行集约化舍饲养殖后集中销售。通过种养结合以及舍饲半舍饲养殖方式,有效解决了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收的问题。目前,海南州已组建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223个,其中选择12个省级试点社和10个州级试点社开展合作社股份制改造、组织化生产、产业化经营、高效养殖技术等,股份制改造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产业融合,以发展笔墨书写海南精彩要使海南州畜牧业供给侧改革深扎根须,一二三产业融合、提质增效是海南州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经之路。海南州畜牧业只有通过精深加工、不断延长产业链、提升农畜产品附加值的发展方式,才能做大做强产业,擦亮“绿色生态”“有机”等极具含金量的海南品牌。走进兴海县河卡镇上游村的高原丰收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院内摆满了牛肉干、糌粑、酸奶、羊毛被、菜籽油等特色产品。合作社自2015年8月成立以来,将40户自愿加入合作社的村民草场、耕地、牛羊和资金量化成股份,成立种植、养殖、加工销售、农机机械和劳务输出五个小组,在发展种养殖业的同时,大力推进二三产业发展。合作社理事长拉多介绍,合作社种植油菜、青稞,将油菜籽全部加工成菜籽油,将青稞制作成糌粑;将牛羊精深加工成牛肉干、曲拉、酸奶、羊毛被等产品,不断延伸拓展产业链。同时,合作社还与青藏码头有机农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进行合作,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销售产品,并在河卡镇上的步行街内租赁商铺开设综合超市,销售各种副食及合作社产品,打通多种销售渠道的同时为合作社增收奠定基础。 “如今,合作社的生态畜牧业产品深受市场青睐,通过产业融合发展,去年,合作社纯收入达280万元,户均分红7万元。 ” 拉多说。在贵南县诺颡生态畜牧业股份合作制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通过推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化生态畜牧业转型,组织村民从事牦牛肉、牦牛牛奶、牦牛绒加工及销售等二三产业。合作社以“生态、绿色、自主”为核心研发过滤性酸奶、藏式点心、牦牛奶酪、牧人干粮、牦牛奶护肤品、酥油唇膏等产品,并在北京、西宁等地开设专卖店和代售点,实现了合作社产品高标准生产和多渠道销售,增加了畜产品附加值。合作社理事长李本加说: “今后将加快产销联结和品牌建设,将 ‘诺颡’打造成绿色生态、健康的有机品牌。 ”处一隅而观全局。纵观高原丰收、诺颡这两个实现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合作社,它们都逐步打破分散经营的传统生产方式,着力在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上下功夫。以“企业+合作社+基地+农牧户”为模式,在延伸产业链上先行一步,实现了产业间相互渗透、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产供销相结合的融合发展新格局,为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增添动力。未来已来,以创新思想铸就海南骄傲海南州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把发展“现代生态农牧业、新型清洁能源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业”四大产业作为引领经济转型升级的具体抓手,奋力走出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5月 7日,海南州大数据产业园(一期)投运暨数据中心上线仪式在海南州大数据产业园内举行,这是属于海南州的骄傲时刻。这意味着,海南州将展尽地理、资源优势,搭乘数字经济的快车,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数据+畜牧业”两者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青海云谷大数据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行新说: “未来是一个互联的世界,传统产业通过数字技术的嫁接,才能在这个数据驱动的时代实现变革。可以说,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重要引擎。 ”在兴海县河卡镇的有机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大数据在畜牧业当中的应用已经崭露头角。兴海县智慧生态畜牧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大数据应用平台已于2019年8月建设完成,平台包含有机畜牧追溯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智慧生态畜牧业信息化管理子系统、智慧畜牧业小程序等九大子系统。兴海县农牧和水利局有机办公室主任李金仓说,此项目的建设,标志着兴海县从传统畜牧业的经营方式向智慧现代畜牧业的经营方式迈进了一大步。大数据平台的建设能够为传统畜牧业提供强有力的数据资源和信息支撑,促进企业、合作社完成数字化改造,推动畜牧业产业信息化发展。“可以想象,将大数据应用于畜牧业,在未来,可以实现‘牲畜考勤、云端放牧’ 。比如,在传统的放牧过程中,牧民们就要骑着摩托车、拿着牧鞭围着羊群转,而发展智慧畜牧业,为牛羊佩戴传感器,在牧场和家中安装智能放牧系统,就可以对牧场和牲畜群进行智能识别、远程监控和报警管理。牧民通过手机就可以精准识别牲畜的电子编号,做到‘实名签到’ , 如果个别牲畜没有按时返回,系统将启动报警指示,及时寻回,这就是所谓的‘云端放牧’ 。 ”张行新谈到。信息化的科技手段助力,使得传统产业“发新枝” 。 “大数据+畜牧业”既能够解放劳动力,方便牧民群众管理,又能够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同时,在生态方面,通过在线实时监测牲畜、草的数据,有利于实现草畜平衡。另外,通过有机畜牧追溯子系统,构建种植、养殖、屠宰、加工、运输、销售为一体的数据链,不仅能够帮助相关主管单位进行监管,又能够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产品来源,保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谷启

任步学调研榆林市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

在榆阳区中盛农牧公司调研湖羊养殖在神木市五禾农业公司调研肉牛养殖在府谷县孤山镇调研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在定边县调研中垦乳业6万头奶牛场一期项目建设在定边县八福原生态农业公司调研肉羊养殖4月6-9日,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任步学赴榆林市调研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任步学先后深入榆阳区、神木市、府谷县、靖边县、定边县的畜禽养殖基地、畜牧项目建设现场、饲草种植基地、有机肥加工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动物及其产品运输指定通道等,对榆林市肉羊、奶牛、肉牛、生猪、蛋鸡、饲草等产业发展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进行了调研。任步学指出,近年来,榆林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3+X”特色产业发展部署要求,立足资源禀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以肉羊、奶牛为重点的优势特色产业长足发展,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有益探索,奠定了良好基础。任步学强调,畜牧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突破。榆林市土地广阔,发展畜牧业优势明显、潜力巨大,要抢抓当前全国畜牧业布局“西进北移”的大好机遇,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全力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一要树立全产业发展思维,延伸产业链条,推动畜牧业产前、产中、产后融合发展。二要坚持招大商、大招商,引进和培育一批产业龙头,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畜牧业高质量中的引领作用。三要坚持绿色发展,大力推行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模式,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产格局。四要整合科研院校、产业体系、技术推广力量,加大良种、饲草、高效生产技术联合攻关和成果转化,不断强化畜牧业发展科技支撑。五要落实落细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措施,提高生物安全水平,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来源:厅畜牧兽医局】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

人谓之樗

2020年中国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简版)

兽用生物制品就是以天然或人工改造的微生物、寄生虫、生物毒素或生物组织及代谢产物等为材料,采用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或生物化学、生物工程等相应技术制成的,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疫病或改变动物生产性能的药品。一、兽用生物制品分类根据用途,兽用生物制品可进行以下分类:图片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二、行业主要产业政策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属于生物医药行业的范畴。近几年,国家出台的主要产业政策如下:2016-2020年中国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图表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三、市场发展现状我国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发展起步较晚,但由于我国动物疫病病种多、病原复杂、流行范围广,并且随着畜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密度不断增加,畜禽感染病原机会日渐增多,兽用生物制品尤其是兽用疫苗在畜禽养殖中的重要性越发凸显。根据中国兽药协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我国共有99家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另有6家新建企业尚未生产),拥有1,969个有效的产品批准文号,从业人员超过20,000人。2018年,全行业实现兽用生物制品销售额132.92亿元,其中猪用生物制品和禽用生物制品销售额合计104.43亿元,占兽用生物制品总销售额的78.57%。2019年国内兽用生物制品销售额127.78亿元,预计2020年国内兽用生物制品销售额将维持在130亿元左右。数据来源:中国兽药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2013年-2018年,国内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的销售额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10%,反映了我国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发展潜力巨大。2019年国内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的销售额虽然微幅下降,但在政策的支持及人们意识的提高下,未来市场仍可期。国内兽用生物制品市场集中度较高根据国家统计局等部门出台的大中小微企业划分标准,截至2018年底,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共有大型企业17家,占比为17.17%;中型企业70家,占比为70.71%;小型企业12家,占比为12.12%;无微型企业。兽用生物制品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量及占比情况如下:数据来源:中国兽药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随着国内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的不断发展,行业中的领先企业在企业规模、产品数量、品牌效应等多方面取得优势,从而获得了更高的经济效益。2018年,销售额排名前10位的企业的兽用生物制品销售总额为79.44亿元,占全行业销售额的比例为59.77%。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市场集中度及前十名企业的销售占比如下:数据来源:中国兽药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四、重点企业汇总目前,兽用生物制品行业主要企业情况如下: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五、行业发展前景预测(1)产业政策支持随着畜牧业发展由量到质的转变,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已成为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更是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生物医药行业中的重点支持子行业。为确保我国畜牧业标准化、集约化和规模化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国家先后出台了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全国兽医卫生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等一系列产业政策,鼓励兽药企业进行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大力支持高效、安全、新型动物疫苗的研发、转化和产业化。兽用生物制品行业乃至整个兽药行业迎来了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2)下游畜牧业发展带动疫苗需求增长畜牧业是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的下游产业,畜牧业的发展规模直接影响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的市场规模。我国是畜牧业大国,经济动物的养殖群体数量庞大,尤其是生猪养殖规模高居世界第一,生猪年产量占全球生猪总产量的比例超过50%。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肉类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从而带动我国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而疫病防控作为畜禽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畜牧业的发展必然带动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的发展。(3)动物疫情复杂,疫病多发,动物疫病防控意识的提升我国畜禽养殖整体规模庞大、动物种类繁多、饲养模式多样、流通环节复杂,加上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较为落后,因此出现了动物疫病多发、病情复杂、病原容易变异等情况。随着近几年动物疫病的不时爆发和动物疫病防控意识的提升,兽用生物制品尤其是兽用疫苗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畜牧行业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充分重视,高品质兽用疫苗的需求逐年增长,兽用疫苗的附加值将得到大幅提升。(4)兽用生物制品逐步替代兽用化学药品使用带来结构性增长随着人们对于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对于畜禽体内兽药的残留量容忍度逐渐降低。在国内市场,兽用化学药品中约70%为抗菌素、抗生素等,由此导致的药物残留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日渐突出。随着人们对健康以及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各种食品安全标准也不断提高,对畜禽产品体内化学药品残留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兽用疫苗作为生物制品,在畜禽体内不会产生有害物质残留,为解决防治疫病与药物残留的矛盾,使用兽用疫苗加强预防是较好的选择。由此,以兽用疫苗为代表的兽用生物制品在动物疫病防控中的作用日渐突出,优势更加明显。(5)宠物市场的发展为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空间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饲养宠物的家庭逐渐增多,宠物相关产品的市场规模日渐扩大,其中宠物疫苗作为预防宠物疫病的主要手段,重要性越发明显。目前中国饲养宠物的家庭占比和宠物疫苗在兽用生物制品市场份额占比均显著低于发达国家,国内的宠物疫苗还有相当大的市场空间可以挖掘。随着国内宠物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国内企业在宠物疫苗领域的加大投入,未来用于犬、猫等宠物的生物制品将为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空间。(文章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饥渴寒暑

滨州沾化区人大农业农村委员会调研全区畜牧业发展情况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5月23日讯 (记者 张梦林 于文哲) 5月22日,沾化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勇章带领区人大农业农村委员会组成人员对全区畜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听取了农业农村局、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市场监管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行政审批服务局关于全区畜牧业发展情况的工作报告,实地察看了滨州托佩克种猪有限公司滨海生猪养殖项目、山东鲁源福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滨州市沾化区悦桐牧业责任有限公司情况,就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了解,广泛听取和征求了各方意见建议。

爱听闻

调研生猪恢复生产现状 推动畜牧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本报讯 进一步了解全县猪瘟防控和生猪恢复生产现状,抓好以非洲猪瘟疫情防控为重点的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工作,稳定生猪生产和市场供应,促进宝兴县猪瘟防控和生猪恢复生产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今年10月至11月下旬,宝兴县人大常委会按年度工作计划安排,组成调研组开展了为期2个月左右的猪瘟防控和生猪恢复生产现状专题调研,并于近日形成《宝兴县猪瘟防控和生猪恢复生产现状的调研报告》。调研期间,调研组分四个小组先后深入7个乡镇进行实地调研,听取相关部门及乡镇的工作情况汇报,深入养殖企业、合作社、家庭养殖户以及屠宰场,听取意见建议,收集相关文件资料。调研组围绕全县猪瘟防控、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工作中取得的成效、经验,生猪恢复生产举措、现状,以及在猪瘟防控和生猪生产中存在的主要困难、突出问题等方面进行调研。同时,针对调研中发现的生猪保险保障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基层基础畜牧防疫能力不足难以满足畜牧产业发展需要,群众养殖技术与动物疫情防控意识薄弱,生猪恢复生产发展要素保障不足,常态化猪瘟防控工作机制尚未形成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调研组表示,宝兴县相关部门、乡镇等,要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明确生猪恢复生产及动物疫情防控思路;要加强领导,进一步建立健全生猪恢复生产及动物疫情防控工作机制;要切实解决生猪保险政策执行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做到“应保尽保”;要压紧压实目标责任,综合施策加快推进当前生猪恢复生产;要深入开展宣传培训,不断提升养殖户畜禽养殖和防疫技术水平;要不断提升基层基础防疫能力和水平,推动畜牧产业健康持续发展;要建立健全“全县一盘棋、乡镇一张网、村一大格、村民小组一小格”的防控管理体系,常态化织牢织密猪瘟疫情防控网。宝兴人大 记者 郑雨莎【来源:生态雅安】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