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传一研究生又现悲剧!研究生心崩溃还不是因为毕业!大君主

中传一研究生又现悲剧!研究生心崩溃还不是因为毕业!

中国传媒大学近期一位26岁的研究生三年级学生传闻因为导师卡论文毕业的问题跳楼身亡。中国传媒大学也证实了这一传闻,并且已经成立善后小组,表示将对这一事件进行详细的核查。事情已经发生了,很多人再去原因其实已经意义不大了,关键是如何预防这一系列事情的发生。研究生自杀的事情屡见不鲜,其中绝大部分就是因为毕业问题,而毕业的决定权掌握再导师的手里。中传的事件传闻也是因为如此,根据新闻报道,这位研究生的论文受到了其导师的刁难,多次修改仍然不送审,就意味着无法毕业。甚至导师还拉黑了联系方式,拒绝交流。很可能是导致这位研究生心理崩溃最后走上极端的原因。但是目前还没有正式的官方调查结论,我们也不好做推断!在中国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已经不是师生关系这么简单了。导师掌握着学生毕业的命脉,更像是一个把握着学生命运的老板,是绝对的上下级关系。不像大学生和老师之间是纯粹的师生关系,一个老师基本奈何不了本科生。而工作呢,如果工作不爽可以直接辞职。而研究生则介乎于两者之间,而且研究生的入场券来之不易,一般得到了很少有人放弃,而毕业又掌握在导师手里,由此可见研究生的地位!因此如果遇到一个负责的老师,那么这位老师会手把手地教学生科研,做人。如果遇到一个不负责的老师,那就是放羊式管理,全靠自觉了。但是遇到道德品质不行的老师,那么就如同渡劫一般!品德不行的老师会不顾一切的压榨学生,通过剥削学生来获得自己的利益。甚至极个别导师甚至对自己的学生下手,无非拿捏的就是毕业这个命脉。有的学生为了毕业就忍了,一旦毕业就拉黑导师,有的甚至直接举报导师。但是有的学生就在这一个过程中心理出现了变化,以至于出现了极端。其实学生求的就是一个顺利毕业,找个不错的工作而已。但是因为目前的研究生制度问题,导师拥有了绝对的权力,一旦导师故意刁难学生,基本上学生就属于弱势群体。比公司员工的地位还要低微,因为学生没得选!而换导师的制度也相当于形同虚设,想换起来的手续也是非常复杂,难以实现,因此造成了学生弱势群体的境地!研究生与导师的平等对话,才是破解这一谜题的钥匙。让导师的权力有所制约,或者是有专门的机构监督导师才可以,我们不能再一次又一次的教训之中,不有所进步!一言堂无论在何种地方都要不得!当然了,从学生角度来看,一定要想开,其实研究生的两三年,并不能决定人的一生。如果导师故意刁难,就收集证据,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向上级部门反映。首先一定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即使毕不了业也比失去健康,失去生命要强得多!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斯人已逝,希望学校能够真正的处理好这件事情。但是更加让人深思的是,这毕业的机制,研究生的毕业该不该掌握在一个人的手里,导师的淘汰机制该如何建立,研究生的心理健康该如何完善。路漫漫其修远兮,不能让国家培养这么多年的学生葬送在一些无良导师的手上!

尸子

中国传媒大学一研究生跳楼身亡,事发8天后家属发声,学校回应!

正值2020年研究生招考复试阶段,对于研究生来说,选择合适的导师至关重要,有压榨学生的导师,有不让学生毕业的导师,有不搭理学生的导师,不过大多数导师还是矜矜业业,帮助学生完成学业。不过,最近又发生了硕士研究生跳楼的一起惨剧,或许也和导师有关。5月9日晚,微博上一个名叫“嘻嘻哈哈呵呵呼呼”的发文,说自己是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17级硕士研究生黄静怡的家属,而这位黄同学则是在5月1日下午就不幸坠楼身亡,该博主发文指黄同学想不开坠楼的原因就是其导师薛燕平不让其毕业论文送审,该同学在多次修改论文、联系导师致歉仍然无果的情况下,自己精神崩溃,做出了跳楼的举动。对于毕业论文的完成来说,首先就是完成论文,然后查重,查重合格后送审,送审环节目前基本采用盲审,分为内审和外审。内审就是学校的老师,外审就是送给校外相关研究领域的老师。送审是毕业论文答辩的核心环节,很多学校要求内审外审要获得有良好等级的才能够参与毕业论文的答辩。在送审之前,有一个导师同意的送审同意书,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要求,有的学校是查重同意书和送审同意书都有,而且都需要导师签字;有的学校则是只有一个查重同意书,查重合格后直接送审,不过查重同意书也需要导师签字。对于师生关系和谐的学生来说,导师完全不会在这些环节为难学生,反而会积极地帮助学生毕业。不过,对于师生关系相处不融洽的老师来说,为难学生或许有之,在刁难之下,有的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解决了问题,顺利毕业了;有的则是没有迈过去,当然这一类是比较少的。不过,无论面临怎样的环境,都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心理抗压能力,学生如果不能够调节自己的状态,就有可能做出让亲人悲痛的行为,有的甚至以此来表达对于导师的“报复”,这种代价未免太过沉重。中国传媒大学这位研究生跳楼究竟和导师有没有关系,事实是否真的如同其亲属所说是导师不让她毕业,真相如何,旁人也无从得知。我们只能够寄希望于学校方面的调查,或许是再次深入调查。昨晚这位跳楼的研究生亲属在网络上发布信息之后,在今天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也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这件事情,中午的时候,中国传媒大学校方也进行了初步的回应:学校的回应是还在调查阶段,一看就知道这是学校在舆情下的反应,按照时间线来说,5月1日跳楼,学院在第二天就配合学校进行调查,也就是说中国传媒大学校方最迟在5月2日就对情况进行了调查,为什么过去了7天,自称跳楼研究生亲属的人又在网络上谴责其导师和引起舆论的关注?学校这么久了还在说正在调查,这难道是一个悬疑大案,长时间难以破案?这学校方面的处理也有问题。调查一件事情需要几天?过去的一周是否调查出了结果?还是调查的结果觉得不能够让家属满意,于是准备冷处理,又或者根本没有进行调查,家属在等待好几天之后只能通过网络的形式造成舆论压力来倒逼学校的调查?学校和学院为什么一周都没有给逝者的父母一个说法,最近一周又是怎么处理这件事情的?还是从今天开始终于开始对事件进行调查了。仔细思考,其中似乎还隐藏了更多的问题!这次,就看学校在舆论的压力下能不能给出一个公正的结论了,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能放过一个恶人。为什么都要引起舆论的关注才能够引起重视,舆论不重视的案例而被隐藏的又有多少。

掘之数仞

中国传媒大学女研究生跳楼身亡,将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

我国最近几年,关于研究生大学生自杀事件屡见不鲜。就在几天前(5月1日),中国传媒大学女研究生黄静跳楼身亡,死者父母爆料孩子跳楼的原因是孩子的导师不报送审孩子毕业论文所致……2019年12月25日,南京邮电大学的研究生疑因导师对他人格侮辱,而选择纵火自杀身亡……2019年9月,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陈泽民,疑因其论文导师的原因选择跳楼自杀……根据我国心理学家调查数据透露,我国每年有将近高达32万人选择自杀,自杀未遂的人数更是触目惊心(250~ 500万);资料显示自杀的人群大部分是年轻人,年龄主要集中在15- 34 岁之间,其中大学生占绝大多数。虽然选择自杀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其根本原因还是这些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打击能力不强,在遇到事情时,不愿意去寻求解决的办法,而是选择逃避。在心理无法承受来自各方面压力的时候,最终以自杀来结束。根据对我国近几年大学生自杀事件调查分析,导致大学生自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家人和社会的期望过高,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是很多学生追求的梦想,都渴望和期待“金榜题名、荣归故里”傲人场面。然而,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大学生也慢慢失去了原有的光环;金榜题名已经不再意味着命运的华丽转身。大学只是一种教育经历的证明,其它不能代表如何意义。如果过度把大学的期望抬高,就会给大学生带来压力。如果压力无法宣泄,很有可能导致学生自杀。第二、大学生自身的自我定位不准确根据调查发现,很多大学生出现焦虑和恐慌,特别是在临近毕业那年;因为大学毕业不再意味着就业。大学生要拥有一个体面的工作,必须四处去“推销”自己。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四处碰壁,经常吃闭门羹,这难免不会出现心理落差,甚至会让他怀疑当初“背井离乡”求学的梦想。梦想与现实的反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仿佛高朋满座的高考宴就在昨天,那时周围人羡慕的目光、亲人的祝贺历历在目;而如今大学毕业却无法找到满意的工作,甚至毕业就失业的尴尬处境。这一切都将给大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也许稍微遇到一件不如意的事,就有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如何防止悲剧再次重演,不仅仅是学校的职责,同时也是家长和全社会的责任。为避免大学生、研究生走向自杀的边缘,我觉得家长、学校和社会要一起努力。首先、全社会要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虽然高考已不再是人生的唯一出路,但是上大学确实是农村孩子改变命运的最好途径。很多农村孩子拼命苦读、挑灯夜战,就是期待有一天能够金榜题名、衣锦还乡。现在国家解决了学生读书难的问题,几乎人人能够上的大学,但是就业难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如果毕业就意味着失业,很多大学生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尤其农村孩子,他们带着父母和家人那么大的期望,几乎耗尽全家所有积蓄,结果四年或研究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如果出现这样的结局,心理压力可想而知。在巨大的压力面前,有的人选择变得沉默寡言;有的人选择离家出走;甚至有的选择走向极端。其次、学校要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和正确的“三观”学校的职责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更重要的是要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正确的认识大学和就业的关系,淡化“金榜题名、荣归故里”的意识。大学就是一种教育,上大学只能证明你接受的教育比其他好而已,好大学并不意味着好工作。要改变学生考取大学,就等于有稳定工作的惯性思维。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定位,规划好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与其说大学的宗旨是培养专业技能过硬的人才,不如说是要培养大学生培健康的人格和科学的“三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尊重生命和面对困难顽强不屈的精神。最后、家长和学校要监督学生,不能够让他们迷失四年现在很多大学在虚度年华,翘课、打瞌睡和玩手机在大学课堂已经司空见惯。大校园很难听到郎朗的读书声,取而代之是一对对“恋人”漫步校园的“美丽风景”。大学周边的商业和旅馆,因为学生的“荒废”而异常火爆;校园周边的产业链就是如今大学生虚度光阴的最好见证。如果你随便调查一个大学生,问大学期间最难忘的的事是什么?几乎没有人会说为了一个专业难题,泡在图书馆里几天几夜、或是挑灯苦读的情景。在很多大学生看来,大学里的主要两件事就是“玩”和“恋爱”。甚至很多大学生对于挂科一事,不以为耻反而为荣,说什么“如果大学不挂科将是一生的遗憾”。这样的学生毕业后,面对的现实肯定是残酷的,压力肯定是巨大的。所以家长和老师绝对不能对自己孩子和学生坐视不管,虽然读大学要的是结果,但更要重视过程,“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香扑鼻来?”。今天的过度放纵,就必须要有接受明天残酷的心理准备。最后希望每个大学生一定要珍惜当下,好好抓住大学的美好时光,刻苦钻研,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专业素质过硬,心理素质健康的合格人才。只有这样毕业迎接我们的不再是残酷的现实,而是没有的前程。

性理

悲痛!中国传媒大学一研究生坠楼,此类事件频发,是谁之过?

近日,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硕士黄静怡跳楼身亡,年轻生命就此陨落,可怜孩子的父母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一个花样年华,未来充满无限可能的孩子为什么会走上绝路。据相关信息显示,是因为毕业论文导致的悲剧,但是到底老师的不负责任还是学生抗击打能力太差呢?中国传媒大学也就此事件给予了回应。该校称对此已经展开核查工作。一、导师不同意论文送审,导致精神崩溃5月9日,一位微博名字为嘻嘻哈哈呵呵呼呼的博主发布微博,自称是受害学生家属,该生为家中独女 ,事情起因是因为该生多次修改论文,但是老师仍然不同意送审,之后该生和该生家长多次联系老师,老师均没有给出回应,导致学生崩溃,跳楼自杀。并且该生跳楼之后,老师更是漠不关心。作为一个旁观者看到这里觉得老师真是太绝情了。二、老师漠视学生是直接原因近年来 ,研究生跳楼事件层出不穷,大多数的直接原因无疑不和导师有关,由于研究生的毕业还是延期导致导师有绝对的决定权。这就导致某些压榨学生的现象发生。这次事件的直接原因就是老师的莫不作为。家长和孩子多次向老师询问,莫非老师就一句话也没有,这样的人不配当一个教书育人的先生。学生遇到这样的导师也只能是自认倒霉。三、学生抗挫折能力弱是根本原因我们人生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人,有好人也有坏人,没有谁一辈子遇到的都是好人,也不都是坏人。但是如何对待这些人就是我们的事情了。比如这位女生,仅仅是一个论文没有送审通过,联系老师不理就有轻生的念头,这是对家人的不负责任,更是对父母的不负责任。作为家中独女,父母苦心呵护几十载,说结束自己的生命就结束自己的生命。人 是不可能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你的出生,生命有三分之一是你的,有三分之一是父母的,还有三分之一是社会的,轻生万万不可取。轻生对每一个人来说都不能成为人生的一个选项。孩子从26楼跳下去,爸爸拉着她的手,体力不支,就这么看着她掉下去。有一位网友描述当时的场面是这样的,可怜天下父母心。这样的事情层出不穷,一定程度上也反应出了许多社会问题1,研究生教育中,导师权力过大,从古至今权力过大就不是一件好事,我们是不是应该改变一下当今的研究生教育制度,适当削弱老师的决定权?2,不管是大学生还是研究生,我们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过弱,这其中很大的原因可能就是父母过于呵护自己的孩子,使得孩子失去自己茁壮成长的能力,导致风一吹过便折断枝丫?对此 ,你怎么看?

诸樊

中国传媒大学26岁研究生跳楼:生命的背后,是一场撕裂

一个花样年华,天之骄子的姑娘以这样的方式诀别了这个世界。眼前是26层的高楼,身后是悲痛欲绝的父母。他的父亲死死攥着她的一只手,奈何承受不了越来越重的拉力,眼睁睁看着她就那样掉下去了。我们都在猜度,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一个如此知名大学的研究生,为什么要屈从于命运的摆弄,甚至没有给自己留下任何反思和后悔的机会,如此决绝。当我们将不忍和同情给了这个年轻的女孩,也同时看到了她最后一刻的悲观和绝望。一篇论文,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就如同那个博士生跳河一样,他只是在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机会选择与世界告别。人们都说,有什么样天大的事情可以和生命相比,但是,我们不知道的是,人群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他们在平素的生活里寡言少语,疲惫不堪,有的在繁重的生活面前狼狈不堪,有多少人惧怕人生,又不敢去死。其实人从生下来那刻起,许多的东西都已经成为定局。你能走多远的路,你会遇见什么样的人和你的原生家庭,性格好恶息息相关,而面对压力和困境的时候,脆弱的人是相同的,就是推不开眼前的困难,走不出眼前的困局,打不破那层困住自己的壳。成年人的世界从来没有容易二字。许多人动用全部的心血和智慧还是过不好这一生。有些人为情绪所累,有些人为金钱所累,有些人陷入情感沼泽,在与别人的交往中备受折磨。有些人在婚姻的藩篱中郁郁寡欢,有些人一辈子也挣不脱命运的枷锁。当你看透了世界的真相,仍然热爱这个世界的人需要相当大的胸怀和格局,情感历程中多重成全,命运途中多次的侥幸逃脱,还有孤独和落寞时生活给予你的援助和鼓励,宽怀自己,帮衬别人,还要走过无数的水坑,跳跃无数的小河,一颗心始终在坚信中走向明天。人生好难,任何的心灵鸡汤只会短期有效,迟早会将人打回原形,众生不易,求生太难,才会留下这一出出人间悲剧。听网上爆料称,该女孩因为论文引发情绪问题,自她自杀后,导师事后没有联系过女孩的家人。你知道吗?像导师这种年龄段身份和层次的人,怎么可能为一个年轻女孩生命的离散产生太多的情绪,他只不过是大众中的一员。不信你可以问问自己,在你周围,遇到相交不太厉害的人走了你的表现,大家的语气,只不过是一阵唏嘘过后瞬间的释然。这就是世间情的真相,没有人会对别人的困境感同身受,我们只是在各自的轨道孤独的行走,你有你的迷雾,我有我的困局。孩子,当你想与这个世界告别的时候,多想一下你这么多年付出的坚辛和努力,想想把你培养成研究生的父母,想想身边关心你成长的亲人,我们可以和生活讲和,再不济也可以选择放弃,人生不是非得拥有一个结果,也许还有千万条的路等着你去选择。这就是后浪的困局,但,前浪也没有太轻松,世间皆苦,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在换取那丁点的甜。一边藏好眼泪,一边选择欢笑,为了社会为了别人,为了父母选择做那个不容易的自己。其实,说到底,我们还是败给了自己。我们拒绝长大,害怕承受,不敢失败,还是因为心中常住一个长不大的小孩。

三凶

女研究生想不开,中国传媒大学表态,一个研究生毕业究竟有多难?

之前,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导师张宏梅由于对自己的弟子过于苛刻,导致这名学生在实验室自焚。没想到最近又发生类似的悲剧。5月9日晚,有网友发微博称其姐姐黄某系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17级硕士研究生,黄某因毕业论文未得到导师签字,无法通过盲审,曾苦苦哀求导师未果,后逐渐精神失常并于4月30日前往医院就诊,日前跳楼身亡。尽管很多网友各抒己见,但是李老师认为这种事情既然已经发生,就需要客观去面对。同时,应该反思我们的研究生教育问题,因为作为完全成熟的人,为什么他们会采取这种极端措施,毕竟上学走到这一步真的很不容易,下面李老师谈谈一个研究生到底有多难。一、研究生的压力相对于本科四年就参加工作的人来说,研究生还要再上三年,甚至可能是5年。说实话,对于当初选择考研的同学来说,主动性考研的真不多,比如为了提高研究能力,为了钻研而更进一步。大部分的同学之所以读研其实就是逃避。逃避什么?当然是当下社会的各种压力。大学四年即将毕业,发现好的单位去不了,差的地方不想去,如果回到家里基本上就是失业状态。所以,为了不被家人和亲戚朋友笑话,选择考研是个不错的办法。其次,随着年龄的增长,如果大学毕业没有工作,找对象也是个问题,这可是影响未来幸福的大事。二、导师的重要性读研的都知道,要想在读研三年后顺利毕业,必须要和导师处理好关系。有的导师权力极大,某种程度上他的意志决定着你能不能毕业。那么研究生要想毕业到底需要哪些程序呢?1、写论文这一点没啥好说的,要想毕业必须写出可以过关的论文,这是最基本的条件。因此,研究生要仔细研究学校对于论文写作的各种具体要求,包括格式等等。2、送审、盲审论文写完后,要通过一定途径送审,其实就是论文提交的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导师的作用极大,说白了先要通过老师这一关,老师一看你的论文是抄袭的不会给你签字,那送审就不可能。之后,还有盲审,去掉姓名等各种身份信息,公平审核。3、论文答辩这个过程需要一定数量的专家参与,过程非常严格,需要研究生准备好各种答辩材料,今年因为疫情,现场答辩很难进行,不少高校采取网上答辩。答辩不合格也毕不了业。三、加强导师管理今天的研究生导师可以说掌握着“生杀大权”,从始至终都可以对一个研究生能不能毕业进行掌控。尽管学校有公平的程序,但是,毕竟很多环节还是需要导师监控。比如,研究生的论文他们要看,有查重机制等各种约束。如果某个导师对研究生的表现很不满意,无论是专业方面还是其它方面,我们都无法排除导师利用手中权力对研究生的毕业设置障碍。对于辛辛苦苦上了几十年的学生来说,研究生毕不了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我们希望高校对研究生导师能够进行权力监督,对研究生导师滥用权力进行惩戒。虽然中国传媒大学这件事的真实情况如何还不清楚,但是,这种事情的多次发生足以说明问题,还望相关部门抓紧调查清楚,给公众一个交代。

大人之教

中国传媒大学回应研究生坠亡

中国传媒大学5月10日回应该校研究生坠楼身亡一事。说明确认,该校2017级动画艺术学研究生黄静怡同学在家不幸坠楼身亡。说明称,按照学校的要求,学院于事发的第二天就配合学校相关部门,启动了对此事的核查工作。“我们会针对家属提出的一些情况,认真、负责地了解、核实,并将实事求是地回应各方关切。”说明同时对黄静怡离世表示最深切悼念。【来源:燕赵都市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飞刀华

中国传媒大学一研究生坠亡:疑因被导师刁难,校方已回应

全文如下:2020年5月1日下午6时许,惊悉我院2017级动画艺术学研究生黄静怡同学在家不幸坠楼身亡,学院师生深感惋惜和痛心。我们对静怡同学的离世表示最深切的悼念,对她的家人表示诚挚的慰问!学院怀着悲痛的心情立刻成立了善后小组,与静怡同学的家人保持联系并关心慰问,希望能够与家人一起度过最痛心的时刻。按照学校的要求,学院于事发的第二天就配合学校相关部门,启动了对此事的核查工作。我们会针对家属提出的一些情况,认真、负责地了解、核实,并将实事求是地回应各方关切。一直以来,学院始终关注全院学生的学业与身心状况,关爱每一个生命的健康与成长。再次对静怡同学的离世表示最深切的悼念,也感谢社会各界对我们的关心。【来源:环球时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兄弟们

管理类联考:你是否适合考中国传媒大学MBA?中传老师在线解答

中国传媒大学是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是中国首个以“文化传媒”作为MBA教育特色的院校,自2009年创办MBA以来风雨十年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传媒方向MBA"得到了传媒、公关、广告、营销、新媒体人的喜爱和追捧。由于传媒行业的人越来越重视研究生学历、名校履历,近些年报考中国传媒大学的人数开始增加,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适合考中国传媒大学呢?让我们来听听中传老师怎么说。中国传媒大学一、从身工作、专业来判断中国传媒大学MBA与其他大学MBA不一样,中传不是专供金融、证券方向,而是利用自身院校的背景、师资、开拓出适合传媒人的专业。如果你的工作领域涉及媒体经营与管理、市场营销、国际媒体经营与管理、广告战略管理、新媒体经营管理、影视项目管理、动画项目策划与管理等方向,那么考中传是你的第一志愿,因为在这里你不仅能收获更多同行业校友资源还能利用中国传媒大学在传媒行业的名气来给自己的简历添色。中国传媒大学考试二、从提前面试难易程度来看中国传媒大学的材料申请和提前面试跟清华、北大、人大比起来是小巫见大巫,只要按照要求填写材料申请,准备好面试的简历及会问到的问题好好准备,表达出自己的特色和出彩的部分,通过材料申请后按照以下的流程来准备面试。如果材料没有通过院校审核不要放弃,每年中国传媒大学都有5批提前面试申请,一次不过可以咨询专业的老师指导后再次申请。2020年中传提前面试时间表一、面试流程:首先,个人成述2-3分钟其次,抽取两道题,任选一道回答最后,围绕简历和个人背景提问。二、选一抽题部分:(1)怎么理解人治和法制?(2)为什么苹果手机价格越高,越有人买?(3)公司规模越大越赚钱吗?(4)为什么三个和尚没水喝?(5)怎么去激励员工?三 、中文个人面试(1)谈一谈你的创业经验?(2)公司的营业额?(3)说说你的优势?(4)公司的商业模式有过思考吗?(5)你们在线推广人员有多少?四、预面试必备技巧良好心态:积极,正面、阳光、从容、自然基本礼仪:衣着得体,正装出席、文雅大方、礼貌谦逊谈话技巧:口齿清晰、语气平和、注意听者的反应答题技巧:把握重点、条理清楚、展现个人特色中传MBA院长三、从笔试分数来判断2019年:总分170分,英语42分,综合84分2018年:总分165分,英语42分,综合84分2017年:总分170分,英语42分,综合84分2013年:总分155分,英语41分,综合82分 2012年:总分150分,英语41分,综合82分 2011年:总分165分,英语45分,综合90分从近6年的笔试成绩来看想要考上中传的MBA光面试通过了还不行,备考时分数要保持在160-170之间达到国家线方可被录取。如果你是媒体人想要进一步提升自己,那么你就一定要读中国传媒大学的MBA,他会让你更加”懂文化传媒,擅管理经营”。更多相关文章别让专科学历成为他人看低你的原因!联考倒计时:考MBA无需提前面试的985/211高校有哪些?中国福布斯富豪排行榜:前13名中有几个读了MBA?奇葩说教育:论大众对MBA的刻板印象

女社长

重要提示!中国传媒大学MBA预面试趋势

#中传研究生教育改革#中国传媒大学MBA2021提面复盘及2022级提面趋势预测【中传MBA2021预面试安排】【中传MBA2021预面试材料提供】【中传MBA2021预面试资料详解】1. 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中国传媒大学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2. 个人陈述说明:含个人简历、自我评价、报考原因、职业规划等内容,模板参照。3. 工商管理硕士阶段科研设想或创作实践计划请阐述你在未来硕士阶段的科研设想或创作实践计划,包括科研或创作的选题、意义、已有基础、基本思路、研究或创作方法、预期目标等。(3000字以内)4. 已获得的科研成果或创作成果证明材料说明:包括发表学术论文、参与项目、获奖证书、发明专利、代表性作品等。请按照重要性排序列出,并附上其他成果的证明材料(须体现完成人排序)。5. 其他能证明自身科研能力、创作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等的电子版材料。1. 薪资证明。(薪资证明应为2019年3月1日之后某个时间段的月薪或年薪证明,应由所在公司人事部门或财务部门盖章证明。如公司无法提供相关证明,则本人的入职合同、注明职位及薪资的Offer、年终薪资调整证明、个人所得税税单等皆可。)2. 境外工作经历证明需提供护照及单位证明。3. 创业营业报表需提供最近一年的年审报表或财务报告。4. 其他证明材料。【重要提示】2021 年中国传媒大学 MBA 招生将全面采用申请审核制,不再启动“预面试”方式。申请审核制将能够更好地发现每个申请者的闪光点和独特之处,更好地传达中国传媒大学的育人思路,也更好地应对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通过申请审核的申请者可专心备战研究生全国联考。【中传预面试趋势】中国传媒大学今年取消了面试环节,递交材料审核通过即可参加联考。不过材料部分相较于往年增加了很多新的内容,也有比较新颖的考察部分,比如科研设想和创作实践计划,政审,推荐信等。虽然取消了面试使得中传流程变得更简单,但是难度变化不大。由于中传MBA方向大多偏向于传媒运营,新媒体传播等,所以人数上来说变化不大,报考群体比较固定,不会有太大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