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一文排查《传播学教程》全重点!让你新传考研三轮背诵无遗漏!弗克利

一文排查《传播学教程》全重点!让你新传考研三轮背诵无遗漏!

我们一直称9月为“黄金九月”,因为参考大多数考研党的进度来看,我们一般将9月前视为积累阶段,而将9月视为开始质变的关键节点,此时的你在结束基础书目的阅读和学习后,应该对传播学知识体系拥有较为全面的掌握与理解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即使现在的你对部分理论可能做不到运用自如,但一个独属于你的传播学基础理论框架体系着实应当【正在】或者【已经】被建立起来啦!不过呢,小伙伴们也不要太过焦虑,因为胡师姐会陪你度过所有的至暗时刻,努力为你减轻考研负担,提高复习效率!本文将对《传播学教程(第二版)》这本经典书目进行【框架梳理】与【重要知识点总结提要】,适用于:A. 9月还没有开始看郭书的你!B.全面阅读过郭书却始终把握不了重点的你C.已建立起自己的传播学知识框架但想要复习检验的你!所以秉持着看到就是赚到的心态,动动你爱学习的小手往下滑,抓紧时间阅读收藏吧!图片来自于百度百科01《传播学教程》框架梳理(目录版) 本书重点章节:第3.4.5.6.7.8.9.10.11.12.13章(已加粗)次要章节:1.2.14.15章1.传播与传播学概念:01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传播发展史:02第二章 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传播学史学派:14 第十四章 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传播过程模式:04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传播类型:◎ 05第五章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06第六章群体传播、集合行为、组织传播◎07第七章 大众传播◎ 13第十三章 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2.【5W】控制研究:09第九章 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内容研究:03第三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媒介研究:08第八章 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 受众研究:10第十章 社会转型与受众变迁效果研究:◎11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12第十二章 几种主要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3.研究方法第十五章 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图 1目录框架思维导图02重要章节之重点梳理▲ 本部分依据所梳理的框架进行每章的重点总结提要,加粗部分表示强烈建议小伙伴们重点理解与记忆!1.传播与传播学(1)传播过程模式: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重点:线性传播模式:拉斯韦尔5w+申农-韦弗控制论模式: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系统传播模式: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马莱兹克关于大众传播过程的系统模式。(2)传播类型:第五、六、七、十三章 第五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重点: 人内传播:完整概念+形式+作用重要理论——主客我理论+内省式思考+自我互动+认知基模人际传播:完整概念+特点+功能+形式重要理论——镜中我 第六章 群体传播、集合行为、组织传播▲重点:群体传播:群体定义+初级群体次级群体+群体意识、群体规范、群体压力+群体思维、群体极化+集合行为组织传播:概念+功能+传播过程 第七章 大众传播▲重点:大众传播:定义+特点+各种媒介的特性重要理论——拉斯韦尔三功能说+赖特四功能说+施拉姆功能概括+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功能观+李普曼拟态环境 第十三章 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非首重章节):*建议关注国际传播新秩序之争2.【5W】(1)控制研究:第九章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重点: 四类媒介规范理论(极权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中国家)(2)内容研究:第三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重点:符号定义+基本功能信号与象征符象征性互动理论 鲍德里亚现代社会观点(3)媒介研究:第八章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重)▲重点:媒介双重定义三种技术观念(善、恶、中性)麦克卢汉全部观点 媒介对社会的影响+媒介组织、大众传媒把关人理论(4)受众研究:第十章社会转型与受众变迁▲重点:定义区分(大众、公众、分众)几种主要的受众观(作为社会群体成员+作为市场+作为权利主体)受众基本权利使用与满足理论(5)效果研究:第十一章、第十二章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重点:完整掌握传播效果研究发展史(早期强效果论/子弹论-有限效果论-宏观效果论)信源与可信性效果意见领袖 第十二章 几种主要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重点:(无需多言,全部掌握!)议程设置理论(研究概述+核心观点+特点+理论研究+意义+局限)沉默的螺旋理论(研究概述+三个构成命题+两个特点[舆论观与效果观]+重要意义+不足)培养理论/涵化理论/教养理论(研究概述+核心观点+意义+主流、共鸣) 框架理论(戈夫曼+新闻框架理论+受众框架+框架效果)知沟理论(研究概述+核心观点+上限效果假说+数字鸿沟、信息沟+意义应用)第三人效果理论(研究概述+核心思想+原因+制约因素+意义)03总结正如郭庆光老师在本书序言所写的那样“基础理论是一个学科的基本知识和体系,它不应该是易碎品,而应该具有长远的价值。”时至今日,这本共具十五章四十五小节的经典书目仍然被不少院校列为考试必读书目与教学用书,无论是从应试角度还是阅读角度而言,《传播学教程》对于考研党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考研赛程现已过半,在九月的复习中,师姐想提醒大家,对于郭书及系列专业用书的理解和记忆要更加深入,不能仅仅停留在“知道”“有印象”这一层面,而是要以科学的框架为指引搭建自己的传播学知识体系,让每一个理论的运用都能达到信手拈来的效果。假如你还没有阅读过郭书,那么阅读本篇文章,对照着框架提要也许可以快速帮助你掌握郭书的重难点,而无需再浪费宝贵的复习时间从头到尾阅读原著啦!本文内容仅供大家参考,各位小伙伴们点赞收藏后一定要记得常常复习,同时结合个人目标院校及专业的出题方向和考纲有选择地进行调整,这样才能将知识真正内化为自己的储备哦!加油吧,新传考研er们,胡师姐会和你们一起创造“玖月奇迹”!

大与小

《传播学教程》怎么学?初试第一学姐倾囊相授!

考研路上不孤单,我们陪你一起走。欢迎关注微博@“考研烽火台”。郭庆光老师的《传播学教程》几乎是所有新传考研学生的必备书籍。这本书对于一些学校而言地位则更高,比如武大曾经有一年的考题直接从这本书中摘取了一句话,让大家对这句话进行辨析。如果对这本书理解非常透彻的同学,考场上看到这道题应该心里有点小雀跃。除此之外,我在对考生的辅导过程中总结发现,所有的上岸考生背《传播学教程》不下5遍,有部分同学把整本书默写了一遍(我当年在11月份的时候从头到尾按照自己的逻辑也把传播学教程默写了一遍,复习效果非常好~)可以说所有的上岸同学都强调要重视这本《传播学教程》!!!每个考生都在学这本书,但实际上学习效果却差距很大,有的不知道重点,蒙头学习,有的只知道背诵,没理解透其中的理论,考场上更不知如何运用……真实的状况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要怎么学这本书。如何学好这本书,怎么去理解书中知识点,甚至做到后期默写全书?下面有一些我的经验,分享给学弟学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真正地学懂这本书。01梳理逻辑最重要《传播学教程》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多,最起码从页码就可以看出来(hhhhhh),刚开始备考的同学都有一个想法,“这么多内容怎么可能背完?”“自己好像背了又忘”。其实学习是有方法的。这本书内容很繁杂,知识点很零散。需要用一些逻辑去串联起来。我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运用了拉斯韦尔的“5W”大法,从传播者、受众、内容、渠道、效果五个角度对整本书进行了全面的梳理。“5W”模式在整个传播学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奠定了后来大众传播的五大研究领域,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所以借用这个经典模式来学习这本书也是非常管用的~举个例子,就拿传播者这部分来说,其实《传播学教程》里内容有点零散,很不利于大家对传媒组织的学习和归纳。那么我在学习的时候,就把第八章第二节和第九章结合在一起学习。再比如拿效果这部分来说,可以把第十章第四节和第十一、十二章结合在一起学习。这样有关效果的内容基本上就都汇总到一起了。运用这样的方法,可以把整本书串成五大板块,按照板块学习,逻辑清楚了,内容好像也变薄了。02有的放矢抓重点每个同学都知道《传播学教程》最重要。有些同学在复习的时候就胡子眉毛一把抓,从头背到尾。其实这种方法是错误的!!!最后很有可能花费了时间,而且效率也不是很高。在学习《传播学教程》的过程中一定要抓住重点,才能获得最高性价比。首先,要知道哪些内容是最需要你掌握的,比如有关传播效果的理论,如沉默的螺旋,议程设置等等。这些理论都是要求复制原文式背诵的,在带课的时候,我都会反反复复地强调一定要从最重要的地方开始背诵,或者说就从传播效果相关的知识点开始背诵。谁要是从第一章开始背,就会被打手手!其次,重要的知识点里面最重要的内容是什么。有一个把《传播学教程》看了六七遍的同学找到我,我当时问了一个问题:与其他效果研究相比,你觉得议程设置理论中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那位同学当时没有答上来。其实看书的遍数并不能够等同于理解这本书的程度!议程设置背后提示了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引出了媒介背后的控制问题。很多的传播学者,尤其是批判学派都在不断地探寻媒介深层次的内容,让我们批判性地看到媒介背后的实质,而这个才是我们学习传播学需要不断去深化的理念!03联想学习提效率背下《传播学教程》重复8遍以上,基本上大家都能熟练地背下来,但是在考场中却不知道怎么去运用自己花费了这么多精力背下的知识点。这样等同于,就算上面我所说的一切你都做到了,最后一步输出没有完成,等于做了无用功,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同样都在学《传播学教程》,别人能比我学得好。有一个方法叫做联想。你可以从一个知识点联想到相似的知识点,想一想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甚至可以想想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一年武大新传的考题就考到了两个理论的异同,当时很多同学都不会做,如果平时锻炼这种联想思维的话,遇上这样的题目也就不会慌了。举个例子,比如说揭示媒体所提供的环境和我们现在的环境存在差距。那么围绕这个观点,相似的知识点可以有清水几太郎的拷贝理论,李普曼的拟态环境,这些不仅告诉我们媒介会塑造拟态环境,而且还会造成拟态环境的环境化,现实环境的信息化……按照这个逻辑可以总结出很多理论,我在课堂上就经常带着大家联想,也开始向大家提问,现在已经有不少同学可以答出来了。这种分散思维训练在考场的时候会有奇妙反应(亲测有效)。以上就是《传播学教程》的学习方法,这本书虽然很热门,人手一本,但是要学好却不大容易。在整本书学完后,我带着大家花了一个课时的时间从头到尾回顾了整本书的知识点,其实总结起来最后只需要一页ppt,也就是把一本书读薄了。这也可以解释开头,为什么有的同学可以从头到尾把这本书默写一遍了~-END-考研路上不孤单,我们陪你一起走。如果有任何更多关于考研的疑虑,也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讨论,有我们的专业导师在线答疑哦~作者:小洋编辑:奈奈

小杰

新传考研必看!全盘扫描《网络传播概论》必须掌握的重点(上)

作为新传考研人,彭兰老师的《网络传播概论》你肯定不陌生,这本宝藏参考书甚至被称为“答案之书”,不论报考哪所院校,这本书在考前都要反复阅读,读懂读透。有同学读完会感觉和没读一样,概念太多,抓不住重点……也有同学备考开始晚,时间紧还没来及看。有以上两种问题的同学,今天这篇文章要仔细看了,帮你厘清网传框架、抓住重点,高校率的读好它!PS:网络传播的很多知识都是传播学理论在互联网环境中的变迁,所以在读网传之前,一定要打好传播学的知识基础。这篇文章可以帮大家排查《传播学教程》的重点:一文排查《传播学教程》全重点!让你新传考研三轮背诵无遗漏!全书框架梳理框架图《网络传播概论》共有10章,看起来章节很多,有同学觉着这本书比较杂乱,我们一起分析下它的框架。第一章是全书的逻辑起点,互联网演进对传媒的影响,之后的九章可以借助“5W”来分析。二三两章是网络传播的属性和具体方式,即如何传播,第八章可以看作第三章的延续,在分析完网络传播的常见形式后对社会化媒体进行深入总结。第四章是网络传播的主体,即传播者,第五章网络用户,即受众。六七两章网络信息的整合形式和数据新闻,即内容,第九章很清楚,是传播效果。最后的第十章是舆情舆论、网络文化、媒介素养等一些零散但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合集。框架理清楚后,下面我们就按章节顺序来梳理重点。↓↓01互联网的演进及对传媒业的影响1.阅读指南 第一章彭兰老师是从宏观角度解读互联网的演进逻辑和动因,是我们理解全书内容的基础。因为宏观而抽象,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前2节关于互联网的技术和逻辑发展比较偏技术层面,做简单了解即可。 重点阅读第3-5节,以理解为主,多读多理解,积累一些好的答题用语,能用在许多题目中。2.重点梳理(1)Web2.0与社会化媒体兴盛:人与人的连接(P6) Web2.0Web2.0指由用户主导生成内容的互联网应用模式。相比Web1.0,Web2.0具有强烈的交互性、个性化等特征。目前相关的主要技术有RSS(简易信息聚合)、博客(播客)、维基(Wiki)、SNS(社会网络服务)、微博、微信等。这些技术的共同特点是,进一步突出网络信息生产中普通网民的作用,并且通过各种应用方式使网民之间产生更加密切牢固的关系,以“人”为中心。 UGC和公民新闻与Web2.0相关联的一个概念是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产的内容),也有人称之为UCC(User Created Content)。那些由网民上传图片、视频、音频等内容的网站被通称为UGC网站。其中,YouTube被认为是UGC网站的早期代表。另一个与UGC相似的概念是公民新闻。公民新闻一是强调公众在新闻报道活动中的参与;二是强调新技术对于公民新闻发展的作用。对于公民新闻活动的认识,不能仅限于新闻的发布或传播这个层面,而应该把公民的各种新闻信息生产行为综合在一起考察,包括新闻的采集、发布、整合、传播,也包括与之相关的评论和其他活动。 社会化媒体社会化媒体,是基于用户社会关系的内容生产与专播平台。主要特征是:一是内容生产与社交的结合。社会关系与内容生产两者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社会关系的需求促进了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的内容生产;反过来,这些平台上的内容也成为联结人们关系的纽带。而社交渠道也成为内容的传播渠道。二是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的主角是用户,而不是网站的运营者。社会化媒体以Web2.0应用为主,但不限于此。早期的论坛、社交游戏,目前流行的即时通信、博客、视频网站、SNS、微博、微信,甚至电子商务平台中的评论平台等,都可以被看作社会化媒体。也可以说,现在互联网上除了Web网站、资讯类客户端和搜索引擎外的绝大多数应用,可以归为社会化媒体应用或具有一定的社会化媒体属性。社会化媒体不仅为普通人提供了社交的平台,带来了丰富的内容资源,也在改变人们获取信息的路径。更重要的是,社会化媒体促进了公民新闻与自媒体的繁荣,也对专业媒体的信息传播模式与传播格局带来了重大冲击。(2)网络媒体的演变:自进化(P15) 个性化推荐平台(个性分析+算法匹配)类似于“今日头条”这样的客户端出现,以“个性化”为卖点,为内容与用户间的匹配提供了一个新维度的依据。换句话说,内容与其特定的接收者之间是以“算法为媒”进行匹配的。个性化算法是搜索引擎算法的一个升级,它把个性作为算法中的核心变量,凸显了个人偏好的意义。个性化算法在未来还会进一步优化,对用户需求的解读能力与匹配精确度还会不断提高。但是个性化算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人们在信息消费中付出的成本,但是它是以“小灶”的方式对用户进行填食,这可能会使人们产生消化疲劳与厌食。即使用户并不抗拒,个性化算法也可能带来信息茧房效应。面对被信息茧房隔离的社会个体,社会整合将变得越来越难。因此,作为对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平衡,面向大众的常态化的公共化信息推送,仍然是必要的。(3)网络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的变革:大变局(P23) 媒介融合一般认为,媒介融合包括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平台与市场融合、机构融合以及产业融合等不同层面。技术融合是媒介融合的基础,平台与市场融合则是今天在用户这端已经发生的变化,这几个层面都会推动业务融合,包括融合性新闻及融合性产品的出现与创新。融合性新闻(或称融媒体新闻),有两种不同含义。其一涉及在一个报道内的多媒体手段融合。其二涉及各种媒体平台的报道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也就是将不同形式的报道在多个平台上用不同方式分发,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形成一个合理的报道体系。在融合性新闻发展的同时,各种媒体之间将产生更多的交叉、互动,跨媒体的合作报道、合作栏目、合作经营等逐渐推动各媒体自身的业务改革,最终将基于跨媒体整合形成新的信息生产流程与分工模式。近年来,一些媒体开始探索“中央厨房”模式,也就是通过一个集中的平台来整合多种媒体资源,在统一调度下进行信息的采集、生产与分发。业务和市场融合在某种意义上会推动机构融合,但由于媒体长期处于相互隔绝状态,所以简单地把几个机构或几类机构捆绑在一起,也难以形成融合。机构融合更多的应是在市场导向下形成“利益共同体”。这个过程将是漫长的,而非靠行政命令一蹴而就的。媒介融合也意味着各种不同行业的融合,很多传媒业之外的行业正在“入侵”传媒业领地,与媒体进行合作,它们对于未来传媒业的影响是深远的。(4)互联网的未来走向及对传媒业的影响:重定向(P27) 场景罗伯特·斯考伯和谢尔·伊斯雷尔所著的《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一书指出了与场景时代相关的五种要素:大数据、移动设备、社交媒体、传感器、定位系统。他们把这五种要素称为“场景五力”,并认为:“五种原力正在改变你作为消费者、患者、观众或者在线旅行者的体验。场景主要指基于特定时间、空间和行为及心理的环境氛围。场景可以视作移动传播中一种新的时空描述维度,它也是移动产品的一个新的构成要素。具体而言,场景可以分为共性化场景与个性化场景。共性化场景是在一般人群中具有需求共性与行为共性的场景。构成共性化场景的基本要素包括空间与环境、时间、行为共性等。个性化场景是与个人特征和特定情境相关的场景,它的构成要素包括空间情境、用户实时状态与需求,用户生活惯性、社交氛围等。 大数据一般认为,大数据是基于相当大的量级(这个量级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的数据进行数据收集、分析、挖掘与应用的技术,与社会化媒体、移动传播、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应用紧密相关。大数据意味着多样化的数据来源、巨大的数据量、快速的处理。大数据的来源是多方面的,而互联网是最主要的数据来源之一。社会化媒体中人们发布的信息以及人们在这些平台上的各种活动,电子商务和其他服务平台中人们的交易及行为,都是重要的大数据来源。因此,大数据技术与互联网发展密切相关,大数据的应用水平对互联网的未来走向也会产生重要影响。业界通常会将大数据的特点归纳为四个“V”,即多样性(Variety)、体量(Volume)、速度(Velocity)和价值(Value)。 智能化媒体媒体智能化的驱动力是近年来兴起的各种新技术,社会化媒体应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媒体的智能化提供基本的技术铺垫,而人工智能、物联网、VR/AR等则为媒体的智能化提供更直接的动力。智能化媒体的特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万物皆媒。过去的媒体是以人为主导的媒体,而未来,机器及各种智能物体都有媒体化可能。 人机合一。智能化机器、智能物体将与人的智能融合,共同作用,构建新的媒体业务模式。 自我进化。人机合一的媒介具有自我进化的能力,机器洞察人心的能力、人对机器的驾驭能力互相推进。从信息生产角度看,智能化媒体将带来以下几方面的可能: 用户分析与匹配的场景化、智能化与精准化。智能化的媒体将更好地洞察每个个体用户在特定场景下的行为与需求,并智能推荐其所需要的信息与服务。 新闻生产的机器化、智能化与分布式。一方面,智能化机器进入新闻信息的采集,分析、写作等环节,改变现有的生产模式。另一方面,由多元主体在去中心化的模式下完成的协作式报道,在未来将更为普遍。 新闻传播的泛在化、智能化与新闻体验的临场化。各种智能物体将成为新闻接收的终端,从而为用户提供无所不在的信息获取,而VR/AR等技术,将为人们打造全新的新闻临场感。02网络的属性与传播形态1.阅读指南 第二章对网络的平台属性及四种传播形态作出分析,可以和第三章结合起来阅读。这一章要和传播学的基础理论联系起来思考,掌握每种传播类型在网络时代的变化和新特征。 本章侧重于分析网络中的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的整体规律,而第三章则侧重于研究网络中的具体传播形式。 这一章要和传播学的基础理论联系起来思考,掌握每种传播类型在网络时代的变化和新特征。2.重点梳理(1)网络的多重属性(P45) 信息经济网络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信息经济,是以信息产品的生产与经营为主的。美国学者卡尔·夏皮罗和哈尔·瓦里安在《信息规则》一书中指出了信息产品的如下特点: 信息的生产成本很高,但是复制成本很低,也可以说是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信息是“经验产品”,即人们必须尝试它才能对它进行评价。建立品牌和名誉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手段。 信息生产的固定成本的绝大部分是“沉没”成本,即如果生产停止就不能挽回的成本。信息的丰富产生注意力的贫乏。注意力是稀缺资源。 龙头企业的产品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它凭借规模和规模经济享受对较小的竞争对手的价格优势。这方面的典型是微软。信息产品的诸多特点,意味着信息行业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同时也可能是高产出的行业。信息经济在全球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它的起伏动荡也是十分激烈的。 长尾理论与微内容美国《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在他的《长尾理论》一书中认为,商业和文化的未来不在热门产品,不在传统需求曲线的主体部分,而在于过去被视为“失败者”的那些产品,也就是需求曲线中那条无穷长的尾巴,即非主流的、个性化的产品需求。虽然是需求的尾巴(The Long Tail),但是,它们累积起来,也能产生与主体一样的销售业绩。在安德森列举的10个有关长尾现象的成功案例中,有8个是来自互联网的,包括维基百科、谷歌、eBay(亿贝)、豆瓣等。“长尾理论”说明了非主流的、个性化的需求在市场中的重要作用,而网络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这些非主流需求和相应的满足方式。因此,长尾理论被认为特别适合网络经济。与长尾理论相关,人们还提出了“微内容”的说法。“微内容”指个人的、非公共的内容,与意义重大的“巨内容”相对。在网络语境下,微内容常常指的是由网民提供的各种内容。虽然它们只是反映了网民的局部的、个性化的需求,但是,这些微内容集合起来,仍然具有重大的价值。在网络经营中,微内容的开发,也是一个创新方向。(2)网络传播的基本形态(P59) 人际传播中的社会交换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视为一种计算得失的理性行为,并认为个人之间的交换行为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基础之一。网络人际传播在多方面的可控性,可以使人们较好地把握得失,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们在人际互动中的报偿。这也是人们乐此不疲的重要原因。 社区(网络群体的形成基础)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费迪南·滕尼斯在《社区与社会》一书中,将人类群体分为两种类型,即社区和社会。社会是社会共同体,以目的、利益、契约以及距离为基础;社区则是生活共同体,以地城、意识、行为以及利益为特征。网络中出现的社区也被称为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美国学者霍华德·瑞恩高德(Howard Rheingold)在他1993年出版的著作《虚拟社区:电子疆域的家园》中首次提出了这一概念。虚拟社区虽然依赖于网络这样一种虚拟空间,地域上的共同性已不是其主要特征,但是,意识、行为及利益的共同性仍然是虚拟社区的重要特点,因此,它仍然是一种社区。有研究者认为,尽管虚拟社区是以网络空间为交流平台的,但是,它的出现,像传统的社区一样,仍然源于人类的四种基本需要: 兴趣(Interest):人们基于共同兴趣爱好而进行交流。 关系(Relation):人们分享一些相似经历或经验而形成某种关系。 幻想(Fantasy):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同探索幻想和娱乐的新世界。 交易(Transaction):人们交换关于产品的信息或进行实质性的商品交换。 网络社群社群离不开一个基本特征:社交平台上人群的紧密聚合与深度互动,今天人们关注的社群更接近社会学意义上的“群体”,也就是其成员更具有群体意识,群体归属感,也更具有一致的行动能力。而与群体这个概念相比,今天研究者和从业者所关注的社群,往往与创造、生产等行为相关联,它不仅是滕尼斯所说的一种“生活共同体”,还是一种“生产共同体”。社群更多地出现在“社群经济”这一语境下。社群经济目前主要有三种指向:一是将社群作为服务对象或营销场所;二是挖掘粉丝社群的价值;三是集合社群成员力量来进行共同创造或经营活动,让社群成为一种生产力。第三种指向被很多研究者和实践者认为是社群经济更理想的目标。03网络传播的具体形式1.阅读指南 第三章网络中典型的传播形式及其特点,这些传播形式,有的是过去一些年中常见的传播形式,也有我们现在每天都在使用的。若干年后,有些可能不复存在,或者被融合到新的传播形式中,但每种传播方式对我们认识网络传播的发展和未来走向很有帮助。 10种常见的传播形式中,需要重点掌握即时通信、微博、微信、APP传播和移动视频直播。2.重点梳理(1)微博:大众传播的社交化(P110) 微博微博是一种以内容为纽带的社会网络连接,其传播结构是“个人中心”+“内容关联”,用户的使用重心是在内容的传播而非单纯的社交上,具有公共价值的内容更容易得到广泛传播,可被视作一种社交化的大众传播平台。微博的信息来源多元,质量参差不齐。但很多时候,特别是在一些焦点事件或话题的传播中,不同来源、不同角度的信息,可以相互补充或相互校正,这有助于提高微博中公共信息的传播质量。各种社会阶层、社会机构的进入,公共信息、组织信息、群体信息、个人信息的交织,使得微博作为一个社会的沟通系统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在某些情况下,微博可以进行社会动员,发起社会行动。(2)微信:三个层级传播的贯通(P116) 微信微信最早是作为社交产品诞生的,社交是它最核心的功能,也是支持它的其他功能的基础。微信用一种弹性的方式,在其平台上打造出各种不同的社交手段及社交圈,以迎合人们多样化的社交需求,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这三个层级的传播对等地聚合在一起,三者之间实现了无缝连接,全面贯通。从用户的角度来看,他们更倾向于在一个平台上同时满足社交、信息获取等多种需求。微信恰好满足了这一需求。公众号是微信中最具有媒体属性的应用,其传播特性在某些方面也与传播媒体相似。但微信的媒体属性不只限于公众号,公众号与朋友圈、群等都是连通的。但总体而言,作为媒体的微信,在时效性方面并没有优势,有时候甚至会与其他网络平台存在较大的时间差。一些陈旧的内容,也容易在微信平台反复传播。但公众号内容没有字数限制,又为它在深度表达上提供了一些可能。(3)APP传播:垂直内容的移动化包装(P129) APPAPP(应用)主要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智能电视等设备的第三方应用程序,在中国,通常也称为客户端。APP最早是苹果公司在iTouch. iPhone平台推出的一种提供内容和服务的方式,也就是苹果公司之外的软件开发商基于iOS系统开发相关的应用程序,通过“应用商店”提供给用户,以满足他们特定需求的方式。后来这一方式为越来越多的移动平台所采用。一个APP便是一个软件,不同应用的功能不尽相同。近年来,各类网站、媒体都在开发新闻资讯客户端,用客户端看新闻已变成人们的习惯。而在电脑终端上以网站形式存在的社会化媒体以及电子商务等服务,在移动终端上,也都变成了一个个APP。下载APP后,人们只需要点击它的图标就可以打开它。与在浏览器中需要输人网址才能打开一个网站的方式相比,APP简化了获取信息的路径,降低了获取信息的成本,更方便人们在移动状态下操作,同时,它也有助于固化用户的习惯。(4)移动视频直播:在场、表演与陪伴(P130) 移动视频直播网络视频直播很早就已出现,但是移动终端及应用的发展,推动了网络视频直播的普及,视频直播的应用范围及场景也在不断拓展。而新闻事件直播及社交互动性直播对于直播的发展,影响尤为显著。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不仅需要视觉体验,还需要亲临现场的真切感受和“我在现场”的存在感。移动互联网及直播技术为媒体用户“进入”重大新闻事件现场提供了可能,使得更广泛的“在场感”得以形成。除了新闻直播外,现在的网络直播更多的是网红或“草根”的直播。这些直播,大多是社交性的,也就是以社交互动为目的,即使有些直播是以某个事件为依托的。传统电视时代,只有某些重大活动或事件会进入直播。也就是说,被媒体直播的现场是具备一定条件的,并非随时可得。而网络直播盛行之时,处处都可以成为直播现场。04网络媒体与新闻传播1.阅读指南 网络时代新闻传播生态的变化,带来了新的传播格局与特点,也面临虚假新闻、把关人缺少等一系列新的问题与挑战。在这样的时代,新闻专业主义的坚持,重塑新闻传播秩序变得更为重要。第4章着眼于近年来的重要考点——互联网发展对新闻传播的影响,第1、4和5小节需要理解记忆,第2、3节国内外的媒体发展作为案例积累。2.重点梳理(1) 网络时代新闻生态的变化(P135)主体拓展、多元参与、分发平台拓展、相关管理政策以及未来的重构(2)网络新闻传播中的典型陷阱与困境(P152) 后真相“后真相”(Post-truth)一词,被《牛津词典》选为2016年度词语。Post表示的是“超越”,也就是“真相”不再那么重要。这个词反映的是当今的一种典型状态,那就是客观事实的陈述,往往不如诉诸情感和煽动信仰容易影响民意。或者说,今天的人们不再追求事实与真相,而是容易为各种情绪、情感所煽动。2004年,美国作家拉尔夫·凯伊斯出版了名为《后真相时代》的著作。他指出,在后真相时代,我们面对的不只是真相和谎言,我们还面临着第三种情形,那就是一种模糊的陈述, 它不是确切的真相,但也不构成谎言。它可以被称为放大的真相(Enhanced Truth)、新真相(Neo-truth)、软真相(Soft Truth)、人工真相(Faux Truth)、淡真相(Truth Lite)。 信息茧房与回声室效应美国学者桑斯坦提出的信息茧房并非新媒体时代独有的,在传统媒体时代类似现象就已经表现出来,并且可以用传播学中的“选择性接触”等理论来解释。但在一定程度上,社会化媒体以及今天流行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会增强这种现象。个性化服务看上去很美,但是当人们只选择自己关注或符合自己需要的信息时,结果可能是“作茧自缚”,或者成为井底之蛙,使自己失去对环境的完整判断。此外,如果所有人都被这样的茧房束缚,公共信息的传播、社会意见的整合、社会共识的达成,就会变得日益困难。“回声室效应”(Echo Chamber Effect)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人们的“作茧自缚”,意指信息或想法在一个封闭的小圈子里得到加强。同样,这一现象在传统媒体时代已经出现,但因网络而加剧。在社会化媒体中,人们以社交对象作为信息来源。他们在选择信息来源的同时,也就进行了信息的过滤。此外,社会化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人群的分化。人们因社交圈以及自身的立场态度的影响,常常会固守在符合自己偏好的信息与意见的圈子里,各种圈子之间相互隔绝甚至对立。因此,在社会化媒体中更容易形成“回声室效应”。 新闻专业主义新闻专业主义这一提法来自西方,核心概念是“客观性”,这是美国新闻界最初为了应对言论市场的众说纷纭而采取的一种可信化策略,后来发展为一整套制度和规范。虽然新媒体条件下社会公众都可以成为新闻信息的传播者,但这并没有改变社会对新闻的基本诉求。只要存在新闻生产,只要社会对新闻的基本需要没有根本性的变化,那么新闻专业主义就仍然是一个有效用的分析性概念。有学者提出了“新闻专业主义2.0”的想法,未来的新闻专业主义,将不再是一种行业性的专业精神,而是所有参与新闻传播活动的个体普遍需要遵守的交往信条和基本精神。每一个个体都是这一规则制定的参与者,同时也是阐释者和监督者。本篇文章给大家介绍了前四章的重点,下一篇文章将继续梳理其它章节的重点。对知识梳理系列感兴趣的考研党记得关注师姐哟。

审死官

武大学姐2019传播学学硕高分考研经验:所有努力都不会被辜负!

在2020级小朋友为梦想启航、奋力前行的途中,已经收到拟录取喜讯的学长学姐们的成果经验和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助力。因此,【木铎团队】也将邀请木铎家各位已录取的2019学长学姐,为2020考研的小师弟小师妹们,送上最新鲜最宝贵的高分复习经验。今天分享的是,2019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硕传播学已录取(初试372分)的樱花学姐的高分经验。她认为所有努力都不会被辜负,只要学会方法,就能更加高效的学习。所有她专门分享了自己对于武大学硕专业课的学习经验。作者 | 樱花学姐成绩 | 2019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硕传播学已录取(初试372分)所有努力都不会被辜负!加油吧少年!—2019武汉大学传播学硕考研经验看过很多经验贴,也听说过很多经验,其实真实的过程还是一个人的经历。最终被录取意味着这一年来的播种最终到了见证收成的季节。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学姐报考的是武汉大学新传学硕,传播学专业。初试分数372,各科目分别是70、64、126、112,本次主要是专业课的经验交流。Part 1 关于初试(一)前期准备学硕初试科目主要是617和809,参考书目不再详细介绍,相信大家都能搜到。还有其他资料的准备,学姐在前期准备了两套资料,其中一套是木铎的,617和新闻专题确实在后期会省不少时间和精力(但是仍然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二)时间规划这个因人而异,学姐就说说自己的情况吧:暑假前,把所有参考书看过一遍(看的时候不是只看,否则是进不了脑子的,手写简略笔记),大学语文的笔记整理好(后期直接可以背的那种)暑假时传播学教程已背过一遍,嗯,是背过,过(能复述出来)暑假之后,传播学教程没有松懈,大学语文提上日程,每天背诵一点。然后是对新闻学专题的整理,把相关参考书以及论文都补充到木铎的专题上。到考前,大语和传播学教程已背过2+遍……(+的意思是每次背下篇的时候都把之前的再来一遍),新闻学专题后期有时间的也可以多背几遍。(三)具体复习617《大学语文》占100分,法律和经济加起来是50分。由于法律和经济出题不固定,不好预测,所以以大语的全面准备为重点。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两个方面要全部背过,其次是作者、写作背景,文学知识等作为补充,学姐对大语是比较用心的,整理了目录、考过的题、未考的题,做了一份表格,还有考前背诵版本小册。法律和经济除了资料上整理好的知识,还有自己网上整理的经济学之类的重点,在后期突击背诵。809分为传播学和新闻学,其实知识是通用的~传播学以传播学教程和批判视野(石老师的这本书可以直接背笔记)为主,新闻学建议做一份专题,如果想省力可以买一份资料,自己再随时补充,老师的论文在后期因为背诵占用时间,所以暑假后可以开始有意识的看了。另外,考试是自己写题号,所以答题结构和字的大小尽量安排好看一点~Part 2 关于复试(一)复试流程今年学硕是在3月21和3月22两天复试,比去年提前了十天左右。第一天:上午报道、体检、政审,下午笔试。第二天:按照抽签顺序依次面试,下午4-6点英语口语。提示:在复试日期出来之后要赶快订房子,出行车票等,服装、简历、材料之类的需要的话也提前准备好。今年政审表是在复试名单出来后需要下载手写,复试时提交。复试费也是提前网上缴费,体检费需要现金。所以要多关注官网通知。(二)复试内容面试是重中之重,大家要足够重视。有五位面试老师,时间在15分钟左右。简历挖坑在之前的帖子中都已经强调过多次,今年老师确实会围绕简历问一些问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今年改变了形式,增加了抽题环节。抽题是在进去之后,自我介绍完毕后,由助理学姐念出来,之后作答。也就是事先是不知道题目的。所以,还是挺考验反应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平时的知识储备水平的。但是也不用太担心,题目的难度基本不大,如果实在遇到难题,可以询问老师是否能有一分钟思考的时间,老师一般也是允许的。总的下来,大概问了六个左右问题,其中涉及许多专业课知识。笔试试题分方向。学姐今年的笔试有三道题目,都是论述题。分数不是很高,大家也可以吸取我的教训,在之前好好准备,看书,看热点,看论文吧。英语口语基本上五个人一个小组,在前一组面试的时候下一组就在老师旁边准备,这时候是不能带手机的。题目是抽签决定,先每个人自我介绍,之后就围绕主题讨论。小组成员还是建议多多讨论,气氛热烈一些,千万不要冷场。之后老师会随机再问一两个问题。最后小组成员的分数是差不多的。另外,复试虽然只有两天,但是一边跑来跑去,一边还要进行紧张的工作,还是挺累的。所以,希望大家第一 注意健康,第二 保持自信,第三 祝愿大家来年三月都能如愿!樱花学姐说:学姐认为,所有努力都不会被辜负。付出辛勤的小伙伴们最终都会收获累累硕果,所以加油吧!更多木铎家学长学姐新鲜高分考研经验:【状元锦囊】最新!初试412分拿下华科,8000字血泪经验帖助你上岸!【状元锦囊】最新!一战三跨考上复旦,新晋学姐384分经验带你上岸!【状元锦囊】交大文管考研424分超神经验 |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负自己未来可期【状元锦囊】交大文管考研412分经验 | “四非”出身不是问题,实力才是王道!【状元锦囊】交大文管考研393分经验 | 努力才能让幸运更幸运!【状元锦囊】边工作边复习还跨考,2019上海交大MJC第一名经验贴在此【状元锦囊】二本考上武大MJC!既然选择了,就一定坚持到底!【状元锦囊】最新!初试388分,万字经验贴告诉你如何用4个月考上南大MJC!【状元锦囊】边实习边考研上岸武大学硕!但学姐说要“以我为戒”……【状元锦囊】交大文管考研421分超神经验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总会有一片星光璀璨【状元锦囊】为梦而战成功上岸武大传播学学硕!考研是一场效率战!【状元锦囊】二战边工作边考研圆梦武大MJC!学姐说千万别走她走过的弯路!【状元锦囊】二本双非圆梦华南师大,最强复习历程剖析 / 最全专业课经验分享在此!【状元锦囊】华中师范大学学长独家总结文史哲复习秘笈!编辑 | 樱花学姐策划 | ty学长主编 | 安安学姐把你交给木铎,让学霸带你飞!

红河劫

武汉大学传播学考研经验,传播学617真题分享

勤奋、效率和方法都非常重要,我刚刚开始考研的时候也很迷茫,不过还好鹿鸣文学考研论坛的伙伴们给了我很多帮助,这里先感谢一下他们,还有很多学习的资料也都是鹿鸣文学考研论坛的伙伴们给我的,我能顺利考上你们功不可没。我政治是9月底开始看的。一般政治大纲下来是9月中旬,那时候开始看完全来得及。很多人认为文科生复习政治是有优势的,其实我想说我们从小到大学的所谓政治也没什么技术含量,文科理科都一样。关于政治资料,《大纲解析》(坊间俗称红宝书)是一定要买的,也是最不可替代的一份资料,内容比较权威,考研的知识点都涵盖了。《大纲解析》每年和政治大纲一起在9月十几号出,是高教社教育部考试中心出的,市面上很多仿版,注意不要买错了。这本书我比较细致的看了一遍。我速度比较慢,大概每天一章,马原部分的难度稍微高点儿就两天一章。考研的童鞋们一般都把这本书配合着肖秀荣的《1000题》看,方法是看一章做一章的题巩固。肖的《1000题》简直就是标配,图书馆里人手一本,题目多,解析比较详细,只用做选择题就好。 这一初步任务完成大概就到11月份了。关于报不报班的问题,我的态度是看个人复习情况可报可不报。报班的好处就是能提纲挈领的把内容梳理一遍,重点拎出来,不好的地方就是或许会打乱你的复习计划。要是报班也只要报个强化班冲刺班就可以了,猜的题大多不靠谱。没报班的话可以看看大名鼎鼎的风中劲草核心考点,这本书就是缩略版的《大纲解析》,只是标注了重点。 除了肖四,我认为启航的《20天20题》质量也还可以,结合当年的重要时事从各学科的角度猜题,内容也比较简洁。 我还想强调的是,得选择题得政治,尤其是分值两分的多选题。《1000题》的选择题一定要精细的做,尤其是马原的部分,可能一开始做会错很多,但是还是要对照后面的解析弄懂。后期最好把错题再回顾下巩固。至于那5道大题,其实各人答的差距不会太大,考前突击背背也是可以的。 个人认为,政治是最拉不开分的一门课,你人品大爆发也就80多一点,考的再低也有60多,所以我在政治上真的没有花多少时间,也就过了一遍大纲解析、风中劲草核心考点以及形策小册子,最后背的只有《20天20题》和肖四。 武大的学硕英语线几乎年年是60,这个要求应该是很高的了。根据我的经验,每年总分不错但是被英语的58、59绊住的人不计其数,想想真的非常痛心。所以,英语真的需要大家的重视。 我的英语基础不错,四级610+,六级580+,虽然没有办法跟很多大牛相比,但是这成绩也算还可以了,考研英语得了74分。我想说今年的英语一真的感觉蛮难,考试时候的感觉就是这辈子没做过这么不确定的英语卷子,尤其是阅读,各种模棱两可啊,需要很重视。 我的英语复习心得很简单,就是单词+真题。单词是基础,我用的是新东方的绿皮书,乱序版,一共50个list,每天看一个新的list,外加复习一下昨天看过的加以巩固。 把基础夯实了之后,就可以做真题了。张剑的黄皮书和丁晓钟的超精解我都做过,个人感觉是各有千秋。黄皮书看起来更正规,丁的阅读讲的较为精细,并且你可以从中收集到一些词组和好句子,在作文中可以用的到。我觉得,真题是最最重要的,我真题大概搞了两遍。其他的很多人买的黄皮书阅读150篇之类最多是作为真题之余的辅助,权当练练语感,也可以不做,千万不能本末倒置,切记,切记。 具体到英语的各种题型,当然是阅读占大头,另外翻译的长难句也有难度,可以平时有意识的做做句子结构的分解练习。作文方面,尤其是小作文,我还是看了些模板的,因为邀请信申请信道歉信这类应用文要有基本的格式。但是要记住不能局限于此,一定要跳脱出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作文平时需要加以练习,大作文的看图写作更是这样。否则到考场上短暂的时间内脑子还像短路了一样的挤牙膏,就等着心焦火燎吧......总的来说呢,政治和英语能拉开的分差并不大,重点是在专业课。但是这两门公共课还是需要重视的,特别是英语。 武汉大学传播学专业课参考书及真题关于武汉大学传播学专业课参考书目,如下:传播理论广告传播理论与实务广播电视理论与实务网络传播理论与技术图像动画设计理论与技术媒介经营管理理论与实务广播电视概论、新闻学概论广告学概论、广告策划广播电视概论、电视摄影与编辑制作网络传播概论、计算机基础装饰设计、色彩学大众传播学、市场营销学以上所列的参考书目就是备考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传播学专业各研究方向分别用到的参考书,当然如果你觉得自己时间很充裕,还可以看看其他的相关参考书,如果没有时间看上面我所列的书籍就够用了。2017武汉大学传播学真题617真题一、简答题1.孟子《好乐何如》的说理特点2.前人说王维《汉江临泛》“气格雄浑,盛唐本色”,谈谈你的体会3.请简述舒婷《双桅船》的象征意义二、论述题1.袁宏道《徐文长传》的艺术特色2.戴望舒《雨巷》的主题意蕴三、作文以“论创新”写一篇作文 800~1000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一、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二、我国公民有哪些民事责任,承担民事责任有哪些方式。三、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谈谈你的认识。809真题传播学部分一、给出一段关于新闻框架的材料,请阐释你的理解。(材料内容是新闻框架的内涵,表现形式以及影响方式)二、结合一段关于新闻生产的材料,请阐释你的理解。(材料内容大体是简单,直白,容易理解和接受的事件更容易被新闻选择。但是情况也并不是这样的,英国一个调查发现,一个复杂的模棱两可的事件也能写的容易理解。于是就有人提出一个观点,新闻生产者往往消减,缩小复杂的社会关系,目的是使新闻变得更易理解,更直白,更容易被消费。)三、结合一段材料,阐释把关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变化,并给出你的理解。(材料大体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介越来越成为一个渠道而不是把关人。以往的原则,记者能够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已经变得不再重要,虚假信息也越来越泛滥。但是这个原则却是社会关系的基础,也是在新媒体环境下重建媒介正当性的基础。)四、结合一小段新媒体的材料,运用理论分析。(材料大体是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形态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意见新闻,也称观点新闻越来越多。)武汉大学传播学初试专业课复习经验其实我知道大家关心的主要是专业课啦啦啦~~~武大的专业课包括现在要说的专业一,就是大学语文,法律,经济等综合知识,专业二是真正和新闻传播有关的理论知识。我忍不住吐槽一下,武大的大学语文考了这么多年,翻来覆去的考艺术特色和语言风格,套路估计早就被一代代的摸清了,也并不能考察出多少文学水平,法律经济神马的更是这样,法律很死记硬背,经济很飘忽,能考出水平个魂,也不清楚会不会改变~今年的试卷前面的语文部分还算正常,但是做到法经简直怀疑是不是穿越到了政治考场。比如那道十八届三种全会关于民生的改革要点,和最后一道上海自贸区,让我万万分后悔木有好好看时事政治啊啊啊啊! 废话说了这么多,既然现在还是这样考的,那就得乖乖按要求来。我的《大学语文》是买的第三版,还听人推荐买了《中国古代文学史简编》、《大学语文导读。(后来实践证明可以不看),笔记是买的师兄的打印版,包括详细的专题复习笔记,核心考点,很清晰,也结合了前面说的这两本书,方便背诵;另外还有另一位师兄的手抄版笔记,另外自己在复习的时候为了方便背诵整理了一本关键词和要点。 大语一共80多篇文章,除了外国文学不用看以外,每篇都不能掉以轻心,不能觉得去年考过今年就不会考,比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就连续考了两年哟。至于要背哪些内容,不外乎艺术特色、风格特征、主要内容,需要注意的是要从作者的某篇文章中总结出他的整体风格,以及两篇文章或诗歌的比较考察。我的大语大概总共背了三四遍,要记的内容真的蛮多,有一个记忆方法就是在纸上列出核心的几个小点,用关键词记忆法,不能毫无条理的一股劲儿全塞进脑子里,那样复习效率会很低下。另外大语的题目有时候会跳出个第一第二版的文章,求稳和求面面俱到的孩纸们可以找出来看看。 法律是时考时不考,今年就没有。考的东西很简单,就是基本的概念记忆,比如知识产权法的基本特征、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等等。所以周叶中的那本《法律基础》小册子只用看小标题就行了,我速度慢,再加上比较懒,就只看了前辈总结的大约20面的笔记,在考前临时抱佛脚的背呀背呀背呀......尤其是考专业课前一晚,背昏了头结果第二天根本没考。怒摔!!! 至于经济部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本书和考研基本就没关系,我反正是没看。有的人推荐看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对此我想说,如果你准备的早或者以前接触过,那么的确可以看看增加些经济学知识,但是就考研卷子本身来说,花太多精力去研究这个对考试并没有什么好处,反而会耽误看其他书的时间。经济部分的题目现在出的越来越飘忽,近些年爱结合时事出题,比如今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告和上海自贸区,至于那道信息不对称的题,猜也猜不到,只能靠平时积累。 专业一的作文题每年出的其实范围挺大的,比如去年的“青春的记忆”和今年的“生命”,看似不难,可写的很多,但实际上落笔时想要写出深度写出水平而不至于沦落到吃高考作文老本,还是需要肚子里积累一些东西。我只能说作文不太好专门准备,能力是靠平常多看书多思考培养起来的。好啦,武大新传学硕专业一其实并不是很难,因为考的还是蛮死的,要以大语的复习为重中之重。专业一最好考高点儿,因为考上的人几乎都是115+,120以上的也不在少数。 3专业课二复习 这门新闻传播专业基础是武大学硕考研初试中唯一一门针对新传专业设置的科目,也是我想要重点说的一项。专业二的难度最高,想要考到高分并不容易。 专二从11年开始新闻与传播合卷,大家看的都是前几年的指定书目。新闻学的有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看最新版),李卓均《新闻理论纲要》;传播学的有李彬《传播学引论》,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和石义彬《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我想不怕死的逐个评一下: 童兵的这本书是上个世纪出版的,里面新闻学和传播学是融合在一起的,但是内容比较老,看完了有种深深的又hong又zhuan的感脚,看一遍即可; 李良荣的《新闻学概论》内容很详细,基本上是把新闻学的主要理论面面俱到的讲了一遍,对于理清新闻学框架比较有用,也可以以这个作为主干整理一份新闻笔记; 李卓均的那本书很薄,也比较老了,速度快的同学几天就可以看完,也是过一遍即可; 传播学方面,《引论》这本书我在逛论坛时见前辈们都说不用看,就直接跳过没看。听说很简单,适合跨考的娃儿们看来入门; 最最重要的当然是郭大神的《传播学教程》啦,这本书简直是新传考研必备啊,本专业的孩纸们本科都学过,一定要再三强调之。书的内容就是传播学的基础理论,框架很明晰。有大神右边留空费了好大大大大的气力手抄了一份笔记,真是佩服......我觉得,由于这本书要记的内容比较多,所以可以不做笔记直接抱着书背,但是做的话肯定会加深记忆加深理解,所以大家掂量下时间自己决定。武大的传播学理论一直考的比较死,但是今年发生了变化,也就是不再直接考传播学教程这本书上的重点,而是更强调理论的延伸扩展了,但是这本书仍然是基础。 再说说被无数人吐槽过的《单向度》。《传播学教程》着重于经验学派,《单向度》着重于批判学派。这本书翻译很糟糕,人名都有前后不同的,也并不是那种一眼就能看懂的书,所以要耐着性子看完之后,再咀嚼咀嚼前辈的笔记,重在理解,其实也蛮有意思的。合卷以后武大并不直接考察《单向度》书的内容,但是看了之后对于拓展答题时的广度深度还是很有好处的,比如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其实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用的到。 除了这几本传统上指定的书,我还补充了陈力丹的《新闻理论十讲》、《解析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学长学姐的热点解析以及《新闻传播学考研重点热点难点50题最新修订版》。陈力丹是国内比较接地气的一位老师,《新闻理论十讲》这本书语言比较浅显易懂,也很好看,但是整理的时候最好要用学术语言提炼一下。《解析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大概每年4月出,会就当年的重要事件进行新闻理论分析,也有每年的新理论新发展趋势等等,可以作为补充使用。学长学姐的热点解析大概十一二月出,比较侧重答题技巧,内容比较碎片,今年第一次付出版社出版,可以买来在考前着重梳理下热点。《50题》是按专题分的,书虽然比较老,但是里面有一些很好的角度,对于做题挺有帮助的。 看完了这些书,我就开始做新闻专题笔记。传播学可以不做专题,但是新闻部分必须得做,我是全部手打,和同学分工,大概整理了二三十个专题,比较重要的有舆论监督、新闻调控和法规、双重属性、新闻客观性、新闻真实性、新闻道德、新闻自由、新闻专业主义、新闻价值、传媒业经营、运行体制和管理模式等等。做专题的方法是,每个专题的内容都分别从以上说的几本书中提炼相应的说法并加以汇总;至于做哪些专题,则需要分析武大这些年专二的真题,反复出现的考点就是你专题的重点。虽然做专题很费劲,但是一个清晰有条理的专题对于后期的背诵非常必要。下面就轮到我非常非常想强调的论文啦!除了那几本书以外,论文才是想要拿高分的王道,因为那些书很多都比较老,而且偏重于最基本的知识,东西也就那些,看来看去都差不多,要是你只把书背熟了就能考到高分那才是怪事。再说,武大这些年的出题趋势是越来越强调能力,今年我在考场上拿到试卷的当儿就明显觉得风格出现了变化,连字儿都是有史以来最多的,哭哭......武大今年不仅看家题目辨析题得到了巨大的发扬,而且考察传统的理论如客观性等都使用了材料背景,同时传播学的考题也几乎没有像以前那样有在《传播学教程》和《单向度》里直接找到的,这说明对知识背景的考察加深了。所以专二要想不吃亏必须要下工夫积累学科知识,让自己变得或者至少看样子高大上起来,要是能旁征博引就更好啦。 所以说,死读书这法子已经不灵了,我们需要看论文看论文看论文,这或许也算是条了解老师思想的捷径吧,囧。我之前在网上下载过唐朝才子师兄的论文摘要,然后自己在CNKI上把武大主要老师和其他学校的几位名师的论文基本全部下载了,看了绝大多数,大概180篇这样。这些老师包括单波、秦志希、罗以澄、强月新、夏倩芳,还有陈力丹、李良荣、黄旦等。我又想忍不住评一下,老师们不要打我。 单波老师的论文写的很牛,但是也比较高深,毕竟是学哲学出身,看起来好有文化个人风格好突出,要想大致理解的话得多看几遍。他的论文有几篇经常在考题中出现,比如《重建新闻客观性原理》、《隐私权与知晓权:冲突和平衡》、《关于新闻的商品性问题的思考》(最后这个考点比较老了),建议要加以重视。今年传播学有道全球化的题单波的论文里貌似也有,可惜我当时没看呜呜呜呜。 秦志希老师的论文是最接地气的一个,很好懂,也比较实用,关于消费主义的那三篇、《全球化新闻的新闻价值判断》、群体事件的那几篇比较重要。 罗以澄老师的论文中,我印象深刻的有几篇关于和谐社会的、《论新闻传播的公共利益原则》以及两篇关于新闻道德的,分别是《新闻记者的角色冲突与道德失范》、《转型期新闻道德问题的制度环境分析》。 强月新老师和罗以澄老师都是业务方向的,他的论文中一篇关于新闻来源失实的和一篇公共新闻的我认为对研究生考试可能更有用。 夏倩芳女神的论文一看就觉得在新闻方面学术素养很高,有一篇关于社会冲突性议题的媒介建构我的印象非常深刻,还有党管媒体的一篇和社会转型中工人群体的表达那一篇也可以看看。总体的感觉是夏老师很爱研究新闻框架啊话语表达啊等等(当然我看的非常有限)。 关于外校老师,其实我们都被陈力丹老师年产论文的数量惊呆了......大概每年好几十吧,很多包括在那本《解析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里,内容非常接地气和浅显易懂,没有距离感,也很能结合时事跟进最新科技趋势,我想这也是很多孩纸们喜欢他的原因吧。话说回来,他的论文每篇都很短,所以有时需要自己提炼一下。一般来说,只要看当年的和之前较为重要的几篇就够了。李良荣老师的论文我也看了很多,比较爱研究媒经管,2012年左右发表的关于新传播革命的几篇挺好的,虽然去年以来整体环境不大好(大家都懂哒),但是这几篇还是推荐看的,对于大众政治、意见领袖和民粹主义之类的研究很值得童鞋们看看。 至于其他老师的论文,我也看了不少,都给了自己很多帮助。所有的这些看过的论文,我都在重点句子段落下面划了线,然后辛辛苦苦全部手打总结,最后做成了将近200面的论文摘要,打印粗来之后我好激动,瞬间成就感爆棚有木有啊......后期我又把这本厚厚的笔记看了一两遍,结合真题想了想,到考专业二前的那天中午还在给自己灌那些自认为比较重要的点和名言什么的......其实这也是受到了前辈的启发,真的非常感谢。 对了,我想说,相对于专一来说,专二是更需要演练真题的一门。无论你的时间有多么紧张,在考前还是要做几道真题,想想从哪些角度答,看看自己能答成什么样。演练的时候一定要限定时间,比如一道辨析题控制在15分钟。要是你的第一道题是在考场上做的,那么真的非常不利。最后再感谢一下在我的考研路上帮助我的师长、不辞辛苦的学长学姐们以及鹿鸣文学考研论坛和我同行的研友。经过了漫长的大半年,我迎来了自己想要的结果,也祝愿各位能够在将来圆梦武大。

其生可乐

新传考研必读:中国人民大学状元小姐姐在线教你做笔记,太给力了

胡师姐:北大新传院研究生/专业从事新传考研辅导7年/带出百余名学员成功考上北大等名校/沪江CCtalk年度TOP10名师我的笔记是根据《范式与流派》《传播学教程》《新闻理论纲要》《新闻理论教程》《网络传播概论》等教材和个人备考,包括基础知识、热门考点专题的内容整合。涵盖专题包括“传播学理论”“新闻理论”“新闻业务及报道策划案例”“广告”“公关”“前沿热点”“中外新闻史”等版块内容。新闻学笔记参考教材:《新闻理论教程》《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老师《新闻理论教程》——杨保军老师以陈力丹老师的书为主要框架,补充杨保军老师书中部分章节,结合网络传播概论一同食用风味更佳。《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2018》陈力丹老师和刘海龙老师合著的一本书,打开书感觉全是考点……这本书我没有系统的形成笔记,但是会安排进每日的阅读列表中。传播学笔记参考教材:《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刘海龙老师——这一本是主要参考框架。按照书里的大章节小章节和各级标题梳理下来就能得到一个很清楚的思路了!建议多啃几遍。《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老师 这一本书建议入门首读,也建议复习中后期多读几遍,我是在9月份的时候自己又梳理了一边里面常见的知识点和思路,形成了一版电子版的书本的梳理笔记,包括其中一些零碎知识点的积累和重点理论的补充内容。我觉得这本书的精妙之处在于语言简单,但是多读几遍每次都有新收获。《网络传播概论》 彭兰老师 这本书我也要爆灯。内容适合入门读,而且内容的逻辑安排非常适合答题学习,我是整理了其中几个重点章节形成了电子版的思维导图的笔记。类似这样的:传播学的部分比较硬核,因为我发现新闻学的部分是比较容易理解和记忆的,但是传播学涉及一些固定的理论名称和内容,包括理论的缘起和理论内容、意义等距离日常生活更远,所以需要更多的时间理解。在背诵传播理论的时候,更简单的办法是注意和日常生活相联系。比如在区别镜中我、自我互动、“主客我”理论的时候,我就会联想:我想申请出国读书,这里(申请出国是主我,是我自己的想法),但我这个想法和别人交流后,我妈认为我性格太浮躁不应该离她太远不适合出国,我听完觉得很沮丧(这里他人对你的评价,以及你对这种评价所产生的情绪,是一个“镜中我”的体现。)最后,如果你受到这些评价的左右,你会得出关于自己的一系列认识:“我是一个很浮躁的人,我不适合单独去一个陌生的环境。(这种评价是”客我“的体现。)但你在思考过后,仍然非常想要出国读书,甚至觉得我妈的评价本意是想要自己克服这种问题。(这种自我斗争,以及对外界评价的理解,是一个“自我互动”理论的过程。) 举例有点啰嗦啦,但这种联想的办法也会让背书背理论更加有趣一点~新闻史参考教材:《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 第三版《外国新闻传播史》 陈力丹 第二版中新史按照时间顺序、重点报人、重点报刊、共产党相关报刊、重要活动及事件等几个大专题分别进行梳理,按照点诵法进行背诵和每日默写。外新史就是按照国别顺序进行梳理,重点关注的是欧洲大国和美国、日本的背诵。笔记形成不同的专题,按照序号顺序进行学习和复习,背诵的时候按照关键词默写,每日大概半小时至1小时左右,轻松不费力,有一些人认为新闻史是很多人头疼的一门,我倒觉得新闻史是最不需要费力气的一门,能做到每日坚持,记忆就会很顺滑~敲黑板:笔记的几个重点:不要抄书!用关键词!框架最重要!(一)我认为笔记最重要的是框架思路。这本笔记是按照框架的方法完成的。在使用笔记的时候要学会背诵并默写框架,其中关于理论定义或者细节内容的部分可以通过关键词进行串联背诵和默背,不需要认真的默写出来,用笔在白纸上写出一句话的几个关键词的同时嘴里可以叨叨叨说完整句话的意思就好了!节省时间而且效率奇佳,能提高复习的效率。另外,做笔记推荐大家懂得留白。更凸显了不要抄书的重要性!因为笔记不是一次成稿的,你可以根据日后看到的内容或者能够串联的知识点随时进行补充,这样在反复看笔记记忆的同时也能反复将已有的知识进行串联和扩充,渐渐的思路越来越开阔了。这里再给大家安利我被安利的康奈尔笔记纸,方便留白方便补充方便画图方便标注重点方便总结,完美!最后提醒一下:笔记不是工艺品,不需要太过精美。做到干净、简洁、最重要是方便使用!做好笔记之后一定要使用,使用的最直接办法就是背下来!背框架和关键词就好了,千万不要一字一句的背书,老师也不讲究这个,但是重点的概念还是建议能够顺下来,毕竟老师专业的表述总比你的大白话精炼多了,而且这样也方便以后模拟真题练习的的时候能够使用规范性的话语进行表述。我建议大家即使买了参考笔记也要动手自己做笔记,自己的东西才看得懂方便用记得牢。(二)实务的笔记就是一些雷区和方法论知识点和之后每周一练的集合,重点突出标注了一下我存在的问题,在每周一练的时候多记录一些其他同学好的思路。每天用零碎时间翻看一下就好了,实务不需要投入太多的精力,保持联系保持手感熟悉套路就可以了。实务笔记包括采写编评的具体格式、常见错误和几篇案例分析,公关、广告类题目的策划样式和思路的延伸方法。新闻评论包括10种不同体裁评论的思考角度和小白模板,提醒各位,千万不要以为新闻评论和高中应试作文是一个套路,如果你高中作文(和我一样)都算写的不错,更要坚强心智,忘掉以前的三段式,重新接受和不断练习新的写作思路。(三)热点专题的笔记分为10个专题,根据的就是老师们最新的论文关注的热点分为不同的主题进行归类,在11月练习和阅读真题的时候也对照着将优秀的答题思路和规范性的、出彩的表述添加到对应专题的笔记中去了。专题分类标准可以参考小小班推荐的分类,也可以根据一些分类的专题进行归纳。具体方法就是大量阅读名师论文,将论文框架拎出来,统合整理为自己的框架。在整理论文的时候(以及整理书本框架)或答题思路、或零散知识点(如“元传播”“”网络民族志)的时候推荐大家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工具,网上有很多版本大家可以去根据自己喜欢的下载使用,在纸上也同样可以根据类似的方式进行思路的整合和记忆,更有利于形成连贯的、有逻辑的思维方式。我的专题笔记目录一览:打印出来厚厚的一大本148页,拿在手里非常有成就感了!有需要的朋友欢迎留言~

而况我乎

考研人,雨女有瓜!这篇高分超详细经验帖简直就是考研人的福音!

胡师姐:北大新传院研究生/专业从事新传考研辅导7年/带出百余名学员成功考上北大等名校/沪江CCtalk年度TOP10名师Volcano:胡师姐新传考研班优秀毕业生,本科为某双非院校,19考研北师大新传,390分高分一战上岸!写在前面:面对人生中那些难以置信、恍若梦境的片刻瞬间,我总是极力地想留住当时我的心境、身处的位置以及抬头就能望见的天空。你说,我心心念念了那么多日子的北师大,当我真正站在那里,我所看到的我的未来和我的天空会不会变得不一样?差不多来北京也有一个月了,北京不同于杭州的阴雨淅沥,它总是晴朗的,有时候是灰蒙蒙的和煦,有时候是天朗气清的照耀。我喜欢这里,有我喜欢的人,也有我喜欢的学校,所以我来到了这里。人如果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又有什么意思呢?开始没扩招之前,以为自己前途渺茫,失败来临之时我才明白自己有多么脆弱,排第七,就差一名。再也无法佯装镇定,看着收到拟录取的小伙伴收到了短信,还是忍不住大哭一场。哭完之后呢,不能再坐以待毙,于是就开始找调剂的学校。2019年3月27日,也许我会遗忘这个日子的具体时间,但那一整天所发生的事情时至今日仍然让我记忆犹新。像电影般一幕一幕地总是在我的脑海中浮现,无比真实,万分庆幸。那一天的上午,我身在参加调剂的复试的学校,因为学校考试要求,老师们收走了我们的手机。我惴惴不安地回想着自己糟糕的英语口语复试以及刚一坐下就被那边老师们问“北师不要你吗?”的扎心,我觉得自己好无助好失败,但是又能怎么样呢?生活不允许我自暴自弃,得知自己不在北师大招生计划之中,我无比难过,像是天塌下来一样的那种昏暗。终于结束一整个上午的考试,头脑发胀,四肢疲惫,拿到手机,满目的消息提醒和未接来电,以及最早映入我眼帘的是北师大扩招拟录取的短信。怎么形容这种感觉呢?这种考上的喜悦,程度更深,也更刻骨。就像是当你坠入黑暗谷底,拼命想抓住一根救命稻草的时候,却发现无处可去,没有时间给你后悔。但那一刻,就好像谷底也有了光亮,荒野也有了满天星星,一定会带领你走出昏暗。回打给北师老师的电话,我难掩言语中的喜极而泣。一遍遍反复询问对面的老师,“您确定吗?真的是我吗?“老师在那头很笃定很温柔说,”就是你,Y同学噢,记得给我回复短信。“得到确认之后,教室里刚认识的调剂小伙伴大大地拥抱了我,大家一涌上来恭喜纷纷围在我身边,”好可惜啊,不能做同学啦“,我呆滞地问了一句,“那明天我还要来这边参加笔试吗?”小伙伴眉眼弯弯,跳起来敲了我头,“还来啥呀,北师都要你啦,赶快走人给我们留点名额。”大家抱着我,都为我感到高兴。我跑出教室想跟在外等候的男朋友汇报这件事情,看他坐在椅子上认真地看论文,我把短信放到他眼前,想哭而又哭不出的感觉伴随着考研一整年的心酸苦楚一股脑涌上来,让我感到很苦涩,言语苍白,感慨万千。你看吧,我没有错过北师,北师最后也没有错过可爱的我。回想考研的这一年,直觉感慨“考研真的太折磨人、太煎熬了”,学专业课的每一天都煎熬,学公共课煎熬,初试煎熬,等分数线煎熬,复试煎熬,等结果煎熬,不知道会不会扩招煎熬,最后收到短信但是没有出共识煎熬,等到最终看到自己的名字真的出现在了榜上,内心的石头才稍稍落地。考研这一路,给我万念俱灰,也给我大起大落,给我信心重拾,也给我虚惊一场。总之,感谢,感谢所有,感谢所有带给我的经历。这一篇能给到大家的经验微乎其微,我也不是擅长挥毫的人,充其量只能算是近一万字对经历的回溯。写下这篇文字,是关于我漫长人生中颇有戏剧性色彩、也颇有闪光点的考研岁月,若它能为你带来些许的指南、成为你片刻的灯塔,我感觉,荣幸万分。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的标语是“传薪播火,光明在望”,整整激励了我一年。一 个简单的小目录:我将要说些什么?一、关于我:偷懒的非典型新传考研er(一)为什么要考研(二)为什么选择北师大(三)本科期间的经历二、考研准备:不必慌张,也无需怯懦三、考研资料及时间安排(一)考研全程我都用了哪些资料?(二)考研全程我是怎么分配时间的?四、考研夯实基础关键期(一)专业课基础知识怎么背?(二)老师的论文怎么看?(三)忌自我怀疑,宜宽待自己五、电子复习资料怎么复习?六、写在最后一、关于我:偷懒的非典型新传考研er本科某江南双非传媒类院校,考研北京师范大学传播学学硕,一战拟录取。初试成绩390(政治:68 英语:61 专业课一(新闻与传播业务) 135 专业课二(新闻与传播理论)126),排名第六,专业课分数261排名第二。加上复试,最终排名并列第七。虽然学习了三年的传播学,但由于本科期间课程较为轻松,几乎没有怎么好好准备过专业知识的考试,因此传播学笔试知识基础几乎为0,这一点跨考的小朋友绝对不用担心,传播学专业知识不晦涩,与生活结合紧密。关于新闻与传播的实践内容本科期间有所锻炼,但还是要靠备考期间来集中加强。我自诩本人是“时而迷之自信,时而怨天尤人“型考试选手,这样的情绪持续到至今的学习生涯。本科期间在大一大二考过班级倒数,也在大三大四考过全班第一。不稳定的学习状态时常困扰着我,(一)为什么要考研关于这个问题我也经常询问自己,是为了可以逃避工作在学校再待三年?还是为了那么些许一丢丢的学术理想?或许是对于本科学习的悔恨想要换个环境再考验一把?我想我本人是后两者皆有,大一大二仿佛是昏了头,整天浑浑噩噩地过生活。到了大三逐渐醒悟之后,猛地一惊已经要到了思考未来如何问题的时候了。于是义无反顾地决定考研,并且仍然对传播学充满那么一丢丢的热情吧。(二)为什么选择北师大确定想留在北京之时,我将北京的新闻传播考研院校做了一个excel的表格,将能找到的报录比、真题、参考书目、分数线等等内容都做了一个分析,因为自己不喜欢新闻史这一块的内容,于是剔除了考新闻史的院校。后来由于有间接认识的学姐在北师大传播学,于是咬咬牙硬着头皮就选了它。选了北师之后,其实有千万次的惶恐。内心的焦虑如影随形,本科双非能考得上吗?没有给出官方的参考书我复习得会不会不全面?老师们的论文看起来好晦涩我该怎么办?后期的答题更是到了每日一崩的感觉,中间也有想过要不要换学校,但是思考了许久还是决定考北师。这是我喜欢的学校,如果放弃,我怕自己就此失掉了勇气,而只是一味想要逃避。在每天按部就班的学习里,坐在考研教室的每个人都是很焦虑的。只有当自己真正有东西学进去,看到密密麻麻写满的答题纸,才觉得那些日日夜夜并不都是白费了的,都是有所收获的。(三)本科期间的经历本科期间有参与老师新传方面的教育部和浙江省课题,并且合作撰写过论文,对这一方面有一丢丢的经历。不过这些也是用到了复试面试的的时候。(再次感谢老师)!绩点排名班级中上,拿过一等奖学金,由于本科是双非院校,当时报考北师还是有点小担心(关于本科歧视之类),过程体验下来,北师大的老师们都很公平,完全看个人能力。(虽然中间面试的时候由于我校奖状标点符号的问题被北师大老师评价说不严谨,但对我个人还是持有肯定的态度哒),所以不用太担心这个问题~二、考研准备:不必慌张,也无需怯懦资料建议直接在师姐店购买。因为网上搜寻骗子很多,还是谨慎为上。既然准备考研,就应该专注自身的复习进度。不必因为他人的考研进程而影响自己。尤其是到了九月份,就会有人出来嚷嚷说自己专业课背到了第几遍之类的,或者到了12月会有人说自己模拟考进行了几次之类的,这时候完全不用慌张。慌张也没用哈哈哈。关键还是要看自己对知识是否真正地明白,踏实走好每一步才是最关键的。当然面对巨多的资料和书籍,难免会感觉压力大,觉得自己考不上了,觉得自己脑子不行了。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关键时候要相信自己,没到最后一刻,你们都是黑马。三、考研资料及时间安排:有条不紊,专注自己,不紧不慢(一)考研全程我都用了哪些资料?考研开始的时间大约是在2018年的2、3月份,那时候还没有确定想要报考的学校,但是确定了自己还是想留在新闻传播这一领域,于是先看了大二大三时候的一些专业书(新闻学、传播学这一块的),只是阅读,没做笔记。实话说在6月份之前自己本来想报考的学校是苏州大学的mjc,后来6月份男朋友确定了保研的学校在北京之后,义无反顾地放弃苏大,改成了北京的学校,锁定了北京师范大学。所以可以说真正地为北师开始奋斗也就是从6月份开始,不过这之前学校课程较多,也花了很多时间在上课上,只能算是一个基础的入门阶段。北师没有给出官方的参考书,因此只能根据经验帖里的提到的书目自己进行取舍,分析真题之后,总结北师的出题特点(当然北师出题很野,每年都在更换题型)。大致总结为:“新闻学和中外新闻史这几块涉及较少,重点在传播学内容和传播学热点前沿的考察”。总的来说,以上是买来的资料,整个考研过程是由它们和我自己做的论文专题笔记组成的。(下面再说关于背书、做笔记、做框架专题、整理论文的方法)图片为11月份在自修教室复习(二)考研全程我是怎么分配时间的?政治(68)是从7月份开始的,时间差不多吧。(作为一个高中学理科的人,对政治真是一窍不通),全程也没有报班,就是看徐涛老师和腿姐的视频(我有罪),后期就是做肖秀荣大大的一千题做了三遍,各类模拟卷刷刷刷,肖大大的答案背背背。英语一(61)还妄想着自己能考75来着,结果新题型好像全错,翻车了。差一分就过不了线了。千万不能忽视英语啊,英语这么烂就不跟大家分享失败的经历了,网络上有很多高手的经验可以多关注一下~四、考研夯实基础关键期:时而感到漫长,时而愧对时间(一)专业课基础知识怎么背?背什么?专业课复习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从初期的看教材书,再到整理笔记背笔记,看论文,整理论文专题。它横亘了整个考研过程,占据300分的分值来看它是我们复习中的重中之重。此外,在对知识的复习中我们也会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自己是否真正地热爱这门学科。简单来说,复习专业课的过程就是看书——在笔记基础上做笔记——背笔记不停背笔记——看论文——做论文专题——总结考试专题——练习答题传播学作为一门文科类专业,自然也需要大量的背诵。由于自己高中是理科生,因此对于背诵能力就很差,但还是硬着头皮背了。但是在背诵的过程中也要掌握方法,比如挑着重点背,基本不考的直接放弃,背书从暑假就开始(一天抽出一小时就很棒了),与他人聊天时候可以进行互相测试,或者强迫自己回想知识点会记得特别牢。原先在背书的时候也有采取艾宾浩斯记忆曲线,但后来发现自己真的不能适应这种任务一天天增加的方式,到了后面压力也巨大。所以索性就划分了专题,开始背诵。一开始边背边忘是非常非常正常的,人脑子都这样。一定要不断不断地重复重复,即使脑子没有背下来,自己看着也跟这个知识脸熟了吧。实话说,考北师大传播学所要背诵的东西真的不多,整个过程我就背诵了自己做的《传播学教程》框架版笔记、《网络传播学概论》笔记、《传播学史》笔记以及反复反复精读的《大众传播学:范式与流派》这几本,到了后期,可以根据传播学史开始做知识的框架,内心就会很有底气(准备的都会考,没准备的都不会考)(二)老师的论文怎么看?差不多到了十月份,陆陆续续开始看论文。这部分是最最最重要的,涵盖了考试的百分之八十左右的题型。论文内容主要集中在喻国明老师、彭兰老师、张洪忠等老师的论文,以及其他根据专题整理的论文中间抽取了一些重要的进行分析。这里推荐胡师姐所发的专业知识内容和热点前沿,可以直接保存到有道云笔记,然后进行分类,空闲的时候刷着看。手动排版了一些比较热门的论文专题,制作成了一本论文集(主要是喻国明老师的论文),进行了打印。同时将论文的各类小标题在目录处显示,这样也方便自测,可以看小标题回想论文的内容。对于后期的写小标题答题也可以有所帮助。其他的都是在ipad上看的,用了liquidtext这个软件(可以提取出论文的重点和小标题放在旁边,一目了然,超级超级超级好用!谁用谁知道),在11月份用A4白纸写下自己总结的答题框架和小标题,并且每天进行答题的练习。比如当答题问到媒介融合这一块的内容,我就大致总结为:· 思维诉求创新· 融合手段革新· 智媒技术加持· 组织人才重组· 产业效益跨界关于互联网下半场的内容,我发现喻国明老师很喜欢用一套逻辑写论文,后来我根据喻国明老师的论文总结出了一套答题的模板,非常适合关于热点前沿的问题,可以将所有的技术类、发展类都涵盖进去,后来复试中也用到了这个逻辑。(个人秘诀)互联网下半场的变革可分为:醒目的索引卡贴起来自己做的短视频专题大致总结为这几个方面,再根据题目要求进行修改。当你心里有了基本的框架就不会慌张,根据框架一步一步把答案填充进去就ok(PS.这只是适合应试的方法,对于真正的论文写作不建议噢)11和12月份时候,时间除了背书大致上就是根据论文的考试专题写题目自测,大约每天模拟写两三道题目,有些因为自己偷懒可能就写了小标题和一些答题的案例,但是反复练习之后心里就会比较有底气。看论文的时候顺带收集答题案例和名人名言,记录在onenote上也进行分类记忆,这对于后期自己框架内部答题的填充非常好,也会显得比较专业些。(三)忌自我怀疑,宜宽待自己考研的整个过程,非常非常曲折。从18年上半年的择校不确定,到暑假的不能留在原校区要跑去另外校区学习,九月开学后图书馆装修自习室不能够学习,之后又不能占座,学校安排考研自习教室而我在的那个教室冬天空调还不能开,披着围巾留着鼻涕也还是坚持下来了答题、背书。考研结束之后,面临着找工作、写论文等等的压力,复试考砸了以为自己没学上了万念俱灰,被无数次的打击之下,一步一步地重建我内心的废墟。最后北师扩招,没有错过。所有的麻烦和无奈都可以通过人为找到办法解决,事在人为。暑假留校的苦闷可以通过与小伙伴聊天打闹找到欢乐,开学之后没有学习的环境就找到了在隔壁大学的高中同学,借用了他的卡在他们学校图书馆学习背书了一个多月。考研教室没有空调,到后期经过同学的帮忙,成功到了有空调的教室。包括复试时候在男朋友学校的教室复习,等等等等。在面对生活的不确定之时,我们有过抱怨、有过迷茫,自然更多的是对考研复习的惶惑,在偷懒玩手机中的自我怪罪,也在背不出东西的自我怀疑,但我们还是一步一步地走完了全程。关于考研,我从来不是个刻苦的人。每天坐在自习室也常常悔恨“为什么又忍不住玩手机、看娱乐视频、追剧”,自我批评之下换来的是对自我的没信心。有时候情绪崩溃到一个字都看不进去,只想跑到外面发呆顺带怀疑人生。反问自己:为什么自己明明这么努力却还没有收获?为什么自己脑子这么愚笨却还没有坚毅的斗志?甚至每一天夜晚仍然觉得浪费了一整个白天,面对他人的复习进度无从下手,只想痛骂自己。凡此种种,都是我每一步的心路历程。我们都是最平凡不过的人,做不到那么极致的优秀是非常非常正常的。我们常常过于责怪自己,以为这样就能缓解偷懒带来的愧意。但事实是,它于事无补,可能还会增加我们心情的苦闷,导致自暴自弃。考研不需要你悬梁刺股,摸黑看书,即使身体再不舒服也要硬抗。我更喜欢把考研当作一件有意思的事去做,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轻松一点晒晒太阳、看看视频,每天扎实地保证好8个小时的规定时间学习就好了,我没有错过微博热搜榜的大大小小事情,甚至还学着用传播学理论来分析,也时常沉迷在1818黄金眼里在自习室里笑出声来。阳光强烈,水波温柔。我们认真地学习,也在认真地生活。五、电子资料怎么复习?除了专业书和其他购买的纸质资料,其他用的都是电子资料进行淘宝打印。答题的名词解释和名言案例是用来每天安排背诵自测,并且在后期的模拟考中也可以给自己出卷子。(但是不用特别担心名词解释背不完,背不完是正常的啊,重点名词是那些传播学教程中也涉及的知识),传播学真题和热点前沿主要是北师大传播学的考研真题以及近年来比较重要的热点前沿,各类教材和经典书目就是一些专业书的电子版了,在无聊时候也可以进行观看,拓展视野。总之就是这一整年的资料啦。六、写在最后写这篇东西迟迟不敢下笔,一是认为自己考研成绩一般写经验贴好像没有其他400分大神写的有说服力,二是因为自己全程的野蛮复习法会惹得他人讥笑,三是唯恐自己写得不好会将学弟学妹引错方向,但后来还是决定写下来这段经历。没有多么大风大浪,也没有取得多么辉煌的成果。呈现在你面前的,是一个爱偷懒、不自信的平凡女大学生做了一件平凡的事,运气加成取得了一个喜极而泣的结果。写完之后我在北京遥望北师,拥抱爱人,想念朋友,期待未来。想起18年教师节的时候给喻国明老师发的节日祝福,还得到了他的回复,居然就能成真的。想想也是很奇妙。考研之后,这不是结束,是一个新的开始。未来也许会更加艰辛,会有更多自我怀疑的时刻。留在北京开始实习的这段日子,让我再次感觉生活的不容易,但是生活也有它的迷人之处。就像北京一样,红专又艺术,压抑而自由。但我仍然愿意坚定地向未来走去。考研之后前辈们都说:“人生不是轨道,是一片原野。”这不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也无需把它描绘得多么伟大。它是我们平凡人的一种选择,我更喜欢把考研当作一种机遇,一件公平的事情,可以争取可以向它努力。但它也是一种选择,作为成年人所做的一次成熟的决定,选择了它就注定在大学毕业前会有一段刻骨铭心的历程。很喜欢听《请回答1988》里的ost“你不要担心”。是啊,你不要担心。我一直很喜欢很喜欢八月长安《你好旧时光》这本小说,格外喜欢陈桉。每当我对生活感到绝望之时,就会想起陈桉对余周周说的话“周周,我也曾经为了某些外在的原因而活着。但是你看,海的另一边没有尽头,这边的太阳落下去,某个地方却正在经历喷薄的日出。你的妈妈永远不会知道你来了普吉岛,也不知道热带鱼从你身边游过,可是那些快乐是你自己的,不需要用来向任何人证明。日子一天天地过,你总是选择可以走得更远,过得更快乐更精彩,不为任何人。”我们总是可以选择走得更远,过得更快乐更精彩,不为任何人。我希望你是认真地做了决定,也希望你愿意坚持完全程。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会从中有所收获。人生很长很长,也许在未来回忆起这段日子,会有遗憾有知足有悔恨,但我们就只是去经历,去体验,去感受,尽吾志而不能至者,谁能讥乎?真的,走完全程你就是最棒最棒的小可爱~如果这篇东西能给你带来些许的收获,甚至成为生活吉光片羽里的灯塔,那就是我最开心的事情啦。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感谢北师,感谢伙伴,最重要的是感谢那个努力的自己。大家有任何问题,请在文后留言区留言,胡师姐为你解答。

仲雍

华中科技大学传播学考研参考书经验,866真题及答案分享

考研应该如何做计划从决定考研再到复习然后到最后考完,这一路真的是非常枯燥和艰辛,我平时复习的累了经常会上鹿鸣文学考研论坛和大家交流,论坛的师兄师姐也给了我很多鼓励和帮助,在这里先感谢一下他们。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考研计划,我的考研计划在后面会详细给出,这里我主要想强调考研计划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不断地调整。我是从暑假,即7月中旬开始的考研复习,记得当时首先就制定了一份详细的计划和作息时间表,但是在复习开始没多久,我的计划就被打乱了。在9月份中旬返校后,我不得不重新制定计划,而不幸的是,我中间有出了一些状况,以致于11月份我再次做了第三份计划,于是在考前我总算基本完成了最初的任务。有一句话我们都很清楚,计划永远不如变化快,如果你不是很确定自己能不受任何影响地坚定实施自己的计划,那么,请记住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复习进度和剩余时间调整自己的计划,以确保在考前完成既定任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信心十足的踏进考场,精神百倍的为未来而战斗!效率考研复习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有效率的学习!硕考网上很多考生认为,只要在图书馆每天泡上十个小时,就是充分的学习了,但是,这样做只不过是一场艰辛的疲劳战,往往是事倍功半。真正有效率的学习必须劳逸结合!有了充足的睡眠和放松,我们才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想睡就睡饱,想玩就玩好,只要在睡足、玩痛快之后你能继续回到你的战场上奋斗,那么,你会发现你获得的不会比那些一直抱着书的人少,甚至是更多。另外,有效率的学习还必须制定一个好的、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以确保自己不会遗漏重要的考试信息。我的计划在开始考研复习之前,我仔细看了好几位前辈分享的复习计划,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了一份计划,其实也就是针对每一个科目做一份阶段性的复习任务,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最好还是重新为自己量身定做一份。我的复习计划总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7-8月综合知识、传播理论:通读每本参考书英语:每天一套阅读单词,能看多少是多少(其实单词并不是很重要,做好阅读是考研英语的关键,而且可以在做阅读时适当记一些单词,更有效率哦~)政治:细读任汝芬的序列一,每看完一章,一定要仔细做后面的真题(遮住答案),做完后把错了的题的答案在书上找出来并弄懂第二阶段:9-10月综合知识、传播理论:根据参考书、真题以及前人的笔记,以提问回答的形式整理一份详细的笔记(传播学教程的笔记尤为重要,而综合知识以《大学语文》为主,推荐《华中科技大学866新闻传播实务考研复习精编》和《华中科技大学620新闻传播史论考研复习精编》这两本。英语:继续每天一套阅读(新旧题型同步),另加每天两篇翻译政治:做题,大量地做选择题,推荐2000题(我们是这样叫的,去问书店里的都知道是哪本)第三阶段:11-12月综合知识、传播理论:背自己整理的笔记,在遇到问题时可返回书本寻找答案英语:做真题,可以一个星期做两套,时间限制可以视个人实际情况而定,关键是要把每个题型都做到位,作文可以不写,但一定要看一下,在脑子里想一下自己要怎么写,然后看一下答案给出的例文政治:继续做选择题,可以成套的做,真题、预测题皆可,并且要开始看主观题,同样可以不作答,但是也要想一想,并大声背诵主观题的答案,在脑中形成主观题作答的步骤和语句表达的形式第四阶段:考前10天综合知识、传播理论:巩固背诵,查漏补缺,解答真题英语:看真题,练习写几篇作文政治:背诵一些时事要点事实上,由于本人比较懒惰,这个计划完成的很勉强,就像前面说的,我对这个计划完成时间段做了几次调整,总算没有遗漏太多东西,希望大家不要像我一样,呵呵~~尽管我考上华科算是比较好运,但总体而言,我还是坚持“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始终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只要有付出,多少都会有回报的,华科是一所值得我们为之奋斗的名校,希望每一位莘莘学子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华中科技大学传播学专业课参考书及真题关于华中科技大学传播学专业课参考书目,如下:《广告策划创意学》 余明阳、陈先红 复旦大学出版社《电视专题与专栏——当代电视实务教程》(修订版) 石长顺 复旦大学出版社《现代新闻评论》 赵振宇 武汉大学出版社《新闻采访》 何志武 武汉大学出版社《新闻报道写作通论》 孙发友 人民出版社《当代传播学》 申凡、戚海龙主编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现代新闻传播学》 程世寿、刘洁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中外新闻传播史》 张昆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新闻史新修》 吴廷俊 复旦大学出版社以上所列的参考书目就是备考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传播学专业各研究方向分别用到的参考书,当然如果你觉得自己时间很充裕,还可以看看其他的相关参考书,如果没有时间看上面我所列的书籍就够用了。2017华中科技大学传播学866真题及答案一、简答题1. 简述我国广播电视管理体制及其特点。【答案】广播电视的经营管理,是广播电视学与管理科学的结合,即运用广播电视组织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通过适当的计划、组织、人员分配、指导、控制及内部协调,使广播电视组织的资源系统发挥最高效能,以达成大众传播的组织日标。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管理体制是新闻事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势必有不同的广播电视事业的管理体制,这是由广播电视事业的上层建筑的本质所决定的。(1)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管理体制①党委政治领导主要是党委宣传部门对广播电视事业政治思想方面的领导,通过党的政策文件领导广播电视媒介实现思想宣传及舆论导向的作用。②政府依法管理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管理的最高行政部门是国务院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负责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活动的领导与管理; 地方各级政府的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广播电视媒体的管理工作。③行业规范协调通过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等相关行业组织对广播电视行业进行软性管理。④单位自我约束广播电台、电视台通过制定内部道德自律的规范来加强广播电视从业人员(主要是其中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水平。(2>广播电视事业宏观管理体制的特点广播电视事业宏观管理体制,是以法律、规章、行政命令、政策指导等方式对广播电视事业进行宏观调控、管理的制度总和。①宏观性和权威性管理体制主要进行行业宏观规划和调控,制定管理原则,主导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力一向,在整个广播电视事业的管理体系中起主导作用。②规范性和强制性法律规章、行政命令,以及广播电视行业的职业道德自律规范,都具有一定程度的规范性和强制性,依靠国家统治机器等发挥效力,对广播电视媒体具有普遍约束作用。③时代性与稳定性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环境,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管理体制; 以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管理形式,要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不能政出多门、朝令夕改。④原则性与灵活性管理体制为适应全国各地一段时间内的各种情况,在维持体制的原则要求和精神实质的前提下,可较为灵活地采用不同的调控手法。不同的调控方式对原则性与灵活性的要求不尽相同。2. 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化进行简要介绍。【答案】(1)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化发展历程中国广播新闻电视新闻的栏目化发展历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①1958-1978年:从“电视新闻”到“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②1978-1987年:从《新闻联播》的创办到中央电视台的《观察与思考》栏目的开办。这一阶段是我国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兴盛与发展的时期。③1987-1992年:上海电视台《新闻透视》和福建电视台《新闻半小时》栏目的创办。这一时期我国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化逐渐走向成熟,开始进入广播电视新闻杂志型的发展兴盛期。④1993年至今:大型新闻杂志型栏目《东方时空》与新闻评论栏目《焦点访谈》创办。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向高层次、高品位、全方位、大型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2)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栏目的特点①社会化趋势。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出发,反映社会各个层面的生活与困难、现实探究与理想追求,覆盖面广而内涵深、真实感强,对受众有较强的针对性、启发性。②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地位专门化确立。③由记者直接主持栏日代替了播音员客串主持的传统模式。记者型主持人的出现是符合现代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发展方向。④一改过去单纯注重新闻报道内容而忽视栏日自身视觉、听觉形象设计的局面。充分利用现代化电子特技手段来实现栏目编导的设计意图,以强化栏目对受众的吸引力。(3)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化的原因①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化是受众对广播电视新闻信息需求不断增加的体现。社会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促使广播电视新闻从内容到形式、结构发生变化,以适应受众多层次、全方位的需要。广播电视新闻要根据不同的目标受众、层次、节目内容、性质和功能等因素来划分若干的固定栏目,形成广播电视新闻栏目群体。②广播电视新闻制作管理的专业化推动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规范化、栏「化。先进的广播电视传播技术手段,使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活动变得更加生动、简便、快捷,由此带来的广播电视新闻制作管理的标准化、专业化,推动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化的形成。C 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化的传播优势①从广播电视媒介的地位看,广播电视新闻的栏目化有利于广播电视在新闻传播上保持竞争优势和地位。②从广播电视功能上说,广播电视新闻的栏目化能有效地发挥广播电视新闻各种文化功能。 ③广播电视新闻的栏目化有利于适应不同层次和爱好的受众的需要。④广播电视新闻的栏目化有助于广播电视新闻整体水平的提高。3. 简述广播电视的类型化构成策略。【答案】对于商业广播电视来说,最基本的节目构成策略有以下这样几种:(1)连续、稳定的“受众流”①这种编排方法是指广播电视机构安排一系列的节目,并且使节目与节目之间形成有机的关联与过渡,以始终吸引受众,从而在一个频道(频率)内构成延绵不断的“受众流”。其主要目的是:不能让受众有机会转换频道或波段,防止受众“溢流”,从而达到封锁其他频道(频率)的目的。②节日编排要求:需要将同类型节目编排在一起,以吸引特定受众的持续收听收看; 但如果编排缺乏连贯性,就容易造成受众在上一节目结束之后,不再继续停留在本频率、本频道,而出现受众“溢流”。(2)板块式集中编排法①板块式策略,又称“捆绑策略”、“堆积策略”或“区段策略”,即将性质相近或诉求对象相同的节目集中编排在相邻的时段,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接口板块(blocking ),播出时间通常持续两小时以上。②依其编排标准的不同,板块式节目一般又可以分为一种不同的节目模式:内容集约模式、对象集约模式和混合模式。(3)“吊床式”编排法“吊床式”节目构成(hammocking ),顾名思义,就好像吊床的两端被系在离地面较高的地方那样,在节日编排时,会将一个相对收视(收听)率较低或视听率不易预测的节目,特意安排在两个较受欢迎的强势节目之间。(4)节目导入法①“节目导入法”,即强化一个时段的首、尾节目对中间节目的影响力(Lead-in 和Lead-out ); 其中在整个晚间黄金时间的第一个节目更被称为“开场节目”(Lead-off ),开场节目奠定了整个晚间节目的基调,广播电视节目编排人员甚至认为赢得了黄金时间的开场节目,也就赢得了整个晚间的视听率; 甚至认为可能进一步影响整个星期的视听率表现。②节目导入策略利用了受众收视(收听)行为特点中的“沿袭效应”,将需要引入或相对播出效果不甚理想的节目,安排在强势节目之前或之后,使之有机会送达这部分受众。(5)“帐篷式”节目策略“帐篷式”(七ent-poling )编排方法,也称“支撑策略”,是指用一个强档、热门节目来拉抬其前后节目的收视(收听)率,就像搭帐篷那样形成中间高、两端低的形态。“帐篷式”节目编排方式,也是广播电台、电视台常用的策略之一。(6)无缝过渡策略①无缝编排策略的目的就是在于防止两档节目之间留下明显“破口”,以便将前面节目的受众能顺利导入下一节目,实现节目与节目间的无缝过渡。华中科技大学传播学初试复习经验专业课非常的重要,得专业课者得天下嘛,华科的新闻史有点复杂,不好记背。所以一定要找对方法,中新史和外新史说到底还是历史嘛,知人论世,史论结合总是不会错的。新闻理论要特别注意条理,注意结构,每一个大的章节在整本书里是什么结构,大的章节又有哪些小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最后所要达到的状态是,关上书后能默写出书的大结构,然后把大结构分裂成一个个小知识点。另外,真题是必要的,在复习的时候就可以以真题为参照知晓整本书的重点难点在哪里,易考点在哪里,华科的题是不避重点的,今年考了明年还是有可能再考,就像梁启超的办报思想,连续考了两年,隔了一年后又继续考。最后,考试前一个月就可以以题型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复习了,归纳出自己的答题思路等。关于新闻业务,个人认为华科的新闻业务的题与现实结合得不是太紧密,所以还是得吃透书本,记牢知识点。新闻业务中有固定的一道写采访计划,10分,到考前一个月可以有针对性地练习了,但是在平时也应该注意多看新闻,保持新闻敏感,在繁忙的复习中也算是一点消遣吧,记得当时我订了新闻早晚报,每次晚饭回来的时候手机报基本上也到了,看看新闻,挺有感觉的。另外,华科的专业课,除了新闻采访和写作外,每个专业有自己单独的一道题。新闻、广电、传播、广告各不相同,这个就不细说了。只说说答题吧,一定要注意条理,华科是个工科学校,条理逻辑非常重要,重点突出,清晰完整是理想的状态。总的说说专业课,史论是重难点,一定要花大力气背,业务内容不多,背起来比较快,所以要在节约时间的基本上保证记准记牢,背诵复习的过程应该是由厚到薄再到厚的过程,专业课,最基本的情况下,背三遍吧,这是时间最紧凑的情况下也应该达到的状态,多复习几遍更好。新闻史一刚开始可能会觉得内容很多,但是它并不复杂,反复记是王道,到最后要保证让它成为你的强项,新闻理论一定要重视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本来但是对于华科,我一点信心也没有,我的本科很普通,普通的都没有新闻传播学的硕士,但是我想要么不考,要么就考个像样的学校,几经周折才决定了报考华科。5月底我买的专业书才到,有几本是在学校的图书馆借的。因此我基本是从6月才开始专业课的复习,先是把7本书都通读了2遍,了解每本书基本是在讲什么,第三遍阅读时我做了自己的大纲,比如中新史这本书,就列出了很详细的框架,每个时期发生了哪些史实都狠清楚,其他也是这样。到7月份,我买了一份笔记和真题,在阅读第四遍时,我把笔记都补充完整了,这个时间持续到9月中旬。到这时候学校的考试大纲基本也出来了,一般不会和去年的有所变化。所以从9月下旬,就要着手背诵了,背诵第一遍一定要面面俱到,不要遗漏任何知识点,有些虽然大纲没要求,但是考试题目并不一定都是按大纲来,今年有很多“超纲”的题目(事实并不超纲,书上都可以找到),这也是你脱颖而出的要求。第一遍我大约花了一个月零几天,第二遍大约一个月,第三遍只要 20天,后来时间花的越来越少,最后可以一天复习一门,基本上我的专业课大约背的不少于5遍吧,背到书上随便一个题目我都可以答出来。在这里要提醒大家几点:1.真题特别特别特别重要,一定要认真分析,哪些题目出的频率高,哪些题目出的可能性小,要做到心中有数;2.每年都会有重复的题目,自己找找规律,并且自己做个预测。我在考试前给每门课预测了十道题,最后很多都中了。3.我建议在考前自己出几套模拟卷,并且按照考试的时间和节奏来做下,我都后悔没有这么做,结果在考场上的时间分配极不合理,看着自己背过的题目没时间做了,那是多可惜的事啊!4.要学会学以致用。我原来觉得华科的题目理论性很强,并且中规中矩的,背会了分数就不会很低,今年有了很大的不同,并且我相信它会成为一个趋势,今年的题目非常灵活,有几个题我都不知道出题人是咋想的,比如新闻史最后的论述题貌似是纸媒的危机什么的,这种题型在以往没出现过,于是我就把在新闻学里面的东西答进去了,再谈了下自己的看法。本来以为我的史论只有100分左右,后来成绩是123,我觉得很惊讶,因为我知道我的传播学研究方法选错了,这个题10分估计只能得2分吧。5.实务部分记得多多练笔,每周写一则消息或者评论、采访计划等,和其他研友互相监督评比,这种方法很有效,尤其对跨考生来说!我的实务是126分,自己不是很满意,毕竟我本科也是学广电的,新闻也常写,原因可能是时间分配问题,后面的题目写的不是很完整!这一路走来虽然艰辛但是也有很多非常值得高兴的地方,在考研的这段时间我在鹿鸣文学考研论坛认识了很多好朋友,是你们给我了非常多的帮助和鼓励,真的很谢谢你们,我也会把这份善意传递出去,帮助更多的学弟学妹,在这里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资料,还有很多资料我发在了鹿鸣文学考研论坛了,大家可以去论坛找我。

八恶人

华中师范大学学长独家总结,新闻传播考研文史哲复习秘笈!

在2020级小朋友为梦想启航、奋力前行的途中,已经收到拟录取喜讯的学长学姐们的成果经验和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助力。因此,【木铎团队】也将邀请木铎家各位已录取的2019学长学姐,为2020考研的小师弟小师妹们,送上最新鲜最宝贵的高分复习经验。今天分享的是,2019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MJC已录取(初试382分)的阳阳学长的高分经验。他总结了自己一战的学习经验,为大家讲解了华师出题的风格、初试的重点以及最重要的文史哲该如何复习。希望看过这篇经验贴的小伙伴们都能一战成硕。作者 | 阳阳学长成绩 | 2019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MJC已录取(初试382分)版权 | 木铎考研(ID:muoe)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其它一切机构转发,需要转载请先联系授权希望2020考研人都能一战成硕!——2019华中师范MJC考研经验感谢木铎的邀请,让我有机会能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初试复习心得。帖子的重点会主要放在华师出题的风格、初试的重点以及最重要的文史哲该如何复习,想必这是所有考华师的小伙伴的痛点。话不多说,我们直接来看。Part 1 择校选择我考研准备的时间大概也是18年的3月份,虽然本科是新闻学专业的,但是对考研还是没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对专业与英语的复习也是一头雾水。经过自己的考研准备,可以告诉大家:华师的专硕和学硕的区别不是很大,如果不想看新闻史的同学可以试试考专硕,如果想考学硕的同学,那么华师应该是所有学校里面学硕性价比最高的,学硕招生24个(听说还有3个保研名额共27个),而且题目也是中规中矩,现在还有招那么多学硕的学校已经很良心了。而且武汉作为国家的中心城市,未来的发展潜力也是不容小觑的,华师作为仅次于武大和华科的学校,同时新闻学专业也是省重点,虽然官方排名是C类,但是绝对是性价比不错的学校,想去武汉的完全可以试一试。华师专硕主要是6本书,但是彭兰老师的《网络传播学概论》也是必看的,其实官方已经不提供参考书了,所有网传是必看的也是对初试的论述和简答题提分的重要宝典。其他四本实务分别是采写编评四本书。其实采写编评现在业没有指定的参考书,主要考的除了热点名词解释,就是一些新老知识的结合,比如新闻可视化对新闻报道的影响等!所以实务方面大家要多整理资料笔记和热点,平时多联系评论和消息改写。接下来我将主要从三个方面给大家提供建议。Part 2 英语科目这里我首先要谈一下,大家考研最重要的一步是要锻炼自己能够在图书馆坐得住的能力。我们都知道经过3年没有系统的并且零散的学习习惯,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可能没有定力能够在图书馆从早坐到晚,所以这个时候你需要做的就是锻炼自己的定力,刚开始的你肯定很不习惯,时不时的看一下书就会玩手机,所以这是每个准备考研的学子都必须拥有的能力,否则你的学习效率会非常差。学长自己的英语复习的一大疏忽,可能觉得自己英语不错,四六级都是大一一次性过的,还考过了高中英语教师资格证。所以把大部分时间放在了阅读和词汇上,作文没背几篇,结果英语才80分。所以大家快到100天的时候要养成每周写一到两篇作文的习惯。同时要记得买字帖,因为字写得好看对翻译作文很有帮助,二者两项基本占了百分之50的分数。英语我从词汇、完形填空、阅读理解、长难句翻译和作文几个方面来谈谈!(一)词汇单词是考研英语的基础这个毋庸置疑的,所以单词的背诵要持续到考研的前一天。我单词书主要用了朱伟的《练练有词》,这本书要配套视频一起看,如果准备早的同学看个2到3遍,但是如果不是说暑假以后在准备的,至少也要看两边,倍速看这个我就不用说了,如果不放倍速那很费时间的。看视频以后,背诵单词我建议最好看书不要看手机记,因为书籍的话不会分心。记单词也有诀窍,不要把单词书看个两小时,那是没有用的,要分时间段。比如,早读20分钟、中饭前后个20分钟、以此类推,这样记单词的话效率会更高。单词的记忆你会发现自己的能力会突飞猛进。都来暑假结束以后,大家可以尝试用《红宝书》,因为红宝书的词汇相对更加全面,可以弥补一些偏僻词汇。(二)完形填空有很多的学弟学妹可能觉得完型太难不当一回事,其实是有套路的,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刚开始做完型大概5分,听了新东方晟哥课,我大概保持在8分左右。所以完型一定要有自己的做题策略和方法,找到了方法那么就会给自己的复习和备考增添很大的信心。其次,如果一直找不到感觉或者基础很差的同学可以背朱伟的《词组背多分》,这个的话是建立在你的时间很充裕,准备的也很早的情况下,如果时间不够的话,学长建议你多做真题,把正题摸透,这样的效果也会很好。(三)阅读:得阅读者得英语的天下,这一点是没错的,阅读有40分,而且难度也是最大的。所以,阅读如果不能保证在30分以上的话,很难英语拿到70分。如今考研形式那么严峻,新传总分没有380以上,复试会很吃亏。阅读做的时间大概在暑假,也就是你的单词过来两遍以后。阅读一定只做真题,模拟题没有太多参考价值,所以真题阅读很宝贵,你要保证自己的词汇和长难句打好基础之后才开始做。真题阅读的学长建议是自己花一个下午做一遍,一定要掐准时间,一般阅读大概70分钟左右,做完之后不要急着对答案,自己再多花点时间按照阅读的策略检查一遍,看看自己再规定时间内和自己认真做一遍有多大差距。最后,两个步骤都做完以后就可以看唐迟的视频,看看唐叔是怎么分析的,学习他的思路和做题方法。插一句,唐迟的阅读真的是精品,这个大家一定要听,我英语的阅读就只错了一个。(四)长难句翻译长难句翻译大概是你准备考研后和单词一起复习的,因为如果你不看长难句翻译的话,对于不是外语系或者英语不是特别好的同学来说,你的考研句子会像看天书一样。长难句我建议大家在3.4月分准备考研的时候就要拿来看了,我看的是何凯文的长难句,这款是比较经典的,但是新东方唐静的也不错,有时间的可以两个都看一下。还有就是何凯文的长难句讲的比较细致,如果你基础不是很好或者想更加熟练,我建议你看两遍。其次长难句是伴随你整个考研英语的,在后期看完课,学长建议你去看何凯文的每日一句,这些既可以锻炼你看句子能力,也可以为你的写作积累素材。其次,翻译的话也是一样,自己看长难句的时候一定要动笔把自己的翻译写出了,你不写出来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写完以后可以对比看下自己翻译哪里还有问题。都后期做真题的翻译时,也可以看看唐静讲真题翻译的视频,对你踩点,整体逻辑是很有帮助的。(五)作文作文是我的痛,就是对自己作文太有自信,觉得就一两百字就没花太多时间写作文,同时自己帮了一些研友改作文,所以在作文方面学长有点漂,这点千万不要学我。总结了自己作文的失败,因为对完答案估计除了作文只扣了7分左右,结果估计作文写的不是很好,字迹也很潦草。作文一定准备考研的时候就要有积累素材的意识,看到一个不错的句子把它抄下来并且思考在写什么类型的文章的时候可以用上去。后期到100天的时候尝试每周写一到两篇作文并且给机构的老师或者英语语法好的朋友看(作文不要自己看,自己看自己的作文会觉得自己是最优秀的)。到最后两个月的时候可以背王江涛的作文必背十篇,我觉得把十篇背熟默熟就可以了,没必要看太多。同时也要主义书写,买英文字帖是很有必要的。英语的话主要就只这几部分,最后归纳一下:暑假之前,长难句和单词要过2遍暑假开始写真题,真题至少做两遍专硕的有必要做学硕的真题(大概从2002年改革那年开始),学硕的话,如果时间不够不需要做专硕的题目,因为出题风格上有点不一样。但是学硕的正题最好做3遍。100天开始写作文,保持一周2篇并且找人或者机构帮你改最后两个月开始背作文,回归正题看错题。Part 3 政治科目政治今年考的不是很好,与其他上线的小伙伴拉开了差距5到10分的差距,并且我政治复习的很早,所以我把我踩的坑告诉大家,具体方法我就不详细阐述,因为我相信有很多政治考的比我多的。(一)第一个坑:战略上要重视因为本身是文科,而且学的也是文科专业,导致我对政治没花很多的心思。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小看政治,无论你是不是学文科出身的,从今年考研的成绩可以看出来,有许多的同学政治直接和别人拉开了15分的差距,并且19年考研的政治和18年想必选择题难了很多。我100天的时候做18年的政治,选择题只错了9分,但是最终考试选择题只有30分(哭惹).所以大家千万不能轻视。(二)第二个坑:做框架很重要和我一起复习的小伙伴都说我的书都快翻烂了,不考80分都对不起我的书。结果!!!所以我总结了自己的疏忽主要体现在没有把知识归纳整合,只顾着看了几遍。这是个非常致命的教训,因为政治的知识点是非常散的,如果不用一个框架整合起来,当你做题的时候你的知识会很难调用起来。所以在听完徐涛的课一遍以后,自己就要开始准备把每个部分的框架做好,政治其实8月份准备也不晚。框架做好以后就可以通过做题查漏补缺。(三)第三个坑:得选择题得天下这也是我一个很大的缺点,我考试的那天晚上孩子做徐涛的8套卷,因为肖秀荣的8套卷和4套卷个人觉得一般,我每套都是40加,但最后考试由于题目难度稍微增加只得到了30分。政治的选择题难就难在有30多分多选题,单选题只占了10几分。简答题大家完全可以不用管,到最后拿着肖4肖8背就可以,但是选择题一定要多做,把不同的机构的选择题都可以拿来背,这个是非常有用的,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准确率。最后我想说的就是,政治的复习越到后面会感觉很枯燥,所以前期把知识点归纳好,把重点标记好,这样到后期不至于乱成一团。同时报考北上的同学更要把政治选择题搞好,因为北上的政治压分,大部分同学都是60分,这还是考上的。归纳起来就是:战略重视,提早准备,做好归纳,练好选择题。Part 4 关于专业课(一)专业一:实务华师的实务已经没有什么具体的参考书可言,但是大家还是要把以前的参考书买来,以防万一。参考这几年的实务大家可以看出,华师的实务主要是热点知识与传统知识相结合,比如新闻可视化对传统新闻编辑的影响、网络时代新闻语言的特点等。所以,考生在复习的时候主要以基础知识为主、以热点为辅。这样的话才可以更好的把考点吃透。我建议前期把4本参考书粗略的看一下,把里面的名词解释可以用笔记本记下来,后期可以以名词解释为主进行理论拓展,比如看到新闻线索、调查报道,我们不仅仅只想到他们简单的名词解释,更要注意到他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变化与发展。这是在因对简答题和论述题我们需要做的。其次就是华师的具体实务,这几年评论是每年都必不可少的,但是消息改写与新闻策划也要多练习,看了今年真题的伙伴可能会意识到华师的题量在增大,原来的消息改写由30分变成了15分,把多出来的15分又单独出了个题。所以总结起来就前期多背实务的名词解释(采访的种类、编者按、新闻发言人等)还有多练习实务,这个的话木铎的实务班其实是可以了解的,里面的学长学姐给我的消息改写与评论给予了很大的帮助,评论的话可以多关注新京报评论,央视评论还有红辣椒评论,到暑假的时候每周写一篇评论和写作,一直联系到考前那么肯定是问题不大的。(二)专业二:理论理论的话,华师以前给的书就是《新闻学概论》与《传播学教程》,这两本书是大部分考研学子都读过甚至本科开过课的书,虽然华师纯考书上的理论知识可能还不到百分之20,但是大家一定要把这两本书吃透,像这两本书我看了差不多8到10遍。但是关看书本是无法解决大部分知识的,毕竟如今考研竞争那么激烈,很多的高校在出题的时候已经完全脱离书本上的死知识了,所以复习的时候要懂得整理专题,专题的整理大家可以自己进行补充与整理,我暑假的时候在看完两本理论书3.4遍后,就是把每个专题进行自己拓展的,到了暑假结束,你们会明显看到自己在写论述与简答的时候有了很大的提升。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我九月份才意识到的,就是看彭兰老师《网络传播学概论》这本书一定要看,尤其是华师对新媒体方面的知识点是很看重的,19年数据新闻就出了两个大题,所以彭兰老师的这本宝典一定要在准备的时候和其他两本理论书一起看。华师有材料分析提,但是这个题大家不要太害怕,它其实就是把热点和知识点结合的题目,稍微注意一下大题的模式,其他的和论述题没有很大的区别。论述题的话也是有模板和套路的,这个木铎的答题班是很擅长的,我就不在这班门弄斧了哈!Part 5 文史哲复习最后也是大家都会关心的就是文史哲。我想说一下自己文史哲的情况,粗略对了答案,大概错了4到6分。本科我们上过当代文学作品选、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等文学方面的知识,虽然后面忘的差不多,但好歹回过去翻笔记发现很多的知识还是可以串联一起。先说说文史哲的出题风格吧!华师文史哲30分,15个单选和15个填空,内容主要体现在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文学与西方哲学,还有就是传播学的小知识点(符号学中的能指和所指)但是不排除20年可能会出现一些历史或者中国哲学方面的内容,所以复习的时候还是不可以掉以轻心。其次,就是如何复习以及什么时候复习的问题。我建议文史哲的复习不用那么早,因为像这种零散知识如果复习太早的话你到后期也会忘记的,所以我建议前期的时候每天记一条或者偶尔先下了没空的时候看一看,就当是对自己的一种精神升华,我文史哲就是在吃完午饭的时候看半个小时,俗称“饭后小甜点”。9月份或者10月份以后其实就可以把前期看过的归纳一下同时整理好自己的笔记。这里推挤山东大学的公号文史哲杂志,这个可以每天一看。然后就是看什么书,这里我推荐4本书《中国文学常识》、《西方哲学常识》、《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的《外国文学史》。这里我建议同学们不要去网上买,因为大部分图书馆都有这种书,即使没有完全一个版本的,但是内容都差不多。后期学长自己也在把自己本科的知识和自己复习的笔记整理起来编辑一本小册子给大家复习,减少大家的复习量,因为的确知识挺多的,复习起来还是比较费时间。还有就是大家如果看了真题应该也可以了解到,对新闻学的一些经典知识和专著也是要有所了解的,比如尼尔波兹曼的3部著作、四大通讯社等类似的知识!同时还有拥有好的心态。我见过很多很努力的同学最后没有一个很好的结果,有些人临近考试厌学了,这都是前期把自己逼得太紧而且没有目标的表现,所以大家一定要制定合理的目标也要懂得劳逸结合。希望大家2020都一战成硕!编辑 | 阳阳学长策划 | ty学长主编 | 安安学姐「木铎考研」新闻传播学考研大本营

飞刀华

新传考研福利来了:这位如假包换的美女学霸,手把手教你上北大!

胡师姐:北大新传院研究生/专业从事新传考研辅导7年/带出百余名学员成功考上北大等名校/沪江CCtalk年度TOP10名师关若飞:胡师姐新传考研班优秀毕业生,本科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社会学专业,成绩优越,2019考研成功上岸北大新闻学专业!若飞绝对是个妥妥的美女学霸!今天她带来了一份超详细经验帖,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写在前面亲爱的学弟学妹们,你们好!当你打开并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首先想表达四点:第一,你很有勇气,考研不是一条轻松的道路,甚至是一片汪洋大海,接下来的这一年你可能一直在这片海里游啊游,当然,最终能上岸是最好的结果,但大多数情况是上不了;其次,你也很优秀,毕业之际,你本有众多选择,但是你选择了考研全国TOP2,说明你有一颗肯努力进取、不愿服输的心,加油!再次,我希望你能坚持下去,倒不是说非要一条路走到终点,而是希望你能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不断地反思自己是不是在follow my heart,一定要遵循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希望你能带着批判的眼光去看待我的这篇经验帖,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但肯定也有一些地方你需要再结合自身情况,最终形成自己的一套学习方式。我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就一直在想等我考上了一定要写一篇超级无敌极其详细的经验帖以回馈后来的学弟学妹们!因为北大新闻学的经验帖真的太少了,主要是每年北大新闻学招的学生就非常少,网上能搜到的经验帖就只有那么三四篇,所以我一定要写一篇经验帖把我复习过程的备考经验以及产生的困惑都告诉大家!现在终于有机会了哈哈。话不多说,直接进入正题吧,这篇推送主要分为以下七个板块:个人情况初试成绩是政治72,英语77,新闻史论111,新闻实务113,总分373,排名第一,三人进复试,只录两人。我本科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2015级社会学专业,嗯,我是跨考新闻学,本科唯一修过跟新闻相关的就是,新闻摄影。(因为对摄影还比较感兴趣),其他就没怎么系统地接触过新闻学了。然后英语水平,四六级分别是524、513,高考英语133,英语基础知识还算可以,但是大学后英语水平就……嗯,大家都懂的…..然后科研经历,有一个北京市级的大创,负责人,也参加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的项目,其他的实践经历就算不上科研啦。政治复习政治我只考了72分,其中客观题得分42分,主观题30分,单选我没错,错了4道多选。我是从8月初开始复习政治的,从精讲精练开始看起,对了,政治我全程只跟了肖老师,买了他全套的资料,没有看网课,一点视频都没有看,因为我觉得看视频很浪费时间,而且我个人的习惯是,学习的时候不使用电子设备,所以学习政治我就全程看得纸质资料。8月初开始看精讲精练,当时看得非常慢,因为第一章是马原部分,第一章花了我一个月的时间,当然那个时候,我对政治的要求也没有太紧,就轻轻松松地看书,做题,看一节书,做一节题。但是我对做题的结果还是比较看重的,我很仔细地分析这道题我为什么错了,为什么要选那个选项,而且会跟我的好朋友讨论,为什么选那个选项之类的,所以我认为这个学习习惯对我政治选择题的学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后到9月份就加快进度了,我当时列了一个计划,10月中旬要把1000题过一遍,11月中旬过完第二遍。所以政治1000题我做了两遍,从头做到尾的那种,我当时是用了几张纸,记录下我的答案,没有直接在1000题上写答案。这是我做1000题时做的记录,其实现在看着有点可怕,密密麻麻的,但是等你到了9月份,每天完成一部分,就会发现其实做政治最简单了。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对政治答案,因为政治不需要太思考鸭,而且能给你及时的反馈,假如你全对,你就会很开心,做错了,也只能说明你及时找到了自己还不会的知识点。反正我记得当时,我只有在刚开始做马原部分比较头疼,后来做题就比较愉快了。还有真题,我觉得一定要做够5年真题,至少5年,因为啥呢,因为只有通过做真题,你才能深刻地感受到真题的风格,因为真题和肖老师的1000题、肖四肖八的风格是不一样的,真的有很大的差别,真题更灵活一些。而1000题是为了巩固你的政治基础的,所以假如你不做真题的话,很有可能到考场上,你就会“蒙”。今年的政治考试题,单选多选,有很多坑,但是我很多都蒙对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能蒙对,可能就是1000题做的比较扎实,然后真题也有做过吧。到12月份肖四出来后,就开始背肖四了,肖四我背得超级无敌熟,但是最后在考场上,好像只有两三道原题,但是不要怕,因为政治的得分从来都不是靠主观题的。主观题的分值,就北京地区而言,大部分人都是在25到30之间,大家主观题的得分相差不大,只要你字写得好看一些,有一些要点答出来了,就能得一个还不错的分数。想要在政治上拉开差距,就得多研究选择题,把选择题做好,一般选择题40分(选择题满分50)以上,总分才有可能上70。最后再强调一下,到后期一定要提前两周结束专业课的背诵,因为后两周的时间你要留给政治,政治的肖八我没有背,我自我感觉影响不大,后两周就一直背肖四就行了,背到滚瓜烂熟。因为及时在考场上没有出现太多原题,你至少可以有话说,不然政治的语言,你到考场上临时编,那个紧张的状态下你可能真的编不出来。我后两周每天早上9点到11点半以及晚上20点以后都是留给政治的,甚至最后一个月夜里从图书馆出来后,走到我们学校一个假山旁边,那边有路灯,在那边背半个小时再回宿舍。我突然想起来冬天的时候,有一次夜里特别冷,我从图书馆出来来假山这边背书,然后偶遇下面这个场景。我佛了,单身狗 当时内心一万点暴击啊,于是我识趣地迅速结束当天的背诵任务,溜回宿舍拥抱我的暖气。好像扯远了哈哈哈。然后现在这个阶段,大家完全不用担心政治哈,即使你高中是理科的,但是不影响,我室友高中就是理科的,但是他依然是8/9月份以后才看的政治。但是这个阶段可以把全套的钱先付了,我这真的不是打广告,尬,哈哈,是因为,我去年是预售的时候,就付钱了,然后有的朋友是最后书出了以后才买,但那个时候价钱好像就变贵了,早买是划算一点的。当然要拿这个钱做投资的大佬除外。英语部分英语一我考了77分,不是很高,但是也不至于拖后腿,我查了一下,我的小题分,客观题我得了51分,翻译7分,大小作文分别是13.5,5.5分。单词:我是从去年3月7号起,就一直在背了,中间回家两次,在家没有学习,但是在学校的时候基本上没有断过。我买的新东方的乱序版绿皮书,我上面也说了,我学习的时候一般不喜欢用手机电脑啊之类的,所以如果你跟我一样,我建议你还是买一本纸质版的单词书,新东方也好,恋练有词也OK,总之,踏踏实实地把单词过几遍,基本上考研英语的问题就不太大了。我从3月7号开始,全身心地投入考研,到暑假前,我英语单词应该已经背了两遍了,第一遍花了一个半月左右,然后暑假的时候,跟我的好朋友一起学习,又过了一遍单词,总之从3月份到12月份考研结束,我把那本厚厚的绿皮书一共过了7遍左右。单词怎么背呢?我是一天一个list,早、中、晚、睡前,一天大概背3到4遍。早上起来7点15左右到图书馆门口背,中间再去吃个早餐,然后等到8点图书馆开门,再用8点到9点这一小时,把昨天学过的单词以及今天需要新记忆的单词都过一遍,中午是12点吃完饭后到午休前,这段时间背,晚是17点半吃完晚饭到18点半这段时间,然后睡前那一遍,非常重要,我每次夜里回到宿舍简单洗漱一下后,就会拿起单词书在走廊里背背背,你也可以在宿舍背,我只是因为在宿舍静不下心,所以就出去背啦。到冬天的时候就早早上床,拉上床帘,举着小台灯在被窝里背,然后背着背着就有点困了,背完当天要求的任务后就睡觉。我感觉我睡前背的单词,第二天就会记得很牢,总之这样一天下来背四遍,你肯定能记得差不多了。检验的话,新东方绿皮书,每页的最下面有纯单词,就可以不看上面的意思,只看下面纯单词,然后回忆它有哪些意思,看自己都会不会。不必要每种意思都记,但是常见的,前几个意思肯定要记。阅读:我大三下课比较少,一周内七天有六天可以从早到晚全身心地准备考研,所以我就早早地开始练阅读啦,我当时看了很多经验贴都说,英语只需要多做真题就行了,不需要做模拟题,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虽然我不是这样干的。我自己是,3月份到暑假前一直在做张剑2017年9月份出的模拟题提高版,一天一篇,认认真真地做题。我3月份到6月底一直在做张剑的英语模拟题,大概做了80篇左右,每一篇做完我都会认真地拿起牛津词典(我可爱的室友的,现在已经被我翻坏了哈哈),把自己不认识的单词,全部都查出来,在模拟题上用红笔把意思写下来,然后再另用一个记单词的本子,把这个单词的常用意思抄下来,后期可以拿这个本子背,加上后来暑假做的真题里不认识的单词,我写满了两个单词本。3月到6月,这个时间段,英语的学习应该把重心放在记单词上,早中晚睡前,四个点,要养成习惯,到点了就会想起要背单词了。然后这个阶段阅读,刚开始的时候,你肯定错误率超高,一篇错3,4个,甚至全错,这些都是很正常的,真的,我大概做到了第23篇,才做到一篇全对的,(当然,据说,张剑的模拟题要比真题难,我自己也感觉到了。)阅读的每一个选项都要弄懂它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选这个而不选那个,即使你幸运地蒙对了,依然需要再仔细地看一下答案解析,因为你不可能次次都蒙对,而且做题的目的,不就是训练你答题的能力吗?所以,一定要把自己做过的每一道题弄懂,这是我个人的学习习惯,我不太喜欢刷题,英语我只做了张剑模拟题,97年到18年的真题,真题做了两遍,其他啥资料也没买。作文,我认为也挺重要的。我用的是一位师哥送我的18年考研王江涛作文。我是从10月中旬可以练作文的,每周背三篇,写两篇,我建议还是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吧,因为考试的时候大小作文的时间一般要控制在50分钟以内,所以练习的时候最好也控制时间。刚开始写,肯定是写不通畅的,而且可能写不完,但是一定要坚持下去,我没有背过模板,但是我背参考范文,第一天背,第二天默写,两天搞定一篇范文,然后每周写一篇作文,写得时候尽量用到背过的范文里的句型、单词,只有这样多背多练,在考场上才不会太匆忙。我在考场上,大小作文差不多刚好50分钟,不慌不忙,字写得还算工整,作文的得分也还OK。作文11月再看来得及,所以从7月份到10月份,建议还是把重心放在阅读上。对了,我当时练作文的时候,是麻烦了一位高中的英语老师,每次我写完作文都会拍给老师看看,让老师帮忙纠正你的语法错误,以及哪些表达可以运用地更地道。所以特别感谢我高中的英语老师,嘿嘿,感恩!专业课北大新闻学的专业课分为新闻史论和新闻实务,史论部分以中外新闻史为主,每年中外新闻史都要考察近一半的分值甚至以上,所以一定要把新闻史的内容学好学精。先列一下专业课需要看的核心教材吧。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这本教材是北大新闻学的必读书,里面记载的从古代到清末、民国、建国后等各个阶段的新闻史,记载翔实,因此字数也非常多,第一次看的话,大概需要看两周。但是第一遍看下来,你可能分不清那些报人、报纸,这很正常,我大概到7/8月份才渐渐能分得清,因为一本新闻史里出现的报人、报纸、事件等等都太多了,而且看似找不到重点,但是可以告诉大家一个小技巧,就是一般单独成段地介绍一个报人,就需要记一下了。方老师这本书我看了三遍,4月份看了一次,8月份看了一次,9月份又看了一次。陈昌凤《中国新闻传播史——以媒介社会学视角》,陈昌凤老师之前是北大新闻学院的老师,后来调到清华任老师了,但是这本书仍然是需要看的,我个人觉得它比方老师写的那本,优点是有侧重,脉络比较清晰,这两本书结合起来看,大致就能对中新史的框架和内容有一个了解了。这本书我大概看了两遍。前期看了一次,暑假又看了一次。我暑假整理的电子版笔记,中新史部分,主要就是结合这两本教材整理的,整理笔记的时候,我用了两种方法,一是按照16年考上的一位学姐的方法,分了六大类:报人、报纸、新闻事件、新闻思想、新闻立法、新闻改革,这样整理起来很适合后期拿来直接背。第二种方法是,按照17年考上的一位师哥的方法,按照教材的框架,自己再整理一个框架式的笔记,可以按照简答题的形式,下面分点写出来。这两类笔记整理好了之后,基本上对中新史的内容和框架有了比较清晰的掌握了。程曼丽《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程曼丽老师是北大新闻系的老师,写得外新史也非常好,字数不是很多,看完之后会对外新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但是这本书有一个侧重点,就是对苏联新闻史的介绍有点多,而西方一些重要国家的新闻史就相对少了一些,因为我个人觉得需要结合陈力丹老师的《世界新闻传播史》这本教材来看。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还说什么呢,这本书是必看的,尤其是对于跨考的同学来说,这本书是根据陈老师的课堂讲稿整理而成的,因此当你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就像是在坐在人大教室里听陈老师上课,陈老师的语言很幽默而且切中要害,看完后你会对新闻学有个基本的了解。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这本书主要还是将新闻理论,最好也看一下,但是这本书我好像只看了一遍。魏永征《新闻传播法教程》这本书是介绍新闻传播法的,看得时候不需要深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就行,比如要知道记者或者媒体机构不能侵犯受众什么权利等。这本教材我只看了一遍,第二遍是挑重点看的,也没有系统地做这本书的笔记。然后就是新闻实务方面的教材了,因为北大的新闻学不会考评论、写作、策划之类,但是会考一些学界、业界关注的新闻学前沿,因此我认为这一部分,需要多看论文,跨考的同学,如果想看教材的话,就采写编评各看一本教材吧,大致看看就行,不需要做笔记,看一遍就行了,重心应该放在看论文方面。以上是我认为需要看的教材,这些是必看的,当然我自己在备考的过程中,也看了一些其他的教材,比如新闻史我大概还看了两本,我记得有一个武大老师写的,还有一个李磊老师写的外国新闻传播史,我认为读起来特别有意思,新闻史的教材大同小异,最主要的还是看以上我介绍的那三本。我还看了李良荣老师的《新闻学概论》、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等,《传播学教程》我看了两遍,后期也背了一些传播学的知识,我觉得还是有用处的,至少你答题的时候,假如用了一些传播学的理论,会很有说服力。对了,提醒大家一个事情,就是北大新闻学和传播学是分得比较开的,考新闻学的话,基本上不用看传播学的书,考传播学也基本上不需要看新闻学的书,但是往年有考过一两道传播学的知识,所以我建议还是看一本传播学教程,有个大致的印象,虽然最近三年都没有考过传播学的内容了,但是最好还是看一下。全年以及全天的时间安排去年一年我的学习节奏大概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3月份到6月份,这个阶段主要是过基础教材,保持着一周一本的样子,刚开始看会比较慢,但是慢慢地你的储备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看书就自然快很多。这个时候,我在学校图书馆学习,最开始是在图书馆二楼,后来又去四楼五楼……因为我有一个特别烦躁的毛病就是,学习的时候不太喜欢旁边电脑鼠标声,我当时特别抑郁,其实鼠标声也不是很大,但是我每次听到就是静不下心来,老在想他怎么老在点,看书不好吗?戴耳塞吧,又不太习惯,所以就试图找那种附近没有插头的地方学习。如果学弟学妹们有和我的情况相似的,没有最好,但是如果有的话,我特别想告诉你,你不是唯一一个有那种感觉的,别怕,只要找一个附近没有插头的地方就好。(我当时真的特别自责,以前大一大二学习的时候,完全无视鼠标声,但是就是考研过程中,突然有一天就听到了,然后摆脱不了)这个阶段,我每周四休息,因为周四有课,所以就趁机安慰自己要利用这一天休息,可以躺在床上看电影,可以啥也不干就闭着眼睛,更可以出门大餐一顿。我考研后期,没半个月都要一个人出去吃一顿海底捞,哈哈哈,海底捞的服务特别好,然后吃了一顿后,心情就会变好很多哈哈哈。然后这个阶段,我的作息如下:第二阶段是7月到8月,这个阶段由于我们学校图书馆因装修闭馆了,我又不太想去自习室,就和一位苏大的高中同学相约在上财图书馆,也就是我另外一个高中同学那学习。我和苏大的高中同学考研,上财的那位不考,于是我俩就基本一起学习了。这个阶段,我主要是主攻英语真题的阅读部分加做专业课笔记,这个阶段我的作息时间是:这个阶段我过得应该算是比较充实的吧,每周学6天,每周六晚上上财的那个同学带我俩出去吃大餐,周日早上睡懒觉,下午再去图书馆学习。真的要非常感谢这两位朋友,陪伴我度过了一个不那么难熬甚至有点愉快的暑期。第三个阶段是,九月份开学以后,这个时候我重新回到我们学校图书馆,来到了7层,7层真心是一个考研专用的楼层,每天在7层学习的同学80%都是考研的,因而每天跟他们一起学习,虽然互不认识,但是至少从心里面会觉得有人在跟你一起战斗,没那么孤单了。我特别庆幸后期这段时间来到7层,因为认识了几位同为考研的好朋友,我们有时候水果买多了就会给对方送点,早上看到谁的位子在空着,也会疑惑咦今天这个同学咋还没来啊?总之,很多时候让我有一种高三自习课的感觉。然后还有一些看着眼熟,碰面会打招呼的同学。我其实特别想问问他们叫什么名字,考哪个学校,但是话到嘴边却始终开不了口。这段时间的作息时间是:9月份以后,我就搬到新宿舍了,新宿舍里的同学是我大二时体育课上认识的朋友,后来听说他们宿舍有空床位,而且比较安静,就搬过来了。嗯,新宿舍真的非常好,我有两个同要考研的室友,还有一位在实习,早出晚归,回来后也会安安静静地戴耳机看剧,我能考上北大,绝对也离不开这样一个有学习氛围的宿舍!每天早上我们三个轮流起床,根本不用担心会起不来,因为其他人都那么早早地就起了,你怎么好意思再赖床呢?然后晚上回到宿舍,我也很愿意跟他们交流,探讨学习问题之余也愿意跟他们互侃。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对了,这个阶段我学习的重点是专业课和政治,专业课9月份以后我基本上很少看教材了,因为前期你已经把基础知识打牢了,这个阶段你需要多补充一些新闻学前沿,学界、业界关注的内容。所以我选择了看学院老师论文和期刊。北大新传院新闻系的老师不多,老师们发表的论文也不是很多,在知网上应该都能搜到,主要关注程曼丽老师、王维佳老师、吕艺老师、陆绍阳老师等,以及像胡泳老师、谢新洲老师等虽然不是新闻系的,但是最好也关注一下。当然,还要关注其他高校的比较知名的一些老师,如陈力丹老师、彭兰老师、喻国明老师、张志安老师、胡翼青老师等等,把这些老师近两年发表的论文都看一遍,主要学习他们的新观点以及他们是如何论述某个观点的。由于我们学校二层摆放了许多新传类的期刊,所以我从9月份以后到考前两周就一直在看期刊,看期刊的目的是除了了解学界、业界目前关注的点以外,还是要学习老师们是如何论述某个观点的。我看了好几种期刊吧,觉得最有用的应该是以下几种:《新闻与写作》,首推这本期刊,我几乎看完了从2017年12月到2018年11月的每一期每一篇论文,为啥呢?因为我发现《新闻与写作》里发表的论文,质量都挺高的,而且语言很适合答题,自己需要做的就是把论文里观点整理整理,变成自己的语言。《新闻记者》,这本也很好,我也几乎每期都看了。《新闻战线》,这本是人民日报社主编的,里面的论文的语言不是很学术化,但是通过看这个你能知道业界最近在关注什么。《青年记者》这本也不错,可以看看。《国际新闻界》我觉得这本质量是非常非常高的,但是里面发表的论文研究的对象有点高深,而且多是实证研究,不太适合答题,所以我看的就少。《新闻大学》复旦主编的,可以看下。《新闻与传播》这本也不错,但是里面论文每篇都很长很长,我觉得看起来比较费劲。总之,第三个阶段,我的专业课主要就是看期刊,整理专题,以及背诵之前整理的笔记。这个阶段也要注重政治了,政治就是踏踏实实地看精讲精练,做1000题,过两遍以上我觉得就差不多OK了。然后做真题找找感觉。主观题的内容可以交给后两个月,背那个背诵版小册子以及肖四。一些碎碎念(1)选学校和选专业的时候,我建议,我个人的建议哈,一定要选择与自己兴趣最接近的,为啥呢,因为假如你选的并非是你想去的学校想学的内容,那么你到后期肯定会不断地怀疑自己,当初为什么没有选择自己最想选择的。当然很多同学也有自己的考虑,这都是要结合自身情况具体分析的,但是就我而言,我选的学校和专业就是我最想去的,我从大二的时候就坚定以后考研究生一定要考北大新闻学,当时我已经意识到北大新闻学招的人,当时每年招3个,但是我这一年,学硕缩招,只招2个。我有过否定自己,但是更多时候还是庆幸自己没有因难屈就。事实也是这样,只要你真的非常非常非常想做成一件事情,并且有为之很用心很用心,最终的结果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所以,加油鸭!!(2)考研的过程中,失眠是在所难免的,因为你选择了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再乐观的人也会在睡前不由自主地思考,想得越多,就越不容易入睡。我3月份到6月份期间,经常夜里失眠,其实宿舍很安静,但是我就是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有时候失眠到夜里2、3点,我记得有一次我非常焦虑,甚至一夜未睡,当时我实在很难受,就给好朋友编辑了一条消息,讲一讲我最近的感受,发出去的那一瞬间我就感觉舒坦多了,因为至少有一个人知道你的心事,并且会用他的方式安慰你。我觉得挺好。所以,假如在考研过程中,负能量积攒太多,就多跟好朋友聊聊天吧,也可以跟家人聊聊,真的,聊完天,你会觉得舒服很多。(3)很多学弟学妹们都在纠结什么时候准备考研比较合适,担心自己准备过早或过晚,现在我来说一下我的观点,我认为最好还是尽早准备吧,因为往后每年考研的竞争程度只会越来越大,你准备得不充分的话,是很容易就成为“天选之灰”的,但是也不易过早,一般大三下期开始准备就OK,暑假之前必须要全身心地投入考研之中。当然到后期你肯定会有几个情绪的爆发点,这是很正常的,真的,你要相信每个考上的师哥师姐都是那样经历过来的,他们也会焦虑,也会感到孤单,甚至有考研前一天不想去考的,这些都太正常不过了,就比如我,10月份有一次心态崩了,早上还背着书包去图书馆,但是到了之后,怎么也看不进去书,就买了当天中午回家的车票,但是只在家待了两个白天,第二天夜里就坐车回北京了。所以说,心态崩真的是很正常的事,不用把自己搞得很疲惫,只有劳逸结合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率。致谢“燕园情,千千结,问少年心事,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每次我心情低落想要放弃的时候,都会戴上耳机听听这首歌,然后不断地反问自己到底要不要考北大?如果还要考的话,我是不是已经拼尽全力了?如果没有,那么还有什么借口言人间不值得?《约翰·克里斯朵夫》里有句话对我准备考研的过程影响很大,“大多数人的青春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已经死了,往后的几十年重复着自己做的事情,重复着所思所想”。真的是这样,人的这一生一定要为自己活一次,而于我而言,去北大读书就是我青春时代里一直想做的事情,所以我必定要竭尽所能。从18年3月7日我全身心地投入考研开始,到19年3月26日得知已被北大拟录取,这一年我经历了太多太多的辛酸与寂寞了,这一年我放弃了很多事情,每天从清晨到夜晚,从宿舍到图书馆,几乎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再去关注其他事情,但是我也很庆幸身边还有一群默默陪伴着我的人,在我最漆黑无助的时光里,给我打气,为我加油,让我有动力能坚持到最后。我还记得出成绩前的那两天,我的高中死党们怕我极度焦虑,就带着我一起出去溜达,转移注意力,陪我度过那段最难熬的日子。真的要非常感谢我的妈妈,我的大舅,他们作为我的亲人,一直信任我,支持我。感谢我大学的老师同学,感谢我的室友们,感谢高中的死党,感谢我的“葬爱家族”,感谢17年考上北大新闻学的丁师兄在我考研过程中对我的耐心指导,感谢所有支持过我、鼓励过我的亲友们!~真的,你们对我的帮助,我都一一记在心里了。真诚地祝福大家都能有一个光明美好的锦绣前程。大家有任何问题,可在文后留言区留言,胡师姐为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