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这4类医学研究生,大幅度扩招!王巍

这4类医学研究生,大幅度扩招!

9月23日,教育部网站“重要文件”一栏公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提出相关意见。其中明确提出,着力加强医学学科建设,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中,加大医学及相关学科建设布局和支持力度,并将推进“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到2021年建设600个左右医学本科一流专业建设点。意见指出:建设一批新的医学相关专业,强力推进医科与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中,加大医学及相关学科建设布局和支持力度。2020年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均须设置麻醉、感染、重症、儿科学科,大幅度扩大麻醉、感染、重症、儿科研究生招生规模。稳步发展本科临床医学类、中医学类专业教育,缩减临床医学、中医学专业招生规模过大的医学院校招生计划。适度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调整研究生招生结构,新增招生计划重点向紧缺人才倾斜。深化本科医学教育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推进“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到2021年建设600个左右医学本科一流专业建设点。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价中,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强调临床实践等业务工作能力,破除唯论文倾向。完善保障措施,适时调整医学门类专业生均定额拨款标准、住培补助标准。【新闻多一点】学医考生增加!钟南山:抗疫让年轻人感受到医生价值9月23日,在广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事迹报告会,钟南山院士表示,据他从广东省教育厅了解到,广东省今年报考医学类专业的高考生大幅度增加,同比增加了3778人。他表示,经过九个月的抗疫洗礼,很多年轻人懂得人生的追求是为老百姓、为国家做贡献。9月10日,广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南山学院庆祝第36个教师节大会上,钟南山寄语教师节。他表示,教师对孩子从小的教育极为重要。谈到教书育人,他表示希望南山班的学生,能成为有思想的医务工作者,不以考上名牌大学为标准,要更有创造性。他说,拥有医生和老师双重身份的人,既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人类健康的工程师,有更重的责任。(来源:中国青年报微信公号)

西天

医学类考研首推这些院校和专业,实力强劲,并且保护第一志愿

医学类院校不仅是高考热门报考院校,也是考研热门院校,医学院校分数本就比其他类型院校专业高一些,竞争压力还很大。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这几所医学类院校,不仅不歧视双非院校学生,还极其保护一志愿。1.东南大学医学院推荐专业:重症医学、骨科和泌尿科(外科)、影像专业。位于南京的东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985、211院校,也是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该校医学院前身是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历经数十年发展,实力雄厚,师资力量强大,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2.重庆医科大学推荐专业:内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临床检验诊断学。重庆医科大学创建于1956年,由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迁组建,后成为重庆市政府、国家卫健委、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现有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进入ESI全球前1%,实力相当亮眼。3.中国医科大学推荐专业:呼吸内科、儿科学、普通外科、医学影像学。中国医科大是我国最早进行西医学学院式教育的医学高校之一,具有革命历史,是唯一以学校名义参加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且走完全程还坚持独立办学的院校,学校实力确实很好,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很多医院招人会要求985、211毕业生,但很多会标注中国医科大学除外,可见学校口碑在业界有多么高了。4.首都医科大学推荐专业:外科学(神外)、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首都医科大学是北京市、国家卫健委、教育部共建的大学,虽不是985、211学校,但也是实打实的双一流大学,在双非医科大学中稳居前列。学校目前拥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校有21所临床医学院,19所为附属医院,其中一半以上附属医院还是三甲医院,进入这样的大学学习,毕业后还能愁就业问题吗?这么好的学校,你还等什么呢?

黑咖啡

医学生考研:最容易调剂的3个临床专业!但我劝你慎重!

作者君很少在标题中用“我”这个字眼!但因为这件事情比较重要,所以作者君的语气会比较严肃和凝重。原因很简单,初试结束,很多考研的同学感觉自己的成绩并不理想,但又不甘心二战,纷纷打听哪里有得调剂。首先,这种态度是对的,也是值得肯定的!寻找调剂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而是一种趋利避害、资源合理分配的选择。这种态度,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负责。但不可取的是,为了调剂,为了读研究生,没有目的、没有原则地去调剂!图片来源:网络很多临床的同学来私聊作者君,说今年自己发挥失常,问一下哪个临床专业更容易调剂,自己想提前做好准备。一般遇到这种同学,作者君都会问他/她们两个问题,自己将来打算从事哪个科室,能不能接受调剂科室未来指向的生活。如果不行,作者君会劝他/她们考虑清楚之后再做决定!首先,作者君在这里可以明确地告诉你,的确有三个临床科室比较容易调剂,因为它们报考的人真的不多,也很愿意接受调剂生。但为什么报的人不多,难道你们心里就没有点数吗?这三个专业分别是:儿科、急诊、精神科。急诊专业为什么没有人报?想想前段时间发生的北京女医生被刺事件,你就清楚了!儿科也是同样的道理,收入低,工作量大,每天最烦恼的事情就是与麻烦的熊家长打交道和扯皮。其次,是精神科。因为作者君没有在精神科轮转过,所以就不加以评论了,但每年公布的调剂名单里面,精神科研究生是占大壁江山的!举个例子,汕头大学医学院精神卫生中心,每年都是空缺很多位置。虽然这三个专业很多调剂,也很容易调剂,但你有没有想过,你上完线、读完研后的生活呢?你能不能接受这个专业指向的日复一日的生活?假如你不喜欢小孩子,那儿科对你来说就是一种折磨!你以为熬过研究生三年就可以了,但这却只是开始!噩梦的生活还在后面呢,因为你研究生所读的专业,可能就是你未来几十年生活的缩影。与其郁郁寡欢,终日不得开心颜,还不如就此放弃调剂这个专业,或者破釜沉舟再战一年。除了这些专业,还有一些专业也是比较苦和累的,比如说重症医学等等。有同学说道,自己可能不了解这个专业,那你就去打听啊!我们做事情不一定要积极主动,才能收获好结果!如果你不了解你想调剂专业未来指向的生活,建议你向正在读这个专业或者从事这个专业的师兄师姐询问,相信他们会给你一些深刻的经验和认识。如果你单纯是为了读个研,我劝你还是好好想想!难道规培、二战,它就不香吗?图片来源:网络除了科室要注意,从专硕调剂到学硕也要注意:你是不是真的想要读学硕?如果因为想要读博而选择学硕,请选择一个好一点的老板或者实验室!只有好的平台,才有资格让你有机会读到博士!毕竟,恕我直言,有些学硕读出来就是根没有读一样!我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是因为这些同学能力不行吗?不是的,是因为他们跟着的老板或者附属的实验室不行!没有资源、没有平台,最重要的是没有钱,你怎么开展实验研究?靠爱发电吗?三年出来,没有任何文章,只混了一个文凭而已。而反观你的专硕同学,虽然不是每个都有文章,但起码每一个都有一纸规培证。不要小看规培证,找工作时是非常香的!但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为了规培证去调剂自己不喜欢的科室!宁愿读学硕三年以后再去规培,也不要读自己不喜欢科室的专硕。这样节省出来的三年,相比你人生的长度,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只要记住一定:想要更好发展,跟大老板和大实验室就对了!其次,老板的人品一定要考察好!毕竟,老板坑学生的传言不是空穴来风,最近那个研究生自焚事件也是闹得沸沸羊羊,希望你们各自心里有数!可能我的话太极端了,但我真的想让你们认清一些事实,能够及早醒悟,不要沉溺在自己编织的美妙的幻想中,同时也能少走一些弯路,不要像我当初那么辛苦!图片来源:网络最后的最后,说一下教育部公布的考研调剂的基本要求。你们可以稍微浏览一下,希望对你们有帮助!祝愿所有2020医学考研er儿都能如愿以偿读上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研究生!考生调剂基本条件:(一) 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二) 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调入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三) 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四) 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当相同。(五) 第一志愿报考照顾专业(指体育学及体育硕士,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及中医硕士,工学照顾专业,下同)的考生若调剂出本类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须达到调入地区该照顾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第一志愿报考非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入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须符合调入地区对应的非照顾专业学科门类(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体育学与体育硕士,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与中医硕士,工学照顾专业之间调剂按照顾专业内部调剂政策执行。(六) 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在满足调入专业报考条件的基础上,可申请相互调剂,但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考生也不得调入以上专业。第一志愿报考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的考生也不得调入该专业。(七)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不得调剂到该计划以外录取;未报考的不得调剂入该计划录取。(八)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申请调剂到普通计划录取,其初试成绩须达到调入地区相关专业所在学科门类(专业学位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报考普通计划的考生,符合“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报考条件的,可申请调剂到该专项计划录取,其初试成绩须符合相关招生单位确定的接受“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调剂的初试成绩要求。调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招录的考生,不再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九)相关招生单位自主确定并公布本单位接受报考其他单位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调剂的成绩要求。教育部划定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作为报考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考生调剂到其他专业的基本成绩要求。报考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可按相关政策调剂到其他专业,报考其他专业(含医学学术学位)的考生不可调剂到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十)参加单独考试(含强军计划、援藏计划)的考生不得调剂。(十一)符合调剂条件的国防生考生,可在允许招收国防生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单位间相互调剂。(十二)自划线高校校内调剂政策按上述要求自行确定。考生申请调剂前,应充分了解招生单位(含各院、系、所)的调剂工作办法,以及相关专业不同学习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招生、培养、奖助、就业等相关政策。招生单位也要积极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工作。

叶适

重症医学,守门人的坚守

它是延续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灾害事件中冲锋在前的劲旅。记者 | 黄祺4月草长莺飞的武汉,8位没有穿白大褂的医生,在草木葱荣的背景前留下一张意义非凡的合影。他们看起来神情轻松,脸上挂着诚恳的微笑。但如果你知道他们在武汉两个多月的经历,那么你会读出这轻松的神情,是高压稍稍缓解的放松,是压力刚刚调低的短暂休憩。当全国支援武汉医疗队几乎全部回撤时,8位医学专家留在武汉,继续对剩下的重型新冠肺炎病人救治提供支持和指导。他们分别是: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邱海波、北京朝阳医院童朝晖、北京协和医院杜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管向东、东部战区总医院赵蓓蕾、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焰、北京宣武医院姜利、苏北人民医院郑瑞强。3月20日,武汉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一科副主任宋立强(中)护送81岁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去做CT检查新冠肺炎疫情早期,危重患者高死亡率曾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恐慌。1月底,国家卫健委以最快速度将全国一流的重症医学专家抽调到武汉,目的就是尽快找到新冠肺炎重型患者、危重型患者疾病发展的规律,找到控制病情恶化的方法,尽快降低病死率。4月2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上的数据显示,所有的患者当中,轻型和普通型占绝大多数,占80%以上;而重症、危重症,主要涉及的相关因素是患者年龄,也就是老年人,以及有基础疾病的人更容易发展为重型和危重型。按照诊疗方案,新冠肺炎患者分为四型:轻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如果按照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占20%计算,全国八万多确诊新冠肺炎患者中,将近两万为重型、危重型患者。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的重症医学学科出了一道最急、最难的考题,几乎不给“考生”们思考的时间,也不给迟疑的机会,他们必须直面困难。经此一疫,也提示中国重症医学学科需要进一步加强“地基”建设,培养出更多可以在危急情况下理性思考、冷静应对的重症医学专业人才。留到最后的重症医学专家4月13日下午,最后一批江苏援湖北医疗队205人撤离武汉回到南京,但是,邱海波没有回来。4月26日,最后一批国家卫健委专家组专家撤离武汉,但邱海波还是没有回南京,而是直奔黑龙江,继续指导疫情防控。重症医学专家、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党委副书记邱海波教授在武汉工作超过100天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党委副书记邱海波教授,1月19日临危受命奔赴武汉,在武汉工作超过一百天。54岁的邱海波教授是我国第一位重症医学博士,这些年国内重大疫情中,都有他的身影:2005年四川省猪链球菌病疫情,2008年汶川地震救治危重伤者,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2010年玉树地震……作为最早到武汉的国家卫健委医疗救治专家之一,邱海波教授参与和见证了武汉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摸索全过程。从最初的慌乱、恐惧,到后来对疾病发展规律了解越来越多,到最后通过各种尝试明显降低死亡率,中国重症医学专家们率先与新冠病毒交手,不仅挽回了更多的生命,也为后来各个国家救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积累了大量的经验。邱海波教授在接受《新民周刊》专访时表示,扭转疫情早期重症患者死亡率高局面最关键的一点,是救治的“关口前移”,而这一点,建立在对新冠肺炎“沉默性低氧血症”这个重要的认识上。疫情早期,重症监护室里有一个现象曾经沉重打击医生们的信心:病人前一天还好好的,突然就不行了。初到武汉的邱海波教授也难以接受眼前的情况:“有人说医生都有‘情感过滤器 ’,以为我们医生每天都要面对死亡,所以看到病人死亡无所谓。其实不是,医生也是人,无能为力时也会感到绝望。我刚到的时候,晚上去查房的病房,第二天就走了三个病人。这样的情况我能接受吗?完全不能接受,打击很大。为什么会这样?当时很多救治条件都没有,病人需要吸氧,但氧气压力不够,呼吸机打不起来。我把这些困难向上反映,反映到中央指导组,后来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医疗物资短缺解决以后,医生们要解决的是救治方法。邱海波教授谈道:“以往我们遇到的重症病人,如果他血氧饱和度降低,人会感觉难受,憋气,心率会加快。去过西藏的人都有这种体会,高原缺氧,那么你心脏会怦怦跳。有这些症状,医生会及时去测血氧,及时给他进行治疗,解决血氧饱和度低的问题。”可是新冠肺炎病人,病人自己主诉不明显,他自己感觉没有太难受,他会说有点憋气,但不是太严重。如果医生这个时候去测病人的血氧饱和度,其实已经很低了。邱海波教授把这个现象总结为“沉默性低氧血症”。新冠肺炎病毒就像沉默的杀手,等你发现它时,医疗技术再抵抗已经来不及。“早期,我们对这个现象认识不足,有的治疗手段用得太晚,比如说插管通气用得太晚,等用上去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这个是我们认识一种新疾病的过程。”邱海波教授以非常坦诚而负责的态度谈及早期重症患者救治中的问题。医生们还发现,新冠病毒对人体的伤害不仅在肺,还累及心脏、肠道等等重要的器官,邱海波教授认为应该把新冠肺炎看做“新冠病毒感染症”,对其他器官的对症治疗,也需要“关口前移”。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重症医学专家团队探索出“关口前移” “俯卧位通气”等等阻止病情恶化的有效方法。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死亡率的下降,正是无数重症医学临床医生、经验丰富的专家们不断从日以继夜的工作中总结经验,大胆尝试的结果,重症医学专业在中国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减少恐慌、恢复社会正常秩序上,发挥了的作用。重症救治能力功在平时照片里另一位在武汉工作两个多月的重症医学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专家管向东教授,从武汉回到广州休整3天后,受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的委派,出现在了输入性疫情压力巨大的边境小城黑龙江省绥芬河指导当地疫情防控。重症医学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专家管向东教授,从武汉回到广州休整3天后,出现在了黑龙江省绥芬河指导当地疫情防控管向东教授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截至4月14日,根据输入型病例分析,每天绥芬河入境的中国公民发病率大概在15%-20%。总体来说,病例的发病年龄偏低,平均年龄在40-45岁之间,绥芬河的新冠肺炎病人中,重型、危重型病例的比例比较低,凶险情况比武汉少得多。“因为病人年轻,身体、器官功能、缺氧代偿能力比较好。这些都是优势,积极开展治疗,或许可以减少死亡率。”管向东教授如今的这些判断,也是基于武汉的积累。管向东教授作为专家组成员,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是巡查武汉周边的城市,指导这些小城市的重症患者救治。他对十堰、宜昌、襄阳、仙桃等地进行了数轮巡视。疫情早期,武汉周边城市曾经让人们非常担心,但最后的结果可以看到,这些城市疫情控制速度超过预期。管向东教授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说,武汉周边城市的情况的确一度紧张。2月8日元宵节,管向东接受任务去天门市巡查,那里的患者病死率一度排名湖北省首位,而且死亡的病人里面还有30多岁的年轻人。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重症医学专家团队探索出“关口前移” “俯卧位通气”等等阻止病情恶化的有效方法进入隔离病房仔细了解后,管向东认为主要的原因还是插管有创通气的时机太晚。“到天门市的医院后,我主要强调了插管的重要性,把整个治疗思路给他们。治疗思路很重要,一旦明确治疗思路以后,大家都知道该做什么了。”专家组给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管向东教授说,新冠病毒至今没有特效药,不像细菌感染通常是有药的,比如说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用上抗生素,三天杀死细菌病就好了。“不要以为病人是我们治好的,对付这个病毒,我们医护人员能做的就是帮助病人去‘熬病程’,让体内的抗体出来消灭病毒,恢复正常的身体状态。所以我们要想办法拖住重症新冠肺炎病人的生命,让他有机会去‘熬病程’,要尽可能减少医源性的损害,是这样的一个过程。这就是我们说的救治思路。在这个过程中间,该插管通气的就要插管,该增加免疫力的增加免疫,该少用免疫抑制剂的就少用一些或不用。”武汉周边城市病死率后来快速降低,管向东教授认为,能快速扭转局面,主要的原因是武汉周边城市,比如十堰市,医疗水平平常就处在一个比较好的水平,医护团队素质很好。重症医学专业能力功在平时,它对从业者的综合能力、医疗流程管理,以及医院的医疗硬件条件、院内感染控制等等方面都提出非常高的要求。如果说应对烈性传染病是一场战争,那么重症医学专业团队就是冲锋在前的劲旅,日常的训练和装备配备,决定了重症医学的应急能力。人才基础待夯实全国驰援武汉的4万多名医护人员中,重症医学专业的医护人员有1万多人,是所有救治力量中人数最多的专业。作为国家卫健委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邱海波教授也要巡查各家医院,对全国各地医疗队以及武汉当地医疗团队救治重症新冠肺炎病人的方案、进展进行评估,指导他们用更有效的方法挽救生命。到第五轮巡查时,专家组每到一家医疗机构,就要和医疗团队一起“复盘”难治病人的救治过程,特别是死亡病例,要一个一个拿出来讨论。邱海波教授(资料图)三十年重症医学从业经验,以及屡次参与重大危急事件的处理,邱海波教授对国内重症医学学科和人才情况非常了解。他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再次对重症医学学科的发展提出了要求,如果把重症医学学科和人才梯队比作一座金字塔,那么金字塔的基础还很脆弱,需要夯实。邱海波教授表示,救治重症的新冠肺炎患者,对于其他科的医生来说,特别难。他们有心杀敌,但手上的武器不够。重症病人的救治,不能靠激情,必须要技术和方法,而这些技术不是说短期培训就能学会的。他介绍,未来要更好地应对突发的传染病疫情或者其他公共卫生危机,需要大量能力过硬的重症医学人才。但我国重症医学人才的培养体系还不完善。“我向国家卫健委相关领导建议,要把重症医学纳入住院医师规培体系中。重症医学是唯一没有纳入住院医师规培体系的二级学科,我们只有专科医师培训,一年全国也就培养几百个人。”除了夯实人才梯队,邱海波教授还认为,新冠肺炎疫情中暴露出,此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站位还不够高,没有考虑到严重的情况。“当这么大的疫情发生,我们发现过去的预案都不顶用。”邱海波教授建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要有顶层设计。比如说,如果发生低强度传染病疫情,应该怎么应对;中等强度的传染病疫情,应该怎么应对;高强度的传染病疫情,又该怎么办。要按照几个层面,来做传染病疫情的预案。重症医学可谓集现代医学成就于一身的一颗明珠,它是延续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灾害事件中冲锋在前的劲旅。新冠肺炎疫情后,重症医学的重要性再次凸显。

振鷺

临床“专硕”新增5个专业,何以改变招聘时“不受待见”?

2021年临床医学读研读博必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类别有8处调整:新增5个领域,拆分3个。近日,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发布《关于调整优化临床医学专业学位领域设置的通知》,明确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类别下增列骨科学、儿外科学、放射肿瘤学、医学遗传学和重症医学等5个领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调整为超声医学、放射影像学、核医学等3个领域。领域调整涉及博士、硕士两个层次。即临床医学博士、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可在相关领域,开展相应层次的研究生招生、培养和学位授予工作。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可根据实际需求,在领域下设学科方向。《通知》称,此举是为优化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类别下的领域设置,进一步做好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科目对接工作,畅通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路径。“这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进一步细分,指导就业的指向性更明确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院李枫楠告诉“医学界”。1998年《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颁布。其中明确,专业学位相对科学学位而言,前者的核心在于培养临床能力,更突出实践性和特定的职业指向性,旨在培养高素质的临床医学应用型人才。近年,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医学专硕)基本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硕士3年都在科室轮转。毕业后考核通过,能直接拿到4张重要的“上岗”证书:执业医师资格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硕士毕业证和学位证。学时较短、专业保障、证书加持,医学专硕被视为“成为临床医生的捷径”,竞争惨烈到几十个人拼一个名额。再加上考试科目多、复试技能考核难、导师名额少、院校招生少,能考上的是“精英中的精英”。“真读上了,会发现自己是打杂加带饭的。”“知乎”有网友评论,专硕一开学,上一两个月大课后,就全面进入临床轮科,就读期间几乎没有假期,成天摸爬滚打在病房。内科专硕没日没夜地查体开药写病历,外科专硕主营拉钩封皮扛大腿。大家与导师见面少、交流少。不少人直到规培第三年,才回本科室,整个规培过程不接触、难掌握核心技术。因此,有些科主任在招新时,不待见专硕出身的,认为其既没学好基础知识又没练好临床技能。也有评论称,若人生目标只是普通市三级或二级医院,几年都不要求一篇SCI,或许该考专硕,毕业就上岗、“来之能战”。唯一的不足,可能是发文章、评职称时,或比学术型硕士要慢一些。然而,假设人生规划是进有名气的三甲医院工作,奋斗曲线就要曲折一些了。比如,走专硕的路,同时对自己狠一点,下班去做实验、发paper。目的是两手都要硬:既能干临床,又能做科研。如果在读期间能发1篇Nature、Lancet或Science,够吃一辈子。考虑到几乎所有省级三甲最低要求都是博士毕业,一部分专硕们选择继续读博。但因是“科研小白”,读学术型博士不占优势,大牛导师们不想要。而临床专业博士的学位少到稀缺,难度不亚于入职综合大三甲。因此,多数人专硕一毕业,学业也就到头了。对此,上海某三甲医院科室主任告诉“医学界”,部分专硕或专博的培养不够严格。专硕3年后,临床技能的了解、掌握有明显不足。若读硕期间没有好文章,专业博士是考不上的。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已经定了: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每天上午8:30—11:30。考研预报名将于9月24日9:00启动。医学院校在读的各位,准备好了吗?想好怎么报名了吗?或者,正在读研的你,有什么话要对后来人说?留言区交给你们了。来源:医学界作者:燕小六审稿:田栋梁校对:臧恒佳责编:潘颖【来源:医学界】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夫畏涂者

重症医学:医疗“特种兵”待崛起

来源:半月谈网这是一群与死神抢人的人,他们时刻准备出发;这是一个最具挑战性的学科,平日里默默无闻,一出动便是生死较量。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重症医学的身影再次备受关注,脱颖而出的表现背后,是这门年轻学科在一场场大考中淬炼的成果。承担着生命最后一道防线的重症医学,在扭转疫情、老龄化社会加重的持续需求中,须尽快壮大起来。浴火锤炼,重症医学显锋芒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重症医学才被国家批准为临床医学下属二级学科,主要为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和延续生命提供支持,为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提供治疗。在历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危重病患者的医疗救治中,重症医学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北京协和医院内科ICU主任杜斌说:“得益于在多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优异表现,其他专科的医生才逐渐对重症医学的重要性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普通民众也懂得了什么是ICU(重症医疗病房)。国内的重症医学领域在摆脱生存危机后,也开始讨论重症医学应当如何发展,如何培养学科人才。”传统医学学科划分很细,比如心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外科等。对于单一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这些传统专科在诊疗方面比较得心应手。然而,多数危重病患者往往表现为多器官功能损害或衰竭,此时并非各个专科诊疗方案的简单加减,需要更多考虑到器官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传统专科相比,重症医学在这种情况下显现出综合优势。除针对危重病患者的支持治疗外,重症医学的另一重要任务就是尽早干预,防止患者病情的恶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教授康焰是我国著名的“重症八仙”之一。“很多人觉得我们重症医学科医生只会救重症,实际上,我们一直在努力推进与实现重症管理关口前移。”他说。由于起步晚,重症医学科的科学研究仍是短板。“当务之急是认识并缩小差距,提高整体的科研素质,而不是心急火燎地赶进度。”杜斌说,我国重症医学虽然发展很快,但“地基”尚不牢固。早期从事重症医学的人多来自其他专业,缺乏重症医学的系统培训。随着国内重症医学不断发展,通过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加强学科人才梯队建设的呼声不断高涨。2019年和2020年,国家卫健委先后批准重症医学的专科医师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所以,重症医学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并非硬件不足,而是培育能够接续的人才队伍。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重症医学人才培养周期很长,好比军队里的特种兵,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姜利说:“护士至少要在ICU工作2~4年,医生需要3~5年,才能掌握基本诊疗技能。接下来要做好难度更大的工作,需要至少8~10年,很多人中途放弃了。重症医学在很多人看来性价比不高。”从整个医院来看,重症医学科的医务人员收入大部分居于中游甚至偏下。尽管患者称“ICU是世界上最贵的屋子”,但实际上重症科室的支出相当大。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张川告诉半月谈记者,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每天面对的都是悬在生死一线的病人,昼夜交替,没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很难坚持下来。姜利认为,重症医学不仅要留住人才,还要储备“准ICU”人才。就好比打仗的时候,民兵也是兵,医疗机构要有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普通床位进行ICU床位改造、扩张,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变能力。从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来看,我们需要这样的未雨绸缪;从卫生经济学角度测算投入来看,未来的大医院形态可能就是手术科室以及ICU,其他很多一般疾病的诊疗可以通过社区医疗机构来完成。“发达国家医学教育的体系和我们不一样,医生经过更严格的培训,时间会比较长,学的教材、教学的方法都不一样,有些东西值得我们借鉴。”姜利说。专业化、精准化、协同化、信息化张川深感,中国重症医学发展面临很多挑战,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未来,重症医学的发展方向将以专业化、精准化、协同化和信息化为主。——“同质化”和“科研多样化”。“重症医学发展眼下最大的难点,是如何提高学科的整体素质。”杜斌说,对于一门成熟学科,一方面需要明确临床治疗的同质化,比如在德国,不管是大医院还是小医院的ICU,治疗策略几无差异,都严格执行标准化规范化;另一方面是科学研究的多样化,其中包括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研究者要深耕细作,也许要花很多年的时间坐“冷板凳”,无法追逐热门。——守住治疗群体和目的。当前社会上有一个认知误区,以为ICU等于临终关怀。事实上,患者如果在ICU得不到好的治疗结果,可能就是挤占重症资源。姜利说:“对于那些经反复评估认为病情恶化已不可逆的临终患者而言,如果不能从ICU获益的话,延长的是痛苦的生命,临终时不能和家人在一起也很不人道。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类似的情况已经越来越突出。重症学科一定要严格守住治疗群体和目的,才能服务真正有需要的病患。”——多学科协作是未来的趋势。通过多学科协作,能够最大程度抢救生命。因此,需要加快建立全国性的重症医学科网络,明确更多技术标准;通过医联体的下沉模式,加快实现重症医学基层与大城市的均质化发展。“重症医学不能脱离其他专科存在,没有哪个医院仅有重症医学一科独大。”杜斌说,重症医学水平依赖于专科对于原发疾病的处理,反映出一家医疗机构的综合实力。重症医学要为各个专科提供协同合作的平台,让不同科室的医生共同体现医疗成果。未来,ICU不仅需要和专科密切合作,还应该与营养师、康复师、呼吸治疗师,甚至包括心理专业的医师加强配合。——信息化进程提速。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武汉,重症患者中尤以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病基础病的患者为多,病情更为凶险。以智云健康为代表的智慧医疗平台,接到火神山医院疾病管理SaaS系统的接入需求,火速将100台专为提升慢病院内诊疗效率的一体机送往火神山医院支援,极大提升了医护对重症患者中慢病患者的诊疗与管理效率,为重症医护人员争取了宝贵的休整时间。未来,可以建立起全国范围内的重症医学信息系统,促进各类重症诊疗大数据加快深度集成,生成临床知识库以及个性化治疗方案,方便基层开展远程医疗。半月谈记者董小红 林苗苗 熊琳 侠克

避风港

这4类医学研究生,大幅度扩招

9月23日,教育部网站“重要文件”一栏公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提出相关意见。其中明确提出,着力加强医学学科建设,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中,加大医学及相关学科建设布局和支持力度,并将推进“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到2021年建设600个左右医学本科一流专业建设点。意见指出:建设一批新的医学相关专业,强力推进医科与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中,加大医学及相关学科建设布局和支持力度。2020年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均须设置麻醉、感染、重症、儿科学科,大幅度扩大麻醉、感染、重症、儿科研究生招生规模。稳步发展本科临床医学类、中医学类专业教育,缩减临床医学、中医学专业招生规模过大的医学院校招生计划。适度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调整研究生招生结构,新增招生计划重点向紧缺人才倾斜。深化本科医学教育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推进“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到2021年建设600个左右医学本科一流专业建设点。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价中,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强调临床实践等业务工作能力,破除唯论文倾向。完善保障措施,适时调整医学门类专业生均定额拨款标准、住培补助标准。【新闻多一点】学医考生增加!钟南山:抗疫让年轻人感受到医生价值9月23日,在广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事迹报告会,钟南山院士表示,据他从广东省教育厅了解到,广东省今年报考医学类专业的高考生大幅度增加,同比增加了3778人。他表示,经过九个月的抗疫洗礼,很多年轻人懂得人生的追求是为老百姓、为国家做贡献。9月10日,广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南山学院庆祝第36个教师节大会上,钟南山寄语教师节。他表示,教师对孩子从小的教育极为重要。谈到教书育人,他表示希望南山班的学生,能成为有思想的医务工作者,不以考上名牌大学为标准,要更有创造性。他说,拥有医生和老师双重身份的人,既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人类健康的工程师,有更重的责任。来源:中国青年报微信公号吉林日报全媒体 编辑:吕游

立而问焉

重症医学发展 任重道远

2020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直击我国医疗系统的短板,尤其是承担危重患者救治的重症学科。目前,疫情防控取得重大进展,后疫情时代的总结与反思也成为重症医学科专家们关注的话题。5月30日,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以庆祝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为契机,采用线上直播形式,举办了一场“任重道远正前行”的学术活动。会上,全国知名重症专家学者就我国重症发展建设、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及康复等问题进行了广泛且深入的讨论。其中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救治高级别专家组成员兼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党委副书记、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危重医学专委会顾问邱海波教授以“重症新冠肺炎救治的思考”为主题,分享了他在疫情防控一线奋战四个多月的经验与思考。从武汉到黑龙江,再到吉林,每个疫情最严重地区,均有邱海波教授的身影。正是近两百个日日夜夜的医院巡查、指导救治,让他对重症学科发展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他介绍说,此次疫情暴露出我国重症医学资源不足,比如床位、医疗设施及人员储备欠缺,但同时也为重症医学学科的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邱海波教授认为由传统麻醉科到围手术医学科再到围重症医学科,走大学科建设之路成为时代所趋。“只有学科做强了,拥有足够的人才储备,再面对大危机时,就不会说重症力量不够,所以这是学科发展的大机遇”。但人才培养,谈何容易。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初期症状并不明显,甚至没有任何症状,这对临床医生挑战巨大,邱教授表示“识别未知病人需要在床前仔细观察”。面对肺炎只是初期某一项表征,后期会迅速发展成肾脏、心脏等多脏器损伤的情况时,他认为在没有证明哪一种药疗效良好时,重病医护人员只能多观察、多总结,用心陪伴在无法救治成功的患者走完人生最后一程仍不失为一种温度,这也是人性最闪光的地方。此次会议活动也让医学界认识到在挽救危重型患者过程中ICU等科学技术的作用。邱海波教授表示,作为重症学科医护人员,一定要有足够的洞察力与敢为人先的科学精神,抓住发展机遇,冲锋在前,履行好各自的责任与义务。“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他用自己最喜欢的这句话诠释了在面对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难题时一个医生的家国担当,也分享于医道同行共勉。专家介绍:邱海波教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东南大学重症医学研究所所长。东南大学重症医学系主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危重医学专委会顾问。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第三届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师分会副会长、江苏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一、二届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师分会重症医师分会会长;国家重症医学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江苏省重症医学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ARDS与严重感染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及器官功能衰竭与功能重建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青年科技领军人才、江苏省医学领军人才。作为卫生部专家,以精湛的医术在2003年SARS、2005年四川省猪链球菌感染、2008年江苏安徽手足口病、2008年5·12四川汶川地震、2009年重症甲型H1N1流感、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2010年南京7.28事件、2011年“723”温州动车事故和2013年H7N9禽流感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担任组长或专家。在本次新冠病毒疫情中,作为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在武汉奋战99天后,再赴黑龙江和吉林等地疫情一线连续抗疫139天,对重症患者的救治做出突出贡献。

缝衣浅带

学医就必须考研?这4个医学专业,不考研可以进医院工作!

专注云南本土志愿填报以就业和职业规划为核心易知己志愿规划课堂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人可以取得本科学历,这也导致了“大学生不吃香”的现象。物以稀为贵,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将专业岗位的应聘门槛提升至硕士学历,这也使得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越来越多的本科毕业生选择考研继续深造。从2020年本科应届考研人数学科占比来看,医学类本科毕业生的国内读研比例最高,达26%,居各学科门类首位!开瑞老师在昨天的直播课当中,也跟家长说过,想去三甲医院工作,最好是医学强校+研究生!这是因为如今各大医院招聘,大多数岗位的对于学历的最低要求都是硕士,本科毕业生想当医生简直难如登天。那么医学专业的学生想要进入公立医院工作,一定要去考研吗?以下这几个医学专业不需要考研也比较容易进公立医院就业。01.麻醉学麻醉学属于临床医学类专业,学制为5年。麻醉学,麻醉在临床上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除了应用在手术、急救上,还应用在疼痛诊疗上。由于麻醉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程序,麻醉学专业在就业方面,可以说是临床医学大类里面最好的,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就工作环境来说,麻醉医生的工作强度比较大,在医院里算比较辛苦的一类医生,也正是因为工作的高负荷运作,导致麻醉医生缺口很大。麻醉学专业的毕业生一般进入各级医院麻醉科,通过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成为麻醉科医师。也有部分麻醉学专业毕业的本科生被急救科、重症医学科或疼痛科录用,成为急救科医师、重症医学科医师或疼痛科医师。所以在部分公立医院招聘中,也会有麻醉本科岗位。02.医学影像学医学影像学也属于临床医学类专业,学制为5年。这个专业学出来后主要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学影像诊断、介入放射学和医学成像技术等方面的工作。比如说进入医院当放射科医生、心电图医生、B超医生等等。医学影像专业的工作性质并不像临床医生那样,每天需要熬更守夜为病人做手术,也不需要像护士那样,细心周到的为病人服务。主要是为病人做影像或者照片工作,因此也是一门比较轻松的工作。本科生毕业后,主要面向三甲以下医院的影像岗就业。03.康复治疗学康复治疗学属于医学技术类专业,学制为4年,该专业授予的学位是理学学士学位,不是医学学士学位,所以不能考职业医生资格证,只能考康复治疗师职业技术资格证,也就是不能算我们家长平时说的医生。近年来我国对于康复医疗领域的不断重视,使得医院的康复治疗部门的设置愈加完善,相应就需要越来越多康复医学领域的专业人才。康复治疗学专业的本科毕业虽然不能当医生,但是可以进入各级综合性医院的康复科、康复中心从事与康复医疗相关的工作。但康复科大部分工作是体力活和技术活,不建议女生填报康复治疗学。04.护理学许多人或许会看不上护理学这个专业,认为未来无非就是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太辛苦,并且不怎么体面,薪资也不高。然而实际上近年来社会上对于护理类的人才需求是非常大的,毕业生就业率非常高;且好的医院的在编护士的薪资待遇也很可观。护理岗位对于学历并没有太高的要求,就读护理学一般不需要考研深造,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就相当良好,本科毕业进入公立医院工作也是比较容易的。开瑞老师有话说医学类专业总共分为11个大类!对于想报考医学类专业的考生而言,最需要关注的就是,哪些专业能考医师执业资格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毕业后能当医生!具体哪些能当医生,哪些不能,表格当中已经注明了!如果考生想要毕业后能在省会城市的三甲医院工作,并且要求有编制,那基本要求都是研究生以上学历!而现在,除了临床类,其他医学类专业不让考研临床类专业了!开瑞老师要跟各位考生家长强调一下,报考医类院校和别的学校不同,首选专业再选学校!如果报考医类大学,按照某些外行常规高考报志愿的“冲,稳,保”的策略,孩子的分数不占大优势的情况下,基本不会被录取到想去的专业,而是会被调剂到其他专业!这个就会造成了一个尴尬的局面,本来想当医生,但是学了个不能从医的专业!

定也

临床医学专硕考研:专业与研究方向列举

在这里只列举大部分临床的专业一、内科学01、呼吸系病临床技能训练及研究02、消化系病临床技能训练及研究03、心血管病临床技能训练及研究04、血液病临床技能训练及研究05、内分泌与代谢病临床技能训练及研究06、传染病病临床技能训练及研究07、肾病临床技能训练及研究08、风湿病临床技能训练及研究图源网络,侵权必删二、儿科学01、儿科学临床技能训练及研究三、神经病学01、神经病学临床技能训练及研究四、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01、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临床技能训练及研究五、皮肤病与性病学01、皮肤病与性病学临床技能训练及研究图源网络,侵权必删六、急诊医学01、急诊内科学临床技能训练及研究02、急诊外科学临床技能训练及研究七、重症医学01、重症医学临床技能训练及研究八、外科学01、普外临床技能训练及研究02、泌尿外临床技能训练及研究03、胸心外临床技能训练及研究04、神外临床技能训练及研究05、整形临床技能训练及研究图源网络,侵权必删九、骨科学01、骨外临床技能训练及研究十、妇产科学01、妇产科学临床技能训练及研究十一、眼科学01、眼科学临床技能训练及研究十二、耳鼻咽喉科学01、耳鼻咽喉科学临床技能训练及研究这差不多就临床医学专硕考研大部分的临床类专业与研究方向,也就是普通人去医院看病的主要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