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8中国宠物店《行业数据调研报告》窥基

2018中国宠物店《行业数据调研报告》

声 明本次调研报告,由中宠数据发起,联合名宠社、猎宠网 (原上海宠物人才网) 、NGKC及几大宠物店SAAS平台共同调研制作完成。Part 1:宠物店“行业数据”1.全国各省宠物店数量汇总中国宠物店当下存活数量,共计33031家。(该数据来源于“百度、高德、大众点评、美团及部分知名品牌商和宠物互联网平台”汇总,并经过中宠数据人工电话核实所得。)各位宠物店老板,看看你所在区域的市场竞争压力,是否需要改变改变、升级升级你的宠物店去应对市场竞争?各大区域经销商看看自己所覆盖的地区,宠物店数量是否准确,自己的覆盖量多了还是少了。各大品牌商老板,上面这张图就是你们的征战地图。2.全国宠物店增减情况2017-2018年,新开宠物店数量超过8000家,关店数量超过5000家,净增长数量接近3000家,年净增长率在10%左右。从这份数据来看,宠物店是开的快,死的也快。从增长数据来看,宠物行业还是得到了广大年轻创业者的投资追捧。3.全国宠物店面积情况中国宠物店的经营面积还是以100平米以下为主,各位宠物店主对比一下,看看自己的店属于哪个范围,你是主流,还是大户?已开店的老板们,对比一下这份数据看看,自己的店铺投入超支了还是节约了,你是土豪还是勤俭持家的好男/女人?想开店的朋友们,赶紧看看这份数据,自己想开多大的店,预算够不够,千万别超支浪费钱(土豪随意)。已开店的老板们,这份数据和你店里的情况是否接近?这份数据只是目前行业平均数据,其实并不太合理,后期我们将会出非常科学的“开店成本结构方案”,新开店的朋友可以先请关注“名宠社”或微信搜索“中宠数据”,后续第一时间获取我们的“宠物店开店成本结构方案”。4.中国宠物店店主概况数据显示,“90后”店老板已经占据了宠物行业的半壁江山,这意味着宠物店领域已经正式进入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力的时代。而且,店主中“女性老板”占据主导地位,品牌商朋友们,这意味着什么?想想......再想想......还想不到?请关注“名宠社”或微信搜索“中宠数据”,后续我们会公布答案。5.中国宠物行业从业人员数据这个数字惊讶吗?全国3万多家宠物店,瓜分7万多从业人才。难怪店老板们说招人难,真替各位老板着急,不过没关系,后续我们将会给各位老板们支招,告诉大家怎么解决招人难的问题。看到这份数据让我们非常惊讶,宠物行业居然还有一半以上的人没考美容师证书。每次看到NGKC这些协会比赛火热的场景,我们本以为美容师基本都会考证的。据说NGKC接下来会赋予美容师资格证更多的福利及含金量,已经从业的宠物美容师,有空可以去考一个。另外,行业里中高级美容师居然只有14%,也怪不得各位宠物店店老板叫苦连天:招人难、招到心仪的人才更难。现有美容师当中,“90后”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每一位年轻人都有一颗创业当老板的心,再加上这个浮躁的社会和互联网时代。所以,美容师的离职率这么高自然就有了答案。不用猜、不用看,“女性宠物美容师”再次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这就是宠物行业的从业者属性,女性时代、女侠们的江湖。各位宠物店的老板们对照一下,你的战友有多少?非常恐怖的离职率,这个行业新陈代谢太快,宠物店老板们看到这个数据有没有同感?自己的店里人才离职率是不是比这个还高?说实话,宠物美容师的收入并不高,但是也不能全怪店老板们,工资开多了就是老板给员工打工了......怎样解决美容师收入低、店里工资支出高的问题,后续我们会陆续发布相关解决方案。Part 2:宠物店“经营数据”1.全国宠物店商品销售概况这份数据充分说明了一点——很多养宠者还是选择在网上购买商品。因为不可能有59%的养宠者月均商品消费低于100元,尤其是养中大型犬的,绝对不可能消费在100元以下一个月。那么问题来了,宠物店的老板们,如何和各大电商平台抢占商品客户?如何选品?如何促销?如何陈列?请关注“名宠社”或微信搜索“中宠数据”,9月份我们就给各位店老板答案与方案。2.中国宠物行业畅销品牌盘点各大主粮厂商朋友们,看看你的品牌是否在线下TOP10,如果没在,该好好反思了,是不是品牌力有问题?还是定价不合理?还是质量不过关?还是市场推广不足?还是颜值不高?为什么不能俘获宠物店老板们的心?这10个宠物零食品牌,几乎覆盖了中国所有的线下门店,去到任何一家,都能随处可见这些个品牌。宠物玩具里面居然有几个品牌是我们从未听过的,但具体了解了一下,这些不认识的品牌只是市场曝光少和LOGO不明显而已,覆盖线下店的数量还真的不少。宠物药品里面梅里亚(勃林格)居然一家占据了三个热销品牌(福来恩、犬心保、尼可信),据了解他们也是目前宠物体内外驱虫药领域里国内销量NO.1的品牌。香波和主粮一样,鱼龙混杂,宠物店老板们,你的店用的是哪些品牌?在这份名单中吗?保健品这些食品大家还是慎重售卖,这份名单中的品牌据了解基本还是有一定实力的。宠物日用品热销榜中,国产品牌、进口品牌各占一半。证明我们国产品牌的力量还是不容小觑的,甚至有挤掉进口品牌的趋势了,最近两年国产品牌中有太多新势力的崛起。3.中国宠物行业服务业务数据宠物洗护、美容服务是宠物店营收的核心业务。既然是核心业务,服务质量、服务标准、定价策略缺一不可。同时服务专业度、店内环境、口碑、线上(微信)预约等指标,都将影响店铺的经营结果。那么,宠物店如何通过洗护服务提高商品的转化率?宠物行业的服务水平如何向“海底捞”看齐?洗护服务消费升级的干货篇,会在9月份发布,请持续关注我们。这里面居然还有日平均接客数量在50人以上的,各位宠物店老板们想不想知道有哪些店日均接客量在50人以上?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想知道吗?(9月份我们就给各位店老板答案与经验传授)4.中国宠物店活体销售数据近两年宠物店的活体销量直线下滑,主要是狗,猫的热度在不断的上升,希望各位老板们能够把握住这个热度,千万不要出现这样的现象:来店里咨询买狗买猫的很多,成交量却寥寥无几。(要想知道如何提升活体销量以及后续消费转化?请关注“名宠社”或微信搜索“中宠数据”,后续会有详细内容公布)老板们来看看,活体选品就直接参考这份数据了。老板们来看看,活体选品就直接参考这份数据了。小宠和爬宠这两年增长量非常迅猛,但据我们了解绝大多数宠物店还没切入这块业务,其实它们的钱要比犬猫更好赚,而且宠物店的客户都是现成的,知道为什么吗?请关注“名宠社”或微信搜索“中宠数据”,后续会提供答案。5.中国宠物行业寄养业务数据寄养是一个收入并不高,但是风险很大的业务,又是宠物店不可或缺的一块业务。宠物店寄养该制定怎样的标准流程?以及如何规避执行流程中的安全隐患?请关注中宠数据的后续内容更新。6.全国宠物店拥有“会员数量”数据就数据情况来看,宠物店的“散客”占据多数,而散客流动性高、消费粘度低、易流失,这本就是经营管理者绕不开的一个问题。如果你同样也头疼如何将散客粘度提高?如何提升自家店面的会员转换率?如何提高会员消费频率?请持续关注中宠数据,我们接下来会做详细解读与方式方法传授。据显示,70%的宠物店月营业额在1-5万之间,月均营业额低于1万的宠物店,基本游走在被淘汰的边缘。一个优秀的宠物店,考虑的问题绝不仅仅是“我该如何给宠物做好美容”,更多考虑的还是,如何将自己的宠物店营业额提升至5万、10万甚至更高,大家也许都是带着梦想与喜爱进入宠物行业的,但是现实是很残酷的,梦想是需要金钱来支撑的,所以老板们,认真面对现实、努力提升营业额才是你的首要任务。7.全国宠物店收入数据“服务+商品”是宠物店的主要收入来源,占到宠物店营业额的82%。所以毫不夸张的说,“服务品质+选品策略”就足以决定一家宠物店的存亡。在商品渠道越来越多元化的今天,实体店被电商抢占了大量的“商品”消费力,实体店该如何与电商做竞争抢客户?后续我们会公布答案。总 结2018中国宠物店《行业数据调研报告》是宠物行业有史以来信息量最大、最全、最深的一份宠物店领域的数据报告。再次感谢名宠社、猎宠网(原上海宠物人才网)、NGKC、以及各大宠物店SAAS平台的共同努力与协作,完成了这份对中国宠物行业,尤其是宠物店领域极为有帮助和历史意义的数据报告。从这份报告里我们相信大家都看到了很多值得宠物行业从业者深思的信息,一家宠物店的成功运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麻雀虽小、五脏必须俱全。在此,我们也衷心的希望宠物店主们多花一些时间和心思去关注宠物行业的变革与发展。因为,中国宠物行业在飞速发展,宠物主的消费习惯在快速扭转,资本也在不断涌入宠物行业,必然会对个体户产生巨大冲击,各位老板们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才能不被淘汰。

大灾难

目前国内宠物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

如今,饲养宠物的热潮正在我国的都市里悄悄兴起,随着 宠物队伍的日益壮大,一支新兴的产业—— 宠物产业也正如冰 山浮出水面。这一产业的出现是人们生活水平改善后消费层次 提高的结果,它不仅是我国改革开放条件下出现的一种社会现 象,更是一种值得探讨的经济现象。 从世界范围看,宠物饲养并不是一朝一夕或某个国家、地 区的个别现象,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各个阶层的人们都饲养宠物。 单以宠物中最为常见的宠物犬为例就足以证明目前世界主要国 家宠物市场在不断发展。据报道,在美国,从总统到普通公民 有62%的家庭养有宠物狗;而拥有200万人口的巴黎就有50万 只狗;日本也有半数家庭饲养至少一只宠物,现时约有700万 只猫与1000万只犬;在德国,为了从小培养孩子的爱心,几乎 每个家长都要孩子养一只宠物;在我国的大城市里,养宠物也 日渐普遍。北京也是养狗风盛行,到2002年11月,北京经批 准登记的新狗数量已达139631只,而未经登记的狗的数量还要 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在经济发达的上海,人们饲养各色各样的 宠物, 目前上海家庭已拥有100万只以上宠物;又如沈阳,养 狗数已超过20万只;杭州每年从宠物市场购买的犬有54750 只,如果再把家庭宠物犬自身繁殖的数字计算在内,杭州养犬 数不会少于l0万只,全省包括农村养犬数会超过100万只。根 据目前可以搜集到的资料,我们可以看到仅宠物狗一种就在世 界各国拥有相当庞大的市场,再加上其他种类的宠物,这一数 字恐怕还有大幅度的增加。这样一个庞大的现实市场使得与饲 养宠物相关的产业链实际上也拥有一个现实的庞大的市场需求, 这也是宠物产业之所以出现并发展迅速的最根本原因。有需求 就会有供给,为适应各种现实需求,这一产业逐渐发展出以宠 物养殖、宠物食品供应、宠物医疗、宠物美容及其他相关附属 产品为主的产业结构,而且这一结构仍在不断的丰富完善当中。 先说宠物养殖,这是宠物交易的后盾。专门的养殖基地不 仅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土地投入,还需要专业知识和技术及相关 的经营管理来支撑。养殖业成本高,资金周转周期长,所以起 步比较艰难。不过,潜在的市场前景也十分诱人。以在宠物中 占了主要比例的犬、猫为例,我国家庭目前饲养的犬、猫大部 分是一般的家犬、家猫和杂交的犬、猫。而养殖基地所培育的 犬、猫就比较纯正地道,无论是外型还是脾性都比一般犬、猫 要好。现在,很多养殖场 主都不惜重金从国外引进名贵犬、猫种,因为这类犬、猫聪明 伶俐,深受顾客欢迎。只是,优良正规犬、猫的市场价格令一 般家庭望而却步,像20世纪初培育出的高贵经典的喜马拉雅 猫,天性善良、恋人,叫声如歌一样悦耳,但它的身价高达每 只12000~25000元人民币,出身正规养殖场的一般猫价格每只 也达4000~8000元人民币。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宠物交易被“马 路市场”所占领。其实宠物交易是不少宠物店的经营重心,所 以宠物交易的市场前景仍然十分广阔,随着宠物养殖业本身发展所带来的生产成本的降低,以及消费者对宠物质量档次追求 的提高,相信利润的最优化实现也不是遥遥无期。 比起宠物养殖,宠物食品、用品的生产销售似乎要灵活许 多,在整个宠物业中也显得比较突出。目前我国已拥有一定数 量的宠物食品、用品、玩具等厂家,大部分起步于20世纪90 年代。不仅是国内市场,巨大的国际市场是一个更大的诱惑,特别是中国已加入WTO。 对于宠物业来说,国外的优势是不容置疑的,比如像美国、 澳大利亚、泰国等一些知名的宠物食品出口国,与我国同类宠 物食品相比,其产品真可谓物美价廉。但国内的某些嗅觉灵敏 的企业界人士也正积极兴办生产宠物用品的企业,开设宠物用 品专卖店和商铺,很多店铺采用人性化的设计来迎合人们的消 费心理,比如用以下一些名称命名:草编宠物睡床(有大小 号);新款雨衣;防水运动鞋;白毛犬专用沐浴香波等等。如果 以上海为例,每个宠物的食品与用品每月按50元计算,市民每 年用于宠物的开支也有6亿元之巨。而实际上就犬、猫而言, 每月50元是十分经济型的消费,如果带宠物定期上美容院或进 趟诊所医院,外加专门的宠物食品、宠物玩具等,奢侈型的消 费就要逾千元。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宠物 消费无疑会呈增长趋势。据统计,仅宠物食品、用品销售一项, 全国2002年比上年上升近两成。据报道,浙江某县宠物一年的 收入就达2亿元人民币。再拿国外的数字做一下参照,比如美 国,每家在宠物身上花费460美元,全国每年达300亿美元。 宠物食品、用品如此,宠物美容更甚,宠物美容乍听起来 就是贵族消费。诚然,宠物的美容也可以放在家里自己完成,比如洗澡、梳毛、修剪指爪等等。但是也正如现在很多家庭宁可选择花钱在外用餐享受轻松愉快, 而不愿把自己束缚在厨房里一样,显然,专业性美容院的服务 有其不可替代性。在国外,宠物美容师还分不同的级别。宠物 的专业美容在国外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发展得较好,我国的 珠海市也已开办起宠物美容医护科技培训学校。 宠物医院诊所之类是十分实际且必要的。宠物的护理和医 疗等行业的专业性都是比较强的,尤其是医疗系统,它不仅需 要专业知识和技术,而且还要配备必要的医疗器械等硬件设施。 对于刚起步的国内宠物业来说,这些方面:无疑还是落后的。目 前,一些外商凭着自身的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已进驻中国市场, 如果狗进这样的高档宠物医院里做一次全面体检,要花费上千 元。宠物医疗费并不比人的医疗费便宜,像比利时,兽医每年 对宠物大概做6次医疗检查,一次费用约为32美元,而普通病 人看一次病仅需12美元。美国花在狗身上的医疗保健费用每年 60亿美元。在中国饲养宠物的人乐意掏钱为狗伴侣或猫伴侣治 病的很多。由于主人对宠物的疼爱,因而对宠物医疗的投入也随之增加。在国外,甚至对 宠物做器官移植也在所不惜。如果从长远角度考虑,医学界所提供的技术支持也很重要,若是一些宠物传染病 由于医学进步而能从根本上予以消灭或预防,则人们可以放心 地饲养宠物而不必惮于健康受到危害,这将对整个宠物业的发展助益颇大。而随着宠物医疗业的发展,与之相关的宠物药业 也会得到相应的发展。

去而上仙

2019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市场分析:将超700亿市场规模电商持续挤压线下渠道份额

1、宠物食品行业是宠物行业第一大细分市场中国宠物食品行业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1993年玛氏公司旗下著名狗粮品牌“宝路”和猫粮品牌“伟嘉”进入中国,开启了中国专业宠物食品市场。宠物数量的激增让宠物医院、宠物商店和宠物美容院等与宠物相关的各个行业得到了的迅速的发展,其中宠物食品是宠物行业产业链中占比最大的细分市场。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09-2018年我国宠物食品市场规模增速大体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2009年中国宠物食品市场规模仅仅达77亿元,2010年中国宠物食品市场规模达到百亿元,2014年中国宠物食品市场规模增长至240亿元,同比增长20.6%。达到了2017年中国宠物食品市场规模达到5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46.2%。截止至2018年中国宠物食品市场规模逼近600亿元,达到了594亿元,同比增长18.8%。预测2019年中国宠物食品市场规模将突破700亿元。2009-2019年中国宠物食品市场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预测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备注:2014年市场规模增速为20.6%)2、电商持续挤压线下渠道份额,但宠物医院渠道增速第一宠物销售渠道主要分为四大类:宠物专营店、宠物医院、商超百货和线上渠道。从宠物食品渠道发展变迁来看,商超百货及宠物专营店曾长期作为高端及大众宠物用品的销售主体。早期国内除北京、上海等主要发达城市外,广大地区仍普遍采用剩饭菜喂养宠物。90年代早期国际知名品牌进驻中国市场时,通常采用代理商经营分销,将其品牌产品入驻发达城市宠物店、商超进行销售。线上渠道又细分为以京东、天猫为代表的的大型电商平台和以波奇网、E宠网、狗民网为代表的专业平台。宠物食品销售渠道分析情况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2009年后,随着电商红利的持续爆发,宠物食品销售渠道呈现出了新的特点,电商持续挤压线下渠道份额。根据Euromonitor数据,2009-2018年宠物食品电商渠道占比由0.3%迅速跃升至45.4%,并于2017年超过专营店成为宠食销售第一大渠道;同时商超、专营店虽仍保持中高速增长,但份额分别由2009年的30.6%、60.5%压缩至2018年的9.8%及34.3%;宠物医院渠道份额占比也经历着下降到上升的变化,但是其增速惊人,2018年增速最快,达到60%。2009-2018年中国宠物食品销售渠道份额变化情况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2009-2018年中国宠物食品销售渠道增速统计情况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3、中国宠物食品电商发展困境分析从图3和图4我们可以看到虽然电商渠道宠食销售第一大渠道,但是近几年电商渠道增速波动下滑至43%,增长速度较2010年相差甚远。其实宠物食品电商目前面临着不少困境。首先,品牌认知度低:国内宠物产业起步比较晚,在宠物食品品牌认知上还存在严重的不足,在产品质量标准上也比较混乱,导致了客户忠诚度培养的难度。目前,除了几大知名宠物食品品牌,大多数国内宠物食品品牌电商发展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成果,对品牌和产品的推广作用有限。其次,竞争较激烈:电商平台上充斥着大量的宠物食品品牌,数量众多,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品牌主要通过压低价格来来获取竞争优势,市场竞争激烈且混乱,直接导致企业利润的下降,影响品牌后续发展。此外,线上渠道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等优势,相比于线下渠道具有成本优势。但是目前线下渠道仍是宠物食品的主要渠道之一,如何平衡线上和线下渠道利益分配,直接考验品牌厂商的能力。而不少国内厂商,往往通过降低质量来进行平衡,造成产品品质的下降,对品牌造成比较负面的影响,进而影响电商发展。以上数据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宠物用品及服务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文章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是何言也

宠物线下市场研究:为什么中国宠物店要么微利,要么亏本?

从家畜到萌宠,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国内宠物市场终于迎来发展东风。2018年,国内猫&狗数量已经达到9000万只,整个宠物市场规模达到1700万。在这个过程中,宠物线上渠道在电商崛起大背景下快速发展,诞生了一批线上宠物食品和用品品牌,比如做主粮的比瑞吉、耐威克,做用品的皮蛋、小佩,做保健品的卫仕等。线上渠道在整个宠物商品市场占比接近40%,构成了我国独特的宠物渠道特征。与此同时,线下市场尤其是专业渠道(宠物店)仍然是宠物行业最主要的销售渠道,但比起线上渠道的顺风顺水,国内宠物线下渠道的发展就要曲折得多。美国的线下宠物连锁店PetSmart市占率达到38%,第二名Petco占有率也达到了24%。而国内不管是曾经名噪一时的“宠宠熊”,还是现下备受资本关注的一些项目,都还处于发展初期。由于居住环境(国内公寓/国内housue)、购物习惯(电商和线下)、和发展阶段(初级阶段对成熟阶段)的不同,并不能完全照搬,国内市场还需要摸索自己独有的模式。01、独特的渠道特征:“电商+专业渠道”为主 ,电商仍是第一大渠道从整个产业链来看,宠物行业最上游的是宠物活体养殖及交易,中游包括宠物食品、宠物用品的生产及销售,下游则是宠物服务,包括宠物医疗、美容、培训等。图:宠物上下游1)宠物食品作为最基本需求,是目前宠物行业中最大的细分市场,占比34%,其中宠物主粮占比将近60%。2)在满足了基本的“吃”的需求之后,宠物服务中的“刚需”宠物医疗占据了23%市场,是第二大细分市场,宠物用品和服务分别占比16%和15%。3)而宠物行业上游繁育市场整体还比较混乱,标准化程度低,在线下交易货损等不易控制,还在发展初期。图:宠物行业各细分市场占比从渠道业态来看,宠物行业可以为分为线上和线下2种业态,其中线上渠道即天猫、京东、拼多多等电商渠道;线下渠道包括医疗渠道、商超渠道和专业渠道(宠物店渠道)。根据前文宠物市场消费分布图,宠物服务、医疗、活体销售加起来占比50%左右,这部分主要通过线下渠道销售;而宠物商品(食品和用品)在线上和线下渠道都有分布。2017年宠物商品销售线上占比73.6%,线上占比26.4%(根据2017年《宠物行业白皮书》)。宠物食品线上渠道占比44%,线下渠道占比56%(方面,欧睿国际数据显示),线上渠道快速增长。图:各国宠物用品线上线下销售占比虽然一个是食品数据,一个是商品数据,数据来源不同,但都印证了一点:我国宠物消费线上占比非常高。对比一下全球前两大宠物市场美国和欧洲就更加明显,欧美的宠物商品消费线下渠道占比超过90%,而我国至少占了40%以上。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是因为国内宠物行业具有独特的行业和市场环境造成的:国内宠物行业快速发展阶段与电商发展阶段基本重合。根据宠物食品的数据来看,国内宠物市场快速发展是从2013年至今,而这段时间也正好是电商渠道快速发展的阶段,相比于线下渠道的不完善及高成本,线上为国内宠物品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渠道。图:宠物市场高速发展阶段吻合电商渠道发展其次,宠物商品尤其是食品和用品本身标准化程度很高,而且像主粮、猫砂等具有一定重量,本身非常适合线上渠道购买;第三,80/90后占整个养宠人群的75%左右,这是一批被成为互联网原住民的人群,他们已经非常习惯线上的消费习惯。而且随着80/90后乃至00后在养宠人群中占比越来越高,线上消费在宠物商品销售中仍将保持较大占比,未来将与线下渠道持平甚至超越线下渠道。图:我国养宠人群年龄构成及婚姻状况具体到更细分的渠道来看,根据下图不难看出,美国主要以“商超+专业渠道”为主,而中国以“电商+专业渠道”为主。图:中日美三国宠物食品渠道存在明显差异线下渠道中,主要包括医疗渠道、专业渠道、商超渠道。其中专业渠道主要是指专门为宠物提供商品和服务的门店(包括宠物医院和宠物店)。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居住环境及消费习惯差异,商超渠道在美国占比非常高,但在中国占比很低。根据欧睿国际数据,美国宠物食品消费有50%来自商超渠道,而这一比例在中国仅10%,但国内专业渠道占比达到30~40%,是仅次于线上的第二大渠道。02、线下渠道盈利能力:宠物店调研,盈利能力不容乐观国内线下专业渠道以宠物店和宠物医院为主。根据行业数据,2018年我国线下宠物专业渠道有5万-6万家,其中宠物医院约1.8万家,最大的是瑞鹏股份,在与高瓴资本合作整合之后也只有1200家左右,而宠物店就更加零散,目前仍然以单体门店(夫妻老婆店)为主。宠物医院进入门槛高,而且是宠物服务中的刚需,市场容量和发展速度都非常好,现在基本上被大资本圈地整合,这里不做详细分析。线下渠道另外值得关注的一块是宠物店,包括:单体门店(如夫妻老婆店、花鸟鱼虫市场等),是目前最主要的业态,占比达到69%;连锁门店占比仅32%,全国加起来也就2000~3000家。而美国最大的宠物专业渠道PetSmart在全美有1498家门店,在线下渠道市场占比达到38%;第二大Petco有1417家门店,占比24%。图:中国宠物门店类型 & 面积情况为了对国内的线下宠物店的发展情况有个真实的了解?我们对上海地区的部分宠物连锁店及单体店进行了调研。① 小佩宠物(社区街边小店)“小佩宠物”在线下(也有线上业务)主要定位宠物社区店,通过在社区周边开设宠物店,为周边提供宠物洗澡、寄养等服务,并销售宠物食品和用品。门店面积一般在50㎡左右,配备4~6名员工,目前在上海有80余家门店。小佩的洗护和寄养价格都在100元上下,各个犬种价格不一。以小型犬泰迪(占比较高)为例,单只洗护价格约80元。根据对“小佩宠物”古北店、安远店和张杨路店进行调研,门店服务与商品销售比例大约为6:4或者5:5,商品销售很少能超过40%,服务主要以宠物洗护为主,还有部分寄养服务。图:小佩宠物(古北店)那么“小佩”的盈利状况如何呢?根据调研测算,小佩1个月的单店收入在7万元左右,其中服务收入占到了60%,整个门店运营费用5万元,人员工资在整个收入中占比达到了40%以上,最终算下来整个门店净利润2500元,一旦销售的商品或服务略有下降,那么整个门店将处于亏损状态。具体情况如下:② 宠儿宠物(购物中心停车场大店)宠儿宠物主要开在购物中心停车场,为宠物提供高频刚需服务及产品,如宠物洗护、宠物食品、用品销售等,除此之外,店内还有宠物活体销售。宠儿单店面积在200~250㎡左右,配置人员5~10人。图:“宠儿宠物”杨高南路店根据我们对宠儿宠物(杨高南路店)及宠儿宠物(古北家乐福店)的调研,宠儿宠物商品和活体销售收入及服务收入的比例约为1:1,根据杨高南路当天调研的情况,推测一天洗护的宠物数量在20只左右。根据该店盈利模型,整个门店月收入13万元,固定成本8万元,其中人员工资占比29%,当月净利润7000元,处于微盈利状态。具体情况如下:③ 宠物梦公馆(夫妻老婆店)宠物梦公馆位于浦电路上,提供宠物洗护、寄养服务以及商品和活体销售,门店面积40~50㎡,店内有2名工作人员,相当于我们平时说的夫妻老婆店。图:宠物梦公馆(浦电路店)通过该店模型可以看到,该门店月收入4.5万元,其中固定成本2万元,剩余利润9500元,但此处主要是未算人员工资,如果以每人7500元工资计算,整个门店也是亏损的。具体情况如下:03、宠物店为什么盈利难?宠物保有量低+线上渠道发达+线下服务成本高那么开宠物店究竟是不是个赚钱的生意?归根结底,宠物店还是属于线下零售业态,对于这类业态,就简单的就是看坪效和人效。图:宠物店与其他线下店坪效对比根据上述一个大致数据其实可以看出来,宠物店目前的坪效在线下零售业态中并没有优势,更谈不上暴利行业。线下业态还有个重要指标是人效,尤其是针对以服务为主的线下店,人工成本才是“大头”,而宠物店单个美容师月工资可以达到8000以上,但服务的宠物数量却是有限的,可见其人效不会太高。经过对上述几个类型的线下宠物店调研发现,不管是社区店、还是停车场街边店,亦或是夫妻老婆店,我们调研的几类门店盈利模型并不乐观,基本处于微盈利或者亏损状态。总结下来,有几点原因:宠物保有量低,覆盖半径限制在3公里内。相较于线上,线下门店最大的一个特征是覆盖半径有限,比如生鲜店覆盖半径1公里,宠物店一般覆盖半径在3公里以内。上海是国内养宠人数排名前三的城市之一,根据我们从房产中介了解到的情况,以及百度地图上提供的数据,以上海浦东新区民生路为圆心,其周边半径三公里内的覆盖小区数量约为120个。按照6%的养宠比例计算(全国养宠比例平均数),假设平均每个小区1000户,其范围内养宠家庭数量有1.8万户。再根据线下调研及行业数据,目前线下门店服务主要以宠物狗为主(猫的服务需求较狗要小很多),根据行业白皮书宠物狗在整个宠物中占比46%,假设其中50%会到线下服务(要知道,不是每只宠物都会吃主粮和到线享受服务,我国宠物行业还处于发展阶段,根据宠物主粮的市场规模,2017 年我国“真正吃宠物主粮的宠物”约 3100 万只,是我们通常行业数据的1/3),那么该区域内覆盖的有效的服务数量为1600只左右。图:单个宠物线下店覆盖数量从下述地图我们可以看到,在半径3公里范围内,中间已经跨江跨桥,事实上一个宠物门店是很难覆盖这个距离,而我们调研了解到的情况,一般有效距离在1~1.5公里是比较常规的。我们假设一个宠物店在覆盖范围内占有20%的市场份额,那么其服务的有效宠物数量就是330只左右。假设这330只宠物每个月到店进行一次服务,那么该店每天服务的宠物数量为11只。图:民生路附近小区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已经算是全国养宠比例及住宅区密集度都是非常高的,其3公里内的宠物保有量在全国也名列前茅,如果是放在三四线城市,那么其3公里内的住宅密集度、养宠比例以及宠物到线下进行服务的比例都将下降。宠物服务人效低,人力成本高目前国内大部分宠物店都会提供宠物服务,其中最基础和高频的就是宠物洗护,宠物服务在整个门店收入构成中一般占比在40%~60%之间,相较于国外,这个比例非常高了,以PetSmart为例,到2014年其服务占比也不到10%。图:PetSmart收入结构服务一方面具有引流作用,这也是很多宠物连锁店提供服务的主要原因,但服务赚钱却是很难的。以上海地区为例,像小佩等宠物店美容师单月工资在7000~8000元左右,加上10~20%的绩效提成及五险一金等,单人成本可能达到9000~10000元。我们假设单只宠物洗护均价为80元,如果除去香波、水电等单只毛利60元,那么意味着每个月至少要多洗166只狗(平均每天6只)才能保本。而根据调研,目前美容师一天的产能上限也就在6~8只。线上分流明显,线下引流能力弱相较于欧美国家,国内宠物店面对的一大困境是,我们的电商发展得实在太好,宠物商品在线上的占比太高,这让线下的商品销售变得困难。大部分宠物店希望通过服务来引流:如果是夫妻老婆店,可以通过提高人效,压缩人力成本来支撑整个门店模型,主要是从人员工资里面抠出来的利润;但如果是连锁店,其覆盖区域有限,人效低,占比一旦超过30%,门店的盈利能力会越来越弱。如果不能单纯依靠服务来引流,那么门店如何通过其它方式引流或者增加商品销售就变得重要。根据我们的调研和研究,对于解决这个问题有几种方式可以探讨:1、将本店开设在自带流量的地方,如商圈店等。目前很多宠物店都是社区店的模式,对于社区经济我们投资的生鲜传奇是一个典型案例,但是宠物吃饭和服务不是我们的一日三餐,社区的流量是很难支撑起来一个宠物门店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将门店开设在自带流量的地方,比如Shopping Mall等,但这类门店涉及到的另一个问题是高昂的租金,“宠儿”将门店开在地下停车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另外一个方法是开小店或者专柜来降低租金。当然,对于开在商圈店的宠物店,尤其是大店还有一个苦恼,商圈店不适合做服务(宠物不好进入),那么怎么实现商圈内的引流以及平衡高昂的房租,一些宠物店会引入活体交易。一方面引流,另一方面活体交易的毛利可以达到70%以上。但是经常遇到的问题是,活体质量不稳定,重决策,超过3个月未卖出基本就算货损,需要自己承担成本。因此活体交易目前在国内市场环境也还不成熟。2、宠物店O2O:线下做品牌,线上做销量。对于品牌方而言,还有一个思路是,在线下流量较大的地方开店,如ShoppingMall等,门店面积不需要太大,主要目的是做品牌,单店维持盈亏平衡即可(所以门店不能大,人员不能多),打通线上线下,线上来实现销售。3、增加宠物医疗服务,提升利润空间,扩宽覆盖半径。宠物医疗与宠物食品是宠物最基本的2项需求。相比一般的商品和服务,宠物医疗显然是门槛高、利润也高的细分赛道;除此之外,相比宠物美容洗护,宠物医疗能够覆盖的面积更大,这个可以类比宠物医院与宠物店的覆盖半径,增加宠物医疗服务一定程度上可以扩大宠物店的覆盖半径,从而来吸引更多流量。PetSmart最初的定位就是“低价量贩式销售模式”,通过前店后仓的模式来缩减人力成本,并在该模式下实现全国扩张,成为全美最大的宠物连锁店。而后引入服务,但它最开始做的并不是洗护和寄养,而是与美国连锁宠物医疗机构巨头Banfield合作,到2013年,PetSmart共有1200余家门店,其中816家门店中开设了宠物诊所。表:PetSmart发展历程04、中国能否诞生PetSmart一样的线下宠物店连锁品牌?宠物保有量低,覆盖半径有限宠物服务人效低,人力成本高线上分流明显,线下引流能力弱基于以上原因,看起来线下宠物店要突围似乎困难重重,那么中国能否诞生PetSmart一样的线下连锁品牌呢?我认为答案是乐观的。首先宠物服务和宠物医疗等只能在线下进行,其次虽然线上商品销售占了很大优势,但线下市场仍占有40%左右的份额,线下市场还有机会,但是什么样的模式才能够跑出来呢?(笔者要是知道的话,早就去创业啦!)虽然我不知道什么模式会成功,但是我认为能够跑出来的公司,一定是迎来了一些变化或者契机,或者要解决了一些模式上的痛点:① 整个宠物保有量提升,宠物消费意识增强。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也并非我们主观可以解决的。② 门店开设位置在商场等有自然流量的地方,解决引流问题。③ 增加基础的医疗服务,突破覆盖半径,提升利润空间。④ 降低服务比例,加大商品的销售占比。比如通过在商场等流量大的地方开店树立品牌,打通线上线下(O2O),通过线下做品牌,线上做销量。【END】

灯塔情

2018年中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达1722亿元 中国宠物主年均花3969元养宠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张国锋快速发展的中国宠物行业正在吸引来自世界的目光。今日,全球最大的企业增长咨询公司Frost & Sullivan(中文名:弗若斯特沙利文。以下简称“沙利文公司”),发布了《2018年中国宠物行业报告》。这是沙利文公司第一次就中国宠物行业发布报告。此前,美国宠物行业连锁巨头PetSmart等上市公司所引用的权威市场研究数据也来自于沙利文公司。整个报告分为四部分,分别为中国宠物行业概况、中国宠物行业消费者画像、中国宠物商品消费情况、中国宠物服务和宠物活体消费情况,全面展现了2018年中国宠物行业发展的最新实况。中国养宠家庭比例攀升至22%报告指出,中国养宠家庭数量从2013年的6934万户,增长到2018年9978万户,5年里同比增长了43.9%,中国每万户养宠家庭比例也从2013年的16%增长至22%。2018年底,中国宠物主饲养的宠物猫数量为6700万只,宠物狗数量为7400万只,每年不含领养、赠送的猫狗活体销售量超500万只。除猫狗外,中国宠物主还养有1.1亿只其它动物,其中包括8400万只水族类、900万只鸟类、700万只爬行类、700万只啮齿类动物等,显示出养宠用户趣味多样化的特征。2018年市场规摸达1722亿元2018年,中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1722亿元,是2013年494亿元市场规模的3倍多。其中,宠物狗市场规模2018年底达到了985亿元。包括主粮、零食和保健品在内的食品类占比最高,达到了383亿元,宠物狗医疗市场规模达到了198亿元,用品为151亿元,美容寄养等服务类市场规模也有156亿元,活体为97亿元。宠物猫市场规模2018年底达到了602亿元,食品类达到了223亿元,医疗市场规模达到了124亿元,用品与服务各达到了87亿元和85亿元,活体为83亿元。业内普遍认为,随着宠物数量的增加及宠物主人消费力的提高,中国宠物市场将会进一步发展。预计到2023年,中国宠物市场规模将达到4723亿元。2018年每只宠物年均消费3969元近年,中国宠物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报告指出,中国宠物主2018年花在宠物身上的钱年均为3969元。具体到宠物狗,2018年每条宠物狗年均花费为4723元,其中花在食品上为2040元,用品800元,医疗1055元,其他服务为828元。2018年每只宠物猫年均花费为3117元,其中花在食品上为1340元,用品为525元,医疗742元,其他服务为510元。与宠物狗花费相比,养猫成本更低。中国养宠主显示出“三高一低”特征报告显示,中国宠物主整体呈现出中高收入化、高学历化、中高阶层化、年轻化等社会特征。具体到性别,中国宠物主男女性别比约为4:6。关于年龄层分布,00后宠物主占比为2%,90后宠物主占到了48.1%,80后宠物主占到了35%,70后占比10%,70前占到了4.9%,显示年轻养宠族群已经成为主流,同时揭示了近年来宠物市场蓬勃发展的驱动因素。与大众印象中“单身狗更爱养宠”的“固有观念”不同,报告指出,中国养宠人群中,61%的人为已婚人士,39%为单身人士,已婚且不与父母同住的人群占比为43.8%。显示出养宠虽然可以陪伴“单身狗”,但也需要稳定的经济基础。具体到居住在城镇的养宠主收入,月均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占比整体超过了三分之一。其中,月收入在15000元及以上的占到了12.8%,10000元到14999元的占到了21.5%,5000元到9999元的占到了39.5%,月入在5000元以下的占到了26.2%。显示出有经济实力、能保障宠物一定生活水平的养宠主人正在逐渐增多。另外,报告指出,学历在本科及研究生以上的养宠人群分别占到了65.5%与5.8%。其中,职业为企业普通员工、管理层与事业单位员工占比分别为29.1%、23.1%和14.2%,良好的受教育及事业基础将让养宠主人更易接受新的、健康科学的养宠观念与习惯。89%的人选择线上购买宠物商品与欧美偏重于在线下购买宠物商品不同,线上购买成为中国养宠主的主要消费方式。报告显示,89%的养宠用户曾经在线上购买宠物商品,其主要考虑因素是线上品质有保障、货源种类多、优惠力度大、促销活动多、快捷便利等。在线上商品消费中,宠物主粮是刚需。88.5%的养宠主人会选择在线上购买主粮。另外,宠物零食、日用品、出行装备、宠物医疗用品、宠物玩具、宠物美容用品、宠物医药保健品以及宠物活体分列其后。在购买宠物主粮时,71.7%和61.6%的养宠主人会优先考虑原材料和成分是否满足营养需求和易消化,显示养宠主人对宠物食品的营养健康已经尤为重视。在购买主粮的频率上,61.5%的养宠主人一年之中会购买6到12次宠物主粮,通过专业宠物食品获得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已经成为中国宠物的主要生活方式。除了线上消费外,还有一部分人群会选择在线下门店消费。55.4%、50.8%、47.4%的人会分别选择社区宠物店、连锁宠物店、宠物医院等。养宠消费者选择线下门店的主要考虑因素是可以挑选实物、以及服务内容的丰富,比如可以寄养,美容,整型等。另外,活体交易也因为可以看到“实物”成为了线下门店的优势。46.4%的人选择从宠物商店购买活体,34.3%的人则是从朋友处获得宠物赠予。线下宠物消费中,78.4%的人会购买宠物医疗服务,76.1%的人会购买宠物美容服务,42.2%的人会购买宠物寄养服务,27.3%的人会购买宠物训练服务。随着城市里限犬,以及人宠矛盾频发,让宠物接受正规训练,减少公共场所的可能矛盾,让宠物训练服务成为了不少养宠主人的“必修课”。

白发鬼

宠物行业专题报告:萌宠时代,结宠同行

(报告出品方/作者:东莞证券,熊莉、:魏红梅)投资要点:中国宠物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2010年以后,中国宠物行业进入快速 发展期,行业的增长不仅仅源于宠物数量的持续高速增长,更加有消 费升级的带动。由于GDP的提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同时老龄化 提升了社会孤独感,人均对宠物的支出迅速增加。行业仍在快速增长,未来几年增速有望高于20%。根据中国宠物行业 白皮书,中国宠物(犬猫)消费市场规模从2010年的140亿元增长到 了2019年的2024亿元,CAGR为34.55%。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预测, 至2023年中国宠物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723亿元,未来几年增速有望维 持20%以上。宠物数量稳定维持个位数增长。中国犬猫数量从2010年至今整体维持约7%以上的年均增速。根据白皮书,2019年中国城镇犬猫数量达到 了9915万只,比2018年增长8.37%;其中狗5503万只,同比+8.22%; 猫4412万只,同比+8.56%。从宠物类型看,2019年城镇犬猫占全类型 宠物的97.50%,饲养犬猫是绝对的主流,相应的服务市场也较为完善。饲养率仍有巨大提升空间。根据普华永道,2019年中国家庭宠物饲养 率仅约17%,远低于英国的44%和美国的67%。中国饲养率远低于发 达国家水平,提升空间大。中国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生活水平 提升和领养率的提高,将有力推动宠物饲养率的增长。人均宠物支出逐年上涨。从消费端看,从2017年至2019年,人均单只 宠物消费金额从4348元上升至5561元。2019年人均单只宠物消费5561 元,同比+10.87%。根据尼尔森预测,居民对宠物消费意愿持续上升, 宠物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例从2010年的0.10%上升至2018年的0.42%。1、中国宠物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1.1 宠物的定义宠物(pet)指人们为了精神目的,而不是为了经济目的而豢养的生物。传统的宠物是 指哺乳纲或鸟纲的动物,养着用于玩赏和作伴。实际生活中的宠物包括鱼纲、爬行纲、 两栖纲、昆虫,甚至植物,用于观赏、作伴、舒缓人们的精神压力。随着时代的发展, 宠物的范围很广,包括动物、植物、虚拟宠物、电子宠物等。但大多数国家的法律还是 把宠物限定在动物范畴内。饲养宠物作为人类亲近自然的机会,可以满足人类的心理需 求,是非常健康正常的爱好。1.2 行业历史中国宠物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宠物行业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1992 年,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成立,向整个社会宣导了保护动物、爱护动物、动物是人类的 朋友等象征社会文明的理念。在重新为宠物定义的同时,将养宠物的生活方式提高到一 个以教育文化为基础的概念之上,让大家对“宠物” 形成了初步的认知。小动物保护 协会的成立标志着国内宠物行业的形成。随后玛氏、皇家等国外宠物行业巨头纷纷进入 中国。进入 21 世纪,中国宠物数量快速增长,同时,宠物角色开始转变,宠物在家庭 中从“看家护院”的功能性角色向着“孩子、亲人”的情感性角色转变。国内开始出现 以宠物产品生产制造的规模化工厂,一些国内知名企业开始涌现;伴随互联网大潮,第 一批线上宠物服务平台出现。2010 年以后,中国宠物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行业的增长 不仅仅源于宠物数量的持续高速增长,更加有消费升级的带动。由于 GDP 的提升,人均 可支配收入增加,老龄化社会提升了孤独感,人均对宠物的支出迅速增加。除宠物平台 外,共享经济/云养宠等新型服务模式也在宠物市场展开扩张,线上经济蓬勃发展则为 行业覆盖提供了巨大的便利。2、领养率和消费升级两大因素驱动下,行业增速有望高于 20%2.1 未来数年行业规模增速有望高于 20%行业仍在快速增长,未来几年复合年均增速有望高于 20%。2010 年以后中国宠物行业进 入了高速发展期,宠物数量的增长叠加消费升级是行业增长的主要因素,带动市场规模 开始快速攀升。根据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中国宠物(犬猫)消费 市场规模从 2010 年的 140 亿元增长到了 2019 年的 2024 亿元,CAGR 为 34.55%。近几年 增速有所下滑,维持在 20%左右,仍属于快速发展行业。往后展望,商业化程度的加速 及消费升级催生了新的行业增长点,预计未来几年会经历更高速的增长,根据弗若斯特 沙利文的预测,至 2023 年中国宠物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4723 亿元,未来几年增速有望维持20%以上。根据普华永道的预测,从 2019 年开始,在领养率提升和消费升级的推动下, 预计未来五年宠物市场规模延续高速增长,年增长率将随之攀升至 24%到 28%之间。备注:宠物市场规模=狗市场规模+猫市场规模猫市场规模=(养猫人数/养宠家庭户均人数)*猫各品类渗透率*猫各品类人均 消费金额之和狗市场规模=(养狗人数/养宠家庭户均人数)*狗各品类渗透率*狗各品类人均 消费金额之和【此处的市场规模包括食品、用品、药品、医疗、洗澡美容、寄养、训练消费, 不包含活体、保险】2.2 投融资活动维持活跃度行业投融资活跃。根据《波奇俱乐部》的公开信息统计,2019 年中国宠物行业共发生投 融资案例 26 件,公开了明确数据的融资总额超过 22.37 亿元,同比 2018 年大幅增加。从投融资领域分布看,食品生产与零售板块最受资本追捧,2019 年融资额分别达 8.10 亿元和 8.56 亿元。食品板块由于产能投入需求大,投资额也大;零售端投融资活跃, 新零售渠道下的线上投入与线下渗透并行。在经济环境不明朗的 2019 年,宠物行业投 融资仍然活跃,凸显出行业强大的逆周期性。随着宠物数量的增加和养宠行为的科学化, 投融资活动有望快速培育出细分领域的供应商,宠物行业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并提升 行业发展内质。2.3 宠物数量维持稳定增长趋势,国内饲养率低且仍有巨大上升空间宠物数量稳定维持个位数增长。从宠物数量看,中国犬猫数量维持较为稳定的增长速度, 从 2010 年至今整体维持约 7%以上的年均增速。根据白皮书,2019 年中国城镇犬猫数量 达到了 9915 万只,比 2018 年增长 8.37%;其中狗 5503 万只,同比+8.22%;猫 4412 万只,同比+8.56%。从宠物类型看,2019 年城镇犬猫占全类型宠物的 97.50%,饲养犬猫 是绝对的主流,相应的服务市场也较为完善。从犬猫数量分布看,2019 年狗数量占比 55.50%,猫数量占比 44.50%,狗的数量领先猫,但猫数量增速略高。与中国庞大的人口 基数与家庭数量相比,宠物数量仍然偏低,领养率更是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未来宠物 数量仍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间。饲养率仍有巨大提升空间。根据普华永道,以家庭饲养率计,2019 年中国家庭宠物饲养 率仅约 17%,远低于英国的 44%和美国的 67%。中国饲养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若要追 上平均水平则有数倍的提升空间。中国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生活水平提升和领养 率的提高,将有力推动宠物饲养率的增长。对比中美两国家庭消费中宠物支出可以发现,从 2014 年至 2019 年,美国家庭宠物支出占比仅从 0.49%提升至 0.52%,而中国占比则 从 0.16%提升至 0.29%,反映了消费者对宠物消费的强大意愿,尤其是在经济相对发达 的地区。而从家庭支出占比看,中国家庭对宠物支出占比仍然偏低,同样有较大的上升 空间。2.4 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宠物消费能力增加宠物消费能力随 GDP 与收入上升。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人均 GDP 从 2004 年的 12486.94 元上升至 2019 年的 70891.78 元,既然 GDP 增速已回落至个位数,但对比欧美发达国家 仍遥遥领先。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上升,从 2004 年的 9421.61 元上升到 2019 年的 42358.80 元。经济增长下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升较快,消费结构向更多元化发展,宠物消 费作为消费升级浪潮下的重要分支之一,产业已进入发展快车道。3、养宠人群持续高增,老龄化与单身经济下养宠需求提升3.1 养宠人数持续增长2019 年养宠人数首次突破 6000 万人。根据白皮书,2019 年全国城镇养宠主人首次突破 了 6000 万人,达到 6120 万人,比 2018 年新增 472 万人,同比增长 8.36%。在养宠主人 中,同时饲养狗和猫的人数占比约为 17%,城镇养宠家庭渗透率为 23%,比 2018 年增长 4%,但仍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提升空间较大。3.1.1 女性和 90 后为主要养宠群体女性和 90 后为主要养宠群体。从宠物主人性别分布看,宠物主人主要为女性,且占了 88.40%的大比重,仅有 11.60%的宠物主人为男性。从年龄分布看,90 后是主要的养宠 群体,2019 年宠物主人中有 45.5%为 90 后,比 2018 年提升 2.2%,且其中 95 后占比已 达到 35.6%,说明养宠人群的年轻化。90 后作为养宠主要人群,在消费观念上与中老年 人有显著区别,普遍对宠物消费持有更开放的态度。3.1.2 中高学历人群更倾向于养宠中高学历养宠人群占比提升。中高学历人群普遍踏入社会较晚,婚姻生活也略迟,单身 时间较长,个人支出有限,能力和意愿方面更能支持宠物消费。2019 年大学本科养宠人 群占比最高达 47.7%,同比提升 2.5 个百分点;硕士及以上人群占比达 9.6%,提升 2 个 百分点。根据教育部和国家统计局,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持续攀升,从 2009 年至 2019 年,本硕博毕业生从 282.66 万人提升至 458.69 万人,高知群体数量的增加逐步提 升了养宠群体数量。从宠物主人收入分布看,养宠人群主要为中低收入群体,其中月入 4000 元以下的占比 49.6%,4000 至 9999 元的占比 26.2%。3.1.3 一线城市宠物主占比最高,城镇人口提升利好宠物行业一线城市宠物主占比最高。从宠物主城市分布看,一线城市宠物主占比最高达 38.8%, 二线城市和三线及以下城市占比分别为 26.8%和 34.4%。一线城市养宠人口占比最高, 且以年轻人为主,其中 90 后占比达 49.8%。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快速推进,城镇人口比重从 2000 年的 36.22%上升至 2019 年的 60.60%,生活水平较高的城镇人口倾向于养宠 作为生活的陪伴,且区别与农村养宠的低消费,该人群消费水平普遍较高,为宠物用品 的重要消费人群。北上广养宠人群占比最高。从养宠人群城市分布看,大城市养宠人群占比显著高于中小 城市,2019 年上海、北京、广州三大一线城市养宠人群占比分别为 19.8%、11.0%、6.5%, 其次是经济领先的城市。人群分布整体呈经济越好的城市,养宠人群越多的趋势,与消 费能力相匹配。3.1.4 人均住房面积上升,养宠空间提升人均住房面积上升趋势下宠物居住空间伴随上升。根据国家统计局,历史上城市城镇居 民人均住房面积逐年呈上升趋势。如上海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从 2007 年的 32.20 平方米 上升至 2019 年的 37.20 平方米,广东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从 2004 年的 25.12 平方米上升 至2019年的35.73平方米,北京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从2004年的21.49平方米上升至2019 年的 32.54 平方米。城镇居民是宠物市场重要的消费群体,居住环境的改善一方面可以 容纳更多的养宠空间,另一方面可以容纳体型更大的宠物,而数据指出体型更大宠物消 费金额显著高于小宠物。中大型犬占比同比上升。居住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养宠种类向中大型犬拓展,根据 2019 白皮书,小型犬数量占比达 50%,中型犬和大型犬占比分别达 34.40%和 15.60%。养犬种 类偏好中,最受欢迎的品种是小型犬贵宾/泰迪,2019 年占比 22.6%,同比下降 3.5%; 中大型犬里的中华田园犬 2019 年占比为 12.4%,同比上升 7.3%,占比大幅上升。其次 中大型犬里的拉布拉多、边牧、萨摩耶占比均有所上升。随着生活空间的扩大,中大型 犬数量未来有望延续上升,从而带来更大的消费空间。3.2 老龄化与单身经济下养宠需求提升3.2.1 单身人群增加,孤独感驱使下养宠需求提升孤独感驱使下养宠需求提升。网络带来高度便利的同时,降低了人与人的社交数量,单 身经济蓬勃发展,孤独感日渐增加。从养宠人群对待宠物的态度看,仅有 5.6%的人群把 宠物当作宠物看,而有 93.2%的人把宠物当作朋友或亲人看待。有 50.1%的单身群体把 宠物当作亲人,养宠的态度表现为陪伴需求以缓解孤独感,而 47.6%的已婚人士把宠物当作孩子。从宠物主婚姻状态看,单身人士占比最高达 32.5%,对宠物的陪伴需求最高; 未婚人士和已婚人士占比则分别达 50.1%和 49.9%。根据民政部,我国近年来结婚率呈 下降趋势,粗结婚率从 2013 年的 9.92%下降至 2018 年的 7.30%。网络发展与生活压力 的增加加剧了中国社会的孤独感,为缓解精神需求,在单身经济下的养宠需求有巨大的 增长空间。3.2.2 老龄化社会下养宠需求提升中国老年人占比超过中等偏上国家水平。网络带来高孤独感不仅来自未婚人士,老年人 特别是无子女或与成年子女分居的老年人同样有较强烈的孤独感。根据国家统计局, 2019 年我国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 1.76 亿元,占比 12.60%,为首年突破 12%。与其他 国家对比,中国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比已超过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水平,但低于发达 国家水平。一方面,老龄化社会带来对医药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无子女或与成年子女分居的老年人同样面临较为强烈的孤独感,在陪伴需求的驱使下提升养宠倾向。4、宠物消费市场活跃,线上渠道成必争之地4.1 宠物消费金额持续上升人均宠物支出逐年上涨。从消费端看,从 2017 年至 2019 年,人均单只宠物消费金额从 4348 元上升至 5561 元。2019 年人均单只宠物消费 5561 元,同比+10.87%;其中狗主人 单只消费 6082 元,同比+9.00%;猫主人单只消费 4755 元,同比+10.30%。大、中、小 型犬的年消费金额差异较大,2019 年小型犬年均消费金额 5093 元,中型犬 5919 元,大 型犬 7489 元,远超小型犬的年消费。根据尼尔森,居民对宠物消费意愿持续上升,宠物 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例从 2010 年的 0.10%上升至 2018 年的 0.42%。4.2 消费端分为食品、服务、用品三大品类宠物食品行业增长最为迅猛,市场占有率最高。宠物细分市场可分为食品、服务、用品三大种类。根据普华永道分析,2019 年宠物食品、服务、用品行业市占率分别约为 55%、 25%、20%;2014 年至 2019 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约为 30%、18%、14%。食品行业是 市占率最高的行业,且增速最高,进入门槛较低,投资吸引力强。根据白皮书,2019 年 宠物消费结构中,食品占据消费主要部分,主粮和零食占比分别达 39.4%和 19.5%,分 别同比增长 0.2 和 8.0 个百分点,零食增长更为显著。养狗和养猫对食品消费占比比较 接近,狗主粮和猫主粮消费占比分别为 38.0%和 41.6%,零售占比分别为 19.6%和 19.1%。 服务行业和用品行业进入门槛较高,市场成熟度较低,但仍维持快速增长。在宠物相关 行业中,食品板块增长最快,快速增长的原因从以前的纯粹宠物数量增加,逐渐演变成 近年来的食品渗透率提升、产品升级、人均购买力上升等。4.3 食品渗透率高,服务还有较大上升空间零食渗透率最高。从渗透率看,食品和用品渗透率高,服务渗透率低。零食和干粮渗透 率分别达 79.0%和 54.6%,干粮渗透率仍有较大上升空间。用品中驱虫药渗透率达到了 78.2%,其次玩具和保健品分别达 64.5%和 29.4%。服务中渗透率高的诊疗和洗澡美容分 别达 56.4%和 50.3%,像训练、殡葬、摄影等项目仍处于萌芽阶段。4.4 营养配比是宠物干粮最受关注因素,企业应重产品质量营养配比是消费者最关注因素。干粮是宠物食品最重要的消费种类,根据白皮书统计, 在消费者选择干粮时,最关注的因素是营养配比,占比 54.3%,其次分别为配料组成、 用户口碑、适口性好坏,均为与产品质量相关的因素。在干粮包装关注因素中,营养配 比仍然是第一关注因素,占比 55.5%,其次为占比 51.4%的配料比。可见消费者在选择 宠物食品时,最关注的仍然是产品质量本身,对于性价比、物流、包装等因素的关注度 相对较低。在企业层面来说,企业应该从产品质量为出发点,再逐步建立品牌口碑,以 适应消费者对产品内在品质的高要求。4.5 线上消费普及率高线上宠物消费渗透率高,大城市线上消费意愿更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2018 年中国 宠物行业报告》,线上销售为中国宠物主搭建了便捷的宠物消费渠道,2018 年有 89%的 宠物主人表示曾在网上购买宠物用品,表明线上消费渗透率高。大城市宠物主更倾向于 在网上购买宠物产品,2019 年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网上宠物产品消费占比分别达 23%和 26%,合计 49%;二线城市消费占比则达 20%,3-4 线及以下城市占比 31%。线上宠物用 品销售正迸发出蓬勃的活力,将会成为商家销售渠道的必争之地。网络途径是主要宠物信息获取渠道。根据 2019 白皮书,绝大部分宠物主会通过网络渠 道获取宠物信息,间接刺激线上宠物消费,其中 83.1%的宠物主会浏览宠物微信号,25.7% 浏览宠物微博账号,22.1%浏览抖音,双微一抖占比靠前,另外宠物类 APP 和宠物网也 是重要的信息来源。在宠物咨询关注内容方面,宠物主最关心宠物知识干货,占比达 79.2%,同时也是主要的消费指南。69.0%的宠物主关注宠物娱乐内容,而分别有 32.7% 和 23.2%的人关注打折促销内容和商品推荐内容,这两部分同样对指导宠物消费有推动 作用。消费者倾向通过线上电商购买宠物产品。根据 2019 白皮书,超过半数的消费者通过线 上电商购买宠物食品,线下渠道则主要集中在宠物店、宠物医院和商超,占比分别为 21.2%、14.2%和 8.0%。在占比为 53.2%的线上电商渠道中,淘宝、天猫、京东三大渠道 占比分别为 68.2%、54.6%和 40.9%;如波奇、E 宠、狗民网等垂直渠道仅次于主要电商 平台,另外天猫国际和京东全球购等为进口品牌食品提供的便捷的购买渠道。在宠物用 品领域,与食品领域类似,线上仍然是最重要的渠道,占比高达 58.2%。线上渠道利用 咨询优势和物流优势,渠道占比有望继续提升,成为了企业渠道扩张的低成本必争之地。5、重点企业分析(详见原报告)国内企业倾向从代工模式(OEM)转向自主品牌模式(OBM)。宠物行业发展前期,国内宠物消费市场主要由跨国企业占据,如玛氏、雀巢,国内企业普遍采取代工厂模式赚取 较低利润。宠物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后,国内企业纷纷认识到宠物市场的蓝海,开始探 索并建立自主品牌,向传统的跨国企业发起挑战,从代工厂模式到自主品牌模式的转型 产生了一批颇具规模的自主品牌,如乖宝宝、顽皮、佩蒂等。从产品端看,国内企业开 始了自下而上品牌发展路线,产品从低端细分市场开始,目前已部分涉及中高端市场。 展望未来,高端和超高端市场大部分仍然将被跨国品牌占据,但随着国产品牌认可度的 提升和生产技术的完善,有望向该市场发起冲击。国内宠物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龙头 市占率仍然偏低,本土企业有望在激烈的品牌竞争逐步站稳。同时,线上渠道的普及让 国产品牌能以更低的成本扩张品牌知名度,企业纷纷成立起天猫、京东自营等网络渠道, 以吸引年轻一代特别是 90 后的宠物主消费热情。中宠股份:宠物食品领先企业。佩蒂股份:宠物休闲食品领域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公司。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新产品市场接受度不及预期、渠道搭建不及预期、产能上 限风险、食品安全问题、贸易关税政策变动、汇率波动、市场竞争加剧等。(报告观点属于原作者,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获取精品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官网】。

王柏

艾媒咨询:2020H1年中国宠物经济运行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报告介绍:《2020H1年中国宠物经济运行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主要对中国宠物经济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并对宠物经济的现状进行总结和前景分析。具体通过对宠物交易、宠物食品、宠物用品、宠物医疗、宠物生活服务和宠物应用App等细分领域的梳理,结合草莓派数据调查与计算系统进行抽样调研,以及通过中宠股份、普瑞生物、新瑞鹏集团等典型案例的深度分析,对2020年中国宠物进行分析,并对2021年的行业发展态势进行发展趋势预判。核心观点宠物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高收入、高学历的年轻群体养宠比例高艾媒数据显示,中国宠物市场规模在2019年达到2024亿元,预计2020年将达2953亿元。2015-2019五年内市场规模翻了2倍,年复合增长率20%。养宠人群年轻化,80后、90后人群占比分别达到了46.3%、20.3%;养宠人群收入较高,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占比约三分之一;养宠人群呈现高学历化特征,教育程度在本科、研究生及以上的养宠人群分别占比59.5%和5.8%。互联网宠物市场,资本更看重宠物电商和宠物医疗宠物经济的产业链不断延伸,从各宠物赛道看,融资规模最高的宠物医疗注入15.12亿元,宠物食品领域获得11.66亿元融资,宠物店获得8.19亿元融资,宠物用品获得2.75亿元融资,宠物智能获得1.96亿元融资,宠物电商获得1.45亿元融资以及宠物服务获得1.44亿元融资。氪金式养宠成为新趋势,“云吸宠物”模式更加成熟新冠疫情期间,淘宝宠物直播场次同比增长375%,每天观看人数超100万;2020年3月宠物消费同比增长近1.5倍。总体而言,直播电商令宠物消费从以往看图说话、视频逗趣的形态升级为24小时超长直播、隔屏互动,充分体验“云养宠物”。行业背景概况(节选):中国宠物经济发展历程经过30年的发展,宠物已然由“看家护院”的角色转变为“家庭成员”,宠物产业更加多样化。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宠物消费升级、人们养宠观念的变化,宠物经济发展迅速,宠物的新型业态层出不穷。中国宠物经济发展特点分析在中国国民经济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宠物经济也正在经历消费升级,宠物的衣食住行向精细化方向发展,各产业环节蓬勃发展。2015—2020中国宠物经济发展规模数据分析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宠物市场规模在2019年达到2212亿元,预计2020年将达295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0%。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宠物饲养观念的广泛普及和宠物行业延伸服务的挖掘,中国宠物经济的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扩大。2020中国养宠人群用户画像分析养宠人群呈现年轻化特征,80后、90后人群占比分别达到了46.3%、20.3%。中国城镇养宠人群收入较高,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占比约三分之一。且养宠人群呈现高学历特征,教育程度在本科、研究生及以上的养宠人群占比分别为59.5%和5.7%。养宠人群特征一定意义上彰显了宠物主可观的消费潜力。市场数据分析(节选):2020年中国宠物交易市场概况分析2020年中国宠物食品市场概况分析2019年中国宠物食品销售渠道中,电商占比约50%,宠物店占比约30%,商超渠道约为10%。中国宠物食品销售渠道以电商渠道及宠物店为主。2020年中国宠物医疗市场概况分析从固定资产看,有90%宠物医院的固定资产少于1000万元,面积约200-300平方米。而从营业额看,有80.9%的宠物医院年营业额在300万元以下。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目前中国的中国宠物医院以中小规模仍以中小型个体企业为主,市场集中度有待提升。2020年中国宠物美容美发市场概况分析宠物美容是指通过美容用品和修剪技术以及染色等为宠物遮掩体型缺点、增添美感,从而达到让宠物和主人身心愉悦的效果。主要包括清洗、修剪、造型、染色等,需求占比较高。随着宠物业的发展,宠物主人对宠物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深入,宠物美容行业随即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目前中国宠物美容市场还是以浴液等基础需求为主,如浴液需求占中国宠物美容市场整体比重的95%左右,宠物美容市场未来可提升空间还很大。2020中国互联网宠物APP下载情况分析目前宠物app仍在探索阶段,功能主要局限在:晒(分享状态)、购(咨询宠物疾病、养宠心得等)、买(购买宠物用品)、店(O2O,线上导流至线下)。从互联网宠物APP累计用户下载量来看,波奇宠物以4312.6万的下载量居于榜首,是第二名小狗在家的两倍。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尽管宠物App种类繁多,但是同质化现象严重。总体来看,宠物App市场是一个相对来说较为空白的市场,有质量、有内涵、更够全面满足爱宠人士需求的App尚待开发。典型案例分析(节选):典型企业案例分析:中宠股份(一)2019年,中宠股份实现营收17.16亿元,同比增长21.52%;净利润实现7900.78万元,同比增长39.97%。2020年一季度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73亿元,同比下降2.03%。其中,国外市场虽然延迟交付,但订单量没有收到影响;国内市场增速超过预期。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2020年一季度公司整体收入略有下滑是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公司国内工厂复工时间推迟并且初期开工率较低。总体来看,国外市场发展平稳,国内市场有望持续发力。中宠股份旗下的宠物食品及用品业务被细分为宠物零食、宠物罐头、宠物主粮和宠物用品四个板块,2019年四个板块分别为公司带来营收13.94亿元、2.32亿元、6270.66万元和2405.58万元,分别同比增长20.67%、24.17%、27.61%和40.59%。其中境外收入13.73亿元,境内3.44亿元,分别占比79.98%、20.02%。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宠物消费虽然在国内坐拥千亿市场,但对国内自主品牌而言,行业发展并不集中。行业趋势分析(节选):2020中国宠物经济发展趋势:氪金式养宠2020中国宠物经济发展趋势:“云吸宠物”更成熟数据显示,2020年2月份淘宝宠物直播场次同比增长375%,每天观看人数超100万。疫情期间云经济快速发展,“云吸宠物”模式更加成熟,也从以往看图说话、视频逗趣的形态升级为24小时超长直播、隔屏互动,充分体验“云养宠物”。疫情放大了“云吸宠物”的经济效益,成为流量第一入口;疫情结束后,“云经济”将以更具爆发力的形态发展。本文数据及图片内容节选自艾媒研究院发布的《2020H1中国宠物经济运行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察乎盈虚

96页数据PPT,解读宠物经济消费市场发展状况

随着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养宠群体迅速扩大,宠物经济行业飞速发展。由此,艾媒咨询发布了《2020H1中国宠物经济运行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对宠物交易、宠物食品、宠物用品、宠物医疗、宠物生活服务和宠物应用App等细分领域进行梳理,结合典型案例分析了2020年中国宠物经济行业运行现状,并由此预判2021年行业发展趋势。随着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养宠群体迅速扩大,“撸狗吸猫”已经成为人们休闲时间的一项活动。在此背景下,宠物经济行业飞速发展,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宠物市场规模在2019年达到2212亿元,预计2020年将达2953亿元。近日,上海宠幸宠物用品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近2亿元B轮融资,这轮融资是今年境内宠物行业内已知的额度最高的融资事件;在刚刚过去的“黑五”中,体育和宠物用品成为了热销品类,宠物产品的网上支出同比大增254%,这些数据都表明了宠物行业的良好态势。由此,艾媒咨询发布了《2020H1中国宠物经济运行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对宠物交易、宠物食品、宠物用品、宠物医疗、宠物生活服务和宠物应用App等细分领域进行梳理,结合典型案例分析了2020年中国宠物经济行业运行现状,并由此预判2021年行业发展趋势。此次报告涉及到的品牌/企业/案例包括:瑞普生物,中宠股份,新瑞鹏集团,铃铛宠物,E宠商城,小狗在家,爱宠医生,佩蒂股份,雀巢普瑞纳,天地荟,Freshpet ,JM smucker,皇家,麦富迪,比瑞吉,玛氏,伯纳天纯,ORIJEN,顽皮,珍宝,耐威克,多尼斯,中央花园和宠物,UNICHARMCORP,波奇宠物,有宠,小佩宠物,阿闻,淘宠网,萌窝。以下为报告核心内容节选中国宠物经济发展历程经过30年的发展,宠物已然由“看家护院”的角色转变为“家庭成员”,宠物产业更加多样化。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宠物消费升级、人们养宠观念的变化,宠物经济发展迅速,宠物的新型业态层出不穷。2020中国宠物经济发展驱动因素:文化环境分析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超过50%的宠物主将宠物视为自己的孩子、亲人、朋友;其中已婚人士更愿意把宠物当作自己的孩子;单身人士把宠物当作亲人来缓解孤独。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空巢老人、空巢青年等社会结构的改变,以及家庭养宠观念的进步,都令宠物的情感价值得到提升,成为驱动宠物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15-2020中国宠物经济发展规模数据分析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宠物市场规模在2019年达到2212亿元,预计2020年将达295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0%。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宠物饲养观念的广泛普及和宠物行业延伸服务的挖掘,中国宠物经济的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扩大。2020中国宠物获取渠道数据分析从宠物获取渠道来看,34.8%为朋友赠送,28.2%为宠物店购买,网上购买仅占6.2%。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尽管网上购买具有方便、省时、可退换等优势,但是存在着宠物质量问题、交易双方的地理位置所造成的运费问题、支付保障问题、售后问题等风险,线下实体店宠物购买被完全代替可能性小。2020中国养宠人群用户画像分析养宠人群呈现年轻化特征,80后、90后人群占比分别达到了46.3%、20.3%。中国城镇养宠人群收入较高,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占比约三分之一。且养宠人群呈现高学历特征,教育程度在本科、研究生及以上的养宠人群占比分别为59.5%和5.7%。养宠人群特征一定意义上彰显了宠物主可观的消费潜力。2020年中国宠物交易市场概况分析2020中国宠物经济发展趋势:氪金式养宠2020年3·8妇女节期间,天猫国际宠物消费较上年增长近1.5倍。特别是疫情过后,宠物绝育订单量涨幅达到163%,宠物洗澡美容SPA订单量上涨348%,宠物疫苗订单量上涨240%。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国内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宠物业或将迎来一波补偿式消费。氪金式养宠来袭,宠物消费回暖涨势迅猛。以上是《2020H1中国宠物经济运行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部分内容解读。下载完整版报告请前往艾媒报告中心。

北使齐鲁

一片蓝海?宠物SAAS行业竞品分析报告

随着铲屎官的队伍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与宠物相关的需求不断涌现,这也形成了宠物店行业不断壮大的原因,而宠物SAAS行业也应运而生。因此笔者根据这种现象,对宠物SAAS行业展开竞品分析报告。一、行业概况1. “它”经济持续繁荣2012-2017年我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2017年中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470亿元,同比增长20.5%。2018年中国宠物消费市场规模达到1708亿,有专家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超过2000亿。2. 国内宠物行业相对落后我国宠物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从养宠比例来讲,美国有65%,日本有45%,而在国内只有15%,差距的空间也还很大。国内宠物店以社区店、夫妻店为主,连锁店数量少,信息化程度较低。3. 线下门店需求旺盛线下门店需求旺盛,近9成宠主光顾线下店,87.7%的宠物主有光顾过宠物店,其中48.9%的宠物主每个月都会去光顾。4. 宠主每年线下花费1626.1元宠主全年线下店平均消费1626.1元且呈上升趋势,其中消费类型占比最高为宠物食品、宠物用品及宠物服务。5. 养宠知识和服务成为最大述求在网购成熟的今天,服务成为用户对线下门店的主要述求,据报告,宠主更期待线下店提供养宠知识及训练服务。6. 线上业务存在高成本、引流难等难题线上获客成本持续上涨,获客并不容易,且由于交通限制(公共交通不让带宠物)导致线上流量很难向线下引流。7. B端转型找到出路通过之前的经验,我们认为做B端是最快延展C端的方式,在C端流量越来越贵的情况下,提供B端价值,让B端价值传递到它能覆盖的100个用户,非常有价值。——蜗牛小店创始人:孙航创业初期曾寄希望于主打 C 端的宠物社区,在眼睁睁地看着 O2O 的非理性增长,以及流量从 1-2 元疯涨到 10 几块的异常现象后,果断结束了当时的业务,并向B端转型。——坚果宠物 CEO :姜文开始高茂翔看好宠物医疗客单价高,创业宠物医疗在线轻问诊的项目,通过给宠物医院导流模式收费。当时积攒了很多C端用户,但高茂翔运行过程中发现这是低频次服务,不是一个可以做大的生意。“目前市场有一万家宠物医院,但却有7、8万家宠物店,并且宠物的洗澡美容是一个高频需求。”这时高茂翔决定转型,新的SaaS产品主要帮助宠物店和宠物医院的B端商户管理客户需求。——《宠知道专访》搜狐网报道8. 宠物行业B端赋能或成新风口?据了解,宠物店目前存在获客难、管理难、信息化程度低等痛点;因此涌现出一批为宠物店赋能的B端企业,主要围绕宠物店SAAS服务、营销服务,来解决宠物店主获客和管理的问题。目前行业没有绝对的“领头羊”。二、宠物店SAAS行业概况1. 宠老板:行业处于市场教育期宠物SAAS“根基不稳”:现在宠物SaaS还属于市场教育期,无法在这个阶段找到迅速铺开的市场点。宠物店处于行业的“动荡期”,现有的80%宠物门店将被更新迭代。如果按照30%的行业增速计算,宠物店服务主体的换血周期至少需要3到5年。“智慧经营”理念:智慧经营是宠物门店结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智能硬件、云端后台等手段来整合门店资源、分析经营数据、以此提升门店服务效率、优化营销策略并管理好消费者的一种经营行为。数据驱动型SaaS服务平台:明确公司的发展使命是通过数据驱动行业资产配置,打造中国宠物行业最大的消费者数据资产服务平台,截止2018年6月宠老板系统用户达到9216家,其中,日活跃用户超过5000家。2. 宠知道:经营赋能,全方面解决开店难题线上引流频频受限:宠知道团队汇聚了一批宠物行业内容大V,总计百万的宠物粉丝矩阵。通过给宠物医院导流 模式收费,高茂翔运行过程中发现这是低频次服务,不是一个可以做大的生意,运行2年后才宣布单月盈利。转型提供SaaS+B2B服务商家:2017年开始筹备上线B2B电商商城,以自营方式提升行业供销体验。至此,宠知道初步建立了SaaS+B2B模式,服务于宠物商家的管理和供销方面。提供代运营服务:2018年开始筹备代运营服务,如果选择了代运营服务,宠知道能帮助他解决开店和经营问题,他们只要负责维护客情和坐享收益。”高茂翔提到,经营赋能模式类似711、名创优品等企业的托管模式或直管模式。3. 坚果宠物:连锁式管理或成趋势C端流量疯长:创业初期她曾寄希望于主打 C 端的宠物社区,并先后尝试过宠物社区与宠物互助寄养两种方向,在眼睁睁地看着 O2O 的非理性增长,以及流量从 1-2 元疯涨到 10 几块的异常现象后,她果断结束了当时的业务。转型“ERP+CRM”系统:姜文明带领团队研发了针对宠物店的“ERP+CRM”系统以及 POS 机终端,在这套售价 5800 元的“坚果宠物”软硬件一体机中,宠物店老板可以对店内的猫粮狗粮、玩具等商品进行扫码入库,还提供部分的供货销售,同时对会员信息进行管理。“自营+加盟”模式拓展线下门店:坚果宠物准备创立自营的宠物粮食与用品品牌,并按照 7-11 式的集中配送、统一风格、主打自营的理念,实现宠物店的连锁式管理。4. 蜗牛小店:营销问题是多数宠物店主要痛点宠物行业不适合O2O:2014年陌陌流行,做了一款以宠物做头像,匿名社交软件,同时提供找周边的门店等服务。项目3个月,注册的数据不错,但日活惨淡。提出结论:宠物不需要垂直社交APP、宠物行业不适合做O2O。寄养平台出单不稳定:在2015年底,开始转型做家庭寄养平台,类似现在狗民网的宠托邦和小狗在家。但核心的问题是季节性:平常没有单,旺季爆单。营销插件很受欢迎:2016年8月立项蜗牛小店,做了一套SaaS系统,但10家只有1家经常使用。我们认为宠物店普遍对效率工具不看重,原因是他本身在生存线挣扎,根本不会看重效率。所以之后我们做营销功能,像节假日海报、店庆刮刮卡、体检报告等功能,这样的功能非常受欢迎。三、宠老板业务分析1. 三大模块,赋能宠物店主——宠老板产品分析2. 工具属性助力提高效率SAAS店铺管理系统6大模块:收银、商品进销存、宠物服务预约、微信商城订单、会员管理、课程管理。从入口来看,收银、商品管理和会员管理均占领了重要入口,而进货商城和微信商城暂时未给到好的入口,可能这方面业务还处于探索期。3. 媒体矩阵,建立私域流量为更好服务宠物店主,宠老板开放了媒体矩阵,在各大平台全方面为宠物店主服务,并在微信生态中通过公众号+社群的模式建立了私域流量。4. 小结宠老板通过SAAS店铺管理系统起步,已获得了不少的宠物店主用户通过建立社群,长时间和店主紧密沟通,对宠物店的行业状况可以说非常了解。因此,其创始人提出的“中国宠物店SAAS行业还处于教育期”的观念非常具有参考价值;以数据驱动行业变革可能是未来宠物店行业发展方向。四、B2B直供,行业第一个吃螃蟹?——“海际它品”产品分析“工厂-门店”B2B直供模式:总体定位是做直供B端客户品质商品(正规进口为主),通过B端的它品APP实现直供宠物门店,宠物门店可以通过它品商城直接采购商品,由我们的仓储团队实时配发。微信生态:采用了多服务号的玩法。服务号“海际它品”为宠物店主提供行业资讯、开店经验、它品云店等服务,“它品联盟”主要提供防伪查询服务,并可以通过查询获得积分,积分兑换优惠券,最后引流到到线下宠物店进行转化。2. “海际它品”APP体验分析风格:海际它品APP整体色调和内容为常规的电商APP风格。功能:金刚区主要围绕商品选品进行展开,目前内容较单一;为方便店主选品,商城给出了“新品到货”、“当季促销”、“促销清仓”等模块。为丰富内容,后续将上线“它品云店”和“梨子课堂”,目前均处于测试阶段。3. 分享裂变并不理想——“发现”页面分析素材中心:主要都是品牌方发布的产品介绍及营销活动的地方。经营培训:从公众号搬运的内容,内容丰富度一般,暂无分类检索等。两者均把“分享”按钮放在了明显位置,目的是为了让用户分享裂变,每次分享获得积分+2(相当于0.2元),每天最多4次分享奖励;但是页面并无引导,需到我的——积分——任务中心才能看到规则。4.“积分体系”、“成长体系”页面逻辑待优化积分:积分页面仅展示了积分和商品,并没有明显的告诉用户积分用途和如何获得,积分规则和任务中心需要点击数字“10”后进入,入口太深太隐蔽。同时积分商城加入了“成长值”的入口,“成长值”和“积分”是两个概览,混在一起会对用户造成困扰。重要信息缺失:会员可能最关心的几个信息:目前等级、会员权益、下一等级、成长值提升规则等均不能明显找到。同样,会员页面加入了积分的入口,会对用户造成困扰。5. 如何开启宠物店卖货渠道?方式一:让店主成为分销员由它品自营小程序商城,提供发货及售后,店主只需将商品链接或海报分享出去,根据销量返佣金。具体步骤:“它品”自营小程序商城——发展宠物店主为分销员——分销员分享商品链接或海报——用户购买——佣金结算。优点: 开发简单、店主操作上手快。缺点:店主无定价/活动权、参与意愿低、店主担心用户信息泄露。方式二:宠物店主自营商城商城由宠物店自营,它品提供商品上架、一件代发及经营支持服务。具体步骤:宠物店需自己申请服务号、小程序,创建好后委托给它品提供SAAS服务。商城建立后,由它品统一上架商品(后期可以选择让用户自由选择上架商品);有交易后,它品再根据出售价格和商品底价计算差额,并返佣金。优点:专属商城、参与意愿高、无库存成本、无需发货/售后、可自由定价,策划营销活动、用户信息不会泄露。缺点:开发成本高、一般店主无线上经营经验,需提供大量的运营知识进行教育,并配置人员提供咨询服务。6. 业务开展所需资源7. 其他建议总结(太长不看版)宠物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市场规模持续增大。目前行业未出现“领头羊”(尤其是B端业务)。C端流量成本上涨,线下引流受阻,B端赋能或成另外出路。宠物店老板主要痛点为获客难,营销赋能更容易打动店主。解决用户知识焦虑,提供全方位服务,打造社群建立用户黏性是宠物店必不可少的经营方式。宠物SAAS市场处于市场教育期,谁能领引市场变化,谁才能走到最后。本文由@产品Karl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Unsplash, 基于CC0协议

大角色

宠物食品行业深度报告:空间大、增速快,宠食市场大有可为

1、 空间大、增速快,宠食市场大有可为1.1、 起步较晚,宠物行业仍处快速发展期我国宠物行业起步较晚,距今仅有不到 30 年发展历史。相对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超过五十年的宠物产业发展历史,我国宠物行业起步较晚。根据《2017年宠物行业白皮书》报告,自 1992 年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在北京正式成立,宣传以宠物作为人类生活伴侣的理念后,我国宠物行业才逐渐起步。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我国宠物数量实现快速增长,年复合增速接近 10%,玛氏、皇家等国外宠物行业巨头纷纷进入中国,并且凭借成熟的品牌形象吸引了大部分消费者,在我国宠物食品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2010 年后,依托于互联网的逐步兴盛,疯狂的小狗、伯纳天纯、麦富迪等国产品牌凭借线上电商渠道开始发力,市场份额连年提升,开始挤压国际品牌市场份额。宠物行业市场规模逐年提升,增长迅速宠物行业涵盖宠物食品、宠物医疗、宠物服装、宠物美容、宠物训练、宠物窝笼、宠物用品等与宠物相关的行业。根据《宠物行业白皮书》系列报告,2010-2019 十年间我国城镇宠物行业市场规模逐年提升,年复合增速达到 34.55%,至 2019 年市场规模达到 2024 亿元。其中消费市场规模占比 61.46%,达到 1244 亿元;猫消费市场规模占比 38.54%,达到 780 亿元。中国城镇犬猫数量也由 2017 年的 8746 万只扩大到 2019 年的9915 万只,平均每年以 6.50%的增速增长。得益于我国宠物行业与宠物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宠物食品行业的市场潜力也得到了快速的释放。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报告,2010 年我国宠物食品行业市场规模刚过百亿,随后市场规模不断稳定增长,至2019年市场规模达到701亿元,2010-2019 十年间我国宠物食品行业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速达 24.16%。1.2、 宠物食品主体地位“屹立不倒”,未来走向精细化、细分化主粮消费占据主体地位,零食消费增长较快宠物食品(主粮、零食及保健品)消费需求较为刚性,因此在整个宠物消费结构中占据主体地位。根据 《2019 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报告,2019 年我国宠物食品消费占比总计高达 61.4%,其中宠物主粮消费、宠物零食消费、宠物保健品消费分别占到宠物整体消费的39.4%、19.5%、2.5%,相较 2018 年分别提高 0.2、8.0、1.0 个百分点。在宠物整体消费同比增长的情况下,宠物主粮消费占比稳定、增长稳健,而宠物零食消费占比增长最为显著,宠物零食市场迅速扩大。在宠物食品细分市场中,宠物主粮、宠物零食消费和宠物保健品消费分别占到整体的 64.17%、31.76%和 4.07%。尽管主粮消费仍占据宠物食品消费的主体地位,近年来其占比却在不断降低。宠物主为了给宠物获得更均衡的营养,开始关注并尝试宠物零食与宠物保健品,宠物食品开始走向精细化与细分化。2、 成熟市场特征显著,竞争格局保持稳定2.1、 美国——世界最大宠物经济体,市场稳定增长发展历史悠久,当前行业进入成熟期根据 Pet business 的报道,美国宠物行业起步于 20 世纪 50 年代,发展历程总体可以划分为 4 个发展阶段:1)20 世纪 50 年代前,为孕育期。1922 年,宠物食品罐头在美国实现工业化生产,美国人逐渐接触到宠物食品。2)20 世纪 50 年代至 2000 年,为快速发展期。1958年,美国宠物产品协会(APPA)成立。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第一家全国性的宠物店特许经营店开张。这一时期美国家庭养宠率快速提升,宠物行业发展迅速,涌现出了许多后来的宠物行业巨头公司。3)2000 年-2013 年,为结构发展期。这一时期宠物数量增速放缓,但宠物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快速提升,造成了中高端宠物产品及服务需求的增长,带动宠物相关产品结构化的升级。4)2013 年往后,为成熟期。这一时期美国家庭养宠率保持稳定,行业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单宠消费的增加。根据美国宠物产品协会的数据,1998-2013 年间美国家庭养宠率自 56%稳步提升至 68%,然而从 2013 年开始,美国家庭养宠率不再增长,而是在 65%-68%的区间内上下波动,表明美国宠物行业整体已经进入了成熟阶段。从养宠家庭结构来看,最近两年间美国除了养狗家庭的数量有所增加,其他各类养宠家庭的数量均在收窄,2019 年美国养宠家庭数量已达到 8460 万户,其中养狗家庭占比74.94%,养猫家庭占比 50.47%。犬猫数量增长缓慢,犬猫总量逐渐接近根据美国宠物产品协会的数据,2000年至2017年美国犬猫数量由1.41亿只增加至1.84亿只,年复合增速为1.58%,增长较缓。在宠物数量上,虽然养猫家庭数量较养狗家庭数量较少,但他们在户均养宠量存在明显优势。2017 年, 6020 万美国家庭饲养了 8970 万只宠物狗,而 4710 万美国家庭饲养了 9420 万只宠物猫。此外,近十年来宠物狗数量明显上升,犬猫总量差距逐渐缩小。市场规模稳健增长,即将突破千亿美元根据美国宠物产品协会的数据,2019年美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达到 957 亿美元,同比增加 5.75%,预计 2020 年市场规模可达到 990 亿美元。根据 Euromonitor 的数据,2019 年美国宠物食品行业市场规模为 343 亿美元,同比增长 5.54%,2010-2019 十年间年复合增速为4.39%狗粮猫粮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两者增长速度相近根据 Euromonitor 的数据,2019 年美国狗粮、猫粮和其他宠物食品的销售额分别为 235.64 亿美元、98.15亿美元和 9.67 亿美元,分别占比 68.61%、28.58%和 2.81%。虽然美国宠物猫数量大于宠物狗数量,但由于单只宠物狗的平均食量远大于单只宠物猫的平均食量,导致美国狗粮销售量远超猫粮销售量。根据 Euromonitor 的预测,2020 年美国狗粮消费将达到 247.98 亿美元,同比增长 5.24%,至 2025 年美国狗粮消费可达到 292.41 亿美元;2020 年美国猫粮消费将达到 104.90 亿美元,同比增长 6.88%,至 2025 年美国猫粮消费可达到125.78 亿美元。尽管两者之间体量差异较大,但两者的增长速度保持相近。商超便利店渠道始终排名第一,线上渠道迅速发力根据 Euromonitor 的数据,2019 年商超便利店渠道仍是美国第一大的宠物食品销售渠道,渠道占比 35.2%。2015-2019 年间,混合零售商、各类非零售专营店(宠物超市等)和兽医诊所渠道占比均有所下滑,2019 年这三个渠道的占比分别为 13.8%、31.9%和 4.5%。同一时期,得益于电子商务的发展,线上渠道的占比迅速提升,由 2015 年的 3.3%升高至 2019 年的 14.5%。竞争格局基本稳定,前五大品牌瓜分市场根据 Euromonitor 的数据,2019 年雀巢、玛氏、盛美家食品、通用磨坊和高露洁五家公司分别以 27.9%、19.7%、10.6%、7.1%和 7.0%的市占率位列美国宠物食品行业前五大巨头。近五年来,除了通用磨坊在 2018 年收购美国老牌宠物食品行业巨头蓝爵外,各家公司市占率基本没有显著的变化,行业竞争格局基本稳定。2.2、 日本——犬猫总量维持稳定,单宠消费提升支撑行业增长根据日本宠物食品协会的记载,日本的第一份狗粮生产于 1960 年,随后日本宠物食品行业和市场在上世纪 60 年代渐渐形成。1969 年 10 月,日本宠物食品协会的前身日本宠物狗食品协会成立。之后日本宠物食品行业在协会的领导下快速发展。犬猫总量相对稳定,宠物猫更受宠物主青睐根据日本宠物食品协会的数据,日本犬猫总数自 2011 年达到峰值 2150 万只后连续 4 年下滑,至 2015 年回落至1872 万只,之后维持相对稳定,总数在 1850 万只附近浮动。2019 年,日本宠物猫数量为 978 万只,宠物狗数量为 880 万只,共计 1858 万只。近年来,日本宠物狗数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2017 年日本宠物猫数量首次超过宠物狗数量。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饲养宠物猫所需的消费比宠物狗低,一只狗的一生大约要花费 160 万日元(约 9.27 万元),而一只猫一生花费仅需 109万日元(约 6.31 万元)。尤其是日本老龄化程度相当严重,2019 年日本老龄化率达到 27%,居全球第一。而老年人的经济能力较差,较难去承担养犬开支,以及部分年纪偏大的老年人也很难有足够的体力去养狗遛狗。单宠消费提升支撑行业增长根据日本矢野经济研究所的数据,2019 年日本宠物行业市场规模达到 15700 亿日元,同比增长 1.67%,预计 2020 年市场规模可达到 15978 亿日元。根据 Euromonitor 的数据,2019 年日本宠物食品行业市场规模为 4250 亿日元,同比增长 0.71%,约占比 27.07%。2010-2019 十年间日本宠物食品行业年复合增速为 0.64%。单宠消费金额接近,宠食市场规模与宠物数量直接挂钩根据 Euromonitor 的数据,2019 年日本猫粮、狗粮和其他宠物食品的销售额分别为 2211 亿日元、1859亿日元和 184 亿日元,分别占比 51.97%、43.70%和 4.33%。2019 年,日本平均一只宠物猫在宠物食品上的消费为 22612 日元,一只宠物狗在宠物食品上的消费为 2 日元。相对于美国人而言,日本人更倾向于饲养小型犬,导致宠物狗的平均食品消费相对较少。根据 Euromonitor 的预测,2020 年日本猫粮消费将达到 2313 亿日元,同比增长 4.61%,至 2025 年日本猫粮消费可达到 2685 亿日元;2020 年日本狗粮消费将达到 1860 亿日元,同比增长 0.05%,至 2025 年日本狗粮消费维持在 1862亿日元。猫粮狗粮消费规模和同比增速与实际宠物数量变动密切相关。非零售专营店渠道占比过半,各渠道占比相对稳定根据 Euromonitor 的数据,2019 年各类非零售专营店(宠物超市等)为日本第一大的宠物食品销售渠道,渠道占比 55.0%。2015-2019 年间,商超便利店、混合零售商和兽医诊所渠道占比均相对稳定,2019 年这三个渠道的占比分别为 24.4%、3.8%和 3.7%。同一时期,得益于电子商务的发展,线上渠道的占比略有提升,由 2015 年的 11.5%升高至 2019 年的 13.1%。国产品牌占比持续提升根据 Euromonitor 的数据,2019 年玛氏、尤妮佳、高露洁、雀巢和稻叶五家公司分别以 20.1%、13.0%、9.0%、7.2%和 4.9%的市占率位列日本宠物食品行业前五大巨头。近五年来,日本国产品牌尤妮佳和稻叶的市占率逐年上升,分别提升 1.2 个百分点和 2.1 个百分点。3、 规模与格局均向好,品牌企业前景可期3.1、 我国宠物及宠食渗透率双低,市场仍有 2 倍空间宠物及宠食渗透率较低,行业发展空间未到顶点尽管近年来我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已经快速扩张,但从未来的发展空间来看,我国宠物行业以及宠物食品行业仍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数据,2018 年我国人均拥有宠物数量仅为 0.06 只,不及韩国人均拥有宠物数量的二分之一,仅约为美国人均拥有宠物数量的十分之一。根据《2019 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报告,2019 年我国家庭城镇养宠率仅为 23%,日本 2018 年家庭养宠率为 38%,对标日本,我国城镇家庭养宠率具有较大的渗透空间。另一方面,宠物食品行业这一细分市场同时还将享受宠物食品渗透率提升所带来双重增长潜力。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数据,当前我国宠物食品渗透率(宠物一生所摄入的能量中,由专业宠物食品所提供的部分)较低,2018 年仅为 22%。相比之下,该指标在泰国已达到 50%-60%,在英国达到 90%,在美国超过 95%。未来随着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和宠物主科学养宠观念的提升,我国宠物饲养将逐渐从使用家中的剩菜剩饭进一步转向使用专业宠物食品。随着宠物食品渗透率的提升,我国宠物食品行业的市场规模也会随之扩大。由于日本同样也处于宠食消费的成熟期,保守估计假设其渗透率略大于泰国,为55%-60%。宠食渗透率上,对比日本我国宠食市场就有接近 1.5 倍的增长空间。综合前面提到的家庭养宠率指标,对比日本,我国宠食市场目前仍有 2-3 倍的增长空间。3.2、 宠食消费升级化、趣味化、健康化宠食消费升级化,宠物主更钟爱高品质宠食由于越来越多的宠物主将宠物看作是自己的孩子或者亲人,为了将“家人”照顾得更好,宠物主会在各方面为宠物进行更高质量的消费,宠物食品行业必将因此而收益。根据 《2019 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报告,无论是宠物主粮还是宠物零食,超过 50%的宠物主优先关注的都是宠食本身的构成和品质。而根据京东大数据研究院的报告,2018 年狗粮销售额同比增幅最大的中高端和高端狗粮,销售额分别同比增加 100.69%和99.96%。猫粮中增量最明显的同样也是中端、中高端和高端猫粮,销售额分别同比增加 133.82%、136.54%和 109.22%。宠物形象拟人化带来宠食消费趣味化由于宠物主将人格化角色赋予自己的宠物,宠物主在购买宠食是会考虑一些较为趣味化和强交互性的宠物零食用来增进自身与宠物之间的感情。以宠物猫为例,根据京东大数据研究院的数据,猫零食种类日益丰富,主要包括猫条、肉干/肉条、饼干、营养套餐、果冻/布丁等零食。在考虑趣味性的同时,宠物主仍关注产品的功能性,如营养物质比较容易被吸收的营养套餐和可以用来补充水分的果冻/布丁销量增速较快。宠食消费健康化、科学化随着宠物食品渗透率的提升和大批线上宠物服务平台的涌现,宠物主对宠物健康和宠物真正需求的理解逐渐加深,开始为宠物追求健康、科学的饮食。如今,许多宠物主按照他们的饮食选择:天然、有机、高蛋白和营养均衡,为他们的狗和猫寻求同类型的食物。根据《2019 宠物食品行业趋势报告》,近两年来无谷粮、全价湿粮、定制粮、功能粮和小型犬专用粮的线上销售金额都接近增长了两倍。3.3、 集中度存在提升空间,全渠道运营大势所趋行业集中度低,看好头部公司未来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根据 Euromonitor的数据,2019 年我国宠物食品行业集中度仍相对较低,CR10 仅达到 31.10%,龙头玛氏在国内终端市场份额仅占 11.40%,尚未形成垄断格局,行业内的其他公司均有机会进行追赶。对比于其他国家均超过 60%的 CR10, 我国宠物食品行业 CR10 水平存在超过 1 倍的增长空间,这也同时表明当前我国市场宠物食品企业数量过多、单一企业市场占有率较低。未来看好宠物食品行业进一步整合,行业集中度逐渐提升,头部公司市场份额逐步扩大。宠物食品市场竞争激烈, 国产品牌受益于电商渠道的快速发展根据Euromonitor 的数据,凭借着抢先进入国内市场的先发优势、成熟的品牌影响力和线下专业的商超渠道,玛氏和雀巢等国际巨头公司在我国宠物食品行业起步早期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然而随着我国宠物食品行业的发展和线上渠道的渗透率的提升,我国国产品牌纷纷开始发力,华兴、荣喜、云宠和意蕴等宠物公司市场份额均逐年提升。过去几年中,相当一部分的国产宠物食品企业享受到我国互联网电商所带来的流量红利,通过线上渠道绕开了经销商和零售商,跨越营销层级直接面对消费主体,拓宽了自身的销售半径,获得了销售额的快速增长。以疯狂的小狗为例,2014年公司刚刚成立,凭借公司精准的产品定位和优秀的社交媒体营销运营,2016年公司销售额就达到 1.1 亿元,2017 年销售额再次实现突破达到 3.2 亿元,2018年销售额达到 6.2 亿元,2019 年销售额接近 12 亿元,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行业竞争进入下半场,流量红利减弱之下公司应紧抓品牌形象随着电商平台的发展成熟,推荐算法不再是提供千人一面的推荐,取而代之的是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推荐。产品流量被从算法层面进行切割,导致电商平台主流产品流量只能维持相对均衡。同时,当前宠物食品品牌数量众多,并且市场上每年都会涌现很多新的宠物食品品牌,使得线上渠道的竞争日益激烈。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数据,从2015年到2019年淘宝系渠道前五大品牌的市场份额从21.7%降低到19.6%,领军品牌受到新品牌的明显冲击。根据 《2019 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报告,85.70%的城镇宠物主宠物干粮消费不超过 3 个宠物食品品牌,可以看出宠食消费品牌忠诚度高,具备高黏性、高复购性。未来宠食品牌最好能够做到线上线下全渠道运营。宠物食品行业理想的渠道模式是“线下做内容,电商做收割”。线下渠道是宠物食品打造品牌效应的基础,通过门店进行消费者教育,从而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之后再通过线上渠道放大自身的营收规模。而线上渠道可以实现跨越营销层次,让宠物产品直接面对消费者,但是需要大量的流量营销费用进行支撑。综合来看,品牌效应较强的公司可以借助线上渠道迅速实现产品销量的快速提升,从而提高产品的盈利能力。4、 国产品牌受益于消费理性和市场下沉,正蓄势待发根据美国和日本两个成熟市场的经验,宠物食品行业在进入成熟期之后,国产品牌更利于做消费者教育和品牌形象塑造的优势逐渐显现,国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虽然我国宠物食品行业目前仍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尚未达到成熟期,但结合近五年市场发展情况来看,一旦脱离了行业的起步时期,品牌形象的不断塑造和消费者认知的不断加深及转变,都能使得国产宠物食品品牌拉近与国外领先品牌之间的差距。因此,未来我国国产品牌在宠物食品市场中的占比提升是大势所趋。4.1、 养宠理性化,国产品牌拥有性价比优势根据《2019 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报告,有 65.9%的宠物主认为自己的消费观念很理性,不会在宠物消费中没有节制或盲目购买高档宠物产品,各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宠物主关注高品质商品和性价比商品。在养宠花费上,60.2%的宠物主能够将养宠消费控制在自身收入的 10%以下。通常而言,理性养宠人群比较关注宠食品牌的价格和性价比,并且对品牌是否属于进口品牌没有特殊偏好。国产宠食品牌往往能通过自身较高的性价比和良好的质量收获理性养宠人群的好感与市场份额。未来随着消费者教育的不断进行,养宠群体的整体理性程度能够得到加深,国产宠食品牌将迎来潜在机会。4.2、 随着市场下沉,国产品牌市场份额将逐步提升经济发展情况是宠物经济发展的基石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只有在满足了自身的物质需求之后,才能开始有更多的精力和金钱消费在宠物身上,宠物经济将在这一时期快速增长。根据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人均 GDP 达到 8000 美元是宠物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节点。2015 年中国人均 GDP 达到 8067 美元,而部分一、二线城市人均 GDP 早在多年前就已经达到了这一水平。经济水平的提升使得人们养宠物的比例也相应提升。根据《2019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报告,上海、北京、广州是养宠主要城市,分别占到总养宠人数的 19.8%、11.0%和 6.5%,在它们之后都是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会城市。这反映了养宠人群规模正随着经济发展势头不断扩大,养宠人群占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挂钩。国产宠食品牌将受益于养宠群体的下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未来二、三线城市人均 GDP 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将追赶当前一线城市水平,二、三线城市养宠人群数量有望随着经济基础的改善而进一步扩大。结合《2019 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报告,随着城市线的不断下沉,宠物主对进口宠食品牌的偏好逐渐减弱,国产宠食品牌有望因此而收益,市场份额持续提升。5、 重点企业分析(略)基于宠物食品行业受宠物数量和宠食渗透率提升的双重推动,以及宠物食品消费升级带来的产品结构优化,行业增长动力较强。5.1、 中宠股份——多品牌、全渠道助推高速发展5.2、 佩蒂股份——国际国内市场双轮驱动,齐头并进……(报告观点属于原作者,仅供参考。报告来源:国海证券)如需完整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