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重庆医科大学2021年保研253人,保研率达7%,比2020年5%大幅提升计划男

重庆医科大学2021年保研253人,保研率达7%,比2020年5%大幅提升

2017年重庆医科大学本科录取新生3925,但是实际来校报到本科人数为3804人,报到率为97%。这一届本科新生将是2021年保研学生的对象,据重庆医科大学教务处公布,249名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获得推免资格,另外还有4人参加支教团计划获得推免资格,合计253人可享保研资格。2017年重庆医科大学新生中,有180人为“5+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除开这部分学生后,学校2021届保研率为7%。在重庆医科大学教务处公示的保研名单中,有13个学院的优秀毕业生获得保研资格,其中第一临床学院89人,占据绝对优势,占总人数的35.2%。保研人数排名第二位的是第二临床学院,公示人数为31人;第三位的是儿科学院25人。其它学院人数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21人、中医药学院19人、检验医学院17人、药学院14人、口腔医学院13人、基础医学院12人等9个学院的保研人数都超过了10人。其它有4个学院保研人数较少,分别是生物医学工程学院4人、外国语学院3人、护理学院3人以及医学信息学院2人等。一般来说,拥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保研率会在应届毕业生人数的15%左右,在没有涉及研究生院的211工程高校中,保研率则只有5%左右,非211工程高校保研率则只能达到2%左右。重庆医科大学保研率达到7%左右,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2020年重庆医科大学保研率为5%左右,今年更提升到了7%的水平,这与今年的研究生扩招有着很大的关系吧?重庆医科大学保研学生除了在本校就读外,2020届保研学生去往外校人数较多的有中南大学8人、北京大学4人,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

吉祥止止

重庆高校2021年保研率有多少?

重庆市具有推免保研资格的高校只有八所,一所985高校是重庆大学,一所211高校是西南大学,一所医药类高校是重庆医科大学,一所政法类高校是西南政法大学,一所师范类高校是重庆师范大学,两所工科类高校是重庆邮电大学和重庆交通大学,还有一所语言类高校是四川外国语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是重庆的大学,不是四川的。重庆工商大学和重庆理工大学不具备保研资格,所以不要问小编这两所学校的保研率是多少……重庆市八所具有推免资格的高校中,重庆大学和西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其他六所学校都是由重庆市主管的。西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师范大学之一,具有招收公费师范生的资格!本次保研率统计中,西南大学保研率无精确值,8%只是预估值,望各位读者知悉,仅以该值为参考。其他各高校总人数是按毕业生生源人数或者招生计划人数计算的。重庆大学保研率:20.88%重庆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研究型、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建筑老八校”之一,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的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及电气工程三个学科获评为A-;法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软件工程、工商管理等14个学科获评为B+。西南大学保研率:8%(预估值)西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的教育学、心理学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三个学科获评为A-;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化学、畜牧学及农业资源与环境5个学科获评为B+。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等10个学科获评为B。重庆医科大学保研率:6.53%重庆医科大学的前身重庆医学院是1956年由上海第一医学院分迁来渝组建的重庆分校,后独立成重庆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重庆医科大学。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的临床医学学科获评为B+;基础医学、药学和护理学科获评为B-。西南政法大学保研率:5.24%西南政法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政法类高等学府,是改革开放后的的首批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的法学学科获评为A;学校的政治学和新闻传播学学科获评为C+。重庆邮电大学保研率:3.49%重庆邮电大学是国家布点设立并重点建设的四所邮电高校之一。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的信息与通信工程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学科获评为B+;控制科学与工程及软件工程学科获评为B-。四川外国语大学保研率:3.18%四川外国语大学是中国西南地区外语和涉外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的外国语言文学获评为B+。重庆交通大学保研率:2.35%重庆交通大学是一所以交通为特色、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的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及交通运输工程三个学科获评为B;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获评为B-。重庆师范大学保研率:1.5%重庆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师范大学2017。学校是2017年新增54所推免资格高校之一。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的教育学和数学学科获评为B-;中国语言文学、考古学及马克思主义理论3个学科获评为C+。重庆高校2021年保研率统计汇总,请看上图。

星星之火

2021年部分高校保研率汇总:北京大学最高,近60%,重庆大学22.1%

近年来大学毕业报考研究生的越来越多了,国家也相应提高了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但每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还是在逐渐增加,预计今年报考人数将超过400万,考研之路也是越来越难。不少的人在高考选择大学时,应该选择保研率更高的高校报考,成为研究生的几率更大一些。近日不少高校公布了2021年获得推荐免试生资格的名额及名单,软科收集了部分高校的名额,并推算出了保研率,看看那所大学的保研率更高呢?上研究生的机率更大呢?保研率=获得推荐免试生资格的人数/本科生总人数*100%北京大学2021年的保研率达到了58%,是所有统计高校中最高的,比2020年的保研率(54.73%)高了3.27%,上海交通大学2021年保研率达到37.5%、2020年保研率35.64%,今年提高了1.86%,南京大学2021年保研率37.1%、2020年保研率32.16,今年提高了4.94%,上海科技大学2021年保研率33.7%、北京师范大学2021年保研率31.7%,2020年保研率30.41%,提高了1.29%。重庆大学2021年保研率22.1%,比2019年的19.86%提高了2.24%,重庆医科大学2021年保研率6.2%、西南 政法大学保研率5.3%、重庆邮电大学2021年保研率4%。在统计的60多所2021年高校保研率中,北京大学作为顶尖学府,保研率最高,其次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保持在37%左右,双非高校上海科技大学达到了33.7%,表现强劲。重庆本土高校重庆大学保研率最高。2021年各所学校的保研率都有所提高,但越好的学校保研率越高,所以还是要好好学习,高考的时候考一个好的学校,研究生考试 之路是不是要轻松一些呢?2021年研究生报名考试已经开始,你选好报考哪所学校了吗?浙江高校排名:浙大第一,谁第二?是宁波大学还是浙江工业大学?陕西高校排名:西安交大第一、西工大第二、西电第三、谁第四呢?四川高校排名:川大第一、电子科大第二、西南交大第三、谁第四?2020年东北地区高校排名:哈工大第一、吉大第二、大连理工第三2020年西部地区高校排名:西安交大第一、川大第二、重大第五

外生

西南高校保研率排行榜:川大、重大、成电、西交前四

01 、 985高校保研率 四川大学保研率21.6%重庆大学保研率19.5%电子科技大学保研率18%04 、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2019届推免生公示数据不全,但历届保研率变化不会太大。根据西南交通大学《关于公布 2018 届免试研究生推荐学院指标数的通知》:学校 2018 届免试研究生推荐指标数为 1185 名,研究生支教计划 9 名,直属师范大学补偿名额 1 名。西南交通大学2018届推免生:1195人。学校2014年,本科录取人数7319名。→2019届本科毕业生约7300人。总体保研率:16.4%。其中,峨眉校区本科生1000人,峨眉校区保研率:9%。05 、 西南财经大学 根据西南财经大学教务处公示:2019届推免生:455人。2019届本科毕业生:3950人。保研率:11.5%。保研去向如下:保研北京大学21人。保研清华大学11人:经管学院6人,深圳研究生院5人。保研中国科学院大学3人。中科大1人。去南京大学9人。厦门大学38人。中山大学3人。06 、 西南大学 根据西南大学《关于开展 2019 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全校推免合计:795 名2015年,在108个专业计划招收9900名本科生,实际报到9800余名。2019届毕业生约9800人。保研率8.1%。保研去向如下:保研北京大学4人。保研中国科学院大学27人。中科大3人。去南京大学11人。厦门大学8人。中山大学14人。保研山东大学1人。07 、 重庆医科大学 根据《重庆医科大学2019年推荐免试研究生名单公示》:2019年共计194名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获得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推荐资格,另有3名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参加支教团计划获得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推荐资格。2019届推免生共197人。根据《重庆医科大学2015-2016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5 年,学校普通本科实际招生人数为 4127 人(含“5+3”一体化 150 名),比 2014年增加94人,增加2.3%。为。长学制、延毕、参军往届对冲本届,2019届本科毕业生约4100人。保研率:4.8%。08 、 西南政法大学根据西南政法大学《决定推荐寇钰等176名同学为我校2019年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人选》通知:2019届推免生共176人。2015年,西南政法大学23个专业共招收本科新生4550人,报到本科新生4504人,其中,法学专业2209人。2019届本科毕业生约4500人。保研率:3.9%。保研去向如下:保研北京大学6人。去南京大学9人。中山大学1人。保研山东大学6人。武大法学院7人。清华大学法学院4人。09 、 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2019年推荐免试研究生候选人名单公示》:确定徐东晶等244名学生为2019年免试攻读研究生候选人, 余正勇等6名学生为“研究生支教团”免试攻读研究生候选人,王青山为“国防专项计划”免试攻读研究生候选人。2019届推免生:251人。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计划7100余名。保研率:3.5%。10 、 重庆邮电大学 根据重庆邮电大学教务处 教学运行科《2019届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名单公示:》推荐钟雨君等136名同学为2019届免初试硕士研究生。2019届本科毕业生4500人保研率:3%。11 、 四川外国语大学 根据四川外国语大学《关于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2019年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名单公示》:柳成荫等83名同学获得四川外国语大学2019年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李芷晴等5名同学入选2019年研究生支教团推免专项计划。推免生:88人根据四川外国语大学《2015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5年本科共招生3460人。2019届毕业生:约3450人。保研率:2.6%。12 、 重庆交通大学 根据重庆交通大学《推荐2019届优秀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名单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录取名单公示》:推免生112人。2019届本科毕业生约5700人。保研率:2%。13 、 西南医科大学 学校2019届推免公示数据不全。根据西南医科大学《关于公示2018届本科毕业生拟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名单的通知》:2018届推免生共33人。2018届本科毕业生约3000人。保研率:1.1%。备注:西南医科大学,入选2017年新增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高校,获得教育部备案。根据教育部规定:其他高等学校一般按应届本科毕业生数的2%确定,其中初次开展推荐工作的高等学校,前3年每年一般按应届本科毕业生数的1%确定。

母亲河

渝高校保研情况,重庆大学保研率21%,重庆师范推免人数未过

重庆市内具有保研资格的高校共有8所,现已基本公布2021届保研情况,重庆大学推免人数1328人,保研率20.93%,是保研率最高的大学。重庆大学根据重庆大学教务处《2021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名单公示》:2021届推免名额1328人,其中包括支教团15人,保研名额较上届增加72人,保研率20.93%。重庆医科大学根据重庆医科大学教务处《公示》:2021年共计249名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获得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推荐资格,另有4名支教团同学,保研率7%。西南政法大学根据西南政法大学教务处《关于推荐2021年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2021年我校推免生名额231名,研究生支教团专项推免名额12名,保研率约5.4%。重庆邮电大学根据学校推免通知:教育部核准学校2021届推免生计划182人,保研率3.45%.四川外国语大学根据四川外国语大学教务处《关于开展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2021年免试攻读 硕士研究生的通知》:2021届推免名额113名同学,其中支教团有6人,保研率3.36%。重庆交通大学根据重庆交通大学教务处《推荐2021届优秀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名单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拟录取名单公示》:2021推免的人数共计139人,其中包含支教团的4名同学,保研率2.35%。重庆师范大学根据重庆师范大学教务处《推荐2021届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拟推荐名单公示》:全校 17 个学院共遴选出 82 名同学进入推免拟推荐名单,理论保研率1.32%。西南大学因西南大学部分学院未公示保研数据,故无法统计到具体专业保研数,其推免人数预计在800人左右,2021年保研率预计8%,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图片信息均来源于网络)

四封之内

个别学校保研率超过30%,人大、南理工、湖师大等学校公布保研率

学坏很容易~有些高校以前每年都会在外网公示保研名单,去年起只在内网公示,或贴在橱窗意思意思。但也有高校,如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今年在外网公示2021届推免详细名单。公开透明,是保证公正、公平的唯一办法。没有了公开,还谈啥大学精神,学术自由?有些高校,从来不会在外网公示推免、转专业、专业分流名单。甚至,连教育部强制要求公开的《就业质量报告》《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也禁止转载……老粉丝都知道,笔者对个别偏远985存在偏见…上述就是原因。1、中国人民大学根据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关于2021届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名单的公示》:公示名单852人。其中包含支教团28人。注:若不含苏州中法280,保研率33.5%。因公示期已过,公示页面已经删除,具体名单、保研率不一定准确。2020届(上届)保研去向:保研北京大学53人。共整理保研清华大学41人。(公示不全,不精准)保研中国科学院大学6人。2、南京理工大学根据教务处《2021届南京理工大学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名单公示》:公示名单783人。其中包含国防科工补偿计划 7人、研究生支教团 15人。总名额较上届增加47人。2020届(上届)736人保研去向:保研本校人数334人。402名同学保研外校。主要保研国科大、华东五校等校。保研东南大学70人;保研北京大学5人。保研清华大学6人。保研中国科学院大学23人。保研南京大学52人。保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38人。抓取部分院校如下:备注:其中(黄色方框)复交浙、北师大、东南大学录取人数,通过姓名、专业比对,可能存在同名同姓同专业情况,结果不能确保精准。另,北航、同济、天津大学也录取了一定数量的南理工学子。3、中国药科大学2021年推免465人,名额较上届增加31人。2020届(上届)434人保研去向:保研本校人数约一半。其余同学主要保研国科大、南大、北大等校。4、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2021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2021届公示名单738人。较上届686个增加53人。其中包含专项推免 77 人,卓越医师计划 8 人,卓越教师计划 36人, 研支团推免 22 人,补偿名额推免 1人。总体保研率12.95%。去除公费师范生基数,非公保研率13.24%。2020届(上届)686人保研去向:保研北京大学7人。共整理保研清华大学2人。保研中国科学院大学22人。保研中南大学36人。抓取部分高校如下:5、西北大学西北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2021年研究生拟推荐人员公示》:拟确定538名同学为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2021年研究生拟推荐人选。公示名单538人,支教团10人,总计548人,较上届增37人。2020届(上届)511人保研去向:保研北京大学9人。保研中国科学院大学36人。保研南京大学17人。6、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根据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教务处《2021年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名单公示》:确定65名2021年度推免生名单。较上届增加11人。保研率3.06%。上届(2020届)54名同学保研去向如下:保研本校14人。保研外校40人。保研北京大学1人。保研上海财经大学5人。保研上海外国语大学6人。保研华东政法大学3人。另,通过姓名比对,可能保研复旦1人、浙大1人。7、延安大学根据延安大学教务处《延安大学2021年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拟推荐名单公示》:名单92人。其中包含60名普通推免、32名硕师计划。保研率2.51%。附录1:2021届推免名额分配8、重庆医科大学2021年共计249名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获得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推荐资格,另有4名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参加支教团计划获得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推荐资格。去除长学制,保研率7%。招生情况详见附录。上届(2020届)部分同学保研去向如下:保研本校68人;保研外校部分名单如下:9、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教务处《2021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公示名单》:保研名单422人。保研率5.15%。上届(2020届)部分同学保研去向如下:保研北京大学2人(其中医学部人)。保研中国科学院大学21人。保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人。保研中山大学1人。保研山东大学17人。

鬼丈夫

2018届本科生考研率排行:医学生最“爱”考研!

考研,无疑是近些年教育界非常火爆的一个词,在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的浪潮中,国内学子对于研究生学历的热情是越来越高了,每年都有大量的学子投入到考研的战场中。编者通过对近些年个高校毕业生的考研率的一个分析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在近些年的考研中,医学生的考研率是非常之高的。当然医学生考研率高,这和医学生目前在就业市场上遭遇到的尴尬不无关系,说是医学生“爱”考研,谁都知道,这种爱,出自于一种无奈之举。那么2018届个高校的考研率究竟如何呢?一、考研率超过25%的14所高校在这14所考研率超过25%的高校中,我们发现了4所医科类大学,分别是:广州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和温州医科大学。而其中广州医科大学的考研率是国内最高的,达到了31%的水准。所以医科类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对于考研的热情真的是一点都不夸张。而且这些医科大学就知名度而言,在国内算不上顶级高校,但是在行业内的评价都不低,而且每年这些高校的录取分数其实也不算低。除了这4所医科大学之外,工科比较强的一些高校,考研率也是相当的高,尤其是中国科学院大学,这所非常年轻的超级高校的学子,居然有30.7%的比例在毕业后要参加考研,这可能让很多人都没有想到,这所高校每年招收的学生其实都是非常优秀的,很多人意外这所学校的本科毕业生,基本上都会被保送研究生的,没想到有三成的学生和自己一样,需要参加考研才可以有研究生读。二、考研率国内第15-35名的高校通过上图我们不难发现,2018届本科毕业生的考研热情,要比2017届整体上有所提升,当然这个上升的趋势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而且这些高校中,以“211工程”大学和“一流学科”高校居多,可能很多人觉得“211工程”大学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已经相当的吃香了,为何还要为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而继续考研呢?其实211大学的本科生考研,是有着自己本身的难处的,211大学的知名度和985没法比,而且校内的保研率也是有差距的,所以211大学的毕业生,想要在市场上和985毕业生有一战之力,最好是考研究生了。当然在这个阶段的高校中,我们依然可以找到3所医科类大学,分别是:徐州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和河北医科大学。而且这些高校的考研率都超过了22%,这一比例依然是相当的高的,10个本科毕业生中,有超出8名的学生会在毕业后参加考研。三、考研率国内36-55名的高校这个阶段出现的唯一的一所985高校是吉林大学,其实吉林大学的毕业生考研率相对较高,也是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所高校虽然说综合实力在国内排名靠前,但是这所高校的规模过大,导致很多学科的实力相对较弱,这些学科的毕业生在进入社会之后所面临的就业压力是非常大的;而另一方面,这所高校的医学学科是比较多的,综合而言,所以这所高校的考研率比较高,也是能够理解的。而这一阶段的高校中,我们依然可以找到两所医科类大学,分别是首都医科大学和西南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的实力在所有医科类大学中其实还是相对不错的,这所高校的毕业生都有大量的本科生考研,说明医学生目前的考验是非常重要的。四、考研率国内第56-76名的高校在这一阶段,我们忽然发现985高校开始多了起来,在这一阶段出现的985高校多达四所,分别是东南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就这4所高校而言,考研率相对来说是在985高校中比较高的了。关于中南大学和山东的考研率高,编者认为这是和两所高校的医学院的规模比较巨大有着联系的。当然我们依然可以在这些高校中找到两所医学类高校,分别是宁夏医科大学和中国药科大学。虽然说这两所高校的综合实力相差悬殊,但是就毕业生的目的而言,还是比较一致的。五、考研率国内第77-96名的高校赫然在列的华中科技大学,作为我国顶级高校之一,考研率也达到了惊人的17.7%,但是考虑到这所高校的医学院校的规模,那么学子的综合考研率能够有这个比例已经算是比较不错的情况了,其他学科的学子的考研率应该没有这么高。而这一阶段也是有2所医科大学存在,分别是哈尔滨医科大学和中国医科大学。这两所高校都位于中国的东北地区,相对于其他的一些医科类高校,这两所医科类大学的考研率已经非常的保守了。六、考研率国内第97-116的高校这些高校的考研率超过了15%,也就是说通过上述表格,我们可以了解到国内考研率超过15%的高校总共有116所,这个数量还是相当大的。另外武汉大学的考研率也是比较高的,在39所985高校中,武汉大学作为我国实力强劲的高校,在全国高校中的实力是比较强的,考研率相对较高,看样子和学校本身的实力,没有太大的关联。而这一阶段的高校中,依然可以找到3所医学相关的高校,分别是浙江中医药大学、新疆医科大学和重庆医科大学,这三所医学类高校中,有两所是医科类大学,一所是中医药类大学,其实医科类大学的考研率比较高,主要是临床医学这个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就业的时候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这些高校的考研率比较高。

不笑

终于等到你,重庆排名前五的大学和王牌专业大盘点

每一年高考的时候,很多家长和考生,都会对院校和专业的选择感到茫然,对于高考生来说,选对一个专业比选大学还重要。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重庆排名前五的大学和王牌专业,或许在这里就有你心仪的学校和专业。第五位:重庆医科大学王牌专业:内科学(传染病)、儿科学重庆医科大学创建于1956年,由上海第一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迁来渝组建而成,原名重庆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重庆医科大学。设有19个学院、系、部,开设29个本科专业。虽然重医与广州中山,华科同济,中国医大,四川华西这样的传统老牌医学院还有不小的差距。但强于同样不错的河北医大,安徽医大,福建医大这样的省属重点医科大学。学校的儿科学专业更是在国内属于顶尖水平。学校考验气氛非常浓,一般至少一半以上的人要考研,毕竟专业性很强,一般都考重医,川大等高校。学校也有很多保研的机会,只要你够你,这里足够支撑你的梦想。第四位:西南政法大学王牌专业:法学、侦查学西南政法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政法类高等学府,学校以法学为主,经济学、文学、管理学、哲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被誉为新中国法学教育的“西南联大”。学校目前下设13个学院,开办23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学校的法学、侦查学专业在西南地区影响力较强。稍显遗憾的是西南政法大学由于不是211高校,师资在前几年流失较重,这几年有所好转。第三位:陆军军医大学王牌专业:外科学(烧伤)、外科学(野战外)陆军军医大学以第三军医大学为基础,整合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西部战区陆军乌鲁木齐综合训练基地军医训练大队和西藏军区第8医院,形成重庆、石家庄、呼图壁、日喀则四地办学格局,校本部定在重庆,对外仍可称第三军医大学。是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不过做为军队院校,不是想进就能进的。学校在外科学(烧伤)、外科学(野战外)专业上有着很强的贡献。第二位:西南大学王牌专业:生物学如今说起西南大学,总感觉欠缺了点什么,似乎也有很多人不知道这所学校。西南大学由原教育部直属西南师范大学与原农业部直属西南农业大学于2005年合并而成。位列国家“211工程”6个学科领域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 。西南大学的校园风景十分优美,是著名的花园式学校,曾经入选中国十大最美校园,很适合做学问。学校的生物学更是世界一流建设学科,王牌专业看上去相对冷门,但是谁也不能忽视它的存在。第一位:重庆大学王牌专业: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建筑重庆大学现是国家“双一流”A类世界一流大学。建国后以“建筑老八校”和“电气五虎”闻名。重庆大学也是重庆市唯一一所985工程院校,学校无论在师资还是受重视程度,都毫无疑问的位列重庆第一位。目前重庆大学有35个学院,设有本科专业96个,覆盖理、工、经、管、法、文、史、哲、教育、艺术10个学科门类。重庆大学以电气、建筑、土木、机械、仪器、材料、采矿、计算机、生物医学等相关学科为优势,其中建筑学因是全国最早设立建筑学一级学科的八所学校而被称为“建筑老八校”,电气工程因是全国五个一级重点学科之一而被称为“电气五虎”。学校的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建筑等专业在全国有着重要影响力。很多房企的boss都出身于重大,地产公司必来之地。

儒者伪辞

你以为保研生就一定就是最优秀的吗?其实,某些考研生更优秀!

保研和考研,是在内地大学读研的两大通常途径。一般来说,保研优先,因为保研需要的是大学前三年的持续努力,但过程并不困难,只要拿到本校的保研名额,保研成功率近乎百分之百,还有机会通过保研进入比本科学校好很多的大学读研。年年都有不少双非院校的学生通过保研进入985高校,甚至少数人能进入北大清华及“华五人”这样的顶尖名校。比如,2020年,北大共接收保研生1935名,来自全国100多所高校,虽然保研生大部分来自985、211院校,但还是有一定数量的学生来自双非院校,比如大连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青岛大学、南方科技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其中,大连医科大学获得了15个保研北大的名额,超过很多985、211高校。这些获得保研北大成功的学生,尤其是来自双非院校的那些保研生,他们一定比考研北大成功的学生优秀吗?其实并不是的。不能否认,很多保研生,尤其是来自985的那些保研生,整体确实很优秀,但除了985,还有很多普通院校具有保研资格,虽然整体保研率不高。当然,对于很多双非院校的学生而言,因为学校整体保研率较低(很多学校都不到5%),要走通保研的路子,竞争也不小;更重要的是,因为学校整体实力及学科实力的原因,即便是拿到了本校的保研名额,往往也比较受“歧视”,要保研成功名校往往很难。其实,名校接受保研生,不但会“歧视”普通大学,连那些相应的学科实力不强的211甚至985大学都会“歧视”,简单说,就是直接明确不接受某些学校某些专业的保研生。比如,我本科母校是一所实力不错的财经211大学,财经类专业自然不错,年年都有几十名学生能保研进入北大清华的财经类专业,但法学类专业则实力相对较差,北大、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原“五院四系”的名校就根本不接受母校的法学类保研生。所以,每年都有一批优秀学生放弃保研资格而自己走考研的路子,往往是成绩最优秀的学生放弃保研而走考研的路子,其中不少人确实通过考研进入了北大、武大等名校,实现了保研之路无法达成的目标,他们的自信、勇气和拼搏精神,让人敬重。他们当然是优秀的,甚至,比很多保研生更优秀。其实,年年都有不少本来可以保研的学生,放弃了保研资格而考研,就为了进入更好的大学,获更好的结果。能放弃保研而走考研之路的,往往都是很自信而且很优秀的学生,他们通常比身边保研成功的同学更优秀!你以为保研生就一定就是最优秀的吗?其实,某些考研生更优秀!你觉得呢?

咖啡因

重庆最好的五所大学,两所适合“捡漏”,还有一所是军校

分享亲子快乐,交流教育知识,欢迎关注陆北老师填报志愿时,不少人都倾向于选择一线城市的学校。但其实,不少新一线城市也正高速发展,以强大的综合实力追赶着一线城市,比如有着“山城”与“雾都”之称的重庆。这座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准一线城市充满了活力,在教育资源上也是可圈可点,既有历史底蕴浓厚的老牌大学,也有可以“捡漏”考进去的综合性大学,还有专业特色突出的重点大学,可以说是报考的新选择。近日,人民日报整理出了31省市排名前五的大学,各个都是各省的实力院校。重庆被选入榜单的5所高校,也是实力强潜力大,非常具有报考性价比的。那现在就来看看重庆上榜的五所高等院校吧!1.重庆大学它是全国性的重点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但主要偏重于工科。学校师资力量雄厚,中国工程院院士就有七人,由此可知学校的专业知识技能也是够硬。报考该校也是相对比较容易的,一般来说,高考分数达到600分,就可以填报该学校的志愿。如果成绩经常在一本线徘徊,再加把劲,努努力,考上重庆大学还是很有希望的。再来看看重庆大学的专业。它虽然是一所综合性大学,但是主要还是以工科为主。在机电、生物、经管等学科具有显著优势,建筑以及土木工程等专业也不赖,都是很值得报考的。至于大家最关心的学校就业发展情况,重庆大学作为双一流大学,就业前景还是很不错的。学生毕业后只要肯努力,基本上都可以找到工作。根据调查到的数据可知,该校的本科毕业生平均年薪大概在9万-16万左右。在保研政策上,它的名额相对来说也是比较人性化的。2.西南大学西南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重点大学,学校专任教师有3058人,其中教授就有693人,而国家级人才也多达87人。师生关系融洽,且会经常一起讨论学术问题,学习氛围浓厚。关于录取方面,西南大学一般要求高考分数达到600分以上,但是有时候也可以“捡漏”进去。不过即使 “捡漏”,高考分数也要达到一本线及以上。学校的水产养殖学还是不错的,虽然听上去没那么高大上,但是毕业后却很吃香。而且水产实验室规模庞大,设备齐全。学校的师范类专业也极具特色,是通过了国家认证的,且老师的教学很有自己的特点。关于就业方面,从西南大学毕业的学生,基本上都知道自己要走的路。不管是选择考研,选择创业,还是选择就业,他们的方向都特别明确,这与学校的就业指导息息相关,因此毕业后也不用愁没有“饭碗”。3.第三军医大学据说,考入这所学校,女生一两年下来会发现自己变漂亮了,原因就是规律的作息时间,以及严格的管理制度。在教学方面,第三军医大学和其他军校一样,管逃课管得极其严格,基本上没有学生敢逃课。除此之外,学校也还有很多社会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由于是一所军校,所以第三军医大学基本上不招文科生,录取分数大概在理科600分左右。学校的医学专业极具优势,在重庆人民心中的地位也是很高的。老师教学方式极具特色,并不会枯燥乏味,还特别注重学生的实操方面。老师会引导学生理论结合实际,将理论运用到实操中。军校在很多方面的管理都很严格,在此不建议女生报考。平时一直较弱的女生,刚入校的时候可能会感到特别不适,需要很长一段时间适应,甚至是一年、两年的时间。当然,如果你是一个意志坚强、身体素质优秀的女生,也是可以报考的。4.西南政法大学学校是全国性重点大学,以法学为主,更引人注目的是,学校名字是由郭沫若先生亲自题写的。西南政法大学的录取分数同样是需要在600分以上,当然,大家也可以“捡漏”被录取,但是高考分数还是要达到一本分数线才有机会“捡漏”成功。该学的专业众多,其中经济法学和诉讼法学是它的优势专业。5.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历史悠久,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学校面积也在不断扩大,设备齐全。学校的师资力量也是不容小觑的,教师总数2220人,其中博士导师就有239人,拥有专业的知识技能。该校的录取分数相对前面四个学校来说要低一些,适合在一本线边缘徘徊的学生冲刺报考。学校专业能力突出,其中临床医学、护理学等专业排名在全国前列,特别适合想要学医学的同学报考。至于学校的就业前景,就近几年来说还是很不错的。毕竟重医在重庆也是扛把子的。只要你学习好,能力强,就不愁找不到“饭碗”。重庆的这几所大学实力都很不错,但在报考的时候,大家可能会犹豫,因为重庆并非一线城市。其实,作为准一线城市,选择到重庆上大学也是有优势的。1.两者相比,准一线城市更具有潜在优势随着一线城市的发展,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如果你不是特别优秀,就只能当其中的分母,还要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就拿最简单的住房问题来说,一线城市的房价乃至房租,都高出其他城市好几倍。而准一线城市处于正在发展的状态,能够提供物美价廉的生活服务,同时只要我们多努努力,认真工作,说不定就能够成为其中的分子。2. 两者相比,准一线城市的去留更自由一线城市院校的毕业生,大多会选择在院校所在地工作,因为相比回到家乡,一线城市能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而对于有些独生子女,或者打算回家乡发展的学生而言,在毕业之际他们就很容易左右为难,在回家和不回家之间摇摆不定。如果选择在准一线城市上学,留在院校所在地工作的诱惑就没有那么大,他们也就更容易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去留相对来说更自由。3.二者相比,准一线城市考研更具有优势根据数据显示,大部分人都会往一线城市考研,但是这对发展前景真的比准一线城市有优势吗?其实并不是。成批毕业生都往一线城市考研,这就容易造成一线城市的人才堆积,而导致有部分人不能够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如果能力不是非常突出,那么,在准一线城市考研,发展前景其实相对更好一些。准一线城市正在发展,急需大量的人才,此时考往准一线城市,更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陆北老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育儿师,大学心理教师,宝妈一枚;多平台签约作者,致力于用最直白的讲述,让父母了解最深奥的育儿知识,陪孩子一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