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注意啦!应届毕业生同样可以报考在职研究生了!满月酒

注意啦!应届毕业生同样可以报考在职研究生了!

一部分重庆应届毕业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限制,大学毕业后只能选择先就业。也有一部分在上完大学就找到了比较心仪的工作。然而他们工作一段时间后,觉得考研很有必要,硕士文凭无论是对今后在工作单位的职位晋升,还是自身的发展和能力提升需要都是必不可少的。然而报考在职研究生大多是需要工作经验限制的,那么有应届生可以报考的重庆在职研究生专业吗?事实上,绝大多数重庆在职研究生招生院校和招生专业都会有工作经验限制的,只是因学历层次的不同,工作经验要求有所区别。一般情况下,大专文凭报考重庆在职研究生专业要求5年以上工作经验,MBA专业要求8年以上工作经验;本科文凭报考重庆在职研究生专业要求3年以上工作经验,MBA专业要求5年以上工作经验。然而,重庆品睿教育是由中国MBA西南联盟第六届主席郭郢先生领衔创立,是川渝地区唯一专注于招生服务及管理类联考辅导、唯一全科邀请顶级名师全程面授、唯一制定MBA、MPA(cc) 复试(提前面试)辅导标准与体系的权威机构。重庆品睿教育不但有自己的名师团队可以为重庆在职研究生提供名师全程面授课程外,还对重庆在职研究生实行全程监控学习,适时讲解、测评、答疑,还能提供专属的院校信息。而且,重庆品睿教育在职研究生专业无需工作经验也能报考,无论你是大专应届毕业生,还是本科应届毕业生都可以直接报考。重庆品睿教育在职研究生合作院校包括: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大学等。重庆品睿教育在职研究生专业包括:工商管理硕士专业(MBA)、公共管理硕士专业(MPA)、会计硕士专业(MPAcc)、工程管理硕士专业(MEM)、旅游管理硕士专业(MTA)、审计硕士专业(Maud)、图书情报硕士专业(MLIS)等。若有意了解或报考的重庆在职研究生,请关注重庆育路网。

民到

重庆26所本科高校排名!“重邮”排名第3,性价比很高,值得报考

【了解更多 信息,请点击上方 关注 】“山城”重庆,简称“渝”,四大直辖市之一,著名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在这座美丽的雾都坐落着26所本科高校,其中公办本科18所,重庆大学妥妥的老大哥!紧随其后的是西南大学,第三名重庆邮电大学。还有民办本科2所;独立本科院校6所,第一名的是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第一名重庆大学~简称“重大”,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A类高校。学校是1929年由刘湘创办,拥有着90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学校实力非常雄厚,拥有3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工程;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类学科3个:电气工程,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获评B+类学科14个。建筑学、土木工程、机械类、电气类专业都是学校的王牌专业。第二名西南大学~简称“西大”,是教育部直属的6所公费师范生招收院校,国家211工程、985优势平台、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学校拥有百年历史,其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创办的川东师范学堂。现有11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世界一流学科是生物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23个学科获评B类以上,其中5个学科获评B+,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3个学科获评A-等级。第三名重庆邮电大学~简称“重邮”,是国家布点设立并重点建设的4所邮电高校之一,前身为创办于1950年的邮政人员培训班,原直属与国家邮电部。学校坐落于重庆主城南山风景区内,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重庆市共建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信息通信领域具有重要影响,拥有完整的本硕博办学体系,及研究生推免资格。学校是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基地,被誉为“中国数字通信发祥地”。学校占地3800 亩,校舍建筑面积68万余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鸟语花香,建有国内高校一流水平的校园网络基础设施,是学习生活理想之所。学校现有16个学院,本科专业56个,在职教职工1900余人,现有在校学生2.5万余人;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2个: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国家级一流专业7个: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自动化、软件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学校虽是双非院校,但实力也是非同一般,曾先后成功研制第一套符合国际电联标准的24路、30/32路脉冲编码机和120路复接设备及其配套仪表,参与制定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并设计出世界上第一颗TD—SCDMA基带芯片,制定了我国工业自动化领域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PA国际标准,研制出我国安全领域信息隔离与交换关键设备,研发出全球首款支持三大工业无线国际标准的工业物联网核心芯片。学校的就业更是吸引考生,每年华为、中兴等都会前来校园招聘,还有移动、电信、百度、腾讯等各大互联网企业,IT行业等都会前来校招。多年来学校为我国信息通信行业和地方培养输送了10万余名各类高级人才,被誉为“中国信息通信人才的摇篮”。重庆只有两所民办大学,第一是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中国高水平民办大学,全国排名63位,重庆工程学院全国排名143,为区域知名民办大学。独立学院6所,第一名是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全国排名22位,是中国一流独立学院;等二名是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全国排名39位,是中国高水平独立学院;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排名第三,全国排名86位,是区域一流独立学院。以上是校友会2020年排名情况(2020年软科重庆大学排名发布在评论,同学们可参考一下)。高考主要按分数来报考,排名只作为参考,评比纬度不同,考生不必太纠结学校名次。比如,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等很多高校,还有鼎鼎大名的第三军医大学,都是值得考生选择的高校。重庆是江水之城,火锅之都,学子们学习的同时,还有各种特色美食小吃可以品尝,真是幸福感满满呐! 距离高考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很多同学家长都为选择学校而焦虑,这里是重庆26所本科高校,包括民办与独立学院,希望 对 考生们 有所 帮助,欢迎 收藏 转发 给 需要的 同学!每天更新,欢迎 关注 留言!一所省属重点大学,却全国闻名!录取分460—540左右,很值得报考这两所211大学,580—610分左右录取!地理位置优越,很值得报考两所高校一二本招生!460—550分左右录取,就业质量好!值得报考两所高校,临床医学、护理学都是国家特色!适合中低段考生报考中国100强大学排名,武汉大学第9、人大排名18、中国农大位居30

君祭

重庆发展最快的二所大学,竟然全在南岸区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重庆现在已经有72所普通高校,其中985院校1所,211院校1所,军队院校3所,本科院校21所,其它为职业技术学院或高等专科学校。而其中有2所大学是近15年来发展最快的学校,而且巧合的是都在南岸区,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是哪两所吧。一、重庆邮电大学我觉得要说这十几年来哪所学校发展得最快,当仁不让是重庆邮电大学了,在十多年前,重庆邮电大学还叫重庆邮电学院,于2006年,更名为重庆邮电大学。学校当时只有硕士学位授予权。而现在的邮电大学,占地3800亩,校舍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拥有图书230余万册;共有在校生2.4万余人,其中研究生3100余人,在职教职工1700余人;下设16个二级学院,3个研究院,开设有53个本科专业。学校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覆盖3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3个专业学位类别。学校还有3个一级学科被批准为重庆市一流学科,14个一级学科、11个二级学科被信息产业部或重庆市批准为重点学科。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是ESI全球前1%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重庆邮电大学有4门学科获得了B以上的好成绩,分别是:信息与通信工程B+,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获得了B+,控制科学与工程B-,软件工程B-。学校的快速发展也体现在录取分数和排名上,学校排名方面,近八年来竟上升了100多个名次,相关资料显示,2012年学校全国排名273名,2013年学校全国排名262名,2014年学校全国排名211名,2015年学校全国排名238名,2016年学校全国排名204名,2017年学校全国排名180名,2018年学校全国排名168名,2019年学校全国排名达164名。在学科质量和排名提升的双重引擎驱动下,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也是年年看涨,理科方面:2015年一本省控线573,该校录取线585分。2016年一本省控线525,该校录取线549分。2017年一本省控线492分,该校录取线506分。2018年一本省控线524分,该校录取线563分。2019年一本省控线525分,该校录取线563分。文科方面:2015年一本省控线572分,该校录取线580分,2016年一本省控线527分,该校录取线536分,2017年一本省控线525分,该校录取线535分,2018年一本省控线524分,该校录取线536分,2019年一本省控线545分,该校录取线562分。二、重庆交通大学我认为在重庆,除了邮电大学以外,就要属重庆交通大学的发展快了,受益于重庆交通的发展,重庆交通大学这几年也是发展迅速,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吧。重庆交通大学,原名重庆交通学院,在2006年更名为重庆交通大学,并增列为博士授予单位,现在交通大学占地30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83万余平方米;设有19个学院(部),开办62个普通本科专业;有全日制在校生2.7万余名,教职工2000余人;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4个、重庆市一流学科3个、重庆市重点学科12个学校“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重庆交通大学有4门学科获得了B以上的好成绩,分别是:水利工程 B,交通运输工程 B,土木工程 B,管理科学与工程 B-。2020年6月28日,省部共建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在重庆交通大学正式揭牌,由此,重庆市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零”的突破。而重庆的高校,以前只有三所大学拥有国家实验室,分别是:重庆大学(3个),西南大学(1个),陆军军医大学(1个)。在实验室建设方面,交通大学远远领先于邮电大学。但录取分数和排名跟邮电大学相比,交通大学要落后很多,学校排名方面,近七年来只上升了10多个名次,相关资料显示,2013年学校全国排名212名,2014年学校全国排名218名,2015年学校全国排名209名,2016年学校全国排名200名,2017年学校全国排名193名,2018年学校全国排名200名,2019年学校全国排名198名。在理科录取方面:2015年一本省控线573,该校录取线575。2016年一本省控线525,该校录取线535分。2017年一本省控线492分,该校录取线504分。2018年一本省控线524分,该校录取线537分。2019年一本省控线525分,该校录取线538分。在文科录取方面:2016年一本省控线527分,该校录取线531分,2017年一本省控线525分,该校录取线525分,2018年一本省控线524分,该校录取线527分,2019年545分,该校录取线546分。其实我认为,两所学校都是重庆近几年发展得最快的学校,在博士点,重点实验室建设上,重庆交通大学远远领先于重庆邮电大学,而在综合排名,录取分数线上,重庆邮电大学远远领先于重庆交通大学,这叫各有所长吧,就看考生偏向于什么专业了。

不与物交

华科校长群独特现象统计:那么多大学校长都出身于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丁烈云华科校长群成为中国高校圈的特殊现象近日,一则高校人事任免的新闻在朋友圈里面引起了很多高校工作者的注意:“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骆清铭,任海南大学校长(试用期一年)……”让人注目的不仅仅是海南大学校长这个职位本身,更是近几年在高校圈的一个特殊现象“,那就是华科(华中科技大学)校长群”。再把时间往前推一些:在2016年初,华中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段献忠调任湖南大学校长,2015年初,华中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罗俊,调任中山大学校长……如果再往前,“出身”于华中科技大学的校长更多……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在任“华科出身的校长”还包括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杨宗凯、武汉理工大学校长张清杰、广东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校长陈新,青岛科技大学党委书记马连湘等。曾任大学校长或党委书记则更多了,如:原兰州大学校长王乘原重庆大学校长刘飞和吴云鹏原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陈小筑原电子科大校长邹寿斌原武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刘伟原武汉理工大学校长周祖德原湖北大学党委书记刘建凡、校长熊健民原燕山大学党委书记孟卫东原青岛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徐建培原海军工程大学校长郭立峰原空军雷达学院院长蓝江桥……华中科技大学老校长:杨叔子院士副校长更是不胜枚举:湖北地区:1、黄从新——武汉大学副校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博士。2、蒋昌忠——武汉大学副校长,华中科技大学学士。3、刘 伟——武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曾任宁夏大学副校长、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4、周祖德——武汉理工大学原校长, 曾任华中理工大学副校长,1970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电机系。5、张清杰——武汉理工大学校长,1984年、1990年获华中理工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6、张安富——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2004年获华中科技大学博士。7、曾春年——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华中科技大学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学士。8、杨宗凯——华中师范大学校长,1985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无线电系,1988年获硕士学位。9、杨志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曾任华中理工大学副校长, 1976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10、徐勇民——湖北美术学院院长,获得华中理工大学人文硕士学位。11、刘建凡——湖北大学党委书记,曾任华中科技大学副书记。12、熊健民——湖北大学校长,华中科技大学博士。13、顾豪爽——湖北大学副校长, 华中科技大学电子材料与元件专业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4、王世敏——湖北大学副校长,华中科技大学电子材料与元件专业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5、刘建平——湖北大学副校长,华中科技大学学士。16、周应佳——湖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华中科技大学博士。17、钟毓宁——湖北工业大学副校长,1991年获得华中理工大学机械制造专业工学博士学位。18、孙利生——武汉科技大学副校长,1969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19、李 杰——武汉工程大学校长,曾任华中科技大学东校区管委会主任。20、张建钢——原武汉科技学院院长,1985年硕士毕业于华中工学院。21、徐卫林——武汉纺织大学副校长,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22、曾庆福——武汉纺织大学副校长,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23、刘 义——武汉纺织大学副校长,华中科技大学硕士。24、彭育园——武汉纺织大学副校长,获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5、漆腊应——湖北经济学院副院长,获得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26、罗五金——湖北教育学院院长,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27、李建勇——湖北教育学院副院长,2001年获得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28、刘在洲——长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获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硕士和博士学位。29、张万明——长江大学副校长,1982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30、石亚非——三峡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1986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31、何伟军——三峡大学党委副书记,1986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机二系。32、王青云——黄石理工学院副院长。32、周应佳——襄樊学院党委书记,获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34、李本林——襄樊学院副院长,毕业于华中工学院化学专业。35、夏再兴——咸宁学院院长,获得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36、吴基良——咸宁学院副院长,获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37、谭晓明——孝感学院副院长,2002年获华中科技大学材料专业博士学位。38、王全新——荆楚理工学院党委书记,获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39、李金奇——黄冈师范学院副院长,分别获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博士学位。40、陈达云——中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华中科技大学教育与经济管理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41、项喜章——武汉工业学院副校长,华中科技大学博士。42、邓院方——江汉大学副校长,原华工汉口分校副校长。注:任心廉,原武汉大学党委书记,曾任华中工学院教务处处长。华中科技大学老校长:周济曾教育部部长上海地区:1、许晓鸣——上海理工大学校长,曾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 1982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2、陈小龙——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 1976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电机系。3、周哲玮——上海大学副书记,常务副校长,华中工学院硕士。广东地区:1、喻世友——中山大学副书记副校长, 1982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自然辩证法专业。2、陈建新——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1982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自然辩证法专业。3、罗锡文——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1969年7月毕业于华中工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4、陈 新——广东工业大学校长,1995年3月获华中理工大学机械学院博士学位。5、孙友松——广东工业大学副校长,1967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锻压专业,1981年获硕士学位。6、顾佩华——汕头大学副校长,现为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教授。7、胡社军——华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1987年毕业华中工学院机械二系材料学硕士毕业。8、薛发明——广东机械学院党委副书记,1964年7月毕业于华中工学院机械制专业。9、秦 忆——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校长,原华中理工大学副校长。10、张碧晖——番禺理工学院校长,原华中理工大学副书记。11、冉丕鑫——广州医学院院长,1993年获同济医科大学博士学位。12、和 飞——肇庆学院校长,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学博士。13、罗海鸥——湛江师范学院院长,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学硕士、博士14、黄国泰——海南大学党委书记。15、关志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党委书记,华中科技大学动力工程专业硕士。四川、重庆地区:1、邹寿斌——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曾任华中理工大学副校长, 1969年华中工学院毕业。2、肖铁岩——重庆大学党委副书记,1982年本科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电力系,获工学学士学位。3、吴云鹏——重庆大学校长(1992年8月至1996年8月),1957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动力系。4、刘飞——重庆大学校长(1996年8月至1997年7月),1982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5、陈志彪——四川外国语学院副校长。6、陈运超——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7、易志坚——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1988年获华中理工大学硕士学位。8、陈 宁——西华师范大学校长,2005年获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9、李劲松——西华大学副校长,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西北地区:1、陈小筑——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1978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2、郑晓静——兰州大学副校长, 1982年和1984年分别获华中工学院固体力学专业学士与硕士学位。 中国科学院院士。3、马小洁——新疆大学副校长。4、王智平——兰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5、郝 瑜——西安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6、王志刚——宝鸡文理学院院长,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7、司晓宏——陕西师范大学副书记,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管理学博士。8、张俊宗——甘肃民族师范学院院长,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管理学博士。9、郭泽光——山西财经大学校长,华中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10、周然——山西中医学院院长,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管理专业读博士研究生。11、段志光——山西医科大学校长,同济医科大学博士。12、景志明——西昌学院副院长,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学博士。湖南地区:1、曹一家——湖南大学副校长,1990年、1994年分别获华中理工大学硕士、博士学位。2、周清明——湖南农业大学校长,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博士。3、符少辉——湖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学在职博士生。4、肖湘愚——吉首大学校长,1985年7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光学系。5、张建永——吉首大学党委副书记。6、李 明——长沙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2009年在华中科技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7、叶 泽——长沙理工大学副校长,校党委委员。获华中工学院本科、硕士和博士。8、洪源渤——长沙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学博士。东北地区:1、杨宝峰——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2、邹积岩——大连工业大学校长,曾任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1989年获华中理工大学博士后。3、张德姜——长春工业大学校长,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学博士。4、马连湘——青岛科技大学校长,1989年、2001年分别获华中理工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硕士学位、博士学位。5、李庆领——青岛科技大学副校长,华中科技大学工学博士。6、郝书辰——山东财经大学(筹)党委书记,华中科技大学博士。7、郭明顺——沈阳工业大学党委书记,2008年获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8、阎明印——沈阳工业大学副校长(正校级),华中科技大学工学博士。9、于晓光——沈阳体育学院党委书记,华中理工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10、姜洪池——哈尔滨医科大学原党委书记(2001~2010),同济医科大学博士。11、侯锡林——辽宁科技大学副校长,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管理学博士。12、邢宝君——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管理学博士。13、杨 光——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院长,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管理学博士。14、赵建国——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校长,华中科技大学博士。江西地区:1、高海生——华东交通大学副校长,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博士。2、王爱和——华东交通大学副校长,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3、邓晓华——南昌大学副校长 1984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固体电子学系,工学学士。4、王 乔——江西财经大学校长。5、肖华茵——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河南地区:1、程 宏——黄河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1964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船舶电气毕业。2、丁庭选——河南大学副校长,获得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3、曹 奎——河南大学副校长,2002年获得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博士学位。4、邢 勇——河南大学副校长,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博士学位。5、姚锡远——南阳理工学院院长。6、林效廷——焦作大学校长。7、林世选——郑州轻工业学院党委书记。8、许圣道——商丘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博士。福建地区:1、杨 勇——厦门大学副校长, 1982年1月华中工学院动力系毕业。2、刘 塨——华侨大学副校长。3、吴小南——福建医科大学副校长(福建省人大常务会常委)。江苏地区:1、王 乘——河海大学校长,曾任华中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2、胡敏强——东南大学常务副校长,1989年获华中理工大学电力系电力专业博士学位。3、王长青——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博士学位。4、姚寿广——江苏科技大学副校长,华中工学院工学学士学位。其他地区:1、郭 清——杭州师范学院副院长 。2、杨世忠——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华中科技大学博士。3、伊继东——原云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4、刘宗立——云南师范大学副校长,2008年12月获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5、杨 柱——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6、孟卫东——燕山大学党委书记,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7、塔西甫拉提——新疆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华中科技大学在职研究生。8、朱晓峰——佳木斯大学副校长,同济医科大学博士。9、胡国根——贵州工业大学原校长,1958年于华中工学院电机与电器制造专业毕业。10、刘吉臻——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华中科技大学教育教学博士学位。11、刘超颖——石家庄铁道大学副校长,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12、李继兵——广西大学党委副书记,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毕业。13、贺争平——广西民族大学副校长,华中科技大学系统工程专业工学博士。14、李培春——广西中医学院副院长,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学博士15、周怀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校长,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博士。16、秦秋田——渤海大学党委书记,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学博士。这一统计,还真是让人震撼!原来在高校的“校长朋友圈”里面,华中科技大学影响力居然如此之大,让人惊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据一种观点认为,“华科大校长群”的出现,孕育、萌芽在朱九思、杨叔子任校长时期,兴起在周济、樊明武、李培根任校长的当代。华科大也一度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培养学生作风纯正、视野开阔、敢于竞争善于转化,甚至与“学在华工”成了民间口头禅都不无关系。(小e整理收集,资料信息网络收集,部分信息可能有挂一漏万之处,还请多指正!)

再生侠

9个地区、10个高校公布2019考研报名人数,这个地区12万人报考!

前两天姐姐整理了各大高校的报名人数汇总,最近又有高校、地区发布2019报名人数情况了,小伙伴看看有没有自己的学校,如果没有,可以先了解一下地区的报名情况。一、各地区报名情况(部分)辽宁报名人数将近11万人,增幅为11.7%辽宁省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及现场确认工作顺利结束,全省报考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共有109567名考生在我省28个报考点进行了现场确认(不含推免考生。比2018年增加了11456人,增幅为11.7%)。同时,全国报考我省域内45个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的考生共有111110人(不含推免考生。比2018年增加了13274人,增幅为13.6%)。甘肃报名人数5.5万余人,增幅为18.4%2019年甘肃省报考全国各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的考生现场确认后共计55345(含推荐免试生2169)人,比2018年增加8582人,增幅为18.4%。广东深圳(1.3万余人)据统计,广东深圳今年共有13424名考生选择在深圳招考办报考点报考,比去年大幅增加50%。山东临沂(1.2万余人)根据教育部、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工作部署,山东临沂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现场确认工作,于2018年11月5日至9日在临沂大学国际交流中心进行,全市网上报名12800人。山东济宁(1.5万余人)11月5日,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现场确认启动,今年共有15121名考生进行网上报名,相比去年增加了近2000人。山东烟台(2.1万)据了解,从2017年起取消了在职研究生联考,在职研考生统一纳入统考范围,导致烟台考研考生人数“闪电”增长。2017年研究生报考人数突破15000人,成为2010年以来最高,全市共有考生15249人;2018年烟台研究生考试的考生达到1.7万人;2019年现场确认的考研考生达到2.1万人,比2018年增加约4000人,再创历史新高。江苏南京(2.5万)根据了解到,今年各报名点的研究生网报人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南京市招办报名点网报25000余人,比去年上涨约20%。浙江杭州(3.2万)11月6日,2019年杭州市研究生考试现场确认在中国计量大学开展,现场确认共5天时间,仅第3天一天确认人数即达到7000余人。此次杭州市研究生招生考试现场确认在中国计量大学开展,在杭州报考人数总计32000人,较去年同比增长27%。湖南省(12万)2019年研究生招生考试湖南全省约12万人报名,邵阳市4796人报名。二、各大高校报名情况(陆续更新中)中国农业大学在报名确认期间,约有3000余名考生来中国农业大学进行现场确认与图像采集,其中含300余名国防大学在京考生(北京教育考试院委托任务)。经过信息核对与资格查验,共有2659名考生(含369名国防大学)符合我校报考点要求,顺利完成了现场确认与图像采集,人数比上一年度增加883名,涨幅近5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经现场确认,我校报考点最终考试人数为3579人,同比去年增长25%,已达到我校考场容量最大值。天津大学今年选择在我校报考点确认的考生数共计8617人,较去年增长2206人,增幅34%。南京师范大学今年我校报考点报名人数再创新高,报名总人数达10162人,增长23%。扬州大学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确认于11月10日下午截止,今年,共有一万两千多人在扬大考点报名考试,工学、管理、教育学等专业较为热门。南昌大学11月7日至9日,经过三天的共同努力,共审核通过了来自南昌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警察学院、南昌工学院和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等9832名应届生,圆满完成了本场次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的现场确认工作。重庆大学经过三天的现场确认工作,截止11月9日下午5:30,我校圆满完成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点现场确认工作。4000多名考生井然有序地完成了报考点现场信息确认,并将于12月22日、23日、24日在我校参加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成都大学截至11月10日中午12:00现场确认工作结束,2887名考生完成了现场确认,确认率96%,所有完成现场确认的考生将于12月22、23日在我校综合教学楼参加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重庆交通大学2018年11月7日至9日我校在南岸校区第二教学楼一楼学生活动中心组织开展了2019年硕士研究生报名现场确认工作,为期3天的现场确认工作平稳有序,圆满完成。据统计,今年将有2649人在我校参加2019年硕士研究生考试。西京学院11月7日至11月10日,我校确认现场设在大学生发展与服务中心一楼大厅,共计确认4106人报名。圆满完成了本次研究生招生现场确认工作。小伙伴们,最近初试的时间已经更布,小伙伴好好调整复习,希望大家都能在最后的30多天能够逆袭成功,争取上岸。

卢浮宫

2021年重庆交通大学MBA招生简章

学校简介 重庆交通大学建于1951年,是交通运输部与重庆市共建,交通特色鲜明,工、管、理、经、文、法、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现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山区桥梁与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4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学校重视研究生教育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与日本群马大学、美国加州大学、英国卡迪夫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等有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与中铁公司、中交建公司等校外企业及科研院所建有100余个联合培养和实习实践基地。重庆交通大学MBA项目简介 重庆交通大学MBA项目设在经济与管理学院,学院具有完善的本科、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是重庆市三家具有管理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本项目秉承“明德行远、交通天下”的校训,弘扬“甘当路石、进无止境”的办学传统,以“融工通商、明德行远”为培养目标,努力培养知识积累与能力提升并重、国际视野与本土创新精神兼备、商业能力与社会责任并举的管理精英与未来组织领袖。中心是国际商业研究生协会(BGA)会员单位,BGA是一家国际会员制和质量保证机构,由世界领先和高潜力的商学院组成,它们的共同目标是建立具有责任的管理学科和终身学习体系,并全力为他们的学生、社区和地区经济带来积极影响。 MBA项目特色 融工通商融合重庆交通大学工科特色,用科学、系统思维取代经验性思维。 通过管理方法完成从管理知识到管理能力的蜕变。 全球视野重庆交通大学 MBA 项目涵盖了丰富的国内外名师讲座、精彩海外访学等内容,为 MBA 学生提供了充足的与国际一流商学院接轨的机会。创新技能重庆交通大学 MBA 教育中心基于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开创了“创新能力 + 创业精神”的创新技能训练。培养方向 我校 MBA 教育采取通才教育与专长发展并重的培养模式,通才教育侧重管理通用技能提升,专长发展侧重专业能力的深入,专业设置为以下四个方面:学习与培养 1. 基本学制为 3 年,最长学习时间不超过 5 年。2. 实行学分制,每名 MBA 学员必须修满 40 个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准予毕业,发放硕士研究生毕业证,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授予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奖学金政策 项目设有丰厚的奖学金政策,将向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并符合奖励条件的考生发放新生入学奖;向学业及综合表现优秀的在校生发放 MBA 学业奖学金,向富有亲和力且符合评定条件的学生干部颁发优秀学生干部奖。 学费及拟招人数 学费非全日制工商管理(MBA)硕士研究生学费为18000元/年 。(以上收费标准以重庆市教委、财政局、物价局最终核定为准。)拟招人数2021年非全日制工商管理(MBA)拟招硕士研究生96人。(最终须以国家下达的2021年研究生招生指标为准。)* 新生如需在校住宿,可向学校提出申请。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经学校审核,若符合条件,可协助解决。报考及录取 基本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有国家承认大学本科学历,毕业后有三年及以上工作经历。 (2)有国家承认大专学历,毕业后有五年及以上工作经历。 (3)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毕业后有两年及以上工作经历。报名方式我校招生单位代码:10618 ;专业码:125100。网上报名预报名时间:一般为每年9月下旬;正式报名时间:10月中下旬(具体时间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的为准。)网报地址:http://yz.chsi.com.cn现场确认:每年11月(具体时间及地点请关注“重庆市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公告”和各考点的现场确认公告。)注:报考非全日制考生的报考类别必须为“定向”考试录取1、考试内容包括初试和复试;初试为管理类联考,包括英语二(满分100分) 和综合能力(数学75分,逻辑60分,写作65分, 满分200分),总分300分;复试由我校自行组织,包括综合面试和思想政治笔试。 2、初试时间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20年12月26日至12月27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3、录取:初试成绩符合重庆交通大学复试分数线要求的考生可进入复试;我校将考生初试成绩与复试成绩加权计算出总成绩,根据总成绩的排名确定最终录取结果。

从之游者

注意啦!应届毕业生同样可以报考在职研究生了!

一部分重庆应届毕业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限制,大学毕业后只能选择先就业。也有一部分在上完大学就找到了比较心仪的工作。然而他们工作一段时间后,觉得考研很有必要,硕士文凭无论是对今后在工作单位的职位晋升,还是自身的发展和能力提升需要都是必不可少的。然而报考在职研究生大多是需要工作经验限制的,那么有应届生可以报考的重庆在职研究生专业吗?事实上,绝大多数重庆在职研究生招生院校和招生专业都会有工作经验限制的,只是因学历层次的不同,工作经验要求有所区别。一般情况下,大专文凭报考重庆在职研究生专业要求5年以上工作经验,MBA专业要求8年以上工作经验;本科文凭报考重庆在职研究生专业要求3年以上工作经验,MBA专业要求5年以上工作经验。然而,重庆品睿教育是由中国MBA西南联盟第六届主席郭郢先生领衔创立,是川渝地区唯一专注于招生服务及管理类联考辅导、唯一全科邀请顶级名师全程面授、唯一制定MBA、MPA(cc) 复试(提前面试)辅导标准与体系的权威机构。重庆品睿教育不但有自己的名师团队可以为重庆在职研究生提供名师全程面授课程外,还对重庆在职研究生实行全程监控学习,适时讲解、测评、答疑,还能提供专属的院校信息。而且,重庆品睿教育在职研究生专业无需工作经验也能报考,无论你是大专应届毕业生,还是本科应届毕业生都可以直接报考。重庆品睿教育在职研究生合作院校包括: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大学等。重庆品睿教育在职研究生专业包括:工商管理硕士专业(MBA)、公共管理硕士专业(MPA)、会计硕士专业(MPAcc)、工程管理硕士专业(MEM)、旅游管理硕士专业(MTA)、审计硕士专业(Maud)、图书情报硕士专业(MLIS)等。若有意了解或报考的重庆在职研究生,请关注重庆育路网。

退而自责

重庆交通大学2021保研率2.4%,没入榜者考研吧,有30%以上的机会

重庆交通大学教务处公布了2021届优秀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名单,一共有139人获得了保研资格。这139人中有极少一部分推免生的去向已定,比如中南大学3人,广东外国外贸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各2人,厦门大学、湖南理工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都有1人。2020年刚考入重庆交通大学的本科新生们,你的考研计划确定了吗?从今年的情况来看,一个专业或者班级能获得推免资格的学生只有1人,这个难度还是很高,新增如果自己不规划好后期考研、保研的计划,到了大四的时候机会就比较渺茫了。从保研率来看,重庆交通大学的考生如果想保研成功,那么自己整个大学期间的绩点成绩需要保持在全校前2%以内,方有较强的竞争力,否则就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每年的12月底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硬考了。考研成功率高不高?其实整体来说,还是比较高的。比如2020年341万本科毕业生报考,其中虽然会有很多人弃考,但我们还是将他计算在内,实际录取的研究生人数在110万左右,成功率也在32%左右,这么说来,如果排除报名但未参加考试的考生之外,升学率超过了三分之一了。凭个人实力去考研,你只要进入全校考研群体的前三分之一以内,机会还是很大的。重庆交通大学的本科毕业生们,还有不到一个月即将举行研究生入学考试,加油。

苟有其实

重庆交通大学2020就业报告分析,20%深造率,平均薪酬5370元

2020年重庆交通大学一共有毕业生人数6946人,其中本科毕业生为5828人、研究生为1118人,本科生占毕业生总人数的84%,本文分析数据均为本科毕业生数据,不包含研究生部分。学校毕业来自于13个学院,其中仅经管学院人数就有近千人,土木工程学院958人,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692人,河海学院649人,这4个学院为学校本科毕业生人数最多的学院。另外交通运输学院496人、航运与船舶工程学院425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383人等3大学院人数居中;而人文学院248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40人、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10人;人数最少的是艺术设计学院197人、数学与统计学院170人及外国语学院161人。毕业生就业流向地区数据显示,留在重庆就业的本科毕业生占比35.43%,外流到四川就业的占比10.28%、广东14.18%、北京5.06%、江苏4%、湖南3.85%、贵州1.74%、云南0.87%等,可见除了本市之外,四川、北上广及湖南、湖北地区成了学校毕业生首选地。本科毕业生中,有18.2%的学生选择在国内升学,其中流向双一流高校的占比63.8%。另外选择出国留学的占比为1.63%,人数总体上并不多。从重庆交通大学毕业生就业起始工资来分析,处于3500-5000元之间的占比42.6%,低于3500及以下的占14.89%,5000-8000元之间的占37.24%,超过8000元的仅占5.29%。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为73.5%,还是非常高了。

红旗渠

《不负青春不负村》90后研究生扎根新疆三年,变沙为土种绿地

由共青团中央宣传部监制,芒果TV、湖南经视频道联袂推出的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青春纪实大片《不负青春不负村》第二季每周四至周六上午10点在芒果TV上线,周五至周日下午18点20分在湖南经视播出。第八期节目将讲述来自重庆交通大学的90后研究生王祉翔,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变沙为土成功种植牧草的故事。90后研究生远赴新疆变沙为土毕业于重庆交通大学的研究生王祉翔,三年前来到塔克拉玛干沙漠从事沙漠土壤化工作。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少有植物生长。而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和田,人多地少,每平方公里月降尘量高达600多吨。这种恶劣的自然环境,不仅使当地村子经济发展举步维艰,连生存都很困难。王祉翔的 “种草”实验基地所在地和田,一直有养羊的习惯,但缺乏牧草。最近的草场在2000多公里外的伊犁,购买成本过高,没法扩大养殖规模。王祉翔团队来到了和田县开始沙漠土壤化工作后,当地政府看见了改变这片沙漠的希望。如果他们能成功地在一年内将一万亩沙漠变成可以种植的土地,完成“种草”任务,就能大大降低当地的养羊成本。同时,村民们也可以依靠施肥、收割牧草获得一定的收入。这样一来,不仅能改变当地的地貌,也将极大改变当地的贫困面貌。万亩“种草”计划成功实现王祉翔和团队成员发现,去年许多牧草都出现了提早抽穗的现象,而抽穗的部分的牧草羊是不吃的,这说明牧草播种太晚了。他们决定,今年要将播种的时间提前10天。10天听起来很短,但是在沙漠这种恶劣的条件下,将工作进度提前是10天是很难的。时间十分紧迫,他们必须加快“沙变土”的进度。因为“沙变土”是一项全新的项目,所以一直以来项目的许多工序必须只能靠团队一点点摸索出来。团队熬夜对抛肥机进行了改装,增加施工效率。同时也优化了部分施工工序,趁着风沙小连夜赶工,完成了“沙变土”的工作。王祉翔和团队最终在5月10号按期完成了一万亩的“种草”任务。《不负青春不负村》5月18日将继续讲述年轻医生阿斯哈提来到新疆包扎得尔牧区,坚守在天山免费为牧民治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