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西南重庆,山城师范类高校之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托宿于义

西南重庆,山城师范类高校之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位于我国大西南地区,我国四大直辖市山城重庆。现为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重庆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重庆市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1954年,重庆市中学教师业余进修学校创办,2年后升格为重庆市中学教师进修学院。1973年,学校更名为重庆市教师进修学院,10年后再次合并了四川省永川地区教师进修学院。次年,即1984年学校更名为重庆教育学院。1984年同年,重庆市第一师范学校、重庆市第二师范学校、重庆市第三师范学校这三所学校的高师专科班统一并入重庆教育学院。至2012年,重庆教育学院顺利改建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成为山城重庆师范类高校一员。【重庆师范类高校现有211西南大学(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类高校之一)、重庆师范大学、长江师范学院、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校现有学府大道和南山两个校区,围绕重庆教育、信息、商贸、文化、健康等五大重点产业服务领域进行布局,设有34个本科专业。构建“服务0~12岁儿童成长”特色专业集群,大力促进师范与非师范相互融合、多学科协调发展。学校的师范类专业有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英语、艺术教育、体育教育等,而学校的专业建设也是立足于这些师范类专业。诸如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小学教育;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学前教育、汉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旅游管理、视觉传达设计。此外,为了更好地建设相关专业,学校进行了相关科研平台的建设。重庆市级科研平台以上代表性的有儿童研究院、重庆市统筹城乡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等。学校的老师开展的国家级社科基金项目有江净帆老师的《西部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校地合作培养模式研究》、赵志峰老师的《多元认同视角下乡村旅游社区地方性保持策略研究》、胡马琳老师的《乡村振兴战略下西南地区农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能力提升机制研究》等。因此,来自重庆、四川、湖北、贵州等地的考生有兴趣的话,不妨多考虑一下。

金娃娃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权威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上发表

近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脂质资源与儿童日化品协同创新中心”成员邓朝芳博士在国际顶级权威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上发表题为“Understanding Activity Origin for Oxygen Rection Reaction on Bi-Atom Catalysts by DFT Study and Machine-Learning”的研究性论文。该研究在酸性条件下对比了26种同核BACs(M2/NC)和55种异核BACs(M1M2/NC)的ORR活性,并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发现了1种同核BACs和8种异核BACs具有较高的氧还原催化活性。研究基于同核双原子催化剂(BACs)的ORR催化证明了异核BACs可以有效的削弱吸附物种存在的线性关系,最终实现高效的氧还原催化活性。该成果对设计新型高效的ORR双原子活性催化剂提供了详实且创新的理论依据。【来源: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饥渴寒暑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铜梁校区建设项目正式签约

1月27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与铜梁区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铜梁校区建设项目正式确定。项目规划用地1200亩,实行两次供地、两期建设,其中一期600亩土地拟建23万平方米校舍及配套附属设施,预计于2023年8月建成投入使用,2023年9月开始入驻首批学生。该项目的实施将有利于精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部署在重庆高等教育领域落地落实,有利于优化重庆市高等教育结构和区域布局,有利于发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办学特色和优势,助力铜梁区建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桥头堡”。【来源: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其问之也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0年招生计划及2019年在重庆录取分数线

一、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简介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由重庆市人民政府设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入选数据中国“百校工程”,是"‘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 百所应用型本科高校之一、教育部“云数融合科教创新”项目首批试点院校、全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成员单位、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重庆市首批转型试点高校、重庆市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重庆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学校有学府大道和南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74.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9.28万平方米,设有教学学院12个,开办本科专业34个。二、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点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小学教育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学前教育、汉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小学教育市级特色专业(6个):学前教育、汉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旅游管理、视觉传达设计、小学教育三、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免费师范生2020年招生计划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0年小学教育(全科教师)区县定向培养招生445名,定向就业区县为黔江区、涪陵区、綦江区、大足区、璧山区、荣昌区、开州区、忠县、奉节县、巫溪县、秀山县、酉阳县、彭水县。学生在校期间免学费、免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注意:贫困定向只招收相关部门审查资格合格的零就业家庭、农村建卡贫困户家庭、城乡低保家庭考生。四、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0年在重庆招生计划和专业五、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0年在四川招生计划和专业六、第二师范学院2019年在重庆各专业录取分数线1、文史类2、理工类3、其他以上资料来自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官网,校园生活照片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数据如有引用错误,联系修正。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0年主要在重庆、四川、山东、江西、福建、广西、海南、贵州、云南、河南、湖南、安徽、陕西和山西等14个省份有招生计划,在重庆有本科提前批、本科第二批、美术本科、体育本科等批次。有希望当老师的除了重庆师范大学是个选择,第二师也可以,同时也可以报定向免费师范生。南京大学2020年计划本科招生3350人,重庆招58人,四川招60人重庆师范大学2020年招生计划公布,重庆招收3830人,四川招590人电子科技大学发布2020年招生计划,重庆招237人,四川招1067人陆军军医大学发布2020年本科招生计划:有军籍326人,无军籍300人兰州大学发布2020年本科招生计划,在重庆招100人,四川招160人

滑稽戏

成都师范学院和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到底谁的实力更强

成都师范学院办学历史:其前身是1955年创办的四川省教育行政学校,历经四川省教育干部进修学院(1964年)、四川省教育学院(1978年)、四川教育学院(1984年)等历史发展阶段。2012年3月,教育部批准改制更名为成都师范学院。2016年5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20年7月2日,加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艺术联盟。师资力量:学校现有教职工956人,其中博士116人、正高职称95人。有特聘教授、中科院院士1人,荣获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师德标兵、优秀教师及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1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6人,四川省教学名师和特级教师6人。办学成果:成都师范学院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65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55项、市厅级项目286项,校级项目181项,横向项目28项;公开发表论文1918篇,其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327篇,被SCI和SSCI收录39篇、EI收录33篇、CSSCI收录108篇,出版著作(含教材)117部。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办学历史:学校办学历史追溯到1954年3月成立的重庆市中学教师业余进修学校,1973年10月更名为重庆市教师进修学院;1984年7月,在重庆市教师进修学院基础上,并入原重庆第一师范学校高等教育师范专科班、重庆第二师范学校、重庆第三师范学校,组建为重庆教育学院;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师资力量:学校有专任教师621名,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占比46.22%;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比86.95%;双师型教师占比23.03%。拥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重庆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3人,重庆市先进工作者1人,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重庆市教学名师1人,重庆市优秀教师2人。办学成果:近五年来,学校教师主持国家自科、社科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66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994篇;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奖3项、重庆市社科优秀成果奖1项、重庆市发展研究奖3项。重庆市科技创新团队5个。两所学校分别位于成都和重庆,地理位置良好,都是刚刚升格为本科的公立二本大学,在本地的收分要二本线上70分左右,只低于一本线20分左右。两校相比,师资力量上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要更强一点,虽然两校的本科办学时间不长,但是两校的办学成果都非常的丰硕,其中成都师范学院更是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

过家家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研究成果首次在国际肝病学领域顶级期刊《Hepatology》上发表

近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三峡库区药用资源重庆市重点实验室,谭君教授研究团队在国际肝病学领域顶级期刊《Hepatology》上发表题为“iRhom2 promotes hepatic steatosis by activating MAP3K7-dependent pathway”的研究论文并被选为《Hepatology》新一期的封面论文。该研究利用Rosa26截断介导和BMT转植等手段首次证实了iRhom2促进NAFLD的发生,为NAFLD的治疗以及iRhom2靶向药物的研发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来源: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墨西哥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19年录取分数线!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是一所以文为主的多科性地方普通本科师范院校,建于1954,取名重庆市中学教师业余进修学校,1973年更名为重庆市教师进修学院。1984年合并原重庆第一师范学校高等教育师范专科班、重庆第二师范学校、重庆第三师范学校,组建为重庆教育学院。2012年改名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关键字:1954年建校,中学教师进修学校起家,合并第二师范,三师范学校组建成教育学院,最后改名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扩展:重庆正牌师范大学呢?重庆师范大学创办于1954年,时名重庆师范专科学校;1960年学校更名为重庆师范学院,同年获得本科专业设置资格;1962年复名为重庆师范专科学校,同时成都师范专科学校并入;1978年再次更名为重庆师范学院。看来重庆师范大学与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同岁,只不过第二师范学院发展不如重庆师范大学好,快!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有学府大道和南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74.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9.28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0600.31万元,9个实验实训中心下辖各类实验实训室94个,截至2019年底,纸质图书115.09万册,数字图书277.71万册。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21名,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占比46.22%;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比86.95%;双师型教师占比23.03%。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小学教育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学前教育、汉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小学教育市级特色专业(6个):学前教育、汉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旅游管理、视觉传达设计、小学教育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对比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建有大学城校区、沙坪坝校区和北碚校区,校园总面积2688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233亿元;馆藏纸质图书270余万册、电子图书104万种;下设17个二级学院、1个独立二级学院、70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含方向);全日制本科生25000余人、研究生4000余人,学校共有专兼任教师170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教师280余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85%以上,博士生导师25人。重庆师范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旅游管理省部共建实验室:最优化与控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师范大学在重庆市录取分数线: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录取分数线(重庆,四川,河南省):总结,重庆师范大学属于一本招生,有硕士点,博士点,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无硕士点,属于二本招生;录取分数线文理科相差30多分;

安吉儿

在“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就读,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重庆市区位置佳,升本不久底蕴浅,山上山下两校区,小教学前是特色。讲到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小编就想到了罗玉凤,毕竟“凤姐”算得上这里的知名校友了。他前身是重庆教育学院,2012年升本,在这之前,是一所专科院校。在重庆市所有本科二批招生的院校中,二师院属于排名比较靠后,收分也比较低的。重庆市内有很多的师范类院校,最好的是211西南大学(有一半是西南师范大学),下面有重庆师范大学。跟二师层次相当的,有重庆文理学院、重庆三峡学院等,重庆太大,文理和三峡都不在主城区,在区县里面,二师的优势是他的两个校区都在城区,相对来说平台更好一点。二师有两个校区,一个在学府大道(叫老校区或者山下校区),另一个是南山校区(叫新校区或者山上校区)。山下的交通更方便,在南岸区四公里、五公里之间(重庆独特的地理名称),有轻轨,专业比较少,周边比较繁华。山上交通主要靠公交和校车,专业多,设施新,条件好,周边比较冷清,你到重庆打听一下南山火锅,好多火锅店就在学校周围。两个校区都不大,相较之下,山下老校区更小,图书馆X1,食堂X1,教学楼X3,基本也就这样了,体育运动设施很一般,建筑也都是上个世纪修建的,看起来比较老旧。山上比较安静,适合学习,山下周边繁华,适合生活。二师校内的吃住还算可以,食堂呢,没什么特别突出的特点。住宿呢,6人间,有空调、电扇,山上的住宿条件更好一些。跟很多师范一样,二师的女生远远多于男生,有人说“女人多的地方是非多”,也有人说“女人多的地方更多彩”,你怎么看呢?学校传统比较好的专业,集中在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其他师范类的专业也比较不错。学校的学风,得辩证的来看,有人埋头学习,也有人埋头游戏,关键看你自己选择什么样的生活了。近些年,学校主要的动向,一是要夯实本科教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收分年年在涨,外省更明显;三是这几年考研的人数越来越多。你认为在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就读,怎么样呢?欢迎分享!

无用

好消息!又一高校落户铜梁!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与铜梁签署合作协议

1月27日上午,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与铜梁区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铜梁校区建设项目正式落地。唐小平代表铜梁区委区政府在活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近年来铜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情况,表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铜梁校区项目正式签约是铜梁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件大事和喜事,是铜梁区积极承接中心城区功能疏解,引培高等教育、建设科创新城的具体实践,既有利于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就地转化科研成果,全面提升综合实力,也有利于铜梁涵养人文生态、提升城市能级、深化产教融合,加快建设教育强区,提速打造“双五十”城市。铜梁区将持续做好服务保障,落实专班专员,全程提供“保姆式”“顾问式”服务,力争项目早动工、早建成、早投用;将持续深化双方合作,在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互促共赢;持续优化发展环境,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师生在区学习、工作、生活营造“家”的温暖。张艳在致辞时谈到,铜梁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桥头堡”城市,处于中轴线上关键节点,毗邻西部(重庆)科学城,区位优势独特、战略地位重要、发展势头强劲。作为重庆市基础教育协同创新实验区,与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扎根重庆基础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历史渊源和“服务0-12岁儿童成长”办学特色高度契合。她建议双方联合组建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尽快启动前期工作,同步开展项目规划,高标准、高质量、高起点建设好二师铜梁校区。同时,双方要深入开展校地合作,充分发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办学特色和优势,对接铜梁区产业发展需求,调整优化学科专业,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逐步实现产教城融合发展,不断增强经济社会服务能力,奋力开创区域高水平本科师范院校建设新局面,助力铜梁区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加快崛起。胡斌代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对项目的顺利签约表示热烈祝贺。他谈到,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铜梁校区正式签约意义重大,这是精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部署在重庆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落实市委五届九次全会中支持高等院校在有条件的区县布局分校和分院要求的重要举措,是优化重庆高等教育结构和区域布局,推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行动。希望铜梁区委区政府要将此次项目纳入铜梁区甚至是全市“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来建设,依据双方合作协议,高质量、高标准建设好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铜梁校区,确保如期竣工并投入使用。学校要统筹考虑现有校区与铜梁校区的整体布局,结合铜梁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谋划好新校区的专业设置、学科建设、产教融合,在特色建设高质量发展上下功夫,不断增强服务铜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把铜梁建设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国际大都市后花园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在大家的共同见证下,万书辉、姜国杰分别代表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和铜梁区签署了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铜梁校区建设项目合作协议。

大混乱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用孩子的需要确定学校的发展

光明日报记者 张国圣 李宏作为师范类院校,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曾在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上一次获得5项大奖,这一成绩超过了同时参加时装周的许多专业院校。“我们的获奖作品都是童装,我们的优势就是懂孩子。”凭借《你是我的大艺术家》获得服装工艺奖的张晓倩说,“我们设计的是亲子组合,将拼图游戏设计到亲子装中,这些亲子装可拼接、可拆卸、可延展,家长和孩子可以互动‘换装’,走秀时大家都觉得很新奇。”一所“升本”才几年的师范院校,怎么会在看似不搭界的童装设计上有如此亮眼的表现?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邹渝说:“我们将‘为孩子’作为办学方向,将‘懂孩子’作为教学目标。”对很多学校来说,“升格”为“普通本科”往往是让自己变得不再像以前那样“普通”的开始。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却在2012年改制为普通本科院校后,马上主动降低自己的“段位”:学校确立“服务0至12岁儿童成长”的办学方向,重点发展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等基础教育“低段专业”。好不容易“升本”了,“段位”怎么反而越来越低了?全面围绕儿童成长办学的思路,一度在校内外引发质疑。重庆二师在教职工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确定了每个专业办学基本形态不变,探索以不同方式嵌入服务0至12岁儿童课程的推进措施,学校层面则聚焦0至12岁儿童发展需要,打造学科专业集群,一体化设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引导整体办学向应用型转变。该校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开设了儿童营养与健康方向,在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开发了儿童服饰设计、色彩搭配、版型设计、服装画效果图、亲子服饰搭配等系列特色教材。就连看似关系不大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英语专业,也开设了儿童文学、儿童古诗词吟诵、儿童英语等特色课程,并与信息技术、网络与新媒体有机融合打造了儿童动漫、儿童数字媒体、儿童文学等特色方向。随着效果逐渐显现,聚焦“低段”做“高端”已经成了全校上下的发展共识。“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究竟需要怎样的教育?家长和社会究竟该如何认识“起跑线”?从事儿童教育的教师究竟该具备怎样的素质?重庆二师统筹利用各方资源,着力推进儿童发展战略和政策、跨领域的儿童成长、面向未来的儿童教育形态、儿童领域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儿童服务供应链改革等五大领域的研究和创新。学校对未来教师的培养,除了专业知识更多的是教他们研究掌握和顺应低年龄段教育规律。每个学院、每个专业都为学生搭建了有关0至12岁儿童的科研平台,在丰富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提升专门面向低年龄段儿童的服务能力。兔子舞、打排球、舞长绳、跳短绳,在重庆市丰都县地税希望小学春蕾教学点的操场上,看着孩子们在大课间“疯”玩的樵冠宇特别开心。樵冠宇是2017年从重庆二师小学教育专业毕业后来到这个教学点的,他在这里负责五年级教学,除了语文、体育、道德与法治,还要在幼儿园教音乐,负责大课间及科技兴趣小组活动。今年6月,樵冠宇在重庆市第三届“重庆好老师”演讲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他说:“我这么快就能得心应手,主要得益于读书时已经开始‘懂孩子’了。”为了让学生更懂他们将要面对的“低段”学生,重庆二师以问题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行业集中开展服务0至12岁儿童成长需求研究。短短几年间,该校已建成聚焦0至12岁儿童的科研平台20个、儿童研究工作室30个,发布科研课题250余项。2017年,学校编制发布了全国首个学前教育本科学生能力标准,今年1月又与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合建了全国首个跨学科跨领域研究儿童成长的综合科研平台——儿童研究院。《光明日报》( 2018年09月12日 04版)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